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资本的国际视角

2024-08-04

智力资本的国际视角(共3篇)

智力资本的国际视角 篇1

摘要:当今, 智力资本在企业竞争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怎样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智力资本, 发挥智力资本的巨大潜力, 是我国企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了智力资本各构成部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并从智力资本视角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智力资本,企业绩效,人力资本

现代社会中, 知识己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以此为标志的知识经济已经成为21世纪主导的经济形态。在知识社会的今天, 人们已经认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取决于厂房、设备等物质资本, 而在于企业员工的创造能力、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等智力资本。怎样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智力资本, 发挥智力资本的巨大潜力, 是我国企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 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应当将经济增长的源泉和企业竞争的重心, 从物质资本转移到智力资本上来, 以更系统更合理的方法去管理企业的智力资本, 此举对企业价值增值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文献评述

“智力资本”这个词最早是由西尼尔 (Senior) 在1836年提出的, 它是人力资本的同义词, 并且Senior认为智力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及技能。人力资本作为智力资本中最基础最主要的资产, 是创造智力资本的核心。人力资本来自于员工的能力、动力和忠诚度等等。长期以来, 人力资本被认为是企业的关键资源, 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有直接的关系。

早期人力资本和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之一来自Benson and Lohnes (1950) , 总结了有技能的人力资源雇佣密度的差异是系统的, 与工厂的主要流程和市场有关。之后许多研究证实拥有技能、知识和能力的人可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旨在增加雇员技能、知识和能力的投资有利于提高个人生产力和增进企业绩效。Pfeffer (1993) 更进一步提出, 希望在当今全球竞争环境下成功的企业必须进行适当的人力资源投资来获取和保留比竞争对手更出色的人才。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发现, 包括教育水平、经验和技能在内的人力资本属性, 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特性显著影响企业的成果。劳动力质量能显著地解释企业间生产力的差异, 对企业增强回报和增加运营规模的能力也有显着影响。Black (1995) 等证明人力资本是组织生产力的决定要素。他们认为人力资本通过各种途径给企业创造了价值, 最明显的是企业在通过价值链创造最终产品附加价值的过程中, 人力资本与各种投入品相结合转化为最终产品, 从而提高了产品的附加价值。

二、智力资本对企业的绩效影响分析

从广义上来看, 一个企业的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也就是: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

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企业员工身上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综合, 是智力资本结构中具有主动性的要素。人力资本中很大部分是隐性的, 具有社会复杂性, 例如经验和技能要激活这些隐性成分, 才能与其他资本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对于员工来说, 他们需要激励才能使他们的技能和知识得以开发和利用, 所以组织文化对雇员的招募和保留有重大影响。组织资本包括组织结构、运作系统、流程步骤和任务设计、信息基础设施、资源获取开发和配置系统、激励、控制和绩效评价系统、组织文化、价值观等等。组织资本的主要作用是结合组织资源进入组织过程来创造价值和持续竞争优势。关系资本主要指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这种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主要需要人力资本的配合和支持, 从这个角度看, 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是不可分割的。较高水平的员工素质和交际能力 (即高水平的人力资本) 能够为企业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客户, 为企业带来更和谐的合作伙伴关系 (即促进企业关系资本的增加) , 最终能够带来企业绩效的增长。

结构资本作为一个整体是属于公司组织的一种知识资本, 包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 二者对企业的绩效影响分析如下:组织资本对企业产生多重影响, 包括在劳动生产率、工资、劳动力需求等方面, 由于度量组织资本存在一定的困难, 组织资本的定量研究并不多。一些行业内研究结果显示, 组织资本越高, 企业生产力越高。经济行为根植于更大的组织间网络, 外部关系在企业获取补充资源和能力、开发新的商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企业管理企业间关系的能力提供了一种竞争优势, 关系资本表达了企业间关系对企业绩效的价值。一般认为, 企业间的关系可以有获取更多资源、直接导致竞争优势和促进学习等作用。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通过社会关系能够积累的有形和无形资源的综合, 它能够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 智力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对企业绩效都有很重要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企业智力资本是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的。如果投资者对智力的组成部分赋予不同的价值, 那么从智力的各个组成部分去分析、理解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更具有可行性。本文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智力资本的引进和运作, 进而提升智力资本效率, 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三、提升企业绩效的对策及建议

(一) 树立智力资本的投资理念

单位企业智力资本的生产与转移具有成本, 获取它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因此社会各方比较重视对智力资本的形成进行投资。但在智力资本的转移成本付出方面, 企业目前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智力资本是人类对客观规律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与个人因素密切相关, 因而每个人所掌握的智力资本在性质、种类和数量方面都不尽相同, 没有一个人能掌握决策所涉及的全部智力资本。因此, 为了有效决策, 必须设法从别的个人或组织那里获取智力资本, 这就形成了智力资本的转移。如果是要把别人的智力资本变为自己的智力资本, 就需要花时间来吸取信息, 时间就是成本, 对某些决策而言这种成本可能很高, 甚至包括坐失良机。如果是要把别人的智力资本引入到自己的决策之中, 那么一方面要支付智力资本本身的价值成本, 同时还要支付价值传输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更为重要的是, 企业还需要支付对一项智力资本是否有价值或者引入其是否合算的甄别以及甄别错误的成本。这说明了支付转移智力资本成本的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通过学习变别人的智力资本为自己的智力资本, 这要支付学习的费用, 同时还要承担时间的风险;第二种是通过引进将别人的智力资本变为自己的智力资本, 这是智力资本投资中一条快速而又有效的捷径。

(二) 加强学习型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

企业的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显性知识是可被编码的知识, 可以被抽象并储存在客观世界里, 在没有知识携带者参与的情况下, 也可以被理解和共享, 容易交流和转移是显性知识的主要属性。隐性知识是直觉性的和不能被明确表述出来的知识, 这部分知识包括企业员工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层的领导能力、团队精神等。在没有知识携带者参与的情况下, 这类知识很难被交流、理解和共享, 这类知识要通过对人类行为的观察和知识诱导活动才能获得, 这种知识是通过团队成员在组织结构环境中互动而获得, 通常这部分知识很难转移和复制。因此, 创造知识共享的机制、培养知识共享的文化才是促进知识共享的根本措施。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第二, 加强企业精神的培养, 注重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民主、奉献的企业精神。第三, 在招聘中进行企业文化的引导, 尤其是企业价值观念的导向性传播, 让潜在员工了解企业文化, 特别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 从而吸引那些认同企业价值观念的应聘者。第四, 通过培训灌输企业文化。企业的培训内容不仅是技术和专业层面, 更要加强精神层面, 体现人文关怀, 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培训文化。第五, 企业文化要融入员工的考核与评价中。通过考评, 表扬奖励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员工, 并引导其向着企业文化所认同的方向发展。通过对员工是否遵守企业原则和价值观的考评, 可以督促员工用正确的方式去获得业绩, 从而保证企业的长期利益。

(三) 建立与完善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企业的智力资本不仅由于其时效性而需要不断地开发与创新, 并且以其价值高、确认难、流动快的特点而具有易受损、易流失和易浪费的风险。与物质资本流失的速度相比, 智力资本由其具有追求自身最高价值的主观意愿, 其流动的速度会更快, 范围也更广, 以至所引起的影响也更大。因此, 怎样保持和保护智力资本, 尤其是怎样使这些智力资本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便成为进行战略性管理智力资本的一个核心问题。要保证智力资本的有效运转与持续创新, 关键就在于能否创立一种机制去保障存量智力资本能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一起投入到真正的价值增值活动中, 并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机制还能够保障智力资本不断创造新商业机会的创造性能力。这种机制首先是对智力资本要素中最活跃、最易流失的人力资本, 尤其是对企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知识型核心人力资本的开发与激励。制定能够满足知识型员工这种全面需求和期望的激励制度, 不仅是吸引和留住一流知识型人才并使其不断增值的前提与基础, 也是对智力资本管理的一种严峻挑战。总之在现代企业激励机制中必须要强调以人为本, 通过对人力资本的尊重、理解、重视、使用、发展、关心以及服务, 来有效激励人力资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 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契合。

(四) 加强智力资本的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的核心基础, 在智力资本的营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智力资本是能够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 是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知识、技能及经验的总和, 而这些知识、技能和经验是蕴藏在员工个人的头脑之中的, 没有具有一定知识的员工, 智力资本所需要、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就不能活化, 不能营运, 更不能转化为市场价值。因而要想测度与管理好企业的智力资本, 必须首先侧重于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应重点解决如何开发员工能力和如何促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以及增强员工创造力三个问题。

基本思路:对我国企业的现有能力进行分解, 并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本进行测度, 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出发, 分析企业在人力资本储备上的差距, 有针对性地对人力资本进行规划和投资, 进而促进企业能力发展, 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基本内容:构建员工能力模型, 在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岗位设置和工作性质以及内容的描述、对员工能力进行评价、针对员工能力评价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创造各种环境和机制, 促进员工个体智力资本的交流、共享和转移。其中, 能力模型是企业岗位设置和工作设置、能力评价和能力开发的基础, 岗位设置要随着企业战略和能力定位的改变而改变, 员工能力评价是员工工作分配和能力开发的依据。

(五) 系统化运作智力资本

在智力资本向市场价值转化的过程中, 人力资本是核心, 是一切价值创造活动的主体与基础;但人力资源绩效发挥的程度往往取决于企业的组织设计、岗位的设置、人员的配备、工作流程的优化、管理制度的规范、有效的沟通以及科学的激励机制等整个组织系统的运作过程。尽管企业结构资本由人力资本所产生, 但形成之后它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提供“基础设施”或“知识平台”, 它可以为激励人力资源创造知识并发挥知识的增值作用提供重要的支撑, 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本的有效结合是企业发展战略实施并可能成功的首要要素;但要使这种有效互动和科学匹配能够创造出知识并走向市场实现价值, 还需要强有力的市场资本, 需要必要的营销网络和相应的顾客忠诚, 市场资本是保证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价值实现的主要条件与重要途径。可见, 企业智力资本是企业人力资本、组织结构资本、市场资本、知识产权资本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其中每一要素创造未来经济收益的能力都因为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包含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任何一个单独要素都不可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对智力资本进行战略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智力资本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共同整合、共同推动企业发展方面。也惟有如此, 才能发挥人力资本的最大效用, 从而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艳莹, 原毅军, 军丹.企业价值导向的智力资本分类与管理[J].软科学, 2005, (3) .

[2]、卢馨, 黄顺.智力资本驱动企业绩效的有效性研究[J].会计研究, 2009, (2) .

[3]、蒋琰, 茅宁.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谁对企业价值创造更有效[J].会计研究, 2008, (7) .

智力资本的国际视角 篇2

随着信息时代热潮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组织形式发生重大改变, 企业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大量依靠能力而不是实物资产的盈利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知识和信息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 并且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着直接的联系, 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因此, 企业价值创造及其增长的核心因素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资本, 而是现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广泛重视并研究的智力资本, 如员工特有才能、先进的营销网络渠道、企业品牌知名度、企业特有的组织流程等智力资本要素, 他们在股东价值创造中的地位正在不断攀升。智力资本不仅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而且是企业未来创新和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然而, 传统的财务报表是以财务资产为基础的, 其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价值的全部, 所以已经难以准确地报告企业的实际情况, 财务信息体现的公司价值和公司市场价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A.C.利特尔顿, 2001) , 企业真正的价值恰好是由隐藏在传统的资产负债表背后的智力资本创造的。而事实上目前大部分的智力资本信息没有予以报告, 由于智力资本要素的投入、使用和产出效应与财务资本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此又不能简单纳入现有的财务报表中进行反映。这种智力资本信息缺失的状况将导致企业资源的使用难以达到最优水平, 智力资本不能引起管理层的重视。对于外部投资者而言, 由于缺乏对智力资本信息的了解, 容易低估企业的价值。

因此在当前知识经济环境背景下, 迫切需要对未能反映智力资本价值的传统财务报告进行变革与拓展, 或者采用一种全新的报告框架来对企业智力资本信息进行披露, 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内在价值。对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研究正是对新型商业模式下企业发展驱动因素的概括与说明, 也是对传统财务报告进行的拓展与创新。

1 国外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研究的重要成果

1.1 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方式选择

对企业智力资本进行报告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即解决信息市场里无形资源信息缺失而引发的一系列经济问题, 如金融资本的不当配置、企业和资本市场沟通障碍等 (Healy PM, Palelu K G., 2001) 。智力资本不同于有形资产的软资产, 对于智力资本报告的编制方法以及与传统财务报告的关系, 目前有两种做法:独立的智力资本报告形式和基于上市公司年报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方式。

最早的智力资本报告诞生于瑞典, 就是以独立报告的形式发布的。1994年瑞典Skandia保险公司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份智力资本报告, 并于1997年首次以智力资本报告表的形式反映, 开创了智力资本报告的先河。自此智力资本理论与实践应用有了飞速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 国外已有250多个公司每年公布独立的智力资本报告 (Guthrie, 2005) 。这种报告以企业愿景、知识资源、知识活动以及组织绩效等几个方面进行披露, 且总体上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欧洲报告大体上遵循“三部分结构”的基本框架 (曾洁琼, 2006) :首先描述公司的经营模式、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然后对公司的知识管理进行分析;最后描述智力资本的具体要素及创造和更新智力资本的活动。 (2) 报告展现出企业以知识战略为特征的运作过程与结果。知识管理的发展是智力资本报告建立的基础, 报告即是对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全方位的揭示与披露。 (3) 以知识资源为核心的智力资本形态通常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表征。 (4) 通过智力资本报告能说明企业知识资源和新知识的发展动态性与相互关联性。企业更重要的是反映各元素内在的关联性, 这种关联性说明了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作用机理, 是智力资本报告的核心内容。

对于独立的智力资本报告, 由于目前完全是自愿性信息披露, 每个企业根据其自身情况不同都有各自特点, 尤其因为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间存在差异, 其智力资本的呈报形式和呈报内容也各不相同。虽然目前对智力资本的三大类别 (人力资本, 结构资本, 关系资本) 已基本统一, 但在每一类别中所披露的项目指标及数量均是因企业而异, 各具特色。综上这些差异造成了智力资本报告缺乏可比性, 因此在企业中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另一种是基于上市公司年报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 即在上市公司年报中对财务资本信息披露的同时, 通过对公司经营情况分析、董事会报告等非财务信息形式, 将有关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出来。这种形式由于能够弥补财务信息局限性和不足, 全面体现企业综合竞争力, 因而一般企业都可以采用。这种智力资本报告方式在国外已经形成理论框架并开始运用。Guthrie等人在1999提出用智力资本来架构企业年度报告, 随后许多已发表的研究都依赖年度报告作为确定企业智力资本报告实务状况的工具 (Abeysekera, 2002;Bozzolan, Favotto和Ricceri, 2003 ;Brennan, 2001;Guthrie, 1999;Guthrie等, 2003;Olsson, 2001) 。在此基础上, Bozzolan (2003) 、Mohammad (2005) 等人开发出一套以企业年报为对象的智力资本种类和组成的描述性框架, 为企业智力资本报告通过年报形式进行披露奠定了基础。

基于年报的智力资本报告不像独立报告那样以经营模式、价值观、使命愿景和知识管理问题为中心, 它表现出的是叙述的形式, 即基本上描述公司的智力资本和分析其构成要素却未特别强调度量这些要素的具体指标, 这是两者最明显的差别 (曾洁琼, 2006) 。这种报告没有将“叙述”和“量化”方式结合起来, 此外, 在考虑智力资本资本化时, 未来报酬使用的不确定性势必造成相当一部分的智力资本不能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 即以牺牲大部分本应对外报送的智力资本信息为代价, 这是此报告方式的局限性所在。但其优点在于其渐进的改良主义较容易为各方接受, 尤其现在智力资本报告还处于新兴阶段, 报告准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无论是在哪一种智力资本报告中,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都不像财务信息披露那样有特定的格式、标准和审核方法。FASB的一份特别报告中指出特定的行业甚至是个别企业其智力资本信息是不同的, 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套标准体系来对其进行规范。

1.2 对企业独立智力资本报告的规范

独立的智力资本报告由于没有具体的准则, 报告的形式各种各样, 内容也各具特色, 所以造成企业间不具有可比性, 从而大大减弱了通过智力资本报告进行评估决策的意义。针对这一问题, 20世纪90年代后期, OECD提出为向外部报告智力资本建立指南这一目标, 在欧盟科技与创新部门组织下, 形成代表性的研究成果“Meritum指南” (Meritum, 2002) 和“DMSTI指南” (DMSTI, 2003) , 这两个指南成为世界各国智力资本报告应用方面的纲领性文件。2004年, 日本经济贸易产业部提出在OECD框架下建立日本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指南的意见, 并于当年发布了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指南 (GIPID) 。各国指南的发布大大推动了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应用, 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等国在2003年后发布智力资本报告的企业已达数千家。下面对这些主要的指南做一简要介绍:

1.2.1 Meritum指南

Meritum指南是1999年由欧洲6国 (丹麦、法国、芬兰、挪威、西班牙、瑞士) 组成的Meritum项目小组 (Measuring Intangible to Understand and Improve Innovation Management) 从外部信息沟通的角度, 给出的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编制内容和方案要求。该指南主要是对智力资本的对外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其核心部分给出了一个“智力资本报告的模型”:

(1) 企业愿景:包括企业的战略目标、关键的无形资源和核心竞争力这3个方面。陈述应具体说明战略目标是怎样为顾客和股东实现价值的;关键的无形资源是怎样帮助公司来实现其战略目标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正是在报告中企业愿景部分应该陈述的事项。

(2) 无形资源和无形活动的概要:在此部分的信息披露中, 公司已经拥有并控制的无形资源和为实现战略目标在未来所需要的无形资源的信息披露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还有无形活动的实施情况。实质即是智力资本的全部内容的框架, 可以划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 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创造价值的关键。

(3) 指标系统:公司的指标系统将充分展示公司如何应用、处理其所掌握的无形资源。智力资本报告的阅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指标来理解公司的智力资本信息, 评价公司是怎样有效实现其战略目标的。报告指标应该反映公司自身认为对管理和监控重要的要素, 并且都必须是可检验的, 即便在不经过特定审计的情况下也应如此。这些指标的定义、列示和评价所应遵循的原则也应该在报告中有所阐述。

此外, 该指南还在最后一部分指出了在准备智力资本报告中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智力资本的信息如何收集, 公司内部应该由谁来准备这些信息, 报告的频率等。

1.2.2 DATI指南

DATI指南是2003年在丹麦科技与创新部门的资助下由Jan Mourisen 教授主持完成, 指南明确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和资本市场信息需求服务的, 指南从智力资本报告要素、怎样准备智力资本报告、对外智力资本报告和报告的工作流程等4个方面加以指导和说明。根据Danish指南中的智力资本报告, 一份智力资本报告应包括4个要素:知识描述、管理上的一系列挑战、一套计划和一系列指标。这4个要素一起共同表达公司的知识管理情况, 并将公司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与公司对知识资源的需求联系了起来。

(1) 知识描述:

该部分表达了公司的目标是增加使用者所接受的公司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创造使用价值时需要一系列的知识资源, 知识描述指出了在创造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时, 公司愿意提供的知识资源, 哪些资源是必需的, 它将使用者的知识资源和公司的知识资源合并为了一体。

(2) 管理上的一系列挑战:

它强调了通过公司内部发展或外部资源整合增强知识资源。可以通过增强与创新型客户的合作、发展特殊领域的专业技术、更好的洞察公司的控制流程等方法来实现此目标。由于它们在某一固定时期都有特定的水平, 通常不会每年都发生变化。

(3) 一套计划:

这套计划用以解决管理上的挑战。计划涉及如何组成、发展和获取知识资源以及如何监控它们的范围和成效。

(4) 一系列指标:

使追踪计划是否得以实施以及管理挑战是否得以解决成为可能。这些指标通过量化人们的创意构想来使无形资本变成有形, 且可观测、可评估。

这4个要素结合在一起, 便于我们对企业知识管理进行分析。需要强调的重要一点是:这些要素是内在相关的, 它们彼此联系、密不可分, 一旦对4要素的分析全部完成了, 这些分析的结果就形成了智力资本报告。

1.2.3 日本的GIPID (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指南)

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指南 (GIPID) 是日本经济贸易产业部在借鉴了以上两个欧洲指南的条件下, 在OECD提出的框架基础上, 并结合该国的实际经济情况, 于2004年建立的一个纲领性指导方案。旨在应对新经济形势下新的挑战, 为未来智力资本报告的构建提供基础。指南中特别强调信息披露的透明性、可比性、且易于理解, 并不可忽视对商业机密的保护。按照决策有用性原则, 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项目应该是对投资者有用的信息, 如果按照Meritum指南中的分类标准, 将被披露信息划分为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人力资本, 那么在CIPID构建的框架中, 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的披露明显占显著地位, 这正符合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要求。根据日本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指南的意见, 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指南应遵循以下5个基本原则: (1) 信息披露是自愿的, 知识产权信息可作为公司相互之间和公司与市场之间进行交流的公共语言。 (2) 信息披露目的是展现出知识产权信息与公司智力资本管理的相互关系, 因为智力资本管理包括知识产权战略管理。 (3) 为了避免理解误差、评估合理, 我们期望信息披露以同一个基本假设为前提, 并以大量的数据为基础。 (4) 除了固定的基本信息披露, 还应有一些零星的特色信息披露, 并且在披露形式上和基本假设上要保持一致性原则。 (5) 此指南希望对中小型企业、大规模公司和在创建初期的公司都同样适用。

1.2.4 Meritum指南、DATI指南和日本的GIPID之间的比较

Meritum指南和Danish指南基本是同步发展的, 而日本的GIPID相对要滞后。 Meritum指南和Danish指南对智力资本报告的提议是很相似的, 他们都将智力资本报告作为与股东信息交流的平台;在指南中所提供的建议都可视为管理工具;他们以一个基本的理论假设为前提:企业以知识管理为基础, 智力资本报告正是知识管理工具的一个部分。所有的指南都认为企业需要开发他们的知识资源, 尤其是业务流程和技术, 强调重视管理无形资源。Meritum指南重在提供一个智力资本报告的概念框架, 更多地是概括性的理论描述;而Danish指南更多的致力于具体的方法, 从这个角度看, Danish指南可被视为对Meritum指南中总体原则的更具体的应用, 因此更加成熟。

GIPID没有像以上两个指南那样体现基本的理论假设, 如果说后者是管理的工具, 那么GIPID可被看作是对管理工具的应用。尽管一些公司样本显示强调人力资本 (比如人的知识) 是不可忽视的, 但GIPID中并不重点关注于人力资本, 更多的是对知识产权信息的研究。GIPID中不包括任何对具体指标的建议, 它强调每一家公司的唯一性, 因此对每一个智力资本项目都列举出一长串指标是不可能的。因为智力资本指南应该主要强调基本的概念和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而不是提供一系列的指标来让企业遵从。Sakakibara等人调查了日本金融分析师对智力资本报告的态度, 同样发现分析师更倾向于较少的约束性衡量要求, 诸如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和给出一个基本定义即可。

1.3 对基于年报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要求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除了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角度重视对企业自发披露智力资本报告外, 事实上,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充分认识到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已经在扩展财务报告信息方面做出一些实践性的尝试, 2002年开始研究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 特别是对不能列入财务报表的无形资产信息披露提供披露格式、内容与标准等。

由于基于年报的智力资本报告划分为强制性披露报告和非强制性披露报告, 而强制性信息披露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已经有了统一的标准, 所以目前应主要在自愿性披露报告方面加以引导与发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从4个方面来引导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形式。 (1) 一般信息:公司的销售量、生产能力、装备线等信息;公司核心业务的主要供应商;销售额占前20位的客户名单;雇员总数;公司与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比较;劳动者与管理者关系。 (2) 良好行为标准信息:与国外政府的交易是否正当;公司人权保护状况及相应的监控措施;与存在政治风险的国家交易情况。 (3) 公司政治成本信息:公司对政治组织与政治有关的活动捐款及费用。 (4) 潜在负债信息:对可能影响到空气和水源的公司排泄状况的分析和评估等。

早在1994年,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就发表报告, 从10个方面总结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报告的需求, 其中与智力资本信息报告有关的是:管理对风险和机遇的评估、体现公司“核心能力”的指标;公司业绩与相应的奉献、机遇及“核心能力”指标的对比;股东及管理层信息;董事会目标及公司战略;产业结构对公司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描述等。随后在美国AICPA的《改进企业报告——面向用户》的研究报告中, 提出了企业财务报告应当提供评估和衡量投资风险所需要的信息, 并构建了五大类10个要素、有别于传统报告的以历史性、定量化为主的信息体系。

近年来, 加拿大、荷兰、法国、德国、马来西亚与印度等国也都对企业智力资本信息在年报中披露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Burgman, 2007、 Anne, 2002、 Bontis, 2002、Chen, 2004、 Philip, 2005) 。2005年10月,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B) 发表了一份关于“管理平衡”理念的探讨文件, 即是对财务信息披露进行补充的一份报告, 特别强调了对企业经营及业绩情况从本质上进行披露。类似地, IASB报告中的“无形资产”项目也提供了一些在年报中的智力资本要素的披露。

2 我国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研究取得的成果

2.1 智力资本报告的构建与应用

国内对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是从报告的框架结构和报告的应用上进行的探索。在智力资本报告的框架结构方面, 较早进行研究的是谭劲松, 他在1999年的《企业智力资本会计》一书中就提出:应建立与财务报告既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的智力资本报告体系。随后徐程兴在对智力资本报告目的进行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由智力资本报告主表、附表及报表附注所组成的报告框架。而曾洁琼提出四维度的企业智力资本报告框架, 包括反映企业智力资本现状的智力资本状况表, 动态体现智力资本流量情况的智力资本流量表, 提供智力资本预测性信息和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的智力资本预测表, 以及对所包含信息进行必要补充和解释的智力资本备忘录。虽然将智力资源纳入财务会计范畴并通过财务报告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是智力资本会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职能, 但是知识经济的特点和需求决定了这并不是智力资本会计的全部内容或惟一目的 (曾洁琼, 2006) 。也就是说, 我们应该改变会计界长期以来形成的、将智力资源纳入财务报表这种传统的、许多年来占据支配地位的思路。

在智力资本报告的应用方面, 我国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基于年报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 智力资本信息在上市公司的年报、招股说明书、配股说明书、季度报告中都可以散乱的看到,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的大量阅读, 我们发现在优质公司中已经含有大量的智力资本信息。而且, 在我国建立智力资本报告, 用以披露智力资本信息的设想在国内的可行性也已经得到证实 (张丹、张韵, 2006)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司治理中心评出的2006年度上市公司100强中, 在A股上市的49家企业2001~2005年5年间共226份年度报告中,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有关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客户资本等构成的智力资本信息内容已经存在 (张丹, 2008) 。我国科技部联合国家统计局在2007开始进行“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活动, 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员工、研究与开发等与智力资本有关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 说明企业智力资本的信息开始受到国家职能部门关注。

2.2 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要求

我国许多学者也提出对企业非财务信息的创新等思想, 要求企业应披露预测性信息、知识资本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全面收益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等 (李惠琴, 2005) 。2001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中对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提出11个项目要求, 其中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情况以及董事会报告。在董事会报告中, 一般会对公司经营情况、主要供货商、客户情况、在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以及新年度经营计划等加以披露。与美国AICPA的信息披露建议相比, 我国上述有关扩展信息的规定仍有差距, 主要倾向于政府监管, 而非出自于市场需求, 未能走出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误区。即便是美国的AICPA上述信息报告内容, 也远不能满足投资者在决策中对企业价值等信息的需求。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中, 新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及上市公司年报以及招股说明书中强制性信息披露中,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以及公司治理以及董事会报告就涉及到智力资本信息。总之,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 通过年报形式来发展与规范智力资本报告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3 企业智力资本报告进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国内外对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研究已经有了总体的轮廓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其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重大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内容的争端

由于智力资本完全是新兴的和自愿披露的内容, 那么究竟应披露哪些内容, 对此各方利益相关者产生了争议。许多公司甚至不愿公布智力资本报告, 原因在于: (1) 害怕泄漏可能损害公司竞争地位的那些比较敏感的信息; (2) 不愿承担智力资本报告带来的过多负担; (3) 准备和公布智力资本报告的成本太高。因此, 金融分析师认为在智力资本与企业增长预测方面, 智力资本报告并没有多大价值, 金融机构对此采取了等待观望的态度。

3.2 缺乏智力资本报告的公认框架结构

无论是独立的智力资本报告形式还是基于上市公司年报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形式, 各个公司的智力资本报告中使用的语言、结构和指标五花八门, 没有公认的指导方针。虽然在国外已经诞生了一些相关的指南, 但也只是一些框架性的阐述, 并没有强制规定企业必须遵循这些指导方针, 因此他们仅仅为公司提供了方向, 尚难以推广, 所以智力资本报告短时间内无法标准化。现有智力资本报告方法的混乱成为了公司横向比较的天然屏障。

3.3 智力资本报告发挥预期作用的障碍

发布智力资本报告的目的之一应该是有助于金融分析师提高对现金流量的预测水平, 减少预测的波动性。金融分析师们最终感兴趣的一向是公司未来的业绩, 他们应该能从影响资本成本的智力资本报告分析中近似地预测公司的未来现金流量。然而, 现有的智力资本报告很少建立与现金流量预测之间的联系。此外, 目前公司已经公布的智力资本报告中, 其披露的无形资源和活动也无法与公司的战略目标建立起一种清晰的联系 (Roos, 2001) , 这就使得智力资本报告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其价值自然大大降低。

3.4 智力资本报告未经审计与证实

尽管有些公司的智力资本报告中有审计师的验证公告, 但是大多数智力资本报告中包含的信息一般没有经过外部审计或验证, 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往往容易受到质疑。为了避免财务信息披露中类似“银广夏”、“安然”这样的丑闻发生, 进行智力资本披露也应该有后续的审核活动, 确保披露的信息质量。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审核也应该有专门的有资质的审核部门来完成, 就像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信息的审核一样。

4 结论与建议

(1) 对于两种信息披露的方式, 目前国外对独立的智力资本报告研究较集中, 尤其是在欧洲各国, 而且一些规范性的针对独立报告的指南也较系统化。而我国至今尚没有一份独立的智力资本报告问世, 在独立报告的研究的领域几乎是空白。对基于年报的智力资本报告方式的应用在国际上都较广泛, 但进行的学术研究较少。这种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方式在我国比较受重视, 以上市公司年报为载体的智力资本报告已广泛应用。

(2) 基于上节所述智力资本报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同样也是我国在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与困难, 尤其是在智力资本报告的规范统一方面。但值得肯定的是, 我国近20年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独立性 (经审计) 与鉴证作用已得到投资者基本认可, 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在信息披露的质量与规范性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所以我国企业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制度与方法可以沿着年报这一路径进行研究。

(3) 在独立智力资本报告方面, 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实践, 政府和学术领域要不断创新, 我们可以在借鉴西方智力资本报告实例和指南的基础上, 指导我国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建立, 从而提高投资者的决策效率,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针对这种完全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报告, 因其具有明显的企业个性差异, 加之智力资本本身具有强烈的行业效应, 所以需要分行业进行规范。

参考文献

[1].张丹.企业智力资本及其价值增长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B].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7

[2].OECD.Guidelines For Managing And Reporting On In-tangibles.Meritum Project, 2002

[3].Danish Minist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DMSTI) .Intellectual Capital Statements-The New Guideline, Copenhagen, available at:www.vtu.dk/icaccounts, 2002

[4].Ulf Johanson, Chitoshi Koga, Matti Skoog and JohanHenningsson.The Japanese Government’s intellectual capitalreporting guideline[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6, 7 (4) :474~491

[5].Mohammad J.Abdolmohammadi, Waltham.Intellec-tual Capital Disclosure and Market Capitalization[J].Journal ofIntellectual Capital.2005, 6 (3) :397~413

[6].曾洁琼.企业智力资本计量研究.中国工业经济[J].2006, (3) :106~114

[7].张丹.我国企业智力资本报告建立的现实基础:来自上市公司年报的检验.会计研究[J].2008, (1)

[8].张宗新, 杨飞, 袁庆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升能否改进公司绩效.会计研究[J].2007, (10)

[9].曾洁琼, 陈君宁.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研究.管理科学[J].2006, 19 (5)

智力资本的国际视角 篇3

(一) 从微观向宏观审慎监管的转变具体包括:

(1) 宏观审慎监管的历史发展。宏观审慎监管是指宏观金融管理当局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采取措施, 为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染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维护货币和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监管模式。国际清算银行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的类似观点, 可以说是宏观审慎监管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以后, 宏观审慎监管一词广泛出现在金融文献和公开的文件中。2000年9月21日, 时任国际清算银行总裁Crockett先生在一篇演讲中首次对这个概念进行了界定。2003年, Claudio Borio首次提出了金融监管的宏观审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探索拓展新的宏观调控和系统风险管理工具,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宏观审慎管理。宏观审慎监管理念被普遍接受并进一步得到强化。

(2) 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之比较。宏观审慎监管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特定时间内风险如何在金融体系内传播, 即横向层面。横向层面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金融机构间共有且相关的风险。二是整体风险如何随时间推移累积, 即时间层面。时间层面的关键问题是系统性风险如何被金融体系内部以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的相互作用所扩大, 即顺周期性。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主要是监管目标以及由此而采取的监管措施不同。前者侧重整体性, 即对金融机构的整体行为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影响力加以监管, 防范由单个金融机构的行为累积引起的内生性系统风险, 维护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后者强调单一性, 即对单一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风险偏好的监管, 风险的性质主要是外生性的。微观审慎监管机构难以有效识别金融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甚至无力管理跨机构和跨行业的风险蔓延。因此, 宏观审慎监管对于维护一国甚至国际金融体系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宏观审慎监管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主要包括:

(1) 金融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发展, 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全球蔓延的可能性。商品、服务、资本的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剧, 使系统性风险不再局限于一地, 加速了在全球的“传染”。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金融机构间的共同风险暴露被认为是没有联系的, 系统性风险的监管缺失, 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2) 金融创新促使金融体系愈加复杂, 场外交易系统性风险加大。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创新活动极大地改变了金融业的面貌, 甚至改变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经营模式和运行特点。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链散布全球, 资金巨大, 但很多都在场外交易, 监管机构无法评估到巨大的潜在系统性风险。

(3) 金融危机频发, 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反思。危机爆发时, 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 依靠金融市场短期融资无法维持, 流动性问题危及众多金融机构, 流动性风险易引发系统性危机。

(4) 金融体系中顺周期性制度安排, 加剧金融市场动荡。对价值和风险的认识与风险承担的意愿, 都会随着经济的变化上下波动, 金融机构也越来越地依靠模型进行风险管理, 微观层面趋同操作, 降低了异质性, 产生顺周期现象。这些顺周期现象会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 放大经济波动, 加剧金融市场动荡。

二、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特点

(一) 数量巨大并呈快速增长态势

近年来, 短期国际资本在各种形态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 目前活跃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短期存量资金在72 000亿美元以上。可见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数量巨大并呈快速增长态势。

(二) 形式多样, 流动频繁

一方面是短期国际资本本身形式复杂多样, 一般包括:贸易性、套利性、投机性、避险性等类型;另一方面是其流动可以借用的工具复杂多样, 不但包括货币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 而且还包括货币市场上的其他各种信用工具, 如各种短期证券和票据等。国际短期资本在不同经济体之间借助各种工具, 在不同币种与资产之间频繁地流动和转换。

(三) 虚拟性资本流动增多, 投机性强

现实中巨大的外汇交易中, 其实只有很少是用以满足贸易和直接投资需要的。虚拟性资本流动不以生产、贸易等经济活动为基础, 脱离实质性经济活动, 投机性强。目前, 虚拟性资本流动在规模上已远远超过实质性资本流动, 并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 也逐渐构成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根源之一。

(四) 政策性与市场性并存

一方面, 各国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如利率、汇率政策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一个国家的利率相对提高时, 国际资本就会流入该国;反之则流出该国;又如, 一个国家没有外汇管制或者采取较为宽松的外汇管制时, 也容易引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另一方面, 短期国际资本在流通过程中真正遵循“市场原则”, 哪里利润高就往哪里流动。即使没有行情, 也会人为制造利多利空的消息, 哄抬或打压某国或某区域的货币, 造成区域或全球范围内汇率贬值货币追逐汇率升高 (或坚挺) 货币, 造成资本流动现象。

三、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现状分析

(一) 金融危机背景下欧盟与新兴国家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出具体表现在:

(1)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 业务大规模收缩。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了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 国际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市场流动性收缩, 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快速大幅下跌, 短期资金从新兴市场中大量撤出。

(2) 美元走强, 非美元货币贬值预期。欧盟部分国家近期出现的债务问题引发欧元疲软, 美元相对欧元走强。从全球资本流动来看, 欧元区和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表现较差。受到市场避险情绪主导, 国际资金纷纷流向美国以避险, 致使各国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出本国。

(3) 跨国集团为求自保, 纷纷甩卖海外资产, 套现应对危机, 防范财富缩水, 导致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出。多年来欧美资本市场不断将资金投向新兴国家, 为了弥补亏损, 缓解资本充足率压力, 目前正在将资金撤回国内。

(4) 机构投资者中“羊群效应”明显。支付的外部性使某一代理人采取某项投资的收益与其他代理人采取同样行动的收益正相关, 他们的行动趋于一致;委托代理关系使经理们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倾向于“随大流”, 以避免因行动错误而使其声誉受损;信息的梯式连接使后行动的代理人可以从先行动的代理人那里得到提示, 并采取跟进的做法。

(二) 我国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

近年来, 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曾先后经历了“流入 (1994年~1997年) ——流出 (1997年~2000年) ——流入 (2001至今) ”三个阶段。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来看, 主要是维持大规模流入的态势。

(1) 随着经济、金融的开放程度迅速加深, 我国资本项目管制有所松动。减少了对资本项目交易的限制, 从而使短期国际资本有了大规模涌入的条件。

(2) 国际短期资本的逐利性和安全性必然要求其流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并且经济环境稳定的国家。我国近年来G D P始终保持8%以上的良好增长态势, 因此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吸引大量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

(3) 利率与汇率因素。目前我国实行稳定的汇率政策, 人民币币值的稳定给投机者增加了不必担心汇率风险的信心。另外, 当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利率时, 资金就会为了获得两国间的利差而流入;而资本流入又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人民币升值就能使套利资本可以获得利差和汇差双重收益。

四、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过快的影响

(一)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过快产生的总体影响

主要包括: (1)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外汇市场的影响, 加剧汇率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使股市波动剧烈;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使企业资金链断裂。 (2) 对宏观调控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为一国宏观调控带来了新的手段, 也增加了调控困难, 当资本流动国内与政策调控目的反向时, 会使货币财政政策无效;当资本流动与政策调控目的同向时, 会使政策效力和时滞更难以把握。

(二) 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 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 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受阻。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我国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 在国际市场中表现为人民币预期汇率与人民币基准汇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2005年人民币升值2%之后, 仍一直保持升值预期, 承受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 也致使了渐进式的汇率机制形成受阻。2012年5月2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次升破6.27, 并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因此, 只要人民币升值幅度没有达到市场预期水平, 国际短期资本流入的态势就不会改变, 而且又进一步推高升值压力。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人民币升值预期——套汇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外汇供给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强——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的恶性循环。

(2) 加剧股市波动的幅度, 并增加了其潜在压力。越来越多的短期国际资本偏好投向流动性好, 收益高的金融证券市场, 而非投资实业。2006年初到2007年11月, 我国股市牛市不断, 股指从1180点一直涨到6124点, 涨幅高达419%。短期国际资本的涌入是其非常重要的因素。2007年11月, 股市开始下跌, 在此期间大量热钱获利后撤离, 加剧了股市下跌的趋势。而在2008年我国相继颁布一系列救市措施之后, 大量国际游资再次涌入股市。短期国际资本的大规模快速流动增加了股市的波动性, 并增加了其潜在的压力。

(3) 房价虚高, 资产泡沫堆积严重。我国房地产开发中, 开发商自有资金很少, 主要是以银行融资为主, 房地产开发商融资成本加大, 这就为国际短期资本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大量国际游资涌入房市投机炒作, 形成了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 房价虚高现象严重。这种虚假繁荣使我国房地产市场资产泡沫堆积, 一旦出现短期国际资本的大量抽逃, 就有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崩溃, 直接导致国民财富的缩水和信贷规模的紧缩, 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4) 外汇储备过量, 消融了宏观调控的效果, 增加了操控难度。短期国际资本过度投机违背货币流通规律, 会造成国际收支失衡。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 使巨额外汇占款压力越来越大, 给央行对当前经济调控带来很大难度。一方面, 如果外汇储备的结构不合理, 币种过于单一, 很容易受到外币汇率波动的影响, 从而增加了因外币贬值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另一方面, 过量的外汇储备还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 使宏观调控的有效性降低, 并进一步增加其操控的难度。

五、宏观审慎视角下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对策

(一) 宏观审慎视角下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难度增大。资金的全球流动以及越来越多的机构跨国经营, 对金融监管国际化的要求也日益凸显。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需要充分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制定合理的监管规则, 进行跨境监管, 建立日常协作机制;各国间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 将有效地提高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过快的监管效用。另外, 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对美元的约束乏力, 美国充分地享有了国际储备货币的利好优势, 却没有承担其责任, 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过快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 改革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 利用逆周期政策及工具加强监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利用逆周期政策控制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过快。第一, 货币政策方面:在汇率体制缺乏灵活性的情况下, 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地流入就会引起外汇储备增加, 从而造成货币总量扩张, 最终导致总需求膨胀。因此, 可以采取对冲性货币政策措施可以控制资本流入, 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对准备金的要求。第二, 汇率政策方面:为了避免因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而引起货币扩张, 可以通过名义汇率升值的办法减少外汇储备。但需要注意的是, 名义汇率升值容易损害贸易品部门的盈利性。如果资本流动具有可持续性, 而且实际汇率有持续升值趋势, 非传统出口部门将会面临损失。即使资本流动不具有持续性, 实际汇率也会处于变动的态势。因此, 为了降低因完全浮动而引起的汇率风险以及降低因外汇储备增加而带来的成本, 可以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以控制。第三, 财政政策方面: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即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 特别是紧缩公共支出, 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 从而降低资本流入的通货膨胀效应。

(2) 利用兼具微观与宏观意义的逆周期杠杆率限制。杠杆率=资本/总资产, 可以说是一种兼具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目标的政策工具。由于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具有顺周期性, 即:在经济高涨时资产价值高、杠杆率高;在经济低迷时资产价值低、杠杆率低。金融机构的过度投机和高杠杆率是系统性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 逆周期的杠杆率限制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累积和扩散。

(三) 开征托宾税应对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

托宾税是通过交易成本的上升来降低全球资本流动性和各国货币汇率波动性的一种税收, 由托宾于1972年首次提出。1978年, 托宾进一步建议, 对于即期外汇交易, 根据其交易规模征收1%的全球统一的交易税, 后来又把这一税率调整为0.5%。1991年托宾提出两极托宾税的构想, Spahn (1995) 加以完善, 建议根据汇率的变动来调整税率:在通常情况下, 实行税率较低的金融市场交易税;在出现投机资本冲击时, 实行惩罚性高税率的金融交易附加税。

我国目前尚未完全实现汇率市场化, 如果以汇率波动做为指标不具备可行性。开征两级托宾税, 可以由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根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程度, 考虑以国际游资流入规模作为观测标准, 做精确测算, 估算出合适的征税区间和税率。如图1所示, 当短期国际资本流入量在“适度流入量”区间, 即虚线A与B之间时, 属于央行可接受区域, 实施零或较低附加税税率的托宾税 (0~2个基点) , 不会影响合理的资本流动。当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或政府当局认为流量异常, 即虚线A、C之外的“超量流入I”和“超量流出II”的区域, 并对经济和汇率稳产生一定程度的威胁时, 则实施Á高额附加税 (4~25个基点) , 可以有效实现限制短期国际资本的Á流入。

最后, 必须提出的是, 托宾税只是防范短期国际资本过度流动或规避金融风险的一种手段, 切不可对其过分依赖。而且目前我国开征托宾税还面临一些难题, 可以借鉴智利、新加坡、墨西哥等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也更有助于实际操作。

参考文献

[1]刘仁伍:《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理论与实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上一篇:建构主义数学的趣味性下一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