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课堂

2024-10-23

自然课堂(通用12篇)

自然课堂 篇1

好的课堂让人感觉亲切、自然、轻松。课堂上洋溢着快乐、自在的氛围,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饶有兴趣地听着, 投入地朗读着, 认真地回答着。根据作者的思想和语言, 学生和老师一起交流, 共同走进文字描述的美好境界里, 实现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真正的对话。这是我在听一位教师执教《珍珠鸟》一课时的感受。

《珍珠鸟》教学片断:

师:这种生活在澳洲密林中的珍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珍珠鸟非常可爱。

生:我觉得它很胆小, 但熟悉了之后就胆大了。

师:本来胆小的珍珠鸟怎么会胆大了呢?还是让我们看看“我”是如何与珍珠鸟一点点熟悉的。谁来读读“我”的做法?

生: (读) ……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师: (很欣喜地) 三个月后, 那繁茂的绿蔓里发出尖细娇嫩的鸣叫声, 那是——

生:小珍珠鸟。

反思:

在这种学习状态下的老师和学生都是愉悦的、幸福的, 好像行进在一条繁花铺就的小路上, 嗅着芳香, 伴着鸟鸣, 时而淌过淙淙溪水, 时而感受徐徐微风, 他们就这样交谈着、欣赏着, 不知不觉就到达了路的尽头。就连听者也觉得学习时间转瞬即逝, 为结束这温馨动人的学习之旅而惋惜。细细品味, 那课堂如泛着阳光般的温暖, 是那样柔软贴心。怎样让课堂如纯棉般让人亲近呢?我想老师们要在课前和课上下功夫。

课前, 教师要清楚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制订有效的计划, 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小学生喜欢新鲜事物, 对形状、颜色、声音、气味特别敏感。他们好动, 喜欢东看看西摸摸, 当然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他们好胜心强, 受到表扬喜形于色;好学上进, 但遇到困难会畏缩不前。备课时, 老师如果把自己当成一个懵懂的学生, 了解他们的心理世界, 用儿童的眼睛去看待、去寻找, 你就会发现一篇文章到底哪里妙趣横生, 哪些地方对于学生而言显得枯燥无味。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 学生们兴趣盎然、专心致志, 他们会不自觉地产生求知欲, 主动探寻, 所以我们应多结合课文创设情境,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比如, 在教学《登上企鹅岛》时, 我让学生取出直尺, 用手比比“10厘米”多长, “60厘米”就大致知道了。老师边读, 学生边用动作比划:

“这个岛上的成年企鹅一般六十多厘米高, 长着鱼鳞状的羽毛。未成年的只有小猫那么大, 全身是绒毛。它们的躯体呈流线型, 背部黑色, 腹部白色, 对比很鲜明, 走起路来一摇一摆。”

学生边听边用手比着成年企鹅、未成年企鹅大致的高度, 比划着流线型, 还学着企鹅“一摇一摆”, 边听边笑, 兴趣十足。

接下来学生“演一演”:“它们彬彬有礼, 站在远处向我们点头, 像欢迎我们似的。”当我读到“最凶猛的是阿德雷企鹅, 我刚迈进它们的领地, 一只企鹅就尖叫着把我驱逐出境。它们的叫声很像毛驴, 所以又叫驴企鹅”后, 播放声音, 学生听到了驴是怎样叫的。在笑声中我问:“这只企鹅尖叫着驱逐我, 仿佛在说——”

“快出去, 这是我的领地!”

“走开, 不要进入我的地盘!”

……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你喜欢什么企鹅?为什么?”交流之后, 我说:“你看, 彬彬有礼的行为到哪里都受欢迎, 连企鹅也不例外。你喜欢彬彬有礼的人吗?我们班谁平时待人也是彬彬有礼的?”

在“比一比”“演一演”“听一听”“说一说”这样一连串活动下, 学生始终处于高涨的情绪中, 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描述里, 不管是对课文的朗读、理解, 还是交流, 都积极参与, 热切表达, 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在预设教学活动时老师们多想想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怎样让学生专注于学习并学有成效。“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 为学生考虑得越合理, 越全面, 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会越出色。

虽然没有完美的课堂, 但我们所有的准备, 都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理想化。一棵树最终能长多高, 这由它的根多深广决定。对于文本的解读, 再怎么深都不为过。尤其是《珍珠鸟》这一类的文学文本。它立意的深远, 语言的精美, 思想的深邃都给人以启迪、思考。教学这类文章时, 要研读文本, 体会作者的审美情感, 领会作家的创作“意图”。此外, 我们还需要联系作者的时代文化背景, 领会文本的思想深度。之所以这样细致备课, 是因为“我们害怕亵渎了经典, 我们宁可下很大的工夫, 来尽可能距离经典和大师近些, 再近些。”

课上, 对话应成为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 它是一种平等, 一种开放, 一种自由, 一种民主。因为在生动的情境中对话, 所以富有情趣和美感, 时时激发出新意和遐想。在这样的氛围里, 学生想说话, 有话说, 而且留心别人在说什么, 彼此间在构筑伙伴。在这样的氛围里, 师生相互激发, 相互影响, 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在谈话的过程中, 老师既要认真倾听学生说了什么, 又要留心观察其他学生的表现, 也许一个词, 一句话, 一个神情, 一个动作, 在种种信息中敏锐捕捉到与即将进行的学习活动相契合的因素, 顺势而导。

学《麻雀》的时候, 我问:“谁来说说你印象中的麻雀?”

“麻雀长得比较小, 是灰色的, 跳来跳去很可爱。“

“麻雀很机灵, 听到一点声音就飞走了。”

孩子们最可贵的就是有一颗未经蒙尘的童心, 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学完了课文后, 我特意问梁子叶:“这只老麻雀宁可自己死了也要救它的孩子。如果它现在就站在你的手掌心, 你会怎么做?”“我会轻轻抚摸它的身体, 喂它面包屑、饼干末, 它吃饱了以后就让它飞走。”梁子叶郑重其事地说。

如此, 学习过程丝丝入扣, 连环绵密, 是不可割断的整体, 再加上我们用尊重、悦纳连接, 用爱和包容钩织, 这其中充盈着学生、老师、作者的体会和情感, 所以让人流连其中。自然的课堂首先是令人身心舒服的, 共同经历和享受着美好的课堂, 谁不喜欢这样的课堂呢?

自然课堂 篇2

“首先,我们欢迎两位特级教师!”只听小主持人用响亮的声音介绍着,“啪啪啪!”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着。哇!只见许校长一袭白纱裙,条纹衬衫,一副安详、慈爱的面孔。花白的卷发,厚厚的眼镜,写满皱纹的脸上,依旧满面春光。而盛老师微微上卷的黑发,白色衬衫,黑裤子,一副黑框眼镜很和蔼的样子。

经过同学们的精彩演出,许特要给我们讲故事啰!我怀着一颗开心的心情,静静地听着……

“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个叫刘晓东的学生。”许老师开始绘声绘色地讲着,“那年,我们班组织去户外野炊,要自己烧水、烧饭,过了一会儿,刘晓东和同学学门一起递给我一碗满满的白米饭,上面还顶着一个金黄的荷包蛋,因为当时蛋很少,我连忙挥挥手,说你们吃吧,你们吃吧!同学们却一直用手指指着下面,说你吃,你吃!我拗不过他们,只好一口一口地吃下去,吃到下面,咦?怎么有地雷?硬硬的,我一看,是个咸鸭蛋,后来我知道,是那个天天惹我生气,每天被我批评的刘晓东给我的,虽然蛋很咸很咸,但我还是一口一口地把它吃下去,觉得这是我一生中最好的咸鸭蛋!”故事刚说完,许校长微笑了,仿佛心里很快乐,很感动。

随着盛老师也给我们讲了他小时候的四季和童年玩耍的快乐,也给我们传授一些学习方法,我们收获满满。

让课堂“简约、自然”起来 篇3

一、情景创设

1.实验。揭示相关联的量。

教师做手摇发电实验,转速由慢到快,灯泡也由暗到亮,反复几次,学生观察并回答。

⑴通过实验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生:“转速快、灯泡亮,转速慢、灯泡暗。说明了灯泡的亮度和转速有关系。”

⑵像这样的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变化、也随着变化。

⑶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两种量也是相关联的量。

学生举例。

二、整体揭示,引入新课

出示3个表格

这些表中的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吗?为什么?生:“是相关联的两种量,因为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变化了。”

三、揭示正比例意义

1.这两种量的变化有规律吗?有什么样的规律?

生:“第一个表中路程除以时间都得到80,例如80÷1=80,160÷2=80等。”师:“这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了路程除以时间的商总是不变的。”师:“是任意一个路程的数据除以任意一个时间的数据都是不变的吗?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该怎么說?”引导学生得出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商总是一定的。

2.其他两个表中的两种量也是这样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并分析。生:“第二个表中的数量和总价也是这样的关系,第三个表听课人数和凳子张数不是这样的关系。”师:“前两个表中的两种量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讨论分析,引导学生逐步得出正比例的意义。

从古至今,人们都从自然中获得思想、获得方法,成就了许许多多的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自然是一种和谐,是一种完美,它不需要太多的装扮、不需要太多的雕饰,朴实却让人倾倒。那么,我们的课堂是否也可加以借鉴呢?答案是肯定的。记得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那么我想,如果我们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研究,就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下面我就自己上的正比例的意义一课谈谈自己的感受。

上面是我教学开始的基本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通过学生观察发电机的摇动快慢与灯泡发光的亮度,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它们两者是有关系的,教师随即点出像这样摇动速度发生变化,灯泡亮度也发生变化,我们就说摇动速度和发光亮度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教,只需要点,而学生在自悟的基础上,一点就自然通了。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举例,像这样的相关联的两种量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吗?学生通过刚才的实验体验,举出了各种各样的例子,并通过举例,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什么叫相关联的两种量。随后,教师整体出示3个表,让学生观察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学生就能很自然地进行判断。因为他们能看到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同时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想到,这种变化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规律?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学生研究的方向和动力,顺应了学生的需要。教师(或者学生)适时提出这个问题,就显得很自然。同样,学生接下去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很自然,通过研究后得出的结果自然也是学生自主探究所得,学生亲身经历了过程。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认为新课程提出让学生经历过程,掌握方法,正是因为“自然”,我们可以通过告诉方法进行教学,比如概念、公式等,学生也能通过告诉的结果解决一些问题。但他们所没有的是探索能力、分析能力,也就没有了创新的能力。那么就这样的学生来说,只能是重复前人发现的执行者,遵从指令的机器人。又怎么能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呢?只有像上面的教学过程那样,通过一种情景的创设,学生自然而然进行一系列的思考研究活动,并且是学生自己想要去研究、去探索,甚至向什么方向去研究都很明确,不需要教师去指使,去强求。这样的自然而然在我们的课堂更多一些,我们的课堂就更自然一些,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的机会就更多一些,能力就更强一些,我们离新课程就更近一些,走的就更远一些,更深一些。

让课堂自然生长起来 篇4

一是关注优秀学生的表现,忽视对顽皮学生、学困学生的教育,眼中心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是课堂观众、听众;甚至歧视特殊学生,把他们安排在自以为很合适的座位上,成为“课堂边角料”或“讲台伙伴”,任其“孤芳独放”,这种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的“异样的风景”屡见不鲜。二是重视管教和纪律约束,甚至充斥批评与责备,轻视启发引导与赏识激励,课堂没有笑脸,听不到掌声和笑声,漠视情感的交流。课堂气氛沉闷、紧张。三是以“我”为中心,“满堂讲问”“学术霸权”,以灌输知识为主,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缺乏多向互动、平等对话。“课堂失语”“思维屏蔽”“信息闭塞”等学生主体地位失落的现象十分严重。四是把课堂当作“铁路运输”,学生进了课堂,如同坐了“高铁”,一切都有固定的轨道和预设的程序,直奔考试、直奔分数、直奔答案、直奔终点。学生获得知识、追求真理而经历的过程应该是无限美妙的,但被我们无情地剥夺了。

概言之,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问题的讲解和结果的讨论,追求标准、统一和所谓的“快速”“高效”,忽视了人智的开发、人情的培养、人文的关怀和人性的挖掘。教师“目中无人”“心里浮躁”“急功近利”是造成上述种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呼吁构建人本化的生态课堂,给课堂一点“阳光”“空气”和“水”,让课堂自然生长,让学生在生长的课堂原野上自由快乐地成长。

一、给点“阳光”,让课堂亮堂起来

这里的给点“阳光”主要指给予学生光明和温暖,激励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沿着正确的方向,自主学习,共同探究,收获成功与快乐,让学生的心灵亮堂起来。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内心需要的是教师的赏识和激励,而不是责备和斥骂。课堂有了激励、唤醒和鼓舞,就能给予学生一片光明和温暖,学生才能得到学习的信心和力量,孩子们的脸上才能灿烂无比。具体要做到“注重三个激励”:首先是注重目标激励,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付出艰苦的努力,攀登学习之高峰。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让每个学生体会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成功之乐。其次是赏识激励,始终鼓励学生、肯定学生获取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的、小小的,教师要学会放大优点,激励学生不断进取。通过赏识激励,让课堂有掌声和笑声,有孩子的“童声”和“童见”,课堂自然就会活跃起来,灵动起来。最后是期待激励,即期待着学生每节课有新的发现、新的进步和收获,用期望的眼光与鼓励的语言对待学生,耐心地等待学生的“觉醒”和“领悟”,静听“花开的声音”,期盼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产生。课堂多样的激励,旨在“播撒阳光,润泽心灵”。课堂上教师是师长、是伯乐,成为儿童心中的“神”,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每个学生的心灵就能敞亮起来。

二、净化“空气”,让课堂自由呼吸

这里的“净化空气”就是指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安全自由、民主平等、宽松愉悦、真诚包容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学会做人。师生之间关系和谐融洽,课堂成为可以自由呼吸的“氧吧”,师生在课堂里做“有氧运动”,健康成长。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斥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培养这样良好的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施展作用。”可见,课堂氛围的好坏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教师的课堂处理是严爱有度,把握分寸的,具体要做到“三个正确对待”:首先是正确对待“意外”的问题。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教师预料之外的问题或答案,教师不可置之不理或把它束之高阁,相反,应该感到非常惊喜,呵护儿童的自尊,巧妙地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其次要正确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以及顽皮捣乱行为。把错误当作资源利用,并感谢犯错误的学生所做出的贡献;应该包容学生课堂上调皮捣蛋的行为,决不因为批评这些学生而扼杀了他们的天性和创造性。课堂如同原野,允许学生去驰骋、去折腾,经历风雨和阳光,都是美好的。因为这个过程就是成长。最后是正确对待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搞一刀切,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合理的想法,鼓励学生开放思想,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营造“和而不同”的课堂文化和适合学生生命成长的“空间”。

三、“浇水施肥”,让课堂自然生长

大自然的课堂作文 篇5

一天,我看见了一只小小的甲虫,竟然沿着墙向上爬,我不禁在心里嘲它:真是不自量力,你这个小小的甲虫怎么可能爬到这面墙的顶上呢!但它面对困难并没有退却,而是知难而进很快,我便不再嘲笑它,不再看不起它了。

它沿着墙壁十分艰难地往上爬着,这时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那只甲虫一次又一次地从墙面上摔了下来,它虽然差点粉身碎骨,但它仍然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站了起来,继续向这座“大山”的顶峰攀去。

过了一会儿,老天似乎也被它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给感动了,风一下子就溜得无影无踪了。看着这小得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的甲虫,我便被它的这种勇敢,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折服。我不禁感慨:这只小小的甲虫实在是太勇敢了!在我们人类当中,能有多少个这样的勇士呢?

十分钟过去了,甲虫最后登上了那座对于它来说无比巨大的“山峰”。

让我们做一个勇敢的,做事持之以恒的人吧。

追寻自然的语文课堂 篇6

叶圣陶先生讲过一段话,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小学语文自然课堂应该是一派什么样的景象?我在思考着,也在描绘着。如今,我对小学语文自然课堂的设想可以用四个词语来表示:趣味横生、其乐融融、智慧启迪、和谐共生。课堂是一个智慧、和谐、平等对话的场所,就像家庭一样,所有的成员围绕一个主题在平等、开放、自由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和碰撞,这样的课堂是自然的、充满温情的,也是充满教育的浸润力和感染力的。

一、在团队合作中寻方向

名师不是“独行侠”的代名词,而应是引领一个团队成长的向导。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意义在于:这个团队必须是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和课程发展的研究者,是小学语文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思考者与实践者,是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推广和引领的先驱者,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方向的探索者。工作室成立伊始,我就开始思考我们这个团队的研修方向。人无完人,课无完课,任何一节课中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进行思考和调整的,只有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问题,我们的研究与实践才有价值。“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工作室的研究方向。在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工作室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从铜陵市映湖小学黄美娥老师执教公开课《这片神圣的土地》开始,我们这个团队踏上了语文教学的寻梦与践行之路。工作室的每一位老师在自己的学校和地区都小有名气,不少老师本来就被称为名师,但在这个团队之中,我们重新整装待发。我们接连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名家面对面”让我们见识了名家们的睿智与境界;“真语文高峰论坛”让我们领略了大师的风范与魅力;“徽派名师联盟”让我们感受了名师的才华与风采。每次活动中,看到老师们幸福的笑容,我也被深深地感染着,为大家的点滴进步感到欣慰。

二、在徽商文化里寻变革

明清时期的徽商,因为怀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结伴走出徽州,走向世界。他们身上隐含着一种变革的精神,这种精神启发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自己,寻求个人风格的蜕变,追求更高的境界。我们要有变革的勇气、变革的能力、变革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才会有持续的吸引力。在“名师论道——相约铜都”活动中,一位香港老师执教《包拯审石头》一课,上课伊始即直奔语言文字的本质,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表演和发挥,老师问得少,学生说得多。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思考,一节课似乎变成了一个剧本创作的舞台,课堂气氛和谐而灵动。反观我们的教学,不正是需要这样的变革吗?课堂上,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每个人都能在课堂中积极参与活动,找到自己的舞台。

三、在江河文化中寻激情

大江大河的激情,有的时候显露在表面上,也有的时候表面平静,但内部潜流涌动。语文教学中,老师的表现也分两种,有的老师课堂语言激情奔放,有的老师只是使用平实的语言。我相信,不论是哪种风格,只要教者真正深入理解了文本,他的内心一定会涌起波浪,绝对不会心若止水。一节打动人的课,不一定表面上激情澎湃,但教者在内心深处一定有着饱满的情绪。所以,在解读教材时,在走进课堂之前,我们要先问问自己:这篇课文有没有感染我,是否触发我的情感?吴福雷老师在工作室“教真语文,打造自然高效课堂”活动中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他以精彩的朗读、澎湃的激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文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吴老师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才是品味语言文字背后的激情,以及如何引领学生走进经典著作,体会语言的魅力。

四、在传统文化中寻人性

一节好课,一定是有文化味儿且包含人性情感的。课堂是人与人之间智慧的对话,老师应该放下身段,让学生体会人性的温暖。贾志敏老师执教《爸爸的老师》一课,当讲到“鞠躬”的时候,先是讲了过去的礼节,对有文化的人或者长辈才鞠躬。可是,当课堂交流环节,一个学生出现精彩的回答时,贾老师给他深深地鞠了一躬,顿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细细回味起来,其实贾老师在前边的教学中对于人性有了充分的诠释,这件事看似发生得突然,却又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这是一个闪耀着人性光芒的课堂,更是我们所追寻的自然的课堂。

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伴随着成员们的成长,工作室各项工作成绩斐然。从这里,走出了两位区级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十余人次获得市级以上教学比赛一等奖,五位教师在省级教学展示活动中执教示范课和观摩课,工作室成员发表各类文章十余篇。

追求轻松自然的深度课堂 篇7

一、寻找合适的话题切入,让学生的知识建构更自然

数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学生对生活的印象和体验,寻找数学与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和背景,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品味数学,在主动探究,最后完成知识的建构。

例如,在“认识公顷”的教学中,我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课件,在图片下面的数据后设置需要填入单位名称的括号,然后与学生进行交流。

师: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物品,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学生填好后组织交流,其中最后一个问题引起了争议)

生1:颐和园的占地面积大约是300平方米。

师:同意吗?(大部分学生表示同意,少数学生表示有不同想法)

生2:我觉得这个单位不合适,我暑假去过颐和园,那里很大,我们走了半天才走完。

师:那你觉得应该填怎样的单位呢?

生2:我觉得是一个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

师:大家觉得他的说法有道理吗?

生3:我赞同他的意见,我也去玩过,那里面的湖面就很大很大,还有很多宫殿和山。

师:平方米也是一个大的面积单位啊。

生4:不够大。

师:为什么?

生4:300平方米只有几个教室那么大,还没有我们的操场大呢。

师:那你们知道或者听说过更大的面积单位吗?

生5:我知道“亩”这个单位,1亩田是很大的,有很多平方米那么大。

生6:我知道“平方千米”这个单位,我国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师:知道得还真不少,看来我们的确需要认识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了。你们知道吗,在计量比较大的面积时我们通常会用“公顷”这个单位。你们有什么想要说的?

生7:什么是公顷?

生8:1公顷有多大?

生9:我想知道1公顷相当于多少平方米。

生10:公顷和亩哪个大?和平方千米比呢?

师:看来大家对这个单位很感兴趣,那么下面请大家自己来向课本学习一下有关公顷的知识。

填写合适的单位是学生常见的问题。借助这样的问题,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面积单位的印象,让他们建立一个面积是用来计量平面或者物体大小的单位的概念。而根据学生的现有认识,他们只掌握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这三种面积单位,在遇到“颐和园的面积是300()”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平方米,但是有些对面积比较敏感的学生是有怀疑的,学生通过与生活中熟悉的操场的面积相比较,得出“300平方米还是太小”的结论,从而促使大家有了需要找到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的强烈动机。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接触公顷这个单位,去尝试在已有面积单位的认识基础上建构公顷的概念,学生的学习就相当自然了。带着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就能从不同角度去学习、认识和挖掘“公顷”的核心内涵。

二、利用适切的问题引领,让学生的认识探索更深刻

除了直觉和环境可以支配学生的知识建构外,教师的引领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在学生思维停滞的时候,在学生意识模糊的时候,在学生差一点就可以捅开窗户纸的时候,教师可以用最适切的问题来引领学生前进的方向。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和交流,学生会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更深的层面来理解问题,从更多元的维度来建构知识体系。

例如,在“认识等式和方程”的教学中,学生在一些具体例子的作用下发现了等式的核心要素是“式子中含有等于号”,而方程的条件是在等式中能找到未知数。可是在随后的“试一试”中,很多学生在连线时将其中的一些方程只跟方程相连,不跟等式相连。其实这里存在明显的认知误区:他们将等式和方程看成并列的关系。于是,我抛出这样一个话题供学生交流: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或者方法来表示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在一段时间的交流之后,很多学生对这两者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了准确的定位。有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示“是等式的不一定是方程,但是方程的一定是等式”。有的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画出大小不同的集合圈来表示等式与方程,中间的小圈表示方程,整个大圈表示等式。这样的图一目了然地显示了两者的包含关系。

如果没有以上的问题引领,一些学生对于这样的两个概念确实是分不清的。而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可以更慎重的思考问题,积极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想,这样的问题就像一把火炬,照亮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向,让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去探索什么,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探索。

三、营造宽松的交流环境,让学生的信息采集更便捷

合作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合作,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对照不同思维方式间的异同来去伪存真。同时,在与别人交流印证的过程中可以第一时间总结出得失,然后取长补短,推动数学认知向深处迈进。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由交流的环境,让他们的信息收集更便捷、更高效。

例如,在“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我出示了这样的问题:一本故事书的定价是9.8元,比一本科技书贵2.4元,科技书定价是多少?学生在找数量关系的时候得出了几种不同的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来列出的方程也大相径庭。比如,有学生列出的方程是9.8-2.4=x,在交流中他们发现这样的方法其实就是以前的数学方法,只是套用了方程的形式。还有的学生列出的方程是9.8-x=2.4,在解这样的方程时他们犯了难,经过充分的交流,学生想到了解决的方法,一种是根据等式的性质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x,这样就将方程变成2.4+x=9.8这样的常规形式,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得出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差,从而解出方程。有了这样的交流做基础,在全班交流的时候许多学生建议我们列出的方程应该尽量避免这两种情况,我想学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一定与他们自己的尝试和经历有关,也是他们真实的体验的展示。事实确实如此,同样的问题在列方程的时候确实有技巧,学习时我们不妨做个有心人,这样能有效地提升我们的解题效率。

数学课堂:让思维自然舒展 篇8

一、回归儿童本位———营造思维自然舒展的环境

1.舒展,要有花苞心态,静待花开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课堂有了“交流”“对话 ”“展示”,其实热闹 的背后更多的是少数优秀学生霸占了话语权,越来越多地侵占了其他学生的思维领地, 使他们成了学习的旁观者。身为教师,面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和教学中的意外,往往等不得,急于以自己的思路推进,拽着、牵着、赶着学生走。教师给予学生的信号越多,学生的思维水平就越低。长此以往, 导致学生思维力的丧失、好奇心的退化、创造力的泯灭。

学习必须伴随着思考,必须经历感知、辨别、比较、概括、内化、压缩、转化、更广泛的迁移乃至创造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思维的生长必须通过自我建构完成,没有人能代替。因而,教要真正地从儿童立场出发,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思维自然舒展的时空,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放松情绪,主动思考,大胆探索、敢于展示、勇于创造。让我们以呵护花苞的心态,慢慢等待花开的时节。

2.舒展 ,要蹲下身 来 ,静心倾听

舒展体现了生命的一种状态:不断生长、不断变化、不断创新,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学生总是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有他们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解释方式和表达方式,他们的想法可能天真、可能拙朴、可能突兀、可能有错……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观察学生,以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审视学习内容,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各种声音,真正走进学生的精神和心灵世界,获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帮助他们找到思维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思维自然舒展的课堂上,教师的静心倾听充满了对生命的关注,让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点燃学生智慧的激情。

二、遵循思维规律———展现思维自然舒展的过程

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领,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思维。

1.找准思维 起点

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规律构成每个学习内容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教”应当基于学生的“学”,找准学生的思维起点,确定“学生现在在哪里”和“学生能够到哪里”,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内驱力。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已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新旧知识之间属于总分关系。学习时,和学生一起回顾: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接着指出,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使学生明白新旧知识间的不同点。然后出示苹果等图,学生利用新旧知识间的相同因素,来操作、推理,最后对一个物体和一堆物体的情况作抽象化处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新知和旧知的共同因素固定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 同时认知结构又由于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而得到发展。

2.把握思维方 向

思维自然舒展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课堂一旦开放,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起来, 往往也会出现方向不明、条理性差、容易受阻的现象,背离探究的方向。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和想法有高度的敏感,能及时疏通学生的思维流程,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有了“2的倍数的特征”的学习,自然会猜想3的倍数的 特征也是 看个位。当学生通过举例、验证否定了自己的猜想而又茫然不知所措时,教师及时站出来指出用眼睛观察很难直接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得寻找新的研究思路。课前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个计数器, 让他们用计数器拨出一些3的倍数,再进行观察研究,看看有什么发现。教师的及时点拨为学生指引了一条新的探究途径,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新的探究活动。

3.掌握思维 方法

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同样,学生在独立思考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思维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合理的思维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如在“3的倍数的特征”的学习中, 学生借助计数器研究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后,教师追问:“有了这个发现,我们能不能就说一个数,在计数器上所用算珠的颗数是3的倍数,它就是3的倍数? ”“你认为下面应该怎么办? ”使学生意识到还要找一些不是3的倍数的数来研究, 体验到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枚举法以及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结论的合理性等。在初步发现规律后,教师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推进:“有了这些研究,你是否认为我们研究出的结论对所有的数都适用? ”及时将数的范围扩大,并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验证初步发现的规律。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要得出结论,只选择某一个特定范围内的数进行研究是有局限的,还需要选取更多的数进行验证。这样的环节不仅让学生收获了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获得了终身有效的探究经验和必要的思维方法。

三、引领思维发展———彰显思维自然舒展的美妙

思维自然舒展的课堂有天真的追问在澎湃, 有审美的直觉在跳跃,有灵动的想象在飞翔。学生在经历数学化历程中热情地体验数学、享受数学和再创造数学,诗意地栖息在思维自然舒展的课堂上。

1.体验独立 思考的价值

课堂教学的本质 不是教 ,而是让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个学生,如果只会理解和接受别人的观点,只会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或者不善于进行独立思考,那么,他是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德国数学家康托尔曾指出:“数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也才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如教学完“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后,有一个学生提出:像4/5和9/10这样的分数,哪个大呢?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建立在通分的基础上的,可“通分”还没学。如果搪塞过去,会影响学生以后提问题的积极性。看着学生疑惑而又期盼的眼神,我决定让他们自己试试!逐渐地,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多数学生想到了画图的方法,画两条一样长的线段, 分别表示出4/5和9/10,从而发现4/5小于9/10。也有个别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发现这两个分数和单位“1”相差一个分数单位,可以通过比较1/5大于1/10, 从而得出4/5小于9/10。还有学生想到了把这两个分数转化成小数再比较。因为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交流中,当自己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时,我看到学生的脸上自然地流露出自豪的成就感。取消告诉,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比什么都重要。

2.享受质疑 思辨的快 乐

学生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里,学生间通过交往获取动力,通过互动得到创生。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在思维碰撞中他们交流不同的观点,彼此之间相互启发、借鉴,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个人观点、个人思维也从集体智慧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在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这时,我放手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边演示边向大家介绍把平行四边形对折再对折,就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反对的学生认为,第一次对折不能重合,说明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第二次再对折,对折的图形已经不是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又有学生认为,第一次对折后只要把对折后的图形转动一下,这两个图形就可以完 全重合。有学生反驳, 轴对称图形只能是对折后两个图形完全重 合 ,不可以将 它们进行 转动……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内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时,让学生像小辩手一样辩一辩、说一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的争论不休,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众多信息相互碰撞交织,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层”走向“深入”,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3.感受优化 思想的魅 力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让学生逐渐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沉淀下来的思维方式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会产生积极影响。当独立解决问题时,学生有灵活选择优化方法的意识和行为。当面对一个不确定的问题情境时,从思维方式的选择、尝试程序的设计与调整,再到用最优化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感受优化思想的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鸡兔同笼问题”这个经典的数学名题,蕴含了画图、列举、假设、方程等丰富的数学思想。我们学校开展了数学思想方法训练课,这一训练内容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一、二年级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三、四年级用列举的方法解决,五、六年级用假设法解决。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一节课突出一种核心思想。五年级教学假设法解决这一内容时,在学生学会假设法之后,让学生回顾一下以前用过的画图、列举的方法,比较三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并说说自己喜欢哪种方法。在对前后方法进行对比、优化的过程中,揭示其内在联系与本质就是“假设”,体会到直接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更简单。

4.演绎自由创 造的精彩

良好的数学学习是富有生命力的、具有自我生长力的活动。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增加,而是智慧的不断开启。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学习,并不是去消化想法 ,而是来创造及再创造想法。”给学生思维自然舒展的时空,就给了学生更多自由创造的机会, 让他们触摸创造的萌芽,积淀更多具有创造潜质和基质的思维经验。

如解决用一副三角板画出15°角的问题,学生大多利用同一顶点的大角减小角 得到15°。有一个 学生说:“可以用一 块三角板 画出15°角。”我很惊讶。他到黑板上先用三角板画出30°角 , 再在三角 板的中间那个三 角形的顶点处轻轻点了一点,然后放下三角板,把两点联结起来,这个角就是15°角。原来三角板上有内外两个三角形,而且相对边所相隔的距离相等,因而里面每个角的顶点正好在外面那个角的平分线上。学生虽然说不出这么多的数学名词和其中的数学定理,但是直观地注意到了三角板上的这个特征,从而轻松地突破了把角平分这一难点。看来,课堂上只要给学生思维自然舒展的时空,课堂上一定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现,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精彩。

自然课堂 篇9

一、情境创设是有效课堂的起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 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走入语文的自由王国。”只有让学生沉浸在有声有色中, 才能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作者构筑的情感殿堂, 探知文本蕴含的真谛, 从而充分领略和享受作者的忘情诉说和审美构架。在教八年级的《再别康桥》时, 除了对优美的文字和画面进行赏析之外, 我配了一首《柔板》的音乐, 在悠扬的乐曲声中, 学生进入了情境, 伴随着音乐的脚步, 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尤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的朗诵让人如痴如醉。同样在教《沁园春雪》时, 我选了一首钢琴曲, 在激情昂扬的乐曲声中学生领略了一代领袖毛泽东的伟人气魄和开阔的胸襟。通过创设音乐情境,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诗词的兴趣, 也能促进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悟和理解。

二、对话互补是有效课堂的基础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 更是一种师生关系。我们的课堂仍存在着不平等的对话现象:对话机会不等。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 课堂上出类拔萃者风光尽显, 而教师却无意中剥夺了“弱势群体”的发言权, 这显然有失公正。长期以往, 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何来课堂上个性之花的绽放?教师话语霸权严重, 忽略倾听也影响了对话的顺利实施。教师拘泥于教参, 只关注预设, 对于课堂生成资源却视而不见, 对于学生的回答缺乏有效评价, 难以捕捉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 错失了师生、生生之间互相补充、互相提高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有效对话体现在:人人机会均等, 还弱势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学会倾听, 善于倾听, 让师生彼此在对话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文本解读是有效课堂的关键

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根本, 是作者主体对社会生活客体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对事物的认识态度和方法, 使学生能更正确、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意义。语文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去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去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当下我们的语文课“语文味”似乎淡了些, 取而代之的是浮光掠影般地粗读和多样化的活动, 文本的深入解读被忽略, 喧闹、开放的背后却是学生阅读思考能力的弱化, 粗糙的教学设计贻害无穷。只有抛弃浮华、追求实效, 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落到实处。初读《石榴》, 我们似乎很容易把握作者对石榴的描述。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上, 我并没有在开始介绍作者时把写作背景一并引出, 而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学生交流预习成果时提到写作背景了我就顺势予以补充, 有一个班级之前没提到, 于是我安排在赏析了石榴枝叶、花朵、果实之美之后, 借着作者对石榴的感情引发文章主题的思考, 此时, 学生展示预习时对相关背景的了解或教师出示相关资料, 再结合着文中的关键句, 探究文章的主题:借石榴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 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 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 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为介绍而介绍, 根据课堂需求, 发挥课外资源, 自然呈现, 满足学生求知需求的提供才是有效的提供。只有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品味作品的丰厚意蕴, 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文本资源, 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 才能有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提升运用母语的能力。

四、人文关怀是有效课堂的灵魂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语文教学自然也承载着心灵教育的神圣使命。《语文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的地位, 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 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语文的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沿着文本语言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精神高地的过程, 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感情的过程, 同时也就是文本语言积淀为学生素养的过程。在《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沉浸式阅读, 体悟作者超越个体生命的悲苦, 直面困顿人生的精神。学生浸润在繁茂的紫藤萝花瀑间, 享受情感的沐浴和精神的感怀。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师生穿行在芳香馥郁的语言密林, 倾听先贤智者的足音, 彼此进行着真诚的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同时, 他们又被源自文本的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时, 语文教学才达到了最高境界。《背影》这一课中, 处处洋溢着父子间深沉的感情, 但学生难以体会, 原因在于他们缺少作者的生活经历, 再加上都是独生子女, 平时对于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习以为常。因此, 在教学中, 每当分析到父亲蹒跚的为“我”买橘的背影时, 我常常动情的向学生讲述我的父母对我的关心, 还把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父爱无声》读给学生听。通过这些故事, 学生很快明白, 父亲的爱像大海一样深沉, 需要用心去体会。在我的引导下, 学生们纷纷站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 有的同学甚至泣不成声, 这是真情的流露, 同时也折射出语文课的独特魅力。只有关注生命体验, 语文教学才会焕发活力, 为学生生命铺就最温暖、最纯净的底色。

总之,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 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教学要根据教材,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 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 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文本, 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 真情演绎文本内涵, 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

自然课堂 篇10

一、概念生长:基于学生探索 数学知识的现实需要

叩问一: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不是学过了吗?

儿童的内心世界总是充满幻想、充满好奇, 而所有的幻想和好奇又总是起于疑问, 使儿童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探求新知的欲望和冲动。因此, 教学新知时教师要能及时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 点燃学生探求知识的激情。

课堂伊始, 每当教师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时, 学生的言语表情都会流露出疑问: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不是学过了吗?为什么还要学?基于学生的疑问, 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时, 理应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新知时所产生的心理体验, 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地感受到“旧知新学”的需求和必要, 使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体会到旧知的“窄性”。即已学方向的描述只能指大致的方向, 而不能描述到“线”和“点”, 无法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从而产生探求新知的内心需求。因此, 教师要抓住此时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求知心理展开讨论:1.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方向?2. 你能画出方向图来表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吗?3.你认为用这四个方向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有什么困难?4.说说你对这四个方向的新认识。课堂上通过这些问题的交流讨论, 学生不仅说出这四个方向是一个大致的方位, 只是一个方向区域, 还感受到要想确定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 还必须探索描述物体精准方向的表示方法。看似简单的教学环节不仅顺应了学生的学习情感, 也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使学生心中的疑惑自然生长为探求新知的动力, 有效促进数学概念的自然生长。

二、概念生长:基于学生体验 数学应用的现实需要

叩问二:为什么要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换一个说法?

数学应用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性, 这一特性使数学知识需要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而促进数学概念得以自然生长, 概念内涵得以发展延伸。因此,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从数学知识的应用特点和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两个维度设计教学, 引领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 感受其应用性和生长性, 从而产生进一步探求新知的现实需要。

学生对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认识在学习课本前或多或少会从家庭、社会等生活环境中初步获取, 而且学生已在二年级认识并研究了这四个方向。在学生的记忆中, 对于这四个方向的名称无论是生活印象还是课堂印象, 都非常深刻。而现在要把这四个方向的名称换一个说法, “南、北”说在前, “东、西”说在后, 并要在中间加一个“偏”字, 本来不习惯的说法变得更加拗口了, 学生一定会产生思维茫然、课堂困惑。

因此, 教学时教师务必从数学知识应用目标出发, 利用学生喜爱的一些图片漫画或简短的视频动画介绍与新知有关的数学史常识, 即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继而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识的必要性。教学中, 需要把数学概念的生长“源头”穿插到教学环节中:1.你们知道最初我国是用什么来指明方向的吗?2.指南针确定了南面, 能很快判断出其他的方向吗?3.一般在什么地方会用到指南针呢?所以在航海时, 人们习惯会以那个方向为基准线?4.猜一猜航海时人们描述物体的位置可能会怎么说?这样设计教学会使学生感悟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是以东西方向为基准线, 而以南北方向为基准线时学生的思维迁移就会感知到可能会把“南、北”说在前, 而“东、西”说在后。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 也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新方向的名称所赋予的现实含义从心底给予接受和理解。

三、概念生长:基于学生挖掘 数学内涵的现实需要

叩问三:既然航海是以南北方向为基准线, 为什么不直接说成南东、南西、北东、北西?

儿童的思维易受客观事物的直观印象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而产生思维定势, 从而使思维凸显直观性和形象性, 缺乏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意义建构容易停留在概念表象上, 缺乏挖掘概念内涵的意识。因此, 教学时教师要从彰显数学概念价值的角度引领学生体会挖掘数学概念内涵的现实需要。

直接把方向词前后位置换一下说方向, 其方向概念的外在名称发生了变化, 而内在的含义却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无论是“东南”还是“南东”都是东和南之间的一个方向区域, 未能促进新知概念内涵的生长。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方向词的改变不仅是换一种说法, 而是要促进概念含义得到发展, 概念作用得到彰显, 能够方便航海时精准方向的描述与指引。因此, 教学时要从挖掘方向内涵的现实需要出发引领学生思考:1.如果直接说南东、南西、北东、北西, 你知道这四个方向分别是指哪个方向吗?这样与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的方向功能有区别吗?2.物体的准确位置该如何描述呢?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出南偏东、南偏西、北偏东、北偏西这四个新的方向词。这样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深深地体会 到原有表示方向的知识已不能适合海上航行等新的方向领域的应用, 从而实现了对新方向词名称的产生和所赋予的概念内涵的理解与内化,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用新方向描述物体具体位置的方法得到自然建构。

四、概念生长:基于学生提升 数学认知的现实需要

叩问四:南偏东、南偏西、北偏东、北偏西是不是都靠近南和北?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受其认知水平限制的。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不仅依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水平和意志品质 等数学素养, 也受其思维习惯、认知习惯以及言语习惯等综合素质的影响。因此, 教学时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既要关注数学知识给学生带来的可能的思维障碍, 更要关注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时可能偏离的方向。促使学生在数学概念自然生长的过程中, 认知水平和思考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得到不断提升。

由于受认知水平和汉字字面含义的影响, 在学生脑海里, “南偏……北偏……”这种表示法, 学生都会理解为南面偏一点, 北面偏一点, 即认为是靠近南和北, 这样的思维障碍会阻碍学生对这四个新方向词内涵的理解。因此, 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起点、思维现实出发设计教学, 经历“思起于疑, 疑终于思”的过程:1. 你能在方向图上任意画一条南偏东、南偏西、北偏东、北偏西的方向线吗?2.同桌比一比, 你画的南偏东和同桌画的南偏东的方向线有什么不同?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南偏东、南偏西、北偏东、北偏西的方向就是哪儿的方向?这样, 在“思与疑”的论争中, 学生逐步感悟到南偏东、南偏西、北偏东、北偏西是以南北方向线为“零刻度”线向东西方向偏离的角度, 不会因为偏一点和偏得多而改变说法。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感悟到新的方向表示方法是以南北方向为基准线, 即使靠近东西方向线时, 也不能改称为“东偏南或东偏北、西偏南或西偏北”, 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数学认知随着数学概念的逐步发展而得以不断提升。

自然的课堂 厚重的文化 篇11

其一,追求自然的数学课堂更真实

教学一线的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受:竞赛课、示范课、交流课都很精彩,但其中很多课堂教学,在平时我们是很难模仿的。就拿这些课上那么多精美绝伦的课件和复杂的教具来说,一般教师只能望洋兴叹,如果每节课都这样做,我们即使不吃饭、不睡觉也无法做到。所以,我更希望观摩一些朴实自然而不乏深度的课。张齐华老师的课为我们带来了这份久违的自然和清新。几张卡纸剪成的平面图形、一个圆规、一块三角板,便是他整堂课所用的教具,课件也只是五六张黑底白字的幻灯片。这些教具简单可及,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能做到的。但如何借助这些俭朴、实用的教具演绎内涵丰富的数学课堂,就是我们所不能及之处。从张老师的课上,我们更能悟出这样一个真谛:自然的数学课堂更真实,真实的数学课堂更自然。

其二,蕴涵文化的数学课堂更厚重

听张老师的课,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张老师能在同样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彰显数学知识所包含的内在文化底蕴,能够“让学生去触摸、领略数学那开阔、丰富、优美,甚至是动人心魄的一面”,让“数学不再只是数字、符号、公式、规则、程序的简单组合;透过它们,我们可以感受数学丰富的方法、深邃的思想、高贵的精神和品格,领略数学发展进程中的五彩斑斓、多姿多彩,分享数学前行足迹中的创造、超越及其背后折射出的人类的智慧和人性光芒”。我听过几位名师执教“圆的认识”这一内容,张老师的这节课却让我眼前一亮,深深被他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所吸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这节课恰当地拓展了教学内容,补充了几处我们所不知道的关于圆的“历史”。请看:

当学生从众多的平面图形中区别出“圆”时,张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在曲线图形中,圆匀称、饱满”,接着恰到好处地出示毕达哥拉斯的名言:“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在讲完同一圆内的半径处处相等这一概念后,张老师又出示墨子的话:“圆,一中同长也。”让学生去品味其中的道理,也让学生领略到我国悠久的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及古人的聪明才智。

这样的课,已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受到文化的熏陶。此时的“圆”,不再是一个单调、枯燥的平面图形,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结晶,是一个承载着厚重文化和蕴涵丰富历史的美丽的图形。张老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完成了一次“美妙、丰硕的精神之旅”。无疑,经过文化润泽的数学课更加厚重,更有魅力。

其三,關注思维的数学课堂更理性

如今的数学课堂上,“想一想”多了,但有多少“想一想”让学生真正独立、深刻、富有创造地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何使学生的思维更广阔、更深刻、更敏捷、更富有创造性和批判性?张齐华老师的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这个答案中包括张老师对教材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别具特色的教学设计、准确幽默的教学语言以及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还包括张老师头脑中的“大数学观”和对数学教学的理性思考。让我们一起回味“圆的认识”这节课中的几个提问。

“在众多的平面图形中,你怎样很快辨别出圆?”

“用圆规画圆是一件容易的事吗?画不成圆,原因在哪里?”

“为什么圆的半径有无数条?”

“怎样证明圆有无数条直径,并且它们一样长呢?”

这是给我印象深刻的几次提问。在教学的关键时刻,张老师没有用华丽的课件,没有用此起彼伏的交流、合作来显示课堂的热闹,而是提出了几个有深意的问题,让学生真正地独立思考,去领悟圆的特征。特别是后两个问题,在我听过的几次相同的课中从未有过。要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证明圆有无数条一样长的半径和直径”,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老师仅仅是让学生在图上画了几条半径后用尺子量,引导学生说出这一概念。而张老师竟大胆地提出要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证明,真让我手心捏了一把汗。谁知,问题刚提出,就有学生回答出“由圆心这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所以圆有无数条半径”。可见,我们平时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很好地折射出张老师理性的教学智慧,正如张齐华老师所说:“要让学生的思维更广阔、更深刻、更敏捷、更富有创造性和批判性,数学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课的最后,张老师用几张幻灯片让学生感受了“正n边形的边越多,就越像圆”,“平面图形围绕某一个点旋转后,外沿总是形成一个圆,这就是图形旋转不变性”。这样的拓展也是以往的课中从没有尝试过的。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让学生深入浅出地领悟到数学的博大精深。

最后,让我引用张齐华老师文章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如何让数学课堂重回适度的宁静,让良好智力和思维品质的建构和生成重新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旋律,让数学教育重新拾起培育优秀思维品质的职责,需要我们为此付出更多的思考和努力。”

作者单位 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

在自主探究中追求课堂自然生成 篇1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追求“原生态互动”的教育形态。 本案例在学生自主探究引领下, 以核心问题驱动创新思维, 促成课堂自然生成。

二、教学准备

观看视频, 引入课题:视频中一位同学被蜜蜂叮咬后, 涂抹小苏打溶液减轻疼痛; 另一位同学用浓的氯化铵溶液清洗金属表面的锈迹。

问题:为什么用这些盐会产生对应的效果?

学生在网络平台自主观看微课, 根据预习任务, 提出什么类别的盐溶液分别呈酸性、中性、碱性, 还有引起此变化是盐类自己本身的性质, 还由于影响了水的电离, 并通过实验论证自己的观点。 经在平台上和小组、全班交流与讨论以后, 进行了归纳。 但同学们对引起此变化是盐类自己本身的性质, 还是由于影响了水的电离, 有分歧。

三、教学过程

1.对盐类水解的理解从懵懂到理解本质

针对学生的疑问, 我采用学生设计的通过控制变量完成三组对比实验:

实验Ⅰ:H2O+酚酞 (现象:无色)

实验Ⅱ:Na2CO3的乙醇溶液+酚酞 (现象:无色)

实验Ⅲ:实验Ⅰ、实验Ⅱ溶液混合 (现象:红色)

[学生]Na2CO3本身没有碱性, 是影响了水的电离才导致溶液中C (H+) 和C (OH-) 不相等才导致溶液呈碱性的。

[教师]Ⅰ.Na2CO3水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 Ⅱ.Na2CO3水溶液中存在哪些粒子? 它们能否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 Ⅲ.离子相互作用时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Ⅳ.最终会引起溶液中的C (H+) 和C (OH-) 如何变化?

[学生]根据上述实验结果, 可推断出Na2CO3本身没有碱性, 在水中加入Na2CO3固体, 由于CO32-结合了H2O电离出的H+形成难电离的HCO3-, 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 最终C (OH-) >C (H+) , 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学生] 继续分析讨论NH4Cl溶液为什么显酸性的原因, 从而使对盐类水解的理解从懵懂到理解本质。

2.区别本质影响和非本质影响

[学生1]我还有一个问题没有搞明白, 既然NH4+与OH-结合生成NH3·H2O是弱碱;NH3·H2O要电离, 而且电离程度比水电离程度大, 那么为什么NH4Cl溶液还是呈酸性呢?

[学生2]NH3·H2O的电离程度强于水, 这与溶液的酸碱性没有直接关系。

[学生3]溶液呈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的C (H+) 和C (OH-) 的相对大小。 正因为NH3·H2O的电离程度比水大, 所以NH4+与OH-结合的能力比H+与OH-结合的能力弱。 所以NH44+与OH-结合生成的NH3·H2O分子很少。 NH3·H2O的电离不足以改变C (H+) 增大导致溶液呈酸性的必然结果 。

[老师]自然生成:“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不同类型的盐溶液中C (H+) 或C (OH-) 的差异呢? ”这是学生实验反思中的核心问题, 解决该问题是本节教学的重心。 师生互动就是在这一核心问题驱动下展开的。 围绕“NH4+”和“CO32-”促进水的电离进行思考和交流, 自然认识盐类的水解。

3.溶液酸碱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Ⅰ:0.1mol/LNa AC, Na2CO3, Na HCO3溶液的PH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a2CO3>Na HCO3>CH3COONa

[学生活动]在明白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不同类型的盐溶液中C (H+) 或C (OH-) 的差异的基础上, 开始讨论弱酸根离子结合H+能力的相对强弱。 根据K (CH3COOH) =1.8×10-5, Ka1 (H2CO3) =4.3×10-7, , Ka2 (H2CO3) =5.6×10-11, 很快得出CO32-结合H+成为HCO3-最容易, HCO3-次之, CH3COO-最弱。

[提升]CH3COONH4溶液呈什么性?

[学生]在上面讨论的基础上, 学生很快整理出思路, 根据K (CH3COOH) =1.8×10-5, K (NH3·H2O) =1.8×10-5, 得出该溶液呈中性。

[教师]非常好, 同学们思维活跃, 通过合作使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4.自然生成盐类水解原理

然后利用演绎、归纳等推理方法, 引出盐类水解的概念、条件、实质和水解规律, 以及盐类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内容。

四、分析与结论

本节课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引领下, 以丰富的实验事实强化认知冲突, 以核心问题驱动创新思维, 在师生不停的互动中、严谨的思辨中自然生成盐类水解的原理。

摘要:在自主探究理念下, 课前先给学生自学时间, 课前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 根据任务要求完成部分探究过程, 课堂上则围绕核心问题在互动基础上从学生真正需要出发进行更深刻的探究活动, 从而获得更好的课堂自然生成。

上一篇:施工污染下一篇:央视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