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内涵效应

2024-08-23

品牌内涵效应(精选7篇)

品牌内涵效应 篇1

在各级政府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中, 人才战略作为规划重点项目成为热议焦点之一。培罗蒙总公司本着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的理念, 通过近几年实施的“培罗蒙百人培训计划”, 广纳良才, 通过岗位锻炼、项目育人等方式, 建立和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管理、服务、营销团队。在总公司旗下各品牌的连锁拓展、网点改造和产品研发中, 形成了以企业文化凝聚员工, 以品牌战略培育人才的机制, 实现了培罗蒙发展的新跨越。

一、创新产学研战略联盟, 推动培罗蒙人才培育体系有效运行。

2010世博年, 培罗蒙总公司为了建设人才高地, 吹响了与高校及大集团战略合作的集结号, 通过创新产学研战略项目给力于企业的人才培育和文化积蓄, 从中提升旗下各品牌的内涵。

1、成立培罗蒙首个男装工作室, 培育高端定制专业技术性人才。

培罗蒙男装工作室, 是该公司首个与高等院校合作的男装研究项目, 7月7日的揭幕仪式正式拉开了培罗蒙西服公司与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共同建设产、学、研基地的“精彩大戏”, 成为培罗蒙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突破口。以此为平台, 校企双方积极探索服装高端定制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为培罗蒙品牌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起到推动作用, 达到互惠共赢的目的。在合作期间, 培罗蒙派出以培罗蒙西服公司技术部经理为首的专家组, 与学院同学一起实践、一起研究、一起创意, 共同为培罗蒙成为全国男装第一品牌而努力;公司还努力为学院学生创造在南京路、外滩黄金地段上的国际时尚品牌店内进行社会调研的机会, 积极和学院合作邀请世界著名时尚设计大师、一流品牌CEO等进行授课, 共享时尚信息资讯。通过培罗蒙首个工作室平台, 加强了校企双方在设计理念等方面的互动交流, 同时也为培罗蒙现有中青年专业技术员工, 搭建了创新技术的实训基地。

2、引进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增强企业品牌产品创新发展新水准。

为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 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建设良性互动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机制, 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 培罗蒙总公司在与上海商学院校企合作共建的基础上, 2010年在公司内挂牌“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实践教学培训基地”, 为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和指导的机会, 培训最新的服装技术资讯、设计流程以及对设计人才的要求。同时还以“培罗蒙”命名设立专项奖学金, 激励应用型艺术设计的优秀人才的培养, 为培罗蒙今后引进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推动企业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3、联手纺织集团强强合作, 为公司业务骨干引入新理念。

为开阔业务骨干的视野, 4月7日, 培罗蒙总公司组织行政业务干部赴上海纺博大厦聆听由法国路威酩轩LVMH集团中国区总监吴越先生所作的“奢侈品市场与世界品牌”精彩讲座。现场还就奢侈品的品牌宣传理念和时装周效应以及如何做好品牌运作、维护和投入等进行了热烈地交流互动。吴越先生充满激情的演讲和独到的解答使与会者收获颇丰。该公司还拟将继续与纺织旗下的“创意园”合作, 紧紧围绕“科技与时尚”的发展理念, 坚定地走高端服装定制之路, 重点发展科技、绿色、品牌、时尚为一体的上海品牌男装, 实现后续服务价值链的延伸, 努力打造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现代男装服务业, 增强培罗蒙设计、制作和服务能力。以创意园的特色充分挖掘培罗蒙悠久历史及深厚的文化积淀, 汇聚时尚纺织, 实施时尚品牌发展战略, 推进培罗蒙的品牌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的发展。

二、抓住世博会机遇, 建设企业文化彰显品牌形象。

共享世博机遇, 培罗蒙总公司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服务世博、奉献世博、参与世博, 以实际行动弘扬企业文化、宣传和实践企业的基本价值理念, 展现了一个民族品牌员工所特有的风范。

1、营建世博氛围, 激发职工为世博争做贡献。

迎博和办博期间, 培罗蒙总公司党委设立“迎世博优质服务专项基金会”, 奖励在迎世博优质服务先进个人和集体;借助公司内外宣传媒介平台, 营造迎世博氛围;开展“我与世博”感言征集, 文明礼仪迎世博知识竞赛;“我眼中的世博会”职工摄影和征文比赛, 为每个班组发放一本《文明观博200问》, 激励一线职工争当三个文明示范者, 为世博加油, 为世博做贡献。4月9日又以“保世博、创佳绩、展风采!”为主题的党员干部、先进员工代表的誓师大会, 表达了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和奉献世博的坚强信心和决心。同时建立统一《培罗蒙世博志愿者活动登记表》专项档案, 动员党员积极成为世博的“急先锋”, 除了参加地铁安全志愿者、平安志愿者和单位社区联动志愿者外, 世博期间公司还有8名同志成为世博站点志愿者“蓝莓”, 参与了步行街的志愿者服务, 受到了各级世博工作组肯定和表彰, 为实现“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作出了贡献。

同时在行政召开的两周一次业务会议上, 专题培训, 以竞赛方式和参加网上答题形式, 着力提高职工的文明素质。

2、投身世博立功竞赛, 先进人物不断涌现。

抓住上海世博的契机, 引导职工为成功办博、精彩办博作贡献、立新功, 展现良好的服务窗口形象。培罗蒙总公司工会从5月起, 开展以南京路、天津路、福建路、金陵路为中心, 以服装、纺织品、旅游纪念品、彩票四大行业为重点的“比形象, 看品牌影响力的拓展;比服务, 看服务质量超一流;比效益, 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提升;比安全, 看守土有责, 为平安世博多做贡献”的“四比”劳动竞赛。培罗蒙、老介福、旅游品和金光都结合实际开展各自特色的竞赛活动, 推出的“个性化服务”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 也涌现出了一批服务团队和个人。任雯华、何福兰获得了黄浦区“快乐服务”先进个人;周雅丽等4名员工先后获得了黄浦区“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第一批、第二批先进个人;陆建国、赵雅娟获得了黄浦区志愿者之星称号;陈鸿等5名志愿者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志愿者、上海世博会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之星”、黄浦区世博志愿者月度之星、黄浦区世博志愿服务活动月度优秀组织者;培罗蒙西服公司外建站站点获得了黄浦区世博志愿服务月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培罗蒙CAD定制中心、老介福金陵路店获得了黄浦区“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第一批、第二批先进集体, 旅游品商厦获得了黄浦区“无忧消费”单位称号。

3、精心设计制作“培罗蒙·中国风”, 展示品牌服装的文化内涵。

2010世博会为上海城市的国际化和城市不断成长带来重大机遇, 作为上海西服老字号企业, 积极接受世博局的高级设计的任务。培罗蒙西服公司CAD智能定制中心在年初就成立了以设计、制作技术为主创人员的专项小组。经过前期的反复讨论确认以“培罗蒙·中国风”参赛主题, 设计人员在查阅大量服装流行资料后寻求设计灵感, 多次修改设计样稿的款式、颜色及制作工艺流程等, 多处找寻适合的面、辅料, 最终确定了四套以“中国馆的中国红”为主基调的一组系列服装设计样稿。并使用培罗蒙传统手工和先进技术相融合的品牌工艺精心制作, 按时完成的展示成衣受到世博局和评审委员会肯定和表扬, 作品还在5月的《解放日报》上专页展示。

三、响应“商旅文”联动机制, 强化旗下品牌文化提升竞争力。

作为黄浦区域内的老字号品牌企业, 培罗蒙总公司积极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品牌文化管理, 以商旅文联动广纳行业精英、资深学者和企业高层领导的新思路、新观念、新设想和新提议, 以此作为企业发展新动力、新能源。

1、举办《时尚与商旅文》系列论坛, 让员工参与品牌文化建设。

今年的5月和9月假座南新雅大酒店, 培罗蒙总公司举行的《时尚与商旅文》两次系列论坛, 分别特邀了LVMH集团中国区总监吴越先生、万宝龙 (中国) 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陆晓明先生和太美全球主题旅行聚乐部董事长胡恃珲先生为主讲嘉宾。黄浦区副区长郭芳, 黄浦区商业联合会会长、新世界集团总裁王龙根等莅临祝贺。嘉宾的精彩演讲, 让培罗蒙近20%的员工有机会共同感受奢侈品牌的文化内涵, 体会到品牌的创新要始终保持先发的优势, 大家期望通过共同努力, 为培罗蒙品牌文化建设主动迎合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观念创新、机制创新、业务创新, 来保持品牌的历久弥新。为发挥黄浦区域特点, 推动商旅文联动发展提供新动力、新能源。

2、完善品牌标准化, 深化培罗蒙品牌文化的内涵。

培罗蒙总公司旗下的培罗蒙西服公司、老介福家纺和金光纺织品等连锁网点的发展都是以总公司经济发展为主线, 打造经典, 统一形象, 展示品牌文化。特别是培罗蒙西服公司, 今年在全国新增的52家销售网点中, 以培罗蒙品牌文化统一风格的标准化管理来设置新增网点的布局, 同时在男装系列产品的研发上加大创新力度, 结合企业品牌定位, 积极与相关行业联手合作, 引入新元素、新工艺, 推出男士系列新品30多种, 进一步推出新款高档男款皮鞋, 年末又力推高级成衣、礼服专卖定制业务, 打造经典企业的文化同时促进企业品牌竞争力。

3、打造百年老介福, 扩建拓展呈现传统品牌的新形象。

公司旗下的老介福家纺专卖在短短几年里已发展到了10家。今年为全面提升老介福家纺连锁网点营销竞争力, 在拓展网点同时还开始逐步进行战略性调整或扩大经营面积改造, 增加服务设施和销售种类, 以全新的网点形象和商品面貌, 展现在世人面前, 重现“老字号”的光彩形象。为体现老介福150周年的品牌文化, 今年10月28日该公司又一新连锁店在南京大楼 (外滩名店) 内重新以怀旧经典形象喜迎宾客, 店外橱窗以手工绘制的牡丹和中国传统旗袍制作为背景, 映衬出店内陈列的中国传统真丝面料的高贵气质和怀旧经典的氛围。在响应了黄浦“商旅文”产业联动发展的要求的基础上, 整合老介福的品牌文化, 让喜欢中国传统工艺纺织品的消费者, 在购物之时感受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

培罗蒙总公司在今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 将继续以品牌育人才, 以人才促发展, 以战略思维、开放视野, 完善人才保障和激励机制, 倡导优秀的企业文化, 用事业和企业文化聚才育才,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坚实基础。

公益带来品牌效应 篇2

目前,国家对养老行业很重视,最早在业内能感受到的就是政策上的变化。之前,国家提出的养老体系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现在“补充”这个词已经被去掉了。针对中国目前的国情,国家在政策上鼓励社会福利社会化,希望更多的民间力量投资兴建养老机构,解决养老床位紧缺的局面。因此,存在准入门槛低、竞争加剧的情况也很正常,而且更多企业的进入对养老行业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事实上,养老行业比较特殊,它服务的老年人的消费能力比较薄弱,这就导致该行业在一定阶段内存在高风险、低回报、回收期长的状况。那么,在养老行业还没有形成产业的情况下,想进入的企业如何意识到并规避一些风险?在行业利润较低的情况下,它们又如何在夹缝中生存?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思考。一个成功的养老机构应该具备抵抗风险、预防风险的能力,而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

业内普遍认为,养老行业属于“十年起步,起步十年”。这需要国家出台一些标准,对整个行业进行规范,让更多的养老机构进入后少走一些弯路,而且避免一些老人因为机构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无法安享晚年。

好口碑带来高入住率

和公立养老院不同,民营养老机构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要兼顾到社会效益,机构需要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以爱馨养老集团为例,该机构作为民营养老机构的佼佼者,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创始人豆雨霞刚开始只是基于对养老事业的热爱,希望把它做好做大。所以在最初发展的几年,爱馨关起门来练内功,把心思放在了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上,通过口碑宣传来提高入住率,而经济效益的提升就是靠入住率来带动的。

在机构养老企业中,做过多的宣传和广告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意义,口碑才是最重要的。机构的口碑来源于社会的认可度,这也是爱馨在前期发展中更加重视社会效益,每年举行许多大型公益活动的目的所在。

总之,对于养老机构来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定是并进的,关注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效益。

人才培训需要传帮带

和青年人、中年人相比,老年人的心理、身体状况都处于一个特殊阶段,所以爱馨对所有的护理人员在上岗前都会进行一定时期的集中培训,使他们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和身体状况,充分了解不同护理级别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提高专业技能。

同时,加强员工在岗上的培训,使岗前和岗上培训形成传帮带的关系,如此一来,员工就能尽快熟悉老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他们需要护理的内容,进而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随着二、三线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养老的需求也在增加,这里的养老市场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之前,爱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解决人才的内需问题上,而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则是管理人员和技能人员的培养输出,这对集团下一步实施连锁加盟也是有力的支持。

输出标准谋加盟

爱馨养老集团这15年能够真正沉淀下来的、在业内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爱馨对老年人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所以在这十几年的发展中,爱馨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标准,通过梳理标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目前,爱馨是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以及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项目化研究基地和老龄科研基地。在他们的指导下,爱馨已经把十几年来积累的服务、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总结成了“六大标准”,包括养老机构的前期规划建筑标准(如选址、立项、设计、装修等)、企业文化标准、失能老人服务标准、健康老人服务标准、行政管理标准等,今后爱馨会以输出标准的形式开展全国的连锁加盟。

品牌的“老大文化”内涵 篇3

但是对于做品牌而言, 是做老大幸福还是做老二幸运呢?在以品牌竞争为主的21世纪, 产品竞争和技术竞争, 已经被品牌营销竞争取而代之,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做品牌已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 怎么做品牌更轻松、更容易成功呢?传统的品牌运作观念里, 似乎做品牌就要做标杆, 做品牌就要做老大, 做品牌就要做第一, 这样的品牌才算成功的品牌, 这样的品牌才是理想的品牌。

一般人都认为, 做老大好, 老大就意味着有领导权和号召力, 所以很多品牌经营者总是想方设法创造第一, 总是挖空心思树立标杆, 总是喜欢夸大其词, 总之, 要想尽一切办法突出自己的优势, 树立自己的老大地位, 以此图谋市场的号召力。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老大都好当, 尤其在错综复杂的市场营销中, 老大往往是众人攻击的对象, 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别人的陷阱中;老大往往是各方监督的对象, 稍有不慎就会被人陷害;老大往往要承担市场引导的工作, 一个错误就可能成为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成为别人的案例。

老大并不好当, 因为后面有一群老二在追赶着, 所以做老大并不是那么舒坦, 看起来光彩照人, 其实苦不堪言。

就拿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来说吧, 百事可乐这个百年老二, 只要紧紧地跟随着可口可乐, 见招拆招,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可口可乐就很难应付。可口可乐不仅要承担市场教育的工作, 而且还要时刻盯防着紧跟在其后的老二——百事可乐。百事可乐则往往以逸待劳地跟着老大一起走世界, 你去哪里我就跟去哪里, 你做什么我就跟你做什么, 要么对着和你干, 要么跟着和你干, 让你始终觉得喘不过气来, 就这样我就能够和你始终平分秋色, 在市场上不分高下, 而且一不小心就可能超过你。

挖掘行业内涵 传递品牌价值 篇4

指数发布突显专业化程度

行业指数可谓行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它不仅可以表现整体的价格走向,还可以表现产品的库存、物流以及人气。指数发布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行业影响力,提升行业定价权和话语权有推动的作用;可以让企业生产和经营适销对路的商品,保持合理库存,提高资金利用率;为行业提供有效信息,预测行业发展趋势提供科学性和合理性依据;为政府客观、准确地掌握市场运行状况。

第十五届江苏国际服装节期间,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牵手“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中国叠石桥家纺指数”和“中国纺织材料价格指数(红豆指数)”集中进行联合指数发布,并将做行业运行分析。这是江苏国际服装节15年来的积淀,也是提升专业性的表现。

江苏服饰文化耳目一新

服装作为文化的载体,从人类文明开始,就与文化密切结合,并满足人类穿着需求。人们穿着服装不仅是为了满足物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体验一种生活的方式,表现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文化创意与艺术生产理应是服装产业固有的核心部分。文化创意对服装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大大改善、优化服装产业结构,促进服装产业结构的升级,大幅度增加服装产品的附加值。可以说,文化创意是服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江苏纺织服装经济总量最大、服装名牌最为密集、文化底蕴最为深厚,服装产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如何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是当前思考的问题。

服装节期间,南京江宁织造府将一展江宁织造的服装服饰文化特色。向观众展示博物馆内部场景,让人们可以现场领略江宁织造的宏伟气势,带大家穿越江宁织造署存续达260余年的历史。

此外,三大名锦中的苏州宋锦、南京云锦也会亮相服装节,他们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精美工艺,一定会为展馆增添一抹亮色。同时,高淳服装产业集群将第二次强势推出“慢生活”服装服饰文化。

品牌江苏气象新

第十五届江苏国际服装节暨博览会上,各类品牌也将精彩绽放。

波司登、雅鹿、红豆、梦兰、宜禾、恒力、黑牡丹、悦达、乐祺、AB、雪竹等一大批中国名牌和地方名牌参展。

阿仕顿、澳洋世家、大唐公主、萱泽、玖久、新箭鹿、苏丝、波仕曼、自由自在等新锐品牌也将同台亮相。

此外,以苏美达、苏豪等为代表的国内著名外贸企业,今年也将在服装节上进行展示宣传。

与此同时,常熟市古里镇、梅李镇,吴江盛泽镇、震泽镇等一批老产业基地,宿迁泗阳县、沭阳县、盐城射阳县等苏北一批特色名镇纷纷组织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相聚博览会。在“时尚绸都,美丽盛泽”第十五届江苏国际服装节颁奖典礼暨招待会上,那些对区域品牌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将会现场接受表彰。

当然,作为举办地的东道主——金陵女装也将厚积薄发。海尔曼斯、圣迪奥、圣可尼等10余个女装品牌将为本届服装节增色,高淳县更是率10多个品牌抱团参展,展示慢城时尚魅力。

时尚江苏再炫新彩

纺织服装业是都市时尚产业,也是充满设计和创意的产业,在成功举办3届江苏时尚创意周后,作为时尚江苏的载体——2013江苏时尚创意周重点围绕时尚和人才开展,打造江苏纺织时尚新优势和人才新优势,突出三个强化,强化国际时尚理念导入,强化时尚创意展示,强化设计师交流。

江苏国际服装节暨博览会开幕式·慢城时装秀采用声光技术,景色与时尚的融合,一幅高淳画卷徐徐展开。

和鹰·2013江苏时尚创意周将会带来一场时尚与科技相结合的视听盛宴。一流的T台设计,一线的国际服装品牌牵手国内外名模,舞美、灯光、音乐完美结合,届时现场将会变成时尚的海洋。

“大唐杯”江苏省服装院校毕业作品展演也是今年时尚周的重要活动,营造出崇尚原创设计的氛围,挖掘、培养设计新秀。

已经第四次在江苏国际国际服装节上举行的第22届真维斯休闲装设计大赛东部赛区总决赛今年依旧,此外女装品牌圣迪奥、“本伊”、设计师姚峰等也将为现场观众带来最新的时尚潮流秀。

科技创新开新花

面料是服装设计的基础,江苏的面料基础雄厚,数年来通过不断技改、创新,面料新品研发成果不断。今年,省内各大品牌面料企业纷纷推陈出新,在品牌、面料、管理、设计等方面大胆创新。盛虹集团数码机印产品、品信时尚花伞面料、紫荆花黄麻纤维、南纬休闲功能面料、金龙电脑横机等科技新品竞相登场。

历经15载的耕耘,江苏国际服装节暨博览会逐渐成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展会。深挖行业内涵,不断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品牌发展新优势,全力促进品牌参与时尚深度融合,以全新的视角思考时尚,以更好的态度审视品牌,相信第十五届江苏国际服装节暨博览会在金秋九月别样绽放,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发展释放新的能量。

品牌内涵效应 篇5

品牌, 从字面上可以简单理解为“好品质的产品加牌子”;名牌, 可以理解为“具有特色的高品质的产品加有吸引力的牌子”。由此, 打造农业知名品牌就需要了解品牌的核心内涵, 而核心内涵就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通过长期的观察, 笔者认为, 农业品牌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特色、品质、创意。选择特色的产业、追求优良的品质、依靠丰富的创意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

“特色”可以理解为特别出色。一个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品牌, 其产品一定是特别的、出色的, 也就是与众不同。一个产品的高品质是打造品牌的重要基础条件, 哪怕是产品间极小的品相和质量差异, 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一个农产品的生产区域是很广泛的, 如枣,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可以种植, 但由于气候、土壤、温度、管理上的细微差别, 就会造成品质的差异。因此, 在打造农产品品牌时, 一定要选择那些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最佳品质的产品。只有这样做, 才有可能去与其他品牌竞争, 才能够在参与竞争的同时, 去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而有了特色的产品、高品质的产品, 但如果没有创意, 也不可能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新品种的培育、生产管理方式的创新、产后加工产品的分级、包装设计、与文化历史的融合、营销推介的方式方法等等, 创意不仅仅是给产品穿上件美丽的外衣那么简单。北京草莓、阳澄湖大闸蟹、新疆大枣、东北五常大米等知名农产品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都是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独特创意的成果, 没有创意的农业是没有前途的农业, 没有创意的品牌不可能成为名牌。

二、农业品牌架构及其应用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需要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的合理分工与密切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产品品牌架构对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非常必要。

笔者根据我国农业主管部门行政结构及农业各产业间的关系, 根据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我国农业管理体制、机制的特点, 提出“由区域农业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共同构成农业品牌的金字塔结构”, 可以简称为“农业品牌金字塔架构”。一个区域整体品牌应当有几个强势产业品牌作支撑, 而强势产业品牌又应当有几个强势企业品牌以及企业拥有的强势产品品牌作支撑。

1. 农业区域品牌

基于对本区域内农业整体特征、发展愿景的把握, 结合本区域内重要文化特征的符号, 立足于向人们展示本区域的整体形象和与其他区域不同的部分, 由当地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作为实施和管理的主体, 通过政策引导区域内农业经营主体遵守相应的规范, 积极支持整体品牌建设工作, 并分享品牌建设的成果。农业区域品牌位于金字塔架构的顶层。区域品牌建设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 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区域农业品牌战略并督促实施。

2. 农业产业品牌

一个强势的农业区域品牌应由几个强势的产业品牌构成。强势的农业产业品牌支撑农业区域品牌。农业各产业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政府制定的本农业区域品牌战略, 提出实施落实本地区的强势产业的产业品牌实施意见, 包括产业品牌建设的原则、范围、内容、目标、政策等, 并负责具体实施, 这一工作也可会同或委托产业协会完成。如林业部门对本区域林果品牌进行品牌塑造和管理, 水产养殖部门对本区域水产品品牌进行塑造和管理。为本产业内的企业提供持续的支持, 举办各种宣传、推介活动,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

3. 农业企业品牌

一个强势的产业品牌一定是由一个或几个强势的龙头企业带动的。因此, 强势的企业品牌是农业品牌架构的最重要的层级, 从某种角度看, 它决定了农业区域品牌和产业品牌建设的成败。强势品牌是区域农业品牌化战略的最终目的之一, 也是支撑区域农业整体品牌的基础力量和带动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强势企业品牌的经营管理主体在企业本身, 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协会应主动、积极围绕行业强势企业开展引导与服务工作, 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紧紧依托有实力、有潜力、有能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和农户, 开展产品的开发与市场的开拓。

4. 农业产品品牌

产品品牌是农产品品牌金字塔架构的基础和最重要的单元。一个企业最为重要的任务, 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规律, 开发有特色、高品质、有创意的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品牌。产品品牌的开发主要包括产品品种、产品功能、包装设计的不断创新。通过不断地创新与开发来保持品牌的特色、品质与创意, 而这也正是打造品牌的基本需求。

强内涵 树品牌 谋发展 篇6

一、强化内涵建设, 塑造“名校效应”、“名师效应”

1. 深化内部改革, 塑造“名校效应”

学校紧抓改革机遇, 强化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立“3+1+1活模块”人才培养模式, “3”是前三年重点进行基础教学, “1”是第四年进行准职业教学, 后一个“1”是第五年进行全真式演出实训教学。“活模块”是指教学过程全程贯穿选修课, 实行考证、考级等多证教育。改革彰显活力, 学校因此在各级各类评估中取得了好成绩, 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开设的评弹表演专业 (含评话、弹词方向) 被评为“江苏省高职示范专业”, 通过2门精品课程评估, 荣获江苏省九所艺术中专校建国以来首次教学水平评估“专业建设”、“特色与创新”两项第一名。

“有作为才有地位”, 学校坚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使得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和关怀。继第一任名誉校长陈云之后, 江泽民、李岚清、丁关根、杨洁篪、唐家璇、李瑞环、韩培信、梁宝华、罗志军、杨新立等领导均莅临学校视察指导。目前, 国务委员、前外交部长唐家璇同志担任我校顾问, 原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担任我校第二任名誉校长。丁关根同志曾四次来校视察, 在他的直接关心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 学校有了崭新的发展, 2010年9月成功搬迁建筑面积2.84万平方米的新校区, 包含专业教学区、文化教学区、专业实训区等八大功能区域, 亭台楼阁、古韵今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一流的硬件设备, 处处饱含艺术气息, 角角体现人文素养, 成为苏州市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苏州评弹, 本身就有着“中国最美的声音”的美誉, 如今更凭添了光彩的魅力, 展示着特色浓郁的“名校效应”。

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塑造“名师效应”

学校通过改革、培训、实践提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塑造了一支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级职称比例达40%以上。学校还拥有十余名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们不仅舞台经验丰富, 还拥有高超的教学技能。他们潜心研究学生, 研究教材教法, 研究评弹艺术, 不断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尤其是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邢晏芝副校长, 她以德高望重的个人魅力, 高超无比的艺术才华,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执著精神, 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是江、浙、沪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知名艺术家。由邢校长亲自挂帅进行的招生工作, 直接得益于学校的“名师效应”、“名校效应”, 对考生发挥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二、立足就业、树立品牌, 营造“蝴蝶效应”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遵循艺术职业教育规律, 坚持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之路,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进一步加强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向一专多能、德艺双馨发展,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坚持“小而精, 特而强”的办学方针, 优化教材教法, 优化教育环境, 在“精”上下功夫, 在“特”上做文章, 锐意进取,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 原创型办学模式零距离对接就业

学校坚持“三个一”的办学思路, 即一个指导思想:“出人出书走正路”, 一条主线:“崇尚实践”:一个载体:“校团合作”, 独创校内核心实训平台———“实验演出团”, 同时开创1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如社区、书场、中小学校等。在前四年扎实的评弹专业的基础上, 第五年的“全真式实训模式”以基地建设为龙头, 以“实验演出团”为主力, 实行演学结合,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办学, 实现了学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缩短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期, 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全方位打造了一批名牌教师、品牌学生、金牌节目, 在全国、省级比赛中屡获大奖, 出色完成了第五届中国曲艺节、全国十运会、全国三体会、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中国戏剧节、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中央电视台“五一”颁奖晚会和2010年世博会开幕式等全国、省、市各类重大演出。接待了来自欧美等十多个国家的数十批国际友人来访, 师生六度晋京演出, 十多次出国文化交流,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丰盈的经济效益, 充分展示了艺术教育的硕果。我校“全真式实训模式”被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誉为“原创型”办学模式。

2. 独创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以品质铸造就业成功

2007年, 学校以“苏州评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校教师、国家一级演员邢晏芝、邢晏春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评弹)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契机, 进一步提升评弹专业人才培养层次, 培养研究型、表演型并重的艺术精英基础人才, 保证苏州评弹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为有志于从事评弹事业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 突出学校办学的特色和优点, 特别针对五年级学生开办“传承班”。学校组织考核小组综合学生的平时成绩、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发展潜能进行评定, 挑选精英, 签订合约 (选入传承班的学生必须从事评弹表演五年以上) , 进入“传承班”学习。“传承班”以传统一类长篇书目为特色教材, 以名家云集的多元化客座教授为师资队伍, 实行灵活的进出机制, 在全校形成了浓郁的竞争氛围和强劲的学习势头。通过实践演练中的精雕细琢, “传承班”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宽基础的研究型和表演型精英人才, 受到用人单位的热捧。“传承班”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得到了邱肖鹏、姜振鹏、谈兴华等江苏省内职业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 也得到了中国文化部成立的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高德峰等专家的高度评价, 被省内外兄弟院校争相学习借鉴。模式开拓者邢晏芝被中国教育部、中国文化部成立的“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聘为委员。

每年3月, 以“传承班”为龙头的毕业班学生即被各用人单位抢订一空, 就业形势空前火爆, 多年来保持就业率100%, 这是我校招生工作的又一张王牌。我校很好地利用了以就业促招生的“蝴蝶效应”, 形成了从招生到就业的良性循环。

三、构建保障体系, 谋求招生工作可持续发展

1. 加强校际沟通, 保障生源的数量

近年来, 为保障招生工作的顺利和有效进行, 我校加大与初中学校的长期联络和合作, 每年举行“初中校知音校长联谊会”活动, 看学生演出, 听就业汇报, 交流反馈意见, 当校长们看到自己当年的学生学有所成, 看到学生获得了各种奖项, 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 他们感到由衷的欣慰。随着感情的加深, 学生的成才, 校长们更加积极地为我们的招生工作开绿灯。苏州市各初级中学的大门全面为我们敞开, 所提供的大量优秀生源占了我校总人数的38%, 录取比例达70%, 确保了本土文化艺术人才的可持续培养需要。中学校长的支持是我校顺利、成功招生的重要保障。

另外, 为配合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积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特长, 回母校进行演出, 既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情况, 又展示了我校的教学成果, 给学弟学妹们做了强有力的榜样示范, 为学校来年的招生增强了实际宣传效果, 可谓一举多得。在苏州的某所中学, 我校学生回校演出的剧照放得很大, 被挂在最显眼的位置, 让学弟学妹们羡慕不已, 跃跃欲试, 保证了我校每年招生生源的充足。

2. 打造主力, 积极服务, 保障生源稳定

(1) 打造招生工作主力军, 多策略激活工作机制

首先, 学校整合优质招生人才资源, 精选招生队伍, 培育“精兵强将”, 组成能说能招能吃苦的五人招生“轻骑团”。其次, 在学校内部岗位绩效工作改革的大背景下, 出台新的招生激励政策, 最大限度地调动招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再次, 注重总结应用科学的招生工作方法, 一是推进区域战略, 抓住城区重点, 辐射省内, 扩大到全国。二是发扬“走遍千山万水, 不怕千辛万苦”、“宁瘦一身骨, 不漏一颗苗”的革命精神, 从城市深入农村, 运用“一目测、二宣传、三挑选”的独门招生秘诀, 深入挖掘优秀生源。

(2) 全方位树立服务意识, 保证生源的稳定

第一, 服务式面试, 保障生源数量稳定。为了解决考生学科考试与我校专业复试的时间冲突, 我校破除以往只周末两天专业复试的惯例, 时间延长至半个月, 增设晚间面试组, 为因时间冲突而不能复试的考生提供便利。如此人性化的面试方式既为考生带来了便利, 也给招生工作带来了更大成效。

第二, 灵活调整政策, 保障录取数量稳定。由于我校每年的文化考试时间都与初三毕业生体育统考等各类考试“撞车”, 加上普通高中招生数的增加, 及其他各类职业学校的扩充, 每年我校文化考试的参考人数都要流失约20%。为此, 我们灵活运用政策, 在不降低考生专业要求的基础上, 适当放宽文化参考比例, 保证专业成绩优秀的考生不会因为没有参加文化考试而不被录取, 从而确保考生录取数量不降低。

第三, 采取多种方式, 避免生源流失。对部分艺术天赋较高但因家庭贫困无法上学的学生, 我们以发放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爱心基金、考试慰问金、演出实训基金、特殊贡献基金、校园艺术节奖励基金、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形式予以补贴, 不让优秀艺术之苗流失在艺术职业教育的大门外, 避免每一个学生因经济原因而失学。

第四, 采取两手抓, 抓紧优秀生源。面对生源逐年下降的趋势, 还有一些文化成绩好且又有艺术天赋的学生, 进职校可能会受到的家庭阻挠, 我们向当地政府部门伸出求助之手, 一手拉政府, 提供各类优惠政策, 一手拉家长, 保证把孩子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两手抓”有效保证了优质生源的质量和数量, 保证了我校招生工作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中国品牌的“彭效应” 篇7

中国“第一”夫妇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最近的海外之行,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眼球。尽管他们出访的题材丰富,但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最有意思的即在于履新的中国“第一夫人”对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国内地位方面发挥的积极影响。在欧洲和以美国尤为突出的西方社會,高级领导人的夫人形象通常是由他们钟意的形象设计师和品牌来定义的。近几年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成为这一现象的最佳范例,但作为中国的第一夫人,其时尚选择所造成的影响力-因其国家无可争议的世界人口第一大经济体地位_及其民众在通向富足小康路上对产品品牌变得日益挑剔的今天,相比之下奥巴马夫人在此领域的影响也不得不甘拜下风。

习主席任期伊始,谦虚廉政之风盛行。如此而言,许多人不免质疑“第一夫人”在已有的前“名人”光环下,是否适合再被大众媒体包装成“时尚达人”。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原因不止一个。首先,中国的第一夫人此行的装束风格没有露出任何招摇或奢侈的成分。尽管少数人可能对其穿着的品牌略知一二,对于外行观察者(本文作者并非时尚达人)此行她展示的服装是纯粹的“中国设计制造”。这与近些年盛行于中国各大都市人们趋之若鹜,对国外奢侈品几近疯狂的崇拜形成鲜明对比。其次,纵观习夫人此行照片,她的衣着审美虽以强调中式元素和传统设计为主,并不乏其特色,尽管设计师不为人所知,但着实反映出其独到的见解。最后,她的风格天然独创,反映出其由内而外的自信,傲然将那些将古奇(Gucci)从头穿到脚的跟风者远远甩在后面。

这些与中国消费经济之间的关联究竟在哪里?在许多消费品行业,正如工业行业,中国并不缺乏生产能力。但近几年,这些领域却面临极其严重的下滑的需求,并已引起了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中国增长奇迹的可持续性的决定因素在于释放家庭和个人的购买力,从而解放一直以来依靠投资作为原动力的GDP增长。

许多国内的政策制定者建议这一结构平稳调整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中央地方政府加大对国内品牌的支持,并协助他们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与成熟的国际品牌竞争时取得优势。前文提到的“彭效应(Peng Effect)”通过第一夫人对国有自主品牌的青睐和自信展示,可协助这些从前不为人知的品牌跻身大型零售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对美国消费者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表明,受访者每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没办法说出至少一个中国著名品牌,尽管他们非常清楚每天购买的产品中大部分是由来自中国的工厂生产加工出来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品牌拥挤的中国国内消费品市场迫使许多中国公司“向外拓展销路”,寻求投资机會,这其中包括对外国竞争品牌的收购。最好的例子,莫过于中国汽车品牌吉利对瑞典沃尔沃汽车的收购。有趣的是,海外许多人直到今天还是會用“那个收购沃尔沃”的公司来代替“吉利”这一原本希望通过收购案而变得响亮的名字。所以,核心挑战之一即如何通过收购吸收“无形资产”,例如其品牌名声和形象,并将这一概念融入更为宽泛的“中国品牌”形象提升之中。

“高瞻远瞩”在这里并没有任何不妥,但如果仅用这一个词概括“彭效应”有失偏颇,还需要从微观上分析:相比之下,有一大批灵活的制造商同时可响应这些变化快、时效性强的风格设计,相比那些标准化,其产品的高端品牌经其固有销售渠道接大单的模式,有极其明显的优势。前者允许设计师们有更多的选择,决定他们将會选择谁作为他们的原型设计其产品。以最近第一夫人出访带热中国设计师的事件为例,未来品牌零售可能會由那些我们现在还不熟悉了解的公司和品牌主导。显而易见,全球大品牌因此面临来自底部的巨大压力,特别是那些小规模制造的相对便宜的产品,现在也可通过新媒体进行大规模宣传造势,并达到意想不到的积极结果。

不过,需求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也就使得“彭效应”对需求的提升变得意义重大:去劝导消费者think small(向小处看,往小处想)。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国的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消费者,对国外品牌有天生的倾向和依赖,且随着其富裕程度,越发根深蒂固。有理由相信,在媒体对习夫人此行装束的关注尘埃落定之时,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消费群体會更加重视量体裁衣的设计,而非追随国际品牌潮流。这对于在国内时装领域一直主导的国际奢侈品牌的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

上一篇:磁性氧化铁下一篇:配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