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课堂研究(共12篇)
自然课堂研究 篇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很大变化。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要求;强调课堂教学既要现向全体,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探寻一种既达到稳定教学质量的目的又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均衡发展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众多教育人士思考和探究的重点,在此背景下,“自然分材教学”做为一种可以“促使后进生上进,优秀生更优,全班学生齐发展”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自然分材教学的概念
自然分材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改进教学,调适师生感情,强化后进生学习信心;实现后进生上进,优秀生更优,全体学生共发展的目标,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自然分材教学的核心是“让教学任务随学生差异自然分化”,即学习任务的多少,由学生的学习水平决定,保证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与速度,让每个学生自然地处于同一条学习道路的不同点上。
二.自然分材教学的实施原则
自然分材指的学习内容是随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快慢而决定,不需要教师人为地去分配,完全是学生自觉的学习行为。它主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继续进步原则
这个原则又称为效率原则,即学生学习要尽可能的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在有效的时间里完成尽可能多的任务,以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学得快的学生不必等待学习慢的学生。以这一原则为基础的教学,没有统一的学习目标或重点,鼓励已经学会的学生去学习更多的内容。
第二、补偿性原则
这个原则又称为兼顾公平原则由于学生们在学习程度、学习效率上存在事实上的差异,有的学生过得快,有的学生学的慢,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形成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因此,为了保证全班共同发展,要对后进生实施相应的补救措施,要给予学困生更多关照,尽可能缩小优生和差生的差距,而不是强的更强、弱的更弱。
三.自然分材教学法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应用模式
(一) 追求“情智相长”
愉悦的心情可以促进记忆与思维活动,而多用脑、勤用脑,则可以有效的愉悦身心。教学中,浓厚的学习兴趣驱使学生刻苦钻研。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感情先行,以情诱智,启智育情。由于自然分材教学要使优生更优、弱生上进、全体学生齐发展。因而对缺乏学习兴趣的弱生要特别关注,要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无论在教学之初,还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设计激发动机,引发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我在讲唐诗《从军行》时,在正式开讲之前,我先向学生们讲解了历史上的“盛唐气象”,然后引入课文,“诗人们渴望戎马边陲,建功立业。你们认真学习,将来也可以参军入伍,像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去建立一番事业”。经过这样渲染情境、调动情绪,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了,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二) 鼓励“智者先行”
自然分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鼓励“智者先行”,已经掌握当下学习内容的学生,要继续下一学习任务,不必等待其它学生。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可以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补救后进生方面。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中,可以提供两种不同深度的教材,一本用于“智者”自学,一本用于教学。例如,教语文课时,我都是准备两种在内容上相近,但在深度上呈递难层次的教材,以备“知者”在掌握当下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推进。但是,有效的知者先行,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督促。因此,教师也要定期对知者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三) 倡导“自学互帮”
学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学会相信学生,并为学生的自学提供良好的指导。其主要方法是: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也可以提供大致思路,要求学生自己形成完整的知识内容逻辑体系。这点无论对于知者还是弱生都适用。互帮是指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互帮对于学生,尤其是弱生而言,非常重要,提高弱生学习信心及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有效的互帮中,要具备如下条件,教师要努力促成,提高效率。一是相对稳定的互帮群体,成员团结,氛围和谐,有得力的负责人。二是有明确的互帮目标和具体的互帮内容。
(四) 保证“一课两上”
前堂课留下的从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后堂课让学生在互批作业时讨论解决。这是自然分材教学与一般教学的重要区别。
在一般教学中,教师总以为每堂课的教学任务都可当场解决。实际上这很难做到。因为许多教学问题只有在课后的作业中才能暴露出来,并且课堂互批有教师现场指导,能及时解答疑难问题或一题多解的问题。
(五) 坚持“抓大放小”
“大”指关键与难点,指大家共同存在的问题;“小”指一般问题或个别学生的问题。这一原理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一般教学强调教师“系统讲解”的观点,代之以“点拨关键”。讲课要直奔重点与难点,不在细枝末节处下工夫;不用公众的时间回答个人或少数人的问题。因面面俱到而削弱关键,抹杀重点的教学是最应忌讳的。
(六) 强化“问题跟踪”
此方法可以分为教师跟踪与学生跟踪。前者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及学习情况等,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指导。后者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定期整理、纠正、复习作业及练习中的错题。在教师跟踪问题的过程中,以一个星期为一个周期,如果在周期结束后,所跟踪的学生发生了明显变化,便可以更换跟踪对象,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教师指导。总之,问题跟踪的实现目标是,督促学生有疑必究、有错必改,从而有效地避免学习上贪多求快、欲速不达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钟文瑜.自然分材与有效教学[C].新课程.2010年第08期
[2]熊川武.自然分材教学的基本原理[C].“自然分材教学”课题学习材料.2006
[3]张欣红.“自然分材教学”与减负增效[J].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第21期
[4]李涛.“自然分材教学”课堂操作模式[J].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
自然课堂研究 篇2
水混合着泥被冲上了田地,这一年正是洪水泛滥的时候。我和爷爷站在田垄之上,放远望去,水光一片。听着爷爷感叹着今年的作物情况,我发现不远处有一条泛着银光、活蹦乱跳的鱼。我大叫到:“爷爷,你看,那里有鱼!”
说罢,我跃跃欲试准备冲向那里,爷爷却拉住我说:“别去,你没有水鞋,一会弄脏了衣服和鞋。再说,这鱼太小了,不值得。”我听了有些气馁和不高兴,没办法只能死死盯住那条还在泥水中挣扎的鱼,它张大嘴,拼命地呼吸着,我想到了三个字“生命力”。但我知道,那条鱼再也不能进入水中了,结局只有死路一条。只见它拼命摆动着身体,鱼尾拍打着地面,将泥浆溅起,不一会它的身上就覆盖上了一层泥浆。它继续向身旁一米多远的小泥潭挪动,像蛇一样S形移动着……我期待着它能生存下来,忽然,它停了下来,我的这个念头又开始消退,我心里暗想道,它快要不行了吧。可是鱼和泥潭之间的距离只差一步之遥。我不禁为它可惜,这条鱼一定是精疲力尽了。可是就在我思考的时候,它猛的一跃,呈现出一条优美的弧线,靠着最后一丝力气跃入泥潭,最终成功抵达了小溪中。我能看见它求生挣扎后留下的痕迹,十分凌乱,但又像勋章一样,展示着它的荣耀。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望了很久,直到听见爷爷叫我的声音,我才离开。
自由课堂 自然生长 篇3
关键词:自由;自然;生长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66-1
这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屠格涅夫的《鸽子》一文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屠格涅夫的《鸽子》一文,读完后思考文中写了怎样的鸽子,并说出理由。
生:白色的鸽子。因为文中说:“宛如一块白色的手帕或是一团白雪”,后面又提到“两块手帕”。
师:说得真好!你是从它的颜色入手的,观察得真棒。还有同学要说吗?
生:勇敢的鸽子。大雷雨快来了,它还在飞翔,显然是一点都不害怕。
生:坚毅的鸽子。大雷雨就要到来了,它为了寻找另外一只鸽子还在飞翔,文中说它“飞着,飞着——老是笔直地飞”。一般来说,大雷雨到来前,鸟儿们往往都会躲起来。
师:你们觉得她说得怎么样?
此时,很多同学的手都高高扬起了,都希望老师能给他们机会来畅谈。
(教师继续教学任务)
生:忠贞的鸽子。对它的伙伴不离不弃,互相救助,让迷失方向的鸽子找到归家的路。
我继续让一些学生进行评价。就在这个时候,坐在最后面的一只小手高高扬起了,我便让他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它们都是孤独的鸽子。因为它们平时都在只顾自己飞,只有危险来临了它们才想到对方。”结果,这位同学的话音刚落,便引发哗然大波,真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我见状顺势让大家小组展开讨论,经过热烈的一番争议,同学们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白了这篇文章写作的深层含义。
柳宗元说种树要“顺木以天以致其性焉尔。”意思是指种树要顺应树的自然规律来实现生长。育人如同植树。然而纵观我们当前的课堂教育,似乎总有牵绊,总会把学生生命成长的自然之性置之其后,于是乎课堂不协之音频频不绝于耳。这样的课堂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手脚,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生命成长必然有所扭曲。新课改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着眼于学生生长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
一、思想的自由:在弹性预设中促使学生思维自由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依靠的是单纯的“预设”操作,即完全按照预设进行教学,课堂势必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学生的思维必定受到局限。这样的课堂对于学生的约束性太强,不可能满足学生生命活动的需求。因此,教师要善于在“预设”的桎梏中寻求解脱,寻找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灵活性的教学程式。新课改也强调,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充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预设”应该保持足够弹性。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多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多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多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要敢于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的“学案”,任由学生们的思维在课堂上自由驰骋,而不是周密细致、一成不变的线性“教案”。这样,学生的生命个体必然会激发出勃发的生机,学生的思维定能够在碰撞中自由驰骋,迈向更深处。学情是无法完全预料的,如案例中学生对于白鸽的孤独的理解就引发了争议,而正由于弹性的预设,教师充分预置时间,做出调整教学顺序的安排,顺势让学生在思维的自由争辩中达成共识,这样的教学彰显了自由、灵活的特性。
二、语言的自由:在自主表达中促成课堂精彩自然生成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放大了自己的作用,话语权更多的是为教师所拥有,一些优秀学生俨然成为了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或“听众”。这种“壶杯”式教育理论必然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可能让课堂充满张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应该赋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让学生自由酣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思维的碰撞中,在“百家”的争鸣中达成正确的认知。这样的课堂,必然会达成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课堂必定会精彩纷呈。从这个教学片段中可以发现,笔者充分关注学生的话语权,用主问题来引导学生自由表达想法,从而在碰撞、争鸣中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使得课堂处处可以呈现精彩。
三、评价的自由:在多元激励中促进学生个性自然生长
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教师的习惯意识,致使在课堂上一直进行着恒久不变的师生评价,甚或一些教师经常用简单的“好”“很好”之类贫乏的语言来维系。这样一种评价模式已然不能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不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学习多少会显得具有功利性。新课程改革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灵动的个体,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发挥他们的作用,多让学生对自己或他人进行评价。学生的评价眼光往往独具魅力,评价语言往往更能激励彼此,更能唤醒并激发彼此间的求知欲望。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够促进他对学习进行反思,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学生间的评价,有助于引发争鸣,从而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这样多样式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共鸣,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能够激励学生促进他们个性自然生长。
自然课堂研究 篇4
一、自然分材教学的基本环节
自然分材教学是课内与课外统一的循环过程, 具体环节如下。
1. 感情调节。
上课伊始, 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期待开始学习。但感情调节活动不止于教学开始环节, 而要贯串教学的整个过程。
2. 反思诊断。
感情调节结束, 学生便分组讨论, 反思前次学习中特别是作业中感到困惑的问题, 相互点拨;然后根据老师提供的参考答案, 互批 (或自批) 作业。
3. 普补分读。
这分两步展开:一是先面向所有需要教师讲解的学生进行教学, 即“普读”。已熟悉教师所讲内容的学生, 不必参与普读, 而应自学其他内容。二是普读结束, 旋即练习, 分出“补读生” (没有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学生) 与非补读生, 后者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前者则开始“补读”。补读就是让补读生上黑板前与教师一起 (或其他形式) 研究疑难, 进行补充性学习。
普读包括“自学、互帮、释疑、反思”。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 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学。
4. 课堂作业。
普读后开始课堂作业。作业做在统一的“习题册”上。待自批 (或互批) 作业后, 学生在习题册的左或右边的空白处标记做错的题。作业总量被严格控制, 所有学生每门学科先限做一套作业 (习题) , 如学有余力, 再做提高性作业。
5. 问题跟踪。
这分学生自己跟踪与教师跟踪。前者即学生自己定期翻阅、思考并纠正在习题册上标记的错题。后者即教师借助“问题跟踪记录”或学生的习题册, 跟踪部分学生的问题 (被跟踪学生叫跟踪对象) 并进行定期指导。
二、自然分材教学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的校本研究
本着这种指导思想, 笔者尝试使用自然分材教学法于中学科学教学, 对所在学校七年级 (2) 班学生进行试验, 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现将大体情况介绍如下。
教学方法:自然分材教学法
测试对象:七年级 (2) 班全体学生
教学内容: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第四节《光和颜色》
收到效果:绝大部分学生能较好掌握本课重难点, 课堂活跃, 学生兴趣高涨, 能主动学习, 效率高,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结论:应用自然分材教学法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具体实验步骤:
1. 互阅作业。
早在上节课下课后, 学生已经拿出了科学资料袋, 上课伊始, 学生拿出最小作业量, 交换作业本, 教师多媒体出示答案, 学生互阅作业, 改好后, 做错之题及正确答案写在纠错本上。这里时间要把握好, 因节而异。
2. 感情调节。
创建情景:我们走进一间暗室, 通常会形容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那怎样才能看到手指呢?通过情景假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的同学可能会回答:开灯、点蜡烛等, 老师继续追问, 为什么?学生会回答, 因为有光。此时老师画龙点睛地指出, 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中。出示课题。
3. 自学提示。
(1) 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这些物体是光源吗?
(2) 小组讨论:光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这个道理? (把现象简单地写在互帮显示板上)
(3) 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吗?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___千米/秒, 在空气中也可以认为是这个速度。
(4) 光年是光在一年中经过的距离, 是_____单位。 (选填“长度”或“时间”)
4. 释疑。
“自学、互帮、释疑、反思”统称为“普补分读”, 在这个过程中落实“知者先行”和“补读帮困”的原则。自学是根据教师提供的自学指导书进行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同一小组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 知者帮助未知者。帮助未知者也是进行知者加速的一个过程。改变“只同桌不同学”的同桌关系, 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趣味化。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与互帮中提出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有重点的讲解, 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 通过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供给学生, 以帮助学生理解、思考、消化。然后进行重点点拨。
5. 反思诊断。
反思指学生反省所学内容与方法, 寻找需进一步质疑之处, 同时寻找巧妙的记忆方法以记住所学内容, 此外, 还要将新学内容与原有学习内容联结成网。对部分学生的积极表现, 笔者都予以充分肯定, 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提出改进意见,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6. 跟踪。
跟踪分教师跟踪和学生跟踪两个环节, 教师跟踪即老师在一个班的优、中、弱生中各抽出1/3学生, 共十几名学生, 跟踪他们的作业正确率、错误订正率, 了解班级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便于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跟踪主要是学生自己要定期或不定期根据最小作业量或知者加速册的内容, 进行思考纠正。同伴可以互相跟踪问对方问题, 也可以根据习题册上的标记出错题集互考对方。
7. 因人作业。
“因人作业”强调的是“因人”, 这是体现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可分最小作业量与知者加速册两个层次。一般学生只需完成最小作业量, 学有余力者则需要再完成知者加速。最小作业量以巩固知识为主, 知者加速册则主要以形成能力为主。
三、我们碰到的困惑与反思
1. 教师、学生适应要有个过程。
自然分材教学法由于与传统的教学法有较大的差异, 教师、学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像我校是初级中学, 学生进入我校就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培训, 学生的学法要有个适应过程。教师也要改变自己几年来的教学方式, 自己讲了十几年的教法一下子要改变, 说真的, 有点困难。
2. 跟踪说易做难, 难在坚持。
自然分材教学法提高学生成绩重点是放在跟踪环节上, 教师跟踪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要跟踪时学生又要上课, 很难找到教师、学生都有时间的时候。特别是我校由于差生大量存在, 家庭教育的缺失, 经常是顾此失彼, 顾得了这几个, 那几个又下滑了。学生跟踪又总有一些学生不是很自觉, 组长也拿他没办法。
3.“零作业批改”缺乏有效监管。
“零作业批改”的确将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工作中解脱了出来, 但人都有惰性, 特别是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 监管措施的不到位, 一些学生几节新课上好之后, 作业本都是空白的!
转眼已进行一个多学期的教学改革实验了, 我们感觉收获很多, 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的方面也很多, 还需要不断探索, 吸取好方法, 结合实际, 做更多的尝试。自然分材教学的教改道路我们一定会走下去, 因为我们坚信, 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会铺满灿烂的阳光。
摘要:自然分材教学法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 并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自然分材教学法是教师让学习任务随学生差异自然分化, 并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研究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 它由“感情调节、反思诊断、普补分读、课堂作业、问题跟踪”五个环节或方面构成, 旨在形成弱生上进、优生更优、全体学生齐发展的局面。通过一年多的亲身实践, 笔者认为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中自然分材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师应依据浙教版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根据教师情况和学生特点, 充分发挥自然分材教学法的优势, 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大自然的课堂作文 篇5
一次,我出去散步,清凉的风轻轻吹拂着,我哼着小曲儿,心情十分自在。突然我发现了一大群黑魆魆的东西在地上爬来爬去,我连忙走过去看个究竟,呀!原来是蚂蚁,这可是个大家庭,足有几千只!我惊呆了,从没有看到这么多的蚂蚁在聚会。我发现了地上有一个苹果核哦,原来它们正在搬运粮食。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简直是沧海一粟,但是如果一群人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力量就会惊人。蚂蚁也是一样,他们想吃苹果核就要把它搬到“屋里”,那一个人怎么搬得动呢?聪明的蚂蚁会动一动头上的触角,就类似于我们打电话给别人,这样,它的伙伴们蜂拥而来,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就能把苹果核移走!
蚂蚁搬运食物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人多力量大,齐心协力,万众一心会移走泰山,大自然真是一位好老师,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让幼儿课堂回归自然 篇6
关键词:大自然 接触 养料 摇篮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171-01
笔者是一个在农村工作过将近20年的幼儿教师,现在来到县城上班,城镇相距不远,给我的感觉是没多少区别,尤其是孩子,年龄又那么小,还不懂什么,可是有一件事让我彻底改变了看法,不得不把我在乡镇的工作经验拿出来试一试。有一天,我拿着麦苗走进教室,一个孩子好奇的问:“老师,你拿韭菜是来包饺子吗?”我当时还没反应过来,这是韭菜吗?是不是我拿错了?我纳闷,城里的孩子真的不认知麦苗吗?以前听说过错把麦苗当韭菜这事,那不是大城市的孩子才会出现这样的事吗?没想到在这小小的县城里也会出现这样的事。结果我一了解。我园的幼儿一进园,整天关在狭窄的铁栏内,教学活动和各类兴趣班的大量开展占据了孩子本来就不长的天真时代。他们根本就接触不到真正的大自然。而教育学家陈鹤琴不是说过这样一句话吗?“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吗?它离我们这么近,我们的老师应尽力去挖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优势,摆脱课堂和书本的限制,走向自然。于是,我下定决心带孩子走出城市,到农村去走走看看,让自然资源走进孩子的视野,走进孩子的生活,让“韭菜事件”彻底离开他们的身边。
三月的一天,我们中四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和家长的陪同下,兴致勃勃的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登山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玩得非常尽兴,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在给大树妈妈,小树娃娃穿新衣的游戏活动中,因为有了身临其境的观山察树看树的游玩感受,各种撕、剪、粘、贴的活动就显得轻松有趣多了。后来开展的很多亲子活动更把我们的活动推向高潮,让孩子和家长兴致高昂,意犹未尽。通过这次活动,笔者得到了很多启示和感受。
1 亲近自然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是自然之子,自然是幼儿生命的摇篮,热爱和亲近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当我们去登山时,我发现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与平时不一样的光芒,那种激动,那种渴望,那种好奇简直不言而喻。那天早晨,孩子们早早就到幼儿园,他们着装整齐,自觉排好队伍,等待出发,可见孩子们是多么渴望和期盼亲近大自然。我们为啥要把他们和大自然隔离开来呢?何不让他们回归到大自然中去。
自然资源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大自然的课堂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千奇百怪的飞鸟虫鱼,这些是城市环境所不能提供的,在大自然里,孩子们可以看到、听到、了解到各种知识和乐趣,这些远远比电视和图画书给他们的更多,大自然教会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和手去探索自然,去发现大自然的秘密,他们趴在草地上去找找地上的蚂蚁或者翻开一块大石头寻找躲在那里面的蛐蛐;闻一闻各种植物的清香……通过与自然的充分接触,能够增强幼儿对于各种生命形式的关注,通过亲自接触和了解鲜活的动物和植物样本,明白生命对于每一物种的重要性。这样使得接触过大自然的孩子能够更加热爱动物,热爱植物,热爱每一种生命形式的物种。孩子们还学会了收集大自然的礼物,收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树叶,捡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捉一些他们平时没见过的小昆虫……这些活动我们不必制定什么计划,却能让孩子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了解到他们未曾接触过的知识。
2 亲近自然能让孩子的意志、情感、品质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我们班小朋友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全班50个孩子,年龄都是3~4岁,之间,在整个活动中,没有一个小朋友要家长帮助的,即使有个别孩子累了,想让家长抱一抱,我们家长都不断鼓励,不断加油,想办法让孩子自己走。
通过这次爬山活动在精神方面孩子们都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懂得怎样去帮助别人,怎样克服困难,怎样去征服自然。而大自然也给了他们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他们前进,前进,再前进。这样孩子们在无形中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相互协作的能力,家长们也懂得怎样去培养孩子们的毅力,不在让孩子在家长的翅膀下成长。
在审美结构方面,能够培养孩子审美情趣,增长审美和创造能力,大自然以其特有的造型,色彩,声音,节奏和动态来锻炼孩子们对美的感受能力,从而使孩子们的意志、情感、品质等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培养。
3 亲近自然能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走出城市的喧哗,观赏自然界的花红柳绿,耳闻黄莺鸣叫,感受树林里的新鲜空气,孩子们欢呼雀跃,在老师的指引下“大自然美吗?我们该怎样保护它?”孩子们能自觉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摇晃小树。即使在手工课之后,也能主动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扔到垃圾筐里。在与大自然的交融过程中,孩子们看到山间的流水清澈见底,快乐的小鱼在碧绿的水草丛中游玩,螺丝在池塘边缓慢的蠕动,孩子们光着脚在水里踩来踩去,他们能感受到城市和乡村的区别,能意识到环保对城市的重要性,他们能感觉到自己就是地球未来的主人,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从而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4 亲近自然能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仔细观察,还会用手去摸,表现出好奇、好学、好问。我特意带孩子们观察了韭菜和麦苗,让他们观察两种植物的形态,颜色。闻闻它们的气味。通过和老师的交流,他们能迅速地区别两种植物。在这一路上,孩子们都很好问。提出好多奇怪的问题:蚂蚁为什么有黑、黄两种颜色?黑蚂蚁是日本人吗?黄蚂蚁是中国人吗?为啥不把“小日本”赶出中国呢?乡村的蚂蚁为啥这么大?城市的蚂蚁为啥那么小?幼儿纷纷讨论开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表达:黑色蚂蚁是外国人,黄色蚂蚁是中国人,乡村蚂蚁没被环境污染所以长得要大些,城市的蚂蚁被环境污染了所以长得要瘦小一些。他们的答问千奇百怪,充分表现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也在渐渐提高。亲近自然不单单是出去玩,而是去学习。回到幼儿园后让他们将活动中的收获展示出来,把标本放在教室里,把手工作品放在幼儿园展览,把他们的见闻说一说,画一画。孩子们表现得非常有成就感,非常喜欢说。
5 亲近自然能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体验亲子同做同乐的感觉。在我们的这次活动中,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包括对我们踏青地点的考察,登山路线的选择,以及我们的游戏活动,无一没有家长的参与。户外活动在一定的广度上唤起了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更深层次的认识,让家长以新的形式介入幼儿教育活动中,从而协调地形成一个综合教育系统。
自然课堂,美好境界 篇7
《珍珠鸟》教学片断:
师:这种生活在澳洲密林中的珍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珍珠鸟非常可爱。
生:我觉得它很胆小, 但熟悉了之后就胆大了。
师:本来胆小的珍珠鸟怎么会胆大了呢?还是让我们看看“我”是如何与珍珠鸟一点点熟悉的。谁来读读“我”的做法?
生: (读) ……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师: (很欣喜地) 三个月后, 那繁茂的绿蔓里发出尖细娇嫩的鸣叫声, 那是——
生:小珍珠鸟。
反思:
在这种学习状态下的老师和学生都是愉悦的、幸福的, 好像行进在一条繁花铺就的小路上, 嗅着芳香, 伴着鸟鸣, 时而淌过淙淙溪水, 时而感受徐徐微风, 他们就这样交谈着、欣赏着, 不知不觉就到达了路的尽头。就连听者也觉得学习时间转瞬即逝, 为结束这温馨动人的学习之旅而惋惜。细细品味, 那课堂如泛着阳光般的温暖, 是那样柔软贴心。怎样让课堂如纯棉般让人亲近呢?我想老师们要在课前和课上下功夫。
课前, 教师要清楚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制订有效的计划, 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小学生喜欢新鲜事物, 对形状、颜色、声音、气味特别敏感。他们好动, 喜欢东看看西摸摸, 当然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他们好胜心强, 受到表扬喜形于色;好学上进, 但遇到困难会畏缩不前。备课时, 老师如果把自己当成一个懵懂的学生, 了解他们的心理世界, 用儿童的眼睛去看待、去寻找, 你就会发现一篇文章到底哪里妙趣横生, 哪些地方对于学生而言显得枯燥无味。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 学生们兴趣盎然、专心致志, 他们会不自觉地产生求知欲, 主动探寻, 所以我们应多结合课文创设情境,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比如, 在教学《登上企鹅岛》时, 我让学生取出直尺, 用手比比“10厘米”多长, “60厘米”就大致知道了。老师边读, 学生边用动作比划:
“这个岛上的成年企鹅一般六十多厘米高, 长着鱼鳞状的羽毛。未成年的只有小猫那么大, 全身是绒毛。它们的躯体呈流线型, 背部黑色, 腹部白色, 对比很鲜明, 走起路来一摇一摆。”
学生边听边用手比着成年企鹅、未成年企鹅大致的高度, 比划着流线型, 还学着企鹅“一摇一摆”, 边听边笑, 兴趣十足。
接下来学生“演一演”:“它们彬彬有礼, 站在远处向我们点头, 像欢迎我们似的。”当我读到“最凶猛的是阿德雷企鹅, 我刚迈进它们的领地, 一只企鹅就尖叫着把我驱逐出境。它们的叫声很像毛驴, 所以又叫驴企鹅”后, 播放声音, 学生听到了驴是怎样叫的。在笑声中我问:“这只企鹅尖叫着驱逐我, 仿佛在说——”
“快出去, 这是我的领地!”
“走开, 不要进入我的地盘!”
……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你喜欢什么企鹅?为什么?”交流之后, 我说:“你看, 彬彬有礼的行为到哪里都受欢迎, 连企鹅也不例外。你喜欢彬彬有礼的人吗?我们班谁平时待人也是彬彬有礼的?”
在“比一比”“演一演”“听一听”“说一说”这样一连串活动下, 学生始终处于高涨的情绪中, 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描述里, 不管是对课文的朗读、理解, 还是交流, 都积极参与, 热切表达, 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在预设教学活动时老师们多想想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怎样让学生专注于学习并学有成效。“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 为学生考虑得越合理, 越全面, 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会越出色。
虽然没有完美的课堂, 但我们所有的准备, 都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理想化。一棵树最终能长多高, 这由它的根多深广决定。对于文本的解读, 再怎么深都不为过。尤其是《珍珠鸟》这一类的文学文本。它立意的深远, 语言的精美, 思想的深邃都给人以启迪、思考。教学这类文章时, 要研读文本, 体会作者的审美情感, 领会作家的创作“意图”。此外, 我们还需要联系作者的时代文化背景, 领会文本的思想深度。之所以这样细致备课, 是因为“我们害怕亵渎了经典, 我们宁可下很大的工夫, 来尽可能距离经典和大师近些, 再近些。”
课上, 对话应成为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 它是一种平等, 一种开放, 一种自由, 一种民主。因为在生动的情境中对话, 所以富有情趣和美感, 时时激发出新意和遐想。在这样的氛围里, 学生想说话, 有话说, 而且留心别人在说什么, 彼此间在构筑伙伴。在这样的氛围里, 师生相互激发, 相互影响, 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在谈话的过程中, 老师既要认真倾听学生说了什么, 又要留心观察其他学生的表现, 也许一个词, 一句话, 一个神情, 一个动作, 在种种信息中敏锐捕捉到与即将进行的学习活动相契合的因素, 顺势而导。
学《麻雀》的时候, 我问:“谁来说说你印象中的麻雀?”
“麻雀长得比较小, 是灰色的, 跳来跳去很可爱。“
“麻雀很机灵, 听到一点声音就飞走了。”
孩子们最可贵的就是有一颗未经蒙尘的童心, 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学完了课文后, 我特意问梁子叶:“这只老麻雀宁可自己死了也要救它的孩子。如果它现在就站在你的手掌心, 你会怎么做?”“我会轻轻抚摸它的身体, 喂它面包屑、饼干末, 它吃饱了以后就让它飞走。”梁子叶郑重其事地说。
让课堂自然生长起来 篇8
一是关注优秀学生的表现,忽视对顽皮学生、学困学生的教育,眼中心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是课堂观众、听众;甚至歧视特殊学生,把他们安排在自以为很合适的座位上,成为“课堂边角料”或“讲台伙伴”,任其“孤芳独放”,这种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的“异样的风景”屡见不鲜。二是重视管教和纪律约束,甚至充斥批评与责备,轻视启发引导与赏识激励,课堂没有笑脸,听不到掌声和笑声,漠视情感的交流。课堂气氛沉闷、紧张。三是以“我”为中心,“满堂讲问”“学术霸权”,以灌输知识为主,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缺乏多向互动、平等对话。“课堂失语”“思维屏蔽”“信息闭塞”等学生主体地位失落的现象十分严重。四是把课堂当作“铁路运输”,学生进了课堂,如同坐了“高铁”,一切都有固定的轨道和预设的程序,直奔考试、直奔分数、直奔答案、直奔终点。学生获得知识、追求真理而经历的过程应该是无限美妙的,但被我们无情地剥夺了。
概言之,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问题的讲解和结果的讨论,追求标准、统一和所谓的“快速”“高效”,忽视了人智的开发、人情的培养、人文的关怀和人性的挖掘。教师“目中无人”“心里浮躁”“急功近利”是造成上述种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呼吁构建人本化的生态课堂,给课堂一点“阳光”“空气”和“水”,让课堂自然生长,让学生在生长的课堂原野上自由快乐地成长。
一、给点“阳光”,让课堂亮堂起来
这里的给点“阳光”主要指给予学生光明和温暖,激励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沿着正确的方向,自主学习,共同探究,收获成功与快乐,让学生的心灵亮堂起来。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内心需要的是教师的赏识和激励,而不是责备和斥骂。课堂有了激励、唤醒和鼓舞,就能给予学生一片光明和温暖,学生才能得到学习的信心和力量,孩子们的脸上才能灿烂无比。具体要做到“注重三个激励”:首先是注重目标激励,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付出艰苦的努力,攀登学习之高峰。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让每个学生体会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成功之乐。其次是赏识激励,始终鼓励学生、肯定学生获取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的、小小的,教师要学会放大优点,激励学生不断进取。通过赏识激励,让课堂有掌声和笑声,有孩子的“童声”和“童见”,课堂自然就会活跃起来,灵动起来。最后是期待激励,即期待着学生每节课有新的发现、新的进步和收获,用期望的眼光与鼓励的语言对待学生,耐心地等待学生的“觉醒”和“领悟”,静听“花开的声音”,期盼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产生。课堂多样的激励,旨在“播撒阳光,润泽心灵”。课堂上教师是师长、是伯乐,成为儿童心中的“神”,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每个学生的心灵就能敞亮起来。
二、净化“空气”,让课堂自由呼吸
这里的“净化空气”就是指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安全自由、民主平等、宽松愉悦、真诚包容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学会做人。师生之间关系和谐融洽,课堂成为可以自由呼吸的“氧吧”,师生在课堂里做“有氧运动”,健康成长。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斥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培养这样良好的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施展作用。”可见,课堂氛围的好坏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教师的课堂处理是严爱有度,把握分寸的,具体要做到“三个正确对待”:首先是正确对待“意外”的问题。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教师预料之外的问题或答案,教师不可置之不理或把它束之高阁,相反,应该感到非常惊喜,呵护儿童的自尊,巧妙地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其次要正确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以及顽皮捣乱行为。把错误当作资源利用,并感谢犯错误的学生所做出的贡献;应该包容学生课堂上调皮捣蛋的行为,决不因为批评这些学生而扼杀了他们的天性和创造性。课堂如同原野,允许学生去驰骋、去折腾,经历风雨和阳光,都是美好的。因为这个过程就是成长。最后是正确对待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搞一刀切,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合理的想法,鼓励学生开放思想,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营造“和而不同”的课堂文化和适合学生生命成长的“空间”。
三、“浇水施肥”,让课堂自然生长
追求轻松自然的深度课堂 篇9
一、寻找合适的话题切入,让学生的知识建构更自然
数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学生对生活的印象和体验,寻找数学与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和背景,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品味数学,在主动探究,最后完成知识的建构。
例如,在“认识公顷”的教学中,我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课件,在图片下面的数据后设置需要填入单位名称的括号,然后与学生进行交流。
师: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物品,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学生填好后组织交流,其中最后一个问题引起了争议)
生1:颐和园的占地面积大约是300平方米。
师:同意吗?(大部分学生表示同意,少数学生表示有不同想法)
生2:我觉得这个单位不合适,我暑假去过颐和园,那里很大,我们走了半天才走完。
师:那你觉得应该填怎样的单位呢?
生2:我觉得是一个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
师:大家觉得他的说法有道理吗?
生3:我赞同他的意见,我也去玩过,那里面的湖面就很大很大,还有很多宫殿和山。
师:平方米也是一个大的面积单位啊。
生4:不够大。
师:为什么?
生4:300平方米只有几个教室那么大,还没有我们的操场大呢。
师:那你们知道或者听说过更大的面积单位吗?
生5:我知道“亩”这个单位,1亩田是很大的,有很多平方米那么大。
生6:我知道“平方千米”这个单位,我国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师:知道得还真不少,看来我们的确需要认识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了。你们知道吗,在计量比较大的面积时我们通常会用“公顷”这个单位。你们有什么想要说的?
生7:什么是公顷?
生8:1公顷有多大?
生9:我想知道1公顷相当于多少平方米。
生10:公顷和亩哪个大?和平方千米比呢?
师:看来大家对这个单位很感兴趣,那么下面请大家自己来向课本学习一下有关公顷的知识。
填写合适的单位是学生常见的问题。借助这样的问题,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面积单位的印象,让他们建立一个面积是用来计量平面或者物体大小的单位的概念。而根据学生的现有认识,他们只掌握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这三种面积单位,在遇到“颐和园的面积是300()”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平方米,但是有些对面积比较敏感的学生是有怀疑的,学生通过与生活中熟悉的操场的面积相比较,得出“300平方米还是太小”的结论,从而促使大家有了需要找到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的强烈动机。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接触公顷这个单位,去尝试在已有面积单位的认识基础上建构公顷的概念,学生的学习就相当自然了。带着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就能从不同角度去学习、认识和挖掘“公顷”的核心内涵。
二、利用适切的问题引领,让学生的认识探索更深刻
除了直觉和环境可以支配学生的知识建构外,教师的引领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在学生思维停滞的时候,在学生意识模糊的时候,在学生差一点就可以捅开窗户纸的时候,教师可以用最适切的问题来引领学生前进的方向。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和交流,学生会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更深的层面来理解问题,从更多元的维度来建构知识体系。
例如,在“认识等式和方程”的教学中,学生在一些具体例子的作用下发现了等式的核心要素是“式子中含有等于号”,而方程的条件是在等式中能找到未知数。可是在随后的“试一试”中,很多学生在连线时将其中的一些方程只跟方程相连,不跟等式相连。其实这里存在明显的认知误区:他们将等式和方程看成并列的关系。于是,我抛出这样一个话题供学生交流: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或者方法来表示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在一段时间的交流之后,很多学生对这两者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了准确的定位。有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示“是等式的不一定是方程,但是方程的一定是等式”。有的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画出大小不同的集合圈来表示等式与方程,中间的小圈表示方程,整个大圈表示等式。这样的图一目了然地显示了两者的包含关系。
如果没有以上的问题引领,一些学生对于这样的两个概念确实是分不清的。而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可以更慎重的思考问题,积极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想,这样的问题就像一把火炬,照亮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向,让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去探索什么,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探索。
三、营造宽松的交流环境,让学生的信息采集更便捷
合作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合作,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对照不同思维方式间的异同来去伪存真。同时,在与别人交流印证的过程中可以第一时间总结出得失,然后取长补短,推动数学认知向深处迈进。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由交流的环境,让他们的信息收集更便捷、更高效。
例如,在“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我出示了这样的问题:一本故事书的定价是9.8元,比一本科技书贵2.4元,科技书定价是多少?学生在找数量关系的时候得出了几种不同的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来列出的方程也大相径庭。比如,有学生列出的方程是9.8-2.4=x,在交流中他们发现这样的方法其实就是以前的数学方法,只是套用了方程的形式。还有的学生列出的方程是9.8-x=2.4,在解这样的方程时他们犯了难,经过充分的交流,学生想到了解决的方法,一种是根据等式的性质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x,这样就将方程变成2.4+x=9.8这样的常规形式,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得出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差,从而解出方程。有了这样的交流做基础,在全班交流的时候许多学生建议我们列出的方程应该尽量避免这两种情况,我想学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一定与他们自己的尝试和经历有关,也是他们真实的体验的展示。事实确实如此,同样的问题在列方程的时候确实有技巧,学习时我们不妨做个有心人,这样能有效地提升我们的解题效率。
数学课堂:让思维自然舒展 篇10
一、回归儿童本位———营造思维自然舒展的环境
1.舒展,要有花苞心态,静待花开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课堂有了“交流”“对话 ”“展示”,其实热闹 的背后更多的是少数优秀学生霸占了话语权,越来越多地侵占了其他学生的思维领地, 使他们成了学习的旁观者。身为教师,面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和教学中的意外,往往等不得,急于以自己的思路推进,拽着、牵着、赶着学生走。教师给予学生的信号越多,学生的思维水平就越低。长此以往, 导致学生思维力的丧失、好奇心的退化、创造力的泯灭。
学习必须伴随着思考,必须经历感知、辨别、比较、概括、内化、压缩、转化、更广泛的迁移乃至创造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思维的生长必须通过自我建构完成,没有人能代替。因而,教要真正地从儿童立场出发,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思维自然舒展的时空,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放松情绪,主动思考,大胆探索、敢于展示、勇于创造。让我们以呵护花苞的心态,慢慢等待花开的时节。
2.舒展 ,要蹲下身 来 ,静心倾听
舒展体现了生命的一种状态:不断生长、不断变化、不断创新,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学生总是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有他们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解释方式和表达方式,他们的想法可能天真、可能拙朴、可能突兀、可能有错……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观察学生,以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审视学习内容,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各种声音,真正走进学生的精神和心灵世界,获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帮助他们找到思维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思维自然舒展的课堂上,教师的静心倾听充满了对生命的关注,让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点燃学生智慧的激情。
二、遵循思维规律———展现思维自然舒展的过程
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领,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思维。
1.找准思维 起点
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规律构成每个学习内容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教”应当基于学生的“学”,找准学生的思维起点,确定“学生现在在哪里”和“学生能够到哪里”,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内驱力。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已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新旧知识之间属于总分关系。学习时,和学生一起回顾: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接着指出,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使学生明白新旧知识间的不同点。然后出示苹果等图,学生利用新旧知识间的相同因素,来操作、推理,最后对一个物体和一堆物体的情况作抽象化处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新知和旧知的共同因素固定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 同时认知结构又由于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而得到发展。
2.把握思维方 向
思维自然舒展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课堂一旦开放,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起来, 往往也会出现方向不明、条理性差、容易受阻的现象,背离探究的方向。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和想法有高度的敏感,能及时疏通学生的思维流程,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有了“2的倍数的特征”的学习,自然会猜想3的倍数的 特征也是 看个位。当学生通过举例、验证否定了自己的猜想而又茫然不知所措时,教师及时站出来指出用眼睛观察很难直接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得寻找新的研究思路。课前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个计数器, 让他们用计数器拨出一些3的倍数,再进行观察研究,看看有什么发现。教师的及时点拨为学生指引了一条新的探究途径,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新的探究活动。
3.掌握思维 方法
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同样,学生在独立思考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思维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合理的思维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如在“3的倍数的特征”的学习中, 学生借助计数器研究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后,教师追问:“有了这个发现,我们能不能就说一个数,在计数器上所用算珠的颗数是3的倍数,它就是3的倍数? ”“你认为下面应该怎么办? ”使学生意识到还要找一些不是3的倍数的数来研究, 体验到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枚举法以及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结论的合理性等。在初步发现规律后,教师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推进:“有了这些研究,你是否认为我们研究出的结论对所有的数都适用? ”及时将数的范围扩大,并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验证初步发现的规律。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要得出结论,只选择某一个特定范围内的数进行研究是有局限的,还需要选取更多的数进行验证。这样的环节不仅让学生收获了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获得了终身有效的探究经验和必要的思维方法。
三、引领思维发展———彰显思维自然舒展的美妙
思维自然舒展的课堂有天真的追问在澎湃, 有审美的直觉在跳跃,有灵动的想象在飞翔。学生在经历数学化历程中热情地体验数学、享受数学和再创造数学,诗意地栖息在思维自然舒展的课堂上。
1.体验独立 思考的价值
课堂教学的本质 不是教 ,而是让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个学生,如果只会理解和接受别人的观点,只会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或者不善于进行独立思考,那么,他是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德国数学家康托尔曾指出:“数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也才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如教学完“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后,有一个学生提出:像4/5和9/10这样的分数,哪个大呢?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建立在通分的基础上的,可“通分”还没学。如果搪塞过去,会影响学生以后提问题的积极性。看着学生疑惑而又期盼的眼神,我决定让他们自己试试!逐渐地,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多数学生想到了画图的方法,画两条一样长的线段, 分别表示出4/5和9/10,从而发现4/5小于9/10。也有个别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发现这两个分数和单位“1”相差一个分数单位,可以通过比较1/5大于1/10, 从而得出4/5小于9/10。还有学生想到了把这两个分数转化成小数再比较。因为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交流中,当自己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时,我看到学生的脸上自然地流露出自豪的成就感。取消告诉,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比什么都重要。
2.享受质疑 思辨的快 乐
学生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里,学生间通过交往获取动力,通过互动得到创生。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在思维碰撞中他们交流不同的观点,彼此之间相互启发、借鉴,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个人观点、个人思维也从集体智慧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在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这时,我放手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边演示边向大家介绍把平行四边形对折再对折,就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反对的学生认为,第一次对折不能重合,说明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第二次再对折,对折的图形已经不是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又有学生认为,第一次对折后只要把对折后的图形转动一下,这两个图形就可以完 全重合。有学生反驳, 轴对称图形只能是对折后两个图形完全重 合 ,不可以将 它们进行 转动……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内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时,让学生像小辩手一样辩一辩、说一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的争论不休,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众多信息相互碰撞交织,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层”走向“深入”,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3.感受优化 思想的魅 力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让学生逐渐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沉淀下来的思维方式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会产生积极影响。当独立解决问题时,学生有灵活选择优化方法的意识和行为。当面对一个不确定的问题情境时,从思维方式的选择、尝试程序的设计与调整,再到用最优化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感受优化思想的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鸡兔同笼问题”这个经典的数学名题,蕴含了画图、列举、假设、方程等丰富的数学思想。我们学校开展了数学思想方法训练课,这一训练内容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一、二年级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三、四年级用列举的方法解决,五、六年级用假设法解决。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一节课突出一种核心思想。五年级教学假设法解决这一内容时,在学生学会假设法之后,让学生回顾一下以前用过的画图、列举的方法,比较三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并说说自己喜欢哪种方法。在对前后方法进行对比、优化的过程中,揭示其内在联系与本质就是“假设”,体会到直接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更简单。
4.演绎自由创 造的精彩
良好的数学学习是富有生命力的、具有自我生长力的活动。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增加,而是智慧的不断开启。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学习,并不是去消化想法 ,而是来创造及再创造想法。”给学生思维自然舒展的时空,就给了学生更多自由创造的机会, 让他们触摸创造的萌芽,积淀更多具有创造潜质和基质的思维经验。
如解决用一副三角板画出15°角的问题,学生大多利用同一顶点的大角减小角 得到15°。有一个 学生说:“可以用一 块三角板 画出15°角。”我很惊讶。他到黑板上先用三角板画出30°角 , 再在三角 板的中间那个三 角形的顶点处轻轻点了一点,然后放下三角板,把两点联结起来,这个角就是15°角。原来三角板上有内外两个三角形,而且相对边所相隔的距离相等,因而里面每个角的顶点正好在外面那个角的平分线上。学生虽然说不出这么多的数学名词和其中的数学定理,但是直观地注意到了三角板上的这个特征,从而轻松地突破了把角平分这一难点。看来,课堂上只要给学生思维自然舒展的时空,课堂上一定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现,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精彩。
追寻真实自然的高效课堂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60-02
一堂数学课就是一段生活,一段老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智慧互动的生命历程。这是特级教师徐斌的“理想的课堂教学”的主要观点之一。的确如此,凸显教学中人的本性,关注人的发展,彰显人性的魅力,这些都是理想数学教育的灵魂和宗旨。褪尽繁华,在真实自然的清风中打造平实、自然的数学课堂,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有效教学的梦想。在此,笔者以徐老师执教的《认识小数》教学片段作粗浅赏析,以再现其“真实自然、动态生成”的教学特色,以及“有效、快乐”的教学境界。
一、融于生活促感悟,平淡之中显神奇
师:同学们,先请大家听一段录音,听完后,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课件播放商品信息:钢笔每支9.8元;书包每个10元;电饭锅每只125元;收音机每台28元;铅笔每支0.9元)
师:谁来说说你听到的商品价格?
学生说。
师:在这些数中你已经学习过了哪些数?
生:10、125、28。
师:你们知道这些数叫什么数吗?
生:整数。
师:哪些数是没有学习过的呢?
生:9.8、0.9。
师: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这些数中间都带有一个点。
师:知道这些数叫什么吗?
生:小数。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小数。
师:关于小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小数?
生:商品的标价上有小数。
生:自动铅笔的笔芯上有小数。
……
【赏析】
这一教学片段彰显了徐老师理想课堂的理念: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有个性、有经验、能发现、能创新的人。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徐老师以展播商品信息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再凸显出记忆中的小数。以商品单价为媒介,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的存在,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经验的激活。“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知道这些数叫什么吗?”让学习更具目的性,也体现了简单、简洁的教学之风。大师的睿智,全部凸显在平淡的话语中。“关于小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小数?”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平淡无奇的密集型问题,形成了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以问促思的教学谋略增添了课堂无限的智慧,令我们眼界大开。
二、操作实践促感悟,平淡之中助建模
师:老师這儿有一把米尺,用这把米尺可以测量课桌面的什么?
生:测量课桌面的长度和宽度。
师:同桌之间相互猜一猜课桌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分米。
(生先估计课桌面的长与宽)
(徐老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米尺图)
(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米尺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
徐老师随学生回答在图上分别标出:1分米、4分米、6分米。
师:如果用米作单位,你们会用分数来分别表示出1分米、4分米和6分米吗?
(学生汇报,教师在黑板上对应板书:米、米、米)
师:刚才我们用整数和分数分别表示出课桌面的长与宽,小数离我们已经不远啦!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板书:0.1米)
师:猜猜这个点前面的0可能表示什么?
生:我觉得可能表示10。
生:0可能表示没有满1米。
……
【赏析】
“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这个理念在教学片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的操作、思考、辨析活动无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刻意的引导,而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尽管有不完善之处,徐老师都能坦然处之,让学生议论开来,利用思辨的机制促进学生感悟认知的由来,促进学生对学习的领悟和深化。“小数离我们已经不远啦!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开启了学生的思维,让所有的人的思维都活起来,让智慧和灵性充盈着课堂。
三、依托真实促思考,平实之中促建构
师:对!这个小数表示的长度其实与整数、分数表示的长度是一样的。照这样,4分米表示几个0.1米呢?
生:4个0.1米。
师:那6分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学生回答后,依次板书:0.4米、0.6米)
师:现在,用小数表示你刚才测量的课桌的长和宽是多少呢?
生:课桌长0.6米,宽0.4米。
师:通过测量,又找到了不少小数。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分数来找到小数。回头看看我们的学习过程,想想“小数会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呢?
生:分母都是10,分子是几,就可以表示为零点几。
……
【赏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徐老师以米尺为媒介,让学生在看中悟出分米与米的关系;用整数、分数和小数三者都表示同一个长度为切入口,让学生领悟小数的本质,把准小数的基本结构。这个过程自然简单,却更具睿智,实现了静止知识动态化、直观化的学习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呼吸、思维飞翔的精神乐园。
有效的课堂追求简单和实用,互动的课堂讲求对话和共享,生成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徐老师以其高超的教学技艺、大师的睿智把数学知识在简单的引领中娓娓道来,给学生以灵魂的震撼,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平实中激情得到飞扬,思维获得腾飞。以平实为基础、以人为核心,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必将成为数学课堂教学最美丽的风景。
自然课堂研究 篇12
一、情境创设是有效课堂的起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 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走入语文的自由王国。”只有让学生沉浸在有声有色中, 才能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作者构筑的情感殿堂, 探知文本蕴含的真谛, 从而充分领略和享受作者的忘情诉说和审美构架。在教八年级的《再别康桥》时, 除了对优美的文字和画面进行赏析之外, 我配了一首《柔板》的音乐, 在悠扬的乐曲声中, 学生进入了情境, 伴随着音乐的脚步, 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尤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的朗诵让人如痴如醉。同样在教《沁园春雪》时, 我选了一首钢琴曲, 在激情昂扬的乐曲声中学生领略了一代领袖毛泽东的伟人气魄和开阔的胸襟。通过创设音乐情境,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诗词的兴趣, 也能促进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悟和理解。
二、对话互补是有效课堂的基础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 更是一种师生关系。我们的课堂仍存在着不平等的对话现象:对话机会不等。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 课堂上出类拔萃者风光尽显, 而教师却无意中剥夺了“弱势群体”的发言权, 这显然有失公正。长期以往, 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何来课堂上个性之花的绽放?教师话语霸权严重, 忽略倾听也影响了对话的顺利实施。教师拘泥于教参, 只关注预设, 对于课堂生成资源却视而不见, 对于学生的回答缺乏有效评价, 难以捕捉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 错失了师生、生生之间互相补充、互相提高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有效对话体现在:人人机会均等, 还弱势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学会倾听, 善于倾听, 让师生彼此在对话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文本解读是有效课堂的关键
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根本, 是作者主体对社会生活客体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对事物的认识态度和方法, 使学生能更正确、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意义。语文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去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去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当下我们的语文课“语文味”似乎淡了些, 取而代之的是浮光掠影般地粗读和多样化的活动, 文本的深入解读被忽略, 喧闹、开放的背后却是学生阅读思考能力的弱化, 粗糙的教学设计贻害无穷。只有抛弃浮华、追求实效, 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落到实处。初读《石榴》, 我们似乎很容易把握作者对石榴的描述。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上, 我并没有在开始介绍作者时把写作背景一并引出, 而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学生交流预习成果时提到写作背景了我就顺势予以补充, 有一个班级之前没提到, 于是我安排在赏析了石榴枝叶、花朵、果实之美之后, 借着作者对石榴的感情引发文章主题的思考, 此时, 学生展示预习时对相关背景的了解或教师出示相关资料, 再结合着文中的关键句, 探究文章的主题:借石榴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 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 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 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为介绍而介绍, 根据课堂需求, 发挥课外资源, 自然呈现, 满足学生求知需求的提供才是有效的提供。只有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品味作品的丰厚意蕴, 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文本资源, 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 才能有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提升运用母语的能力。
四、人文关怀是有效课堂的灵魂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语文教学自然也承载着心灵教育的神圣使命。《语文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的地位, 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 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语文的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沿着文本语言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精神高地的过程, 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感情的过程, 同时也就是文本语言积淀为学生素养的过程。在《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沉浸式阅读, 体悟作者超越个体生命的悲苦, 直面困顿人生的精神。学生浸润在繁茂的紫藤萝花瀑间, 享受情感的沐浴和精神的感怀。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师生穿行在芳香馥郁的语言密林, 倾听先贤智者的足音, 彼此进行着真诚的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同时, 他们又被源自文本的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时, 语文教学才达到了最高境界。《背影》这一课中, 处处洋溢着父子间深沉的感情, 但学生难以体会, 原因在于他们缺少作者的生活经历, 再加上都是独生子女, 平时对于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习以为常。因此, 在教学中, 每当分析到父亲蹒跚的为“我”买橘的背影时, 我常常动情的向学生讲述我的父母对我的关心, 还把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父爱无声》读给学生听。通过这些故事, 学生很快明白, 父亲的爱像大海一样深沉, 需要用心去体会。在我的引导下, 学生们纷纷站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 有的同学甚至泣不成声, 这是真情的流露, 同时也折射出语文课的独特魅力。只有关注生命体验, 语文教学才会焕发活力, 为学生生命铺就最温暖、最纯净的底色。
总之,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 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教学要根据教材,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 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 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文本, 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 真情演绎文本内涵, 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
【自然课堂研究】推荐阅读:
自然课堂10-23
自然观察课堂07-20
自然课堂论文10-19
《敬畏自然》课堂实录10-12
课堂的作文:自然,便是课堂-600字11-07
数学课堂自然教学论文10-09
优化自然课堂教学建议10-25
大自然的景物课堂作文08-26
自然课堂“四环节”教学模式10-14
浅谈小学自然常识课堂教学中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