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多样性(共4篇)
角度多样性 篇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对复杂冗长的DNA序列的分析研究变为现实。如何分析这些数据, 提取相应的特征量来描述生命体之间的联系, 是近年研究的热门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发展, 也开发出一系列对比软件, 常用的有CLUSTRALW等软件。
该文拟提取出不同DNA序列的平均互信息AMI作为特征参数, 通过多元统计的方法对DNA序列进行描述, 进而可以进行分类, 在遗传学、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此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且速度较快, 对大量数据的处理非常方便且准确率较高。
1平均互信息AMI
对随机变量M, 事件m的自信息定义为:
其中p (m) 是事件m发生的概率, 自信息I (m) 是事件m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度量, 表示事件M=m发生时, 事件m所含有的所能提供的信息量。
对随机变量M和N, M的事件m与N的事件n之间的互信息定义为:
其中p (m|n) 表示在事件n发生的概率下m发生的条件概率。
根据上述公式, 可以定义基因序列的平均互信息 (AMI) :
其中为4种核苷酸A、C、G、T的集合, 如果固定X在基因序列上的某一位置, 则Y为X下游方向间隔k个位置的核苷酸。p (X) 和p (Y) 是核苷酸为X和Y的概率。其中n k (X, Y) 表示前一个核苷酸为X, 下游方向间隔k个位置为Y的组合的个数, 这样pk (X, Y) 就表示X和Y间隔为k的联合分布概率。当k=0时, 就表示了紧邻二联体核苷酸的概率, k=1时表示次紧邻二联体核苷酸的分布率[1]。
2相关系数
在该文中我们选择的是pearson相关系数, 又称为线性相关系数, 它能反映两个数据集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令CIJ为两个向量Ik和Jk的Pearson相关系数, Ik和Jk代表的AMI各有k个分量 (I1, I2, …Ik, ) 和 (J1, J2, …Jk, ) 。
这是一个范围在[-1, +1]之间的数值, 若相关系数为+1, 表示两个数据集合之间呈现完美的正线性相关;若相关系数为-1, 则表示量数据集之间是负线性相关;若相关系数为0, 则表示两组数据之间没有线性相关性。
3距离计算
根据相关系数, 我们定义两种基因的AMI之间的距离为:
通过计算的距离可以看出各个物种与自己的距离为0, 与其他物种的距离则根据进化关系的远近而不同。
4聚类分析
通过计算不同物种两两之间的AMI距离, 可以得到一个距离矩阵。对于这个距离, 该文选用“ward”法即离差平方和方法进行聚类[3]。
5 K值选择
对于不同的基因组, 首先提取各自序列的AMI的值, 对于k值大小的选取, 通过反复计算, 认为取0到500是比较合适的。这样每种基因组就得到一个向量, 共有501个分量。对于不同基因组的AMI向量, 计算相关系数得到距离, 两两相比较距离得到一个距离矩阵, 对距离矩阵通过ward法聚类, 最后得到结果。
6具体应用
通过此种方法, 可以很方便地对各类DNA序列进行分类和研究。该课题研究者对64种脊椎动物线粒体DNA绘制了生物进化树, 进行分类进而构建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的应用。
摘要:Shannon熵理论可用于描述“无序状态”, 而以Shannon熵为基础的AMI图形的算法则包含了生物序列的独特信息。DNA序列蕴含了生命的所有信息, 基于Shannon熵为基础的AMI则描述了这种“无序状态”的变化趋势。这种计算方法简单易行, 在遗传学、医学和生物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Shannon熵,基因突变,多样性
参考文献
[1]Yuan Zhi fa, Zhou Jing yu, Guo Man cai, et al.Gene Diversity and Shannon Information Entropy.Animal[A]Biotechnology Bulletin, 8 (1) :353-358.
[2]罗辽复.生命进化的物理观[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68-183.
[3]Mark Bauer, Sheldon M Schuster, Khalid Sayood.The Average Mutual Information Profile as a Genomic Signature[J].BMC Bioinformatics, 2008Jan 25, 9:48.
角度多样性 篇2
一、我国文化贸易现状
(一) 文化贸易逆差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 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对外贸易发展十分迅速。然而, 与长期处于顺差的货物贸易不同, 一直以来我国文化贸易的逆差十分严重。我国的确属于贸易的大国, 但是就文化贸易而言仅仅是一个进口大国。我国并未通过文化贸易有效传播和保护中国的文化, 反映了本土文化抵御冲击的能力非常弱小。
(二) 文化贸易产品“强硬软弱”
我国文化贸易结构中附加值比较高的文化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很小, 这也是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而像文教娱乐、体育器材与设备等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却是我国文化贸易出口的强项。文化贸易的产品结构总体表现出“强硬软弱”的格局。
(三) 文化贸易地区过于集中
我国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地区也存在着过于集中的问题。无论是引进还是输出, 主要文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都集中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引进地集中一方面反映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充分发展的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文化通化与意识形态渗透, 另一方面东亚儒家文化圈在文化贸易过程中比较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而文化贸易出口地区集中反映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程度非常低, 只是在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有立足之地, 没能与不同体系的文化形成根本上的融合。
二、文化贸易对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冲击
文化的“倾销”不仅会使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冲击, 而且会对我国原有的文化理念以及价值观产生影响, 甚至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巨大的障碍或毁灭性的打击。一方面, 随着文化的传播, 文化贸易带给输入国的是政治强国附加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上的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等, 我国的文化贸易呈现“一边倒”的逆差现象使国民不得不被动地接收外来文化, 这种文化上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模糊了人们本土的文化观念。另一方面, 正是因为各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性的存在, 人们对不同文化的需求, 形成了各国文化间的贸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片面的追求文化贸易自由化, 以自身经济实力作依托, 向经济实力较弱、文化产业不够发达的国家倾销式地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 导致和我国一样文化出口起步较晚的国家的本土文化备受挤压。
三、国外文化贸易保护措施的经验借鉴
通过各国在文化贸易保护实践中可以看出, 文化贸易措施多集中在政府产业扶植政策及国产内容配额制度两个方面。
(一) 政府产业扶植政策
近十几年来, 韩国和日本的文化贸易发展十分迅速, “韩流”热潮以及日本的动漫产业逐渐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这与政府的政策与发展战略不无关系。
通过大学或相关院校, 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高技术人才。在韩国与日本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 无论是从各项法规的颁布, 多渠道融资, 基金的设立, 到不断完善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以及人才培养战略, 二者的政策引导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反观我国, 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完善文化产业的配套政策,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与建设。直到2009年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才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 且面临投资渠道单一、资金不足的问题。加之政企不分、管办不分以及管理体制冗杂, 使文化产业管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二) 国产内容配额
配额通过强加的政治手段, 从根本上限制了外国文化的“倾销”, 有利于限制一国文化进口的数量, 在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应用上也比较广泛。而韩国的“银幕配额制度”可谓是国产内容配额的典型。
自1965年起, 韩国电影法便规定外国影片进口量不得超过国产片的1/3, 电影院每年至少放映国产片90天。并且这一比例不断攀升, 到1995年甚至拉高至国产片放映不得少于146天。“银幕配额制”在韩国本土电影的起步阶段确实为其赢得了生存发展空间, 对韩国文化产业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如此, 必须指出的是, 银幕配额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韩国电影观众在电影这一消费品上的可选择性, 对于消费者福利是一大损失。而且在贸易自由化的视角下, 以美国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大国主张推动自由竞争、用市场手段管理电影产业的呼声越来越高, 贸易壁垒争端一直不断。美国一直试图游说韩国政府放松甚至取消银幕管制。无论是韩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上的一次改革, 使文化产业发展更加趋向于市场化, 还是迫于美国的压力, 2006年, 韩国修改“银幕配额制”规定:将本国电影院每年至少放映146天国产电影的时间减半为73天。
在电影产业的幼稚阶段, 产量、质量、人才、资本均十分有限, 国产内容配额制度为发展之初的文化产业提供了一把保护伞, 使其在面临国外成熟同质产品的竞争压力时仍能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而在WTO自由贸易的倡导之下, 逐渐放开政府管制, 使其在自由市场竞争的机制下寻求技术创新与质的提高, 凭实力赢得观众的喜爱亦是大势所趋。像2012年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 我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 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也从13%增加到25%。
四、结论及建议
从上述对文化贸易措施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各贸易措施的作用效果不尽相同。政府的扶植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基础作用;国产内容配额在限制进口方面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更为直接, 但在贸易自由化的大环境中, 贸易壁垒的争端不断。考虑到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对国外贸易措施的借鉴, 对我国文化发展及文化多样性保护建议如下:
(一) 拓宽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
充足的资金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必不可少, 政府的财政支持固然重要, 但仅仅依靠政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多样性保护是远远不够的。从韩国与日本的实践中, 我们可以看出: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引入社会投资, 设立专项基金扶植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行之有效的。
(二) 抵制强势文化倾销, 提高文化敏感度
文化贸易的发展使各国文化相互交融, 相互渗透, 强化了人们对文化差异的认识。而文化霸权主义则试图通过文化的强势扩张从而实现文化的同一性进而加以统治, 这与现阶段对文化多样性的诉求背道而驰。在文化贸易大力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应保持高度的文化敏感, 坚决抵制强势文化的植入, 在谋求交流与融汇的过程中保持文化独立, 加强国家文化安全, 促进各国文化产业的平衡发展。
(三) 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发挥人力资源的桥梁作用
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的智能产业, 一国能否将其具备的原始文化资源转化为高水准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关键在于推动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的素质。在国际文化贸易蓬勃发展的今天,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人才的竞争可能是使我国文化贸易走出低迷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赵有广.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及其原因分析[J].国际贸易, 2006 (10) :30-33
[2]赵有广.中国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结构分析[J].国际贸易, 2007 (9)
[3]谭红梅, 柯妍.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 2009 (6) :113-115
角度多样性 篇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山东半岛地理区位优越,是我国对外贸易和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窗口, 也是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和物流产业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设区域物流中心,整合物流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整体物流系统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不同产业结构的物流需求多样性出发,对区域物流节点选择进行规划分析,在TOPSIS算法及混合规划模型基础上实证分析蓝色经济区内各城市物流节点的选择问题,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制定全面、科学的物流规划提供客观依据。
2产业结构对区域物流节点规划需求分析
根据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主要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基本产业结构。
农业作为产业结构最基础的产业,其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和农业产品的高易腐性决定了其对物流运输时间准确性要求更高。农业产业结构的物流需求要求满足农产品初级的加工和分配,在时间上对物流节点的区位选择较高,要求物流节点能够满足农产品从生产地区到消费地区的快速转移运输。
工业产业发展对生产资源的要求较高。工业产品( 除特殊产品) 的保质期等比农产品高,因此对物流节点的运输时间要求低于农业产业,但是工业产业的特点是大批量生产运输, 对物流节点规划的需求是临近高效的交通枢纽,在交通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上要求更高,最佳方案是临近工业产业园,可以更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对工业产品和原材料进行物流供给, 降低工业企业的物流成本。
第三产业服务业对物流的需求主要是商贸业的需求, 其对物流的基本需求是产品的数量适中而种类繁多,最大特点是要求物流配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因此对物流节点选择的要求应是临近城市消费圈,具备便利发达的公路运输网络。
高新技术产业从对物流需求的角度来看,其产品生产和附加值更集中化,对物流需求的覆盖面和准确度要求更高。 因此对物流节点的需求是临近生产区域,且包含海关、保税等重要综合性的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络发达等。
综上所述,物流节点提供的物流供给( 包含物流节点的位置选择、基础设施配置和提供的物流功能及服务等) 应根据不同产业结构的物流需求进行调整。
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物流节点规划实证分析
3. 1物流节点选址模型建立
3. 1. 1农业产业结构物流节点规划模型
农业产业结构中的生产集中性和农产品的易腐性、广泛消费性等决定了农业产业物流节点的高效配送时间,因此物流节点的设计一般在农产品产地临近区。农业产业结构需求下的物流节点目标函数为:
上式中的i,j = 1,2…n分别表示备选物流节点设计编号及产业结构中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物流供给供应地编号用k表示; 物流需求地编号用g表示; Lik,Lig分别表示供应地k向物流节点i供应产品以及物流节点i向需求点g供应产品; βig,βik表示运输费率; wik表示供应点k向物流节点i供应量; mig为物流节点i向需求点g的供应量; d( i, k) 和d( i,g) 表示物流节点与供应点以及需求点之间的距离; t ( i,g) 为物流节点到供应点以及需求点所需花费的时间; C是时间的惩罚参数。
3. 1. 2工业产业结构物流节点规划模型
工业结构对物流节点需求主要体现在巨大的物流运输需求,需要充分考虑节点区域的运输能力和交通网络,以便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工业产业结构需求下的物流节点目标函数为:
该函数沿用农业产业结构物流节点需求函数的变量定义,此外的TRi指节点区域i临近的交通容量,主要表现为该节点可以承载的交通运输总量; c代表区域的交通容量参数。
3. 1. 3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 结构物流节点规划模型
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 产业结构对物流节点需求中的产品数量小、种类繁多和需要及时配送等特点决定了节点设计的区域需要临近城市消费圈,且有发达的公路运输网络。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 产业结构需求下的物流节点目标函数为:
该函数沿用农业产业结构物流节点需求函数的变量定义; c指区域的交通距离惩罚参数。
3. 1. 4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物流节点规划模型
高新技术产业特点是产品高价值性,且部分需要通过海关和保税区等关键节点,因此需求临近生产区域,且包含海关、保税等重要综合性的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络发达,且要保证物流运作过程中的低破损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需求下的物流节点目标函数为:
该函数沿用农业产业结构物流节点需求函数的变量定义。
除此之外,关于物流节点城市选择数量的限定函数用和式表示,H代表总投资额,t代表节点城市的数量,hi为物流节点城市的投资额度。
3. 2算例分析
3. 2. 1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主要是2014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和山东省统计局统计数据,涉及到的主要城市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东营和滨州七个地级市。模型中的工业结构与农业结构物流需求与供应量属于间接数据,具体由粮食总产量、城市人均粮食消耗量、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替代变量来衡量。另外,模型中农业产业节点规划影响变量选择为: 农业产业生产总值、区域交通运输量、农业产业总值比重、城市的交通运输里程、交通运输就业人数等; 工业产业节点规划影响变量为: 工业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比重、交通就业人数、地区运输量、地区公路总里程、地区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3. 2. 2数据处理
1第一阶段数据处理。
第一阶段的数据规范化处理采取熵权TOPSIS方法,即对不同量纲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熵权表达为:,即建立X矩阵对应m个评价对象和n个评价指标,xij即为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指标。
根据农业产业与工业产业的相对接近度的大小可对七个个城市分别按照农业产业影响因素和工业产业影响因素来进行排序。按照农业产业影响排序为: 潍坊、日照、烟台、青岛、 滨州、东营、威海; 按照工业产业影响排序为: 青岛、烟台、潍坊、日照、东营、滨州、威海。
2第二阶段数据处理。
模型中对不同城市的工业和农业的物流需求与供应量无法采取统一的指标来衡量,因此假设各城市的工业产业中代表供需指标的产值与工业物流总额成正比,农业物流总额与粮食供需吨数正比,采取物流总额表示农业与工业的供需关系,如表1。
3. 2. 3模拟结果及分析
根据第一阶段的数据分析对于农业产业以及工业产业对于物流节点选址影响排序下分别选取前3位城市作为备选城市: 农业产业影响下的城市排名前3的城市有潍坊、青岛、日照; 工业产业影响下的城市排名前3的城市有青岛、烟台、潍坊。模型假设各节点备选城市的物流供需都需要通过节点的中转进行,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的交通消费指数和目标函数, 在Matlab2013a环境下设置后的返回数值为表2和表3。
通过模拟综合分析农业和工业需求总额可以发现,青岛和潍坊是最优物流节点选择城市。同时潍坊与青岛物流节点不论是在农业产业上还是在工业产业上都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因此可以考虑在这两个节点上发展外向型经济即除了保障区域内的供应外,还需要发展区域对区域的物资流通。
从供应方面来看在青岛物流节点上主要由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四个地区进行供给; 潍坊物流节点由潍坊、东营、滨州三个地区进行供给。由此可见两个物流节点的战略定位分别为: 青岛物流节点为综合性物流节点即需要满足区域内的农业工业的物流需求,同时还要承担着大量的对外的物流服务; 潍坊物流节点为对外型物流节点即其主要的作用在于承担区域内部农业与工业的对外的物流服务。
4结语
本文基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东营和滨州七个地级市的产业结构物流需求多样性角度, 对物流节点城市的规划设计进行TOPSIS方法和整数混合规划模型的实证分析,从质和量两方面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物流节点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摘要:随着国家“蓝色海洋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山东半岛在交通建设、经济发展以及政府相关支持政策等方面已经形成了物流产业发展的优良环境。文中基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不同产业结构的物流需求多样性,对区域物流节点选择进行规划分析,在TOPSIS算法及混合规划模型基础上实证分析物流节点的选择问题,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制定全面、科学的物流规划提供客观依据。
角度多样性 篇4
1 田径教学游戏化模式的理论依据
1.1 田径教学游戏化模式的指导思想
田径教学游戏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及其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对田径体育项目的认识和理解, 轻松掌握该项目的技术要领, 进而达到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双重目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始终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核心, 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课程本身的特点, 创造一种全新的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要在多个层面上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及健身意义, 以便最大程度地实现田径教学的效益及质量。
1.2 田径教学游戏化模式的理论意义
体育游戏通常分为两种:一种为休闲娱乐游戏;另一种为体育游戏;这两者间, 后者与田径教学密不可分。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规则简单, 教师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教学的规划与学生的喜好随意穿插各种体育小游戏, 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提高身体素质, 更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兴致不高、组织涣散等问题, 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水平, 提高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田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为了让学生扎实熟练地掌握当堂课所学的动作要领, 要求学生必须反复地进行同一动作的练习, 这种授课方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进而产生厌学心理, 最终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田径课教师, 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不断地推陈出新, 将各种体育小游戏引入到课程教学中, 这种做法无论是从心理学还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讲, 都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医学表明:当人体内的各个器官尤其是我们大脑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时, 将非常有利于我们对各项体育技能的学习;心理学也表明:当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机能上达到最好的平衡状态时, 他们的学习效率会远远高于平时的学习效率。因此, 教师应在平时授课时融入对学生“快乐情感体验”的教学, 例如对大量体育游戏的引用等。
2 体育游戏在田径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1 体育游戏在田径教学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田径教学的准备活动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热身;二是让学生尽快进入训练状态。通常在传统的田径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让学生反复做慢跑、定位操、加速跑等一些常见的准备活动。这些准备活动虽然对训练有益, 但长此以往, 学生会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 进而影响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渗入一些体育游戏, 例如常见的体育游戏像“跳绳接力”、“转身起跑”、“喊号追人”等这些项目都可融入其中。这种游戏在科学上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神经系统的兴奋度, 使学生的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达到生理机能上的最佳平衡状态, 从而使他们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这对学生扎实地掌握课堂知识十分有益。
2.2 体育游戏在田径技战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田径技战术教学中, 体育游戏也可被大量引入, 因为他既能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 又可丰富教学内容, 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这种体育游戏的引用有以下几类。
(1) 在练习某些重要的技术动作时,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模拟练习进行训练。例如在进行推铅球练习时, 可将铅球换成“橡胶球”, 让学生进行“推球过线比赛”, 通过比赛的形式增强他们在田径训练中蹬地和伸展躯干的能力。
(2) 在反复训练某一技术环节 (例如田径训练中的跳高和跳远练习) 时, 可以融入“看水摘得多”的比赛, 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起跳能力。再有像一些途中跑练习, 教师可以在路上将一些类似于矿泉水瓶的东西按照学生跑动时幅度的大小摆成一条直线, 让学生按着直线中两矿泉水瓶间的距离调整跑动时的步幅, 进而达到练习步幅的目的。
(3) 在田径教学的中长跑练习中, 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沿着操场来回循环往复地跑, 那么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感到厌倦和疲惫, 这时教师不妨加入“圆圈追逐淘汰跑”、“蛇形超越跑”、“情景越野跑”一些中长跑的小游戏,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体育游戏中忘却疲惫和恐惧, 进而实现达到教学目的和提高教学效益的双重目的。
体育游戏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以及成功的美妙体验,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田径教学中有关技术、技能的重要知识, 同时也是学生训练劳逸结合的最佳典范。
2.3 体育游戏在田径教学整理活动中的应用
田径教学整理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训练后恢复平静放松的精神状态, 这种游戏的特点是发展身心、放松协调, 愉悦人的神经系统。对学生来说, 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整理活动都会显得非常重要, 他能够有效调节人体生理和心理机能状态, 转移大脑皮质层的兴奋点, 放松人体的各个运动器官, 使人恢复到很好的身心状态, 以便进入下一环节的训练阶段。通常, 在整理活动中, 我们会选择那些能够在情绪上及心理上调节放松性的新颖、独特而又饶有趣味的游戏项目。例如:最古老的的游戏“丢手绢”、“看谁笑”等一些简单或者带一些舞蹈或肢体动作, 这些游戏都能够使人快速缓解人体疲劳, 放松精神压力。
3 体育游戏在田径教学中应用的要求
3.1 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的规律
生理学资料表明:在人体生理机能方面, 男女之间存在很大差别, 男生在力量、速度及其灵敏上有很多优势, 女生在柔韧及节律上更为突出, 所以教师应在田径教学课上, 按照男女生在生理上的差异区别对待。如果是在女生班教学, 要安排一些群体性的娱乐游戏, 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鼓励学生不怕困难, 迎难而上的精神。如果是在男生班, 要安排一些竞技性和对抗性较强的游戏项目, 像篮球、排球等, 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竞技意识, 培养主观能动性。如果是男女混班, 那么教师应在充分考虑男女所占比例的前提下, 结合男女混班的各种有利因素, 合理地穿插和编排体育游戏, 以便促进田径教学的顺利开展。
3.2 要按照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安排游戏内容
体育游戏的编排也要按照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来进行合理的规划, 例如在冬季训练中, 教师应安排一些身体对抗性较小、强度较低的游戏项目。因为从生理学上讲, 冬季气温较为寒冷, 人体内的肌肉粘滞性大、各个器官生理机能较低, 一些类似于跳大绳、长龙蛇形跑等游戏项目较为适合, 这种游戏既可以预热学生身体, 又可以充分调动身体各部分机能, 进而使学生快速进入训练状态。相反如果是在夏季, 那么就应安排些有趣味、间歇时间长的游戏, 因为夏季气温高, 人体排汗量大, 不适合做强度大并且连贯性很强的游戏, 像那些钻爬栏架、连续跳山羊之类的游戏就很适合这个季节。再比如春秋两季, 气温较为适中, 人容易犯困, 此时, 就宜安排一些能够调动学生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娱乐项目, 像往返接力跑、攀越肋木等。
3.3 将讲究体育游戏的创新与趣味性, 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类的游戏项目安排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里所起到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安排在准备活动里的游戏, 他的主要作用是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承上启下;安排在技能、技术教学环节里的游戏项目, 他的意义在于加强学生对各技术要领的深刻理解, 而安排在整理活动中的游戏, 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放松精神, 恢复体力。无论是哪种游戏项目, 最终目的都是为课堂教育服务, 而有一点很重要, 就是对于以往游戏的创新性, 试想如果一种游戏项目被反复运用于同一类教学过程中, 那么学生会厌烦, 游戏的教学的辅助功效也会下降, 进而失去其存在意义, 所以创新及趣味性对于田径教育中的体育游戏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献银.引入拓展游戏促进田径教学的时间研究[J].田径, 2012 (1) .
[2]朱静华, 丛林.浅谈体育游戏在田径教学中应用[J].田径, 2012 (3) .
[3]杜祥居, 赵利鹏.游戏教学法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10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