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翻译理论

2024-11-03

传统翻译理论(精选11篇)

传统翻译理论 篇1

摘要: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随着女权主义的进步而发生变化, 尤其是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增多, 传统的女性翻译理论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需要结合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方式来进行, 使翻译作品更具有中国韵味, 降低读者的理解难度。女性翻译理论的发展能够拓展人们的视野, 同时也丰富了当代翻译理论, 为翻译者提供更多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渠道。通过与中国传统译论的结合, 可以让作品更加中国化, 促进我国女性主义的理论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女性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译论进行研究, 从而为我国翻译理论注入更为新鲜的血液, 使我国女性翻译理论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中国传统译论,文化,语言

1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 性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同样也不具有阶级性和情感色彩, 因此男女之间是平等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人类的价值观念的改变, 使得性别歧视现象逐渐凸现出来。由于男女体能上的差异, 在传统社会中, 女性只能够依附于男性来生存, 这样导致男女社会地位上的差异, 使得女性受到比较多的歧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传统社会观念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更多女性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来, 她们不再依附于男性生存, 因此她们要求有更加公平的社会地位, 希望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女权运动的兴起, 让更多女性认识到自身权利的重要性, 她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呼吁男女平等, 获得更多女性本应该拥有的权利。也正是在女性主义运动的推动下, 一些语言学家认识到语言对女性歧视的根源, 他们发现性别该词隐藏着许多对女性不公平的因素, 通过语言中的不公平和歧视性词语的研究, 让人们能够更加公正客观地认识女性, 提升整个社会对女性的认可。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翻译理论的观念, 它从女性的角度出发, 将社会各个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 让人们对女性发展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从而尊重女性, 在社会中能够公平对待女性。通过女性翻译理论, 可以让女性更好地进入文学领域, 展现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传统的翻译中, 女性一直处于边缘状态, 而且还会受到歧视, 而大多数的翻译者与女性一样, 同样也有着比较尴尬的地位。比如在欧洲有许多贬低翻译者的言论, 认为翻译者就是职业媒婆, 而创作是“处女”。在创作和翻译中, 许多人认为创作就好比是男性, 具有强大的力量和生产力, 而翻译就像是女性, 属于附属品, 没有自身的地位。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认知下, 许多人对翻译没有正确的认识, 从而影响到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 女性翻译理论的思想核心和翻译策略

女性翻译理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二元对立翻译思维, 能够将女性放在更加公正的地位上来进行对待。在以往的翻译中, 人们总是将原作者以及原作者的活动作为翻译的中心, 这样就使得翻译人员就像是女性一样被置于从属地位, 无法真正发挥他们的翻译优势, 他们只能够处于一种被动地位。但是随着女性翻译理论的发展, 人们对翻译人员的作用越来越重视, 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允许翻译人员更好地进行发挥, 运用自身的翻译技巧, 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作品的意义, 降低原有翻译方法的晦涩性, 提升翻译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使原作更加贴近读者的语言环境, 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翻译的作用。

女性翻译理论是在女性运动的背景下兴起的, 它具有多元性, 同时也具有反传统、反权威和反理性的特征, 在翻译的过程中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更好的文化层面, 让翻译有着更加强大的理论支撑。同时该翻译理论还吸收了西方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精髓,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原著进行翻译, 突破传统翻译方式的束缚, 为翻译方法提供更多的参考, 提升翻译的技巧性。除此之外, 该种翻译理论也可以与各个国家的实际文化状况相结合, 增强它的翻译适应性, 让更多读者能够感受到原著的魅力, 在译本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所以说, 女性翻译理论是一个更加有技巧的翻译理论, 能够更好地尊重女性的权利, 为翻译人员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和理论支持。

3 女性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译论的差异分析

3.1 翻译策略的差异分析

女性翻译理论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西方思想更为注重, 对西方思想的运用更为成熟。这种翻译的过程中女性翻译理论将理性作为翻译思想的核心内容, 以女性作为最终服务目标展开翻译, 达到了“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的效果。女性翻译理论将女性主权意识融入到了翻译的过程中, 以翻译的形式对女性权益进行呐喊, 为女性主权意识的改善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而中国传统译论在翻译的过程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女性翻译理论的影响, 但其主体仍以翻译的准确性为主, 对外在因素考虑的内容较少。传统译论翻译中要求以翻译文章为主体, 以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观念为核心进行翻译, 这种翻译如同烙刻一般, 准确性非常高, 但是不具备政治色彩。

3.2 风向指标的差异分析

我国的传统译论主要是对中国视野下的外族语言进行的翻译, 翻译中需要达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雅、信、达的需求, 需要保证翻译的内容与中国文化相适应, 确保翻译能够更好地被人们所接受。在上述翻译的过程中雅主要指翻译的内容要高雅, 富有内涵, 要保证翻译内容能够充分表达文章的中心情感和思想奥义, 从而提升语言的雅致之情;信主要指翻译的内容要忠于原文, 要忠于翻译的主体, 保证翻译内容是建立在真实的原文基础上, 从而提升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达主要指翻译的内容要能够通畅且与原文一致, 要能够清楚表达原文意思, 从而提升翻译后文章的可读性。

五四运动后我国传统译论在原有的三相基础上加入了传神理念, 要求翻译中要能够生动表达作者的情感, 要能够发人深省、感人深思, 从而提升文章的传神效果。而在女性翻译理论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主要要保证对意思阐述的突破, 要确保能够通过重新构建翻译过程和翻译行为提升女权主义思想, 确保将女权主义思想融入到翻译后的内容中, 实现女权主义教育。女性翻译理论对文章翻译的准确性并不注重, 而是将对女性平等地位的宣传放在翻译的首位, 与中国传统译论中“信”的要求背道而驰。

3.3 翻译理论的融合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翻译方式, 它给翻译人员带来更多的翻译角度, 同时也打破了传统译论中的二元对立思想, 让翻译变得更加生动, 同时也重新确定了翻译作品和原作品之间的关系, 使得翻译作品中更加重视女性的发展, 让读者能够从女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提升女性的权利和地位。西方国家作为女性运动的发源地, 女性更具有权利意识, 她们希望通过运动来获得更多人的尊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女性翻译理论逐渐形成。与西方女性主义发展不同, 中国女性由于受到封建社会的长期压制, 其女性思想发展得不够成熟, 与西方女权运动相比, 中国女性思想发展相对温和。因此运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时需要结合中国传统译论, 这样才更符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促进我国女性翻译理论的中国化。在该过程中女性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译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 从中国翻译进程出发, 依照中国文化特征, 形成与文化相适应的体系结构, 从而改善翻译的效益和质量。只有在保证两者之间翻译优势和局限相互了解的情况下, 人们才能够真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提升两者融合质量, 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化女性翻译层次, 让女权主义翻译在中国本土扎根生长。

4 总结

随着女性主义思想和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到女性和翻译之间的某种特殊联系翻译的“女性化”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各个翻译的过程中, 各项翻译效果得到很好提升。因此中国翻译体系进程中人们要把握好女性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译论之间的差异, 对两者差异进行正确对待, 不断完善自身翻译体系, 加速中国翻译进程。

参考文献

[1]胡作友, 胡晓娟, 李而闻.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J].学术界, 2013 (3) :152-160, 286.

[2]蒋林, 潘雨晴.世纪回眸:中国女性翻译家管窥[J].中国翻译, 2013 (6) :18-22, 128.

[3]孙晓蓉.民国时期女性翻译家研究概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 :161-162, 186.

[4]赵君仡.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女性翻译实践中的显著特征[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1) :34-37.

传统翻译理论 篇2

笔墨纸砚是中国古代文人书房当中必备的宝贝,被称为“文房四宝”。用笔墨书写绘画在中国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秦时已用不同硬度的毛和竹管制笔;汉代以人工制墨替代了天然墨;有了纸张以后,简牍锦帛逐失其用;砚台则随笔墨的使用而发展。 “文房四宝”到宋朝以后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可以说文房四宝书写了整个中华文明。

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The writing brush, ink stick, ink stone, and paper were requisite treasures in the study of the scholars of ancient China, and they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The writing brush and ink stick have been used by the Chinese to write and paint since 5,000 years ago. In the Qin Dynasty (221BC---206BC), people already used feathers of different hardness and bamboo trunks to make brushes. During the Han Dynasty (206BC-220AD), man-made ink was used instead of natural ink. After paper was invented by the Chinese, bamboo slips, wooden tablets, brocade and silk, which originally functioned as writing surfaces, gradually faded out. The ink stone was first developed with the use of writing brushes and ink. After the Song Dynasty (960AD---1279AD), the “Four Treasure of the Study” particularly referred to hubi, the writing brush produced in Huzhou, Zhejiang province; huimo, the ink stick produced in Huizhou, Anhui province; xuan paper, a kind of paper produced in Xuanzhou, Anhui province; and duanyan, the ink stone made in Zhaoqing, Guangdong province (Zhaoqing was earlier called Duanzhou). Indeed, 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have writtin the whole Chinese civilization, as it is.

从奈达翻译理论看中餐菜名翻译 篇3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与中餐菜名翻译

尤金·奈达(Eugene﹒Nida)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功绩在于“功能对等论”和“读者同等反应论” 翻译理论。

(一)功能对等论的内涵

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就是著名的“功能对等论”。他指出翻译就是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言再现原语信息;翻译追求自然贴切的等值而非同一;翻译的首要之点是翻译信息的内容,兼顾翻译的语体;译文与原文不但要在信息内容上对等,而且在形式上也要对等。

(二)中餐菜名翻译的功能对等

奈达指出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译文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忠实反映原文信息,最大限度地贴近原文,让译文接受者产生与原文接受者对等的反应。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的差异必然导致语言符号系统内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次上的非对应和不完全对应关系,进而有了直译、意译、功能为先或是形式为先、译文可否超越原文等的争论。那么在翻译菜名时,译者必须在译语环境里找到能调动和激发接受者产生相同或相似联想的语言手段,准确传达菜谱的信息。一要弄清菜名的结构构成,二要注意东西方文化差异,三要考虑译文接受者的接受能力、兴趣和需要 ,最大限度地 “忠实原文”。菜谱译文要能让外国友人理解其原料、成分、烧制方法并能引起他们的胃口和食欲,就基本实现了菜名翻译的功能对等。如:白灵菇扣鸭掌(Mushrooms with Duck Feet)、冰梅凉瓜(Bitter Melon in Plum Sauce)、火爆腰花(Sautéed Pig's kidney)、京酱肉丝(Shredded Pork with Peking Sauce)。

二、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与中餐菜名翻译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创造性地将接受理论的原理引入翻译研究,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对等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故称读者同等反应论。

(一)读者反应论的实质

评判译文质量的优劣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反应是否一致。这好比进行市场调查测验公众对市场产品的反应。对某种产品,不管理论上认为它多好,也不管它陈列时显得多么美观,如果反应不好,那就不会被接受 。所以译文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应该是在实质上相同于原文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恰恰着眼于接受者的感受,这一特点更适合中餐菜名的翻译。

(二)读者反应论在菜名翻译中的应用

正如奈达所说,两篇不同的话语之间肯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绝对等值。中餐菜肴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中餐菜名又常常寓意深刻,这使得菜名翻译的译文很难与原语中文取得绝对对等。译文的好坏必须结合译文读者的具体反应。好的英译中餐菜名能让外国客人不仅了解中国菜的烹制方法和主配料,而且知道菜肴的独特文化内涵及其蕴含的历史典故、文化习俗和传说故事,产生相同于原文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的同等反应。

例如湖北名菜“龙凤配”就源自于三国时期古荆州的一段历史。此菜以大黄鳝象征龙,凤头鸡象征凤,将其摆放在一个大盘子的两边,寓意刘备和孙夫人夫妻恩爱。在翻译这道菜时可以采用直译法译出主料“Eel and Chicken”,使人一目了然。但仅仅对原料做介绍就丧失了这道菜肴内在的故事带给人的遐想和美好的祝愿。有一种译法将“龙凤配”译为“The Dragon and Phoenix Mixture”,“龙(dragon)”和“凤(Phoenix)”是中国神话的吉祥物,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祝福,但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凶残的怪物,“凤”则蕴含“死里逃生”之意,这样过于对等的直译让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客人,即使面对美味佳肴也难以下咽,食之无味,不能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更不会产生读者同等反应。笔者认为根据直译加注原则将以上两种译法结合起来为佳: The Dragon and Phoenix Mixture--fried eel with soy sauce and pot-stewed chicken slice to form a flying dragon and dancing phoenix on the plate, implying god luck and beauty.

三、中餐菜名翻译原则

菜名翻译时译者的首要任务是要忠实原文的内容,把握关键信息,了解中餐菜名的构成及命名方法,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因地制宜,适时变通,力求实现功能对等和读者同等反应。常用翻译原则包括:①直译法,如:京酱肉丝(Shredded Pork with Peking Sauce);②直译加注法,如:老少平安(Peace to Young and Old--steamed bean curd with fish);③意译(加注)法,如:龙虎斗:Thick Soup of Snake(dragon) and Cat(tiger);④音译(加注)法,如: 东坡肉(Dong po Braised Pork),北京烤鸭(Beijing-style Roast Duck)。

中国菜肴种类繁多,烹饪方法多样,且富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很多菜品表现为典故、比喻、夸张和象征等形式,这给翻译带来很大难度,一旦把握不当,就会引起误解。不管使用哪种翻译方法都要以交际为目的,都应遵循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辅以深厚的文化历史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处理,方能让世界了解中国菜和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文月娥.从功能对等看中式菜谱的英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传统翻译理论 篇4

众所周知,理论起源于实践。人类的任何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必将随之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理论,而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翻译活动也不例外,当然,刚开始的翻译理论是极简单的、极粗浅的。我国古代的翻译理论史一般从三国时说起,当时由于佛经翻译事业已经相当兴盛,所以有关翻译的论述已经相当多。从三国时期直到晚清民初,我国出现过不少优秀的翻译家,翻译工作者,当然他们也积累了很多翻译理论,但每个人的翻译理论或翻译思想都被后人认为是有瑕疵的,有其片面性。严复在1898年提出的“信、达、雅”三字翻译标准,这个翻译理论的提出继往开来,言简意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梁启超说“近人严复,标信、达、雅三义,可谓之言。”(《佛典之翻译》)郁达夫甚至说:“信、达、雅的三字,是翻译界的金科玉律,尽人皆知。”(《读了珰生的译诗而论及于翻译》)由此可见,严复“信、达、雅”的译论标准有着极其高的地位及实践意义,可以说是对中国古代译学理论的总结,是中国古代译学理论的精华浓缩。但“信、达、雅”译论标准的提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扎根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和文学理论的深厚土壤之中的,这一切从我国古代的译论发展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1 东汉至宋:佛经翻译理论的发展

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理论。有人认为,支谦此序“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而且此序在我国译论史上具有开篇意义。东晋·前秦时高僧道安在译论上的贡献也是杰出的,他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著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道安的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他认为翻译的目的正是因为人们不通异域之言,因而需要译者传达,使其通而晓之。因此,他说明自己无意轻率指责译经大匠。不过,他还是巧用了《庄子》中的典故,批评支谦等人是“斫凿之巧者”,七窍成而混沌死矣。这是因为他主张翻译必须力求合乎原文愿意,“唯惧失实”。他坚决反对削胡适秦,饰文灭质,求巧而失旨。后秦时期又有一位译经大师出现,他就是鸠摩罗什,从所见的零星译论和一些他的译作来看,鸠摩罗什是比较倾向于意译的。如前所述,道安是主张直译的,而罗什则倾向于意译。东晋高僧慧远对这两家的翻译主张都比较了解,而在这两种互有扞格的译论之间,提出了自己主张“厥中”的见解。梁启超指出:“此全属调和论调,亦两派对抗后时代之要求也。”(《翻译文学与佛经》)至此,我国古代佛经翻译理论中的“文”“质”之争,可以视作暂告一个段落了。“文”“质”之争暂停了,但这种争论促进了佛经翻译理论的发展。在这基础上,隋代名僧彦琮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篇正式的翻译专论《辨证论》,在此书中,彦琮批评了历代译经的得失,他的批评尖刻而泼辣。他这种敢于“遥议”前贤之失的精神,实在令人佩服。他提出“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的原则,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和倾向于直译的。但就是在这种争论批评声中,我国古代的译经理论一步一步前进着,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在中国佛教翻译史上,最杰出的译师当推玄奘,他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新局面,他译经的质量,也达到自有佛经汉译以来的最高水平。他译经的指导原则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同时必须“喻俗”,亦即使群众理解,这就是说要“通顺”。佛经翻译事业在唐朝达到高峰,译论的发展创新也达到了高峰,到北宋时,我国的佛经翻译已趋式微,宋代高僧赞宁对译经理论做了总结,他的理论论述,可算是我国古代译经理论的殿军。

2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其理论

在明末清初的翻译高潮中,中国人译者中最著名的有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以及冯应京,李天经等人,他们的主要译著和有影响的译著都是西方科技类著作。徐光启是这些人中最突出的一个,他和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还翻译了大量科技类著作和一些西方哲学类著作,他最早将翻译的范围从宗教以及文学等扩大到自然科技了领域。徐光启在1631年春上呈的《历书总目表》中,提出了翻译西洋历书必须分别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的见解,并提出了自己的翻译思想:“臣等愚心认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也就是说,只有通过翻译才能“会通”(学习与掌握),只有“会通”才能“超胜”(超越与争胜)。但是明末清初的这些科技翻译工作者都未能留下系统的详细的翻译理论,只是谈了有关翻译的目的功能以及翻译工作的迫切性等等,只有乾隆初年魏象乾在《繙清说》这本书中谈到了“翻译之道”和“正”译的标准:窃惟翻译之道,至显而寓至微,至约而寓至博,信乎千变万化、神妙莫测也。惟其变化无穷,遂有出入失正之弊,学者不可不审焉。夫所谓“正”者,了其意,完其辞,顺其气,传其神,不增不减,不颠不倒,不恃取意,而清文精练,适当其可也。正如刘半农指出的,这一段论述十分符合现代翻译的标准,包括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意义内容,再现原文的话语风格等要求,而且表述十分精到,该文也算是他对我国古代“翻译之道”的一个精彩的小结。

3 鸦片战争以后的翻译活动

清王朝闭关锁国,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国门被帝国主义强盗打开,面对一个原先封闭而独立的国家猝然遭到四方来袭,甚至逐渐被瓜分的危机,国内的政治势力分成了几种:顽固派、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各派人物虽然在政治上主张各不相同,但都或多或少地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并对翻译问题发表过见解。马建中在《马氏文通》中提出“善译”之说:“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孽生之源,同异之故。所有当相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声音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以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这段话的意蕴是相当丰富而全面的,马氏指出要达到“善译”,必须平时就对译与所译两种语言都深有研究,甚至对各自文字的字源及其异同也深入考察。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原文的音调,文句的繁简,文体的变化,以及义理精微之所在等,反复斟酌,最后还要摹仿原文的神情与语义。这就已经涉及风格学、文法学、修辞学,以致进入一般文化研究的领域了。他提出的“善译”的标准,是力求与原文在意思上无一毫出入,而且使读者读了译文后能达到与读原文者相同的感受。这一提法,已与现代等值翻译理论非常接近。

魏源和林则徐等人则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一思想对近代译学理论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魏源编译了《海国图志》一书,林则徐把司马光《谏院题名记》、韩愈《师说》等文译成满文,名扬京师,很可惜他们都未留下有关翻译的论述。当然这时期的翻译家还有许多,像林纾、罗振玉等,他们翻译了大量作品,尤其是林纾,他最多,最集中地介绍了西方文学作品,源源不断地把大量外国作品翻译到中国来,成为我国近代翻译西方小说的第一人,但是他们也没有谈到翻译的本质及翻译应遵循的原则问题,只是论述了译名统一问题和一些翻译方法。

到清末民初,中国古代的译论思想仍然未系统化,纵观历史,可以看到,仍然是每个译者就自己的翻译心得体会谈一些片言只语,中国古代译论思想亟需一个翻译大师或理论家对其进行总结。这个人很快就出现了,这就是严复。严复是近代中国最杰出的译学理论家,他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己权界论》、《穆勒名学》、《法意》、《群学肆言》等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名著,共约200万字,成为中国近代翻译大家,和系统介绍西方思想、文化、制度的第一人。在翻译《天演论》时,他提出了中国近代最有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虽然“信、达、雅”三字早在三国时支谦的《法句经序》中,即已全都出现。但将这三字按译事的内在规律和关系排列组合,明确而自觉地将它们作为“译事楷模”(即标准)而提出,则始自严复。周作人曾说“信达雅三者为译书不刊的典则,至今悬之国门无人能损益一字,其权威是已经确定的了”(《谈翻译》)。由此可见,中国译者对“信、达、雅”的评价是很高的,这三字是判断一篇译文好坏的标准,是指导翻译工作的金科玉律,这三字是对中国传统的译论思想的总结,是中国古代传统翻译理论之精华,它是严复多年翻译经验的积淀,也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和文学理论的深厚土壤之中的,因为以往的翻译家往往只论述了翻译标准的一方面,如:道安是主张直译的,而罗什则倾向于意译;或者有些译者只谈到翻译的译名问题和原则,如:孔子和傅兰雅;有些译者译著甚多,译论却很少,玄奘和徐光启就属于此类译者,只有严复“信、达、雅”的理论全面地论述了翻译的原则和标准。德国汉学家乌利希·瓦尔蒂(Ulich Valtier)认为,“信、达、雅”近似赫伯特·罗森斯坦(Herbert Rothenstein)所提出的“Triness”(三个“ness”,即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gracefulness)。而赫伯特的“三ness”据说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也风靡欧洲,被奉为金科玉律,这正能说明,用“信、达、雅”的标准来指导翻译,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纵观我国的翻译史,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大致是沿着这样一条轨迹发展的:从最初一丝不苟模仿原文句法的“质”(直译)发展成允许在句法上有一定自由的“信”(意译),最后在“信”的基础上,演变成充满创造精神的“化”。因此翻译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严复则是我国传统翻译理论的集大成者,对传统译论进行了升华,系统化,“信、达、雅”标准可以看作是我国传统译论的浓缩精华。

摘要:文章简要回顾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并且分析了各个时期翻译大家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从而得出“信、达、雅”三字是对中国古代翻译理论的全面概括和总结,这三个字也是中国传统译论的精华之所在。

关键词:翻译理论,“信、达、雅”,直译,意译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张景丰.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J].语言与翻译,2002,(3).

[3]马祖毅等.中国翻译通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4]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海南黎族传统节日的翻译研究 篇5

一、小年(Year-off)

正月十五是黎族小年,黎语称“因包”或“祝将”,相当于汉族的元宵节。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is “year-off”, in Lis language is “inbow” or “jujoin”. On this day, they will make sticky rice cake, Tangyuan (Glutinous Rice Balls), Pop Sweet Rice and so on. Every family should prepare chicken and pig as sacrifice to ancestors and local guardian god. On that evening, the Li family will reunite to enjoy a dinner and discuss about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family affairs together.

有些外来语是无法使用已有英文词汇完整表达出来的。如“因包”这样的黎语,可使用词语合成法将“因包”译为“inbow”。而汤圆这种食物,一般英语国家家庭很少接触到的,先采用拼音译法,再通过注解的方式介绍其形状材料,给听者留下大致印象即可。

二、三月三(Sanyuesan Festival)

The third day in the third month of lunar calendar is a lucky day for Li to memorize ancestors, celebrate newborns, praise life, and pursuit love. On this day, all the people get up early. Women are busy with pounding “shanlan” glutinous rice and preparing other festival food; young girls are gathering leaves to dye the rice; men are hunting and fishing. All Families butcher chicken, pork and spirits for dinner. The girls are dressed up in gold or silver accessories and celebrate the annual “Sanyuesan” Festival by singing and dancing.

三月三这个词本身含义很丰富。若直译为March.3rd,就会与公历混淆。三月三是我国南方的农历节日,具有其地域特征和趣味。那么适当介绍其具体时间和节日象征及活动就很有必要了。其中节日相关的特色食物,如山栏糯米、五色饭等用简单的词语无法让人理解,不如采用介绍其做法或材料更为直观。

三、军坡节(June po Festival)

军坡节也是海南黎族的传统节日。各地黎族过军坡节虽然不一定在同一时间,但都与祭祀祖先有关。

“June po”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the Li nationality in Hainan. It is related to their ancestors worship in spite of different celebrations days for different territories. For instance, Li people who are living in the middle region of Hainan will celebrate it on June 20th in lunar calendar. The legend behind this is the birthday of Tetrarch Dong. On that day, people flock in all quarters to welcome the procession of Tetrarch Dong. The youths lifted up Tetrarch Dong from village to village while drumming brass gong. People should be dressed up to greet Tetrarch Dong. In good harvest year, the village people will invite the famous troupe to perform Hainan opera.

即使在中国非黎族生活地区的人,第一次听到军坡节都会有很多疑问,无法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节日的内容,因此不必纠结于其节日名称翻译,与上段文字中和三月三中采用了较为相似的翻译处理方法,即音译发;但不同的是,因军坡节场面比较壮观,活动更为热闹,在介绍时,不再具体描绘某个事物而是活动现场,让人读后能有深入其境之感。

四、山栏节(Shanlan Festival)

The first “Chicken Day” in December of lunar calendar is “Shanlan” Festival. (Chicken Day is one the twelve days which are named by 12 different animals during the festival). On this day, all families will butcher pigs and cattle (avoid chicken slaughter), pound glutinous rice into paste to wish each other an excellent harvest for the next year. Young men and women are dressed up, bringing rice paste, playing and swinging under the tree in the edge of the village. This festival for celebrating the harvest normally lasts for five days. Drying clothes, quilts and straw mattress are forbidden during the festival.

传统翻译理论 篇6

一、传统文学翻译

传统文学翻译是以纸张为媒介, 译者把自己的译文逐字逐句誊写在纸上, 由出版社编辑出版, 最后印刷上市的 (张英洁, 2013:7) 。传统文学翻译的译者完全脱离网络, 不借用电子词典或翻译机器, 不使用计算机录入文本, 这也是最早的一种翻译方法。

二、网络文学翻译

网络文化是当代影响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契机, 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 网络也给文学的发展创造了平台, 网络文学随之产生。外国文化的流行让翻译外国畅销文学作品成为翻译爱好者一种文学时尚。网络文学翻译就是指翻译行为的网络化, 包括把传统文学翻译作品上传到网络上或者直接在网络上利用翻译工具进行文学翻译。这种网络化的文学翻译给文学翻译提供了更大众的平台, 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学翻译的翻译策略, 以及译者、读者的角色等。 (郭振星, 2013)

三、网络文学翻译的新特征

(一) 即时性

与传统文学翻译相比, 网络文学翻译具有即时性。外国文学畅销作品很快能呈现在网上, 与之相应的中文版也会在网上随之推出, 翻译者可能是翻译专家, 也可能是民间翻译团队或个人。网络文学翻译的即时性特点, 使读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文学作品的故事内容, 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当然, 和传统文学翻译的严格措辞、编辑、校对相比, 网络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 互动性

在传统文学翻译中, 译者通过自己的理解, 把原版作品翻译给读者, 与读者没有互动, 不同读者对翻译作品的理解也大相径庭。互联网给译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创造了交流的平台。在网络翻译中, 没有绝对的权威, 翻译成为人人可以参与的活动, 翻译可以是个体行为, 也可以是集体行为, 如众多译者在网络上翻译接力。读者可以评价译者的翻译, 提出建议或批评, 这有利于译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翻译, 提高翻译质量。读者与读者之间也可以交流阅读心得,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剖析人物性格。互动给译者与读者营造了一个轻松交流的氛围, 使文学作品变得更生动。

(三) 便捷性

阅读传统翻译作品需要通过纸质书籍, 而阅读网络翻译作品显得更加便捷和快捷。网络化的生活让很多人都养成了网上阅读的习惯, 上网阅读的人数越来越多, 读纸质书籍的人越来越少, 网络文学逐渐兴起, 网络文学翻译成为了文学翻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网络文学翻译的便捷性还体现在修改方便。译者通过鼠标操作就可以增删译稿, 对译文进行反复修改, 通过互联网交流, 逐渐完善译文。传统文学翻译的修改就显得不那么便捷, 但传统纸质翻译更便于收藏、保存更久。

( 四) 快餐化

网络文学作品通常篇幅比传统文学作品精短, 选材更自由, 翻译更多为意译。翻译者大多是网络文学的爱好者, 在翻译过程中报着娱乐心态, 而非盈利目的, 更多的使用网络用语等轻松诙谐的语言, 有时缺乏传统翻译的严谨态度, 有时会出现错译、漏译现象。这更像一种快餐文化。

(五) 读者角色多样化

(1) 读者兼文学翻译的批评者

读者阅读传统文学翻译作品只能自我吸收, 而阅读网络翻译作品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评论, 他们兼翻译作品的批评者。有的评论一针见血、成熟客观, 有的评论显得主观偏激, 不管批评是否到位, 文学批评在网络平台下更加大众化。

(2) 读者兼文学翻译的译者

读者们在批评网络译文的同时也争相传播自己的译文, 做起了翻译作品的译者。网络民间译者声势浩大, 力量不可低估。集体竞译推动了网络文学的繁荣, 推动了翻译市场的发展。专业的翻译有时甚至会参考民间翻译, 例如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之“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就是民间译者率先译出被人民文学出版社采用的。 (张艳琴, 2007:17-18)

四、网络文学翻译的质量探讨

网络翻译的质量受到一些传统译者的质疑, 如:利用机器翻译会降低翻译质量, 多人合译使翻译风格无法统一, 网络翻译缺乏科学的态度等等。笔者认为, 译文质量与选择的翻译工具、翻译方式没有必然联系, 而与译者有关。传统文学翻译的译者大多是翻译大家, 五四时期, 文学翻译家同时也是著名作家, 如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人, 他们首先是文学家, 其次才是文学翻译家。而网络文学翻译由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脱离, 译者水平的参差不齐, 才造成了网络文学翻译的质量鱼龙混杂。但值得一提的是, 传统文学翻译作品不一定都是优秀作品, 网络文学翻译作品也不一定质量不高。传统文学翻译经过了出版社的严格校对、编辑、包装来保障质量, 同样网络文学翻译也可以通过读者对其进行优胜劣汰来保证质量。

对于网络翻译质量的探讨又引出一个新课题即文学翻译是否需要专业化。文学翻译不同于科技翻译, 文学本来就是语言创造的艺术, “文学翻译是要用另一种语言工具, 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品读原著一样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动和美的感受” (刘建林, 2009) 。文学翻译并不要求译者的精确翻译, 而是需要译者的再创作。过于精准的翻译, 不一定能达到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也不一定满足读者的需要。

五、结语

网络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 这不同于传统翻译理论所要求的译语表达与源语表达最大程度实现对等, 也不再拘束于源语文化需植入译作之中的专业化要求。当代网络文学作品题材丰富、现实感强、风格多样、消费节奏快, 这些特征相对传统文学作品来说, 对译者的领悟能力、翻译能力和文化素养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对于原作的取与舍, 对于源语文化的传递与回避, 对于目的语文化的植入与放弃, 都是需要译者的再创作。网络文学翻译这种翻译形式不会降低文学翻译的质量, 它可以作为传统文学翻译的补充, 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 同时给传统文学翻译提供借鉴。网络文学翻译的即时、快速传播的特点满足了读者一睹为快的愿望, 读者可以给译者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帮助提高作品的翻译质量。网络文学翻译和传统文学翻译需要相互借鉴、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这样文学翻译质量才会提高, 文学翻译才能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洁.论互联网文学翻译对译介学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郭振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网络文学翻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13.

[3]张艳琴.网络时代文学翻译读者角色的多重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 (06) .

传统翻译理论 篇7

一、功能翻译原则

1. 坚持目的法则

依据目的论原理, 目的法则是一切翻译行为必须遵守的核心问题, 全部翻译经过由翻译目的来决定, 也就是结论决定办法。广泛使用的规则应该是目的规则,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连贯性规则和忠实性规则。

2. 坚持忠实原则

功能理论存在两个缺点: 因为文化具有的特殊翻译方式造成第一个缺点。假如翻译文章倡导人员、阅读人员、原文作者三者出现利益纠纷时, 翻译的人要尽力进行协调, 力求三方达到共同满意。

二、功能翻译理论的方法

在对待翻译和翻译研究方面, 功能翻译理论依据修辞功能等值原则, 存在完整的对应方法。主要有下面这些方法:

1. 段落的主题认知法

依据一定标准把原文文本分为许多段落, 找到段落的主题思想以及相互连接主题, 利用不同段落间的因果关系, 正确认识段落的全部内容。

2. 功能分类法

依据语言学研究成果, 描述功能、定义功能、陈述功能、分类功能、指令功能共同组成英语的五种修辞作用。可以再向下细分为许多小功能, 再进行与汉语的功能对比分析, 寻找翻译当中存在的规律。

3. 图式研究法

依据图式原理, 对原语和目标语的不同结构认知图式进行分析和对比, 寻求翻译规律和翻译办法。

4. 积木切分法

这种方法认为, 积木块和子句共同组成语言, 堆积积木的过程就是使用语言的过程。名词、名词性词组、名词化结构都包含在积木当中。如果将专有名词和具体名词去除在外, 积木具有自身构造, 这些自身构造都是指的句子。一个句子的核心内容依靠一个句子成分的表面意义来说明, 这一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由于翻译出事物的内在要素总和就是翻译的基本任务。

5. 逻辑推理法

为了帮助翻译的人确定所译内容的真实含义, 可以应用逻辑推理法。文中出现的句子一定有其依据。如果遇到不易理解的句子, 翻译的人则可以研究其存在的条件。利用逻辑推理办法, 得到不易理解句子的真实意思, 依据逻辑使用目标语进行说明。

6. 概念转换法

翻译工作中的概念转化过程指的是将原文中的定义转换为自身要表达的定义, 这是翻译过程中首先应该做的。

7. 直译法

依据功能等值原则, 当语言运用效果可以由语句的语义产生时, 不存在语言区别的情况下, 可以适当保留言语方面的差别, 运用直译法。

三、功能翻译理论为例分析英汉翻译

1. 以谚语的英汉对比为例

谚语是语言艺术的奇葩, 是民族各种实践经验锤炼的结果。意合手段表现在汉语句子当中, 形合手段表现在英语句子当中。所以, 在确定汉语谚语句型和英语谚语句型的对应部位时, 应该首先研究双语谚语句式的深层构造和逻辑关系, 再进行关系句型的套用。

中国的谚语“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A. plant melons and you get melons, sow beans and you get beans.

B. You reap what you sow.

分析: 分析汉语的表面形式, 4字词组是两句话的主要形式, 但都具有不同的内部含义, 所以也有不同的组合关系。直接依据语句的表面形式进行翻译, 即是A的翻译, 意思是种什么, 就收什么, 属于直译; 如果从功能目的论方面来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此谚语, 就可以选择A的翻译。从内部含义进行翻译, 即是B的翻译, 意思是做了什么事, 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这时可以选择B的形式。所以, 相同的汉语谚语, 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和不同的文体、翻译目的, 进行不同的翻译。

2. 以广告的英汉对比为例

广告也是一种文体, 它的商业价值很高, 实用性很强, 说服力和易于人们记忆是广告必须具备的要素, 说服功能是广告的核心特点, 可以说服消费者对产品进行购买。依据此意义可以得出, 在广告英汉互译中可以应用功能派原理。。

翻译目的论不重视翻译后的文章多么完美, 也不重视翻译后的文章和原文是不是对等, 它重视的是翻译后的文章的功能, 进行最好方法的选择。在翻译广告内容时, 要依据本地语言特点, 适当做一些语言处理。

还有, 世界不同民族对于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联想方面, 依据目的原则的办法, 翻译的人则应该根据当地的风情习惯进行翻译, 可以大量减少误解现象。如“White Elephant”是“白象牌”的翻译, 但在美国出售时却无人理会。研究发现, “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的联想意义是“废物”。中国人重视“海燕”的价值, 在出口产品时也常常使用海燕作为商标, 但没有料到, 西方人非常讨厌海燕。在《朗曼现代英语词典》中有关于海燕的解释, “灾难即将来到或者讥笑别人的人”。为了保证翻译后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 也就是促销功能) , 翻译的人应该理解“西方人重视事实”的意义, 在对译语进行调整时, 要依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四、结语

总之, 功能翻译理论扩大了翻译的范围, 又因为翻译活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 所以对翻译和翻译行为进行了区分, 而翻译的人语言能力的提高并不一定表示翻译能力的提高。它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翻译方面的许多问题, 这种翻译形式是自上而下, 而传统翻译形式则是自下而上, 所以功能翻译更加适宜将来的发展, 在未来的语言翻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洁.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探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1, (09) .

[2]黄永红.浅谈功能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04) .

英汉翻译中等效翻译理论的运用 篇8

翻译能够实现不同的语言文字的转换,并保持原始语言文字的含义。为了促进文化知识的广泛交流和学习,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友好促进和发展,翻译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发展事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翻译事业面临着更加巨大的挑战,为了促进各个文化环境的相互沟通和交融,翻译理论的发展应当结合时代的要求不断突破和充实,以保证翻译工作有效开展。

作为翻译理论的中心理论,等效翻译理论一直都是具有关键性的重要理论,在语言文字的翻译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翻译中遵循等效理论,通过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建立出等效关系,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化的发展对翻译工作作出了新的要求,在翻译中,尤其是英汉翻译,要特别注重对于等效翻译理论的良好运用,结合时代发展形势,加强对等效翻译理论的有效运用。

二、等效翻译理论的含义和基本原则

1. 等效翻译理论的含义

通常来说,等效翻译理论极其注重译文与原文含义的相同,译文与原文保持一致才能使读者理解相关作品。具体来说,等效翻译理论除了要求译文在语言形式上与原始文对等,还要求译文保持原文的含义和内容风格,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向读者准确传递出原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实现不同语言环境中文化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在等效翻译理论中,等效翻译被细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狭义的等效,也称作直译等效,即通过直译的方式保持译文与原文之间形式和内容的等效性;二是广义的等效,即通过意译或解释的方式进行翻译;三是形式的等效,即重视译文与原文在结构与语法的等效性;四是风格的等效,即要求译文的风格与原文风格的等效性。

2. 等效翻译的基本原则

美国翻译理论专家尤金•奈达最早提出了翻译对等理论,他认为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度十分重要,最理想的结果是,译文对读者产生的心理感受同原文一样,等效翻译理论格外重视译文与原文在含义和风格上的等效性。在等效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中,首先,应当保证译文与原文含义的贴近;此外,要实现二者意译上的相似;最后,则应当注重译文中词汇的选择,要尽可能贴近原文。在遵循等效翻译理论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相同的阅读效果,通过多样化的灵活翻译方法,注重原文的情感表达风格。

三、实际翻译中对等效翻译理论的运用

实际的翻译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和繁重的工作,译者在要保持原文意义、风格与语体的一致性外,还要通过译文传达出原文的内涵和思想。在实际的翻译中,为实现原文表层和深层含义的有效表达,应当在遵循等效翻译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重视译文的词汇选用、句法和篇章结构、文体等环节的工作,以实现翻译的等效,做好新时期的翻译工作。

词汇的等效。词汇是构成语句和文章的基础,因此,词汇的选用不是独立的,而要依据文章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结合具体的语境,充分理解词汇在文章语句中的含义,从而选出合适的词汇。一般来说,不同的文化环境存在着能够实现意义完全对等的词汇,例如许多的专有名词和技术词语,但是在实际的英汉翻译过程中,客观的文化差异必然导致表面意义相同的两个词汇无法实现等效,并且即使语境相同,由于翻译工作人员的风格不同,译文词汇的选用也会有所不同。语言的形式和内涵多种多样,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应当遵循等效翻译理论的原则,首先保证翻译中词汇的等效性,以实现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句法的等效。实现了词汇的等效,还应当实现翻译过程中句法的等效。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实现句法的等效具有较大的难度,例如,原文中单复数的转化较为复杂,在英文中,单复数的形式通常较为明显,但在中文中,单数与复数在语言上往往难以体现出来。因此,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译者不但要理解原文的句法结构,还要充分理解译文的句法结构,这是对译者的要求。通常来说,句法的等效受到词汇选用的极大影响,词汇结构若是不对等,也往往造成句法结构的不对等,影响句法结构的等效性。此外,在中文的语法结构与英文的语法结构中,定语等修饰语的位置也不相同。因此,句法的等效也是翻译过程中应当十分注重的环节,句法的等效能够有效提高读者对文章思想和情感的把握程度。

篇章的等效。篇章是语言使用的一种单位,在进行语篇的分析时,除了要分析语言本身以外,也要重视分析在不同的语境中,语言所传递出的现实意义和功能。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实现篇章的等效可以从文章上下文语境及文化语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上下文语境的分析是翻译工作中实现篇章等效的较为基础的分析方式。一般来说,对文章上下文语境的分析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理解语言语义之后,依据文章上下文的线索特征,推理并分析出不同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以实现不同英汉语言含义之间的有效转换。

此外,通过对文化语境的分析则可以在较为深层次的水平上促进翻译中篇章的等效。一般来说,文化语境是指在某一语言环境出现的特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规范等。英汉翻译工作重视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度,要在翻译过程中保证最大程度上忠于原文的语言风格、时代风格以及民族和国家的风格,重视不同语言环境下文化的差异和表达方式的异同。

文体的等效。众所周知,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语言特征,因此,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要十分重视不同文体间的语言特征,通过对文体的分析和理解,实现英汉翻译工作中文体的等效,进而实现译文与原文整体的等效。

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不同体裁的作品包含着具有差异性的文化因素,也体现着作者情感表达的侧重。在进行科技体裁文章的英汉翻译时,由于这一类型的文章所体现的文化特色较少,译者能够较为轻松地实现文体的等效,当然,文化因素的干扰较少并不意味着译者按照自己的文化风格进行翻译,在实际的翻译中,也应当注重特定体裁作品的特征,实现不同语言的良好转换。而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文化因素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翻译的过程,但正是文化因素的存在,才让读者对原作的精神内涵和风格得以领悟和理解,发挥出翻译对不同文化交流和沟通的促进作用。

四、英汉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

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可译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翻译中的可译性是指在双语转换翻译的过程中,原语的可翻译程度。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较为重视的问题。文艺时期的诗人作者普遍认为翻译难以实现原语的含义和精神内涵,但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一些现代的语言学家则开始强调语言的可译性,例如奈达、纽马克等认为只要通过恰当的翻译方式,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含义能够被另一种语言翻译出来。从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思想来看,一种语言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都是基于一定程度的,通过合理的方式,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被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因而,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在英汉翻译中,翻译的可译性限度不同,采取的翻译方式也有所不同。

保留形象的直译。一般来说,英语和汉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语言的相通性和相容性,对于具有这种较为明显的特点的双语翻译,也即是可译性较高的翻译,可以采用保留形象的直译方式,这种翻译方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保留原语中的视觉形象,例如,“Fish in troubled waters”可以直接翻译为“浑水摸鱼”;“More haste,less speed”可以直接翻译为“欲速则不达”等。此外,像“Silence is golden”(沉默是金)这种在翻译语言中没有现成直接对应的表达法和词汇,也能采用保留形象的直译方法,这种直接翻译的形式保留了原语中的形象,能够较为准确传神地表达出原语的意义和内涵,使得读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感受原作语言的魅力。

转换形象的改译。英语与汉语原本属于极其不同的两个语系,即使有着长期的交流和融合,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信仰的差异,能够通过保留形象直译方式进行翻译的文本极少,大多数英汉翻译的过程需要借助转换形象的改译方式,才能较为妥善地达到与原文效果基本等效的程度。例如,“Love me,love my dog”在汉语中的翻译为“爱屋及乌”;“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在汉语中的翻译则是“一箭双雕”,在这些俗语中,英语与汉语中的形象是完全不一样的,但在读者的心中产生的含义是相同的,由此引发的语义联想和心理感受也大体上相同。此外,在一些难以将原语中的形象原汁原味地翻译到另一种语言时,也应当适当采用转换形象的改译方式,即使译文中的形象与原文不同,但是译文中采用的修辞形式、语言风格甚至文本内涵与原语一致或接近,也能使读者产生相近的心理感受,这种方式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英汉翻译的可译性限度。

舍弃形象的意译。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读者的理解思维也有所不同。不同的语言有着自身独特的语音、词汇、修辞、句法等特点,受到风俗文化、历史沿革、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在英汉翻译中也存在着难以将原语形象具体转换的现象,通过对原语中的文本含义和思想的透彻理解,进行舍弃形象的意译,通过合理恰当的翻译方式,在翻译原语的过程中,尽量减少译文传递的效果与原文的差异。例如,“What’s been done can’t be undone”在汉语中可被翻译为“木已成舟”;“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在汉语中可被翻译为“泄露秘密”等,这种通过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的文本,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文中的思想内涵。

五、结束语

翻译是促进各个国家进行文化和信息友好交流的必要途径,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严格遵循翻译原则对于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等效翻译理论是翻译事业发展中较为核心的理论,通过实现翻译过程中词汇、句法、篇章和文体的等效,才能有效实现译文对原文表层含义及其深层的思想精神、情感理念的忠实表达,进而实现不同文化环境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英汉翻译的可译性限度问题上,可以根据翻译的可译性程度,合理选用保留形象直译、转换形象改译或者舍弃形象意译的方式,以在最大程度上传达原文的含义。充分认识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在英汉翻译中良好运用等效翻译理论的相关内容,严格遵循等效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才能有效地实现翻译的等效,促进英汉翻译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在语言文字的翻译中,充分遵循翻译的基本原则,并结合相关的翻译理论,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翻译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何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是新时期中翻译界广泛关注和努力突破的重点。本文结合当下翻译界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新挑战,首先阐述了翻译中等效翻译理论的含义和基本原则,并分析了等效翻译理论在实际英汉翻译中的具体运用,进而展现出等效翻译理论在新时期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巨大促进作用。

关键词:英汉翻译,等效翻译理论,运用

参考文献

[1]刘青芸.及物性理论关照下的英汉语义功能等效翻译分析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6:53-55.

[2]莫江燕.等效翻译理论及其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6:24-26.

[3]王建丽.论等效翻译原则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的应用[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97-98.

功能翻译理论下的商标翻译 篇9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Richard Hise的定义,品牌就是商标,是生产和销售产品时所称的一个名字、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一个统称,以便把它们从其他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中区别开来。商标就是一个商品的有声部分,如同人的名字,是代表商品的符号,并随着商品交流的扩大而声名远扬。它不仅要符合美的标准,还要新颖有吸引力。很多成功的商标译文都有能充分展示商品特点和企业形象、便于记忆、易上口、有鼓动性等特点。

二、功能翻译理论

讨论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就值得一提,翻译目的论翻译中使用功能手段的起始点,翻译行为被作为一种目的性的行为。目的论中有三个基本规则,首要的是目的规则,它是指目的决定翻译行为,就是目标证实方法的可行性。Vermeer认为目的规则是指每个文本的诞生都是因为一个特定的目的并为这一目的服务,因此目的规则指翻译应能在译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Vermeer, 1989:20)。另一个规则是一致性规则,这一规则具体指译文必须能让译文接受者理解,并在译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第三是忠诚规则,也是Vermeer称的语内连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译文应该和相应的原文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语内连贯又次于语际连贯,而这两者都要让步于目的原则。也就是说译者首要关注的应是翻译的目的而不是忠实于原文,这和传统的翻译理论中强调“忠实”和“等值”大不相同。

三、功能翻译理论在商标翻译中的应用

原文文本不再被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翻译的目的也不再取决于原文本而是译文接受者的期待和需要。为了成功地做好这个翻译,译者应该了解译语文化中接受者的具体信息。

(一)合适比等值更重要

目的论的这种观点是对翻译的传统观念等值的直接挑战,然而,等值并没有完全被抛弃。在目的论的框架下,合适是联系翻译过程的一种动态概念,是指在以目的为中心的对隐含的恰当交际目的符号的选择。反之,等值是一种静态的以结果为目的描述两文本中同等交际价值的关系。这里的价值指的是意义、文体内涵和交际效果。在目的论中,等值指能像原文一样起交际作用的译文文本的目的是适当的,保留了原文和译文之间作用的恒定性。

翻译的目的决定了适当翻译的等值形式:对直译来说,它的目的是忠实地再现原文的结构和字面意义,译者尽可能逐词逐句地选择和原文完全对应的词语意义和风格,这里的适当翻译是指在词语和句法结构上的等值。功能主义从新的角度拓宽了狭窄的视野,打破了以等值为基础理论的束缚,显示了商标翻译的多样性。

(二)商标翻译以译文为中心的原则

商标在商品销售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消费者来说,知名的商品代表着可以信赖的优质产品质量,合理的价格和卓越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好的商标翻译让人惊叹,吸引眼球,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我们把这样一些商标从英文翻译到中文时,我们常常误以为外国消费者和中国消费者有同样的文化,并且对商标有同样的理解。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在不同文化中它们传达的特殊意义。如果在从英文到中文的翻译过程中丢失或是误解了原文意义,这样的翻译注定是失败的。中文词语所蕴含的内涵和外延我们也要考虑进去,比如,一些英文词汇本身不带有贬义,但是它的译文可能造成无法让人接受的内涵意义。

商标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介绍商品的品质、特性、效用、使用方法。因此在译文文本中它的意义能为消费者理解和接受是很重要的。当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目的论的优势,使翻译在译文为导向的语境下恰当而有意义。

(三)商标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商标翻译是一种经济活动,也可当做是文化交流。从这种意义上说,它是一个复杂的代码转换,译者需要考虑接受者的社会文化、特点、审美意识和原文所传达的隐含意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销售的目的。商标翻译基于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可以用来解释商标翻译。它也是一种目的活动,如果我们盲目追求形式等值,交际功能就会丧失,目的论为商标翻译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理论前提。目的论规则是这个理论的基本原则,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方法,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劝说消费者购买此商品,这种劝说功能决定着商标翻译的方法。

不管采用哪种翻译方法,商标翻译的目的都应符合译文文本的文化特点,准确表达商品信息,这样源语和译语才能达到和谐。从某种程度上说,目的论相对比较自由,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类型和目标消费者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评价商标翻译,首先,它是否可以描述商品特点提升销售,其次,它是否可以传递商品的深层含义引起潜在消费者的共鸣。失败的翻译不可能吸引人的眼球,反而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商标翻译和企业的命运紧紧相连。

四、功能翻译理论在商标翻译中运用的实例

Skopos这个希腊词代表译者翻译的目的,他或她的翻译要为其服务的对象负责,然而,译者可以在和客户沟通后自由选择客户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并不是原文决定翻译的过程,而是译文的目的。关于翻译的方法,Vermeer指出目的论强调的是译文要采用合适的方法,但是没有局限一个具体的文本只适用一种单独的方法。而不管采用哪种翻译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译文必须从心理、美学、文化上都可以被接受。例如:电脑商标“Apple”译为“苹果”,石油商标译为“壳”就用了商标翻译中少用的直译法。在多数情况下使用音译法,因为音译法不会丢失信息,读者通过按照汉语习惯模拟的音译的词语重构原来的拼写,从而保留了商标效应。在音译的基础上融汇内在的词汇意义、内涵意义和文化来展示商品的品质。最为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Mercedes-Benz的翻译。德国汽车品牌Mercedes-Benz的中文全名音译是“梅赛迪赛—本茨”,或简略成“本茨”,内地叫“奔驰”,不仅与Benz发音相近,简洁、响亮,而且能让人领略该车风驰电掣的雄姿。另一个例子是“Nike”,意在强调这一运动品牌的鞋和衣服特别耐穿,而汉语译文“耐克”也可理解为如果我们有耐心,可以克服艰难困苦。还有一些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而采用不同的译本,典型的例子是“Johnson”,公司把它译为“庄臣”,婴儿系列叫“强生”表达健康强壮,女性系列译为“娇生”,它的效果远比本来商标好。

五、结语

不同的接受者对原文的理解都不同,传授者或是译者希望尽可能地展示原文的内容和它的功用,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这种对文本意义和作用的动态理解,显示了任何文本都只是提供信息,接受者从中选择吸引他们的消息。根据这用翻译理念,我们可以说译文是译者用目标语和其文化阐述了其他人用源语和原文化所提供的信息。

虽然到目前为止,功能翻译理论还不是很有影响力,但是它可以解释商标翻译。在这个全球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商标翻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背景是必不可少要考虑的因素。一个成功的商标翻译可以给公司或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相反,失败的翻译将会影响公司或企业的产品销售和形象。因此,我们在翻译商标时,要减少由于不同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以达到提高销售的目的。

摘要:在激烈的国际经济市场竞争中, 商标翻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对不同背景的考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翻译目的论,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有影响力的理论, 但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出发点,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阐释商标翻译。此理论并没有指出具体应该运用什么原则, 因为具体原则的选择应在特定文本中采用;但不管使用何种方法或策略, 译文必须从心理学、美学、文化上都可以被接受。

关键词:商标翻译,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

参考文献

[1]张美芳.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J].外国语, 2005, (1) :60-65.

[2]仲伟合, 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 1999, (3) :47-49.

[3]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从文化翻译理论看影视字幕的翻译 篇10

关键词:文化翻译理论;字幕翻译;唐顿庄园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28-01

一、文化翻译理论

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弗维尔为主要代表的翻译文化学派开始兴起。1980 年,巴斯奈特在《翻译学》一书中,首次对其文化翻译观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到了1990年,勒弗维尔和巴斯内特正式出版了合著《翻译、历史与文化》,提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认为翻译研究转向文化,强调翻译的本质即是“文化翻译”。

翻译的文化学派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词、句、语篇,而是文化。翻译不应该局限于对原文本的纯粹描述,其目的应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起原文在原语文化中的同等作用,只有唤起目的语读者同样的感受,才可以达到文化交流的效果。

二、字幕翻译

语际字幕翻译是指在保留原声的情况下,把原语翻译成目的语,并将目的语同步地叠印在屏幕或图片下端的过程。张春柏教授曾在《影视翻译初探》一文中,将影视剧的语言特点总结为“即时性”和“大众性”。随后,钱绍昌在此基础上于 2000 年发表了《影视翻译——翻译园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将影视语言的特点进一步归纳为“聆听性”、“综合性”、 “通俗性”和“无注性”。这些特点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考虑译文的合理性,又要充分考虑译语观众的接受性,只有观众接受了,字幕翻译才能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三、案例分析

(一)《唐顿庄园》。

《唐顿庄园》是由英国独立电视台出品的一部时代迷你剧,被誉为是十年来英国最成功的电视剧。其背景设置在1910年代英国约克郡一个虚构的庄园,讲述了Grantham伯爵一家由家产继承问题而引发的种种纠葛和摩擦,呈现了英国上层贵族与其仆人们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的人间百态。

这部英剧拥有时代剧中的一切优秀的因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精致考究的台词、多样鲜明的人物性格等等。但除此之外,该剧在中国受到热捧,高品质的字幕翻译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处理字幕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模式及案例分析。

影视字幕中的翻译既包括了语言层次,也包括了文化层次。李运兴教授在《字幕翻译的策略》一文中,对于处理文化词提出了五种模式:直入式、阻断式、诠释式、融合式和归化式。

例1、Violet Grantham: Help me do battle with this monstrosity.

快帮我过来对付这吓人的东西

Looks like a creature from The Lost World.

活像是《失落的世界》里的怪物

《失落的世界》是英国小说家亚瑟·柯南·道尔的一部科幻小说,故事讲的是一探险队到南美洲的高原上探险,却发现了一些史前生物。影片中,老太太面对的只是儿子家桌上的一个瓶插花,因不满意其造型,决心将它改造一番,便把它说成是“monstrosity”、“a creature from The Lost World”,这两个词在意思上指同一个意思,但分别译成“吓人的东西”、“怪物”既避免了重复,又能很好的体现人物性格——与儿媳意见不合,喜欢挑剔,但却不失内涵和风趣。而对于《失落的世界》是否翻译,因为译文中添加了书名号,可以让观者理解这是出自一部作品,忠实原文而又便于理解。

例2、Carson: If you ask me, this Miss Swire, who, if may interest you to know,

依我看,那位斯维尔小姐,你可要知道

is not to be found in Burke’s peerage or Burke’s Landed Gentry,

她既非贵族 又非名门

has an eye to the main chance.

可盼着嫁入大宅呢

I like to see things done properly, Mrs Hughes

我喜欢门当户对 休斯太太

Matthew带着未婚妻Lavinia回到庄园去见他的家人。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具有贵族文化的国家。Burke’s peerage意为《伯克贵族名谱》,于1826年首次出版,是由一位名叫John Burke的爱尔兰系谱学者编撰,此后定期更新再版,该书列出了英国世袭贵族和准男爵的姓名,在英国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被誉为“皇室贵族圣经”。在字幕翻译中,若直接译出,既占空间又会使观众产生疑问。而将其译成“既非贵族,又非名门”则一目了然。另外,像“名门贵族”、“嫁入大宅”、“门当户对”这类的字眼在中国的影视字幕中非常常见,用汉语中常见的四字成语代替英语中的专有名词,虽忽略了字面的含义,但却获得文化上的认同。

四、结语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过程,不仅仅是语言层面,更是文化层面上的。所以,仅从言语的字面意思上去理解是不够的,而要从说话者的社会文化语境去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本文从文化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将影视字幕看作是有文化内涵的文本,从整体上对文本进行分析,将源语文化最大程度地传递给目的语观众,使目的语观众能够更加准确深刻的去理解,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李运兴. 字幕翻译的策略[J]. 中国翻译, 2001(4).

[2]刘婷. 从“文化转向”角度看字幕翻译的文化传递作用[J]. 大学英语,2015(2).

[3]钱绍昌. 影视翻译——翻译园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 中国翻译,2000(1).

[4]曾文雄. “文化转向"核心问题与出路[J]. 外语学刊, 2006(2).

[5]张春柏. 影视翻译初探[J]. 中国翻译, 1998(2).

传统翻译理论 篇11

关键词:功能理论,实用性转向,翻译能力

1、前言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功能翻译理论在非文学领域显示出“较大的灵活性、较高的科学性和易操作性。” (方梦之, 2004:2 9) 国内近些年来, 也有不少学者就其对非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撰写了论文和著作。最为系统的当属贾文波的著作《应用翻译功能论》, 该书系统地探讨了不同类型功能文本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 为应用文翻译提供了指导性意见。那么, 正在蓬勃发展的翻译教学是否也能从中获得些启示呢?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 使得翻译教学的内容、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顺应社会对人才实用性和文本实用性的要求, 翻译教学开始转向了以满足翻译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面对翻译教学的这种实用性转向, 克里斯蒂安·诺德 (Christiane Nord) 在其《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一书中就提到了该理论与译者培训的关系, 但在国内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旨在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切入点, 探讨翻译教学中分析文本功能、选择翻译策略、注重翻译过程与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之间的关系。

2、现代翻译教学的发展趋势

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要求翻译教学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 使翻译更为全面地参与语言的社会功能, 当今的翻译教学日渐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2.1 教学观念的变化:课堂、校园→社会、市场

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翻译教学应当放眼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 要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 (刘宓庆, 2003:18) , 要从社会和市场的发展中汲取动力。

2.2 教学内容的变化:以文学翻译为主→以应用文翻译为主

传统翻译教学多选取文学作品作为素材, 如今, 文学翻译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许多领域都要求译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是具备利用各种翻译资源获取所需学科知识的能力 (王湘玲, 毕慧敏, 2008:53) 。因此, 翻译教学素材也逐渐转向科技、经济、贸易、旅游等各个领域的应用翻译。

2.3 教学模式的变化:

2.3.1 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中心

传统翻译教学一般都会采用较单一的教学步骤, 即:学生完成练习, 教师给出参考译文, 结合译文讲解技巧。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翻译最重要的特点:翻译往往并不具有唯一正确的译文。现代翻译教学则将这一传统模式进行颠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教师不再提供唯一的参考答案, 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 必要时给出一定的指导性意见。

2.3.2 重翻译结果→重翻译过程

如上所述, 传统翻译教学只关注最终译文的产出, 忽略了翻译过程。学生翻译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依赖于教师给出的译文, 对自己的思维缺乏理性分析。现代翻译教学注重在翻译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让学生对自我的思维过程和产出的译文进行分析、总结, 使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认识。同时通过加强翻译过程, 翻译结果也必将得以改善。

3、功能翻译理论与翻译能力的培养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能力的培养而非语言的熟练程度。 (A feature common to the functionalist scholars engaged in translator training is……emphasizing the specific nature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s against language proficiency.) (N o r d, 2 0 0 1:1 4) 诺德提出, 通过事先对源语文本功能与翻译目的的比较分析, 译者才能对翻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定位, 而后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By comparing the Skopos with the source-text functions before starting to translate, translators should be able to locate the problems that will arise in the translating process.They should thus be able to devise a holistic strategy for their solution.) (ibid.)

在翻译教学中可以借鉴赖斯对文本类型的功能特点的划分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对信息性文本 (i n f o r m a t i v e text) , 如新闻报道、旅游指南等源语文本的翻译, 就应译为“质朴的散文” (plain prose) , 并在必要时将原文意义“显化” (explication) ;对表达性文本 (expressive text) , 如文学作品, 则要求学生在翻译时注重原文的美学价值, 采用“认同法” (i d e n t i f y i n g) , 准确传达出原文的艺术性;对呼唤性文本 (operative text) , 如广告, 则要注重广告接收者的反应, 采用归化译法, 等等 (李长栓, 2004:66) 。在翻译前确定文本功能及翻译目的,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全面认识, 翻译的目的性增强, 对翻译策略的定位也更准确。

分析文本功能, 选取翻译策略是翻译教学的重要一环。学生的主动性由此得以体现和发挥。如采用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形式,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翻译思维过程之中, 同时利用“挑刺”环节, 让学生对译文不断改进。笔者曾尝试让学生用方言 (如兰州话) 翻译一些俚语、黑话, 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的关系。

4、结语

功能翻译理论对文本功能进行了划分, 并对相应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归纳, 这就为翻译训练提供了思路。同时, 该理论对非文学类文本的指导作用也为今天注重实用性的翻译教学提供了借鉴。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教学使学生的翻译能力在分析文本功能、选择翻译策略的过程中得以提高, 因此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5]王湘玲, 毕慧敏.建构基于真实项目的过程教学模式[J].上海翻译.2008 (2) :52-56.

上一篇:大学校徽下一篇:职业教育在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