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问题

2024-09-23

中学作文教学问题(精选12篇)

中学作文教学问题 篇1

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普遍比较低, 一些学生甚至出现对作文课的惧怕心理和厌烦心理。同时, 部分作文教师依旧持有陈旧的作文教育观念, 没有在作文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方面进行同步更新, 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学作文教学难以达到教学目的、中学生作文能力偏低的现状。作为农村一名中学语文老师, 我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作了许多的探索, 与同仁们探讨:

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出现的问题:

(1) 教师层面。

问题一, 教学理念落后, 轻视作文教学。

由于信息交流和条件的限制, 许多老师的作文教学理念比较陈旧, 几十年一贯制的教学方法严重地制约了作文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思考。开展所谓的教研活动, 更多的是阅读教学上的研讨分析, 很少有作文公开课, 对作文教学专题的研究更少之又少。作文教学却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 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 随意性很大, 可操作性很差。在作文教学中, 老师往往是随心所欲, 甚至应付了事。许多老师面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往往不去静下心来分析研究,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进学生的创作法,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而是长期重复无效的劳动:作文———批改———讲评。

问题二, 注重教师教学, 忽视学生实践。

由于种种原因, 农村初中相对于城镇初中而言, 对作文教学普遍不够重视。语文教师一般都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足够的精力, 缺少有效的指导和训练, 致使大部分学生对作文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作文应有的认识。许多教师整天致力于“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五步式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 致力于教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谋篇、遣词造句、修改及各种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的运用, 不同文体的写法, 甚至常常用应试作文取代常规作文的训练。

问题三, 注重写作数量, 忽视写作质量。

许多老师曾片面地认为, 只要不断的增大作文训练量, 学生的作文成绩就会提高, 因此不断的鼓励学生多些多练, 一周交一次作文, 天天写日记, 读书札记, 每天的所见所闻等等, 学生拼命的写、凑字数, 甚至抄袭, 老师拼命的批改, 讲解, 师生不堪重负。造成了事实上的两败俱伤。

(2) 学生层面。

第一, 缺少生活的素材。农村中学生的社会实践少, 信息渠道不畅, 校园生活枯燥乏味, 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 内容单调重复, 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学生怕写作文、烦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现在的农村学生大都是“两点一线”或“三点一线”的生活, “走读生”是“两点一线”的生活, 住宿生就更单调了, 整天圈在学校中, “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本来农村初中生应该比城镇学生活动的范围要大得多, 我们小时有许多孩子们喜欢的事, 但现在他们根本无暇也无机会做这些有趣的游戏。城镇的学生还可以看看博物馆、公园、旅游景点什么的, 而农村学生没有这个条件。这样学生的活动范围自然就被缩小了, 视野不开阔, 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教科书”的书呆子。

第二, 写作文态度存在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视写作文为一种精神负担和苦差事, 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不高。碰到有写作文任务, 要么东拼西凑, 要么老师催紧了, 就临时包佛脚, 随便应付一下了事。甚至有的学生觉得作文是为老师写的, 交了差就行了。因此写好后根本不作认真必要的修改, 存在严重的“任务观点”思想。

第三, 轻视评改。学生往往对凝聚着老师心血和智慧的批改指导意见不够重视, 他们最关心的是分数。一般同学总是很随意地看一下后面的评语, 对中间的批改根本没有耐心和兴趣去看。

第四, 缺少足够的课外阅读。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 学生不得不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做课内各种练习上, 自觉或不自觉地远离了课外的文学读物。真正能起到文学熏陶的东西接触得太少, 可以说大部分农村初中生都是文学上的“贫血儿”。

造成以上现状的深层次的原因, 其实来自于传统教育观念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性, 而现今教学方式不够科学完善, 也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 多年来形成的比较僵化的作文评价机制, 这也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那么,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能力呢?

(1) 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 都是诗人, 只要打开创作的源泉, 就能使其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兴趣是学生作文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活跃、最积极的心理要素, 是写作思维能力提高的核心动力。

(2) 将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应该把作文与日常生活统一起来, 使狭隘的封闭式的作文教学得到极大的拓展, 使作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从而形成开放性的大作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观察是获取作文材料,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力手段;其次, 要使学生学会感悟生活, 有了积累, 便有了感悟, 真正使生活成为作文的内容。

(3) 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有个性, 表达才有个性。俗话说:“文如其人”, 习惯于有个性地表达的学生, 其创造力的培养前景是无限的。通过作文教学能够使学生为未来人生道路打下创造的基础, 应该是作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4) 广泛阅读, 积累知识。叶圣陶有言:“果能善读, 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之影响, 不必有意模仿。而思想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我谓阅读为写作之基础, 其意在此。”在丰富的阅读中, 中学生可以体会怎样准确对语言进行运用, 使学生在习作时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问题得到完满解决。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 充分认识到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 让学生在阅读中借鉴文章写法, 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作文创造。

中学作文教学问题 篇2

北流市六麻镇第二初级中学

黄琳

我校是一个边远山区的学校,四面环山,山清水秀,学生淳朴、有上进心,也比较听话,但是在作文方面,一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㈠ 害怕写作,没有材料可写; ㈡ 不善剪裁,缺乏真情实意; ㈢ 叙事肤浅,不会提炼中心; ㈣ 叙述生硬,词汇贫乏。

其实他们生活在农村,都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就是很好的作文材料,不知道如何选材,更不知道如何进行适当剪裁,没有真情实感,缺乏感染力。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应对策略进行作文教学:

策略一:激发兴趣,找“米”下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老师作为教学的实体,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在写作前老师亲自“下水”,着力展示自己感触最深的文章,那对学生的鞭策力肯定是很大的,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提升。教写作就犹如学游泳,要教会学生游泳,老师必须先跳进水里,然后学生才会在水里跟你学习一招一式。

“米”是作文的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学校实行的都是封闭式教学,一周只能出一次校门,对社会,对生活的感触不深,如何找“米”下锅是解决写作的重要问题:

1.课堂“产米”。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新习作的资源。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至深,父亲的背影刻入人心,教学时迁延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亲人的一举一动,感受亲人无声的爱,然后将它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的课堂就成为了写作创新的源泉。

2.活动“产米”。封闭、僵化的“教师讲---学生做”的作文教学模式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在作文教学上,老师必须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模式,诱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放胆表达,拓宽创新思维的空间。而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班队活动内容越丰富,学生动笔的机会和创新机会也就越多。活动过程、思想感悟、方式方法、思想火花都是鲜活的材料。如:课余劳动、文艺晚会、朗诵比赛、参观游览、小记者采访等活动都是学生写作的丰富材料。

策略二:冲破定势,抒写真情。

学生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还有了写作的热情,但写出的文章不是太泛,就是选材雷同,浮光掠影、平淡无味,如何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出类拔萃,以情感人呢?

首先,要选材精准,立意明确,善于剪裁,取材要“新”。挑选材料时,不能“拣到篮里就是菜”。选取材料时要注重新而别致,可以以小见大,从身边的小事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可以从一种事物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善良的人性等,还可以从不起眼的生活琐事中观察思考,产生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这样的材料平中见奇,也不失为新颖的材料。其次,善于打破思维定势,立意鲜明。例如:在指导学生写《那道风景》时,就要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不能只局限于题目取材了。“那道风景”就不单单是自然界的风景,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风景”,如教室里勤奋学习的身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窗外路边一双大手牵着一双小手是一道温馨的“风景”„„

策略三:抓住细节,善用修辞。

一篇文笔隽美、感情细腻、引人入胜的文章,往往表现在精妙的细节描写、形象的修辞上。文章的细节描写真切,刻画到位,细腻入微,真情实感就自然流露出来了,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会使文章更生动形象,富有美感。比如有个学生在写《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时,有一个段落写到“阿公的铁门和茶壶是一道温馨的风景”,是这样描绘的:“远远地,我就望见那扇铁门打开了,那扇斑驳的铁门是个忠贞的卫士。岁月在它身上毫不留情地刻下痕迹,但它依旧矢志不渝地护卫着居民的安全。看门的老公公坐在歪脖树下喝茶呢。那个熟悉的紫茶壶该比我的年纪都大了吧,碧绿碧绿的茶叶转着圈儿,跳着优美轻盈的华尔兹,溢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这样描写的画面清晰有致,比喻拟人的运用相当娴熟,富有感染力,描写的虽是寻常小镇的平常生活,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温馨气息的小镇生活画卷,充满灵气。

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近年来,教育部门对农村的基础教育十分重视,中学教育问题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中学作文教学工作如何开展?本文主要针对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剖析,并对中学教师应该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发挥作用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中学 作文 问题 对策

1.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笔者从教的数年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侧重教授学生如何写开头,如何写结尾,并没有把握作文教学的实质问题,一味的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得高分上,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真正的从根本上教会学生如何写作文,如何理解作文的真谛。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有一下几个方面。

1.1中学生的启蒙教育相对较晚

当前我国中学语文的教育理念还相对落后,学校、教师、家长在学生的中学阶段仅仅注重学生识字、写字的训练,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写作、表达的重要性。加之,中学教育并不科学,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得的孩子们在启蒙教育上处于落后的状态,写作的训练相对滞后,在应该能够顺利的表达自己想法的年纪没能得到有效的指导,错过了最佳的启蒙时间。

1.2教学流程、模式固定陈旧

经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现在我国的中学作文课堂中的教学模式惊人的相似,初一到初三,都分外四步:命题、写作、批改、讲解。学校对语文作文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并没有开发出更加优秀的教学法,在布置写作作业的方法上也千篇一律:摘抄、周记、背诵,并没有过多的教研活动。此外,语文教学设备较少,学校的多媒体也没有充分的使用,使得学生在“亘古不变”的作文教学中失去了写作的兴趣。

1.3读的少、写得少

学生怕写作文、逃避写作文一直是教师们承认的问题,同学们都是为了完成作业才写作文的,平时很少会自己主动记录生活的点滴。多年以来教师对作文作业也有了逃避的心理,使得学生写作的机会就更少了。加上中学的环境相对较差,学生阅读的机会相对较少,孩子们对读书写文章没有正确的认识,仅仅是“以作业待之”,使得他们对写作的恐惧感越来越严重。

1.4评价机制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中学教师的教学评价观点相对落后,认为分数是评价学生成绩的唯一方法,但是对于作文这种主观题来讲,并不应该仅凭教师单一的评价方法来定论学生的作文水平的高低。在中学的考试试卷中,一般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占一半,作文占一半,为了能够提高分数,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前部分提分较快的部门,忽略了作文的重要性,在考试的前两天,凭空押题,让学生记忆背诵范文。

2.针对中学作文教学问题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

对于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问题,笔者认为既要更新教学方法,也要改进教学理念,有时教学理念比教学方法更重要。针对上文所提到的问题,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

2.1读写相结合,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读书和写作是紧密联系的,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不可能写出锦绣文章的。对于孩子来说,阅读量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基于课本的基础上对给学生一些课外的阅读材料,并作为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多读书。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重视中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并且应该培养“爱书、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2.2积累新鲜的写作素材

多读书有了情感的积累以后,就应该学会观察,多思考。中学生有城市学生享受不到的欢乐童年,有大自然这个游乐场供他们嬉戏,教师应该擅于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细节,多思考生活中的现象,积累写作的素材,有了丰富的素材,学生的作文才会显得生动有趣。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时刻提醒学生将身边的点滴进行时刻的记录,做一个有心人。

2.3改善作业的批改方式

现在的教师还是不习惯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依然是传统的统一批改的方式,这样的作业的批改方式见效小,教师的工作量也大。教师应该转变方式方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互批,相互批改,相互评语。教师应该善于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相互学习。

2.4培训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教师的教学能力应该不断的提高,教学理念应该时常的更新。对于学校来说,应该安排语文教师进行研讨,也应该时常的与作文教学相对成功的学校进行探讨,也应该组织教师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培训,使得教师们保持一个积极向上,善于学习的心,同学校之间应该时常举办观摩课,相互学习。

【结 语】

本文主要针对今年来中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问题体现在学生个体素质相对落后,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教学方法死板陈旧等。对此,学校应该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和培训,加强图书馆建设,营造良好的读书写作氛围;教师应该善于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时常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岳峰.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才智,2011(21)

【2】陈贵志.浅谈农村中学生的时政观【J】.文理导航(上旬),2011(08)

中学作文教学问题 篇4

一、努力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 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对子女的教育中,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理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这在作文教学中同理可得。经观察, 很多学生对写作丧失兴趣主要是在写作中缺少成功感。无论文章怎样, 都是学生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所能表现出来的最佳水平, 而我们教师习惯以挑剔的眼光来看待文章, 以某种权威的身份自居, 往往对文章自认为不足的地方大加删改, 曾经的“作品”现已是“满目疮痍”。我相信学生拿到被老师点评得一无是处的作文, 心中的挫折感是不言而喻的, 这样的失败感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在学生身上, 他怎能对写作还保有浓厚的兴趣呢?所以, 我认为作文的批改思路应该由发现问题转变为挖掘优点。

二、确定明确的写作训练方向, 将训练细化

每次作文我通常让学生拟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范围可以只是简单的书写、段落的安排, 也可以是文章的构思、立意等方面, 并让学生把自己认为该次作文较好的句子、段落标注出来, 这样一来, 学生作文的针对性就强了, 往往写作时就会十分注意自己定下的目标。如一个作文语言原本很差劲的学生, 把本次作文的目标定位于争取在作文中努力营造精彩语句, 他在这次作文中肯定会精心构思打磨一些语句。老师在批改时只需留意他的目标完成情况, 一旦做得好, 便不遗余力地赞美。在这样订计划, 完成目标, 再寻找目标再完成的过程中, 学生的作文能力会逐渐地增强。

三、尝试多种评价方式, 不拘于教师单方评价

作文的批改是一个繁琐的工作, 从老师的角度看, 有时甚至会感觉出力不讨好, 因为有些学生只是关注分数, 对老师的批语却不够重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积极倡导精批细改, 允许只批不改和不批只改。批语应避免呆板, 要生动形象、新颖, 使学生便于接受。在作文批改的基础上, 认真进行作文讲评, 选佳作当范文读,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评析, 和自己的作文比较优劣。鼓励找出差距, 寻找提高的途径。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讲评, 将对学生写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如果把评卷的权力下放给学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开阔学生的写作视野, 积累写作材料

当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起来之后“写什么”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涉猎更多的写作素材, 从而培养写作能力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可利用语文课堂情感平台的作用, 声情并茂地朗读一些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可以是老师挑出的一些课外读物, 也可由同学自行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美文, 内容不拘一格, 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动, 在感动中感悟, 在感悟中提高, 这样给学生带来的启发是无穷的。在这种耳濡目染中, 学生的眼界更宽了。“见多才能识广”, 让学生自由涉猎时必须做好读书笔记, 培养他们静心来阅读的习惯, 这是量的积累, 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 在量上下工夫, 并有意识地加以模仿, 才能引起质的变化, 形成学生一定的写作能力。

中学作文教学问题 篇5

问题是创造的开端,没有问题便没有创造。科学研究与创新的起点不是已有的问题,而是从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环。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个问题,产生解决它的欲望,形成了“问题意思”,就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和觉察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提高对无关信息的抗干扰能力。问题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选择性,对持续进行有目标的思维、探索活动形成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

问题教学法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情景性),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社会性),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提出和解决一个或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科学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性、社会性、主动性是它的三个重要特征。

可见,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与学,在这教学中,教师围

绕问题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中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疑问,是开启知识的源泉,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好媒体。

二、提出问题的要求

(一)教师角色的变化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

平时常听一些教师抱怨:“学生不爱动脑,不知要问什么”“老师没有提到的问题,学生就想不到。”其实,出现这种状况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必然关系。有些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落后,喜欢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经过把物理概念、规律平铺直叙地端给学生,从而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很少留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和内容。有的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对能体现学生思维火花的问题没有加以注意或不以为然,这样造成学生循规蹈矩,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所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前提是教师给自己准确定位;即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教师的职责并不是将知识直接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及一定的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重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课时教师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平铺直叙地拿出来直接表露给学生,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可供学生产生质疑的问题和思考的时间。而且,教师应把课堂归还给

学生。要大力提倡学生争辩,通过争辩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质疑的敏捷性、灵活性。量子力学中的不准原理就是海森堡的脑海中骤然出现的。长期引导学生进行争辩,互相质疑无疑会大大提高提问的动机和能力水平。

接着,教师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就像有的教师说:教师有时应当故意“稚化”自己,把自己“退化”为一个初学者,像初学者一样在经历错误中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美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

(一)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基本条件

1.让学生对“提出问题”感兴趣

教育心理学家们用经验和实验证明“教育的主要职责就是让学生对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应让学生对提出问题感兴趣。

2.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

学生不敢问“问题”主要心理障碍是自卑心理和紧张心理。培养方法:当学生问“问题”时不能轻视,不能嘲笑,要满腔热情的接受和喜爱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能提出“问题”的学生都要想尽办法进行“合理”地表扬,凡是“问题”中的合理成分,要重在肯定,对不合理成分用积极的态度指出。对“问题”进行指正时要尽量让学生相互讨论,教师不能自己“冲锋陷阵”,对“问题”中的错误成分“穷追猛打”。总之,教师不要凌驾于学生之上,要与

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

3.留给学生有足够的问“问题”的空间

教学中不能对问题的讨论匆匆了场,要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间充分地争论。尽量地让学生有讨论问题的体验,使他们在体验中不但修正对问题的看法,形成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案。实际上,问题解决的讨论过程中,学生间的争论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

(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的基础是了解问题的背景知识和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是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通过真实而有具体的问题解决活动,储备丰富的知识信息和形成一定的思维方法,有助于通过积极探究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和现实的创造力。

三、问题教学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途径

问题性教学是以问题为纽带,通过问题、通过学生在问题中的思考来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其操作程序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活动探索、讨论反馈问题、反思深化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

设置情景,一方面使物理问题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

极性。

在活动探索中,关键是要验证所提出的问题。这时,就要进行设计方案。叫两位同学上台讲讲他们的设计方案。然后要求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看看这些方案是不是最完善。实验时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最好等等。这样,经过对问题的评价和批判性思考,学生既可以进一步明确问题意义,进而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也能够对原来问题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拓展,使问题更具有发展性。

(二)使学生在讨论反馈问题中获得成功经验

教师可针对在独立探索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典型的问题(如共同的难点、重要的概念、意见分歧比较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讨论中僬侥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质疑,相互答辩,相互启发。这样,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能从中尝到学习的甜头和亲自发现的喜悦。获得个体成功的经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加。

(三)反思深化问题、养成提问习惯

问题性教问题教学法培养中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学不仅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还可以问题为终结,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当是用传授知识而消灭问题,而应当是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

四、总结

中学作文教学问题 篇6

关键词:作文 训练 观察 活动

“作文教学难,学生成文难”,已是多年来困扰语文教师们的一大难题。但辽宁省东方红学校的“中学生作文循序训练”改革实验成功移植到我县,为我们的初中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契机,从而找到了国内高水平的作文训练模式。几年来,在作文教学上,我一直在潜心研究。在运用东方红学校的作文教材同时,结合自己的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简单地谈一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粗浅做法,与同志们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一、做好作文教学工作的前伸

中学生在十几分钟乃至二十几分钟写成一篇好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使学生快速成文,必须做好写作的前伸,也就是学生动笔前的准备。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加强学生语言文字地训练

首先,加强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引导学生读、学、写,读写结合。教材中有大量的优秀作品,都是学生习作的最佳例文。

如2010年上学期,我教七年级时,侧重于从课文的写作特点和方法上去挖掘。有时,针对文中的某一点进行模仿、想象,挖掘空白处。做例不求全,不求大,不影响课堂结构的完整性与严密性,争取时间短、效率高,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读写结合说起容易,做起来难。我一直坚持把“学写”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最难把握、最容易忽视的。

(二)引导学生观查生活,教给学生观查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因为,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如果没有观察生活的写前积累、吸取的过程,让学生当堂成文实在太难为学生了。于是,我让学生时时留心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真、善、美,分辨假、恶、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如:家中有哪些变化,周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从电视中、报纸上看到了什么新闻等。

(三)设计各种有利于作文训练的活动

我又针对写作要求,设计一系列活动,把作文训练寓于各种活动之中。例如,每天早自习十分钟的“谈天说地”,活动生动有趣,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讲给教师、同学听。也可针对某些生活中的小事、国家的大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就以钓鱼岛的归属问题让学生展开评论,学生谈得慷慨激昂,情真意切,表达了一种爱国之情。也可以谈古论今,以此丰富学生的文史知识。

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学生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又锻炼了自己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拓展了自己的思维,为书面语言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又如办手抄报,举办主题班、团会活动等,都是学生写前准备的有效途径。我所教的七年级学生多数可自己设计新颖别致的手抄报。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收集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积累了学生写作的素材。

学生作文的前伸还有很多方面。如学校组织的春游、体育竞赛、参观活动等都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素材,教师都不可放弃。经过近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毕业前,都能在20分钟写出一篇中心突出、思路清晰的文章。在学校的研究课题中,受到了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为我校的作文教学工作带了一个好头。

二、做好低年级说话、写话的训练指导

2014年下半年我又接了新一级七年级学生,我想作文教学就应从初中低年级起就引起重视,于是,我在训练学生说话上下了工夫。

(一)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首先,我积极引导,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消除中学生的胆怯心理。开始时学生不敢说、怕说错,即使说了声音也很小,总怕教师批评,学生嘲笑。于是我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场面让学生说话,比一比谁的声音响亮,谁说的最精彩等。经过我的鼓励和引导,学生逐渐克服了胆怯害羞的毛病,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了。

(二)加强学生写话训练

在学生对说话有兴趣之后,我侧重于学生的写话训练。平时注意训练学生说普通话,说完整话,能按照教师给的句式连词,甚至达到说几句连贯的话。

开始时,为了测试学生对生活的了解,我问他们:“你们谁知道什么季节农民伯伯种地?”学生有的说冬季,有的说秋季,有的甚至天真地说睡醒觉种地。我觉得学生没有生活体验就不能合理地说话、写话。

这样,在教学中,在活动中,在聊天中,我都注重向学生渗透生活常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说话时有话说,写话时有话写。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不仅能看图说出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而且能加进画面人物的想象、感受语言,进而写出一段完整连贯的话。在我校举办的作文竞赛中,我所带语文课的班有多名学生多次获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说话、写话的兴趣。

三、结语

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无论是教初中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要设身处地地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心理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积累写作的素材和经验,实现从师授作文向自能作文的转轨。也只有我们千方百计地为学生着想,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我们的学生才能做到笔下生花,才能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来。

中学作文教学问题 篇7

一、目前壮族农村地区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材料贫乏, 内容无新意

许多学生反映, 写作文时经常感到没有材料可写。造成学生写作材料贫乏的原因很多, 第一, 农村学生平时生活面狭窄、视野不广。许多学生从来没有离开过本地, 没有坐过公共汽车, 没有上过网, 没有到过大型的超市, 每天的生活就是“家———学校”或“宿舍———教室———食堂”。有些学校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 甚至实行全封闭式的管理, 这样, 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就更少了。第二, 阅读材料过少。众所周知,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 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都可能有新的东西产生。目前, 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很多, 有报纸、杂志、电脑、电视, 还有各种书籍等, 然而, 农村学生通常很少能接触到这些传递最新、最前沿的信息的媒介。虽然学校的图书馆有藏书, 但一般较少, 而且大都是一些旧书。有些学校虽然也配有电脑和电视, 但数量都很少, 而且在时间上控制得比较严格。再者, 学生每天身陷题海之中, 每天都为考上高一级学校疲于奔命, 亦很少能够放松身心自由地汲取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知识。第三, 受教科书和作文选的误导, 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只有教科书和作文选上的优秀作文所用的题材才是好的题材, 忽略了身边真实的生活环境。

壮族农村地区的学生写出的作文在内容上还呈现出一个重要特点:缺少新意。有一个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文题, 题目是“明天”, 班上40几个学生就有10多个都写明天又要上某某课了, “我”又如何如何地不想上课, 或明天要考试了, “我”又如何如何地担心等, 无法打开思路。这一方面的原因主要是老师的引导不够, 另外一方面则是学生缺乏发散思维和想像思维的训练。

2. 语言贫乏、不规范, 缺乏表达技巧

很多教师反映, 学生所写的作文常常缺乏文采。学生们不知道如何把一句话说好、说恰当, 不知道如何把一个场面写得具体, 不知道如何把一个动作写得生动, 不知道如何把一件事写得清楚、真实;写作时只会运用简单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究其原因, 主要有二:

一是壮族农村学生在作文语言上先天不足。从总体来看, 广大壮族农村地区的学生开始学汉语的时间比较晚, 而且学习条件差。壮族居住地区多在山地丘陵地带, 山多平地少, 交通不便, 长期与外界隔绝, 在语言、文化上都与外界少有交流。以笔者所在的马山县为例, 马山县主要通行壮话 (北部方言) 和桂柳方言 (西南官话) 。笔者所任教的合群初中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壮族聚居的白山镇, 部分学生来自县内的各乡镇, 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主要以壮语为母语, 县城长大的孩子则以壮语和桂柳方言为母语, 平时主要也是以这两种方言进行交流。这些孩子从小说壮语或桂柳方言, 从小学开始才真正接触普通话, 但已过了学语言的最佳时机。调查表明, 壮语与普通话相差甚远, 不管是从语法上还是语音上都少有相通之处, 因此, 对纯粹以壮语为母语的学生而言, 学汉语无异于学习另一种陌生的语言。再加上没有很好的交流环境, 所以往往学了数年都无法用普通话交流。即使能够与人交流, 也往往带有浓重的方言色彩, 即俗话所说的“夹壮”。事实上, “夹壮”和“夹桂柳”都是本地学生普通话的重要特点, 它们不只是语音上的表现, 在书面语上, 更多地表现为以壮语或桂柳方言的语法结构来组词造句, “你走先”“我做得了”这样的句子就经常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由此可见, “夹壮”或“夹桂柳”不仅对口语交际产生严重的障碍, 在书面上, 也是造成学生作文语言不规范、不流畅的重要原因。

二是在语言上的先天不足, 后天无法弥补或弥补措施不力。农村学生的小学教育多在离自己家不远的村小或乡小完成, 初中则多在本乡的中学就读。一般而言, 农村学生就读的小学和初中环境往往比县城更差, 教师的素质也参差不齐, 很多教师本身自己的普通话就不过关, 学生也依葫芦画瓢, 自然错上加错。更有甚者, 一些小学和初中还一直停留在以壮话来教学的阶段, 学生缺少锻炼的机会。来到县城就读初中的农村学生在语言关上明显落后于县城学生, 作文更是漏洞百出。然而, 中学教师认为, 语言学习属于小学的任务, 不应在初中还学习语言。殊不知, 作文本来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没有前面的积累, 是不可能顺利跨入下一个阶段的。当然, 有一些教师也尝试过要给学生补一补语言课, 然而, 由于方法不当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 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3. 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对学生而言, 只要有兴趣, 学习起来就有劲, 不累;没有兴趣, 自然就会厌恶、烦躁、疲惫, 也不可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 第一个原因是认为学语文没用。长期以来, 校园里流行着这样的话语:“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似乎数、理、化是最为重要的, 而对于最基础的语文课, 则可以忽略掉。这样的观点, 不仅仅在学生中流传, 甚至在家长和教师的观念中也颇有市场。由于不重视, 导致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集体倦怠, 这是中学作文教学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 本地壮族地区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基本沿用几十年来的老办法, 一般都依照中学语文教材的要求, 直接给出作文题目, 教师稍作指点, 就让学生开始写作文。作文课索然无味, 这也是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个原因是作文确实不好写。因为不好写, 而且很难有所提高, 所以学生更对作文缺乏兴趣, 造成了恶性循环。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 提高认识

深刻认识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严重性, 并积极寻找源头, 探索解决之道。

2. 从教师做起, 纠正错误的作文观

(1) 扭转为作文而作文, 或为考试而作文的观点。以目前的情况看, 虽然让学生完全脱离考试的思想重负来学习作文是不现实的, 但是至少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学习作文不仅仅是考试的需要, 最重要的它是一项基本功, 也是作为人的基本需要。

(2) 纠正只有城市题材才是好作文的观点。这个观点蒙蔽了许多学生的双眼, 使他们忘记了周围的真实世界, 而埋头编织一些空洞的城市幻想。指导教师应该努力把自己和学生带出这个误区, 有意识地去寻找一些与现实相关的例文, 鼓励学生大胆地从生活中选取适当的材料, 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有个性的文章来。

(3) 抛弃只有读很多作文选才能写好作文的观点。作文选多以城市题材为主, 不适合农村作文教学的需要, 因此, 农村作文教学应勇敢地走出作文选的框框, 选取其他的范本, 例如一些关于农村生活的名著等。在这里, 笔者并不是反对学生广泛阅读其他的优秀作品, 而是希望借此来启发学生更好地关注现实, 并从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中得到启发, 从而改变错误的作文观, 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获得作文的愉悦。

3. 利用有限资源, 扩大学生阅读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生扩大课堂内外阅读量, 小学生要求不少于145万字, 初中生不少于405万字, 高中生不少于555万字, 比过去的要求都高出许多。目前, 许多出版社都开出了一系列中学生“新课标”阅读读物, 大多是中国或外国的名著。另外, 《语文新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加强“中外历史故事”“中外民间故事”的阅读。从根本上看, 这不仅增强了趣味性, 也更贴近农村生活, 这是符合作文要求的。因此, 作文指导教师应及时改变观念, 放开手脚, 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这样做一方面能使学生增加阅读的自由, 另一方面也可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对于自己选择的读物, 学生总是会更加有兴趣、更加用心地阅读。教师只要在阅读前或阅读后, 做好相应的把关、指导和评价工作, 做到因势利导就可以了。平时不仅仅是一些所谓的少儿读物可以读, 对一些看起来高深的世界名著, 也应引入学生阅读范围。如果有可能, 像报纸、杂志、现代流行小说、本地流行的优秀民间故事范本等也都应纳入学生的阅读范围。尤其是本地一些优秀的民间文学范本, 贴近生活, 有的幽默风趣, 有的寓意深刻, 最重要的是, 它植根于这块土地, 学生容易理解, 如果学生能在作文中运用, 将会增色不少。

4. 增强作文课的趣味性, 吸引学生写作文

以上所谈的几点其实对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都或多或少起到一些作用, 然而, 最能够直接吸引学生写作文的, 还是作文课的趣味性。作文教师应该尽可能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精选例文、转变教学思维、改进教学方法等, 这些都可以增强作文课的趣味性, 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5. 针对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改革陈旧的作文教学方法

例如, 针对本地学生汉语基础差的实际情况, 可以采取普通话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即听、说、读、写相结合, 以达到对学生的综合训练。“听”的来源可以是电视, 但更重要的是来自教师、同学的语言, 因此, 可要求教师、同学在学校里尽可能地讲标准的普通话。“说”是对语言的最重要的运用。说得对不对, 直接关系到写得对不对, 所以, 在作文课上, 可以进行专项的口头作文练习, 请全班同学共同指出其在语言、语法上的错误。读, 这里所说的“读”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与“说”同步的口头诵读, 二是阅读。无论哪一种, 都应选一些经典的材料来读。口头诵读可以培养普通话的语感, 阅读则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对规范的汉语书面语言规范有感性的认识。最后, 就是实际的写作阶段。针对农村学生汉语写作水平差的现状, 作文指导教师应该认清作文规律, 循序渐进, 只要能让学生日有所进即可。不要急于求成, 对学生提过高要求, 不然最终只会让学生失去作文的兴趣。

中学作文教学问题 篇8

一、中学生作文教学的现存问题

1. 教学目标过于功利

传统的教学只注重中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其内在发展, 认为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考试、升学, 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有些教师产生了为达到拥有好成绩的目的, 让学生套范文、仿范文、押作文, 作文成了奉本作文、应试作文。如《我的妈妈》, 一般这样的作文教师的铁定要求是开头从妈妈的外貌入手, 而妈妈的外貌描写大多聚焦于斑白的花发、眼角的鱼尾纹、布满皱纹的双手, 弄不好就模仿《春蚕》里老舍描写妈妈有一手的茧子。一般情况下, 我们的学生大都写正面形象, 很少写反面形象, 并且为了博取老师的赞赏, 中学生通常都写妈妈如何地照顾、爱护自己, 在工作岗位上是如何努力的, 在家庭中如何省吃俭用的优点, 就是不写妈妈爱唠叨、脾气不好等缺点。通过同学们写的作文可以看到, 中国孩子描写妈妈的形象都是千篇一律的。

2. 教学资源过于狭隘

传统的作文教学内容只注意文体而缺乏对写作素材的搜集, 并且只注重课堂教学这一途径, 忽视了大自然这一丰富资源。有人认为读课堂教学之外的书不叫读书, 学生局限于狭小的生活圈子, 导致许多中学生写出的作文含义不深或不新, 内容空泛虚构, 模仿甚至照搬作文选上的文章。

3. 教学方法过于机械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每单元写一篇习作, 再配合写一篇观察习作, 把学生的写作限定于同一时间, 作文命题单一化, 忽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性。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即作文, 只有运用多种训练形式, 才能启迪学生的创造火花, 提高作文水平。如一篇文章叫《冷眼看作文》, 对作文教学进行批判, 说作文的训练, 除了难忘的事就是有教训的事, 要不就是半命题作文记一件××的事, 翻来覆去还是那件事。总之, 俗、俗、俗, 苍白、苍白加苍白。有道作文题目叫《闲不住的××》, 作文要求写人, 有的学生写的是《闲不住的声音》, 是一篇非常美的散文, 但教师告诉他, 你别这么写, 跑题!从而让学生限于机械化的作文写作循环中。

4. 教学评改过于刻板

在评改中, 中学生往往以教师为权威, 教师是评改的主动山东临沂●韦春红

者,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但教师的评语往往单一, 没有个性, 只从结构、内容, 语言等角度评改, 对学生的文采、好段、好句不加赞赏。如在一次作文比赛中, 作文题目叫《战胜自我》, 有的学生写自己家庭如何贫困, 父母下岗、爷爷生病、母亲艰难地供他上学等, 而有的学生写的是平常的生活琐事, 有的学生写的真情感人, 而有的学生写得平淡无奇。这时教师往往会对较差文章予以全盘否定, 甚至作文中的好段或好句也被一齐否定, 结果大大减弱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使学生对作文更无好感。

二、中学生作文教学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1.“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学生由于年龄小, 在学习生活中往往具有明显的向师性, 在作文教学中往往把教师视为权威。具体表现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全权包办, 用自己的思想和模式灌输学生, 使学生失去主体性;作文命题主观性、盲目性强, 命题激不起学生的创造火花。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指导过多或指导不当, 都会阻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目标上只注重学生的作文教学达到与否, 忽视学生的自身体验, 使学生缺乏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美的艺术能力, 写不出有创意、有内涵的文章, 长此以往, 这种作文教学观念将会阻碍甚至扼制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封闭单一的教学资源

中学生的好奇心强, 喜欢接触大自然, 但传统作文教学更多的是把学生禁锢在课本中、教室中, 完全割裂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作文与生活脱节。一提起作文, 教师们就自然而然地想起教室, 眼睛就盯住讲台这个人类社会中最小的舞台, 幻想在这里创造最优秀的文章。并且学生只接受语文学科教育, 没有接受语文学科的生活教育。

3. 形式主义的作文训练

传统的作文训练是作文的归类训练和技巧的写法训练, 对于一些作文, 中学生会发现有规律可循。如前几年教育界总结了材料作文的写法模式:“引” (引用材料) ———“议” (提出论点) ———“联” (联系实际) ———“结” (归结全文) 的“四字作文法”。这几年的话题作文, 虽然在打破陈腐的作文格式和思维模式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但却开始出现新的形式主义倾向, 如编故事模式、写寓言模式等, 不论哪种模式, 都提供了优秀作文作为蓝本。究其实质, 作文写作仍是重形式高于重内容, 对考试方法指导重于对生活和学习的指导, 这种偏重形式的倾向作文教学, 束缚了中学生的心灵与手脚。

4. 全权主义的教学评改

全权评改即教师完全按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评改学生的作文, 而不尊重学生的创作个性及闪光点, 久而久之, 学生也形成一种观念即把教师的评改当做作文评定的唯一标准。虽然教师为讲评兢兢业业作准备, 讲评时也讲得头头是道, 但学生则昏昏欲睡, 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局外人的地位。究其原因, 是由于传统的作文评改, 教师代替了写作主体———学生的主角地位, 在评改的舞台上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主讲、主导的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失去了评改能力的培养机会。教师的包揽某种意义上还养成了学生的惰性:反正作文只同老师一人见面, 写得好坏都是那么一回事, 发下来看看分数、评语就往抽屉里塞。还有一部分学生因其作文心理被老师所左右, 对老师的赞语沾沾自喜, 对批评则垂头丧气、心灰意冷, 评改无法对学生形成良性刺激, 反而扼杀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综上所述, 现实中的中学作文教学阻碍甚至扼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象是显而易见的, 现状是令人担忧的。为了改变这一状况,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必须在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训练形式、内容、评改方式等方面给以优化。

参考文献

[1]倪文锦, 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曾宪文, 吴秉忱.写作与创新[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0.

[3]刘淼.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中学物理“问题解决”教学探究 篇9

一、“问题解决”教学的理性认识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使“问题解决”教学获得坚实的理论支撑, 国内外“问题解决”教学实践也为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从根本上来说, “培养未来的有创造性的实际问题解决者”是“问题解决”教学的归宿, 也是“问题解决”教学目标的另一种表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也是“问题解决”教学的重点。因此, “问题解决”教学的目标与我国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一致的, 学生是“问题解决”教学的主体, 教师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扮演着策划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波利亚在《如何解决》 (How to Solve It) 一书中对“问题解决”提出了他的见解。他认为, 所谓“问题解决”是人们有意识地寻找某些能达到已经有了明确的构想、但又无法立即达到的目标之行动;找出这样的行动, 即是“问题解决”。通俗地说, “问题解决”就是由一定情景引起的, 按照一定的目标, 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 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 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技能, 它贯穿在整个教育中, 是教育所体现的一条主线, “问题解决”教学是基于问题的教学, 是问题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解决”通常是指应用物理概念、规律去尝试解决问题。因此, 一般要经历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需要解决的物理问题, 引导学生解决物理问题, 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形成能力的过程。

二、“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模式

“问题解决”教学可以看成是一种教学的模式, 因而它具有一般的课堂结构, 例如, 奥苏伯尔 (D.P.Ausubel) 和鲁滨逊 (F.G.Robinson) 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呈现问题情境命题;第二阶段是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第三阶段是填补空隙过程, 即为运用有关的规则和策略解决问题;第四阶段为解答之后的检验。借鉴我国有关学者的研究, 物理学科可以构建如下“问题解决”教学的一种基本模式:

对上述模式作如下解释:第一步,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设置贴近生活生产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 为学习或研究的问题的提出营造氛围、奠定基础。第二步, 分析问题情境, 从中提炼出需要学习或研究的真实的物理问题。第三步, 学生根据问题的类型、性质和已有知识与经验, 依托教材, 明确问题的条件, 通过观察、联想、思维、讨论等进行尝试, 形成解决物理问题的可行性方案。第四步, 根据问题解决方案, 理顺问题解决的思路, 运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总结等方法,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使问题获得解决, 完成学习任务。第五步, 通过应用、反思和总结, 检验、评价问题解决方法的科学性、全面性和推广性, 从而形成新的物理认知结构, 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

上述这种基本模式适用于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 尤其适合于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

三、中学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策略

“问题解决”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模式, 同时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我们要有效地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 除了可运用“问题解决”的一种基本模式和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外, 还必须掌握基本的及一些特殊的问题解决的策略, 只有这样, 才能使物理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物理问题解决的策略渗透在物理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下面着重探究“问题解决”教学的几种基本策略:

1.“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奥苏贝尔在谈到问题解决时强调, 要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的问题, 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可见, 在问题解决教学中, 问题是核心, 而问题情境的设置是关键, 问题情境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问题提出及问题解决的好坏。问题情境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通常具有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引发问题、诱发探究等功能, 问题情境的有效设置, 对于“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参考了国内学者和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相关研究, 并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究, 归纳提炼出适合物理学科“问题解决”教学问题情境设置的一些有效策略:

(1) 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是物理教学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促使学生思考和探究, 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 既能建构知识, 又能使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如:学习“浮力”时, 教师可将两个乒乓球 (其中一个事先注满水) 浸没在水中, 问学生:教师松手后, 两个乒乓球将怎样运动?学生回答:两个乒乓球都上浮。结果学生惊奇地发现:一个乒乓球上浮, 而另一个乒乓球却下沉。为什么会这样呢?讨论后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物体的浮沉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2) 利用生活情境创设问题情境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 这些现象学生已经非常熟悉。教师适时利用日常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能激发学生的猜想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学习“比热容”时, 可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夏天的中午, 赤脚走在水泥路面上和赤脚站在水里, 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通常会说:“水泥路面烫脚, 水里凉快。”教师可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的感觉?学生会说:因为水蒸发吸热而比水泥路面凉快。事实是不是这样?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傍晚时分, 水泥路面又比水凉快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被调动起来了, 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探究是不是水泥地与水吸热 (或放热) 升温 (或降温) 的快慢不同有关呢?

(3) 利用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在物理教学中, 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产生解决矛盾的冲动和欲望。如: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 可以设计“拔河比赛”的活动:取一根粗细均匀、光洁度差不多、长约1米的木棒, 事先在一端抹上油, 让班上力气较大的男同学和力气较小的女同学分别用一只手握紧木棒的两端 (有意让男同学握涂油的一端) 进行拔河比赛。结果发现, 力气较大的男同学竟然输给了力气较小的女同学, 意外的结局会使学生感到惊讶, 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 从而引发了强烈的探究心理。

(4) 利用实际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

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不仅能够创设问题情境, 而且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例如, 在学习“变阻器”相关内容时, 教师可以通过描述和提问创设问题情境: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 有许多事例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来实现的, 例如, 台灯的亮度、录音机的音量、电风扇的转速等。然后问学生:那么, 我们怎样才能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呢?

(5) 利用现象或事例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或教材中的有许多现象或事例会让学生产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等的疑问, 以此作为背景可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例如, 在学习“惯性”知识时, 可通过列举这样的事例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人绊倒时通常向前扑下, 而人滑倒时往往向后仰下,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学生在学习惯性知识之前, 是难以作出正确解释的, 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产生解答这一问题的内在需要。

(6) 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实物、图片、模型等都联系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实际, 这些直观手段的运用,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运用这些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能激起学生的疑惑, 启发学生的思维。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精美的图片, 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如《苏科版》教材“滑轮”一节, 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的“WWW”练习中的胖子能通过定滑轮提起重物, 瘦子却被重物拉起的生动漫画提出为什么?引导学生追根寻源, 探究新知。

(7) 利用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建立都有其丰富的知识背景, 以生活生产为背景, 通过展示物理概念或规律的形成过程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这种形成过程, 把握前后知识的联系, 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就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问题,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又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创设问题情境的独特效果, 如教师经常利用多媒体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于一体, 其信息资源丰富, 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直观性、仿真性和感染力都很强。利用录像、VCD片段和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场景并提出问题,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

2. 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计策略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 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创新。教学内容“问题”化是把“内容本位”教学转化为“学生本位”教学的一个有效策略。教学内容“问题”化设计, 就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有思维力度、探究价值的问题, 让课堂教学围绕问题展开, 其设计思想主要有激发兴趣、引发动手、启发提问等。

(1) 激发兴趣

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2) 启发提问

要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相关问题, 这种问题给学生留出提问的空间, 激起学生质疑问难的内在需要, 启发学生由解决了的问题生发新的问题。

(3) 引发探究

把以往由教师直接解释、分析过程、揭示结论、告知结果的教学, 通过布置任务提出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 (观察、描述、实验、讨论等) 参与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3.“问题”导学教学基本策略

中学作文教学问题 篇10

物理问题教学是一种立足于未来的发展性教育行为,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提高学生的素质,让每个学生都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来学习,体现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物理问题教学法的模式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启发设问,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产生认识未知问题的心理要求;第二阶段,问题的解决(分两步走,第一步为分析矛盾、第二步为提示规律);第三阶段,知识的内化,就是使教材新知识与学生主体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建立内在联系,形成其新的认知结构这是很重要的一环,从这里,知识将由老师转交给学生,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在这里展开;第四阶段,巩固深化,主要通过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检验所学的新知识。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各阶段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物理问题教学过程的设计

1. 第一阶段:问题情境的创设

物理学虽然是研究整个物质世界的,却十分抽象。物理学将现实世界高度概括为一个个的范畴,而正值初中的学生们却还不擅长进行抽象思维,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形而上的范畴形而下化,这就是创设情景的意义所在。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问题情境应具有三个要素,即:未知的东西(目的)、思维动机(如何达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觉察到问题)。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教学论的方式方法,刻意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在认识上的困难情境(或称有困难的问题情境),使学习者产生想解决这一认识上困难的要求,从而去认真思考所要研究的问题。所提出的认识困难如果能吸引学生去独立地运用各种思维操作,就说明问题情境已产生。

(1)创设问题的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通过呈现学生要加以理论解释的物理现象或物理事实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生实验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的已知经验入手,联系已知与未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生提出假设、概述问题、并加以验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对虚拟情景的想象创设问题情境。

另外,应用问题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问题的设置应首先满足有适当的难度;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计问题,而且善于引导学生直接参与问题设计,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质疑。

(2)教学实例

如“蒸发”的教学中,关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通过教师的演示或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的,而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如何使这一滴水尽快蒸发呢?”让学生猜一猜,议一议,然后动手试一试。这种教师的“放手”,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通过实践悟出规律,在激烈的争论中解开迷惑,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正确的答案,同时,民主和谐的氛围又促进学生大胆质疑,拓宽了思维空间。

2. 第二阶段:问题的解决

所谓的问题解决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临新情景、新课题,发现与主客观需要的矛盾而自己却没有现成对策时,所引起的寻求处理问题办法的一种心理活动。物理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这一个个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在问题解决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以及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以便在启发学生思维活动时,尽量扫除一切障碍,诱导启发学生自己探索出他们来说是新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1)问题解决的步骤

在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后,物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分为分析问题、揭示规律两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问题。所谓分析问题就是明确问题的各个属性、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分清问题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抓住关键,找出主要的物理过程。

第二步,揭示规律。揭示规律也就是提出假设,是在分析基础上,人脑对物理问题进行概略的推测、预想和推论,然后再有指向、有选择地得出解决物理问题的建议和方案,探索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揭示规律包括探索解答和实施计划。揭示规律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问题解决中应注意:重视物理图景的建立;重视教会学生学会运用问题搜寻的途径,也就是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鼓励独立思考;重视通过基本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教学实例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帮助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将知识向能力转化。在光学中,有一类很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凸透镜成像,一倍焦距二倍焦距、成实像成虚像、倒立正立,总不是那么容易搞得清楚。即使编口诀,死记硬背也会搞混,而实验也不是每天都可以做。怎么办呢?笔者认为还是理解最重要。光看不见摸不着,为了让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变得可感,我选择了两种光线。一条是垂直于凸透镜,一条是过凸透镜的球心。这两种光线的光路图我们都会画。如上图,这样整个凸透镜成像马上变得可感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让学生们画出在两倍焦距外、两倍焦距上、两倍和一倍之间、一倍焦距上和一倍焦距内的成像图。本着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整个凸透镜的成像马上变得系统起来,不再杂乱无章。我们可以这样描述,物体从无穷远到离凸透镜无穷尽,它的像是这样变化的:像从离焦距无穷近移动到无穷远处,这个过程的临界点是二倍焦距,物体到二倍焦距处,像也在对面的二倍焦距处,此时等大,在此之前是缩小,此后放大。这一阶段是倒立的。当物体到达焦距处时,两条光线平行,不成像。此后物极必反,开始成虚像,放大,正立,并且逐渐缩小。从运动的观点来看,整个过程马上鲜明起来,规律也呼之欲出。

3. 第三阶段:知识内化

知识内化的途径很多,关键是要建立学生和知识间的关系。传统的教育方式靠反复记忆和回想,通过高重复率来造成条件反射,然而在这样一种枯燥无趣的机械操作中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笔者认为我们手中的知识只是一个种子,应该让它们在学生的世界中发芽开花。基于这种考虑,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用另一种方式,引导学生们建立知识和其外部环境的关系。

4. 第四阶段:巩固深化

(1)巩固深化方法

巩固深化就是结合所学的内容提出的巩固练习。包括检验结果或教师对学生解答的评价和解释以及运用新获得的物理知识解决具体物理问题等过程。

巩固练习中问题的选择应注意要有针对性,注意: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针对问题中所体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解题方法;针对物理学家的一些设计思想。

(2)教学实例

在学习了连通器的原理之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船闸,使轮船能顺利通过大坝。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提示学生,如用“如何让轮船顺利通过大坝呢”引导学生设计出连通器;用“打开连通器,水位为什么还不会相平呢”引导学生想到上游还必须再加一道拦河坝;然后再引导学生在新加的拦河坝下加上连通器;最后让学生理解船从上游到下游、下游到上游过程中的闸和坝的开关顺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样学生在设计过程既调动了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同时又在新知的运用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小碚.试论“问题情景教学法”的实质及合理运用[J].教育学, 2005,(2).

[2]赵顺法.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0,(4).

中学作文教学问题 篇11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化学课程要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课程的实施给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而言,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基石,是创新人才的思维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一首诗中写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发现问题可能要比问题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逻辑或实验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老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强化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关键之一。如何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探索精神,应该成为教学研究和改革的一个切入点。

不知从何时起,教师的教学只注重学生“学会答题”,而不再注重教学生“学会问题”。对于师生而言充盈耳边的是“标准答案”,答题要有规范和模式,学生变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授人以渔”成了事实上的空谈。在中西方教育的研究对比中有位专家曾说:“在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的学生,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问”之路扫清心理障碍

“怕老师”是每一个学生的从他成为学生之日起就几乎克服不了的一种心理倾向。为了从心理上摆脱或者克服这种隐形负面情绪的控制,每次在新班级组成的第一节化学课上我都要向学生介绍下面的一段话:要想学好化学,首先你要和我这个化学老师做朋友;再者你要学会把你所有的疑问无论大小、难易向我提出来,我保证不会说“这么简单你都不会”“我讲过多少遍了你还不会”“你笨死了”等这样有损学生自尊的话。在以后的教学中上述内容还要不断重述,将我的师亲形象不断强化,已达到消除或尽可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的目的,充分利用“亲其师信其道”,为学生的“问”之路骚情心理障碍。

课堂上许多学生不敢发问,究其原因有心理素质差,发言时心慌胆怯;害怕别人笑话;不积极思考无问题可问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大多数同样是心理在作怪。因此,要想让学生主动提问,教师得先创设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人格上获得自由,要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权利。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应该是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而不是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课上、课下都应充分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个性以及他们各自的哪怕是极为细小的创造力。课堂上无论学生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幼稚,甚至离题万里,也不要简单予以否定,更不能予以无情驳斥。

对于任何学生任何时候提出的问题都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为他们下一次还“敢于发问”铺平道路。没有心理障碍的“问”,更能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张开“问”的嘴,迈开“问”的腿,增强问的热情,提升问的力度,也为问的深度发展提供了空间可能。

二、创造融洽的教学氛围,为“问”之路提供信心准备

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些都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教学土壤。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习惯于让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即使自己产生了一个疑问也不敢向教师提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怕影响自己的权威、怕打乱教学程序,教师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学生只有一味接受,于是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破除这种“习惯意识”,首先就要营造融洽自由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维的空间自由驰骋,逐步做到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善于提问。

三、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为“问之路”铺平健康平台

传统教学“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不会给学生预留多少“问”的机会,学生不敢问、不会问,更不知从何问起。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最终为问题的解决找到合理的途径,形成问题意识进而为创新能力的素质培养提供有机的养料。例如:在讲解“盐类的水解”这一高中阶段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难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那么盐的溶液是否显中性呢?”以问为导,进一步设疑“要证明溶液显什么性,最好的实验方法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学生小组合作实验,得出事实结果:CH3COONa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NaCl溶液显中性。为了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我接着设计了一系列有浅入深,富有启发,层层递进,直至揭示到本质的问题:①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过程?有没有电离平衡?②CH3COONa溶液存在那些离子?③CH3COONa溶液显碱性,能说明什么问题?④结合CH3COONa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过程,分析[OH—]>[H+]的原因可能是什么?⑤到底是什么原因使CH3COONa溶液的[OH—]>[H+]?⑥CH3COO—是这个阴离子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还有哪些类似阴离子也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⑦CH3COO—是这个阴离子,阳离子会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请列举。⑧你能由此分析得出盐类水解的本质吗?⑨你能总结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关系规律吗?举例说明哪些盐溶液能显酸性?哪些能显碱性?哪些能显中性?⑩你能用化学方程式描述盐的水解过程吗?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层层递进,最终让同学们对盐类水解本质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易忘记,即使忘了,还可以自己进行推理,这样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体验到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乐趣,提高了问题探索的能力。

四、利用学生好奇心,为“问”之路架起腾飞的翅膀

好奇是创新的动力,好奇是探索欲望的源泉。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化学实验勾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为学生能主动发问、主动探究提供了机会,更重要的是要借此引导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知本身产生好奇心。教学案例:在探究Fe2+与Fe3+的相互转化时,为了激发学生欲望,我将演示实验设计成魔术表演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个干净透明的空矿泉水瓶(预先用NH4SCN溶液润洗内壁),向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瓶的几乎呈无色的FeCl3稀溶液,无色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拿起具有神奇魔力的瓶盖(预先放置一片维生素C片)盖上,充分震荡,血红色消失;将此溶液的一半倒入另一空矿泉水瓶(预先用H2O2稀溶液润洗),血红色重新出现。这个实验魔术无色溶液与血红色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极大冲击了学生的视觉,好奇心推动着学生努力寻找魔术的谜底。让发现——探究——求证——释疑之路学生走得既稳当又充满激情。

中学作文教学问题 篇12

关键词:问题意识,改革,创造,培养

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认识到,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 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是否具有分析问题和质疑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好任何一门课程的关键, 对学生以后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只有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才能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而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应始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课堂实践中学生会对所学内容充满各种各样的疑问, 这时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指导学生如何学会提问;让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让学生问题意识得到锻炼的同时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重视发展性评价等方面探讨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都会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答案或结论, 学生也往往习惯于这样的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 比方说一个问题尤其是理科的问题老师只给一个答案, 尽管这个问题是多解的但老师没讲学生即使想到了也认为自己的想法可能不正确或不敢去质疑, 这就形成了一种封闭的学习过程, 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初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上课的过程中就能感觉到有的学生只是机械的在听、在学。并没有使自己真正的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 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把知识传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怎样自己去思考问题, 从什么角度去想, 这样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最大潜能, 在这同时也能增加和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这个过程对老师而言也是一种能力的升华和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 一蹴而就的事, 曾几何时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我问你答”, 一成不变。“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现代心理学认为, 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又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学生的问题意不是生来就有的, 而是在后天的培养中逐渐形成的。所以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谈一下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前提条件, 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都是以教师为主, 教师自以为比学生闻道, 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主宰, 就是权威。再加之学生长期在这种氛围下形成的胆怯心里, 对教师所谓的“权威”不敢去质疑, 总认为和老师不同的观点可能是错的, 由于这种心里的存在使学生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所改变, 要改变自己是权威不容侵犯的印象, 改变学生原来那种普遍存在的心态,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敢于去质疑, 包括课本的东西也不是绝对正确的, 多问为什么, 要敢于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言论。一句话, 教师要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提供适宜探究的学习环境。

二、要给学生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 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 好奇心也较重, 正是智力发展的高峰期。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同学会由于偏科而失去对某一学科的兴趣, 感觉课程枯燥, 老师的教学语言单调和手段, 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得不到提高和锻炼, 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的为学生创设能增强学生的好奇心, 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参与问题情境的创设, 让课堂与社会实际相联系, “生活即课堂、社会即学校”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悟, 从社会中去体验, 这样既能达到教学目标, 又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还要充分的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点, 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的综合运用, 将一些现实中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比较抽象的内容直接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 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视听并举, 加快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转变教学模式实现师生的角色换位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 总是以老师为提问的主体, 学生被动的答。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往往都把精力集中在如何去向学生提问中, 而忽视了怎样去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并把学生不自觉地禁锢在了自己设计的范围内, 这样虽然能更好地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这却和新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无意中就抑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所以从现在的教育实践出发教师要改变原有的这种教学模式,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主体上来, 一切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主, 为学生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 如教师把提出的问题转变为学生提供问题的素材, 让学生自己从素材中去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老师在一旁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和鼓励。

四、教师应该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

要提高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 不但会问而且要以问激问, 从问题中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的问题, 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和重难点, 从而引发学生更高层次的思考, 拓展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不会去发现新的问题就不可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甚至还可能会遏制学生原有的问题源泉,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教师自己要先养成好的问题意识, 是自己成为问题意识的先导者和专家。

把质疑的机会交给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的发问, 让学生重视发问, 养成质疑习惯, 形成问题意识;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创设, 想方设法让学生脑子动起来, 嘴巴动起来, 使得他们想问、敢问, 会问、善问, 主动探索, 积极展现。这对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求知, 学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 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 学生的创新思想也一定能激发出应有的耀眼火花, 最终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上一篇: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研究下一篇:整合报告必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