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设计(共12篇)
多样性设计 篇1
一、前端分析
(一 )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第二册第九章《人与生物圈》的第二节内容,是环境教育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和保护知识,其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较大。
(二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 高二学生已经全部完成了前面对生物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 以生物六大基本特征为主线的知识已经掌握得很熟练, 而且已经学习过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及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要从丰富的内容中概括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等,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需要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 )知识与技能
1.能 准确说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阐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探索及总结归纳能力 。
(二 )过 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应用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三 )情感与价值观
1.让 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 , 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通 过课件演示 ,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精神 ,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3.提高学生热爱自然 、 热 爱生物 、 热爱生活的理念 , 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设计
(一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容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要求 。2.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 。
(二 )教 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
2.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 )教学方法
1.任 务驱动法 (观察分析 、对比 )
让学生在具体任务驱动下学习,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本节课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有关录像资料和图片并通过交流、讨论识别五灵脂、蝉蜕等动物药物标本,当归、凤尾草等植物药物标本。
2.讨论交流学习法 (讨 论 、讲述 )
通过对动物标本和植物标本的对比,在此基础上多播放、些动植物种类,了解生物多样性,并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在此过程中,同学、老师之间加强交流。
(二 )教学手段
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教师活动: 展示幻灯片, 黄土高原破坏之前和现在的对比。引出:保护生物资源,生物圈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思考。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设计问题,使其产生急需探求的心理,学生学习动机由潜伏期迅速自然进入活跃状态。
(二 )生物多样性基本内容
教师活动: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2.我们应从几个层次对它进行保护? 引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学生活动: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三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师活动:野生生物资源具有很大使用价值,只有全面认识野生生物资源的价值所在,才能增强并树立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引出:1.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 2.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直接使用价值,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1.对人类来 说 ,生物多样 性具有直 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2.直接使用价值指人们能够直接利用的,包括药用价值、科学研究价值、重要的工业原料、美学价值及文学创作素材。
设计意图:培养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四 )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教师活动:以上是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我国地域差异显著,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从而孕育了既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 近年来, 我国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应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引出:1.谁能说说我国生物多样性有怎样特点?2.为什么说我国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学生活动:1.第一,物种丰富;第二,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多;第三,经济物种丰富;第四,生态系统多样。2.据统计,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还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物种最多的国家, 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五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教师活动:我国生物多样性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中,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多数野生生物灭绝或濒危的主要原因。引出: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保护野生生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设计意图:强化法律法规。
(六 )小结
教师活动:1.结合板书,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知识框架。2.挑选典型习题,学生相互解答,教师点拨。
学生活动:整理知识体系,做习题。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拓展思维,便于记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 )教学流程设计符合认知规律
采用先导入再引导的顺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整理知识体系,归纳总结,便于记忆。
(三 )利用课件讲解
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枯燥的知识易于理解、掌握且直观,通过实例与教学课件的有机结合, 使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有更为系统的认识。
多样性设计 篇2
校园生物大搜索
教学目标
1.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2.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3.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重点 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教学难点 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查表 教学时间:2010。4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意图: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 察动植物样子,告诉名称。引发学生调查兴趣)
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
二、设计调查方案
1、师:如何去调查呢(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计划)
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
⑴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⑵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⑶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⑷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5)要爱护动植物
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 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
四、课外延伸:对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资料
• • • • •
教材:六年级科学
内容: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作者:贾东元
多样性设计 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多样性 作业设计 方式
新课程的作业改革己成为课文化的创造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与人生的生活过程,成为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深化过程。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作业上的主动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领,进而让学生热爱母语,学好语文,优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那么,究竟如何设计有效的作业方式呢?下面,我总结其中的几种作业布置方式论述如下。
一、收集整理性作业
时代在不断前进,信息在不断增多,学生的视野已被前所未有地打开,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感受时代进步!而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思想禁锢的教师必然影响学生,这样的孩子步入社会,将会无所适从,有可能被社会所淘汰。
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特别要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将搜集性作业作为常态作业。日常中学生通过看电视,听新闻,上网查资料等方式完成作业。比如,学生在学习老舍的《养花》前,可以布置查找老舍先生的作品,引发学习兴趣。教后在学生探知兴致浓厚时让学生继续查找、剪贴老舍先生的生平、作品,制作剪贴本,在“作家作品赏析会”上进行交流。这样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作品作家的深入了解,从而产生文学兴趣。
二、预习激趣性作业
语文教学中,学生充分的预习是促成教学的一个前提,也是使学生有备而来激发学习欲望的前奏。学生有效预习非常必要,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效果,更让学生体验先知先觉的乐趣。我的预习要求学生必做,书面作业少留或不留。一个原则,要让学生将预习当作业。因为不少学生只把写在本上的作业当作业,预习就很容易流于形式。为此我向学生提出以下预习要求。即:
边读课文边查字典,每课掌握三个四字词包括成语;
思考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写出感受;
又通又顺读课文,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上课示范读。学生顶习效果在课堂上有清晰的显现。我检验的标准依据学生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提问并给出相应预习成绩。这就给不同程度的学生留有学习空间和余地,让侮个孩子有成功的可能。学期末,将预习成绩作为奖励给学生加分,逐渐我班的预习成为不用督促的事,孩子们已尝到预习带来的甜头。有些课文的预习,也可以有多种形式。像一些情节性较强的课文如《鹿和狼的故事》、《别饿坏了那匹马》、《孔明智退司马懿》等就采取课前编排课本剧的方式预习,学生更喜欢,教学效果更佳。还有些单元内容或主题相近就采取整体预习方法。一方面教会学生学法,同时将知识整合,提高有效时间的学习效率。
三、背诵积累性作业
设计背诵要有计划性,提前布置,张弛有度,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完成的轻松和愉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是一门需要不断积累的学科,而背诵是积累中最为常用和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语文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曾经有人感叹钱钟书先生博大精深的文学修养佩服其过目不忘的能力,钱者谦虚地说:“我亦无它,只是比别人多背了一些。”由此不难看出背诵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但背诵中的死一记硬背是不提倡的。以古诗为例: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孰能成诵并不难,但中高年级就应该采取意义识记背诵的方法。这样有利于长期一记忆,并活学活用。为此我采取古诗接力赛的方式。利用每周一的清晨,由一名学生当小老师为全班解读古诗的含义,学生自由提问,小老师答疑解惑,学生在不知觉中理解了诗意。在此基础上,全班再采取“疯狂背古诗”的方式每天清晨接力背诵。学习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我带领学生读《三国》,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对人物性格、军事谋略进行品评,开展了《煮酒论英雄》辩论会,学生对文学名着的喜爱与关注空前高涨,喜人之处还在于对人物客观成熟的评价,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四、讲述展示性作业
语文学习要富有趣味,让学生感觉新鲜,愿意尝试。充分利用文本,发掘学生潜能,搭建展示平台十分重要。课堂成为生动的演艺场。同学们的才,清得到释放,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在之后作文《我喜欢的一堂课》中很多学生都写了这节表演课。同学们有的写自己的表演过程,甚至剖析自己表演的不足,有的作为观众写出了没有参演的遗憾,对自己今后提出要求,还有的分析了同学表演的得失,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看得出这节课给孩子们留下了难忘的映象。在一些经典课文讲授完毕后,我要求学生能复述故事,或通过表演力求形象、生动。每天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当然,一篇课文不能人人都有讲或演的机会,于是我调动家长资源,让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我设计出“我展示,我进步”评价表。要求在当天没有展示的孩子回家读或表演给爸爸妈妈。父母真实记录孩子的表现。评价方式自定。可用一段话表述孩子的学习效果,也可粘贴小贴画,起到鼓励作用即可。我定期查看家长一记录,在全班反馈。表现特别突出的在全班优先展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不仅家长对老师的工作很满意,而且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显著,充满了学习成就感。这样的作业学生在乐中做,可谓事半功倍。
五、结语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问题是老师们、家长常常研究和关注的话题,也是学生成长,学业进步重要内容。在课程改革中,作业问题绝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视野的拓进,作业也将出现新的问题,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教学一线的教师们都应关注作业设计有效性的价值,教师们在实践中还有待探索和研究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成长的作业形式和内容。
参考文献:
[1]齐彦珍.精心设计语文作业培养学生创新素质[J];河北教育;2008年12期
浅谈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多样性 篇4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建议作了更科学、更广泛、更合理的说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既要有书面的作业和考试, 又要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情况.为贯彻数学新课程理念, 教师在平时布置作业时, 可以设计以下几种作业.
一、新知型作业
授新课以传授新知识为主, 在授新课之前一般安排一个准备性练习, 它是为导入新知识铺平道路.在设计这样的练习时, 应把着眼点放在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指点思路上, 促进知识顺利迁移.如在学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 可先设计一些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练习, 以此减缓思维的坡度, 突出教学重点, 分散难点, 以便学生将新知识同化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授新课之后安排的巩固练习, 是围绕某一具体教学内容编排的一种同类型、同结构的练习, 其设计目的是要使学生重点形成某一技能, 巩固新知, 它是授新课的补充和延续, 也是授新课后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如在学习了证明四点共圆的例题后立即提出问题:菱形四边上的中点在同一圆上吗?让学生在对新知的理解基础上加以练习和巩固.
另外, 为防止学生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 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可经常设计变式训练, 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变换呈现事物的形式, 以揭示其本质属性.变式练习的设计方式可以是变换表达形式, 变换叙述方式, 变换图形位置等等.
二、生活型作业
学习数学的天地是很广阔的,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 让学生在社会、家庭生活中完成数学作业, 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机会, 搭建平台, 使他们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课程标准》中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请调查一天内你家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月呢?一年呢?全班学生一年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学生呢?……这些塑料袋相当于在祖国土地上盖几层呢?你能针对塑料袋问题向环保部门提个建议吗?这些有趣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意识,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还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已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的环境融合在了一起.作为教师, 应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实践运用中张开智慧的翅膀, 使数学作业成为他们放飞潜能的天空, 从而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
三、实践型作业
动手操作是符合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特点的.实践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巩固知识, 发展各种能力, 培养兴趣.如“学习几何知识”时, 让学生制作各种立体图形, 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实践出真知, 实践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使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字趣味化、生活化.通过实践, 可以使学生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转变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了矩形的判定方法后, 让学生利用刻度尺和直角尺去判断一个平行四边形是否是矩形.学生们兴致很高, 积极参与, 动手实践.这样“学”融于“做”中, 在“做”中加深理解, 学生学得轻松, 又提高了多种能力.
四、合作型作业
以前的数学作业, 教师过于片面强调独立思考, 没有将合作作为重要的素质来培养.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 鼓励学生与人交流, 进行有效合作.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片面的, 众人合作才会思考全面.我曾尝试让学生以五人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制一份单元检测卷.在编制的过程中, 学生先在学习小组长的带领下复习本单元的知识, 找出重点, 列出提纲, 选择题型, 然后分工合作, 忙得不亦乐乎.编制试卷的过程, 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 也是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编制一份试卷, 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激发和增强.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感受文化多样性: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2)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含义及其表现。
(3)文化是国家,也是世界。
(4)对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5)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原则。2,目标能力:
(1)了解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等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和意义。
(2)通过对文化多样性的研究,我们可以正确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其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3)通过研究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建立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3,情绪,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这个盒子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在生活中坚持对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学习尊重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不同国家,处理权生活文化的多样性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困难
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困难:文化是国家的,是 国际。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文化生活p28页到p33页,第三课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第一框架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包括1,多彩,展馆2,文化多样性的观点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种字幕教科书的内容。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程:
播放视频:北京申奥运电影
北京为了竞购2008年奥运会,特地邀请了着名导演张艺谋拍了一张促销。这部电影介绍了着名的天坛,长城,天安门等着名的风景,绘画太极拳,腰鼓,风筝,歌剧和立交桥,国际贸易中心,火车站,机场,成千上万的人在北京。这部电影只花了几分钟,但很有冲击力和吸引力。为了主办奥运会多次发挥,赞扬北京申奥作用起到催化作用。
评论:北京申办奥运会短小而精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独特的中国文化,可以迅速感染奥运会官员,奥运会评委,而且也感染了大家。
思考问题: 为什么在促销电影传统中国建筑,传统运动,中华民族服饰?
教师提示:
介绍中国传统建筑,传统体育,中华民族服装......其目的是介绍中国古代文化,让世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有兴趣在中国举办奥运会。体育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有积极影响。
首先,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黑板)
(A)五颜六色,亭子(黑板)
课堂探究:不同的体育,建筑艺术,语言,携带不同的文化内涵。请给出一两个例子来说明。
将学生分为三组,从体育,建筑,文本介绍,课堂讨论。教师展示体育,三栋建筑,不同文字介绍图片,音视频信息。
教师总结:世界各国和国家自己的独特文化,集中在国家的节日和文化遗产来展示它。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具有明显的标志,构成了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从国家节日和文本 在遗产中,人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世界文化的魅力丰富多彩。1,国定假日:(黑板)
(1)民族节日,包含海关的民族生活,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国家历史和文化长期积累。(板书)
我国是古代文明的悠久历史,在河的悠久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种非常丰富的文化,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节日。它反映了我们各族人民的传统习惯,道德和宗教信仰。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庆祝国庆节,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板书)
在传统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统称为中华民族的四个传统节日。当节日来临时,无论中国人在哪里都必须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方式来庆祝,许多居住在国内的人也与他们的亲人一起回家。春节是最传统的中国民间节日,也是汉族和绝大多数 少数民族的一个普遍的节日。
(3)通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我们可以享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黑板)
课堂查询:(1)从春节和圣诞节两个节日,你能感受到不同的民族文化?
(2)你还知道其他国家的节日吗?
查询提示:(1)中国春节俗称新年,也就是第一个农历月,是中国最传统的传统节日。除了汉族,蒙古族,壮族,布依族,韩国等都有春节。春节起源于节日的原始社会。春节活动从十二月农历二十岁,除夕,春节,直到十五节结束。春节活动因地而异,主要有以下活动:组织新年,做新衣服,粉尘,牺牲献祭,吃团聚晚餐,保持年龄,粘贴对联,挂画。在节日期间人们也年复一年地,放鞭炮,吃米糕,饺子,吃灯笼节,舞狮,秧歌舞,花。12月25日,是基督徒庆祝耶稣诞生的那一天,叫圣诞节。从12月24日到1月6日的第二年的圣诞节。在节日期间,基督徒举行庄严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最初是基督徒 的节日,因为人们特别注意。它成为一个普遍的节日,西方国家一年的最大的节日,和新年可以比较,类似于中国春节。西方人是红色,绿色和白色的圣诞色,圣诞节回家每个家庭都必须使用圣诞色装饰,红色是圣诞节和圣诞蜡烛,绿色是圣诞树,红色和白色并排是圣诞老人,他是最流行的圣诞人,在圣诞节,人们唱圣诞歌曲,发送圣诞卡,吃圣诞晚餐,丰富多彩的内容。
从上述两个节日,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民族风俗,宗教信仰和伦理的差异,你可以享受到西方文化的不同口味。
(2)蒙古国国会,回族老鹰,伊斯兰教的古文节,the族的泼水节,巴西的嘉年华,英国的复活节,美国的感恩节等。2,文化遗产(黑板)
(1)含义:(黑板)
文化遗产是指历史,艺术或科学和美学,人种学,人类学对于纪念文物,建筑物,文物等具有重要意义。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比萨大教堂。
((2)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和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板书)
(3)保护文化遗产:(黑板)
许多文化和自然遗产由于多年的侵蚀,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面临被破坏的风险,这些活动不能为历史遗产重建。为了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1972年10月16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不同民族的杰出文化遗产,呼吁所有国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保护人类的共同财富,并建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加入公约国家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严格的审定,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虽然设立了保护基金,在全球范围内列出了对计划实施保护措施的遗产。中国于1978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到2004年7月,中国有30多个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该目录。
(B),文化多样性的观点(黑板)
文化多样性和表现(黑板)
(1)文化多样性含义:(黑板)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整体,我们指的是文化多样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因为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人民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他们需要面对不同的气候,地形和水的条件,这决定了他们的人口规模,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将是不同的,并影响他们对生活,海关,艺术等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不同地区,有区域文化差异。在世界上,有中国儒家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文化,中东阿拉伯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如中国,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京楚文化,巴蜀文化等独特的地方文化。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黑板)
文化多样性,可以看到各种语言,深刻和深刻的宗教信仰,各种仪式禁忌,不同风格的住宅建筑,丰富多彩的风俗,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独特和独特的意识形态理论等方面。
课堂探索:(1)民歌的表现在文化多样性,只是内容,曲调差异?
(2)是否可以穿衣服,饮食等 作为一个例子,说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1)民间文化中的文化多样性,不仅表现的内容,语调的差异,而且对地理环境,习俗,民族性格的多样性。如德国民间简单,严谨,体现德国企业稳定的特点。俄罗斯广阔的土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风俗,给俄罗斯国家直截了当,乐观的品格,这种精神也体现在民歌中。印尼民歌通常与热带岛屿自然风光相关,风格清晰,抒情,优雅。
(2)服装已经能够引起人们心中的多种感觉,唤起身份或排斥,从服装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物质文化,它是人类物质生产的产物;作为精神文化,它是人民的政治,宗教,哲学,伦理,美学等思想的结晶。当我们看到西亚妇女在炎热的夏日的阳光下,仍然穿着严肃的衣服,覆盖着街头的面纱,通过,我们尊重他们的信仰和习俗,而不是简单地跟随他们,这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当我们看到外国人来到中国旅行皇帝的长袍,或穿着皇冠的冯冠夏夏 阴影往往很滑稽,不能不笑,不仅是因为外国金发和我们的黄色皮肤黑眼睛是非常不同的,更重要的是外国人的气质和中国服装隐含的文化特性失调。中国一直吸引着我,中国文化,艺术,服装和传说让我迷住了,巴黎世界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说,世界时装秀。他的话意味着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表达了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的愿望。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服装文化是表现特定生活方式的地区。中国的服装文化是其在森林中世界服装文化的独特内涵!
筷子,刀和叉折射中国和西方文化。中国人习惯用筷子,而西方人习惯用刀叉。餐具和筷子不仅带来饮食习惯的差异,而且影响东西方人的生活概念。刀叉不可避免地会带来食物系统,筷子肯定与家人一起坐在桌子旁边一起吃饭。西方人开始吃饭,这源于西方人注意独立,孩子们在独立后成长起来的世界观念和习惯。和筷子带来饭菜系统,突出青年与年轻人坐在一起的家庭单位,使中国人有一个比较强的家庭观念。虽然不可能简单地区分传统和餐具的差异,毫无疑问,他们适应和贡献的文化。筷子是文化传统的象征。中国人去了美国,欧洲,或用筷子,文化根深蒂固;和外国人学会在中国使用筷子,回到他们的国家还会重获刀叉。2.文化是国家,也是世界(黑板)
(1)世界文化由不同国家的不同民族和文化组成。文化是世界和民族的统一。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实践有其共同的普通法律,在不同民族的出现和发展的实践中
文化也是普遍的法律,也就是世界的文化。人类文化,都是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它们的存在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2)文化是国家,也是世界。
没有不同国籍和不同国家的文化,没有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的场景。因此,文化是国家的,所有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点。只有保持自己的人 民族文化特色,民族文化将更具活力,没有民族文化也无关紧要的世界文化。总之,我们从东到西,从古代到今天,对于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正如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3,尊重文化多样性(黑板)
教师生产27,28,29个奥运会徽章。
问:比较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届奥运会象征的异同,你能解释一下自己的文化标志吗?事实上,从奥林匹克会徽,你能认识到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吗?
在学生讨论之后,老师总结:奥运会在不同国家举行,每个奥运会在徽记设计中有不同的标志,反映了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文化标记。通过不同国家设计奥运会标志来看待不同国家的文化,能够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是由多种文化组成的,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魅力,应尊重和保护不同文化的不同民族。
(1)对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黑板)
正确的态度是:既要承认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在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
例如,在历史上人们不同的文化态度有不同的表现,谦卑地学习不同的文化,和异国平等的例子,如唐朝玄ang西田学习;也盲目傲慢,贬低,排斥不同的文化,如西方殖民地怀疑非洲文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炸毁世界闻名的巴米扬佛;有自嘲,盲目崇拜不同的文化现象,如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族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黑板)
A,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内在文化的内在要求(黑板)
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本质,每个国家的文化精髓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和人民智慧结晶的产物。例如: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是世界着名的四大发明,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这四个伟大的发明改变了人类历史的整个历史,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中表现。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国家文化在维护社会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尊重文化多样性,我们必须尊重自己国家的文化,培养良好,发展民族文化。例如,中国传统的自我修养概念最关心个人的自我修养。其中,儒家耕种理论是最深刻的。孔子以仁慈为最高的道德思想,孟子注重正义和正义,为了实现理想的仁慈,倡导牺牲正义。在儒家道德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勇敢的人民屈从和践行,仁慈是核心,许多道德准则,如宽恕,节俭和仪式派生。这些传统美德与整个中华民族的血脉息息相关,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黑板)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国家,而且也是全世界。例如: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炸毁世界着名的巴米扬佛。尊重和保护不同的民族文化,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尊重所有民族文化平等的原则(黑板)认识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所有文化平等的原则。这需要我们在文化交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方面交流。反对盲目的傲慢,贬低,排斥不同的文化,或不当,盲目崇拜不同的文化倾向。只有在国家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和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和活力。
课堂练习:
1,遵循所有文化平等的原则,即在文化交流中做()
①尊重差异②理解个性③和平在一起④不是你和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分析:①②③正确,④观点错误。2,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
①民族文化是至高无上的②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固有需要③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有不同的特点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b 分析:②④反映了对国家多样性原因的尊重。①观点错误,③不是原因。
3,宗教作为人类文明的历史,是最常见的社会现象之一,自诞生以来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各个层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来说,宗教具有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身份函数,内聚函数,情感函数调整。意即()
①国民文化在维护社会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国家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国家文化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基础。(4)国家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b 4,我们称之为文化多样性,主要指()
A.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建筑文化的多样性d。文学和艺术的多样性
答案:b 分析:相对于世界的整体文化,我们称之为文化多样性,主要指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应该选择b。A,b,c项是国家文化多样性 内容。
5,相对于世界的整体文化,我们称之为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可以反映在()
①语言②宗教信仰③意识形态理论④文学艺术⑤住宅建筑⑥人们的每一种习俗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多样性设计 篇6
一、高中化学多样性作业的必要性
作业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其教育功能与价值。知识技能型作业,作为现在高中教学的主流作业固然有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些课程目标落实到作业这一教学环节上,仅仅依靠知识与技能型作业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作业内容与形式的设计必须涉及更多的维度,即作业的内容类型必须具有多样性。多样性的作业能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能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多样性的作业着眼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与学科基本观念,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奠定基础。
二、高中化学多样性作业的类型
多样性作业倡导作业内容应涵盖知识与技能、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践与创新及人文素养等诸多方面。以作业内容来划分,常见的作业类型有以下几种。
1.诊断或巩固型作业
诊断或巩固型作业即知识技能型作业。这类作业是目前作业的主要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诊断、巩固课堂中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提高分析、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锤炼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2.社会实践型作业
社会实践型作业有利于学生认识化学科学在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从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综合的视角,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科学的价值,科学与社会、技术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的局限性,促进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发展。因此,设计社会实践型化学作业是非常有意义和必要的。
3.概括与整合型作业
概括与整合型作业可以促进学生有效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逻辑关系链和知识网。概括与整合型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逐步学会将零碎、繁乱的知识整理形成富有条理和系统的知识体系,养成善于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理清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因此,这类作业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实验探究型作业
实验探究型作业属于实践型作业中的一种,要求学生能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活动,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通过这类作业帮助学生了解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锤炼学生提出假设、方案设计、现象预测、数据处理、解释与推论、模型建构、信息处理和评价反思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验探究型作业中回答假设、猜想的相关问题时,需要运用联想、想象、比较和系统思考等高级思维活动;在收集证据和分析论证、获得结论过程中,需要经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或模型建构这些高级思维活动。因此,这类作业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三、高中化学多样性作业的设计方法
按照中学化学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和培养目标,以及新课程教材的特点,设计多样性作业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常态教学中多样性作业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当下所学及已有的知识特点、地方教育资源、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诸多因素。
1.社会实践型作业的设计
这类作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设计。如,参观厂矿企业、科研院所,或开展某些化学问题的调查研究,或就某个化学热点问题上网查阅收集资料等,让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心得体会或小论文,对涉及到的化学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社会实践型作业的设计方法如图1所示。
图1社会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方法
例如,在学习化学元素时,可以结合碳的多样性、氮的循环、硫的转化、海水的综合利用、非金属材料和硅等知识,设计如下的社会实践型作业。
(1)参观炼铁厂或上网查阅资料,说明碳在铁的冶炼过程中的作用。炼铁工业排出的废气含有的二氧化碳对环境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请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消除这种影响。
(2)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哪些活动会对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和环境产生影响?请你就这个问题做一个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建议。
(3)参观合成氨厂,了解并说明工业合成氨的原理、设备和流程。德国科学家哈伯因发明工业合成氨而获得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请查阅资料谈谈你对合成氨工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4)酸雨给人类带来种种危害,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二氧化硫与酸雨的形成有什么关系?请你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阐述你的观点。由此你想到,应该怎样防治酸雨?
(5)参观海水提溴厂,了解从海水提取镁和溴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分离方法?你知道还有哪些分离物质的方法?通过学习,你对海水的综合利用有了哪些认识?请查找相关资料,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6)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之一,中国古代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明了瓷器。中国陶瓷具有长达万年连续不断的历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它的发展过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科学技术和艺术内涵。请你查阅资料以宋代为例,概述宋瓷的生产特点。
2.概括与整合型作业的设计
分类与比较的方法是学生完成概括与整合型作业的重要工具。从设计内容看,概括与整合型作业可以是对某一章、某一节知识的概况与归纳,也可以是对某一概念、原理、问题研究的总结,还可以是对某种方法与技巧的总结;从设计形式看,归纳与整合型作业可以不拘泥某种形式,可以是图、表或文字,只要科学、合理、清晰、简练、有序,让学生发挥自己学习的创造性进行归纳与概括。
(1)借助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思维模型对知识进行概括与整合。如,自主建构盐类制取的“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
图2盐的制取的“思维导图”
(2)画知识结构图。如,形成并完善《氮的循环》一节的知识结构图,总结归纳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对铁、镁、铝、铜、钠等金属的性质进行比较,归纳总结金属具有哪些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怎样理解“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的含义?
3.实验探究型作业的设计
实验探究型作业的设计是将实验探究活动的内容、时间和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带着化学问题到实验室开展自主探究。实践证明,课余时间开放学校化学实验室,由教师指导,学生以个人、学习小组或学校社团(化学社)组织开展的实验探究活动,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参与的热情和表现出来的专业态度令教师感动和欣慰。实验探究型作业的设计内容主要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进程为主,也可以拓展到课外,但必须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型作业:喷泉实验的条件探究;原电池的成因探究,水果电池的探究;常见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的探究,铁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探究;海带中碘的提取与提纯探究;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镁铝锌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实验探究型作业的设计方法和要求如下图3所示。
图3实验探究型作业的设计
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型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实验课题,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药品,特别要注意实验安全教育。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要进行必要的评价,指出存在的不足,但更重要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热情,保护好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这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尤其重要。
四、高中化学多样性作业的应用思考
设计多样性的作业后,还必须保障不同类型作业之间的平衡问题。
1.诊断或巩固型作业(知识技能型作业)仍然是当前作业的主体。诊断或巩固型作业的功能,以及当前高考评价的方式,都决定了此类型作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是作业的主流形式,必须占据学生化学作业的绝大部分时间,其余的作业形式只能作为必要的补充。
2.归纳与整合型作业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学习,提升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有重要作用。此类型作业的对象可大可小,形式灵活多样,在高中起始年级可以多设计一些,以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但作业的思维难度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
3.实验探究型作业是课堂实验的一种延伸,内容也可以更为广泛。实验探究型作业与高一的元素化学知识和高二的化学反应原理都有很好的结合点,可以在高一下学期和高二学年适当安排,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化学实验室,满足学生学习化学的需要和探究热情,充分保障实验仪器、药品等的供应,加强管理,使学生的课后实验探究成为一种常态。
4.社会实践型作业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在设计此类型作业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地方资源和社会热点,让学生联系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科研等实际,对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鉴于学生在高中起始年级的学习任务较重,存在学习不适应期,建议在高一第二学期开始布置此类作业为好。每学期布置一项,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使学生的假期生活更丰富而有意义。
总之,高中化学作业的编制,应回归到新课程所预设的课程理念的轨道上来,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因此,在作业的设计上,不应只有或强化知识技能型的作业,而应是多种形式的作业并存。尤其是概括与整合型、实践型和实验探究型的作业,应从更高的观点、更大的视角加以理解和实施,这也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浩芳.化学作业呼唤“量体裁衣”——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思考[J].化学教育,2011(12).
[2]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多样性设计 篇7
一、设计分层作业, 兼顾学生发展
一般而言, 班级内的学生化学水平各不一样。因此, 为了兼顾学生的发展, 化学教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首先, 化学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化学水平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化学水平较高, 可以设计拓展性强, 难度稍大的题目, C层次的学生化学水平较低, 可以设计基础类题目加以巩固, 而B层次的学生则介于两者之间。此外, C层次的学生可以有选择性的做B层次学生的作业, B层次的学生也可以有选择性的做A层次学生的作业。这样, 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完成作业, 凸显新课改背景下的人文教育理念。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这一课的作业设计为例。A层次学生的作业可以这样设计: 如果你是一名营养师, 请按照刚刚所学的内容, 安排人类一天的食谱。要求营养要均衡, 同时说明这样安排的理由。C层次学生的作业可以这样设计: 请用表格形式列出人类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 表格内容需要包括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构成、种类和食物来源。B层次学生的作业可以这样设计: 请看看某个家庭一天的食谱, 分析他们所摄入的营养有哪些? 他的食谱是否应添加一些其他食物? 食谱如下: 米饭、馒头 ( 主食) 、咸鸭蛋、红烧肉、花生米 ( 副食) 、牛奶 ( 饮料) 。基于学生化学基础设计分层作业, 可以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彻底摒弃作业“一刀切”的做法, 深受学生欢迎。
二、设计生活作业, 激发学生探讨
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化学, 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作业, 激发学生探讨。如2013年我国大范围内出现了雾霾天气, 化学教师可以以此作为作业背景, 让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和指出雾霾天气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这类作业既与当前国内热点相关, 也与人类基本生活密切联系。因此, 生活化作业有助于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点燃, 促使其不断深入探索。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化学实验鉴别食盐和纯碱,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想出办法鉴别。有些学生利用稀盐酸加以鉴别, 滴入时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没有气泡的是食盐, 反之为纯碱。也有一些同学直接用手触摸鉴别, 有滑腻感的是纯碱。又如,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探究含磷洗衣粉为什么是禁用的? 如何检验家庭中的自来水是否含有氯离子? 实践证明, 初中生乐于融入与生活相关的化学作业中, 愿意主动探索化学的奥秘所在。只要化学教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布置与之相关的作业, 学生就会积极响应。最后, 这些都会形成化学教学上的有利因素。
三、设计口头表达作业, 提高语言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行, 初中化学中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作了相应要求。经研究发现, 近年来中考化学题中增加了简答题, 以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从得分率来看, 这一块属于学生的弱项, 因为得分率普遍较低。因此, 化学课堂上也需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口头表达作业的设计恰好可以为学生提供表达机会, 让学生通过口头作业提高语言能力。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金属材料》这一节课的作业设计为例,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作业。作业如下: “生活中的菜刀、镰刀、锤子等都是用铁制造而成,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用铁制造而不是用铅制造呢? 从导电性能来看, 银比铜好, 但是为什么电线多数使用铜制而不是银制呢?灯泡里的灯丝为什么不能用锡制呢? 如果用锡制, 有可能出现什么情况?水龙头为什么要镀铬而不是镀金呢? 如果在水龙头镀金, 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 并派代表进行表述。组内成员也可以对本组成员的回答或者其他组成员的回答进行拓展性回答。实践证明, 此类作业灵活性很强, 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回答可以最大化活跃课堂氛围。
四、设计实践作业, 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化学教师的责任所在。而实践恰巧可以搭建通往创新的桥梁。因此, 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实践作业, 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 设计实践型化学作业不仅丰富了作业形式, 还能使学生从模式化作业中得到解脱。如学生学完人教版初中化学《自然界中的水》这一课后, 教师可以设计实践作业, 即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净水器。这个作业也属于小小发明的范畴, 学生很容易投入这类作业中, 并积极寻找实验所需要的材料, 不断探究。又如, 学生学完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肥料》这一课后, 教师可以布置调查研究型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当地农民是如何使用化肥的, 让学生分析当地农民使用化肥的方法是否科学? 如果化肥使用方法不科学, 那么应如何改善? 实践证明, 这些实践型化学作业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生乐于完成此类作业, 并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 初中生需要多样化的作业设计, 多样化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化学兴趣的激发。化学教师应不断深入了解初中生特点, 融合新课改理念, 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让学生把完成作业当成一种“享受”, 逐步赶走学生对作业的畏惧感, 减轻学习压力。但是, 化学教师切不可过分追求作业形式, 应在设计多样化作业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 并有所收获。只有这样, 作业的“功效”才会愈加凸显。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 要求各科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但是, 很多教师忽视了作业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作业的形式没有得到有效革新。此外, 由于众多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太深, 所以所布置的作业多以考试为导向, 缺乏创新性。这类作业形式不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还无形中给学生增添了心理压力。因此, 在新课改背景下, 需要设计多样化的作业, 以迎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需求。
关键词:初中化学,作业形式,多样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唐庆丰.初中化学优化作业设计实施方案[J].考试周刊, 2011, (48) .
[2]仲雷.优化化学作业设计, 减轻学生负担[J].新课程学习, 2010, (12) .
多样性设计 篇8
一、高中化学作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化学作为理科生必考的专业课程之一,在所有学科中占据非常重要 的比重,并且对于 国家需要 的科研人才,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至关重要。目前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较大,往往局限于课堂知识再现式的范畴之内。主要的问题集中在形式单一,内容局限在练习册和课后题目,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信息量大并且重复性高。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题海战术”往往是各个学 校首选的 作业固定 模式。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厌恶学习和作业的情绪。这样的作业设计无法做到课程内容设计的创新,也无法与新课改接轨。
二、高中化学作业多样性设计探究
(一)作业类型综述
常见的化学作业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复习巩固类作业。这类作业往往是与课后题相关的作业,或者教材配套练习册的题目。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上 次课程讲 授的知识 点,所谓“温故 而知新”,巩固类作业有存在的必要,它能够及时稳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目前仍然形式单一,以学生抄题、解答,教师批阅的形式存在,有改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阶段性作业。如“月考后的错题集”“期中测验预测试卷”等阶段性的作业,布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一阶段总结自己化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及时纠正问题,克服学习困难,这一类作业也可以成为“整合性作业”,同样方便学生梳理知识系统,方便章节之间的知识点融会贯通。
(3)实验实践性作业。与其他类别作业的差异在于化学作业尤其重视动手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的理论和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动手实验,并做好实验报告书的撰写。这类作业可帮助学生了解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作业设计模式探究
综合传统作业模式内容与高中生学习特点和要求,制定以下两种化学作业多样性设计模式。
(1)观察与实践作业报告书
传统作业只局限在书本上,知识点呆 板枯燥,学生做起来缺乏兴趣。在多元作业设计理念之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厂矿企业、科研院所,或开展某些化学问题的调查研究,或就某个化学热点问题上网查阅、收集资料等,综合书本知识的同时,调动学生“动手做、动脑想”的积极性和活跃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例如:参观当地炼铁厂,结合书本重要知识点,并且通过网络资料的搜集,说明碳在铁的冶炼过程中的作用。探究炼铁工业排出的废气含有的二氧化碳对环境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请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消除这种影响。通过《观察与实践 作业报告 书》,事先让学 生分成学 习小组,小组通过组员之间的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报告书”的写作。学生会在这种集体配合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学科重点知识。这种多样性设计一方面可以发挥“复习巩固类作业”重要知识点复习和应用的作用;另一方面可 以综合“实 验实践性 作业”的最大 优势,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取长补短,服务学生。
(2)自制阶段性“学习知识树”
通过改变学习形式进而改变学习效果和内容,这是高中化学作业多样性设计未来发展的一个有效的大方向。阶段性“学习知识树”可以是对某一章、某一节知识的概括与归纳,也可以是对某一概念、原理、问题研究的总结,与传统的“阶段性作业”相比较,其形式灵活多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 创新精神。“知 识树”的内容设计可以是图、表或文字,用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三)多样性设计背后的思考
多样性设计 篇9
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 培养学生系统的审美能力, 掌握与艺术设计相关工作的基本知识。因此,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可以分成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理论知识类, 这一层次的课程以理论知识为教授对象,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 并能指导或运用于实践;第二个层次的课程是实践知识类, 这一层次的课程以与艺术设计相关工作为教授对象, 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开展某项相关工作的能力。从以上的分类可以看出, 这两个层次课程的内容和目的各不相同。但是, 在教学实践中, 这种细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反这两种全然不同层次的课程都被冠以基础理论课这一名称, 而在教学手段上, 虽然教具不断丰富更新, 但教师主讲模式却一直是这类课程的一贯做法。因此, 首先需要讨论的便是当前基础课程中使用的教学手段及存在的问题。
二、当前教学手段及存在问题
1.教师主讲型教学。所谓教师主讲型教学模式, 这是教学中最为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按照既定教学计划安排, 通过各种教具, 将课程涉及的知识点传达给学生。那么, 在教师讲授过程中, 学生作为受众, 应该记录、思考并提出疑问, 教师解答后, 根据学生的表现, 进行一定调整后再进入后面的讲授环节。但是, 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状态, 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 原因大概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基础理论课基本都是合班上课, 一次课参与学生人数多达七八十人, 面对这么庞大的受众, 教师很难有精力去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生对知识要点的领会程度更加难以理会。二是理论基础课课时相对其他专业课课时要少得多, 而知识容量却往往要大于专业课程, 那么, 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知识讲授, 与学生的互动也就少。因此, 这种教学形式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填鸭式教学, 教师赶进度, 学生没兴趣, 至于学到多少, 教师、学生都不太清楚。
2.教学效果评价形式以考试为主。这种评价形式的目标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这一目标, 在考核设计中往往要求要覆盖所有的知识点, 到处都是考点, 到处都是重点, 这里要记住, 那里要记牢, 恰恰忘记了基础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因此, 这种考核最终变成对学生的记忆能力的考校, 至于理解、深化、运用等需要考核的内容自然也就在考核设计中无从体现了。
3.教辅资料薄弱。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的相关资料非常丰富, 但是与主干课程紧密联系的教辅资料几乎为零。教师在备课时, 能支撑教材的理论要点的资料可能多达数十本, 但观点各有千秋, 不成体系, 需要教师自行整理, 工作强度极大。最终教师备课压力大, 失去信心;学生复习没有资料, 思维混乱不知所措, 而失去兴趣。
三、学生对基础理论课的态度
一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经过长时间的技能训练, 情感上倾向于接受实践课, 所谓一日不拿笔都觉得少了东西, 这种情感积淀是理论课所没有的。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非常强, 思维跳跃性和发散性表现得非常明显, 但需要进行抽象提炼总结的理论思维能力, 因缺乏系统的、有效的训练, 学起理论知识来较困难, 有畏难情绪, 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二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跟将来的就业密切相关, 所以他们更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理论课似乎无法给学生带来技巧上的提高, 跟就业的关系也显得比较远。这种明确却错误的课程认识, 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理论课不重视。
三是艺术类专业的实践课组织灵活、随意, 更符合艺术设计类学生的个性特点。而理论课组织教学严密, 形式相对单一, 且对逻辑表达有严格的要求, 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 从而造成学生对理论课产生逆反的情绪。
四、教学手段多样性尝试
以上从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层次细分, 当前教学手段存在问题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基础理论课的态度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结合这三个方面的研究, 至少有以下两种教学手段是可以进行尝试。
1.专题化教学。一般意义的专题化教学是指围绕培养目标, 将相关知识点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进行重新组合, 形成若干专门问题 (或课题) , 进行讲授或组织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运用于理论知识类基础课程中, 往往采取教师主讲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不重要的知识点被排除在外, 组合起来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路径更加明确, 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在实际运用中应该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特点, 将主讲由教师向学生转换, 步骤如下: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分组, 将不同特点的学生组合起来;教师提前一周将教学任务告知学生, 由各组学生完成教学内容、教具的准备, 并在课前一天向教师提交相关材料, 教师对材料进行审阅;正式上课时, 教师随机抽取其中两组, 进行成果展示;展示结束后, 由其他各组学生对展示效果进行评价,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最后, 由教师对各组材料进行点评。这种由教师主导学生主讲的模式, 不仅课堂形式更加灵活新颖, 而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自学、思考、收集整理资料、设计、形成文案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被涵盖在其中, 而学生考核也由原来的单一模式, 变成了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综合考核, 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使考核结果更加全面有效。
2.过程式教学。所谓过程化教学是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将理论要点分解到每个工作节点上, 以工作节点为指引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可运用于实践理论类课程教学。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它把理论要点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 更加直观,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那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首先教师将授课内容根据工作流程进行分解和重组;再将学生根据其特点进行分组;每次课程开始时, 教师对工作节点进行要点概述、经典案例呈现;然后提出这一节点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各组学生对工作任务进行讨论并形成文案材料;并选派代表对本组文案进行展示;教师对各组文案材料进行点评;课程结束时, 各组学生将所有文案材料整理组合, 形成最后的成果;进行成果展示, 由教师点评排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课堂组织的灵活性和考核的全面性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更重要的是使课程由单一的知识讲授转化成了要点领会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 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熟悉工作流程各个环节, 最后整个作品的完成, 体现了学生对该项工作的最终理解和掌握。使得教学质量和效果明显提升,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变得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召存.研究性学习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 2001 (1) .
[2]邢学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理论基础课教学方法探析[J].运城学院学报, 2011 (12) .
多样性设计 篇10
海德名园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市区西侧, 环保科技工业园区内, 团九湖南岸, 北临团九南路, 沿兴业路东西两侧, 用地面积14.44公顷。项目定位为以居住为主体, 结合商业、宾馆、会所等辅助功能的现代化住区。
该规划方案设计以多样性思维与整体性思维营造了一个既和谐统一又富于多样化个性特色的高品质生态化居住空间。
一、多样性思维
人们的生活是多元的, 那么, 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空间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海德名园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功能的多样性
一些城市的工业园区内容单一, 活动单一。海德名园以其居住与商业服务的功能赋予环保科技工业园区多样化功能, 满足了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工作、生活、休闲的多元化需求。
(二) 建筑类型的多样性
为适合不同阶层人士需求, 海德名园设置了独立别墅、联排别墅、多层公寓、小高层公寓和高层公寓多种住宅产品 (见图1—图5) 。并根据不同的家庭构成、职业构成、文化构成以及不同的购买能力配设面积不等的户型, 使户型设计由粗放型向精致型转变, 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
并且, 除类型多样的居住建筑外, 在地块的北侧设置了高层酒店, 沿规划道路两侧设置了配套商业性建筑, 中心还设有会所, 这些公共服务设施的配设不仅丰富了该居住区的建筑类型, 同时又大大地完善了园区的整体功能 (见图6) 。
(三) 建筑空间的多样性
海德名园建筑空间平面布局开合、收放有序, 空间变化丰富;各地块外围开敞式带状空间、中心封闭式公共空间、庭院半公共空间构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建筑空间。结合道路、河流以及出入口等环境要素, 整个海德名园形成了“街、岸、门、园、院、室”多层次多样式的空间环境。
此外, 建筑纵向高层、小高层、多层与低层各类建筑高低错落, 富有韵律节奏。
(四) 环境构成的多样性
海德名园北临团九南路, 西、南两侧为河流, 中间为十字型城市道路。十字型城市道路与自然河流将海德名园划分为Ⅰ、Ⅱ、Ⅲ、Ⅳ四个地块, 各地块环境以河道空间环境与道路空间环境为主导 (见图7) 。
其中, 河道空间有外部河道空间与内部水景庭院。外部河道空间为开敞式直线型布置, 内部水景则在每块居住区域中以建筑围合周边, 留出中央的空间地带营造绿化环境, 形成相对封闭的内庭院空间, 安静、私密、不受外来干扰, 富于归属感很强的“家园”空间特征 (见图8) 。
道路空间则有外围城市道路与内部住区道路。外围城市道路以交通功能为主导, 线型顺直通畅, 方便机动车辆的行驶;住区道路以生活功能为主导, 形式有环状、T字形;中心内庭设有步行系统。整体交通外动内静, 等级多样, 层次分明, 功能不一。
另外, 由建筑、环境小品、场地、绿化等多种形式构成的出入口空间也使海德名园各地块更易识别和认知。
(五) 建筑风格的多样性
海德名园居住建筑中别墅外观采用英式风格, 典雅精致;多层与高层公寓采用新古典风格;沿街商业建筑高低错落, 进退有致, 变化丰富, 外观采用新古典风格;酒店高层主体具有很强的标志性, 建筑外观采用现代风格。建筑风格总体呈现低层与多、高层有别, 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有异的特点。
二、整体性思维
沙里宁认为:“城市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 都是有机的集合体。”这一有机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均按照一定的秩序构成一个序列, 一般以“主线+部分”的形式构成。因此他认为:“城市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应与此相一致”。
那么, 作为构成城市的一个重要功能区—居住区, 其规划无疑也应遵循整体性设计原则。海德名园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强调交通组织的整体性
海德名园各地块内部道路自成系统, 车行与步行系统相对独立, 交通组织清晰有序。四个地块主出入口呈节点状布置, 通过出入口相连, 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呼应 (见图9—图12) 。
(二) 突出景观组织整体性
海德名园以水体为引线贯穿各地块, 将各地块绿化环境与视线走廊连为整体。方案充分考虑了各零散地块的联系与整合。通过精心的空间布局, 将各地块的主要出入口串连, 使绿带在空间与视觉上均能联系起来, 更增添了绿带连绵不绝的规模效应, 创造了绿化环境与视野伸展的绿色主线, 将零散地块整体联系, 从而使住区的空间与环境“形散而神不散”, 具有一种整体的和谐、统一。
(三) 功能布局的整体性
海德名园自北至南由集中式酒店区、多高层公寓区、多层公寓区与低层别墅区4个功能多样又相对独立的地块组成。北部的酒店服务区地段独立完整, 配套商业沿城市干道及交通节点集中布置, 居住建筑分类集中, 功能单纯一致, 成组行列式有序布置。整体空间形态呈现南低北高的起伏态势。
(四) 建筑风格、色彩和谐统一
海德名园建筑风格多样, 但新古典风格统领全局。建筑色彩以淡雅色为主基调, 屋顶多采用坡屋顶。这些统一意义上的“共性”将这一地域的多个建筑、多个环境要素协调成一组和谐优美的旋律。
三、总结
总之, 城市与居住区都具有生物体的特征, 那就是生物的“多样性”与生物有机结构的“整体性”。而整体性与多样性问题其实就是美学法则中“统一与变化”的问题。众所周知, 没有变化的统一是单一、单调、乏味的, 而没有统一的变化又是杂乱、无序的。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 我们应该遵循这一生物性特质与美学法则, 在保持整体有机和谐的基础上, 力求塑造富有个性与鲜明特征的居住空间形象。海德名园规划就是在充分考虑现代城市多元审美与使用需求的基础上, 在变化中求统一, 以整体结构性思维将住区各组成部分有机协调, 创建了一种整体的和谐美。
参考文献
[1].徐苏宁.城市设计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吴良镛.城市美的创造.建筑师.1987/27
[3].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2001/6
构思多样设计打造智慧课堂 篇11
一、 提出一个词
有些文章,意蕴丰富,文辞兼美,如果掰开来揉碎了去讲解,教师教得累而耗费时间,学生听得烦而不得要领。如果教者抓住文章精髓,用一个词来提挈全篇,围绕这个词展开教学,牵一发而动全身,教与学都有的放矢轻松自如。
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就可以用这样的教法。老舍先生用精美而深情地笔墨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景致,字里行间饱含着深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教学这篇文章,主要引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来学习作家遣词造句的美,来感受作者深厚情感的美。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就是“温晴”,所以教学设计中,通过“温晴”一个词,就可以有效展开教学。可以依次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济南的冬天的“温晴”通过哪些景物体现出来的?(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济南的冬天的“温”体现在什么景象中?如何描写的?济南的冬天的“晴”体现在什么景物中?如何描写的?(这个问题让学生具体感知景物的特点并领会文字的美)。“温晴”的冬天带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个问题让学生了解了文章的情感主旨)。
比如《春》可以通过“美”(构思美、语言美、情感美)一个词;《背影》通过“背影”(几次出现“背影”?如何描写“背影”?几次“背影”的背景?“背影”中的父子深情是什么?)一个词。因此主题或者写法可以通过一个词语概括出来,并统领教学。
二、找到一句话
有的文章,不管长短,都能找到一句关键语句,通过这句话的剖析,顺藤摸瓜,就能把握文章内容、主题甚至写法。这样,短文的教与学简要深入,长文的教与学简洁明快。
《藤野先生》是一篇比较长的文章,通过回忆藤野先生的几件事情,赞扬他的精神胸怀,抒发作者对他的深厚情感。在文中,作者直抒胸臆赞扬藤野先生的一句话是“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教学中,就可以抓住这句话展开设计,依次设计这样几个问题:藤野先生有着怎样的性格?通过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个问题让学生了解内容并初步认识人物)。为什么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呢?(这个问题让学生了解背景进而理解主题)。
很多这样的文章,如果教者深入阅读思考,就能找出一句关键语句,通过这一句话来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对全文的理解。比如《散步》可以抓住开头一句“我们在田野上散步”展开教学;《紫藤萝瀑布》可以抓住“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展开设置问题。
三、开展一个活动
有些文章,或者深奥,或者浅显,或是文言文,或是现代文,教学中通过开展一个带着要求的活动,要比单纯的口头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理解。
《口技》是一篇文言文,相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算是比较长的文言文了。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开展朗读的活动,无疑是一个很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口技》的教学中,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读,每一次的读都带着不同的要求,几遍读下来,一篇文章也完成了学习。一读,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大家听读后评议纠正,从而掌握汉字读音;二读,分组朗读,要求读出节奏,其他小组听读后评议纠正,基本理解含义;三读,男女生分读,要求读出层次,男生读描写口技的部分,女生读口技表演前后的部分,读后交流从而明白文章记叙有条理的特点;四读,男女生分读,男生读描写口技声的,女生读描写宾客的,读后讨论进而了解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特点;五读,全班齐读,要求感受语言的魅力,读后交流进而了解文章的遣词造句的精妙。这五遍步步深入的朗读之后,文章的教学基本完成,课后积累记忆一些字词解释即可。
通过一个主题活动开展教学的文章还有不少。《陈涉世家》可以让学生借助资料编写课本剧;《我的叔叔于勒》可以让学生担任拍摄微电影的导演,选择主角配角,给演员说戏。
四、围绕一条思路
有些文章,语言浅显但主题深刻,有些文章语言隽永但主题含蓄。教学这些文章时,教者要像一名导游一样,一步步引领学生曲径探幽,直到柳暗花明。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辞约义丰的小品文。短短八十多个字的文章,叙了事,写了景,抒了情,表了意。然而,如果没有恰当的引导,初中生大多读不出,所以层层深入的教学设计就非常必要了。在教学中,可以依次设计这样的问题:知道那夜的事(这个环节让学生概括叙事以及叙事的要素);欣赏那夜的景(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说出月色的特点以及描写月色的方法);体会那夜的情(让学生口述通过字面体会到的感情);了解那夜的人(这个环节插入背景,再结合文字,进而了解作者的特殊情怀);阐述今日的思(这个环节简单带过,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像这样需要教者整体设计步步引导的文章,还有一些。如《幽径悲剧》,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层层深入的问题:踏访一条幽径、欣赏一株藤萝、了解一幕悲剧、认识一个老人;再如《绵绵土》,可以这样设计:认识绵绵土、体味绵绵的情、领悟绵绵的思、抒写绵绵的诗。
五、 运用一首歌曲
经常发现,学生背书记不住,可是很多冗长的歌词却记得熟练准确且兴味无穷。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恰当适宜地运用学生熟知且喜爱的歌曲,相信一定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致和学习热情。
《甜甜的泥土》是一篇表达离异家庭孩子渴望得到母爱愿望的小说。教学设计时,运用了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用其中的歌词设计问题,既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请学生找出文中体现母亲爱孩子的语句并欣赏描写方法)。“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请学生找出文中哪些语句体现这句歌词并赏析写法)“有妈”“没妈”对比鲜明,文章写法也是对比鲜明,请你找出来。(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写法)。
能不能适宜地运用恰当且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歌曲,教者既要了解歌曲,更要熟悉文章,既可以运用一首歌曲,也可以运用多首歌曲。
多样化作业设计如何切入 篇12
这就要求教师能用新课标理念指导作业改革,从注重人的未来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角度去考虑,来提升数学作业的设计理念。认识到作业不仅是做习题,而且要做与习题有关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悟,在模拟知识被发现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创造。使作业成为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和了解科学的载体,使作业成为学生开发潜能、体现个性和培养能力的场所。因此,笔者认为,在新课堂观下与之匹配的新作业观应是开放的、整体的和多元的。即以多元的形式,展示开放的内容,采用有效的策略,促进知识的整体优化。那么多样化作业设计如何切入呢?
一、操作性作业——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涉及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小学数学中几何知识的内容主要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大板块。研究图形的位置、特征、公式计算等内容时常常需要做一些教具、学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让学生亲手制作,通过亲身体验搭建起知识结构物化与内化的桥梁来促进知识的理解,并在课堂上对其作品进行展示。这不仅是知识的运用,更是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这类作业又可细分为手工类、美工类和拼图类作业。
1. 手工类作业
完成此类题目时,教师应适当地给学生一些有启发性的提示语,比如可选用哪些较方便的制作材料,大体的制作要求等。如:在学习《角的认识》前,让学生动手制作角的模型,材料可以是牙签、小棒或硬纸条等,通过动手制作来体验角的特性。
2. 美工类作业
完成此类题目时,教师可让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大小自定,并提醒画图时注意确定比例。在正确画图的基础上还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自由发挥。例如,学习了《方向和位置》后,家庭作业就是:自行设计一张公园导游图,画出主要景点和景点间的线路。结果,学生在上交的图中除完成老师规定的要求外还画上了便利店、洗手间等人性化设施。由此,在完成过程中真实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 拼图类作业
完成此类题目时,要求先动手拼一拼,再把拼好的作品粘贴在纸上或结合拼的过程在纸上用数学语言或符号描述出来,让过程性的知识留下痕迹。例如,学习了《图形的拼组》后,家庭作业就是:请你按要求剪一剪,拼一拼,并把结果贴在纸上,写出发现的结论。学生通过尝试,很清楚明了地发现了图形之间的关系。
诸如此类的作业,能让学生在操作中明事理,更好地了解形体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数感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涉及量与计量的内容。小学数学中量与计量的主要内容有: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和体积单位。这些计量单位的进率不完全相同,且有些量的认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认识相对比较贫乏,造成学生建立对量的观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光凭口头说教或大量练习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体会。因此,我们需创造实践条件、提供实践途径,通过切身感受,来加深认识。在设计此类题时,要求教师自己应对这些量的观念有正确、清晰、完整的认识。学生在学习此类知识时应做到人人练习、多多练习,加强实践,增强感受。例如,学习了《克与千克》后,家庭作业就是:“掂一掂不同的实物,估一估,称一称等,感受1千克和1克的质量。”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后,让学生绕着400米的操场走两圈半。通过亲身实践,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知识有所体验,促进理解。
诸如此类的作业,旨在以各种活动形式为载体,帮助理解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调查性作业——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及其他内容中的一些小调查。小学数学中教学统计课程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统计观念与随机意识。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能了解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在设计此类题时,教师应对相关的统计知识有正确的认识,注意知识的科学性。而且应事先考虑到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干扰因素,进行必要的提示,排除影响对正确知识习得的无关因素。如: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后,家庭作业就是:让学生调查爸爸妈妈的身高和体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成年男子和成年女子的标准体重,并算出爸爸和妈妈的体重,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诸如此类的练习,训练了学生查找信息、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独立意识、主体精神等优秀品质的形成。同时,在参与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从而实现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四、查阅性作业——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之后的“你知道吗”,人教版中在很多例题结束后都有一块这样的内容。这些材料有介绍数学知识方面的内容,有介绍社会常识、生活常识、自然知识方面的内容,有数学史话,或专门介绍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发展过程;有跨学科介绍最新研究成果的……但在教材上一般介绍得比较简单。
因此,可抓住这块内容进一步研究。通过上网查找或查阅有关书籍,使学生更详细地认识、了解和完善知识,从而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同时,此类知识往往是数学家经过长时间研究后得到的辛苦成果,蕴含了人类的千年智慧,体现了数学家们百折不挠的钻研精神和数学的文化价值,增加对数学史的了解,达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设计此类作业时,教师应事先进行查找,对知识有全面正确的了解,使自己的专业功底广博深厚,并留心发现学生在查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学生能较顺畅地完成任务提供保障。
五、整理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每个单元结束后的“整理复习”。在每一单元新授结束后都可用,尤其适合中高段学生。这一板块的内容重在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重新梳理,旨在形成清晰的脉络,从而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可让学生先回顾所学知识,再用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在设计此类题时,要求教师对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和重难点知识都应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刚开始训练时,只要求能清楚、准确、全面地整理出知识即可。经过几次练习后,学生基础好的话,还可以针对梳理出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相应的举例,写出解题的提示、完整的解题过程和注意事项,并自行出几道同类型的题目。这样的话,学生其实就成了一个小小的编书者。
【多样性设计】推荐阅读:
多样化设计06-15
多样天气教学设计10-24
数学多样化作业设计10-23
语文作业的多样型设计12-03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08-24
《丰富多样的情绪》的教案设计09-01
多样性写作07-18
教学多样性05-20
价值多样性05-23
角度多样性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