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技术练习

2025-01-15

儿童技术练习(精选2篇)

儿童技术练习 篇1

原题再现

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 单元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

先圈一圈, 再填一填:

△△△△△△△△△△△△△

把13个△平均分成5份, 每份 ( ) 个, 还剩 ( ) 个.

□÷□=□ (个) ……□ (个) .

学生在解决这道题时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类:

部分学生在解决这题时都是2个一圈, 圈了5份, 还剩3个, 所以很顺利地完成了填一填, 赶紧做下面的题.

第二类:

有个别学生把“平均分成5份”错误地理解为“每份5个”, 所以就5个一圈, 圈了2份, 还剩3个, 但这种学生在解决“圈一圈”时暴露出了问题———题意理解错误, 在解决“填一填”时又根据题目的要求“把13个△平均分成5份”将方框填写正确了.他们也没有觉察到自己哪里有错误.

第三类:

聪明的、平时考虑问题蛮周到的学生在解答这题时遇到了困惑:他们认为“把13个△平均分成5份, 每份2个之后, 还剩3个, 这3个还可以再分1份的呀, 所以应还剩1个.这就与题中的“填一填”的题意产生了矛盾, 应该将题目改为‘平均分成6份, 每份 ( ) 个, 还剩 ( ) 个’.”乍一看还挺有道理的.但是我们静下心来, 仔细读题、审题, 根据有余数的除法必须遵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原则, 这道题并没有出问题.因为13÷5=2 (个) ……3 (个) , 显然余数3比除数5小, 解答结果正确.

概念再现

我仔细琢磨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想法, 回顾我们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有两种分法:一种是每几个一份, 分成了几份;一种是平均分成几份, 每份几个.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意义, 我们借助直观形象的“摆一摆”来突破教学难点.对于第一种分法学生都掌握得很好, 在解决第二种分法时必须首先让学生明白要搭几个框架, 然后再根据题意一个一个地分, 一直分完而且没有剩余.《有余数的除法》是建立在除法的意义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时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 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综合反思

此题根据出题人的意图应该是第二种分法, 但并没有为学生提供5个框架, 而是直接让学生“先圈一圈”, 这与第一种分法产生了概念冲突.而题中的第二问“再填一填”学生在解决这一问时实际上都是根据题目要求来填写的.第一类学生的思维过程就属于“先填一填, 再圈一圈”, 他们似乎也有疑问, 但是用“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原则加以验证正确, 这一题也就过了, 赶紧做下题.第二类学生圈错, 填对, 他们也觉察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而第三类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先圈一圈, 他们知道应该2个一圈, 但为剩下3个纠结着, 明摆着还可以圈一份, 但是题目要求“平均分成5份”, 如果再圈一份就变成“平均分成6份”了, 真够纠结的啊, 所以当机立断“老师, 这道题不能做!”.多好的学生啊!

我对三类学生的解题答案进行了反思, 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思维状况?仔细想想问题还是出在题目中的数字“13”, 或者“5”上, 如果我们把题目改成“把11个△平均分成5份, 每份 ( ) 个, 还剩 ( ) 个.”或者“把13个△平均分成6份, 每份 ( ) 个, 还剩 ( ) 个.”我们的学生也不会造成这种不必要的错误, 为这道题纠结了半晌自己也不能给个答案.

我在与学生交流、讨论这题时, 让学生通过圈“△”的过程、观察横式, 理清“13”表示被除数, “5”表示除数, “2”表示商, “3”表示余数, 发现这里余数“3”比除数“5”小, 符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原则, 故解答正确无误.

通过这一题的教学实践, 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在编写练习题时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 尊重概念教学, 尊重我们学生的思考, 像语文教学那样提倡老师写下水作文, 我们数学老师也要先把练习题下水做一做, 就不会出现类似本题的纠结, 给学生学习上捏造了不必要的弯道, 从而误导了我们学生的学习.

摘要:数学教学中, 我们在编写练习题时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 尊重概念教学, 尊重我们学生的思考, 做好最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解读文本,尊重,儿童思考

重复练习可以发儿童智力 篇2

“重复做事”是儿童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训练活动,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幼儿特有的“常同行为”,蒙台梭利将其称为“重复练习”现象,同时,她也通过实践研究得出了儿童重复做事的必然性——为了意志力的形成。

意志力来源于选择有智力目的的活动,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即经历专注、兴趣、意志、顺从四个环节。儿童的意志力并非成人所理解的那样,可以通过后天强化训练出来。实际上,儿童的意志力形成是一个天然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天赋的本能,它是儿童自然成长的法则。

蒙台梭利观察到,在意志力形成的第三个环节,即意志的发展,总要经历三个重要的阶段,其中最常见也是首要的阶段便是“重复练习”。

“反复操作是儿童的智力体操。”蒙台梭利用这个比较恰当的比喻说明了重复和智力的关系。儿童在玩耍一样东西时总是重复进行,在读一本书时总是重复听,在操作一样教具时总是重复几十次,这在成人的眼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成人认为这是由于儿童的幼稚而导致的,但是这样的重复却使儿童感受到力量和独立,并使儿童达到极度的满足。实际上,如果儿童能达到重复一种活动的时候,那是因为儿童已经能够相当程度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到一点上。这种状态我们才把他称为注意力集中。这种集中的注意力在重复中,儿童的内心就获得了一种力量。我们把这种力量解释为控制的力量,儿童既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又能控制自身之外的物质世界。

许多父母都不难发现儿童重复练习的现象,要么是在学校,要么是在家里。但是,他们多数会表现出茫然的表情,并不知道这就是孩子意志力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正是基于“重复练习”的起点,儿童才慢慢形成了自制和自觉的能力,为进入第二个阶段打下了基础,即自由地选择自我训练的生活方式。

人们已经意识到手和语言是人类智力的两种外部表现,所以重复地听、说、读、画,以及所有重复性的劳动都是促进心智发展的运动。儿童喜欢用双手去重复做事正是他工作本能的一种表现,他们往往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对一些“基本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可以自主阅读之前,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重复听故事的阶段。重复听故事,能使儿童逐渐地掌握故事中的词句,使一些好词好句在记忆中得到反复强化,并积累一定的语言经验,从而使孩子在自编故事时,把那些储存在脑海中的语词语句,迁移运用到新的故事情景中。所以,让孩子重复听故事,不但令孩子获得了有关知识信息,学习了一些语词语句,懂得了相关的道理,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为孩子提供了创造性言语表达的素材,开发了孩子的语言潜能。

让儿童为之着迷的“基本工作”还有很多,比如把瓶盖拧下来再盖上;把玩具反复地拆开、重装;打开房门再关上等。类似的重复行为都是儿童的基本行为,不具备任何目的性,它们对儿童来说都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也是儿童进行的不够成熟的努力。“重复练习”的行为能够满足儿童特定时期的需求,也更容易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独立感。另外,驾轻就熟的工作内容更容易让儿童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这点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

然而,这些看似枯燥、简单、浪费时间的重复练习,却容易使成人与儿童之间发生冲突。成年人的思想中,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障碍,即“最大效益法则”。当他们看到孩子付出巨大的努力却收效甚微,或者一直在从事浪费时间却毫无收获的劳动时,就会忍不住想去干涉或帮助他们。

在成人看来,类似于反复把彩色玻璃球放进瓶子里的游戏是一种琐碎而毫无用处的工作,他们不能理解儿童为何对此那么热衷而痴迷。实际上,成人不理解儿童“重复”行为的根本原因是——行动的节奏。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去医院探望患病的父亲,老人中风了。当她看到父亲倔强地用颤抖的双手异常缓慢地把水杯举到唇边的时候,那种抖动的动作与父亲昔日行动自如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位母亲因为看到了这种反差,所以十分痛苦。于是,她产生了一种冲动,即帮助父亲喝水。实际上,她想设法用自己的行动节奏去代替老人的节奏,以此缓解心中的不适。但是,当她3岁的儿子充当这个角色的时候,就变得十分耐心,刚好符合老人需要的节奏。但是,一旁的母亲又产生了上面的那种冲动,因为她早已习惯了那种敏感而迅速的节奏。

上一篇:宫外妊娠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学语言特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