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样性教育

2024-10-18

美国多样性教育(精选6篇)

美国多样性教育 篇1

一、杜威教育理念下的美国多样性教育

约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认为生活包括“人们所遭遇的事情,人们所追求的、所爱的、所相信的、所忍受的事情,也包括人们怎样活动和接受活动,人们行动和遭受、意欲和享受、观察、信仰、想象的方式”。由此可见,杜威对“生活”的看法是一个描述性的认知廓分,并不明晰。生活因划分方式的不同,有过去之生活、现在之生活和未来之生活,有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有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有儿童生活、成人生活;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有富裕生活、贫穷生活;等等。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上述各种生活中,最富概括力的就是 “社会生活”。既然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理应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多样性教育体系,而作为联邦制的美国正好是杜威理论的伊甸园,美国独立后,宪法规定,联邦政府不直接参与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办教育主要是州和地方政府的权力范围。州政府的立法机关制定教育的法律和政策,而对教学的具体经办和管理则由地方学区委员会来负责。由于各州政府有各自的立法权,决定了美国教育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全美50个州中,不仅州与州之间的教育设置有所区别,就是同一州内,学区与学区之间也各具特色,16000多个学区,每个学区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地方教学的独立性造就了多元性教育的模式,这和儒学“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具有会通性。美国教育体系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今天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三级体制和地方分权制与公私并举,相互促进,多样性教育模式并存的管理模式,使美国教育既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要,又能满足并充分发挥不同受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使教育充满活力和生机,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储备。

二、多样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1.注重大众化办学和开放式教学。首先是美国办学的大众化多元化模式。美国已经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还仍然支持和鼓励私立学校的发展,并给予财政支持。社会各阶层根据自身的条件及家庭背景,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富裕家庭的孩子可以上人数少、规模小、学费高、质量好的私立学校;中产阶级的子女可以免费上规模大、学生多的公立学校;移民多的地区,还专门免费开设英语补习班,让大家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其次是开放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观察员、指导者和主持人的角色,注重培养和调动学生的首创精神和参与意识,将学生的学习方法、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主要任务,把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手段、一种促进思维和能力发展的载体。

2.注重个性自主发展。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思想。大教育理念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教育,其大力倡导教育要培养富有个性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公民,发展个性的智慧和养成协作的习惯。美国教育当局认为,学生必须自主发展,而且也要实行自主教育。比如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不搞一刀切,提倡个性化教育,力图让每个学生的智商、情商和体能得到最大的开发。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中小学生相比,美国学生的课业负担很轻松,绝大多数中小学上课时间只有180天,日本有240天,其他发达国家也在200天以上。全年上课时日少是一个方面,美国学生每日在校时间也短,小学一般下午两点放学,中学三点放学。小学生很少或几乎没有家庭作业,中学生家庭作业也很少,由于没有沉重的课业负担,美国中小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学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为他们发展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各种兴趣小组非常活跃,除了体育运动的一些项目,音乐体育美术、写作、舞剧、乐队、科技等小组在放学后满足提升自己的兴趣,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学习上,提倡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自己制作课件,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学校很少关心学生的早晚自修,遇到问题会向TA(Teaching assistant)中心或RA(Research assistant)中心求助(注:TA或RA一般多由高年级学生担任)。学生在互相的交流帮助中从认知及其情感体验全面得到提升和“浸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

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教育的真谛,哈贝马斯认为在人们相互的交往交流中,形成一个相互理解的基础,真理的标准与人们的意见一致或共识有关,便有了真理的共同同意理论。杜威教育理念使得美国教育关注学生的多元化自由发展,通过社会实践、生活的体验直接感知知识的 “现场”,教育即生活;从生活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

3.注重发挥社会的管理和参与。美国的州和地方政府办学本身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二战后,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参与管理对办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单凭学校的力量很难完成对学生的教学任务,教育改革必须争取社会的参与支持,美国在这方面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有许多创新。比如,通过建立家长活动中心、开通热线电话、组织学校、社会和家长共同参加的主题讨论会来密切学校、社会和家长的联系,共同探讨改进教育的途径。此外,还特别强调吸引社会、家长参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几乎所有的学区委员会都是由专家、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和家长组成的,决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这些措施增加了办学的透明度,加强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对学校也是一种督促。社会志愿者或者热心、关心教育的家长通过走进课堂义务性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帮助。社区教育作为延伸带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完美地结合。学生家长以自己的家庭状况及自己的能力情况等综合因素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当然学校非常愿意这样做,也时常邀请他们来校参加活动,有的学校还和家长约定,家长作为义工为学校工作20个小时。

4.重视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公平是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教育公平是社会公正的一个战略性、根本性问题,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与长远发展。联邦政府通过健全法律体系来保证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发展,如《国防教育法》、《天才教育法》及《大兵法》等法规制度,主旨是促动教育机会的均等化和教育公平,美国的普世价值观念就是民主自由、公正法治。通过教育的公正性引导社会的发展更进一步朝向公正透明发展。美国政府的倡导和举措能够得到美国民间及团体的呼应,从经济与社会的整体效益出发形成教育机会均等和公正理念、共识。美国兰德公司是一家著名的智囊机构,其指出,教育的公平可以给社会带来难以预计的巨大财富并会给政府创收回馈丰厚的财政收入。美国的成功教育模式是从民间与政府的双向互动中达成的共识———对自由平等、教育机会公平的不懈努力、长期坚守。学校所在社区的资源,全部免费向学校、教师、学生开放,他们在互动中并全方位配合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三、各阶段教育的办学特色

1.学前教育。美国学前教育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保育学校(招收3-5岁的儿童)与幼儿园(招收4-6岁儿童)两类。正如前文所提,美国宪法未赋予联邦政府管辖教育的权力,因此,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学前教育政策架构,各州内部也未建立一致性的标准。目前有三个独立运行的系统,分别是Head Start系统、私立系统和公立系统,它们的宗旨在于:教育儿童辅助家庭;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儿童在饮食起居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儿童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身体,发展体育技能,了解社会生活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学会一些读、写、算的基本常识,具有一定的表达情意、观察、尝试、思考和概括的能力,为儿童进入小学做身心准备。

(1)开端计划(Head Start)系统,是由联邦政府于1965年创建,专门针对低收入怀孕妇女及育有一岁到两岁幼儿的低收入家庭,目的在于对抗贫穷,给贫穷家庭及其幼儿综合性的服务,其中包括教育、健康与支持性的服务。其中工作人员包括教师、社工人员、家庭访问员和健康协调者。关于师生方面,各州之规定宽严不一,根据美国俄亥俄州的规定,婴儿期师生比例为1∶5或1∶6,一岁到一岁半幼儿师生比例为1∶6,一岁半到两岁半幼儿师生比例为1∶7。

(2)私立系统中有三分之二为非营利机构,三分之一为营利性机构。营利性机构规模差距很大,大到连锁式的,小到自己家中带两三个幼儿的,其形式大致可分为全日托儿中心、部分时间的托儿所、家居保姆和安亲班。其对工作人员资格要求规定不一,有的只要高中文凭,有的要求学士或硕士文凭。

(3)公立系统可分为幼儿园和幼儿园前一年,主管单位是州政府,几乎所有达到入幼儿园年龄的幼儿都可以进入公立学校就读,但家长也有选择就读私立学校的权利。在工作人员的资格方面,规定工作人员要有州政府颁发的教师证。

2.基础教育。美国基础教育基本实行三级管理体制:联邦教育部、各州教委、学区委员会。基础教育包括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

(1)小学的学生人数一般在400-700,机构为公立和私立小学,一般实行六年学制,年级结构取决于学区中学的组织规模,往下包括幼儿园,往上到五六年级甚至八年级。课程的组织基本上以年级为单位划分,有些学校采用分组教学制和单元教学制。其教育宗旨为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发展儿童实际参与社会实践的机能并从中发掘儿童天生富有想象性的创造活动能力,从中塑造儿童民主生活的价值观及其民主参与的能力。这些方面是杜威民主教育理念的体现。

小学阶段的课程安排通过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常识、心理常识、社会历史政治常识等综合起来,当然语文里面具体到如何听说读写的环节。

(2)中学学生数一般在1500-3000,年级结构一般有两类:一是初中(7-9年级)+高中(10-12年级);二是中间学校(6-8年级)+高中(9-12年级)。中间学校与小学一样,强调的重点仍是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掌握某一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初中是学生升高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因而在课程和教学原则上更接近高中;高中以综合中学为主体,兼施普通和职业技术教育,也有单独设立的普通中学、职业技术学校、特种中学和其他中学,其教育宗旨为保持身心健康、掌握学习基本技能、成为家庭有效成员、养成就业技能、胜任公民职责、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具有道德品质。

中学的课程分为两类:一是学术性科目,如英语、社会学科、理科、数学、外语、人文学科;二是非学术性科目,如卫生、体育、家政、音乐、美术、工艺等。学校的课程安排完全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可选择的弹性体系,充分地发挥、照顾到个体认知兴趣差异,对学生实际学力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学有余力和学有所困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课程配套相应跟进,有目的、有针对、有效果。平时教学注重培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胡适实证主义的理念,胡适沿承的正是他的老师杜威的思想。从疑中求解,与笛卡儿“我思故我在”有着会通性。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鼓励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实际的小创造、小发明,将善于提问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链接起来,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早期教育基础,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中保障自由发挥的可能。“钱学森之问”从一个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育体系之弊,在儿童最富有天真烂漫的“十万个为什么”的早期阶段扼杀禁锢了学生的创意萌芽。要通过问题意识导向及解决问题的训练接合提升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课堂教学通过小组合作,重平等、重过程、重体验。中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又动脑,重过程、重体验、重感悟。

3.高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数量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多。全美4000 多所各类大学和学院,其规模和水平良莠不齐,结构类似金字塔,其顶端是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校,最下层有只进行教学的二年制社区学校。从隶属关系分,有公立和私立两种。政府的资金主要投入到公办学校;民间力量或者校友的捐赠一直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保持的优良传统。如哈佛这些名校就是私立学校,靠这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赞助方式形成教学研的良性循环,其成功主要得益于体制的灵活与高效,自主的办学方针和办学特色。

竞争性拨款和一般性拨款是联邦政府对高校教育的资金投入形式。州政府的相对独立性使其财政的独立性非常明显,因而体现在教育投资上是以州政府资金为主体的,联邦资助对公立院校而言是辅助性的“查漏补缺”。联邦资助只是私立院校的一个资金来源渠道而已,也表征了私立院校资金渠道的多元化,这也是办学特色的灵活多样性体现。和日常拨款相比较,科研拨款是联邦拨款中具有较大实际影响的部分。获取的资助额度和院校的科研能力相关,这是竞争机制的运用。以美国2005 年大学的科研发展经费为例,科研经费总量的30%被前20所高校占有,所有大学研发经费总和的80%被前100所大学占有。由此可见,院校的金字塔顶端拥有的是综合研究性大学,而且科研强势的地位不易撼动,其吸收巨额的科研经费靠的是强劲的研究能力,充足的科研经费又不断支持提供科研保障,促使其科研能力和地位更上台阶,科研地位不断巩固,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高等教育的宗旨是为每个人提供教育帮助他们的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通过研究及学术成就扩展人类的知识和幸福;通过相应的和适应的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教育实施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实现教学、科研、服务等三大任务进行的。美国的专科学校和社区学院多为二年制,用低廉的学费吸引学生,主要培养美国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相当于高职。四年制的高校主要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多为综合性大学、独立性专业学院、文理学院,代表着美国教学和科研的最高水平,美国大量的高精尖的科研任务由其承担。

四、现实启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中美两国在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在寻求和探索培养面向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是相通的。美国多样性、灵活性办学特点和我国教育的发展,虽然国情不同,背景各异,但美国教育发展的不少成功经验,仍值得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学习与借鉴。

1.从实现大众化教育的目标来看,我国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许多国家大众化教育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实现教育的大众化乃至普及化,只有依靠社会、民间办学才能解决。因为即使像美国这么强的国家,政府也无力将整个教育的运行经费都包下。据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民间办学的在校生总数占全国普通学校总数的比例只有13.44%,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刚刚达到30%,而美国这两项指标则分别高达70% 和80% 之多。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的大众化程度还比较低,在国家财政包袱相当沉重的情况下,鼓励社会、民间力量兴办教育,不失为推进教育大众化的一种明智而现实的选择。政府在“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同时,“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社会、民间力量兴办教育,政府宏观指导,放手社会、民间力量办学,形成“小政府、大教育”的发展格局。

2.美国教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兴办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公益性事业,需要不懈的努力。美国教育发展到今天,几乎都经历了几代乃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努力和辛勤耕耘,而且,美国绝大多数学校是非营利性质的,也正因此他们才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打下了扎实的民众基础。为此,教育办学者端正指导思想,坚持“办学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方针,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彻底消除短期行为,全面树立起长远发展的观念,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完善教育体系、健全教育保障机制,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的有机衔接,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3.美国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取胜的关键不在于外延规模,而在于内涵质量。美国学校的办学规模普遍不是很大,严控招生数量以确保生源的素质和教学的质量,私立学校也是这样做的。学校发展的战略重心是内涵式建设,教学质量的灵魂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质量的提升。跟进改善办学设施,降低生师比,深化教学环节的改革,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大学者大师之谓也,用实际的教学终端也就是高素质人才的输出为社会发展带来后劲、活力做出卓越贡献,打铁还靠自身硬,用实力树立自身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这些做法和经验对于我国教育很有启发意义。当前,我们教育还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迫切需要改变教育发展的战略,不能再无视现实,超越自身能力,走低水平重复建设道路,在外延上盲目扩张,适时将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内涵建设上,引导各学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找准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取一流。

4.美国教育普遍具有宽广的融资渠道,且在人力资本、科学研究和教学设施建设上舍得投入巨资,是其能够持续发展并成为“百年老店”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如何借鉴美国教育的做法,发展民间办学与政府办学并存,面向社会,多管齐下,全方位、多渠道募集发展资金,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难题,也是一个可以广泛开展发掘的领域。既牵涉到政策层面的问题(如政府是否给予民办学校经费补助,真正落实民办学校同等待遇),法律层面的问题(如社会捐赠的免税问题,终极产权的归属问题),关系到民间教育举办者的办学动机问题(如是否要求超额经济回报,能否持续追加教育投入等),又关系到学生及家长的思想观念问题(如是否愿意上民间学校,能否支付高额学费等)。一方面,政府应该尽快研究制定私人财产捐赠法,出台税收减免和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及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等措施,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机制,同时政府还应进一步明确民办学校资产的产权归属问题,打消投资者的思想顾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民办教育,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将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纳入一视同仁的态度,将对民办教育的资助列入其经常性教育的经费预算之中。另一方面,拓宽办教育的融资渠道,利用学校自身优势兴办实业或开发知识产品,面向社会寻找战略合作者并创造条件谋求在资本市场融资等,这些都是解决资金问题可以尝试的举措和努力方向。

摘要:约翰·杜威是20世纪美国伟大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民主主义教育家和社会实践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杜威形成了多元化、开放性与灵活性于一体的教育理念,积淀并形成了一系列富有个性特征的办学特色。讨论杜威多样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和研究其多样化教育如何从社会的边缘走到社会的中心,从世界的边缘走到世界的中心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认识今天中国教育的成就与问题,展望未来教育走向,制定我国教育的发展规划,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杜威教育理念,美国多样性教育,办学特色

美国多样性教育 篇2

美国留学签证申请花费降低支付方式多样。仔细了解2013年美国签证新政策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出国变得更容易、更方便了。这几年的美国签证新政策都表明美国对于中国人赴美留学、旅行、工作、移民的重视。接下来,让我们来详细了解这些新政策。

之前,中国公民申请美国非移民类签证的.费用主要有预约费(购买签证预约电话卡的费用,有价值人民币36元和54元两种类型可以选择)、签证审理费(160美元,约合人民币980元)、护照邮寄费(人民币32元)。按照新政策规定,自2013年3月16日起,预约费和护照邮寄费等两项将被取消。申请人只需支付160美元的签证审理费,这也就意味着申请美国签证的费用将降低到人民币一千元以下。同时,如果申请人错过或者更改约定的面谈时间,申请人将可以再次免费预约。同时,拨打预约中心电话咨询签证问题也不再收费。

申请美国签证的付款方式增多,更易操作。过去,申请签证只能通过中信银行现金支付签证费用。现在,申请人除了可以通过中信银行现金支付费用外,还可以通过中信银行ATM机上刷卡支付,也可以使用借记卡或者信用卡在线支付。

除此之外,上网预约面谈的等待时间将会缩短,与签证官面谈后拿到签证也会更快中国留学生也可以不用像过去那样担心签证面谈的问题,在回国之前就可以上网预约面谈时间,安排好回国的行程。

美国签证新政策更有利于签证的获取,对于所有签证申请者,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同时,这些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使领馆在签证方面的服务,使更多的申请者得到实惠。

★ 澳大利亚探亲签证邀请函

★ 澳大利亚签证申请的体检表详介2

★ 留学韩国申请签证注意事项须知

★ 美国留学:申请签证面试当天注意事项

★ 澳洲留学学生签证类别的注意事项

★ 签证单范本

★ 澳大利亚探亲邀请函

★ 关于澳大利亚的简介

★ 澳大利亚留学计划书范文

美国多样性教育 篇3

公租房住户收入多样化模式的历史演进

历年来,为实现公租房住户收入多样化,美国联邦政府确定了一系列任务目标与工作重点。起初,公租房计划侧重于解决低收入工薪阶层家庭住房困难,其安置具有临时性。1974年,鉴于公租房贫困人口集聚日益增多,国会对1937年《住房法》实施了修订,以确保所有公租房项目在合理时期内安置各类收入人群,通过低收入贫困家庭的分散安置,避免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公租房采取的住户收入多样化发展模式要求政府公共投资对私有资本进行有效平衡与调节,以免产生过于庞大的高低收入分化住户聚居群,尤其在中产阶级集中的城市物业产权状况日益恶化的内城区域。面对部分地区拆迁低收入群体为富裕阶层腾让空间的舆论抨击,全美住房管理部门认为,公租房项目兴建之初旨在为工薪阶层提供临时住所,并非为社会长期失业人群提供社会福利。重要的是,公租房不应单为社会贫困阶层而建。

纽约市政府在公租房住户多元化模式改革方面率先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纽约市住房管理局推行包含工薪阶层与双亲家庭的层级系统。1979年,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批准纽约市实施新的公租房申请分级制。根据纽约市住房管理局计划,“公租房申请者按收入水平共分为三类,参选的申请者,40%收入水平较高,20%收入水平较低,40%收入居中;分级制的工作目标,在于使各类申请者同意接受政府安置”。显然,它偏重于接收中高收入群体住户。根据1980年数据统计,公租房申请者第一级收入水平为人均3300美元/年~1.06万美元/年,第二级收入水平为3301美元/年~1.3万美元/年,第三级收入水平为7201美元/年~1.3万美元/年(三项分级均在联邦政府限额范围内)。显而易见,分级制旨在“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不同收入住户数量进行调节,有效解决公租房住户的收入差异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分级制并不排斥特殊情况(如为流浪者服务的福利旅馆)下住户优选的实施,以充分保障极度贫困人群的社会利益。公租房混合居住社区在各财政资助开发项目内实施住户收入多样化探索的大胆尝试。1990年,美国国会首次批准进行公租房项目住户收入多样化探索试点,当年出台的《克兰斯顿-冈萨雷斯国家经济住房法》(Granston-Gonzalez National Affordable Housing Act)授权4个公租房管理部门各自进行改革尝试。试点方案将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出具的住户遴选宽松指导意见全盘纳入,允许各相关公租房管理局最多可将特定开发项目近一半住房出租给低收入家庭,但收入过低家庭例外。

1998年,美国国会再次寻求解决公租房的贫困过度集聚,公租房住户收入多样化扩展被作为永久性法律规定得以确立。在此期间,公租房改革试点局限于部分城市,更宽领域的公租房制度改革也起步尚早,成效有待检验。然而,事实表明,基于贫困分解化的工作理念,美国公租房计划已经萌发新的政策取向。1998年美国出台的《公租房改革法》规定,公租房40%以上的入住户,其收入须低于本区中等家庭收入的30%,该收入标准同样适用于75%的租房优惠券初次领受者。此外,若住房管理部门将75%以上的租房优惠券分配给收入低于本区中等家庭收入30%的租户,则收入低于本区中等家庭收入30%的新入住公租房住户比例最低可降至30%。再者,该法要求所有公租房管理局启动新的住户安置方案,在相对贫穷的公租房小区安置高收入住户群体,同时提高富裕小区低收入住户群体比例。

公租房住户收入多样化模式的要件

推进收入水平各异的多阶层社会聚居区建设,有助于改善低收入民众居住条件,提高社区教育质量,优化社区环境,丰富商品供给与社会服务。同时,可以为贫困家庭适龄青年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增强其生活信心,有利于社区繁荣稳定。创建混合居住社区最大的挑战在于,能否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中产或资产阶层集体迁入并长期居住,为社区建设发展提供有效社会群体支撑。对建于贫民传统居住区的混合居住项目而言,实现经济融合是首要目标。在新建社区宜居、安全及稳定旗帜的感召下,社会中产阶层对公租房信心日渐增强,进而选择迁入居住,在经济融合的基础上,种族融合也得以不断增强。

与非混合居住公租房相比,混合居住公租房彻底反置了居民财富分散模式。混合居住公租房不寻求在高收入住户群中插入低收入或混合收入群体,而是试图通过前期集中居住区提供的良好居住条件,吸引高收入住户群入住低收入生活社区。为此,相关条件不可或缺:一是房屋配套设施良好,足够对市场消费者构成吸引;二是项目安全须认定达标;三是管理规范完备,租户甄选严格。

要达成吸引高收入住户的工作目标,须对公租房采用的绩效筹资法或公平市场租金法做出适当调整。在绩效筹资法中,本年度租金总额作为下一年度租金预测基数须从可得最高支付补贴中对应扣除,租户所缴租金增加额不跟奖励挂钩。相对而言,若只扣除租金总额增值的85%,经过几年的积累,奖励可达可观的数额。从实际情况分析,有必要规定高扣除额度,即用于计算绩效筹资系统的租金总额不得少于实际租金总额的80%。公平市场租金法可对照执行收入增加折化处理程序。然而,同吸引责任感强的住户比较而言,吸引高收入租户的目标价值尚存较大疑问,原因是通常缺少确凿证据证明大型公租房租户行为同租户收入或其他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实施类型奖励同管理简化的工作目标也完全背道而驰。美国国会及联邦政府部门(以住房与城市发展部为代表)均把经济融合作为公租房运作模式的改革导向。对公租房而言,高收入住户家庭成员多有固定职业,会激励并带动社区成员积极就业。实际上,公租房混合居住法基于大胆的间接推理,可认为其更直接的准入原则是,公租房居住并非普通权利,而是一种特权,权利实现依赖于政府提供的巨量住户补助,补助的争取要求相关社区成员至少先前并持续具备最低限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尽管多样化目标的实现存在变数,更为重要的是,严格的租户甄选必将使公租房的可管理性得到强化与提升。各公租房管理局不能采用明显有悖于租户多样性要求的住房政策,或基于任意性理由对任何社会群体实施整体排斥。endprint

公租房住户收入多样化模式的效应

贫困人口过度集聚会导致公租房走向失败。贫困人口分散居住可有效降低贫困集聚,化解社区社会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联邦政府于1992年推出的“希望6号”计划,即基于此种考虑。住房与城市发展部多次公告宣称拟以“希望6号”计划为突破口推行公租房计划的全新改革。其宣传大致勾勒出两幅图景:“‘希望6号实施前”是色彩单调、贫困破旧的平顶住房,“‘希望6号实施后”则为色彩鲜艳、有篱笆护栏、具备典型美国特征的斜顶混合居住建筑。根据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提供的数据,研究人员推算,美国每年拟拆除1.1万套公租房,这些住房先前多由收入低于本区居民中等家庭收入30%的住户居住。新建公租房数量基本按4000套控制,全部安排为混合居住项目,多数分配给收入高于现住家庭的住户居住。

不论房屋资金来源如何,混合居住对公租房管理至关重要。事实表明,住户多样化与其他住房政策的合理配合运用,可有效优化公租房住户结构,是公租房运行机制建设的重点方向。然而,作为大力缓解城市贫困集聚的大胆尝试,混合居住社区构建须在区域房地产市场与项目建设选址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进行。房地产市场发达以及建有都市复兴展示区,能有效吸引不同收入阶层人士的城市,可充分结合自身实际,考虑创建全新的混合居住社区。并非所有项目点都具备实施安排收入为区域中等家庭收入60%~80%的家庭入住的混合居住条件,吸引收入为区域中等家庭收入95%以上家庭入住则显得尤为困难。在规划方面,都市复兴展示计划致力于探索住户收入分类安置。根据规定,公租房主要用于安置收入为区域中等家庭收入80%以下的住户。然而,受联邦政策取向等多重因素影响,多数入住家庭收入低于区域中等家庭收入的50%。为增加住户代表性,一些住房管理部门考虑推行住户收入分级安置,在申请储备名单中将申请者按收入进行分类,住户安置须维持预定的收入分类标准。

除运用住户遴选标准来改变管理公租房项目住户结构外,公租房管理局也通过新建住房及其他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为降低居住密度,某些公租房管理局根据《住房法》第八条款成屋计划规定对家庭成员较多的住户特事特办,允许其租赁私有住房并给予住房补贴的方式加以解决,在多成员家庭搬出公租房后新安排成员数量较少的家庭入住。成员较多的家庭,也可通过分散居住等方式进行安置。公租房管理局对《住房法》第八条款成屋计划规定的灵活运用,较大层面上源于联邦政府的大力财政支持。各公租房管理局熟悉住房制度的最佳运作方式,可保证联邦划拔资金的高效使用。同时,结合资金来源及数量,各公租房管理局的工作任务主要集中在降低公租房居住密度上,以解决住户过度拥挤的问题。

公租房混合居住的基本原理与分散居住类似。社区的正常运转,要求有充分就业的核心居民,以支撑社区商业发展、提供行为模范,以及增加社会资本量。居民收入层次实现多样化,有利于公租房更好地融入周边社区,低收入家庭也可从与高收入家庭为邻的过程中受助获益。

公租房住户收入多样化模式面临的问题

尽管公租房有用于修建混合居住项目的投资,但面临资金链薄弱、投资主体意愿不强等问题。项目融资方、评估机构及社会投资主体习惯于选择由市场定价的公寓楼等简单型标准化项目,往往对修建多用途的混合居住住宅计划缺乏兴趣,投入资金有限,无法充分满足项目建设所需。作为中低收入公租房的重要资金来源,政府补贴数量有限,投资强度较弱。

公租房政策制定者也许将引入高收入阶层住户宣扬为增加低收入阶层住户社会资本的重要方式,但社区整体建设的真实要求是,单纯意义上的在业与失业群体共同居住只是迈向社区振兴的第一步,除混合居住外,配套措施还应包括改善公租房环境以增加其对工薪阶层的吸引力。公租房的问题不仅限于住户本身素质,还涉及住户所受待遇问题。在缺乏设计、管理及提供服务等综合调控及配套措施的情况下,单靠增加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低收入阶层住户,无论其数量多少,均无法有效提升其他居民的现实生活水平。

美国混合居住政策的实施,较大地改善了公租房居住品质,多数严重简陋地区的高密度、高层和营房式的建筑被低密度和低层的住户所替代。但同时,更好设计、更高质量住房的开发、密度的降低以及混合收入战略导致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公租房单元减少。同时,在简陋公租房拆除重建后,原先居住家庭回迁的数目较少,原公租房房客被收入较高的房客所替代,公租房的中产阶层化导致部分原居民利益受损。

深层次的公租房人口混合居住计划要求进一步扩大入住居民的社会阶层与种族代表性。正如对公租房计划的早期政策关注一样,深层推进的政策倡行者,对贫富差距背景下穷人如何从与富人同居的事实中获益缺乏政策性预见。近年来实施的以高档住房与经济住房共同修建为内容的城市开发建设,提升了社会低收入阶层的居住条件。然而,除物质居住条件外,收入高度差异化住房政策的推行,对社区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收效并不明显。

结语

公共资金有时可有效地运用于扶助混合居住社区中的贫困家庭。然而,将现有的低收入住房改造为混合居住社区,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能得到妥善的解决。为确保在经济型住房修建方面不断取得进展,需政府及社会多重努力,确保在新开发集体住宅时同步修建经济型住房,避免所有新建住房均实施市场定价。公租房的改造,需要公租房社区逐个转型发展,要求社会做出帮助底层贫困民众的更大承诺,在为居住困难者修建更多的蔽身场所及过渡型住房的同时,政府应增加住房租赁券的发放。简而言之,公租房的改造发展,旨在逐步解决公租房的贫困化问题,不应以减少廉租型住房供应为手段。

美国多样性教育 篇4

一、2005年版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

2005年版的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是在2000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并不是对原有分类的简单更新或微小调整, 而是研发了一套多维度展示高校间异同的分类标准。这样做是由于美国的高校数量日益庞大, 单一的分类标准无法适应当今日趋复杂的高等教育系统。2005版分类的出台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卡内基分类标准的目标, 并作为政策分析和高等教育研究的工具。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 卡内基分类标准已经突破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 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在决定拨款时也会以之为参考, 高等教育机构可以以此为参照来定位自身, 同时也构成《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 (U.S.News&World Report) 对大学排名的参照基础。

卡内基2005年版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包括六个平行的分类方案和一个可选择的分类, 分类标准的多维化可以使高度分化的美国高等院校归入不同的类别, 这样每一类中的院校之间就具有一定的可比性[1]。研究人员则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来选择不同的分类, 也可以通过分析在多个分类系统中类别归属相同的院校, 从而创建更为精确的院校组。在多维分类标准下, 六个平行分类包括本科教育分类、研究生教育分类、学生结构分类、本科生特征分类、规模与设置分类、基础分类。前五个属于新增分类, 主要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 关注高校教学中的三个基本问题[2], 在尝试使用多维分析框架的同时, 也推出了延续传统的“基本分类”, 但是在传统框架下改变了类目顺序的版本, 从而尽量避免使分类和排名相混淆。最后新增的这个分类是“社会服务分类”, 延续美国的实用主义基调, 从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功能出发, 考察高校与社会结合程度, 也是适应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也与高校三大职能出现的顺序相吻合。

二、不断更新的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美国是个庞杂的国度, 这点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也得以体现。审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美国高等教育所呈现出来的多样化特征, 这也是该系统的显著特征之一。在美国, 所有大学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都可以按照自身状况选择发展轨迹, 不需要受到过多的政府力量干预;而且没有国立大学的存在, 更加重了其多样化性格特征。

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 最初作为一种研究、分析工具, 主要用于描述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并对同类教育机构进行比较研究[3]。多样化的存在使得其需要一个工具来进行归类, 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便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这个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分类标准过去有五个版本, 2005年版是根据新形势对旧有版本作出调整后的新的标准, 多样化发展无疑也成为促使其更新的一个因素。从2005年版的各类指标来看, 确实对美国高等院校的多样化有了全新的诠释。

(一) 本科教育分类 (Undergraduate Program Clssification)

根据全美院校情况, 推出了三个层次的二级指标, 首先考虑的是授予学士学位和副学士学位的比例, 其次文理学科和职业学科的学士学位授予的比例, 最后是考察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的重合程度, 一共可以得到17个细分类。仅在本科教育层面, 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多层化的结果。美国的本科教育也就是在如此的分门别类中进行, 分类很细, 考虑到了许多方面的特征, 足以说明本科教育阶段存在着门类众多的院校。

(二) 研究生教育分类 (Graduate Program Clas sification)

这项分类考虑了两个层次上的指标, 首先按照高校在研究生学位中是否授予博士学位进行划分, 其次按照各学位授予的学科数量、布局和各学科所占比重进行归类。这样划分标准把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划成了18个门类, 各个门类都有其显著的特征, 可以凸显出不同种类研究生教育机构的具体特点, 体现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三) 学生结构分类 (Enrollment Profile Cla ssification)

根据各个层次的学生构成和各个学位的授予这两个层面, 把全美各个高校中的众多学生划分到了七个类别。不论学生的来源, 这个分类标准将他们先统一到高等院校里面, 再按照其学习方式, 而不是个人具体特征 (肤色、种族、国籍等) 进行划分归类与研究, 良好地反映出美国学生结构的众多特点。

(四) 本科生特征分类 (Undergraduate Profile Classification)

尽管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很多, 高等教育的主要部分还是本科生教育。在这个平行分类指标下, 首先按照本科教育是否授予学士学位划分, 然后按照是否全日制的本科生比例进行划分, 而对于那些授予学士学位且全日制学生比例较高的院校, 在第三层次上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和转入生的比例再进一步细分。这个分类标准下可以产生13个结果, 恰好反映出在美国各高等院校学习的本科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的类别多样, 不仅包括最终颁发文凭类型的特点, 还涵盖了学生如何在高校中学习的特点。

(五) 规模和设置分类 (Size&Setting Classi fication)

美国的高等院校本身规模差异就很大, 无论是“巨型大学”、私立大学、州立大学, 还是社区学院, 其学校内部规模和设置状况都有所不同。而2005年版的卡内基分类法, 它首先按照高校本科教育中是否授予学士学位来划分, 接着按照全时当量学生人数来分段, 然后在授予学士学位的学校中, 根据本科生住校和全日制的比例再进一步进行细分, 得到的17个类型的结果再次说明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下的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学校规模相当可观。

(六) 基础分类 (Basic Classification)

尽管2005年版推出了前述五个维度分类标准, 但这种基础分类是卡内基分类法的拳头产品。改进了2000年版的分类方法, 通过对院校大类、院校类别和具体描述性定义三大层次的标准修订, 基础分类一共得到33个结果, 分别按照副学士型、博士型、硕士型、学士型、专业型和部落学院排列, 避免了此前出现的将分类和排名相混淆的局面, 仅仅是因为该类型高校的学生所占有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的比例排序。新分类根据学位层次、隶属、性质、地理位置、规模以及校区数量来作更深层次的细分, 使得美国高等院校的多样类型能够在此分类标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以博士型为例, 在七项科研指标和师均得分情况考察下, 又划分出了三个类型的院校[4]。

从另外一个角度不难发现, 美国各个高等院校的个性化特征, 都可以在这份2005年版的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中找到证据。从前面五个多维分类框架来看, 虽然只有五个维度, 但每个维度的二级分类指标数量不小, 总体的可能性组合达到186624[5], 每个维度细分出来的这些子标准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 构成了考察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棱镜, 大大提高了对各个高校内在特征和外在特点的描述力度和区分力度, 使得多样化系统的多样性特征跃然纸上。尽管存在这样相对完备的分类系统, 但还是不能把美国所有的高等院校都概括进去, 分类栏目中还存在着“其他”。

和以往版本的分类标准相比较, 新标准富有强烈的时代性。1994年版本更大程度上考虑的是研究经费多寡而把各个院校加以划分;2000年版本经过调整后, 学科类别和博士学位授予情况成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而在2005年版本中, 多维分类框架的引入再一次抓住了多样化改变的脉搏, 做出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划分维度[6]。

而对于某一具体学校的定位, 其学校特征可以根据自定义的项目名单进行查找定位。以斯坦福大学为例, 可以得出如下表的结果。通过进一步运行可以看到全美众多学校中, 在所有维度上与之相似的学校, 只有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和耶鲁大学这四所。这个划分并不是为了说明它们完全相同, 而是恰好折射出院校之间只有相似, 高等教育系统多样化具有相当大的活性。

来源:2005 Carnegie Classifications lookup&listings Institutions Lookup, http://www.carnegie foundation.org/classifications/sub.asp?Key=748&subey=16815&start=782

三、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促进多样化进一步发展

2005年版的卡内基分类法引入了第七项分类指标:社会服务分类。此项分类主要从高等院校的第三职能即直接为社会服务入手, 考察高校与社会、社区的结合度。在此分类标准实施办法上, 和以往类似, 主要采取让高校自愿参加填写数字报告, 经由一个全国性的评审委员会审查。这是要考虑高校在运行过程中, 从课程设置到其他诸多方面与社会需求结合的程度、对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促进社会福利的贡献, 同时也包括社会发展对学术发展的促进作用等。这项分类指标从2008年初启动调查, 到2008年底正式推出[7]。

该项标准的推出, 会让高校对社会服务这个项目投入更多关注的目光, 发展和巩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这个标准的颁布, 不仅使美国在注重实用主义的理念之下走得更远了, 而且使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时刻不能忘记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尤其是社区学院, 本来就植根于社区, 服务于社区, 这项标准也多多少少巩固了社区学院在美国社会的地位, 使它们不至于受到排挤而遭到边缘化。加上各类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也踊跃参与, 那么在这项标准的分类之下, 竞争又有了新的概念。这项标准不仅突出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而且会使各类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计划上, 也会有意识地加入服务社会、服务社区的理念;同时, 这也是在社会抨击美国大学生质量下降、社会观念淡薄、个人主义至上基础上, 经过深度反思后的产物, 能够使高等教育各个主体在这方面的意识得到加强。通过分类标准的更新将高校与社会结合的重要性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从而促进高校在与社会结合度这个标准上能够持续发展;参与院校也会因为该标准的存在, 有意识有目的地发展社会服务, 按照学校自身特色与所处的环境特点开展这项工作, 多样化程度也会随之提高。

不仅如此, 由于前述五项多维平行标准的存在, 高校在以后的发展上就不会停留在过去的基础分类状态中, 而会在这些标准的带动下, 使自身朝向有特色、有质量的方向努力。依据标准得到的组合数据, 也预示美国的高校会出现更巨大的多样化的可能。这样, 分类标准在鼓励高等教育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使高校看到没有必要围绕着某一单一的分类模式来调整自身发展轨迹, 也不能为了迎合某一目的而牺牲自己已有的优势和特色。

美国作为一个大熔炉式的多元文化社会, 高等教育系统体现着其多样化的特征。从现实出发, 可以看到院校类型、办学形式、管理、财政、种族以及生源上无不体现出这种色彩[8]。经过修订后的2005年版卡内基分类标准, 也在向世人展示这些特征, 尤其是院校类型、办学形式、生源等几方面尤为突出。并在今后的发展中, 促使这类多样性的提高。因为有了这种多维度和及时更新的分类标准的存在, 高校会注意参照这些标准不断完善, 高校之间也会形成竞争, 而这种竞争也带有自身独有的色彩。

参考文献

[1][2]程莹, 刘少雪, 刘念才.美国卡内基2005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借鉴与启示[J/OL].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2.jsp-tablename=1103.

[3]史静寰, 赵可, 夏华.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与美国的研究型大学[J].北大教育评论, 2007, (2) .

[4][7]卡内基促进教育基金会[EB/OL].http://www.carnegi efoundation.org/index.asp.

[5]John L.Pulley. (2005) .Carnegie Overhauls Its Classification System, Chronicle of Higher Edu cation.No.52Issue.14:p.A.39.

[6]郑桂珠.2005年版卡内基高校分类法及其变革特点[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6, (5) .

美国多样性教育 篇5

笔者最近在美国考察期间, 参观了美国很多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华盛顿国家大草坪东南侧, 与国家美术馆遥遥相对,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博物馆。它是一座主要由玻璃、大理石和钢材构成的现代化建筑。馆内共有24个展厅, 陈列了260架各个历史时期的飞机, 40个宇宙飞船的部件, 50个各种类型的导弹、火箭、登月车的原机或备用品 (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复制品) 生动展示了人类飞上蓝天的辉煌历史。因而, 它成为了一个令人激动的展览馆, 也是一座科学的殿堂。

博物馆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观众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浏览, 形成“人与展品”的多方面互动关系, 最终实现信息的传达、接受与认知。在展示空间环境中, 视觉语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在展示空间中会受到展示空间面积、建筑层高等众多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样一个大型的飞行博物馆, 展品数量较多, 展品体积较大, 无疑为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和空间布局增加了不少难题。一般国内博物馆在面对这么多大体积的展品时, 通常会根据自己展馆面积的大小, 进行同等比例的缩放制作模型展示, 或者是对展品进行分段及解剖展示, 很少会使用实物展示。而在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博物馆内, 进入博物馆正厅“飞行里程碑”, 便可看见各种各样的飞行器或悬挂在半空中, 或停放在宽敞的地面上。博物馆巧妙地利用展厅的顶部及大厅背景墙进行展示, 事实上这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同时, 从大厅顶部的玻璃顶棚射入的自然光又解决了这些展品白天的照明问题。而夜间, 顶棚上的一盏盏射灯又将这一架架各时代的飞机照射得更加生动。当观众进入展厅, 抬头看到这一架架悬挂着的飞机的时候, 就会觉得它们仿佛正从你头顶飞过, 十分壮观!这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是前所未有的。可见, 空间与主题的协调及其合理化分隔是展示设计的难点和关键点。越是优秀的博物馆, 在空间营造上越可以让观众倍感亲切, 因此, 以展示主题为龙头, 以展品内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为脉络, 合理划分空间, 才能实现最佳展陈效果。

博物馆分上下2层, 除了中厅设置有美国“阿波罗”和苏联“联盟”号飞船实现对接的大型模型外, 每层还设置了很多专题类展厅, 分别陈列飞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类飞机、火箭、导弹、宇宙飞船, 以及著名飞行员、宇航员用过的器物。而这一个个小展厅给笔者也带来了很多的惊喜, 让人领略到更多全新的展示形式及视觉表现手法。

一、丰富、形象的展板形式

博物馆展示中大量信息内容都是由展板来传递的。因此, 在一块普通的展板中, 如何能将展品的信息更简单明了地传达给观众, 这是在展示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中, 对此问题我就找到了答案。一层的宇宙探索展厅虽然很小, 可是一张张精美的展板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该展厅主要是展示多年来人类在探索宇宙中的发现。而在科普类展板的设计中, 将展品和模型结合展出, 打破了单一的二维平面展示, 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图2所示, 亚克力制作的九大行星立体模型, 就可以帮助观众很快地了解星球的分布。另外, 展品与模型的组合展示, 形象的原理解剖图配以文字的说明, 即使是非专业的观众也可以对该展品的性质与功能有所了解。如图3所示, 展板展示了早期的天文望远镜, 并介绍了其使用方法。再有之, 展板画面与地面相接, 让展示的二维平面视觉得以伸展。如图4, 在展示人们对三棱镜的发现从而解析了光的色彩时, 为增强其展示效果而延伸了展板画面, 将其与地面相互接合, 达到了极佳的视觉展示效果。在展示中还利用一些光电显示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对一些重要信息着重展示, 也是一种既简单效果又好展板的展示方式。这样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展板, 让平日里觉得宇宙天文、航天航空相关知识神秘乏味的笔者也产生了兴趣, 并兴致盎然地参观一个又一个展厅。

二、形式多样的互动装置

博物馆的展示活动越来越重视观众的参与度。观众在参展的过程中, 只有受到某种感官刺激的影响, 才会引发自觉的参观活动。如触摸屏等一些多媒体互动装置, 在对展品的补充说明上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它能引起观众对展品信息的关注, 增进观众对对展示内容的了解, 完成理想的信息传播过程。当然, 简单的机械结构互动装置在展馆内也到处可见。如图5, 该厅是展示航空用具的展区, 设计师有意地将一些展品放在一个个木箱内, 由观众自己打开来看, 而在木板上图文并茂地介绍展品。这样有趣的设计还有, 如介绍早期美国飞行员身上的装备时, 就把一边的文字展板设计成一张张小便利贴, 观众掀开后就可以看到对应装备的实物照片, 十分有趣。又如图6, 作为一个航天航空科普教育的基地, 该馆内设有多种互动体验装置。其中热气球升空装置, 小朋友只要将重物拿开, 气球就自动升天了, 这可以让观众更真切地了解人类早期利用热气球的飞行之旅。儿童在娱乐游戏的同时也就接受了这些信息, 而这些信息的传播效果远比解说员的讲解要好。所以, 在展示中增强互动效果, 可以拉近参观者和展品内容之间的距离, 寓教于乐, 给参观者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三、令人震撼的展示多媒体演绎

博物馆展示空间中, 仅仅依靠静态的展板形式来陈述展示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了。观众对动态视觉的兴趣远高于静态视觉。因此, 适当地增加动态视觉装置, 可以有效地提高展品的信息传播强度, 丰富展示形式, 动静结合, 达到较好的展示效果。运用很多液晶屏进行信息传达, 这比一些静态图片更吸引观众, 也丰富了展板设计的形式。如图7的展示就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 将一些高倍望远镜内的宇宙照片放大, 极富视觉美感, 能够吸引观众眼球。还有一些展厅设置了一个视频播放室, 既可以供一些观展疲倦的观众休息, 又可以继续为他们传播展示信息。

四、生动形象的场景还原

在博物馆的展示中, 场景展示通常可以营造气氛, 让人有种穿越时空、亲身经历的感受。博物馆内的场景展示有多处, 但是在形式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精美逼真的蜡像雕塑按一比一比例的全景还原, 虽然家具、纺织品等都为道具, 但是其整体的逼真程度实在令人震撼。这样的场景通常具有故事性, 吸引观众前往下一处的展区。另一种就是根据当时的一些照片, 用简单的平面立板结合实物展品进行人物展示。这种展示方法比第一种形式制作成本低又具有一定趣味性, 可以将一些展示内容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在展馆内诸如这样场景与展品的展示还有很多, 它们的设计大多来源于一些当时的旧照片, 对之进行生动形象的场景还原, 并配以相应的音乐作为声音背景。这样让观众置身其中, 感受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从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事实上“展示”作为一种传达性的设计, 要针对展示的对象而设计, 即对展品或者信息分析后再进行设计, 把展示对象以一种易于理解、充分表达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完成完整的传达流程。展示空间设计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由一条条匠心独运的轴线组织起来的空间单元, 昭显出一个具有特定情感氛围的展示主题。展示方式不是机械的表述, 而是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成规律及美的形式与法则, 使空间设计、理念艺术和技术巧妙地交融。空间与道具是展示呈现的实体媒介, 平面与媒体是展示信息的视觉化体现。

美国华盛顿航空航天博物馆给我们带来的丰富多彩的展示形式和新颖的视觉传达手法远不止这些。它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导入到展示设计中, 改变了过去博物馆只是为了展示而展示。事实上, 展示最核心的部分是观众、展品、环境这三要素, 展品与观众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展品带给观众某些信息, 而观众的反馈有可能会改变展品的展示状态。互动可以使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和感受展品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调动观众的学习积极性, 设计中人性化的视觉语言使得整个展示空间更加温馨。该博物馆在色彩上更多地考虑到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需求, 不再像以前黑压压的一片, 而是充分运用一些明亮和温馨的颜色, 营造合适的空间氛围, 给人以舒适和美的感受。在虚拟视觉语言上合理采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将观众引入展示中去, 使他们成为展示的一部分, 增强展示的互动性、体验性, 这些都是笔者本次参观后的最大感受。

随着经济的日益腾飞,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中国也出现了博物馆建设热的现象。但是正如很多国外设计师所担心的, 这些设计是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不到位”的设计往往会因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被淘汰, 也就更不能满足人们对展示信息的获取。而馆方对此比较无奈, 在短期内又无法改建或者重建, 这样的博物馆就成了无人问津的城市“摆设”。这实际上也对展示设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未来更多的设计师能在博物馆设计中取长补短, 将我国的博物馆展示推向一个新高峰!

参考文献

[1]董春欣.会展空间与艺术设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7

[2]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5

[3]史习平, 马赛, 董宇.展示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4]沈海军.视觉语言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美国大学招生的多样化探索 篇6

一、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引入

美国高等教育发端于1636 年创建的哈佛学院, 迄今已300 多年。在殖民地时期, 美国本土建立的学院以欧洲的教育模式为参照, 深受其母体欧洲大学“办学自主、学术自治”传统的影响, 殖民地学院的入学考试都是自主进行, 且没有笔试, 一般由校长或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试。美国建国后, 虽然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新建学院数量剧增, 但大学招生由各校自定标准、自主录取的做法并没有改变。

内战爆发后, 美国大学进入转型期, 伴随着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的增加、类型的多样化以及高中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 大学入学率也迅猛增长。从19世纪90 年代至20 世纪50 年代, 公立大学通常根据获得认证资格的公立高中的毕业文凭来录取学生, 但东部的私立精英大学由于入学竞争激烈, 除了高中学业成绩外, 还参考其他入学标准, 如推荐信、个人信息 (含家庭社会地位) 、志愿书等。转型期间, 私立大学于20世纪初发起成立了大学委员会, 先是开发了学术科目通用考试作为入学标准, 后又将SAT (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引入大学招生。SAT即“学术性向测验”, 后改为“学术评估测验”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 , 其最初的定位是测量固有智力天资的智商测验而不是测试学生对学术课程的掌握程度。20世纪50年代, 美国中西部的公立大学开发了ACT (American College Test) , 即所谓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 作为SAT之外的另一种选择。此后, SAT或ACT等标准化考试成绩便取代高中成绩成为打开大学之门的“万能钥匙”。

二、大学招生的考核指标

发展至今, 美国有入学要求的大学 (相对于实行开放入学的大学而言) 一般是通过指标多元的综合评价来选录学生, 要求申请者提供SAT或ACT分数、高中成绩、大学先修课程 (Advance Placement, 简称AP) 和国际高中文凭考试IB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简称IB) 等成绩、推荐信、课外活动、才艺证明、小作文等材料中的一种或数种。其中, 高中成绩是美国大学入学最重要的标准。但大学在评估此项指标时, 并非片面追求高分数, 而将其放置到学生的中学教育条件或家庭背景中进行综合评价。标准化考试分数是除高中成绩外的另一条主要入学指标, 也是大学排行榜的影响因子之一。此外, 美国大学非常注重学生追求上进、挑战自我的精神, 鼓励学生在可能的情况下多选修难度大的高级课程或大学预修课程, 如AP、IB等。修习并通过这些高难度课程的考试, 可以为成功申请大学增加不少筹码。课外活动也是一些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在考察学生入学申请时比较重视的内容, 它不仅有助于大学了解学生对非学术活动或在学校以外社区活动的参与程度、承担的义务、所作的贡献, 而且可以关注到学生的特殊才能或成就。推荐信在入学申请中亦占有一定分量, 一般要求学生提供由高中最后两年主要课程任课教师所写的推荐信, 有的学校也欢迎学生提供由课余打工的雇主、才艺教练、社区宗教领袖、朋友乃至家人写的额外推荐信。由于希望选拔到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些大学还鼓励申请者提交自己在艺术、体育或其他方面的特长证明。学生的个性品质通常也为大学所关注, 主要从推荐信、中学报告以及学生所写的短文或个人自述等材料中考察, 这些材料使学校在冰冷的考试分数之外, 了解学生作为“人”的思想、观念、态度、爱好、兴趣、生活经历等活生生的另一面。

面试表现也是一些大学录取的考量因素之一。当然, 并非每所大学都具备面试条件, 也并非每个申请者都能得到面试机会。那些条件具备的学校或申请者, 面试并非必要条件;没有得到面试机会的申请者, 也不会在入学竞争中处于劣势。与国内高考招生的面试不同的是, 美国大学招生的面试环节一般不在校园内由招生人员完成, 而是由散布在全美各地 (乃至全世界) 的校友志愿者们代表学校在当地进行。因此, 面试与其说是入学条件之一, 毋宁说是架构在学生与大学之间的一座桥梁, 或者说是大学向学生推介自己的一种渠道。

三、标准化考试的争议与大学招生改革

尽管美国的大学录取考核指标非常多元, 但在招生实践中, 由于统一考试成绩的可比性, 标准化考试分数往往成为凌驾在大学招生自主权之上的“无冕之王”。截至目前, 标准化考试分数仍被美国2400 多所四年制大学视为录取抉择的最重要依据, 并且一直是颇有影响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U.S News & World Report) 大学排行指标体系的“座上客”。然而, 标准化考试在美国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近20年来, 不断有学校改革入学政策, 取消对SAT或ACT等标准化考试的成绩要求, 实行所谓的“可免试入学” (Testoptional) 政策, 标准化考试分数不再是必须提交的申请材料。至2015 年, 已有800 多所四年制大学 (占该类大学总数的1/3) 在招生中部分甚至全面实行了“可免试入学”政策, 其中不乏高水平的精英大学或文理学院。

美国部分大学探索“可免试入学”改革主要基于两点理由:一是标准化考试成绩对预测大学学业效果甚微, 二是标准化考试强化了社会不平等。已有的试验显示, 取消标准化考试分数的要求、主要凭高中成绩并同时参考其他指标来招录新生的“可免试入学”政策, 不仅提高了对学生大学学业和保留率的预测性, 而且招录到了社会构成更多样、学术能力更强的学生, 公平性也得到提升, 提高了弱势阶层子女的入学率。因此, 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抛弃标准化考试这一最初由私立大学设计、旨在将高收入家庭子女尽收囊中、带有社会偏见与歧视而实际上“找不着北”的“黄金罗盘”, 创新出适合21 世纪的招生方法。

除了依据传统的标准化考试分数、高中成绩、AP成绩等选拔新生, 也有一些学校尝试采用其他方式来甄拔生源, 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 塔夫斯大学 (Tufts University) 尝试采用非认知性考试“彩虹项目” (Rainbow Project) , 来评估申请者的创造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项目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主持研究, 旨在弥补SAT等标准化考试对大学学业预测力较弱、种族得分差异较大等不足, 允许那些有原创性思想或实践性能力的学生在SAT成绩不佳的情况下也能被录取, 从而使入学测试更加科学与公平。该项目以成功智力理论为支点, 通过多项选择题与实践操作性测验, 测量学生的创造性、分析能力和实践性智力, 将智力理论与考试评估相结合, 从心理层面准确把握成功的大学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水平。试验结果表明, 彩虹项目作为对单一的标准化考试分数的有效补充, 提高了对学生大学成绩和保留率的预测力, 而且更加公平, 考试分数没有性别或种族差距, 有助于提高弱势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该项目对美国大学招生的多样化改革起到了令人振奋的推动作用。

四、美国大学招生改革的启示

上一篇:图像复原下一篇:延时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