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徽

2024-11-03

大学校徽(精选7篇)

大学校徽 篇1

摘要:荷花之美, 美在其出淤泥而不染, 在其超世脱俗的纯洁高贵。松柏之美, 美在其迎寒风而不屈, 在其四季挺拔的坚韧如初。水流之美, 美在其利万物而不争, 在其滋养奉献的上善精神。校徽是学校的形象标志。寓意深刻, 庄重典雅, 朴素大方, 简单明了, 富有美感, 融入一定的中国传统元素, 这体现了体现大学的自然、人文和历史特点。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传统符号异彩纷呈, 从思想到形态有很多值得我们传承的地方。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具体设计中, 会使消费者有文化认同感, 同时会使外观更加亲切雅致。

关键词:大学校徽,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

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曾创造并留存下来大量的珍贵文化遗产, 它蕴含着各个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艺术、人文和科学价值。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创造, 具有实际的实用性。它不仅算是一种时代的文化符号, 也可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这些发明创造具有独特的外形, 优美的线条, 并且还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艺术创作价值。校徽是学校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和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 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凝聚人心, 激励师生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的精神旗帜, 是大学精神的有机载体。大学校徽在更深层次上是一种文化概念与象征。我们在大学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 自由的大学教育旨在培养深谋远虑和对新事物反应敏锐的人, 而他们应当是对未来负责的人。

一、大学校徽

校徽为构建高品味的校园文化, 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激发广大师生团结奋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兼容并包, 即共存、认同、互补、融合。兼容并非同化, 它是高校文化丰富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即文化创新。高校文化的主体与多元, 一是在多元文化的兼容中丰富主体文化;二是为师生的文化选择提供了可能。克服文化的傲慢与偏见:“抱怨链”现象。从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而言, 学术文化的多元与兼容, 学术自由是大学精神文化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它与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文化特色, 精神文化的个性标识比其他个性标识更具内涵、更为彰显。校徽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 正好反映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培养目标、教育思想等。

二、大学校徽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1、书法

书体风格有:阳刚、阴柔、阴阳相济风格等。不同的书体风格文字呈现肥、瘦、筋、骨、轻、重、稳、健、险、峻等形态, 而书写情感的注入使汉字变得有血有肉, 书体众多, 风格多样, 标志设计过程中书法艺术的运用并非单一的选择, 它具有风格的融合性, 是一种创造的过程。例如安徽大学校徽是全国为数很少的由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的高校之一。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革命领袖, 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得到毛泽东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的喜讯后, 时任学校副校长的张行言同志当即按照指示, 从4幅校名中挑选了4个最好的单字, 在合肥唯一一家有几十年历史的字画装裱店里精工裱褙, 于是形成了沿用至今的毛泽东书法体“安徽大学”校名。安徽大学自建校以来, 就不断赋予校名新的内涵。1928年安徽大学的创建, 标志着安徽高等教育的开端。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安徽大学题写校名, 更体现了老一辈革命领袖对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殷切期望。199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安徽大学参与到国家“211工程”建设的行列中, 安徽大学不负众望, 经过多年的飞速发展, 成为了安徽高等院校的“排头兵”和安徽高等教育战线的旗帜。

2、中国民间艺术

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智慧的结晶。许多民间艺术杰作, 都作为“华夏一绝”被传统和保留下来。中国民间艺术主要分为中国剪纸、中国刺绣、中国扇艺、中国风筝、中国锦人、木版年画、民间玩艺等。这些民间艺术并能产生丰富的联想。联想安庆师范学院的校徽, 就能想到到家乡的黄梅戏, 确实是只有地方性的民间艺术才能唱出其中的韵味, 才能形成黄梅戏独特的魅力, 赢得众人的喜爱。试想一下, 如果地方小调都用大众化话去演绎, 肯定不会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也就不足以形成其独特鲜明的特征。以上无非是我想强调民间艺术的重要性, 当然,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力推广, 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个人认为, 没有必要刻意地强调两者中谁更为重要, 不存在“你死我活”的关系, 反而, 两者可以互为补充, 相互促进, 很赞同“两语并行”的观点, 不去打压任何一方, 让其在和睦相处中自然发展, 才能更好地体现校徽的寓意。

三、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在大学校徽中的体现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可确定为三个层次, 其一, 人性, 及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 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其二, 理性, 及对真理的追求, 是广义的科学精神;其三, 超越性, 及对生活意义的追求。通过我的了解, 我觉得这无处不在的人文精神, 其实用关心人, 尊重人这简单的六个字就可以概括。良好的大学文化精神为吸引和保留优秀教师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 正是这些不同之处让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多元化而独具魅力。正所谓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试想, 假如有朝一日中国传统文化泯灭, 现代文化独尊, 那它岂不是要遭受孤家寡人之苦?同时, 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增进乡情、亲情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 是一种艺术, 更是一种独特的难以言喻的情结。远离家乡在外求学后, 我更深刻地体会到, 能找到一个和自己说着同样校徽的人是件多么让人激动的事情。那是中国传统文化背后所蕴含的厚重的地域归属感, 让人不管身在何处, 都能在思乡时觅一份温情。更何况, 有些特定的语义用现代文化表达出来后实在是差强人意, 而中国传统文化却能恰到好处地将校徽细细勾勒出来, 韵味十足。此外, 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增强娱乐气息的效果。如果一个学校的校徽中少了用中国传统文化, 这个学校的校徽将会丧失多少乐趣啊!它们承担的是不同的社会功能, 应该互相补充、互相需要, 汲取有生命的成分来丰富、提升校徽的人文精神。最终, 我们可以实现社会多元、文化多元和价值多元的美好图景。

校徽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 是学校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浓缩, 是激励师生开拓创新的精神旗帜, 具有外展形象、内聚人心、传承文明、激励奋进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娜.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学校徽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 2011 (24) :89-90.

[2]高金锁.大学校徽设计中的汉字应用分析[J].包装工程, 2007, 28 (4) :128-130.

[3]谢强, 蔡华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百家, 2010, 26 (z2) :149-150.

[4]赵炬宇, 赵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J].艺术探索, 2006, 20 (4) :84-85.

[5]单江东.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体现[J].电影评介, 2011, (12) :99-100.

大学校徽 篇2

山西大同大学(Shanxidatong University),是一所山西省属应用型多科性大学,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0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实行两校区办学,御东校区位于大同市御东新区风景秀丽的文瀛湖畔,新平旺校区位于大同市矿区平泉路。据2014年6月学校网站显示,该校占地面积2121亩,建筑面积90.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8亿元,图书馆藏书215万册。

截至2015年底,山西大同大学下设16个学院,1所附属医院。有58个本科专业(含三个方向)。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多人,继续教育学生1.5万多人。

校史发展

学校前身

雁北师范学院

1958年,晋北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1962年,晋北师范专科学校撤销。

1976年,晋北师范专科学校复校并更名为雁北师范专科学校。

1993年,雁北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雁北师范学院。

大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65年大同卫生学校升格为大同医学专科学校。

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950年,大同煤炭工业学校创建。

1958年,大同煤炭工业学校升格为大同矿业学院 。

1959年,大同矿业学院改建大同煤矿专科学校。

1961年,大同煤矿专科学校改建大同煤矿学校

1975年,大同矿务局职工大学创建(合署)。

1984年,大同煤矿学校更名为大同煤炭工业学校。

1999年,大同矿务局职工大学、大同煤炭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山西矿业职业技术学院 。

2004年,山西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

1999年,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大同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大同职业技术学院。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

1978年,大同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

1984年,云中大学(专科)创建。

1990年,大同师范专科学校并入云中大学(专科)。

1993年,云中大学(专科)更名为大同高等专科学校。

大同教育学院

1984年,大同教育学院创建。

合并建校

2002年7月22日,教育部发文批准筹建山西大同大学。

2006年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山西大同大学。

7月1日,山西大同大学隆重举行揭牌庆典大会。

山西省委、省人大、省级政府、省教育厅及大同市委的有关领导莅临大会祝贺 。

大学校徽 篇3

关键词:图案意象pattern image;校徽school badge;视觉传达visual communication

0 前言

本研究旨在脱离名校传统名称给大众带来的固有主观印象,仅从最客观的视觉感受来评判这些学校的标识——校徽,能否与这些学校的名字所给人带来的信息匹配。所以本研究以国内39所“985工程”院校的现用校徽作为实验样本,并且邀请台湾亚洲大学的50位师生对这些校徽的视觉图案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这个实验研究,希望能给国内院校在学校形象设计上提供一些参考。

1 研究目的

第一,探讨在脱离主观印象的情况下,传统名校的校徽所传递的视觉信息。

第二,通过比较39所院校校徽,以作为其他院校在学校形象设计上之参考。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语义分析法,进行39所院校徽视觉效果极其图案意象探讨,研究设计与进行分析方法如下:

2.1 实验方法

以语义分析法(Semantic Differential)探讨39所院校校徽的视觉印象。

概念(concept)——39所院校校徽。

量尺(scale)——设计10组七点量尺之评量用表,分别为:传统/现代、科技/文化、西方/东方、华丽/朴素、活泼/稳重、个性/大众、美观/简陋、精致/粗糙、简洁/复杂、好感/反感。

2.2 受测者

采用判断抽样(judgment sampling),以台湾亚洲大学50名台湾籍学生为受测样本。

3 研究结果

图案视觉意象:

3.1 尺度值与标准差

计算出全体受测者对每个校徽的各个量尺的平均值(M尺度值),由尺度值可以看出每个校徽在语义量尺上的偏向。

3.2 语义折线图(SD Profile)

将尺度值在量尺上作直线连接,则每个校徽可以得到一个折线形状图,即为语义折线图(SD Profile)如图1所示。

3.3 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

研究发现影响受测者对10组量尺(变项)的反应,是由以下的三个共同因素所造成的:

第一因素:现代/传统,科技/文化,西方/东方,个性/大众,活泼/稳重。5组量尺,命名为“现代感因素”。

第二因素:美观/丑陋,好感/反感,精致/粗糙。3组量尺,命名为“美观感因素”。

第三因素:简洁/复杂,华丽/朴素。2组量尺,命名为“华丽感因素”。

上述三个因素所能解释的变异量为总变异量的87.292%,其中以“现代感因素”所占的40.989%为最高,可知在校徽图案视觉意象中受“现代感因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美观感因素”的29.379%,而“华丽感因素”所占的比例最低,为16.924%。

3.4 因子得点和语义空间类型

本研究的39个校徽样本,共被分成八种类型。其中只有17所院校的校徽被归为“美观、好感”的,占43.6%,其他56.4%的校徽被归为“丑陋、反感”的。

4 结论与建议

综合上述,得到以下的结论:

(1)由因子得点来推论,受测者较能接受其校徽图案(兼具现代、美观、华丽)的院校为:08南京大学、20哈尔滨工业大学、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6中国农业大学、31北京理工大学、32重庆大学。

(2)由结论(1)可以看出:接受度最高的六个校徽中,1)08南京大学和26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徽是不规则的形状,类似盾牌形状。而在所有“985工程”的39所院校中,只有这两个院校的校徽采用该形状。2)6个校徽中,20哈尔滨工业大学,26中国农业大学,32重庆大学都有齿轮元素与不规则图形结合的现象。3)其中有5个校徽的主要构成元素是动植物,可以发现,区别于其他校徽的抽象图案,这5个校徽的动植物造型都高度写实。例如,麦穗,松树,鸽子。通过上述结论给出的建议:

第一,各院校的校徽造型可以突破传统的圆形模式,向不规则的图形发展。第二,可以适当减少校徽中的内容,这样更容易记住和分辨校徽的内容。第三,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具象的动植物元素,避免太抽象难以辨识。

本研究虽然得到上述结论,但亦有诸多不足之处,列举如下:

第一,本次研究的量尺为10组,各组量尺选用的两个对立形容词不够严谨,使得数据输出之后各個因素的分类没有明显被区分,语义相近。第二,本次参与实验的受测者虽为台湾籍学生,但还是东方文化的受教者,后续可以邀请与中国文化差异更大地区的人员受测,相信这样的数据会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大学校徽 篇4

大学是人类教育中最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可谓源远流长,从汉代的太学,到宋代的书院,再到清末的学堂,其间无论是官办的或是民办的,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传承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出现在清末,由一批具有先进爱国思想的洋务运动的官员创办。1895年,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创办了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所新式大学——北洋大学堂(即天津大学前身)。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大学总数已突破千所,每年为国家培养各方面人才约700万人,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与希望。

校徽即学校的标志,属于标志中的一种类型。学校标志主要特征是具有比较明确的指向,能够体现学校的内容性质和精神宗旨。而作为学校标志中的大学标志更要体现出其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是作为精英文化的大学校徽所承载的使命。

校徽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出现,学校的发展而发展。在历史中高等学府的校徽不外乎是学府的题名,为了体现其地位和文化,往往是请当时的名家给予题字,比如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湖南长沙岳麓书院的名字就是当时的皇帝宋真宗的墨宝。经过历史的变迁,特别是1953年成立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创建的系统设计对当代的企业、学校、机构、国家等各种组织和集体的形象塑造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中标志是形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的大学校徽也不例外,它是高校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元素,改变以往的只通过汉字表达的局限,运用多种造型和手法来传达学校办学宗旨和精神追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有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从神州火箭到嫦娥一号;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正以更加新颖的身姿风靡世界。当然,归根结底,这是中国经济繁荣发展带来的结果,但是作为物质基础的上层建筑——文化,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和精神的体现。在中国文化中包括传统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所在。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象表现形式,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精神内涵,寓意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一般常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国画、书法、篆刻、传统图案、剪纸、泥塑、戏曲、皮影、陶瓷、刺绣、园林等等。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学校徽设计中的运用

1. 外在形式的表达

外在形式一般指图形表现出的外形与结构。目前在大学校徽设计中出现两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较为普遍:

(1)书法元素。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它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1]标志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它最基本的作用是让人们通过图形,在较短时间认识和记住其事物的特征,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标志图形化的视觉语言常常可以比单纯的文字传达信息更加醒目、更易表达其含义特征。而以汉字为主体的书法艺术恰到好处地融合了汉字与标志的共求,它既可以清晰地传递信息,又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最好地体现。纵观目前中国高校的校徽设计有很多都采用了书法形式来表现。比如,清华大学校徽,它是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上下是中英文校名;中环内容为隶书书写的“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八个字左右并列每格一字,以八卦方位排列,这两个词组出自《易经》乾坤两卦的大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概括了《易经》的全部内涵,体现了孔子对君子人格的基本要求。在清华大学校徽上,我们可以看到用隶书书写的文字已经和传统书法形式有了很大的差别,少了一分随性,多了一分严谨。经过精心设计的具有装饰性的书法文字能很准确地传达学校信息、展现学校个性和文化。而北京大学校徽则是书法形式最高境界——图形化的典型代表。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设计的,主体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一个圆形,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看上去如一个人背负着两个人的形象,突出了北大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正如北大校长许智宏所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2]北大校徽中的传统书法形式——篆字,结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变成近似人的图形,让人看了之后不仅能快速识别学校信息,还能深刻领会学校的精神内涵,同时赋予观者以想象的空间。

(2)传统图案元素。传统图案指的是由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深刻寓意的图案。这些传统图案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活中行为、思想的集中体现,具有普遍的共识,是华夏子孙共享的精神代表。在大学校徽设计中也有不少采用了这种形式。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徽主体部分取用的是“木铎”的简化图形。“铎”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古代用此来宣布政令,“木铎”便成为了教师的指谓,延续至今,称老师为执掌木铎的人。校徽中“北京”、“师大”皆为篆体,篆体是包括甲骨文、金文在内的所有书体的统称,而“木铎”出现于夏商时期,因此用篆体陪衬“木铎”的图形更显北师大浓重的人文气息和历史的悠久。而文字中将“师大”镌刻于“木铎”之上,寓意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之重。[3]不仅是北师大的“木铎”图形,还有取材于汉代画像砖中“舞蹈人”形象的北京舞蹈学院校徽,均是选用与学校特色近似的传统标志物作为校徽设计的主体。

在运用传统图案作为校徽设计主体的还有一种类型,它是运用传统图形与学校的地域风景特点相结合作为设计根源。比如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盾牌形状的校徽是中央大学时期传承下来的欧美风格,在校徽左右两边各有一只神兽,称为貔貅,神兽中间的图形是“南京”二字的变形并与地球融为一体,下方中间的雪松是南京的市树,神兽和雪松是南京的象征,地球与盾形是国际化的体现。南大校徽利用传统图案表明学校的所在地域,具有很强的识别性,在此基础上又融合了国际元素,表明了南京大学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中山大学校徽整体为圆形,中间为海棠式洞窗图案。洞窗图案以国立广东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大钟楼”为设计主体,运用中国园林的意境与现代设计手法,借用园林中的海棠式洞窗与大钟楼外观组合成“中山”二字,中间的弧形巧妙形成一朵红棉花,是岭南地区标志性树种,寓意中山大学扎根于岭南地区。[4]中山大学校徽中运用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国园林中海棠式洞窗图案,并与学校标志性建筑大钟楼、岭南地区的象征“红棉花”图案相融合,准确传达学校的地域信息和文化品味。

2. 内在精神的融合

内在精神指的是图形背后深刻地内涵和丰富的寓意。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生活的期盼,具有积极美好的丰富寓意。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大学校徽设计的根本目的。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龙舟”,是指做成龙的形状的船。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一种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活动,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济大学校徽中就选用了前进的龙舟造型,并在龙舟上加上了三个正在划船的人的造型,寓意为三人成众,同舟共济。与学校的名称恰当地融合,昭示着“同舟共济、自强不息,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学校精神和“济世兴邦、爱国奉献,为富国强民而育人,培养国际化高素质、高水准的社会有用人才”的办学理念。而浙江大学校徽主体图案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造型。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奋力前进、敢于拼搏之意。浙江大学把它称作“求是鹰”,代表浙大“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寓意浙大师生求是创新,勇攀科学高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的精神。

通过对大学校徽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是中国精神最好的体现,是中国文化最完美的诠释,更是中国大学校徽最丰富的设计源泉。

结束语

当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竞争日趋激烈,大学校徽作为学校的主体形象,担负着更多的使命。因此,我们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校徽时,一方面要契合主体涵义,发挥民族艺术特长;另一方面要与现代设计相沟通,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体现中国高校时代风貌。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才是大学校徽设计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2]高金锁.大学校徽设计中的汉字应用分析[J].包装工程,2007.2

[3]刘浪.大学的精神[M].中国友谊出版社,2004.

[4]郭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6

安徽大学校徽 篇5

学校部分科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4月在安庆创办的、安徽省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原安徽大学;现安徽大学于1958年以合肥大学、原(国立)安徽大学部分科系为基础建立,同年9月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沿用至今。

截至12月,学校拥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产业园,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20余万册;有教职工2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约2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本、专科生22300余人。

办学历史

1928年,于当时省会安庆市创建安徽大学。

抗战期间,因日军入侵,学校被迫西迁并曾一度停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大学于安庆市复校,定名国立安徽大学。著名学者姚永朴、刘文典、王星拱、程演生、陶因、陈望道、丁绪贤、郁达夫、周予同、吕思勉、章益、周建人等均曾在安徽大学执教或主持校政。

1949年12月迁至芜湖市,与安徽学院合并,恢复校名安徽大学。

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以后,安徽省委决定,将安徽大学搬到省会城市合肥。为此,学校成立了基建领导小组,并迅速派出以徐连成、朱世雄为正、副科长的基建工作班子,到合肥从事新校基本建设工作。

1954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安徽大学部分系科调往华东地区有关院校,同时调入一些系科,设师范、农学两个学院,并于1954年2月分别独立组建专门性的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师范学院(现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建制取消。

1958年由原安徽大学派出的基建班子,在合肥西门外建设的新校已经落成。省委原拟将安徽师范学院迁往合肥新址办学,但是由于形势发展的变化和需求,省委决定师范学院仍留芜湖,在合肥新校另建“合肥大学”,曾希圣兼校长。并决定将安徽师范学院的主力系科物理系成建制的迁入合肥大学,只留少数教师继续在芜湖筹备新的物理系。其他系科包括中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生物、化学等系只抽出少数骨干教师加上学校部分管理干部到合肥大学。[6]

1958年7月5日,国务院第七次会议决定曾希圣兼任合肥大学校长,张行言、孙陶林任副校长。7月21日,省委决定成立合肥大学党委,由张行言任书记,原解放军南京的军区师范学校政委方志明任第一副书记。同年9月16日,毛主席来到合肥视察,[6] 并为安徽大学题名。安徽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的为数不多的大学之一。

1993年,安徽省委、省级政府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在国家计委和教育部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决定重点支持安徽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

,安徽大学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

12月学校正式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也是安徽省继中国科技大学以后的第二所“211工程”重点高校。

经省级政府批准实施“211工程”建设项目,同年李鹏、乔石等同志亲笔题词祝贺学校建校70周年。

获准作为“211工程”项目院校在国家正式立项建设。

,原安徽银行学校和安徽财政学校并入安徽大学。

6月,在如期完成“九五”“211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顺利通过了国家整体项目验收。同年,温同志亲切接见了“全国十大扶贫状元”该校教师何家庆同志。

11月7日和9月17日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分别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立项审核和国家计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的考察评估。

月28日,占地余亩的磬苑校区举行了开工典礼,并于开始进驻。

206月,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在国家立项建设。

6月顺利通过国家“十五”、“211工程”整体项目验收。

11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大学校徽 篇6

关键词: 中西方 徽章文化 校徽 内涵 差异

移步在各大学校园中,稍加留心便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校徽形状多用圆形,而西方大学校徽则多采取盾牌样式;就连中西方的法庭等地方的徽章也会有这样类似的特点。本文就中西方徽章、校徽的不同文化,谈谈其设计审美内涵的差异。

一、西方的徽章文化与校徽

在西方,徽章(badge)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世纪,它一般是作为贵重的装饰物存在的,一般以珠宝制成。随着历史文化的演进,它渐渐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使用范围也扩大到了方方面面。家族、宗教、政治派别,都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徽章,以阐明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精神传承或地位权势等。例如在英国,玫瑰战争(即WarsoftheRoses,又称蔷薇战争,是1455─1485年间是英王爱德华三世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进行的内战)期间,徽章就得到了极大量的使用,用以表彰与激励在战争中表现英勇的军士。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两个家族的徽章都是玫瑰,这场战争才是以玫瑰命名的(图1)。

图1 左:兰开斯特家族的红玫瑰徽章;右:约克家族的白玫瑰徽章

从这一演进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在西方,徽章的设计蕴涵是不断拓展的。从根本上看,个人的思想解放、宗教的圣严气质是影响其理念的两方面;具体地讲,尚勇的冒险精神与自由的科学文化精神是其鲜明设计性格。总体来说,它以价值为标志、精神为生命,以此彰明自身独特的存在。自然地,自从中世纪大学(university)教育在欧洲兴起以后,校徽(school badge)就成了每个学校必具的标志。西方大学校徽继承了徽彰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是其最典型的代表。它们一般多是盾牌(shield)式的,这鲜明展现了他们骑士般的崇尚勇敢的精神(图2)。

图2 左: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徽;右:剑桥大学的校徽

二、中国的徽章与校徽

在中国,徽章的使用同样源远流长。古代的虎符其实就是皇族兵权的象征。在形成现在国家观念之前,中国历朝用的象征一直是龙。据考证,龙或龙旗自夏朝就开始使用了。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人共同的徽章。1955年出土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人面鱼纹彩陶盆,更是将中国人设计、使用徽章的最早观念雏形上推到了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自春秋以降,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就把统一、和谐与阴阳相辅相成的观念注入了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之中(图3)。

图3 左:半坡遗址人面鱼纹彩陶盆;右:中国图腾(龙)

圆润与刚毅的结合,变化与守正的并用,自彼以后就成了中国人文化性格的主要一面。这也体现在如今中国大学校徽的设计之中;它们多数采用的圆形轮廓(如苏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校徽),就是这一点的辅证之一。(图4)

图4 左:苏州大学校徽;右:中国人民大学校徽

三、结语

西方人注重个人精神,尊崇自由、勇敢与追求真理;中国人着意统一和谐,颂扬平和、觉解与顺应天道。这从各自的徽章、校徽设计中就可窥见一二。这也反映在校训上:西方大学校训多与追求真理有关;中国大学多与修身养性有关。其实真正的思想是统一的;现代社会,文化也应当在各民族中被互相学习。这也是设计领域同样需要加以借鉴的。最后以一张图表明这种思想。下图是著名物理学家、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尼尔斯·玻尔(丹麦语:NielsBohr,1885年10月7日-1962年11月18日)设计的家族徽章(图5),其中就采用了中国的太极图。玻尔来过中国,深受中国天人合一、阴阳相生文化思想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从多模态对比分析中美名校校徽 篇7

关键词:视觉语法,多模态话语,中美名校校徽,对比

校徽是学校的“标志物”, 在设计上涵盖校名、主旨、校址、办校时间等信息值。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其他的标志相对比, 校徽的明显具特征, 虽然校徽的幅面很小但是蕴含了大量内容, 而且设计具有艺术表现力, 标识性极强并沿用时间长。

20 世纪90 年代国外学者开始关注多模态话语分析, Kress和van Leeuwen ( 1996) 在视觉语法一书中, 创建了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包含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方面为主的理论框架, 从而为多模态话语从构图视角、颜色、版面布局等多方面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1]。从此, 国外专家学者以Kress & van Leeu- wen[2]、Norris[3]为代表, 近些年来对多模态话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新世纪初, 我国专家学者, 意识到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可研究价值, 因此对以多模态为理论对各类话语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理论框架的有李战子[6]、张德禄[7]、朱永生[8]等学者。研究外语教学中的多模态话语的有李冬艳、胥国红[4]等学者。把多模态和翻译研究相结合的有吕建、吴文智[15]等学者。这些研究成果成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热潮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大多文献从多模态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研究, 仍把研究重点置于纯理论层面的探讨, 文献中也不乏把多模态和外语教学课堂教学相结合或者把多模态用于电影的翻译, 关于多模态的特别典型而且具体案例分析很缺少, 尤其对极具校园文化影响力的校徽的分析和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鉴于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 本文尝试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运用视觉语法作为为文章是我理论框架, 从再现意义的异同, 互动意义的异同和构成意义的异同三个方面探索中美校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找出中美名校校徽差异的原因, 从而帮助读者正确解读校徽中蕴含的意义。

1 视觉语法的理论建构

1.1 运用视觉语法分析校徽的理论基础

Kress和van Leeuwen等多模态话语的分析和研究者非常认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关于三大功能对等的思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阐释。Kress和van Leeuwen在韩礼德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关于多模态的有机系统, 并且叙述了有机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在视觉语法书中重点介绍了“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 将“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完美对接。

1.2 视觉语法的三方面

图像的再现意义, 指出的是图像用于反映和再现客观事物以及表现图像与外部世界的联系。Kress和van Leeuwen根据图像的不同特征将其分为叙事图像和概念图像[1]。叙事过程中, 图像通过目光或者方向产生互动;根据李战子的说法, 叙事再现指图像和读者两者被联系起来后对彼此的影响;在整个行动过程中, 通过大小、位置、颜色等要素来判断参与者的重要性。

互动意义, 是第二层次, 是对再现意义的进一步升华, 通过接触、社会距离和态度等途径实现的[1]。校徽对参与者产生影响, 即图像行为。按照Kress和van Leeuwen的观点, 将图像行为包括“索求”和“提供”两类[1]。态度主要指的取景的视角。角度的不同直观体现态度的好坏。他们认为, 正面取景指“卷入”, 而倾斜的视角代表“超脱的介入”, 平行的视角即平等关系 ( Kress & van Leeuwen 2006: 149) [1]。

构图意义是再现意义和互动意义的进一步融合, 对图像的再现成分与互动成分合二为一, 并将其梳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2]。图像的构图意义包括: 信息值、显著性和边框。校徽中的要素并不是随意设计, 要素位置含着不同的学校信息, 如校徽左边的要素代表已知信息那么右边要素代表新信息。显著性有4种主要的实现途径, 如位置、大小, 颜色、重合[6]。

1.3 中美十大名校校徽的多模态分析

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多模态的前期关注和后期的大量研究奠定基础。校徽是学校徽章的简称, 其主要的目的是留存纪念和通过图案、文字来介绍学校的性质和学科。校徽除了校名校训等文字符号之外还包括其他形式的符号模态。Kress和van Leeuwen等最早研究这一领域, 考虑到校徽幅面大、内容丰富、艺术感强、远视效果显著、沿用时间长等典型特征, 对比中美校徽更是以其新颖和个性的表现形式凸现其鲜明的艺术性。本文选择视觉语法分析中美十大名校的校徽, 试图探讨中美名校校徽的异同并发现中美名校校徽异同的原因和反映的不同社会文化。

2 视觉语法下对比分析中美名校校徽

校徽, 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徽章, 是一所学校的象征与标志。通过对一个校徽仅为可以了解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以独特的角度对学校创校的重要事件做了展现。它使观看者正确认识学校的历史, 感悟学校教学理念的本质。我们从视觉语法语法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以及构图意义来对中美名校校徽的异同以及异同的原因对比分析。

2.1再现意义

再现意义中, 强调校徽中的元素或者部分在整体中构成的斜线, 而这些斜线便是矢量。当然矢量只在叙事图像中存在, 概念图像中是没有矢量这一说法。叙事过程强调事件的发展变化, 特别是变化的过程和空间的安排。而概念图像是一种更为稳定的状态, 结构或意义一般不会随意改变。概念图像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分类过程、分析过程和象征过程。

1) 叙事再现:中国名校校徽和美国名校校徽是有共同之处的, 校徽只是作为一种展示, 而不包含任何行为动作, 亦没有事件的变化过程, 所以校徽只存在概念结构而不涉及叙事结构, 这也是中美校徽的共同点。图中所呈现的校徽没有构成任何矢量, 只是一个概念图像, 图片中包括象征知识的书本, 创校的时间, 校名和代表标志等内容。象征的概念图像是想激起读者对于学校办学理念, 学校创校时间和创校典故等联系, 这样读者很容易从小小的校徽读出学校的相关重要信息, 可以把整个校徽在意义上衔接连贯起来。

2) 分析过程图1 呈现的是中国名校清华大学的校徽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处于中心位置并用来特写镜头, 但是只是展示并未涉及任何动作和事件的发展所以这幅图是典型的概念结构。读者清晰地看到三个同心圆, 校徽外环是中英文校名, 创校时间, 表明清华大学国际化办学的宗旨, 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位于中间区域的“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来自孔子的教育理念, 清华大学以此作为校园文化的标语, 原因在于结合我国传统教育和新型人才教育, 内圈的五角星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美国校徽设计为盾形, 内部上方的书用拉丁文写着“旧约与新约”。清华注重培养新型君子人格的教育, 美国校徽, 如图2, 从校徽可见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和宗教关系紧密, 这是中国校徽中没有涉及的。

2.2 互动意义

图像是连接观看者和图像中所描绘的世界, 图像的连接, 使图像参与者与图像, 在这里指校徽, 产生互动, 在互动过程图像观看者对图像及图像描绘的世界产生态度。互动意义有接触、社会距离、态度和情态四个主要方面[8]。

1) 接触:接触涉及图像和图像观看者, 两者借助目光或者方向的指向建立的一种不是真实存在, 只是想象中的人际关系。符合参与者的目光指向图片时, 可以将接触分为“索取”和“提供”两类, 也就是指向观看者提供信息[8]。校徽作为图片的参与者是不具有生命的, 校徽是属于“提供类”图像, 而不涉及索取。图片3位中国名校复旦大学的校徽, 红色的校徽, 两个同心圆, 内圈为“复旦”二字。没有任何一点是在“索取”观看者的理解, 同心圆只是在向观看者提供校徽设计以天圆地方之结构, 原篆体“复旦”提供历史悠久和世代传承的信息点以及英文校名代表国际化办学的宗旨。图片4达特茅斯学院校徽, 该校校徽中的图案最丰富, 书本代表人需要捧着书本和真理前行。下方的拉丁文“在旷野呼喊的声音”。中国校徽提供的是天圆地方之感, 篆体“复旦”历史悠久, 而美国校徽圣经文化围绕布局, 拉丁文字展现历史。

2) 视点:视点是“视角”的另一种表达, 表达图像读者的态度[8]。大部分图像都可以从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来分析。在态度层面上, 中国名校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徽和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徽都是从水平视角来分析, 更具体来说, 是从水平视角的正面视角来描绘。从水平正面视角来赏析, 除了表现观看者和参与者之间平等的关系外, 还有更直观、庄严、融入其中之感。

3) 距离:从平日生活和工作状况中的距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图像中不同参与者的实际距离也体现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图5 为上海交通大学校徽砧外为齿轮, 外框像车轮, 皆寓工程和交通之意框与轮分割出另一个部分, 与轮中书本相比稍远, 因此可以判断, 两者已属两个部分。图6为哥伦比亚大学校徽 (纽约州) 盾形校徽。中美校徽的差异:中国校徽想给观看者展现的是铁砧, 铁锤和三本竖放的现代书籍三者之间的关系亲密, 砧外为齿轮, 外框像车轮, 皆寓工程和交通之意, 与校名相符。美国校徽中间三个皇冠占据很大版面, 皇冠上有十字架, 说明当时英国国教是基督教。国王是国教的首领。三个皇冠与十字架都紧紧相连, 可以判断二者的社会关系是很亲密的, 相互依靠。

4) 情态:在图像分析中, 情态是指图像表达视觉效果的方式之一。从色彩饱和度、色彩区分度和亮度等八个视觉标记, 分析图像中情态反映现实的[8]。中国校徽的颜色会相对单一而美国校徽的颜色会更为丰富。图片7为中山大学的校徽。校徽颜色为标准绿色, 颜色明亮, 属于高饱和度高情态图片, 象征充满活。图片8为普林斯顿大学校徽。校徽由黑色与橙色组成, 曲直对称。黑色属于暗沉高饱和度的色调, 传递严肃和认真之感。橙色属明亮高饱和度的色调, 展现学校欣欣向荣之意。黑色和橙色, 冷色调和暖色调的组合, 传达学校创立宗旨上强调训练学生具有人文及科学的综合素养。从中美校徽的异同亦可见文化的差异和办学理念的区别。

2.3 构图意义

构图意义是再现成分和互动成分的一个融合和升华, 构图意义将二者结合为一个统一体[1]。Kress和keuwen认为构图意义的三原则:信息价值、显著性和取景[1]。

1) 信息值:信息值的实现方式是利用元素的位置。元素在校徽中的不同位置赋予它们不同的信息[8]。中国名校的校徽用内圈来突出重点信息和外圈防治辅助信息。外圈以文字居多, 多数中英文对照校名。中文校名处于上方, 即是“理想的”表明中文校名才是最显著部分。至于下方的为英文校名, 突出细节信息, 中国名校的办学国际化。中国校徽从三方面来凸显信息值, 但是美国校徽大多一般只采取上方和下方来展现信息, 因为美国校徽一般左右对称分布, 而且没有中心边缘之说。

2) 取景:取景指的是运用不同的分割线条阻隔或连接校徽中的各类元素, 用于展示校徽的不同组成部分, 或者某种意义上是属于还是不属于一体的[8]。中国的校徽大多采用两个同心圆, 用圆形线条将文字和图像分开;运用取景的方式将校徽进行版面设计, 突出重点。美国的校徽亦运用取景的方式。但与中国名校校徽圆形不同的是, 美国名校校徽用线条构成盾形, 利用盾形图来分割空间和框架, 从而实现文字和图像在何种意义属于一体, 在何种意义不属于。

3) 显著性:显著性是指通过颜色的吸引力, 抓住读者的眼球。当然位置的摆放、是否前景或背景、尺寸大小等都是实现的方式[1]。中国校徽用颜色对比和文字字体的设计表明显著性。美国校徽在采取颜色凸显的同时还用象征性的图形。图9是中国名校北京大学的校徽。北京大学红色内圈属于前景化, 白色外圈是虚化, 目的在于突出北大二字。这样的设计成功的把注意力吸引到北大二字处, 以红色背景突出的北大二字的庄严感图10 是美国名校布朗大学校徽。大红色配上白色, 鲜亮的红色十字架在整个校徽中突出来, 同时处于中心位置突出重要性, 背景的白色调低调, 使得红色十字架清晰突出。

3 结束语

校徽, 是高校品牌文化的载体, 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是每所高校的整体形象的浓缩, 它积淀着深厚的历史, 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 将视觉语法与对比修辞学相结合应用于具体话语---校徽的分析中, 以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 探究多模态校徽多种模态符合之间如何相互关系和相互补充实现构图意义, 从而解读中美文化的差异及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区别。

参考文献

[1]Kress G, van Leeuwen 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 1996.

[2]Kress G, van Leeuwen T.Reading Images[M].Lon-don:Rouledge, 2006.

[3]Norris S.Analyzing Multimodal Interaction:A MethodologicalFramework[M].London:Routledge, 2004.

[4]李冬艳, 胥国红.优秀英语教师课堂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1 (10) :98-100.

[5]吕健, 吴文智.多模态话语视角下影片《金陵十三钗》的字幕翻译研究[J].上海翻译, 2012 (4) :36-38.

[6]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 2003 (5) .

[7]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研究[J].中国外语, 2009 (1) .

上一篇:资源再循环下一篇:传统翻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