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

2024-05-11

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共10篇)

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 篇1

胫骨中下段骨折在临床比较常见, 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 骨折多为不稳定类型, 局部软组织较薄, 损伤较重, 易导致骨延迟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 如何减少上述并发症是近年来众多学者一直研究的问题, 为了总结微创锁定接骨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方法和治疗效果, 该院于2005年7月—2011年7月运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 治疗胫骨下段不稳定骨折100例,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中, 60例为男性, 40例为女性, 年龄在10~70岁间, 平均年龄36.5岁, 其中40例为车祸伤, 25例为摔伤, 20例为高处坠落伤, 10例为打伤, 5例为砸伤, 骨折部位均为胫骨下段骨折, 均为闭合性骨折, 其中长斜行骨折30例, 短斜行骨折30例, 螺旋性骨折40例, 合并腓骨骨折80例, 腓骨中上段为60例, 腓骨下段20例, 其中腓骨固定为15例, 伤后手术时间3 h~7 d, 平均3.5 d。

1.2 手术方法

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 患侧上止血带, 常规消毒、铺巾, 给予骨折手法复位, 用点状复位钳将骨折近端和远端维持复位下, 然后根据骨折线方向打入2枚克氏针给用临时固定, C臂照射下骨折对位对线可, 然后从内踝部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达内踝骨膜部, 选长度合适接骨板 (LCP) , 从骨膜外插入LCP并穿过骨折部位, 将接骨板置于胫骨内侧, 确保接骨板位于胫骨中间, 然后带锁固定器固定钢板远端的1个锁定孔, 钻孔、测深、拧入自攻螺钉, 用1枚等长的接骨板在皮外确定近端的螺钉植入位置, 切开约1 cm皮肤切口, 钳子分离皮下组织达锁定孔, 带锁固定器固定钢板近端的锁定孔, 钻孔、测深、拧入螺钉, C臂照射下接骨板位置可, 骨折对位对线可, 骨折端无移位, 然后同样方法拧入余下螺钉, (螺钉数目小于接骨板孔数目的1半) , 其中远端可使用1枚单皮质固定, 以防止损伤周围的组织, 取出克氏针, 冲洗手术切口, 逐层缝合, 可不放引流条。

1.3 术后处理

根据骨折稳定情况是否给用石膏固定, 抬高患肢, 常规应用抗生素1 d, 患者术后第1天换药, 挤出切口内少量积血, 术后可以进行骨折远近端的关节功能锻炼, 7 d后拆除石膏后主动不负重活动, 术后14 d拆线, 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 根据骨折愈合情况, 是否扶拐下地活动。

2 结果

由患者术后X线平片可知骨折近似解剖复位, 内固定位置较好, 术区切口均达到1期甲级愈合, 经10~12周后复查X线平片可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痂生长, 经3~12个月的术后随访, 平均随访 (6±1.3) 个月, 骨折全部愈合, 临床愈合时间为8~10周, 所有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神经肌腱损伤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和再骨折等异常情况发生, 参照评价标准[1]:76例为优, 23例良, 1例为中, 优良率达99%。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 胫骨中下段骨折发生率逐渐增高, 小腿中下段软组织薄, 一旦骨折, 软组织损伤较重, 骨折处血运破坏较多, 因其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 导致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比较慢, 易使骨折愈合延迟或不愈合[2], 另外传统外侧钢板内固定方法要剥离大面积的骨膜, 造成骨折端血运破坏严重, 使不愈合情况的发生加剧。目前骨折的治疗理念已经从机械力学倾向为生活力学, 对骨的生物学特性更为重视, 强调骨的血运保护, 但不破坏骨生长发育的正常生理环境, 对微创技术应用的加强, 倡导闭合复位及功能复位, 即生物、合理接骨术的观点, 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是符合AO锁定加压钢板 (LCP) 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 (MIPPO) 技术治疗理念[3], 应用该技术对胫腓骨中下段骨折进行治疗, 不剥离骨膜, 因而可最大程度地对骨膜的完整性进行保护, 骨折处软组织的血运也不会遭受破坏, 故更利于骨折端的愈合, 该院应用此项技术对100例患者进行治疗, 术后无切口感染发生率, 局部皮缘坏死5例, 由于软组织损伤较重及术后切口张力较大, 出现局部坏死, 经过换药基该组织完全替代愈合, 术后2个月开始出现骨折部骨痂生成, 并逐渐开始扶拐适度负重行走, 所有病例1年内骨折完全愈合, 无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物断裂, 应用该技术技巧应注意以下2点:一是不要求解剖复位, 但要求骨的力线;二是一定是从骨膜外插入内固定物, 不能从骨膜内插入, 破坏骨的血运, 这的要求建立上下会师骨膜外通道,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较小、伤口愈合快、并发症少、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4], 其在生物力学和临床上优势明显:钢板螺钉形成一个稳定的系统, 钢板和骨之间不需要存在压力, 锁定螺钉确保了角稳定性及轴向的稳定性, 使螺钉滑动及拔出的可能性消除, 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术后骨折移位的危险性, 作为内固定支架LCP系统允许在接骨板及骨骼之间存有一定间隙, 对骨膜血液供应不造成压迫, 较少干涉骨折血液供应及骨折愈合, 有效地保护了骨膜及骨的血运, 使骨折愈合更迅速, 锁定螺钉可更有效地抵抗弯曲及扭转力量, 分散排列的锁定螺钉可有效提高螺钉对拔除力的抵抗, 比普通板钉固定更牢固[5], 另外当小腿内侧软组织条件差时是其禁忌症, 容易出现内固定物外露、感染, 导致内固定失败, 排除了手术禁忌症, 该技术可作为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的推广方法。

参考文献

[1]Johner R, wru hs O.Classification of tibial shaft fractures and correlation with results after rigid internal fixation[J].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3, (178) :7-25.

[2]程越生.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J].中西医结合研究, 2009, 1 (6) :148-149.

[3]Fl orin M, arzdorf M, Lin ke B, et al.Assessment of stiffness and strength of4different implants available for equine fracture treatment:a study on a20degress oblique long-bone fracture model using a bone substitute[J].Vet Surg, 2005, 34 (3) :231-238

[4]龚伟华, 孙月华.经皮插入钢板微创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 6 (12) :1347-1349.

[5]Egol K A, Su E, Tejwanin C, et al.Treatment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using the less invasivestabilization system plate:clinical experience and a laboratory comparision with double plating[J].J Trauma, 2004, 57 (2) :340-346.

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篇2

【关键词】骨盆骨折;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236-02

骨盆是身体骨骼系统的枢纽,是下肢负重的支撑点。不稳定骨盆骨折包括旋转及垂直不稳定。在挽救危急生命及内脏损伤以及失血性休克等合并伤的前提下,随着对骨盆骨折的解剖生理、生物力学和内外固定技术研究的深入以及随访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一、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手术指征

骨盆骨折稳定性的判断是指导骨盆骨折治疗方法的基础。骨盆骨折内固定手术指征:旋转及垂直不稳定骨折;骨盆环骨折合并骸臼骨折移位;耻骨联合分离大于2.5cm;单纯骸骼后韧带损伤;骨盆严重内旋畸形导致下肢外旋功能丧失;骨盆严重外旋畸形导致下肢内旋功能丧失者;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部损伤等。骨盆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骨折的类型可因损伤机制的不同,可以是复杂多样的。临床上因根据具体情况,以判定骨盆的稳定性为原则,把握手术指针,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二、术前准备

重度骨盆骨折常合并内脏损伤以及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首先要重视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判断,快速扩充血容量,监测生命体征,判断是否存在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尽量减少搬动,待患者病情稳定的同時进行充分的骨盆骨折分析,术前设计,以及复位固定器械的准备。

1,术前合并伤的处理

①首先判断是否合并有内脏及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这是抢救生命的关键。②严重骨盆骨折应常规导尿,一方面患者骨盆骨折后卧床后,另一方面有利于观察尿量变化,为计算出入量,判断休克提供依据;合并有尿道损伤者,必要时可先维持功能(如造屡)后二期手术,③骨盆大出血的处理:应足量输血,充分扩容,骨盆制动。④注意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处理:注意双下肢的临床表现,力争早期诊断,尽快手术挽救肢体。⑤骨盆骨折的处理:在抢救生命的前提下,尽早骨折复位,尽可能减少后遗症。

对于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应严格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全肢体第二”的原则,对骨折可先采取急诊外固定、牵引等保守治疗,可暂时稳定病情,控制出血,同时积极处理并发症,为手术做好准备。这对提高疗效及抢救成功率,减少和延迟并发症的发生都有重要意义。

2,骨盆骨折手术时机的安排。过早手术主要为感染和脏器功能衰竭。过晚手术复位的难度明显加大,导致相当一部分病例复位不足。影像学检查是判断稳定性的依据。

三、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

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更符合生物力学,病人可早期活动及负重行走。骨盆骨折内固定方式有多种,临床上最大限度地恢复骨盆环结构,尤其是后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是内固定治疗的主要目标。

1,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

骨盆前环损伤内固定方法有:重建钢板固定;耻骨空心螺钉固定。前环的切开复位固定可根据骨折或脱位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如耻骨上下支骨折伴耻骨联合分离,可行长的重建钢板固定,能有效控制旋转移位。

骨盆后环对于骸骼关节骨折脱位和骸骨骨折的内固定方法有很多:骸骨棒固定,其手术简单、创伤小。但过度加压易损伤骸神经,骸骨棒本身没有复位作用,且骸骨棒的固定强度不如骸骼关节的松质骨螺钉,已较少被应用。骸骼关节空心螺钉的固定,用松质骨螺钉从患侧的骼后上棘经骼骼关节固定到正常的骸骨体上,该方法经临床证实固定较为有效。

骨盆前路钢板内固定骸骼关节,具有以下优点:可以避免经后路所引起的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并能降低感染发生率可在同一手术体位、一个手术视野同时完成骨盆前、后环固定,

可分离出足够空间放置2块重建钢板确保固定牢靠;前路固定骼骼关节,只需推开骼骨内板附着的肌肉即可暴露骼骼关节,在直视下完成复位固定,可以清楚地看到和保护毗邻的神经血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医源性损伤;前方入路避免了骼骼关节后方韧带等软组织进一步损伤。缺点是:手术本身创伤大,出血多。

固定骸骼关节时须注意3个重要环节,即确定复位标志力争解剖复位、固定的牢靠性及避免神经血管损伤。总之,对骨盆骨折的内固定复位的要求就是要纠正半骨盆旋转畸形,恢复骨盆环的解剖完整性。

2,骨盆前后环的联合内固定

骨盆生物力学研究显示,前后环同时固定时,其强度明显高于单纯后环固定。因骨盆为环形结构,当单纯固定后环时,骨盆结构呈几何可变体系,受力时不能维持原有结构和形态,因而稳定性差;当前后环同时固定时.骨盆形成了闭合环形结构,呈几何不变体系.抗变形维持原来结构的能力明显增强。因此,在患者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建议行前后环联合固定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最佳方案。

四、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

骨盆骨折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异位骨化,多见于骨质大量切除和软组织广泛剥离之后,直接外侧入路异位骨化发生率略高;骸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出现下腰痛和步态改变。由于注重手术操作及提高复位质量,其发生率有所下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髓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活动、肿胀、疼痛等情况。

术后应及时复查血常规、血电解质及血气分析,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输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术后早期应鼓励患者进行下肢肌肉的静力性收缩锻炼,鼓励病人多翻身,改善局部血运。功能锻炼对患者术后功能顺利恢复至关重要,鼓励和指导患者加强下肢功能锻炼,主动和被动组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防止关节僵硬,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结语

随着对骨盆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出现,对骨盆骨折稳定性将会有更加深入和清晰的认识,可以预见,骨盆骨折的治疗将日趋完善、规范和简单。

参考文献

[1]谢增如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

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 篇3

讨论

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对于矫形外科医师来说一直是个挑战。由于以股骨颈作为杠杆的力臂, 使转子下骨皮质内侧产生很高的压应力, 而在骨皮质外侧产生很高的张应力, 一旦该部位骨折不稳定, 这些应力就会传递给任何一个内固定植入体, 从而导致很高的失败率。

股骨转子下骨折目前的治疗已达到早期活动, 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除非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很难术后维持对位对线才考虑牵引治疗[1]。内固定方法主要有髓内钉固定、髓外固定和外固定支架。髓外固定目前应用较多, 如AO角钢板、动力髋螺钉 (DHS) 、动力髁螺钉 (DCS) 等。角钢板技术要求较高, 术中骨质劈裂也时有发生。DHS操作简单, 其优点在于钉板角为95°, 使进钉点有足够的皮质, 而且拉力螺钉的头部位于股骨头的下方, 对压力和张力骨小梁破坏较少, 但由于转子下区为高压力区, 内侧的压力明显高于外侧的张应力, 以因此造成DCS断钉的也不少见, 对于长斜形成长螺旋型骨折, DHS要使用很长的钢板, 创伤较大[2]。外固定支架因容易短缩, 线角畸形等并发症, 现使用较少。

髓内钉固定为目前大多数学者所倡导, 其中应用最广的为伽玛 (Gamma) 钉和Gamma型带锁髓内钉。Gamma钉虽然在生物力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2], 但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最主要的并发症为钉尾部的股骨干骨折, 文献报道发生率10%~12%, 此外Gamma钉的拉力螺钉切割、断钉、穿出股骨头造成失败者也不少见, 而Gamma型带锁髓内钉近端2枚锁钉斜向股骨颈方向, 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抗旋转作用, 而且锁钉直径为4~5mm对进钉点骨皮质要求较低, 扩大了适应证范围, 本例患者内固定成功, 充分表明其力学上的优势。手术适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按Seinsheimer分型的骨折, 一般用于ⅡB、ⅢA、ⅢB、Ⅳ和Ⅴ型;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

钢丝箍环的作用:目前对于长管状骨的长斜形成或螺旋型骨折在置髓内钉后为增加稳定性, 常用钢丝捆扎, 钢丝具有损伤小, 操作简单, 加上防滑槽不易滑, 从而使骨折块间加压, 可促进骨折愈合, 且增加骨折块间摩擦力, 增加水平上的压力, 降低纵向剪切力, 随时间的延长允许骨折块间产生一定的微动, 促进骨痂生长。与Gamma型带锁髓内钉联合应用, 大大增加稳定性, 允许早期功能锻炼。

关键词:骨折, 不稳定, 股骨转子下,带锁髓内钉, 伽玛型

参考文献

[1]Seinsheime F.Subtrochan teric fractures of the femur[J].J Bone Joint Surg (Am) , 1978, 60:300-360.

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篇4

【关键词】植骨;不稳定骨折;钢板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3-0051-02

桡骨远端骨折发生几率比较高,尤其是老年女性易于高发,此类患者因为处于绝经后,其身体中的雌激素有明显下降,易于发生骨质疏松,故易于發生骨折损伤。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29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30例患者应用“T”形锁定接骨板固定进行治疗,治疗疗效理想,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共30例,男11例,女性19例;年龄26~78岁,平均57.4岁。按AO分型:B22例,B33例,C17例,C28例,C310例。30例患者都为闭合性骨折,22例骨折发生后直接进行手术治疗,8例为进行手法复位后再次发生移位而进行手术治疗。受伤原因:4例为车祸损伤,7例为坠落伤,19例为摔伤。

1.2 方法:麻醉应用臂丛神经阻滞,切口选择在桡骨远段掌侧进行手术,8~10cm左右的切口,从桡侧腕屈肌的桡侧和桡动脉之间进入,潜行切开腕横韧带注意保护正中神经,肌肉丰富的病人在手术时要特别注意,尤其是牵拉可以造成正中神经的损伤。将旋前方肌从桡骨的止点纵向切开,显露桡骨远端的骨折及桡骨远端关节面。清除骨折端积血及软组织,复位关节面,将骨折块向远端推移复位。所有患者均取髂骨植骨以支撑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的骨缺损,以防长度的丢失。用克氏针从桡骨茎突和桡骨远端尺侧打入交叉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端,对背侧缺损明显的患者,在背侧lister结节处作3~4cm的小切口,牵开伸指肌腱后予以植骨。14例患者采用背侧切口植骨,14例选用的“T”形锁定钢板先进行适当的预弯,放置定锁定钢板,避免螺钉进入关节面,上紧滑动孔,远端上2~3枚锁定钉,近端上2~3枚螺钉。C型臂透视确定桡骨长度的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度,掌倾角和尺偏角的恢复。缝合时常规将旋前方肌缝合2~3针。

2.结果

30例患者手术之后3~5d均进行了X线常规复查,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显示其复位情况均良好。患者手术后1个月左右均进行了复查,无一例患者出现移位情况,所有患者的治疗评价均依据Mcbride评分标准[1]进行评定优23例,良5例,可2例,治疗的有效率为93.3%。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发生几率比较高,尤其是老年女性易于高发,此类患者因为处于绝经后,其身体中的雌激素有明显下降,易于发生骨质疏松,故易于发生骨折损伤。过往对其进行分类可分为Batton、Smith、Colles等骨折,现今一般多按照AO的原则进行划分,从而被称为桡骨远端骨折[2],根据这一原则,下列为有不稳定骨折表现:①患者有比较重的骨质疏松疾病。②损伤合并有尺骨骨折的患者。③患者有关节内骨折的损伤。④原始骨折缩短大于5mm。⑤原始骨折移位(横向移位)大于1cm。⑥背侧粉碎的范围超过掌背侧的50%。⑦干骺端掌侧骨折粉碎[2]。

此疾病的治疗办法很多,多应用石膏外固定、手法复位进行治疗,且疗效很好。但一些高龄的女性患者骨折移位比较大、粉碎比较严重、对功能影响较大,应给予其进行手术治疗,其可让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以更好的恢复功能。本文中的30例患者术中均进行了植骨治疗,对患者进行植骨的标准Penning等[3]经研究称桡骨长度短缩大于10mm,桡骨尺侧不稳定,短缩大于5mm,骨质疏松者应进行植骨。近期文献报道:对于干骺端皮质有塌陷者应将骨片撬拨复位后植骨维持[4]。笔者认为患者的下尺桡关节中央柱塌陷,存在关节软骨下骨骨缺损;干骺端皮质骨塌陷,松质骨压缩缺损;骨质疏松者均应行植骨治疗。本组常规使用自体髂骨为骨供体,植骨量不够可发生桡骨高度的丢失,掌偏角减小甚至反张。对于这种病例,我们的经验是同时在背侧沿lister结节作一个小切口,进行植骨,创伤较小,植骨安全可靠。锁定接骨板按照设计,为内固定支架,AO锁定接骨板一般都有一定的角度,不需要作预弯,角度不合适的应适当的预弯,该板远端的3个螺钉通过钉和板的锁定,起到钉板一体化的作用,可以很好地维持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和尺偏角,并能早期功能锻炼[5]。

桡骨远端骨折可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在临床上可以通过体检发现尺骨茎突弹起、有压痛,X线片显示尺骨茎突骨折及下尺桡关节脱位等来确诊。桡骨长度的丢失,使得尺骨相对过长,可引起尺骨撞击综合征,也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个常见并发症。故手术之前应对患者的x线、ct等资料进行仔细的分析,以确定手术方式。术中应通过C型臂X线机透视,确定桡骨长度、下尺桡关节复位以及掌倾角、尺偏角的恢复。

现今医学技术高度发展,对此疾病的治疗也明显增加,应用锁定钢板手术治疗的研究也明显增多,此技术的原理是应用钢板锁定患者的骨折部位,其有很牢固的固定效果。现今一般选择掌侧、背侧这两种入路方法,应用背侧手术一般患者会有异物感,且患者在手术之后一般易于出现并发症。应用掌侧手术则对软组织连续性没有任何的影响,且其对患者的腕部肌腱干扰非常的少。故在手术治疗中多应用掌侧手术的方式进行。本文所有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全部运用锁定钢板来治疗,优23例,良5例,可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故对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的优点很多,其可让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且手术方式简单,固定牢固,可进行临床推广。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体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66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6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5±10.4)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0例,高空坠落伤16例,运动伤10例,重物打击伤10例。受伤到就诊时间2~24h,所有患者均行X线片和MRI检查,其中颈椎压缩型骨折脱位36例,颈椎爆裂性骨折脱位20例,单侧小关节脱位6例,双侧小关节脱位4例。颈椎骨折部位:C4椎10例,C5椎20例,C6椎30例,C7椎6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前路治疗组(30例)和后路治疗组(36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受伤原因、骨折类型、脊髓损伤情况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前路治疗组:C臂X线机对骨折部位进行定位,用椎体撑开器将病椎相邻的上下椎体适当的撑开,摘除受伤椎体上、下椎间盘、脊髓前方的椎间盘和骨性组织,用两侧的颈长肌作为标志,切除碎裂的椎体,适当扩大减压,刮成一个矩形骨槽。按照骨槽大小修正一个三面皮质髂骨骨块或者植入椎体融合器,放置入骨槽,撤掉椎体撑开器,放置钢板,C臂X线机透视复查确定钢板螺钉位置,放置引流管,术后进行颈托外固定。

后路治疗组:患者俯卧位颈后正中切口,逐层剥离显露脱位节段的脊椎和上、下关节突,巾钳夹提拉关节上位棘突,向下远端推压下位棘突,逐渐撬拨塌陷的棘突,复位后保持颈椎过伸位,在脱位交锁的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切除小部分,调整牵引方向,撬拨复位。术后C臂X线机进行复查。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观察颈椎正侧位X线片,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有无丢失,放置内置物情况,评价神经功能。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固定节段数等一般手术情况。

1.3.2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椎体水平位移、Cobb's角度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固定节段数的比较(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椎体水平位移、Cobb's角度情况(表2)

2.3 66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均明显提高。

3 讨论

下颈椎损伤是骨外科常见的损伤之一, 占整个脊柱损伤的40%~50%, 一般情况下有60%~70%患者伴有脊髓和脊柱神经根的压迫和损伤[2]。针对下颈椎损伤脱位临床特点可以分别采取颈前路减压和颈后路减压两种方法进行治疗, 其中前路治疗可以减少患者体位改变, 直接彻底恢复椎管容积, 防止继发性退变, 恢复椎间盘高度、生理曲度、重建颈椎稳定性, 同时钢板固定操作简单, 可以即刻稳定骨折颈椎段[3]。后路治疗一般适用于椎板骨折内陷压迫引起的颈椎脱位, 造成颈椎后方牵拉性损伤的患者。其治疗创伤较小, 可以在直视下将小关节顺利复位, 对颈椎序列进行恢复。本研究对前路组和后路组手术情况和术后复位情况观察结果表明, 后路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固定节段数均稍高于前路治疗组, 提示前路治疗组手术创伤较小, 固定节段较多, 后路治疗组术后椎体水平位移、Cobb's角度与前路治疗组均无明显差异, 提示两组术后复位效果均较好。同时对两组神经功能分级进行观察, 66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均明显提高。综上所述, 根据下颈椎损伤脱位临床特点, 选择前路治疗和后路治疗, 临床疗效明显, 预后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6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治疗情况, 依据治疗不同分为前路治疗组和后路治疗组。结果 后路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固定节段数均稍高于前路治疗组;后路治疗组术后椎体水平位移、Cobb′s角度与前路治疗组均无明显差异;66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均明显提高。结论 根据下颈椎损伤脱位临床特点, 选择前路治疗和后路治疗, 临床疗效明显, 预后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治疗,后路治疗

参考文献

[1]马毅, 赵合元, 刘华水等.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 5 (2) :15.

[2]汤呈宣, 刘良乐, 戴鸣海等.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选择与疗效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9 (5) :381-385.

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4例, 女42例;年龄15~58岁, 平均27岁;车祸致伤96例, 塌方或重物压伤50例;按Tile法分型:B1型72例, B2型36例, B3型4例, C1型18例, C2型12例, C3型4例。

1.2 治疗方法

1.2.1 保守治疗

对54例有严重合并损伤及一般情况估计近期内不会好转的, 年老体弱合并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及部分不愿意手术者采用保守治疗。其中B1型24例, B2型16例, B3型2例, C1型6例, C2型4例, C3型2例。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单侧或双侧胫骨结节或股骨髁上持续骨牵引、骨盆悬吊加双下肢骨牵引、“4”字复位后90~90°牵引等, 时间6~10周。

1.2.2 手术治疗

92例行手术治疗, 其中B1型48例, B2型20例, B3型2例, C1型12例, C2型8例, C3型2例。 (1) 外固定支架治疗:首先在C臂X线透视下手法将骨折复位, 初步矫正旋转畸形及纵向移位 (如果存在) 。取髂前上棘后2cm处做一小切口, 分离至骨表面, 用4.5mm钻头沿髂脊中间钻入, 深度4~5cm, 角度与矢状面呈40~45°, 与冠状面呈10~15°。用6mm固定针沿上述方向拧入5cm。同样方法在第1根固定针后方每隔2cm拧入第2、3根固定针。利用固定针做手柄, 透视下再次复位骨折, 安装外固定架固定。患者术后卧床6~8周。 (2) 切开复位内固定:采用髂腹股沟手术入路, 注意保护股外侧皮神经及股动静脉, 男性避免损伤精索。用复位钳将骨折及骶髂关节复位, 骶髂关节脱位或骶髂关节附近骨折 (62例) 采用4、5mm2~3孔钢板2块固定, 骶骨侧用1枚螺钉, 髂骨侧用1~2枚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并髂骨或耻骨骨折 (26例) 用拉力螺钉或3~5mm钢板固定。骶骨骨折 (4例) 用闭合拉力螺钉固定, 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 24h拔除。

1.3 观察项目

比较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功能恢复情况, 尤其应注意患者治疗后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如腰背痛、骨不连、畸形愈合、骨盆前倾、双下肢不等长、脊柱代偿性侧弯、步态失常、骶髂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永久性神经损伤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

在术后6, 12, 18, 24个月按Majeed[2]功能评分表对每个患者的平均总分 (满分为100分) 进行比较。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 对疼痛、站立、坐、性生活及工作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85分为满意70~85分为良好, 55~69分为一般, <55分为差。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u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随访情况

手术治疗患者中64例、保守治疗患者中32例得到24个月的随访。6例保守治疗, 4例手术治疗患者出现双下肢不等长, 4例保守治疗者不等长在4cm以上, 余均在2cm以下。4例保守治疗患者出现畸形愈合, 其余患者骨折愈合良好, 肢体及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2.2 临床疗效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者在术后6、12、18个月时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在术后24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果见表1。

3 讨论

随着对骨盆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 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出现, 对骨盆骨折稳定性将会有更加深入和清晰的认识, 可以预见骨盆骨折的治疗将日趋简化、规范和有效。近年来对骨盆骨折解剖及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 普遍认为早期骨折复位固定在减少出血、防止后期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但选择哪种手术固定方法仍无统一性。主张外固定架固定的认为[3]:外固定架加压固定可以有效减少骨盆容积, 控制出血, 防止搬动过程中已凝集的血栓脱落而再次出血, 有利于复苏, 同时为进一步诊断及相关损伤的处理提供可靠的帮助。而主张内固定的则认为[4], 内固定是治疗骨盆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更符合生物力学。

本研究结果表明, 手术治疗后6、12及18个月的疗效明显高于保守组治疗者, 保守治疗难以整复有明显移位的骨盆环骨折, 多数此类骨折患者会有许多晚期并发症, 如腰腿痛、骨不连接、畸形愈合、双下肢不等长等。本研究根据Tile’s分型及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 多发伤、Tile’sB型早期 (平均6h) 行骨折闭合复位及外固定架固定, 单纯骨盆骨折、Tile’sC型在伤后5~7d行开放复位, 用35~4.5mm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固定。B型骨折患者早期部分采用外固定架复位固定并作为最终治疗手段, 获得了良好效果。在随访的B型骨折患者中, 未发现骨折再移位, 患者恢复满意, 说明此方法在某些骨盆骨折的治疗中, 特别是伴有多发伤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本研究C型骨折均采用内固定治疗, 能准确复位, 从而大大降低了后遗症的发生, 术后X线片见骨折基本达到解剖复位, 术后4周左右患者即离床活动。早期保守治疗中由于骨折往往为不稳定的, 尽管有外固定及牵引, 但骨折断端间的微动仍较明显, 容易再出血并影响骨折愈合;而手术患者由于坚强的内固定使得骨折端间微动及出血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术后早期就可进行功能锻炼, 因此在伤后6、12、18个月内其疗效明显好于保守治疗所以尽量选择手术治疗, 可以获得骨盆外形恢复好、功能恢复快的效果, 能有效防治并发症, 疗效满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146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54例行保守治疗, 92例根据Tile分型及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结果 96例患者得到随访, 平均随访12个月, 手术组在术后6, 12, 18, 24个月的疗效明显优于保守组 (P均<0.05) 。结论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各有不同的优点, 而内固定术可加强骨盆的有效强度, 术后愈合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骨盆骨折,外固定架固定,内固定

参考文献

[1]裴国献.骨盆骨折的诊疗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1, 3 (2) :81~84.

[2]Majeed SA.Grading the outcome of pelvic fractures[J].J Bone Joint Surg (Br) , 1999, 71 (2) :304~306.

[3]刘利民, 雍宜民, 沈惠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外固定技术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 2000, 16 (1) :10~13.

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 篇7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 男33例, 女15例, 年龄17~68岁, 平均4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4例, 高空坠落16例, 砸伤8例, 入院时并发失血性休克15例, 尿道损伤11例, 四肢骨折12例, 胸腰椎骨折10例, 脾破裂3例, 肠破裂1例, 根据患者骨折具体情况行手术治疗, 切开后行不同方式复位加固定, 术前积极纠正相关并发症及器官损伤, 经过治疗并配合全面护理, 患者均治愈。

2 结果

非手术治疗33例, 伤侧下肢骨牵引20例, 其中12例骨折虽未完全复位, 但骨盆环基本对称, 6例骨盆旋转未纠正, 骨牵引加骨盆吊带牵引8例, 早期闭合复位维持牵引5例, 骨盆旋转基本纠正, 3例伤侧下肢步态异常, 手术治疗共15例, 均为耻骨联合>2.5cm, 骨折重叠移位, 伴髂翼内旋。本组有30%疗效不佳, 原因于骨折分型不够明确, 治疗选择不当或延误治疗, 而后遗畸形。

3 护理

3.1 术前急救

(1) 积极抗休克, 迅速抢救, 抢救时应首选大血管如锁骨下静脉, PICC等, 迅速开通两组静脉补液通道, 加压输血、输液。对中等以上休克, 要在5min内将400ml的血输完, 必要时静脉切开, 确保静脉通路。 (2) 密切观察患者神智、表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肢体皮肤温度的变化, 每15min观察脉搏、呼吸、血压1次, 留置导尿应详细记录尿量、颜色、性质, 了解纠正休克的情况, 如有异常, 应及时汇报医生。并给予低流量供氧, 改善机体缺氧状态。

3.2 合并伤的观察和护理

(1) 内脏破裂观察的护理:有些内脏闭合性损伤, 损伤初期出血量不多, 休克不明显, 其它辅助检查也难发现, 随着时间延长, 出血量增加, 病情加重, 因此要严密观察腹痛、腹胀、腹肌紧张等情况, 如抗休克无法纠正休克症状或进行性腹胀, 应及时行剖腹探查及脏器修补术。 (2) 膀胱破裂及尿道损伤的观察与护理:观察有无血尿、排尿困难与无尿, 以判断有无尿道损伤, 若膀胱破裂应立即行手术探查与修补, 同时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尿道不完全断裂时应小心放入较细导尿管, 尿道断裂宜先放导尿管, 防止尿液外渗引起感染, 应及早行尿道修补术。 (3) 观察有无阴道出血, 若有阴道流血应请妇产科会诊并处理。 (4) 制动及褥疮护理:为了维持骨盆的稳定性, 应少搬动、避免再移位, 不能随便搬动, 保持床单干燥、平整, 必需搬运时可用胶带固定骨盆, 保持动作一致, 轻抬轻放, 病情允许1~2次使臀部离床面10cm, 用温热水擦洗, 涂爽身粉, 保持干燥, 本组均未发生褥疮。

4 不同治疗方法的护理

(1) 行下肢牵引的患者要保持患肢有效牵引, 保持患肢外旋位牵引, 牵引过程中足跟要加垫海绵以增加柔软度, 此外每日用红花酒精按摩足跟, 促进血液循环, 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伸屈活动及股四头肌锻炼, 预防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 (2) 行骨牵引加骨盆吊带牵引患者可在双髋部垫毛巾, 预防双侧髋部皮肤拉伤。 (3) 手术治疗患者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积极预防切口感染, 尿路感染, 便秘并发症等, 并指导功能锻炼, 早期行踝关节身躯活动, 3~4d后协助半卧位被动活动膝关节, 2周后鼓励其主动活动下肢关节, 进行直腿抬高锻炼。术后4周不负重, 6~8周弃拐行走, 合并髋臼骨折患者应延期负重。另外要加强心理护理, 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迎接手术, 配合手术, 取得最佳疗效。

关键词: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

参考文献

[1]秦铁夫, 秦玉良.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外固定架治疗〔J〕.中国伤残医学, 2007.15 (4) :116.

[2]藏志萍, 吕秀清, 何君芳.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医正骨, 2007, 19 (6) :79.

[3]潘进社, 彭阿钦.不稳定骨盆骨折分型与手术复位的方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 18 (10) :699-700.

[4]马梦昆, 陈鸿.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诊治〔J〕.中国骨伤, 2000, 13 (5) :214.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急救护理体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室自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了87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 其中男性48例、女性39例, 年龄13~68岁, 平均年龄41.5岁;就诊时间为伤后1~8h;其中车祸致骨折51例、坠落伤20例、塌方伤16例;参照TiLt分型[3], B1、B2型旋转不稳定性骨折40例, C1型旋转和垂直均不能稳定性骨折29例, C2型旋转和垂直均不能稳定性骨折11例, C3型旋转和垂直均不能稳定性骨折7例。就诊时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12例、颅脑外伤7例、尿道损伤11例、四肢多发性骨折10例、合并肝脾破裂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例、骶神经损伤3例。

1.2 护理

1.2.1 急诊期护理

(1) 注重生命体征的监测:不稳定型骨折由于骨松质面损伤较大, 可引起大出血而出现休克, 采用心电监护系统动态监测患者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及SpO2, 详细记录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可为临床抢救提供可靠依据并指导护理工作;持续低流量吸氧可减少低氧血症, 提高抢救成功率。 (2) 积极纠正休克:快速建立2条或2条以上有效静脉通路, 遵医嘱补充体液、改善微循环, 必要时静脉切开确保有效的静脉通路。在大量静脉输液的同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密切记录留置导尿的进出量, 如果休克纠正减少输液量后再次出现休克征象, 则有可能有内出血, 应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 (3) 尿道损伤的护理:若出现小便困难或尿潴留且导尿管难插入, 提示可能有尿道损伤;伴完全性尿道断裂者需作尿道会师修补术, 并放置导尿管, 尿道不全撕裂者需放置留置导尿管, 留置导尿2周内应注意保护尿道口清洁、保证引流管通畅、及时清理尿道口分泌物、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引流量, 尤其注意防止导尿管脱出, 指导患者多饮水以防止尿路感染。 (4) 合并内脏破裂的护理:脾破裂经确诊后需外科急诊剖腹探查, 及时进行修补及切除;需要注意的是, 部分闭合性损伤初期由于出血量不多、休克征象不明显而难以发现, 因此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不明血尿、血便、阴道流血、腹胀, 如果休克无法就诊或出现进行性腹胀则提示可能有盆腔内脏器损伤, 应马上作相应检查和处理。

1.2.2 治疗护理配合

在未排除内脏损伤之前不可使用镇痛剂, 护士分散患者注意力可减轻其疼痛感。急救患者需要转运时, 应充分准备, 入科前做CT检查、X线检查应由护士陪护, 将患者迅速、安全转送到相应病房。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急诊期可采用外固定架固定, 有利于早期稳定骨折, 有效减少出血并控制血流动力学, 待病情稳定之后根据个体情况考虑做骨盆骨折内固定术。手术治疗者于术前纠正并发症及合并损伤, 做好术前准备及护理工作。骨盆悬吊牵引应保持吊带平坦完整, 避免上下移动吊带位置。绝对卧床休息, 制动, 容易引起褥疮, 根据骨折即损伤的具体情况, 采取预防褥疮的护理措施, 于骨突处垫棉圈, 托起臀背用红花酒精按摩臀部、背部, 2h一次。

1.2.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心理护理应贯穿于整个治疗及护理流程中。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因素, 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由于损伤重、出血多、疼痛剧烈, 极易出现不安、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 应适当给予解释疏导, 可邀请康复患者现身说法, 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结果

所有患者就诊6h内均完成急诊外固定支架治疗, 本组手术治疗21例、非手术治疗65例, 手术固定方式为单纯前环固定5例、单纯后环固定5例、前后环同时固定11例。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绝对卧床休息、制动、镇痛治疗, 除了1例患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其他均生命体征平稳, 顺利度过急诊期并进入二期治疗。余下86例患者的Majeed评分平均值88.0%, 治愈84例 (占87.7%) , 骨盆畸形均得到纠正。

3 讨论

骨盆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 早期急救及出血控制是治疗的重点, 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基础[4]。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必须在伤后早期得到稳妥固定, 早期外固定支架能使骨盆环获得确实的稳定并控制出血, 便于护理[5]。

本科室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骨盆骨折相关知识及护理技能, 收治患者后认真做好病情观察、常规护理、卧床患者舒适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 采取个体化、针对性护理, 有助于减低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治疗成功率。就诊后应迅速完成初步检查以确定伤情, 保持气道通畅, 必要时气道插管, 快速补充血容量以纠正休克,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积极救治并发症, 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一步行骨盆固定。需要手术治疗者应积极做好围手术期护理, 正确处理并发症及合并伤, 正确及时的护理对策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

参考文献

[1]马梦昆, 杨震龙.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 15 (5) :347.

[2]钟广玲, 陈志雄.骨伤科临证精要[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29-332.

[3]Tile M, Classification, In Tile M eds.Fracture of the Pelvis and Ace-tabulum[J].2 nd ed Baltimore:Williams and Wilkins, 1995:66.

[4]肖爱华, 彭贵凌, 杨志农.83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J].山东医药, 2010, 50 (44) :43.

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 篇9

【关键词】 不稳定骨盆骨折;四肢多发骨折;骨科损伤控制

【中图分类号】R68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104-02

不稳定骨盆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疾病,患者多伴有四肢多发骨折与脏器损伤,骨折初期失血比较严重,有内脏损伤,容易诱发休克,还容易造成凝血功能障碍、代谢性酸中毒等,严重者甚至引起死亡。因此,疾病初期为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多采取手术来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术后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而骨科损伤控制是采取分期处理的原则对患者展开治疗,该方法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预后。笔者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方法,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给予分阶段治疗, 取得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3 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男22 例,女8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5±3.5)岁;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约为20~55 min,平均时间(33±4.5)min;骨折部位:骨盆骨折合并肱骨、尺挠骨骨折10例,骨盆骨折合并胫腓骨、踝关节及足部骨折10 例,骨盆骨折合并股骨、髌骨、胫腓骨骨折7例,骨盆骨折伴股骨上端骨折3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0 例,高空坠落伤5例, 严重挤压5例,砸伤5例,其它5例。对照组男23 例,女7例;年龄26~66岁,平均年龄(46±3.5)岁;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约为25~58 min,平均时间(32±4.5)min;骨折部位:骨盆骨折合并肱骨、尺挠骨骨折12例,骨盆骨折合并胫腓骨、踝关节及足部骨折12例,骨盆骨折合并股骨、髌骨、胫腓骨骨折5例,骨盆骨折伴股骨上端骨折1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2例,高空坠落伤4例, 严重挤压4例,砸伤8例,其它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诊断标准,经X 线或CT 检查确诊。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间、骨折部位以及致伤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包括入院后快速进行初步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同时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确定患者的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并及时抽血送检,做好血型鉴定和配血,做好四项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A-TP),艾滋病抗体(HIV)等实验室检查,为进一步治疗做好准备,必要时常规输血,给予抗感染治疗,补液维持水电解质稳定、抗体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骨科损伤控制的分期治疗:首先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创伤,对严重大出血者,应密切观察患者骨折的变化情况,有效的控制出血,对骨盆骨折早期实施外固定,对于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应实施骨牵引及石膏托等固定措施。然后将患者转至ICU 病房,实施苏醒及对症治疗,如:复温、恢复血容量、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纠正酸中毒、解除通气障碍、凝血机制恢复等;待患者生理情况稳定后,根据患者病情对其实施分期手术治疗,首先对患者实施四肢骨折的内固定术, 在确定无手术禁忌后进行骨盆骨折的内固定,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1]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依据Matta诊断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优:X 线平片骨盆分离移位最大距离在4mm 以下;良:X线片骨盆分离移位的距离为4~10mm;中: X 线平片骨盆分离移位距离为10~20 mm;差: X 线平片骨盆分离移位距离> 20 mm。治疗有效率=(优+良+中)/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损伤控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一种分阶段治疗措施[2], 抢救严重损伤或大量失血患者时,迅速作出判断,然后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生理耐受程度, 医护人员为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采取阶段性治疗,基于疾病的病理特点,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由于伴其他部位的多发损伤, 若直接对其进行修复重建手术,容易对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在患者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会导致其生理功能严重紊乱。因此,为患者实施骨科损伤控制非常重要。在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中,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持患者良好的生理状态,待患者生理功能恢复后再行手术治疗,而并非将各种解剖结构进行重建,不仅能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治愈率。该措施主要包含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又称为早期处理阶段,主要是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挽救患者生命。因为在损伤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生理机能极度虚弱的情况下,患者是无法承受复杂的Ⅰ期手术,手术创伤会继续加重病情,即便手术顺利实施,手术后患者也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或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这个阶段的治疗主要是改善患者的休克状态,维持血液循环,为患者补充足够的血容量、吸氧,使机体血液循环和呼吸正常运转。骨科损伤控制能有效控制危险因素的发生,首先控制患者的出血症状,尽可能减少再次额外的创伤, 并对患者进行彻底的清创处理,防止感染,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这一步骤可有效的阻止骨断面继续出血,稳定患者生理状况,促进下一步治疗的开展。第二个阶段又称为复苏治疗阶段,主要是促使患者复苏,使生理机能极度虚弱的器官、组织或细胞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对患者进行及时补充液体和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三个阶段又称为确定性手术阶段,待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了,就可以准备手术治疗了,此阶段可以进行四肢骨折内固定和骨盆内固定。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

综上所述,骨科损伤控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疗效确切, 保证了骨折治疗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唐 炼,鲁晓波.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特点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04):728-729.

[2]徐爱飞,陈华燕.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2,52(10):45-46.

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1年1月-2012年3月间行不稳定踝关节手术治疗患者62例, 男38例, 女24例;年龄32~68岁, 平均年龄 (54.3±11.2) 岁;平均身高 (169.3±12.8) cm, 平均体质量 (83.2±14.2) kg;左踝关节骨折34例, 右踝关节骨折28例;Weber骨折分型:B型42例, C型20例。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 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仅采用石膏固定伤踝;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

1.2.1 石膏固定

术后自膝关节向下进行伤踝的石膏托固定, 观察水肿消退情况, 术后2周左右拆线, 改用管型石膏进行固定。患者术后6周内卧床休息, 6周后根据康复情况可拆除石膏体, 并使患者逐渐下床行走, 下床初期做简单的踝关节运动, 缓慢负重[3]。

1.2.2 早期功能康复训练

在石膏固定的基础上, 研究组患者行早期的功能康复训练。术后患者常规卧床休息, 注意将患肢抬高, 高于心脏水平。术后首日, 由护士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训练, 缓慢进行踝关节屈曲, 每日3次, 每次屈曲10下;术后3 d通过与患者沟通, 使患者尝试主动进行踝关节屈曲, 根据患者的能力, 初期由护士辅助行主被动结合训练, 逐渐由患者自行主动屈曲训练。术后1周左右, 进行踏皮球训练:扶患者移至床边, 小腿自然下垂, 床下放置适当直径的圆球, 以患者小腿自然下垂时脚底可触及球面为宜, 指导患者利用腿部力量移动圆球, 使其在小范围内滚动, 初期先行前后、左右滚动, 患肢适应后, 可逐渐进行各个方向的随意滚动, 该动作每日进行2次, 每次持续5 min。患者患肢踏皮球运动基本熟练后, 可在护士的搀扶下学习拄拐, 在患肢不着地的情况下让患者适应拄拐行走, 以避免正常下肢因长期卧床而产生静脉血栓。术后2周左右, 患者可在拄拐的基础上, 逐渐将患肢脚尖接触地面, 以较少的承重力逐渐使患肢适应行走运动, 并感受患肢踝关节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术后4周左右行常规摄片, 观察骨折康复情况。

1.3 随访及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自术后开始, 均随访12个月以上, 术后前3个月每月随访1次, 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感染、摄片观察踝关节复位情况、检查踝关节活动度等, 自第4个月起, 每3个月行1次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随访12个月NRS疼痛评分、Tegner评分和AOFA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数据库分析, 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见附表, 研究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两组患者NRS疼痛评分及Tegner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

3 讨论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 患肢常表现出肿胀、疼痛, 踝关节功能受限, 需石膏固定保护以预防感染和再次创伤[4]。早期的术后处理主要为石膏固定和嘱患者卧床休息, 石膏拆除后患者方要下床运动。但长期的卧床易造成踝关节正常活动功能的退化, 同时可能影响患肢及正常下肢的血供, 引发下肢静脉血栓等不良症状, 因而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改善和恢复患者踝关节机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石膏固定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功能康复训练, 由术后首日被动踝关节屈曲, 逐渐至下床拄拐负重, 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提示术后早期功能康复对患者较早恢复踝关节功能和恢复正常活动具有促进作用。AOFAS评分是踝、后足运动评分标准, 分值越高说明踝关节运动性越好;Tegner评分为膝关节运动评分。在本组研究中, 研究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Tegner评分无显著差异, 提示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提升患者伤后踝关节运动能力的恢复效果, 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 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对于提高预后、早期改善踝关节活动能力、促进患肢康复等具有积极作用。当然, 早期功能康复应注意循序渐进, 不可操之过急, 最好从被动活动、被动结合主动、逐渐过度到主动活动, 活动范围也应从小逐渐扩大。

摘要: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及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行不稳定踝关节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 对照组术后仅采用石膏固定伤踝;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两组患者NRS疼痛评分及Tegner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 对于提高预后、早期改善踝关节活动能力、促进患肢康复等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功能康复,骨折预后

参考文献

[1]李兴林, 彭化文, 许发勇, 等.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 1 (1) :48-50.

[2]苏攀.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86例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4) :159-160.

[3]瞿岱彪, 李勇.不稳定踝关节骨折术后两种功能恢复方法的临床评价[J].实用临床医学, 2008, 9 (10) :76-78.

上一篇:无线局广域网下一篇:广域智能保护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