采取管理

2024-08-25

采取管理(精选12篇)

采取管理 篇1

开春初期, 当小龙虾池塘水温升到10℃左右, 经仔细检查就会发现傍晚有小龙虾离开洞穴出来活动, 此时越冬后的幼虾也开始摄食, 为了保证小龙虾能健康快速生长, 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 使小龙虾养殖增产增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早春小龙虾养殖池塘应采取以下7个方面管理措施:

1、调节水质

小龙虾养殖池塘经过越冬后, 池水大多已变清或水质老化, 开春后必须加强水质的调节。

1) 、补水或换水

当小龙虾养殖池塘水位下降, 池岸边的洞口大部分露出, 可以补充一部分新水使岸边小龙虾洞口一半浸入水下面;如果小龙虾养殖塘口的水位稳定可先排出10cm高的水, 再进新水10cm。通过补水或换水, 一方面刺激洞穴内小龙虾出洞, 能做到早开食, 早投饵, 另一方面为肥水提供优质藻种。

2) 、适量施肥

小龙虾池塘经补水或换水后, 可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 施经发酵的鸡粪、猪粪、牛粪等有机肥, 选晴天上午10点左右, 每亩施肥100kg左右。第1次施肥可采用全池泼洒的方法, 培养丰富的浮游生物供幼虾摄食, 以后每隔1个月左右根据池塘水质肥瘦以及池内有机肥的消耗情况投放1次发酵有机肥, 每亩100kg~150kg左右, 堆放于池塘四角水面下, 或采取部分全池泼洒, 部分堆于池塘四角, 以保证池塘水质的稳定以及水中浮游动物维持在较高的密度。

2、适量投饵, 放养活螺蛳

1) 、经过一个漫长的越冬期, 无论是成虾还是离开母体的仔虾、幼虾, 体质都十分虚弱, 必须摄食大量的食物来恢复体质。开食后, 小龙虾摄食相对较旺, 尤其对动物性饵料需求量较大, 投喂时必须增加动物性饵料 (如鱼、蚬肉、屠宰场下脚料等) 投喂比例, 适当搭配植物性饵料, 如煮熟的小麦、玉米等。投喂时考虑到大小虾仍处于同一池塘, 为了防止争食, 先投成虾料, 日投喂量为成虾体重的2%~3%, 让成虾先吃饱, 再投鱼糜或绞碎的蚬肉等, 供仔虾、幼虾摄食, 日投喂量按每万尾100g (可先试投, 根据摄食情况适当增减) , 投喂时间是16∶00~17∶00。

在投喂次数方面, 水温在10℃左右, 一周投喂1次~2次;水温在13℃~15℃, 一周投喂2~3次;15℃以上时, 每2d投喂1次。投喂地点选在水池边浅水区, 饵料兑水呈条块状泼洒。

2) 、当池塘水温稳定在15℃以上, 池水透明度在30cm左右, 可投放活螺蛳, 第一次每亩投放100kg左右, 以后根据水体肥度适当增加。

3) 、春季投放的活螺蛳, 一方面可以稳定水质, 另一方面可繁殖幼螺, 供小龙虾幼虾、成虾摄食。

3、适时捕捞成虾、大规格幼虾, 调整仔虾密度

开食后15d~20d, 为了防止成虾与仔幼虾争饵料和地盘, 防止成虾吞食仔幼虾, 要把雄性成虾、没有抱籽的雌性成虾、大规格幼虾捕出, 为仔虾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具体方法采取地笼捕捞, 选择网眼较大, 不卡幼虾的地笼进行捕捞。捕出的成虾若有抱卵或抱籽的先剔除放回原池, 再处理其他虾, 如果池塘中的仔虾密度过大, 可以用密眼地笼捕出部分仔虾, 另池养殖或出售。

4、投放水草或隐蔽物

小龙虾池塘中, 越冬防冻用的干草及冻死的水花生等, 为防止水温升高后腐烂坏水, 在开春后应捞出, 有条件的应补充新鲜水草, 这样既可作为小龙虾饵料, 又可为小龙虾提供隐蔽场所。如果没有新鲜水草, 可向池塘中投放一定量已经消毒后的人工隐蔽物, 如毛竹筒、枯意杨叶、梧桐叶等。

5、泼洒生石灰

开食后1周, 上午10点左右, 每亩1m水深池塘用10kg生石灰, 兑水化开全池泼洒, 一方面消毒水体, 清除小龙虾体表的附着物, 加速水体中有机物分解, 促进肥水;另一方面, 增加水体中钙含量, 便于小龙虾吸收, 为以后小龙虾蜕壳作准备。水温15℃以下每月泼洒1次生石灰, 15℃以上每半月泼洒1次。

6、泼洒光合细菌

生石灰泼洒1周后, 选晴天中午按每亩使用光合细菌冻干粉0.5kg, 加适量塘水, 搅拌后放船舱或其他容器内曝晒1h~2h活化, 再兑水全池泼洒, 建立藻菌相平衡体系, 稳定水质。

7、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各巡逻一次, 检查虾的摄食情况、虾的活动情况、水质、池塘是否渗漏等, 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采取管理 篇2

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一、当前我县农业生产中耕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目前,我县大春粮食作物已经进入幼穗长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多种病虫害、风雹等灾害性天气多发阶段。采取措施开展好农作物中耕管理,对确保大春粮食生产预期目标实现致关重要。5月下旬以来,各级农业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大春作物中耕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技术指导。春播工作基本结束后,先后派出10批次科技人员329人次,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抓好农作物中耕管理,把加强对因旱受灾、成灾作物进行中耕管理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来抓,动员和组织一切抽提水农机具等设备、人力,多措并举做好抗旱保苗,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动员群众根据作物苗龄长短、长势,认真做好查苗补缺、中耕培土、除草、配方施肥等中耕管理工作,促进根壮苗齐。目前,县乡农业科技人员共召开科技培训会612场,出板报267期,培训农民67801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1410份。

二是加强病虫害防治。根据今年的气候特点及病虫害发生情况,迅速组织力量,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控,重点防治水稻稻飞虱、螟虫、稻瘟病,玉米夜蛾类害虫、蚜虫、玉米螟、灰斑病、大小斑病等病虫害。以点带面开展分户防治和统防统治相结合,做到病虫害早发现、早防治、早控制,农业部门共组织开展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联防4次。据统计,目前,水稻螟虫发生3875亩,防治11680亩;叶稻瘟病发生3963亩,防治16850亩;稻飞虱发生10127亩,防治18510亩;粘虫发生317亩,防治2592亩;水稻其它病虫害发生 1

60亩,防治38970亩;玉米虫害发生3030亩,防治10677亩;玉米病害发生3513亩(其中大小斑病2010亩),防治9120亩;粮豆鼠害发生2300亩,防治3103亩。

目前,部分病虫害蔓延发展势头已基本得到控制,稻瘟病、螟虫等病虫害正在组织防治当中。

三是及早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为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各种损失,针对不同阶段发生的各种气象灾害,制定了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用于全县范围内可以预见和突发性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病虫害等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若有灾害发生,做到提前预警,迅速行动,依据灾害发生程度,及时落实防御措施,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大力推进科学减灾,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为夺取今年粮食稳产增产打好基础。

四是做好防汛排涝准备工作,动员群众牢固树立抗灾防灾意识,切实开展水患排查,疏通排涝沟渠,修复堤坝,减少灾害损失。

五是抓好农资调运和监管。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农药、化肥的调配、供应,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督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用物资行为,确保中耕管理农资使用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我县农业生产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涉农部门的紧密配合下,采取扎实有效的综合措施,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和天气形势,抗旱中耕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初步成效,但就当前情况和我县农业生产经验看,还有诸多不利因素将影响农业生产及农民的稳定增收。

一是今春以来,频繁的降温、阴雨天气导致气温回升不稳定,延迟了小春作物生育期,推迟了各类大春农作物的播种期、中耕管理期。

二是插花性干旱侵袭我县,旱灾、风雹灾情局地频现。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库塘蓄水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十分脆弱,加之有效降雨天气来的比较迟,单点性局地降雨次数虽然比较多,但降雨量少,旱情还没有解除,部分地区多次出现旱情,农业生产用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局部地区如大庄、安龙堡等多数乡镇局地旱情目前正在发展。春耕生产以来持续干旱,造成在地农作物受灾133913亩、成灾84737亩、绝收6158亩, 损失粮食产量720.6万公斤,造成经济损失2654万元。

插花性干旱如果持续发展,将严重影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高产苗架培育、幼穗分化生长,最终影响粮食单产的提高。

6月下旬,鄂嘉、独田等部分乡镇局地单点暴雨侵袭,发生风雹灾情,在地作物受灾1892亩,成灾934亩,绝收115亩,经济损失68.85万元。

三是经费投入保障不足。农业生产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农业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支持,影响工作效率;培训经费不足,影响了抗旱节水种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四是农村劳动力紧缺。由于我县“打工经济”发展较快,大部份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多为老人、妇女,农村劳动力紧缺制约中耕管理工作的快速推进。

五是农用物资价格上涨。由于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投入增加,部分农民增加投入困难;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强化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县各级部门要按照“防大汛、抗大旱”的总体要求,从思想认识、组织机构、物资准备、技术培训、责任落实、预案制定、隐患排查处理等方面,对全县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县、乡(镇)、村各级主要领导防汛抗旱的工作职责,实行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县直单位联系包扶村、驻村干部包村到户的工作机制,组织干部上沟、上坝、上渠,做好引水、调水、用水工作。

二是做好物资调运及改种补种工作。县直部门要积极组织做好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农资的储备和调运工作,搞好种子质量监管。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指导思想,指导群众合理改种补种秋玉米、薯类、大豆、蔬菜等农作物。

三是做好防汛抗旱中农作物培管技术指导工作。针对今年特殊的天气灾害,县农业部门要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示范基地、城镇墟场、田间地头,搞好技术服务,指导群众坚持科学抗旱、有效抗旱,针对不同墒情、不同作物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配套措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抓好受旱作物的培管工作,努力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积极推广应用地膜覆盖、秸杆覆盖、免耕栽培、节水灌溉等先进适用的抗旱技术。对旱情较重的地区,指导群众采取浇水保苗、移栽补苗、改种套种、增施水肥、合理密植、中耕培土等措施,增强作物抗旱能力,提高复种指数,减少因灾损失。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搞好病虫害防治,向管理要产量、要品质、要效益。

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抗灾救灾工作。面对今年严重的旱情,县直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投入抗灾救灾工作。

双柏县农业局

采取管理 篇3

关键词:环境管理;审计策略;措施

一、总体审计策略

审计人员采取的总体审计策略主要是针对被审计单位总体层次环境管理风险而言的。总体审计策略是指对审计人员的安排、专家的聘请及相关审计时间的分配等,是从总体上对审计工作的一个安排。我们认为,审计人员采取的总体审计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职业怀疑态度是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在执行环境管理审计时,项目负责人必须向项目组成员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尤其对项目组聘请的环境专家,项目组负责人必须对其说明职业怀疑态度对审计人员执行环境管理审计的重要性,并保证他们在执业过程中遵守这一道德要求。

(二)对相关专家的聘请

环境管理审计是环境审计的一种类型,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是一种新的审计类型,该审计的执行需要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工程等相关环境学科知识,并要求在执业过程中给出恰当的判断,这一判断必须有专业的水准,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环境管理审计时对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通过聘请环境专家的方式来解决。

(三)对审计人员的安排及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总体修改

在进行了环境风险分析及环境管理风险评估后,审计人员对环境管理审计的重点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个时候需要对审计初始阶段制定的审计计划和审计策略进行修改,以合理分配、安排审计资源,顺利完成审计工作。对环境管理审计程序的总体修改包括针对审计目的对各审计程序的修改、针对环境管理风险应增加的审计程序、针对特殊环境管理事项应实施的审计程序等。

二、环境管理控制审计

(一)环境管理控制审计的含义

环境管理控制是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主要内容的体现,也是环境管理风险产生的一个因素,因此,对环境管理控制的审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审计是对以非货币、非财务信息为主的定性环境信息载体和环境管理活动实施的审计。

(二)环境管理控制审计的要求

作为环境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环境管理控制审计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实施。当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审计人员应实施环境管理控制审计:

1.在评估具体层次环境管理风险时,环境管理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2.仅进行具体环境管理活动审计不足以提供具体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在进行环境管理控制审计时,审计人员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考虑环境管理控制的具体内容;

2.考虑环境管理控制审计与具体环境管理活动直接相关的内容。

(三)环境管理控制审计的内容

对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控制的审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环保理念的审查。企业的环保理念一般和企业的生命周期有一定的联系,当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时,审计人员应对被审计单位的生命周期进行判定。对被审计单位环保理念的审查可以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公司章程和相关会议记录,如果没有相关文件可供参考,审计人员则可以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相关人员进行走访、调查,或者从被审计单位对一些环境事项处理的方式方法上加以判断获取相关信息。

2.对环境管理目标的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目标一般在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章程和环境管理相关文件中体现,审计人员只需审查相关文件即可获取关于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目标的相关审计证据。如若没有相关文件,可以通过询问环境管理部门相关管理人员获得相关信息。

3.组织结构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控制中组织结构的审计,主要是对组织机构设计合理性和运行有效性进行审计。在对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控制组织结构进行审查分析的基础上,应找出组织结构设计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善组织机构的方案,以帮助被审计单位实现环境管理目标。

4.人员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控制中人员的审计应当包括人员配各审计、人员选择审计、培训与开发审计三个方面。

三、对具体环境管理活动的审计

工业企业的整个生产活动是通过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和能源,生产出产品供给人类消费,向环境中输出废物的过程。工业企业活动是使环境生产遭受巨大压力的直接原因,因此,我们选取工业企业的主要环境管理事项来阐述具体环境管理活动审计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一)排废管理

对企业环境管理中的排废管理的审计,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检查具体的排废标准、排废记录、改善排废的计划情况等。检查企业环保主管部门是否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废弃物排放标准和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内部管理的废弃物排放控制指标;对本企业排放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包括浓度)、方式和去向等情况是否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并核实记录的准确性;环保主管部门是否按照规定要求制定废弃物排放定额指标(包括浓度和总量),是否将定额指标纳入工厂和车间的生产计划和工艺技术管理作为考核标准;针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废弃物的排放环境主管部门是否制定了合理可行的改善计划等。

2.检查排废处理方式。企业是否建立自己的下水管道、污水处理厂和废渣堆埋场,如果没有,是否借助于他人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处理被单位的废弃物:实地考察废水的排放是否实行清污分流,分别处理;废渣的排放是否实行分类集中,分别处理;对本单位不能利用和处理的废弃物是否根据环保主管部门的批准统一转移给外单位,并通过第三方加以证实。

(二)现有污染的治理

1.检查污染治理记录、污染治理计划。检查企业有无完整的污染治理情况记录,重要的污染治理情况是否有详细的记录;对于不符合废弃物排放标准或环境保护要求的,有无对超标的污染源和公害源制定治理计划等。

2.检查、核实企业的污染治理措施。对依托现有生产装置进行扩建、改建的项目,如有污染问题,是否将新老污染问题解决;对污染物的治理是否采取回收利用、循环套用等综合利用措施,不能综合利用的,是否采用达标处理措施;污染物处理设施是否贯彻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环境保护设施是否按照设计规定的能力和参数运行,运行状态能否满足环保的要求等。

(三)新污染的预防

1.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是否实行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制度;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是否实行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2.建设项目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办事,每个程序阶段的环境保护要求和审批规定是否都执行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3.新建项目是否有严格的环保责任机制。

(四)环境监测

对于企业的环境管理中的环境检测活动,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企业是否建立专门的环境检测小组或检测;

2.环境监测站的硬件装各及人员配各情况。

环境监测站是否建立健全了为保障环境检测工作及时、准确、高效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标准。

参考文献:

[1]陈钰泓.环境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系,2006.

[2]陈力生等.审计风险管理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采取管理 篇4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内容,存在问题,采取措施

1 农村经济管理的定义及工作内容

1.1 农村经济管理定义

农村经济管理是指管理者为实现预定目标, 对农村社会经济活动或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等活动。

1.2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内容

现今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落实惠农政策, 突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严防农民负担反弹, 不断巩固减轻农民负担成果;对农村集体“三资”实施管理, 即做好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资源的管理工作;土地承包及流转的管理工作, 即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对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 保留承包权, 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进行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 即通过政策扶持、组织协调等方式对那些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成立的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进行管理。

2 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效率低下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涉及的工作内容多而复杂, 有农民负担监管、村级财务管理、土地流转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等诸多方面, 而这些方面的管理又涉及政府的农业、财政、价格、监察、国土资源、审计等行政主管部门, 各种管理职能分散在不同管理部门, 导致各管理部门严重分割, 没有形成一个集中的农村经济管理的管理机构, 而且, 各部门分工过于精细、管理方法老套且死板, 如此, 必然存在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 也必然会使得办事效率、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2.2 农业政策不配套制约管理效能发挥

法规不健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有许多方面涉及行政执法, 如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财务审计等。诸多的执法内容, 到底由哪一个部门来执行, 缺乏明确的配套法律法规。由于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 凭借农经部门一己之力是不能完整有效地对农民负担监管、土地合同纠纷调解、农村财务审计等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的, 影响了工作的开展。此外, 一直以来农业政策不尽完善、不配套也制约了管理效能的发挥, 例如农村土地产权不明, 土地使用权有期限限制,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不完善等, 使得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呈现出大量的无序现象, 尤其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园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圈地现象, 使很多农民面临失业失地的严重威胁。

2.3 专业合作组织不健全, 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肩负着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和发展的任务。虽然近年来, 我国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健全。另外,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对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收集、分析、沟通、流通等环节缺乏全盘性专业分析, 未形成市场供求信息网, 这就阻碍了农产品的市场快速流通和增值。

2.4 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积极性不高

2.4.1 队伍不稳定

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调换随意, 且人员调换后不能及时得到补充, 导致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短缺, 造成管理队伍不稳定。

2.4.2 干劲不足

主要由2方面因素造成:工作经费得不到保证,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虽具有一些行政执法职能, 但没有任何行政事业性收费, 完全靠财政供养。由于部分乡镇财力有限,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正常运转艰难;基层领导认识不到位, 使乡镇经管人员工作被动, 加之管理工作面广、工作任务重、工作责任大, 在工作开展中有责无权, 致使干劲不足。

3 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3.1 整合管理资源, 构建功能齐全的农村经济管理结构

鉴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管理部门多、管理工作分散等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必须健全体制机制, 推进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创新, 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协调农业、财政、国土资源等行政职能部门, 统筹各方资源, 构建一个功能较为齐全的农村经济管理结构或者协调机构, 负责全面落实农村经济管理方面的任务, 进而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效率和效能。

3.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破解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难点、焦点问题, 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3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要将眼光放在产业基地, 根据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来进行。通过市场所反映出的具体要求来组织不同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 重点培育、做大做强具有全国或者区域影响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合组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实现信息采集、分析、沟通等体系完整, 做到及时、全面、准确, 从而完善农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

3.4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采取管理 篇5

岳口镇人民政府

我镇地处天门南端,辖51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员会,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总人口14.6万人,是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新农村建设,发展改革试点镇。近年来,坚持走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道路,呈现出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社会发展欣欣向荣的局面。镇民政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共有各类民政保障对象10151人,年发各类民政资金956.6万元(其中,城镇低保1861户,4025人,年发放保障金603.6万元,农村低保1281户,2671人,年发放149.8万元,重点优抚对象314人,年发放104.5万元,大病救助、临时救助、自然灾害救助、危房改造、孤儿、三无人员、五保对象等3141人,年发放98.7万元)。民政保障对象多,资金流量大,为确保民政资金专款专用,准确、及时、足额地发放到民政对象手中,我镇从规范民政资金管理机制着手,采取五项措施,强化对民政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了民政资金“救命钱”、“及时雨”的作用。

一、管理制度化

民政资金是保障困难群体、优抚群体、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的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难

点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对此,我们坚持用制度管理资金。一是严格执行上级关于城乡低保、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规范性文件之规定,照章办事。二是专门制定了《岳口镇民政资金管理规定》,管理规定根据我镇实情,对资金的使用范围、救助对象、审批和发放程序、社会监督措施等各项细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使每笔民政资金怎么用、用在哪些范围,如何审批发放都做到了有章可依,有制可循,资金管理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二、审批程序化

如何做到救助对象定位准确,救助标准科学合理,我们在确定救助对象和标准时,坚持按“一评议,二公示,三审批”的程序进行,对新增加的救助对象先由村级群众评议小组评议,在村务公开栏公示。群众无异议后,签署评议意见报镇审批,镇政府组织人员进行核实,在政务公开栏公示,无异议后签署审批意见报市民政部门审批,这种三级评审、公开化评议,公示的做法,把知情权和决策权交给群众,确保各类救助对象准确,救助标准合理,杜绝民政资金流失。

三、发放社会化

为切实做到为民、便民、惠民,我们对各类民政资金一律实行社会化发放,大病救助、临时救助、自然灾害救助,危房改造等由镇民政办编制花名册,交给财政窗口发放,城

乡低保、重点优抚对、孤儿由邮政储蓄机构直接将资金发到民政对象手中,采取这种资金直达的做法,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资金运行速度,保证各项民政资金不走漏。

四、教育经常化

民政工作主要的是以“最可爱的人”和“最可怜的人”两类人群构成的社会弱势群体作用工作对象和服务主体,有些人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特殊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民政工作者接触的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要做大量的说服、解释、劝导工作,还要有一颗爱心,有足够的耐心和奉献精神,没有感情不能做,没有能力做不好,人民群众有时是从一件具体事和一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方法来看待和评价党和政府的总体形象。所以,基层民政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政治法律、军队国防、经济社会、行政管理等多领域、多方面知识,有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的需要。

五、监督多元化

强化监督是做好民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一是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低保监督员从法律、民主角度全程跟踪监督管理,确保阳光操作。二是为每个救助对象建立详细电子档案,并上报市民政局联网,实行网上公示。同时在镇、村设立固定公示栏,常年公示救助政策,申报、审批程序,进出对象,公开举报电话,接受人民群众社会监

督。三是镇纪检、财政、审计等单位组成联合监督检查组,定期不定期对镇民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不捂不护,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做到防微杜渐,增加了民政专项资金的透明度。

采取管理 篇6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责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把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首位,加大对“三无”捕捞渔船查处力度,纠正安全设备配备不齐全等违规操作行为;加强水产养殖执法检查,对养殖场“三项记录”、违禁渔药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做到常预测,常提醒,常检查,常整改。与基层水库渔政管理站、水产养殖户、机动捕捞渔船船主层层签订《渔业安全生产责任状》,压死责任,共签订责任状327份。

二是排查隐患,源头堵漏。我局在强化安全检查的基础上,加大排查力度,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采取专项督查、“回头看”等多种方式,真正消灭死角,消灭盲区。

采取管理 篇7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对于发展中的施工企业来说, 造价控制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一个工程项目伊始就对其进行相关的造价控制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 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造价工作的展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工程的资源优势配置, 在施工上互补协作完成工程建设, 为企业发展提供长远的推动力。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前期工程的造价控制

我国传统的工程造价都对工程前期的设计阶段普遍忽视, 反而将项目施工阶段列为造价工作的重中之重, 工作重点只有审核施工计划的预算以及竣工的结算步骤。而且施工单位对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也很低, 完全没有体现造价在工程前期投资估算控制以及设计概算的优势。因此往往使工程造价产生摘要中提及的“三超”问题。

1.2 不重视成本控制管理

有关人员对施工项目的成本并不重视, 不能很好的对项目成本进行监控和管理。管理操作的漏洞割断了施工项目施工技术与项目经济之间的联系, 也就不能在施工中迅速的反映施工单位可能遇到的经济问题。这样一旦发生问题, 没有施工的预警体系也就没有及时的反映。更不能快速的提供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往往在工程结束后才能发现经济问题的错误, 但是都已经无法补救了。目前工程建设中存在重收益轻支出的奇怪现象, 而且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不能与工程成本投入挂钩, 管理人员也没有与工程技术人员相互沟通, 增加项目成本的可控性。

1.3 工程造价控制各环节相互脱节

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工程结算价分别由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各自管理, 互相脱节, 没有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企业的报价管理人员与项目的经营管理人员工作沟通不够, 大多数的企业报价管理人员和项目上的经营管理人员是分开的, 管理环节上存在漏洞, 投标人员的投标思想没有制度来保证准确无误地传递给施工现场的经营管理人员, 迫使投标者与施工管理者只能依据社会平均水平这一标准来完成各自的工作。

1.4 缺乏对已完工程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评价体系

竣工工程评价体系的缺失导致了施工企业始终没有适用的报价, 这些弥足珍贵的实践数据不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往往随着工程的竣工就消失殆尽, 既没有统一的进行收集整理, 也没有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 工程造价的监管始终不到位。

2 应采取的措施

2.1 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

通过招投标可以提高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 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 缩短建设投资的回报周期, 建设单位可以充分利用招投标这一有效手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要求在招投标中采用提供工程量清单,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按照国家或地方颁布的计算规则即统一的工程项目划分方法、统一的计量单位及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并予以统计、排列, 从而得出清单。

2.2 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造价队伍

一支德才兼备的工程造价队伍对于企业来讲是增强企业生存能力的有效臂膀。造价工作不仅要求经济的精通, 还要对法律、管理以及施工技术都有所熟悉才能发挥造价的作用。造价人员一般都要求具备良好的经济预算技术, 同时还要掌握工程项目的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机械、材料的运用。再加上现场经验的积累, 才能使造价工作没有遗漏。同时, 更要具备较强的敬业责任心和高尚的行业道德。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趋势多元化的形势下, 迫切需要一批为项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高素质人员, 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新知识, 并在工作实践中发挥自身的工作主动性, 不断创新, 提高自身的预算技术水平和素质。

2.3 规范招标文件, 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招标投标应是工程预算竞争中有序的一种市场行为。建筑市场通过招、投标, 使得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进入建筑市场进行公平交易、平等竞争, 避免和减少工程承、发包过程中行贿受贿等营私舞弊行为, 进而确保工程质量和提高投资效益。建设单位要根据工程招标固有特点和运行规律, 合理地确定招标范围, 选择理想的招标方式, 详细分析施工方案, 充分考虑不可预见等因素, 编制科学的标底或工程量清单, 做好招标工作的价格计算和控制。

2.4 严格按标准设计动态控制工程造价

搞好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各类建设设计部门制定、执行相应的不同层次的设计标准规范, 对于提高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工程造价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与设计人员要密切配合, 及时对工程项目投资进行对比分析, 反馈造价信息;工程在设计过程中执行标准设计, 可以促进工业化水平, 加快工程进度, 同样工程预算也要执行标准, 按规范标准预算就可节约材料、降低建设投资;要推行限额设计, 加强限额设计中的动态管理, 实现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动态控制管理。

2.5 严格合同管理, 减少工程变更与索赔

对施工合同的控制和管理能够有效的防止施工单位和项目投资方的经济纠纷问题的发生。并能在问题发生时为解决纠纷提供法律上的有效依据。在施工合同的签订问题上首先要以严谨为第一要务, 并严格按照合同中规定义务进行施工, 这对于项目的甲乙上双来讲都存在一定的好处。将合同的重要地位摆在第一位上能够将合同中写明的条款板上钉钉, 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化, 进而减少工程变更投入。在项目双方签订了合同之后要对合同进行妥善的管理, 同时为工程涉及合同、资料文件、会议记录、工程联系单据等建立档案, 掌握工程总体施工信息。可以随时发现偏离预定施工轨道的地方进行及时的改变。工程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受其他因素干扰随时会产生变动, 所以对于合同的严格执行就变得十分重要。在项目的实施过程里, 项目造价人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项目进行积极的监控和审核, 以应对变更带来的造价成本改变。与此同时对原来的工程造价进行相应的改变。另外, 造价人员还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 能够提前预测项目的索赔内容与索赔金额, 达到预防索赔事件发生的目的。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建设单位建设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所以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满意的施工效果并同时得到最大的建筑使用价值以及建筑价值是所有施工单位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标。想要达到此目标需要施工单位从宏观角度对施工项目进行考虑和设计, 针对不同情况打造项目的成本消耗计划书, 为工程的低耗施工、高阶质量、高效收益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春海.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年.[1]王春海.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年.

采取管理 篇8

小组主要职责是研究确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改革的重大原则、方针政策、总体方案;统一部署全国性重大改革, 统筹协调处理全局性、长远性、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改革问题;指导、推动、督促中央有关重大改革政策措施的组织落实。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有其历史必要性。从改革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看, 容易改的都已经改过, 留下的都是“硬骨头”, 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 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很多矛盾盘根错节, 要解决复杂的改革问题, 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 因而需要一个顶层设计, 来协调和冲破各种利益关系。

一、深度改革背景下采取有效的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一) 发展中的“中国模式”实质上为客观性社会事实, 即从中国改革实践过程中逐渐衍生而来的, 其呈现为显著的持续动态性

(二) 多年来, 学术界针对于“中国模式”问题始终争论不休

其中争论的关键点在于“中国特色”的中国发展道路是否需要改变:持改变观点的学者认为, 现行“中国特色”的中国发展道路已难以满足多方需求, 此时则需要推进“三高三低”的低端中国特色逐渐向“五个文明”共建的高端中国特色转变;而持不改变观点的学者认为, 现行“中国特色”的中国发展道路是经过多年实践积累形成的, 其可持续性受制于一场内涵与外延均较广阔的转型升级, 所以无需改变现行“中国特色”的中国发展道路。

(三) 深入研究发现, “转型升级”是确保“中国模式”始终有效性重要途径

因此要求相关机构着力于经济管理层面及社会治理层面实现转型升级。此外还要推进“自然变量”的发展模式逐渐趋于“社会变量”发展模式转变, 同时逐步加大经济社会体制改革, 为“中国模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四) 为达到“中国模式”可持续性发展目标还需推进技术追求逐渐向价值追求转变

塑造技术与价值双重成功的良好局面。具体措施表现为:首先, 明确以科学政绩观为主的价值观念;其次, 构建完善的利益引导机制, 加大该项机制执行力度;再次, 推进政府激励与鞭策由物质层面逐渐向价值层面转变;最后, 切实将经济和社会共建的价值理念及政策工具落实到位, 以充分发挥其高效性价值效应。

(五) “中国模式”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寻求市场化与社会化两条腿走路模式

即通过逐步深化市场改革以规范“中国模式”, 具体体现为规范要素结构增长格局、优化调整产权结构及需求结构、推进产权关系清晰化与国有民营均权化;另外, 通过强化社会改革与社会建设以规范“中国模式”, 具体体现为健全内需主导型经济体所需基本社会制度、积极推行“分权让利”于社会等。除此之外, 为更好的实现上述目标, 还需要推进政府改革与建立完善的评价“中国模式”得失的综合评价体系, 依托于此为“中国模式”快速稳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深度改革背景下采取有效的经济管理相关措施

(一) 颁布与时俱进的财政政策

合理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以往的财政政策越来越难以满足各方经济管理要求, 此时必须推动财政政策逐渐向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变。同时在稳定的金融环境中, 若未发生重大经济损失事件, 则货币政策便可保持原状态稳定运行, 无需向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变。随着各项经济体制变革不断深入, 传统的各项财政政策已无法与新经济体制相配套, 以此不利于各方经济管理活动正常运行。所以要求政府机构颁布积极的财政政策, 依据该政策提高资金运作透明度, 保证经济管理完整性、有效性。

(二) 充分发挥货币组合的优势

近年来, 中国经济受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以致我国外需大大减弱, 投资与消费增长有所减缓, 从而影响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 应保持必要的货币支出力度, 切实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积极效应, 即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明确财政支持的切入点与着重点, 全面挖掘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薄弱之处, 之后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落实好风险防范工作。

另外, 之所以要充分货币组合的优势, 其原因在于:第一, 受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影响, 使得全球资本流动性持续扩张, 并且国内货币存量仍然较大;第二, 国内诸多中小企业因资金匮乏, 使得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运行。

(三) 寻求促进经济科学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一,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实际上,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确保中国经济科学稳定发展, 仍就在国际金融市场内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劲驱动力, 因此既需要合理运用受影响较小的经济发展动力, 尽可能保障其有序发展;又要着眼于政策环境、自身现状等多方面刺激受影响较大的经济复苏。第二, 有效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由于金融市场内存在诸多不稳定性因素, 以致我国经济呈现下滑趋势, 尽管如此但我国物价水平反而持续上涨, 为此要求运用更多有效措施控制物价反弹。实践表明, 物价不仅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 而且也较大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要求相关机构通过健全税制改革、提高生产与供给水平等措施有效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第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为经济大国和人口大国, 受基本国情的影响, 使得仅依靠投资或出口等方式根本无法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近年来国外经济市场发展不稳定, 并给予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迫切需要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适当扩大内部需求, 以激发中国经济能量, 真正意义上实现自足自给;第四, 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一直以来, 我国始终面临着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深入分析发现, 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关键在于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如构建完善的农村养老体系、推动医疗制度变革, 为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 稳定和发展同主要大国的关系

大国关系是我国外交关键所在。与大国的关系出现问题, 往往产生损害到发展和安全的严重后果。今年以来, 中美关系的压力明显加大, 复杂性的一面进一步显现。面对中美关系事端频发的不稳定状态, 我国在正视现实, 承认中美结构性分歧长期存在的基础上, 为化解纷争展开了高层战略对话和协商, 敦促美方切实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排除两国关系的干扰, 维持了中美关系大局的稳定。中俄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不断深化, 在能源、安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同时还保持了中欧关系平稳发展势头, 加强双方在国际金融改革、全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合作。巩固和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增进政治互信, 改善民意基础。加强同新兴大国的协调与合作。

(五) 积极参与解决热点和全球性问题

金融危机后, 我国不仅积极推动国际经济重建和国际体系的调整, 我们还本着建设性的态度参与伊核、朝核问题会谈, 支持周边国家政府稳定国内政局的努力, 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在防核扩散、能源、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 主动与国际社会展开合作。中国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 既从自身做起, 也积极承担国际义务, 发挥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

三、结论

深化改革背景下无论从能源、环境保护层面看, 还是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看, “低碳经济”概念的出现无疑是一伟大创举。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既能够解决我国资源环境持续恶化问题, 又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所以说“低碳经济”是转变我国经济管理发展模式的根本途径。

着眼于未来五年, 控制地方债快速飙升的根本之计, 还是让经济转型升级“动真格”。这有必要建立决策者的责任跟踪机制, 无论其升迁与否, 仍然要担负相关借债经济责任, 以此遏制其大肆借债的冲动。此外, 合理引进市场化机制也是一种选择。

摘要:现阶段, 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市场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以致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瓶颈, 为此需要相关机构积极寻求更多促进经济科学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具体体现在下述方面。

关键词:经济管理,国家战略,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光辉.从“价值创造”开始——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J].管理世界, 2011 (11) .

[2]李稻葵.调整中的经济需换挡补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中旬刊) , 2012 (07) .

[3]张立群.当前经济形势与稳增长[J].中国金融, 2012 (12) .

[4]张红宇.不同国家政府经济行为倾向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公平与效率的维度[J].党政干部学刊, 2012 (02) .

[5]方大春.包容性增长:中国式智慧的经济增长[J].当代经济管理, 2013 (02) .

采取管理 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电力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

一、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电力行业属于垄断行业, 并且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近几年来,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电力需求的大幅度增长, 然而由于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着许多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以下是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1. 思想观念落后, 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受我国企事业单位体制的影响, 处于垄断地位的电力企业在管理模式上仍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创新精神, 习惯听从领导的安排, 工作缺少主动性。再者电力企业的领导层技术型人才的较多, 懂财务的较少, 对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认为企业经济效益只和生产经营有直接关系, 与财务管理关系不是很大, 使得整个电力企业都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2. 市场主体意识不强

一方面, 由于我国电力企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 当前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市场意思普遍不强;另一方面, 国家正稳步推进电力系统市场化进程, 电力企业完全实现市场化在将来是可以预见的。然而, 目前许多电力企业管理者乃至普通职工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市场垄断者的角色上, 从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客户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都没有做好迎接市场化的准备。

3. 财务管理手段单调

当今许多电力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没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显得过于简单, 无法适应现代的信息化环境。

4. 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缓慢

一般来说, 我国的电力企业的规模都很大, 不管是在经营管理还是在财务管理上难度都很大。电力企业的财务人员虽然非常多, 非常很忙, 但由于缺乏了信息化的支撑, 无法给领导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有些电力企业虽然运用了财务软件, 但是软件应用存在重复现象, 信息共享性不是很高, 使得企业的各种专项业务信息不能及时的传递和共享, 财务信息形成了信息孤岛。

二、电力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策略

电力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 能够挖掘企业许多的潜在能力。电力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1. 转变财务管理职能

首先, 财务管理人员应参与生产经营决策。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思想观念应随着财务工作职能的转变而改变, 因此财务管理人员不应只局限于财务管理方面, 应该参与到经营管理上去, 协助企业领导做预测、分析以及决策。其次, 会计人员应全面核算, 加大监督力度。会计工作人员应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企业的经营活动。以为会计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 会计核算也应从始至终的进行全面核算, 为生产经营活动出谋划策。再次, 更新观念, 树立新的会计观。传统会计面向的是过去, 通过对过去业务活动的记录和总结, 对过去的业绩和行为结果作出评价, 并以此指导现时事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全新的面向未来的会计观念, 适应现实需要, 更好地规划、预期及把握未来, 为电力建设服务。

2.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面对日益缩小的利润空间以及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 电力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 必须建立健全财务制度。首先, 企业负责人应不断学习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针对过去财务部门在岗位、用人、制度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 支持财务部门进行更深层次的变革。其次, 在原有的会计、出纳等岗位的基础上, 增设电算化管理人员、财务分析员、预算编制员等岗位。适当调整岗位模式, 动员全部的财务力量投入精细化财务管理当中, 以纵横交错的矩阵式体系深入到各业务单元, 用精细化的控制、精细化的核算、精细化的分析, 确保财务部门落实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要求。最后, 理清财务管理体系, 梳理管理界面以及管理手段, 不断在实际业务中充实各个业务层面的具体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

3. 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有利于电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监控, 实现信息共享,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了和应变能力。由于互联网的使用, 使得财务信息孤岛问题已不复存在。

首先, 在技术上高标准、严要求, 安全保障措施要切实到位。安全问题是互联网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企业要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保证输入数据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其次, 标准统一, 强化数据管理。统一的信息化标准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规范各部门行为, 做到企业与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畅通无阻, 积极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一要尽快完善企业的计量、检测体系, 加强计量、检测工作;二要加强定额管理和标准化管理, 通过对比先进指标, 确保各项定额与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三要建立统一、完整、操作性强的代码编制系统;四要扩大一线信息的自动采集范围, 建立规范化的数据采集、录入制度, 确保数据采集的高效、真实、统一。再次, 优化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对于技术部门而言, 应该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对于管理层而言, 配合和相应, 可以加快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施。

三、总结

精细化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经之路, 企业在进行精细化财务管理时, 应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 这样才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沈红瑞: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探讨[J].当代经济 (下半月) , 2008, (07)

[2]李丽李延霞: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特征和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 (综合版) , 2006, (09)

采取管理 篇10

一、病历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对病历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医院领导对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一定的认识, 认为病历档案管理工作十分简单, 技术性不高, 利用价值不大, 而忽视了病历档案在医疗、教学、科研、医疗纠纷、医疗质量、质量控制及医院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故导致重视不够。例如:全国第一次病历档案统计研讨会提出每100张床位配备1名病历档案管理人员, 据调查许多医院都达不到这个指标, 并且病历档案管理人员多数是改行的医生、护士及从其他科室抽调的老、弱、病、残人员, 他们多数未接受过专业教育, 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质量。

2. 病历档案质量较差的。

(1) 病历档案缺乏完整性、及时性、逻辑性。医务人员在病人多、工作忙的情况下, 再加上抢救病人, 有时出现病历书写项目不按时完成的现象, 甚至出现一份病历档案中出现多性别、多年龄、多姓名、关键字涂改的现象;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让病人知情时, 医务人员为了节省书写时间, 只是口头交代, 或者知情同意书没有具体详细的内容。这就使病历档案资料失去了科学性、完整性、逻辑性、真实性, 不具有法律证书的作用。 (2) 病历档案缺乏一致性, 书写混乱。护理记录与医师的病程记录各执其见, 说法不一, 相互矛盾, 掩盖了医生处理病情的真相, 这恰恰是处理医疗纠纷的关键。 (3) 医生对病历书写规范性认识不足。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与病历书写有关的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 使传统的沿袭多年的病历书写要求受到新形势、新情况的挑战, 可是大多数医务人员对新形势下的病历书写规范性认识不足, 认为病历书写规范性无非是一种文字游戏, 只是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已。

3. 无统一的规范管理模式。

就目前的档案管理现状而言, 很多医院都没有把病历档案管理纳入医院档案管理体系中, 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对医院档案的管理仅限于文书、会计、基建、医疗设备档案上, 而对病历档案完全忽视, 未起到指导和管理作用。近几年虽然大多数医院都在使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案管理, 但实际工作中至今未能很好运用, 都在按各自的内容、手段和方法进行, 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管理模式。

4. 法律意识淡漠。

就医学而言, 本身就是一个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科学, 到任何时候都不能达到十全十美。加之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和实施, 对医护人员及医疗纠纷的处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职责更明确。而工作中有少数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漠, 证据意识差, 平时不重视《医师法》的学习, 该记录的不记录, 该告知的不告知, 该签名的不签名, 不按规章制度办事, 造成纠纷不能举证, 结果输官司。

二、加强病历档案管理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1.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病历档案是医院档案中的重中之重, 是病人最真实的记录, 是反映医院医疗业务管理水平的高低, 是为医院解决医疗纠纷举证的法律证据, 是临床科研的第一手资料, 所以作为医院领导, 一定要高度重视病历档案管理工作, 把医院档案病历管理工作列入医院议事日程来抓,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努力做到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2. 严把病历档案质量关, 加强病历档案质量的环节控制。

提高病历档案每个环节的质量, 才能保证病历档案最终质量的提高。病历档案书写规范不仅是医疗的需要, 也是法律的需要, 更是防范和消除医疗事故纠纷的需要。确保每份病历档案的质量是各级医护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病历是在临床科室形成的, 所以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不仅要做好检查、诊断和治疗工作, 而且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及时、客观、全面、准确、规范地写好整个病历档案;上级医师严格把好质量关, 严格遵循《病历书写规范》;护理人员将每一张化验检查报告单及时完整的归到病历里, 显示出逻辑性、科学性、完整性;定期对病历档案进行考评, 并将考评结果与奖金、晋职挂钩, 确保病历档案质量。

3. 加强病历档案管理力度, 把病历档案纳入医院档案管理体系。

因病历档案的专业性较强, 故长期以来医院都是独立管理。为了使病历档案的整理保管、利用与其它档案协调一致, 从实际出发, 就应该纳入医院档案管理的总体系, 才能做到统一领导、整理、保管、利用一条龙管理, 医院可以形成档案资料信息中心, 真正做到更好地适应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 加强法规学习, 增强法制观念, 强化证据意识。

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定期学习《病历档案书写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及本院的医疗工作制度, 结合本院以往发生的医疗纠纷或诉讼案例进行讲解, 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及忧患意识, 明确病历档案质量不仅是对病人和医院负责, 也是对自己负责;加强医务人员业务训练, 注重病历档案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的训练, 保证病历档案各个环节的质量, 使病历档案无懈可击。

参考文献

[1] .刘爱民.医院管理学病案管理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

对我采取“放养”政策 篇11

我的父亲是一名职业军人,但他很细心、多才多艺、很爱孩子。在那个年代,父亲算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由于爷爷当年闯关东到东北做茶叶和丝绸生意,家里条件不错,所以父亲得以在哈尔滨一中念到高中毕业。毕业后,父亲怀揣两个手榴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参军去了。

从解放战争到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一直到金门战斗,父亲从北打到南,最后留在了福建。我出生的时候,家在福建山区,父亲是一个师长,不久后升任副军长。小时候我们老搬家,从漳州、厦门、泉州到莆田,经常住防空洞。最深的记忆就是那会儿时刻不忘“解放台湾”,不时地,会有热气球从对岸飘过来,这边也有气球飞过去,撒传单、撒生活用品......

在当时野战军的环境里,我和父亲的距离很近。他在上班的路上就能看到我在水塘里抓青蛙,或者我在捉蚂蚱的时候也能看见父亲带着部队经过。所以,虽然他工作挺忙,我们之间的交流还是很多。而且,我和父亲是那种无话不谈的父女。

小时候,我经常跟父亲一起散步。他是一米八几的大个子,我老得跟在他后面小跑。他喜欢边散步边给我说历史故事,像三国演义、春秋、战国之类的。所以,我读的第一本书、也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三国演义》。

我哥哥比我大10岁,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儿。印象中,父亲总是在夸我、肯定我,让我树雄心、立大志,告诉我女孩子也要大气。所以我从小就胆子大、主意正。

“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这句话很有道理。我的童年特阳光灿烂,自我感觉好得不行,所以长大后也特别自信,这种感觉挡都挡不住。

我母亲没什么文化,不过人长得很漂亮。刚解放的时候,部队上给干部们介绍对象,因为当时我父亲的官不大,轮到他时,没有满意的。他自己也谈了几个,有海外华侨,也有过去的同学,都是那种既会游泳又会弹钢琴的洋派女孩,但组织上认为出身不好,不同意。后来父亲回山东老家时,在一个集市上看到我母亲正在卖东西,当即一见钟情,更没想到母亲一口答应,第二天就跟着父亲去了部队。

父母对我采取的政策是“放养”,不会像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度照顾。这也养成了我凡事很要强、负责,甚至有一点硬撑的性格。

小时候,我是孩子群里的司令,手下号令上百个小孩。那时候,经常打架,那些比我大、比我高的男孩子都打不过我。常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我家告状,还没等我爸妈说什么,隔壁邻居就会说,“哎呀,你也好意思来告状,你儿子比人家高那么多”。

我很少挨骂挨打,记忆里只有一次被妈妈声泪俱下地批评过。那次,我考试没考好,放学后妈妈让我待在家里老老实实学习。结果那天爸爸下班早,带我去粘知了玩。等我俩高高兴兴地粘了一堆知了回来,等着我的是妈妈一顿狠狠的批评。

以前,我跟母亲之间的矛盾会多些。她认为一个女人不应该老往外跑,但她跟我说些家长里短的事情我也没什么兴趣听。不过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理解了母亲,跟她的交流也多起来。

我母亲认为女人一定要会女红,所以我会织毛衣,还会一点简单的裁剪,会踩缝纫机。现在,我在家的时候,会专门留出时间很耐心地跟她聊天:最近菜价是不是涨了呀?新买的洗衣粉是不是比原来的牌子好用?刚请的保姆干活怎么样?虽然我对这些并没有兴趣,但我觉得她需要陪伴、需要倾听,她也需要被人重视,她对家庭的贡献需要被肯定。

从小到大,父亲始终是我的偶像。小时候,别人问我崇拜谁,我毫不犹豫就想到爸爸,他是我很多年里唯一崇拜的人。他不但打仗很厉害——他的部队被称为“红色尖刀连”,而且还会拉小提琴、会吹口琴、会骑马、骑自行车??在我的心目中,他真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

父亲还很爱赶时髦。在当地,我们家是最早有录音机的。父亲喜欢看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就抱着录音机坐在电影院第一排,把整个电影的现场声音录下来,回来再一遍一遍地放。

后来收音机性能好了,能收听到“敌台”,他特别喜欢邓丽君的歌,是邓丽君的超级粉丝,后来甚至收集了她所有的碟片和磁带,每个都用专门的袋子装好。

在福建的时候,父亲还是军区里最早玩照相机的。他没事就爱给我们照相,但我们住的地方太偏远了,彩色照片没条件冲印。他就偷偷地托华侨带到香港去冲印。所以,我曾经有很多小时候的彩色照片,但因为福建天气潮湿,后来家里好多老照片都被白蚂蚁吃掉了,很可惜。

爸爸还很好学,直到现在,80多岁的人了,读书看报的时候,发现不认识的字,马上去查字典,查到了还要把拼音注出来,写得大大的贴在墙上。前阵子我看见他拿了本日语速成的小册子在翻,旁边居然还有英语、俄语的。这阵子又在弄网络,学上网。

父亲在福建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期。离开福州军区后,父亲在江西南昌陆军学院当了几年院长,后来又当过南京军区副司令、北京军区司令。

我跟父亲之间的矛盾很少,基本上他做的事情我都觉得是对的,我做的事情他也都觉得是对的。几十年来,我们之间最大的一次冲突就是我要跟张宝全结婚的时候,那次,他打了我一辈子里唯一的一巴掌。

之后,我们好几年都不联系。虽然彼此心里都很惦念牵挂,但父女俩都是很强势的人,不会轻易妥协。那段时间的确挺难熬的。当时,我和张宝全两人都在上学,生活拮据,每次回家,妈妈也不能直接给我钱,那样太伤老人的原则了,但她会把家里吃不完的粮票统统给我,其实她也知道我用不掉这么多粮票,不过,粮票可以拿去换鸡蛋、换其他生活必需品。

后来随着我们正式领证结婚,父母也就慢慢接纳我们了。现在,我们跟父母住在一起,每天回家能看到老人孩子,我觉得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要是我晚上说好回家,多晚爸爸都会等我。好几次我悄悄地回去,以为大家都睡着了,结果刚走到楼梯口,砰,灯就亮了,爸爸在那里等着呢,让我非常感动。

对于我经常出远门,父亲很担心,他总跟我说:“没事去爬什么山啊,这么危险,上有老下有小的,你以为你还年轻啊。”但另一方面,家里来了客人,他就会跟人家吹:“我女儿,登顶过珠峰、去过南北极呢。”

采取管理 篇12

一、档案及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档案是企事业单位在进行政治、科教、文化等等活动过程当中所直接形成的具备保存收藏价值的历史记录材料, 它记载着事业单位自发展起各种业务信息, 同时对单位的人力资源的详细信息也有存档, 对于维护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有效有序展开具备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内部成员如果想要将本职工作干好干出色, 有必要对本单位的作用、发展经历进行细致了解, 这些信息都可以借助阅览档案完成, 档案记录是最系统而又最详细最接近本源的资料。除此之外, 如若在工作当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不知如何处理, 也可以查阅档案, 借鉴一下类似问题的处理办法, 从中获取宝贵经验, 更好地应对各种难题。

二、乡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一) 制度欠缺完善

统观现在乡镇事业单位, 大部分都仍停留在过去一种无序或者是半无序的状态, 然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 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工作范围、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新要求, 要求不断向着企业化、社会化方向进行完善。显然, 目前乡镇事业单位的各项制度与这种发展速度存在着不协调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 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有效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二) 重视程度不够

在乡镇事业单位领导人的观念里, 乡镇工作应始终将重心放在搞好农业生产活动, 保证水利完善, 保障农民生活等等方面。相应地对于档案记录、整理、管理工作则重视程度不够, 以为不过是将单位当中发生的往事记录一番, 不能认识到其对于工作展开的借鉴意义, 因而管理松懈。

(三) 档案管理技术较落后

乡镇事业单位由于受到人员编制、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等等条件的制约, 档案管理技术得不到提高, 档案管理工作更多地流于形式, 成为“政策性工作”。具体分析原因有二:首先是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档案管理工作多由人事科职员兼任, 人员调动频繁, 无法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稳定性。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 不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 对档案整理的意义认识不足, 不能完全明晰归档要求, 从收集、整理到归档装订或多或少存在缺陷。其次, 管理设备还待完善, 目前乡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最常见的设备就是一台计算机以及一套不能与时俱进的软件, 陈旧且落后, 一部分工作人员仍习惯使用纸质文件档案材料, 不能充分利用电子文件。

三、乡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完善举措

(一) 明晰乡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重要性

乡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涉及方方面面, 因此, 不管是单位领导还是普通职员都必须做好档案整理存储工作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针对乡镇事业单位具体情况来说, 投入更多的人、物、财力, 安排专业的档案管理职员、引进有效的档案管理新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 考虑到档案管理当中陈旧档案信息过多, 为了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直接有效地调用出有用的档案资料, 乡镇事业单位还需要紧跟形势变化变革档案管理模式, 努力解决好档案资源转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优化服务体系。

(二) 努力实现乡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

乡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做好以下三点:其一是档案信息录入之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其二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可靠性、高速型等优势, 使档案管理纸质化与数据化并存。借助计算机可以很方便地输入档案基础材料, 同时进行查询、统计, 最后将档案资料打印, 形成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 满足社会发展信息化要求。其三是乡镇事业单位档案资料当中存在一部分内容不要求保密, 乡镇工作人员可以将其发布在公共网站上, 实现资源共享, 拓宽档案资料的使用范围。

(三) 培养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

首先, 面向乡镇工作实际要求, 聘请具备专业知识或者丰富实践经验的档案管理人才,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当中不合格的员工, 及时进行岗位调整。其次, 在有限的条件下不妨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多为他们提供培训机会, 不断充电, 拓宽自身发展空间, 确保岗位档案管理人才稳定性。最后, 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员工的工作态度的培养, 通过激励机制来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 减少懈怠情况, 改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四) 明确规章制度落实职责

乡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有自身的复杂性, 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规章制度, 确保工作有序进行。第一, 依照乡镇实际情况, 制定出切实有效, 方便施行的规章制度, 既要考虑全面又要简明更要容易操作。第二, 相应的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 激励制度, 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通过奖惩来保证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乡镇基层事业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精简机构人员的同时要求提高服务效率, 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 不断进行完善, 实现有序化、高效化、信息化、现代化。

摘要:乡镇基层事业的发展关系我国健康运转, 目前随着工作的复杂性增加, 信息不断增多, 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克服遇到的障碍, 需要信心、决心, 本文分析了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之策。

关键词:乡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障碍对策

参考文献

[1]李隽.探讨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J].企业技术开发, 2013 (08) :69-70.

上一篇:石榴新优品种下一篇:索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