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文化

2024-06-15

太湖文化(精选12篇)

太湖文化 篇1

环太湖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发达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聚集着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也以科技类电子产业为先导,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学研一条龙发展模式。在我国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环太湖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问题也成为了当地政府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但从惯性思维出发所得出的策略集合并不一定是最优的。之所以这样讲在于,沿着压缩产能水平、优化产能结构的思路去实施供给侧改革,这仍将增大该区域的物质资源的承载量,而作为传统的江南水乡和茶叶之乡,还需要从大力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出发来进行供给侧改革。经济学原理可知,环太湖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也使得域内居民的消费结构能够与茶文化旅游项目的运营相契合。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问题的提出

结合笔者的主题,这里提出三个方面的问题:

1.1文化旅游项目的区域植根性问题

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关键词“文化旅游”,必然会出现各地区的文化旅游项目,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文化旅游推广活动。这就促使笔者在思考一个问题,若是区域间的文化旅游项目呈现出雷同的格局,那么这不仅不利于该类型旅游项目的市场化推广,还将直接影响到各地旅游项目的经营绩效。如目前各地所雷同的古镇游,甚至在一个城市中都存有两个古镇游,这势必会稀释项目市场需求。因此,环太湖地区的文化旅游项目应建立起区域植根性。

1.2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比较优势问题

解决文化旅游项目的区域植根性问题,还在于发挥各个地区的资源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学说来源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并由比较成本理论衍生出了比较收益理论。从经济学视角下来认识资源,其不仅具有稀缺性的共同特征,还具有一定程度的使用价值。因此,环太湖地区需要在域内稀缺资源范畴下,来寻找与域外形成差异的和具有使用价值的资源。很显然,域内茶文化便成为可供选择的资源类型之一。而茶文化所蕴含的有形与无形的交融,便能演绎出地域特色。

1.3文化旅游项目地域特色衔接问题

随着地域特色被提炼出来,接下来便是文化旅游项目地域特色的衔接问题了。具体而言,这种衔接问题可以转换为茶文化资源的商业化利用问题。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思考:第一,形成茶文化旅游项目,来进行商业化运作;第二,依托茶文化旅游项目来开设茶叶商品交流会,从而实现当地茶叶制品的对外销售。

2茶文化资源商业化开发的体系认知

在市场营销学理论下,可将茶文化这一产品类型细分为: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等三个环节。对这三个环节进行逐一认知,将有助于实施茶文化与旅游项目开发之间的契合。

2.1核心产品

核心产品指向产品的使用价值,即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那一版块。从我国消费现状来看,消费者也最为关注产品的使用价值。由于使用价值具有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性,所以不同的使用价值具有特定的消费群体,而这并不利于茶文化资源商业化开发,毕竟若是存在一种使用价值必将增大产品功能的专一性,而专一性不仅将锁定产品的市场份额,还将为产品开发者带来不可见的沉淀成本,使其难以在市场经营格局中进行动态调整。因此,需要建立起多元化的使用价值。

2.2有形产品

营销学理论中将有形产品界定为产品的品牌,通过品牌的塑造来增强产品的市场识别度。剖析品牌的内涵不难知晓,其中不仅含有可视的标示,这是建立市场识别机制的浅层元素;而作为品牌内在的文化内涵,则是形成市场识别机制的深层元素。这就表明,在茶文化资源商业化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该项目进行品牌塑造,以及在品牌塑造过程中植入和创设若干具有市场识别性的文化要件。那么要达到以上目标,则需要发挥政府公权力的职能。

2.3附加产品

附加产品具体指向售后服务,在这里可以转换为客户关系管理。从商业化的目的中可以读出,环太湖地区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实施不只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而是借助茶文化旅游项目这一载体来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在茶文化资源商业化开发过程中,需要完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来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市场人气。

3茶文化与旅游项目开发契合下的思路

在以上认识逻辑下,二者相契合的思路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3.1挖掘旅游项目内容

挖掘旅游项目内容需要依托域内的茶文化资源,而这就需要从区域植根性的角度来探讨。环太湖地区的茉莉花茶十分有名,并围绕着“茶”衍生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品茗文化和茶道。因此,在挖掘旅游项目时需要有外及内的展开,外部主要以可视的有形界面而存在,内部则以不可视的无形元素而存在。为了带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还应将茶文化旅游与家庭院落式旅游项目进行衔接。这样一来,才能形成具有当地民俗、民风、民居等要件在内的市场识别性。

3.2发布旅游项目信息

与普通产品市场推广不同,旅游产品具有不可移动性,从而前期需要大力发布相关旅游项目信息。作为茶文化旅游项目,则信息的发布便可以采取O2O模式,即建立起线上线下同时发布的模式来。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概括为,线下以旅行社这一零售商作为推广主体,在各自的网点中来发布茶文化旅游信息。线上则主要依托政府政务网站、项目商业运作方的电子商务网站来实施。另外,线上线下信息发布的功能定位是有区别的。

3.3建立旅游项目反馈

建立旅游项目反馈便与客户关系管理相联系了,具有的反馈方式包括:旅行社反馈、消费者个体在线上进行反馈等。需要指出的是,不仅除了要重视反馈本身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作用,还需要重视反馈行为对客户心理的影响,即更多的客户会认为项目方重视自己的感受。

4实施方案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方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提炼域内茶文化资源类型

在本文的开端就明确提出,需要建立区域差异性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所以这里首先就需要提炼出域内茶文化资源的类型。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环太湖地区的茶叶种植生态环境与内陆其它地区具有差异性,内陆其它地区主要以高寒山区为特征,而环太湖地区则以丘陵、湿地为特色,从而将生态文化引入到茶文化的资源类型提炼中便具有现实价值。再者,环太湖地区独特的人文环境也支撑起了茶文化资源的区域特色。

4.2实现茶文化项目范围经济

我们不能让所提炼出的茶文化资源相互独立的存在着,这样将不利于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因此,需要实现茶文化项目的范围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项目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可见,这里的关键便是建立起这样的有机联系。具体的措施包括:以旅游线路为逻辑来串联起茶叶生态种植观赏、茶叶制作体验、茶道鉴赏和农家品茗休闲等环节。这样一来,就能与固定的资源区位进行了联系,也能在诸多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偏好。

4.3实施O2O模式的信息发布

前面已经提到了建立O2O模式的信息发布机制,这里的重点在于理清各自信息的发布重点。由于线上信息发布具有更大的图景展示空间,所以线上主要以图片、微视频、消费者互动等环节作为支撑,来从全景图示下向消费者展现环太湖茶文化旅游项目的特色。线下则主要依赖于旅行社结构,使他们在营销组合的设计中将茶文化旅游项目整合其中。而且,线下信息发布能够与消费者建立起深度互动,所以需要在线下完成对消费者的锁定目标。

4.4重视反馈实质和形式搭配

在综合利用反馈机制的视域下,我们应从便利性出发来进行反馈渠道的搭建。这里笔者建议,项目运作方应开发出专属APP软件,在软件中建立起信息反馈渠道。

5展望

今后还需要对茶文化旅游资源建立起保护措施。对环太湖旅游地区自然资源的保护,依赖于政府、企业、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主要提供制度设计,根据比古原理建立起惩戒机制来。同时,在沿线企业搬迁重新选址上给予政策支持。企业作为影响环太湖自然资源的主要发端者,须在排污技术提升的基础上形成自律意识。再者,通过转变经济机制来与当地旅游产业相契合。若是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则可以在政策支持下选择搬迁。当地居民一方面是当地自然资源的受益者,另一方面也是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主体。因此,需要在加强制度监管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家庭旅游项目,借助向自然资源要效益的内在激励下,规制当地居民的失范行为。

6小结

本文认为,作为传统的江南水乡和茶叶之乡,还需要从大力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出发来进行供给侧改革。而且,环太湖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也使得域内居民的消费结构能够与茶文化旅游项目的运营相契合。当前,需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文化旅游项目的区域植根性问题、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比较优势问题、文化旅游项目地域特色衔接问题。最后的实施方案则可以围绕着:提炼域内茶文化资源类型、实现茶文化项目范围经济、实施O2O模式的信息发布、重视反馈实质和形式搭配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摘要:在我国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环太湖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问题也成为了当地政府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但从惯性思维出发所得出的策略集合并不一定是最优的。作为传统的江南水乡和茶叶之乡,还需要从大力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出发来进行供给侧改革。目前在对该地区进行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需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文化旅游项目的区域植根性问题、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比较优势问题、文化旅游项目地域特色衔接问题。

关键词:环太湖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研究,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李晓琴.旅游体验影响因素与动态模型的建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9-101.

[2]陈冉,朱创业,贾婷媛.主题旅游小镇的塑造与开发初探[J].技术与市场,2010(17):32-33.

[3]车裕斌.区域旅游系统吸引力模型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3):12-13.

[4]王敬武.论生态旅游的内涵及规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2):95-100.

[5]宋咏梅,孙根年.论体验旅游的理论构架与塑造原则[J].社会科学家,2006(6):115-119.

太湖文化 篇2

生态危机挑战的美学应答

编者按:9月14日,以&;树立核心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严昭柱美学专著《自然之美》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该研讨会由太湖文化论坛、作家出版社主办。太湖文化论坛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主持了本次会议。

《自然之美》由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太湖文化论坛主席严昭柱同志撰著,它对人类面临的生态文明课题、生态危机挑战做出了及时应答,在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核心理念方面有着重要价值。与会专家围绕着生态文明有关话题开展了充分讨论。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

马建辉(教育部社科中心文化美育研究处处长、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美学总是强调客观的美是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尽管&;忧心忡忡&;的穷人对&;最美丽的景色&;也无动于衷,&;经营矿物&;的商人对&;矿物的美&;甚至感觉不到、&;看不到&;,但这景色和矿物仍然不失其美。

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更多地是在社会发展的重大危机中呈现出来的,它是一种批判哲学、危机哲学,其真理性和有效性在现代社会发展面临较为普遍而深重的危机时,会更明确、更有力地显现出来。当资本主义危机到来时,比如,最近的一次金融危机来临时,马克思的著作又成了热销的书籍,许多学者都跑到马克思主义那里去寻求解答和出路。同样,在一个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时代,那些在自然美理论上的唯心主义观点都开始显得苍白而脆弱。自然美及其规律不依附于人而存在,它需要我们尊重它、顺应它。陈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从青年时代的&;新村&;构想,到革命年代的植树造林,再到建设时期的&;美化全中国&;,不难看出,毛泽东一生探索并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始终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甚至是&;美化&;相处的内容。

从毛泽东提出&;美化全中国&;,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表明我们党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提出的&;美化&;内容和途径以及目标,带有那个时代的特点,主要是为解决革命和建设年代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党今天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比那时的理解丰富和具体许多,但是,&;美化我国人民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美学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积极作用

汝信(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我去看望一位老前辈,他讲了个现象,说整个社会的审美鉴赏力太低下了,追求物质、享受的东西成为一种主导,他提出要特别重视审美教育问题。

昭柱同志的书正是提出了审美教育这个问题,审美教育从自然美着手,我感觉非常切合。当然美育不光是自然美的教育,还有艺术教育,但可以把自然美作为一个最根本的、美的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自然美入手,我想对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有很大的作用。

董学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哲学社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学研究应注意与时代发展潮流相一致,应勇于应答人类面临的时代课题和时代挑战,这样才能做出切实的理论贡献。《自然之美》一书正是出于这种努力,才使它走到了美学探讨的前沿。

&;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提法为我国美育事业开辟了极为广阔的前景,也把自然美的美育事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客观上讲,&;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有好的自然生态和自然环境;从主观上讲,&;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有大批具备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人。

自然美美育已经成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美丽中国&;教育的关键一环,对于提升受教育者自身素质、构建友好型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王仲(中国美术协会《美术》杂志原主编):要想改变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从长远的角度、教化的角度来看,美学家和艺术家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具体的生态治理实践,但是可以通过理论宣传、文艺感染等各种方式,挖掘乃至铲除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之根、培育人们对自然之美的爱心,为构建生态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许多哲学家、美学家、文艺家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前苏联作家列昂诺夫和普利什文、巴乌斯托夫斯基等一批专写生态保护的作家培养了整整几代苏联人对祖国大自然的深厚爱心;严昭柱《自然之美》一书的出版,也可以归为这方面的一个新例。自然美是万美之源,严昭柱强调美育从自然美育开始,这就和当下热议的生态文明直接联系了起来。由此而召开的美学研讨会,必然也会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大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刘润为(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求是》杂志社原副总编):《易经》提出&;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上经》)、&;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系辞·上传》)。前一句意思是,对自然界的生产生活资料,不管是直接拿来还是再加工制造,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后一句,我以为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最为准确,那就是&;适当干预大自然变化,而不能有过失;小心委曲地成全万物,而不能有遗漏&;。《易经》的这两句话,可以看作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总纲。我们的祖先不仅有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伦理思想,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落实到制度、风俗、行动的层面。据《逸周书·大聚解》载:早在大禹时期,就有春三月不得伐木、夏三月不得撒网打鱼的禁令;《礼记·王制》中明确规定:&;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秦律·田律》规定:不到夏日,不得烧草为肥,不得采摘正在发芽的植物,不准捕捉幼兽、掏取鸟卵等等。至于民间,保护生态的风俗更是争奇斗艳。比如佛门的放生,就是保护动物的一种特殊形式。

身当今日之世,回顾古人在保护生态方面的所思所为,绝不是为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今天的进步。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在生态保护的不少方面不是比古人更文明而是更粗鄙,进而可以催生出我们的羞耻感。

太湖“三白” 篇3

一条白鱼水中窜,引得四方游客馋。白鱼头尖体长身洁白,鳞细肉嫩味鲜美,在民间有宁吃活白鱼,不吃冰(死)鲥鱼的说法。白鱼是一种荤腥鱼类,专门靠吃小杂鱼长大,且喜冷好动,游动速度很快,它一边游,一边张嘴吃小杂鱼,最大的可长到几十千克,而最鲜、最嫩、味最美的要数1 kg左右的白鱼。经过烹饪的白鱼,堪称宾馆、饭店、居民餐桌上的上等佳肴:清蒸白鱼块,如锭锭白银,肉腻味纯;串汤白鱼片,似星河流陨,汤浓味鲜;红烧白鱼段,表皮透红,鱼肉洁白,既香又肥。每到4、5月间白鱼捕捞季节,渔民们还把个小的白鱼破肚,取去内脏,撒上盐巴微腌后,在日光下晒成白鱼干。食用前加上佐料在饭锅里蒸熟,其香味扑鼻,闻之唾液。

白虾乃太湖“三宝”之一,其个头一般比河虾和鸡尾虾等要小,壳薄脚细,但它的全身晶莹如银,肥嫩是佳。白虾吃法多样:盐水白虾,烹制方法与河虾相仿,只是吃起来比河虾更嫩更鲜,用渔民的说法是“打耳光不丢”,非得吃个够;酒醉白虾,营养保存得最完美。选一个好天气,摇一叶轻舟,把刚捉起的活白虾浸到烧酒里,再加葱、姜、麻油、盐、味精等,待白虾将醉未醉时,送到嘴里,此时的白虾,其身子还在颤动,须脚还在跳动,简直有生吞活剥之感,鲜嫩极了;把活的白虾洗净,撒上盐,再放在阳光下晒干,这就是白虾干,是下酒的上乘佳肴,可使你百吃不厌;在其他菜料制汤时,加一把白虾干,使汤更加鲜美。如果你到渔民家中做客,主人能端上一盘白虾干供你享用,这是你得到的最高款待。

白银鱼乃为太湖“三宝”之首,清代康熙年间还被列为贡品。据《太湖备考》记载: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白银鱼全身透明,体态优美,体形略圆长,长约3.3~6.6 cm,细软如丝,无鳞无刺,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为水产珍品之一。清人有诗赞曰:“银缕寸肌游嫩白,丹砂双眼漾鲜红”,生动地绘出了银鱼之特色。鲜银鱼可以烹制成款待国内外宾客的多种佳肴:银鱼炒蛋,香肥鲜嫩;油炸银鱼,色泽金黄,外脆里嫩;银鱼炖蛋,鲜嫩可口;用银鱼和菜包馄饨,其味妙不可言;银鱼馅春卷,鱼肉腻嫩,香松脆酥;银鱼丸子,白晰如雪,肥嫩佳绝;椒川银鱼,口味纯正,质地滑嫩,有鲜、嫩、香、微辣之口感;银鱼也可晒干贮存,并出口换取外汇;银鱼干炒青椒,再加点辣,更是红中镶绿透白,白中缀绿泛红,其味无穷;最佳者莫过于银鱼香菇羹,滋味鲜美无比;就是银鱼咸菜,也是尝之鲜之。

太湖文化 篇4

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位于太湖西岸,境内水系众多,向东经太湖和吴淞江可达东海,向西经荆溪、苕溪可达芜湖长江江口,向南经宜溧漕河可达京杭运河和长江,航运条件十分优越。

上古时期,周铁即是“三江五湖”之中江汇入太湖的主要港口之一。春秋时期中江的走向大致相当于今日的芜申运河, 由芜湖经当涂、宣城、高淳、溧阳到宜兴入太湖,再经松江到上海入海。由于周铁位于滆湖和太湖之间,境内的竺山地势较高,在历次太湖地陷和海侵中均未受到影响,因此可能成为当时上游水系入湖的较稳定的港口之一。 据传,上古时期太湖有多次地陷,但每次到周铁境内的一个村就不再下沉,该村得名“沉住”,即今陈墅村。这个古老传说从侧面证明了周铁作为中江入湖港口的可能性。

唐宋时期江南人口急速增长,开始沿太湖西岸塘堤(今横塘) 大规模围湖造田。为满足湖田灌溉和航运需要,在湖滩地每隔数里开溇港一条,即为宜兴百渎。宜兴百渎 “横塘纵溇” 的水利系统保证了芜申运河(芜湖至上海)上游荆溪、苕溪两大水系“急流缓受”的泄洪和通航作用,并作为太湖水利航运的“脉络众窍”成为历朝治理的重点(单锷《吴中水利书》),具有较高的水利、航运和土地开发科技价值。由于周铁居通湖百渎之中,且有竺山和小茅山之险,能够控扼太湖防洪、湖运和水上治安、军事防御,逐步成为商家必经、 兵家必争的太湖西岸水防首镇。

南宋时期,岳飞在周铁构筑了太湖西岸的抗金水上防线,并在周铁设兵营(俗称武昌城),并娶周铁渔家女李娃为妻。 岳飞遇害后,其字岳霖落户于武昌城东的“金钩钓月之地”唐门村,并世代在此繁衍生息。至今,唐门村遗存有岳飞衣冠冢和岳霖墓,金钩钓月的风水格局清晰可辨,并保存有全球罕见的岳姓完整家谱——清光绪《唐门岳氏宗谱》(大同谱)。

01. 春秋时期周铁位于中江入太湖,设有铁官。底图来源:谭其《中国历史地图集》

02. 唐宋时期太湖百渎形成,周。底图来源: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太湖地区》. 农业出版社 ,1990 年

03. 南宋岳飞武昌城军营的武昌桥

04. 唐门村岳飞衣冠冢和岳霖墓

05. 清嘉庆时设周铁镇,为下邾司。底图来源:清嘉庆《重》

06. 清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中

元末,朱元璋在此大败元军,并于明洪武初年设周铁巡检司。清代宜兴营、常州右军、太湖右营守备均驻地周铁,成为太湖西岸军事防御的指挥中心。近现代周铁先后成为太平天国、 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场,并是宜兴第一个共产党员周效良的故乡。直至1950年代,周铁镇棠下傍杏村的张氏宗祠仍驻用作解放军27军枪械库。

二. 周代铁官,千年港口商埠

据说,周铁得名源自周代(春秋)在此设立铁官。尽管春秋时期铁官制度的相关研究尚不完备, 但山东临淄出土的“齐铁官丞”印证明了东周确实设有铁官。参考《汉书》《史记》中关于汉代50处铁官的相关记载,周铁当时属于不产铁的扬州(尚书禹贡对扬州物产的描述中不包括未铁),因而不是开采铁矿的大铁官,而是管理铁器铸造和贸易的小铁官。之所以铁官设于周铁,应该是由于其作为太湖西岸重要港口的交通地位。1980年代,周铁境内太湖湖底沉船上发现了大量的汉代五铢铁钱,证明汉代此处已是太湖航运的重要港口,并有可能管理着经中江往来太湖的铁器贸易。此外,周铁境内的“蠡湖” 传说为春秋时期范蠡西施出入太湖的港口,城隍庙古银杏传说为三国时期孙权母亲为封禅“国山”(宜兴离墨山)在此登陆时手植,也从侧面证明了周铁作为太湖西岸航运和贸易港口商埠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07. 传为吴国太手植的千年古银杏

唐宋时期横塘百渎水系形成后,以周铁镇为中心,发展出了沿横塘河的下邾、洋溪、分水等主要集镇和镇守各个渎口的系列村庄。明清时期,周铁兼港口商埠和地区行政、经济、 文化中心与一身,明代设有周铁市及“扼要道,察奸伪,保护商旅”的周铁巡检司,清代设有周铁镇、下邾巡检司及负责水防的太湖右营,一时间商贾云集,成为芜申运河进出太湖的贸易中转站和附近城乡物资集散地,古镇区十字街、小街以及穿镇而过的横塘河和北港河两侧密布着200多爿各色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店铺,有“无锡西门外第一镇”之称, 镇域内沿横塘河还形成了分水、洋溪、下邾、王茂等一批商贸集镇。民国至1970年代,周铁设有开无锡和宜兴的客货航线,后水上客运虽然停业,但沙塘港至今仍是宜兴最大货运湖港。未来,周铁作为规划中的宜兴至马山跨湖大桥的西桥头堡,将会再续其千年港口商埠的辉煌。

三. 地灵人杰的东南文教名区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宜兴自古就有“阳羡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北宋大文豪苏轼生前多次游历宜兴,并留下了“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的千古名句。此后,“买田阳羡”就成为古代文人士大夫归隐山林的代名词。 周铁作为古阳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地灵人杰的东南文教名区之一。

苏轼曾客居周铁下邾街,有感于此地民风淳朴、文风蔚然,将其所居之处命名为“儒林桥”、“儒芳村”,其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南宋时期,周铁涌现出了南宋名臣、诗书名家、缵忠侯岳霖及其三子岳珂等岳飞后裔名人, 以及宋末四大词家之一、阳羡词派鼻祖蒋捷。蒋捷生于周铁,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宋亡后因不愿变节事元又归隐太湖竹山(今竺山),自号“竹山先生”,写下了“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等著名词句,死后也葬于竺山,其墓至今犹在。周铁籍明代名臣、诗文名家杭淮、杭济兄弟官声清著,致仕后主导了分水墩水利工程,并长眠于分水墩对面的凤凰山麓守望故乡。此外清代丹青妙手毕臣周也是周铁人,他画艺高超,“寸缣尺幅,人争宝之”(《光宣宜荆县志》语),开创了近代宜兴书画之乡的文化传统。

17. 吴冠中《故乡小巷》,1981 年画

周铁近代教育的发展尤为令人瞩目。清光绪年间,周铁北街创办的“竺西书院”开宜兴近代教育先河,成为近现代太湖流域办学最盛的镇乡之一。清末民国时期,周铁先后开办了私立太右师范专科学校、苏州美专分水校区两所高等学校,竺西中学、崇德中学等4所中学,竺西高等小学堂、女子初高等小学等24所小学,以及人民体育场、竺西图书馆、竺西戏院、民众茶社、铁血篮球队、 铁声票友社等近代文化活动设施。私立太右师范专科学校开办于1924-1929年,校址位于周铁镇公共图书馆内,属于乡办性质, 专门培养中小学师资,是宜兴第一所大专院校。1933年,周铁分水西桥村青年承国英, 在陶行知先生的亲自指导下,创办了西桥工学团,仿照上海山海工学团的模式,普及乡村儿童教育。陶行知先生曾亲临指导,并在 《生活教育》刊物上发表《跟西桥学》一文, “村里没有钱,办不起学校,怎么办?等等等,等到胡子白还没有地方求学,怎么办? 只有一个办法:跟西桥学!”,并写有《西桥好》等新诗赞扬、推广西桥工学团的教育办学模式,使其成为当时中国乡村教育的典范之一。民国33年(1944年),位于苏州沧浪亭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因日寇侵占校舍而解散停办,其校友刘昆岗(周铁分水周墅人)征得颜文樑校长同意后,在周铁蒋湾庵古庙内创办苏州美专宜兴分校,一直坚持办学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

受益于自古以来重教兴文的传统,现代的周铁镇培养出了2位中央委员,2位院士,13位全国人大、政协和党代表,10位大学校长,著名书画家尹瘦石、吴冠中,以及600多名教授和县团级干部,有“阳羡状元地、 周铁教授乡”的美誉。此外,周铁文体活动闻名遐迩,拥有男欢女禧(踩裼莽)、宋庄马灯、说大书、风筝、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1990年代即成为“江苏省农村体育先进乡镇” 和“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

四. 格局完整、遗存丰富的江南水乡古镇

周铁临湖而筑、因水而兴的历史格局目前保存完好。镇域内拥有文物保护单位12处,控制保护单位4处,历史建筑85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均较为丰富。

历史镇区以横塘河、北街河及十字街为主骨架,呈现独特的水陆井字形结构,保护范围18.4公顷,其中风貌保存完好、历史建筑分布集中的核心保护范围5.6公顷,集中保存了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沙彦楷故居,文物控保建筑杨氏节孝坊,竺西书院等历史建筑,大量的清代商铺和民居建筑,以及清代帆轩、水塔、码头、河埠等历史环境要素,是宜兴现存规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街区之一。

与许多历史古镇大量拆毁,或原住民大量迁出、过度商业化等现象不同,周铁镇在1990年代就在老镇区以南发展以行政、商业和工业为主要职能的新镇区,满足了近30年人口增长和房地产、市政建设的用地需求,老镇区格局得以基本完好地保存。目前,古镇居民中的70% 仍为原住民,并有配套的传统商业、服务业和文化设施。虽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口老龄化、 建筑破败、市政设施落后等问题,但仍然保存较为安全、舒适的传统人居环境。

19. 小街上的杨氏节孝坊

今天的周铁镇仍然保持着临水成街、依水筑屋、前店后宅、 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商贸古镇风貌,不仅具有一定的规划和建筑技术与艺术价值,也忠实地反映了江南水乡传统的居住、商业、社会和文化形态,是13世纪以后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江南市镇的样本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价值。此外,沿横塘河分布的系列集镇和沿百渎的系列村庄的形成和发展,对研究古代太湖土地开发和镇村体系形成史也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五. 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的滨湖生态家园

周铁镇属于属太湖湖沼平原和太滆河网湖滨圩区,东有太湖23公里的烟波浩渺的湖岸线,内有横塘河、漕桥河及太湖百渎等纵横密布的河网水系,竺山、小茅山点缀其间, 湖山秀美,景色宜人,自古就是令苏东坡等文人雅士向往的“阳羡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惠于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周铁气候温和,土地肥沃, 素有 “香灰地、夜潮地”之称,是传统的“鱼米之乡”, 特产丰富,尤以洋溪萝卜、渎区百合、太湖三白等闻名古今。 现代以来,周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景观开发和绿色农业建设,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特色镇等荣誉称号,是前苏南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绿色农产品基地之一,也是环太湖生态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因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而荣获2012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六. 结语

周铁镇不仅具有“太湖水防推首镇, 东南文教数名区。千年铁官衍商埠, 十字河街多古居”的历史文化特色,而且是“产业、城镇、 生态、文化”全面发展、经济富足、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小城镇。

太湖文化 篇5

州宣言》

 2013-05-20 05:11:00

来源:2013年05月19日 20:54:13 新华网

新华网5月19日电(记者韦慧 曹典)太湖文化论坛第二届年会19日在杭州闭幕,各国与会代表共同发布《杭州宣言》,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建设生态文明”。

宣言指出,当前全球性的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愈演愈烈,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应被充分尊重。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在于创新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全球性生态危机根源于传统工业化的固有弊端,而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整体性、复杂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艰辛探索和长期奋斗。应对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靠各国人民共同努力。

文化论坛执行主席、秘书长严昭柱说,《杭州宣言》是由来自世界五大洲23个国家的政治家、学者和各界知名人士在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共同达成,倡导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呵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家园,建设生态文明。

荷兰公主艾琳·艾玛·伊丽莎白说,这次论坛非常重要,讨论充满活力,解决了很多理论上的问题,而现在是知行合一的时候了。

静静的无锡太湖 篇6

“太湖美,太湖美……”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美歌曲,使无锡太湖的美家喻户晓,也使太湖更加名扬海内外。

太湖,又名震泽、具区,面积2400多平方千米,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多年前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与同学携手同游无锡太湖,至今对太湖的静谧、妩媚、缥缈和浩瀚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第一次来到太湖岸边,我们就被眼前静静的湖水惊呆了。举目远眺,一望无际的太湖水明亮如镜,春风吹拂,蔚蓝色的湖面荡起微微的涟漪,画面轻柔美丽,富有诗情画意,令人感慨万分。

我们在湖堤上闲庭信步,十分惬意。突然,天上飘起了霏霏细雨,绵绵雨丝落在湖面上,溅起一片片温馨的水纹,整个太湖显得更加妖娆和娇媚了。

其实,太湖的风光是融淡雅、清秀、雄奇、壮阔于一体的,碧水辽阔无垠,烟波浩渺,峰峦时隐时现,气象变幻万千。尤其是著名的鼋头渚,独占了太湖风景最美的一角,山清伴着水秀,碧波映着亭阁,天然胜景,浑然天成。

无锡城,这太湖之滨的璀璨明珠,是一座具有300年历史的江南名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无锡已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孕育了许多文人墨客,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历史遗迹。鼋头渚是太湖西北岸无锡境内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鼋翘首而得名,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主景点之一。

传说鼋头渚的美丽景致在很早以前就为人们所向往。萧梁时,此地建有“广福庵”,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一处。明初,“太湖春涨”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常来此踏浪吟诗,留有“鼋头渚边濯足”的遗迹。记得郭沫若曾吟道:“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赵朴初也曾称赞:“鼋头渚景色胜天堂。”一代大师的瑰丽诗句,更使鼋头渚的风韵名扬大江南北。

鼋头渚现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万浪卷雪、湖山真意、十里芳径、太湖仙岛等十多处景点。其中既有山长水阔、帆影点点的自然山水画卷,小桥流水、绿树人家的山乡田园风光,典雅精致、古朴纯净的江南园林景致,还有吃、住、购、行等配套齐全的服务和娱乐设施,再加上历代名人雅士的游踪、石刻、书画、传说等诸多内涵深厚的文化积淀,构成了一个以天然山水为主、人工点缀为辅的生动隽美、多彩多姿的风景旅游胜地。

雨停了,我们站在鼋头渚的灯塔旁,看到了2米余高的景名刻石,以黄石之古拙衬托的书法遒劲雅致。主石正面镌刻的“鼋头渚”三个大字,系清末“梁溪七子”之一秦敦书的手书。该石背面的“鼋渚春涛”,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所写。据说,春天的无锡多东南风,太湖的“鼋渚涛声”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若遇到风和日暖之时,太湖上微波泛涟漪,碧水映青山,微微的涛声轻缓流畅,和谐而有节奏;若遇到狂风怒号之际,太湖上便浊浪滔天高,风起波涌急,汹涌的浪涛轰然咆哮,犹如万马奔腾。由此,“鼋渚春涛”便成为鼋头渚涛声中最神奇的景象了。

在我的心中,太湖是静静的,有着令人窒息的美,美得如同漂亮的“凌波仙子”,更像是梦中的女神。即使,有时它也会波涛涌动、张牙舞爪,但最终还会归于平静,风平浪止,就像温文尔雅的诗人……

太湖文化 篇7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城市人口和占地规模越来越大, 使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发生很大变化。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LUCC) 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1,2,3]。环太湖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经济最具实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 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土地利用长期缺乏有效的调控, 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伤害[4]。太湖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泊, 在我国水系中具有重要的环境、水文和生态意义。但是太湖的水环境问题尤其是富营养化问题十分严重, 已经严重影响了水体的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5]。本文通过收集1980、1990和2005年的太湖地区卫星遥感资料及太湖水质监测资料, 分析了环太湖地区土地变化情况及其对太湖水质的影响, 并揭示了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城市化因素、人口因素、政策因素和自然因素这五个因素与土地利用结构和水质变化的关系, 为以后的太湖治理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与数据获取

1.1 研究区概括

太湖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五大淡水湖之一, 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翼坦荡的太湖平原上, 水面面积2338km2, 流域面积36500km2, 湖泊平均水深为1.89m, 最大水深2.6m, 是典型的浅水湖泊[6]。本研究的环太湖地区指位于太湖周边的江苏无锡、常州、苏州和嘉兴等地以及浙江的湖州等, 面积为2.708×104km2, 占国土面积的0.28%, 总人口约2000万左右, 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59%, 该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尤其是最近20几年, 发展较为迅速。区内河网交织、湖塘棋布, 自然条件优越, 也很容易使得城市化发展影响到太湖水质。

1.2 数据获取

本研究引用了张兴榆等人[7]研究结果的1980、1990和2005年三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图, 该影像采用的数据来源为1980、1990及2005年三期Lands at TM影像 (1980年数据为MSS, 1990及2005年数据为TM) 。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辐射纠正和几何纠正、图像配准等工作, 以土地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为主要分类依据, 将景观类型分为耕地、水域、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等六大类。

太湖水质数据分别收集了全球水质监测系统太湖水质1980-1982年监测报告, GEMS/Wate r (全球环境监测系统) 1993年的监测结果以及2005年太湖实际采样监测结果, 数据收集后, 利用SPSS13.0对这些数据采取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太湖土地利用变化

图1为环太湖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 在1980年时, 环太湖地区主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城市建设用地只是集中于三个点处, 即就是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市, 环太湖地区主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到1990年时, 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市的建设用地有所扩大, 而且出现了一条从常州到苏州的红色建设用地线, 说明此时已经逐渐形成了以苏州、无锡和常州为一线的经济带, 同时在环太湖地区的其他地区, 也开始较密集的分布建设用地“红斑”, 表明了此时环太湖地区的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十几年中已经逐渐的开始由农业化向工业化、城市化转变。而到2005年时, 环太湖地区耕地和林地大面积减少, 苏州、无锡和常州为主的建设用地呈现为片状分布, 已经开始以建设用地为主。其中, 1990-2005年间耕地面积的减少速率远大于1980-1990时间段;草地面积在1980-1990年间减少的速率远低于其在1990-2005年间的增长速率;建设用地面积继续维持较快增长速率, 1990-2005年间建设用地增长的绝对数量远大于1980-1990年。

表1为环太湖地区1980-2005年间土地面积及变化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 耕地、林地和水域面积表现为减少, 尤其是耕地, 而建设用地表现为急剧增加, 说明在城市化进程中, 大量的耕地和林地被占用为建设用地, 水域的减少可能是由于围湖造地所导致的, 这对太湖地区的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2.2 太湖水质变化

表2为太湖1980~1982年、1993年和2005年的水质监测数据。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太湖主要的监测物质从1980年到2006年里, 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 说明太湖在过去的20多年里, 一直受到越来越强烈的人为干扰。太湖目前已经为富营养化湖泊, 氮磷营养盐被认为是富营养化发生的主要因素, 通过表2中数据比较发现2006年的氨氮、硝酸盐氮和磷酸盐的含量分别为1980年的4.5倍、1.8倍和5.6倍, 上升速度较为明显, 尤其是1993年以来, 上升的趋势更为明显。除此之外, 太湖的重金属污染也不可忽视, 铅的含量在过去的20多年里更是增加了10多倍, 而镉则增加了4倍多, 这主要是由于环太湖地区工业迅速发展, 将大量的废水排入太湖。

3 讨论

3.1 太湖土地利用变化与太湖水质关系

随着人为活动的加强, 外源输入对湖泊的影响日益严重, 这种影响表现为外源为湖泊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 如N和P, 并将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带入湖泊等[12], 人为活动干扰越强烈的河流, 带入湖泊的外源污染物越多。

从图1和表2可以看出, 1980-1982年间, 环太湖地区的土地利用主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此时的人类活动还不是很剧烈, 但是太湖的污染物还是呈现上升趋势, 说明此时的太湖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而1993年到2006年间, 土地利用格局发生迅速变化, 而太湖污染也急剧增加。尤其是太湖的北部湖区, 被公认为是太湖污染重灾区, 其中, 竺山湾接纳了常州市武进区和宜兴市的污水, 尤其是两地交界的漕桥河, 是太湖主要入湖河流之一。1993年后, 土地主要以建设用地为主, 建设用地很大一部分为工矿企业, 这样就使得漕桥河两岸化工、印染企业密集, 河水污染严重, 从而使太湖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迅速加重。1993年后, 耕地的面积减少, 但是营养盐N和P的含量却迅速升高, 这可能是由于尽管耕地面积减少, 但是大量的化肥使用, 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同时也使得水土流失的过程中将过量的N和P带入了太湖中, 引起了太湖的富营养化。

3.2 太湖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

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8]。在较小尺度下 (如环太湖地区) , 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由社会经济等人文因素所造成[9]。在资源消耗型社会经济增长模式下,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是影响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的最活跃的因子[10]。一般的有自然因素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农业集约化因素、城市化因素、人口因素、政策因素这五个因素。

景观变化的自然驱动因子主要是指在景观发育过程中, 对景观形成起作用的正常自然因素。包括海洋动力条件、泥沙供给、动植物定居和土壤的发育情况等[11], 这些驱动因素在正常的情况下, 对景观的影响是长期的, 但是在短时期内不是很明显。如太湖地区, 从1980到1990年间, 人为活动不是很剧烈, 但是自然因素对太湖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也不是很明显。

随着环太湖地区经济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不断升级, 迫切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发展经济。建设用地的扩展在耕地流失总量中仍占有绝对的比例, 经济发展对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作用十分显著。耕地的大量流失是经济快速发展地区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表明经济发展是耕地数量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之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城市化建设也相应的加快了步伐。当前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这一过程必然会带来人口和劳动力的转移[4]。当城市人口逐渐增多, 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时, 城市的扩建和郊区农村加入到城市化建设中就成了一个必然, 这样就使得建设用地扩张, 而耕地开始减少。同样的, 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加上政策的指导, 开始新农村建设, 势必使得农村也开始扩建。城镇基础设施的增加, 人类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 引致更大的土地需求, 加剧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除了经济因素和城市化发展因素外, 人口因素和政策因素也是重要驱动因素。人口是人类社会系统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具活力的驱动因素之一, 它一方面通过影响农产品需求量的变化间接地影响土地利用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另一方面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利用产生直接的影响, 人口数量的增加不仅会产生对食物、燃料等基本生活资料的增加, 还会造成居住用地及基础设施用地等需求的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进而导致整个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是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政策影响下形成的。土地管理的政策、政府开发意识与投资政策等对土地利用方式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如苏锡常经济圈的建设, 环太湖旅游风景区规划等都会对太湖地区土地利用格局产生影响。

4 结语

研究对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的结构及其对太湖水质的影响, 对环太湖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太湖水体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价太湖周边的土地利用变化具有信息综合能力强、信息获取快速、省时省力等特点, 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对太湖水质长期的发展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摘要:本文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为研究区域, 以1980~2005年时期为研究时段, 对这一特定时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太湖水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 在1980-1990年间, 环太湖地区土地主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太湖水质开始受到人为干扰;1990-2005年间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发生重大转变, 开始以建设用地为主, 太湖水质也急剧恶化, 说明受到人为因素干扰较为厉害。文章揭示了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城市化因素、人口因素、政策因素和自然因素这五个因素有关。

关键词:遥感,土地格局,水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核心领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 1996, 51 (6) :553-557.

[2]陈百明, 刘新卫, 杨红.LUCC研究的最新进展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 (1) :22-29.

[3]刘新卫, 陈百明, 史学正.国内LUCC研究进展综述[J].土壤, 2004, 36 (2) :132-135.

[4]李闽, 孙在宏, 杨素静, 等.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演变与驱动力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 2008, 10 (2) :136-141.

[5]张彦, 张远, 于涛, 等.太湖沉积物及孔隙水中氮的时空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3 (11) :1333-1343.

[6]孙顺才, 黄漪平.太湖[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3:1-21.

[7]张兴榆, 黄贤金, 赵小风, 等.我国环太湖地区近20年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8]李宏, 邓良基, 吴金涛.成都平原县域景观格局时空变异与驱动因子分析——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J].资源科学, 2005, 27 (2) :147-153.

[9]仇恒佳, 卞新民.环太湖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 (1) :81-85.

[10]程乾, 吴秀菊.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1993年以来景观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 (9) :1677-1682.

[11]李加林, 张忍顺, 王艳红等.江苏淤泥质海岸湿地景观格局与景观生态建设[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19 (5) :86-90.

太湖污染浅析 篇8

“太湖美啊, 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万顷太湖碧波荡漾、小岛错落、渔舟点点、和风鼓荡;群山叠翠、浓荫蔽日, 松风浩荡、古寺塔影、奇石峥嵘.这里步步景色秀丽迷人, 逢景便有典故传说。一曲吴侬软语唱出了三万六千顷太湖烟波浩瀚的柔美之风情。古往今来, 无数文人骚客, 给太湖留下了不少动人的篇章。宜人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勤劳的人民, 又孕育了太湖美景醉人的迷人景象。

太湖古称震泽, 又名“笠泽”, 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 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 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约在100万年前, 太湖还是一个大海湾, 后来逐渐与海隔绝, 转入湖水淡化的过程, 变成了内陆湖泊。太湖面积2425 km2、湖岸线长达400 km, 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

太湖是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 湖区号称有48岛、72峰, 湖光山色, 相映生辉, 其有不带雕琢的自然美, 有“太湖天下秀”之称。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吴县洞庭东山和西山、宜兴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区的著名旅游胜地。这里山清水秀, 极富江南水乡风味。浩瀚如海的太湖, 散布的48个岛屿连同沿途号称72峰的山峰和半岛是由浙江天目山绵延而来, 或止于湖畔, 或纷纷入湖, 形成了山水环抱形式, 组成一幅山外有山, 湖外有湖的天然图画。位于湖的南部面积有62.5 km的洞庭西山是太湖最大的也是最美的岛, 和洞庭东山隔水遥对。太湖72峰, 西山占41座。耸立于到中央的主峰缥缈峰, 又叫杳眇峰, 海拔336 m, 山中除寺宇和避暑建筑外, 主要以自然美取胜, 秋月、梅雪之类的景物最具特色, 另外西山上的怪石嶙峋, 洞穴颇多, 玲珑剔透的太湖石, 将全岛点缀得颇为别致。太湖东面的洞庭东山, 其主峰的大尖顶是72峰之一, 山中主要古迹有紫金庵的宋代泥塑像, 元代轩辕宫, 明代砖刻门楼以及近代的雕花大楼等。太湖的名胜古迹精华集中在太湖北岸。最著名的有鼋头渚、蠡湖。

太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 河网调蓄量大, 水位比较稳定, 利于灌溉和航运。太湖流域总面积36 500 km2, 人口3 400万, 以不到全国0.4%的国土面积创造着约占全国1/8的国民生产总值, 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 乡镇工业发达, 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 淡水鱼业产值也占有较高比重。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 水网稠密, 土壤肥沃,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 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太湖是我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 也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以优美的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 闻名中外, 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每年皆吸引着大量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

太湖流域面积虽然小于鄱阳湖和洞庭湖, 但这里气候温和, 特产丰饶, 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太湖水产丰富, 盛产鱼虾, 素有“太湖八百里, 鱼虾捉不尽”的说法。

太湖历史称为“五湖”, 是指菱湖、莫湖、胥湖、游湖和贡湖。相传, 远在四千多年前, 我国治水祖师夏禹在太湖治理水患, 开凿了三条主要水道, 东江、娄江、吴淞江, 沟通了太湖与大海的渠道, 将洪水疏导入海。这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禹治水于吴, 通渠三江五湖。”太湖水面辽阔, 东西二百里, 南北一百二十里, 广为三万六千顷。

1 蓝藻暴发

近十年来, 太湖与滇池、巢湖一样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重, 已严重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 制约了流域的经济发展。最近, 太湖附近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事件。

2007年太湖水位更是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 由于连续高温高热, 加上天气少雨, 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 诸多因素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暴发, 水源水质恶化。导致自来水有腥臭味、严重到无法饮用、甚至连洗澡、洗衣都无法用自来水了。

2 蓝藻暴发的原因

“专家”称全球变暖是太湖蓝藻提前暴发主因。据专家们分析, 造成太湖富营养化的基本原因有3条: (1) 农业和生活污水大量增加, 仅此足以使太湖水中的含氮量超过三类水指标。 (2) 工业污染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排入江河, 使流域内中小城市, 周围的地面水都受到严重污染, 形成黑水带, 并随河网扩散而影响太湖。 (3) 养鱼、水运和旅游业等湖内的各种其它开发活动, 也使污染物发生量直线上升。太湖富营养化和水污染日趋严重也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

无锡蓝藻的暴发, 我们认为既有自然因素, 也有人为因素。从自然因素上来讲, 无锡市太湖水位今年比往年要低, 也就是说水少。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去年是暖冬, 今年的4月, 无锡的气温偏高, 4月日平均气温都在20℃左右, 这样的气温适合于蓝藻的生长。

这些是自然因素, 但是人为因素在这里也是非常重要的。太湖湖体中的氮磷浓度是比较高的。这些年太湖的治理使太湖水质局部有所改善, 但是这个改善的指标主要是COD, 氮磷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2006年, 太湖湖心区平均氮磷的含量分别比1996年增加了2倍和1.5倍。2007年5月以来, 太湖大部分水域藻类叶绿素的含量局部地区高达230 mg/L以上, 这就为藻类生长提供了一个最为基础的物质条件, 太湖呈全湖性的富营养化趋势。所以, 它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同时影响的。

同时, 人口的快速增长、农业的超常规发展, 加上对环保问题认识的滞后, 在相当长时间内, 大量未经处理的农药、化肥、人禽畜粪便直排水中, 使水中氮含量猛增;同时, 含磷洗衣粉源源不断排入水体, 犹如给庄稼施肥一样, 水中氮、磷含量的超多, 形成水体富营养化。遇到夏季30℃以上的水温、充足的阳光, 蓝藻等得到呈数量级疯长的最佳条件。

3 蓝藻的危害

据说蓝澡中含有一定的毒素, 容易致癌, 好多居民都买纯净水来用。然而, 蓝藻是一个比较大的门, 包括150属, 约有1 500多种。蓝藻中的很多藻类都是有益的, 像地木耳、发菜可以食用, 念珠藻和鱼腥藻能固定游离氮。然而, 微囊藻属的一些种类能够产生毒素, 而且大量繁殖, 形成水华。

“水华”是指内陆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 (如蓝藻等) 。其暴发繁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 淡水中的“水华”与海洋中的“赤潮”并称为水环境污染的两大灾害。有关调查显示, 我国部分河湖、沟塘等水体因水产养殖和排污问题日趋严重, 水质的富营养化有增无减, 造成藻类疯长。这不仅导致水体腥臭, 影响生产生活, 而且“水华”中含有蓝藻, 其中50%~70%可产生多种毒素, 包括生物肽 (肝毒素) 、生物碱 (神经毒素) 和脂多糖 (皮炎毒素) 等。这种急性毒素可使饮用此水的陆生动物中毒死亡, 其慢性毒素则以微囊藻毒素为代表, 可经口、皮肤或饮用水等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危害。动物实验表明, 微囊藻毒70%以上分布于肝脏, 由“水华”频发造成的水污染, 对儿童的危害更大, 可成为引发肝癌的祸首之一。微囊藻毒素不仅存在于湖泊、水库、沟塘等易受到污染的水源地, 而且在封闭的水池等处也可以产生, 甚至进入供水管网的微囊藻仍可繁殖, 特别是在一些建筑的水箱如果清洗不好, 或者是密封条件不好, 都可能产生微囊藻毒素。而且微囊藻毒素还可通过食物链方式存在, 如在太湖的鱼肉、鱼肝内都有检出。

4 处理措施

有关专家提出, 人工降雨、打捞蓝藻、引水、导流、增雨、关闸和强化自来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希望未来几年内, 在每年4月份左右, 即蓝藻开始复苏并大量繁殖前, 在景观湖区和水厂取水口采取必要措施, 根据天气预报的温度与风速和风向, 提前采用改性黏土, 将正处于生长繁殖初期的蓝藻群体沉降到湖底, 控制其生长, 减少蓝藻水华发生的概率。

除了解决水源地水质以外,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无锡自来水厂应当建设相应的有机物处理设备, 以保证人们的正常用水。

当然, 最根本的是要从环境因素控制“水华”的发生, 如保持水体流动, 管好污水排放, 禁止磷污染所致的富营养化等, 以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对于一些污染较重的水域, 还可通过构建人工湿地系统来防止有害藻类对水质的污染。同时, 我们还要注重加强对藻类营养品的质量监控, 生活用水则要注意防止二次污染。

湖泊治理最根本的地方在于控制外源。“治理湖泊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外源控制, 这是湖泊治理的基础, 即切断或减少外来的污染源, 如工业废水、农田灌溉水、生活污水等;一是排除内因, 进行湖底疏浚、清理底泥, 改变湖泊本身的富营养化来源。国外那些成功的治理案例都采用了这两大策略, 其他的治理方案只是应急措施, 属于具体技术,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湖泊的长期富营养化问题。”

建立水华初步预警机制, 通过及时获取重要的遥感和气象信息, 在适合蓝藻水华形成的水文与气象时间段, 在主要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外围设立监测点, 加大水源地的水质连续自动监测力度, 争取在水华尚未到达取水口时便作出响应, 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控制, 如水利调水、围栏隔藻、物理除藻、机械捞藻等。

然而, 太湖究竟如何治理?水华频频暴发, 说明太湖富营养化在恶性发展, 要从源头上控制水华, 必须改变湖泊的富营养化状态, 制定出一整套治理规划。这不仅需要科学家提供治理方案和思想, 还需要政府全力贯彻实施。

5 世人警示

太湖告急, 湖滨各市也纷纷拉响水质警讯。此番无锡水污染是由太湖蓝藻暴发所引发的“突发性的生态灾害” (无锡市府语) 。柔美的太湖突发淫威, 给予“太湖明珠”的无锡市民以污染突袭。表面的原因是太湖水位过低、生活和工农业污水挹注过多在炎热气候下发酵成富氧水质致使蓝藻丛生造成污染。事实上这次“生态灾害”却暴露了太湖污染是人为造成。

太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没有污染, 但是自90年代开始, 太湖的污染是随着该区域工业化的进程, 夏季藻类孳生所引发的恶臭已经常见。曾经让人引以为豪的苏南乡镇企业繁荣、沪上腾飞和浙地临湖地区民营经济原始积累的初期也成了太湖污染之始的源头。区区2 400 km的太湖湖面, 其流域面积却达36 895 km2。这里古有“苏湖熟、天下足”美誉, 今天则以占全国不到0.4%的土地面积、3%的人口, 创造了占全国1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9%的财政收入, 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可观的经济数字豪情掩盖了太湖不胜负荷的解污能力, 使太湖备受工业会污水戕害、农用废水和农药残留液和生活污水的荼毒。太湖, 在湖滨儿女尽享现代化生活的同时已经异变为巨大的“泔水桶”。

触目惊心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启动太湖水污染治理开始, 太湖就没有逃脱“先发展后治理”的魔咒, 但也没有在治理太湖水问题上少花钱, 曾经的高峰论坛、治理太湖高级专家上海论坛等等, 从其结果看都让人失望。对公众而言, 其期盼的乃是公共治理的功劳而非其耗费公共资源而无效果的苦劳。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当代人似乎为了急于表达自己, 要比任何一代人“卓越与伟大”, 于是破天开地, 砍山伐林, 毁旧建新。仅仅是几年的光景, 满山的青翠没有了。一些昨天还鲜活地存在在太湖边的古树, 今天却已荡然无存。太湖边每一分钟都有可能有一批古树倒下, 太湖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太湖的自然生态和文化历史生态危在旦夕……

有人讲, 这是市场经济。难道市场经济不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吗?难道市场经济就是只认“钱”吗?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变成只要“钱”, 不要生态, 也不要子孙的赌徒式的流氓无赖代。美好的生态、湖山河海, 若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变成生满疥癣、暗疮, 于心何忍, 于理何说?

公众疑惑, 既然太湖治污既有政策支持, 又有区域共识, 还不乏财力奥援, 为何区区太湖治污竟然如此难见成效?

一是文化理念问题。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讲“五行”, 讲金、木、水、火、土相生相成, 平衡和协发展。所谓金、木、水、火、土, 物质文明属金、精神文明属水、政治文明属火, 那么生态文明属木、社会文明属土;人类、国家、朝代的真正进步, 就是这五大文明的相生相成与平衡和协发展。经济仅仅是物质文明的体现, 物质文明上去了, 其它四大文明不上, 行吗!?为此, 太湖生态的最大问题之一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失调。

二是行政区划问题。行政区划导致的利益分割使太湖成了公共管理难以溯及的盲区或死角。无锡骂苏州、苏州骂无锡;江苏骂浙江, 浙江骂江苏;这种地缘上的行政区隔, 谁都管, 难都不管的困难局面, 这是太湖污染难治的第一重公共治理困扰。欧洲流经9个国家的莱茵河, 河水质清冽, 沿岸风光美不胜收。沿岸的9个国家都能把流域环境保护看作是共同的利益, 长期通力协作, 步调一致地治理污染。9个国家都能行, 为什么我们搞不好?

三是太湖围网养殖带来的损害。太湖水产品丰富, 尤其东湖蟹质优美, 围网养殖的区域很大。饲养投放的饵料成为水中有害藻类生长的肥料、使水质的富营养化。水草腐烂和螃蟹排泄物会对水质造成不良影响。减少水产养殖, 恢复太湖自身的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

四是太湖周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损害。太湖周边城市化和现代工业污水排放, 再加上太湖边大批别墅和本地人员加大所带来的生活污水排流所致。

五是相关职能政府和管理部门欺上瞒下、失职渎职腐败严重。相关职能政府和管理部门相关人员, 无视国家法律, 他 (她) 就是法。利用职权徇私枉法, 湖管管什么?!只要拿钱来, 便可围网养殖, 明的承包五之十亩, 实际是二十之三十亩, 只要上头政府看不到走不到的水面。

有关报道, 去年, 上头领导来检查水质、太湖情况, 相关职能管理部门会在领导检查区域一面放入大量化学剂, 一面动用数百农民沿岸洗滩洗石, 声势浩大、欺骗上级。

这些问题是发展和环保的失衡, 是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以及社会文明的失衡, 是柔美太湖“臭美”而大发淫威的主因。这是数千万人的生活大事, 也是关系到子孙万代生存的大事。太湖生态污了, 富裕了又能如何?

历史告诉我们, 在中国, 任何大的调整或者变化总是在付出更多的惨重代价后才能发生。为了避免我们努力取得的社会发展成果因环境危机而毁于一旦, 从现在开始, 我们有必要将生态安全作为经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将环境因素有机地融入和体现到经济决策中去。一句话, 只有从价值体系到技术体系, 从社会机制到人的行为的变革, 我们才有可能超越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和发展模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根本上建立生态安全也是生命安全的防线。蓝藻多发生于闭锁水系, 应通过水利工程 (或充分利用已有的水利工程) , 设法使禁止的湖泊活起来、动起来。如太湖, 可引长江活水, 激活太湖水, 此可谓“流水不腐”, 让蓝藻找不到疯长的“温床”。

我们须加强全民环保意识, 从小事做起, 从我做起, 这将是避免环境污染、蓝藻危害的根本之策。

参考文献

[1]章莹.千方百计确保居民用水, 全力以赴实现太湖变清.无锡日报, 2007.6.17

[2]朱兴东.太湖流域河流污染及修复维护对策.维普咨询, 2007.1

[3]周香梅, 王永.太湖蓝藻大暴发.www.cnki.com.2009.5

[4]吴承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5

太湖粮机 篇9

江苏省著名商标T A I H U G R A I N M A C H I N E R YE3SYTH系列矜效混fr机SJSH系列单轴桨叶式混合机SZLM系列.环模制粒机SKLN系列逆流冷却鼎单螺杆干法膨化机系列公司简介SWFL立轴式超微粉碎机无锡市太湖粮机有限公司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无锡市羊尖工业园, 成立于一九九八年。十年弹指间, 太湖粮机已成为集饲料机械、饲料工程、绿色有机肥成套工程和环保设音设计、开发、制造、安装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企业。如今, 太湖粮机拥有数百套成功工程经验, 能因人所需, 因地制宜设计、生产、安装年产2-30万吨添加剂预混料、颗粒全价饲料、绿色有机肥成套交钥匙工程。SLHSJ系列双轴桨 (H·式混合机SWSP水滴型粉碎机中 (S例科机裁能:f:‘身地讀.德__靖摩钱梦纖艨顧r mh», 1 T.w行夂标項也革单依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羊尖工业园B区2号电话: (86) 0510-88333333

跨越太湖施工方案探讨 篇10

1 存在的困难

施工难度较大, 存在的困难较多, 主要表现在, 要创建平安工程;目前国内最大的内河跨越施工;全线高差240达米;T105至T108耐张段间均位于太湖东山的山上, 山上树木茂盛, 大多为经济作物;交通困难;施工工期紧。

公司针对本工程专门成立了QC课题小组进行攻关。经过QC小组及全体施工人员的讨论研究, 最终确定了3个主要影响因素:1) 锚桩制作与布置。地处岩石地, 锚桩制作、布置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方案。2) 导引绳展放方法。国内内河 (湖) 跨越最大的工程, 全线高差很大。3) 卡线器选择 (平衡挂线用) 。导线自重2277.4kg/km, 全线高差达240米, 紧线器要有足够的强度和握着力。

2 施工方案制定

2.1 锚桩制作与布置

设计能满足要求的锚桩并且合理布置。

1) 锚桩制作注意事项:a.基坑开挖不论采用何种方法 (不允许爆破) , 均应保证岩石构造的整体性不受破坏;b.基坑灌注前应将孔壁清理和冲洗干净, 开孔至浇灌的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

2) 锚桩布置在运行线路内侧边导线正下方。

2.2 导引绳展放方法

1) 导引绳展放可选方法。根据该工程的特点, 将分两段分别考虑。跨越密林及经济作物区段, 可采用的方案有三种:动力伞放线、飞艇放线、直升机放线。

2) 导引绳展放方法比较。

3) 通过综合比较最终采用动力伞展放导引绳。

2.3 卡线器选择

根据工具强度和握着力选择:多片式卡线器 (用于大截面导线大跨越高张力施工场合, 导线压紧段长度780mm, 有效的保护导线不受损伤;额定负荷:120KN) 。

3 小结

美哉,太湖 篇11

清晨,太阳升起,把金色的阳光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那湖仍是如此美丽,那一叶叶小舟,一艘渔船,在湖面悠悠地漂浮着。这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透着太湖的端庄秀气,显示着太湖的江南风韵,美轮美奂,清新空灵到了极致。

如果万里长江是祖国母亲腰间的金丝带,那么太湖就是这丝带上的一颗绿宝石。湖的四周群山环抱,白茫茫的湖水无边无垠和万里蓝天连在一起,有种水天一色的画意。

走在湖边的木桥上,欣赏着美景,我顿时感觉有一种心胸开阔,眼前顿明亮的感觉。碧绿的湖水中不时有几条活蹦乱跳的鱼儿跳出水面。那风儿带着浪花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涌去,一浪高过一浪,犹如千万匹骏马在玩耍,争先恐后,不分上下地向远处奔跑,一会儿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岸边的芦苇郁郁葱葱,如一群美丽的姑娘随风起舞,扬起的芦叶则似那裙上的流苏,白绿相间,透着太湖的秀丽,透着太湖的华丽,尽显着太湖的江南风韵。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是她的身躯,白帆为她作衣,芦苇为她起舞,鱼虾为她欢歌,我不由赞叹:“美哉,太湖!”

指导老师:杨善英

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 篇12

学校以“格物致知,厚德泽人”为校训,在“Every child matters”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本着“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文化铸校、和谐荣校”。学校发扬格物致知精神,传承格物致知文化,狠抓教师队伍建设,落实课堂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把建设个性化、特色化的学校作为目标,办人民满意教育。办学7年以来,各类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近年来,学校以推进“211”工程为抓手,开设了20多个学生社团,科技活动特色尤为显著,科技比赛成绩斐然。2012年7月,学生周杨凡荣获第十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012年3月,在上海同济大学进行的全国FTC大赛中,学校科技社团获得“MOTIVATE AWARD”团体一等奖;2013年4月,在无锡市机器人大赛中,学校学生包揽了初中组的FLL、足球、灭火和绿色城市的一等奖和二等奖,并以综合成绩第一的成绩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同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创建最具影响力初中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少年电子技师认定活动先进单位”、“无锡市文明单位”、“无锡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无锡市绿色学校”、“香港国民教育合作交流项目学校”

上一篇:经济人相关问题研究下一篇:魅力四射之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