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共同愿景(精选5篇)
建立共同愿景 篇1
“愿景” (vision) 源自拉丁文videre, 其本义是“看见”的意思。国内对vision一词译文众多, 如远景、愿望、目标、景象等。愿景从字面上看涵盖了两层意思:一是“愿望”, 即有待实现的意愿;二是“远景”, 指具体生动的景象, 是想要实现的未来蓝图。一本西方教科书用一小幅漫画来解释愿景, 画中一只小毛虫指着它眼前的蝴蝶说, 那就是我的愿景。由此可见, 愿景就是愿望的景象, 在某种程度上, 是一种希望和宣言。
个人愿景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渴望实现的美好愿望和远大目标, 是其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所期望的未来意象或景象, 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追求及其终极目标, 属于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精神层面。个人愿景根植于个人的价值观和内心深处的热望、期盼和理想。个人愿景与个人私利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想要”的东西, 而是人们心中真正的梦想与渴望, 是对人生态度做出基本选择之后, 对自己的未来所做的承诺, 它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构想, 更是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
共同愿景 (Shared Vision) 是被组织成员所接受和认同的组织的愿景, 是组织成员共同勾画出的组织未来发展的远大理想和蓝图, 是组织中个人愿景的交集部分。共同愿景是建立在组织及其成员价值和使命一致基础上的共同愿望或理想, 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共同愿景描述了组织未来的可能性, 组织成员相信它是可实现的, 并愿为之付出努力。
共同愿景与个人愿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共同愿景高于个人愿景, 个人愿景包含在共同愿景之中, 共同愿景是个人愿景与组织愿景的有机结合。共同愿景建立在个人愿景基础之上, 个人愿景需经过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协同并达成共识后, 才能成为组织成员共同的愿景, 这是通过个人愿景的互动作用和协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只有共同愿景成为组织中每个人真心向往的“我们的”愿景时, 它才能成为共同愿景;只有组织成员不把自己看作是组织的附属物时, 他们才能将共同愿景视为个人愿景的体现, 并愿意为共同愿景的实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共同愿景源于个人愿景, 而又高于个人愿景, 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全息摄影来说明:全息像的底片中每一部分都能完整呈现影像, 如果把每一部分合起来, 整个底片反映的影像虽然不变, 但却变得更清晰、更真实。同样, 每个人对共同愿景可能有各自不同的意象, 但当有更多人分享共同愿景时, 愿景本身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但却会变得更为生动、真实, 共同愿景变成既是“我的”也是“我们的”愿景。对组织成员来说, 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与其他成员一起追求共同愿景, 能获得在个人单独努力时所达不到的效果;在实现共同愿景的同时, 也实现了成员自己的个人愿景。
共同愿景的构成要素
共同愿景包括三个要素, 即组织的目标、价值观和使命。目标是组织期望在短期内达到的里程碑, 是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实现共同愿景所付出的努力不仅仅需要广阔的愿景, 同时也需要具体可行的目标。由于远大的愿景决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 我们通常都需要确定分阶段的实施目标,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为组织发展设立具体的、可以落实的规划, 同时也将使得组织成员对组织发展的远景确立信心。事实上, 如果组织仅仅告诉各个成员, 我们在30年或50年后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组织, 其最可能的结果是令人们感到愿景过于远大而觉得高不可攀。目标与愿景的不同之处在于, 共同愿景强调从多种角度以极其生动的方式来表达, 从心理学上讲, 目标给人的感觉比较正式而且带有压力, 而愿景比较轻松、个人化, 较能引起兴趣。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个人目标与愿景的表述来对二者加以区别。目标———每个月阅读两本书;愿景———今年我希望每个月能阅读两本有益于工作的书籍, 总共阅读24本, 这些书要分成四类, 在专业知识、管理技能、人际关系以及个人管理上分别阅读6本, 读完这些书将使我的工作更为得心应手, 主管更重视我, 部属对我更服气, 时间上的安排也将更为合理, 我也将受到更多朋友的欢迎, 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我相信我能做得到, 并且能有极大的收获。
价值观是组织为实现蓝图、达到目的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组织的价值观是共同愿景最根本的要素。价值观是一个体系, 是组织精神的灵魂, 一个组织成功与否就要看这个组织能否构筑起科学的、先进的价值体系。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价值体系才能使全体员工向一个方向前进。
组织的使命是对“组织为什么而存在?”和“组织是什么?”的阐述。目的和使命是组织存在的理由, 人们寻求建立共同愿景的理由之一, 就是他们内心渴望能够归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明确组织使命, 通常要回答下面一些问题: (1) 我们在做什么样的事业? (2) 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 我们生产或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 (4) 我们怎样看待所服务的用户? (5) 我们在为谁的利益而努力? (6) 我们将带给用户什么样的有独特价值的产品? (7) 我们的使命具有独特性吗?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表明一个组织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同时也告诉员工组织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
当组织的目标过于现实而缺乏崇高的理想或缺乏高层次的价值观念时, 共同愿景对组织成员来说, 就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引导作用, 而只可能降低个人的愿景, 使得组织成员丧失了自我超越、终生学习的动力。愿景若与人们每日信守的价值观不一致, 不仅无法激发出真正的热忱, 反而可能因挫败、失望而对愿景改为嘲讽的态度。只有当目标、使命感和价值观这三个要素融为一体, 成为组织的共同愿景, 才能使组织在同一方向形成巨大合力, 推动组织健康地发展。
共同愿景的作用
共同愿景对于组织的作用在于, 它使互不相干的人走到一起, 协同工作, 并产生一体感、信任感、亲切感。在追求共同愿景实现的过程中, 所有员工会激发出潜能, 从而使组织发展产生不竭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晚年从事出色团体的研究时发现, 出色团体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对于促进合作学习、共享知识、创建学习型组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彼德·圣吉曾指出, “如果没有共同愿景, 就不会有学习型组织”。具体说来, 共同愿景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首先, 凝聚作用。共同愿景是组织的凝聚力所在。共同愿景就像粘合剂, 将具有个性差异的组织成员凝结在一起, 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 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这种感觉弥漫于组织的所有活动之中, 将分散的个人力量, 聚集为巨大的能量, 进而释放出无穷的创造力, 激励着员工为实现共同愿景而不断地学习和奋斗。一盘散沙难成大业, 捏紧了拳头出击才有力量, 要提升组织学习能力, 必须树立一面“旗帜”, 这面旗帜就是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会改变成员与组织间的关系, 使成员凝聚在“我们的事业”中, 而不再是“他们的事业”, 转变工具性工作观, 而使组织成员感到“公司兴则我引以为荣, 公司衰则我引以为耻”, 并乐于为组织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学习能力。
其次, 激励作用。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 动力和信念的缺失是最致命的, “如果没有一个拉力把人们拉向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 维持现状的力量将牢不可破”。传统的组织目标也具有导向作用, 使组织成员清楚前进的方向, 但组织成员是否愿意朝这个方向努力, 则不在组织目标的视野之内。而共同愿景是组织成员真心向往和期待的, 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因此起着内在的激励作用, 能激起大家对共同愿景承诺的奉献精神, 在人类群体活动中, 很少有什么事物能像共同愿景那样激发出这样强大的力量。共同愿景一旦建立, 将孕育无限的创造力, 形成强大驱动力, 它能激励组织成员共同努力, 奋发向上, 追求卓越, 不是因为他们被要求这样做, 而是因为自愿如此做。共同愿景可以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愿景而百倍努力, 发挥创造性的劳动, 使组织的创新活动达到从单项创新到系列创新、从一次创新到持续创新、从能人创新到群体创新的境地, 使组织的知识资产不断积累、增值。
第三, 导向作用。愿景意味着发展、奋斗的方向, 它为组织发展提供了焦点与能量, 它是一股强大的驱动力。对远期目标来说, 愿景宣言应能指出组织发展的方向, 以及达到此目的地后, 组织将会获得怎样的成就, 例如将形成怎样的规模、在社会、市场中占有怎样的地位、组织对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 等等。对整个组织来说, 共同愿景就像是组织发展道路上的指南针, 在组织发展遇到波折、阻力和迷茫时, 特别是组织处于转型阶段时, 共同愿景可以使每个成员看清方向, 看清目标, 依据共同愿景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学习方向。
第四, 规范作用。共同愿景能够在本质上揭示目的, 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 整合大家共同奋斗的力量, 使之乐于为实现愿景而做出贡献。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一定有所差异, 如果彼此不能包容差异, 就不能融合为一个整体, 也无从互相学习与合作。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 就是调和分歧, 相互认同, 形成共同追求和共同理想的过程。共同愿景将每个成员的不同的行动同步、融合起来, 使组织成员放弃固有的心智模式, 勇于承认个人和组织的缺点, 激发组织整体的活力, 进行创造性学习、合作学习以提升组织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 激光和家用灯光耗用的能量相似, 其区别在于激光方向是高度集中的, 而灯泡的能量是在一个广阔的区域里分散开来的, 建立共同愿景就是使组织成员分散的力量高度整合, 集中形成一束强劲的“激光”, 发挥出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也为组织成员共享知识、合作学习提供了强大动力, 使组织得以将个人学习能力整合、优化为组织的学习能力。
建立共同愿景 篇2
一、共同愿景的含义
说到“共同愿景”,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愿景”。对于“愿景”,相信大家并个陌生,但它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呢?它的含义是人们美的愿望和追求的景象。知道了“愿景”的含义,那么“共同愿景”就好理解了。五项修练的创始人彼得•圣吉是这样解释的:
共同愿景是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是发自内心的意愿,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我们可以举出一些著名企业的共同愿景: 迪斯尼公司:让人们快乐
福特汽车公司:世界上无论贫富的人都拥有我们的汽车 青岛海尔:成为美国市场上的家电五强 上海药业:使天下人都因我们的药品而更加健康
电影《斯巴达克斯》可能大家都看过,斯巴达克斯在公元前71年领导一群奴隶起义,他们两度击败罗马大军,但是在罗马军队克拉斯将军长期包围攻击之后,最后还是被征服了。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克拉斯告诉几千名斯巴达克斯部队的战士说:“你们曾经是奴隶,将来还是奴隶。但是罗马军队慈悲为怀,只要你们把斯巴达克斯交给我,就不会受到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刑罚。”
在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斯巴达克斯站起来说:“我是斯巴达克斯。” 然后,他身旁的一名战士站起来说:“我才是斯巴达克斯。”接着,又一名战士站起来说:“不!我才是斯巴达克斯。” 结果在一分钟内,被俘虏的每一个人都站起来,说自己是斯巴达克斯。
为什么每一个人都愿意选择死?它带来的深沉启示是:这支部队所忠于的并不是斯巴达克斯个人,而是由斯巴达克斯所激发的共同愿景:即有朝一日可成为自由之身,他们都不再当奴隶。
由此可见,这个愿景是如此让人难以抗拒,以至于没有人愿意放弃它,这就是共同愿景产生的作用。
二、共同愿景的作用
如果没有共同愿景,就没有学习型组织。建立共同愿景大体有三方面的作用:对组织成员具有“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规范作用”。
(一)凝聚作用:
愿景概括了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最核心的内容,是最终希望实现的蓝图。它使组织成员的意愿凝聚在“我们的事业”中,从根本上改变“与己无关”的想法,而使组织成员感到“单位兴则我引以为荣,单位衰则我引以为耻”。
(二)激励作用:
在追求愿景的过程中,人们自然而然会产生勇气,去做任何为实现愿景所必须的事,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愿景而百倍努力,发挥创造性的劳动,使组织成员的创新活动达到从单项创新到系列创新、从一次创新到持续创新、从能人创新到群体创新的境地。
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发生了很多: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了一个汇聚许多美国太空计划领导者多年心愿的愿景:在10年内,把人送上月球。这个愿景引发出无数勇敢者的行动,最终在上个世纪60年代实现了登月。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苹果电脑坚持它的愿景:设计一部更适合人们操作的电脑。苹果公司最后所发展出来的麦金塔电脑,不仅容易使用,同时成为新的电脑工业标准,让使用个人电脑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三)规范作用:
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使之忠诚于为实现愿景而作出奉献。建立共同愿景能帮助组织成员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从而取代员工对改革的抱怨以及对领导个人愿景的被动服从。因为它符合众人的心愿,员工觉得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工作中便会充满热情。
生活中喜悦的感觉常来自于分享的共同愿景,英国作家乔治•萧伯纳曾生动的表达了这个想法,他说:“生命中真正的喜悦源自当你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愿景,献上无限心力的时候,它是一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而不是狭隘地局限于一隅,终日埋怨世界未能给你快乐。”
三、共同愿景的特点
(一)共同愿景总会随着形势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许多优秀的领导者知道哪些东西永远不应该改变,哪些东西应该自由地改变,哪些东西可以慷慨地牺牲,哪些东西需要永远珍爱。这种能够在“保持”和“改变”之间进行协调的能力,是不可多得的。
例如:上个世纪50年代初,索尼追求的是“成为全球最知名的企业,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形象”,今天,索尼又将愿景定位在“体验发展技术造福大众的快乐”。
沃尔玛公司在1990年追求的是“在2000年时成为拥有1250亿美元的公司”,但是今天的沃尔玛公司的愿景是“给普通百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买到与富人一样的东西”,这个愿景已是家喻户晓。
(二)彼此分享愿景。如果你我心中虽然持有相同的愿景,但彼此却不曾真诚地分享过对方的愿景,这并不算共同愿景。当人们真正共有一个愿景时,这个共同的愿望会紧紧将他们结合起来。个人愿景的力量源自个人对愿景的深度关切,而共同愿景的力量是源自共同的关切。事实上,人们寻求建立共同愿景的理由之一,就是他们内心渴望能够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
(三)共同愿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被探询和检验。
是否有共同目标、共同愿景,也需要通过实践反复检验、辨析、调整、反馈、沟通,才能达到共识并形成实现愿景的合力。
四、建立愿景的基本原则 建立愿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积极的、健康的。
(二)勿伤害他人的。
(三)合乎道德及法律规范的。
五、愿景的三个层次 组织大愿景→大目标 团队小愿景→中目标 个人愿景→小目标 以当阳市检察院为例:
组织大愿景:争创全国模范检察院,争创全省最佳文明单位
团队小愿景(三年愿景):反贪局:利剑肃贪腐,争当全省反贪行列排头兵;民行科:“三个百分百”,即提抗案件采纳率100%,抗诉案件改判率100%,当事人满意率100%;公诉科:公诉规范化,视案件质量如生命;队伍专业化,出全省优秀公诉人;法警队:办案安全零事故,驾驶安全零违章,机关安全零报警。以宝钢为例:
组织大愿景:宝钢在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团队小愿景:
例
1、宝钢炼钢厂炉前化验室的小愿景是“一切为了3分18秒,即化验室自接到炼钢炉前操作工送来的钢样起,在3分18秒内拿出化验结果,并交到操作工手里。”现在已经达到2分28秒,日本君津厂是3分19秒。
例
2、宝钢钢管公司设备检修部门的小愿景是“1010”:即1:一次检修成功;0:返修为零;10:接到报修电话后10分钟内检修人员到现场。
只有这样,许许多多的团队小愿景才能支托宝钢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组织愿景由团队愿景支撑,团队愿景由个人愿景支撑。所以要特别强调的是,作为学习型组织,必须鼓励其组织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因为共同愿景是由个人愿景汇聚而成的,只有将个人愿景汇聚起来,才能使共同愿景获得能量,才能朝向个人及团体真正想要追求的目标前进。如果个人没有愿景,不仅个人没有创造力,团队也不可能有创造力。要特别强调的两点:
1、愿景建设应从个人愿景抓起,要重视个人愿景,鼓励个人愿景,不能排斥压制。有意建立共同愿景的组织,必须持续不断地鼓励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个人愿景是建立共同愿景的基础,个人只有不断地自我超越,建立起自己的个人愿景,共同愿景才会在组织中形成。个人愿景的力量源自一个人对自身愿景的深度关切,而共同愿景则来自于组织中各成员的共同关切。共同愿景由个人愿景汇聚而成,借着汇聚个人愿景,共同愿景获得能量和培养心愿。有意建立共同愿景的组织,必须持续不断地鼓励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如果个人没有自己的愿景,他们所能做的就仅仅是附和别人的愿景,结果只是顺从,决不是发自内心的意愿。在鼓励个人愿景时,组织必须注意不要侵犯个人自由,团队成员应该彼此尊重,特别是对别人的个人愿景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能将自己的个人愿景强加给别人,强迫他人发展。只有当组织成员的个人愿景能自由发展时,他们才可能将共同愿景视为个人愿景的体现,才能为建立共同愿景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2、要将领导层的愿景变成鼓舞组织成员的愿景。要使领导者所创造的愿景被组织各个阶层的人真诚地分享,并凝聚这些人的力量,在不同的人之中建立起一体感。
六、愿景应该如何发起
愿景如何发起,我们首先要探讨的问题:愿景建设究竟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很多人倾向于自下而上:
总是由高层宣示的愿景常常会令人感到失望,因为这样的愿景通常是治标而不治本。通过一次建立愿景的努力,可以为单位的策略提供遵循方向,一旦写下来后,领导者就会认为他们已卸下建立愿景的职责,而实际上写下愿景宣言只是建立共同愿景的第一步,愿景在纸上陈述而非发自成员的内心,是很难使愿景在组织中扎根的。其次,由最高管理层撰写的愿景宣言,并非是从个人愿景中建立起来的,在追寻“策略性的愿景”时,个人愿景常被忽略,这种愿景所反应的仅是少数人的个人愿景,可以说是领导者的意志。由于这种愿景很少在每个阶层内特别是普通员工中进行探询与检验,因此无法使员工了解和感到共同拥有这个愿景,结果新出炉的官方愿景也无从孕育出能量与真诚的投入。必须看到,共同愿景是建立在个人愿景基础之上的,如果愿景未被广大员工所接受,或有相当数量的人对愿景抱怀疑态度,不予认同,并认为自己不可能分享这个愿景,那么这些人就不可能为这个愿景而奋斗,更不可能激发起创造力,甚至会采取冷漠、不遵从、勉强的态度。
当然,这并不是说愿景不能从高层发散出来。愿景也可以从高层发起,并依次贯穿组织,但一个出发点是必须的:由高层发起的愿景,要经过所有利益相关者展开讨论,获得广泛的参与。
例如:云南昆明市供电局的共同愿景 客户满意,昆供兴旺 昆供兴旺,员工满意 四九供电,五九可见
四九供电是指全年供电率达到99.99%,也就是说在一年中拉闸停电的次数仅为3.7次;五九可见是指员工的年收入达到99999元。其寓意为四九加五九等于九九,取谐音“久久发展”,长远发展。
七、建立共同愿景的5个阶段
一般来说,建立共同愿景可以分5个阶段:告知、推销、测试、咨询和共同创造。第一阶段是“告知”。所谓告知,首先要求高层领导十分清楚组织的愿景应该是什么,然后将愿景告知员工。在这个过程中,传达信息的方式要直接、清晰和一致,要清楚说明哪些事情可以妥协,哪些事情不容置疑,可以描述细节,但不要描述太多的细节。
第二阶段是“推销”。在这一阶段,领导人往往需要感召人们
投入愿景之中,并希望员工能够全心地奉献。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应随时保持与组织成员的沟通,帮助成员自发地投入,而不要操纵他们,并加强领导人和成员的关系。在沟通中不仅要较具体地勾画出愿景,重点是宣传愿景所能够为组织及其成员带来的好处。
第三阶段是“测试”。作为领导者,必须深入了解成员对愿景的真实反应,了解成员对愿景中各个部分的想法。此时,领导者应为成员提供充分的信息,应保护成员的隐私,可以采用问卷与面对面座谈相结合的方法,想办法测试出成员对于组织效益和能量的看法与希望。
第四阶段为“咨询”阶段。咨询与告知不同,告知是说“我们应该这么样”,而咨询却是说“你们对此有什么想法”。在咨询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让信息遭到扭曲,并应整合及发布讨论的结果。经过修正整合,使共同愿景更具有广泛性,更加符合实际。第五阶段为“共同创造”阶段,即实施愿景。这一阶段为具体实施的阶段,也就是每个人开始为他们想塑造的愿景而工作的阶段,在这阶段,关键是个人如何才能融入到组织的共同愿景中去。
共同愿景建立了,接下来做什么?
一是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实施方案,确保愿景目标的实现。二是建立一套以阶段性目标分解为基础的相应的考核、评价、监督体系。
三是实施愿景应从上层开始。领导者实施愿景比谈论愿景更重要,首先要在中上级管理层产生一种凝聚力。一个善于建立共同愿景的管理者,需要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言行实践,为组织成员做出榜样。
八、防止共同愿景的夭折
在推进实施共同愿景进程中,因为组织缺乏协调能力,或创造性张力消失以及推进实施时间不够和组织结构的变化,都有可能造成愿景的夭折,领导者必须因地因时制宜地避免此类夭折。如果在推进实施进程中,组织成员对实现愿景的信念、信心,对组织及其领导人的信任、信誉出现疑虑以及危机时,则会有人从热忱转向分歧,彼此出现冲突,或因领导者的变化引起不同意见的出现,有可能导致无法形成共同愿景。由于组织的创造性张力来源于组织中的个人,而愿景的实现要费时又有难度,则有可能因为困难的出现而使组织成员产生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一旦这些情绪蔓延,就会侵蚀共同愿景。
树立共同愿景,建构发展共同体 篇3
【摘要】建设好一支高水平的幼儿园男教师队伍,让他们在幼儿教育领域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教师队伍性别结构的优化,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探索的课题之一。本系列文章试图以2011年成立至今的滨湖区幼儿园男教师俱乐部的建设为例,就俱乐部式职后培养模式在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方式和方法进行探讨,呈现俱乐部通过共同做事促进团队发展,以团队力量助推个人专业成长的发展之路。本文将围绕为什么要建立“俱乐部”的共同愿景?建立什么样的共同愿景?以及如何以共同愿景为发展的驱动力和凝聚力,引导男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共同践行、共同成长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男教师共同愿景俱乐部发展共同体职后培养
教师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第一要素。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男教师在幼儿教育中价值的认识,幼儿园缺少男教师的情况开始逐渐得到改善,男教师队伍在一些地区开始形成一定规模。那么如何在初步形成规模的基础上,建设好一支高水平的队伍,让男教师在幼儿教育领域有更宽广的发展平台与更加清晰的发展图景,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教师队伍性别结构的优化,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探索的课题之一。
本系列文章试图以2011年成立至今的滨湖区幼儿园男教师俱乐部的建设为例,就俱乐部式职后培养模式在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方式和方法进行探讨,呈现俱乐部通过共同做事促进团队发展,以团队力量助推个人专业成长的发展之路。
本文将围绕着为什么要建立俱乐部的共同愿景?建立什么样的共同愿景?以及如何以共同愿景为发展的驱动力和凝聚力,引导男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共同践行,共同成长进行探讨。
一、 为什么要建立俱乐部的共同愿景
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行为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向专家型教师发展的过程。那么在幼儿园男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更强调俱乐部的共同愿景呢?
1. 以女教师为主的生态群体。这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幼儿园男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也是男教师在幼儿园能否留得住的一个关键问题,即由于性别认同所带来的职业认同的挑战。所以借助一定区域内男教师初步形成的规模,通过团队的力量增强自己的性别认同感,进而带动自己的职业认同感,是男教师在幼儿园能够留得住的非常重要的举措。
2. 激发男教师发展的使命感。幼儿园男教师开始在一些地区形成规模,这一发展势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还是昙花一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进入幼儿教育领域的一批人。因此对目前的每一位男教师而言,每一个人的发展不仅肩负着自己的希望与未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群体在幼儿教育领域将来的发展和壮大。
3. 将全体成员紧紧地连在一起。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大家牵起手来一起走。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尤其受到教师团队合作的环境影响。对于目前还是会受到不少来自社会、家庭、性别认知等方面的压力的男教师而言,真正的共同愿景能够使全体成员紧紧地连在一起,淡化人与人之间的个人利益冲突,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驱动全体男教师产生追求目标愿景的巨大勇气,并把这种勇气转化为自己发自内心的行为动力。
因此,在男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交流、表达男教师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发展期待,汇聚男教师对自己、未来、幼儿教育、社会等各方面共同的发展愿望,并不断认同价值取向,明晰共同愿景的过程也是男教师团队发展的过程,对幼儿园男教师长远的专业成长非常重要。
二、 明确男教师们的共同愿景——立得住、走得稳、树得起
“立得住、走得稳、树得起”是幼儿园男教师俱乐部全体成员在幼儿园经历的感受,并在俱乐部内通过多次讨论形成的,它表达着俱乐部全体男教师的期望。具体展开来说,就是希望通过这一共生发展平台,使幼儿园的男教师们在以女教师为主的生态群中,能够在同伴中汲取正能量,在幼儿园站得住脚,受到幼儿、家长、同事、社会的认可;希望男教师在俱乐部中汲取团队的力量,站得稳如泰山,在相互尊重、鼓励倾听、积极回应的过程中相互提供支持,运用群体智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成为幼儿园的中流砥柱,和幼儿园一起向前发展;同时,我们更期望男教师们在俱乐部中通过抱团共同做事,在共同做事中彰显并广泛地辐射男性思维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声音和力量,让男教师因为专业,因为团结,因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追求,而树立起一支值得敬仰的旗帜。
三、 在共同愿景下并肩前行
围绕着“立得住、走得稳、树得起”的共同愿景,俱乐部产生了自己的公约、制度和模式。
(一) 约法三章,不做群体里的特殊人
幼儿园目前是以女教师为主的生态群体,因此,男教师在幼儿园里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男教师的行为表现很多时候会被在放大镜下放大。在放大镜下一些本身属于男教师性别角色的表现就可能会被放大到性别优势,与之对应的是过度强调男教师在幼儿园的性别优势。相应的,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男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照料孩子的表现也可能被放大,出现一些男性不适合幼儿园工作的声音。这种因为特殊而被放大的表现,很多时候会掩盖幼儿园男教师作为教师的本质特性。因此俱乐部约法三章,作为幼儿园生态群体里的性别“熊猫”,不能因为被“熊猫”而自我催眠。男教师更要通过自我的约束,不做群体里的特殊人,而要做一个能守得初心,更好地彰显教师本质特性的人。为此我们提出了俱乐部的男教师公约,通过自我的画规矩,求方圆,让大家认可男教师是可以胜任幼儿园教师工作的人。
俱乐部的约法三章简单、直白,但贴合实际,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 不给工作添麻烦。作为一名幼儿园男教师,要在幼儿园立足就要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俱乐部的男教师共同探讨了在工作的过程中哪些会影响自己完成工作,哪些会有助于自己完成工作。比如避免那些会影响自己完成工作的事情,如办公的环境要避免越来越乱的恶性循环:忙碌→没空整理→工作效率低→更加忙乱;7天内连一次都用不上的东西,不必放在办公桌上;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避开上班高峰期,通常可以节省下一半以上的交通时间等。保持有助于自己完成工作的事情,如固定东西摆放的位置,抽屉与桌面预留20%以上的可摆放空间,把每天节省在交通上的时间用来看书、工作等。
2. 不给他人添麻烦。我们把不给别人添麻烦作为男教师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比如下雨天不给保育老师添麻烦,要在进教室时想到把湿淋淋的伞用塑料袋包好,避免给他人贴上“合不来”的标签。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事、物,与其一开始就认为对方难以相处,不如找个与双方都合得来的人当作中间人,相处与沟通,让人得到磨合。不用负面方式发泄情绪,不说他人坏话,想说别人坏话(例如抱怨同事或家长)时,离座走动一下,有助冷静。要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要轻易去求别人。当别人帮了忙,更要心存感激,同时要切记别再给别人添麻烦。同时,男教师在以女教师为主的生态群体里,也容易犯轻易答应她人请求的问题,导致经常答应了上司或同事的要求,当别人提起时,才发现自己无法照办或是已经过了时限,会带给别人不负责任的印象。另外一方面也容易让自己疲于应付,失去自我。正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别人不快、让别人担心、让别人操心,都属于‘给人添麻烦的范畴” ,理同他人也同自己。
3. 不给自己添麻烦。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很多时候容易把自己忘掉,会给自己添不少麻烦。男教师的约法三章里同样把不给自己添麻烦作为一条非常重要的准则。比如,不把自己当作生意人,处处期待回报,这样就不会因为回报的多少而影响自己努力工作,善待别人,细心勤奋的态度,这是态度上不给自己添麻烦。不犯“拖延症”,不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这是在行动上不给自己添麻烦。不过于担心未来的事,让自己无法冷静思考,与其担心危机,不如预防危机,这是在发展上不给自己添麻烦。不给自己添麻烦,让自己保有一个好的心态,回到男教师的生活里,用好心态带出男教师的好状态。
(二) 自助他助互助,做群体中在进步的那一个
作为一名幼儿园男教师,要想在幼儿园站得稳,成为幼儿园的中流砥柱,需要靠自己的专业能力,成为专业的幼教人。在这条路上,俱乐部的共识是,坚持不断地学习,做群体中在进步的那一个是根本。在相互尊重、鼓励倾听、积极回应的过程中相互提供支持,运用群体智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成为和幼儿园一起向前发展的人。途径就是自主学习——自助;向他人学习——他助;同伴相互学习——互助。
1. 管住自己,学会学习。在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但也对人们的自我控制和深度学习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对于大多数男教师而言亦是如此。因此男教师在幼儿园的发展首先要做到管住自己,比如要减少上网闲逛的时间,很多时候人们会对上网成瘾,不知不觉,自己宝贵的时间就这么消失无踪。所以,我们建议严格规定自己上网闲逛的时间,不能放任自己看电视、玩手机,例如每天只刷微博10分钟,避免不小心又花太多时间上网。尽量把时间投资在自己的教育与健康上,坚持看完每一本买来的书,以笔记代替记忆。
2. 善借资源,向他人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从他人那里获得幼儿教育的前沿知识,学习幼儿园其他群体的优秀经验是让自己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比如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做团队的项目顾问,以讲座、问诊、答疑等形式进行学习;可以与区域内幼儿教育的领域研究小组紧密互动,比如与区幼儿体育领域组合作开展创意体育游戏比赛;可以定期与外区男教师团队联动,通过团队之间的联谊活动,扩大男教师学习优秀经验的机会;也可以借助陪带,以传代学。
3. 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纵观各类教师团队的发展,相互学习是基础,取长补短是推动进步的条件。幼儿园男教师的进步更应该相互学习,在缺少发展经验的情况下只有相互学习才能提高自己,只有团队成员相互学习才能共同进步。相互学习就是不要闭门造车,遇到问题可以先想想,这件事情谁做得好,有谁可以请教。当然,在主动请教别人之前,自己一定要用心思考过一遍,不能把请教变成把问题抛给别人、让别人帮忙思考。与此同时,要经常主动地和大家分享信息,当团队的人都能相互分享信息,团队就会有更多的共享信息。团队也可以经常借助平台,如项目团队的内部交流,特长教师的内部培训,读书分享,好书漂流,俱乐部的内部展示赛课、讲故事比赛、游戏设计等活动为大家搭架分享信息、相互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三) 敢于站到前台,做群体中传递蓬勃教育力量的那一个
就目前男教师在幼儿教育的状况出发,男教师在幼儿教育领域发出的声音和力量都需要进一步增强。那么如何更好更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就需要敢于担当,敢于站到前台,站在舞台中央,而俱乐部内部则致力让敢于担当者站在舞台中央,让男教师做有担当的人。
1. 相信自己的成长。“自知自力,方能胜己,欣赏自己,方能夺桂冠。”男教师要懂得自己,了解自己,更要欣赏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激情就会迸发。比如很多男教师很在意能否得到他人的认可,同时又觉得自己的职业不够拿得出手,因而不大愿意向大家展示自己,这样大家就很难知道男教师的思想和抱负。而落落大方,敢于站到最前台,本身的精神和气质就可以成全自己的魅力,得到他人的认可。当对自己的思想和抱负有了自信的时候,就会产生一股力量,这种力量时时提醒自己要做得更好,工作的热情就会高涨,就会有男教师的“精气神”,就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教育力量。
2. 争取公开表达的历练。机会来临全力争取。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做法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也是成长非常重要的事,男教师要传递自己的教育力量,不仅要珍惜表达的机会,还要积极争取表达的机会。不要怕自己的思考不成熟,表达出来可能遭人笑话;不要认为自己人轻言微,思想表达他人不认可。在公开表达的过程中,临场紧张是每个人都有的正常反应,不要责怪自己的紧张,我们缺乏的不是胆量,我们缺乏的是上场次数的积累,积累的次数多,就习惯了,把握每次表现机会,替自己积累经验。在把握每次机会的过程中,可以让自己的创意从参考与模仿开始,也许之前没有人和自己的创意100%相同,但可借鉴的数量之多,超乎想象,善于学习,将别人的经验,巧妙地纳入自己的风格就是成长。
走共同愿景之路 篇4
科技教育不但要求我们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对青少年科技教育而言还要是一个机智聪慧的经营者和管理员。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好老师,学校在平时给了我们不少的渗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作为一个又充满热情在教育一线挥洒汗水的科技教育老兵,今天我想脱离一下传统的思路。尝试用人文思想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角度,特别是结合中国文化——儒家思想的角度,来分析职业与人生,分享一些我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今天,我也想利用这个机会来介绍一下我从事的科技项目。业余电台,也可称业余无线电通讯。是在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下的一个项目。国际上有数以百万计的合法会员,主要从事通讯活动与技术研究。特征有两点:技术性与竞技性。每个国家都有业余无线电组织,中国也是(CRSA)。但大多都是民间组织(朝鲜除外)。中国为了加强管理,解放后,从事业余无线电全被看作特务。八十年代后期,逐步恢复活动,后被国家体委收编,有一个类似于足协的半官方半民间组织全面管理(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与完全民间组织不同的是,它有一定的行政处罚权和频率资源管理权。国际业余电台组织在无线电通讯科技上的贡献是很大的,举两个例子,我们现在用的手机蜂窝通讯技术,实际就是三十多年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帅先使用的无线中继技术,而彩信技术则在九十年代,业余无线电中慢扫描电视技术 早就实现了,九十年代,我的学生就玩得很好。从技术层机上讲,通过业余电台学习,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为前沿的无线电科学,能掌握一口比较好的通讯用英语,从事通讯专业,高考分数很高,但就业特好,本科生的工资是也作为老师的我的N倍。
曾经为电子工业部部长的江总书记认识到通讯技术的重要,也为业余无线电这个项目题字,这是在所有学生科技项目所没有的。拥有合法的业余无线电操作员执照(还要像驾照一样要通过国家机构的考试)的还包括原教育部长陈致力与体委主任伍绍祖。为什么讲这么多哪?因为科技教育类似于我们的国粹,京剧,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愿意买票入场的人不多,但要家是相当重视的,我讲过:胡锦涛会在人民大会堂发奖给中国的水稻之父袁农平,但对于宋祖英最多是高兴之余顺便拍拍手。因此是我们这些京剧老生也好,我们年经的小生也好。首先要有自豪感和责任感,另外,我们一定要抓住任何机会多多宣传,老师们:如何你们有学有余力的学生,向我推荐,参加我业余电台学习,我将不胜感激,并努力教好他们,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一都可以,优秀高中生我也很欢迎,如得奖,团体归中心,个人奖项计入学校,一般每年六七月我招生一次。
言归正传
美国管理学家圣吉在《第五项修炼》这本书中提出一个观点,谁能创新与发展,关键在于谁能比别人学得更快,学得更快发展得更快。中国近现代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一个好学的民族才能有发展,一个能不断学习的组织才能有前途。目前,这个观点已经为世界各国 普遍接受,并成为当今蓬勃发展中国,特别是上海的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核心价值。
愿意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从实践中反思与不断创新,这是每个人不断发展的保证。
但学习与发展不是你一个人孤独的马拉松,而是要想方设法引导你周围,你的团队中所有成员参与的长跑。这个团队中包括了你,你的学生、同事和学校领导等等各方方面面。团队要健康发展,那就一定要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要获得你的领导、你的同事、你的学生、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的学校等支持,你得学会和别人充分沟通。而要获得长期发展的源动力,除了要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以外,还建立称之为共同愿景的组织。
定义:共同愿景是指建立在组织员工共同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对组织发展的共同愿望。它表现为组织成员共同认可、接受并内化为自身追求的使命、任务、目标以及价值信念体系,能够产生众人一体的感觉,使组织孕育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
共同愿景到底是何方神圣? 光读一下定义,难以理解。今天我想改变一下方式,因为我怕老师们觉得今天我讲的可能离开自己太远了。我用几部影视剧的名字和宣传画把它们串联起来。
你也许还记得一部取材自罗马奴隶斗十的电影,名叫《斯巴达克斯》(Spartacus)。斯巴达克斯是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色雷斯人,罗马侵入北希腊时,他被俘虏,被卖为奴隶,送到一所角斗士学校参训。他目睹角斗士悲惨的命运,此人勇气非凡。他鼓动同伴 们夺取武装造反,在公元前七十一年领导了奴隶起义,起义队伍由七十余名角斗士很快发展为十余万人,并多次战胜罗马军队,但是在克拉斯(Marcus Crassus)将军长期包围攻击之后,(地中海,伊奥尼亚)罗马海军突袭,最后在阿普里亚战败。在电影中,克拉斯告诉几千名斯巴达克斯部队的生还者说:“你们曾经是奴隶,将来还是奴隶。但是罗马军队慈悲为怀,只要你们把斯巴达克斯交给我,就不会受到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刑罚。”
在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斯巴达克斯站起来说:“我是斯巴达克斯。”然而此时,他隔邻的一名勇士也站了起来说:“我才是斯巴达克斯。”,紧接其后,下一个人站起来也说:“不,我才是斯巴达克斯。”在一分钟之内,被俘虏军队里的每一个人,都站了起来。最后,所有的人都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史料记载:六千名俘虏被钉死,从罗马城到加普亚,一路的十字架上足足有六十公里,由于钉十字架是钉在手腕上,并不能马上致命,许多人就在十字架上饥渴而死,其惨状触目惊心,但其勇气却使人荡气回肠。这个历史故事重要的是它带来更深一层的启示。这个故事的关键情节在于,每一个站起来的人都选择死亡,但是人们所忠于的,是不是斯巴达克斯个人?其实不是。而是由斯巴达克斯所激发的“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大家共同愿望:即有朝一日能成为自由人。
由奴隶成为自由人——这个愿景是如此让人难以抗拒,以至于在最后的生死关头,也没有人愿意放弃它。由共同愿景组成的团队不同于由金钱和利益核心组成的乌合之众,它的特征之一是超凡的凝聚力 和向心力,它不会为一时的利益而舍弃其信念。而且,他们必胜。在解放战争中充分诠释了这一点,电影《董存瑞》中的英雄,最后的呐喊是:为了胜利,前进。
而在电影《抢渡乌江》中,国民党连长为让士兵为他卖命,喊出的口号却是:给我冲,谁冲上去,每人二十大洋,加两个大烟土。
老师们,想想看,没有信念。当靠现大洋和大烟土武装起来的军队只能是每战必败。
“共同愿景”不是一个人想法,而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
刚开始时可能只是一个人的想法,然而一旦有一大群人的支持时,就不再是抽象的东西,人们开始把它看成是具体存在的。在人类群体活动中,共同的愿景能激发出强大的力量。
回到主题,要真正使我们共同从事的科普教育事业有高层次的发展,除了有明确可行的目标、勤奋的工作热情之外,还需要同学生、合作伙伴和同事、与学校各级领导逐步建立起共同愿景。因为只有你的事业能够成为学生、同事、领导、合作伙伴共同的事业,每个人都能在你的成功的同时,他们也能获取成功,才能最终造就成功的你。
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共同愿景的特质 : 它来源于个人愿景,简而言之就是个人理想
良好的、切合实际、为团队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个人理想能升华成 为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与个人理想
前面我讲过,要成为一个成功教师,你就要努力让你的个人理想让你的学生,他们的家长,你的同事,你的领导,你的合作伙伴成为你的同感者,支持者,乃致追随者,这样,你的愿景团队就会强大无比。
但,什么样的个人理想能有机会成为共同愿景?对我们老师而言:我们所创设的共同愿景核心价值观都应该建立在切合实际的个人的理想之上,在我们的事业发展过程中,要用智慧确定个人理想。
让我们讲第二个电影从孔子来讲到个人理想。
电影孔子的故事,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传世之作“论语”中的描述。
关于理想:孔夫子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来自于《论语〃子罕》。这句话在民间流传得很广,意思是说,人的志向至关重要,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和方向。所以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经常让学生们各自说说自己的理想。在《论语》里面有一个比较罕见的完整的段落叫做《侍坐》,记载的就是孔子如何跟学生一起畅谈理想,拿现在的话讲,就是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们开个班会。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故事。(音乐)
有一天,孔子的四个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陪老师坐着。孔子很随意地跟他们讲:我比你们年纪大,老了,没有人用我了。我平时老听见你们说,没有人了解我们的志向啊!假如现在有人了解你们,打算起用你们,你们能做什么呢?
子路是个急性子,听老师这么一问,不假思索就回答说:“给我一个拥有一千乘兵车的中等国家,这个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外有被武装侵略的危险,内有粮食不足的危机。假如让我来管理它,不出三年,可以使人人振奋精神,并且懂得什么是道义。”(看看,子路的确很犀利,在内忧外患夹击下,还能两个文明一起抓,实现大国的梦想,照我看来,他的志向起吗是个省部级领导)
按理说子路的理想比较远大,对于那么看重礼乐治国的孔子来讲,假如自己的学生真能有如此业绩,可以使一个国家转危为安,他应该感到很欣慰吧。没有想到,孔子的反应不仅是淡淡的,而且微微冷笑了一下,未臵可否,就接着问第二个学生:“冉有,你的理想是什么?”
冉有的态度比起子路显然要谦逊很多,没有敢说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多的事。他说:“假如有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光景,可以使老百姓们丰衣足食。至于修明礼乐,那就要等待贤人君子了。”他的意思是说,在物质层面能做到使百姓富足,但要万众齐心,对国家有信念,做到礼乐兴邦,那我可做不到,还是等着比我更高明的君子来吧。(理想小了一些,但更切合实际,他的志向是干个县处级领导)
但他的话说完了,老师依旧未臵可否。接着问第三个人:“公西华!你的理想是什么?” 公西华就更谦逊了一层,回答说:我只敢说我愿意学习做点事。然后他说,在进行祭祀或者同外国会盟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他对治理国家,管理人民这些事都没有说。(理想更小了,照现代的观点,是个乡科级干部,从事的职业来说,大概是办公室主任的一类)
大家现在看到,孔子这三个弟子的态度一个比一个更谦逊,理想更是一个比一个平和,一个比一个更接近自己人生的起点。
因此,有一个重要的结论: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因此老是流传着一句话:怀才不遇。
到此为止还有一个人没有说话,所以老师又问了:“点!尔何如?”曾点,你想做什么呢?
曾皙名点。他没有立即说话,《论语》对此写得惟妙惟肖,叫做“鼓瑟希”,大家听到的,先是一阵音乐的声音逐渐稀落下来,原来刚才他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弹着瑟,听到老师问自己,他让瑟声逐渐逐渐缓和下来,缓和到最后一声,“铿尔”(HENG),当一声,把整个曲子收住。正如《琵琶行》所描写的那样,“曲终收拨当心画”,让乐曲有一个完完整整的结束,他非常从容,淡定。
曾皙是把瑟放在一边,然后毕恭毕敬站起身来答对老师的问话。“异乎三子者之撰。”子:“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接下来是论语中千古流传的一段话)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U),咏而归。”
简而言之,就是当一个普通的老师,搞校外教育,干体卫艺科。(分析)使我感兴趣的是:曾皙所描述的我多像我们学校老师带同学快乐夏令营的一幕啊!大家分析。(及冠 成年,二十岁)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就是说,我和曾皙想法完全一样),圣人孔子并没有否定子路、冉有和公西华的理想,为什么唯独对曾皙给予热情鼓励呢?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对此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解读。他说,曾皙的理想看起来不过都是些日常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曾皙的内心是完满充盈的,他以个人人格的完善为前提,以万物各得其所为理想,这就比另外那三个人光想着从职位上做出成绩要高出一个层次。
以上典故使我对我的职业的理解更深了一步:当好一个老师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因为你能和学生们一起,在自由成长的天地里,共同感受快乐,感受成功。
再次从这个典故再回到学校科技教育的现状,应该说近年来,不少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不稳定,有着很多近阶段难以解决的因难,甚至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我们应该坦然面对现实,认真分析学校目前的基础和硬件、软件的情况,确立目标,和团队的成员形成共同愿景,整合学校方方面面的力量,努力工作,不留遗憾。对得起自己的事业,争做最好的自己。(市西王纪华老师小结第八页最后一段。)我们再放回思绪。从这个典故回到课堂,在教学中要学会更多地 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心愿,让他们找到自己的起点,从自知之明中建立心灵的智慧,体验学习科技的快乐。发掘属于他们和你的共同愿景。从一些小事让他们感受到伙伴之间更多的关爱,踏踏实实地前进,一步步地引导他们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而不去好高骛远。
我们传统的教育有一个观点:对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群体自身;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师与学生是两个平等的群体,教师对学生有影响,学生对教师也有影响,教师对学生有控制,学生对教师也有反控制,教师与学生之间永远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的互动。但问题是谁最高明,最终取得主动权的问题。要取得主动,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表现,充分体现平等的原则。
佛教禅(CHAN)经里有一个故事叫《他不是我》故事是这样的:宋朝时两个日本僧人道元和明全结伴来到中国留学。落角在江西天童山景德寺参禅修行,孜孜不倦地参悟禅法。一个大热天,午饭后,道元前往延寿堂探望因病静养的明全。当他经过东廊来到佛殿之前进,看到一个老和尚,背驼如弓,眉白如雪,一手撑着拐杖,一手将香茹一颗颗地排在地砖上。老师们都知道,寺院里需要食用大量香茹,必须趁着暑天烈日晒干,以便储存。道元认识这位和尚,他是寺院里负责膳食的“典座”。道元看到尽管烈日当空,老和尚却没戴斗笠,全身汗水淋漓地专心劳作,不由停下脚步。赤日炎炎,热浪逼人,连在廊荫下的道元都有点受不了,何况在酷热下的古稀老人呢?年青的道元顿生怜悯,于是趋前探问:
请问老师父贵庚? 老和尚稍微直直腰,答道:老衲今年六十有八
道无关切地说:老师父年事已高,这种工作就让院里其他僧人来做吧
哪知老和尚头也不抬,严肃地回答一句话: 他不是我
他当然是指他人,而他不是我,意思明白,就是他人修业不能代替自己修业,他人的体验也代替不了自己的体验。原来老僧把“晒香菇”这样的简单活也看作参禅的修练。
他不是我,深有禅机。由此你不是学生,学生也不会是你,学生永远不可能真正地理解教师们的真实的生活动与思考。而教师也永远无法真正进行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眼中的学习生活与学生眼中的学习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除非可以互换角色,亲自到对方的世界去体验一番。因此,我们在学校科技教育活动的设计中,要多听听学生的想法,让他们告诉你,什么才是他们最想得到的。
再经过几年努力,随着基础的逐步夯实,地位逐步确立学校科技教育应逐步让学生从比赛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好奇心,而不仅仅是好胜心。(其实学校已经行动起来,不少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对科学的体验。逸夫职校谢老师最后一段75页)
我们作一个梳理。
刚才我们从共同学习主题引入到共同愿景的建设,再从共同愿景到个人理想,再转到师生之间的尊重与理解,但核心依然是实现共同愿景。
我们再回到主题,如何实现共同愿景哪?
如前面所述,如果你我持有相同的愿景,但彼此却不曾真诚地分享过时方的愿景,这并不算是共同愿景。当人们真正共同分享愿景之时,这个共同的愿望会紧紧将他们结合起来。
因此,课题再次回到上个学期我和老师们共同研究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沟通”,因此你的愿景,应充分与同学们沟通,让他们成为你热情的追求者,和同事领导沟通,让他们成为你有力的支持者甚至是共同实践者,这是实现方略的重要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什么?
我再例举一个影视剧,2009年谍战片风行银屏,电视剧《潜伏》中最成功的恐怕是余则成了,而2009财界最成功的传说明余秋雨了。原因是不久前,深圳中小板上市的徐家汇商城股份有发限公司顺利通过发审委,人们惊奇地从大股东名册上发现了作家,学者余秋雨的名字。有好事者按照他的持股市值算出他的五百多万股测算出总市值将近一个亿。
一些人对余则成的潜伏佩服无比,而对余秋雨的潜伏则大不服气,你老余凭什么能坐收渔利哪?还有人说,他当时买的股权价格便宜,是“侵吞国有资产”,总之对他不服气的人很多。
当然,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人家老余当时的股票得来的是真金白 银,合法合理,不用妒忌。
其次,老余的这笔财富一朝得以膨胀实则并不轻松。在他购买的徐家汇商城这个股票中,老余“潜伏”了8年之久,在这之中,早有人耐不住寂寞,早早地把肥肉让给别人,其中在股本改制期间,就有人以不2.92元的价格以转让,而在2007年7月,就在黎明前最后的黑暗时刻。还有一位邱姓股民把2%的股份以入股价全部转让,而只有老余同志淡定从容,不动声色,终于笑到了最后,足见他的胆识和远见和坚持。
由此看来,成功没有秘诀,贵在坚持不懈。任何伟大的事业,成于坚持不懈,毁于半途而废。其实,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能真正坚持下来的,终究只是少数人。因此共同愿景的实现方略是:沟通与坚持。回到我们从事的学生科技教育,从教二十多年,看着科技教育起起伏伏,在相当一个阶段,可以用惨淡两个字来形容,但在我内心中,从未放弃过希望。哲学家巴斯德有句名言“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沟通与坚持是实现共同愿景的两个重要策略,最重要的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和学生们拥有共同的希望。
如市一中学黄老师的三句话,令我感动的同时,值得我们共同回味:
我想就用这三句话来结束今天的交流:
建立共同愿景 篇5
【关键词】卓越;共同愿景;专业成长;教师团队
【中图分类号】G45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7-0058-02
【作者简介】李春霞,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300)教科室主任。
《易经》中有一句箴言:“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制定了较高的目标,他就可能达到中等水平;如果制定了中等的目标,那就可能达到低等水平了。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他所实现的目标一般不会超过他为自己设定的理想目标。因此,追求卓越就成为使目标成果最大化的途径。当代日本学者佐藤学也认为:“学校必须是追求‘卓越性’的场所。”卓越不是一般意义上“好的”,而是“杰出的”“不同凡响的”,这是一个能够激发奋斗激情的词汇。学校就应该是这样一个富有激情且不同凡响的地方。
共同愿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美国的全美教学与未来委员会认为:“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改革学校教育的关键是培养、选拔和留住优秀教师。”因此,在美国像艾斯奎斯、罗恩·克拉克贝特西·罗杰斯这样一些卓越的教师会被当成国家英雄一样受到总统和第一夫人在白宫玫瑰园亲自颁发的“全国年度教师”奖杯。在中国,斯霞、李吉林、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这些知名特级教师在全国范围内也拥有着大量的教师粉丝。这些杰出的教师,他们不仅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也拥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明星的榜样作用,让拒绝平庸、成就卓越成为教师群体的共同愿景。
淮阴实验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级实验小学,学校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清朝雍正六年。然而很多时候,“悠久”往往也会与“陈旧”联系起来,老学校教师的思想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为旧思想、旧经验所拘囿。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所幸的是,校领导一直在为推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不懈的努力,大多数年轻教师也都有着积极向上的发展愿望。2014年9月,东、西校区有21位教师自愿加入了学校成立的“名师团”。2015年1月,学校又有10名教师入列淮阴区特级教师后备人选。学校申请加入“苏派联盟”,并利用其组织的一系列讲座和观摩研讨活动,为许多优秀的青年教师提供外出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学校还建立“学习归来话教育”制度,让外出培训的教师有机会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小讲座的形式与学校其他教师进行分享,使培训活动的成效得以扩大。
除此而外,学校在继续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培养教师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实际需求不断改革培训模式。2014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每月邀请一位省内教育专家、特级教师来校为教师进行培训、上示范课,使教师拥有了与省内专家和特级教师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培训不再是少数教师的特权,而成为全体教师的福利。在聆听特级教师的精彩课堂和讲座之后,教师们找到了自己的差距,也看到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有强烈专业成长意愿的教师,还主动与来校的特级教师建立联系,虚心求教。特级教师们精湛的教学技艺与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都对学校青年教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级教师不仅成为教师们的偶像和目标,也成为教师们专业成长的动力之源。同时,老学校也随之焕发出新的生机。
共同愿景是学校凝聚人心的力量之源
学校发展需要有一个理想的未来蓝图,很多学者在著作中都描述过理想学校的画面。比如,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中说:“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品位的学校;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理想的学校,应该拥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课程体系;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冯建军在《生命化教育》中提出:“理想的学校不是书斋或学府,而是叙述快乐的生活园地;教育不是读死书、死读书,而是学生快乐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过’生命化生活,实现生命的充盈和发展,这是生命化的学校生活的期盼。”然而,这些毕竟都是学者脑海中的理想学校,远没有一所现实中的学校根据自己的现状来描绘的十年、十五年以后学校的图景对学校发展更有促动作用。
学校基于管理建立的竞争机制,常常会引发矛盾,使组织力量在内部发生耗损。缺乏共同愿景的群体之间的绩效分配,就像一群人在利益的驱动下争夺一块有限的蛋糕。纷争是难免的,就像狐狸分饼一样,大家都认为自己并没有得到应得的那一份。学校的绩效考核也永远不会让所有的人满意。拿得少的人总是有意见,即使他们完成的实际工作也较少。而过度忙碌和绩效显著的人,如果没有得到令他们满意的报酬,他们也会对学校的绩效考核机制感到失望。
“逐鹿者不顾兔”,眼光的长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基于终身学习的专业发展,促使教师能够将目光由眼前移开,看到未来,看到更远的地方,将对现实的不满转化为自身的努力,为实现更优质的教学和自身的专业成长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愿景能够让教师更加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静下心来阅读、反思与写作,从而有效地改进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
共同愿景是开启教育智慧之门的成长之钥
如果把教师的职业生涯比成航海,那么愿景就像一个灯塔,即使大海浩瀚无垠,终其一生也无法抵达理想的彼岸,那灯光也能够温暖教师的心灵,为其指明方向,让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愿景能够帮助人们拥有较强的方向感,清楚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从而在忙碌的工作与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和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就是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美国当代杰出教师,创造第56号教室奇迹的雷夫·艾斯奎斯对此有更加形象生动的说明。他说:“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追求卓越和不断向上生长愿望的教师能够带出优秀的学生。学校需要这样一群教师,他们有着对学习和成长的强烈需求,他们会把这种愿望直接传递给所接触的每一个学生。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环境育人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当一个团队中的主流思想指向未来的共同愿景时,这个团队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向上发展的心声像回声一样扩大传播。教育教学工作复杂而艰巨,拥有共同愿景的教师团队成员之间会有更多的交流沟通。他们经常进行切磋,分享教学洞见,这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因此可以说,共同愿景是开启教师群体智慧之门的成长钥匙,拥有共同愿景的学校教师团队,不仅会更有凝聚力,也会具有一种强大的生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