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法律控制

2024-06-04

食品安全的法律控制(精选12篇)

食品安全的法律控制 篇1

摘要:美国社会学法学派学者庞德以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 提出了社会控制理论说。从庞德的《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一书出发, 论述了法律的目的和利益学说, 最后反思理论中的几点限制并对中国借鉴该理论提出了构想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控制,法律目的,利益说

1 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由美国社会学者爱德华·罗斯在1896年提出的。他在《社会控制》中指出, 人类经历从自然秩序走向社会秩序是从混乱到有序的过程, 一旦社会复杂化, 人类的情感不再维系自然秩序, 因而需要一种机制来稳定人类社会且不受情感的影响, 这样的机制就是社会控制, 它就是“稳定的、不受人的情感影响的关系。”庞德引用了这个概念, 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解释了这个名词。社会控制手段包括法律、宗教和道德。与其他手段不一样的是, 法律靠强力实施。一些法学家对强力这个词并无好感, 因为从古希腊的诡辩论者宣布了怀疑现实主义的立场开始, 人们始终在找寻着强力背后某种永恒的东西。对此笔者认为是可笑的, 理论本身的缺陷和人类思维本身的形而上使得永恒是不可能达到的, 诚如自然法学派无法避免落入公平是为何物的思维桎梏中, 越想宣称“是什么”, 宣称的越是“应该是什么”, 既然最终的问题始终是“应该是什么”, 那就应该中立地看待这个词。

2 法律的目的和利益学说

2.1 法律的目的

作为一名实用主义者, 庞德的研究兴趣在于功能性解释法律上——必须追问“你到底有什么用?”那么, 法律又有什么用呢?对于目的理解, 庞德深受耶林思想的影响。耶林认为, 人与自然界是相通的, 自然界中有因必有果, 对人类社会来说, 包括法律在内的所有社会制度都是有目的社会行动的产物, 法的核心问题是法律的目的, “法律概念乃是为人而存在的-他们是实现人之目的手段, 而不是人为法律的概念而存在的;因此法律科学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发现正当和正义在此时此地所提出的要求。”庞德辩证地吸收了耶林的观点, 他引出了法律的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的控制功能, 而判断控制的标准就是正义。随之, 庞德对法之历史发展阶段进行梳理, 企图从史实中探寻出法律的目的。

2.1.1 从法律史的角度考察

庞德将法律体系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法、严格法、衡平法和自然法、成熟法以及社会法阶段, 它们的对比图如下:

另外, 庞德还提出了世界法的构想, 未来的世界法律秩序就是要促进全人类的普遍利益。

2.1.2 从法律思想史的角度考察

庞德将法律思想史划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新教法学、西班牙法学、17世纪、18世纪、19世纪、20世纪等九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九个阶段的思想路程:维护治安和和平一维护社会现状-东西各归所有-保护个人利益-强调自然权利-自我主张的最大化一保护社会利益。

无论从法律史还是法律思想史的角度, 庞德都想为我们指出法律的目的是有规律地前进着的,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寻得法律目的。可惜的是, 庞德谨慎的态度反而使得法律目的模糊化, 我们知道从社会法的视角延续下去, 法律这种社会控制手段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但还是没有办法得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当然, 庞德从另一方面——利益学说方面对法律目的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2.2 利益学说

利益到底是什么?庞德沿用了耶林的观点, 把要求、愿望或需要定义为利益。“一个法律制度通过下面一系列办法来达到, 或无论如何力图达到法律秩序的目的:承认某些利益;由司法过程 (今天还要加上行政过程) 按照一种权威性技术所发展和适用的各种法令来确定在什么限度内承认和实现那些利益;以及努力保障在确定限度内被承认的利益。”

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利益都可以得到保护的, 庞德提出了三类可以承认的利益: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其中包括了人格、家庭、物质、公共安全、道德和国家等各方面的利益, 涵盖面广, 对此, 美国法哲学家帕特森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为其可以和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表所起的作用相媲美。当然, 作为一位思维缜密的法学家, 庞德自然不是随意杜撰和列举出这些利益类型, 这是他通过对法律文献和法的发展历史结合实际分析而成的, 他也为这些利益寻得了正当的依据, 即法律的价值。“对各种利益的承认或拒绝承认以及划定那些得到承认的利益界限, 最终都是按照一个确定的价值尺度来进行的。”那么, 法的价值又是如何获得的呢?他认为一是从经验中去寻找某种能在丝毫无损于整个利益方案的条件下使各种冲突和重叠的利益得到调整, 并同时给予这种经验以合理发展的方法, 经验和理性相辅相成, 共同成长;一是按照一定时间和地点的文明的假说来进行评价, 这些假说把价值和现实联系起来, 由此理论联系了实际, 社会控制背后的理想成分不再脱离社会现实;一是关于法律秩序一种公认的传统的权威性观念, 这实际上是法律秩序的“理想图景”。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 庞德试图从三种价值原则中去说明这么一点:支撑利益学说的法律原则来源于生活, 基于利益学说的法律目的是要服务于社会生活, 而对利益的界定是要保障法律正当地控制社会。

3 反思和借鉴

庞德信奉实用主义, 他相信特定时空限制下, 利益说也能最大满足社会需求以完成法律之目的。但是, 庞德的理论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 笔者归纳如下:

3.1 法律目的推定的漏洞, 利益的主体不明确

庞德的法律目的是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但理论部分却是由五点假设得来。既然如此, 我们不禁要质疑了, 这种真实的程度到底是多少, 真的已经足够接近真实了吗?我们不得而知, 庞德也无法给我们确切的一个答案, 这就是他推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薄弱环节。

再次, 庞德将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三种类型, 社会利益为最高。但社会利益是个大而泛的名词, 总体上是无法把握的, 社会利益具体落实到个体, 应该如何操作?究竟是多大组合的个体才能够代表社会的利益, 这个组合之外的个体利益应该如何保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利益的主体仍不明朗。

3.2 法律的生命力受到挑战

庞德将法律类比于一种社会工程, 法律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控制, 社会是法律的安身立命之所。由此可以看出, 庞德的思想中带有法律工具主义色彩, 法律只是实现社会目标的工具和手段。但法律也有其独特的生命, 它有着自身的价值和力量, 它有独立和骄傲的一面, 是需要人类来信仰的。法律过多地围绕着社会转, 那它的生命力将会被削弱, 同时, 也可能出现像纳粹利用法律进行屠杀的滥用法律这个社会控制手段的情形。

庞德的法律控制理论, 抛弃了单纯对法律理想主义的憧憬, 将视野转移到法律对社会控制的实际功效上来, 对当今的中国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让我们更加看清法律的重要性, 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 推动中国文明社会的发展。庞德对利益的分类并把社会利益推至最高地位, 对我国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也有着指导作用。法作为一种社会调控手段, 在保障个人获得最低限度人类生活权利的同时, 应该站在更高程度上发挥更大的实用主义功效, 使得整个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向文明社会迈进, 这就是庞德之法对我国法社会发展的借鉴意义。

食品安全的法律控制 篇2

「关键词」国债风险 政府债务 法律控制「正文」

引言

以来,为拉动国内需求,抵制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应付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扩大国内需求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在该政策指导下,我国国债发行数量不断攀升,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面成效显著。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升温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需要,政府财政支出一时难以回缩,由于财政收入增长受到限制,从而形成赤字增加和国债大量发行的局面。明确我国当前面临的国债风险,探讨化解国债风险的方案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国债风险的基本含义

国债是国家公债的简称。在我国,国债是由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以人民币支付的国家公债,包括具有实物券面的有纸国债和没有实物券面的记帐式国债。国债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公共只能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候形成的政府债务 .[1]

准确认识国债风险,首先必须澄清一种误识,即认为由于政府拥有强制征税权和货币发行权,所以政府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从而否认国债风险的存在。这种看法完全将政府当作一个拥有独立利益的经济主体,而未认识到政府属于公共权力机构,承担着为公众谋福利的职责。对政府来说,风险是对社会公共福利造成损害的可能性,或者说是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如果政府通过货币化融资和强制增加不合理税收来偿还债务,必定会损害各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在实行财政法治化、公共化的现代国家,国债风险的概念不可能不存在 .[2]

1994年《预算法》实施之后,我国财政只能通过举债而不能再通过货币化融资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因此,我们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定义国债风险 :从动态来说,国债风险是指国家债务累积规模越来越大,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给财政造成沉重的还本付息压力,从而对整个社会经济长期发展造成危害的可能性;从静态来说,国债风险是指某一年度内政府财政无法按既定规则筹得足够的资金来偿还到期的本息,丧失国家财政信用的可能性。静态的`国债风险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国债危机,但是,能够影响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动态意义上的国债风险显然也不能忽视。

谈民事上诉权滥用的法律控制 篇3

关键词:民事上诉权;上诉许可;法律控制必要性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64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据此,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若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上诉,二审程序就会自然开启。这种低标准的程序启动设置,尽管可以保证人民法院最大限度地发现客观真实,以纠正一审判决、统一法律适用,也为遭受不利裁判的当事人提供了一次寻求正义的机会。但是,这种几乎不加限制的程序启动方式,也为部分当事人企图利用上诉程序恶意拖延诉讼,以达到损害对方当事人可得利益之目的提供了可趁之机。正如日本学者兼子一、竹下守夫所言:“特别是以解决私人之间纠纷为目的的民事诉讼,救济因错判(一般错判是少数)而败诉的人的上诉,往往是以牺牲正确裁判(一般正确的是多数)的胜诉者的利益而被承认的”。的确,滥用上诉权以损害被上诉人权益的行为既与立法的初衷背道而驰,也给被上诉人带来了巨大伤害,有必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其予以规制。

一、民事上诉权滥用概述

1.民事上诉权滥用的概念和特征

尽管我国学界对民事诉权滥用问题予以了较多的关注,在如何对民事诉权滥用的概念进行界定上莫衷一是,但却鲜有学者对民事上诉权滥用的概念进行研究。在参阅民事诉权滥用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多年来的律师执业经验,笔者认为,所谓民事上诉权滥用是指当事人在案件一审判决后,虽然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上诉请求缺乏正当理由、难以胜诉,但为了达到延迟诉讼债务的履行或在上诉期间转移可供执行的财产等不正当或不合法之目的,故意利用法律所赋予自己的上诉权利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拖延诉讼,从而使对方当事人利益受损的行为。

从客观上来看,民事上诉权滥用行为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该行为具有表面上的合法性。因为除时间限制外,我国民诉法并未对民事上诉行为作出过多的要求,因此,在我国,提起民事上诉不需要具体的理由,甚至只需要表明“不服“二字则足矣。故而,从表面上看,所有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上诉请求的行为,即使没有合法根据,不可能胜诉,也都是合法的。

其二,该行为存在恶意。滥用民事上诉权的当事人,其实往往并非真的对判决结果存在不满,之所以要提起上诉,完全是为了将诉讼过程拉长,以拖延债务的履行,甚至利用上诉期间转移可供执行的财产,最终使对方当事人的胜诉判决成为一纸空文。

其三,提起上诉并没有充分、正当的理由,行为人往往也明知不可能改判。在这种情况下,改判与否并不是行为人关注的重点,引起二审程序的启动以拖延诉讼才是其根本目的。

其四,该行为给对方当事人带来了实质上的损害。滥用上诉权的行为,或者使对方当事人长时间内陷于诉讼泥潭无法脱身,或者使对方当事人该得而未得的利益迟迟落不到实处,给对方当事人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2.民事上诉权滥用的危害

由于滥用民事上诉权的行为并不在于寻求司法正义,其实质是一种对正常诉讼活动的妨碍。因此,这种行为无论对国家来讲,还是对被上诉人而言,都有着极大的危害。

首先,民事上诉权的滥用,严重浪费了国家有限的司法资源。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投入到民事审判活动中的司法资源是相对固定和有限的,因此,当事人享有的上诉机会应受到公正与效率的平衡原则及个案当事人权利保障与公众权利保障的平衡原则的制约。大量本来无须再审的案件涌入二审法院,严重占用了本来就已经紧张的司法资源,使二审法院不能将主要精力集中到真正需要审理的案件中去,扰乱了正常的司法秩序,提高了司法成本,降低了司法效益。

其次,民事上诉权的滥用,更是给被上诉人带来了不必要的煎熬和损失。对于被上诉人而言,上诉权滥用行为使本来可以确定的法律关系重新进入了不确定状态,本来可以早日获得的诉讼债权因上诉行为而迟迟得不到满足。除此以外,被上诉人还要腾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与滥用上诉权的当事人进行周旋,真可谓是欲罢不能,无可奈何。难怪有学者曾言:“未受限制的上诉权,对于社会上一部分人来说是诡诈和欺骗的不断循环,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则是无穷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对此,笔者深以为然。

二、对民事上诉权滥用进行法律控制的必要性

民事上诉权权利主体滥用上诉权主要表现为:①纯粹地拖延诉讼;②利用上诉期间转移财产;③将能够在一审中提出的证据放在二审中才提出。这几种情况均可能造成如下后果:

(1)上诉权的滥用增加了诉讼成本,降低了诉讼效益。民事诉权作为国家利用公权力对私权利进行救济而赋予民事诉讼主体的一种权利,其存在的前提是公共收益与私人收益之和(即CR+PR)大于或等于公共成本与私人成本之和(即CC+PC)。就上诉人而言,在纯粹地拖延诉讼和利用上诉期间转移财产的情况下,上诉权的滥用者通常对一审裁判并无不服,也明知二审法院不会支持其上诉请求,其之所以提起上诉是为了获得某种诉讼外的满足或者欲使一审裁判的执行落空。这种情况下,整个二审程序中上诉人的收益为零,由于国家的收益为上诉人所缴纳的上诉费,而诉讼成本包括上诉人所花费的成本(即上诉费和人力、时间等的消耗)以及公共成本,因此CC+PC明显大于RC+PR.显然,这种情况下整个上诉是没有诉讼效益的。

(2)上诉权的滥用侵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为滥诉者完全没有必要提起上诉,其本应服判或在一审中将能提供的证据向一审法院提供。但其为达成个人的某种目的,提起上诉。这首先增加了对方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因为对方当事人所付出的二审诉讼成本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其次,上诉人将能在一审中提出的证据在二审中才提出还将使相对方当事人处于一种不利的诉讼地位,无法就该证据进行正常的攻击和防御,从而损害相对方当事人的实体权益。第三,上诉人利用上訴期间转移财产的情况下,其行为将使相对方当事人不能充分实现,甚至根本不能实现其基于一审裁判所应享有的权益。由上述,笔者认为对于民事上诉权的行使有必要进行适度的法律控制。

参考文献:

论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 篇4

关键词:法治,行政权力,控权

一、法治与控权

“法治”是一个不能随便被定义的概念, 在法治社会中, 权力的来源不是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而是直接来源于已存在的法律;所有的个人和组织都要在法律之下活动, 任何权力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 即法律至上。人们习惯于把政府服从法律控制的国家称为“法治国家”, 虽然法治国家的涵义不仅仅在此——它指主要依靠正义之法来治理国政与管理社会从而使权力与权利得以合理配置的社会状态, [1]但行政法治无论作为一种政治思想还是一种制度实践, 都是法治的主要部分。法治寻求权力与权利的合理配置, 旨在控制权力, 尤其是行政权力。行政权力的运行总是积极主动地干预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私人生活, 有很大的扩张性, 因此比其他任何权力更需要控制。

控权论是行政法治的核心思想, 所谓“控权”, 并不仅仅是限制行政权力, 是指法律对行政权力的驾驭、支配。控权的目的是实现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 构建法治政府要始终坚持法律控制行政权力, 这主要是由行政权力的本身特征所决定。首先, 权力的运行规律告诉我们需要对它进行控制, 正如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了防止行政权力的变异扩张, 必须用法律对其控制;其次, 权利的实现规律也说明其必要性, 因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强度差异悬殊, 并且行政权力很容易影响甚至侵害公民权利, 行政权力越大越危险, 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控权。追溯控权理论的发展就要回顾行政法治的思想历程, 古希腊时期的法治观是“服从法律的统治”;到了近代, 思想家们发现只有合理地分配和制约国家权力才能推行法治, 洛克认为天赋人权, 政治权力是个人自由最大的危害, 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2]孟德斯鸠提出了分权理论;当代社会随着国家经济职能的扩大, 公民权利的扩展, 传统法治观念也面临着挑战, 主要是法治与政府自由裁量权的关系问题, 如何有效防止自由裁量权滥用成为关键。

二、行政权力与行政法

(一) 行政权力的性质

为实现法律对行政权力的有效控制, 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何为行政权力, 它有哪些特征。任何权力都意味着一方对另一方的支配, 但随着近代以来对权力合法化的要求, 法律上的权力又具有了一般权力所不同的特性, 既有权利的特性又有义务的特性, 行政权力则表现为能动性与法律性。行政权力的法律性是指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以法律为依据, 受法律约束, 法律规定行政的实体规制及程序规制, 因此无法律也就没有行政;能动性则指行政主体执法过程中可以有所创造, 使法律更加具体化和有针对性。相对于司法权, 行政主体在法律设定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 因此自由裁量权问题也就成为了控权制度中的重点。

(二) 法治对行政法的要求

实现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 主要是讲行政法对行政权力的控制, 究竟法治政府下的行政法是怎样的呢严格意义上的行政法并非仅仅“关于行政的法”, 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用于控制行政权力的法律。行政法产生的原因跟行政权力的特征密不可分, 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时, 往往会引起对公民权益的侵害, 有了侵害就必须要承担责任, 并且要制定规则预防侵害的再次发生, 因此行政法就应运而生。

现代行政法是控权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其逐渐呈现出多元控权的形态, 多元控权的方式表现在规则对权力的控制、权利对权力的控制、权力对权力的控制以及程序对权力的控制。如《美国式民主》一书对行政权力的控制方式做了阐述:国会的基本立法权力迫使政府机构承认国会的意志, 并且照国会的意愿解释和运用法律;国会详细制定了管理机构所要遵守的程序;在一定条件下, 可将政府的最后决定起诉到法院等。[3]

笔者认为, 法治社会下的行政法要想真正发挥控制行政权力的作用,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法律制定阶段进行实体控制, 限制行政权力、规定行政权力的行使范围。

2.在行政行为实行阶段进行程序控制, 也就是在行政行为剥夺公民自由、财产时, 赋予相对人防卫的权利, 即程序抗辩。

3.在权利救济阶段以诉讼来控制, 这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性控制, 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最后依法院的判决要求行政行为变更或重做。

4.在行政系统内部进行内部控制, 行政系统内部可以设立专门化的机构, 审查和监督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5.对自由裁量权进行合理性控制, 赋予自由裁量权的同时要限定自由裁量的合理性标准。

三、法律对行政权力控制的实现

(一) 实现控权的模式

近代以来, 各国将控权理论应用到行政法中, 形成的控权模式可归纳为两种:第一种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严格规则模式, 行政法是公法, 私法规则一般不用于行政活动, 这些国家力求行政实体法的完善, 通过详细的实体法规则来实现法律对行政权力的控制;第二种是英美法系的正当程序模式, 英国没有实体行政法, 但行政活动可以适用私法, 它把正当程序作为原则, 在行政行为作出前相对人应得到通知并为自己辩护, 同时在成文法中规定权力行使的具体程序, 程序越权无效, 后来美国等也继承了这种模式。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严格规则模式比较依赖法律的外在环境, 如果政体、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使得实体法律动摇时, 严格规则模式就会丧失其正义性, 同时行政法要想将所有行政活动都纳入到实体规范中也是不可能的。然而, 正当程序模式不以外部环境为条件, 在缺乏实体性规范时, 通过听取相对人意见的程序来实现正义, 它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对我国来说, 正当程序模式值得借鉴, 我们在实体法中对行政权力限制的同时更应该重视程序抗辩, 赋予行政相对人申辩权利, 以保持行政权力与相对人权利的平衡, 有效实现控权。

(二) 控权制度的结构

谈及法律对行政权力控制的实现, 就必须重视控权制度的结构设计, 一般来说包括规定行政权力的实体法、规定行政行为的程序法和规定行政救济的行政诉讼法, 即行政权力、行政行为以及行政责任是行政法控权制度的主要内容。首先, 行政权力的设定是一切行政法律问题的前提;其次, 行政权力的实施是实现行政目标的必要条件, 法律必须详细规定各种行政行为的具体程序标准;最后, 为保障公民权利, 行政责任必须由法律严密的制定, 同时赋予相对人充分的救济权利。当今社会的行政事务纷繁复杂, 行政主体拥有了更多的自由裁量权, 那么如何控制自由裁量权的运用成为了控权制度的难点。关于自由裁量是否合理, 笔者认为应当符合正当目的且使用法定的手段, 同时行政主体必须在必要时及给相对人造成最小损害的前提下行使裁量权才是合理的。往往不合理的行政行为是由于滥用职权造成的, 所以除了行政诉讼之外我国还可以建立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 在发现行政主体行为时明显存在恶意, 或者没有充分考虑必要因素, 或者行为手段上强人所难时, 司法机关可以纠正或变更行政行为, 当然这种司法审查制度的建立要以完善的监督体制设计为前提, 我们期待行政法控权体制的逐渐完善。

(三) 控权下法治政府的实现

正如上文所说, 行政权力、行政行为以及行政责任的规范是控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因此笔者总结出了迈向法治政府必须坚持的三项原则:有限权力、正当程序、责任行政。首先, 一切行政权力都是有限的, 它受法律的限制, 受相对人的限制, 受其他权力的限制, 越劝无效;当然, 行政主体拥有自主裁量权, 但是要受到合理性的限制, 关于合理性的标准前文已论述, 在此不赘。其次, 因法律不可能详尽每一具体行政行为的操作, 所以要坚持正当程序的原则, 程序违法的行政行为无效;关于何为正当, 笔者认为要合乎权力创设的目的及法律一般性规定, 具体可以事先通知相对人、设立听证、赋予相对人辩解的机会等。最后, 任何权力都与责任相适应, 行政主体必须对自己的行政行为承担责任, 无论是违法的行政行为还是不当的行政行为或是行政行为给相对人造成了损害, 法律都必须规定应承担何种责任。

同时, 新时代的法治政府也要求政府信息公开, 要求政府权力行使的依据、过程及结果都应当公开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4]因为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阳光政府最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及滥用。最后, 控权制度下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 包括行政权力的监督主体、监督方式、监督手段及监督运作模式都要严格规定, [5]在此方面我国还需完善立法和程序, 完善审查机制, 加大监督的透明度, 提高行政主体的法律意识。迈向法治政府的道路虽然存在困难, 但我么有信心迎接它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孙笑侠.法律对行政的控制—现代行政法的法理解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19.

[2]孙笑侠.法律对行政的控制—现代行政法的法理解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12.

[3][美]詹姆斯.M.伯恩斯.美国式民主[M].谭君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640-641.

[4]刘莘.法治政府与行政决策、行政立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52.

食品安全的法律控制 篇5

所谓财政风险是指财政不能提供足够的财力致使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遭受严重损害的可能性。财政风险越大, 也就是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遭受严重损害的可能性越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财政风险并不是财政部门的风险, 而是整个国家及政府的风险。但与单位和个人相比较, 财政风险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财政是以国家政权为依托的, 可以强制地扩大收入来源, 如发行货币、扩征税收等等, 而一般单位和个人却不具备这种能力。只有当这种“强制性”超出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的情况下, 财政风险才会显现出来, 并进而变为现实的财政危机。正是财政风险的隐蔽性, 致使财政风险不是动态地化解, 而往往是不断地累积。一旦达到某到临界点, 财政风险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 突发为财政危机, 并由此演化为经济、政治的全面危机, 引起社会动荡。在中外历史上, 因财政问题而导致政权垮台的例子并不鲜见。历史上孙科政府的垮台, 直接导火索就是由于政府债信的破产而导致的。再如前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巨变, 最终都是因财政丧失了支付能力所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财政, 就意味着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在财权分割、财力分散的情况下, 财政承担风险的能力便会弱化, 稍大的经济、社会风险都可能导致财政全面崩溃。而财政一旦出现危机, 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有关专家指出,财政监督是规避财政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在当前形势下,财政监督就是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有关财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核与监督检查活动。财政监督是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监督,是保障财政收支安全有序运行,使财政职能、职责得以全面有效地发挥。因此,财政监督既包括对有关部门执行财税法规、政策情况的监督,预算收入征收机关和对国库收纳、划分的监督,又包括对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执行财政、财务法规情况的监督,等等。

在现阶段,建立、健全法制,特别是财政监督法规,并认真遵照执行是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重要治本之策。

近几年来,我国在财政立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相继制定或修订了《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管法》等财政法率、法规,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法律体系框架。应该说现有的财政法律、法规相当一部分已包含着财政监督检查的内容和手段,财政监督执法已有了一定条件。但由于没有将财政监督提到足够的立法高度,所以总体上说,现有的财政法律、法规中有关财政监督内容和手段还不够完善。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政监督的法律规范不完整,连贯性不强。现有的财政立法中虽然包含了财政领域的主要方面,但毕竟有一些方面没有涉及。财政监督存在执法空白,影响了财政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单项立法制定财政监督条款的出发点也是从服务单项工作来考虑,这种将财政监督化整为零的作法既不科学,又加大了财政监督执法的难度,影响了财政监督的连贯性。二是财政监督执法的尺度偏松,手段偏软。现有的财政立法大都相当于一种工作规范,财政监督检查尤其是执法处理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是一种附加条款。不利于财政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现有的体制条件下,在现有的`方针、政策的框架内,强化财政监督,将财政监督提到立法的高度不仅是财政监督工作有效开展,确保财政收支安全有效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重要举措。也就是说,在正常的财政经济形势下,财政风险的发生并不具有客观必然性,通过加强法制的保障作用,减少人为的随意性,通过强化财政监督立法控制和化解财政风险。

财政监督立法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一)收入的完整真实性原则。保证财政收入秩序是财政监督机构的重要指责之一。因此,监督法必须明确规定:财政部门由责任对财政收入的质量实施监督,有权对税务等征收机关实施监督,维护财政收入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二)支出的安全有效性原则。要借鉴国外财政监督的先进经验,做到收支并举。彻底扭转“重收入监督,轻支出监督”的倾向。为此,财政监督法要明确规定,财政监督贯穿到资金运用的全过程,实行跟踪问效。

(三)监督的规范化严肃性原则。首先,监督法必须明确赋予财政监督手段和权力,特别是涉及各部门配合问题,监督法要明确规定配合单位的义务和责任,如冻结帐户、罚款的缴纳等。其次,强调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原则,要从事件处理和内部通报为主向处理事件和人相结合,内部通报和公开曝光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对责任人要坚决予以处理,决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监督的权威,实现财政秩序的根本好转。

总之,财政监督立法对于加强财政监督,化解和控制财政风险至关重要,应该早日提上议题。在法律的规制下实现财政状况和秩序的好转。

「参考资料」

1.刘尚希等,《论财政风险》,《财贸经济》,2000年第3期。

2.菊科,《强化财政监督机制的若干思考》,《上海财税》,2002年11期。

3.许正中,《克服财政困难防范财政风险的思路与对策》,《财贸经济》,1997年10期。

4.余祖新等,《财政领域呼唤财政监督法》,《当代经济》,2000年第7期。

房屋交易中的法律风险控制 篇6

房产交易中,您是否注意到以下风险:交易主体资格是否了解?所购房屋是否有权利限制?购房合同条款约定是否齐全?违约责任是否约定明确?购房款在交易过程中是否安全?产权是否如愿登记在自己名下?产权变更登记后是否能如期收到购房款?如此多的问号,是否都能准确回答和适当安排和处理?这些环节隐藏着未知,意味着风险。

我们的社会尽管法制并不完善,但法律无处不在。当实施一项重大的行为时,必须首先考虑是否符合法律规则?这就是“法律意识”,必须评估行为的法律风险。当我们无法判断行为的法律属性和结果时,应当借助于法律专业人士的咨询意见,达到了解和控制法律风险的作用。

房产交易主要有以下一些环节需要重视和把握的:

房产权属调查、审核;房屋出售人身份调查、审核;房屋權利限制情况调查;房屋买受人身份调查、审核。这几项直接关系到房屋买卖主体的合法性,从而影响到合同的法律效力。

此外,房屋坐落、楼层、部位、面积、区域、环境等调查审核,有助于买受人全面了解选购房屋的综合要素,最大程度满足买受人的意愿。

同时,通常情况下房屋买卖合同当事人对房屋买卖合同不够重视,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法律风险意识淡漠。其二,缺乏法律和文字的知识和解读能力。

有时在购房款的交付中买卖双方从自己的利益和风险控制角度出发,都希望先获取期待目标,客观上,双方的诉求形成了一对矛盾。对于这个矛盾,应当寻求符合双方利益的风险控制机制,比如,担保、第三方监管等等。由于购房款以及对应的房屋所有权是房屋买卖合同和交易的核心利益,一有疏忽便会产生严重的利益冲突,必须高度重视。

在产权转移登记申办中,要重视有关文件签署的真实性,特别是代理人的身份合法性。

在合同的履行或文意发生争议时,经常会采用向合同对方发送“法律意见书”,以确定本方的主张和理由。发送“法律意见书”需三思而行,因为“法律意见书”不仅是向对方表达你的主张,同时也固定了某些事实,或将成为对你不利的证据。

代理房屋交易是房屋买卖行为中常见的行为,在代理交易中普遍存在不规范,甚至严重违规和违法的行为。对此,合同当事人应当高度重视,代理行为的不规范会直接导致合同的无效,或者直接造成委托人的理由损害。

论税收执法风险的法律控制 篇7

1 从税收立法层面控制税收执法风险

首先要对税收立法进行规范:要以《立法法》为根据,对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体系进行研究,从而将以税收基本法作为主导、同时关注税收程序和税收实体法的立法框架建立起来,要将在税收立法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导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使税收法律的层级得以提升,并且控制税收行政法规的数量[1]。

其次要使立法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得以加强:要严格以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和税制改革的要求为根据,坚持做到法制统一,彻底的清理现行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程序法和实体法,一律废止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或者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清理归并前后存在的矛盾、规定重复的规范性文件,要逐级向上反馈需要上升为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具体的税收立法过程中,可以采用咨询会、论证会、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或者采用开公布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网上征求意见、开放式征求意见、书面征求意见等手段对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广泛地听取,从而确保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与国情民意更加符合,而且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2 从司法和外部环境控制税收执法风险

首先,要建立健全协商和解行政处罚听证、税务行政赔偿等行政救济制度,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征纳双方之间的对立,使化解矛盾的效率得以提升。同时要对税收司法建议制度进行不断的加强和完善,法院在处理需要修正执法行为的案件或者税务机关败诉的案件时,要将司法建议书提供出来,从而能够将必要的执法指导提供给税务机关。税务机关也要认真地研究涉税案件,从而将涉税案件的特点真正的摸清楚,并且要使案件有效的结合执法制度的改进以及税收政策的完善工作,从而能够在化解执法风险的同时,也能够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维护。

其次,要致力于纳税遵从度的不断提升。要对纳税服务进行不断的加强和优化,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激化征纳矛盾,并且还可以更好的化解执法风险。要做好宣传纳纳税人权利的工作,充分地保障法律赋予纳税人的权利,并且要对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发生争议的税收救济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具体的税收执法过程中,要对纳税人的权利予以充分的尊重,从而让纳税人可以将对税务机关执法情况的意见充分的表达出来。与此同时,还要对为纳税人的服务意识进行强化,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要对服务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加强为纳税人服务的水平,最终能够实现在和谐和理解的氛围中将执法风险化解。

最后,要将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建立起来,在具体的工作中税务机关必须要对上级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予以坚决的服从,并且要对地方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予以自觉接受。同时要对内外部的工作协调机制和配合机制进行积极的探索,积极地加强与邮政、银行、工商等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及时的通报与这些部门在税收执法中的协作情况,这样就能够使这些部门协税护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并且使其对税务机关进行协助,将可能出现的执法风险化解掉[2]。

3 从内部监督层面控制税收执法风险

首先,要对执法责任制进行完善:要对税收执法组织机构体系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对税收管理信息化进行大力的推进,从而最终能够将完善的税收执法机制建立起来。在对税收征管业务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之上,将税收业务流程作为主线,对征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全面的规范和优化,确保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之间能够实现互相制衡,从而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违纪违法的行为。同时还要对岗位职责进行分解,建立执法责任制的基础就是定岗定责,要严格的依法定权限为根据,并且与税收征管机构的工作相结合,从而真正的做到以岗定责、以责定人。除此之外,还要对工作规程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要严格地以法定程序的要求为根据对各个执法岗位的工作规程进行细化,其中包括详细的工作标准、形式、时限、顺序和步骤等[3]。

其次,要对内控机制进行完善:要对税收执法行为的事前监督工作进行强化,认真地贯彻和落实相关的税收规范性文件会签制度,在正式出台税收规范性文件之前,法制机关必须要对这些文件进行统一的审核把关。与此同时,要对执法行为中的事中监督进行强化,坚决贯彻和落实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并且以法定权限为根据对本级权限内的税务案件进行审理和报备。除此之外,还要对执法行为的事后监督进行强化,由法规部门统一负责执法监督检查工作,要严格的按照季度进行税收执法检查工作、绩效考核、绩效考核评议、征管质量检查等工作。要将基层执法单位反馈制度建立起来,由基层执法单位以各个执法人员的检查情况为根据对检查中的事项进行总结,有必要可以在单位内部予以通报。

4 结语

从法律层面控制税收执法风险对于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工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税收立法层面控制、司法外部环境控制以及内部监督层面控制等几个角度对税收执法风险的控制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对税收执法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卫红.论税收执法风险的法律控制[J].税收经济研究,201 1(01).

[2]宋望,陈伟.税收执法风险防控机制之构建——以权力制约论为视角[J].传承,2011(23).

民营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的法律探讨 篇8

在我国, 担保行业是一个自身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紧密联系的新兴行业。据统计,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减少银行分担风险, 我国担保行业应运而生。1993年成立了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 从此, 中国担保行业在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关注弱势群体、扶持“三农”、增加政府税收等众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已成为信用体系建设和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担保行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年至2000年, 担保行业在摸索中前进, 整体发展缓慢, 担保公司数量少, 股本结构主要为政府出资, 这是担保行业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2001年至2007年,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随着民营经济大潮的席卷, 担保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民营资本开始注入, 民营担保公司应运而生;第三阶段:2008年至2010年, 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 生存异常艰难, 政府加大对担保行业扶持力度, 大量民营、境外资本涌入, 担保公司数量呈爆发式增长, 但同时出现大量“异化”现象, 民营担保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第四阶段:自2011年以来, 七部委出台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各地普遍展开融资性担保公司整顿工作, 担保行业进入规范运作、科学发展阶段。

据统计, 截至2010年底, 全国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共计6030家。其中, 国有控股1427家, 民营及外资控股4603家, 分别占23.7%和76.3%。全行业资产总额5923亿元, 净资产4798亿元。在保余额总计11503亿元, 其中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8931亿元 (不含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贷款) 。从区域分布看, 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 中西部地区发展较缓, 分布状况不平衡;从股本结构看, 民营及外资控股的担保公司占整个行业的76.3%, 担保行业已由政府主导逐步发展为政策性和商业化并存;从业务类型看, 传统的银行贷款担保依旧是担保公司主营业务, 但同时, 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不断拓展, 债券、基金等直接融资担保业务成为大型担保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来源。

为规范民营担保企业的运作, 我国已建立多层次、多位阶的法律规范体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法律:《担保法》、《公司法》、《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层次———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层次———规范性文件:国家经贸委1999年6月下发的《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2000年7月出台的《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2001年2月下发的《关于建立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国家财政部2001年2月出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2010年5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第四层次—————省级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二、民营担保企业的法律风险分析

目前, 民营担保公司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公司治理法律风险和合同法律风险。

(一) 治理法律风险

治理法律风险是企业内部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目前担保公司多是以有限公司形式运作的, 因此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风险问题在所难免。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督者之间透过公司权力机关 (股东会) , 经营决策与执行机关 (董事会、总经理) , 监督机关 (监事会) 而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协调运转和科学决策的联系, 并依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规定予以制度化的统一机制。良好的治理结构能够加速公司的运转、提高公司的效益并有效防范公司内部法律风险。拥有良好治理结构的公司, 除了要具备完整的管理机构负责其日常经营外, 还需要法律部门指导其如何避免纠纷、规避法律风险、解决法律纠纷。但是, 民营担保公司大都不重视公司法务部门的作用, 甚至在公司内部不设法务部门, 这种现象减弱了公司对法律风险的防范能力, 致使公司内部法律风险的滋生。

(二) 合同法律风险

合同风险是企业外部法律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为在合同订立、生效、履行、终止及违约责任的确定过程中, 出现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利益损害或损失的情况。民营担保公司在合同管理上存在的诸多不足易招致合同风险:仅注意合同的静态管理, 忽视合同的动态管理, 表现为仅注重签约时对方当事人的资信调查和合同文本的审查, 而忽略合同从签约、移交、验收等环节的管理;企业法治观念淡薄, 合同法律意识差, 企业的公章、空白合同等重要的法律文书随意盖章、借用, 对联系业务的经营人员的相关授权不明;不签书面合同, 合同签订行为不规范、约定不明确, 合同不规范甚至无效或可撤销。

三、民营担保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 民营担保公司初期阶段的法律风险防范

首先, 民营担保公司应该树立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这是民营担保企业做好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的第一步。在清楚掌握法律风险防范意义的前提下, 民营担保企业还需要认识自身的法律风险防范上的不足, 以企业经营为中心任务, 深入学习企业面临的各种法律风险, 对当前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科学界定, 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吸取其他担保企业在法律风险防范上的经验教训, 且借鉴国内外的担保公司运作良好的经验, 深入学习法律风险防范的措施。

其次, 要注重培养专业人才。不仅要大力引进担保专业人才, 还应该加强对现有职工的培训。特别要注重经济管理人才和法务人才的双向引进与培养。只有做到经济事务与法律事务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才能实现企业事务的健康、平衡发展。

(二) 公司治理结构法律风险的防范

第一, 建立完善的业务制衡机制与内控机制。完善的制衡机制与内控机制是担保公司通过集体廉洁、集体智慧防控风险的重要手段。根据风险管理的阶段性, 担保公司应分别设置担保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及综合管理部门。其中, 担保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公司的业务开拓, 风险管理部主要负责业务合规审查、合同文本审核, 综合管理部主要负责章证管理以及重要档案的管理。各个部门按“审保分离”原则, 相互协调、互相制衡。

第二, 建立与企业规模相匹配的法务部门。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担保企业, 应当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法务部, 聘请律师或其他具有法律从业资格证的专业性人才担任法务部门的负责人。对于规模较小的民营担保公司, 可以先聘请一两名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以法务部门为依托, 建立健全公司规章制度, 使风险管理制度化、日常化, 在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 始终做到防范第一。

第三, 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 提高担保机构的抗风险能力。首先, 不能为了增长公司的业务量而背离经营宗旨, 成为变相的民间借贷机构。其次, 应当加强担保公司的“三金”管理。规范资本管理, 坚决杜绝出资不到位、抽逃出资、虚假出资等不良现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提取各项代偿准备金、风险准备金, 与此同时设立专门账户实行专户管理。再次, 做好中小企业再担保研究工作, 切实增强担保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后, 建立与银行的协作关系, 形成银行、担保公司互助机制。

(三) 公司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

“事先防范”是合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基础, 当然,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合同事宜由企业法律顾问部门专司, 以法律部门为依托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其次, 从客户分类、交易模式分类、业务分类出发, 综合考虑整个产业链风险以及政策法规风险, 对公司合同进行全面梳理, 明确更适合公司合同的法律风险分类管理目标;再次, 以公司不同类型的合同进行归纳总结为基础, 建立合同统一标准化模板;最后, 优化合同管理业务流程, 使从合同签订管理到合同履行管理的各个业务流程达到最优。

实现签订合同过程中法律风险的防范,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明确交易主体, 确定其是否具有独立签约的资格。对于不同的交易方, 不能一概而论, 更不能以同一标准对待。第二, 做好合同相对方资信调查。形成科学的调查程序非常有必要, 建立科学严谨的调查程序对把握好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比较好的程序就是“一析———二看———三听———四问———五查”五步调查程序。从分析客户的资料开始, 形成问题, 带着问题去看, 听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判断企业申报资料与财务的指标的合理性, 查清企业的实际情况。第三, 要求对方提供反担保。可采用以保证金形式提供反担保、以质押形式提供反担保、以保证形式提供反担保三种方式。第四, 理顺法律关系, 明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在签约后应注意保存证据, 并及时处理违约纠纷, 健全合同纠纷救济措施。具体来说就是健全来往信函和档案的管理制度, 做到合同和重要交易环节有书面存档, 以免发生法律纠纷时证据不足的情况出现;一旦发生违约纠纷时, 应区别情况, 按照事先的合同及时采取协商、诉讼或仲裁等方式, 积极维护企业合法的权利, 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四、结语

民营担保公司是我国经济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民营企业担保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公司治理法律风险和合同法律风险。主要防范措施有:首先, 树立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其次, 建立完善的内控、法务部门、风险补偿机制;最后, 在合同签订前、实现签订中以及签订后这三个阶段, 通过不同的法律手段进行法律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鄢梦萱.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8.

[2]谢志毅.构建公司法律风险防范体系问题的探讨.现代经济信息, 2009.

[3]黄亚伟.贷款担保公司风险分析和防范——对宜兴市贷款担保行业的调查和思考.金融纵横·财富, 2007.

[4]汪洪源, 孙静, 等.关于投资担保公司在市场运作中的风险防范措施.现代商业, 2010.

[5]孙延兵.担保公司业务办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风险[J].改革与开放, 2008, (08) .

浅谈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篇9

1 企业法律风险概述

《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中提出了法律风险的术语, 但是没有对法律风险的含义加以界定。笔者认为企业法律风险一般是指由于企业不懂法律、疏于法律审查, 或者逃避法律监管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者其他规章制度导致承担法律责任或者受到法律制裁的风险, 和主观上不知道采取法律手段对自己的权利或者将要遭受的经济损失进行法律救济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的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具有相对的确定性, 这是因为法律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违反法律或者是没有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救济导致的。同时, 法律风险是可以预见的, 法律通过授权或禁止的方式规定了一定的行为模式及违反该行为模式的法律后果,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判断企业的行为是否违法、会导致什么样的不利后果, 所以法律风险也是可防可控的。

2 我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法制化、规范化的加深, “市场经济是有序经济, 有序经济是法治经济”的理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 对于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越来越重视。但是, 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体现在:

2.1 企业经营者缺乏法律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经营者对法律风险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但这种认识还是不够全面的。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对法律风险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法律风险就是诉讼风险的层面。而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其他潜在而巨大的风险认识不足或根本没有认识。

2.2 企业解决法律风险的途径、手段较为缺乏, 没有形成体系

1) 现有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 无论在内容、人员配置等方面, 都存在重大缺陷, 往往“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无法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体系性保障, 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无法化解真正的法律风险。

2) 企业比较注重经济法律风险的防范, 却忽视了刑事法律风险的防范。其结果是很多知名的企业及经营者均倒在了刑事风险上。如顾雏军、诸时健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 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民营企业破产倒闭。这些数据可以说是对此种情况的一个注解。

3)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投入严重不足。根据国际基准每10亿美元收入所对应的企业法律顾问数量来衡量, 中国企业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按每千名雇员所对应的公司法律顾问人数来算, 中国企业法律资源匮乏的情况更加严重。

4) 企业的法务人员或聘请的专业法律人员无法进入公司的核心决策圈, 在企业中仅是起辅助作用;或者提出的意见、方案无法获得企业经营者的重视, 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影响。通用电气收购霍尼韦尔企业的失败决策案值得我们借鉴思考。

上述情况的存在, 直接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 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是我国企业的迫切需要和当务之急。

3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的构建

探讨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 事实上是讨论企业的法律风险控制战略, 明确企业法律风险控制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组织上、制度上、流程上、业务上保障企业的各项事务都受到法律的审核、得到法律的帮助, 从而降低法律风险, 提高公司收益。所以, 要站在企业管理的高度, 从法律管理的角度看问题, 最终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如何保证法律能在经营管理中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企业依法经营的问题。

3.1 企业经营者要树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要做好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最关键的还是企业经营者的法律风险认识。只有投资人和高级经理人在内的管理层的真正重视, 才有可能组建精干的法律顾问团队, 建立健全公司全方位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在制度上保障法律和法务人员的作用落实到企业决策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从投资审核、并购指导、上市筹划到企业自身的治理完善、制度健全、合同管理、知识产权管理诸方面来防范和控制公司的法律风险。为此, 企业需注重加强对全体人员的法律风险培训, 尤其是企业高管人员。

3.2 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管理机制

建立法律风险防范管理机制, 是建立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 在建立法律风险防范管理机制方面, 已经形成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救济”的统一认识, 关键在于企业通过建立怎样的管理机制进行操作, 达到控制法律风险的目标。基于此, 法律风险防范管理机制的建立, 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是企业进行投资、交易等外部经济行为的重要内容, 也是法律风险容易产生的地方。因此, 合同管理是控制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渠道。对企业合同进行管理, 一是在对企业不同类型的合同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 建立自己的合同范本。二是建立合同签订前的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岗位责任制度、项目审批制度、资信调查制度等。三是建立合同签订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包括合同审查制度、合同会签制度、合同专用章制度等。四是合同履行中的管理制度。包括合同协作履行制度、合同变更解除制度、合同纠纷报告处理制度等。五是建立合同履行后的管理制度。包括合同归档制度、合同信息汇总制度、合同效果评审制度等。

2) 建立企业日常经营法律问题咨询制度。

业务部门对企业日常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向法务人员或顾问律师提出咨询, 由法务人员或顾问律师予以解答, 对于比较重大的事项由法务人员或顾问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 对员工的法律行为提供指导, 为企业领导层决策提供参考。

3) 建立劳动关系法律事务管理制度。

人才的竞争是最大的竞争,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大的资源。因此要建立及完善工资、劳务、员工招聘、培训、辞退、工伤事故等相关劳动法律制度, 降低此方面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在“两法”已经全面实施的情况下, 企业还应格外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案卷制度。从法律的角度看, 该制度至少应包括劳动规章制度案卷 (内含民主程序制定、已通过公示等材料) ;工资发放案卷 (内含工资标准、代扣保险费个人所得税单据、员工的工资签收单, 如果银行代发工资的, 还应保留银行转账单等) ;劳动处罚案卷 (内含处罚所依据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劳动规章制度的证据、处罚通知的送达回执、被处罚员工的申辩材料等) , 以及培训案卷、企业禁止和保密协议案卷、工伤待遇支付案卷、离职人员案卷等。

4)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既要注意保障本企业的知识产权和相关商业秘密不被非法披露、使用、转让, 还应预防企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避免卷入知识产权纠纷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纠纷。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应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二是要完善企业知识产权侵权防范机制, 避免侵权事件的发生, 减少企业法律风险。

5) 建立诉讼 (或仲裁) 案件管理制度。

建立诉讼 (或仲裁) 案件管理制度, 一要建立诉讼 (或仲裁) 案件统计制度。根据统计, 发现企业管理中的漏洞, 改进企业管理措施, 减少诉讼 (或仲裁) 的发生。二要实行建立诉讼 (或仲裁) 案件案卷制度。案卷至少应包括以下材料:起诉书、答辩状、代理词、开庭笔录、证据材料、判决书等。三要实行建立诉讼 (或仲裁) 案件沟通处理制度。发生诉讼 (或仲裁) 后, 相关部门与法务人员或顾问律师定期沟通, 使法务人员或律师及时详细地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 也使法务人员或顾问律师的意见及时地反馈到职能部门, 共同协调处理案件。

3.3 明确各部门法律风险防范职责, 统筹协调工作

由企业分管法律事务的副总负责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决策及总体工作, 布置工作任务。由企业的法务部门或顾问律师负责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具体工作。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企业的人力资源法律风险防范文件和劳动规章制度的起草、收集及保管工作。由企业的业务部门负责对外交易资料的收集及保管工作。由企业的行政部门负责企业的设立、变更、解散资料的保存工作, 由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与法律风险防范有关的重要文件原件的保管工作。通过上述分工和明确职责, 使员工在每个风险控制点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作用, 最终构建稳固的法律风险防范根基。

3.4 聘请法律专业机构对企业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及提供综合性的法律服务

法律专业机构进行的法律风险评估涉及对企业经营管理、人事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法律事项以及各事项之间的联系进行全方位、综合性审查, 不同于一般的法律顾问工作。一般来讲, 法律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事项:企业主体资格状况;对外投资及分支机构的状况;企业的经营状况;公司的规章制度是否完备、合法;企业的财产状况;知识产权状况;纳税情况;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对外担保状况;债权状况;正在进行中的诉讼或仲裁案件的状况;有无行政违法行为等。通过对企业法律风险的评估、识别、防范、控制, 将从制度上保证企业的合法经营、依法决策。

同时, 在企业的具体法律事务中, 对那些综合性强、风险大、涉案金额高、对企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诉讼和仲裁事务, 聘请外部有专业经验的法律服务机构来提供法律服务, 是现代企业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综上, 提高企业对法律风险的认识, 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 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国际化的需要。我国企业在建立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时, 除参考和借鉴国外经验外, 更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通过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 更好的参与竞争, 推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摘要:自2004年《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中提及法律风险以来, 法律风险成为企业界和法律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的分析, 提出防范企业经营法律风险的方法, 以期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食品安全的法律控制 篇10

关键词:电力企业,合同,法律风险,控制策略

合同虽是能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由于我们部分供电企业对供用电合同的管理不规范, 如因职工法律风险意识的薄弱, 供用电合同的签订、审核与履行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又不能有效地予以解决, 这样长此以往, 又将使供电企业面临一系列的法律风险, 主要表现在:

一、“寻根究底、追根溯源”———当前电力企业合同中存在问题与风险

(一) 合同文本陈旧, 条款不规范

目前, 许多电力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存在漏洞,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合同本身的拟定就经不起考验, 其中就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初合同条款中关于双方权利与义务的界定不够明确, 在《供电营业规则》中一些条款出现了与《合同法》不协调的情况, 但正是因为如此, 企业本身更是要加强对供用电合同的管理, 及时进行相关条文的修订与更新。[1]更就要是注意条款内容的全面具体规范性与用语的严谨准确性, 用语上不够谨慎, 很容易发生歧义, 这样一旦出现合同纠纷时会给企业带来许多麻烦。

(二) 供用电双方履约意识薄弱, 不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合同纠纷

广大农村地区的用户以及许多城镇居民用户尚未签订供用电使用合同, 即使许多已经签订合同者, 由于供用电双方履约意识薄弱, 合同往往已成为花瓶摆设, 结果往往是在停电通知、故障检修、计量收费、电价、电能质量保证等方面比较随意, 不能按合同的要求来切实履行。[2]而特别当在计量、电价、收费方面与客户发现纠纷时, 也不注意利用合同来明确双方责任义务, 进行及时协商解决。

二、“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规避电力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对策

(一) 仔细研究合同文本, 规范相应条款

要想有效地防范风险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企业首先要从打合同文本入手。在内容上, 根据合同拟定时的基本条款要求, 在供电的方式、质量、时间、用电容量、用电地址、性质、计量方式、电价、电费的结算方式、供电设施的维护责任等形成全面具体的文本陈述。语言的使用上简炼准确无歧义[3], 《居民供用电合同》拟定时就不应出现“如有异常, 用电人应及时通知供电方处理”, 而应改成“如有异常, 用电人应1小时内通知供电方处理”, 这样明确时间概念, 以便发生纠纷时有效保护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 加强谈判签约人员法律素质培训, 严格把好合同签订关

为了较好地提升谈判签约人员的法律意识与素质, 电力企业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职工业务素质现状, 形成定期的法律培养体制, 尤其是加强对谈判签约人员法律素质培训, 可选择安排在企业内部安排定期的有关法律知识讲座与培养学习, 并组织相应的业务知识考试, 合格者才能参与相关的谈判签约工作。

同时, 要严格把好合同签订关。企业设置专门的合同审核人员, 规定在进行签约前, 必须对台戏合同条款是否全面严密, 用语是否准确, 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进行严格评价和审查, 未经审核通过不得进行签约。凡事用心, 这样才能有效确保合同的真实性、可行性, 更好地规避法律风险, 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 合同双方注意履行义务, 善用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一旦发现问题出现纠纷时, 双方应该及时进行交涉, 首先按照法律规定与合同约定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争取最大限度地避免合同风险, 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4]如纠纷是属于供电方责任的, 供电企业应按照合同规定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并继续有效地履行合同。如属于客户方违约, 应积极与其进行协商, 督促其履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沟通协商无效的情况下, 供电企业可通过法律手段最大限制地换回企业的经济损失, 确保企业的合法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金秋萍.浅析供用电合同的风险及其防范[J],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9, (01)

[2]许焕升.供用电合同风险防范[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8, (06)

[3]梁德金.企业合同法律风险控制[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 (13)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 篇11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风险监测和评估

一、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法概述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数量的角度,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需要的基本食品;第二,从质量角度,要求食品的营养全面,结构合理;第三,从安全卫生的角度,要求食品无毒无害,保障人们使用健康、安全;第四,从发展的角度,要求食品的获取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由此看来,食品安全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本文重在探讨食品安全的质量角度和安全卫生角度。

食品安全法,是指国家调整人们在食品生产经营及其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特定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关于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制度。广义的食品安全法,是指国家干预调整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及监督管理相关活动的法律规发的总称,即除了狭义的食品安全法外,还包括调整食品生产经营及食品监督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食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商店出售的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 [1]。强调食品在现代社会的销售特征。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将食品定义为:“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物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物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2] 这一概念一直未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所沿用。

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粮食大会上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从食品数量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角度,第一次提出“食品安全”的概念。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发表的《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性计划之南》中将食品安全定义为“对食品按其原用途径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 [3]。这一定义表明,食品安全概念强调的是食品对消费者生命及健康安全的一种保证,是食品生产和销售必须达到的标准,强调食品生产、销售、贮藏、运输、销售、消费全部环节,以及从源头、过程到结果的安全。

二、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日渐形成。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并实施34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两万多个国家标准。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 [4]的监管方式。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全面协调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的工作,主要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等,组织处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过于元质监、工商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三、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2007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统计,中国已经发布了两万多项食品安全标准。事实上这些标准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原因包括:一方面,食品安全标准由多个部门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互交叉、重复甚至矛盾严重,企业在进行食品生产是找不到一个一以贯之的标准进行参考,而且应对不同部门的检查又需要有不同的标准;另一方面,安全标准不配套,标准个体之间不配套,从生产到流通销售的整个过程中也不配套,生产时一个标准,“销售时又是另一个标准,食品生产者往往无所适从”。

四、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策略

1.厘清食品的概念

对于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区分其概念,让消费者能够很容易区分、辨认。而且诸如保健食品、生态食品、无公害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没有明确界限的食品概念,应当为其指定等级,在生产和销售时严格按照等级衡量,让消费者能够通过等级辨认食品的安全等级。

2.由国家指定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由卫生部统一之地发布,对于已经实行的不合规范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全部取消,停止使用。卫生部在指定新的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时,应当借鉴、学习国际流行的食品安全标准,甚至可以采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以便我国食品出口免受限制。行业标准在指定是应当等于或高于国家标准,不能低于国家标准。

3.及时指定、更新食品安全标准

我国很多食品安全标准还是十几年前指定的,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变化。说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应当是5年进行一次更新和审核。根据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对已经不合时宜的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及时终止,并根据世纪情况指定新的食品安全标准。

总之,要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通报的食品安全信息,关注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信息与舆论监督,“提高对新发现的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和食源性疾病的灵敏反应能力,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对来自举报、投诉和相关部门通报的食品安全信息,对可能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危害的因素要主动向全社会发布预警”; [15]要将食品安全监测、评估与食品安全教育结合起来,主动向社会提供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促进全社会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了解和信任,促进食品消费和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施蕾.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研究—以部分省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委视角[D].华东政法大学,2010.4.

[2] 程言清.食品质量认证与中国食品安全[J].食品标准化专栏,2003.1:11-13.

作者简介:

张会雅(1990.02~),女,山东省临沂人 辽宁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食品安全问题的法律思考 篇12

看看如今的中国, 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会如此的严重?我想,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这与食品企业自身的诚信意识、道德水平有关。食品企业诚信意识缺失,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乏是直接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原因。其次, 这与整个市场氛围有关。企业缺乏诚信意识, 生产问题食品也已经不是一两家企业的个别问题, 而成为整个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 甚至造成了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再次, 这与国家相关方面的法制建设、国家机关的监督有关。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这给不法商家制造了有利可图的机会, 同时由于执法机关监管的不力也进一步降低了他们的违法成本, 促使更多的企业铤而走险。最后, 这与消费者的维权行为、媒体的监督行为有关。由于维权意识、维权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勇于站出来与商家对抗, 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的并不多。而媒体在这一问题上没有很好的发挥其舆论监督的力量, 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

针对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 终于到了让国人忍无可忍的地步。上到国家领导人, 下到各级政府、各部门都一再的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工作之重。可是,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吗?这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吗?其实不然。领导人的重视, 行政权 (政府机关) 的加大监督力度, 固然可以使现存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但是这只是一个暂时的, 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解决企业诚信缺失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最佳方案为通过法律制度构建与完善, 形成一种社会运行与管理的常规法律机制, 以法律来规范和调整企业的行为, 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思想道德范畴, 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诚信氛围。

一、完善信用立法

一套完善、有效的法律制度首先依赖于完善的立法。我国是成文法国家, 立法是第一位的, 没有立法, 何来执法与守法。西方国家20世纪初就将诚实守信原则引入法律体系, 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与信用管理直接相关的法律, 只是散见于一些有关的法律当中, 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了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 《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 在《食品安全法》中强调了食品的安全问题。

这种零散立法造成的一个严重问题的就是法律冲突的形成、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强。由于不同的法律有其不同的立法宗旨、所要追求的目的也不同, 所以对同一问题的规定也就会有所不同。就拿监督机构来说, 在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有农业部门、质检部门、工商部门、商务部门、卫生部门、食品药检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等10多个部门。这些监管部门看似职能分工很细, 实则职责权限关系不清, 重复监管和漏管等现象比较普遍, 协调配合难度较大。

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就是对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惩戒不严。从我国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可以看出对于大多数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来说, 主要是以罚为主, 而且罚没的程度并没有对他们产生恫吓的效果, 违法成本相对较低。

所以在今后的处理中, 我们应重视相关立法的完善工作。要适当加大对问题企业的处罚力度, 使法律起到一定的震慑效果;同时可以考虑建立一种市场禁入制度, 对查出存在诚信问题的企业、个人禁止他们进入与民众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行业, 如食品生产行业。另一方面要协调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明确落实各监管部门的职责与权限, 有效解决重复监管和漏管等现象, 使各部门既能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有效的实施监管, 在需要时又能积极有效的与其他有关部门协调配合, 充分发挥监管效率, 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二、加强监督, 严格执法

有了完善的立法之后, 如果我们不以实际行动将它落实, 再完美的法律也仅仅只是一叠叠没有生命的纸张, 无法发挥它应有的效果。虽然我国现在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有着一整套完善的信用管理法律体系, 但要说我们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也是说不过去的。就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我国还在2009年专门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予以特别强调。但何以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还是如此频发、如此的严重?这可能就要归结于我们的执法和司法问题。

现实情况是, 我们的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对有关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着监管不严、执法不力的情况。这与政府部门和司法人员的监管意识有关也与现行的监管体制有关。部分监管人员监管责任意识薄弱, 没有意识到监管的重要性, 同时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 一些地方监管部门为了当地经济利益而和政府、企业“政企合谋”, 置消费者权益于不顾。而我国现行监管体制存在的多头监管、权责不清等问题又进一步的制约着监管效率的发挥。

要妥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建立市场诚信, 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的监管、执法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 要增强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意识, 严格执法, 维护群众的生命健康, 维护市场诚信, 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其次, 要强化现有分工, 对监管方面存在职能和部门交叉重复之处予以明确, 对无人监管的盲区确定监管部门, 加强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达到监管资源效率的最大化。最后, 在执法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一个选择性、跳跃性执法问题。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在履行监管职责执行法律时, 不能因为领导的重视, 不能因为处在非常时期就特别对待。行政司法机关应严格执行法律, 保证法律应用的前后一致性, 使法律常态的发挥作用, 树立政府的公信力、法律的权威。

三、兼顾道德, 加大诚信教育

用法律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有了完善的立法、严格的执法还必须牢固树立诚信的守法意识, 这就需要加强公民诚信教育。要通过广泛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使公民自觉做到遵法、守法、护法。要使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首先要树立法律的尊严。而在这其中, 政府行政、司法部门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法律权威要通过严格遵守和落实法律来树立。国家要建立良好的诚信氛围, 首先自己就要示民以信。司法机关担负着执行法律之责, 严格遵循法律、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 才能树立起国家诚信, 对社会产生好的示范作用, 并赢得社会的普遍尊重。

同时, 法律的规范作用不是万能的, 需要与道德相结合, 要通过广泛的诚信教育、宣传活动和理论研究, 认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倡导言行一致、有信无欺的道德情操。

这几个方面的措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没有完善的立法, 执法和守法就没有了依据, 就无从谈起。而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之后, 如果没有司法机关的严格执法, 及时出面对违法行为予以制止、给予惩罚, 法律只能成为贴在墙上的装饰, 没有生命。而政府机关的执法和司法行为必然影响着民众的思想与行为。当法律白纸黑字并且必然发生实际效力的时候, 人们也会尊重法律, 养成守法的习惯, 良好的诚信氛围自然能够形成。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日益严重, 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我们的重视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宣讲, 而应落实到具体的法律、法规, 落实到各监督执法部门的具体制度、措施, 落实到每个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善我国的诚信氛围, 解决好诚信缺失的问题。

摘要: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应该提高大家的安全意思, 并将口号落实到具体的法律、法规, 落实到各监督执法部门的具体制度、措施, 落实到每个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上,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善我国的诚信氛围, 解决好诚信缺失的问题。

关键词:食品安全,法律,监管,诚信

参考文献

[1]沈慧芳.信用型社会中的道德诚信与法律诚信[J].理论与现代化, 2006, (3)

[2]王利明.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34

[3]张跃铭.试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诚信缺失及其规制[J].2009, (4) :37

[4]杜荣霞, 张立锋.诚信缺失的法律规制[J].法律研究, 2007, (03) :38

[5][5]臧立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上一篇: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下一篇:排比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