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少年智力的因素

2024-10-23

影响青少年智力的因素(精选10篇)

影响青少年智力的因素 篇1

虽然做教师的时间不算久,但我能够深刻体会到教师的各种经历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作为一名教师,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聪明、听话、好学、上进,能让人省心,但这终究是一种理想状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面临的学生通常分为三种:有的学生脑子特灵,反应又快,你教一遍,他立刻掌握精髓,还能举一反三;有的学生比较迟钝,反应不灵敏,你只有反复教,反复解释,他才能领会,并可以按部就班地做些练习;有的学生,即使你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不知疲倦地反复讲解,他还是消化不了。这类学生在教师那里被称为“学困生”,遇到这种学生,教师往往感到无奈和不知所措。在进入教师队伍的这几年,我渐渐发现学生的智力发展极不平衡,即使是双胞胎,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表现也有很大差异。但这种不平衡与差异,经过后天的教育,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小。

有人认为,智力是天生的,后天的教育只能增加知识,而不能提高智力;但也有人认为,智力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外界环境的影响。其实,大多数人都同意这样的观点,即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后天的教育及环境是条件,二者都不可忽视。作为一个母亲,我也比较赞同这一观点。自我的孩子出生以来,我就在担心孩子将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理分析能力可能会不好,因为这两种能力一直是我的软肋。但有一点是我坚信的,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儿童先天的特质与条件,那就在后天的教育及外部环境上下功夫,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弥补其先天不足,给其一种提前的教育让其起点高一些。这样,后天的教育或许可以进行得更顺利,更容易。

在日常教学中,关于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教师不得不承认,某些差异性特质是先天存在的。对于聪明的孩子,其先天的智商自然较高,在同一教室内接受同一教师的授课时,其反应速度非常快,对问题的分析与理解比一般的孩子要更加深入、到位,这种深入与到位有时甚至让教师都自愧不如。基于此,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先天遗传对儿童的智力发展起重要作用,先天的遗传因素给予儿童的起始智力是他接受后天教育的基础与前提。

在我任教的那所县城学校,班里的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民家庭,只有少数学生家长是个体户,极少数是知识分子。这就很容易出现家长不够重视孩子学习的现象,因为大部分家长或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或根本没有关心孩子学习的能力;更甚者,一些家长农忙时,根本管不了孩子,往往将孩子寄养在亲戚家,能解决食宿问题就已经不错了,更别提重视孩子的学习。所以我们班的孩子差异比较明显,大部分孩子都相当聪明,但不爱学习,再加上没有家长督促,他们的学习成绩很一般或是在中下游徘徊。当然,往往在教师的鼓励与督促下,他们的学习会有很大进步,成绩提升也较快,甚至到了高中阶段,等他们认识到了高考的重要性和竞争的压力时,进步会更加明显,甚至处于班级前列。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动手能力方面,他们始终都处于中等水平,不会给老师和家长惹事,学习上一直比较努力,但没有较大起色,教师既找不出他们的优点,也找不出他们的缺点。我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既可归结为性格的原因,又可归结为先天的智力或智商原因。

小伟是我们班一个很幽默、很会搞怪的孩子,有时他站在那里一句话不说,都会逗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他最喜欢历史、政治和地理。课上,任课教师让学生们分析问题时,他独特的视角与新颖的观点总能让人眼前一亮,给课堂带来别样的氛围,让整堂课充满理性的光辉。有时,我会被这个孩子的回答震慑到,实在太棒了。他的讲解和分析,刹那间让我觉得这个孩子的天分极高。但一提到数学、英语等科目,他就头大。对这两门课,他一点兴趣都没有,也不愿主动学习、查漏补缺。一个七年级的学生,不会通分,不知道什么是假分数。他对其他科目也没多大的兴趣,成绩徘徊在班里中等偏下的位置,只是喜欢摆弄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让老师和家长都很头疼。在我看来,他的智商很高,潜力很大。因为他能想到别人都想不到的方面,且有理有据地阐释自己的观点,思维缜密,涉猎丰富。可他的家长基本上就没有关注过他的学习,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父母只给他零用钱,自己解决一日三餐,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父母有时一个月才回一次家。他曾对我讲,他上小学时,父母和老师都不管他,他经常下午不去学校上课。因为有时自己在家午休,睡过头了也没有人叫他起床,干脆就不去了。所以他上学基本上是在混日子,父母也没有问过他的学习,每次给他打电话,就问一下钱够不够用,然后告诫他不要和其他小朋友打架之类。我听了之后,心里很难受,就想做些什么来帮助小伟。在我的不断督促下,小伟开始发奋学习。他的数学原本就一团糟,但他是个意志坚强的孩子,我交代他把小学课本找出来自学,他坚持了一个学期,把之前弄不懂的问题基本上都搞明白了。我不断鼓励他一定要坚持,要相信自己能行,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学习不错的同桌,随时帮助他。他从七年级第一册开始,一遍又一遍看例题,看完就做一遍,平时做,假期做,到了八年级第一学期,他的数学已经可以考及格了。到了第二学期,他的数学成绩基本上可以考到70至80分了,这让他很兴奋,更加激起了他学习数学的热情。

从小伟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先天的遗传因素让这个孩子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例如在政治、历史、地理方面独特的分析视角和有理有据的阐述论证让人眼前一亮;另外,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例如一旦决心学好数学,就可以自学之前落下的课程,并且收到很好的效果。我认为,在小伟的变化中,他的先天遗传起了基础性作用。

同时,后天的教育与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小伟的改变也起到重要作用。从小伟小学的表现来看,他缺少家长和教师的直接教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比较有限。后来,在我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他产生了变化,这表明,后天的教育提升了小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的学习成绩。所以,我的观点是: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孩子们先天的智力,但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孩子的起点稍高一些,为其将来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虽然我们对孩子们先天的素质无能为力,但我们可以在孩子们后天的成长中有所作为。例如,我们可以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界环境和善意的谅解与支持,并让这些后天因素触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使其内因发生作用,激励孩子们一路前行,引吭高歌。

影响青少年智力的因素 篇2

肥胖是宝宝智力发育的一大杀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妈妈总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了宝宝,并且受传统喂养观念的影响,认为把孩子喂胖了就是把孩子喂好了,这是完全不对的。

肥胖不仅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会导致宝宝增大患某些疾病的几率。同时,肥胖也会影响宝宝智力的发育,据研究表明,超过正常体重20%的宝宝在智力上与同龄的宝宝会出现较大的悬殊,较胖的宝宝在视听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上都较正常体重的宝宝差。

应对方法:均衡的饮食对于宝宝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宝宝已经出现了偏重的现象,那么要及时控制宝宝脂肪的摄入量,多运动,这样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电磁辐射

随着科技的发达,我们使用的电器产品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电磁辐射,宝宝在成长阶段发育很快,对电磁辐射的敏感程度比成人更强,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不仅对宝宝的身体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对宝宝的智力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为被电磁辐射影响的细胞中也包括了神经细胞。

应对方法:在购买家用电器的时候一定要购买经国家检验合格的产品,因为这些产品的辐射是在安全的范围内,同时宝宝不宜长时间看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也不能作为宝宝的玩具使用,一些高辐射的产品也不能集中放在宝宝的房间。

有害金属

有害金属特别是重金属对宝宝智力的伤害时不可逆的!其中铅和铝对宝宝的伤害为最大,有科学数据显示,宝宝体内只要每10毫升血浆达到5-15毫克铅就可造成宝宝发育迟缓和智力减退。

那么这些有害金属是怎么进入人体的呢?一方面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被宝宝吸入后自然有可能把有害金属带到体内;另一方面,由于食品安全的管控不到位,导致很多食品在加工时为了增加某一方面的特性而违法超量添加有害金属,导致超标。

应对方法:宝宝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及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食物,这样可以减少有害金属的摄入,同时帮助已进入体内的有害金属的排出。最好不要使用铝制品的餐具,这样可以减少铝的摄入。

不当的引逗

小宝宝可爱,每个人都想来逗一逗,你捏一捏小脸蛋,他摸一摸小脑瓜,妈妈也十分高兴。但是请注意,一些不当的逗引对宝宝的智力发育是有危害的。

周岁以内的宝宝不宜被逗得大笑,大笑中的宝宝大脑对氧气的需求量会增大,而宝宝的呼吸系统发育是有限的,宝宝被逗得大笑时很可能会发生瞬时窒息,损伤大脑;一些大人喜欢把孩子抛高高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宝宝的颈椎比较柔软,将孩子抛高的行为可能导致宝宝大脑强烈震荡,损害宝宝脑部的发育。

应对方法:拒绝一切不文明的逗引是对宝宝最大的保护,妈妈千万不要怕得罪人,宝宝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精制糖

甜食是各个年龄段的宝宝最爱的食物,在添加辅食的时候,妈妈往往为了让宝宝多吃一点而往宝宝的辅食中加糖;在宝宝可以和大人一样吃正常餐的时候,家长为了让宝宝吃多一点也会为宝宝准备大量的甜食,这样实际上对宝宝的健康和智力发展都很不利!

虽然糖可以为宝宝提供能量支撑,但是研究表明,过量食用糖的宝宝智力往往低下。因为白糖属于酸性食物,长期过量食用会使宝宝的体质变为酸性,宝宝的大脑很容易产生过度疲倦感,对宝宝智力影响很大,特别是饭前食用大量甜食危害就更大了。

影响青少年智力的因素 篇3

【关键词】体育运动 智力发育 心理健康 儿童

【中图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1

体育锻炼是儿童智力开发的有效途径,许多家长把儿童的智力理解为识多少字,背多少诗,会多少位的加减法。其实,这是一种对儿童智力的误区,智力不仅包括认知反应的特征,还包括有效的处理问题,快速而成功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对儿童进行智力开发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有目的地让参加体育活动。

体育不仅是对人进行身体的影响教育,也是对人进行智力影响的教育,人的智力主要由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记忆力构成,它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体育能增强体质,促使大脑健康灵活,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智力活动的机能状态。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生理条件,在心理学方面,体育能促进感,智,觉的敏锐和完善,注意力的稳定和集中,能使记忆力良好,思维敏捷,想象力和记忆力丰富,这些智力水平的高涨,就是智力发展的表现。本研究尝试从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角度,简单讨论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事实上,作为一种运动方式,体育锻炼与智力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的活动都是受其思想,即智力与意志力控制与支配的。智力确定目的,体育活动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在体育锻炼中进行着智慧的运动,促进着智力的发展。可以说,体育锻炼是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智力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体育锻炼对智力发展具有正向影响的重要作用。

一、体育锻炼与智力发展相互促进

一个人智力发展最迅速得时期是在6-16岁这个阶段。在这个时期经常运动,对于智力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人在运动时候会产生一种叫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微量蛋白,这些微量蛋白可以奇迹般的促进大脑的发育,所以可以说,运动促进大脑的发育。研究认为,如果体育活动涉及到思考,选择,计划和解决问题等思维活动,那么锻炼就可以提高智力。体育教育家伊斯梅尔和格鲁伯的长期跟踪调查发现,有几种特定的体育和运动素质与儿童智力有关,如:速度,力量素质和准确性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关系。智力和学习成绩与协调,平衡,动觉感的运动能力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女孩身上比在男孩身上更明显,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运动类型,协调和平衡能力最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英国青少年体育基金会最新发表的成果表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会遇到“瓶颈”效应,所谓“瓶颈”效应就是许多孩子都会遇到的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水平就再也难以提高的现象,英国青少年体育基金会首席执行官约翰·斯蒂尔说:“如果我们不开发身体机能,智力容易产生天花板效应。体育不应该成为学习的附属品,它是學生教育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能给学生提供好的体育锻炼的机会,将来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也就是说,那些不重视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的学校,学生都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把学习成绩提到最好。

二、儿童体育运动应以趣味游戏为主

儿童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应以游戏为主,强调活动的趣味性,在游戏过程中掌握走,跑,跳,游泳,翻滚,抓握,投掷等基本技能,针对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家长可以让孩子参加跳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篮球,游泳等体育运动。由于儿童肌肉,骨质,韧带和结缔组织等均未发育成熟,因此,不宜过早进行肌肉负重的力量锻炼。另外,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在青春期就完全成熟了,过了这个时期,通过运动促进智力的效果就不明显了。之外,美国赫瑟灵顿研究表明,一天适宜的户外活动时间是,小学生4-5小时,初中生2-3小时,高中生1-2小时。前苏联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每天至少参加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才能满足中小学生的需要,因此,前苏联,日本和我国等先后提出中小学生每天应参加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活动。前苏联学者研究认为,中小学生的上午第二节文化课以后,参加20分钟左右的课间活动,能明显提高第三节第四节文化课的学习效率,下午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能感到精神轻松愉快,头脑清醒,有利于晚上的学习等。

三、体育运动有利于个性心理的完善

体育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崇尚“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来培养和塑造人良好的个性心理,这点许多人都能达到共识。因此体育运动本身就必须与客服困难,遵守竞赛规则,制约和调控自己的某些行为,以有利于在竞赛中发挥自己得潜能,珍惜自己获得胜利的权利,同是让每一个参与体育活动的同学都承担着让对手尽其所能的义务,通过活动的方式表达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等人类先进的思想和愿望,在合理规范的竞赛中锻炼自己的品行,并在成功和失败,荣誉和耻辱,竞争和退让,个人与团队之间做出选择,在选择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对培养个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以及修正个性的不足,都是十分有利的,同时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人的自豪感,树立自强的意识,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寻求到安慰的满足,进而改变整个人的精神面貌。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包括智力素质的提升也都是极具震撼性意义的。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坚持终身体育,进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这应该成为新一代的自觉行动,体育终归是智者游戏活动。

四、结束语

体育锻炼对智力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体育活动用于开发智力的手段,是极重要的,它不仅对人的精神,对人的体质有促进作用,是体智和智能的发展互为补充,综合塑造出一个完善的人,在体育活动中,很难找到一个与体育媲美,即体验人的精神,检验人的体质和智力的形式,因此我们就必须让体育同智育,美育,德育一起从各个角度,以不同的方法,手段和形式去挖掘儿童的潜力,开发青少年儿童的智力。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编写组.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马里舒克(俄),杨守廉(运动心理诊断[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钟添发.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影响青少年智力的因素 篇4

关键词:外语学习,语言的本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外语是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外语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想在短时间内学好外语、速成外语。希望知道别人是怎样学好外语的。就英语而言,怎样才能学好英语呢?

学习语言,尤其是学习一门外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其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有一句话:登山千条路,同赏一月高。这句话说明了,学习外国语各有各的方法。只要适合自己就是好的。

近几十年以来,国外,尤其是英美国家的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对语言习得的心理机制和外部因素进行了极为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上澄清了许多问题,对外语教学的实践起了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因此,国外最近几十年中各种外语教学法层出不穷,各种新的外语教学理论接踵而至。在许多问题上,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实现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这些理论对英语学习的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避免语块学习过于枯燥,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表演、竞赛,相互合作、督促加大语块的输入和输出力度。语块的积累非一朝一夕,课下要使学生养成习惯,随时在各种学习材料中积累语块,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阅读与其能力相适应的网络报纸杂志,学习时代性比较强的语块运用。教师也可以组织学习小组开展翻译比赛,对获胜小组给予奖励或者鼓励学生去参加一些网站的翻译活动,如中国日报的翻译擂台、沪江英语的翻译学习节目等。

(3)学习利用语料库或者搭配词典,组建自己的小型语料库。

语块具有相对的固定性,在交际中可以被整体提取增加流利度,因而具有一定的生成性,它为语言习得提供了原材料(Nattinger&De Carrico 1992)。基于此,学者们已经在利用语块开发机器翻译软件或者帮助学习者提高英语的各种语料库,如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料库COLEC(College Leaner English Corpus)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语料库对词汇的常见搭配和短语进行探索发现和归纳,大量的例句可以帮助学生对比相近搭配、语块的文体差异等,使他们最终能够提高翻译的主动性,减少对教师的依赖。

教师也可以组建小型语料库,以所学教材或者四、六级考试真题或模拟题为原始语料,充分利用语料库存储大,语料丰富,查阅便捷等优势,帮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翻译练习。教师还可以时时根据教学进度对语料库进行更新,纳入学生翻译的成功案例,将学生普遍性翻译错误和特殊翻译问题纳入错误语料库,让学生自己对比借鉴。

5.结语

语块教学翻译法一方面将教学翻译凸显出来,改变了目前盛行的交际教学法和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实际英语能力无法接轨的问题,实实在在地从根基上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将语块理论应用于教学翻译,打破

首先,语言是一种习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社会现象呢?

这个问题涉及语言的本质。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必然导致不同的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

二十世纪初,在美国兴起了一股行为主义的思潮,一些语言学家引进了行为主义的概念,认为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是一个被反复强化了的习惯,由此便产生了句型操练法和听说法等外语教学流派。他们强调对一些句型和习语的操练,认为一切语言习得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培养起来。然而,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对一些短期培训比较有效,但方法机械、呆板、语言材料枯燥乏味,学生无法灵活运用学到的语言知识,缺少实际运用能力。五十年代以后,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另一派语言学家强调语言能力的先天性,认为人的大脑中先天就有一套语言装置,只要经过触发就可发展为一种完整的语言系统,否则就无法解释人们能够听懂和说出无限数量的他们从没有听到过的或读到过的句子。因此,以这一语言观为基础的教学法,如暗示法、情景法等应运而生。目前比较流行的,也是大部分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都接受的观点是:语言是一种具有特殊生理基础的社会文化现象。人类不同于动物,关键在于他们的大脑中有一种特殊的“线路图”和“密码”编码,有一种经过千百万年进化而来的“语言习得能力”。但是,这种先天的语言能力必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才能得到适当的发展。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有的人仅学习不到三个了常规教学法,它结合人类记忆的板块化模式,扩大翻译的最小单位,有效地提高了语言的输出效率和准确性,避免了母语负迁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5]陈恪清.大学英语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6]刘晓玲,阳志清.词汇组块教学———二语教学的新趋势[J].外语教学,2003,(6).

[7]罗选民,徐莉娜.语义“匹配”与翻译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5):386-391.

[8]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9]袁卓喜.试论语块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与启示[J].外语界,2009,(5).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级课题《语块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翻译中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GYB1202)。

月的托福、雅思教材,就考到了近满分的成绩。

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潜在的获得一种或多种语言的能力,关键在于所处的语言环境和每个人对语言环境的处理能力和方式的不同。人的大脑如同一个过滤器一样;假如给了每个人同样的语言环境,而结果不一样的话,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个体差异起了作用。这种差异分为智力的和非智力的两种。智力因素主要指先天语言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态度、个性和学习方法等。

语言学家研究表明,人的语言能力(language aptitude)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语音能力(phonetic encoding ability),指识别语音及将其储入大脑的能力;语音作为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不仅是语言的本质,而且是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基础。语言脱离了语音,它的交际作用就受得了极大的限制。人的语言发展过程的最早阶段就是“听”,学习第二语言的开始阶段必须从听力入手。语音是听力的基础,只有打好语音这个基础,才能奠定未来英语学习的基础。语音学习影响到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2)语法能力,指识别语言中句子的句法结构的能力。这一能力不是指语言学习者实际了解一些语法术语,而是指在学习语法或组成造句时表现出的一种潜在能力。外语学习者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而学习者所要具备的交际能力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语法能力、社会文化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其中语法能力是最基础的能力,它对于准确理解表达至关重要。语法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脱离语法知识的学习,便无法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语法对于语言的作用有两个:(1)促进理解;(2)控制输出。所谓促进理解,是指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解决学习中尤其是阅读中所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当学习者不理解某个复杂句子的意思时,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句子各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达到理解的目的。语法的第二个作用是控制输出。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学习英语多年,英语水平也算不错,但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仍然错误百出。这说明错误者没有掌握足够的语法知识或没有充分利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控制语言的输出,从而影响了语言输出的质量。(3)推理能力,这种能力指的是语言学习者分析语言材料,并由此确定意义和语法形式之间的关系。推理能力是在把握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的基础上展开的。它对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基本的是要养成“同中求异”的思维习惯,将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在某个方面的不同之处,将相同事物区别开来;养成“异中求同”的思维习惯,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在某个方面的相同之处,将不同的事物归纳起来。此外,还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属于人所特有的高级认识过程。想象力是在广泛的感知、丰富的经验、渊博的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我们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观察和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扩大阅读量,阅历多了,就会有很多感悟,从中获得想象力。

有实验表明,每个人掌握语言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但这并不是决定语言学习的关键,它只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速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的人说,我的记忆力不好,记了就忘,不如别人,还是年龄小的人记得快。然而实验表明,年龄在外语学习中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年长的比年轻的还有优势,他们分析能力较强,在一些非智力因素方面,如动机、态度等要胜过年轻的人。所以,我们会看到在某些英语培训班上,一些年龄稍大的人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超过年纪较小的人的水平。

在语言学习中,态度、动机、个性和学习方法等构成了最为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态度(attitude)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外语学习本身的态度,二是对所学语言社团文化的态度。研究表明,持积极态度的学习者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持消极态度的。持积极态度的外语学习者由于对另外一种语言表现出强烈的新奇感和兴趣,对所学语言的文化和其他事物也渴望了解,因此,他必定是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和使用这门语言,并通过所学的语言知识探求这门语言的风俗和文化。

动机(motivation)也可以分成两种:适应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动机的主要表现是:(1)对某种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2)为达到该目的而做出一定的努力。英语学习中的适应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指学习者希望学习这门语言,以求融通这种学习语言的文化,参与其社会生活并得到该社团成员的认同。而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则是为了达到某一暂时的或特殊的目的,如通过某一考试,获得某种职业、荣誉等。研究结果表明,持有适应性动机的外语学习者取得成功率较大,学习效率较高。相反,持工具性动机的学习者一旦目的达到,就中断学习,因而往往很难掌握好一门外语。

个人性格对外语学习有关系。心理学家常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实验结果显示,许多认为自己broad鄄minded,calm,kind,friendly,outgoing和happy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外向型的人,其学习成绩要比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较大的人好得多。这是因为,外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需要实践,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必须通过外界环境才能发挥作用。性格外向、善于交际的人获取的语言材料要比不善交际的人多,而且大脑中已有的语言知识不断得到调整和充实,尤其是他常常渴望有机会一展其学习成果,当然其掌握外语的速度和程度就要高。这一点对于年龄较小的外语学习者并不算重要,但对于年龄较大的外语学习者尤为重要。因为大部分非智力因素都可以进行人为的改变,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使自己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无疑对外语的学习也具有极大的关系。掌握语言需要适当的语言环境,怎样创造自己的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输入,并对所接触的语言材料加以分析处理,都是十分重要的。例如:(1)听说训练。练习真正的“听”,即对于话语内容的领会(understanding),最初可以通过倾听(lis鄄tening)朗读课文的磁带录音进行。一般来说,学习者必须先听懂朗读然后才可以开卷阅读课文。当“闻而不解”之时,坚持听一连串意义不明的声音毫无益处,就要更换材料。如果课文读起来并不费解,只是听着未能把接触到的语言立即转换为意义,就应该借助阅读课文来达到听懂录音,促成语音与意义之间的结合。要注意的是,课文应当是在听录音而不解之后才去读的,读后必须重听以至反复听,并且重听是不再伴以阅读,以免注意力分散于文字和声音两方面而不能专心练习听。(2)阅读训练。阅读在英语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考试成绩取决于阅读水平。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文章的意思。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阅读理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鄄prehension)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其中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的前提,评价性理解又是在深层理解上进行的。所以,做阅读训练时不应该仅停留在表层意义的理解,而应该注意提高自己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

另外,如何学习和记忆单词,如何进行写作训练,如何准备考试等,都直接影响到外语掌握的程度和速度。

我们了解了影响外语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适当的学习方法学习外语,做到有的放矢,争取用较短的时间学习较多的英语。

参考文献

[1]马俊明,易尔山,曹瑞珍译.英语教师的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欣茨曼著.韩进之,等译.学习与记忆心理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影响宝宝智力发育的因素 篇5

1、胎内因素:母亲在妊娠早期曾患某些过敏性疾病,病毒感染,放射线照射,妊娠毒血症等都可以影响胎儿发育,孕妇应注意孕期卫生,在孕期防止各种可造成不利于胎儿的有害因素。

2、出生后因素:难产、产钳分娩、负压吸引、脐带绕颈等可产生胎儿颅脑外伤,而造成智能障碍。有时婴幼儿高热、脑炎、脑膜炎等或全身感染,影响精神发育。原发性癫痫反复发作,亦可继发智能低一。

3、遗传及代谢障碍:已证明约10%智能发育不全病人与染色体畸变有关。近新结婚,子女易发生智能发育不全。另外还约有半数病人病因不明。对有家族遗传史的母亲在妊娠14-16周进行检查,决定是否需要终止妊娠。

一般在生后头几个月内好象看不出有任何异常情况,但仔细观察,可发现生长发育迟缓在,抬头、凝视、坐、爬、立、说话等均与同龄儿童迟缓,

资料

以后逐渐出现智能减退。按智能缺损轻生分为白痴、痴愚和愚鲁三种。最严重的是白痴,不能说话,只能以简单音调表示喜、怒与要求,不能独立生活,不能逃避和防御危险。往往在婴儿期夭亡。痴愚的智能缺损也较重,但他们可学会说话,但口齿不清,词不达意。通过训练,可学会生活自理和做一些简单的`操作。可活到成年。愚鲁的智能缺损较轻,能料理日常生活,可以上学,但学习成绩很差。他们理解力、判断力、分析力明显低下,易被坏人诱骗玩弄。按照智能发育不全病人活动特点,又可分为安定型和不安定型两种。

如何治疗智能发育不全?

1、病因治疗,要针对病因及早治疗。

2、教育和训练,授予简单的劳动技能,使之逐渐适应日常生活环境。

3、药物治疗,可选用γ—氨酪酸、生猪脑粉、生牛脑粉等,可有助治疗。

影响青少年智力的因素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金坛市某幼儿园大班学生145人, 其中男82人, 女63人。出生年份在2000~2002年之间, 平均年龄为 (6.08±0.37) 周岁。

1.2 方法

1.2.1 智商测定

采用上海修订的韦克斯勒学龄前及初小儿童智力量表 (WPPSI) 一对一在安静环境下检测儿童的智商[2]。测试项目为: (1) 语言分量表, 包括知识题、词汇、算术、类同、理解5个分测验; (2) 操作分量表, 包括动物房、图画补缺、迷津、几何图形、木块图案5个分测验。完成10项分测验后, 计算出每个分测验的原始分、量表分, 然后换算成相应的智商。总智商 (full intelligence quotient, FIQ) 代表智力总水平, 并分别测出言语智商 (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VIQ) 和操作智商 (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quotient, PIQ) , VIQ>PIQ 15以上或PIQ>VIQ 15以上即为智商分离[3]。全部测试由2名人员完成, 该测定者均经过专家统一的理论和实践培训, 并在32名5岁儿童中开展过预调查, 按照DeThorne LS及Gyurke James S等评价测定信度的标准[4,5], 经计算得到重复测量 (3周内) 相关系数r=0.87, P<0.001, 2名测定者测定结果间的相关系数r=0.91, P<0.001, 因此我们认为此次智商测定结果是可靠的。

1.2.2 社会环境因素调查

以问卷的形式, 由儿童的父母填写。调查项目主要有儿童出生时间、性别、民族、成长地、父母职业及学历、母亲生育年龄等。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 运用独立样本、配对样本t检验、 χ2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参数以undefined来表示。

2 结 果

2.1 总智商分布情况

儿童总智商FIQ符合正态分布 (Shapiro-Wilk统计量为0.987, P=0.191) 。FIQ最小值为73, 最大值为130, 均值为105.42±10.580, 多数集中在90~119之间。FIQ均值男童为105.40±10.373, 女童为105.44±10.928, 男女童之间的FI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024, P=0.981) 。FIQ不同分级的男女构成比中, 超常、高于平常和平常的比例高于理论值, 而极超常、低于平常、边界和缺损的比例低于理论值, 见表1。

2.2 智力结构

男童与女童之间VIQ、PIQ、FIQ的差异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 (tV=0.399, P=0.691;tP=-0.485, P=0.628;tF=-0.024, P=0.981) 。男童和女童各自VIQ与PIQ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男童和女童的VIQ均小于PIQ, 见表2。

注:括号内为百分率

2.3 智商分离

145名儿童中存在智商分离的共有46名 (VIQ>PIQ 15以上者为14名, PIQ>VIQ 15以上者为32名) , 发生率为31.72% (46/145) , 其中男童26名, 女童20名,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0, P=0.996) 。智商分离者FIQ平均值为106.61±9.436, 智商平衡者FIQ平均值为104.87±11.074, 两者之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921, P=0.359) 。

2.4 智商影响因素

(1) 性别。FIQ、VIQ及PIQ之间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2) 成长地。按照儿童成长地分为3类, 分别为城市、乡镇和农村, 这3种成长地的儿童VIQ、PIQ和FIQ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VIQ=0.743, P=0.478;FPIQ=1.318, P=0.271;FFIQ=0.782, P=0.460) 。 (3) 父母亲学历。父母亲的学历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4个等级, 不同学历的父亲、母亲其孩子VIQ、PIQ和FIQ总体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3。

不同学历组间比较, *P<0.05, **P<0.01

3 讨 论

3.1 总智商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中, 145名学龄前儿童的智商均值为105.42±10.580, 大多集中在90~119之间, 属于正态性总体, 符合人类智力呈正态分布的一般规律。男女儿童之间的总智商水平无差异, 与唐晨翠、袁秀琴等[6,7]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 儿童智商超常、高于平常的比例高于理论值, 而低于平常、边界和缺损的比例低于理论值。这可能因为该幼儿园是金坛市城区幼儿园, 金坛市经济条件较好, 家长与老师比较注重儿童智力的开发, 因此, 该园大班儿童总智商水平相对较高。

3.2 智力结构

VIQ、PIQ在男女儿童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男、女童各自VIQ与PIQ均值都高于理论均值100, 同性别VIQ与PIQ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均为PIQ>VIQ) 。发生这个现象的可能原因有: (1) 测定量表使用年限较长, 可能不适合当今儿童的特点, 操作分测验部分内容 (如迷津) 对当代儿童来说比较常见, 因此, 操作分测验可能过于简单, 而言语分测验不符合时代的发展, 导致两者之间的差距被夸大。因此, 修订中国版韦克斯勒学龄前及初小儿童智力量表以符合当今时代儿童特点已迫在眉睫。尤其要指出的是, 在女童中也是PIQ >VIQ, 这与如今女孩社会角色改变可能有关, 在计划生育国策及生存压力下, 女孩已被赋予较多的男孩社会属性; (2) 该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好动, 容易兴奋吵闹, 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 抽象思维尚未形成; (3) 该园是城区幼儿园, 幼儿所在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 父母忙于工作, 缺乏与子女言语交流的时间, 孩子单独玩耍的时间较多; (4) 幼儿园老师可能在教学中存在不平衡现象, 给予动手机会比较多而忽略了言语能力的培养, 虽然本次调查发现男童和女童VIQ均值高于理论均值, 但PIQ>VIQ的现象也应该引起重视, 因为这个阶段是掌握言语词汇的关键时段[8], 儿童各种能力的均衡发展至关重要。

3.3 智商分离

智商分离的现象值得关注。在发生智商分离的46名儿童中, PIQ>VIQ的占69.57% (32/46) , VIQ>PIQ的占30.43% (14/46) 。PIQ>VIQ者常有阅读、拼音方面问题, 说明这类儿童存在知识、语言表达能力、长短记忆力、注意力、抽象概括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缺陷;VIQ>PIQ者表现为视空间和知觉运动能力差, 说明这类儿童短时记忆、知觉、视觉、空间组织能力、视-运动协调能力较差[9]。3~6岁是言语发育的高峰, 也是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10]。在这批智商分离的儿童中, PIQ>VIQ比例较高, 如果家长和老师不注重引导他们的语言表达、思维、想象力等的发育, 那么这部分孩子大脑的两半球功能发展最终将不平衡。有研究[11]指出, 智商分离的儿童比较容易发生行为问题, 比如饮食异常、咬指、吸吮手指、口吃、尿床、多动、品行障碍及学习困难等临床特征。因此, 对于PIQ>VIQ的智商分离儿童, 家长和老师应注重与他们的言语交流, 另外可以通过游戏、报刊杂志、参观游览等方法来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 使他们从中提高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而对于VIQ>PIQ的智商分离儿童, 可加强其动手能力的训练, 如多摆积木、多走迷津等。

3.4 智商影响因素的分析

影响青少年智力的因素 篇7

1 文献回顾

1.1 智力资本概念界定

John Kenneth Galbraith于1969年首次提出了“智力资本 (Intellectual Capital, 简称IC) ”这一概念[1]。智力资本被视为能够创造财富或是能够转化为价值的知识、技术和能力[2]。目前, 学术界对智力资本的定义尚无统一的定论, 并且大多数的定义都将智力资本界定为不存在实体形态, 但具有价值或能产生未来收益的非货币化资产。

1.2 智力资本的结构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 大量学者为了更好地定义智力资本并使得其在研究中更易使用, 开始构建智力资本的框架。Sveiby[3]是第一位从非财务角度提出智力资本分类的学者, 他认为无形资产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员工能力、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Brooking[4]在Sveiby的分类基础上增加了第四类———智力资产。Edvinsson等[5]采纳了Sveiby的分类, 但是将它们定义为: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客户资本 (这与斯坎迪亚模型中的概念相同) , 并且认为智力资本是一个组织资产的一部分, 这类资产并没有在传统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此后Edvinsson和Malone[6]、Bontis[7]和Sullivan[8]也采用了与Sveiby相似的三分法。但Harrison和Sullivan[9]认为在企业运作的各个流程中, 这些智力资本将会转化为智力资产, 这又契合了Booking的观点。Petty和Guthire[10]只使用了Sveiby[3]三分法中的两个类别———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 (其中包括结构资本) 。Mouritsen等[11]和Pablos[12]同样使用了Sveiby的三分法, 然而Pablos将“顾客资本”定义为“关系资本”。

对智力资本分类的分析显示了不同的研究者均选择了Sveiby的三分法———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 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对智力资本的分类是一致的。本文遵循大多数研究者的观点, 将智力资本结构划分为人力资本、结构 (组织) 资本及关系 (顾客) 资本。其中, 人力资本意指员工的知识、技术、能力和经验;结构资本可以被视为包含效率、业务时间、过程创新和能够编码为知识的信息的一种产品制造过程;关系资本代表着组织所拥有的外部无形资产 (如客户、供应商或是行业相关的知识) , 并能够利用该资产为客户提供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智力资本的各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并且其作用各不相同, 其中人力资本是基础, 结构资本是保证, 关系资本是途径, 它们影响着智力资本的发展, 而且各自对其他两个元素产生正向或是负向的影响。

1.3 智力资本转化与企业价值

目前, 智力资本转化研究还处于智力资本研究的初级阶段。从1996年至2013年, 先后有Klein和Prusak[13]、Rechheld[14]、钱省三等[15]、李平[16]、高欣[17]、曲丽[18]、耿燕[19]、曹裕等[20]、Mariya Molodchik等[21]学者对智力资本的转化进行了研究。Klein和Prusak认为智力资本是可以加以利用和转化并产生更高价值的资本。Rechheld认为, 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财务成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会成为市场认可的权益, 进而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Mariya Molodchik等人基于资源和价值导向构建了智力资本转化的ICTEM模型, 探讨了欧洲地区332家企业智力资本转化对企业价值增加的影响。钱省三等描述了科技知识转化为知识资本的三个市场价值创造过程及其资本形成模型。李平构建了智力资本开发的价值转化模型, 通过对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的价值转化机理的分析, 他认为, 智力资本价值转化的实现常表现为核心产品的产生或竞争位势的形成。高欣认为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转化需要外部联系与内部整合相结合。曲丽研究了个体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问题后表明, 个体人力资本通过组织知识库的过渡转化机制将最终转化为组织资本。耿燕构建了智力资本由无形资产到有形成果转化路径, 即“智力资本—内部流程—顾客价值—财务绩效”的理论框架, 认为企业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智力资本管理, 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业务流程, 并利用智力资本改进企业内部流程。曹裕等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论证了处于企业不同时期的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贡献。

1.4 小结

尽管国内对智力资本的研究起步较晚, 但学者们在智力资本领域内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虽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颇丰, 但仍存在许多不足。首先, 大多数的学者选择高科技行业、银行业等知识密集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获得较为理想的研究结果, 这样的样本选择造成了对有关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研究的匮乏。其次, 已有的研究往往以某一单一行业作为研究对象, 这也就导致目前的研究缺乏进行行业间对比。再次, 在获得智力资本数据的过程中, 部分学者选择了问卷和调查, 部分学者选择了已经相对成熟的模型衡量智力资本, 衡量智力资本方法的不同使得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可比性降低。由于样本选择和计量方法不同, 智力资本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解释缺乏一致性。

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来看, 智力资本是使组织创造可持续价值的资源战略组合[22], 因此对智力资本转化成企业价值的研究必将成为智力资本管理领域的重点问题。目前, 智力资本转化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兴起阶段, 学者们或从价值链角度关注智力资本转化的增值作用, 或探讨智力资本的转化路径。由于目前对智力资本转化领域的研究较少, 影响智力资本转化的因素以及智力资本转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并没有解决。

2 研究概述

本文认为, 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由“投入”转向“产出”的过程。在“投入—转化—产出”的过程中, 智力资本由无形的资源转化为能够用货币计量的企业价值和资本, 智力资本的转化过程能够引起企业价值的增加。

2.1 智力资本投入

Pedersen[23]的Ramboll模型介绍了评估智力资本的投入指标。其中, 对人力资本的投入评估主要从单个员工对企业价值增加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 考虑员工的专业性、竞争力、领导者的资质以及该企业的激励机制;对结构资本的投入评估着重于分析企业的工程进度、企业文化、创新技术以及知识创新能力;对关系资本的评估围绕企业与客户、供应商、销售商、合伙人、竞争对手之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展开。由于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24], 研究智力资本的“投入”过程应考虑企业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的质量与数量, 从而来评估企业智力资本的投入状况。

2.2 智力资本产出

德鲁克认为, 如果一个企业未能获得超出资本成本的利润, 那么它就处于亏损状态。众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者一致认为, 经济利润能够描述智力资本的效率, 企业无形的智力资本与有形的绩效是强烈相关的[25,26]。基于价值导向管理原理, 本文将选取能够反映企业无形智力资本产出的企业绩效指标。

目前, 研究者往往使用如下6种方法对智力资本进行评估:Tobin`s q值、权益市价净值比、经济附加价值 (EVA) 、知识资本价值 (KCV) 、计算的无形价值 (CIV) 以及智力资本增值系数。其中, Tobin`s q值更关注企业的重置成本;权益市价净值比是最简单的一种智力资本评价方法, 但其结果无法反映有形资产的价值且对环境因素敏感, 无法用以衡量智能资本个别成分的价值;知识资本价值法 (KCV) 可以衡量智力资本的整体价值, 但无法提供智力资本各项目的实际衡量;CIV方法无法衡量个别智力资本成分且易受极端值影响。因此在对智力资本评估的实证研究中, 上述方法并没有被广泛应用。

EVA模型由Stewart提出, 是一种协助企业达成财务目标的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方法。经济附加价值指厂商的经济利润, 是公司税后营业利润扣除机会成本之后的残余收入。在欧美国家, EVA作为一种财务绩效评估手段得到广泛应用。Stewart[27]认为每股收益指标的实用性远远低于EVA, 并推崇它为“最好的实用业绩评价工具”。除此之外, 还有大量学者支持EVA模型作为财务绩效的计量工具[28,29,30,31,32,33]。Mouritsen[34]指出了智力资本与经济附加值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美国企业500强中已有越来越多的知名公司, 如Co Ca Cola、Spint等采用EVA作为绩效评价手段。近年来, 国内学者也开始逐步关注EVA、企业绩效以及智力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 本文选取经济附加值 (EVA) 作为评价智力资本产出的指标。其思路为计算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 即EVA就是指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 (借入资本和自有资本之和) 成本之间的差额。它能够反映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经济价值的变化, 适用性广泛, 并且符合现代财务管理“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核心理念。

对于智力资本的短期产出的评估, 本文选取经济附加值作为其评价指标;相应的, 对于衡量企业智力资本长期产出, 本文选取市场增加值 (MVA) 这一指标进行评估。同时, 由于公司价值既受当期经营业绩的影响, 又要受其发展能力, 特别是其未来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 因此本文还采用企业未来发展值 (FGV) 来评估企业智力资本的长期产出。

3 研究设计

本文将中国市场经济自身特色与Pedersen的智力资本评估指标相结合, 利用ICTEM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智力资本转化过程中智力资本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分析。

3.1 资料来源与样本选取

鉴于企业的知识密集度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本文根据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分类标准, 选取以我国上市公司股票代码以G开头的信息技术业及以C开头的制造业中持续经营的企业作为知识密集程度较高与知识密集程度较低的企业代表, 同时剔除ST、PT股以及选取期间内数据不全的企业, 通过样本数据筛选, 最终选取了2009年至2012年间143家知识密集型企业的637个样本和332家低知识密集度企业的1 572个样本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本文使用Excel、Eviews6.0等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3.2 变量描述

本文将选取智力资本的投入作为解释变量, 智力资本转化过程中的内外因素作为控制变量, 智力资本产出作为被解释变量, 如表1所示。

3.3 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

本文采用Mariya Molodchik于2013年提出的IC-TEM (Intellectual Capital Transformation Evaluation Model) 模型来分析企业智力资本转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公式如下:

其中, Perf是智力资本产出的指标, HC表示人力资本投入, SC表示结构资本投入, RC表示关系资本投入, TF表示转化因素, ε表示随机误差, t表示时间, βi、δi、φi、λi (i=1, …, n) 为回归系数。

根据ICTEM模型, 本文构建了智力资本转化的评价指标。智力资本的投入过程采用企业战略指标, 分别从从员工、领导者、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创新能力、企业的合作伙伴角度评估公司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的“投入”状况;同时, 公司内外部的环境因素催化企业智力资本由投入转向产出, 智力资本的产出指标采用EVA、MVA、FGV评价模型来构建。该模型是一种结果驱动过程的作用机制, 通过进行财务计算来评价智力资本的“产出”业绩。

智力资本的投入分别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投入构成。其中, 人力资本投入可以从职工薪酬、单位员工报酬、董事的资质等方面衡量;结构资本的投入选用能从企业财务数据中反映出来的R&D投入、无形资产、营业收入增长率测评, 以及能在相应网站查找到的企业专利、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等指标衡量;对于关系资本投入的研究, 本文从企业的品牌、股东、公司网站以及外界对其评分等角度衡量。信息的来源以及具体计算方法见表2所示。

本文认为智力资本在转化过程中, 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对智力资本的转化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选取公司年龄、公司规模以及公司的市场作为企业智力资本转化的内部因素;同时, 公司所处的地理区位以及该区位的经济、教育、创新、通讯水平等因素作为外在环境也影响着企业智力资本的转化。

本文分别选取EVA模型、FGV来衡量企业短期智力资本产出、长期智力资本产出, 以此判定智力资本从投入到转化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见表4) 。本文认为智力资本投入在短期内不一定能够为企业带来明显的利润收入及价值增加, 但从长期来看, 智力资本的转化能够带来企业未来发展价值的增加与提升。其中, 由于目前学界对于EVA的算法众说纷纭, 本文采用国资委出台的经济增加值计算公式及相关数据要求对EVA值进行计算。

4 实证结果分析

4.1 描述性分析

4.1.1 知识密集型企业数据结果

表5详细列举了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样本企业各指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包括各指标的观察数、平均数、中位数以及标准差。由表5各项数据可看出, 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智力资本投入的差异性通过R&D投入、无形资产、专利个数、拥有者/经营者比例等指标表现出来。

4.1.2 低知识密集度企业数据结果

表6描述了低知识密集度企业智力资本投入—转化—产出的各项指标的观察数、平均数、中位数及标准差, 样本间的数据差异主要体现在单位员工报酬、R&D投入、无形资产、专利个数以及公司规模这几项指标之中。

4.2 回归性分析

根据预先设定的ICTEM模型对获得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如表7所示。从拟合优度检验来看, 知识密集型企业的R2最低值为70%, 低知识密集度企业的R2最低值为37%。由此可以看出, 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至少为70%, 即智力资本的投入以及转化的内外部因素能够对上市公司的产出作出至少70%的解释。

从智力资本投入角度来看, 在知识密集型企业, 工资成本份额、知名品牌、市场范围与该企业的短期产出指标EVA显著正相关;R&D投入、无形资产、专利数、战略实现、外商投资、搜索引擎评分等因素与EVA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对企业无形资产的投资以及战略改变等行为会在短时间内为公司带来额外开支, 使得财务数据中体现出来的企业利润减少。这表明投资无形资产与制定新战略无法在短时间内带来企业潜在价值增长, 从长期来看, 董事资质、R&D投入、专利数、EPR系统使用情况、营业收入增长率、外商投资与企业长期价值增加显著正相关。然而在低知识密集度的企业, 单位员工报酬、无形资产、知名品牌等因素与企业的短期价值增加显著正相关。R&D投入与企业短期价值增加显著负相关, 这与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结果一致。对于企业的长期价值增加, 董事资质与EPR系统与之显著正相关, R&D投入、无形资产、知名品牌等因素对企业长期价值增加的影响并不如预期的显著。

对于影响智力资本转化的内外部因素, 无论是知识密集型企业或是低知识密集度的企业, 从短期来看, 企业的年龄及市场范围对智力资本产出影响显著;从长期来看, 企业的规模及市场范围与企业的智力资本产出显著相关。

相关分析表明, 并不是所有指标都符合智力资本管理的实际, 甚至有些实证数据得出了相反的结果, 这个问题是由智力资本评估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造成的。本文中对结构资本投入的回归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尽管R&D投入、专利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如预期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的长期产出有着显著的影响, 但是战略创新等因素对企业增值所起的作用并不如预期重要。关系资本投入对产出的影响因不同的财产形态而异, 数据表明企业对于网站等无形资产的投资使企业长期价值降低, 然而这些投资对于企业价值增长的意义将是长远的。

注:1) 括号内为T检验值;2) 上标*、**、***分别表示10%, 5%, 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3) 根据F检验值和Hausman检验值对样本数据进行模型选择

5 结论

本研究沿袭以往研究观点, 认为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有着积极作用, 并认为智力资本在增加投资者利润中也起着巨大作用。智力资本的投入在于创造价值, 然而单纯的智力资本的投入不经过有效地管理无法转化为企业价值。智力资本在转化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并不在于数量上收益的提高, 而在于企业利润和价值有效率的增长。在智力资本由“投入”向“产出”的转化过程中, 员工薪酬、领导者资质、研发投入、专利、营业额、企业规模与年龄等因素都将影响到企业价值创造, 尤其是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的投入与企业价值增长显著正相关。

由此可知, 智力资本分别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转化为企业价值。例如, 人力资本可以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创造价值, 由此形成企业产品和服务附加值的主要源泉。同时, 关系资本中客户的数量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情况起着决定作用, 直接创造了企业价值;另一方面, 关系资本可以通过对企业品牌声誉的影响间接地作用于企业价值。从结构资本来看, 不仅企业的知识产权因素如专利等能够直接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企业良好的治理结构以及和谐的企业文化也能够为整个企业的运行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撑, 间接地为企业价值创造作出贡献。

影响青少年智力的因素 篇8

1 运动员自身能力的欠缺

在影响青少年力量素质训练的诸多因素中, 运动员自身的能力欠缺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青少年运动员生长发育的特殊性、思维方式的简单化以及害羞怕累心理的常态化等特点, 在力量训练过程中常常发生一些本可避免却又时常出现的问题导致运动损伤, 影响力量训练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诱因。

(1) 力量训练前不做准备活动或者准备活动不充分。实践发现, 在力量训练中, 有不少的青少年运动员或出于偷懒怕累的心理, 或出于浪费体力的错误观念, 根本就没有进行或者没有充分的进行准备活动。这种情况下, 身体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等的机能没有被充分动员起来, 肌肉伸展能力降低, 关节不够灵活, 动作不协调, 极容易导致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损伤。 (2) 由于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身体组织的机能尚未发育成熟, 再加之训练过程中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盲目追求或模仿他人的训练重量, 导致动作练习僵硬、不平衡, 以致引发损伤。 (3) 青少年运动员通常对各种力量练习器械, 尤其是新型器械的兴趣度较高, 再加之对器械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基本常识不了解, 往往在没有教练员指导的情况下进行练习, 导致运动损伤。 (4) 力量素质训练过程中, 青少年运动员对教练员讲解的练习方法, 示范的动作要求有时并不能完全理解掌握, 往往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进行练习, 由于动作姿势的错误, 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5) 身体状态不佳时训练造成运动损伤。由于青少年运动员好胜的心理较强, 常隐瞒自己的不良身体状态, 在睡眠、休息不佳或生病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量、身体协调性显著性下降的情况下参加大强度力量训练时, 极易发生运动损伤。

对于这些青少年运动员主观上存在的力量训练影响因素, 我们必须予以充分重视、深刻认识,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的做法是要在加强力量训练意义、安全教育的基础上, 规范力量训练过程中的教练员监督指导, 并通过DVD等视频技术, 向运动员介绍力量训练的相关知识和常识, 以尽量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2 教练员训练安排欠科学

在影响青少年力量素质训练的诸多因素中, 教练员的能力水平是其中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 在力量训练方面, 讲究“三从一大”, 强调“超量恢复”的训练理念一直在我国各级各类专业运动队, 尤其是基层运动队的训练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教练员对于力量素质训练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简单重复的层面上, 缺乏训练方法的科学化、个性化, 创新意识与能力有待提高。在此背景下, 对于青少年的力量素质训练, 大多教练员基本上都是照搬成年运动员训练的套路, 未能充分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 因而常常造成力量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损伤。

实践发现, 教练员在安排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常出现以下三种问题: (1) 力量训练的负荷安排过重。力量训练负荷安排的科学与否, 对于训练的效果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 力量训练负荷的安排必须以青少年特定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根据, 突出训练负荷安排的针对性与个性化。力量训练中如果承受的负荷超出青少年运动员的承受能力, 负荷越重, 相关组织和器官遭到破坏的可能性也越大。因为负荷逐步加重的过程, 也是肌肉等软组织以及神经支配逐渐疲劳的过程, 这种情况下, 很容易出现动作变形, 引发功能障碍。在青春发育前期, 骨骼与肌肉主要是纵向发展, 可多采用弹跳、伸展肢体等小重量力量练习, 这样既可以促进运动员的生长发育, 又可以有利于力量素质的发展。在青春发育中后期, 力量训练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加大负荷量, 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且结合敏感期进行训练。 (2) 训练次数过于频繁。任何一块肌肉在训练期间都需要一定时间恢复, 只有在这段恢复时间里, 训练产生的刺激才能引起肌肉的超量恢复, 肌肉的力量和体积才会逐渐增加。如果急于求成, 对身体局部某块肌肉频繁练习, 没有给肌肉充足的恢复时间, 肌肉功能不但无法在超量恢复中得以提高, 甚至事与愿违, 还会造成局部炎症反应, 造成运动损伤。 (3) 安排的休息恢复时间不足。如果两个训练周期或训练阶段之间没有充足的休息或恢复时间, 必然会影响训练效果, 使下一周期的训练水平难以提高。还有一点不容忽视, 除了过多的训练会影响肌肉恢复外, 日常生活中许多因素 (如吸烟、熬夜等) 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刺激。因此, 高水平运动员必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和休息质量, 尽量避免生活中的不良干扰, 集中精力于训练中。此外, 带伤训练的现象突出, 影响力量训练效果。陈旧损伤没有治愈的情况下, 肌肉和关节又承受了过量的负荷练习, 往往是力量训练中出现障碍, 造成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上述在教练员指导层面上而出现的力量训练影响因素, 我们认为教练员应在掌握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的基础上, 努力提高力量训练方法安排的针对性、多样化与个性化,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运动强度, 做好力量训练保护措施, 从而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素质, 为今后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奠定好基础。具体来说, 教练员在指导力量训练时应着重突出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1) 要充分考虑运动员的年龄特点。由于青少年队员的年龄跨度大, 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必须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 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在少年期, 应主要以克服自身阻力的形式, 逐步提高承受负荷的能力, 多采用动力性练习, 以发展一般力量训练为主。在第一次性发育阶段, 应尽量避免对脊柱有负荷的练习, 用提高动作速度和改善肌肉协调功能来提高速度力量。在16~18岁阶段可逐步承受最大力量的负荷训练。 (2) 训练手段和方法力求多样。对于好奇心、求知欲强烈的青少年来说, 任何单一的练习方法都会使队员感到枯燥甚至厌倦, 任何练习手段对队员机体的影响不可能是全面的。为了提高队员练习的兴趣, 全面增强队员的身体机能, 应根据力量训练的任务, 结合队员的身心特点, 力求训练手段和方法新颖、多样化。 (3) 根据青少年力量发展的特殊规律 (增长快消退也快;增长慢消退也慢) , 应逐步增长力量。大负荷训练能使肌肉最大地收缩, 从而刺激肌肉产生相应的肌力, 当队员对某一负荷适应后, 应增加负荷刺激, 使肌力不断地有所提高。实践证明, 每周安排1~2次力量训练可保持已获得的力量, 只有坚持全年训练, 才能使力量得以逐步增长。 (4) 力量训练应实行集中与分散刺激相结合。每次力量训练应集中某一部位进行效果较好, 因为集中刺激容易给机体留下较深的痕迹。但集中刺激过于频繁, 容易使局部肌肉产生疲劳甚至伤害。所以, 不能每次训练都集中在某一部位, 只有将集中刺激和分散安排结合起来, 才能使身体各部位的力量协调发展, 相互促进。

3 训练场地、装备等环境因素制约

在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诸多因素中, 除教练员和运动员两个层面的因素外, 训练场地、装备等环境因素的制约也是造成运动损伤, 影响力量训练成效的重要因素。在运动实践中, 类似的训练环境因素常被教练员、运动员所忽视, 麻痹思想的存在与防范意识的薄弱, 使得这些安全隐患常常对力量训练带来意想不到的消极影响。一方面力量训练时就不宜安排在坚硬毫无弹性的地面 (如大理石、水泥地等) 上进行, 因为这样的场地几乎不能吸收任何震动, 极易引起各种运动损伤;另一方面不恰当的服装、鞋和护具等也容易引起运动损伤。服装缺乏弹性时, 容易限制动作的完成, 可能会拉伤或意外滑倒。运动鞋对于运动来说至关重要, 赤脚或者穿不合脚的鞋子进行练习往往会因为缺少必要与合理的缓冲, 而对踝关节和膝关节造成较大的冲击。对于上述训练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 我们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行动上切实改善和加强场地设施的安全措施, 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这些客观环境因素给力量训练带来的消极影响。

4 结语

青少年力量训练在运动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 科学有效的力量训练是青少年运动员打基础、强体魄、提成绩的重要训练保障。影响青少年力量训练的因素较多, 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客观环境等都会对力量训练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以系统的观点, 对以上三个层面的因素加以全面考察, 以更具针对性、更全面的实施力量训练, 不断提升力量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黎涌明.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与发展[J].体育科学, 2008 (4) .

[2]刘晓亚, 王利.浅谈影响青少年力量训练的因素[J].经营管理者, 2011 (1) .

[3]赵家贵.青少年运动员力量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10 (5) .

影响青少年智力的因素 篇9

1 盘县篮球现状的分析

1 . 1 体育发展战略的实施

从1979年恢复我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以来, 我国相继对体育发展战略作出了三次调整, 最为重要的是90年代的体育市场化改革的战略调整, 通过这三次的调整逐步形成了“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和“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1]。“青少年的体育要以学校为重点”, 也是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要求。而篮球运动又是学校体育教学必修课之一, 除了体育教学的以外课外体育活动, 学校的学生也会主动的选择篮球运动作为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有效的激发了广大群从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

1 . 2 经济的发展, 体育锻炼意识的提高

当前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 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在经济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 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体育作为上层建筑同样受到经济的制约, 体育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的基础的作用还体现在:体育的发展规模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决定竞技的水平也决定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及体育的运行机制体制[3]。就目前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来看, 人民的意识也从传统的封建意识向科学意识转变, 尤其是在农村这种变化最为明显, 从以前的以劳动来代替体育锻炼到现在的主动去从事体育活动, 青少年也得到了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

1 . 3 活动场地与器材的不断完善

通过对盘县所有学校 (包括:小学、初中、高中) 篮球场地的数量统计可以得知, 每一所学校至少有一块篮球场地, 篮架以及各部分的零件基本完好无损, 篮球场地地面都较为平整, 虽然地面是用水泥打造而成, 但基本上无损坏, 有的学校用各种颜料对篮球场地进行染色加工, 有几所学校甚至篮球场地面用塑胶铺垫, 地面具有弹性, 质地较为软和, 有利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身长发育, 有颜色的场地可以给人们视觉上的刺激, 给予新鲜感, 激发人们主动从事篮球运动。所以说, 场地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能够促进篮球运动的发展。

1.4 N B A篮球明星促进作用的分析

NBA, 是美国职业的篮球联赛, 球员叹为观止的球技、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战术配合以及热情洋溢的篮球宝贝都使青少年篮球爱好者为之疯狂, 让他们感受到了与我国有着巨大差异的篮球运动[4]。NBA明星对于青少年篮球爱好者的影响巨大, 如迈克尔乔丹、科比等篮球巨星更是有着众多球迷, 青少年篮球爱好者受NBA明星的影响, 树立了正确的体育动机, 提高了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运动时间持续更长, 促进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影响青少年篮球运动普及的问题

2.1 内部因素分析

2.1.1 组织管理松散, 管理意识不强

盘县篮球运动开展的时间长, 但它是由政府牵头为主导, 以当地的煤矿企业为主, 各地学校教师队伍为辅, 以人民群众为社会基础的民间篮球赛事。它的举行时间、地点及举办地不是完全固定的, 这就意味着没有稳定的部门及工作人员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组织管理, 由于主办地是采用流动式办法来举行当年的篮球运动会, 所以基本组织管理的工作人员都是临时组合的, 当地的政府工作人员也会参与其中以及政府要员的家属, 这就形成了不严谨的组织管理形式, 对于组织管理的制度就不言而喻了。过度依懒政府管理, 没有了风险管理意识, 对组织管理不具有可信度。

2.1.2 运动队伍不健全的管理制度

比赛前运动员的选拔, 每支参赛运动员的选拔没有通过正式系统的选拔制度考核, 在这些运动员里只要有身高和不全面的技术就能代表当地比赛, 甚至“关系”就可以参加, 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参差不齐给后期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运动队伍管理方面, 首先, 没有建立科学的训练目标。其次, 没有处理好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最后, 奖惩考核制度的欠缺。由于运动员大多是家族关系, 所以奖惩制度并没有得以实施。

2.1.3 裁判员、运动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亟需提高

在比赛的过程中, 裁判员在比赛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裁判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节奏及观赏性, 但在盘县地区的篮球裁判水平总体偏低。运动员是从不同文化背景下筛选出来的, 受过不同层次的教育, 也没有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 在专业技术水平上各有特色, 但不全面的技术水平弊端在比赛中逐渐被体现出来。在比赛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 如记录人员等都是学校的老师及其他人员组成, 只是临场的时候进行简单的培训, 立即进入工作岗位, 由此体现出来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如遇到突发情况工作将会进入瘫痪状态。

2.1.4 宣传手段单一, 脱离市场的需求

该地区的篮球宣传仅限于盘县地区内, 宣传的手段并没有与现在的市场接轨, 手段回归到原始的状态形式, 如横幅及标语之类的, 完全脱离了人们与市场的需求, 举办的赛事只有举办地范围内的人民群众知道, 其它的地区很少了解此赛事的存在。

2.2 外环境分析

2.2.1 资金来源基本靠政府的财政支持

获得赛事举办权的地方, 经过预算, 就可以向政府申请一定的金额赛事就可以开始投入运作了, 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外基本上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只有看当地的煤矿企业实力及数量来决定这场赛事的资金。

2.2.2 外员引入的争议

现如今的盘县篮球赛事不仅仅是盘县地区人民的篮球赛事, 也是其他外地的运动员的篮球赛事, 随着篮球组织的发展, 各代表对的优胜意识逐渐增强。为了获得比赛的冠军不惜代价高费雇佣外地的篮球运动员, 这就引起人们心中的不满, “是当地的比赛, 我们有什么样的水平就打什么样的比赛, 争取有能力的当地球员都能展现自己”。这是笔者采访的人民群众所说的话, 反映了人们的真实想法。

3 今后青少年篮球运动发展之道

3 . 1 完善内部组织的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内部的组织制度是现在首要的任务, 组织管理的高效运行有利于完善组织结构, 可以合理利用和优化内部资源。首先, 明晰权利的分配。积极完善内部的垂直管理体系, 分配各部门的权利与义务。其次, 完善内部的制度建设。对各部门的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细化, 具体到运动员的选拔制度、工作人员的上班期间的各项事项, 如考勤的考核。最后, 财务透明、公开制度, 做到不乱花一分冤枉钱, 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 完善群众的监督制度, 成立专门的举报热线。

3 . 2 加强运动员队伍管理及提高各人员的专业水平

从现代管理学角度看, 管理的范围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 其中最主要的管理对象是人[5]。每个篮球队的运动员水平各不相同, 只有根据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对运动员进行管理才能使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到最佳。具体的措施: (1) 建立符合该队的可操作性强的科学训练目标。 (2) 组织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3)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及处理好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建立专业的培训部门对裁判员、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可更好的提高各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顺利举行篮球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外员的引入必须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减少该队的开支, 优化资金的配置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可用这些资金对该队的篮球技术进行全面的培训, 强化个人的基本技术和提高该队的战斗力, 提高该队的影响力和欣赏价值。

3 . 3 加强与新闻传媒市场交流合作, 拓宽筹资渠道

政府应加强与新闻媒体交流合作, 洽谈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新闻媒体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价值, 并且包括诸多的网络利用价值, 篮球赛事的广告可靠网络的手段进行大力的宣传, 可提高该地区篮球的影响力及政府的实力以及带来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 优质的经济的链条, 通过媒体的宣传, 可以争取到许多的资金来源, 构建多元化的筹资方式。

4 结语

体育发展战略的实施、场地器材的完善、篮球明星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及意识的提高是盘县鸡场坪乡青少年篮球运动普及重要的促进因素, 但存在的问题可通过发展道路解决, 就会避免走弯路, 会使篮球运动的发展发生质的变化, 为现代篮球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为其他地区篮球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玉霞, 苏明理, 戴兵, 等.我国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2) :31-35.

[2]王琮, 何林, 陈光玖.川东城镇中学全民健身实施现状的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 2006 (2) :62-66.

[3]孙民治.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4]郝宇.NBA文化对我国中学生篮球爱好者的影响[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0.

影响青少年智力的因素 篇10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国民体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是国家建设的基础,是成就事业的栋梁,所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体质情况关乎个人的前途、民族强盛、家庭和睦、国家富强。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国家在各行各业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日益加强,国民体质和健康情况也有所提高、改善。在我国国力强盛、经济快速发展、医疗事业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儿童的健康和身体素质已经有了本质的变化和改善。但是在我国各个方面都取得伟大进步的时候,青少年的体质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肥胖、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下降问题明显,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以提出方法改善,不然将会给个人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1.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教育因素

1.1中小学体育师资对学生体质的影响

教育是推动一个国家各项事业进步的原动力,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体系好坏的基本标准。在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优秀的师资队伍也必然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我国是人口大国,各类师资院校参差不齐,数量众多,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教师体质的问题并非难事。但要想培养出具有一定素质的优秀教师就要从很多方面准备和投入,改革开放后,随着学校扩招和各类院校的兴办,教师数量得到补充,但从长远来看,并不能根本解决体质教师素质匮乏的尴尬局面。体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并非在某一环节上存在问题,而是从基础体育能力的培养到早期运动员的选拔;从体育师范生初期教育到大学入学的招生计划;从专业体育院校的教学内容到社会专业的从业范围等环节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

1.2体育教学大纲对青少年体质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认识到发展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性,开始在中小学教学大纲中设计专门提高身体素质的体育教学大纲。鉴于当时的背景,大纲主要学习前苏联的教育方法,目的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身体为首要目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健康和素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中小学体育教育得到空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适应社会和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体育大纲相应出台,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极大提高。但由于“拿来主义”与“应试教育”的限制,在学习先进国家教育思想和教学大纲时,削弱了学校体育的功能,模糊了技术发展和理论提高规律,过于重视考核的结果和目标的实现,弱化了学生兴趣、课程编排、教学内容。

1.3体育课对青少年体质的影响

近几十年,我国体育事业得到发展,群众体育热情空前高涨,尤其是在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后,国家和社会对体育教育更加重视。学校的体育课程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各省市先后出现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人才培养方法,这些新鲜进步的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体育教育的质量。本世纪初,国家制定新课程改革计划,强调体育课程的实践和创新。但是在新课程目标制定以来,学校在体育课教学的开展完成情况并不如人意。多数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和知名度,安排更多的基础课教育,如英语、数学、语文等科目,体育课时增加有限,完全不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据调查统计在课堂内容上除了教师示范、学生休息以外,学生真正参与到身体锻炼的时间不足20分钟,如此的课时安排和教学质量实在令人担忧。

1.4学校体育安全对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影响

体育运动因为自身的性质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开展体育活动更加要重视运动的科学性、适应性和运动保护。比如对抗性项目如足球、篮球,存在身体碰撞,攻防转化,如果不能把握尺度,就会出现运动风险,学校体育活动在器材、场地和设施中要有专人指导教学。独生子女已经是青少年的主力军,每个家庭都望子成龙,更加注意孩子的安全,家长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也给课程安排带来难度,学校为了规避危险运动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的伤害,逐渐把一些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从课程中删除,采用这种安全的课堂安排,最后减少了学生的参与,失去了体育课提高运动能力、强身健体的教育意义。

2.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在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各方因素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从而对青少年的体质增强和健康情况产生影响。综合分析,体育师资是人的因素,在整个教学影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体育教学大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和方向,只有完善和科学的教学大纲才能指导学生正确开展体育运动。体育课的完成质量是监督教师能力的指标,同时也是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只有在保证足够时间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基础上,体育课才有实际意义。确保体育教学安全是实现体育课程的前提,在科学的、合理的安排下学生才能广泛参与体育活动,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杜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444.

[2]冯磊.基础养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杜,2005.10.

[3]蔡美琴.公共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0.

上一篇:构建中国特色康复医学下一篇:厂区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