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试行办法

2024-09-17

评分试行办法(通用4篇)

评分试行办法 篇1

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模式的重大改变,是测试手段现代化的一次跨越性发展。开展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称“机辅测试”)试点,是积累机辅测试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机辅测试系统,推进测试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有效措施,是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机辅测试的重要基础。

自2007年12月31日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批复同意安徽、上海和天津3省市开展机辅测试试点以来,全国已有15个省(区、市)相继展开了试点工作,其中安徽、上海、江苏、辽宁4省市全面推广了机辅测试试点,全国约150万人次参加了这一新的模式操作下的测试。

为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机辅测试的评分办法,规范新的测试操作模式下的评分实践,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在充分调研和收集梳理各试点地区评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试行办法》(以下称《评分试行办法》),随后提交2008年12月召开的机辅测试业务研讨和质量分析会进行研讨,并根据各试点地区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了修订。2009年1月9日,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正式印发试行《评分试行办法》(教语用司函[2009]5号)。

一 制定《评分试行办法》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维护《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权威性和完整性

《评分试行办法》规定:“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制定本试行办法(第一条)。”质量是测试的生命线,机辅测试试点成功与否的关键,首先在于能否切实保证测试质量;保证测试质量的核心和前提,是无论测试操作模式如何改变,都必须坚持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以下称《大纲》)作为评分实践的根本依据,维护《大纲》在测试实践中的权威性和完整性。这是《评分试行办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保证机辅测试质量,维护考生权益和测试信誉,确保试点规范、有序、健康开展并取得实际效果的基础。

(二)保证机辅测试与人工测试在评分标准把握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机辅测试和人工测试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其中一个不同是评测形式发生重大改变:人工测试由两至三名测试员面对应试人现场评分,测试员在独立评测的基础上可以沟通或协商,评分差异在四个测试项都可能出现;机辅测试则通过测试信息管理系统,将应试人前三项的语音分配至计算机评测系统评定分数,将第四项(1)分配至两至三名测试员进行评测,测试员均独立评分,不能进行沟通和协商,评分差异仅出现在第四项。

评测形式的改变,打破了测试员在人工测试操作模式下形成的评分习惯,测试员要适应独立且单独评测第四项。不因评测形式不同而影响测试员对评分标准的把握,这在目前机辅测试与人工测试并存的状况下,尤其应予以高度重视。《评分试行办法》既遵行《大纲》所有的评分要素,又根据机辅测试的实际增加了新的评分要素,保证了机辅测试与人工测试在评分标准把握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科学指导测试实践、维护测试公平公正具有现实意义。

(三)科学总结和吸收各试点地区机辅测试评分实践的成功经验

机辅测试和人工测试另一个区别是受测形式的重大改变:人工测试时,应试人面对测试员完成全部四个测试项,必要时主试人可给予提示或引导(2);而机辅测试时,应试人面对计算机完成语音采集过程,没有测试员的现场提示或引导。

受测形式的改变,使不少在人工测试模式下并不突出或未曾出现的情况和问题相继显现出来,有些甚至较为严重。这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比较集中表现在第四项“命题说话”上,如:在无现场提示或引导的情况下,“明显背稿、离题、说话难以继续”等现象显著增多;人工测试模式下很少出现的“内容雷同”、基本没有出现过的“无效话语”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各试点地区一方面通过认真探索、逐步完善测前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加以应对,同时在机辅测试的评分实践中认真研究和制定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并在更大范围的评分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为《评分试行办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评分试行办法》是在认真收集、梳理、研究各种新的情况和问题,科学总结和吸收各地在评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的,因而对全国各试点地区的机辅测试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四)促进各试点地区机辅测试评分实践的规范和统一

首先,《评分试行办法》明确了机辅测试的评测形式,即“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项,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认定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评定分数(第二条)”,“命题说话项由测试员评定分数(第三条)”,这是在国家测试主管部门文件中首次对机辅测试的评测形式进行的具体描述。

其次,鉴于计算机评测系统只要系统运转正常、采集到的语音数据正常,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前三项评测失败,因此《评分试行办法》重点对第四项的评分做出了基本的规范和统一。前文提及,由于评测形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测试员在第四项的评测上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和情况,各地在试点过程中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先后研究制订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但不同地区对相同问题的处理不尽一致或存在较大差异,客观上对评测标准和评测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评分试行办法》旨在针对第四项评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提出共同遵循的处理意见,有利于促进全国各试点地区机辅测试评分实践的规范和统一。

当然,《评分试行办法》不可能全部解决机辅测试的所有问题和不足。各试点地区应在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执行《评分试行办法》的同时,严格按照《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规程(试行)》(教语用司函[2008]23号)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试点业务指导意见(试行)》(3),推进机辅测试试点,不断总结和积累新的经验和做法,才能最大程度地规范机辅测试操作的全过程。

二 对《评分试行办法》的理解和把握

由于机辅测试的评分差异仅出现在第四项,因此测试员对评分标准的把握,关键体现在对第四项的评测上。下面谈谈笔者对第四项评分的理解和体会。

1.《评分试行办法》遵行了《大纲》评分要素

(1)语音标准程度。

语音标准程度的评测应是定量与定性兼顾。不宜过于机械地看待关于错误数量的表述,而应从定性方面总体把握,方音性质的错误、声韵缺陷、字调语调偏误的类型是多还是少,程度是深还是浅,均要放入“方音程度”中来评价,看其属于“不明显”“比较明显”“明显”还是“重”。

归档时,错误量和方音的程度是一并考虑的;确定具体扣分时,在错误数量相当的情况下,方音性质的字调、语调失误比例高的扣分会多一些。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

词汇、语法评定的主要视点是,是否出现典型方言性质的词汇和语法现象。带有方言性质的失误必定要在评分中有所体现,而一般性口误可从宽处理,视情况扣分。

另外,在人工测试时,如果失误性质难以确定,评判通常适度从宽;在机辅测试时,查阅相关工具书,更有利于测试员准确评分。

(3)自然流畅程度。

不够自然,主要指口头言谈语体的语感差;是否流畅,主要观察应试人运用语言的熟练连贯程度。自然流畅程度应从以上两个维度来综合评价。

(4)说话不足3分钟。

原则上为累计“语音空白”的时长,视程度扣分。

小规模试验显示,应试人说话项出现语音空白接近5秒钟时,测试员感知明显:停顿过长,思维和言语的连贯性就不存在了。建议在5秒以内(含5秒)的语音空白,仍划归到“自然流畅程度”扣分,5秒以上的语音空白累计时长扣分。

目前计算机评测系统有统计缺时时长的功能,但这一功能尚不十分完善。建议把计算机评测系统统计的数据作为参考,以测试员的裁定为准。

2.《评分试行办法》新增两个评分要素

这两个评分要素主要针对受测形式和评测形式的改变所导致的一些新的问题而增加的。主要考虑:一是尽量保证人工测试和机辅测试评分一致。在机辅测试操作模式下,测试员无法完成的提示或引导工作,通过《评分试行办法》对规则的调整,可以借事前警示和提醒的方式来加以弥补。应试人通过学习和了解《评分试行办法》,应该清楚哪些做法是不当的,如果出现了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同时可以避免相关人员对应试人在应试技巧上的不恰当或不正确的导引。二是针对评测形式改变后实际评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出评分上的统一意见。

应试人可以通过参加相关培训,了解和掌握规则,避免在这两项上无谓的失分。

(1)离题,内容雷同。

离题,指命题说话的内容完全脱离指定的主题和范围。内容雷同,指把别人的作品或语句作为自己的说话内容,如,说话内容与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的文章内容相同或差异极小,不同考生说话的内容相同或差异极小。二者同属说话内容失当,因此在此项中一并考虑。

一种意见认为,这一评分要素起扣分数偏高,坡度过陡。单从评分角度来看,这种意见是有一定道理的。之所以对这一评分要素要求比较严格,是希望能够杜绝恶意离题(例如只准备一道题目,以不变应万变)及背诵现成文章(例如名家名篇等)等投机行为。从前期试点的情况看,这类情况出现太多,在测试现场很难给予提示、进行监督约束,有必要借惩戒措施阻止其恶意的尝试,引导考生正确对待测试。《评分试行办法》对此的处理意见,实际上也是综合了各试点地区的不同应对措施。

至于怎样判定离题和内容雷同,仍可以从这一要素的导向性出发,做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另外,如判定“内容雷同”,测试员需举证。“离题”与“内容雷同”同时出现,不重复扣分。

(2)无效话语。

无效话语,指应试人的话语与要测查的语言特征无关,无评判效度。这种现象在人工测试中基本没有出现过,试点中却时有发现,并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如语句不断重复、读秒、数数、唱歌等。

三 《评分试行办法》施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和加强对应试人的测前培训

测前培训应根据机辅测试的实际增加包括测试流程,机器操作,评分规则等方面的内容,目的在于使应试人掌握测试流程,熟悉操作方法,了解评分规则。上述内容的培训,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应试指南、在网站刊登应试守则等各种方式完成。

(二)加强对测试员的适应性培训

机辅测试操作模式下,对测试员的适应性培训十分必要。没有前三项的语音情况参照和评分参考,对应试人语音情况做判断,让测试员感觉缺少延续性,无法从整体上予以把握。测试员在独立评分时,不能相互印证,也无法协商,会感觉“心里没底”。这都需要对测试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帮助其尽快适应。

(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计算机评测系统

试点发现,目前计算机评测系统对前三项的评定,在二级甲等到三级甲等区间是比较准确的,可以说对大部分应试对象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但对高等级和较低等级的评定尚不稳定,主要原因是采集的高等级的语音样本较少,较低等级的语音样本的地区覆盖程度也不够,造成同一系统在部分地区的测试效果较好、信度较高,而在另外一部分地区评分不够精确、问题比较突出。

因此,在机辅测试试点过程中,各试点地区应与计算机评测系统研发单位加强协作、共同努力,重视对试点的跟踪研究和质量监控,同时充分利用各试点地区的资源,不断充实各地区不同等级的样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计算机评测系统。据悉,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也已将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样本库的建设纳入工作规划,这一样本库建成并应用于此,可使计算机评测系统的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四)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机辅测试的评分办法

《评分试行办法》是各试点地区实践经验的阶段性总结,还需要在更多具体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完善。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和试点工作的深入,还可能出现一些目前尚未遇到的问题需要解决,针对现有问题也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和总结更科学有效的应对办法。在实践中继续深入探索、研究和完善机辅测试的评分办法,应当成为试点工作的最主要内容之一,是机辅测试试点和推广应用过程中永恒的课题,也是推动机辅测试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评分试行办法 篇2

一、基本要素问题。是指案卷违反案卷标准规定的基本标准,在主体资格、事实证据、适用法律和履行程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存在基本要素问题1项以上的,不能评为优秀卷,即“一票否决”。

(一)主体资格问题

1、主要对外文书(证据登记保存清单、登记保存物品处理通知书、查封扣押决定书、解除查封扣押决定书、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没有加盖执法机关印章。

2、主要对外文书(同上)加盖非法定主体(行政机关内设机构、非法定授权组织、应当由其他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等)印章的。

3、被处罚主体认定错误的(个体工商户认定为单位的需讨论)。

4、案卷中没有被处罚主体的身份证明,不能确认其身份(有其他证据证明其合法有效身份的除外)。

5、有其它严重的主体资格错误的问题的。

(二)事实和证据问题

6、没有准确认定相关主要事实,导致违法事实不清的。

7、法律责任要求没收违法所得,或者以违法所得或货值金额作为处罚的幅度基础,而没有对违法所得或货值金额进行认定的。

8、卷内证据不足以认定违法事实和情节的。

9、有其它严重的事实和证据问题的。

(三)适用法律问题

10、没有准确适用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者条文作为认定违法事实或者处罚依据。

11、认定违法事实或者作出行政处罚引用法律、法规、规章错误或者条、款、项、目错误(直接适用错误的)。

12、做出行政处罚决定超出法定处罚种类或者幅度范围的。

13、有其它严重的适用法律问题错误的。

(四)履行程序问题

14、立案、调查取证、审批、告知、送达、结案等主要程序没有相应文书记载的。

15、存在明显的程序倒置情况的(立案后直接审批、先决定后审批或告知、先执行后送达等情况)。

16、依法应当告知听证而没有告知听证的。

—1—

17、依法应当责令改正前置,没有实施责令改正直接进行行政处罚的。

18、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未满三日即作出处罚决定的(非听证案件当事人三日内明确放弃陈述或申辩权利的除外,但符合听证条件的案件不适用此例外情形)。

19、依法应当进行集体讨论,卷中无集体讨论记载的。20、有其它严重的履行程序问题的。二、一般要求问题。是指案卷违反案卷制作标准规定的一般标准,在案卷和文书制作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存在一般要求问题的,按照相应的内容扣分。扣分总数少于

分的可被评为优秀卷。

(一)非特定文书的问题

1、对复印件等传来证据没有确认说明的(每份0.5分,最高扣分不高于2分)

2、对作为证据的照片等没有说明的(每份0.2分,最高扣分不高于1分)

3、延长查封扣押期限或办案期限,卷中无上报审批记载的(2分)

4、没有按顺序装订文书的(0.5分)

5、按照文书格式要求页首应当标注有处罚机关全称,而没有标注的(每份0.2分,最高扣分不高于1分)

6、外部文书落款有印章但没有标注处罚机关名称的(每份0.2分,最高扣分不高于1分)

7、外部文书落款日期标注不规范的(每份0.2分,最高扣分不高于1分)

8、“你(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等文书选择项,以及各种文书提示语,未做选择或未进行技术处理的(每项0.1分,最高扣分不超过1分)。

9、按照文书格式,应当注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而基本情况记载不全或记载错误(包括错漏字)的(每处0.1分,最高不超过2分)

10、整卷未使用农业部规定的统一文书格式的(扣5分)

(二)行政处罚决定书

11、案号编写不规范的(0.2分)

12、没有记载案由的(1分)

13、没有详细阐明违法行为的基本事实,即何时、何地、何人、采取何种方式或手段、产生何种行为后果等的(每项0.5分,最高不超过2分)

14、没有对证据进行列举的(2分),或者已列举但并没有进行证据说明的(1分)

15、有从重、从轻或者减轻情节,依法予以从重、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没有写明理由的(2分)

—2—

16、认定违法事实或者作出行政处罚引用法律、法规、规章名称或者条、款、项、目不规范,但不会引起歧义的(每处1分)

17、认定违法事实或者作出行政处罚没有引用法律、法规、规章原文的(每处1分,最高扣分不高于2分)

18、两个处罚种类依法应当并处而没有并处的(2分)

19、把非行政处罚种类作为行政处罚表述的(1分)

20、没有注明复议期限及复议机关,或者诉讼期限及诉讼法院、或者行政处罚履行方式及期限,或者告知错误的(2分)

21、没有注明当事人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情况的(2分)

22、有错别字、缺字、语句不通顺等错误,但不影响事实认定的(每处0.1分,最高扣分不高于1分)

(三)立案审批表

23、没有记载处罚机关负责人审批意见、姓名或者时间的(2分)

(四)询问笔录

24、一份笔录同时询问两名以上被询问人的(此份笔录的缺失不影响违法事实和情节认定)(2分)

25、执法人员没有签名或者只有一人签名的(此份笔录的缺失不影响违法事实和情节认定)(1分)

26、被询问人没有签署“记录属实”等意思表示的(0.5分)

27、没有记载询问时间或者地点的(0.5分)

28、被询问人没有逐页签名的(每处0.5分,最高扣分不高于2分)

29、笔录内容涂改未做技术处理的(每处0.1分,最高扣分不高于0.5分)30、文书空白处未注明以下空白等处理的(最后一行当事人已经顶格签字的除外)(0.5分)

(四)检查(勘验)笔录和查封(扣押)现场笔录

31、没有执法人员出示证件和表明身份记载的(2分)

32、被检查人拒绝签署姓名,执法人员没有说明情况的(此份笔录的缺失不影响违法事实和情节认定)(2分)

33、检查(勘验)人员没有签署姓名的(1分)

34、没有记载检查(勘验)时间或者地点的(0.5分)

35、检查(勘验)的内容记载不规范的(根据实际情况裁量)(1分)

36、笔录内容涂改未做技术处理的(每处0.1分,最高扣分不高于0.5分)

37、(只适用查封(扣押)现场笔录)没有记录查封(扣押)决定书及财物清单送达、通知当事人到场、实施查封(扣押)过程、当事人陈述

—3—

申辩等情况的(每处1分,最高扣分不高于3分)

(五)证据登记保存清单

38、保存地点或方式不明确的(2分)

(六)登记保存物品处理通知书

39、处理意见表述不规范的(2分)

40、先行登记保存物品依法应当处理而未处理,或者超过7日做出处理决定的(3分)

(七)授权委托书

41、当事人委托他人代理但无授权委托书的(2分)

(八)查封(扣押)决定书

42、查封(扣押)的依据错误的(适用《特别规定》为依据的要根据个案判断)(5分)

43、复议机关或诉讼机关告知错误的(1分)

(九)解除查封(扣押)决定书

44、没有解除查封扣押的物品,或者超期限解除查封扣押的物品的(3分)

(十)案件处理意见书

45、没有记载处罚机关负责人审批意见、姓名或者时间的(2分)

(十一)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记录

46、集体讨论结论不明确的(2分)

47、没有记载参加人员意见或者签名的(1分)

(十二)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48、违法事实表述不清的(1分)50、告知处罚内容不准确的(2分)

(十三)送达回证

51、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超过法定时限的(2分)

52、送达回证的案由、受送达人、送达方式、送达单位等要素表述不规范的(每处0.2分,最高扣分不高于1分)

(十四)行政处罚决定执行

53、罚没物品处理没有记录或者只有部分物品进行记录的(2分)

54、执行了罚没款而没有罚没款收据的(2分)

(十五)结案审批文书

55、没有记载行政处罚决定执行结果的(0.5分)

56、没有记载处罚机关负责人审批意见、姓名或者时间的(2分)

养蜂管理办法(试行) 篇3

特此公告

养蜂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支持养蜂行为,维护养蜂者合法权益,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养蜂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农业部负责全国养蜂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养蜂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养蜂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养蜂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发展养蜂,推动养蜂业的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推广普及蜜蜂授粉技术,发挥养蜂业在促进农业增产提质、保护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

第五条养蜂者可以依法自愿成立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成员提供信息、技术、营销、培训等服务,维护成员合法权益。

各级养蜂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养蜂业行业组织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指导和服务,提高养蜂业组织化、产业化程度。

第二章生产管理

第六条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广泛宣传蜜蜂为农作物授粉的增产提质作用,积极推广蜜蜂授粉技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做好辖区内蜜粉源植物调查工作,制定蜜粉源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第七条种蜂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出售的种蜂应当附具检疫合格证明和种蜂合格证。

第八条养蜂者可以自愿向县级人民政府养蜂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免费领取《养蜂证》,凭《养蜂证》享受技术培训等服务。

《养蜂证》有效期三年,格式由农业部统一制定。

第九条养蜂者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生产。

各级养蜂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养蜂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工作。

第十条养蜂者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所生产的蜂产品质量安全负责。

养蜂者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正确使用生产投入品,不得在蜂产品中添加任何物质。

第十一条登记备案的养蜂者应当建立养殖档案及养蜂日志,载明以下内容:

(一)蜂群的品种、数量、来源;

(二)检疫、消毒情况;

(三)饲料、兽药等投入品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剂量;

(四)蜂群发病、死亡、无害化处理情况;

(五)蜂产品生产销售情况。

第十二条养蜂者到达蜜粉源植物种植区放蜂时,应当告知周边3000米以内的村级组织或管理单位。接到放蜂通知的组织和单位应当以适当方式及时公告。在放蜂区种植蜜粉源植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避免在盛花期施用农药。确需施用农药的,应当选用对蜜蜂低毒的农药品种。

种植蜜粉源植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施用农药3日前告知所在地及邻近3000米以内的养蜂者,使用航空器喷施农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作业5日前告知作业区及周边5000米以内的养蜂者,防止对蜜蜂造成危害。

养蜂者接到农药施用作业通知后应当相互告知,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第十三条各级养蜂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支持养蜂者与蜂产品收购单位、个人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实行蜂产品优质优价、公平交易,维护养蜂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转地放蜂

第十四条主要蜜粉源地县级人民政府养蜂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蜂业行业协会,每年发布蜜粉源分布、放蜂场地、载蜂量等动态信息,公布联系电话,协助转地放蜂者安排放蜂场地。

第十五条养蜂者应当持《养蜂证》到蜜粉源地的养蜂主管部门或蜂业行业协会联系落实放蜂场地。

转地放蜂的蜂场原则上应当间距1000米以上,并与居民区、道路等保持适当距离。

转地放蜂者应当服从场地安排,不得强行争占场地,并遵守当地习俗。

第十六条转地放蜂者不得进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养蜂主管部门依法确立的蜜蜂遗传资源保护区、保种场及种蜂场的种蜂隔离交尾场等区域放蜂。

第十七条养蜂主管部门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及时处理偷蜂、毒害蜂群等破坏养蜂案件、涉蜂运输事故以及有关纠纷,必要时可以应当事人请求或司法机关要求,组织进行蜜蜂损失技术鉴定,出具技术鉴定书。

第十八条除国家明文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养蜂者有权拒绝任何形式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等行为,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第四章蜂群疫病防控

第十九条蜂群自原驻地和最远蜜粉源地起运前,养蜂者应当提前3天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的,方可起运。

第二十条养蜂者发现蜂群患有列入检疫对象的蜂病时,应当依法向所在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就地隔离防治,避免疫情扩散。

未经治愈的蜂群,禁止转地、出售和生产蜂产品。

第二十一条养蜂者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正确使用兽药,严格控制使用剂量,执行休药期制度。

第二十二条巢础等养蜂机具设备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

禁止使用对蜂群有害和污染蜂产品的材料制作养蜂器具,或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任何药物。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所称蜂产品,是指蜂群生产的未经加工的蜂蜜、蜂王浆、蜂胶、蜂花粉、蜂毒、蜂蜡、蜂幼虫、蜂蛹等。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评分试行办法 篇4

项目 考核内容与要求 考核方法 分值 扣分理由 行

1、责任医生接受全科医学岗位培训 了解培训情况 2 未接受培训不得分 政

2、详细记录《公共卫生服务记录本》 查记录本 2 弄虚作假不得分,记录不全酌情扣分 管

3、责任医生公示 查公示上墙、抽查名片分发 2 未上墙扣1分,抽查名片缺1户扣0.1分 理

4、建档对象入户到家,每户上门服务不少于4次/年 抽查10户家庭 5 一户未上门扣1分,每少1次扣0.25分 20

5、进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7天/月 查《记录本》与考勤册 4 少1天扣1分 分

6、服务对象满意度 问卷调查10户,满意率90%以上 5 每减少10%扣2.5分 5 每降低1%扣0.5分

7、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实施健康促进,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查资料 健 90%以上 康 5 每降低1%扣1分

8、管理个人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已体检人员建档率95% 查资料 管

9、对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实行专案管理,要求每病种管 理 15 各病种管理率每降低1%扣0.5分 理率达95% 查健康档案与信息管理,并现场检查 35

10、家庭病床服务,建床率2‰ 分 5 酌情得分

11、开展双向转诊 病历记录完整 5 酌情得分 查资料 健 4 每少1次扣1分

12、社区健康栏内容生动、每季更换 查留存资料 康 4 每少1次扣1分

13、开展各种形式健教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 查留存资料 教 2 每少1户扣0.2分

14、保证每户社区居民每年至少得到1份健教资料 抽查10户家庭 育 10 分

15、发现孕妇及时动员到中心建卡、对责任区的孕产妇动员定抽查3-5名孕产妇保健情况,查看《责任医4 对孕产期保健工作与妇保医生不配合不得分,配合妇 期到中心进行产前检查、联系产后访视工作 生记录本》《孕产妇保健卡》

不主动酌情扣分。如发现一名孕产妇没有进行产前女 查资料 保健扣2分。保 4 责任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每下降1%扣0.1分

16、要求责任区的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8%;产后访视率

健 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5% 向中心妇保医生了解情况

对妇女保健其它工作不配合不得分,配合不主动酌 10

17、协助配合妇保医生做好本责任区的高危孕产妇管理 2 情扣分 分 项目 考核内容与要求 考核方法 分值 扣分理由 儿 6 发现一名儿童未建卡、体检扣2分,责任区内儿童

18、及时动员儿童到中心建立保健卡,责任区内0-7抽查5名0-7岁儿童了解保健情况,向儿童家童 保健覆盖率每下降1%扣0.1分 岁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8%,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达长询问体检情况,查看《儿童保健预约卡》《责保 94%。任医生记录本》 健 2 发现责任区内漏报一例不得分,未进行死因调查酌

19、做好责任区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对责任实地调查及查看资料 10 情扣分 区调查漏报情况,协助儿保医生做好死因调查工作 分 2 20、配合儿保医生做好体弱儿管理、集居儿童管理 对儿童保健其它工作不配合不得分,配合不主动酌向卫生院儿保医生了解情况 情扣分

21、疫情报告:对责任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死实地调查及查看资料 3 发现迟报、谎报不得分。未进行必要的处理酌情扣疾 亡、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进行必要的调查处理

分 病

22、免疫预防:要求责任区内0-3岁儿童建卡率达 预 100%,1周岁内“五苗”接种全程合格率达100% 对责任区随机抽查5名0-3岁儿童了解计免情4 对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与防疫医生不配合不得分,配防 况。向儿童家长询问计免接种情况及查看《儿

合不主动酌情扣分。如发现一名儿童未建卡免疫空 控 童预防接种卡》《责任医生记录本》,发现出生 白扣2分,对责任区内0-7岁儿童计划内疫苗全程儿童及时动员到卫生院建立《预防接种卡》,合格接种少一个扣0.5分,1周岁内儿童五苗接种率制10分 每下降1%扣1分

23、传染病管理,对肺结核(菌阴)等传染病人进对0-3岁儿童按免疫规划程序及时动员接种 调查传染病人管理情况,并随机抽查2-3名传

如发现一例传染病未管理扣1.5分,按管理要求,行随访管理,要求责任区管理率达100% 染病患者了解管理服务情况 3 随访少一次扣0.2分 卫

24、配合卫生监督员做好责任区食品卫生、公共场调查检查指导情况,并随机抽查3-5家卫生监4 如发现一家监督对象无证经营扣2分,少一次扣0.5

生 所、职业卫生、农村饮用水、村医疗机构卫生协查督对象了解检查指导情况及查看(责任医生记 分 监 指导工作。要求检查指导平均每年2户次,覆盖率录本)督 100% 协

25、配合卫生监督员及防疫医生做好卫生监督其它向卫生监督员、中心防疫医生了解情况 1 对卫生监督其它工作不配合不得分,配合不主动酌管 工作 情扣分 5 分

关于下发定海区社区责任医生基本职责及重点服务内容工作要求的通知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进一步做好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确保直接面向农渔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落到实处,加强社区责任医生业务规范,现将定海区社区责任医生工作职责及重点服务内容工作要求下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抓好工作落实。附件:

1、定海区社区责任医生基本职责

2、定海区社区责任医生重点服务内容工作要求 二OO六年八月二十一日 附件1: 定海区社区责任医生基本职责 社区责任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以“团队”形式提供上门服务,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签订家庭保健合同、开展慢性病管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等活动,向社区居民提供全程预防保健服务新模式的医护人员。

1、建立和管理责任区内所有家庭的健康档案,实施致病行为干预和家庭健康促进计划。

2、按照规定的预防保健服务项目,根据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上门落实相应的工作任务。

3、掌握责任区内服务人口基本健康状况,及时督促服务对象按规范要求接受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计划免疫、慢病管理。

4、及时收集、核实、报告责任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死亡及传染病等,并协助完成调查处理。

5、协助开展责任区内食品卫生、公共卫生、职业卫生、托幼机构、饮水卫生检查及管理。

6、对责任区内的卫生村创建、改水、改厕及除“四害”等爱国卫生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参与卫生检查与评比活动。

7、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以讲课、咨询、发放健康处方等形式向服务对象提供面对面的服务。附件2:

定海区社区责任医生重点服务内容工作要求 为进一步做好我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明确社区责任医生工作任务,特提出社区责任医生重点服务内容工作要求。

一、健康教育

1、协助管理责任区健康教育宣传栏;接收上级下发的健康教育资料,结合季节防病重点,及时在宣传栏内张贴相应的健康教育资料,每年更换不少于4次;保存档案资料。

2、结合群众健康教育需求或当地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门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包括常见病、慢性病、重点管理疾病的防治知识等;引导正确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证每户居民每年获得至少1份健康教育资料。

二、健康管理

1、建立和管理责任区内所有家庭的健康档案,实施致病行为干预和家庭健康促进计划。

2、参与责任区居民的健康体检,负责健康状况调查,反馈体检结果,建立并保管使用健康档案。

3、及时记录、补充健康档案内容。

4、接受健康咨询,联系双向转诊。

5、负责责任区家庭病床的诊疗服务。

三、高血压病管理 高危人群每半年随访1次;患病人群中,轻度(1级,90-99/140-159mmHg)高血压病人每季度l次,中度(2级,99-109/160-170mmHg)高血压病人至少每月1次,重度(3级,≥110/≥180mmHg)高血压病人每半月1次,重度高血压病人应根据病情及时转诊或动员入院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90/≥140mmHg按轻度管理。对中、高度高血压病人应建立随访表,每次随访结果应填入随访表中,并及时录入电脑。随访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和行为指导;测量血压及有关项目,如体重等检查;药物治疗和用药指导,提高治疗顺从性;高血压并发症、合并症的预防和处理。

四、糖尿病管理 对病情稳定的糖尿病人,至少每月随访1次;对病情尚未稳定或药物调量阶段的病人,应增加随访次数,视病情动员其转诊。建议病人应每隔1-2月复查血糖和/或尿糖。随访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和行为(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的指导;有关项目的检查;血糖、尿糖的自我监测指导和记录;药物治疗和指导合理连续用药,保持血糖稳定性;心理调整、心理咨询;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五、精神病人管理 l、分级管治标准及要求:(l)一级管治(疾病发作治疗期):至少每二周随访一次。(2)二级管治(病情控制维持期):至少每月随访一次。(3)三级管治(病情稳定维持期):至少二月随访一次。(4)四级管治(追踪观察停药期):至少每半年随访一次。

2、随访的内容包括目前病情、治疗情况、服药情况,并做好随访记录。

六、孕产妇系统管理

1、系管要求:怀孕13周前应作一次产前检查(早孕建卡),孕28周前每4周1次,孕28—36周每2周1次,36周后每周1次。高危孕妇酌情增加检查次数。住院接生(新法接生),产后访视3次,42天产后康复检查1次。

2、工作要求:(1)经常下社区进行摸底,发现已怀孕妇女及时动员早孕建卡。(2)动员孕产妇按照系管要求,定时进行产前检查。(3)做好高危孕产妇报告、追踪、随访、转诊等工作。(4)开展优生优育宣教和咨询,动员住院分娩。

七、0—7岁儿童系统管理

1、系管要求:出生后满28天到不满7周岁儿童,重点为3岁以下婴幼儿。检查时间:42天建立档案,1岁内4次(第一次满3个月,第二次满6

个月,第三次满9个月;第四次1足岁;1-3岁每半年1次;3岁以上每年1次)。

2、工作要求:(l)经常下村摸底,掌握儿童数据。(2)按照系统管理要求,动员及时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体检。(3)做好体弱儿追踪、随访管理。同时开展育儿知识宣传和咨询。

八、0-7周岁儿童计划免疫管理

1、计免程序要求:(1)1周岁内接种14次(出生后乙肝1及卡介苗;1足月乙肝2;2 足月糖丸1;3足月糖丸2及百白破1;4足月糖丸3及百白破2;5足月百白破3;6足月乙肝3;6—18个月流脑1.2.间隔期3个月以上;8足月麻疹1及乙脑1)。(2)18—24个月3次(百白破4及乙脑2麻疹2)(3)3周岁1次(流脑3)(4)4周岁1次(糖丸4)(5)6周岁3次(白破、流脑4及乙脑3)

2、工作要求:(1)经常下村摸底,发现出生儿童及时动员在1个月内建卡。(2)按照免疫程序要求,及时动员定期接种。(3)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咨询。

九、肺结核病督导管理 菌阴肺结核:收到区疾控中心寄出的访视表后由中心防疫医生15天内完成上门访视,以后由社区责任医生负责访视,每月访视一次,访视至疗程结束。访视内容:询问药物毒副作用,核对剩余药品数量,督促复诊配药等(菌阳肺结核全程由中心防疫医生访视)。

十、公共卫生报告与管理 及时报告责任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人口死亡情况,传染病疫情等,进行必要的调查处理。

十一、卫生监督协管

1、食品、公共场所卫生:检查要求每年2次,检查单位覆盖率100%。协管检查内容为副食品店、饮食店、理发店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发现无证等情况及时报告。

2、职业卫生:督促有职业危害单位开展职业危害申报和健康体检,收集报告职业危害发生情况,并有相关记录。

3、农村饮用水:协助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采样和监测工作,开展村级饮用水消毒的技术培训。

上一篇:集团企业子公司下一篇:高校基层党务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