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作中的剪辑应用

2024-10-23

影视制作中的剪辑应用(精选10篇)

影视制作中的剪辑应用 篇1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最根本特点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侧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 学习的根本任务是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目前, 中等职业学校的各项技能大赛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 它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子心目中的“奥林匹克”, 也是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助推器”。技能比赛对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然而, 能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 大多数学生都是无缘参加的。那么, 能否把技能大赛的形式引入专业课教学的课堂中来, 使各位学生都有机会进行技能比赛, 利用“以赛促学”这一方法来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呢?带着这个问题, 近两年来本人试着用“以赛促学”的方法在Premiere影视剪辑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应用,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以赛促学的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 他 (她) 们的年龄大都是在16至18岁, 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期。他 (她) 们有的是因中考成绩差没能升入普通高中的、有的是留守少年、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或经济困难的家庭。他 (她) 们的共同特点是生活有朝气、生性活泼、思想意识活跃、动手能力强, 只是缺失学习动机。但是, 他 (她) 们的年龄特征是彰显个性, 暗暗地在群体里比高低, 特别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 体现自己的价值, 得到他人的认可。这是一种比较有积极的意义。正是这种“比较有积极的意义”的特点, 可以把它运用在专业课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来, 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当中给他 (她) 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渗入技能比赛。有了比赛, 他 (她) 们就有了展示自己的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的可能, 也就有了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原动力。技能比赛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个舞台上, 他 (她) 们个人的专业技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 由于一些比赛的项目是需要多人共同合作完成的, 这样他 (她) 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将得到提升。这就是“以赛促学”的理论依据。

二、以赛促学的实施基础

Premiere影视剪辑是一门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纯粹的理论教学, 学生不可能把这门课的知识真正地学好, 更不可能掌握好Premiere影视剪辑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只有在讲授了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辅以大量的实际操作实践, 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Premiere影视剪辑这门课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而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就是真正让学生掌握Premiere影视剪辑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以前, 这门课的教学都是教师利用书本自带的视频片段素材, 结合Premiere软件的实例演示操作, 把课本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上机时也是利用课本自带的视频素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练习。由于在理论教学当中和上机实践当中所用到的视频素材并未引起学生的兴趣, 所以教学的效果就大打折扣。那么, 能否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视频素材并运用到理论教学和学生上机实践上来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可用于拍摄视频的设备层出不穷, 视频素材的获得就变得十分简单了。学生几乎都拥有多功能手机, 利用手机的摄像头随手一拍就是一段视频素材。现在学生的手机里几乎都会保存一些同学聚会、外出郊游时拍摄的视频片段。虽然这些视频素材由于拍摄的时间不同而显得零碎, 但这些视频素材都是学生亲手拍摄的, 他 (她) 们对这些视频素材是深有感情的。如果把这些视频素材用于理论教学操作演示中或学生上机实践当中, 他 (她) 们就有了参与感和亲和感。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演示操作时学生的注意力都较高, 听课效果较好。而在上机实践操作练习中, 学生都希望把自己的视频素材剪辑出好作品, 所以都会用心地、认真地进行操作, 这样在无形中学生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然而, 这还未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到最高, 唯有“比赛”才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到极致。由于视频素材都是学生亲手拍摄的, 视频的剪辑也是学生亲自操刀, 这就为“以赛促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以赛促学的实施要点

要在Premiere影视剪辑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比赛”, 就必须要依据教学的进程适当地安排有针对性的Premiere影视剪辑技能比赛。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 使学生从最初的, 极其简单的Premiere视频剪辑操作比赛开始, 让他 (她) 们可以轻易地完成Premiere视频剪辑比赛, 从心灵上得到满足, 不再觉得自己笨, 学不好这门课, 从而激发出他 (她) 们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我在Premiere影视剪辑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 在讲解了Premiere影视剪辑这门课的用途、Premiere软件界面、项目的创建、素材的导入方法及一些简单视频剪辑之后, 就以“职中生的一天”为主题, 把教学班的学生分成几组, 让他 (她) 们自己拍摄, 结合自己所学的Premiere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把拍摄的视频用Premiere软件进行剪辑, 形成一个微视频。最后把剪辑好的微视频在课堂上播放, 让全班学生进行评判。这样视频剪辑的好坏, Premiere软件知识的掌握和使用的熟悉程度也就一目了然, 比赛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有的学生得到了名次感到高兴, 有的学生虽未取得好成绩, 但也不服输。由于比赛的次数较多, 他 (她) 们都会把希望寄托在以后的比赛中。随着教学的开展, 学生学的Premiere影视剪辑的理论知识越多, 操作技能也越娴熟。我再以“赛场上的猛将”为主题, 同样把教学班的学生分成几组。让他 (她) 们自己拍摄学校运动会上的赛事, 并把拍摄的视频用Premiere软件剪辑成微电影。最后把剪辑好的微电影在课堂上播放, 让全班学生进行评判, 以比较视频剪辑技术技能的高低。由此可见, 学生参与比赛的竞技是提高学生学习Premiere影视剪辑软件的积极性的一种路径。只要引导好, 利用好, 就是一种教学新模式。

四、教学效果评价客观性

由于在Premiere影视剪辑教学过程中, 大多数的比赛都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的, 个别学生也许会有偷懒的现象,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应督促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比赛。我会要求每位学生对每一次的比赛过程都写一篇比赛操作心得, 作为学习Premiere影视剪辑每个学习阶段的总结。由于每次比赛的分组不同、比赛的内容不同, 剪辑时所用的知识点和操作方法与步骤也不同, 每位学生所写的学习心得的内容也就不同了。在阅览这些心得时就了解了每位学生的参与情况。同时, 在本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 以“我在职校生活的一天”为主题, 要求每个学生亲自拍摄视频, 各自限时 (二节课时间) 利用Premiere软件进行剪辑。之后, 把每位学生剪辑好的视频作品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并逐一评判, 评判结果作为每位学生学习Premiere影视剪辑这门功课的主要成绩。结合各位学生所写的比赛心得, 得出每位学生学习这门功课的总成绩。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 学习的根本任务是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所以我们在评审一个学生学习一门功课成绩的时候, 不能只凭一张试卷的理论知识笔试成绩来定性, 也不能只利用课本自带的视频素材进行按部就班的操作考核来定夺, 而应采用比赛的成绩作为主要学习成绩, 这就强调了中等职业学校侧重技能培养的特点。同时, 把学生平时所写的比赛心得作为次成绩, 也就顾及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这样把两者成绩结合起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具评价客观性, 这是“以赛促学”的优点。

综上所述, 利用中职生彰显个性、动手能力强、暗暗地在群体里比高低、特别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 体现自己的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 这一比较有积极的意义的特点, 把“以赛促学”这一教学模式引入Premiere影视剪辑专业课的教学课堂中来, 能够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到极致,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样也可以把“以赛促学”这一教学模式引入其他的专业课教学过程当中进行应用, 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出来。

摘要:系统地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Premiere影视剪辑教学的现状, 提出了在Premiere影视剪辑教学中“以赛促学”的新理念, 并以教学实践为例证, 证明“以赛促学”确实是快速提高中职学校Premiere影视剪辑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Premiere,影视剪辑教学,以赛促学,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晓瑞.项目教学法在“Premiere影视编辑”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旬刊, 2010 (6) .

[2]邢祥虎.影视软件教学中的任务分析:以Premiere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 .

[3]黄少芬.Premiere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9) .

影视制作中的剪辑应用 篇2

最近刚做完一个专题片项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并结合以前的项目以及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能给刚入行的朋友一些帮助,文章中提到的只是个人观点,不一定在所有公司适用,那也希望通过此文章抛砖引玉,大家共同探讨提出各自的不同意见及观点,共同进步!!一,看文案,理解文案。

文案是专题片的核心,也是专题片创意思路和客户需求的体现。有效的分析、理解文案有助于在后期剪辑和制作时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可以根据文案自己进行配音,作为初次剪辑的参考。

二,时间的规划。对项目的剪辑制作在时间上有一个规划。越具体越好。以下仅供参考:

1、确定方案()天

2、找素材()天

3、初剪()天

4、找音乐()天

5、精简()天

6、最终调整()天

7、内审修改()天 三,素材

(1)第一次看素材,浏览每一段素材的内容并对素材进行简单的分类或重新命名。

(2)第二次看素材,对素材加深印象,对素材进行详细的分类。

(3)找素材。根据文案参考,肯定会有一些拍摄不到或者是客户没有提供的一些素材例如大场景航拍,有一定寓意的,烘托气氛的等等这些是需要我们到素材库中去找的。查看公司素材库中所有和项目有关的素材,过程一定要认真仔细,并向公司其他同事询问你所用到的素材他们有没有用过,在哪里。这样可以更快的找到素材。

专题片和其他广告项目不同,其素材来源不同,格式也不尽相同,我们需要把素材转换为软件能够编辑的文件格式。并且把素材放在指定的工程文件夹内。

四,剪辑。

说到剪辑,其实在看素材的同时剪辑工作就可以开始了,在看素材是我们可以将连续性的或是非常有感觉的镜头先拿出来放到时间线上,以备用。

初剪,把所有能用的素材导入软件,按照文案把素材放到时间线,适当的剪切,铺满。

进一步调整,把素材缩短,留下好的,最适合的素材,如果有配音,可大致和配音的长度匹配,对于文案中提到的没有对应的素材可以用图片或文字代替,对整体项目的进度有一个全局的把握。这个过程肯定要删减一部分素材,被删减的部分素材放到时间线的后边备用。

五,精剪调整。

到了这一步,文案配音基本已经确定了。这时我们可以针对每一个段落进行精细的调整,调整的过程当中我们就要考虑背景音乐的基调了,是大气的,激昂的还是优美的......。这时应该说就精剪和找音乐应该是同步交替着进行的,剪累了就找找音乐,音乐找到差不多的了就搭到时间线上听听感觉在调整。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很乏味的,至少在找到合适的音乐或剪辑找到感觉之前是这样的。这个过程同样也充满了成就感。当你一旦找到感觉以后,这种成就感就越发强烈。在为期几天的最终调整中你会发现每当你早上来看片子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有可能你当天感觉挺好,但睡醒一觉以后再看就不一样了,这样几天下来,你就会感觉片子和之前比提高了一大截。随着对文案及素材的进一步深入,片子的质量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六,制作部分。

1、理解文案

对于专题片的包装制作部分,理解文案同样重要。读懂文案的内容可以保证包装的准确性,不至于颠覆性的修改。

2、确定制作方案

在了解文案的同时,搜集素材,找到参考形式、样片或版式。有了大致的方案以后,通过项目负责人和组员的反复沟通确定最终的制作方案,并提交部门总监审核,通过后进入制作。

3、拟定制作周期表

在制作开始之前建议先拟定一个制作周期表,分镜单帧、动画、灯光材质、渲染、合成、输出。

4、制作

建议大家先制作单帧或者不带材质的动画预演文件,可以让他人很容易就能看明白你表达的东西是什么,以及表达的准确性,待总监或项目负责人确认通过以后在进入下一步的制作。做到多沟通,多确认,尽量少走弯路。制作过程中有问题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或总监反映,需要客户提供的素材要及时向客服或与客户沟通的相关人员提出。

七,调色

调色相对于专题片和广告来说,不一定像广告那样要求严格,但由于素材的来源不同,拍摄的时间也不统一导致素材的颜色‘亮度等也不尽相同所以专题片调色也必不可少。我们可以先挑选几断素材和导演确定一下整体颜色基调,然后在进行整体调色,对于颜色偏的比较厉害或者涉及到画面中的物体需要单独进行校色的我们可以用AE或者各专业的调色设备来调色,如果对调整不是很大的素材我们可以直接用剪辑软件来调色。

八,混音处理 这里的混音处理其实就是把配音和背景音乐进行一个混音处理,让配音融入背景音乐,使片子的视听感受更完美,更专业。这里推荐用Audiotion进行处理,方法网上有都是教程,大家可以去找找。九,项目之外

自主解决技术问题

网络使我们获得资源更加快捷,现如今各大视频教程网站,关于后期制作的论坛数不胜数,各种软件、各种教程很多,在同事和领导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时,网络就是最好的老师。技术没有尽头。软件的跟新换代,版本越来越高,新功能也越来越多,不断的学习再学习是后期制作工作的必修课。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是必须的。

自我认证能力

自我认证能力就是对自己所做的作品的评价。在很多时候包括我自己在内,对自己所做的作品所要求标准过低,导致没有好的作品诞生。什么是好的作品,相信每个同行在看到一条广告或宣传片时都会指出哪里好,那里不好。不好的地方我们不看,我们专看好的地方,他好在哪,越具体越好,是拍摄好,构思好,特效好,色彩好,材质好,动画好还是导演导的好。例如你觉得这个特效好,ok我们来研究这个特效吧。我们在电影院看电影时没有谁会现场说这个镜头是合的。当然我们不能按照好莱坞电影的水准去做专题片合成,但最起码的一点就是我们得对得起自己,自己都看不上,给客户去看肯定挂。那反过来在看看我们做的特效合成,为什么大家一看就说有点假,一看就是合的,它假在哪里,为什么一看就是和的,因素很多,阴天晴天,风,雨,雪,雷电等自然环境的变化,物体的明暗,颜色,阴影,烟雾写实性的因素等等,正是有了这些东西的加入才会有更真是的合成。那我们在合成的同时有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呢。看不出来的特效是好特效,这就是衡量作品的方法。对于色彩,材质,动画等等怎么来衡量呢?同一个色系的配色,可以参考国内外同一色系的成功案例,材质,动画亦是如此。

学会了自我认证的方法,是不是就证明就能有好的作品诞生呢?也不一定,我们还要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客户。因为再好的作品不卖钱也不算是成功作品。

婚礼“快速剪辑片”制作技巧 篇3

目前婚礼使用的视频主要是婚礼筹备MV和婚庆微电影,“快速剪辑片”可以在婚庆现场中,起到衔接作用。我们制作的这支婚庆“快速剪辑片”是将婚礼前化妆接亲场面拍摄下来,进行迅速剪辑。从早晨六点三十分进行拍摄,经过三个小时的制作和剪辑之后,在九点五十分完成一个三分钟短片,并在婚礼当天现场放映,效果十分突出明显,客人反馈非常满意。

在制作上,我认为“快速剪辑片”主要四个部分。

硬件

“快速剪辑片”要求“快速”,所以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上都有同样的要求。需要在设备上,制作快速剪辑片主要用卡存储的摄像机,如果能同时使用两张卡的摄像机,效果更好。我们目前主要使用佳能EOS 5D MarkⅡ,使大部分婚庆摄像工作室的主流。但我更注重在硬件上的选择。我使用的剪辑设备是MAC OSX系统笔记本,使用苹果finalcutpro剪辑。显卡是AMD Radeen HD6770M 1024MB,2.4GHZ Intercorei7处理器,内存8GB 1600MHZ DDR3(自己增加了4GB内存)。在设备的配置和使用上,每位剪辑师的习惯各不相同,现在这个配置可以满足目前我的使用。

剪辑模式

有些制作者在制作“婚礼预告片”时,往往会根据模板制作,仅仅拍摄几个关键的镜头,单一和重复的画面几乎适用于每个客人。这样的制作可能需要一个小时就能,确实达到了“快速”地效果,但在制作上却缺乏美感,而且让人产生简单粗糙的感觉。我们所说的“快速剪辑片”仍然需要剪辑模式,这个模式是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但要有整体思路,考虑怎样剪辑。我们在制作时,分为三个机位,新郎、新娘和整体各一个,在拍摄一个机位的同时,可以把另外一个机位的画面在电脑中输入,只要多准备几张SD卡就可以。素材的拍摄大概有三个小时,在此之前我们也会准备婚礼筹备时的画面,将这些画面整合在一起。

音乐和字幕

“快速剪辑片”大部分是用于婚礼现场间歇时,新人换衣服等不在现场时,让来宾不感到冷场放映,起到调节婚礼现场气氛的作用。每位客户的要求肯定都不一样,这样就更需要我们加强对客户的深入沟通,了解客人的性格。背景音乐要根据客人的要求选择,因为“快速剪辑片”放映时大部分作为“暖场”使用,一般选择节奏比较抒情的音乐,虽然也有客户选择节奏欢快的音乐,但并非主流。有时客人也会要表达一些想要对现场来宾说的话,这些字幕我们也会提前设计,不同的字体和出现形态,以及特殊效果。

摄影师的经验

“快速剪辑片”在制作上尽管没有专门的最后成片细致,且没有婚礼现场部分,但大部分已经与成片接近,有些灵感镜头的发挥甚至让影片比最终成片更灵活。对于制作者来说,因为“快速剪辑片”强烈的现场感,可能更需要与客户的沟通,但如果在短时间内能记录到特别特别精彩的镜头和内容,可能会产生更好的现场效果,团队在拍摄前进行人员分配,保证需要镜头具体拍摄时可以有些小的创新。如结亲场面父母家人的表情、新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等会产生现场效果的信息。但这更需要摄影师的经验观察。

随着婚礼视频市场的深化,“快速剪辑片”这样的项目也被逐渐开发,但更多的是创意,在更新,我也相信可以有更多好创意被同行业所发现。

论剪辑技巧在影视中的运用 篇4

一、统一剪辑风格

剪辑风格, “就是后期编辑对节目后期剪辑的整体构思。它体现了后期编辑对编导创作意图的理解, 对节目内容、结构的把握。”【1】很多片子可能会给观众一种前后不协调的感觉, 就是因为前期拍摄或者后期剪辑没有统一风格。影视剪辑风格的统一主要是指节目内容、结构的同步协调。“同步指的是与观众的观赏习惯、视觉需求、感官刺激、情节欲望基本相一致。”【2】观赏的过程也就是观众的视觉、听觉享受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

在影视剪辑中, 技术人员的素质是非常关键的。他必须首先读透剧本, 把握编导的创作特点与目的, 与导演形成一种心灵互通, 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其次, 剪辑技术人员应根据剧本的内容、题材以及想要表达的主题选择剪辑手段, 形成统一的剪辑风格, 贯穿于整个剪辑过程。例如, 观众反映良好的电视剧《黎明之前》。这部作品堪称谍战剧的集大成之作, 也就是因为剪辑人员把握住了谍战剧的风格, 始终贯穿着一种紧张气氛, 并且伴随着快速的叙事特点。通常, 连续剧或是电影的叙事可分为四个部分:开端、过程、高潮和结尾。但是谍战剧题材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是按照常理叙述, 而是跳着走, 有的甚至一开始就引发命案, 扣人心弦。《黎明之前》就是以中共地下联络员秦佑天和钱宇的死亡开始。在接下来的几组镜头中, 剪辑人员衔接地相当到位, 第一组是军情八局局长谭忠恕带着齐佩林去秦佑天死亡的亚新酒店勘察现场;第二组是一个手臂手枪伤的人在镜子前处理自己的伤口;第三组是谭忠恕拿着一份被毁大半的口供与齐佩林一起分析秦佑天和钱宇的死因, 并最终得到结论, 秦佑天是因为能指认藏在八局的卧底而死, 而钱宇却是为了保护这个人而死。这三组镜头采取了中间镂空的处理方式, 看似不是很连贯却已经表达很清楚, 让观众猜测到在第三组镜头中涉及到的卧底可能就是第二组镜头中那个手臂受枪伤的人。而事实证明, 这个猜测是正确的。如果说采用连贯的动作, 把每个细节联系到一起, 展现到观众面前就会显得啰嗦, 也就失去了谍战剧的吸引力。

二、协调剪辑节奏

节奏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心理、感情和情绪, 因而有着增强影视片的艺术感染力的功能。它将影视的各种艺术元素的运动形态有序地组织起来, 有力地推动情节的发展, 揭示主题, 刻画人物, 烘托情感, 营造意境。“因此, 节奏在提高影视片的艺术档次、文化品位方面,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节奏掌握的准确或失误, 关系着一部影视片的成败。节奏的准确、流畅、鲜明, 是一部成功的影视片的标志之一。节奏在影视艺术和影视创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3】

一部影视作品是分成了许多场景, 许多人物的, 并且是在不同时间拍摄的。某个场景应该呈现什么节奏, 某个画面应该占有多长时间, 某个人物应该体现什么样的情绪, 仅凭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准确把握全剧的整体节奏, 才能确保之后的每一场戏, 每一个画面, 能够被准确, 完美地节奏处理。“把握住总的节奏是前提和根本,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每一个段落的节奏的完美;才能达到预期的艺术理想。”【4】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编辑应该首先按照节目脚本将应该保留的内容编辑到一起。同时, 也不能将一些脚本外的现场出现的精彩之处删减掉。要在保持脚本基本方向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将节目中的精彩之处保留, 并保持节目的流畅, 注意控制节目的节奏。”【5】总的说来, “编辑要遵循这一节奏基调, 再结合节目的内容及结构安排, 根据事件及情节发展的‘轻重缓急’, 形成有起有落、张弛有度的剪辑节奏。在剪辑时, 尤其要注意的, 一是段落的剪辑节奏要与片子的总体节奏相吻合和匹配;二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节奏变化要适当, 变化过快或过慢都会给观众心理上产生不适应的感觉。”【6】

节奏的最高境界, 是在帮助情节发展中利用它的控制能力, 意外地制造出带有攻击性的形态组合体, 就是我们认为平时根本不可能有关联的叙事体, 它们产生关联了。比如时空因素的进入, 可以因为相似性而产生节奏, 进而产生美感, 这种处理既参与影片的叙事, 更冲击着观众的心理。例如影片《天下无贼》中几场动作戏被舞蹈化就是这样的例子。“比如黎叔的手下, 小叶与胖子两人动手打起来, 这段戏共51个镜头, 到黎叔说:‘你们俩心里还有没有我?!’两人动作停下, 共18秒。原素材是11个镜头。”【7】这场戏的剪辑出发点, 不是简单地表现打斗, 而是增加了一份优雅的美感, 把镜头速度与正向运动和反向运动相结合;小叶脸的动作在镜头之间快速变化。51个镜头在18秒的时间里产生物理视像怪异效果, 却因为舞蹈化的美感, 不仅削去了暴力, 而且使观众赏心悦目。

节奏只有在非常复杂的时空关系中, 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潜能, 当然这时它的非线性整合的难度也加大, 如果处理得流畅, 会有增强美感的效果。在实际的操作中, 节奏是不可设计的, 即便设计也只是个大概, 且没有生命。事实上, 节奏是生命体, 它在流动影像中生活, 必须在剪辑台上应和着影片内容、人物心理、影像构成、音乐律动, 综合考虑, 并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其韵律, 然后找到剪辑的节奏点。

三、灵活运用剪辑手法

(一) 画面的处理

“画面的直接形象通过巧妙结合可以产生联想性、含蓄性的意指作用, 使之产生出引伸意义和相关意义来。【8】”正确使用画面处理方法就可以恰如其分地表示出画面想要表达的引申意义。常见的几种画面处理方法有:分剪多用法, 反复插接法, 移植借用法, 挖格省略法, 拼接延长法等。例如影片《盗梦空间》, 强调把梦境与现实的镜头有机组接, 从而表达出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影响, 以及对人类意识的影响。剪辑师希望利用各种画面处理方法, 力图用最真实的画面表现出梦境中的世界, 把许多现实的、梦境的、或者梦境中现实的片段成功组接, 达到亦真亦假的效果。而另外一些影视作品则是通过画面的连续性来表达故事情节的, 例如李少红导演的作品《橘子红了》。

(二) 镜头的组接

“镜头的连接方法各式各样, 种类繁多, 一般分为有附加技巧和无附加技巧的两类镜头连接方法。有附加技巧的镜头连接方法, 如淡入、淡出、化入、化出之类, 往往会产生平稳、舒缓的节奏。而无附加技巧的镜头连接方法, 如切换、跳切、闪回之类, 往往会产生快速、强烈的节奏。”【9】

“动”接“动”, “静”接“静”可保持视觉的流畅及和谐。相邻的镜头之间要做的是动作接动作, 简称动接动;如果相邻的两个镜头之间的主体动作是不连贯的, 前一个镜头动作已经停顿下来了, 这样衔接下一个镜头时, 下一个镜头的开始也是一个静止动作, 简称静接静, 这是组接镜头的基本原则。比较容易出问题的剪辑是动接动, 上一个镜头中人物动作只完成一部分, 下一个镜头可能景别发生变化了, 但是动作衔接的点一定要一致, 否则就会让观众看到重复的动作。仅在主体动作方面遵循这个原则是不够的, 镜头的推拉节奏同样要遵循。如果上一个镜头运动停止了, 下一个镜头必须先静止一段时间才能开始镜头运动, 这样在情绪上必须要留出过渡时间, 心理上才感觉比较舒服。另外, 还要适当运用划像和叠化。划像可分为划出与划入。前一画面从某一方向退出荧屏称为划出, 下一个画面从某一方向进入荧屏称为划入。划出与划入的形式多种多样, 根据画面进、出荧屏的方向不同, 可分为横划、竖划、对角线划等。叠化的含义是当一个图像渐渐隐去的同时, 另一个图像渐渐显现出来, 两个图像有一段时间相互重叠在一起。在电视编辑中, 当切换连接不顺畅或过于生硬的情况下, 用叠化可以保证转换的顺畅。“叠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一是用于时间的转换, 表示时间的消逝;二是用于空间的转换, 表示空间已发生变化;三是表现景物变幻莫测、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四是用叠化表现梦境、想像、回忆等插叙、回叙场合。”【10】如在电影《锦衣卫》中, 青龙在回忆小时候如何被迫杀死自己的亲兄弟的电视画面, 从他的叙述不时地叠化到当时杀戮场面, 叙述者在现实与历史之间自由穿梭的同时, 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明朝的皇帝在选择与培养锦衣卫的过程中充满了残酷与无情, 揭示了锦衣卫的悲惨命运。在这里, 叠化的运用使片子在冷静、平实的情节发展中融进一些情感因素, 从而使片子更能打动人心。

如果将一部电影比喻为一个故事, 那么导演就是这个故事的创作者, 而剪辑师则是故事的叙述者。剪辑师的工作就是把已经创作好的故事讲给听故事的人, 这也是剪辑的最终目的, 即呈现给观众。因此, 一个好的剪辑师需要时刻将观众放在首位, 了解他们想要看什么, 想要听什么, 懂得自己想要表达什么, 而不是一味的遵守规律, 讲求技巧。一个不用任何技巧和修饰所讲出来的故事依旧可以打动人心, 最重要的是抓住听故事的人的心。在剪辑的世界中, 并没有统一的规则, 只有不断的创造和实验, 才能真正得到属于你自己的作品。

参考文献

[1][6]杨铁成.电视节目后期的剪辑技巧[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2) .

[2]李炜徐, 宏磊.浅谈影视剪辑的技巧[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23) .

[3]傅正义.影视剪辑编辑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383-384.

[4][5][9]周萍.影视剪辑的艺术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2006:25, 22.

[7]刘淼淼.感受电影剪辑[J].电影艺术, 2008 (2) .

[8]李伟国.影视剪辑技巧漫议[J].剧作家, 2005 (1) .

影视制作中的剪辑应用 篇5

关键词:剪辑 蒙太奇 塑造

随着信息高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时代的来临,影视艺术成为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艺术创造和文化传播方式之一。笔者在工作教学中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因此对影片的后期剪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在不断地探索学习如何把更实用的知识点带到课堂上。

通过对书本中剪辑知识的学习,笔者渐渐地了解到剪辑的概念与手法,但在观看一些电影、电视剧、预告片、微视频、公益短片中的镜头画面时,笔者还是很难想象摄像师是怎么拍出来的。通过学习,笔者了解到原来那些画面并不是直接拍摄出来的,而是剪辑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蒙太奇效果。

一、剪辑的概念及作用

何为剪辑,剪辑就是裁剪和编辑,如同一个裁缝面对一块布料,经过构思创意将其设计成一套适合消费者的美观大方的时装。影视剪辑是将原素材进行包装。在剪辑手法中,蒙太奇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何为蒙太奇,从狭义上来讲是指镜头的组接方法和技巧,广义上来讲就是整个影视作品反映现实生活的独特的思维方法,是作为影视作品最基本的结构手段、叙述方式,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

剪辑是导演把拍摄的原片加以修剪拼接在一起组成一部影片,是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对影视作品的一个再塑造,再创作的过程。但是影视镜头的组接就不是简单的拼接过程,而是要制作人经过精心选择和对比,同时全面深刻地把握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与情感,进行再塑造。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主人公在和别的人聊着事情,然后聊着聊着画面就切换到过去某个时间某地,然后再过一会儿又切回来。这就是蒙太奇的基本表现手法。

剪辑是将新媒体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总结和运用。它是对影视素材精华的一个提炼,更能体现作品的主旨,使作品成为一个有序的整体。后期制作如同给作品穿上一件漂亮的服装,更能体现作品的活灵活现,使作品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将富有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视觉影像传达给观众。通过剪辑,所选的素材能够更生动丰满地达到塑造人物的性格及表现心理变化的作用,从而充分突出影片的主旨。

二、蒙太奇的作用

蒙太奇与剪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可以说蒙太奇是一种剪辑手法,但是又不是简单的剪辑,同时用蒙太奇的拍摄手法拍摄的影片后期制作的时候也要剪辑,把多余的画面去掉,把一些多余的台词去掉,使得拍摄的片子看起来更整洁,更具有表现力。影视艺术以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而产生新的蒙太奇。剪辑是塑造蒙太奇形象的,不是影视作品创作的全部过程,而是蒙太奇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蒙太奇力量在于,它具有生动的影视画面和独特的结构方式。蒙太奇的影视画面总是令人神往,它独特的句型结构也是独树一帜,前进式、后退式让一幅作品由消沉到积极,再由积极到消沉,连绵起伏,贯穿于作品之中,达到影视预期效果,为影视作品增添艺术色彩。

三、对职校学生影视后期教学的建议

鉴于剪辑之蒙太奇在影视作品中的地位,在职业教育当中,要充分发挥影视后期制作的巨大力量。学生要想创作一部有艺术色彩的影视作品,收集和采集素材是前提,也是必要条件,更是形成影视作品的基础。剪辑手法之蒙太奇则是连接整个作品的链条,让作品有连续性,起到承接的作用。

职业学校学生如何把计算机影视后期专业知识掌握好?首先,学生要热爱影视后期剪辑制作,对影视作品产生浓厚兴趣。其次,要掌握剪辑的手法,需要多学、多看、多思。最后,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内涵,这样剪辑出的作品才会有灵魂和生命,能够深入人心,达到宣传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彭玲.影视心理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2]秦俊香.影视创作心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3]段小明.影视编辑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傅正义.电影电视剪辑学[M].北京:中国传媒出版社, 2004.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艺术 篇6

关键词: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剪辑艺术

电视节目制作主要分为3个流程:脚本策划创作、视觉素材采集和包装制作剪辑。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 受众对电视节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剪辑对电视节目传播效果影响很大, 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剪辑人员既要具备较高的制作水平, 还要有一定艺术性, 通过合理运用各种先进方法, 以最理想的方式组合画面素材。这样可以突出电视节目主体, 结构才显得严谨, 这是剪辑艺术的体现。可以说, 只有掌握一定的剪辑技术, 才能增强电视节目的表现力, 让电视节目更具传播价值。

1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概述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 电视节目制作水平越来越高, 视频存储技术、视频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要求剪辑人员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 控制节目素材加工节奏, 融入自己的想象力, 提升节目艺术表现力。后期制作根据节目结构来分解素材, 在调整和衔接组合以后, 能够增强电视节目的节奏感, 虽然制作技术很重要, 但是剪辑思想可以让节目更加精彩。后期剪辑是对电视节目的再创作, 要在大量素材中选择最合适的内容, 同时运用声音、动画及特效, 最终形成完整的节目。

美国著名剪辑师迪伦·提挈诺曾跟李安等大导演合作, 剪辑过《断背山》《血色将至》等奥斯卡获奖影片。他坦率地说, 如果说演员是如何表现一部电影, 那么剪辑师就是控制着整个电影节奏的那个人, 剪辑能够决定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什么感受。尤其是强调节奏感的商业科幻或动作类型片, 剪辑的工作更为重要。 因此, 对于整个电视节目而言, 后期制作是剪辑师艺术思维与现代制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剪辑人员要密切配合节目策划脚本, 整合剪辑思想, 提高自身综合修养, 将艺术再创作潜力挖掘出来, 提高艺术表达效果。这样才能赢得更多受众的喜爱, 让他们在欣赏节目时获得更好的体验。

2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艺术

2.1剪辑整体结构的控制

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 如果仅仅依靠剪辑技术, 那么最终节目的感染力则不强。所以, 剪辑时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性原则, 将剪辑的整体结构控制好。 在电视节目后期剪辑时, 通常要分解镜头与画面, 将符合大众心理与逻辑思维的艺术表现形式融入其中, 这是画面组接的重要原则。为将画面内容更加清晰的呈现在受众面前, 应重点剪辑视觉画面。当然, 不仅要在节目内容上体现剪辑的艺术性, 还要根据编导的艺术表现来剪辑画面, 将某种特定情绪效果表达出来[1]。另外, 剪辑画面素材过程中, 要坚持匹配的原则, 在剪辑空间画面中同一个主体时, 要在逻辑关系上保持统一性, 保证在连接画面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2.2剪辑节奏的控制

镜头画面在电视节目中比较关键, 现代电视节目视频素材包括实拍镜头、 三维或二维特效镜头, 其中实拍镜头是利用摄影机, 按照剧情需求拍摄不同景别下的视频素材。二维或三维镜头是利用电脑建模制作的画面, 然后运用各种蒙太奇组合, 呈现在受众面前, 蒙太奇的作用是对人物或事物的动作进行诠释, 便于受众理解[2]。电视节目制作中, 剪辑人员要和策划编导、拍摄团队等加强沟通, 认真阅读脚本, 为后期剪辑节奏的控制打下基础。拍摄结束以后, 剪辑人员先要将有效镜头挑选出来, 结合节目需求剪辑有效镜头, 必要时将特效加入到镜头中, 让电视节目更加新颖。

剪辑时要将精彩镜头保留下来, 增强电视节目的视觉冲击力。剪辑应分好主次, 这样剪辑节奏才松弛有度, 电视节目才更有节奏性。如增加剪接的速度, 让组接镜头变短, 以镜头自己积累效果的方式, 在段落中可产生高峰。处理这种节奏时, 应注意松紧有度, 每个高峰点要留有缓冲解放空间, 让受众有更多时间去回味和联想。2014年, 文艺片《白日焰火》上映, 并获得柏林金熊奖, 票房实现大丰收, 打破了文艺片叫好不叫座的魔咒。该片导演刁亦男喜欢缓慢、 沉闷的影像美学风格, 但观众可能不爱看这类片子。于是片方请来杨红雨担任剪辑, 希望剪出一部观赏性强的影片。 这部影片有悬疑紧张的故事情节, 杨红雨就在这个基础上又做了一些节奏上的改变, 情节推进的悬疑感大大增强。杨红雨剪辑的版本出来后, 不仅得到导演的认可, 也得到市场和投资方的认可。

2.3镜头之间的组接

一部影片的剪辑权掌握在谁手里, 谁就掌握了整部影片的最终影像呈现。剪辑水平的高低, 会呈现出完全不同样貌的影片, 胡乱剪辑的版本会毁掉一部经典作品。例如, 电视艺术就是连续的时空视觉艺术, 视觉连续性是节目画面表现的重要因素, 视觉连续性的表现形式为画面之间的继承与延续, 而以镜头剪辑的继承性与延续性实现。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 要遵循“电视画面基本组接逻辑性”的法则, 节目画面剪辑规律包括“动态剪接动态”和“静态剪接静态”, 在确定剪接点的过程中, 剪接点上前后镜头的主体事物运动状态要保持同步, 或者是在运动状态上固定机位和运动拍摄保持一致[3]。为更好地进行转换, 剪接点主要为各个镜头里面的动作事态造型和节奏类型部分。同时, 画面中还要留有空白, 这样才更加完美, 能够突出主体, 主体周围的空白可以使主体轮廓鲜明突出, 产生强烈的视觉吸引力, 画面也更为简洁。

2.4镜头长度的选择

在电视节目后期剪辑过程中, 节目整体框架、镜头景别选择和画面信息量是主要影响因素, 关系着剪辑人员对镜头的选择。从现代电视节目剪辑来看, 在选择景别时一般全景时间较长、中景和近景时间较短, 特写镜头最短。对画面信息量而言, 通常因为一些镜头信息量较大, 剪辑时会停留一段时间, 而利用一些空镜头转场时停留时间较短。在节目结构上看, 如果节目中出现复杂的结构, 剪辑时要使用多个镜头来诠释事件, 若为描述性镜头或叙述性镜头, 要按照节目需求确定镜头长度, 在确保受众理解的基础上, 结合镜头内容合理控制时间。电视节目后期剪辑时还要使用反映人物内心情绪变化、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的镜头, 在其镜头长度的控制时, 要根据人物情绪变化决定时间长度[4]。应适当延长镜头长度, 确保人物情绪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受众情绪, 给人更多感知和想象空间。

3结语

电视节目后期剪辑不仅有较强的技术性, 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 剪辑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 提升电视节目质量。在后期剪辑过程中, 要了解镜头组接环境, 利用蒙太奇剪辑手法, 增强画面的艺术感与层次感, 将电视节目的主题思想准确表现出来, 让受众在观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 真正感受到艺术美感。因此在电视节目后期剪辑过程中, 要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起来, 方可提高电视节目的渲染力与感染力, 实现宣传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荣朵.浅谈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后期画面剪辑[J].新闻传播, 2014 (10) .

[2]寇红芳.电视节目制作中的画面剪辑艺术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12) .

[3]姜婷婷.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技巧艺术[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8) .

影视制作中的剪辑应用 篇7

一、电视节目的基本特性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以及大众对电视娱乐功能的认同, 电视节目的艺术形式更加多姿多彩。电视节目融合了画面、声音、文字和音乐等元素, 具有如下特性。 (1) 满足大众视觉、听觉的心理需求。电视节目是视听艺术, 电视节目的艺术表达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实现, 现在娱乐节目的定位往往是从大众的心理需求出发, 通过收看娱乐节目, 释放心理压力, 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 (2) 时间与空间。电视节目是时间与空间组合而成的。例如综艺节目中既有外景, 又有内景。在时空的重新结构中, 节目以一种轻巧和赏心悦目的流畅感来取悦观众。处理好节目中的时间与空间, 节目才会具有较强的画面感, 故事情节紧凑。 (3) 逼真性和运动性。电视是画面的组合体, 能够较真实生动的反映出生活的点滴。能够表现出日常生活当中百姓的运动。所以逼真性和运动性是电视节目必须承载的东西。剪辑师需要发挥出电视节目的独特性, 表现出节目的真实感。 (4) 综合性和艺术性。电视节目是科技不断进步过程中的产物, 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所以应当展现出应有的综合性和艺术性。

二、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重要性

电视节目的剪辑工作包括了画面与音效选择等方面。电视节目的编辑手段与节目的主题思想分不开, 应当根据节目的设计品位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电视节目。可以讲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视作一种艺术再创造的阶段, 是成功的电视节目生产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根据节目的主题思想, 运用不同的剪辑技巧与镜头切换方式将不同的电视片段组合、调整、修饰, 最终制作出一部节奏紧凑的电视艺术作品。在电视节目的生产当中技术占据很大成分, 但是编辑思想与镜头的语言也需要加强, 这是由于镜头与编辑是电视节目的思想。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可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后期的剪辑与特效制作。因此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制作非常重要。

三、后期制作中的剪辑艺术探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视后期节目工作能够通过二维、三维模式进行剪辑。相比而言传统的后期剪辑需要从大量的拍摄素材中选择可以应用的底片, 将两个情节连贯的底片粘接一起便完成了剪辑的过程, 最后在剪辑台进行效果检验。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步的融入到电视剪辑当中, 后期制作的效果与质量不断加强。传统的剪辑手段已经不能够满足节目效果的需求。现阶段非线性编辑已经成为主流的后期制作软件。这款软件融合了计算机、视频、字幕、音频等多种元素的编辑。带有平衡与非平衡的音频输入方式与多功能编辑系统。可以实现片段之间的搭接, 增加声音、图像、特效等多种编辑方式。能够满足电视节目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需要。特别是非线性编辑功能可以实现立体声、环绕声等音效制作, 包括声音、镜头、文字、画面等进行艺术包装, 最终获得优秀的作品。满足了目前大众对电视节目较高的音乐质量的需求, 可以拱托出节目的氛围, 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电视中声效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电视节目当中不同的生效可以赋予节目不同的表现力, 是完整展现电视节目内容的需要。所以如何通过声效艺术增加节目的艺术表达力已经成为后期制作的重点。由此, 电视节目中声效的应用应当与节目的内容相匹配并保持声音的连贯性, 做到节目的声效与画面内容形成统一的整体。具有统一的背景音乐的节目才能够连贯的表达出节目的中心思想。对电视节目内容、气氛进行烘托。为了提高观众对节目的兴趣, 产生强烈的共鸣, 节目在编辑过程中应当针对不同的内容、情节等增加针对性强的音效, 从而增加节目整体的感染力以及视觉冲击力。

许多剪辑师忽略了后期剪辑与拍摄脚本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极其重要。剪辑过程中剪辑师需要根据脚本选择相关的素材。也可以将拍摄到的视觉与听觉素材重新进行整合与编辑, 最终才能够制作出一部非常优秀的电视节目。一些电视节目剪辑师甚至会在后期编辑的过程中改变电视拍摄的整个框架, 重新搭接节目的时间与空间顺序, 让节目更加的流畅与完整。节目后期制作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加工的过程, 艺术的灵感在剪辑过程当中不断的被激发出来, 所以剪辑的过程是节目重新排版的过程, 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是大部分时间由于拍摄的设备不断改变, 拍摄的素材可能与设计的剧本不同, 这就需要节目剪辑过程中根据中心思想重新的进行补救与修复。这就是电视节目剪辑当中要处理的核心问题, 只要能够掌握各个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空间转换与时间排序, 剪辑效果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专业角度来说, 剪接指胶片的具体工艺处理, 蒙太奇既指镜头组接的艺术技巧。这些技巧在剪辑当中适当的运用, 最终才能够完成整个的编辑工作。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电视节目后期剪辑十分必要, 是一个将节目重新提炼排版将声音与画面无缝连接的过程。这种艺术需要富有创造力、想象力、艺术表现力的剪辑师完成。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提高了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质量。电视节目后期剪辑作为制作过程中的核心步骤, 是电视电影发展以来的重要产物。后期制作能够将电视节目中体现的画面, 声音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此外, 剪辑的艺术灵活性较强, 极大地推动了电视节目的不断前进。优秀的电视作品需要好的剪辑师进行处理。通过剪辑师的加工可以形成一部内容完整、节奏紧凑、主题鲜明的优秀作品。所以节目后期制作人员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把握住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技巧与艺术, 使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马佳坤.电视节目剪辑之我见[J].大舞台, 2012 (4) .

[2]傅正义.影视剪辑编辑艺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7.

影视制作中的剪辑应用 篇8

关键词: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画面剪辑,原则,策略

随着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发展, 我国电视节目种类越来越多, 节目质量和效果越来越高。画面剪辑作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重要步骤, 对于电视节目效果具有较大影响, 加上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画面的高要求, 后期制作中的画面剪辑也越来越成为电视台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 相关人员应当在遵循相应原则的基础上, 对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让电视画面更加“好看”, 让电视节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1 电视节目画面剪辑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 电视节目画面剪辑是对电视节目的艺术再创作的过程, 因此应当遵循艺术性的原则, 通过合适的剪辑方式来确保电视节目整体艺术美感。其次, 画面的剪辑标准、剪辑内容一般都是由编导确定的, 因此电视节目画面简洁应当围绕电视节目精髓进行, 即遵循统一性的原则, 保障剪辑后的节目仍然与之前的内涵一致。再次, 剪辑的镜头切换也应当遵循有序性及节奏感的原则, 以帮助观众更好地感知电视节目情节, 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促进观众对电视的理解与感知, 引发观众内心的共鸣。最后, 剪辑者作为电视节目后期剪辑的执行者, 应当在不违背相关原则的基础上, 适当地加入一些自己的剪辑建议, 进行适度剪辑创新。

2 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策略

2.1 蒙太奇艺术剪辑

当前, 我国在对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时所用的剪辑技术最为常用的就是蒙太奇艺术剪辑, 该方式是应用了蒙太奇艺术来对电视画面进行的再加工过程, 即对电视的画面、镜头、动静态展现方式的一种重新排列, 该方式对事实具有较强的描述性和表达性, 通过较为清楚、连贯地向观众展现故事情节, 并抒发情感, 从而烘托出预期的氛围。蒙太奇作为画面修饰手段, 能够更清晰地展现电视的主题思想,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外, 在进行蒙太奇艺术剪辑时, 要充分考虑到最广泛受众群体的思想, 让电视节目符合应有的逻辑, 剪辑的节目应当符合节目风格, 重点渲染画面的审美感, 提升画面清晰度。

2.2 对剪辑整体结构的把握

仅仅凭借剪辑处理往往不能形成完整的电视节目效果, 在实际的电视画面剪辑工作中, 需要剪辑工作者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审美性, 并能够灵活处理剪辑画面的整体性与局部性, 分层考虑节目画面与镜头。在进行画面组接时也要注意画面形式的选择, 应当确保其符合逻辑性, 且能够满足多样人群的心理诉求。画面剪辑一定要确保画面内容清晰可见, 对于那些容易引起观众注意的画面细节加强剪辑力度和艺术性。画面剪辑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 一方面剪辑技术就是一门艺术, 另一方面剪辑者需要按照编导艺术要求进行剪辑, 从而渲染出相应的情绪或者氛围。另外, 为了更好地提升剪辑结构的整体性, 还应当注意画面元素的和谐性与搭配感, 并不断提升社会大众的媒体责任感, 帮助营造良好的信息传播渠道与氛围, 提高电视传媒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2.3 动静结合艺术进行素材组接

素材组接过程是根据画面特点, 利用动静结合方式来对画面进行分类和拼接。一方面, 对于动态画面的组接, 后期制作者应当根据运动方式和速度, 选择合适的剪辑点和对应的主题进行剪辑, 确保动态画面效果不失真。如果不同主体之间运动形式一致, 则需要切换不同镜头, 要剪除画面的不和谐幅度, 最终留下起伏镜头和最终镜头即可, 使画面衔接顺畅。观众往往比较关注运动的物体, 但如果画面中主体过多也会影响观众的注意力, 所以, 在进行画面起落切换时也应当考虑到这一点, 适当进行停顿, 给观众以思考空间和反应时间。对于那些冲击感较强的画面的组接, 重点应当放在镜头连接处的起落, 以清晰地反映画面效果。另一方面, 对于静态画面的剪辑, 应当对其节目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筛选, 并以画面主体为核心, 根据主体特征和变化来进行剪辑。例如, 同一个画面之间有两个固定的主体, 对该画面剪辑时, 应当分析两主体之间的联系, 促进其关联性, 并利用相应的线条、点面元素来逻辑关联两者, 提升画面的质感, 利用视觉差来提升观众对静态图像的视觉感。

3 结语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剪辑是一项集经验与实践为一体的重要工作, 更加需要制作者的技术参与其中, 通过对电视节目作品的深入认识, 发挥自我创造力, 从而达到对作品的完善。后期制作过程中还需要对镜头进行重新拼接, 清晰地表达电视节目主题, 满足观众精神层次需求。因此, 相关人员要积极探索后期制作画面剪辑的方式, 让电视节目更加深入人心, 带给观众更加强烈的画面冲击力。

参考文献

[1]沐浴.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艺术浅谈[J].科技传播, 2015 (6) .

[2]马辉.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画面剪辑浅析[J].新媒体研究, 2016 (4) .

影视制作中的剪辑应用 篇9

一、画面剪辑的重要性论述

如果说画面的拍摄过程是艺术的创造, 那么画面剪辑过程就是艺术的再创造。画面剪辑属于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属于对艺术作品的再创作和升华过程。剪辑师能否正确理解编导的意图, 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技术手段, 通过恰当的表现手法和逻辑顺序将电视节目完整的呈现, 将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质量以及电视台的收视率等各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 一档好的电视节目更能发挥舆论引导和情感传递的作用。因此, 做好电视节目画面剪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画面剪辑的原则分析

1. 吃透编导创意, 严格宏观把控

每一档电视节目都包含着编导的创作意图和心理诉求, 这是画面剪辑必须把握的主旨精神。因此, 画面剪辑必须吃透编导的创意, 明白编导的意思表示, 进而结合自身技术进行创作。在整个剪辑过程中, 必须时刻进行宏观把控, 做到完整统一, 体现出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是为整体服务的原则。

2. 尊重客观逻辑, 注重节奏把握

电视节目通过镜头的切换和关联让观众建立对事物的认知。为此, 剪辑师对镜头的转换应该在满足逻辑顺序的前提下, 尽量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另外, 电视节目中事件、情节或人物情绪变化的速度和强度的差别化处理也会影响节目的质量, 所以, 在节奏上不同类型节目要运用不同的节奏, 做到严谨清晰, 自然统一。

3. 遵守基本原则, 融入个人风格

在剪辑技术上, 必须是在遵守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融入个人技巧和风格。每一个剪辑师都有自己的画面剪辑风格, 在个性张扬的年代这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素质, 但画面剪辑的一些基本原则仍然值得遵循。比如, 镜头组接的时候就必须遵循“动”接“动”、“静”接“静”的原则。

三、画面剪辑的方法和技巧探讨

1. 确定剪辑风格, 注重镜头切换技巧

画面剪辑风格的确定需要依据编导的创作意图和节目类型来进行确定。编导的构思、拍摄、制作风格会因不同节目种类、不同节目形式而有所差异, 剪辑师在画面剪辑之初就要确定风格, 并在整个剪辑过程中予以贯彻。同时, 务必注重镜头切换的技巧。镜头切换要遵照逻辑顺序, 顾及观众情感。在逻辑顺序上, 有因果关系的, 有烘托关系的, 有呼应关系的。剪辑师在剪辑过程中对于不同逻辑关系使用不同镜头切换顺序。比如因果关系, 先出现结果的画面, 后出现解释原因的画面, 方能引人入胜, 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2. 把握整体结构, 注重节奏控制

电视节目的整体结构包括总体布局和段落构造两个部分。好的节目在结构上务必做到完整统一、自然流畅、合理严谨、新颖和谐。画面剪辑力求整体把握, 避免头重脚轻或者言之无物的情况出现。全篇风格统一, 浑然一体, 做到转换自然, 过渡自然。同时, 注意节奏的把握, 因为整体结构没有问题的前提下, 如果节目节奏不合理, 也会产生不良后果。画面主体或摄像机镜头的运动、镜头的长短、景别的变换、组接时的切换速度等多种因素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节奏。后期剪辑中, 如果需要突出轻松、欢快的节奏, 摄像机的运动速度可稍快一些;庄重、抒情的节奏, 运动速度可缓慢一些。如此一来, 这就做到了对节奏基调的基本控制。总之, 正确把握节目的结构和节奏, 方能实现电视节目后期画面剪辑的成功。

3. 合理剪辑技巧, 巧用剪辑手法

剪辑, 简单来讲, 就是段落与段落, 镜头与镜头之间排列组合的方法, 其主要有叙事与表意两大功能。合理利用剪辑技巧和剪辑手法对于节目的塑造颇为重要, 这就好比是最优排列组合的选择过程。例如, 在“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的剪接上, 在表现静态对象时, 若前为固定画面, 后为运动画面, 通常固定画面与保持落幅短暂停留的运动画面相接更合理。同样, 如果运动画面在前, 固定画面在后, 一则要注意运动画面的落幅应保持短暂的停留再与固定画面相连, 视觉的连贯性更好。

四、结语

剪辑是一项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工作, 在熟悉镜头组接技巧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实践经验, 运用合理排列组合方式把画面组成有层次、有变化、有意识的画面队列, 传达出超出画面的本身含义, 从而使观众获得信息的同时而享受到最多的美感。在节目剪辑过程中, 必须以坚持一定的创作原则, 注重整体把握、风格选择、节奏掌控以及技巧运用, 方能实现优秀电视节目的出品。

参考文献

[1]耿媛香.浅谈电视节目画面剪辑[J], 云南科技管理, 2012 (4) .

[2]梁咏菊.谈电视画面剪辑[J], 有线电视技术, 2006 (8) .

影视制作中的剪辑应用 篇10

1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概述

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是指按照编导要求运用专业电视设备就将前期采集到的节目素材进行加工和整理, 最终达到节目播出要求的过程。随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视频存储和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 后期制作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制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后期制作阶段, 制作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和规程, 还应结合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节目素材进行再加工, 以提高节目的可看性和艺术表现力。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是电视作品生产的重要环节, 它依据电视节目的整体构思, 运用相关制作技巧将节目素材进行有机的分解、衔接、组合、调整和修饰, 赋予电视节目以严谨的结构、明快的节奏和符合电视节目艺术表达的修饰效果。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 制作技术固然重要, 但镜头语言和编辑思想对于表现电视节目思想内涵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后期制作作为电视节目总结和再创造的重要阶段, 需要制作者从大量的节目素材中选出合适的画面内容, 配合以声音、文字、动画及特效等多种视听素材, 组接成完整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艺术水平的高低对整个电视节目的制作完成意义重大。电视节目中镜头的变化, 场景的转换, 音乐的节奏, 主持人和嘉宾的表现都需要后期制作的再创作才能完成。这其中镜头的删减、声音的编辑、镜头数量和长度的掌握都是影响电视节目播出效果的重要元素。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是相关工作人员艺术思维与现代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相结合的过程, 需要密切配合节目策划脚本, 结合编导思想, 综合自身各方面艺术修养, 发挥艺术再创造的潜力, 更好的表达电视节目的艺术效果, 使受众在欣赏电视节目的同时, 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

2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技巧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是电视节目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 电视节目所采集到的各种视觉素材, 都需要剪辑者运用蒙太奇将合适的画面段落进行二次艺术加工, 达到电视艺术与后期制作技术的完美结合。蒙太奇是电视节目制作中最为常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艺术手段, 简单的说就是剪辑, 是镜头之间、画面段落之间排列和组合的方法。蒙太奇的剪辑方法具有叙事和表意两大功能, 具体分为可以叙述故事和交代情节的叙事性蒙太奇和用于加强情绪渲染效果的表现性蒙太奇。为表达电视节目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可以在运用蒙太奇的基础上明确画面类型, 将对节目主题起到点题、修饰作用的支点画面, 围绕节目主题交代环境、事物关系、时间的交代画面, 穿插与支点画面和交代画面之间的过渡画面按照不同的表述功能分清类别, 并合理运用蒙太奇手法进行不同类型画面的组接。在电视节目后期剪辑中, 对于电视画面的选取是一个有意识的复杂过程, 需要保证所选取的画面应符合受众的思维规律和视觉习惯, 所选择的素材应服务于节目主题和内容, 与节目类型相吻合, 尽量选择审美性强, 有利于结构设置和情节表现的画面素材, 经过剪辑和声音、字幕、特技等元素的加工, 组接成为影像构图合理、设计新颖、画面清晰的电视节目, 更好的表达电视节目的艺术效果。

电视节目的视觉素材剪辑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单纯的掌握蒙太奇手法、画面分类及选择技巧还不能制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电视节目。在实际剪辑过程中还需要遵循逻辑性原则和匹配原则, 注重剪辑节奏的控制和整体结构的把握。电视节目画面组接的逻辑性原则是指节目剪辑过程中镜头画面的分解、删减、穿插、重组要符合生活逻辑、受众心理逻辑和艺术表现逻辑。生活逻辑是指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逻辑, 即生活自身规律, 是画面组接过程中最根本的依据。受众心理逻辑强调视觉画面的剪辑要让受众看清画面内容, 理解节目主题, 满足受众情感共鸣。艺术表现逻辑指除了叙事电视节目内容之外, 画面的剪辑要按照编导某种艺术表现需要, 表达某种情感或情绪。匹配原则是剪辑的两个画面素材, 同一主体所处位子要保持逻辑关系的空间统一, 使画面在连接时产生和谐的视觉效果。匹配原则对画面剪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证景别的匹配、方向的匹配及影调色调的匹配。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进行画面素材组接的基本原则是动接, 静接静。运动画面的组接需要按照单个镜头画面的运动方向及速度, 结合表现主体的运用选择剪辑点。对于运动形式相同、主体不同的镜头画面, 应剪除镜头画面相连处起幅和落幅, 仅保留起始镜头的起幅和终结镜头的落幅, 使画面产生流畅而强烈的动感。尽量避免选择主体相同, 镜头运动方式较多的画面片段, 使受众产生视觉上的混乱。对于运动形式相同、主体不同、运动方向相反的镜头画面, 通常使画面相连接处起幅和落幅做短暂停留, 给受众以适应的过程。对于运动形式变化迅速的镜头, 如急推或急拉镜头的连续组接, 需适当保留镜头相连接处的起幅和落幅, 保证镜头画面的清晰。

电视节目固定画面的剪接因镜头处于静止状态, 其剪接方法则需要根据画面内容中主体的运动情况而选择。固定画面中, 主体静止的剪接需要找到两个画面中主体在逻辑关系、空间关系、景别、构图、光影、色彩、线条等元素形成的画面造型上所表现出的关联性或一致性, 并保持相等的画面长度, 形成统一的剪辑节奏。如需要组接的固定画面中出现不同运动形式的主体, 需根据前后镜头画面中不同运动主体的运动方向、速度、轨迹等元素的相似性选择剪辑点。在表现静态对象时, 若前一段为固定镜头画面, 后为运动镜头画面, 通常将固定画面与起幅短暂停留的运动画面相组接, 产生良好的视觉连贯性。在表现呼应关系时, 如运动画面以跟、甩、移等镜头运动方式进行拍摄, 与后面表现呼应关系的固定画面相组接时, 可剪除运动画面落幅。如固定画面在前, 运动画面在后, 同理剪除固定画面落幅即可。

3 总结

电视节目后期剪辑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 需要制作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完善作品, 剪辑师需要在熟悉镜头组接的基础上, 运用蒙太奇手法将画面素材组接成有层次、有变化、有内涵的片段, 表达出电视节目的主题和传播价值, 使受众通过电视这一传播载体, 在获取画面信息的同时, 享受到更多的艺术美感。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剪辑工作可以说是一次视觉艺术的再创造, 只有符合整个电视节目艺术表达, 才能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审美内涵的电视节目。

摘要:影视剪辑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重要流程之一, 指由剪辑师将前期采集拍摄的视觉素材进行分解、重新组合及编辑, 从而构成一期完整的节目。剪辑可以说是电视节目制作中的最后一道工序, 是兼具技术和艺术的创作新工作, 其制作水平和审美内涵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质量。本文主要就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艺术做一探讨。

关键词: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剪辑艺术

参考文献

[1]朱兴敏.浅谈影视后期制作与编辑[J].大众文艺, 2010 (13) .

[2]张跃红.电视节目后期的剪辑技巧[J].科技传播, 2011 (18) .

[3]李相臣, 李爱平.浅析影视后期剪辑编辑艺术[J].电影评介, 2008 (19) .

[4]韩颖.后期编辑在电视和新闻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J].现代交际, 2010 (10) .

上一篇:环境报告审计下一篇:现代手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