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图书馆

2024-10-07

北京大学图书馆(通用12篇)

北京大学图书馆 篇1

0 引言

21 世纪的今天, 知识呈爆炸性增长的态势, 在这种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而当代大学生作为人才的主力军,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在大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图书馆起着非常重要且不可动摇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 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利用信息的能力提供了物质基础。图书馆职能的发挥通过读者的实际利用情况反映出来。 为此, 笔者针对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读者阅读行为进行调查, 旨在获取本校大学生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情况和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 针对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并把这些信息回馈给图书馆, 使图书馆能及时了解同学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以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 提升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赢得学生的普遍认可。

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是豫西地区藏书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本校图书馆由西苑校区图书馆和景华、周山、开元三个分馆组成, 建筑总面积2.45 万平方米, 阅览席位3138个。 开放时间每周达98 小时。 目前纸质文献总量为230.5093 万册, 电子图书105 万册, 生均文献118.51 册 ( 含电子图书) 。 本校图书馆以学校所设专业为馆藏设置原则, 形成了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共存、实际拥有资源和远程可利用资源并举的综合性文献资源服务体系, 实现了文献资源全开架的借、阅、藏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开放、高效与综合的现代化服务。

1 调查概况

1.1 调查目的与意义

旨在了解大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状况, 了解他们对图书馆的意见和想法, 并将获取的信息反馈给图书馆, 使图书馆能及时了解同学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从而更好地服务读者、方便读者, 赢得读者的满意。

1.2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从图书馆访客中随机抽取100 名大学生, 在图书馆走廊、流通阅览书库发放调查问卷100 份, 其中有效问卷84 份, 问卷有效率达到84%。 除问卷调查外, 笔者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读者基本情况调查

通过对84 份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笔者得到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在84 个受访者中, 男生占37 人, 女生47 人;大一11 人, 大二18 人, 大三25 人, 大四30 人; 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生32 人,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学生11人,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2 人, 其他学院的学生共29 人。 由这些数据可知: ①女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频率高于男生;②随着年级的增加, 学生使用图书馆的频率也随之升高, 大四生利用图书馆频率最高;③文科专业的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频率比理工类学生高。这可能是因为文理科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别, 具体来说, 文科类学生主要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来增加专业知识, 而理工类学生则通过做实验来加深专业知识。

2.2 图书馆访问频率

在每周使用图书馆资源频率这一项上, 笔者共分了4个等级:“ 0 次”、“ 1~3 次”、“ 4~6 次”、“ 7 次以上”。 在84 位被调查者中, 有19%的被调查者回答是0 次, 有77%的读者每周使用图书馆的次数在1~6 次之间, 仅有4%的读者每周使用7 次以上。 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 不同年级的学生与利用图书馆的频率具有一定相关性:一年级去的频率普遍很低, 三年级去的频率显著升高, 人均5~10 次。 这是因为大学三年级专业课较其他年级最多, 而专业学习比非专业学习需要查阅更多的专业类文献, 因此大三学生到图书馆借书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以上统计数据可得, 整体上看, 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 利用率并不尽如人意。 对此笔者就图书馆利用率低的原因进行了访谈。 结果显示, 影响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①30%的被调查者认为时间少, 这可能是因为大一学生课程安排较其他年级紧凑, 上课时间常常与图书馆开放时间冲突;大三学生因为有一学期的校外实习, 在校学习时间有限;而大四学生处于就业与考研的忙碌中, 时间很少, 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应聘或者复习当中, 对图书馆的需要相对减少。 ②图书馆文献资源陈旧占27%, 排在第二位。 ③认为占座现象严重而回避使用图书馆的受调查者占总调查人数的18%, 这说明图书馆在管理上还存在着漏洞, 没有有效地保证学生对图书馆公平使用的权益。

2.3 借阅倾向

调查可见, 工业技术、语言与文字、经济及文学类新书的借阅比例较高, 分别占借阅总量的18%、15%、14%和13%。 这几类范畴的书籍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英语、经济及文学等方面。这表明这些图书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借阅类型;其次是从属于基础学科的数理化、历史、地理和农业科学、生物科学及哲学与政治法律方面的图书, 分别占借阅总量的3%~6%之间。 通过与学生访谈, 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①文学消遣类图书是最受各年级读者欢迎的图书类型。 这是因为这类图书趣味性较强且通俗易懂, 能够满足大学生开阔眼界、提高自身修养的需要;②大一学生借阅书籍主要与公共课程有关, 如英语、政治、数学。 ③高年级学生英语书借阅量较大, 因为这部分学生要备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④政治法律类图书则以公务员考试的参考书为主要借阅类型。

2.4 电子阅览室的利用情况

这一项的调查中, 高达88%的读者利用电子阅览室看电影、聊天或玩游戏, 另有12%的同学查阅文献及撰写论文。 为了给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资源保障, 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投入高额经费采购电子信息资源, 但显然大多数同学并没有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而它当作了单纯的娱乐工具。 电子资源使用上“ 重购买、轻使用”已经成为各高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2.5 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率

调查对象中高达34%的学生表示从未使用也不清楚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其中, 经常查阅电子资源的学生仅占13%, 而剩余21%的学生只是“ 偶尔查一次”, 通过访谈可知, 部分学生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才会偶尔使用电子资源。当然多年的学习惯性使大部分学生更适应纸质版文献是电子资源受冷落的一个明显的原因。 另外, 很多同学, 尤其是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 对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详细内容缺乏了解, 不知道专业数据库的存在, 更不知道有大量的免费文献信息为他们的学习、科研提供服务。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使学生养成查阅电子数据库的习惯更是无从谈起。相比之下, 网络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公司, 利用网络媒体等广泛宣传, 拥有更高的知名度, 因此当同学需要查找资料时会首选百度、谷歌等网站。

2.6 读者对图书馆的总体满意度

在大学生对图书馆满意度的调查中, 70%的同学对图书馆基本满意, 30%的同学对图书馆并不满意。 笔者对产生抱怨和不满意的原因进行汇总, 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①借还书不方便, 有时馆藏图书长期不在架。 ②咨询服务不到位;③宣传活动太少;④图书馆开放时间没有针对学生而设定, 令学生难以分配时间到图书馆享受服务;⑤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较低;⑥读者要求图书馆需要增加的服务有主要为:新购文献资源通报和学术动态信息报告。

3 总结与建议

综合分析调查数据, 不难看出导致学生利用图书馆频率不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例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程度不同, 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 决定性因素在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水平。 读者服务工作包含的内容很多, 它是沟通读者与图书馆的桥梁。 不论是流通阅览、读者教育, 还是宣传导读都直接影响着文献的利用率[1]。如果读者服务工作不到位学生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 就会导致学生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愿望达不到的失落,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使用图书馆的热情, 制约了图书馆教育情报职能的发挥。 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①开馆时间。 学生反映开馆时间和上课时间存在冲突, 针对这一问题, 图书馆可以通过调研掌握学生可以接受的借阅时间, 然后据此在借阅时间上做相应调整。

②图书资源利用。由于要面临各种等级考试、入学、从业资格考试等, 大学生对考试类书籍的需求量较其他类书籍大, 因此建议我校图书馆在购书时向此类书籍倾斜加大采购规模, 及时扩大和更新考试类书籍。另外, 大部分学生反映图书馆的馆藏书籍比较陈旧, 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 针对学生反映的馆藏图书长期不在架的现象, 由于读者借书可以续借两次, 每次续借可使用图书一个月, 笔者在借阅工作中发现, 不少学生滥用这个借阅权限, 让图书馆员操作达到图书的续借极限期。

③自习室利用。学生普通乐于到图书馆自习室进行学习, 特别是临近期末考试时更是如此。 但由于自习室存在位置不满足学生人数的客观现实, 并且有霸位、吵闹的现象出现, 阻碍学生对图书馆自习室的正常使用, 也直接降低部分学生到自习室学习的频率。

④电子阅览室。 图书馆设置电子阅览室, 为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获取信息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但现实表明, 部分学生没有将电子阅览室视为学习的工具, 而是将其滥用作为娱乐消遣之途。图书馆应该在这方面加强制约管理, 同时学生也应端正态度, 使电子阅览室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⑤图书馆网络资源利用。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备师生教学科研之用。例如学生在撰写论文时, 可以通过中文数据库、电子期刊等查找资料。 然而, 并不是许多学生了解网络资源的作用及用法, 更有部分同学从未使用过这项服务。 电子资源利用率不高, 这就需要学校在宣传上加大力度, 如通过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程、专题讲座和图书馆网页展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培训教育, 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电子资源, 并且不断更新网络资源, 满足绝大多数同学的需要。另外, 高校图书馆可以做好与院系教学的沟通工作, 教师有意识地指定电子文献作为大学生的参考书[2]。 大学生对电子资源依赖程度的提高也能够缓解图书馆印刷型书籍借阅权限的压力。

此外, 文献利用率的高低也受流通阅览的方式、教师引导的制约。 如开架借阅可唤醒许多“ 沉睡”的文献, 大幅度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对读者进行图书分类排架知识以及文献检索手段方面的培训使读者能够快速准确地查找资料, 也必然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摘要:本文调查了河南科技大学在校生利用图书馆的现状。此次调查涉及了六个方面:读者基本情况、图书馆访问频率、读者的借阅倾向、电子阅览室的利用情况、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率以及读者对图书馆的总体满意度。最后, 本文针对图书馆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利用率,建议

参考文献

[1]郭秦茂.影响高校图书馆文献利用率的诸因素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4 (5) :66-67.

[2]陈铭.电子书阅读器演进下的图书馆电子书利用率的提高[J].新世纪图书馆, 2013 (1) :68-72.

[3]吕巧枝, 王敏, 辛力春, 高今朝, 周建成.提高高职图书馆利用率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 2013 (09) .

北京大学图书馆 篇2

【北京林业大学排名】北京林业大学特色专业-北京林业大学录取分数

线

北京林业大学于1952年建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独立设置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我校,成立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学校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5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1960年被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69年,学校被迫迁往云南,辗转十年,于1979年返京复校。1982年国务院批准我校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211工程”首批建设的41所高校之一,2000年2月直属教育部管理,同年6月批准试办研究生院,12月进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的22所高校行列。2001年1月由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2003年11月被国家列为“211工程”“十五”重点建设高校。2004年5月通过教育部评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为全国56所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05年被国家列为42所具有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高校之一。学校发展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与关怀。1965年,董必武同志为学校题词。1984年5月,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北京林学院”校名。2002年学校50周年校庆时李鹏同志亲笔题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再造秀美山川培养人才”。近年来,李岚清、姜春云、陈慕华、贾庆林、钱其琛、何鲁丽、许嘉璐、陈至立、张思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周济、周生贤等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学校已经从单科性的林业院校发展成为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为特色,农、理、工、管、经、文、法、哲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形成了以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为主,继续教育、留学生培养为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12个本科教学学院,40个本科专业,生源范围遍及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2005年底在校本科生13257人,研究生2423人,成人教育在校生4953人。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35个博士点,73个硕士点,还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8个学科门类的22个一级学科,学科点拥

有量处于农林院校前列。现有森林培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木遗传育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003年在全国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整体水平评估中,我校林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位居全国之首。2001年以来,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3篇,位居全国林业高校之首。2004年,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专业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1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95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610人。教师中来自国内外重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占61.2%。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5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各1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与技术重点培养对象人选1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5人。在国际学术机构担任理事、执委、委员以上职务的教师有20多人,在国内二级以上学术团体担任常务理事以上职务的有130多人。教师中,有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1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1人获全国或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人获高校青年教师奖,4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5人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6人被纳入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9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12人获刘业经教授基金奖等。学校科学研究实力雄厚,成果丰硕。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野外台站、3个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林业局定位观测站。有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中国防治荒漠化培训中心、全国林业进口教材中心等29个研究机构。2000年以来,科研总经费为1.8亿多元,其中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22项,科研经费1.6亿多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6项;发表学术论文4100余篇,被SCI等三大检索机构收录 420余篇。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了以三倍体毛白杨、四倍体刺槐、名优花卉、地被植物等优良品种研发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毛白杨产业受到朱?基总理和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对三倍体毛白杨科研、推广示范等工作做了具体批示,并给予专项拨款。学校高度重视

本科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成果丰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继1989年获得国家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之后,近年来,连续获得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和7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7门,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2002年以来,我校园林专业学生在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大赛和国际建筑师及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中,有12人次获

得金奖。在北美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两队分别获Meritorious Winner奖、Honorable Mention奖。有3名学生获全国挑战杯铜奖,2名获首都挑战杯特等奖,9名获一等奖,37名获二、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有1人获特等奖,24人获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有9人获全国一等奖,6人获全国二等奖。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90%以上。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近5万名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12位两院院士(与林业行业相关的共有18位院士)以及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等12名省部级领导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科技专家和管理干部,他们为中国林业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04年,我校教师关君蔚院士和校友王涛院士囊括首届“林业科技重奖”个人奖;以院士为主的8名教师和校友获得首届“林业科技贡献奖”,占获奖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校本部现有校园面积675亩,正在建设的鹫峰校区占地面积750亩,学校实验林场占地面积10870亩,学校总占地面积12295亩。截至2005年7月,学校校舍总面积663561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304210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9平方米。教室面积53606平方米,生均3.35平方米。拥有单价800元以上用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17352台件,价值16976万元,生均9597元。学校单价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490台件,价值6900万元。新建的图书馆纸质藏书达121.26万册,电子资源库16种,各类电子图书总计71.3万种。建成了“千兆骨干、百兆桌面”的数字校园网络。学校主办有《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中国林学(英文版)》、《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风景园林》等4种期刊,其中《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唯一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的中国农林类科技期刊,先

后荣获第二届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百种重点期刊奖。2004年在全国林业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一,在全国高校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位居第三。此外,还有秘书处设在我校的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的《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和与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合办的《中国林业教育》。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我校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非政府组织建立了教育与科技合作关系,授予十余名外国学者为名誉教授,每年聘请百余位外籍专家来校讲学。2000年以来,共举办了21次国际学术会议,接待国外专家学者千余人次,派出大量教师出国交流合作,执行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2003年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联合办学,培养草业科学(草坪方向)专业本科生,已有80名学生顺利进入学业。学校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际竹藤中心、北京林业干部管理学院等单位实行联合办学和科教合作,参与发起成立北京学院路高校教学共同体,拓宽了教学空间,实现了校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后勤和工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先后获得了“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北京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单项奖”、“首都精神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校团委连续11年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1996年通过了北京市“文明校园”评估,1999年被中国教育工会授予“高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获得 “北京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校工会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模范教职工之家”和全国“模范教职工之家”。2002年被首都绿化委员会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2005年校团委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目前,学校正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林业和环境科学为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北京大学图书馆 篇3

南华大学——知道什么是“核”心专业吗?

南华大学的低调和“南帝”有着相似之处,这是因为该校的特色专业都涉及军工领域。南华大学是我国核类本科专业齐全、本科生培养规模大、核类人才培养层次最完整的高校,并建有湖南省核工业南华大学科技园。南华大学核技术与应用全国排名第二,学校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计亮年、国家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张亚雷等大师。同时南华大学以核为特色,工、医、管理等学科交叉,形成了12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特色专业。可见南华大学虽地处一方,同样具有绝世武功。

西华大学——工科之花

西华大学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国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当时全国7个大区分别布点所建立的农业机械本科院校之一,1972年更名为成都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大学,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北华大学——北大+清华,简称“北华”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

北京大学图书馆 篇4

●协同创新是大学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的再思考, 促使大学能够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 更加凸显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大学发展重要理念之一;协同创新是高校向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借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仅仅在实验室、在教室里难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 应该注重和重大工程结合, 和重大工程企业联合培养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

《大学》:宁校长, 您好!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 要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您如何理解对高校协同创新和战略联盟的发展要求?

宁滨校长 (以下简称宁校长)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协同创新和建立战略联盟的理念以后, 我们非常振奋, 很受鼓舞, 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从国际上来看, 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世界各国都纷纷深度开发人力资源,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对我国来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大学作为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 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要积极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 开展国家急需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和研究, 开展涉及人类命运和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和战略问题研究;要面向学科前沿, 开展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研究。

新时期、新形势下, 我国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科技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存在诸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原创性成果、科研主体分散、缺乏协同、重复研究、效率低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科技评价和管理制度不合理等弊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推进协同创新是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进一步解放科技生产力的有效举措之一。

从大学发展的角度来看, 我认为协同创新是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的重新思考, 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先进大学发展理念之一。因为我国大学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提高质量, 即有效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满足国家重大需求。高校如何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做好协同创新无疑是可以有效改变这种局面的重要举措之一。协同创新的教育发展理念可以促使大学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 凸显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当然, 仅仅在理念层面上认识协同创新是远远不够的, 要把这种理念贯彻到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制度建设的各个环节中, 要提高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上来认识和强化。这就涉及到协同创新的体制建设和运行机制问题, 所以协同创新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从学校发展理念出发, 落实到各项实践环节, 再从实践过程中加强监管和能力建设, 最终回归到大学制度建设上来, 这应该是下一步真正贯彻协同创新的一个较好思路。

《大学》:协同创新使高校与外界成为一个联合体, 当然这个联合体的功能是多样的, 可以进行人才培养, 或者科研攻关, 或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那么高校应如何对协同创新进行功能定位呢?

宁校长:高校的功能是多样的, 这就决定了高校与其他组织的联合功能也是多样化的。但高校最根本的功能就是人才培养。像北京交通大学 (以下简称北交大) 这样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 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能够和企业联合起来显得尤为重要。理工科学生的培养, 关起门来难以培养出大师级的领军人物。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现在高铁发展很快, 如果仅仅在实验室、在教室里是培养不出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的, 必须要和重大工程结合, 跟大企业联合。如从企业聘用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来做兼职教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建立联合小组来形成联合导师制度。在学校以教师为主, 去企业实习和现场实践则以企业的聘任老师为主, 这两方面的师资有效结合起来, 也是一种协同创新。这样一种做法当前实际上并未形成制度。现在企业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践, 都把它作为负担, 特别是现在安全生产要求很高, 像交通和矿山类等企业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 因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责任重大。我们经常听到企业的人事部门抱怨高校培养的学生不适合企业的需要, 但企业很少思考其自身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责任。

《大学》:从实践层面看, 协同创新是否对企业和社会参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宁校长:是的, 但是在操作层面还存在很多困难, 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协同创新不仅仅是对大学提出的要求, 也是对全社会提出的要求, 特别是对政府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协同创新光靠大学是难以完成的, 大学领导和企业领导双方有了合作意愿之后, 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 否则难以形成一种机制和体制来解决整体的问题。解决单个问题可以靠觉悟, 可以靠经验, 但解决整体问题一定要靠制度和政策。

●高素质的科研团队, 良好的合作意识和长期的科研积累是协同创新的重要基础;协同创新不是单兵作战, 而是协同作战, 需要“政产学研用”各主体的密切配合;建立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是保持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高校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可以发挥主导作用, 因为核心技术的突破有赖高校的科研能力。

《大学》:协同创新的过程是什么?各协同方在不同阶段是怎样参与其间的?

宁校长:我想以北交大利用协同创新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例子来具体阐释这个过程。我们最近研制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CBTC系统 (以下简称城轨系统) , 它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效率的一个关键技术和装备。该项技术是国内首创, 填补了国内空白, 于2010年12月28日在北京亦庄线投入使用。在此之前, 我国近3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使用的此项技术和设备均是国外引进, 我们是国内第一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世界上是第四个拥有这项技术的单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该项技术的开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这项技术从实验室的雏形到正式投入使用, 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协作。最早是北京市科委立项, 之后是科技部立项, 最后是财政部立项给予支持, 教育部也给予支持, 国家前后投入数亿元。除了政府部门的支持, 我们还得到了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北京地铁建设公司等企业的支持。整个合作历时近十年, 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北交大为主, 主要是技术开发、系统集成、实验室测试和仿真试验;第二阶段是现场实验, 有些设计在实验室仿真试验效果再好也还不够, 还必须到现场试验。这个阶段北交大就退到二线, 由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牵头, 因为它既有试验场地, 同时又对系统的运用和需求很清楚, 便于系统的试验和完善。这样做对系统尽快投入应用是必需的, 但对项目核心技术的开发者来说, 拿到一个项目自己不主持, 让别人主持, 课题组有人想不通, 这个突破其实很难, 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我们在这方面突破后, 先在北京地铁车辆场1.5公里试验线上完成了系统的现场测试和试验。接下来, 进入中试阶段, 由于正好赶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 我们来到大连地铁运营公司, 在大连轻轨线路上安装了9公里的中试线路, 经费来自财政部专项支持。每天晚上10点钟地铁运营停止以后, 整条线路为试验开放, 调度专门安排两列车进行运行测试, 试验期近一年, 在大连地铁运营公司的支持下, 我们顺利完成了系统中试测试。第三阶段是示范工程阶段, 由北京地铁建设公司牵头, 北交大配合, 在各方支持下, 克服种种困难, 如期完成了示范工程 (即中试) ——北京亦庄线工程。这就是一个协同创新,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主体, 发挥不同的优势。

《大学》:从技术开发到现场实验, 再到中试的完成, 是否意味着协同创新的结束?

宁校长:协同创新到此还没有结束。中试之后, 就面临谁来用的问题, 谁愿意第一个吃这个“螃蟹”, 这一使用主体仍然是协同创新的参与者。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北京市的支持。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赵凤桐同志, 经过多方调研和沟通, 果敢决策在北京市亦庄线作为示范工程应用这项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正是这个决策使这项技术具备应用的可能。因为一项新技术没有应用就永远不具备招标的资格。在具体操作中, 运用了国家的首台套政策 (即作为新研发的关键技术, 经过必要的程序, 可以直接进入市场) , 这里主要是指核心技术, 不是指整个系统, 系统还是要参与招标的, 只是在招标系统里指定运用这项核心技术, 这样这项新的核心技术就具备应用的可能。在示范工程中, 由北京地铁建设公司牵头, 北交大和北京地铁运营公司都作为配合单位退居二线。为了确保安全, 聘请了英国劳氏公司对系统和工程进行第三方独立安全认证。这是国内首次按国际惯例对同类工程进行第三方独立安全认证, 对确保系统和工程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系统从开通使用到现在已近一年, 同国外系统相比, 故障率非常低。同时, 在北京市和国家支持下, 建立了专门的CBTC工程中心, 对这项新技术进行技术支持。利用中心的平台可以对系统进行技术升级, 可以对现场数据进行仿真分析, 提供诊断和维护支持, 使系统可持续发展。实际上, 回顾这个项目十多年的整个过程, 我们曾跟多个政府部门和多个企业打交道,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协同, 这项核心技术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即使技术成功, 也很难走向市场。一项核心和关键技术创新从实验室里的雏形到成熟地走向市场, 需要高校和企业的密切配合。同时, 政府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除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外, 更重要的是政策的支持, 特别是对于一项具有风险性的创新技术来讲, 从它的成长和完善到进入市场, 更是如此。我们这个项目的成功是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方面的一个有益的探索。

《大学》:在协同创新的整个链条中, 似乎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主体在发挥主要作用。那么, 有没有一种主体或力量始终在起主导作用, 以凝聚并保障各主体的合作向心力呢?

宁校长:有。我认为在这个项目中, 北交大就自始至终是主要推动力量, 因为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大学研发者手里, 其他力量都是从不同方面予以配合;但是其他主体不协同参与, 仅靠大学自身是不能将技术完善并进一步转化走向市场的。所以团队成员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和开阔的胸怀, 有战略的思考, 同时要舍得放弃一些利益, 使各个参与主体都能够在协同创新中受益, 这样的协同创新才能走得长远。在前面的例子中, 从技术上来讲, 北交大的贡献是第一位的, 但是没有北京地铁建设部门和运营部门的帮助, 没有国家各部门的支持, 也很难深入下去。所以, 在申报奖项阶段, 考虑到各主体都分担了风险, 那么在荣誉面前, 也要分享, 这样才是长久之计。所以, 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是协同创新必须处理好的关键机制之一。

《大学》:经历过这样的协同创新过程, 您认为, 协同创新的关键是什么?

宁校长:我们这个项目成功之后, 国家各部门的有关领导都很关心, 希望我能总结一下, 写个报告, 作为一种模式进行推广。从模式这个层面来总结有点困难, 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感触。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 回过头来看, 有几个主要原因。

第一, 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 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有多年的科研积累。我作为这个团队的负责人, 实际上也是这个团队中的普通一员, 我在上大学时就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这个团队从形成、发展、壮大到成熟, 经过十多年的磨炼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果。目前, 我们这个团队, 学校范围内大概有五六十人, 包括企业在内有三百人左右的规模, 是团队的努力和多年的积累把这个技术从实验室里的雏形逐步发展完善, 最终走向了市场。

第二, 有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这个工程得到了北京市、科技部、财政部和教育部等很多政府部门的支持。北京市科委多次立项支持这个项目。此外, 还得利于和我们长期合作的两家公司——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和北京地铁建设公司。我们有多年友好合作的历史, 也帮他们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

第三, 建立分工明确、协同作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规则。协同创新依靠的不是单兵作战, 而是协同作战。在合作的不同阶段, 主体是不一样的。第一阶段是北交大为主, 第二阶段是地铁运营公司, 第三阶段是地铁建设公司。在不同的阶段由不同的主体来负责, 这意味着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如果北交大自己独立进行这个研究, 这个系统可能永远停留在实验室里。没有利益, 企业为什么要和你合作?高校不能只看到被分掉的利益, 更应该看到被分担的风险和优势互补。任何参与的企业, 其实也承担着风险, 也做着重要贡献。只有在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市场原则下, 协同创新才能成为可能。

《大学》:协同创新是否意味着不仅要利益共享, 更要风险共担?

宁校长:是的。实际上, 城轨CBTC系统是非常典型的有较大风险的核心技术创新, 它的成功有赖于政府部门、测试企业、运营公司等一系列单位和部门的支持。因为, 创新是一项具有风险的活动, 要有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 不少创新往往是以失败告终, 但却给下一次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这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创新的风险存在于理论研究、实验、测试和应用等一系列的过程, 每一个参与主体都可能面临失败的风险, 这就需要每一个参与的主体都有风险意识, 都要敢于承担或分担风险, 并善于科学有效降低风险。如果谁都不愿承担风险, 技术就不可能取得突破。如果没有人使用, 这套系统就永远放在实验室里, 我们的核心技术就会永远受制于人。

《大学》:有风险分担机制吗?

宁校长:风险的分担是一个制度建设过程。对特殊装备研发、试验、制造和使用, 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风险分担制度, 不能让创新主体承担无限责任, 否则就无人去从事这类创新了。通过这个项目的实践, 我们正在思考如何合理建立这种机制。我们去医院看病, 都想找好大夫, 但很少思考好大夫是如何产生的?好大夫是从实践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一套制度保障实习大夫的成长, 如果大家都不愿意找实习大夫看病, 那何来好大夫?所以, 一定要建立制度, 保障创新、保护创新。

《大学》:面对这样的风险与责任, 协同创新是否更加考验科学研究者的研究意识和心态以及国家或高校的研究氛围?

宁校长:是的。这么多年来, 不管是看资料、开研讨会、听报告, 还是实地考察、出国访问等场合, 我从来没有放弃与国内外的同行进行交流, 要与世界保持同步, 知道这项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同时要思考, 这项技术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没有切实的需要。如果没有这些判断, 你做的研究就不是最前沿、最有用的。有了理论研究这个重要基础, 才能去跟人家谈协同创新, 不然什么科研积累都没有, 协同从何谈起?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 我觉得大学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调整好心态, 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 这是高校进行协同创新的基础。

当然, 创新过程具有一定的风险, 不能要求所有的创新都成功, 即使失败也能为我们积累数据, 也是一种科研积累。北交大有多项创新计划, 最后只有几项成功了, 我认为这就很不错了。同时, 还要善待那些不成功的项目, 否则以后大家都不愿做这些事情。不能急功近利地只允许成功, 不包容失败。所以, 大学管理和科研工作的管理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科研氛围和政策环境, 让研究者脚踏实地地潜心研究。

其实, 每个行业都知道自己行业最薄弱的研究在哪。我们国家很多领域的核心技术对国外具有依赖性, 这种依赖性就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对这一点, 我们是有清醒认识的。但是, 怎么把这个认识转化为行动, 考验着高校管理者的水平。科研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研究者的全身心投入, 更需要高校管理制度的保障。

●将科研成果市场化、产业化, 是高校和企业协同创新的出发点;高校不应该直接参与市场经营活动, 而要以间接的方式参与市场, 分享协同创新的收益;协同创新不仅给高校带来经济收益和学术荣誉, 更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创新的理念和大学自由探索的精神并行不悖, 大学的发展要注重学术生态建设。

《大学》:您认为, 协同创新可以走多远?它怎样突破“研究–转化–研究”的传统创新路线?

宁校长:那就是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之后, 进一步市场化、产业化, 将成果利益的蛋糕做大。仍然以我们的城轨项目为例。从北京市场来看, 就新建线路和维护两个方面, 每年近10个亿的产值。从这项核心技术我们还将派生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 除了服务北京还要辐射全国。北京地铁线路总计338公里, 其中我们建造的昌平线和亦庄线两条线加起来不到50公里, 即不到1/6。北京市“十二五”末计划建成660公里, 按1/6的市场分额计算, 应有100公里线路, 那么该系统至少还能在两三条线路得到应用。一旦线路扩建, 目前这个系统也许会随之暴露一些问题, 因为系统本身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 这时技术服务就要跟上, 但是大学不能来干这事, 必须要由企业来承担。所以要组建一个企业, 前期参与的企业和部门都应该参与到利益分配中。因为对方之所以愿意承担创新的风险, 既是对高校的信任, 也是看到了这项技术的发展空间和巨大潜力。现在全国已经有36座城市在申请建立城市轨道交通, 到“十二五”末, 国家要建将近3000公里的城市地铁, 市场潜力很大。我们算笔账, 这个系统每公里基本上是1000万的造价, 一般一条线路都在十几公里左右, 那么一条线路的建设经费高达1亿多。如果一年承担五六条线路, 不算维护费用, 就已经十多个亿了。所以, 这是一个产值前景非常好的项目。当然, 这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大学》:协同创新是要让高校走向市场吗?

宁校长:大学不应该直接走向市场。以前, 大学在发展定位上曾经不是很明确, 曾以主体身份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例如, 高校办产业、教授办企业, 成功的不多, 结果市场不但没有做大, 还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这是学校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一直认为, 大学不应该直接参与市场活动, 因为大学的功能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要使研究走向市场, 得到应用, 不是靠大学直接去运营。因为大学擅长研究, 不一定擅长市场化。市场要靠企业去运营, 所以要协同合作。虽然大学不直接参与市场, 但可以以成果转化或股份制的形式间接地从市场中受益。我们国家“产学研”结合得不是很好, 就是没有处理好学校与企业以及市场之间的关系, 总想局部利益最大化, 这是不可能的。学校与企业应该寻找共同的交集, 相互信任合作, 使效益最大化, 否则双方都形成不了规模, 也缺乏竞争力。所以, 我认为目前的“产学研”还是缺乏一种制度性保障, 缺乏一种内在提升, 说到底就是需要协同机制和体制建设。

虽然大学不直接走向市场, 但可以以间接的方式参与市场, 这需要在机制和模式方面进行探索。例如, 城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在研究阶段北交大是主体, 但要使这项技术市场化, 靠的不是我们, 而是努力地寻求合作的企业。真正进入市场以后, 学校要退出来, 只以知识产权的方式参与技术支持, 获得回报。当然, 这里也许有其它模式, 需要进一步地去探索。

《大学》:除了学术荣誉和经济利益, 协同创新还可以给高校带来什么?

宁校长:协同创新项目成功之后, 可以孵化一系列的成果。当然, 在这中间, 高校更看重的是人才的培养。实际上, 在项目的研究和建设过程中, 我们不但培养了自己的研究人员, 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同时还带出了一大批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现在很多企业和高校都抢着要我们的毕业生, 因为他们要想进入这个市场, 就必须要有这方面的专门的研究人才。将来我们还打算走向国际市场, 与国际同行进行竞争, 这对我们现在的研究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必将带来更多的收获。

《大学》:您认为, 旨在重大研究、多方合作的协同创新, 与大学追求自由探索和个人学术自由会产生矛盾吗?

宁校长:不会产生矛盾。我主张大学的发展要注重学术生态建设。协同创新不是高校创新的唯一模式。爱因斯坦没跟任何人协作不也提出了著名的近代物理理论吗?所以, 大学的精神是自由探索, 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 搞数学研究的学者, 一支笔、一张纸再加上计算机可能就够了, 不需要和任何人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只是科学探索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对于有些重大攻关项目和应用技术项目可能比较适用, 但它不是所有研究领域的通用模式。所以, 在大学里, 千万不要只强调协同创新的重要性, 而忽略了其他模式。作为大学校长, 我现在就很注意这一点。像一些大工程项目, 协同是需要的, 因为这样的工程项目不是一两个人能够为之的;对于一些基础性研究和理论探索, 一般是不适用的。当然, 这也不是绝对的, 需要因地制宜地综合考虑, 具体分析。

●协同创新不适用所有的高校, 更不适用所有的学科;协同创新只是科学探索的一种模式, 适用于一些大工程、应用类研究, 并不是所有学科的通用模式;大学要加强协同创新的意识, 但不要盲目跟风, 抛弃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强行进行协同创新;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 高等教育的管理要注重学校生态的平衡。

《大学》:协同创新适合于所有学校吗?

宁校长:不能这么说, 任何事情都有度, 都不能绝对化。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需要, 切勿跟风。我主张, 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 高等教育的管理要注重学校生态的平衡。我刚才讲过, 一些应用技术可以这样做, 一些大的科学工程也可以这样做, 但对一些理论研究则未必。

《大学》:它是不是更适用于行业特色型学校?

宁校长:不见得, 我举的例子是北交大这种行业性的学校, 这样一个核心技术的开发过程需要协同创新来完成。但一些综合性大学, 涉及到大科学工程, 它也需要协同创新。比如最近教育部支持北大、清华联合研究的生命科学研究院, 就是在基础学科领域的协同创新。所以, 协同创新和行业没有必然联系, 要根据所要做的事情和所要完成的目标、特点和规律来选择创新的机制与方式。

《大学》:您的意思是大学需要具备协同创新的意识, 但不必抛开自己的办学特色、优势和需要强行进行协同创新?

宁校长:对, 不能过分拔高和强调协同创新的地位。大学有那么多学科, 有些学科是不需要协同创新的。协同创新是更加强调合作和优势互补的一种实践活动, 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把不同的创新主体联系到一起, 为实现共同的创新目标而努力。符合这样的规律、机制的就适用, 不符合的就不要采用。

《大学》:怎样在高校管理中处理好协同创新的位置?

宁校长:应该说鼓励协同创新是高校制度建设一个组成部分, 但绝对不是高校的全部工作。例如评价制度, 对协同创新的老师应该有一套单独的考核指标, 这套指标并不针对全部的教师, 不能为了协同创新而把整个制度都改变了。因为如果大家都搞协同创新, 理论研究怎么办?教学怎么办?所以, 我认为在这一点上, 大学不同学科的发展特性决定了其评价体系是差异性、多样化的。理科和工科不一样, 管理学科、人文学科和理工科又不一样, 从事国家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项目跟从事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更不一样。对从事协同创新的研究人员, 重点考核其研究成果是否被使用, 是否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而不考虑论文发表数量。比如我们研制的CBTC系统不是为了发表论文, 而是把这项国家需要的技术问题解决好, 给国家创造财富, 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 摆脱对他们的技术依赖;相反, 那些搞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就要考核其论文发表情况。

所以, 现在北交大的学术委员会已经分成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两类。过去只有一类, 所有的评价标准都是按理工科的标准进行, 结果人文学院的外语老师十多年都没有评上教授, 这是不合理的。现在我们要推行协同创新, 从事国家重大协同创新项目的老师和从事纯粹理论研究的老师评价方式要不一样, 理论研究更看重SCI等期刊论文的数量和水平, 但是从事协同创新的老师就不能用发表论文的方式来考核。所以, 需要加强评价的分类指导, 不能“一刀切”, 需要建立合理完善的评价制度保障不同领域教师的利益和积极性。

●“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的建立是各高校根据发展需要自愿、自发的结合, 不同于以往行政性的联合;行业特色大学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办好行业特色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联盟是就11所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寻求通行的解决路径;联盟内的高校可以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大学》:前不久成立的“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是否意味着行业型高校之间要进行协同创新?

宁校长:应该说有这样的考虑, 但不是全部。“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的筹建是欧洲行业大学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但国内外大学发展的背景不尽相同, 应该说欧洲行业大学的行业特色已经淡化了, 而我们现在恰恰还处在行业大学要凸显行业特色的发展阶段。巴黎高科联合的目的是壮大规模, 因为这些行业大学规模都很小, 一般是几千人的学校, 以研究生为主, 他们联合起来可以共享一些资源, 做更多的事情。

和“巴黎高科”相比, 我们联合的目的不是为了求规模。由于在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 行业院校都与原来的行业行政脱钩, 而脱钩之后得到的行业支持整体变少了。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 行业性大学所起的作用是综合性大学无法代替的, 办好行业特色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联合是为了解决一些行业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比如说行业面临安全和发展战略等共性问题。同时也为提高话语权, 争取到更多的资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成立了“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可以说, 各自的发展需求促成了我们的联合, 这是一种螺旋式的发展。行业大学跟行业密切联系是一种自发的, 靠市场机制的自动联合, 跟过去行政性的联合不一样。

《大学》:行业特色高校涉及的行业领域千差万别, 有哪些共同性的问题需要以联盟的方式来解决呢?

宁校长:尽管是不同的行业, 但是各高校都在开展人才培养。比如, 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而言, 不同行业的卓越工程师基础应该是一样的。联盟成立以后, 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共享。例如北交大请了欧洲一个好的大学教师, 不只是北交大学生可以听课, 联盟的其他学校学生也都能来听, 而且很多基础课还有交叉和共通的地方。除了共享教师, 我们还可以共享课程。比如“机械控制原理”, 矿大的学生和北交大的学生都要掌握, 虽然他们在不同的行业, 但“控制”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

《大学》:联盟的大学之间如何实现各自优质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宁校长:我们已经考虑在北京地区这9所学校的学生能够互选课程, 互修学分。除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将来还想一起组织一些学生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 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使过去比较闭塞的行业文化变成一种比较开放的共享文化。这也是我们现在计划的一件事情, 实际上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大学联盟更像是校校间的协同发展。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国家“973”项目的申请。过去, 一个首席科学家需要联合科学院和其他院校一起来申请某一个学科项目。现在这个联盟本身就是一个整体, 我可以针对行业中的某一类问题去申请课题, 共同研究。所以, 下一步我们要召开联盟的11所高校的科研处长会议, 一起研讨我们行业面临哪些共性问题, 这些共性问题是学校之间的交集。当然, 有的可能11所都有, 有的只是几所存在。那么, 我们就可以从这里产生“973”的项目、国家攻关项目, 联合申报项目, 这样做起来要比1所大学或几所大学独自研究更有价值, 同时研究的力量也更大。如果运转顺利, 这11所大学之间的优势互补加起来不是等于11了, 会大于11。

《大学》:作为一种组织形式, 校校联盟跟企业联盟之间有什么区别?

宁校长:校校联盟和企业联盟是有根本区别的。首先, 企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是追求利润的, 能否形成联盟, 取决于市场合作的需要, 但企业间的联盟容易形成技术壁垒, 造成行业垄断, 这是不允许的。与企业不同, 大学是一种公益性组织, 虽然大学之间也存在竞赛, 但都以培养学生为目的, 以追求科学真理为宗旨。所以, 从组织的根本性质上讲, 学校联盟和企业联盟有根本性的区别。其次, 大学远离市场, 使大学之间形成联盟更容易一些, 因为不存在经济利益的分割问题, 学校间的合作多是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合作, 所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竞争不同。

《大学》:有没有这种可能, 联盟组织的声音或者力量越来越大, 但联盟里高校个体则越来越小?

宁校长:这是联盟的核心问题。我认为, 只有整体利益越来越大, 分给每个个体的利益比自己单独干要好, 联盟才能长久存在, 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那么会不会在某一方面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 我觉得也许有可能。如果某个高校在联盟里发现自己越来越被边缘化, 话语权越来越小, 那么他肯定选择退出。我们希望的结果是“失之桑榆, 收之东隅”, 在这一块损失一点, 其他方面得到的多一点, 总体上要受益。

《大学》:大学联盟的建立会不会形成新的保护主义?

宁校长:我认为不会, 因为现在的联合并不依赖行政力量, 而是高校自发、自愿式的结合。这种联盟形式如果阻碍高校的各自发展, 肯定会自动消亡的, 因为联合对各高校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事实上, 我们国家不管从行业发展, 还是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 缺少的正是这种自发组织的协会。靠行政的联盟不管是否愿意都要在一起, 而大学自发的联盟是大家共同发展的意愿使彼此走到了一起, 是为了寻求共同的问题解决路径, 这个过程完全是自发自愿的。“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从发展的机制来说, 与以往的行政方式大相径庭, 运行效果自然也就泾渭分明了。

985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篇5

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现有27个学院,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列全国高校第7名),2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8个国防特色重点学科,排名全国前十名的学科共13个。有59个本科专业,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已形成“优势工科、扎实理科、精品文科”综合发展、融合互动的高水平学科发展态势,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四个学科领域进入ESI,空天信融合正逐渐成为北航的新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学校名师荟萃,人杰地灵。在职教职工3779人,其中专任教师2164人,教授、副教授169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79.3%。凝聚了以20位两院院士,20位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23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6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3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涌现出了众多国家一等奖获得者、领域专家和型号总师,以及一大批年轻有为、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

学校精育良才,立德树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811人,其中本科生14428人,硕士研究生8700人,博士研究生4015人,在校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668人。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全力推进具有“科学基础、实践能力、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面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面向基础科学和重大工程技术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大学章程建设”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发布《人才白皮书》,强力推进人才培养“长城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开展完全学分制试点,抓好国家和校级试点学院和试点班的建设,探索以书院制为载体开展博雅教育,打造了高等工程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华罗庚数学班、知行文科实验班等四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统筹考虑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体系,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本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实现了自主设置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积极试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成立了高等工程学院博士班、大型飞机高级人才培训班、高级人才研修中心,探索与高水平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2011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积极促进教学科研的融合互动,把一流的科研能力转化为一流的教学能力,在创造知识中培养人才,在培养人才中创造知识。涌现出了以“北航1号”、“北航2号”和“北航3号”探空火箭为代表的一大批学生科技创新作品,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署名学生达51名。历史悠久的北航“冯如

杯”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已连续举办22届,吸引了3万余名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在创造和应用知识中提高创新能力。学校是全国唯一一所连续十二届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的高校,2009年捧得“挑战杯”。建校60年来,北航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术精英、兴业人才和治国栋梁,为国家机关、国防系统、国家主流行业和骨干单位输送了15万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学团队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和精品课程17门,“英才培养、质量为本、学科交叉、科教互动”的教育格局基本形成。

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始终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打造顶级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2006年,获批筹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成为我校航空航天特色和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现有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强化协同创新,积极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建校60年来,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十五”以来,北航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55项,特别是近年来,9年获得8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与地方政府、航空航天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围绕空天信特色优势领域,通过与行业企业、大型企业集团的深度合作、全面协同,强力推动“先进工业合作伙伴计划”,积极推进军民融合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在北京落地,与北京市共建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与昌平打造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园,与北汽集团共同出资成立通航集团;推动建设以深圳、广州研究院等为核心的南方基地,把科研优势和创新能力成功转化为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面向国际,开放交融。通过实施“国际品牌计划”,构建北航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获批国际交流合作外事自主审批权。大力推进“学生国际经历计划”,积极开展与欧洲、北美、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著名高校的学生交换和学位互授、联授。先后与国外近200所著名高等院校、一流研究机构和知名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创设了“中德软件联合研究所”、“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法材料联合实验室”和“法国研究中心”等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加入了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和学术组织。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已成为全国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典范。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学校设立外事自主审批权。

学校文化育人,传承创新。突出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与体系,突出以育人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交流,突出跨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及能力提升,成立了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打造了包括艺术馆、校史馆、科技创新馆、航空航天博物馆、音乐厅在内的“四馆一厅”文化阵地,探索“多种模式、联动协作、资源互补、形成合力”的文化建设体制机制。注重大学精神和治

学文化内核审美化、景观化,提升两校区校园艺境品位,形成了“文化景观”品牌。搭建高端文化传播平台,形成了“人文滋养”品牌,目前,“北航大讲堂”已举办70多期,北航艺术馆和沙河校区“艺文空间”举办了近150期高品位展览,人文品质、学术品格和社会影响与日俱增。探寻师生身边的感动,形成了“典型引路”品牌,两年一度的“感动北航”活动已举办三届,荣获2011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特等奖。

我的大学,乔的大学,你们的大学 篇6

我刚才观察了一下,有一个特点我觉得非常明确,你们这一代人长的比我们这一代人漂亮。第二点就是你们的身材也比我们好。所以说你们的美商比我们这一代人要高,但是你们的智商呢,我觉得未必。

智商很难比较,但是有一些表现可以拿来做比较,就是我们这代大学生里面,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狂生”特别多,而现在的大学生里面,追捧名人的粉丝特别多。通过这些表现,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的智商可能比你们要略高一点。在我们这一代人里面,各种各样的名人是用来挑战的,我记得我们进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只花了六个月的功夫上课,就把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头到尾逐章的写了一本批驳的书,而且他的态度是非常好的,其实他的所谓的哲学启蒙也是艾思奇的那本书教他的,但是他觉得里面也有种种的毛病。其实80年代我们的眼界和获得知识的渠道是不如你们的,但是对真实和真相的追求,我觉得我们那一代的大学生,是非常真诚的。他那本书,现在来看,知识含量或者学术分量可能还不够,但是当时就是有很多大学生会做这样的事情。

我觉得文化上非常值得观察和分析的一个人物就是李敖,我看视频,李敖到大陆各个高校演讲,每到一个高校说一个——不知道他说了多少遍的笑话,每次都是下面掌声如潮,一片欢笑,没有人稍微为难他一下。如果倒退30年,在我们那个时代是绝对不可能的。任何一个名人在讲坛上讲话,下面都会有知识的挑战或者思想的挑战,但是现在大学里面非常难以看到。

我觉得大学生在这个环境里面,对学问的热爱应该超过对学术名人的热爱,这样的大学生才是好的大学生。我记得当年10点钟就要关灯,11点各个教室要关灯,有几个大教室是通宵开放的,里面坐满了学生,那是莘莘学子攻占知识王国的英雄岁月,但是这种情况,据我了解,在现在的大学里面很难看到了。

很多大学生也讲,因为大学学费越来越高,以后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想寻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始终是他们身上的一个压力。三年级就开始要到各个单位去做实习,四年级的时候就忙于出去找工作。我完全能够理解,其实你们寻找的都是正常的人生,比如你们大学毕业以后,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到公司当职员、或者当公务员、或者当商人,过各种各样的社会认可的生活,这都是一样的生活,这个我完全同意。但是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才二十几岁,是大好青春的时候,在大学这样一个环境里面,在过同样的生活之前,你应该有机会想象和尝试一下不一样的生活。我觉得你在大学四年里面,如果能过一种不一样的生活,那对你以后的人生会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刚刚去世的乔布斯,读的里德学院,是美国最自由的大学,他读了半年就退学了,但是他的大学生涯没结束,他成为一个旁听生。他为什么要退学呢?他讲“我退学是因为我不要去上那些必须去上的积学分的必修课”。他选中的最喜欢的一门课是书法课,那个老师是左派自由知识分子,很奇怪的一个人,而且他的书法课里面培养了一大批奇奇怪怪的人,包括乔布斯。这个老师去世以后,这门课就没有了。在乔布斯学书法的时候,书法对他未来的就业或者要实现他的一些很具体的人生目标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但是他就喜欢这门课。没有想到十年以后,他可以应用书法课里学到的东西,做一些字体设计。我们电脑里有一些很漂亮的字体,都是从乔布斯学习书法开始的。他学习书法,还不仅仅在于他后来可以设计一些字体,在美国的这么多企业家里,他是唯一一个带有艺术家气质的。企业家一般的想法是特别线性的,比如公司的总经理,你的目标就是给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乔布斯受过艺术的训练,这个书法虽然是拉丁文的书法,但是这和中国书法相似,并不是你把一撇一捺写好就好了,艺术家考虑的问题是多方位的、全面的问题,要把它协调起来,所以乔布斯在他后来做苹果电脑的时候,这种思维方法和他同代的做IT的那些企业领袖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大学期间,他除了学书法课以外,他还到印度进行灵修,他还是个嬉皮士,他还吸毒,这些经历对乔布斯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非常有帮助。后来他变成一个成功者。进入了一个同样的生活。但是他在同样的生活里面能够做得跟别人非常的不一样。他跟比尔·盖茨说,他个人非常尊重比爾·盖茨,但是他觉得微软的设计非常烂,他说这就是一个有过吸毒经历的人和一个没有吸毒经历人的不一样的地方。

如果在这四年大学期间里面,你们能够尝试过一下不一样的生活,或者你想象一下不一样的生活,对你们的人生是非常有帮助的,我就讲到这儿,谢谢。

(摘编自小宝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大学 出版 人文”上的讲话,原文载于腾讯网“燕山大讲堂”。)

北京大学图书馆 篇7

关键词: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繁化俗字,类型,理据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文献》是上海古籍出版社计划出版的《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中的一种, 分上、下两册, 共收敦煌文献286件, 另附77件附件。该书所有的汉文文献中, 俗字现象十分普遍。俗字对正字字形的改变, 一般可以从简化和繁化两个大的角度来分析。“简化和繁化是一切文字共有的现象。汉字既然是记录汉语的书写工具, 这个性质决定了它必然朝着实用的方向发展, 即朝着简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汉字又是汉语的辅助工具, 这个性质又决定了它必然朝着适应汉语发展的方向发展, 即朝着繁化的方向发展。” (1) 汉字为了便于书写, 要求字形简略, 在人们的书写过程中, 汉字的确是不断朝简化的方向发展的。但是, 汉字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 能更好的表情达意也是很重要的, 为了更准确地表达含义, 与汉语的发展相适应, 人们在书写的过程中有时又会在正字的基础上添加笔画或部件, 正如裘锡圭先生所说:“在汉字发展的过程里也存在一些字形繁化的现象。” (2) 本文将选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文献》中的繁化俗字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类型和保持理据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一、繁化俗字类型

(一) 增加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它是文字书写中笔尖在书写材料上画出的点和线条, 如横、竖、撇、点、折等。每一次从笔落下去到笔提起来的过程形成的轨迹就是一个笔画。增加笔画, 指书写过程中增加了正字笔画中的一些点或线条, 从而产生的俗字。

“支”“土”的笔画中本不含点画, 而俗书却在笔末增加了点画。

(二) 增加部件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能独立运用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它介于笔画和整字之间。大多数部件是由一些笔画组合而成的, 它们经常凝聚在一起, 可以独立运用, 以组合的形式充当构字单位, 如“氵”、“艹”、“礻”等;但也有些部件本身就是一个字, 如构成“好”的部件“女”、“子”, 构成“林”的部件“木”等。汉语形声字或会意字中的部件一般具有提示语音或语义的作用, 有些字经历了隶变、楷化以后, 它本身的声符或意符已经不再具有表音、表意作用或者这些表音、表意部件不是那么得明显了。俗书为了突显、强化部件的表音、表意作用, 常会在正字的基础上增加部件, 形成俗字。

(三) 更换部件

汉字是由部件组合而成的, 其中形声字或会意字是由具有提示语音或语义作用的声符、意符构成的。俗书在书写过程中, 有时会出现因更换正字的部件而产生俗字的情况。更换部件形成的俗字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用另一个声音或意义相同或相关的部件进行更换;二是用形体相似的另一个部件进行更换。

(四) 类化增笔

这类俗字是指由于受到上下文的影响或受心理暗示作用的影响, 给本没有偏旁的字加上偏旁或者使之变成与上下文一致的偏旁。

二、繁化俗字理据分析

文字的理据是指文字符号和它所记录的词 (或语素) 之间在音、义方面的联系。 (4) 文字是为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 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是“言之记”。文字记录语言的时候, 或者从音入手, 或者从义入手、或者同时从音义入手。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它用一定体系的象征性符号表示语素, 字形不直接或单纯表示语音, 而是与语素的意义联系, 我们通过对字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字所表示的意义, 这种字形与意义的联系就是汉字的理据。然而, 汉字绝大多数是兼用表音和表义的方法创造的, 绝大多数形声字的声符与汉字的读音都有一定的联系, 这种声符与汉字读音的联系也可以算作汉字的理据。

谈到俗字, 可能有人会觉得它们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文字, 是由于书写的任意性造成的, 因此毫无理据, 不可分析。但是, 表面上看起来毫无章法的俗字之所以能够因大众的使用而流传, 这绝对不是偶然的。正如张涌泉先生所言:“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 是约定俗成的交流工具, 俗字作为一种传播媒体自亦不能例外, 书手的‘任意性’不能不受到文字社会性的制约。” (5) 众所周知, 简化是汉字发展的主流趋势, 是由汉字作为汉语的书写工具性质决定的, 然而作为一种交际工具, 过分的简化会影响到文字的表意作用, 所以繁化俗字的出现也是顺应汉字发展规律的, 大部分繁化俗字都保持或者强化了正字的构字理据, 以便更好地为人们的交际活动服务。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繁化俗字中, 有些俗字是由于书写习惯或为了区别字形而增加笔画造成的, 这些增加的笔画与正字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联系, 因而弱化了正字的构字理据。然而, 给正字增加或更换部件, 大多数是为了明确或突出字义, 所以这类俗字中增强正字构字理据的比较多。

《说文解字》:“吐, 寫也。從口土聲。”“臭, 禽走, 臭而知其跡者, 犬也。從犬從自。”“吐”的俗字形在“土”的右下角加了一点, 这主要是为了与“士”相区别, “土”和“士”并不能依据最后一横的长短来区别, 我们在前文已经举例分析过, 此处不再赘述。增加一点以后, 本来的声符“土”不再具有表音作用, 所以丧失了理据。而“臭”在捺笔上再加一撇, 并不是为了区别字形, 而是书写习惯造成的, 使正字意符“犬”不能正确表意, 破坏了正字理据。

繁化俗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字现象, 它的出现说明了在文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简化和繁化这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运动, 是可以并行不悖的。我们在承认简化是文字发展主流的同时, 也应该重视繁化现象, 探究繁化俗字产生的原因及其存在的积极意义。对繁化俗字的研究可以补充、完善俗字研究的内容, 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俗字。

参考文献

[1]郝茂.论唐代敦煌写本中的俗字[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1996 (1) .

[2]吴军兰.敦煌写本繁化俗字例析[J].丽水师专学报, 1997, (2) .

[3]黄征.敦煌俗字要论[J].敦煌研究, 2005 (1) .

[4]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

北京大学图书馆 篇8

为了深入了解同学们对图书馆的利用情况和意见, 我们针对主要的文献资源的收藏情况、流通阅览服务、参考咨询和学科馆员工作等设计了21个题目做了调查问卷, 发放了100份问卷, 回收100份, 有效问卷率99%。发放对象为本部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其中大一、大二学生46名, 大三、大四学生54名, 文科和理科学生人数各占一半。同时还对20多个研究生进行访谈。

二、数据分析

我们将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如下。

1、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去图书馆

的频率, 51%的学生是每周去图书馆1~2次, 研究生大都去自己专业的资料室, 还有是在网上查找电子资源和数据库。总体反应我校学生利用图书馆频率不高。原因有:

(1) 大一和大二的学生空闲时间多, 去的次数较多。大三和大四因为找工作或者选择考研, 去图书馆人少。研究生大部分去自己的专业资料室看书, 他们大部分人有笔记本电脑, 在宿舍上网查找资料。因为图书馆没有插座, 而且无线上网的信号弱, 所以都不会选择带电脑去图书馆。

(2) 库藏量少, 学术书籍少, 更新慢, 学生借不到自己需要的书, 去的动机减弱。

(3) 图书馆没有单独的自习室, 而且阅览室不允许学生带自己的书进入, 这样一部分想上自习的同学就不会选择图书馆。

(4) 学生觉得离宿舍远或布局不合理, 图书馆的新馆、旧馆离得远。

(5) 有一部分同学反映图书馆的设施问题, 例如供暖不好, 没有热水供应地方, 厕所只在一楼, 二三楼都没有, 旧馆灯光昏暗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去图书馆的频率。

2、在对学生去图书馆的目的调查

上, 67%的本科生都是去借 (还) 书。查阅电子文献和用多媒体的人数相当少。在经常使用哪些资源的调查上, 73%的本科生学生利用的资源主要是纸本书, 研究生除了利用纸本书外, 还利用学校的数据库资源。在第6题中, 93%的本科生希望进一步系统学习文献信息检索的知识和技能, 反映出了学校这方面工作的不足, 同时也可见我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

造成此状况的原因有:

(1) 图书馆没有单独的电子阅览室, 而分布在阅览室中, 每个阅览室只有有限的几台电脑, 电脑少, 是影响学生利用电子资源的重要原因。

(2) 学校没有统一安排好新生的入馆教育, 很多学生缺乏查阅文献的检索技能。

3、选择平均利用门户网站资源频

率低的人数占总数的76%。学生中大部分利用门户网站的目的是进行数目检索、图书续借等, 用电子资源和关注信息公告的少。在影响电子资源利用的因素中, 52%的人认为是没有计算机或网速太慢。25%的人选择是因为校外访问权限的问题。

4、在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时

的主要障碍上, 学生主要反映的问题集中在缺少需要的文献资源和查找不方便、不了解图书馆究竟有什么等, 主要原因还是图书馆藏书量少, 电脑使用不方便或技能不够, 图书馆自我宣传少等。

5、在学生不良行为上, 同学们都

反映藏匿, 乱放书刊等行为和在库室内接打手机等行为最不能接受, 在研究生反感问题上, 主要是超期情况。造成此的原因主要是馆员的监督和引导力度不够, 学生的素质教育有待提高。学校对违反馆规者惩罚措施不够, 不能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6、在调查学生对馆员满意度方面, 普遍不高。原因有:

(1) 图书馆人员的应聘不严格, 由于中国的事业单位的聘任制普遍存在“近亲”, 缺乏严格的选聘机制。

(2) 学校没有相应的在职培训和考察制度, 馆员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 工作方面缺少制度化管理。

总结和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活动, 我们对我校图书馆的实际使用情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总体归纳如下:

1、馆内宣传方面。应该做好新生入馆教育, 就馆内分布、开放时间、使用说明, 检索技能等进行培训。多办图书教育活动或专门讲座。

2、资源建设方面。多买新书, 增加学术性书籍和数据库资源;或者基于财力安排, 购进电子版图书;图书馆的门户网站注意及时更新和改进;开放样本书库给本科生;做好校际借阅工作。

3、借阅时间方面。解决学生借阅时间和上课时间的冲突, 借阅室中午和周末时间也要开放;设置成学生可以自己用图书证刷码, 自行借还书。

4、馆内设施方面。设置专门咨询台解答学生的疑问, 并在一楼设置统一还书区, 不必到借出的馆室去归还;图书室内设置梯子, 因为有的学生够不到上层;要求有单独的自习室;设置电子阅览室, 增加电脑量;各室增加插头数量;冬天暖气和夏天的风扇等要配备好, 确保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

论大学精神与大学建设 篇9

何谓“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大学特色, 并能激发师生积极性和增强学校活力的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 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大学精神集中地体现着大学的宗旨和学生的成长取向。大学精神对于一所大学来说, 有如一个人对之于自己的灵魂, 没有大学精神的大学, 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 至少, 这所大学不会著名。一所具有某种强烈精神的大学, 培育的可能不仅是具有这种精神的学生, 还可能是具有这种精神的民族。世界一流大学应为时代的脉搏, 这不仅是指大学在科学或学术领域的胆识, 在社会正义、良心和道德等领域, 同样是如此。因此, 大学要有精神, 这是历史总结出来的规律。

大学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都有所探索。《大戴礼保传》中写道:“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 履大节焉。”据此, 大学应当是学大艺、履大节的地方。中国古代四书之一《大学》的开篇之语,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可以说是从某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学的精神。但一般来说,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起源于中古时期的欧洲大陆, 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是最早的两所中古大学。大学自其出现始, 就因为其在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上的特别作用而有别于其它机构, 特别是一些经历近千年风雨仍巍然自立的大学, 因为其独特的风格和对人类的贡献而闪烁光芒。所以, 大学是有精神的, 唯其精神, 使之能经世而独立, 历久而弥新。环视世界, 成功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 藉以振奋、激励和凝聚人心, 使学校声名远播。

比较中美两国的大学, 自然会想到中国的北京大学和美国的哈佛大学。作为百日维新硕果仅存的遗产和中国近代大学, 北大不寻常的身世似乎先天地注定了她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北大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为雄厚、教学质量最为优秀的国立大学, 已有百余年历史。哈佛大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声名最显赫的私立大学, 已有370余年历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北京大学初步形成了“北大模式”, 哈佛大学形成了“哈佛模式”。“北大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兼容并包, 学术民主;务实创新, 修德炼能;教研并重, 博专并抓;学以致用, 造福社会。而“哈佛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素质, 培养通才, 讲究名牌效应;崇尚实践, 铸就干才, 突出案例教学;发挥潜能, 塑造雄才, 跨入自由王国。

(一) 北京大学

北大在我国的独特地位, 使人们对她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赞美她的时候, 人们是从不吝惜笔墨和想象力的。的确, 北大的意义绝不止是一所高等学府, 北大之为北大, 不在其湖光塔影的美丽校园, 甚至也不在其有多少著名的学者和教授, 而在其独特的精神魅力。

1917年, 蔡元培先生对北大进行改制, 奠定了北大“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 确立了大学之为大的基本准则和文化精神。蒋梦麟先生认为北大精神是“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的精神。关于北大精神, 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 改进的运动先锋, 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马寅初先生认为北大的精神就是“牺牲精神”。也有学者认为北大精神是“民主与科学”。北大不仅学术上有很高成就, 而且关心国家大事, 这正是北大精神的体现。北大有自己的校格, 不随波逐流而得到世人的尊重;北大有自己的责任, 不顾一己私利而勇往直前。但是, “一方面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源自晚清的洋务教育, 是从发展军事和工业的实际功利出发和主要由政府推动的, 具有浓厚的技术主义、工具主义背景, 30年代又面临抗战救亡的紧迫压力;另一方面, 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 自由主义的教育精神渐为国家主义、权威主义所挤压……使得维系人文主义、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才教育之类的大学精神、大学制度成为一种艰苦卓绝的坚守。”[1]

北大屡经风潮, 至今犹能巍然独存, 决非偶然。这与北大精神有关。自蔡元培先生掌校以来, 七八年间这个“容”字, 已在北大的沃土之中根深蒂固了。故北大校内各派别均能互相容爱。平时于讲堂之内、会议席之上, 做剧烈的辩驳和争论, 一到患难的时候, 便共力合作。另外, 北大具有思想自由的精神。北大校内, 各种思想能自由发展, 不受一种统一思想所压迫, 故各种思想虽平时互相歧异, 到了有某种思想受外部压迫时, 就共同来御外侮。故北大虽处恶劣政治环境之内, 尚能安然无恙。[2]

然而, 不幸的是, 当人们为北大光荣的自由传统而骄傲并陶醉于其诗意的精神怀抱时, 被冷落的现实正悄悄地实施着自己的报复。而更不幸的是, 在现实快意的报复面前, 堂堂的北大似乎有些束手无策:骄傲的精神在充分施展了自己全部的魅力之后, 终于暴露了她的苍白无力。过分自信, 甚至有些自我崇拜的北大人现在首先应该反躬自问: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和尊崇的那种北大精神除了人们已充分肯定了的那些伟大的意义之外, 是否还存在着某些必须正视的缺陷呢?

(二)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至今, 哈佛大学已经建校374年, 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典型代表。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 以亚里士多德为友, 更要以真理为友”。许多学者认为, 哈佛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独立思想、注重人文”[3]的自由民主之思想, 大学是一个塑造灵魂, 培养具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智者摇篮。哈佛大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虽历经变革, 但一直固守着寻求真理的办学宗旨, 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述及侧重点不同而已。哈佛大学前校长查理斯艾略特把欧洲特别是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引入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从此形成了学术自由的传统。艾略特认为, “大学是世界上最容不得独裁者的地方”, 学术自由应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 也是一所大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阿伯特劳威尔继承了艾略特时代的学术自由传统。他认为大学是学术研究的场所, 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自由探究、发现和传播真理的环境, 特别是在课堂上应该有绝对自由的权利。在哈佛大学, 不仅教师享有学术自由, 而且学生也享有学术自由。学生有选择学习的自由, 有拒绝参加礼拜的自由, 有平等地竞争学期奖学金的自由, 有选择自己朋友的自由。时至今日, 哈佛大学仍遵循着艾略特的学术自由理念, 着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0世纪80年代, 哈佛拒绝授予前总统里根荣誉博士学位一事便显示了这个看重自由和创造的伟大学府十足的底气。21世纪初,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 “真正的哈佛”乃是一个“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 这就是“自由的思想”与“思想的创造”。[4]

中国国内的著名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到底在哪里?难道是硬件设施不够吗?笔者认为主要在学校制度和文化层面。我国大学鲜有自己清晰、稳定、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在大学精神和价值的塑造上, 在大学文化积累、校风学风的建设上, 还缺乏应有的自觉和明确的定位。在大学的制度层面, 大学办学自主权还不够落实, 学术的保障机制还有待加强, 校长、教授的聘任及选拔, 科研和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也还存在着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中国现代的大学, 是以欧洲大学为模式的, 是继承西方文化的机构。对大学精神的探讨, 中国大学的责任是与西方大学不同的。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发展阶段等的差异, 主要是历史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大学观念的不同。探讨中国大学精神的问题要远比西方的更加复杂。西方大学的制度虽然在中国畅通无阻, 但是西方大学的理念 (传统的理念) 却无法在中国扎下根来。[5]我们目前探寻大学精神, 恐怕首先要确认什么大学精神是我国大学所需要的, 我国的大学精神要根据自身历史传统所创, 是独有的。

大学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独特的精神呢?笔者认为, 一所著名的大学应该有大气。大气主要是指一个学校的学术视野、学术氛围、学术气度、学术胸怀, 就是她的校风、学风。大气不仅是一所学校风貌的反映, 更重要的是会对一所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学术成就产生根本性影响。大气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一所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就必须做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6]大气更是一种兼容并蓄的精神。这种精神, 首先是指要有学术的自由, 没有学术的自由就没有学术创新。这种精神, 在大学与大学之间, 大学与其他社会机构之间, 则体现为一种“和而不同”的胸怀, 即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的理念。大学不能孤芳自赏, 要在竞争的同时善于合作, 取长补短, 才能从各个方面促进自己的发展。正如有大气的学者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一样, 有大气的大学才能成为一流大学。

在人类进入21世纪, 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它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传递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因此, 我们更应该解读大学, 探究现代大学的大学精神。

(一) 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实际上就是大学理念的具体化, 大学理念的延伸和深化, 大学精神中凝聚着大学的理想与宗旨, 它必须也必然为大学所独有。从教育的性质来看, 大学理念中相当多的内容是大学之外的其他教育机构无法实现的, 后者虽可能通过某些方面的教育指导使人具备某些素质, 但无法使人全面获得这种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或主要承担者的大学有着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 而其之所以更丰富、更深刻, 关键就在于大学精神。

(二) 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

作为社会精神的典型代表, 大学精神必须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前瞻性。时间的步伐已经迈入21世纪, 大学在新的世纪中将逐渐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 主要是指与高等教育的现代背景相适应的大学精神内容的转变。当前, 社会与人的现代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的主体性的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与改革, 使得我国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有着复杂而又极具挑战性的话语背景。[7]

(三) 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

大学精神是大学品牌的灵魂, 并促进大学品牌的形成和提升。大学精神是大学品牌赖以生存的“养料”, 一流的大学精神催生一流的大学品牌。也就是说, 大学品牌的价值更多地源于大学精神, 是大学精神的集中表现。大学品牌是一所大学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凝结在一所大学名称中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认可程度。[8]一所真正一流的大学, 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蹴就的, 也非改换名号、简单合并所能形成的。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的形成是在大学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经历了“倡导、践行、提炼、再实践、升华、发扬光大”的过程而逐渐浓缩而成的。

构建现代大学精神, 不仅要充分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和先进的外来文化理念, 还要建立和健全科学而广博的文化载体进行承载和传播。而这种载体也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文化载体, 还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舆论氛围等等。只有充分创造出这些载体, 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才能体现构建现代大学精神的操作性意义。具体来说, 就要建立先进的制度文化、创建优良的校风、营造先进的学校文化舆论氛围、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有独特的功能,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倡导和体现大学精神, 因为大学精神在培养人、教育人、鼓舞人方面有特殊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高校要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校园文化, 使其符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 应成为大学精神的有效载体, 突出大学精神的主题, 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流的现代大学, 必须有现代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 是大学的灵魂所在, 它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建设和培育现代大学精神, 不仅可以为一所大学的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为其建成一流大学创造条件, 而且可以对社会主流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使大学成为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7]戴锐.大学精神的历史演进与现代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2, 3 (2) :22.

[2]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3.

[3]王诺.我所体验的哈佛精神[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18) :44.

[4]唐耀华, 黄文静.中外名校大学精神略谈[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 (1) :41.

[5]陈小红.论大学精神的演变:从“理想”到“功用”[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2 (3) :94.

[6]纪宝成.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 :10.

大学督学及大学督学章程 篇10

1 督学的词义和起源

督学在辞海中释义有二,一是清代提督学政或督学使者的简称,是主管教育的部门中负责视察、监督学校工作的人员;二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皆置督学,以视察所属教育行政机构及学校的工作[3]。现在,督学是指负责教育行政机关中视察、监督学校工作的人员。也指由政府按法定程序聘任,依据教育法律法规监督、检查、指导、评价教育工作的人。为了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督,各高校根据需要也适时的在校内设置了教学督导机构,如督导团、督学组等。

现代教育督导制度起源于法国,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我国教育督导制度起源于清代,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4]。如清小说《儒林外史》第八回:“蘧公子道:‘家君做县令时,晚生尚幼,相随敝门伯范老先生在山东督学幕中读书。’”

2我国大学督学现状

我国大学督学制度最主要的职能部门就是大学督导团,督导团的工作就直接决定着督学制度在本校的落实情况。通过对不少高校督导团的工作进行考证,总结如下。

1.1 大学督学的产生和组成

大学督导团成员人数为8~15人,一般是由各个院系领导进行推荐,然后由教务处汇总上报给负责教育工作的副校长,由校长或主管教育工作的副校长负责聘任。

1.2 大学督学的任务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随堂听课、督导各学院的教学活动)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

(2)协助学校管理机构(教务处、学生处)对本科学生出勤和考试进行监督和指导。

(3)利用督导工作的经验在各项重要会议中提出问题并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随时向教务处反映在督导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3 现今大学督学的现状及优缺点

上海某大学自2003年开始试行督学制度,并多次对督导团工作条例进行了系统的修改;湖南某大学自2003年开始试行督学制度,并对督导团工作进行了详尽的总结;东北某大学自2003年开始试行督学制度,并根据相关规定制订了工作条例等等。综合上诉几所大学的督学制度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结论:当今大学督学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具体有以下几点:

(1)通过督导团的检查,保证了课堂的出勤率,维持了考场的秩序。

(2)督导团对教务处的意见反馈有助于教务处对教学质量进行评测,并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督导团的工作总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校领导建议。

尽管,我国将督学运用在大学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当前水平来说,我国的大学督学制度还仅仅停留在起步阶段,很多相应的合理措施还尚未配套,导致有许多漏洞出现[5,6]。

(1)适用范围不合理。仅仅将督学试用在本科教育上很难发挥出督学制度的优越性。

(2)隶属关系不合理。由于大部分督导团隶属于教务处或教学质量监督科,导致许多建设性的措施未能及时反映到校领导,在汇报工作中出现了一定的臃肿性。

(3)督导团成员的构成不合理。大部分大学督导团的成员有一半是在岗行政人员,由于行政隶属关系,很多意见就这样淹没在督导团内部。

(4)执行力度不够。由于督学集体的决定只能起到建议的作用,使得督导团的内部工作总结变得影响不大,从而削弱了督学的作用。

3 大学督学章程

3.1 大学督学章程

鉴于此种情况,设计了一份能全面督察学校党政工作的大学督学章程。

(1)大学督学的宗旨

督促和检查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

(2)大学督学级别和隶属关系

无行政级别,归校长直接领导。

(3)大学督学的督察范围

除校党委、校纪委本身之外的一切事物,包含教风、学风、考风、学术风气、教学质量、校园环境、校园文明等等,是学校的总督察。

(4)大学督学的人员构成

大学督学由20~30名教授构成,其中,50%为在岗平民教授(不包含在岗校院两级党政机关人员和系正副主任),50%为退休返聘教授(返聘教授没有官帽负担)。

由督学组成人员选举正副主任督学各1名。若主任督学是返聘的,则副主任督学必须是在职的,反之亦然。

(5)大学督学组成人员的基本条件

人正、誉好、力强、健康、敢说、敢做、敢当、大局。

(6)大学督学人员的产生办法

全校教师民主选举,个人同意,校长聘任。

第一,选举办法。(1)网络实名公开选举;(2)学校将符合条件的平民教授和返聘教授放在网上,供投票;(3)全体学校教职工(在职的和返聘的)每人都用自己的工号实名投票;(4)任何人都可以实时查询投票计票结果和什么工号把票投给了谁;(5)无特殊情况,教职工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满额投票(选足人数),不然年度考核按不合格记;(6)为了消除领导的导向作用,投票顺序为:平民教职工——科级干部——处级干部——校领导;(7)按选票多少,逐个征求是否愿意当督学,直至满额为止。

第二,为了对校院二级机关及各系主任实行有效的监督,不能逐级推荐,不然推荐上来的,多是溜须拍马的,督学就成拍学了。

(7)大学督学工作时间要求和待遇

在岗教师履行督学的时间不小于机关正常工作时间的25%,返聘教师履行督学的时间不小于机关正常工作时间的60%。正副主任督学履行督学的时间不小于机关正常工作时间的50%。在岗教师补贴教分,返聘教师补贴现金。

(8)大学督学的办事规则

直接和间接监督管辖内的事物,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发令纠正,复杂的问题可以反映给有关部门解决。只要是督学集体名义提出的处理意见,行政部门无正当理由否决的,在一周内,就应该批准生效,不得拖延。

(9)大学督学的任期

任期三年(与中层干部一致)或与校领导任期一致。

(10)大学督学的非到期卸任

由于个人原因(健康、生活安排和其他原因)可以提出辞职,或经督学成员集体开会提议免职,校长批准。

3.2 大学督学章程特点

同现有的各高校督学工作规程相比,此大学督学章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督察范围为学校的整体工作;

(2)督学归校长直接领导;

(3)督学成员的产生方式由全校教职工民主选举产生,校长履行聘任手续;

(4)督学成员的构成为在岗平民教授和退休返聘教授,禁止在岗行政人员参加;

(5)督学的工作时间有硬性要求;

(6)督学集体的决定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确保了督学制度的执行力度。

4 结语

(1)高校教学督导对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障教学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2)现有的各高校督学工作条例、督学规程、规范等对各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的局限和缺陷,不利于更好的发挥督学的作用。

(3)新设计的大学督学章程实行民主管理和教授治校,可以有效地督察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参考文献

[1]王国军.谈高校督学的为与威[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14):24-25.

[2]杨颖秀,郭莲荣.督政与督学相结合——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显著特色[J].教育科学,2005,21(2):37-40.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668.

[4]张闻.一位督学的日记[J].教育,2008,(7):28-29.

[5]胡晓敏.浅谈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运行的基本原则[J].教育探索,2009,(8):74-75.

感受北京 祝福北京 篇11

北京,作为世界文明史上最壮丽的城市之一,拥有紫禁城、天坛、颐和园、长城等美仑美奂、庄严雄伟的传统建筑;也不乏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等新的建筑奇迹。每一处绝无仅有的建筑奇观,都足以让人赞叹、让人流连忘返。但如果要更深入地探寻古老北京的根,乃至北京的血脉肌理,那散发出浓郁京味京韵的四合院、胡同自是首选。

北京四合院高超的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使之成为华夏民居的典范,其建筑格局和空间构成还深刻反映了以家长为中心的旧秩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北京各种形制的四合院,有着难以逾越的社会等级,而胡同、街巷连接了它们,成为它们的血脉。胡同构成了北京以中轴线为中心的棋盘式城市布局的肌理。中都、大都、京师、北平、北京,历朝历代,四合院都是温馨的家,胡同则是家的社区,孩童在那儿嬉戏、老人在那儿聊天、小商小贩不时的叫卖,将胡同装点得热闹非凡。

沒有永恒的建筑,发展是不变的时代主题。保护与发展、碰撞与融合,往往是痛苦的过程。我们对那些以不同方式为保护北京建筑遗产及北京记忆,奔走呼号,不遗余力的人表示敬意。保护的目的在于其价值的持续利用,传承是遗产保护的真谛。融合在全球化时代是必然趋势,也是优生学,需要有良好的基因来改造原有的面貌。秉持开放、包容、平等的心态,坚持科学发展观,则无需害怕迷失自我,也不会失去我们的民族特性。由此,城市的发展改造,一方面要向古人学习,继承古人的经验智慧;一方面也要向发达国家借鉴,他们走在前面,我们理当少走弯路。但遗憾的是,北京的探索历时已久,结果却往往演绎成悲喜剧。徒具其形的假古董、穿西装戴瓜皮帽的假洋鬼子以及陆续入住北京水土不服的怪客,建筑体种种怪异、不和谐的现象,至今并不少见,这无意中倒显出了北京的宽容。前门大街的改造无疑具有全国性的示范效应,成败得失,尚需时间检验,但保护发展、传承创新的主题,早已是各方共识。奥林匹克公园下沉花园,是汇集了国内部分优秀建筑师心血的鸿篇巨制,承载着向世界展示人文奥运和传统中国元素的使命。目前依然好评如潮。

六朝古都的历史,当今北京的变化,说不完,道不尽,总是魂牵梦萦,总是出人意料,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北京、关注北京、祝福北京。

北京大学图书馆 篇12

本文使用北京科技大学课题组对本校学生求职意向的调查, 分析了大学生求职意向、求职方式、信息获取和就业服务需求的基本状况, 为学校制定有关就业政策提供参考。

一、数据与样本说明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北京科技大学 (以下简称“我校”) 学生就业观念和求职意向的情况, 本次调研共设计了“就业期望”“就业途径”和“就业指导与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 就每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设计题目。同时, 为了比较不同学生群体的特征, 问卷分别以“学科属性”“学历层次”“学生性别”“生源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和“家庭经济状况”六种类别加以区分, 以便于数据的差异性采集和统计。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75 份, 回收有效问卷550 份, 有效率为95.65%。其中理工类专业学生375 人, 占68.18%;女学生215 人, 占39.09%。其样本特征描述见表1。

二、大学生求职意向

本次问卷主要以“就业去向”“就业愿望”和“承受挫折”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在学生中开展了就业期望方面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 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明确了就业或升学的去向, 能够客观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 在首要考虑因素、月薪期望、地区选择、单位性质等各方面树立理性和现实统一的愿望, 并且能承受就业中的挫折, 对“先就业, 后择业”的观念有较深刻的认识。在目前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 学生做出倾向于到稳定、舒适、高薪的地区、行业和单位就业的选择, 符合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

1. 大部分学生对毕业后的去向具有明确的意向

统计数据显示, 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 其次是“升学”, 两者占80 % 以上。 少数学生选择“ 创业”和“出国”, 只有极少数学生表示“暂不就业”。对于就业工作来说, 学生的就业意愿非常重要,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不会“暂不就业”, 为全面开展就业工作做好了准备。

低年级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相对于其他年级学生选择“出国”的比例高出许多, 反映了低年级研究生在未面临就业压力的情况下, 对出国深造有更大的兴趣。低年级本科学生选择“升学”的比例接近1/3, 远高于其他年级, 研究生成为一种比较好的学历选择。独生子女选择“出国”和“升学”的比例比非独生子女高, 反映了独生子女通过就业缓解家庭压力承担的责任的比例小, 也反映了独生子女学生的家长对子女有更高的学历期望。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选择“出国”的比例接近1/3, 选择“创业”的学生比例高, 反映了在经济条件不成为制约因素的情况下, 学生对于出国和创业有着比较强烈的愿望。

2. 大部分学生的就业期望趋于理性

统计数据显示, 半数以上的学生选择“发展机会”作为自己就业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1/4 以上的学生选择“经济收入”, 还有少数学生选择“工作环境”“个人兴趣”“社会声誉”“工作地点”等其他因素。多数学生对于就业时最重要因素的考虑比较客观, 把长远利益放在第一位;也有不少学生出于自身经济情况的考虑, 把眼前利益放在第一位。

相对而言, 博士生研究生由于年龄大、经济压力大等原因, 选择“发展机会”的比例远小于其他学历的学生, 选择“经济收入”和“工作环境”的比例又远大于其他学生。来自大城市的学生由于起点较高, 选择“经济收入”的比例大;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自身发展机会少, 更多选择“发展机会”。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选择“社会声誉”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学生, 选择“工作环境”比例高, 选择“发展机会”比例低, 反映了这个群体更多地追求生活舒适的特点。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由于自身在经济上的极大缺陷, 选择“经济收入”比例高。

统计数据显示, 分别有近1/3 的学生选择“5000~8000 元”和“3000~5000元”月薪, 1/5 以上的学生选择“8000~10000 元”月薪。少数学生选择“10000元以上”和“3000 元以下”月薪。这与当前大部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设定的月薪值基本吻合, 大部分学生对工资收入的期望比较合理, 并没有盲目地抬高身价, 去不切实际地追求高工资的工作, 从正面反映了社会上少数人对大学生期望月薪评价的片面性和夸大性。当然, 由于学历层次、教育投入等方面的原因, 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对月薪的期望差别会很大, 这个问题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

统计数据显示, 近半数学生选择“大城市和发达地区”, 1/3 以上学生选择“中等城市”, 两者相加, 选择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学生比例达到85%以上。少数学生选择“基层”“家乡”和“西部”。在目前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 大多数学生选择到目前发展最现实、最有利的地区去就业。但是, 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供需失衡、学生就业压力大, 基层和西部地区岗位需求远远大于人才供给、需要引进大量人才的情况下, 采取有效措施, 鼓励大学生去西部、进基层是一个非常好的努力方向。

相对而言, 硕士研究生选择“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比例最高。非独生子女学生选择“基层”和“西部”的比例高。文科学生由于就业难度较大, 选择“基层”和“家乡”的比例高。

就业单位性质方面, 相对而言, 理工类学生选择“国有企业”比例高, 文史类学生选择“政府机关”比例高。由于自身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等优势, 半数左右的博士生选择“学校及科研院所”, 同时, 博士生对“自主创业”的热情高, 达到11%以上, 属于“技术型创业”。男学生选择“国有企业”比例高, 女学生选择“学校及科研院所”“外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比例高。家庭经济好的学生选择“政府机关”“学校及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比例高, 体现了经济制约因素弱的情况下学生的职业追求;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选择“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比例高, 一种单位相对容易进, 一种工资高。

3. 大部分学生能正确面对就业中的挫折

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所有学生就业的最终目标, 但是由于学生自身条件和就业期望之间以及和应聘岗位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导致学生有可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统计数据显示, 如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近半数学生选择“从低层次做起, 逐步向目标奋斗”, 还有部分学生分别选择“通过其他渠道解决”“继续深造”“继续找, 直到找到理想工作”和“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再找”。多数学生选择了“先就业, 后择业”, 其余学生也并没有失去继续找工作的动力而放弃就业, 学生就业心态良好。

三、大学生求职方式及信息获取

问卷以“求职方式”和“信息获取渠道”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学生中开展了就业途径方面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 多数学生采取以自主意识为主导、积极寻求多方帮助的多元化方式求职, 并以学校为主渠道, 主动寻找各种校外途径, 全方位获取就业信息。学生对待求职途径的这些考虑, 基于对自我能力的信任、对学校工作的肯定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判断, 反映了积极、良好的就业意识和心态, 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就业工作。

1.多数学生积极寻求多方帮助的多元化方式求职

统计数据显示, 多数学生选择“自己找”作为求职的主要方式, 其次是“人才交流中心或中介”和“学校推荐”, 还有部分学生选择“网上求职”和“家里及朋友帮着找”, 形成了“求职方式多元化, 自主意识为主导”的特色。

相对而言, 硕士生在就业中处于最佳竞争状态, “自己找”和“网上求职”的比例高于其他学生;博士生由于选择面较窄, 反而对学校, 尤其是导师的依赖性大, “自己找”的比例最小, “学校推荐”的比例大;本科生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或中介”的比例大。男学生通过“自己找”和“学校推荐”的比例大, 女学生由于受到一定的性别歧视, 就业难度大、压力大, 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或中介”“网上求职”和“家里及朋友帮着找”的比例大。

2.多数学生以学校为主渠道, 主动寻找各种校外途径, 全方位获取就业信息

统计数据显示, 半数学生通过“学校就业网”和“校园宣讲和招聘信息发布”获得招聘信息, 近1/3的学生选择“社会就业信息网站”和“校园就业双选会”, 还有部分学生选择“向用人单位或知情人打听”“单位实习”“单位网站和宣传册”“社会就业双选会”“政府就业信息网站”, 少数学生选择“实地考察”。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机构仍然是学生获得招聘信息的主要渠道, 社会、政府和用人的信息渠道也逐渐成为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

由于学校行业性质比较明显, 校园双选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 与行业相关的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通过“校园就业双选会”获得信息的比例比文科学生要高。博士生由于年龄偏大、参与校园活动积极性不高等原因, 导致通过“校园宣讲和招聘信息发布”获得信息的比例较低, 特别是应届毕业博士生选择“校园就业双选会”的比例低, 而选择“向用人单位或知情人打听”的比例高。家庭经济状况对信息获取途径的影响非常明显, 家庭经济状况越差, 通过“学校就业网”“校园宣讲和招聘信息发布”和“校园就业双选会”等校内途径获得信息的比例越大, 反之, 家庭经济状况越好, 通过“单位实习”获得信息的比例越大。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 40%左右的学生希望得到“单位介绍和招聘信息”“薪酬及福利信息”和“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服务, 相对而言, 理工科学生就业岗位专业性强, 选择“单位介绍和招聘信息”大。博士生年龄大, 经济生活压力大, 希望得到“薪酬及福利信息”比例高, 需要“面试技巧”比例低;硕士生处于就业竞争的高端, 就业压力小, 目标明确, 自主性强, 需要“单位介绍和招聘信息”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比例高, 而需要“就业心理辅导”比例低;本科学生年龄小, 缺少社会阅历, 需要“专业人士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比例高。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和总体分析, 我们得出以下观点。

1.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比较理智现实

大部分学生对毕业后的去向比较明确, 能够客观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 在月薪期望、地区选择、单位性质等方面分析理性, 对“先就业, 后择业”的观念有较深刻的认识。在目前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 学生做出倾向于到稳定、舒适、高薪的地区、行业和单位就业的选择, 符合社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2.大学生对求职途径的选择比较科学有效

多数学生采取以自主意识为主导、积极寻求多方帮助的多元化方式求职, 并以学校为主渠道, 主动寻找各种校外途径, 全方位获取就业信息。这些考虑反映了大学生对自我能力的信任、对学校工作的肯定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判断, 同时也说明学生具备积极的就业意识和良好的就业心态。

3.大学生对就业指导与服务的需求比较直接

大部分学生希望得到与自身具体求职、招聘和面试直接相关的指导与服务, 并希望与此相关的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对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表示满意。这些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把学生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提供了现实依据, 同时也从侧面提醒高校要引导学生而不迎合学生, 服务学生而不服从学生, 为学生顺利实现方向正确、定位准确、前景明确的成功就业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闵维方, 丁小洁, 文东茅, 等.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01) .

[2]陈成文, 胡桂英.择业观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基于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01) .

[3]岳昌君, 杨中超.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12 (04) .

上一篇:煤矿地面生产场所下一篇:炼油污水处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