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

2024-07-23

高校自主招生(精选11篇)

高校自主招生 篇1

据《广州日报》消息, 中国人喜欢作文, 每次考试都要对作文“品头论足”。2012年开年, 中国大学招生联盟“北约”、“华约”和“卓越联盟”相继开考, “北约”的作文题只有一个字“暖”, “华约”的作文题考富兰克林关于理解与尊重的材料, “卓越”小作文要求用一个字总结2011年中国的变化, 大作文要求选择“见贤思齐”中的任意一个字作文。“卓越联盟”因为作文题型新颖, 今年博得一片叫好, 而“北约”和“华约”则出题平淡, 有专家看完题目后分析说, 两道题跟高考的作文很相似, 容易写却不容易得高分。今年自主招生作文与高考作文到底有几分相似, 作个比较就清楚了。以广东省高考作文为例, 2008年写的是不要轻易说“不”, 2009年是对“常识”的认识, 2010年是“以你为邻”, 2011年是“回到原点”。今年北约的“暖”, 华约的“尊重与理解”, 与高考作文同属一个套路, 要么是联系时事谈论道德热点, 要么是写些好人好事, 或者亲情友情之类。在写作空间和话题新锐上, 甚至连广东高考作文都不如。管中窥豹, 自主招生与高考之间的相似之处不仅体现在小小的作文题, 有考试研究人员指出, 自招考题日渐有了高考的影子, 自主招生越来越趋近于高考前的一次预热与练兵。如果那样, 自主招生离它的初衷已相去甚远, 若干高校联手上演的“三国杀”, 就是一场“抢生源”的游戏, 与高考改革何干?

高校自主招生的公信流失 篇2

11岁的云南新生许恒瑞被录取到人民大学法学院,成为该校十年来最年轻生源。但这一光环随着一封“举报帖”的爆料而蒙上了阴霾,举报者称这位小神童被人大录取是因为富豪父亲用钱为其开路。

差不多同时,水木清华网站爆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的妻子翁帆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有传言说翁帆因为杨振宁的关系被特殊录取。

人大录取11岁的许恒瑞和清华录取香港籍的翁帆,按照有关招生的规定,确实没有“违规”,小许属于大学自主招生,他先参加学校的笔试、面试,获得自主招生资格之后,参加了统一高考,高考分数也超过了当地的一本线,达到学校事先承诺的录取优惠条件。翁帆则是按照香港地区学生攻读内地高校博士的程序,进行申请,学校经考核录取,严格来说,这也是自主招生。但是,如果人大和清华以此就想打发公众的质疑,只会加剧公众对自主招生的不信任。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实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应该共享自主招生学生的信息,可是,据笔者的调查,80所自主招生高校,公示的学生信息最多只有7项,包括考号、姓名、性别、科类、省市、中学和小语种,最少的只有4项,包括考号、姓名、省市、中学,这些信息,就连究竟是谁获得自主招生资格都很难搞清,就更难以根据这些信息去监督学校是否公平了。由于信息匮乏,所以每年自主招生,都会有类似质疑。

自主招生是学校的自主权,但这不意味着学校可以闭门进行自主招生,高校必须向社会公开信息,公开的信息,应包含除学生隐私之外的所有材料,包括中学学业成绩、中学校长(老师)推荐语、大学笔试成绩、大学面试教授评语评分等。据此,公众可以了解大学的自主招生标准,同时,也可监督大学是否执行这样的标准。

目前,人大并没有响应舆论的呼吁,公开学校教授们对这名11岁神童在法学方面的天赋、特长的评价;清华也以“严格按照招收港澳台来源研究生的工作程序,对翁帆和其他提出申请的港澳台学生进行了考核,考核通过后予以录取”草草回应,这显示出学校的傲慢——不理睬公众的质疑,同时也可视之为学校的底气不足——如果没有猫腻,学校公开教授面试评价,不过是举手之劳。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新闻会被其他事件淹没,可是,公众对自主招生的信任,也随之沉没了。

我国大学的发展一直存在自主权缺失的问题,大学校长也在各种场合呼吁赋予大学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可是,当有一点自主权到手中,却很不珍惜。这无疑会对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的教育改革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政府部门本就不愿意放权,另一方面,公众也質疑大学会滥用办学自主权。所以,在谈到高考改革时,政府部门官员就称,目前的高考制度,推进自主招生,会带来不公平问题,对此,响应者众。

自主招生是高考改革不可逆转的方向,要让这一改革深入推进,高校必须努力树立自主招生的公信力。事实上,自主招生的公信力并不难树立,即便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但只要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坚持做到信息的全面公开,就可以逐步打消公众的疑虑。

【热点链接】

教育部要求高校自主招生向农村考生倾斜

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对2012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进行部署。

根据通知,试点高校将事前公布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及招生计划,在确定参加本校考核的申请考生时,应向学科专业方面表现突出的考生、向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地区或中学、向农村地区中学或考生等适当倾斜。

近几年来,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逐渐由各校分别举行演变成“抱团”进行,实行联考,形成“华约”、“北约”等几大联盟。联盟统考也被指会增加考生压力而演变成“小高考”,引发社会争论。

北大、清华2012年特殊类招生全面PK

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2012年保送生笔试和测试时间再度“撞车”,均为12月17日至18日,这意味着考生又要面临艰难选择。与此同时,这两所国内最顶尖的高校在自主招生领域也展开了全方位的比拼,作为“华约”和“北约”的“带头大哥”,这两大盟主近日分别以“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与“新百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紧锣密鼓地展开了高考前优质生源的明争暗斗……

北京大学一直坚持通过“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方式,选拔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免去笔试环节,打破传统的“唯分数论”。而清华“新百年计划”则分别针对全才、偏才和寒门子弟制订了相应的“领军计划”、“拔尖计划”和“自强计划”,其中“自强计划”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该政策将覆盖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

有关优惠度,北大规定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京大学降至当地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录取的优惠政策。而清华则规定通过选拔的学生可享有30—60分的优惠政策。

上海交大自主招生新政:首推本科入学申请制

接轨世界一流大学人才选拔模式,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将以“入学申请制”的形式进行。凡符合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高考报名资格,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或以上)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向上海交大提出申请。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由考生申请,学校审核批准后,可减免报名考试费、资助面试交通费。

据悉,上海交大自2009年在博士招生中推出“入学申请制”改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本次在本科招生中试点“入学申请制”,旨在回归大学学术本位,探索选才、育才新模式,让更多具有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的优秀学生进入交大。

高校自主招生偏爱人文考题 篇3

2009年全国高校的“自主招生”画上了句号。从北京的北大、清华, 到上海的复旦、同济、交大, 不论是理科见长、还是文科出彩的高校, 似乎都热衷于“人文”方面的考题。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以一认为, 这实际上是“偏爱”综合素养。“自主招录的学生仍要参加高考, 那么在考试内容上就不会重复应试试题, 相反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 包括人文情怀、领袖气质、专业奉献精神等。”对于高校偏爱“人文”的招录趋向,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唐安国教授予以“纠正”———“自主招生其实不光是问了理科生文科题, 也问了文科生理科题”。比如问文科生“地球离月球多远”、“卫星脱离地球需要多少速度”等综合理科知识, 从思维方式上为文科生发展加把力。无论是“人文试题”也好, “科学试题”也罢, 高校的自主招生考题有不少脱离了高中的课堂教学, 这在某种程度上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挑战。附:人文试题:●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却总是缺少读者, 分析这种现象。 (北京大学) ●“小说家者流, 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 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出自《汉书·艺文志》) 先用现代白话文翻译出来这段古文, 再用英语概括其大意、评论其观点。 (清华大学) ●用哲学知识说明“人定胜天”。 (清华大学) ●奥巴马当选后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复旦大学) ●谈谈私营企业在此次经济危机中受到什么影响, 目前现状如何? (上海交大) ●请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谈谈你对丁克家族的看法。 (同济大学) ●汶川地震之后引发关于志愿者分级的讨论, 你怎么看? (同济大学)

高校自主招生校长信 篇4

我是xx中学的教学校长。我校近几年来考入xx大学的学生对贵校有极高的赞誉,考入xx大学已经是我校优秀学生的一个梦想。高三(3)班xxx同学就是一位品质好、能力强、学习成绩极为突出的学生。她不但凭其优秀的综合素质多次参与校内外大型活动,并在学生中引起轰动,而且在帮扶贫困学生方面成为同学楷模。

该生20xx年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同时该生积极靠近党组织,是学生业余党校优秀学员。

该生不但在学习上态度严谨、务实,而且在工作上也一丝不苟。胸怀大局,目光深远,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和亲合力,是教师和校长的得利助手。并担任过校长助理、团支部书记等多种职务。

自主招生为全国有特殊才能的优秀学子打开了另一扇大门,xx大学更是希望通过此项活动发掘出更多不可多得的人才。我以一名副校长的责任心,本着对xx大学负责的态度,郑重向贵校推荐xx同学成为20XX届自主招生候选人,希望这样一位品学兼优,极有发展前景的学生成为我们共同的选择。

此致

敬礼

★ 范文自荐信自主招生中考

★ 自主招生推荐信

★ 自主招生自荐信

★ 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

★ 自主招生自荐信格式

★ 自主招生论文范文

★ 自主招生介绍

★ 自主招生信精

★ 医学院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分析 篇5

【关键词】高校自主招生 政策主体 利益 政策分析

所谓自主招生,是指高校依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在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下,高校结合自身制定的招生政策,使用一定的招生计划进行择优选拔录取,接受社会监督的招生制度。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实施,是高校招生考试举办主体的拓展,目前尽管许多高校并没有举办单独的考试,但它确实是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触动,也为政府与高校关系的重构提供了视角和契机。其中反映出的问题,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自主招生政策相关方及政策目标

(一)政策相关方

从自主招生的整个过程来看,该政策的相关方(Stakeholders)有很多,不仅包括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政策对象,还包括很多对自主招生表示强烈关注的群体或组织机构。

在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政府承担了政策制定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另一方面,政府还是一定程度上的执行者,可以说,自主招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政府、高校和考生三方面的意志。

(二)政策目标

界定政策目标是评价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前提。但是有些情况下,政策制定者所宣称的目标过于笼统,没有针对特定问题,或者是目标含糊不清,无法衡量。”自主招生政策的目标具有多重目标的。

二、政策运行中出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一)高校方面的问题

1.人才选拔的标准和手段尚不完善。试点以来,各试点高校运作模式各不相同,然而,仔细分析各高校的自主招生实施方案不难发现,试点高校提出的招生对象和范围共同之处明显多于个性化之处。

2.自主招生成本高而收效相对较低

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高校每年自主招生的人数不得超过当年招生计划的5%(部分高校获准扩大到10%)。虽然人数有限,但高校为此投入的工作量却非常巨大,与高考的规模效应相比,自主招生成本明显增加。

(二)中学方面的问题

第一,推荐上的无所适从。如何推荐?推荐哪些学生?成为中学面临的主要困惑;第二,正常教学秩序受影响。自主招生每年的名额非常有限, 但由于升学率的压力,中学又不愿放弃为学生争取自主招生的机会,这样就十分矛盾,令高中左右为难。

(三)考生方面的问题

第一,竞争的公平性问题。在诚信体系尚未形成的大环境下,很多考生对公平性感到忧虑,担心自主招生选拔工作会出现“托关系”,“走后门”的不公平现象。第二,精力花费与精神压力问题。自主招生的选拔程序更加烦琐、费时和严格。有些考生能够如愿以偿,而另一些考生同样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之后,却因为没有被录取,心理和精力上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可谓得不偿失。

三、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改善的思路

(一)总体导向:建立统一招考与多元化招考结合的高校招生体制

高校自主招生的主要特点是标准多元化、灵活性大,有利于选拔不同特长的人才。而统一招生考试,尽管存在偏重共性等不足,但在较大范围内为各校提供了衡量考生文化水准和能力的标准尺度,具有可比性,并且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提高入学选拔的效率和信度,减少因经济因素和招生舞弊所衍生的考试不公平现象。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今后的改进,应该更好地体现出人的全面发展、大学自治以及教育公平的理念,其目标导向,应该是探索出统一考试与多元考试相结合的考试体系。高校通过自行组织多元化选拔,选出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随着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作为反映社会整体利益的政府,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由对高等教育的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的宏观的管理。

具体到招生权方面,政府和高校要进一步厘清权限关系,政府退位为宏观管理,高校依法发挥招生自主权。

(三)设立专业的考试机构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政府逐渐退出考试业,转由各中介机构来经营是一个总的趋势,考试正在进入一个市场化、产业化、民间化、多元化阶段。

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实现“考招分离”就是要由专业性的考试机构负责组织比较客观、大规模的考试,而各高校自行决定成绩的使用、各门成绩的比重、指定科目的考试科目数等,即高校结合自身的培养目标自行决定如何招生。

(四)推进配套性的改革

就目前来看,主要是两方面的配套改革:一是教育模式转变,二是诚信机制的建立。

教育模式转变主要是要使应试教育尽快向素质教育转变。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的试行,是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契机。针对目前高校不能掌握报考学生的动态情况,导致对中学生的综合表现缺乏一个客观评价的情况,可以尝试在广大中小学建立起“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管理系统”。

监督与约束机制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逐渐建立起社会诚信机制,解决目前改革中所出现的诚信问题,如果不对违反诚信的责任方采取惩罚措施,自主招生中出现的违约和信息不属实现象很难杜绝。

政府是配套改革的主要推动者,政府还应通过宏观管理的方式不断完善配套环境:为了减少自主招生对中学教学的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应参照中学教学计划安排,统筹安排各高校开展自主招生工作的时间段;加强相关立法和建立有效监督机制,以保证拥有自主招生权的各校招生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欧阳宏斌,徐颖峻.对当前高考模式下自主招生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4):73.

[2]别孰荣.中美大学学术管理[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2.

[3]杨学为.高考四十年[J].中国考试,1997,(2).

[4]肖锋.对我国高校考试和招生制度的几点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高校招生如何真正“自主”? 篇6

自建立高考制度以来,高校一般都是根据学生的高考分数决定学生是否被录取,这种“铁板一块”的招生制度固然在相当大程度上保证了招生的公正性,但也导致部分考试能力不强却在某些方面有专长的学生不能进入高校学习,使部分“偏才”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高校的招生方向是中学教育的“指南针”,唯有通过扩大自主招生等举措“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才能有效促使中学教育向着素质教育方向全面转型,因而推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也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之所需,是我国高校招生改革必然要遵循的路径与方向。

尽管如此,对于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高校近些年来连续扩大自主招生比例的做法,还是有不少民众表示不予认同。民众之所以不认同高校扩大自主招生的做法,并不是对于进行这种高校招生改革的必要性缺乏认识,而是担忧高校的自主招生权会诱发腐败。学生的高考分数毕竟是客观的,而个人素质判定却主观性较强,这就容易为个别招生人员以权谋私、徇私舞弊创造了机会。在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如果缺乏科学的制度设计与必要的防范舞弊机制,这一领域确实存在着出现权力与金钱“通吃”现象的可能。显而易见,如果高校自主招生领域不能有效防范腐败,不但可能导致教育不公现象出现,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本身还可能因为民意阻力过大而难以继续推行下去,进而对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起到阻碍作用。所以,在高校自主招生工作中建立健全防范腐败机制,兹事体大,应当尽快被提上议事日程。

腐败是经由不受制约的权力传导的。要防范高校自主招生过程中出现腐败现象,个中关键就在于能否有效制约权力对高校招生工作的染指。这就要求在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设计上,必须确立以学术委员会为招生主体,负责自主招生的委员会应由多名专家共同组成,并通过制度设计有效屏蔽行政权力对于招生行为的干预。在高校办学方式上,应实行管办分离,确保高校自主办学,在教学事务上不受行政权力的干预。最好能够取消高校负责人任命制,代之以在高校内部或外部通过民主选择或公开招聘方式产生高校负责人,高校教职员工应有一定的民主渠道决定负责人的去留,从而截断校外行政权力染指与干预高校自主招生的路径。唯有去除困扰高校已久的学术行政化现象,得到学术自主权的高校才可能获得完整的自主招生权,高等教育改革的各项制度措施才可能沿着公平公正的道路得到推行,高校自主招生对于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才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与显现。

权力制衡理论与高校自主招生 篇7

一、权力制衡理论的内涵解析

古人所言的权力主要是指统治者的权力, 侧重于指国家权力, 而现代社会的权力是多元的, 不仅包括公权力, 还包括私权力。随着社会的发展, 权力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展。尽管现在对权力还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界定, 但认为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力量的观点是被普遍认同的。这种力量主要是指在某种社会关系中, 一方作为权力拥有者的社会主体促使另一方作为权力对象的社会主体服从前者意志的力量[1]。

制衡, 原意指事物同其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控制, 后来逐渐转化为指对权力的管理、监督和制约。从权力的内涵来看, 它是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主体内在善与恶等多种矛盾的统一体, 是一种强制他人服从的力量, 并且权力又与一定的利益相联系。因此, 权力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决定了对于权力的行使必须进行制衡。

所谓权力制衡, 就是指各种权力相互制约, 彼此平衡, 以达到相互协调的目的。权力制衡是必须的, 而权力制衡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多年来, 不少学者对权力制衡理论进行了研究。从研究的成果来看, 中国学者归纳的权力制衡理论主要有三种, 即以权力制约权力理论、以权利制约权力理论和以社会制约权力理论。“以权力制约权力”是指通过分权实现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制衡, 是一种内部制约, 体现了横向的权力制约, 也就是权力分立及其相互制衡;“以权利制约权力”是一种外部制约, 体现着纵向的民权对官权的制约, 也就是政治权力源于人民授权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宪政原则;而“以社会制约权力”也是一种外部制约, 是一种社会各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形式。

二、权力制衡理论在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实践中的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权力结构也处在调整和转变阶段, 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公民等一系列权力关系都处在不断调整之中。如何进行权力制衡, 尤其是对公权力的制衡, 一直是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也面临着同一问题。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在新的改革形势下如何转变, 即在多元利益驱动下形成的新型权力结构中如何对各种权力进行制衡, 以更好地推动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顺利开展, 值得我们深思。

需要指出的是, 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力制衡包括两个层面:内部的权力制衡和外部的权力制衡。内部的权力制衡主要指对高校自主招生组织管理与实施者权力的制衡;外部的权力制衡主要指高校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配置和权力协调。

(一) 高校自主招生内部的权力制衡

从中国高校的发展历程来看, 中国高等学校从建立初始就在一种以强调政府行为为基础的制度环境中运行。在这种制度背景下, 高校办学的主体是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 高校隶属于政府, 形成了单一的按照行政机构规则行事的运行机制。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职能的拓展以及社会责任的增加, 高等学校与政府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程度越来越高。事实上, 尽管政府与高校的权力关系相当复杂, 但两者的基本点是一致的:高等学校是政府倚重的社会力量;政府是高等学校最主要的支持者;高等学校以政府为中介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 发挥各种职能[2]。如何正确处理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具体到高校招生领域, 我们应该看到, 自高考恢复以来,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实质上是政府在控制着高校招生的权力。在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博弈中, 高校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政府拥有控制权、主动权。当然, 这样的管理模式是适应当时的管理体制的, 有其存在的制度环境。但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被取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也被提上了日程。从表面上看,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是把原来属于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转移给高校, 高校成为大权在握的主宰者。但实际上, 这不是简单的权力转移, 而是一种职能的重新划分, 是政府与高校之间关于招生权归属问题博弈的结果。

另外, 针对高校自主招生的内部权力归属问题, 仅考虑政府与高校两者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考虑政府 (组织管理者) 、高校 (实施者) 和社会 (监督者、服务者) 三者的协调、整合。在市场经济全面渗透社会生活的背景下, 高校自主招生已不仅仅限于高校和政府本身, 它还成为一种社会活动。政府职能逐渐从直接管理向间接性宏观管理转变, 是政府、高校和考生及社会其他方面的权利和义务逐渐明晰的过程, 是高校与考生、与社会由间接联系发展为直接联系的过程 (张晓鹏, 2006) 。从这一点上看, 当前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以高校招生自主权为突破口, 对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转变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 在目前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进程中, 政府、高校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理顺。

(二) 高校自主招生外部的权力制衡

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 (Michael Sadler) 有一句名言:“我们不应当忘记, 学校之外的事情甚至比学校内部的事情更重要, 它制约并说明学校内的事情。”[3]因此, 高校自主招生的研究, 也不应该局限于高校内部的逻辑, 还应该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分析影响高校自主招生存在、落实、发展的因素。

当前, 伴随着政治权力的减弱, 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权力正在逐渐增长, 原先那种政治领域垄断一切权力的单极结构正在向多极结构转变。政府行政改革的目标和实践是应社会转型的要求而展开的, 在改革过程中, 出现了明显的在政府权力体制内部组织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公共权力变迁的趋势, 逐步形成了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既自主又相互依赖的关系[4]。从法律角度来看,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定的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及教育行政规章中, 大都涉及扩大和落实高校的自主权问题。由此可见, 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重大改革使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从高度的“集权”走向适度的“分权”, 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逐渐扩大。

在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归属问题上, 从各相关法律条文规定看, 招生自主权并非高校固有的权力, 而是政府给高校的授权。可见,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把招生自主权交给高校, 其实是一种落实法律规定的行为。但目前, 针对高校自主招生的各种权力关系的制衡, 尚无相关的法律加以规范, 即便是国家在这种改革大背景下的政府职能转变问题, 也仍在研究和不断完善之中。这就为如何对高校自主招生外部权力制衡的关系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些问题在当前的高校自主招生过程中都是必须考虑的, 需要从制度层面对其进行探讨。

另外,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不仅仅是国民经济体制的转型, 而且包括社会结构等各方面的重大调整和改革。这些调整和改革由于直接关涉到不同群体的利益, 如何通过权力的重新配置以实现利益平衡, 达到社会和谐发展, 既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也是当前改革的着力点。因此, 当前也是一个权力重新调整和配置的时代。如同美国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言:出现“权力变移”。高校自主招生的外部权力制衡关系必然深受其影响。高校自主招生在实施过程中, 肯定要与社会发生联系, 但这种联系都是通过利益交换来完成的, 不会对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构成控制性因素, 是一种平等的、互惠的交往。即使非政府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影响高校自主招生, 也是以政府和高校对自主招生的管理为基础的。换言之, 即使是非政府组织与高校自主招生发生关系, 也是通过政府和高校的中介而发生作用的。

三、权力制衡理论对高校自主招生发展走向的构想

从长远来看,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校招生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运用权力制衡理论分析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发展走向, 需要将“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和“以社会制约权力”三种权力制衡理论综合起来。通过建立高校自主招生内部权力制衡和外部权力制衡机制, 把权力运行过程控制在有效的监督制约之下, 促使高校自主招生权在规定的轨道和范围内公正而积极地行使。尽管高校自主招生权力制衡侧重点仍然是对公权力的制衡, 但它毕竟不同于政府权力的制衡。高校自主招生过程中的权力制衡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如何根据中国的国情认识与评价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力制衡关系?如何对内部权力和外部权力关系加以制衡?对这些问题的解决, 政府、高校和社会三者应有不同的角色定位。

(一) 政府:从控制模式转向监督模式

鉴于中国强调政府控制高等教育的传统, 改革的重心应当落在权力的下放、角色的定位和职能的转变上。就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来说, 我们不是讨论政府要不要涉足于改革, 而是政府如何把握对于高校自主招生控制的分寸。政府应站在高校和社会 (市场) 背后扮演监督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从政府控制模式向政府监督模式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政府丧失其对高校自主招生的调控, 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加强立法和监督的权力。政府在给予高校更多招生自主权的同时, 要求其提高自主招生的效率和效益, 并且通过制度化的评价和监督体系保证高校自主招生的健康实施。

(二) 高校:努力完善自主招生体制改革

高校拥有招生自主权, 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也是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正如美国学者赫钦斯所言, 失去了自治, 高等教育就失去了精华[5]。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下, 要求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 从简单的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产权和职能明晰的举办者和经营者的关系, 从以计划为约束的直接联系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间接联系。高校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自主招生模式, 不断完善招生程序、评价手段、选拔标准等, 在政府的“必要控制”范围内, 灵活机动地推进自主招生改革。

(三) 社会:在政府与高校权力分配中缓冲

就高校自主招生来说, 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单向的, 它们之间还横亘着社会 (主要是市场与“第三部门”) 这一角色。从本质上来说, 市场强调竞争和利益;“第三部门”则力图促进合作和维系公平公正。因此, 对于高校自主招生中政府与高校权力分配的探讨, 不能仅仅局限于两者之间, 而应看到整个社会格局和教育大环境的变化, 在政府、社会与高校之间的多重交叉关系中展开探索。

对于高校招生自主权, 政府与高校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 相对独立且具有良好沟通功能的“第三方要素”可以协调高校自主招生的多方利益群体, 中介组织应运而生。中介组织处在独立于政府和高校之外的中间位置, 起着一种“缓冲器”的作用。一方面, 它是高校的代言人, 帮助高校提出对政府的要求。援引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的话:“这个缓冲机构‘了解高校’, ‘同情它们的需要’, 并为它们向政府讲话。”[6]另一方面, 它又是政府的助手, 帮助政府将适当形式的责任施加给高校。由于我国还缺乏有关社会中介组织的经验, 可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囿于传统的惯性, 政府或高校不习惯社会中介组织的介入而产生排斥情绪或行为, 或者社会中介组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偏向政府一端而形同虚设。因此, 社会中介组织要有效地发挥作用, 必须具备中立性、自律性和多元参与性等特点。

参考文献

[1]王莉君.权力与权利的思辨[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23.

[2]徐小洲.自主与制约:高校自主办学政策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7.

[3]Sadler, How Far Can We Learn Anything of Practical Value from Study of Foreign Systems of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Feb.1964.转引自: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66.

[4]许杰.教育分权与大学自主[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4) .

[5][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 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31.

高校自主招生 篇8

关键词:韩国高校,自主招生,招生专员制,自主化办学,人才选拔模式

高校招生考试录取工作一直是韩国各届政府关注的重点。近几十年来,韩国教育部相继采取了多项措施对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旨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高校招生考试的自主权,解决其诱发的教育公平问题。[1]作为李明博政府高校招生考试政策改革方案的主要议题,“招生专员制”(Admission Officer System)自推出实施以来,一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招生专员制”的实施背景及目的

(一)“招生专员制”的实施背景

过去数十年间,韩国大学入学招生制度经历了国家考试、大学单列考试、高中教育内审成绩组合等过程的多次变迁。然而,反复进行的各项改革均未能摆脱“以分数论英雄”的学生选拔理念,不但遏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而且也不利于大学选拔那些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富有潜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2]中学和小学教育紧紧围绕高考指挥棒,学生每天埋头学习书本知识,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教师丧失了教学乐趣和幸福感,沦为书本知识的“搬运工”,使本应是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场所的学校蜕变成了残酷的竞争空间,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课外辅导教育费用问题也日趋严重,加剧了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社会各界纷纷指责大学未能实现招生录取的自主化。因此,扩大学校教育自主性和自律化政策范围,强化大学自主招生选拔权限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韩国政府创立了“招生专员制”,决心通过培养一批熟悉国家学习能力考试(高考)成绩评定、能够对学生学籍档案、学生身心发展各种素质和奖励荣誉、资格证书等选拔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的学生选拔专家,推进高校自主招生,对大学招生考试录取工作进行彻底改革。[3]

“招生专员”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1995年韩国教育部发布的《5.31教育改革方案》,[4]“招生专员”类似于美国大学入学招生考试官员(admission officer),集学生选拔过程专门负责对书面材料进行审查的审查员(reviewer)和材料核准员(reader)的角色于一身,专职负责新生入学业务。[2]韩国教育部规定“招生专员”负责“审查各种招生考试资料,评价学生潜力及素质,最终决定其能否入学”。“招生专员”依照招生考试方法和种类负责审查多种材料,通过大学实施的综合面试对学生潜能及素质进行评价和选拔。[2]“招生专员”的职责包括:“研究、开发招生考试模式;分析高中和大学低年级开设的教育课程;评价招生考试材料,选拔学生;帮助入学新生和在校生的学业、生活适应及人际交往和性格人格养成”,等等。

韩国大学教育协议会定义“招生专员制”是“大学依据自身或各招生单位的特性,培养和聘用大学招生专业人士,对考生学习成绩、个人环境、潜力及素质等因素综合判断来实现自主选拔学生的制度”。[7]学者认为,“招生专员制”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摆脱过去以分数为主的学生选拔方式,综合考虑学生考试成绩以及学生潜能、素质及发展可能性等要素进行评价的一种现代化的学生选拔方式”。[2]本文主张,“招生专员制”是高校通过聘用大学录取招生专业人士,多种渠道自由选拔录取富有创新精神、良好素质潜能、吻合学校发展目标和建校理念的优秀人才的遴选制度。[9]

(二)“招生专员制”的政策目的

李明博在其总统竞选公约中提出了“三阶段实施大学入学招生考试自律化方案,实现学校满意度提升一倍,课外辅导教育费减少一半”等目标。作为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选拔的举措之一,2007年韩国选定10所高校作为“招生专员制”试点院校进行试点。2008年,“招生专员制”正式开始实施,李明博政府提出:强化学生高中学习档案记录的公正性,提高其在录取中的参考比重;引入学业能力等级;构建实施高校多样化招生录取的专业组织;扩大实施促进社会融合的招生考试方式等政策举措。“招生专员制”是教育部颁布的高校入学改善方案中的第三个课题。[10]为了实现2012年全韩范围内实施“招生专员制”的正规化和常态化目标,大学教育协议会颁布了《“招生专员制”三阶段政策促进方案》。[11]以“招生专员制”标准开发委员会研制的标准为依据,通过“评价委员会”及“运营委员会”来选定大学。“招生专员制”先后经历了试点运营及正规化阶段(2007~2009)、全面铺开扩大实施阶段(2010~2011)和成熟稳定阶段(2012至今)。今天,韩国实施“招生专员制”的高校范围不断扩大,借助于该方式选拔录取的学生数量也逐年增加。2009学年度,通过“招生专员制”,90所大学录取了4,476名学生(占当年招生计划的1.3%),2010学年度117所大学选拔录取了24,696名(占当年招生计划的7.0%),2011学年度121所高校选拔录取了35,421名(占当年招生计划的10.1%)。

政府实施“招生专员制”的初衷,在于彻底改变过去学生选拔过程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以考试成绩和分数为主的人才选拔方式,采用综合考虑学生潜力、素质、大学设立理念和招生考试单位特性等因素的招生考试方法;[12]希望通过大学自主招生来克服给学生备考带来的困难;推进高校自主化办学和高中教育正常化,推动大学从消耗性的“选拔竞争”转换为积极的“教育竞争”,保障高校招生自主权限,摆脱政府统制;保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考虑学生潜能和素质,构筑涵盖学生记录档案、学习能力、考试成绩及各种书面材料等录取要素的新选拔评价体系;引导高校在注重学生选拔环节的同时,营造有助于对新生入学后续管理服务的环境;[13]切实减少学生及家长昂贵的课外辅导教育费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13]

概括而言,实施“招生专员制”并非仅着眼于学生选拔问题,还兼具缓和大学入学激烈竞争、减少课外辅导教育费用、保障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等诸多社会现实问题的改革意图。[15]

二、“招生专员制”的考察要素及实施成效

(一)“招生专员制”的考察要素

区别于常规意义上的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招生专员制”侧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素质、创新能力和潜力等进行综合评价,淡化了分数比重。[12]

“招生专员制”录取大学新生时考察的共同要素包括“学生个人特性”和“教育环境”两方面。[17]学生个人特性包括3部分:(1)“认知特性”(批判性思考、理解分析能力、逻辑思考及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性等;素质、学业性向、大学或学科学习能力;讨论/说服力等沟通表达能力);(2)“情理特性”(自信感、积极性、领导能力、责任感、目标指向性、自适应能力、道德性、社会性;求知欲、好奇心、热情、学习动机等;价值观、学习态度等;未来发展可能性、学科适应可能性等);(3)“大学及考试招生适合性”(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及学科特性,具有领导能力,关爱社会)等(详见表1)。“教育环境”则包括家庭环境、教育条件、高中类型、课程设置等方面。

“招生专员”与先前招生录取中的入学业务评价员,参与面试等环节的教授角色不同。“招生专员”选拔新生时,评价领域分为“教学科目相关活动、非教学科目活动、人格性向、学习环境”等四个领域。“招生专员制”不仅考察考生的学习成绩,还注重考察其潜力和素质;不仅依靠考试成绩等定量化材料,还通过观察、口试、面试等途径收集考生信息进行综合评价;不仅关注考生表面能力,还考虑潜能、素质、可能性等潜在指标。[12]“招生专员制”旨在实现选拔新生从分数为主向综合的评价转变,从评价要素数值量化向对学习能力、学业及课外兴趣活动、环境等实施多维度、综合性评价的方式转变。[12]]

另外,按照学校要求和部署,“招生专员”除了参与招生考试方法的开发及实施招生选拔外,还负责新生入学后的学业指导、管理、监测服务工作,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的调整和适应。[20]

(二)“招生专员制”的实施成效

2007年“招生专员制”的试点引入对高校新生选拔和后续配套管理服务等环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中小学及高中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也带来了诸多变化。

1. 提升和改善了高校录取招生程序的公正性

“招生专员制”的政策焦点主要聚集于提高“招生专员”参与度,强化人员的专业性,确保招生考试内容的先进性、确保招生工作的公正性及可信性,注重制度运营的实效性等方面。在先前招生考试的基础上,“招生专员制”制定了“事先审查、中间审查、发生偏差时补正程序、确定最终合格者”的流程,通过集体评价和检查过程来扩大和确保招生考试程序上的公正性。最近3年,韩国30所主要高校增加了“招生专员”和招生考试,减少了特别招生考试的比重,扩大了一般招生考试的比重,招生考试制度向过程和结果中心的招生考试方向转变。[20]由于高中和大学的衔接项目日趋灵活,研究项目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项目等成为优化教育环境的契机和途径。尽管对“招生专员制”的公正性和信赖性争议不绝,但该制度推行和实施的必要性和应为性已为社会各界广泛接受。

2. 促进了高中教育的正常化

依照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招生专员制”使得入学招生录取方法多样化、专业化和特色化,增强了高中和大学间的有机衔接和信息交流。[12]

“招生专员制”选拔录取新生过程中增加了对非教学科目活动、创新体验活动、社会支援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业余和课外活动的评价,明显提高了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程度和热情。[12]以高中学生课外兴趣小组为例,各学校平均课外兴趣小组数量从2007年的13个增加到了2011年的28个,各学校平均参与学生人数也由2007年的240名增加到了522名,活动的项目数也由2007年的32个增加到42个。[25]教师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升学指导等活动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学校对升学指导及专业指导教师的配置获得了学生好评,学校教育更加灵活多样,提高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满意度。[26]对通过“招生专员制”选拔入学的学生的满意度调查显示,他们对大学生活普遍比较满意。[20]

高达51.5%的高中教师认为课堂上学生更积极参加讨论及课堂提问发言,仅有10.6%的教师对“招生专员制”给出了负面评价。[25]以大学新生构成的多样化变化为例,在参与高中的多样性(培养合格者的高中数)方面,从实施前的693所增加到774所,增加了81所,增幅为11.69%;学校地域多样性(培养合格者的市、郡、区数)方面,从引入前的165个增加为178个,增加了13个,增幅为7.88%;在学生阶层的多样性(家境贫困学生数或享受低保补助者人数)方面,从实施前的48名增加为70名,增加了22名,增幅为45.83%。这表明“招生专员制”在实现和确保学生构成多样化、强化大学社会责任感、促进教育机会平等方面成效显著。[20]

通过“招生专员制”录取的学生和其他方式录取的学生相比,大学中途退学率较低,对大学生活适应较好;针对“招生专员制”财政支援的13所大学的研究分析发现,通过“招生专员制”选拔录取入学的学生和其他方式录取的学生相比,整体上平均学分绩点(GPA)、奖学金获奖幅度及比例都比较高。[20]在情理特性方面,通过“招生专员制”录取的学生在领导能力(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组织能力、关心他人和团队精神、远景和自信感、推进力和自我管理、责任感、社会奉献等)、自我主导性学习(计划、认知专注度、自我检查、时间和学习调节等)、学习态度、未来意识、职业成熟度等方面明显高于其他方式录取的学生。[31]

3. 引发了其他学校的招生改革

目前,“招生专员制”主要在4年制本科院校实施。然而,随着“招生专员制”的正面效应广为人知,专科院校也通过学校自主实施的形式,尝试引入“招生专员制”。2013学年度,有20所左右的专科院校约1,800余名学生是通过“招生专员制”进行选拔的。可以预见,专科院校今后将进一步扩大实施“招生专员制”。

连一贯秉承考试成绩为中心的外国语高中、科学高等“特殊目的高中”也认为“招生专员制”符合自身办学特性,开始积极考虑引入这一制度来选拔新生。

三、“招生专员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招生专员制”实施时间较短,尽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学教育的正常化和大学人才选拔的多样化、自主化,[32]但在具体推进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选拔过程欠缺透明度;“招生专员”专业性不足;评审公正性、材料可信性差;[17]诱发了其他形式的课外辅导教育;[34]推进速度过快,实施方式变质走样;[35]学校现场准备不足;[32]新生入学后续管理不够,[37]等等。

(一)“招生专员制”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招生专员”主要采取主观方式对考生进行评价,其公正性、客观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质疑。过去施行的以分数为主的新生选拔方式,将学力与学业成绩概念相混淆。[15]“招生专员制”视野下的学力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谓的学业成就,而是从全人教育观点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心性、道德及素质等要素。[35]“招生专员制”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通过口述、面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但是,民众一般熟悉现有以卷面考试为主的选拔体系,能否真正接受考试分数高的报名志愿者落榜,而考试分数低的人员通过这样的选拔体系反被录取,这是非常敏感而富有争议的问题。[20]

为了消除这些争议,韩国政府强化和加大了对“招生专员”职务不正当行为的处罚力度。有人提议,“当招生专员职务上出现不正当行为时,应按刑法规定适用于公务员的条款执行”,并建议在《高等教育法》增设条款来推进高等教育法的修订。另外,政府及高校还强化了多数人参与的多阶段评价体系(韩国大学教育协议会实施了多数人参与的多阶段评价,高校配套制定了相应标准以确保“招生专员制”的公正性),要求大学实施“回避制册”制度(“回避制册”指的是与考生有特殊关系的人员不得参加评价事务)。政府颁布了司正官职业道德纲领,并对之加强持续不断的道德教育,以确保“招生专员”遵守职业道德伦理。

(二)“招生专员”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招生专员制”推进过程中,专业性和公正性常常被一起讨论。理论上,“招生专员”应是“能够对入学材料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审定,具备较高能力和道德水平的专业人士”,但目前这样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极为欠缺。

资料显示,2008年全韩国仅有42名“招生专员”,2013学年度增加至512名。然而,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教育,社会各界对这支队伍的专业性普遍持有怀疑态度。有资料显示,某校24名“招生专员”的平均年龄仅为32.7岁,其中20多岁的占1/3,还有刚大学毕业的人员,甚至有9名完全没有工作经验或仅有不到1年经验。[20]另外,“招生专员”中正式职员不到18%(包含4%无期限合同制人员在内达到22%),剩余78%都必须通过间隔1~2年时间再续约,缺少安定感的合同制限制了“招生专员”队伍的专业性。[12]

对此,韩国政府通过政府财政专项划拨资金对招生专员进行培训,以提升“招生专员”的专业性。培训内容涵盖“招生专员”必需的知识领域(教育政策、大学入学招生考试资料、评价方法、面试方法、统计方法、伦理道德教育);政府为解决“招生专员”的身份保障问题,甚至还修订了高等教育法,明确表示对“招生专员制”的支持;开设和运营了面向学生家长的研修项目,以确保其社会透明度。从2009年到2011年,共计596名现职招生专员、2,001名教师及1,825名学生家长完成了上述各项研修项目。[35]

(三)大学入学招生学生考试资料可信度较低

“招生专员制”实施后,学生高中期间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累计评价(speck evaluation)变得非常重要,随之而来的是杜撰编造书面材料问题开始出现。选拔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材料虚假不实,也催生和诱发了新的课外辅导教育问题。[34]考生向高校提交的推荐信和获奖经历、资格证明等书面材料存在违规操作乃至造假问题,甚至个别学生借助专业私人辅导机构,凭空杜撰或瞎编乱造和入学相关的书面材料,严重破坏了“招生专员制”制度设计的公正性。为此,政府引入了书面材料验证体系(包括对考生提交的自我介绍、教师推荐信等书面材料相似度进行检查、核实与评估),大学也纷纷动用人力或技术手段对考生提交的书面材料加强专业审查,强化面试,加强访问与视察学校,努力解决这些负面问题。

(四)滥用和私自扩大“招生专员”考察范围和要素

当初推行“招生专员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减轻学生及家长的应考负担,降低考生对课外辅导教育的依存度。然而,令制度设计者始料未及的是,考生为了所谓的课外活动及素质提升,选择接受辅导机构流水线式的程序化培训,进而诱发了其他形态的课外辅导教育,引发了公众对该制度给学生增添额外经济和身心压力的担忧。据韩国教育开发院的问卷调查,在“您赞成‘招生专员制’对不参与课外辅导教育的学生更为有利吗?”的回答中,36.7%的高中教师表示“非常不赞成”、38.6%的学生家长表示“非常不赞成”,高达44.9%的教师表示“不赞成”,高达44%的学生家长表示“不赞成”。[35]

为了应对“招生专员制”诱发其他形式的课外辅导教育的问题,政府发布了旨在摒除课外辅导教育要素的评价标准,并实施了大学单列进行的“招生专员制”课外辅导教育影响评价,但效果依然不理想。有学生家长批评指出,虽然“招生专员制”帮助和鼓励学校实施非教学科目活动,然而现实中要么是没有非教学科目活动,要么是有一些形式性的活动,高中几乎沦为了新型的招生考试辅导班。

随着“招生专员制”的扩大实施,有些高校过于夸大比赛获奖成绩的作用,导致社会各界对“招生专员制”要求提交的书面材料也存在误解,认为“获奖成绩或课外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追加书面材料数量越多,将越有利于选拔录取”,一些机构趁机组织各种低水平重复性比赛。譬如,首都圈几所大学从2011年3月开始,将托业英语(TOEIC)考试的分数以及其他竞赛成绩用作入学招生考试评价要素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些举措显现曲解了大学自主办学的政策。为了杜绝这些问题,政府严令禁止招生与托业英语考试成绩、校外比赛获奖或认证成绩、资格证书等挂钩。

四、“招生专员制”的政策改进方向

综合分析来看,“招生专员制”今后的改进重点,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升“招生专员制”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为确保“招生专员制”今后的公正性、可信性,大学教育协议会下属的“招生专员制”专题主页及社会媒体专门网站,开始公开发布“招生专员制”概况、大学单列招生考试计划、大学单列宣传资料、招生考试要素、录取有关程序方法等详细内容,从而确保学生及家长对“招生专员制”选拔录取学生程序的知情权。以正在实施“招生专员制”的高校为对象,政府有关部门对制度的运营状况及效果实施周期性评价;以准备实施“招生专员制”的大学为对象,持续提供“招生专员制”的运营咨询服务;制定“招生专员”基本职业伦理道德框架,持续实施“招生专员”的职务专题研修,提升“招生专员”的专业性,确保社会公众对“招生专员”公正性、可信性的认可度;组建“招生专员协议体”,引导高校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公正、专业的大学招生考试程序及方法;通过设置“入学招生考试公正管理委员会”、“自身监察委员会”等机构明确监督和监控程序流程;按照“多人组成评价团进行多阶段评价”的原则实施选拔录取;各大学为强化“招生专员”专业水准,制定和实施大学自身的教育计划,等等。

高中学校则强调要着力开发本校教育课程,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活动机会;依照学生自身素质、能力、性向和期望等因素来提供可供选择的教育引导服务;实事求是地搜集整理与教科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及其他课外活动的相关材料,对其完整、客观、翔实地进行记述,提供真实客观的资料。[31]

(二)引导民众理性看待“招生专员制”

引导民众理性看待“招生专员制”,因为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通过“招生专员制”的途径进入大学,只有当自身条件符合时,才需选择该方法,进行准备。换言之,若该选拔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则应选择其他选拔录取方式,并为之做好充分准备。

“招生专员制”选拔方式的关注点,从定量评价向定性评价、综合评价转变,这要求学生档案的填写及管理也要改变。[26]为了全面客观地呈现学生档案记录,学校今后应注重对课外兴趣小组的个人活动内容、社会服务活动动机和特长事项等进行客观记录;应鼓励各学校扎实推进和运营实施非教学科目教育课程,对学生参与非教学科目活动进行支援和扶持,从源头上消除以升学为指挥棒形成的中小学阶段残酷的分数竞争。

(三)完善“招生专员制”的学生入学服务

随着通过“招生专员制”招生入学的学生数增加,学生入学后的管理服务变得日趋重要。“招生专员制”录取的学生入学后管理服务空白问题,使“招生专员制”的废存一度成为社会各界广的争论的焦点。今后,应积极开展大学新生入学后管理服务工作,保证高中和大学的教育有机衔接。[32]

高校自主招生 篇9

2003年教育部推出在全国22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的方案,自主招生作为高考改革的一种信息,开始进入人们视野。目前,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己由2003年的22所、2004年的28所,扩大到2008年的68所,2012年达到76所之多。面对发展如此迅猛的自主招生制度,各界人士对此褒贬不一,自主招生制度是否真正有利于我国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大学办学水平的提高,也受到了大家的质疑。

1 高考制度下的招生权

从中世纪大学出现以后,对于大学的定位也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改变,概括来说,大学应该立足现实,着眼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尊重知识、追求真理、保持客观的立场而不为政治经济利益所驱动,充满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切人文关怀,对高品位文化的蓄养,对理想主义的超凡脱俗的追求。即大学不仅要传播知识、发展科技、服务社会,更应该超越社会,走在社会的前列。

我国高考制度实行已久,现行的高考制度主要以全国统一考试,集中录取和统一的高考招生计划的方式施行。在此招生制度下,大学没有独立的招生权力,而是主要依附于政府,服务于政府。由政府制定高考统一考试的时间,录取的步骤及要求,各地区及各专业的招生计划。只要考生的分数达到报考高校的录取线,学校就必须招录考生。在此高考招生下,政府掌握着高考和招生的大权,学校处于被支配的弱势地位,学校招收的学生只能单纯凭借分数“一刀切”,高校对考生的素质水平,能力水平都得不到直观的考核和评价。另外,对于许多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值得高校培养,将来极有可能会成为国家栋梁的学生也会因为高考分数的“一刀切”被拒之大学的门外。

虽然高考的招生制度对于大学而言,不利于大学本身对人才的筛选,使大学完全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但高考制度是伴随我国计划经济期间产生的人才选拔制度,它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分层和当时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的急切需求。也可以说,高考制度是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最高效的人才选拔模式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方式。所以几十年来,政府一直紧握招生大权,实行高考这种相对公平公正,被大家相对比较接受的竞争机制。

2 自主招生制度下的招生权

随着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逐步取代的社会现状,高校开始争取独立的招生权力,它们迫切希望根据自身对人才的判断和培养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自此,2003年教育部推出在全国22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的方案颁布,自主招生制度就开始如火如荼地迅猛发展。招生权由之前的完全由政府把握到现在下放部分权力到高校,高校开始有了一定的招生权。从开始试点自主招生到现在,高校自主招生已经进行了9年,在这段时间里,高校不断总结摸索着各自的招生经验,使其自主招生顺利实施和进行。

以北京大学为例,北京大学作为第一批教育部推出的试点自主招生高校之一,在自主招生几年中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北京大学2003年自主招生办法》文件中规定:自主招生对象,不仅要求学习综合成绩特别突出,思想道德品质优秀,而且要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优异成绩或者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特殊才能。这些学生在经过北京大学文化课考核和专家组面试通过之后能享受高考成绩在当地录取线下20分以内被正常录取,而且录取后,学校会根据学生的特长和高考成绩确定录取专业,而并不是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这种根据学生特长由学校进行专业分配的方式,打破了之前由分数决定专业,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发挥自身优势选择合适专业的弊端。进而,北京大学在自主招生基础上又于2010年首次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由获得北京大学“实名推荐制”资质的中学校长可按分配名额推荐优秀学生。北京大学根据中学校长所推荐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相关学科的专家组对学生报名资料进行审核。合格者将免于参加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笔试而直接进入面试,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京大学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具备教育部规定的保送资格的学生,可向北京大学申请相关专业的保送资格。可以说校长实名推荐制进一步对高校自主招生权力进行了诠释,让高校能够真正招收到适合本学校适合本专业的学生。

从单一的自主招生到现在多元的自主招生模式,各个高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可见高校对于自主招生及能够自主选择人才资源的重视和肯定。在自主招生过程中,高校充分发挥了其主动性,发挥了其培养人才的基本角色。不再是单纯依附于政府,而是由政府和高校协同作战,共同提高人才的选拔模式。

3 招生权的归属

艾萨克·康德尔在《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一书中指出,教育既然是社会稳定和公民品德的基础,它的进步和发展就成为每一个国家最大的社会政治单位(国家)所关心的事。教育既然肩负着维持社会稳定的重任,那国家和政府对于大学的教育应该是进行垄断还是协同管理?对于高校的招生是应该集权还是放权?

现代高等教育耗资巨大,大学不可能在经费、物资、人力等方面完全独立,因此大学在取得相应的国家人、财、物力支持的同时,必然向国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通过高考制度选拔人才适应了民众对公正公平的需求,稳定了民众的情绪,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同时,自主招生制度即是政府放权给高校的标志,高校在依附于政府的同时,拥有了自主的权力,自主选择部分学生进行培养,真正实现大学自主培养人才的本色,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更为超越社会,走在社会前列而努力。高校自主招生权力的拥有,是政府和高校之间权力合理分配的体现,政府和高校是相互依存相互成长的,高校不可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但拥有独立的招生自主权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目前市场经济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郑若玲.自主招生是一把双刃剑[J].北京:科学时报,2010-03-04.

[2]庞守兴.质疑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方案[J].教育发展研究,2003(10).

高校自主招生 篇10

关键词 自主招生 高考制度 招生权

中图分类号:G521.9 文献标识码:A

自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之后,高考即被作为大学录取和选拔学生的唯一依据。1998年8月29日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自此政府开始逐步把部分招生自主权交给高校。

2003年教育部推出在全国22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的方案,自主招生作为高考改革的一种信息,开始进入人们视野。目前,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己由2003年的22所、2004年的28所,扩大到2008年的 68所,2012年达到76所之多。面对发展如此迅猛的自主招生制度,各界人士对此褒贬不一,自主招生制度是否真正有利于我国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大学办学水平的提高,也受到了大家的质疑。

1 高考制度下的招生权

从中世纪大学出现以后,对于大学的定位也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改变,概括来说,大学应该立足现实,着眼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尊重知识、追求真理、保持客观的立场而不为政治经济利益所驱动,充满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切人文关怀,对高品位文化的蓄养,对理想主义的超凡脱俗的追求。即大学不仅要传播知识、发展科技、服务社会,更应该超越社会,走在社会的前列。

我国高考制度实行已久,现行的高考制度主要以全国统一考试,集中录取和统一的高考招生计划的方式施行。在此招生制度下,大学没有独立的招生权力,而是主要依附于政府,服务于政府。由政府制定高考统一考试的时间,录取的步骤及要求,各地区及各专业的招生计划。只要考生的分数达到报考高校的录取线,学校就必须招录考生。在此高考招生下,政府掌握着高考和招生的大权,学校处于被支配的弱势地位,学校招收的学生只能单纯凭借分数“一刀切”,高校对考生的素质水平,能力水平都得不到直观的考核和评价。另外,对于许多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值得高校培养,将来极有可能会成为国家栋梁的学生也会因为高考分数的“一刀切”被拒之大学的门外。

虽然高考的招生制度对于大学而言,不利于大学本身对人才的筛选,使大学完全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但高考制度是伴随我国计划经济期间产生的人才选拔制度,它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分层和当时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的急切需求。也可以说,高考制度是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最高效的人才选拔模式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方式。所以几十年来,政府一直紧握招生大权,实行高考这种相对公平公正,被大家相对比较接受的竞争机制。

2 自主招生制度下的招生权

随着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逐步取代的社会现状,高校开始争取独立的招生权力,它们迫切希望根据自身对人才的判断和培养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自此,2003年教育部推出在全国22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的方案颁布,自主招生制度就开始如火如荼地迅猛发展。招生权由之前的完全由政府把握到现在下放部分权力到高校,高校开始有了一定的招生权。从开始试点自主招生到现在,高校自主招生已经进行了9年,在这段时间里,高校不断总结摸索着各自的招生经验,使其自主招生顺利实施和进行。

以北京大学为例,北京大学作为第一批教育部推出的试点自主招生高校之一,在自主招生几年中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北京大学2003年自主招生办法》文件中规定:自主招生对象,不仅要求学习综合成绩特别突出,思想道德品质优秀,而且要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优异成绩或者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特殊才能。这些学生在经过北京大学文化课考核和专家组面试通过之后能享受高考成绩在当地录取线下20分以内被正常录取,而且录取后,学校会根据学生的特长和高考成绩确定录取专业,而并不是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这种根据学生特长由学校进行专业分配的方式,打破了之前由分数决定专业,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发挥自身优势选择合适专业的弊端。进而,北京大学在自主招生基础上又于2010年首次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由获得北京大学“实名推荐制”资质的中学校长可按分配名额推荐优秀学生。北京大学根据中学校长所推荐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相关学科的专家组对学生报名资料进行审核。合格者将免于参加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笔试而直接进入面试,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京大学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具备教育部规定的保送资格的学生,可向北京大学申请相关专业的保送资格。可以说校长实名推荐制进一步对高校自主招生权力进行了诠释,让高校能够真正招收到适合本学校适合本专业的学生。

从单一的自主招生到现在多元的自主招生模式,各个高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可见高校对于自主招生及能够自主选择人才资源的重视和肯定。在自主招生过程中,高校充分发挥了其主动性,发挥了其培养人才的基本角色。不再是单纯依附于政府,而是由政府和高校协同作战,共同提高人才的选拔模式。

3 招生权的归属

艾萨克·康德尔在《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一书中指出,教育既然是社会稳定和公民品德的基础,它的进步和发展就成为每一个国家最大的社会政治单位(国家)所关心的事。教育既然肩负着维持社会稳定的重任,那国家和政府对于大学的教育应该是进行垄断还是协同管理?对于高校的招生是应该集权还是放权?

现代高等教育耗资巨大,大学不可能在经费、物资、人力等方面完全独立,因此大学在取得相应的国家人、财、物力支持的同时,必然向国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通过高考制度选拔人才适应了民众对公正公平的需求,稳定了民众的情绪,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同时,自主招生制度即是政府放权给高校的标志,高校在依附于政府的同时,拥有了自主的权力,自主选择部分学生进行培养,真正实现大学自主培养人才的本色,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更为超越社会,走在社会前列而努力。高校自主招生权力的拥有,是政府和高校之间权力合理分配的体现,政府和高校是相互依存相互成长的,高校不可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但拥有独立的招生自主权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目前市场经济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 郑若玲.自主招生是一把双刃剑[J].北京:科学时报,2010-03-04.

[2] 庞守兴.质疑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方案[J].教育发展研究,2003(10).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完善及实施研究 篇11

一、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完善情况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始于2003年,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逐渐发展壮大。随着高校自主招生十点范围的逐步扩大,试点内容与招生模式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招生规模层面看,从招生人数应不高于年度本科招生总人数5%到可根据生源质量而相应增加至10%以上,如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招生人数比例扩大至10%,从招生方式看,由最初的指定地区、指定中学推荐变为“中学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辅”,北京大学于2010年率先推行“校长实名推荐制”,全国各省的中学都可以申请报名;从招生考试时间层面看,教育部考虑广大考生学习压力,从2015年起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笔试和面试都安排在高考之后进行。可见,教育部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一直在改革探索,在统考前提下,适当提升高校招生自主权,不断完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

二、目前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实行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目标认识不明

当前,高校自主招生限制很多,并没有给高校完全的自主权,各高校必须在分数线之上的学生中选择生源,不能完全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独立制定招生方案和标准,这会将某些具有特长、单科成绩突出总成绩低的学生拒之门外。在这样条件下,高校必须明确招生目标和方向,即想要招收什么样的学生。但目前很多高校自主招生目标不明确,只注重分数或者招一些“特”“偏”“怪”学生,但却忽视学生综合素养和发展潜力,招生的标准也不明确、不统一。这会使得自主招生方案趋于大众化,仍然要以高考分数作为招收标准,无法突出自主招生的特色,也会对自主招生的对象形成限制,进而无法实现自主招生的目标。

(二)招生诚信危机

目前,自主招生政策实施中的诚信问题突出。很多中学生视自主招生为“后路”,统考成绩好,就会放弃自主招生学校,中学生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使高校对中学的信任度一再降低,致使高校降低在中学自主招生的比例。很多中学为了控制学生的这种不诚信行为,会让学生在报名自主招生的同时,缴纳一定的比例的保证金,或者以书面的形式签署“承诺书”,但是中学生的这种违约行为还是屡见不鲜,而且这与高校自主招生的初衷也是相违背的。另外,很多中学在自主招生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诚信问题,很多中学向高校推荐一些并不是很优秀的学生,目的只是为了提高中学的升学率。

(三)公正公平不够

一般情况下,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会保持在5%,但高校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限定范围,并不是所有中学的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如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范围仅局限在为数不多的中学,其他中学学生完全没有机会;中国政法大学自主招生范围限定在省重点中学以上。还有一些高校,会根据自身情况,降低自主招生比例,很多重点高校自主招生比例都低于5%,有的仅在2%。这种圈定自主招生范围的行为,实际上是有失公平和公正的。一些有艺术特长生、怪才、偏才等并不只是重点中学才有,其他普通中学也有,限定招生范围,实际上就是剥夺了这些学生的发展机会,这对他们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三、完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及有效实施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教育观和人才观

尽管我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人们的教育观念也没有完全转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还是会受到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以至于自主招生仍然无法摆脱高考分数线的限制。目前,各个高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评价生源的主要标准还是高考分数。而中学向高校推荐生源,多数也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依据,成绩好的就是优等生,而其他一些具有特长的,或者个别方面很突出的学生则得不到中学的认可和推荐。针对这一情况,无论是高校、中学,还是学生家长都要转变观念,不要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要从多方面来综合的评价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创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全面发展为导向,因材施教,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多元化人才,真正实现自主招生的目的。

(二)适当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是完善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重要一环。从性质上看,我国高校大部分都是公立的,这些高校一直处于教育主管部门的严格管理和控制之下,自主招生的比例、招生计划都要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而且还设置了自主招生的最低分数线,自主权非常有限,而充足的生源使得高校之间缺少良性竞争,也就没有了动力去推动高校的发展。扩大高校自主招生的权限,等于是给中学生更多自主选择高校的机会,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会使高校之间在生源方面产生竞争。这会推动高校从市场需求出发,积极调整学科比例、优化专业设置,使高校的学科比例、专业结构更加的合理,进而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推动高校的稳定发展,满足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的稳定发展,能够有效的提升高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形成高校品牌,而高校品牌会吸引更多优质中学生报名参与自主招生,推动高校自主招生的快速发展。

(三)建构完善的保障和监督机制

高校应该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自主招生计划的制定、实施以及监督管理工作,完善高校自主招生的保障和监督机制。建立自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高校自主招生的政策、具体的招生计划、实施办法等等,工作小组集体协商解决自主招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最终的决策,避免自主招生工作中出现个人行为,确保自主招生的公正和公平。建立监察小组,监督高校自主招生的过程,避免出现营私舞弊的行为,让所有的报名学生都有均等的录取机会。成立自主招生委员会,专门负责审核考生的报考材料,认定考生的报考资格,一旦发现呈报虚假资料的考生一律取消报考资格。不同的机构之间既相互合作,也互相监督,形成自主招生工作的保障和监督机制,确保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在公正、公平的条件下顺利进行。此外,各高校应该将社会监督引入自主招生工作之中,利用公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对高校的自主招生工作实施监督,使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能实现公开、透明,不给招生腐败留任何藏身的机会。

总之,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是高考制度改革的必然产物,自主招生能推动高校自身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能在高校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对高校整体发展非常有利。为此,我们应该加快完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提高自主招生政策的实施成果,确保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健康发展。

摘要: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始于2003年,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成为高校招生的重要模式。在简要梳理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完善情况的基础上,从目标认识不明、招生诚信危机、公正公平不够等方面分析目前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实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树立正确教育观和人才观,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完善保障和监督机制,积极思考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完善及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校,自主招生政策,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叶赋桂.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02).

[2]万美芳.探讨高校的自主招生[J].高校论坛,2013,(04).

上一篇: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下一篇:转换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