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多样性

2024-10-23

形式多样性(共12篇)

形式多样性 篇1

一、引言

形式美的形成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美的外在形式演变而来的,其中包含着具体的社会内容,经过长期的重复、仿制,使原有的具体社会内容逐渐泛化成为某种观念内容,而美的外在形式即由此长期的过程,演变为一种规范化的形式,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美的外在形式虽然与美的内容不直接相关联,但总是体现着某种内容、意味;离开美的一定内容,它就不是美的外在形式。

人总是通过形式去感受具体事物的,艺术作为美的典型体现,其中的艺术美也是感性的,并关切情感。把形式价值摆在审美价值首位的人们认为,那些没有获得统一性和形式感的艺术和美是无根基的。形式创造了差异,美即为形式,艺术存在于形式中。形式已成为美和艺术的规定和根据,是形式使美和艺术成为可能。

现今,实用艺术的门类不断被细分,实用艺术形式美的多样与统一便成为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课题。

二、形式美在实用艺术中的体现

(一)服装设计

形式美法则自始至终贯穿于服装设计中,其主要有比例、平衡、韵律、视错、强调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它们都从不同角度,借用不同手法创造并诠释着服装设计的形式美,即运用美的形式法则有机地组合点、线、面、体,形成完美造型的过程。

1. 点在空间中起着标明位置的作用,具有注目、突出诱导视线的性格。点在空间中的不同位置,形态,以及聚散变化都会引起人的不同视觉感受。在服装中小至钮扣、面料的圆点图案,大至装饰品都可被视为一个可被感知的点。我们了解了点的特性后,在服装设计中恰当地运用点的功能,就会收到出奇不意的艺术效果。

2. 点的轨迹称为线,它在空间中起着联贯的作用。线又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类,它具有长度、粗细、位置和方向上的变化。不同特征的线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在服装中线条可表现为外轮廓造型线、分割线、省道线、褶裥线、装饰线、面料线条图案等。服装的形态美的构成,无不显露出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 线的移动形迹构成了面。面具有二维空间的性质,不同形态的面又具有不同的特性。在服装中轮廓、结构线和装饰线对服装的不同分割产生了不同形状的面,同时面的分割组合、重叠、交叉所呈现的平面又会产生出不同形状的面,它们之间的比例对比、肌理变化和色彩配置及装饰手段的不同应用能产生风格迥异的服装艺术效果。

4. 体是由面与面的组合而构成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体也将表现出不同的视觉形态。体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服装设计中的基础要素,设计者要树立起完整的立体形态概念。一方面服装的设计要符合人体的形态,以及运动时人体的变化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对体的创意性设计也能使服装别具风格。

(二)工业产品设计

一件成功的工业产品,除必须符合“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外,还要有较好的宜人性和与使用环境的和谐性。现代产品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为人服务的,因此在产品造型设计时,产品形态的创造不能只停留在物理体积和外观形态的创造上,还应使产品具有美的艺术感染力,使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美的事物总是以千姿百态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探究美的形式是寻求美的现象和美的作品一般通用的原则。形式美首先见诸自然美,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天体等均有诸如秩序、比例、均衡、对称、节奏、韵律、连续、间隔、重叠、反复、疏密、粗细、交叉、一致、变化、和谐、生机、发展等形式特征,由此种种形式特征构成的美感,为自身而存在的自由美,被认为是一种最自由、最纯粹的美,而在种种形式特征中就包含了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这些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对于现代产品造型设计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规律性很强的形态所具有的特征称为单纯。所谓规律性,是指构成形态要素的大小、方向、位置、夹角等。单纯化的肯定形式要求构成要素少,结构简单,形象明确。单纯化的形体虽然结构简洁,但仍可构成较复杂或意义深刻的形态。因此使产品简洁单纯是现代产品设计中造型艺术的主要特征。

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产品造型设计就是将各具特征的形态要素赋予新的秩序,使之体现出一个总的规律和特征的活动。秩序并非要求完全一致、千篇一律,秩序是个体的多样性在整体中的统一,秩序本身就是和谐,这是形式美的最高原理。

(三)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包括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许多因素,正是它们共同构成了建筑艺术的造型美。由于形式美在建筑艺术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建筑家帕拉第奥在谈到建筑的形式美时,甚至认为“美产生于形式,产生于整体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

一个建筑给人们以美或不美的感受,在人们心理上、情绪上产生某种反应,存在着某种规律。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种规律。建筑物是由各种构成要素如墙、门、窗、台基、屋顶等组成的。这些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和质感,而形状(及其大小)又可抽象为点、线、面、体(及其度量),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些点、线、面、体,以及色彩和质感的普遍组合规律。

建筑形式美法则是随着时代发展的。为了适应建筑发展的需要,人们总是不断地探索这些法则,注入新的内容。传统的构图原理一般只限于从形式本身探索美的问题,显然有局限性。因此现代许多建筑师便从人的生理机制、行为、心理、美学、语言、符号学等方面来研究建筑创作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尽管这些研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无疑会对建筑形式美法则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四)西方绘画艺术中的形式美

绘画是一种重要的设计艺术。它的形式美带有一种生命感,使得静止于平面的物体有了形态的感受。美,形式美,已是科学,是可分析、解剖的。对于绘画来说,在艺术家的手中,线条、色彩、构图也融入了艺术家独特的兴趣、爱好个性和审美特点。同时,形式美可以使得绘画艺术具有生动的美感,使画面活起来,具有灵动的生气。这是绘画艺术想要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和感情需要。形式美往往就是主体所认识的客体外部形态特征和内在的理性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明暗结构。

由于光的作用,在具有体积和空间的物体上产生亮部和阴影,从这里人们发现了“明暗五大调”这个直观的现象。五大调在绘画中的运用,解决了二维画面上表现三度空间感的难题。在不断的实践中,画家们又发现了光照在千姿百态物体上所产生的变幻无穷的光影具有整体、和谐、节奏等更加深层的美的规律。而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发展和应用,使画面上的体积感和空间感更为准确、真实。

2. 光的色彩。

古典油画,光与色是分离的。所谓“色彩”不过是固有色与明暗的表面叠加,相互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当西方光学家把太阳光分成“赤橙黄绿青蓝紫”,并且研究出红黄蓝是所有颜色的基本原色之后,画家们发现环境的色彩对画面主色调有重要作用,以及物与物之间在色彩上也存在着相互的影响。光与色这些基本原理的发现,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得到普遍应用。

3. 构图。

西方油画的构图,从表层来看,三角形、锯齿形、弧线、十字形、X形、L形等几何形应用十分普遍。这些简单几何形的运用,使复杂、繁琐的画面趋向条理化,从而起到突出主题和主体的作用。从深层来看,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使构图更科学化和更理性化了。对立统一,即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统一和变化不仅指形体的组合,而且指色彩的组合,通过对形和色的秩序化、条理化、重复变化等配置,使之产生音乐般的节奏美感。

(五)中国画的形式美

中国画的形式美是指在大小、横竖不同的画幅中,通过构图,将点、线、面、形、色等形式因素,按表现需要有规律地组合起来所呈现的多样统一的美感。中国画在其千余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对于意与境、形与神、感性与理性等关系的极其独特的美学理论,在表现形式上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形式美感,成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

无论工笔画还是写意画,都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但是,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表现任何物象,形似仅仅是手段,神似才是目的。中国画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的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为笔墨。笔墨不但代表了绘画和书法的工具,而且代表了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表达形式。中国画在用色上有自己独特之处,以画法分有白描画、浅绛山水画、青绿山水画、水重彩画、没骨画、工笔画等用色方法。各种不同的画法与丰富的色彩运用,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利用水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浓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能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运用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等方法,可以出现斑斓绚丽、变化莫测的画面。这迷蒙浑然的韵味,给人变化朦胧、轻松自然的视觉效果。水墨画无论是它的表现方法还是独特的画面效果,都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情怀,可以说是中国千年文化传统的浓缩。中国画表现出的空灵飘逸,虚实相生,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三、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形式美是人们的一种艺术追求,是我们经常向往和不断追求的一种目标。形式美是一种社会科学和环境哲学现象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美的心愿愈来愈强烈。形式美存在于客观世界和生活之中。因此,形式美必须依赖于具体的客观事物而存在。这个客观事物的美包括在自然界中提取后概括的美和变化的美,我们生存在这个自然界中,各种实用艺术形式包围着我们,自然中的美是客观的,是自然形象在客观事物中的反映,但它不能代替艺术形式美,更无法彰显实用艺术独特的形式美。

实用艺术的形式美是人类由概念到实用艺术具象的再创造,实际上是在现代科学的水平上深化了形式同生命的联系,因而也进一步证明了美的形式就是适合于生命的形式,任何美的形式都是如此:服装的款型、建筑的结构、工业产品的造型、绘画的韵律、书法的线条等之所以成为美,就因为它们在多样与统一之中展现着生命的脉搏,呼应着生命的律动。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9.

[2][英]荷加斯著.杨成寅译.美的分析[M].广西师范大学, 2005.

[3][英]鲍桑葵著.彭盛译.美学史[M].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8.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赵宪章主编.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6]薛永年.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7]任德山.中国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8]陈震邦等.工业产品造型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9]刘晓刚.服装设计概论[M].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8.

[10]黎志涛.建筑设计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形式多样性 篇2

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我校不断的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题,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不断丰富教育内涵、拓展教育途径、增强教育效果。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使学生树立自主、自立、自强、自重的精神,养成诚实守信的品德,掌握创造的本领,树立服务他人、造福社会、报效民族、献身国家、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志向。

现代舞台美术形式的多样性探索 篇3

[关键词]舞台美术;科学技术;实景空间;舞美设计

追溯舞台美术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无论古今中外,戏剧艺术都是随着歌舞表演艺术的产生而出现的。在古希腊、日本和印度早期的歌舞表演,以及中国先秦、五代时期的宫廷中,演员早已运用面具、华丽的服装等造型鲜明的道具进行表演,由此说明在戏剧艺术真正形成以前,舞台美术已随表演艺术而产生了,它从属于表演艺术,又丰富、补充着表演艺术。舞台美术是戏剧艺术灵魂的载体,是硬件,是演出艺术的形和貌,也是舞台演出的本身。舞台美术设计是戏剧创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表现环境、烘托气氛,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演员进入情境,营造演出气氛,使表演更加真实可信。

舞台美术是视觉艺术与空间艺术相结合的艺术,是戏剧演出中除演员以外的一切造型因素的总称。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门类,舞台美术是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艺术,是在有限中创造无限,对演出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舞台美术只能在演出空间中实现,供观众欣赏,离开了演员表演的具体场所,舞台美术也就不存在了。最早的戏剧演出是没有舞台的,自从古希腊剧场出现以后,发展到今天的镜框式舞台剧场,这中间也发展出广场演出、伸出性舞台、中心舞台等。美国百老汇上演的《变形记》,其剧场的特色是舞台在中央,观众席是层层高上去,舞台中设计了一个水池,以表现故事背景中的海与水的世界。舞台美术根据戏剧的要求、剧情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完成演出的全部过程。但无论何种形式的舞台,都对舞台美术创作的艺术手法和造型手段有一定影响和制约作用。所以任何剧场都有它的局限性,舞台条件再好,舞台空间都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演出空间中创造出无限的艺术空间,舞台美术设计者就要承认这个限制,并努力认识构成限制的具体条件,创造条件突破限制,化限制为创造,研究探索舞台美术造型手段的多样化。这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所有舞台艺术创造都是为了表述某种思想,体现某种风格,提高视觉艺术的冲击力,以巧妙地激发观众的想象力为最终目的。

一、科学技术为戏剧艺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的舞台美术综合了多种造型因素,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实用美术以及服装、化妆、道具、灯光照明等艺术因素,其中还综合了多种科技成果。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总影响和推动着舞台美术的艺术创造与表现。电子学、物理学、化学等先进科技成果都逐渐被引入表演场所,现代科技给戏剧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戏曲表演带来了更多的视觉快感和精神震撼效果。例如,第五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开幕晚会,舞台美术设计采用了当时最新的LED科技手段,舞台前有100多平方米的水池,蔚蓝色的水面映着金黄色的舞台。小演员装扮成水中动物,从台上跃入水中再从水中跳上舞台,每一场演出都有不同的内容映像幕来陪衬剧目的主题,呈现出色彩斑斓的世界。

演员的服饰也是舞台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今时尚和技术快速融合起来,出现了会随着周围环境的不同而改变颜色的衣服、随心情起伏而变色的衣服,以及使用特殊电子装置使衣服上的花朵绽放、合拢。这种科技服装的发明与创新将协助演员塑造人物的性格,丰富演员的表演。

影视文化在人们接收的日常信息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网络时代快节奏的信息获取方式,使伴随影视视觉文化长大的年轻一代已不再满足于那种循规蹈矩的学院派影视视觉表现方式,而喜欢快节奏的画面之间的跳接,追求视觉信息的高度膨胀所带来的快感。

二、如何利用实景空间创造新空间

舞台美术的设计,受到演出时间、空间以及资金来源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并不都能按设计者的思路实现。舞台美术设计者要重视舞美创作的多样化、多元化的实践。戏剧是一种活动,是观众与演员共同参加的群体性活动。综艺演出舞台视觉传达如何更好地利用实景空间进行舞台设计,创造一种立体性、流动性、互动性并存,依附性、独立性、创造性共生的视觉传播形式,是目前舞台美术设计寻求、探索、创新的思路和途径。

人们实际生活在一种与流行时尚品牌等商业流行因素结合起来的视觉文化中,往往迷失在流行的潮流中,这使人们的思维方式、行為方式被同化。如果仅仅从视觉效果而言,当今的舞台美术可能与传统意义上的舞台美术只是制作技术与传播媒介上不同而已。而对于艺术创作而言,舞美设计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成为真正的多面手,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要有不断更新的理念和敏锐的思路。舞台美术设计的每一次创作,都应该是对演出场所、剧场设备、一切舞台道具等的重新思考,都需要设计者用独特的眼光去看剧本,根据剧本规定的情景需要设计背景,使其构图、形象、色彩都与剧中人的情绪相呼应,所以舞台美术设计的工作是很繁重和复杂的。

三、结束语

舞台美术设计从早期的写实主义走到今天,从最早单纯地还原现实场景发展到运用科技手段展现和丰富舞台语汇,舞美设计本身已不再是单一的对现实场景的还原和复制,其在舞台空间的展现手段上也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资民筠 美国舞台美术专家经验谈 艺术科技 2011.

[2]吴戈 话说徐翔的舞美设计 中国戏剧 2010.

[3]周雨时 舞台美术的综合性 青年文学家 2009.

[4]戴锋 舞台美术与科学技术初探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形式多样性 篇4

把材料作为作品表述的主体, 这是对艺术实质与形式的重新探讨。一直以来人们把艺术看成人类文化的传播语言, 是人类情感与文化交流的媒介。在传统的造型媒介中形体与色彩是第一性、第二性, 而材料总是附属于形体与色彩中, 没有形体与色彩就无所谓造型艺术的存在。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 首先是主题题材先行, 材料在表现出状态时往往被限制在各种题材、造型、色彩等构架中。“在创作过程中, 艺术家首先以确定题材开始, 接着确定作品的实质或质料, 最后确定题目或主题。”这是对材料认识的缺陷所致, 其实我们细致梳理艺术史脉, 对艺术本体语言的演变规律以及与之对应的形式语言研究, 发现综合媒材在造型艺术中的运用具有很深的渊源与人文基础。莫里斯·科恩在《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基础》序言中说:“我们周围到处都是材料, 它们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而且也扎根于我们的文化和思想领域。”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 造型艺术对于材料的选择也越来越广泛, 任何材料都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与主体, 对材料感觉特性的认识与研究也随之深入。在20世纪时材料更是成了现代艺术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的运用直接影响了艺术创作, 同时也被艺术家作为表现思想与观念的媒介。材料的固定认识被打破, 从题材、造型、色彩等构架中脱离出来, 任何材料均可单一或综合运用于造型艺术中。英国波普艺术家汉密尔顿、劳申堡、沃霍尔等他们在作品中采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 甚至把材料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 消解了生活与艺术的界限。德国包豪斯学院对材料展开广泛的研究, 并设置了综合媒材实验课程, 这进一步拓展了造型艺术形式语言多样性研究。

综合媒材实验中材料的“物质意识”

在综合媒材实验研究中, 艺术客体不是各种材质媒材的简单混合和拼凑, 它是艺术主体对造型艺术中实质与形式关系的研究。“形式与质料在一件艺术作品中相联系这一事实上, 并不能表明这两者就是完全相同的。它只能表明, 在艺术作品中它们并不是作为两种彼此具有明显差异的事物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实际上就是质料被形式化了。”材料是事先就具有的物质, 每种材料自身具有造型、色彩及时间赋予的历史内涵等, 也就是说材料自身具有“物理属性”。前苏联美学家莫·卡冈是哲学、美学和文化领域卓越的专家, 他在1972年出版的《艺术形态学》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造型艺术利用广泛的和在科学技术进步过程中经常得到的造型材料和色彩材料, 每种材料的物理属性都制约着它的某种审美属性。”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现场感”, 挖掘材料的这种物理属性, 争取材料形式化, 形成艺术作品具有形式的审美价值。这也就是说在综合媒材实验中必须对材料有一种强烈的“物质意识”。苏珊·朗格曾在《艺术问题》里论述:“艺术形式是一种比起我们迄今所知道的其它符号形式更加复杂的形式。”“对于一个艺术形式来说, 色彩是起作用的, 其它如线条的粗细、材料的外观和重量等因素同样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这里所说的形式, 就是人们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或‘表现性的形式’, 它并不是一种抽象的结构, 而是一种幻想。”从苏珊·朗格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 材料对于艺术形式的创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材料只是确立艺术形式的一个因素, 而把材料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 成为艺术形式的主要组成, 强化材料的“物质意识”, 这是综合媒材实验对材料颠覆性的认识。“无论一种语言的媒介是什么, 都存在它说什么、怎样说, 换言之, 是实质与形式两个因素。”材料作为审美特质它成为了综合媒介运用中的主体, 成为艺术形式表现中第一性, 而造型和色彩因材料的合理运用而从属于表现主体的特定范围。

综合媒材实验中材料的“精神意识”

综合媒材实验是一个跨画种的综合性的造型概念, 在作品中运用材料完成自我, 并充分展示自我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实验中拓宽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和各种媒材的综合运用, 通过对材料的感觉特征的基本属性的阐述, 这里既有对材料的物理特质 (色彩、形体、质地、肌理等) 的运用, 同时更是材料的“精神意识”的展示与体现。材料的“精神意识”是材料的物理特质投射到人心里时所产生的情感意识和精神体验, 材料的“精神意识”与材料本身的组成和结构密切联系, 不同的材料呈现不同的感觉特征。艺术作品的材料形成并不是单独的自我体现, 更多的是材料自身沉淀的文化属性。但材料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在综合媒材实验作品中既存在自我的表现, 这是材料被自我构建而形成的一种新形象, 这种新形象是普遍材料相似的重构和再造, 并且以“普遍性”作为作品特质被普遍认可。然而, 对材料的表现方式在“普遍性”的基础上, 材料更具有个性化, 它的表现方式是独特而不可复制的。任何材料都有自身的属性, 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 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在材料的实验中, 我们应该透过这种无意或忽视的材料特质, 发现或加强材料的“精神意识”。材料自身充满着视觉张力, 这种内在的本质的特性是材料心理与美感糅合的一种特有现象。

“当对象的这种形式不再限定于只服务于特殊目的, 而开始服务于某一充满活力的经验时, 形式就不再只有功能上的特性了, 而变得具有了审美价值。”我们只有把握并用合适的形式表达出来, 这也是运用材料“精神意识”拓展造型艺术形式语言的多样性, 从艺术材料的“物理意识”转而关注思考材料艺术的“精神意识”。

综合媒材实验是“物质意识”与“精神意识”在艺术形式中的体验

通过综合媒材实验, 促进造型艺术形式语言多样性, 是造型艺术实践中重要的手段。在综合媒材实验中, 不同材料具有的强度、色泽、形态、岁月沉淀的记忆等特质, 会对主题表达, 造型处理、加工手法等方面产生影响, 最后形成不同的艺术形式及审美特征。这对于综合媒材实验与造型艺术形式语言多样性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 通过发散性思维方式进行艺术创作, 拓展了造型艺术形式语言的多样性, 它与以单一材料实践的区别, 在于避免过于单一的思维方式可能造成文化的割裂和知识的偏狭, 以及造型艺术形式语言的单一化倾向。“艺术品表现的是关于生命、情感和内在现实的概念, 它既不是一种自我吐露, 又不是一种凝固的‘个性’, 而是一种较为发达的隐喻或一种非推理性的符号, 它表现的是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意识本身的逻辑。”综合媒材实验是发掘材料的“物质意识”与“精神意识”, 材料在作品中更多的是一种符号化的体现, “物质意识”是构成作品的基础, “精神意识”是意识逻辑的结果, 是作品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 综合媒材实验就是“物质意识”与“精神意识”在艺术形式中的体验。

综上所述, 综合媒材实验是通过对材料具有的“物理意识”、“精神意识”的剖析, 是艺术实验中一种自觉、自在、自为的思维形式, 实验各种媒介材料, 熟悉发现材料的性能与特质, 是促进造型艺术形式语言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苏姗·朗格著《艺术问题》[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版

[2]杜威著《艺术即体验》[M], 金城出版社, 2011年版

[3]赵兰涛刘乐君刘木森编著《综合材料艺术实验》[M],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4] (俄罗斯) 卡冈著:凌继尧译《艺术形态学》[M], 学林美术出版社, 2008年版

爱国主义教育要形式多样 篇5

重视升国旗仪式

国旗是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象征,人人都要养成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而学校所进行的升旗仪式正是养成这种心理的重要方式。我们学校从1981年就开始进行升旗仪式,并为旗手专门制作了服装,每周一的升旗义式,学生都身穿校服。实施《国旗法》以后,学校认真组织学习,并依法进行升国旗仪式。爱国不是抽象的,要从爱集体、爱校做起。我们学校有校训、校徽、校歌。校训是:求实、创新、勤奋、献身。我们的校徽是从全校同学设计的37个方案中投票选中的。

我们的校歌是发动全体教师集体创作的。师生们履行校训,佩戴校徽,高唱校歌,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

善于捕捉激励爱国热情的有利时机

时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一个教育原则。1985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屹立在神秘的银色宝库一一乔治岛上,中国人民为南极勇士们的这一伟大壮举而振奋不已。学校请来了南极考察队的党支部委员给同学们报告英雄们的光辉业绩,随后又举行了“学习南极精神”?演讲会。?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前后,学校围绕着“我为亚运做贡献”、“弘扬亚运精神”等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树立亚运意识,发挥亚运精神,为振兴中华而拼搏。

高教育于参规游览的活动之中

活动是一种符合青少年心理、性格特征的动态教育。我们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甘肃、青海的名山大川去游览,或开展夏令营活动,使学生对这些美丽的山川名胜产生一种倾心的爱。学校还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组织他们参观兰州科学院、兰州大学、兰化公司的生产厂、刘家峡水电站和龙羊峡水电站,让他们了解祖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建设的伟大成就。

寓教育于体育之中

体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这几年我们逐步探索出三条教育途径。

一是学校对优秀运动员采取鼓励政策。1986年,我校田径代表队主力运动员郎秀花选入国家青年女子垒球队,又于1987年到美国参加国际比赛。出赛前,校长和体育教师都先后写信鼓励她为国争光,并用她的事迹教育全校学生。二是由体育教研组编写了《中国现代体育简史》,作为体育室内课的爱国主义教材。三是从1979年开始,学校每年举行一次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象征性长跑。如1979年开展了“由兰州经西宁过唐古拉山口登上世界屋脊一一珠穆朗玛峰”的象征性长跑,198l年开始“从兰州到台湾”的象征性长跑,1985年开始“从兰州到香港”的象征性长跑,1989年开始从“兰州到北京亚运村”的象征性长跑,激励同学们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举行各种报告会,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学校以多种形式开展国情教育,陆续举办了“中国历代著名科学家”报告会,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讲到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认张衡的地震仪讲到李四光的第四纪冰川,从四大发明讲到人造通讯卫星上天,教育学生不能数典忘祖。

学校还举办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爱国人物和事件”专题讲座。“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报告会,“一二,九”报告会,观看“老山英模报告团报告”录像等,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开展评论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化遗产学校通过文学艺术的评价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教育。l986年有一段时间,学生中流行歌曲特别盛行。于是,我给全校学生作了一个以谈音乐美为主的艺术报告,从《苏武牧羊》讲到《阿里山的姑娘》,从《鲜红的太阳永不落》讲到《十五的月亮》……。我们审定了40首富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古今中外的优秀歌曲,录制成《校园歌声》专辑。每天在校园播放,并提倡学生学唱。

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中学历史教材中有不少章节的史事记述,我们采用正反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比较和对照方法讲述,不仅使学生辨善恶、明爱憎,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继承前辈的爱国主义传统,为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祖国进步献身的精神。还如初中语文课本中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就是爱国民主志士的宣言书和绝命书。他那“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视死如归的忠诚的爱国之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珍宝,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开展军事训练,树立国防观念

军事训练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真刀真枪的刻苦训练,体验军人的生活、军人的感情和军人的追求,?从而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思想感情。我校从1985年夏开始了学生的军事训练。军训学生与部队官兵同吃、同注同练,不仅受到了正规的军事训练,而且受到了艰苦奋斗的教育,增强了国防观念和爱国意识。

经常进行形势教育

形势教育也要以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安危进退为宗旨,使大家经常了解国家所处的环境,国家的发展变化,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教育的方式要多样,要广开言路,平等对话,要置疑解难,点拨诱导。

我校每年元旦前后都要在黑板报上系统公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各种数字,作师生家庭经济收入和家用电器的变化情况的调查报告,发动学生写家乡变迁的作文和城镇市场情况的调查报告。此外,还请宣传部门的负责同志来校解答生对国内外政治、经济、事;外交等方面的问题,学校领导举行学生记者招待会和对话会,接受学生记者的录音采访,还应邀到班级作小型报告,效果都是比较好的。学校还组建了:“少年团校",对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团的知识教育和培训。

形式多样性 篇6

关键词:女中音 演唱形式 风格多样性

随着现代化音乐的发展,音乐的表现形式上也逐渐的丰富起来。女中音作为声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对其他唱法进行了借鉴后,逐步的形成了戏曲、民风、曲艺等多种演唱方式的融合。在现代的女中音演唱当中,逐渐的将演唱形式发展成为一种演唱者的情感宣泄方式,并且在整个演唱中,演唱者能够将现场的音乐气氛烘托到顶点,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一、女中音的演唱风格的多向性

(一)西方女中音的演唱风格

女中音的演唱风格指的是女中音的音色、音域、音量等特点,具体是对各种音乐作品的演唱和乐句的处理,从而区别于其他声部的独特气质和格调。演唱形式的多样化也就决定了演唱风格的多样化,在现今的众多演唱风格当中,主要演唱风格分成三种:抒情风格、戏剧风格以及花腔风格。

德国的女中音的演唱风格属于高昂率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委婉抒情的法国艺术演唱风格。形成这种迥然不同演唱风格的原因多是因为地域、民风民俗的不同,导致演唱方式的差异化。如法国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情怀国家,所以它的乐曲演奏要求上,音域不需要太宽广、以中音区为准、音量适中结合轻声、半声以及高音区渐弱手法的综合运用,对演唱的抒情歌曲的情感进行诠释。女中音的音色醇厚柔美、音域较广是音乐会上艺术歌曲的主角。

(二)具有民族韵味的中国风格

我国的女中音的演唱发展比较晚,但是最近几十年中发展的速度却十分迅猛,不同于西方的热情奔放或是含蓄内敛的女中音演唱,中国的女中音无论是演唱形式还是演唱风格上,都具有非常独特的民族特色。中国女中音的演唱除了民族特色以外,还具有时代性的特点,例如关牧村这位中国的女中音演唱家,她独特的演唱方式,吸引着一大批听众,她的声音宽厚、优美,犹如大提琴般的低沉婉转。关牧村以她独具一格的演唱形式获得了大众的认可,被称为“中国第一女中音”,她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假如你要认识我》等作品一直被传颂至今,奉为女中音当中的经典,并足以与西方的《卡门》相提并论。

二、女中音演唱形式及演唱风格多样性的发展突破

(一)原生态民歌是女中音演唱形式和风格的重要成分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获得都是来自于自然和生活的融合,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初,人们之间最初的交流就是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对自然对劳动的热爱。原生态民歌的产生充满了人们对大自然以及生活的无限热爱和敬畏之情,即使在一些动荡年代地区,人们也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原生态民歌采用的都是口口相传的方式,将音乐歌曲保留下来,后期的演唱者再通过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使其情感表达更加的充沛,在演奏中更能体现出女中音的醇厚甜美。

(二)女中音演唱形式的风格特色

在西方国家的女中音演唱,有着对生活的歌颂,也有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也有对现实压迫的反抗,其女中音的表现上充满戏剧性,演唱者在演唱作品的时候,其情感比较的鲜明,能够快速的带领听众进入作品的情感当中。但是我们国家的女中音的演唱形式比较的自然纯朴和具有时代的个性。譬如在我们国家女中音诞生的早期一般演唱风格和演唱形式上比较的含蓄、内敛。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国外女中音演唱形式的交流,现代的女中音在演唱风格上比较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这种特征深受现代人的喜爱,并且也给演唱者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女中音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的发展方向

在多元化的演唱形式中,无论是民歌、通俗、花腔还是将女声分成高、中、低三种音色的演奏形式,都是为了促进当今音乐演奏形式的多样化的发展。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为了满足大众的审美,在演唱风格上也进行了多样式的演绎,同一首艺术歌曲不同的女中音演奏者因为对艺术歌曲理解方式的不同,其演唱风格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现代的人们比较注重个性风格的发展,突破传统的束缚,在女中音的演奏当中也是对其唱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由此看出,未来女中音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的发展方向趋势必定是多元化的融合发展。

四、结语

中音作为声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对其他唱法进行了借鉴后,逐步的形成了戏曲、民风、曲艺等多种演唱方式的融合。在现代的女中音演唱当中,除了借鉴国外的演唱方式外,还应该加以民族化的个性发展,从而促进女中音演唱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也韵,汪莉.呼唤新音乐歌唱艺术——听荷兰女中音歌唱家雅妮·普兰格新音乐独唱音乐会后的思考[J].人民音乐,2011,(04).

[2]谭巍.浅析花腔女中音演唱特点[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06).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性研究 篇7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

1.全面参与。全面参与的原则指的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本着“人人平等”的原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平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平等, 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合作推动英语课堂教学的进程, 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展示自我的能力, 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这里面又包括人人参与、共同参与, 也包括学生身体感官参与和心理要素的参与。

2.分层递进。“分层递进”的原则对英语课堂教学目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不但要目标具体清晰, 更应该注重尽量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 准确把握并且将学生的类型与层次做出划分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并且准确把握自我, 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进步的快感, 其自信心会越来越强。英语课堂的教学需要体现出教学的目标与学生活动层次感, 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协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个性化。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社会化的程度以及其认知能力是存在着种种差异的, 教师的传统观念中总会有“优等生”与“差等生”之分, 教师需要摒弃这种不科学的观念, 充分运用各种个性化的方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帮助学生在文化素质与智能等方面有所改善与进步, 并且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 帮助学生清晰的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塑造, 体验成功的快感, 获得更为持久的发展动力。

总之, 这全面参与、分层递进与个性化这三个原则是相辅相成的,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这三者科学地结合在一起,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确保英语课堂中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二、优化小学英语教学形式, 确保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1.确保课前交际的生动性。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交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同时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比如, 教师可以要求每次英语课前请一名学生讲一个故事, 也可以背诵文章或者是讲笑话, 要求要做到发音准确, 语速适中, 一保证学生们能够听懂与理解, 之后, 可以要求这名学生提出几个与文章相关的问题, 坐在自己座位上的学生积极的进行回答。最后, 教师做出总结, 可以是扩展话题, 帮助学生普及一些课外知识, 也可以是表扬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听力与口语能力会有所提升, 其学习的动力与兴趣也会有所提升。

2.课程导入力求形式多样。在英语课堂中, 想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有一个好的开始, 也就是一个成功的导入, 一般来说, 英语课堂的课程导入可以利用图片, 也就是课文中的插图或者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物等等, 也可以让学生自制一些单词、词组的卡片, 展开听与说的活动, 引出教师下一步要讲的内容。也可以采用问题导入的方法, 教师通过结合新课内容提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 学生通过体验自己所熟悉的生活进入新的课程学习当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教师结合课文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联想, 之后将自己联想的内容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 更能够丰富其想象力。以上都是比较常见的课程导入形式, 还可以将游戏融入熬课程导入的过程中, 这种方法也是非常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比如说, 在教授关于身体部位的单词的时候, 教师可以将各个部位的名称进行改编, 比如“eye_eye_nose, ear_ear_mouth, hand_hand_face”, 在吟唱儿歌中再加上肢体动作, 用手触摸自己的五官, 带领学生一起边说边做, 节奏逐渐加快, 重复几遍以后, 带领学生进行比赛, 看看谁能够说得又准确又快, 原本枯燥无味的几个单词, 通过这样的游戏变得更加有趣, 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同时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对英语课程的兴趣也会有所提升。

3.善于利用教学工具丰富教学形式。合理运用教学工具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一些比较常见的教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材中都包含动物、人物图片,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道具制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还可以以教学需求为依据, 依照教材中的内容做挂图, 不但可以使教材中的内容更加直观, 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大大提升。比如, 在学习有关色彩的单词的时候, 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彩虹图;在学习动物的时候, 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好任务, 让学生将家中有关动物的玩具带去课堂当做教具, 等等。在课堂的语言环境中, 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做好实践, 这样不仅学习了相关的英语知识, 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学中玩”, 而且这样印象更加深刻, 知识掌握更牢固。如在教学生学习“My family”这一课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家中的全家福照片带到课堂上, 学生会对同学的全家福非常感兴趣, 同时也会思考应该怎样才能更好的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这样更能激发每一位同学的参与性, 也达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目的,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家庭情感。

4.利用简笔画美化教学。简笔画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是非常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方法, 同时也能够提升英语教师的表达方式与教学语言的能力。简笔画的教学形式指的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通过寥寥几笔将教学内容生动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学生一边听一边读一边说, 这种教学方式是复合式的, 帮助教师拓宽信息传递渠道, 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 在教学生学习“girl”这个单词的时候,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穿着裙子、扎着马尾的人, 学生通过教师的简笔画就能够明白它的意思, 然后教师在这个简笔画的旁边标注“girl”这个单词, 通过这种简单形象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在教学生句型的时候, 教师也可以一边画一边重复对话的内容, 描述简笔画中的关键句型“What is it?Look!I have a rabbit!Cool!”, 之后, 引导学生看着图片跟着教师朗读, 进行师生对话、集体复述、对话表演, 等等。学生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更加牢固的掌握课文内容, 同时学生的听说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5.利用肢体语言丰富教学形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肢体语言的运用也是丰富教学形式的重要内容。肢体语言, 指的是运用身体各个部分进行表达与交流, 也称为无声语言或者是体验语言。肢体语言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 恰当运用肢体语言表情达意, 有时候甚至比有声语言的效果更好, 主要包括眼神、手势、姿态等。一般来说, 小学生爱闹爱玩并且有着比较强烈的好奇心, 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 应该结合面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 教师在教授形容词“small_big”“long_short”, 动词“run_swim”的时候, 可以用手势和动作表示这些词的含义, 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加容易。又比如, 学生在学习“f ish”这个词的时候, 教师可以用两只手表现出鱼尾摆动的姿势, 配合适当的表情与声音, 学生会觉得非常新鲜有趣, 更加愿意去了解这个单词的含义。

6.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对英语游戏的喜爱程度必然很高, 加之小学生充满好奇心的心理, 所以教师要善于将游戏活动引入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比如教师在讲授“动物名称”这部分知识的时候, 可以让小学生头上戴着不同的动物词汇, 如“chicken”“dog”“tiger”等, 然后让小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模仿小动物在森林中和谐共处的局面。这样学生记忆单词将会更加有兴趣, 同时也可以再相对轻松地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 符合当前教师的英语教学目的。

三、结束语

总之, 随着我国对小学教育问题重视程度的增加, 对英语教学要求的提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敢说英语、爱学英语, 培养他们良好的语音、语调以及语感, 这也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善于运用多种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教学内容与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融合在一起, 才能够将英语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的兴趣中去, 英语教学会变得更加科学, 更加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与确保其个性的发挥结合在一起, 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桑莉.如何创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形式[J].新课程 (教研版) , 2011, (12) :82-83.

[2]许春斋.谈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J].考试周刊, 2012, (35) :115-115.

[3]曹芸.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J].咸宁学院学报, 2008, 28 (5) :179-180.

[4]刘兆刚, 李言珍.丰富游戏教学形式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益[J].科学导报, 2013, (3) :93-94.

[5]付艳梅, 柳欣.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教育界, 2011, (3) :144.

[6]丁云.让英语课堂充满情趣[J].教育艺术, 2010, (4) :19.

[7]耿丽蕾.浅议小学英语动作化、情景化的课堂教学形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8, (23) :35-36.

形式多样性 篇8

一、设计分层作业, 兼顾学生发展

一般而言, 班级内的学生化学水平各不一样。因此, 为了兼顾学生的发展, 化学教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首先, 化学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化学水平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化学水平较高, 可以设计拓展性强, 难度稍大的题目, C层次的学生化学水平较低, 可以设计基础类题目加以巩固, 而B层次的学生则介于两者之间。此外, C层次的学生可以有选择性的做B层次学生的作业, B层次的学生也可以有选择性的做A层次学生的作业。这样, 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完成作业, 凸显新课改背景下的人文教育理念。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这一课的作业设计为例。A层次学生的作业可以这样设计: 如果你是一名营养师, 请按照刚刚所学的内容, 安排人类一天的食谱。要求营养要均衡, 同时说明这样安排的理由。C层次学生的作业可以这样设计: 请用表格形式列出人类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 表格内容需要包括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构成、种类和食物来源。B层次学生的作业可以这样设计: 请看看某个家庭一天的食谱, 分析他们所摄入的营养有哪些? 他的食谱是否应添加一些其他食物? 食谱如下: 米饭、馒头 ( 主食) 、咸鸭蛋、红烧肉、花生米 ( 副食) 、牛奶 ( 饮料) 。基于学生化学基础设计分层作业, 可以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彻底摒弃作业“一刀切”的做法, 深受学生欢迎。

二、设计生活作业, 激发学生探讨

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化学, 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作业, 激发学生探讨。如2013年我国大范围内出现了雾霾天气, 化学教师可以以此作为作业背景, 让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和指出雾霾天气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这类作业既与当前国内热点相关, 也与人类基本生活密切联系。因此, 生活化作业有助于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点燃, 促使其不断深入探索。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化学实验鉴别食盐和纯碱,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想出办法鉴别。有些学生利用稀盐酸加以鉴别, 滴入时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没有气泡的是食盐, 反之为纯碱。也有一些同学直接用手触摸鉴别, 有滑腻感的是纯碱。又如,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探究含磷洗衣粉为什么是禁用的? 如何检验家庭中的自来水是否含有氯离子? 实践证明, 初中生乐于融入与生活相关的化学作业中, 愿意主动探索化学的奥秘所在。只要化学教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布置与之相关的作业, 学生就会积极响应。最后, 这些都会形成化学教学上的有利因素。

三、设计口头表达作业, 提高语言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行, 初中化学中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作了相应要求。经研究发现, 近年来中考化学题中增加了简答题, 以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从得分率来看, 这一块属于学生的弱项, 因为得分率普遍较低。因此, 化学课堂上也需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口头表达作业的设计恰好可以为学生提供表达机会, 让学生通过口头作业提高语言能力。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金属材料》这一节课的作业设计为例,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作业。作业如下: “生活中的菜刀、镰刀、锤子等都是用铁制造而成,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用铁制造而不是用铅制造呢? 从导电性能来看, 银比铜好, 但是为什么电线多数使用铜制而不是银制呢?灯泡里的灯丝为什么不能用锡制呢? 如果用锡制, 有可能出现什么情况?水龙头为什么要镀铬而不是镀金呢? 如果在水龙头镀金, 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 并派代表进行表述。组内成员也可以对本组成员的回答或者其他组成员的回答进行拓展性回答。实践证明, 此类作业灵活性很强, 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回答可以最大化活跃课堂氛围。

四、设计实践作业, 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化学教师的责任所在。而实践恰巧可以搭建通往创新的桥梁。因此, 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实践作业, 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 设计实践型化学作业不仅丰富了作业形式, 还能使学生从模式化作业中得到解脱。如学生学完人教版初中化学《自然界中的水》这一课后, 教师可以设计实践作业, 即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净水器。这个作业也属于小小发明的范畴, 学生很容易投入这类作业中, 并积极寻找实验所需要的材料, 不断探究。又如, 学生学完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肥料》这一课后, 教师可以布置调查研究型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当地农民是如何使用化肥的, 让学生分析当地农民使用化肥的方法是否科学? 如果化肥使用方法不科学, 那么应如何改善? 实践证明, 这些实践型化学作业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生乐于完成此类作业, 并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 初中生需要多样化的作业设计, 多样化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化学兴趣的激发。化学教师应不断深入了解初中生特点, 融合新课改理念, 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让学生把完成作业当成一种“享受”, 逐步赶走学生对作业的畏惧感, 减轻学习压力。但是, 化学教师切不可过分追求作业形式, 应在设计多样化作业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 并有所收获。只有这样, 作业的“功效”才会愈加凸显。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 要求各科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但是, 很多教师忽视了作业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作业的形式没有得到有效革新。此外, 由于众多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太深, 所以所布置的作业多以考试为导向, 缺乏创新性。这类作业形式不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还无形中给学生增添了心理压力。因此, 在新课改背景下, 需要设计多样化的作业, 以迎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需求。

关键词:初中化学,作业形式,多样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唐庆丰.初中化学优化作业设计实施方案[J].考试周刊, 2011, (48) .

[2]仲雷.优化化学作业设计, 减轻学生负担[J].新课程学习, 2010, (12) .

化学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篇9

学习新课程, 走进新课程。《化学课程标准》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是化学课程的重要课程目标”使我在作业设计时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 真正从学生出发, 从趣味性出发, 注重实践性, 让学生“乐”中求知, “动”中求知;而“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使我对化学作业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有了新的定位, 使作业“在大量的实践中”承担了“掌握学习化学策略”的角色, 以此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我打开作业设计更为开阔的思路:独立型的作业, 自由选择的作业, 探究型的作业, 合作型的作业等。多种形式的作业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自学探究能力, 交际能力, 归纳、收集信息的能力。总之, 是课改的“新理念”让我改变了作业设计的“老面孔”。

一、开创一个“活”字——活动作业

活动式作业, 突破传统作业的形式, 彻底消除简单重复的弊端, 由以往的单调、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 有趣。作业从单一的“抄写”形式中走出来, 听、说、读、写全面开花, 巧妙结合实验、制作、收集、角色扮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把知识技能的训练, 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活动联系起来让作业富有趣味, 吸引力。如:

1. 找一找———克服化学作业的封闭性, 让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学习化学。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学生接触、学习化学的途径很多, 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学生收看电视、广播或上网去吸取丰富的课外资源, 增加信息输入, 多多注意身边的化学, 用生活中的化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例如:在讲水资源的无聊、能源、身边的酸碱盐, 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 动手在家里找, 在周边找。

2. 动一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参与社会实践, 让作业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或实践紧密结合的作业, 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如讲解了碳酸钙后让学生动手制作无壳蛋, 讲了碱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制作皮蛋, 并让学生自己体验做无泥皮蛋。让学生来检验汽水中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思考为什么不用其他气体?

3. 角色扮演——化学教学不但承担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 还要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化学知识的劳动者。

使学生掌握为交际初步运用化学的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因此, 化学教学过程中要贯彻交际性原则, 使学生在运用化学的过程中逐步能用化学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能力。根据教材, 根据所学知识, 设计排练一些情景剧, 这样不但熟悉了课文中的化学知识和原理, 而且在特定的情境中亲身体验角色, 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并使每个学生来关心我们的社会, 不但应用化学知识, 并且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如在将化学与环境的时候用角色扮演来学声回到下列问题:某公司欲在某小镇开化肥厂, 请你思考下列问题:

1.作为小镇居民你是欢迎还是支持? (从环境与健康来考虑)

2.作为小镇的镇长你是如何考虑的? (从小镇经济、地理环境考虑)

3.作为公司的经理你如何来给镇里的人民代表会写一封, 来说服同意建厂? (从小镇的失业人口, 及建厂的附加建设、建厂的位置与水源、季风风向考虑)

4. 作为公司的员工, 你如何向你的资方要求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待遇?

5. 作为公司领导你如何考虑节约成本, 保护环境, 体惜员工?

让全班学生分成5组, 围绕自己的问题提出尽可能的见解。教师则只须注意学生问题的创造性和独特性。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 体验成功

分层次作业———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根本活动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 面对全体, 就要考虑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我针对学生差异将作业设计成难易有别的A、B、C等组别,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余力的可以做难度较大的练习。这样设计练习能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 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充满趣味的、形式多样的“自助餐”式作业。对于极个别化学学习特别有兴趣的学生给予附加思考题, 大多数学生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的作业, 少数学习化学困难的学生只要求完成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作业。一项作业能使他们各尽所长, 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学生保持学习化学的信心, 使学习更有主动性。

三、抓准一个“实”字———抄写作业

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 抄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 化学式、方程式是基础, 要学好化学, 就必须牢固地记忆。要做到这一点, 抄写的作业是不可少的。但要避免无质量的重复抄写, 我们应该遵循学生“先快后慢”的遗忘特点来布置这类作业。刚接触的新方程式可以多写几遍, 在初步掌握的基础上, 再通过不定期的抄写 (一到两遍) 加强记忆。

形式多样的电流表 篇10

一、电流表改装为油量表

例1: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且由定位挡板限制只能在电阻上滑动。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h。已知电流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则( )

A.油面下降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B.油量表的零刻度线一定与电流表原零刻度线相重合

C.油量表的刻度值从左往右是逐渐增大的

D.油箱内的油越少,流过电流表的电流越大

解析: 首先应明确油量表相当于一个电流表, 电流增大时,指针右偏,说明油量多。即h大时,指针右偏,故刻度值从左往右逐渐增大,同时油量表的示数可近似认为是电流大小,I=U / R+R′。油面下降时,浮标下降,使得R增大,I减小,油量表指针左偏,下降至h为零时,I=U / R+R′电流不为零,但油量表此时应对应零刻度。因此选C。

二、电流表改装为握力计

例2:为迎接体育中考,某同学自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握力计。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滑片P与滑动变阻器R断开,当手在A、B之间握压时,压缩弹簧,P在R上滑动,握力越大,电流表示数越大。请用笔画线完成电路连接。

解析:本题创新之处是对电流表、弹簧、滑动变阻器三种器材进行整合组装,得到一种新的仪器———握力计。连接其内部各部分时,不可将MN两接柱同时连入电路,否则滑片P的滑动不起作用。此题应将滑片P上的接线柱与电源“+”(或“-”)连接,N接线柱与电源“-”(或“+”)连接。

三、电流表改装为风力测定仪

例3: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风力测定仪,如图所示O是转动轴,OC是金属杆, 下面连接着一块受风板。无风时OC是竖直的,风越强,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AB是一段圆弧形电阻,P点是金属杆与弧形电阻相接触的点,电路中接有一个小灯泡,测风力时,闭合开关S。通过分析可知:金属杆OC与弧形电阻AB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____, 观察___可能粗略地反映风力的大小。若要提高该装置反映风力大小的性能,则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

解析:此题中金属杆OC与弧形电阻AB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可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粗略地反映风力大小。但要提高反映风力大小的性能,应将灯泡换成电流表。当无风时,OC竖直,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风越强,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小,电流越大。那么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大小可以准确的测定出风力的大小和级别。电流表就改装了一个风力测定仪。

四、电流表改装为温度计

例4:如图所示,把一个接点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另一个接点由酒精喷灯加热,检流计就指示环路中有电流,具有这样两个接点的电路叫一个热电耦, 表中给出了铂—铑合金电耦中电流大小与温度计的关系。

(1)从表中可以发现,电流的大小随温度差的增大而_____。

(2)这样的热电耦可以作为一个热电源,它的电能是由_____能转化而来的。

(3)热电耦也可以作为一个热电耦式温度计 ,试简要说明如何利用这样的温度计测量钢水的温度?

(4)这种温度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相比 ,有何优点?

我园幼儿美术形式多样 篇11

一、作业纸形的多样性

活动中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精心设计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作业纸,供幼儿绘画。在画鱼活动中,教师把纸制成各种形状的“鱼缸”,请幼儿“养鱼”;在画糖豆活动中,就准备各色各样的“瓶子”,建议幼儿把糖瓶装满……有时同时准备心形、扇形、树叶形、圆形、动物形等多种形状和颜色的纸,供幼儿自己来选择。这些生动有趣的作业纸形有利于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作业形式的游戏性

陈鹤琴先生主张在“玩”中学,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创设作业情境,把作业渗透在游戏中,让幼儿玩得开心,画得尽兴。

根据幼儿喜欢玩水的天性,我们想到了用水作为绘画材料。我们抛开了画笔、画纸,以双手代笔,将操场的水泥地面作纸,让幼儿不断变化手的动作和形态,在操场上按着印着……奇迹出现了,水渍留下的痕迹,有的像张牙舞爪的大螃蟹,有的像昂首翘尾的大公鸡,有的像狮子的头,还有的像小朋友的小脚丫。有的幼儿还通过几次按印或几次组合,创作出了多种形态。

在“漂亮的线条”活动中,教师巧妙地利用了当时入冬后的第一场雪,带领幼儿丢开画纸,走出教室,幼儿跟着教师,用随手可得的树枝当画笔。在雪地上忘情地画了起来,随着树枝在雪地上左右移动,线条上下翻飞,从南到北,宽阔粗犷的线条舞动在雪地上……别开生面的美术作业,极大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集体创作的合作性

合作性作业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合作小组按幼儿的能力、态度、兴趣、爱好、个性差异等异质搭配,以利于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支援、相互促进,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在完成共同目标的同时,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

在“动物乐园”的活动中,把幼儿分成若干合作小组,把比赛评选也引入到教学中,进行小组间的比赛活动。自主设计、自主选材,或用彩纸剪,或用彩笔画,或用橡皮泥制作小组喜爱的动物乐园,然后编成故事与动物乐园一同展示交流。通过小组间的展示交流比赛,最后评选出最佳园林设计奖、最佳动物制作奖、最佳动物故事奖、最具环保意识奖……使每一个小组在不同方面都获得奖励与鼓舞。

以班级全体幼儿为单位共同来完成的合作创作,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意识,更能充分发挥每一名幼儿的创造潜能。

在“鸟的天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一幅大森林的巨幅画,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鸟,进行画、装饰、剪、撕。一只只生动可爱的小鸟——燕子、啄木鸟、喜鹊……伴着幼儿的欢笑声飞向了美丽的大森林(贴在树上)。随着幼儿惟妙惟肖的鸟鸣声,大森林热闹起来,仿佛真的成了“鸟的天堂”。这样的集体创作,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聪明才智,培养了全体幼儿的集体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树立了环保意识。

四、亲子作业的趣味性

数学作业设计要形式多样 篇12

作业设计的多样化, 可以避免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 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运用数学的乐趣。为此, 在平时布置作业时, 可采取以下几种作业设计形式。

一、新知型作业

新授课以传授新知识为主, 在授课之前一般安排一个准备性练习, 它是为导入新知识铺平道路的。在设计练习时, 应着眼于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指点思路, 促使知识顺利迁移。如教学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 可先设计一些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练习, 以此减缓思维的坡度, 突出教学重点, 分散难点, 使学生将新知识同化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新授课之后安排的巩固练习, 是围绕某一具体教学内容编排一种同类型、同结构的练习, 其目的是要使学生重点形成某一知识技能, 巩固和加强新知, 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 也是新授课后的必定举措。如:在学习了证明四点共圆后立即给出问题“菱形四边上中点在同一圆上吗”, 让学生在对新知的理解基础上加以练习和巩固。

另外, 为防止学生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 能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作业中经常设计可变式训练, 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变换呈现事物的形式, 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变式练习的设计可以是变换表达形式、变换叙述方式、变换图形位置等等。

二、生活型作业

数学学习的天地是很广阔的,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 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家庭实践活动中完成数学作业, 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供机会, 搭建平台, 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请调查一天内你家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月呢?一年呢?全班学生一年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学生呢?……这些塑料袋相当于在祖国土地上盖几层呢?你能针对塑料袋问题向环保部门提个建议吗?这些有趣而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意识,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还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有效整合,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学们已能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的环境融合在一起了!作为教师, 应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实践运用中展开智慧的翅膀, 使数学作业成为他们放飞潜能的天空。

三、实践型作业

动手操作是符合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的。实践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巩固知识, 发展各种能力, 培养兴趣。如学习几何知识时, 让学生制作各种立体图形, 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我们都知道“实践出真知”, 实践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使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字趣味化、生活化。通过实践, 可以使学生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了矩形的判定方法后, 让学生利用刻度尺和直角尺去判断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小边框是否是矩形, 同学们积极参与, 动手实践, 兴致很高。这样, “学”融于“做”, 在“做”中加深了理解, 既使学生学得轻松, 又培养了他们的多种能力。

四、合作型作业

以前的数学作业, 教师过于片面地强调独立思考, 没有将合作作为重要的素质来培养。对于作业, 我们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 鼓励他们与他人交流, 进行有效合作。一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片面的, 众人合作才会思考全面。我曾尝试让学生以五人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制一份单元检测卷。在编制的过程中, 同学们先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复习本单元内容, 找重点, 列提纲, 选择题型, 然后分工合作, 忙得不亦乐乎。编制试卷的过程, 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 也是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一份试卷的编制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激发和增强。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 教师应进一步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 使作业形式多样化, 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让他们快乐学数学, 乐于作业,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数学教师应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 使作业形式多样化, 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运用数学的乐趣。

上一篇:《莎乐美》下一篇:离合器的故障与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