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基础》

2024-09-25

《共同基础》(共10篇)

《共同基础》 篇1

一、从对小学生的作业管理做起

小学生的语文作业乱七八糟, 很难规范。 语文教师要以极大的耐心把这些作业管理得井井有条,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 既重要, 又有些难度。 重要的原因是对孩子们的习惯养成很重要, 有难度是因为孩子们小, 各科都有作业, 形成整齐而系统化的作业管理就比较难了。 在开学之际, 针对小学生的语文基础, 帮助孩子们管理好自己的作业很重要。 首先, 交作业要及时, 当堂的作业务必当堂完成, 让孩子们养成快速而有效做事情、不拖沓的好习惯。 其次, 要帮助孩子们每周都整理一次自己的作业, 从本周的作业中, 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的错题, 回忆一周所学内容, 在脑海里形成系统知识, 保存好每周的作业, 整齐地订在一起, 在期中, 期末考试前, 假期时发下去, 再浏览, 复习一遍, 既省时又省事, 巩固所学知识。 这份作业既是同学们的知识巩固和检查过程, 又是他们的知识储备过程。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看到他们一日一日的错误积累又纠正的知识成长过程, 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到有成就感。 管理好一次作业容易, 但管理好每周、每学期的作业, 让学生的作业知识化、系统化就难了。 管理好孩子们的作业是有学问的, 需要在实践中琢磨, 反思, 逐日增强管理能力, 不断增强学生及老师的学习幸福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小学生刚刚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管理作业的好习惯, 让学生也在有条不紊的语文作业中成长。

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比较任性, 如果不加强管理, 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 一部分学生就会掉队。 仅仅靠作业牵动学习, 而没有从根本解决主动学习的问题, 就已经潜藏了一部分要掉队的学生, 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作业能够按时完成, 但已经有了逐渐跟不上的迹象。 当然这部分学生落伍肯定也有一些客观原因, 但老师通过主观努力是可以改变一些孩子的。如何改变呢? 一个教学案例:比如我现在所教的一个学生, 他聪明, 好学, 其他科目都优秀, 但就是语文这一科目很差。 叫他谈过几次话, 但都无济于事, 他只说他从小学开始就对作文有畏惧情绪, 每次考试都因为作文写不好, 语文成绩很差, 所以越来越提不起兴趣, 导致每次的语文作业都完不成, 语文成绩总是很差。 后来, 我给他妈妈发短信, 打电话, 谈孩子的语文学习情况。 妈妈很发愁, 于是想办法, 在假期里布置了一些任务, 今年开学来了, 又帮助他, 引导他写日记, 多读书, 勤于动笔。 后来又叫他谈话, 孩子说他现在有点进步了, 最起码对作文不畏惧了。 我乘此机会在课堂上经常鼓励他, 在他的作业本上写鼓励的话语, 他现在乐学语文了。 他只要开始有兴趣学习, 那么以后的成绩定会慢慢提高, 我对他的努力不放弃, 因为有了学习热情就有了学好语文这门课程的希望。 从上面这个孩子的案例可以看出, 教师的努力完全有可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童心犹在, 更愿意听到老师的赞扬与鼓励, 教师要常借此培养孩子的学习热情, 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有一次周日的晚自习, 我觉得孩子们刚从家里来, 上课效果不会太好。调整好孩子们的情绪最重要, 不能早进教室, 不要给孩子们压力, 所以比平常晚些进了教室。 进了教室后, 我看了看几个孩子的作业, 写得很好。 我借此表扬了孩子, 顺势对全班孩子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语, 孩子听了比较舒心, 就这样进入了课堂程序。 考了几个简单的生字生词, 孩子们都会, 又表扬了他们, 他们很高兴, 接着我让他们打开练习册, 重新写了刚才提问的生字生词, 他们当然会做了, 这点要归功于教师的课堂设计, 使他们的知识顺应思维, 孩子们很听话, 认认真真地学习。 我略加渲染, 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教师要适时地鼓励和表扬每一个学生, 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高涨。 只要他们有了学习热情, 学习效果一定会好, 如果每节课尽最大的可能让他们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 他们的语文基础打好了, 就不会在学习中掉队。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 如何保持好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 还有很多教学智慧, 我尝试使用 “课前震撼教育”的教学策略, 明显感到孩子脸上的喜悦之情。 小学生更需要动力和方向的指引, 这一点, 老师必须明白, 不能因为应试教育而忽略对孩子的情感培养, 在小学阶段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更胜于知识的传播。

三、正确对待循序渐进与共同进步的问题

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持之以恒, “欲速则不达”, 这一原理谁都知道, 但往往在教学中忽略这一自然规律, 最后总会受到客观实际的“惩罚”。 自以为所有知识都面面俱到在考试前过一遍, 也许效果会比较好些, 但是结果并非如此。 教师不能忘了他们是小学生, 他们根本没有形成一定的速写能力, 需要老师一步一步慢慢来, 他们接受不了那样的快速复习。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因为当时最初教授知识点时速度太快, 学生原本就没有学会。 有时给几个同学单独辅导同样的作业时, 发现他们接受知识是不一样的, 以前没有了解他们的学情, 给了很多知识, 但都不会, 怕浪费时间, 其实是浪费了很多时间, 想让他们练会一个知识点, 不是一次两次就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需要精讲, 反复练, 多次复习。 小学生并不是老师想象的那么完美, 需要老师慢慢领着走, 一些老师平时在教学中没有注意到他们这一点, 所以忽略了很多问题, 这是造成孩子刚开始还优秀, 但之后逐渐落伍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四、结语

只有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才能悟出很多教学道理, 这里只抛砖引玉, 只要继续探索和实践, 就能找到很多教学策略。 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 真正打造生本课堂, 需要教师悉心研究和探索有效教学途径, 不断夯实语文基础, 引导学生共同进步。

《共同基础》 篇2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议论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自然界称为自然规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却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结构,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的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展,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的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取材于李振道的文章《楔》)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人类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是人类创造力的基础。

B.举礼拜、苏轼作品为例,表明题载不同的作品也能引起人的共鸣。

C.科学的深刻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与其定律阐述的简单性成反比。

D.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推动了核能等20世纪新科技的发展。

【答案】D

【解析】A项原文是说“人类的创造力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艺术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对象弄错。B项原文是“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 不是热闹的共鸣。C项原文是“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明显是正比,不是反比关系。 D项原文是“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才得以存在。”表述正确。

15.根据文意,简要说明艺术和科学所追求的普遍性分别是什么。(5分)

【答案】① 艺术追求的是人类情感的普遍性,优秀作品能够跨越时空引起人们深层的情感共鸣。

② 科学追求的是原理的普遍性,应用的广泛也反映了科学原理的普遍性。

《共同基础》 篇3

摘要:理解并采用学习共同体的教学理念,建构平等、民主的教学平台,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新途径,学习共同体教学理念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目标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用学习共同体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学

一、理解“学习共同体”

“共同体”原是人类社会学范畴的概念。“共同体”应用于教育领域最早见于博耶在1995年发表的题为《基础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报告之中,报告提出“学校是学习的共同体”,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学研究专家拉维和温奇认为,学习共同体就是指参与学习活动的学习者(包括专家、教师及学生),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参与、活动、反思、会话、协作、问题解决等形式建构的一个具有独特文化氛围和境脉的动态结构。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上述对学习共同体的表述表明,学习共同体成员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团体之间的互动而建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交流的过程、合作的过程。个体思维在这种对话和合作交往中形成、发展,变得理性和成熟。倡导在学习共同体中彼此协作、对话交流是学习共同体的两大要求。

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彼此协作的团队。在学习共同体中,每个学习者的学习并不是单个的、孤立的、学习共同体要求学习者之间相互协作、合作,力争建立志趣相投的团队。从学习学的角度来看,在学习共同体的平台上,学习者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共享经验,共同进步,也就是在协作的意义上进行知识的建构。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发展、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合作的过程。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是人们长期合作的结果,社会成员在合作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从单独的学习者变成学习共同体成员经历了平等情境的学习以及成员间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行动等过程,这些情境和行动包括主题讨论、对有争议观点的辩论、热点、焦点的关注、开展相应的教育实践活动等。共同体成员在问题情境下讨论学习新问题,并在讨论学习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在这种问题情境中不仅获得显性的知识和思维的训练,而且在共同体中获得许多副产品:认知能力、思维、情感、意识等。这对于以学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根本内容并以道德和法制教育为主体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来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学习共同体是一个以对话和交流开展学习的团体。“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东西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而沟通乃是他们达到占有共同的东西的方法。”在个人经验成为共同财富以前,经验只是个别的。通过交流和对话,分享着各成员的经验,经验成为共同财富。实质上,个体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与他者多方互动、交流的过程,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能够形成动态的学习系统,系统成员由此建构起逐步完善的学习知识体系。学习共同体成为明显的交互式学习系统。

作为一个合作、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系统,学习共同体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显得特别有意义。信息资源的不断涌现和更新,视野的不断扩大,学科的大量交叉,单一个体已无法依靠自己的精力、能力、思维来完成自己的道德发展历程。只有创造共享的环境,共享的资源,通过共同的学习才有可能达到自我和社会的预期目标。学习成员只有理性面对支持众多资源的互联网学习环境,建立学习共同体,共享集体智慧,才可能顺利发展完善自己。

学习共同体这些特点不仅使学习者获得了知识上的互助,而且获得了情感和思想上的沟通。使得每个个体从封闭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在人与人多元与交互的“对话”中增强学习者参与合作的意识和社会化意识。

二、学习共同体理念和“基础”课程目标的内在一致性

学习共同体的理念与“基础”课程目标有内在的一致性。“基础”课程目标在于立德树人。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思维,注重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情感态度方面,侧重大学生自觉主动的道德规范、道德理性、法律观的教育和引导。具体表现为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法律观来引导大学生,感染大学生,使大学生在人生路上有正确的人生观引导,能够自觉遵循和建设道德,完善完美自己的人生。这些教学目标与学习共同体理念有内在的一致性。如,理想信念是“基础”课程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人生的理想信念是可以相互感染,熏陶的,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更具感染性。在同一学习共同体中,这种感染是随时随地、潜移默化的。学习共同体的理念恰恰是通过无意或有意的情境安排,创设讨论、思考、推理的学习平台,使各成员在多元的合作中进行知识的学习。

在学校教育中,人们获取知识有两种过程:“一种是人们自觉地学得的知识,因为他们知道这是通过特殊的学习任务学会的,另一种是他们不自觉地学得的知识,因为他们通过和别人的交往,吸取他们的知识,养成自己的品性。”学习者的成长离不开这两种过程的结合。在第一种过程的基础上,学习者更多是依赖第二种过程获得发展。学习者在交往中不自觉地学习,形成良好的修养。学习共同体为这种交往式的学习提供了可能,创设了特别的学习环境。学习共同体使每个学习者在特别的文化精神气息和氛围中交流、思考、探究,使成员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符合社会主流导向,并通过参与、活动、对话、协作、反思、问题解决等形式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学习共同体的理念为“基础”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平台。一方面,“基础”课程教学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较强,这和现时在读图时代、互联网时代、快餐文化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所热衷追求的主题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这一代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走向直接影响个体、民族及国家的命运。如何使用一种学生接受、学生喜爱的方式方法和学生共同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第一线教学的教师关心的课题。传统的教学由于教师在知识经验上占有绝对的信息资源优势,能够采用单向的讲授灌输和大学生单向接受方式进行教学。但在电子媒体充斥着每个角落,人们每天都离不开互联网的今天,人多势众的大学生已经形成了掌握信息资源的优势,师生知识上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面临消失的可能。“基础”课程如何面对这重重危机?建立学习共同体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三、建立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策略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通过教学实践以及和学生的充分讨论与交流,形成以下共识。

(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共享课堂。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民主平等理念并非要求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量上的平等。这里的意义是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所在,承认学生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享有作为一个人首要的权利和尊严,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为此,教师有责任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共享的课堂。其中,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观点和问题是平等师生关系的起点,教师必须重视这一点。可以通过设立课程公共邮箱等课程平台方式,在课前课后收集学生关注的各种热点与问题,或将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进行讨论。或将不同的热点与问题穿插在课堂中进行学习,真正做到教学民主。民主平等课堂教学实践体现了“基础”课程的理念,课堂环境的创造本身是一本无声的教材,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建立学习共同体式的民主、平等课堂环境,使师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影响因素。

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在某一知识领域的特长者,大学生必须尊重教师,包括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尊重教师的人格与尊严,不随意否定教师的努力,共同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教育中的民主内涵强调:“以社会成员共享利益的多寡为尺度”;“有大量人人共享的利益,从而人人能够互依互爱,能够自由交往,其结果能协力维系社会的繁荣和促成社会的进步。因为平等相待而荣辱与共就会扩大人的胸襟,就会保证自由思想,就会促使新观念、新事物不断涌现,就会推动历史滚滚向前。”人们“不仅要缩短物质空间的距离,缩短彼此思想、理智和情感方面的距离。”人们才有共同话题交流的可能。可以预测,人类如果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少,交流越来越少,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人类文明甚至可能面临断层的危险,甚而逐渐退回到愚昧状态。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协作,学习共同体也体现了知识共享的精髓。

(2)创建共享话语权的教学环境。学习共同体要求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享有话语权,民主的思想,民主的氛围使得师生平等自由地参与课堂学习。共享话语权是一个共享精神、知识、智慧和意义的过程,师生在共享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如果不保持共识、容忍差异,就不可能产生平等对话平台,就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追求和理性培养。也就失去了大学的意义和追求,失去了“基础”课的精神,“基础”课教学也就毫无说服力。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分析基本概念,理解社会基本问题等途径创建共享话语权的教学环境。如理解“信念”这个基本概念,教师将“信念”与“信仰”两个概念摆出,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将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打破传统课堂教师话语霸权的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思考与表达,在众多共同体成员的智慧中正确理解概念,建构自己新的知识网络。

英国著名教育家怀特海在论述教育的目的时认为,大学存在的理由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知识,也不在于提供给教师研究机会,而在于在“富于想象”地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联合起来,由积极的想象所产生的激动气氛转化为知识。在这种气氛中,一件事就不再是一件事实,而被赋予了不可言状的潜力。共享话语权的平等交流是如此富有魅力,由氛围到知识再到潜力,这真正体现了人类共享话语权的力量。“社会不仅通过传递、通过沟通继续生存,而且简直可以说,社会在传递中、在沟通中生存。”共享话语权,意味着发展,意味着创造。当我们创建一个学习共同体时,当我们为此拥有一个共享话语权的环境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人们从中获得了广泛的经验和重组的生长性知识,分享着别人所想到的和所思考的内容,他们的态度也就或多或少有所改变。

(3)师生共同努力共同发展。通过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与创建共享话语权的教学环境,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相互学习。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在不断学习和发展着,从学生的疑问、思考、争论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学生更是可以在这个共同体的课堂中使自己的思维走向开阔、严密与深刻。课程是师生生命的历程,在课程中发展自己,成熟自己,课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共同努力才能共同进步,这是学习共同体的最终追求。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时代的特征越见明显。面临汹涌而来的信息源,人们感到恐慌、无奈,感到束手无策。建立学习共同体已成为大多数教育者的选择。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只有共同努力,才可能接近我们预期的目标。首先,教师应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教师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共同成长。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和以上策略的课堂充满了开放、参与、主动、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使得学生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程学习,他们参与学习,分享体验,共享思维的快乐。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行动,课堂的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事实上的合作学习。师生交往有了更多的话题,生生交流也在讨论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有了明显增加,“基础”课程教学成了学生向往的课堂。

《共同基础》 篇4

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法国在欧盟“核心素养”框架出台的2006年颁布并实施了本国义务教育目标框架———“共同基础”(socle commun)[4]条例(以下称“共同基础”),又以此为基础,2015年出台了“新共同基础”条例(以下称“新共同基础”)。如果说“共同基础”标志着法国新千年教育变革的开端,“新共同基础”则是这场变革的继续前行。“新共同基础”如何成型?相较原来的“共同基础”具有哪些变化?蕴含了怎样的思考?又依靠哪些措施落实?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深入解读“新共同基础”,以求从中发现法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色和优点。

一、“新共同基础”的诞生背景

法国“新共同基础”诞生于欧洲21世纪教育变革的浪潮之中,由欧盟“核心素养”教育框架起源,经2006年“共同基础”的演变形成。

(一)欧盟“核心素养”

为应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挑战,欧盟在2000年里斯本会议上确立了21世纪的总体发展目标,并在教育和培训领域大力推进终身学习战略。在此基础上,经过数年研究,欧盟于2006年正式发布“核心素养”议案。

议案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一系列可迁移的、多功能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2]用以取代传统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能力。其具体内容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1]八项素养,并被规定“为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应在义务教育结束时得以具备,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

“核心素养”的确立不仅为欧盟21世纪的教育与培训系统提供了目标体系,也为其成员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参考。[2]在欧盟委员会的号召和推荐下,各成员国纷纷出台了针对“核心素养”的教育政策,欧洲21世纪教育变革由此开端。法国即为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二)法国“共同基础”

早在2006年12月欧盟“核心素养”议案最终版本发布前,“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基本框架已在议案早期版本中出现和确立。法国一直密切关注着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制定,因而,稍早于欧盟“核心素养”的正式发布,法国就参考该框架的早期版本形成了本国的教育目标体系,即“共同基础”(全称《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基础条例》,Socle commun de connaissances et de compétences)。与欧盟“核心素养”的定义相似,“共同基础”规定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获得的一系列知识和能力,并要求学生能够在学校及校外生活中加以运用。其价值培养目标则更为丰富,要求“学生能够拥有终身学习所不可或缺的工具,从而参与到社会演进中;让学生理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文化的多样性、人类权利的一致性、发展的需要以及保护地球的要求”。[4]

“共同基础”主体包括七项素养,分别为“掌握法语;说一种现代外语;数学、科学及技术文化基础知识;掌握通用信息和传播技术;人类文化;社会及公民能力;自治与主动”,[4]基本与欧盟“核心素养”对应,且具体素养的表现辐射在知识、能力、态度三个维度上。“共同基础”要求“七项素养”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并遵循持续渐进的培养逻辑。为了让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共同基础”条例中所规定的培养目标有准确的理解并落实在教学实践中,法国教育部还从2007年起开发了“共同基础”的“个人能力手册”(LPC:Livret personnel de compétences),[4]

通过“共同基础”,法国以其独立方式加入了欧盟对21世纪教育变革的思考与行动,并用“共同基础”阐释了对“核心素养”价值的理解:为义务教育的学生学习提供共同的目标框架。法国教育部最高规划组(CPS:Conseil supérieur des programmes)[12]

作为法国在21世纪提出的首个义务教育目标框架,“共同基础”无疑具有可贵的奠基作用,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种种无力。为弥补“共同基础”的不足,迎接社会新变革的挑战,“新共同基础”应运而生。

二、“新共同基础”的结构和内容

法国教育部于2014年发布“新共同基础”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并根据民意做出修改,最终于2015年3月31日正式颁布了《知识,能力和文化的共同基础条例》(Socle commun de connaissances,de compétences et de culture),即“新共同基础”条例。

“新共同基础”的定义大致和原“共同基础”相同,要求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以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共同文化”,使学生能够“充分实现个人发展,形塑社会能力,胜任未来学业,融入社会生活,作为合格的公民参与社会进步之中”。[3]其主体结构则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共同基础”的七项素养变为“五大领域”,分别为“思考和交流的语言”、“学习的方法和工具”、“个人和公民的培养”、“自然和科技系统”、“世界的展现和人类活动”。[3]领域描述由“领域定义”和“培养目标”两部分组成:“领域定义”界定该领域在“新共同基础”中的作用,“培养目标”则规定了领域中涉及的知识和能力要求[15](参见下页表1)。

(一)针对原“共同基础”不足的调整

自“共同基础”实施以来,法国政府不断委任多个国家机构进行调研评估,听取一线实践者的意见,寻找和发现变革存在的问题,力图通过“新共同基础”的修订继承精髓,弥补不足。

首先,“新共同基础”更加突出了“共同基础”的“顶层设计”功能。作为义务教育的共同课程目标框架,原“共同基础”提出“赋予学校文化内涵基本的意义”,但这种定位常被实施者遗忘。从最高规划组的调研来看,“共同基础”与学校课程计划并无多大区别,常被视为“缩减版的学校课程计划”。[12]对此,“新共同基础”在条例名称中明确加入“共同文化”的概念,以凸显其框架性地位。如条例所述,“新共同基础”是“共同文化”的载体,为“学校课程提供整体框架”。[3]

其次,“新共同基础”建立起了更合理的分类结构。从原“共同基础”的内容分类看,虽然它意图打破学科疆界,但依然受到欧盟“核心素养”的局限。相关评价指出,七项素养分类不明晰,“一些素养对应一门学科(如法语、外语),另一些则同时要混合几门学科(数学和科技文化、信息交流、人类文化)”,从而“让各学科处于不平等地位”。[12]为此,“新共同基础”做出全面修改。它基于学习的本质及功能重新定义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领域,并界定出相应的课程分类和培养目标。这一修改显示出对学习内涵的充分审思,能够更有效地打破学科间疆界。

以“法语素养”为例,原“共同基础”将法语作为单独素养列出,并将其视为“教学的中心和首要任务”。[4]而“新共同基础”中,“掌握法语”已不再单独成项,领域定义将它和其他语言结合,作为“思考和交流的工具”出现,凸显了语言学习的本质。

另外,原版本的三维素养表现描述里,“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不清楚,分类不具说服力”。[12]民众还表示,原“共同基础”的文本冗长。[22]对此,“新共同基础”用“领域定义和培养目标”代替三维分类,“领域界定”也变得更为简明。“培养目标”中,知识和能力在“共同文化”的视角下互相融合,它们不再是相对的概念;条例指出“没有不依靠知识运用的能力,也没有不参与能力培养的知识;能力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任务和复杂情境时调用资源(知识、技能方法或态度)的才干”。[12]

另外,原“共同基础”还存在对“个人整体性培养的阐述不够充分”的问题。[12]对此,“新共同基础”对课程目的做出了更具体的阐述,提出在学习内容和培养方式上要做到“六个平衡”,[25]社会发展模式有待变革。2008年以来的欧洲经济危机则日益显现出经济生活及社会的变化不定,“学会学习”作为个人适应不确定性的必要能力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呼声由此日益高涨。

针对培养学习力的目标要求,“新共同基础”专门增加了“学习的工具和方法”领域。“组织学习、获取信息资料的方法、数字化语言,以及个人和公共计划的管理等首次成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26]被要求融入所有科目教学和学校活动之中。科技进步和互联网发展也为“学会学习”增加了新的工具和内容,该领域培养强调“获取资源、运用数字工具”的能力,培育高水平的数字素养。通过对这一领域的强调和规定,法国已意在为“大互联”时代的到来做好基础教育方面的前瞻性准备。

此外,“新共同基础”更强调“价值观”的培养。原“共同基础”已蕴含国家价值观,要求“学校把学生共享共和国价值作为首要任务”。[4]2008年经济危机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危机更使这份任务迫在眉睫。“新共同基础”五大领域的第三领域“个人和公民培养”,直接指向向学生传递写入宪法的价值观,要求“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和守则,鼓励培养参与精神”。[12]其他领域亦分别界定了各自的价值培养目标。

同时,“新共同基础”要求“学校保证每个学生的成功,拒绝排斥和歧视,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教育,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3]其基础性、平等性和包容性得以充分体现,使“义务教育”真正肩负起“建立社会平等、促进社会融合”的使命,[30]成为孕育精英的沃土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石。

四、“新共同基础”的实施保障

作为国家教育的“顶层设计”,“新共同基础”推进的关键不仅在其结构及内容的调整,也在其有效的落实保障。有人批判,“让每个孩子实现义务教育目标”的愿望过于理想,然而这一要求始终作为条例核心目标得到坚持。

(一)学校课程实施层面

与“新共同基础”配套,最高规划组起草并经民众讨论,发布了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计划。新课程计划将与“新共同基础”一起于2016年秋季入学起实施,五大领域的培养目标得以在课程内容中一一落实。在实施原则上,“新共同基础”要求因地制宜,更加关注真实的学生、实际的课堂和教师经验,并对所有学生“更具动员性、塑造性和丰富性”。[12]

为实现学校课程门类之间更好的连贯性和育人的渐进性,“新共同基础”还重新划分了义务教育的三个阶段,分别为基础期、巩固期和深化期,[3]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一共同归入巩固期,加强了中小学教育的连贯性,也旨在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小升初的学业衔接。

在学生学习方面,“新共同基础”特别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辅导。教育部设立了“个人辅导和学业成就项目”(PPRE:Programmes personnalisés de réussiteéducative),[12]

这些硬性规定旨在克服原有评价弊端的同时,倡导对素养的习得进行针对性评价,强调真实性、多元性、形成性,用于学习的诊断、反馈和激励;杜绝测验滥用和无效。义务教育的过程评价和终期评价都将据此得到革新。

(三)法律保障层面

除学校课程计划的配套调整和评价方式的改进外,条例施行还得到了稳定和规范的法律保障。无论是2006年的“共同基础”,还是2015年的“新共同基础”都具备相应的法律依据。“共同基础”的地位和功能由《2005年4月23日国家未来学校规划和项目法令》(la loi 23 avril 2005 d’orientation et de programme pour la refondation de l’魪cole de la République)规定,并被编入法国教育法规(le code de l’éducation),[34]

法国通过立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使改革推进更具坚定性,也使改革目标更明确规范、公开透明。同时,国家通过法律的制定始终掌握着教育的最高决策权和主导权,保证了实施教育改革的统一性和凝聚力。

五、结语

纵观法国“新共同基础”的形成,它在21世纪教育变革的浪潮中酝酿产生,既是对欧盟总体教育发展目标的回应,也为本国义务教育提供了具有国家特色的整体课程目标。“新共同基础”的调整包含了大量实践经验和反思,并集合了各领域专家和民众的意见。调整使其具备了更突出的“顶层设计”功能和更富整合性的培养目标:“五大领域”从学习的本质和功能角度构建,进一步打破学科分裂和学科不平等;“学习力培养”意在回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要求;“价值观培养”则为其实现自由平等的国家理想铺设了桥梁。实施中,“新共同基础”寻求与学校课程更好的匹配和更有效的评价方式,并在法律保障中具备了稳定性和规范性。

摘要:欧盟推出的“核心素养”框架确立了21世纪的欧盟教育目标。作为回应,法国于2006年出台了“共同基础”条例,又于2015年颁布了“新共同基础”条例,确立起义务教育的新一轮课程指导纲要。本文由欧盟“核心素养”谈起,梳理“新共同基础”条例的形成过程并呈现其主要内容,进而分析条例的调整要素及实施保障,意在通过对“新共同基础”的解读,探讨法国基础教育变革的优点所在。

关键词:法国,核心素养,新共同基础,义务教育,教育变革

参考文献

[1][6]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Recommend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8 December 2006 on 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EB/OL].http://eur-lex.europa.eu/Lex Uri Serv/Lex Uri Serv.do?uri=OJ:L:2006:394:0010:0018:en:PDF,2006-12-30.

[2][5][7][8]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12):89~102.

[3][13][14][15][18][29][32]Socle commun de connaissances,de compétences et de culture[EB/OL].http://www.education.gouv.fr/pid25535/bulletin_officiel.html&cid_bo=87834,2015-04-23.

[4][9][10][11][20][27]Socle commun de connaissances et de compétences-décret du 11 juillet 2006[EB/OL].http://www.education.gouv.fr/bo/2006/29/MENE0601554D.htm,2006-07-20.

[12][16][17][19][21][23][24][28][31][33]léments de présentation du projet de socle commun de connaissances de compétences et de culture par le Conseil supérieur des programmes[EB/OL].http://cache.media.education.gouv.fr/file/Le_systeme_educatif/92/5/presentation_du_projet_de_socle_commun_de_connaissances,_de_competences_et_de_culture_350925.pdf,2014-09-11.

[22]Ministère de l’ducation nationale,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de la Recherche-Dgesco-Bureau des contenus d’enseignement et des ressources pédagogiques.Synthèse des résultats de la consultation nationale sur le projet de socle commun de connaissances[R].http://cache.media.eduscol.education.fr/file/Actu_2015/75/6/20141209_Consultation-socle-Synthese_476756.pdf,2015-10-02:22.

[25]高文等.学习科学的关键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5.

[26]Les cinq domaines du projet de socle communàla rentrée 2016[EB/OL].http://eduscol.education.fr/cid86943/nouveau-socle-commun-pour-2016.html,2015-05-04.

[30]Onze mesures pour une grande mobilisation de l'cole pour les valeurs de la République[EB/OL].http://www.education.gouv.fr/cid85644/onze-mesures-pour-ungrande-mobilisation-de-l-ecole-pour-les-valeurs-dela-republique.html,2015-01-22.

共同理想 共同使命(说课稿) 篇5

九年级思想品德 彭燕茹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共同理想 共同使命》是鲁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九年级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战略思想,感受到身边的变化。通过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学习,要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共同理想,增强使命感,共同描绘美好未来。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正确对待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深刻理解我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及我国小康现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与理想相关的名言警句以及模范人物名言警句、理想及实现过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引导我们把实现共同理想作为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通过数据和事例比较思考,理解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共同理想,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培养学生认识现实规划未来的能力。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三步走”战略 教学难点:我国小康水平现状

四、说教法

⑴为了让学生理解理想的不同,我采用事例法、讨论法进行教学。⑵为让学生真正理解我国小康水平,我采用事例法、列数据法、归纳法等方法让同学排疑、解惑。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1)归纳法:在课堂中,就一些成功人士理想实现的事例,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得出属于哪种理想,总结出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自主探究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结合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事例和数据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难点,理清条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种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理解并记忆的效果。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认识现实,规划未来。

4、板书设计

通过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板书:

第十课 共同描绘美好未来

第一课时 共同理想 共同使命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理想分类:

2.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3.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 1.“三步走”战略 2.我国的小康水平

《共同基础》 篇6

关键词:桩筏地基,共同作用,半解析半数值方法

Inrecentyears,manyresearcherspaymuchattentiontotheinteractionbetweenpiledraftfoundation andground,andlargenumbersofresearchresultshave beenachieved[1—6].Atpresent,thefiniteelementnumericalmethodsarethemainmethodsintheanalysis ofpiledraftfoundation[1—6],andcertainhypothesis arealsonecessary.Suchastakingthepiledraftfoundationasrigid,notconsideringthenonlinearandanisotropicofsoil.A 3Dfiniteelementmethodwhichcan considerallfactorsabovemaybehelpfulfortheresearchofinteractionmechanism,butthelargecomputationalcostofthemethodmakesitcanhardlybeused intheanalysisofthepracticalengineeringproblems.Inreferences[1—3,7],alotofworkhasbeendone onthenumericalresearchofpileraftfoundationanda semi-analyticaland semi-numericaleffectivemethod,whichtakestheraftasrigidandconsidersmanyfactors suchasthenon-homogeneityoflayersoil,thenonlinearperformanceofthepilesandthenonlineardisplacementfieldofsoilaroundpile,isdeveloped.Developingananalysismethodofpileraftfoundationinwhich thestiffnessoftheraftcanbetakenintoconsideration istheoreticallyandpracticallyimportantfortheunderstandingofnonlinearbehaviorofpileraftfoundation andoptimum designofpileraftfoundations.

On thebasisoftheelasticitytheorysolution of slab,reference[8]derivestheequationsofinteraction between rectangularplate with free boundaries and ground.

Onthebasisoftheworksmentionedabove,anew semi-analyticalandsemi-numericalmethodfortheinteractionanalysisofpiledraftandfoundationisdeveloped whichcantaketheactualstiffnessoftheraftandthe non-homogeneityoflayeredsoilintoconsideration

Comparisonismade between the behaviorofa practicalpiledraftfoundationandthebehaviorpredictedbythenew theory.Itisfoundthattheresultsderivedfrom theNeromethod agreewellwith theobservedvaluesinthepracticalpiledraftfoundation.

1 Thestressofsoilanddisplacementsolu-tion

JustasFig.1shows,thedisplacementatany pointduetounitverticalconcentratedloadactsatpoint(x,y,z)inhalfspaceisgivenbyMindlin

Thedisplacementinducedbylocaluniform loadinhalf spacecanbederivedbyintegratingequation(1):

Integratingtheequationabove,wecanobtain

inwhich

Inasamerule,wecanalsoobtainthedisplacementsofanypointinsoilresultedfrom theshapeuniform distributedloadorannularshapeuniform distributedload.

2 Theoreticalmodelofinteractionbetween pileraftfoundationandsoil

2.1 Compatible equation of bottom plate andfoundation

Thecompatibleequationsofdeformationbetween bottom plateandfoundation,andtheequilibrium equationsofbottom platecouldbewrittenas

whereδi,j=wi,j+si,j;xiandyiarethecoordinatesof midpointoffundationsegment.Xiisthereactionforce offoundationatsegment.Δ0,α0,β0aretherigid displacementatthecornerofplateandtherotational anglesattwodirectionsofcorner,respectively;FZ,Mx,Myaretheexternalloadonthesurfaceofslaband thebendingmomentsintwodirections,respectively;Δi,pisthedeflectionofslabatipointduetotheexternalloadPwhichincludetheloadofbeam;wi,jisthe deflectionofslabatipointduetounitloadactsatj point;si,jisthesettlementoffoundationatipointdue tounitloadactsatjsegment.

2.2 Compatibleequationofpile-soil

AsisshowninFig.2,divideachpileintonzsections,lettheskinfrictionofpileiatelementubeτu,i,andletthepressuresofpile-topandpile-bottom ofpile ibePt,i,Nb,i.

Aseachpileisbalancewhensubjectedtopressureofpile-top,pileround friction and pressureof pile-bottom,sowecanobtain

inwhichdisthediameterofpile,δzisthelengthofelement.

Thecompressivedeformationofpileduetotheinteractionbetweenpile-toppressureandskinfrictionof pilemaybe

WhereEpistheelasticmodulusofpile,Aisthecross sectionareaofpile.

Supposedthatthesettlementonthebottom ofpile iisSd0i,sothemid-pointdisplacementofsegmentuis

byinteractionbetweenskinfrictionofpileandpile-top pressurecanbecalculatedbymeansoftheMindlinsolutions,justastheequationsshowninsection 1.

Thesoildisplacementduetotheunitfrictionof segmentvinpilejcanbecalculatedasfollows

where

Sothesoildisplacementatmid-pointofsegmentu inpileiduetotheunitfrictionofelementvinpilej maybe

Wherexi,yiisthecoordinateofpilej,zu,iisthecoordinatecorrespondtothemid-pointdepthofsegmentu inpilei.

Andthesoildisplacementatthebottom ofpilei duetotheunitfrictionofsegmentvinpilejis

zdiisthecoordinatecorrespondtothebottom depthof pilei.

Thesoildisplacementduetotheunitpressureat thebottom ofpilejcanbecalculatedbytheequationas follows:

inwhich

Sothesoildisplacementatmid-pointofsegmentu inpileiduetotheunitpressureatthebottom ofpile jis

Andthesoildisplacementatthebottom ofpilei inducedbytheunitpressureatthebottom ofpilejis

Then,thetotalsoildisplacementaroundelement uofpileimaybe

whereS0u,iisthesoildisplacementaroundelementuof pilei

τv,jisthefrictionbetweenpileelementandsoil.Pb,jisthepressureatthebottom ofpilej.

SJu,i,jisdenoted asthesoildisplacementcoefficientofelementuinpilei,whichisinducedbythe unitpressureatthebottom ofpilej.Sotherelative displacementbetweenpileandsoilis:

Andthedisplacementofpilebottom is

Asforthesoilaroundpile,considerthesoilofsection i,wesupposedthatthecurveequationofshearstressτanddisplacementSis:

inwhich,Ss iiistheself-displacementinducedbythe shearstressofsectioni.Deductingthelinearcomponentfrom eqution(16)[9],wecanknowthatthelocal nonlineardisplacementofsoilin layerican beexpressedas

Theadaptationmethodoftheparametersinequation(17)referstoref.[9].So,thetotaldisplacementofsoilalongthepileshaftis

Duetotheassumptionofdisplacementcompatiblesvaluesof S′ss u,iequaltothepiledisplacement Sp u,iat relationpileelements.

Accordingtoreference[10]Sp u,iis

Theplacementcompatibilityequation canderivenznequations.

Accordingtorefernce[11],asfortheinterface ofpile-soil,usingtherigid-plasticmodel,thecompatibleequationsofdisplacementcanbeexpressedasfollow:

Whenrelativeslipoccursattheinterfaceofpile-soil,equation(23)willnotbetrue.Butasweknow that anyskinfrictionofsectionalpilewhichmakesequation(23)notbetruemustbetheultimateshearstress,thenequation(23)can besubstituted byexpression asfollows

sothealternationabovedoesnotchangethenumberof equation.

Accordingtothewaymentionedabove,thereare n(nz+2)unknowndata,whicharen×nzfrictions,n pilebottom pressureandnpilebottom displacements.Otherunknowndatacanbecalculatedbythesen(nz+2)unknowndata.Andaswehadknown,therearen balancedequationswithnpiles,describedinequation⑷n×nzequationsabouttherelationsbetween pile roundfriction and the relative displacementofpilesoil,andndisplacementcompatibleequationsofpile bottom,describedinequation(19),sotherearealso n(nz+2)equationstotally.Sotheskinfrictionτu,iof pileandthepilebottom displacementSd0icanbecalculatedbyiterativemethod.

3 Engineeringexample

ThetradecenterofDong-Guan located atthe new centerdistrictofDong-Guan,surroundingthe areaofYuan-Meiroad,Yang-GuangroadandDongGuanload,anditsnorthisHong-Furoad.Thisarea isthe physiognomyunitbelonging to the junction sectionoferosionalmoundandalluvialaccumulated billabong,anditstotalareais 35 719m 2.Themain buildingoftradecenterhas 23storeys,with 1~3storeysskirt-building and a one-storeybasement.Thearrangementplanargraphofbuildingisshownin Fig.1.

Accordingtothegeologicdata,themainstratums ofsitearetheartificialfill,thebearingplantlayer,the slopediluvium of 4thsystem andresidualstratum,the underlyingbedrockbelongingtogranite.ThegeologicalconditioncanbeseeninFig.5

Thedepthofraft-slabis 1.6m.thelabourexcavatedpileisused,andthepilecanpassthroughthe plasticsoilstratum,deepintothehardplasticsoilstratum,theactuallengthofpileisbetween 11~14m longwithdifferentpiledlocation.

5 Conclusion

BasedonthetheoryofMindlinelasticsolutionand theelastictheoryofslab,usingthesemi-analyticaland semi-numericalmethod,ananalyticalmethodofinteractionbetweenthepile-raftfoundationandgroundis developed.Andtheinteractionbetweenthepile-raft foundationandgroundwasanalyzedbyanengineering example.Engineeringexampleshowsthatthemethod developedthispaperhadgoodpracticalityinengineeringutility,especiallyincalculatingthesettlementof foundationandsettlementdifference.

参考文献

[1]Zhang Jianhui,Deng Anfu,Ding Jixin.New ideas to optimize the piled raft foundation design.Underground Space,2000;20(1):64—77

[2]Yang Min.The theory and test research on upperstructrure and pile-raft Interaction.Shanghai:Ph.D.Thesis of Tongji University,1989

[3]Yang Rongchang,Zai Jinmin,Mechanism of Piles-Soil-Raft Interac-tion,Journal of Nanjing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1994;(1):1—7

[4]Shang Shouping,Du Yunxing,Zhou Fen.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of Subsoil and Piled Box(Raft)Foundation,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01;34(4):93—97

[5]Zai Jinmin,Ling Hua,Wang Xudong.Numerical analysis of nonlin-ear interaction of piled raft foundations.Joura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2;24(5):1—6

[6]Chen Yun-min,Chen Ren-peng,Ling Dao-sheng.A simplified meth-od to analyze soil-pile-raft interactions.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01;(6):686—691

[7]Cao Zhiyuan,Pan Duozhong.Asemi Analytical coupled region meth-od for pile group.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1996;18(6):77—83

[8]Ni Guangle,Li Chengming,Su Kezhi.A simple computational meth-od of Interaction between elastic plate and elastic subground.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0;19(5):659—665

[9]Lai Qionghua.Calculation procecture for P-S curve of piles.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ning,2003;22(3):509—513

[10]Zai Jinzhang,Zai Jinmin.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foundation.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1993(in Chinese))

《共同基础》 篇7

一、倚重调查加深与九零后的沟通。开课前的问卷调查、后续阶段性的教学反馈问卷调查、课后有针对性的交流和结束课程后的问卷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工作

1.课前调查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对这门课程的个人理解情况、对教学上的要求, 通过学习目的的了解, 教师可以掌握有多少比例的学生想深入学习 (如想专转本或成人本科考试) , 有多少学生想工作, 具体到想争当专业课尖子生的, 依此信息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推荐不同的自学方法和课外书籍, 也可以在结束课程时, 提示学生与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对照, 找出自己没有实现预定目标的原因, 今后的学习可以有的放矢;

2.九零后的学生百分之百的希望教师以学生为中心,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平等的交流方式, 最好不要再有高考式的题海战术, 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能在课堂上用电脑完成作业 (最好是没有作业) , 这对课时固定、教学内容多的教师来说的确是个难解之题。笔者认为以“两条主线、一张报表”为授课中心内容, 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授课目的, 这样的教与学深受九零后的喜欢, 得到学生的认可, 同时也取得了预期的理想效果;

3.后续阶段和课程结束后的反馈调查问卷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存在困惑的知识点, 困惑的原因是什么, 自己是否已经通过查找资料得以解决, 对教与学进行评价。教师在总结问卷调查资料时可以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增减教学内容与学生一同进步。学生困惑的知识点正是教学的薄弱环节, 也是学生最不好理解的知识点, 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和学生经历过的事情来讲解这些知识点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调查问卷中提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到底在借方还是在贷方, 进项税还是销项税总是不清晰, 这时如果教师详细讲述增值税一定会令学生更困惑, 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 如果从“税收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谈起, 税务部门对国家认定的一些企业进行征收增值税, 企业在采购环节先交给销售方进项税, 在销售环节再向购买方收取销项税, 用得到的销项税减支付的进项税 (一定得到税务部门的认可) 的差额就是上交的增值税, 然后可以加深记忆进项税与采购材料捆绑在一起, 那一定在借方, 销项税与销售商品捆绑在一起, 一定会在贷方。这是笔者用学生自己解决困惑时总结出来的加深记忆法。学生在做习题时这方面的困惑再没有出现过。这也可以说是九零后“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跟着自己走”吧。

二、以“两条主线、一张报表”为授课中心内容, 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授课目的

众所周知,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专业培养的角度来说就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因此, 要求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所以很多院校都在改革, 针对用人单位的普遍意见 (学生缺少实践能力) , 都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花了很多的功夫。但在改革的过程中, 又走入了一个误区—忽略了理论知识。笔者发现, 会计实训是很重要的, 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对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 如何打好理论基础、面对一群对会计知识所知甚少的学生, 如何处理好理论和实践 (通过实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对接) 的衔接关系, 笔者认为以“两条主线、一张报表”为授课中心内容, 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授课目的, 可以引导学生“先见森林后见树木”, 目的是突出会计知识点的相互联系性, 并将这种联系贯穿始终, 再详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具体的理论和实训内容, 既可以理论在先的学习, 实训在后的掌握, 也可以实训在先的掌握, 然后是理论层面的加深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起到的是引领的作用, 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通过与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完成教学任务。

1.第一条主线: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帐户→会计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会计分录。这是一条以理论为主的知识链, 这里面的知识点相互联系, 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层层递深。当给出这么多概念的时候, 这群九零后真的是目瞪口呆, 不过当看完一个企业会计人员简单的业务操作过程和阅览了毕业生的综合模拟实训资料 (也可以是企业会计资料的影印资料) , 教师再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简单易懂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这一个陌生的知识链就鲜活起来。通过观看会计人员的工作过程和结合学生已有的对会计的感性认识, 学生得知的结论是:会计是和钱打交道的, 记账算账是他们的主要工作, 还要有账本 (专业些叫会计账簿) 和一定格式的报表 (专业术语叫财务报告) 。最熟悉的是那张利润表, 学生还是可以看懂一些的, 但是上面写的一些文字大部分是看不懂的, 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学生都清楚是指什么的, 此时完全可以提示这些是会计科目和帐户 (这就是会计的语言) 。当企业的出纳人员 (提示学生先想自己取钱的过程和得到的票据) 到银行取5000元现金时, 在会计上就可以理解成企业库存现金的增加和银行存款的减少, 在会计的语言中应该这样写下来:借:库存现金5000贷:银行存款5000这就是会计分录, 这就是会计的语言, 而运用好会计语言要记住一个有用的口诀 (规则) :又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这是前面知识链会计方法中的具体内容) 。这时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就有一个高视角的感性认识。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丰富内容, 最后学生可以随意对知识链进行展开, 自我检查理论学习的效果。

2.第二条主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是一个以基本技能为中心的知识链。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结束学习之后应该能达到了解各会计岗位的职责, 按岗位完成简单的一个月的所有工作—从取得和审核原始凭证到编制记账凭证到登记各种账簿到最后的编制好主要的会计报表。如果教师简单地讲授知识点, 学生一定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只会被动的听课, 结果是快速记住快速遗忘, 这就需要教师的巧妙引领, 首先, 不要孤立这条主线, 它与第一条主线可以并驾齐驱, 在讲到会计的内容时就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历, 将家长给的生活费进行详细的记账, 给学生一张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帐页, 五到十张记账凭证, 同学生探讨家长给的生活费应该写在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哪一栏、如果某一天到超市消费 (提示学生从超市得到的票据就是原始凭证) 这笔金额应写在哪一栏、这笔消费在日记账应该如何写摘要的内容、余额栏是什么意思、如何计算余额, 这些问题学生都会用生活经历很轻松地就完成了一周的登记任务, 同时也为第一条主线的帐户理解和掌握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为第二条主线会计凭证的教学活动进行了热身。这时如果再布置学生利用练习册的一套登记银存日记账的业务题来完成日记账的简单规范的登记, 提示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章节的登记规则, 等到教学进度到达账簿这一章时, 学生再调出这张银存日记账页, 没有登记完整的栏目 (对应科目、结账和过账) 均可以补充完整。这些过程都是学生自己主动完成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全过程。有学生提出一个可爱的问题:可否将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帐页设计得更有个性化, 保留原有的结构, 在纸张和旁白处贴上个性化的小贴纸呢, 这个问题得到大多数女同学的认可。笔者也很欣赏学生的提议, 这群未来的九零后会计人员应该会让枯燥的会计数字动起来可爱起来吧。毕竟这是一群“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跟着自己走”的新新人类。这样的学习和讨论, 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得到了提高, 而且学生也学会了与高中不同的学习方法, 取得的成果也增强了今后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对会计这门课程更加感兴趣。

3.一张报表指的是利润表, 学生对这张表在第一次阅读时就有感觉, 并且可以简单谈论这张报表的主要内容, 如果加入教师的简单提示 (企业经营一段时间一定会计算自己是否赚到钱) , 在第一条主线中适时的加入, 不断地与学生探讨 (如在会计科目和帐户时, 进一步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解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内容) 利润表的结构、项目、金额、计算的过程, 尤其在第一条主线中就同学生一起分析了“利润=收入—费用”这个极其有用的恒等式, 现在的讨论就是前面的一个加深, 更加具有专业性。留给学生思考的是这些金额同前面介绍的帐户是什么联系, 企业在何时计算利润等问题, 带着问题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时有的放矢, 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多次的讨论利润表或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 学生已经对利润表的结构非常熟悉并且主动将利润表同损益类帐户的月末结转结合起来, 再次通过播放企业的业务操作过程, 提示学生注意总账是根据什么登记的, 学生又可以自动进入会计核算程序的知识点。这时只需上交一张自己完成实训题的利润表, 讨论在编制过程中的困惑和成功消除困惑的心得即可完成报表的讲授任务。

“两条主线、一张报表”贯穿始终, 由浅入深相互依存, 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 教师通过解答学生的困惑和提示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方法, 教与学的过程在各种有效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模拟实训场地的参观和企业人员的演讲) 的辅助下完美的落下帷幕。为学生今后的其他专业课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人性化的考核机制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

考试作为学生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 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为此, 在考核方法上不应再以一张考卷来决定学生成绩, 而是应将考核的形式多样化, 将学生所学理论、实务相结合, 把学生的平时成绩、实训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融入考核范畴, 最后得到学生的总成绩。笔者认为, 该课程的考试, 应对基础理论部分实行“考教分离”制度, 对基础技能实训部分实行“操作验收”制度。期末该课程考核成绩的各部分分值比重进行综合评定, 既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以评定等级。最主要的意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公平竞争意识, 养成踏实学习的良好习惯, 不是走形式更不是考前的临时突击。

考核分两部分:1.期末考试采取教考分离的闭卷笔试方式, 占总成绩的50%, 以基础理论为主;2.平时的考核分两大项目:第一项根据学校的常规管理要求, 考核学生的出勤率和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 占总成绩的10%;第二项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行“操作验收”制度, 占总成绩的40%, 考核内容可分为五部分: (1) 会计凭证操作 (2) 会计账簿操作 (3) 会计报表操作 (4) 更正错账 (5) 书写要求。各部分分值比重依次为35%、30%、20%、10%、5%。具体的考核细则教师已经对学生做好了解释工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 合理分配学生时间, 查阅教师推荐的课外书籍, 做自己考分的主人。

“操作验收”制度更突出人性化的部分是:学生上交的五部分资料按学生完成的时间和效果共同打分, 主要是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独立完成实训的内容。例如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是账簿考核的一个项目, 在具体讲授会计账簿登记规则之前, 学生在第一条主线也已经亲自动手完成自己一周生活账的记录, 根据教师的提示又练习了企业一个月业务的银行存款的登记, 完全可以在账簿讲授前上交资料, 这时上交的符合要求材料能得这个项目的百分, 在会计账簿登记规则教授后上交符合要求的得这个项目的八十五分, 最后结束课程上交的虽然符合要求只有这个项目的七十分。

总之《基础会计》要改变过去讲细、讲透的教学方法, 在深入了解学生的要求的基础上, 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 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的同时, 引导学生刻苦钻研积极动手, 取得解决问题的成功, 体验成功后的自信。最主要的是要将学生努力培养为心智健康的具有会计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人才。

有一段关于教育家长的文字:“关心和担心是不同的, 关心, 当我们说到关的时候, 是一种关联感, 是一种关系。我注视着你, 思考着你, 但我不会干涉你。因为我够不着, 因为你在我的手臂之外, 但在我的视线之内。担心, 就不同了。担, 扁担的担, 是一个动词, 是要用手、用肩、用腰、用双腿、用气力的一份担当。其实, 一个人是担不起另外一个人的。天下所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 可以多关心, 但要少担心。”教师何尝不也是学生人生旅途的另一位家长呢!

参考文献

[1]汤洪俊:高职院校会计基础教学方法调查分析管理科学文摘2009年28期

[2]孙金平:《基础会计》教学中歌谣式教学方式初探[J].会计之友 (上旬刊) , 2009, (03)

《共同基础》 篇8

媒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公安工作、表达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是推动政务公开、警务公开的重要途径和强有力的手段。公安机关与大众传播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我国公安民警的人数相对于国人人口总量来说,警力配备明显不足。而各类媒体飞速发展,数量惊人,两者形成巨大的反差,又因为各自不同的性质和立场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冲突。

在各类报道中,犯罪案件题材或关于公安民警执法过程的新闻一直是报道的热点,特别是对某些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做法、烦躁情绪及恶劣态度的暗访和曝光,媒体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部分媒体为取得高额的经济利益,不惜摒弃媒体人的职业道德,不顾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没有给民警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基本人权以合理的尊重和保护。给公安机关的形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给当事民警及其家人带来无尽的困扰,给处于同样境遇的其他公安民警带来感情上的伤害,从而造成警民关系紧张、警媒关系紧张的状况。

传统的主流媒体十分重视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在媒体中创设公安专栏和专刊是警媒合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安机关也紧跟时代潮流,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公安微博、微信公众账号、QQ警和网上派出所等网络宣传平台,在上面发布诈骗提醒、信息通报、通缉信息、线索征集、事实澄清、户籍业务等,媒体可以从上面了解到公安工作的动向,群众也可以从中受益。

二、媒体与公安机关关系紧张的根源

公安机关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兼具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机关、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职能,在国家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而中国的媒体组织也相应地具有中国特色,如“市场化媒体”就是中国媒体特有的一种形式,新闻采访、报道开始呈现商业化、市场化运作。而公安机关原有的媒体应对机制已经落伍,薄弱的媒体应急处置机制使得公安机关无力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并与媒体产生各类矛盾冲突。

第一,新闻自由与执法原则的冲突。马克思说:“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但是,公安机关的执法原则决定其并不能允许大众传播媒体将新闻自由在公安机关演绎得特别彻底。第二,新闻批评与执法尊严的冲突。当新闻批评作用于公安工作,特别是当新闻批评不公正、不正确、不准确、不专业时,必然会导致对执法尊严的破坏。第三,新闻价值与执法机密的冲突。公安机关的一些侦查手段为了破获案件的需要必须保密,记者采访报道干扰正常执法,或者过早地透露破案细节,必将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公安机关的工作越来越多、越来越繁杂,但是公安机关的口碑却越来越差。当公安民警打击犯罪、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时,他们必须展现出一种英勇和威严的形象;而当他们在日常警务工作中服务群众时,又必须展露出温情和耐心的一面。人民警察的角色就这样在犯罪分子和人民群众中来回穿梭,态度在横眉冷对与和蔼可亲中不断转换,警民在这个穿梭交替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误解和利益冲突,长此以往,警民之间的误解越积越深,人民群众对警察和公安机关形成的偏见根深蒂固。

三、寻求警媒团结合作的科学之路

山东省泰安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处副处长宋涛说:警媒矛盾主要是对新闻事件报道的角度不同造成的。例如,一则报道公安机关自己拟定的题目是《警方打掉一盗羊团伙》,而媒体的题目却是《一年丢失一百多只羊,农户倾家荡产》。要避免这样的状况出现,只能是平时多沟通,尽可能地在发稿前多了解记者的想法,多了解媒体特别是现代媒体的运作方式。

警媒的沟通和交流归根结底是双方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双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敬业精神、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会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宣传效果。新闻媒体业内人士是法律专业的“门外汉”,公安民警是新闻专业的“外行人”,新闻媒体应该培养一批精通公安业务、了解司法语言的媒体人;公安机关也应该聘用一批擅长新闻报道、拥有较高新闻能力的专职宣传人员。促进公安机关和媒体关系的和谐发展,两方全能型人才的培养和高素质宣传团队的建立,是沟通和交流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目前,国家新闻法律的立法工作严重滞后于网络平台的飞速发展。媒体所追求的新闻自由,在于报道之前不受检查和限制,但不代表报道后不承担法律责任。新闻自由具有阶级属性,代表了一定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无论是公安机关还是媒体组织都强烈要求尽快制定《新闻法》,呼吁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媒体新闻报道自由,用法律来约束媒体人的行为,用法律来规范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用法律来惩罚报道失实的行为。

四、实现和谐发展、双赢互惠的总目标

推动警媒关系和谐发展、强化公安机关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将发挥积极作用,是顺利完成公安工作的保证,是及时纠正公安工作不足的重要监督力量。要使警方和媒体摒弃以往在沟通中存在的偏见,消除芥蒂和隔阂,增强大局意识,真正实现真诚相待,双方应该在逆境中不断摸索着前进,努力实现媒体报道宣扬公安正能量、公安机关为媒体提供高质量新闻素材的目标,最终构建警媒一家、团结协作、互惠互利、和谐发展的美好局面。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种多样的数字化新媒体层出不穷,公安机关在宣传报道自身工作和纠正自身不足的过程中,离不开与新闻媒体的密切协作与配合。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体与公安机关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相互依托又相互冲突的关系。不良的警媒关系将成为人民群众了解公安工作的障碍,更会影响媒体和公安机关的和谐关系。因此,从媒体报道与公安工作的实践出发,分析二者产生利益分歧和矛盾冲突的原因,才能最终找到一条能够实现二者相辅相成团结协作的科学之路。

《共同基础》 篇9

一、《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对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制与实施的启示

我国对课程实行整体管理体制。无论是课程标准的制定, 还是教材的编写都是全国统一的。虽然近年来, 我国开始采取“一纲多本”的做法, 但实施的力度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很难照顾到全国各个地区的平衡发展。而《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在如何确保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具有普适性方面给予我国一定的启示。

1. 对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的启示:参与主体的多元性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由美国全国州长协会 (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 简称NGA) 和各州教育长官委员会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简称CCSSO) 联合发起, 是一次由州主导的课程改革运动。除德克萨斯州和阿拉斯加州, 其余4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以及2个海外属地的州长和最高教育长官均参与其中。虽然以“州立” (state) 命名, 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兼具了全国性标准和州立标准的双重特点。美国教师联盟曾指出优质课程标准必须是严格的、世界级的。因此, 标准在制定时要对如下问题做出回答:标准制定者把哪些国家的标准作为比较的基础?标准制定者在制定标准时查阅了哪些文本?是否参照了美国已有的优秀标准和资源?[1]《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比利时、加拿大 (亚伯达省) 、中国、英格兰、芬兰、印度、爱尔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课程标准, 还参照了美国各州的优秀课程标准如《加州英语标准》等。此外, 参与标准编制的除相关学科领域专家, 还包括教材出版商、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以及社会大众等[2]。由此可见,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的研制过程是围绕各利益群体多方博弈的过程。相比之下, 我国的课程标准的制定人员构成具有封闭性和精英倾向, 课程标准的研制是自上而下的过程。如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中仅请了6位原课程组人员, 以及科学院、北大、南开大学、北师大和首都师大的知名教授和教育第一线在国内影响较大的中学数学教师, 总共14人组成研制小组[3]。自上而下的课程标准有利于确立标准的权威性和有助于标准的推广和应用。但只有知名专家组成的研制团队很难适应各方的利益要求。学生是教育的真正主体, 课程的制定能否适应学生的特点?学生所学内容能否为社会所认可?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对学生的需要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也有更多的思考和见解。因此, 为使课程标准更加科学合理, 应保证研制过程中参与主体的多元性。

2. 对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施的启示:实施过程的灵活性

课程标准的实施上, 美国形成了全国性标准、州立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三级构架。联邦政府提供资助和指导, 由学科专业团体或研究机构具体主持, 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 制定各学科课程的全国性标准, 并颁布相关的计划指南、评价制度以及各州管理与开发课程的政策。各州在全国性标准的指导下, 根据本州的实际情况开发和研制符合各州的课程标准。地方各学区要为学校实施全国性标准和州立标准提供保障, 将框架性的标准操作化和具体化[4]。《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由各州组织发起, 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各个不同州和地区的特色, 同时作为全国性的课程标准, 它避免了面面俱到和统得过死过严的弊病。如规定了K-12年级学生能够学习什么和应该学习什么, 但并未规定教师如何教。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 适当分配教学时间和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而我国的课程标准对具体的教学情况作出要求, 如规定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授课时数, 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自由发挥。由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状况,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也不能预先设定。因此, 课程标准无需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作出规定, 应给予教师足够的自主发挥的空间, 在具体实施和操作上体现灵活性的特征。

二、《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对母语教学的启示

在美国这样一个分权制的移民国家, 如何制定符合不同种族和不同肤色群体的课程标准, 是值得考究的问题。英语作为美国的母语,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中所体现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学习途径对我国的母语教学有所启示。

1. 教学内容的多元选择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国英语课程标准也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点。英语教学内容注重其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当代文化特质。课程选材上涉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宗教信仰及历史文化等内容, 还精选了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如《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的示例读物文本附件中包含有:《英国这片土地》 (England the Land) 、《美国历史》 (A history of US) 、《黑人棒球联盟的故事》 (The Story of Negro League Baseball) 等, 涉及国内外以及不同种族的历史和文化[5]。美国英语课程始终以培养扎实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基础, 在训练学生实际技能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和道德教育, 使英语课程多功能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主流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并存, 从不同侧面反映着我国的文明史。母语不仅作为一种语言, 更代表一种文化。课程标准的研制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 不仅要注重弘扬主流文化, 更要关注少数民族文化。如少数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 少数民族习俗以及传统文化的学习等;不仅要宣传当今流行文化, 也要学习古代传统文化。在教学中要涉猎民俗时尚, 如中国复姓、春联趣谈、古诗词鉴赏以及古诗词中民俗节日的了解, 凸显阅读的多科性;阅读选材包括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文史知识和军事著作等各方面;不仅要学习本国文化, 也要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形式。如中外作家、作品专题, 中外寓言、神话比较专题等。

2. 教学资源的多元开发

重视开发和利用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是促进母语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母语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教材这种单一的形式, 其他多种途径如电视、电影、广播传媒等都为语文知识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学生以网络为手段进行广泛的文化资料搜集、阅读和传递, 不仅提高了获取知识的效率, 而且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以报刊为文本, 广泛了解社会时事, 积累社会文化知识, 使学生摆脱“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误区, 成为一个“社会人”;以当地社会活动为途径, 进行调查研究, 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在亲身经历与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学习途径的多元性, 如9-10年级的课程标准中规定撰写评论性论文, 要提出合理的观点, 运用充分的论据支撑观点, 并要求写作过程中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和实地的调查研究来收集资料, 扩展知识及解决问题。写作完成后要通过修改、编辑、尝试新的方法等增强写作功底[6]。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更能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母语教学不仅具有文学性也具有功用性。开发多元的教学资源和教学途径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的目标。要关注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文化, 就离不开实地的调查研究, 融入少数民族生活中的田野考察法是扩展学习途径的体现, 同时也获取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内容。因此, 多元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多元教学途径和资源的开发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三、《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对跨文化交际中英语语言学习的启示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的相关附件, 如《英语初学者应用指南》 (Application of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对初学英文的移民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如何运用标准, 以及标准应如何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作出了相应说明。由于英语初学者的第一语言、社会背景、原有英语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附件中指出对不同的学生要提供相应的帮助, 如增加额外学习时间、改善课堂环境和设施等, 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和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公民社区, 最终确保所有学生能平等参与母语学习者的交流中[7]。由此可见,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特别关注标准对多元学习主体的适应性, 为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学生融入本民族文化提供了可能。

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是交流, 重要作用是交际。而保证交流和交际的重要条件便是对语言所产生的文化和背景的理解。英语在我国作为一门外语, 英语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形式。要真正掌握和习得这门外语, 最根本的便是对于西方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美国哲学家格赖斯 (Grice) 认为, 交际之所以能够进行, 是因为交际双方遵循了“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s) , 反之则出现“会话含义”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会话含义理论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 (语音、语法、句义) 去研究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 而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语言, 解释其言下之意、弦外之音[8]。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取向、价值观念和交际方式等都会影响到对合作原则的理解, 从而造成对会话含义的曲解和误解。英国语言学家奥斯汀 (Austin) 对言语行为理论的言外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进行了着重论述[9]。日常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 言外行为产生的言外之意 (illocutionary meaning) 是很难察觉和把握的。在进行英语翻译时, 词句的字面意义可以表达, 但是特定文化和语境下的言外之意则是难以表达的。由此可见, 不同的文化因素制约着交际的进行。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也应从语言发生的语境和文化入手, 学习者应更多地关注信息的沟通即语言的意义。而当前对于英语的学习, 更多地侧重于语言结构和英语语法的学习, 而忽略了语言意义的理解, 殊不知学习外语而不学文化是徒劳之举, 脱离文化的外语学习会“堕落”成单纯的形式和词汇的学习。因此, 英语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掌握, 还包括相关背景和文化的学习, 英语学习者应扩展阅读范围, 了解西方文化, 在跨文化的交际与交流中提高英语水平。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自颁布至今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 各州陆续声明采用此标准, 在标准的实施效果上, 现在还没有详细的数据和资料可供分析和参考。但是仅就标准的文本分析可知,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具有平衡性、具体性、连贯性、递进性、清晰性、明确性以及严格性等特点, 符合优秀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标准制定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实施上的灵活性对我国课程标准的研制和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标准中对于课程内容和语言学习的规定也为我国母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跨文化交际中英语语言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赵中建.美国课程标准之标准研究.全球教育展望, 2005 (6) .

[2]周琴, 杨登苗.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述评.比较教育研究, 2010 (12) .

[3]宋维东.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析.教育发展研究, 2009 (2) .

[4]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Appendix B:Text Exemplars and Sample Performance Tasks.2010-06-02.

[5]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Arts&Literary in History/Social Studies Science And Techical Subjects.2010-06-02.

[6]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Application of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Z].2010-06-02.

《共同基础》 篇10

本刊讯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省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 日前, 四川省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协调领导小组组织省内通信运营企业分片区, 在成都、宜宾和南充分别召开了共建共享经验交流会, 会议围绕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进行了经验交流并对下一步推进工作进行了探讨, 我省电信、移动、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省公司及市州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经过三年来的不断努力, 我省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各项指标均大幅超过国资委、工信部下达的考核指标。到2011年底, 我省共建铁塔7247座, 共建杆路9524杆程公里, 共建基站9046个, 共建传输16617线路公里, 共建管道3574线路公里, 共建室内分布559个。共享铁塔4525座, 共享杆路11819杆程公里, 共享基站5662个, 共享传输12859线路公里, 共享管道122线路公里, 共享室内分布80个。共节约投资18.6亿元以上, 节约土地资源1388亩以上。

会议期间, 全省共建共享工作成绩突出的宜宾、凉山等地区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重点进行了经验介绍, 参会代表纷纷畅所欲言, 彼此分享好的做法和体会。会议认为, 推动共建共享工作, 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完善各项制度, 建立工作长效机制, 电信企业间要加强团结合作, 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在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探索创新力度, 充分发挥重点领域共建共享工程的示范作用, 强化监督考核对共建共享工作的引导作用。

上一篇: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器下一篇:传统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