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决策

2024-10-20

经济管理决策(精选12篇)

经济管理决策 篇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企业的不断创立, 企业的经济管理决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经济管理决策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并且人才管理与企业经济管理决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并且取得快速的发展, 就必须重视企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决策与人才管理的质量, 从而使得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文章从企业经济管理决策与人才管理以及企业经济管理决策与人才管理之间的联系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决策,人才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一个企业能否做出科学的经济管理决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经济管理决策是与企业人才管理的质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企业要做出一个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并且能够促进企业开展一系列的经济活动的科学决策, 有赖于企业人才管理的质量。企业的人才管理质量高, 就会为企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决策人员, 在企业的经济管理决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人才管理与企业经济管理也是相联系的, 企业在经济管理中制定出更好的、符合企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战略决策, 对企业人才培养与管理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地作用。所以说, 企业经济管理决策与人才管理是相互联系的, 是企业各种经济活动的重要体现, 对企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积极地作用。

一、企业经济管理决策

1. 企业在经济管理的科学决策

科学的决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在经济管理中的科学决策是有一定的原则需要遵循的, 首先, 企业在经济管理中的科学决策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因为在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信息是企业进行科学合理决策的重要前提, 很多的信息需要经过归纳与整理, 才能够供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才能够全面地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做出科学全面的指导。其次, 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科学决策还应该遵循可行性的原则, 要保证企业在信息准确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能够顺利的实施, 因此, 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决策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 细致地进行评估, 从而来确定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与全面性。再者, 企业在经济管理的科学决策还应该遵循集团决策的原则。在企业制定经济管理决策的过程中, 一般遵循的是民主集中制与集体领导制原则, 对于比较重大的决策, 应该汲取大多数员工的意见, 民主地去集思广益, 把民主化也作为科学决策中的一项侧重点, 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民意与企业实际情况的科学决策。避免了企业经济管理中缺乏民主性与科学性的决策, 使得企业决策向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企业的经济管理的科学决策对企业开展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所以为了企业更好地开展企业活动, 企业就应该遵循这三个原则, 进行科学、合理决策, 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企业在经济管理的科学决策不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而且还应该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的科学决策的时候, 应该多预备几份预选方案, 对每一份方案都应该进行仔细的斟酌, 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 分析每一份方案的利与弊或者是合理性与局限性, 这样就可以达到择优录取的目的, 使得企业做出的经济管理的决策更加科学。除此之外, 企业在经济管理决策的过程中不应该单凭经验来确定决策方案, 还应该采用数学的测量方法与数量分析法, 检验原方案的科学性, 使得做出的决策更加的科学化与精确化。或者是通过一些典型的实验法来对企业在经济管理中做出的决策进行检验, 在检验的过程中进行总结, 为做出最科学的经济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前提。这样, 企业在经济管理决策中就能够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从而能够系统地、全面地指导企业开展企业活动。

2. 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范围

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范围包括战略成本管理、合同管理以及法律制度。第一, 战略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自身价值的管理。现代企业最需要的就是战略成本思想, 这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企业如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之下, 在战略成本上取得一定的优势, 这样会使企业的竞争力增强, 而且还能够突出企业的自身价值。企业要做好战略成本管理, 首先就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耗定额, 而且还要严格的落实资金的定额, 从而有效的控制资金的规模与额度, 这样促进企业在做出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时候, 能够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利用, 从而进一步保证企业经济活动正常的运行。第二, 合同管理。企业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在制定合同管理的决策的时候, 首先就应该明确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 合同作为经济管理的核心部分, 处理好合同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而且了解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能够把合同管理真正的落实到位。除此之外, 在合同管理方面, 由于企业的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企业在合同管理管理方面就应该健全经济合同管理的体系, 充分发挥企业合同管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对企业开展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的促进企业合同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发展。第三, 法律制度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规范市场秩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法律法规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法则。特别是在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决策当中, 一些行为是要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的。企业在日常的运转过程当中, 要求员工服从这种规则, 并且要遵守这种法律法规, 从而带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从自我管理做起。只有这样不断地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 才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 从而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指导与引导,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人才管理

1. 企业人才管理的重要性

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是现代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中坚力量。人是企业的灵魂, 人才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可以为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指明方向, 而且符合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需要, 使得现代企业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管理体制与时代发展的趋势。从目前现代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 企业如何合理、科学的配置和使用人才, 进行科学的人才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各大企业的首要任务。因为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 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中人才竞争最为激烈,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在人才方面占据优势, 在企业管理中就应该特别注重人才管理。而且领导人也应该明确的认识到企业人才管理对企业的作用以及未来企业发展的意义。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才是现代企业最为需要的资源。如果企业能够提高人才管理的质量, 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极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并且具有一定的时代前瞻性与较远的目光, 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决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再者说, 人才管理的质量和人才管理的水平提高, 有利于改变或者是革新旧的企业管理方式、方法, 引进先进的技术, 创新思想观念, 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来管理企业, 使得企业逐步与现代化接轨, 与国际水平相适应。这样才能使企业永远的充满活力, 动力, 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因此说企业的人才管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2. 人才管理中的人才配置

人才配置是企业人才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人才配置最通俗的意思就是将人才放在最适合他们的岗位上去。因为人的兴趣爱好以及思维方法等的不同, 有的人适合干推销的工作, 而有人适合干坐班的工作, 如果各个职位都得到了人员的合理配置, 并且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特长, 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就会大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为企业获取更多的效益与价值。反之, 人员配置不合理, 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也会影响到员工的情绪与生活质量, 使得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 对企业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要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首先就应该对企业的各个职位进行预估, 正常的为企业的各部门补充人员, 其作用是使得员工明确的了解到自己的岗位职责。其次还应该需要具有开设新的业务的准备, 招聘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员工。在这些岗位上逐步培养员工的潜力, 为以后适应或者是从事公司其他的空缺职位做准备。只有这样才会做好企业的人才配置, 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人才管理水平。

三、企业经济管理决策与人才管理之间的关联

1. 人才管理对企业经济管理决策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企业经济管理决策与人才管理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首先表现在人才管理对企业经济管理决策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如果一个企业的人才管理的质量比较高, 人才管理的水平也比较好, 那么企业在经济管理决策中就会占据很大的优势, 会有许多人才为企业的人才管理决策出谋划策, 并且可以提出许多科学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合理的决策, 避免了企业决策错误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反之一个企业的人才管理的指令和水平不高, 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决策就会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甚至会限制或者是阻碍企业做出科学、符合实际的经济管理决策。因为, 企业的人才管理质量不高会使得企业的高层领导班子和决策班子的人员配置不好, 人员素质低下, 不能够创新管理, 无法做出与时俱进的决策。因此说, 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促进企业的发展, 并且提高企业经济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就应该加强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对人才管理的重视。

2. 企业经济管理决策有赖于人才管理

企业经济管理决策与人才管理之间的关联其次还表现在企业经济管理决策有赖于人才管理。企业的人才管理质量和水平提高, 人员的素质也会逐步的提高, 企业的员工在不断地管理过程中, 接受新思想以及新观念也就比较容易, 企业经济管理中所制定出的决策在实行的过程中也就会比较顺利。再者企业经济管理决策也是需要有思想与有新的创新理念的人员来进行决策, 人才管理会为企业的决策班子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 从而使得做出的经济管理决策更加的科学与合理。因此说, 企业经济管理决策有赖于人才管理。

四、结语

21世纪是人才发展的世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要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并且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就应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注重企业的经济管理决策与人才管理。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去指导和引导企业经济活动, 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应该提高企业人才管理的质量, 为企业在经济管理中做出更加合理、科学的决策提供人才支持。文章从企业经济管理决策以及企业人才管理和企业经济管理决策与人才管理之间的关联, 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对企业的科学决策与人才管理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现代企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人才管理的方向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重要的参考, 为以后的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于明洁.给予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科学性的几点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3, (9) :30.

[2]韩英.培养专业高效性人才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必要性探析[J].科学中国人, 2014, (6) :25.

[3]王玉梅.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与人才管理耦合成效测评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1) :10.

[4]耿世谷.探析家族式企业人才管理机制——以福安电机产业人才聚集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 2012.

[5]王波, 张彤, 张慧颖.高级人才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J].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年, (4) :241-246.

[6]蒋文莉.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经济管理决策 篇2

(1)利润总额:我们企业第一周期的利润总额-437610,第二周期的利润总额2289508,第三周期的利润总额4493933,第四周期的利润总额4839722.从一至四个周期来看,周期一企业是亏损的,但是后面几个周期的利润一直是大幅度上升的,财务状况相对稳定.(2)企业年未利润也相当可观 净利润7494321.(3)平均资金利用率周期一13.5%,周期二12.5%,周期三11.9%,周期四10.5%.(4)总成本水平周期一102951.0126,周期二114542.9406,周期三1288880.8963,周期四141114.895.单位产品成本周期一340.5301,周期二316.3505,周期三301.5195,周期四292.4461.总成本水平周期一35057919,周期二36235731,周期三38860139,周期四412685302、经营效益指标定量分析:

从数据及图表来看,第一周期到第四周期我们企业的总成本是明显增长的,其中第一周期中人力成本3040000,生产成本21690081,营销成本6207194,税收成本2990547.第四周期中人力成本14000000,生产成本27462592,营销成本

5429092,税收成本3954464.其他成本皆为零.各期科研费用来看.周期零科研费用总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4.08%,周期一科研费用总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4.33%,周期二科研费用总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4.05%,周期三科研费用总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4.98%,周期四科研费用总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6.01%.3、取得成功的经营经验和经营活动失败的教训:

我们的利润总额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是第一个周期的利润是亏损.原因就是, 企业投资的生产和广告费用相对较高所以才造成了企业的亏损,后面几期企业的资金得到合理的安排,广告费用和推销费用都有增加,产品的质量,销量都有所提高,利润也在成上升的状态.对公司的费用要有合理的生产安排和销售策略规划.及时提供数据分析结果给销费部门以及生产部门,利于销售管理与生产管理的分配.我们应对市场变化的莫测做出积极的应对,不能固步自封.4、模拟决策的感受:

运筹帷幄 决策经济 篇3

2008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阐述了做好2009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原则。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阐述了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部署了2009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調:“保增长”是头等大事,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逆境中把握机遇;坚持以扩大内需为主,做足“消费”这篇大文章;宏观政策继续“灵活审慎”,财政货币政策持续发力;诸多改革“齐头并进”,深化改革开放添活力;杜绝“形象工程”,扩展科学发展新空间;高度关注民生,积极促进就业。

【考点链接】

1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我国现阶段,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促使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城乡、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帮助贫困地区振兴经济,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与当代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从而促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等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才能不断增强我国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的能力,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4关注民生,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关心群众生活,认真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关键是要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互助等组成。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居乐业,关系到改革、发展、和谐的大局。

5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人们越来越感到国际社会是一个整体,大家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之中。

6我国面临发展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中国的发展面临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极好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加入WTO,更为我国走向世界、扩大对外交流、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些成本高、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的企业和行业,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我国目前的管理模式、思维方式等将受到一定的冲击;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需要不断提高,社会政治体制需要不断改革。

7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8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人才观念。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各种正当职业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要有人做,都要做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能够以创造性劳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就是人才。

【跟踪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大多数”比“平均数”更重要。这一提法更关注大多数老百姓的收益情况,以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这体现了

(

)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②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③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已经选择和必须选择的道路是

(

)

①社会主义道路②资本主义道路③同步富裕的道路④共同富裕的道路⑤改革开放的道路⑥艰苦创业的道路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①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①③⑥⑦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1)材料中的“科学发展”要求我们走怎样的发展道路?这一道路的要求是什么?

(2)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何重要意义?

(3)请你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至少写出三条)

参考答案:

一、1,D 2,A

假设检验与管理决策 篇4

一、假设检验思想方法

根据贝努里大数定理, 当独立重复试验进行多次时, 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与它的概率之差无限小的可能性几乎为必然的。即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与它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几乎相等。这说明, 若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 则其发生的频率也是很小的, 在一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这就是小概率原理。在数理统计问题中, 若从某个假设出发, 得到某个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居然发生了, 即导出了一个不符合小概率原理的现象, 而这个不合理现象的出现源于原假设, 这就不能不怀疑原假设的正确性, 应该认为原假设不能成立, 因此拒绝原假设;若从某个假设出发, 没有得到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 而得到某个非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 由于它不违背小概率原理, 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而应接受原假设, 这种推理方法称为概率性质的反证法, 也是假设检验的思想方法。概率很小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那么概率小到什么程度才算小概率事件呢?这要根据实际问题灵活掌握。通常小概率事件的概率应不超过0.05, 而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 概率应不超过0.01或更小。小概率原理在实际中经常被人们自觉不自觉地用到。例如, 人们可以放心地乘车, 是因为发生交通事故是小概率事件, 人们认为不可能发生。人们无忧无虑地生活, 是因为发生不幸意外事件是小概率事件, 一般不会发生。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不应该发生, 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发生。小概率原理有不成立的时候, 人们常常因为小概率原理而产生侥幸心理, 促使发生意外。在假设检验中, 如何提出原假设, 即哪一个作为待验假设, 要视具体的试验目的和要求而定。一般来说, 在管理决策中, 往往把不肯轻易否定的命题作为原假设。假如, 我们的目的是希望从样本观测值提供的信息对某一陈述取得强有力的支持, 则我们把这一陈述的否定作为原假设。为了检验所做的设想的正确性, 需要收集样本数据, 计算出假设值与样本确切值的差异, 然后判断这个差异是否重要。差异愈小, 证明假设值正确性愈大。反之, 差异愈大, 说明假设值正确性愈小。然而, 大多数情况下, 假设的总体参数与所获得的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 既不至于大到显而易见地应该抛弃假设, 也不至于小到完全可以肯定应该接受这个假设。所以, 在假设检验中, 与在最重要的管理决策中一样, 能够得到非常明确的答案是例外, 不是常规。在这种情况下, 接受假设或拒绝假设两者谁正确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因此, 必须学会处理经营管理决策中的不定因素。不能只凭感觉简单地决定接受或拒绝某个假设, 应该学会如何在样本信息的基础上去伪存真, 客观地决定接受还是拒绝假设, 尽量降低决策失误率。

二、利用假设检验进行管理决策的方法

假设检验是管理决策中经常用到的推断方法。在理论上非常抽象, 下面用实例说明其方法。

实例:某商场在进货时对商品质量进行检验, 如果次品率不超过2%, 则接受该批商品, 否则退货。今从一批商品共100件中任意抽取10件检验, 发现有2件次品, 问是否退货?

首先, 假设该批商品次品率p小于或等于2%, 即提出原假设p≤2%。

其次, 在原假设成立的条件下, 应用独立试验序列概型, 从100件商品中任意抽取10件商品有2件以上次品的最大概率为:

显然, 在原假设成立的前提下, 抽取10件商品有2件以上次品的最大可能性是1.62%, 是小概率事件。

最后, 根据抽样, 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居然发生了, 违背小概率原理。所以, 不能接受原假设p≤2%。即认为该批商品次品率大于2%, 应该退货。

该例中, 对于次品率多大可以通过验收, 并没有统一的规定, 要视具体问题而定。如果判断错误, 拒绝原假设, 发生退货, 会造成商品供应紧张, 错失商机, 给商场带来经济损失, 那么拒绝的可能性要定得非常小 (即允许次品率较高) ;如果判断错误, 接受原假设, 会给企业声誉带来损害, 影响市场销售, 而商品供应相对宽松时, 则拒绝的可能性要定得非常大 (即允许次品率较低) 。

三、应用假设检验进行管理决策存在的问题

假设检验的理论依据是小概率原理, 该原理认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的发生是不合理现象而拒绝原假设, 并不意味着这种不合理现象是逻辑上的矛盾现象而不会发生。因为概率很小的事件毕竟不是不可能事件, 因此小概率原理有时确实不成立。当原假设确实为真, 但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却发生时, 就会拒绝真假设, 这是假设检验犯的第1类错误, 称为弃真错误。而当原假设不真时, 可能没有得到小概率事件, 而不能拒绝原假设, 只能接受伪假设, 这是假设检验犯的第2类错误, 称为取伪错误。例如, 上文实例中一批商品次品率确实小于2%, 但抽取的10件商品凑巧有2件次品, 从而拒绝这批合格商品。这种错误发生的可能性为检验水平α;或实例中的一批商品次品率确实很高, 但抽取的10件商品凑巧全是正品, 从而接受了这批伪劣商品。两类错误的出现情况如表1所示。

一般来说, 犯第2类错误的可能性比犯第1类错误的可能性大, 弃真难, 取伪易。在管理决策中这两类错误造成的影响常常是不一样的, 在不同的场合允许犯两类错误的大小也常常不一样。例如, 在检查病人是否患有某种疾病时, 无病当做有病与有病当做无病, 其造成的影响就不一样。又如, 在产品检查验收中, 危及健康的药品验收, 希望不合格而当做合格验收的可能性尽量小些, 即犯第2类错误的概率要求很小。而对于价格昂贵的商品, 生产者希望验收者犯第1类错误的可能性尽量小些, 即犯第1类错误的概率要求很小。

当然, 我们总希望所作出的管理决策能使犯两类错误的概率同时尽可能得小, 最好是全为零。就是说, 原假设为真时, 能作出不否定原假设的判断, 而当原假设不真时, 能作出否定原假设的判断。这种理想化的检验法, 由于样本的随机性, 在实际决策中是不存在的。当样本的容量给定后, 犯这两类错误的概率难于同时被控制。若弃真错误可能性降低, 取伪错误可能性必然增加。反之, 若取伪错误可能性降低, 弃真错误可能性必然增加。通常情况下, 只考虑控制犯弃真错误的概率, 通过增加样本容量, 适当降低犯取伪错误的概率。如实例中, 增加抽取样本数量, 伪劣商品蒙混过关的可能性会减小。

饭店计划与决策管理 篇5

一:主要计划指标

为饭店企业在一定时期早经营管理个方面要达到的数值

1:客房或者床位数 反映饭店基本的旅游接待能力的重要指标

2:出租率 反映一家饭店接待能力利用率的指标 出租率=实际出租数除以核实出租数(自用房,保养房除外)

3:双开率 两人租用的(标双)双开率=双开房间数除以已经出租的房间

4:接待人数 反映饭店经营活动的直接结果a:住宿人数(人次数)b:人天数(过夜天数)5:平均房价平均房价=总的收入除以总的房间

6:盈利总额

7:营业成本和费用

8:税金

9:职工人数 工资总和 劳动生产力

10:还款利息

11:基建改造 投资额

12:服务质量

二: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

a:目标明确 b:两个方案以上c:每个方案只会产生一种结果d:损益值可算

2:风险型决策

数据驱动的企业决策管理 篇6

人是创造大数据的主体。我国企业身居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创造大数据的速度正在接近或超过发达国家。我国至今有5.64亿网民、4.2亿手机用户。他们的各类活动通过互联网或通讯手段不断地输送给企业海量的数据。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企业应尽快地将已有的企业管理决策模式改变为“数据驱动的决策管理”。

人们熟知的企业决策管理是指企业在特定条件下,从决策目标的确定、信息收集、建立多个决策方案、寻找优化方案、执行方案及反馈控制等6个环节的活动管理。这个定义中“信息收集”与大数据密切相关。对于如何达到高水平的企业决策管理境界,管理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比如,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弗兰克 · 耶茨(Frank Yates)认为成功的企业决策需要有10个关键的步骤:需求(need)、模式(mode)、投入(investment)、选择(options)、可能性(possibility)、判定(judgment)、价值(value)、交换(trade offs)、接受度(acceptability)、执行(implementation)。根据上述的企业决策管理定义,耶茨的理念大致地分化为“需求”属于“决策目标的确定”的范畴;“投入”与企业特定条件,诸如物资资源和成本有关;“可能性”、“接受度”和“价值”与“反馈控制”和企业特定条件,诸如投资者和市场反应有关;“交换”和“判定”则是“寻找优化方案”;“执行”与“执行方案”是一致的。如此分析看来,耶茨的模型忽略了现代企业最重要的基础——大数据!它引起了企业决策根本性的改变。

如何提倡大数据背景下的新的企业决策管理模式呢?笔者认为,答案之一是将已知的企业决策管理修正为“数据驱动的企业决策管理”(Data-Driven Enterprise Decision Management)。要建立这样一个新的企业决策管理方法,首先要对大数据有一定的了解。

大数据展示了4个“V”的特征:即体量大(volume)、状态多(variety)、生成快(velocity)和含有高价值(value)。其中前3个“V”都给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带来了高难度。如何快捷地将大数据从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诸如音像、图片、文字等)状态转化为类似结构化的多维数据表格以便计算机能高效地处理和清洗,是每个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至今还没有能统一处理大数据前3个“V”的标准技术。大数据的第4个“V”(value)表示大数据在其低密度的价值中含有巨大的看不见的高价值。寻找大数据的高价值必须像从金矿中淘金一样要进行数据挖掘。

其实,过去十几年的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技术就可以用于企业决策的重新制定。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1999年欧盟起草的称为“跨行业数据挖掘过程标准”(cross-industry standard process for data mining,CRISP-DM)。这个标准已普遍被许多数据分析软件公司采用,例如SPSS,NCR等运用于其高级数据挖掘工具的开发中。我们可以将CRISP-DM的6个阶段(见图1)运用于企业决策管理的6个环节中,从而建立数据驱动的企业决策管理模式(如图2)。

数据驱动的企业决策管理模式的主要思想是将“跨行业数据挖掘过程标准”嵌入“企业决策管理过程”,使后者成为将大数据作为企业决策基础的新时代管理方式。在大数据时代,任何企业的决策目标都会来源于大数据所反映的客户需求,“业务理解”本身就是数据的商业表现。“信息收集”就是从大数据中提取与目标相关的数据集。将数据进行清理与转化(非结构、半结构转为结构性数据),然后用数据挖掘算法或软件工具进行不同方式的挖掘,以求在多个决策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应当指出的是通过数据挖掘寻找到的“最优方案”与决策者需求的“最优方案”可能不一致。一旦不一致,需要通过“反馈控制”把决策者的主观知识与数据挖掘相结合产生最终用于决策的“智能知识”(Intelligent Knowledge),它才是企业决策所需求的决策支持。智能知识是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在给定问题和问题求解环境的约束下,针对特定的目标,结合决策者的主观知识(包含本能知识、经验知识、规范知识、常识知识、情境知识)进行“二次挖掘”所生成的知识表达。

简言之,数据驱动的企业决策管理就是将数据挖掘的方法流程应用于企业决策管理过程,使企业决策完全依赖于大数据的分析和预测,避免任何由直觉性决策所引起的决策失误。企业的决策在大数据时代是数据驱动的决策!大数据对企业决策管理来说是大挑战,但是,这个挑战本身就是企业的大机会。能及时驾驭“数据驱动的企业决策管理”的企业必将在大数据时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胜利者。

认清思维误区加强决策管理 篇7

一、决策的概念、特性及意义

不同的学派、不同的专家对决策都有不同的定义。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 人们对现代决策越来越趋于取得共同的认识:决策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 进行方案选择并准备方案实施的活动, 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著名经济学家赫伯·西蒙在揭示领导的本质时曾指出:决策是领导的心脏;领导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领导就是决策。西蒙的论断听上去有些绝对, 其实非常有道理。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决策, 大如战略制定、组织设计, 小如人事安排、营销策划等等。因为市场动荡不安, 信息瞬息万变, 每一件事情都有成败两种可能, 都要由领导者做出决策。究其内涵, 决策具有以下特性:

1、决策是行动的基础。

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要预先明确此项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 达到什么目的。没有决策也就没有合乎理性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 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的核心是决策, 管理的首要职能是决策。

2、决策有明确的目的。

决策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 或者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是十分明确的, 不是众说纷纭、模棱两可的。要达到的目标必须有一定的标准, 可以定量或比较, 最终衡量和确定其结果。

3、决策有可行的方案。

决策必须面对两个以上的可能性或可行方案。每个方案都具有以下条件: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各种影响因素都能定性和定量分析;无法控制的因素基本能预测出实现的概率。

另外, 决策要因果分析和综合评价, 要经过方案的优选过程。

古今中外的管理者都很注重管理当中的决策, 因为在很大意义上, 决策就意味着领导的成功与失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更成为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企业的决策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受外部条件制约外, 主要是由企业领导者的决策行为所决定的。企业领导者的决策行为, 包括判断能力、组织能力、预测能力、协调能力以及领导者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偏好等。其中领导者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偏好对其决策行为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相对而言, 一个企业的决策比管理更重要。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发明了OEC (其中“O”代表“Overal”, 意为“全面的”, “E”代表“Everyone, Everything, Every day”, 意为“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 “C”代表“Control and Clear”, 意为“控制和清理”) 管理模式, 其含义是全方位对每个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 做到“日清日毕, 日清日高”。这种管理模式对海尔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完善作用, 但海尔真正取胜的法宝是决策, 海尔如果当初没有从德国引进技术、做出打炼海尔品牌这样正确的决策, 也许海尔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由此看来, 企业决策至关重要。只有在一个正确决策的情况下, 再加强管理, 这个企业才能好上加好。反过来说, 管理对决策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单有好的决策, 不严格加强管理, 决策实施起来, 也有很多困难;企业的管理层决策失误了, 无论管理得多么好, 最终会导致失败。所以, 对一个企业来讲, 决策是第一位的, 管理是在一个正确的决策下, 通过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利用人、财、物、产、供、销之间的联系, 从而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以平顶山煤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以平简称平煤集团公司) 天成实业分公司 (以下简称天成公司) 这几年的决策与管理为例, 天成公司2000年底才成立, 经济基础很脆弱, 随着平煤集团公司政策的调整, 经营贸易竞争日趋激烈, 若不抢抓时机迅速扩大产业, 那么, 天成公司要想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要想实现快速发展, 必须大力调整经营结构, 坚定不移地走发展技术含量高的非煤产业之路, 强力引进和培育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新项目, 使其尽快转化为产品投放市场,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所以, 2003年, 天成公司确定将“发展产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鼓励各单位开发新项目、研制新产品。2003年天成公司规划开发防爆电器、环保轻钢结构、螺旋瓦斯抽放管、安全监控等新项目、新产品, 新增产值上千万元, 通过产业化发展, 实现“四增加”、“两提高”, 即增加产值、增加利润、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抗风险能力和提高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2004、2005、2006年, 相继提出了“发展产业, 壮大主业, 严细管理, 巩固提高”、“产值八千万, 销售上亿元, 人均一万六, 利润翻两番”、“做精做专环保安全产业, 早日实现双亿元目标”的指导思想和“决策是根本, 人才是关键, 科技是先导, 管理是保证”的总体思路。可以说, 这些经验和作法都是结合企业实际做出来的决策, 经过三年的管理实践, 经营效果明显, 年年都超额完成年初的目标计划, 使决策得到了落实, 2006年销售收入增加到3.01亿元, 产值由不足百万元上升到2亿元。

二、认清一些决策上的思维误区

1、误区之一:

搞决策是领导的事, 与平民百姓无关。过去的社会信息缺乏, 组织大都为典型的金字塔式, 加上以权威方式作为领导风格, 因此, 所有的决策都依赖最高的领导者制定。随着组织日益复杂, 信息千变万化, 专业分工细致, 已经不是任何领导能单独胜任, 加上教育日渐普及, 信息来源多元化, 已经不是过去领导者可以独享控制。TCL采取地方分权的模式, 积极培养地区主管, 使得他们在近两年的表现极为突出。分级决策, 宏观调控, 战略统一, 这两年TCL经营业绩辉煌, 大家有目共睹。

2、误区之二:

少数必然服从多数。这是似是而非的结语, 集思广益是正确的, 但是这些人如果没有受过训练, 是一群乌合之众, 在一起只会想出馊主意, 并且为一些观点争得面红耳赤, 不仅无法做出最优化的决策, 即使有时成功, 也是偶然性高, 无法成为必然的成功决策模式。

3、误区之三:

决策只要正确, 管理无关紧要。同样的国企改造, 有的实行股份制救活了企业, 有的虽然也实行了股份制, 管理跟不上, 不想办法如何提高国企的核心竞争力, 即使股份制改制成功, 也可能带来失败的命运。由此可见, 决策确定以后, 再辅之以严细的管理, 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 方能实现宏伟的目标。

4、误区之四:

决策的浪漫化、急躁化。曾经辉煌一时的史玉柱就因在决策时缺乏理智过于浪漫化而毁了自己的事业。1992年, 在事业之巅傲然临风的史玉柱决策建造巨人大厦, 最初计划盖38层, 大部分自用, 并没有搞房地产的设想。这年下半年, 一位领导来巨人视察, 当他被引到巨人大厦工地参观的时候, 四周一盼顾, 便兴致十分高昂地对史玉柱说, 这座楼的位置很好, 为什么不盖得更高一点?就是这句话, 让史玉柱改变了主意, 巨人大厦的设计从38层一下跃升到54层, 后来, 又一消息传来, 广州想盖全国最高楼, 定在63层, 便有人建议史玉柱为珠海争光, 巨人大厦设计到64层, 后来, 不知哪位细心人突然想到, “64”这个数字好像不吉利, 一来一去, 索性就定在了70层。这就是最后导致史玉柱身败名裂的巨人大厦的投资决策过程。可以说, 是史玉柱决策上的不理智导致了他的失败。

5、误区之五:

决策的模糊性。隔行不取利是商业法则之一, 但有一段时间, 有的国有企业领导过于强调商业多元化, 涉足了许多不熟悉的领域;同时, 有许多事情也是企业领导不熟悉的, 又没有熟悉这方面的人才来实施, 所以盲目决策和模糊决策时有发生。前段时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搞扩张忙着组建集团而导致企业效益下滑, 原因就在于决策模糊。

以上所列的决策误区, 许多企业领导者都可能犯。一方面是决策本身非常复杂艰难, 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领导者在决策时过于缺乏理性。一些领导者常常仅凭一些偶然的想法或言语来拍板决策, 结果铸成大错。

三、优秀的决策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了解决策的误区之后, 我们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决策者呢?一位好的决策者又应该具备何种特质呢?以下探讨成功决策者应有的基本素质。

1、开放的心态与包容能力。

组织想要有良好的决策品质, 需要群策群力, 作为组织的领导者或团体的一分子, 必须养成现代企业人的素质:开放与包容。有容乃大, 大海所以为大乃是能容百川, 汇集集体智慧需要自我超越, 学习用不同人的眼光看事情是很重要的修养。

2、认清目标与轻重缓急的能力。

决策者要能知道组织的目标, 在作决策之前便能够掌握最终想要的结果, 以及这些决策要素之间的关系。例如选择某项方案时, 质量重于成本, 便需要在质量上把严关;有时, 时间重于一切, 因此及时反应便是关键。假如需要聘任营销经理, 经验、专长、个性、人品、敬业精神、忠诚度都是考虑因素。还要认清这些要素的轻重缓急, 才能作出最佳选择。天成公司2002年7月份经过调研, 认为上马建设型煤厂效益可观, 公司相继召开了型煤项目投资职工代表论证会、型煤项目建设协调会等专题会议, 公司领导决策立即上马型煤项目, 9月份开始筹建, 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建成投产。因为决策及时, 目标明确, 型煤产品生产和销势情况良好, 获得了市政府环保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成为我市目前惟一型煤供货厂家。2006年实现产值4800万元,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运用科学决策工具的能力。

现代决策必须依靠数学化、模型化、计算机化这些决策的“硬”技术 (量的分析) , 同时要充分考虑管理决策的组织行为方面的社会心理因素, 即必须重视决策“软”技术 (质的分析) 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所谓“硬”技术, 是指建立在严格逻辑论证和实验检查基础上的数学化、模型化、计算机化的系统决策方法, 简称数学化、模型化、计算机化。常用的决策硬技术主要有线性规则、目标规则、动态规划法;决策“软”技术主要是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信息学、行为科学以及思维科学成就和系统工程方法, 充分发挥各方专家才智的决策方法, 决策“软”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有三类, 即经验思维法、逻辑思维法和直觉思维法。

4、具有系统思考能力。

有时决策从表面上看来非常正确, 可是并不符合系统思考原则, 这时决策者需要具备这样的功夫, 才能洞察决策的盲点做出正确的选择。

5、预计困难的能力。

虽然管理企业要有雄心壮志, 但在热情的背后, 需要更多清晰的头脑。只想到好处, 没有看到潜在问题的可能性, 往往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可能导致失败。优秀的决策者会仔细评估行为所需的资源与困难点, 有较大把握时才做出最终的决策。

摘要:本文从决策的概念、特性及意义出发, 分析了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必须认清并避免一些决策误区, 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加强企业管理能力。

试论经济预测与经济决策的关系 篇8

什么是科学的经济预测:科学的经济预测就是以科学的手段,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 它是对未来的形势、客观事物、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科学的预料和推测。

并不是任何一种预测都是科学的预测。我们所提倡的科学预测是指在一定时期的未来的推断中,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在明确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之上, 依靠科学的手段、技术对复杂的经济信息、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 揭示客观世界、客观事物的全过程以及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和趋向。由此可见, 科学的长远的经济预测不是依靠某些人的想当然, 主观臆断, 而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有清楚明确认识的基础上去推断未来。

实际上, 客观经济的发展是相当复杂的。这不仅因为决定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因素错综复杂。同时还决定于各方不能确定的因素和难以进行的确切标准的因素。所以, 经济预测还难以达到非常准确的程度。诚然, 这并不意味着经济现在的发展神秘而不可测。经济的发展过程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恰恰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复杂性。

第一, 由于社会主义大生产的社会化。整个社会行业系统的具体化。使各系统经济组织、经济实体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广泛。愈加频繁、复杂。于是, 各个经济组织、部门、经济实体,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击败对手, 并能稳步不断地向前发展, 均应正视庞大的市场, 正视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国内外情况、环境, 深入的研究、分析整个世界的经济、技术发展速度等各方面的情况、条件及变化方能最后作出切实可行的有科学根据的经济发展决策。

第二, 由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和使用, 使生产中技术的适用期明显的缩短, 废弃的也快。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材料与各种新的工艺不断问世, 加快发展步伐, 从而对经济的发展, 建设速度的加快, 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督促强迫人们对自己生产任务的完成、发展速度的加快、目标的实现, 力求作出比较精确的预测, 以保证自己在先进的科学技术竞争中发展, 在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 先进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生产的发展速度将更加迅速, 必然会出现许许多多难以预料的新的复杂的情况, 向人们提出致关重要的经济问题。迫使人们必须认认真真的分析、研究解决。例:目前世界各国石油的需用量疾增。而地下的石油溶量毕竟是有限的, 这样必然会出现燃料危机的现象, 但是绝不能因没石油, 各种机动车辆、机器就停止了。所以必须研究能取代石油的燃料、能源, 建筑面积的疾增土地适种面积因被占用而不断缩小, 这样, 解决人们的粮食问题就成了一个新的问题。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解决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其它食品来代替粮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然而, 人类毕竟要生存、要生活、要发展。就必须发展采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 预防避免更大的损失等等。这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大事, 当然也是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管理中必须有所预见, 有所准备的大问题。要想妥善解决必须有长远的科学计划, 必须有远久的战略思想, 并能运筹帷幄、高瞻远瞩, 预见未来, 预测各项事业发展所可能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和多方面的深远影响。一言以蔽之, 经济预测是目前经济改革迅速发展中提出的新课题。是巩固发展管理现代化的经济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的迫切需要, 它的重要性已受到多数人的高度重视。同时, 由于具备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问世又为“预测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促进了“预测学”的飞速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 对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进行了科学的预测管理。发展的形势提出了新的任务和问题, 一切经济工作者和领导, 必须深入的研究、分析、预测将来的经济发展速度趋向, 对各个部门的经济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预测。而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又为预测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我们坚信, 有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理论为指南, 加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足以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揭示内在的相互联系的本质特征, 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从一个经济实体到各个国民经济系统的完整的经济体系, 完整而先进的信息又可以为预测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资料。所有这些优越条件, 能使我们把经济预测搞得更精确、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为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科学的经济预测对于决策的作用

科学的经济预测, 是发展经济、管理经济极其重要的环节, 首先是由预测和决策在经济发展和管理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决策和预测的职能, 实际上就是发展管理经济, 是影响深远、作用极大的, 直接关系到经济管理、经济发展成败与否的经济管理活动, 但决策和预测有不同的两种。一种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实事求是, 即唯物的预测和决策, 它是建立在有科学根据的基础之上;另一种是单凭主观愿望, 唯主观意志臆断的预测和决策, 即唯心的预测和决策。我们要依据哪一种形式呢?当然要依靠第一种形式, 科学的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预测基础之上, 把预测作为决策必备的先决条件和重要的依据。

经济决策既然依赖于科学的经济预测, 经济预测对于决策的作用具体有哪些呢?

第一, 科学的经济预测, 能反映展示出经济的发展变化过程, 展示未来经济发展的途径, 布局和方向, 从而为最后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预测和决策的实质, 都是选择未来的具体行动方案, 所以离不开对未来的推断和分析。例如:我们如果不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和趋向, 就不能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的切实可行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具体的政策, 科学的预测是通过现代的信息系统和现代化的技术设备等手段。对未来的经济进程做到精确的定向研究和定量分析, 为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和资料。

第二, 通过科学的预测, 不但可以推断经济发展的进程, 而且对经济发展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情况进行主动的分析、预见。例如:在经济发展中的效益大小、发展前途、主流支流、成功与失败的各自程度等等, 从而避免最后决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第三, 通过对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发展途径和发展方向进行科学分析, 为最后决策的确定提供了积极有利的条件和依据。可以把多种方案进行比较、鉴定、选择确定出各种方案的实施结果效益和成本费用, 从而选择最佳决策方案。

第四, 预测不但是对决策所确定各项经济进程, 进行分析预见, 同时它还可以为决策提供各方面的与之相关的外部环境变化的资料。

总而言之, 科学的经济预测与决策是发展经济、管理经济的关键, 是实现四化的首要条件。我们必须予以认真研究, 谨慎对待, 高度重视, 不能凭主观意志愿望, 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权衡各自环境条件等各方面因素, 进行周密的、系统的分析, 从而制定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决策。

决策是行动的先导, 是最重要的管理职能, 一切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都离不开决策。然而正确的决策却完全依赖于科学的预测。

当前, 我国正面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要迅速提高管理水平, 而经济决策的科学化, 则是经济管理科学化的前提和关键, 是我国顺利进行四化建设的保证。历史的经验教训和未来的重任, 要求我们探索研究今后如何避免决策上的失误, 如何取得决策上的成功,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提高决策的质量, 逐步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以致在四化的发展进程中, 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复杂的任务, 正确的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预测基础之上, 所以, 预测和决策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当前经济管理工作中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经济预测,经济决策,经济的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业世界地位的变迁》李晓华著[1]《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业世界地位的变迁》李晓华著

[2]《传统经济思想的社会和谐目标》张守军著[2]《传统经济思想的社会和谐目标》张守军著

经济管理决策 篇9

1 资产管理公司的现状及业务发展

1999年, 为了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具有中国特色的4家资产管理公司——信达、华融、东方、长城相继成立。

经过近10年的处置, 第一批剥离的政策性商业银行不良债权已基本处置完毕。近年来, 在积极参与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商业化收购与处置的基础上,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推进市场化转型, 不断完善综合金融服务功能, 搭建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租赁的金融全牌照平台。目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保持不良资产经营主业优势的同时, 也积极投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资产管理与投资业务。

2 竞争压力和流程优化的必要性

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在完成市场化转型, 成功构建具备全牌照的金融集团平台后, 信达的各项业务均受到了其他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

综合金融服务类业务, 信达受到了中信、平安等大型金融控股集团的激烈竞争;投资类业务, 则需要与小型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抢占市场;即便传统类商业银行不良债权处置类业务, 也受到了国外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自身设立的处置中心等对市场份额的侵蚀。可以说, 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 资产管理公司在资金成本、品牌认知度、规模效应等方面均不具备显著优势。如何运用多年处置不良债权所沉淀的经验和社会资源, 挖掘多年积累的全能化人才的潜力, 提供小而灵活的服务成为资产管理公司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的关键。

作为一线业务人员, 笔者发现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在流程上仍存在决策时间过长, 决策思路、流程不清晰等问题, 而此类问题极可能加剧客户流失, 使得资产管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更显被动。所以, 优化业务流程, 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引入直观易懂、易操作、高效的决策模型, 对资产管理公司掌握主动、赢得时间、争取客户有着重要意义。

3 决策树分析模型

来源:http://wiki.mbalib.com/wiki

因为具备操作简单、显示直观并且结果一目了然等特性, 决策树分析模型是目前热门的项目决策、项目管理的方法之一。简单来讲, 决策树分析模型就是将决策过程的各个阶段信息 (如相关可供选择的方案、在不同情景下发生的概率、收益等) 汇总, 绘制出一张箭线图。并通过相应计算, 得出考量过风险损失后的潜在收益, 最终进行方案甄选的方法。

决策树分析模型一般由方块结点、圆形结点、决策枝、概率枝等组成, 方块结点称为决策结点, 由结点引出若干条细支, 每条细支代表一个方案, 称为决策枝;圆形结点称为状态结点, 由状态结点引出若干条细支, 表示不同的自然状态, 称为概率枝。每条概率枝代表一种自然状态。在每条细枝上标明客观状态的内容和其出现概率。在概率枝的最末梢标明该方案在该自然状态下所达到的结果 (收益值或损失值) , 见图1、图2。

也就是说, 企业需要决断的行为发生在决策结点;而在状态结点, 使用者能够获得考虑了变动因素后的预期收益或损失值。

4 决策树分析模型的实际运用

在上文中, 笔者简单介绍了决策树分析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使用原理。此处, 笔者将通过两个简化的虚拟案例具体介绍决策树在资产管理公司中的运用。

4.1 决策树分析模型在收购传统商业银行债权中的运用

假设2015年6月, 当地商业银行B将推出一本金规模约10亿元的不良债权包, 经过初步沟通和测算, 资产管理公司A获悉收购成本约为1亿元, 该资产管理公司只参与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项目。而根据当时不良债权处置市场的情况, 该不良债权包能够于1年、2年或3年处置完全的可能性分别为20%、50%和30%。3年中的处置可能值不发生变化, 分别为1.1亿元和1.3亿元, 概率均等。根据以上信息, 资产管理公司A是否应积极参与B银行资产包收购项目?根据上述条件, 笔者绘出的决策树如图3所示。

注:计算过程中已通过贴现计算, 考虑了A资产管理公司10%的收益率要求。

根据图3可以判定, 本次拟收购项目不符合A资产管理公司10%收益率的标准, 故不应参加本次收购。

4.2 决策树分析模型在投资类业务中的运用

假设2016年10月, 资产管理公司C与客户D公司洽谈规模约10亿元的投资类业务。客户D可接受单利年化12%的资金成本, 即若无提前还款, 2年后客户D将偿还12.4亿元。资产管理公司C只投资于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项目, 双方初步拟定的收益率为年化12%。该项目拟投资时间为2年, 客户D可于资金投放1年后提前还款。若提前还款, 1年收益率加提前还款补偿, 年化收益率为12.5%, 客户D提前还款的概率为40%。2年后若市场严重恶化, 资产管理公司C仅能收回80%的本金, 即8亿元。市场严重恶化的可能性为10%。根据上述条件, 资产管理公司C是否应该投资于客户D?

根据上述条件, 笔者绘出的决策树如图4所示。

注:计算过程中已通过贴现计算, 考虑了A资产管理公司年化10%的收益率要求。

根据图4可以判定, 本次投资收益率超过资产管理公司C要求的10%收益率, 资产管理公司C应该积极推动本次投资。

以上两案例均为笔者虚拟的案例, 对现实因素进行了简化, 但通过上述案例中决策树分析模型的具体运用, 很好地展现了在进行初步投资判断时, 决策树分析模型展示出的直观、高效、简洁的优势。

5 可行性分析

笔者认为运用决策树进行项目初步判定较为可行, 原因如下。

(1) 操作可行性。决策树分析模型操作简便, 直观易懂的, 运作成本较低。只需要对资产管理公司内人员进行短期的培训, 就可上手操作。对于常规的项目, 决策树分析模型甚至无须借助计算机完成, 这也便于增进前台人员与审核人员及客户的有效沟通。

(2) 数据可用性。在模型中我们可能会用到较多数据, 但部分数据 (如投资额、贴现率、未出现意外事件的预期回收额等) 都为已知或可通过预测得到。笔者认为模型预测出的数据即便不能保证精准, 但也可起到提供模糊值, 为初步判定提供帮助。

6 决策树分析模型的积极影响

决策树分析模型因其自身优势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投资决策之中。当面对多种执行方案且每种执行方案会有多种后续选择时, 决策树会不失为一种好选择。它有效地控制了决策带来的风险。

对于资产管理公司而言, 决策树分析模型所具备的高效、灵活的特性与资产管理公司业务模式的多样灵活性相契合。另外, 决策树分析模型的直观易懂也便于对客户资源的拓展。

7 决策树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 适用于初步判定。由于决策树分析模型对于处理某些主观、复杂信息仍具备局限性, 较适合用于前期业务拓展及项目初步判定阶段。

(2) 决策树分析模型预测数据的主观性。决策树分析模型的操作并不复杂, 但却要求使用者具备一定经济预测能力。从上述两个案例中, 可以看出, 使用者需要预测出市场变化的概率及市场收益在不同市场情况下的收益值。这些输入变量预测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所绘制决策树模型的分析结果, 并最终影响使用者的决策能力。但事实上, 不同使用者对于经济的预测势必会带有主观色彩, 这些主观性有可能会影响最终判断的准确性。

(3) 市场剧烈变动情况下分析模型的无效性。必须认识到, 在某些时期, 市场环境会发生大幅度波动。此时, 基于经验的预测值很有可能失去价值。所以, 决策树分析模型只是在既有的市场预期下为我们的决策提供参考, 却不能保证决策结果的最终的正确性。

摘要:为了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 资产管理公司在业务推进过程中引入了决策树分析模型。本文通过介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发展的现状, 并根据现有业务拓展中所存在的困境, 引出目前较热的决策树分析模型。通过这些案例, 可以看出决策树分析模型在操作上简单易行, 具备整合决策信息、缩短决策时间、简化分析流程, 以及有利于增进一线业务人员与客户、审核部门沟通等优势。最后, 总结了该分析方法的优势及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资产管理公司,流程优化,决策树分析模型

参考文献

经济管理中科学决策的原则与方法 篇10

一、科学决策是是领导者首要的职责

决策是企业对未来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多种方案的最优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决策活动主要凭借经验而逐步走向科学化。科学决策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生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社会化大生产一方面创造了空前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又带来了空前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竞争性。面对这种客观现实, 迫切要求经济管理领导者决策的科学化。决策正确, 能够避免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 促进经济科学协调发展;决策失误, 从宏观经济方面讲, 则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从微观经济方面讲则会造成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巨大经济损失。实践证明, 一次大的宏观决策失误, 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才能完全恢复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因此, 领导者在经济决策时, 既要从战略到战术, 从宏观经济到微观经济, 从全局到局部, 从经济价值到社会效果进行周密的方案论证, 还要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事物作出定量的分析。

二、经济管理中科学决策的原则与方法

1. 科学决策的原则

经济管理中科学决策的原则包括: (1) 信息准全原则。在经济活动中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准确的信息, 并对之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比较、选择、去粗取精, 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地加工制作, 才可能作出科学决策。 (2) 可行性原则。任何一项经济决策都是为其实施的, 因而必须是可行的, 要从实际出发, 慎重论证, 周密审定, 评估、确定其可行性, 最大限度地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2) 对比选优原则。科学决策必须建立在对多种方案对比选优的基础上。都应作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从中选优。 (3) 集体决策原则。一方面是指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咨询参谋机构的作用。

2. 科学决策的方法

经济管理中科学决策的方法包括: (1) 经验判断法。经验判断法包括淘汰法、排队法和归纳法等具体方法。归纳法是把类似的方案分成几类, 先从每类中选出一个最好的方案进行比较。 (2) 数量分析法。 (3) 试验法。

三、科学决策的步骤与程序

科学决策是科学地制定决策的结果, 科学地制定决策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运用正确的方法。

1. 调查研究, 发现问题。

发现、提出和论证有待决策的经济投资问题, 是决策的起点, 应该看到发现问题并不容易, 确认问题更是十分严肃的事, 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作指导, 需要运用一切现代化的电脑辅助工具作手段, 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 对经济活动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作全面地调查研究。

2. 系统分析, 确定目标。

领导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以后, 为了正确地确定经济决策目标, 一定要进行系统分析。目标选择不正确, 势必导致决策的失误。

3. 收集资料, 科学预测。

信息系统是决策系统的神经系统, 缺少了它必将导致经济决策失误, 经济管理混乱。

4. 拟定方案, 全面评估。

一是可行性研究。着重分析每个方案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其它制约条件下, 是否具备充分的技术、经济依据;二是协调性分析。经济决策的制定, 要看其是否处理好经济系统, 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内部各方面的关系, 促进经济活动的协调运转;三是效果的综合评价。既要研究备选方案对经济客体性能的影响, 又要全面评价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四是潜在问题的分析。要估评到每个方案可能发生问题的原因, 研究预防措施以及万一发生问题时如何补救等;五是充分估计人的因素在决策执行中的作用。

5. 综合评价, 方案选优。

领导者应集中全部精力, 善于从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出具体条件下相对最优的方案。为了追求优化的“满意决策”, 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选优标准: (1) 照顾全局; (2) 技术合理; (3) 经济合标; (4) 见效快。对于风险型经济决策, 还应该根据其特点确定选择的标准。风险型经济决策的主要特征是不确定性, 它要面临和处理多种不确定因素。这类经济决策不仅受到决策变量即控制变量的制约, 而且受客观状态:即自然状态的影响。对于这类经济决策, 应当制定出具有不同决策变量的各种备选方案, 按照各种客观状态出现的概率, 确定出期望达到的标准。

四、决策的运作与实施

1. 拟定实施计划。

围绕实现目标的最优化方案, 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任务, 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数量、定时间等制度。作出时间和进度的安排, 层层保证总目标的落实。

2. 建立组织, 落实责任。

要建立相应的组织, 根据方案的要求, 认真挑选合适人才, 放到重要环节的关键岗位上, 并且制定出各级各部门及执行人员的责任制。

3. 宣传动员, 统一思想。

要做好广泛深入地宣传动员工作, 以求统一思想, 同心协力, 共同执行, 实现最终目标。

4. 信息反馈, 追踪决策。

决策在执行过程中, 由于主客观情况的变化, 发生这样或那样偏离目标的情况是常有的。因此, 必须有一套追踪、检查和反馈修正的办法, 以保证结果与决策一致。

现代经济发展纵横交织, 相互联系, 彼此制约, 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每个经济管理领导者在重大决策时必须以对企业高度负责的态度, 按照决策的原则、程序、方法等进行, 只有如此才能够减少或避免失误, 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屹立于市场经济的时代潮头。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决策是企业的生命线, 正确地决策会带来企业的优化升级与快速发展, 失误的决策会造成企业不可挽回的损失。本文对领导者在经济管理中科学决策的意义及方法进行论述。

学习现代管理 提高决策能力 篇11

知识更广博

美国杜克大学是一所有着170年历史的著名学府,享有“南方哈佛”之美誉,在为期4个半月的学期内,杜克大学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的项目要求,设计了15门课程内容,基本涵盖了杜克大学公共政策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两年的专业课程,既有对公共政策前沿理论的介绍,又有推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分析。经过学习这些课程使学员完善知识结构、扩大视野、增加阅历,了解相关公共政策领域的发展情况,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获得启发。

学习的内容有评价政策效果的数量分析工具;量化分析财政、贸易政策和相关管理制度改革的经济含义和效果;学习可持续发展、资源管理和全球化的相关理论;研究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掌握公共政策制定及管理的实际方法;发展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课程内容分为预备课程、核心课程和座谈访问三大块:预备课程为期2周,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应用数学、电脑使用技巧和英语读写。核心课程为期16周,分为4个模块,15门课:第一模块:公共政策的数量基础;公共管理与领导艺术;联邦制度和公共道德;微观经济学与政策分析。第二模块:公共机构和领导;公共政策和环境;福利制度改革评估;政策分析工具及技术。第三模块:信息政策和信息管理系统;国际安全政策;开放经济中的公共财政和税收;国际贸易和财政。第四模块:争端和争议解决机制;联邦预算和金融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法使学员们有了丰厚的收获。通过教授讲课、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学员发言等环节,对公共政策管理理论和知识有了全面了解,更新了公共政策管理的理念,进一步明确公共政策以市场为主体的意识,对政府公共服务的领域更加清晰。当每个模块教学结束时,对所学课程进行考评,考评成绩由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和论文情况、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每位学员还在培训项目结束前提交一篇公共政策分析论文。

杜克大学重视学员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培训期间的座谈、访问或听讲座是每周必有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的专题讲座一般安排在每个星期三的下午,有学校举办的,也有专门请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来作专题演讲的。如印度裔著名经济学家Jagdish Bhagwati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演讲,美国参议员Elizabeth Doll(北卡州,共和党)关于领导艺术的演讲,世界银行高级官员关于世行扶贫援助项目执行情况的介绍,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裴勇俊教授关于美国智库与美国公共政策制定的介绍,以及有关中东形势和伊拉克战争、可持续发展、美国联邦体制和政府部门、美国公共治安和犯罪率、美国工会发展历史、北卡州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等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使学员们对课堂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消化,同时也看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与对策。文化部文化市场司陈通在《试论数字权利管理(DRM)在我国网上音乐管理中的应用》的政策分析论文中,论述了数字权利管理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和欧盟围绕数字权利管理制定的法律框架。论文从著作权人、消费者和艺术家的角度分析了数字权利管理。分析认为,数字权利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但它也破坏了一些著作权法所确认的原则,如合理使用原则。文章同时认为,弥合数字权利管理与著作权法确认的合理使用原则之间的鸿沟是可能的。文章论述了我国网上音乐的发展现状,并对我国政策制定者制定法律保护数字权利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应当把使用数字权利管理合法化,保护著作权人利用它来抵制网上盗版。如手机铃声音乐的收益比例占整个我国网上音乐行业整体收益的97.7%,共26.6亿人民币(约3.3亿美元,比2004年上升64.4%)。我国网上音乐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对网上音乐版权的重视,都促使我国需要制定相关法规。

眼界更开阔

在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代表着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为什么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培训期间,争取各种机会多了解美国社会、了解美国人民是每个学员的共同愿望。

通过学习并结合社会考察,从公共政策和管理的角度,学员们体会到美国在决策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如公共政策的决策有着相当高的透明度,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信息数据基本上都是对外公开的,只要有兴趣,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政策研究,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

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州和地方政府,重大的决策都要经过议会的公开辩论和批准,使政策能够真正反映民意并得到充分科学的论证,避免带来大的失误;讨论的过程同时也是政策宣传的过程,使得公众能够逐渐适应并接受新的政策,保证了政策实施后能够比较顺利地推进。除了事前的评估审查机制外,美国在公共政策领域还建立了一整套执行中和执行后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制度,用于评价政策的得失,并指导今后的实践。尤其是对于失败的政策,分析更为全面细致。

信息公开程度高。美国的政府网络,信息丰富,公共程度高,十分便于浏览和与网民沟通,网络的利用程度和信誉都比较高,对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加强对政府政策的宣传,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民众对政府的监督,政府决策的民意基础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对美国社会有了较全面的了解。美国社会是一个移民形成的多元社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对社会稳定起到一定作用。个性自由、自我依靠和自我奋斗、博爱、遵纪守法等基本价值观深深地植根在美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和美国人的思想、行为中,也深深植根于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保持社会的基本秩序和稳定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平等和自由的前提下,个人必须通过自我奋斗获得生存的空间和社会的地位,政府的行为也受到这些价值观的制约。尤其是在政府机构,诚实、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及遵纪守法被认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学员们广泛地与美国社会接触,对美国的阶层结构、种族、文化、收入分配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培训班学员报名参加杜克大学所在的德海姆市专为特困人群组织的免费送饭上门的“Meal on Wheel”(车轮上的热饭)项目。周围受助人群有上百人,多是无法自己做饭的孤寡老人。为贫困居民搭建住房。住房基金是由政府和民间集资建立的,由一些退休的老工程师设计监理,由志愿者出劳动力兴建,建好后低价卖给符合标准的贫困居民。学员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亲眼目睹了美国底层社会人群的生活状况。

学员们还与当地居民家庭建立了固定的联系,每一名或两名学员与一个美国家庭结成对子。每逢周末和节日,这些美国家庭就邀请学员们到家里做客、听音乐会或郊游参观,有的美国朋友还积极为学员们查找撰写论文需要的资料、介绍相关的组织、提供有关情况。在接触过程中,学员们既感受到了美国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友好与热情,也了解到了美国社会的价值观以及宗教信仰,大家彼此结下深深的友谊。

分析能力增强

走出国门,到另外一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学习,从理论到社会实践考察,学员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了。经过学习学员们认识到,在公共政策的研究分析中,很难简单地判断一项政策的好与坏、是与非,每一个政策都有好的方面,都有适应的条件和局限,没有任何一个政策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在美国成功的政策不一定在中国就成功,好的理论只有与各国的国情相结合才有生命力。

政策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在美国,政策分析和研究强调定量分析,用数学、统计学、概率分析等科学的方法和精确的演算证明来说理服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学员们掌握、运用模型和工具进行数量分析的意识和能力普遍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由于数量分析需要大量的资料数据支持,不仅是本国本领域的情况,本国相关领域的情况,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数据都是政策研究分析必须考虑的内容,因此,大量地利用杜克大学及其联网的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政府组织以及国际组织等数百个数据库进行资料数据检索就成了学习中必备的技能,查找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学员们普遍认为,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调整,这种调整可能是政府内部机构间的,也可能是社会其他主体间的。通过对包括组织机构效率和争端争议解决机制的研究在内的大量政策分析,加强协商合作以获得共赢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深入人心。

重视政策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的使用。在培训的整个过程中,学员们普遍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授课的教师,无论是学者还是官员,都十分重视和善于政策分析方法的选择和分析工具的运用。一个政策案例,有大量数据支撑,既有理论推导,又有模型推演,还有实际数据分析。这样的方法,强化了决策的科学性、高效率。国家开发银行吴元作在《我们爱数据》一文中说,对杜克森林的实地考察,感受到了美国社会对于数据积累和使用的重视。杜克森林建立了全面的数据统计体系,对森林中的树木、水源、动物、生态等资料进行详细记载,已经积累了70年的数据,成为研究森林生态和环境的重要资源。许多学员认为,我们过去工作的一些决策失误,很多情况下,不是失误于决策动机,而是失误于决策方法,失误于缺乏严格的科学分析,失误于主观臆断,失误于脱离实际。因此,加强公共政策管理中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的运用,对改进和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信心更坚定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高速发展,世界瞩目,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肯定。在美国学习培训期间,学员们充分感受并体会到中国的影响力。在美国的政府、学校、企业、社会中,看电视、听广播、听报告讲座,“中国”一词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在解决和协商朝鲜问题、经贸问题、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全球化问题等方面,都需要中国。在美国,随处可见Made in China的商品,且多数是价廉物美。报章媒体上也不时有对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评论,教授跟学员们总开玩笑说,感谢中国借钱给美国政府花(指中国大量外汇储备用于购买美国政府公债),人们随时都能感受到中国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结合所学课程,通过公共政策分析,学员们能比较客观地从另一个视角看中国,结果和身在国内也很不相同。比如人民币的升值问题,站在美国教授的角度来看,更关心的是其背后的中美贸易的背景和对中美贸易的影响,而国内人们更关心的则是国际热钱的虎视眈眈和对中国外贸可能的负面影响。

人在异乡为异客,身居他乡思故乡。对于得到的任何一点有关中国的消息,对任何针对中国的评价,学员们都会加倍关心,经常为好消息好评价而欢欣鼓舞,为坏消息而暗暗焦虑,有时甚至对教授利用中国的负面案例进行教学而愤愤不平。在与当地华人的接触过程中,学员们也能时刻感受到他们对祖国的关心。尽管他们当中很多人已经有很好的生活,但仍有许多人愿意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也希望回国工作生活。身居他国异乡,学员真切地体会到了自身的命运与祖国的兴衰荣辱是如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陈云的经济决策准则论析 篇12

关键词:陈云,经济决策,思想准则,工作准则

陈云在长期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善于将丰富的经济决策经验加以总结、概括, 上升为具有陈云特色的经济决策理论。在他独具特色的经济决策理论中,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经济决策思想准则和“交换、比较、反复”[2]的经济决策工作准则最值得研究和探讨, 因为这是贯穿陈云经济决策理论的标准、原则、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是陈云经济决策理论的活的灵魂, 是陈云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经济决策的思想准则

陈云指出, “不唯书”不是主张不读书, 不是赞同盲目实践, 而是要求认真读书, 真正掌握经济理论, 用经济理论指导实践。“不唯上”不是说上级的话不要听, 中央的权威可以不维护, 而是要求我们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的指示。“只唯实”是指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经济决策。遵循“只唯实”思想准则是做到“不唯上、不唯书”的关键, 克服“唯上”、“唯书”两种形而上学错误倾向, 就能更好遵循“只唯实”思想准则。

1. 要坚持“只唯实”的思想准则。

陈云认为:“只唯实”是经济决策不可背离的思想准则。陈云指出:“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唯物辩证法, 也就是毛主席说的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他指出:必须冷静地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构想蓝图”。自由是被认识了的必然, 人们越是能够做到实事求是, 思想和行动就越合乎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 就越能够制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是十亿人口, 八亿农民的国家, 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中进行建设。一方面我们很穷, 另一方面, 要经过2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一个矛盾, 我们只能在这种矛盾中搞建设。这是现实的情况, 是经济建设蓝图的出发点。我们讲实事求是, 先要把“实事”搞清楚, 搞经济建设如此, 干其他工作也不例外。他指出, 遵循“只唯实”思想准则来制定经济决策, 既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经济决策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又是我们党长期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什么时候我们遵循“只唯实”思想准则, 就能制定出人民群众拥护的正确经济政策, 我们的事业就蓬勃发展, 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只唯实”思想准则, 就会出现经济决策失误, 我们的事业就将遭受挫折。在经济决策实践中, 如何贯彻“只唯实”思想准则呢?其基本方法是调查研究。陈云认为, 要遵循“只唯实”思想准则来制定领导决策, 就要经常深入群众, 深入调查研究, 了解实际情况, 抓住事物本质, 掌握客观规律。只有充分调研, 才能真正将“只唯实”思想准则落到实处, 制定出正确的经济政策。陈云强调“领导机关制定政策, 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 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他指出,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一再证明:“所有正确的决策, 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来的。有的同志却反过来, 天天忙于决定这个, 决定那个, 很少调查研究实际情况。这种工作方法必须改变。要看到, 片面性总是来自于忙于决定政策而不研究实际情况。”陈云自己在作重大经济决策前, 都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这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比如, 上个世纪60年代初, 为恢复国民经济, 度过经济困难时期。他亲自到上海青浦等地区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2. 要克服“唯上”、“唯书”两种形而上学错误倾向。

所谓“唯上”是指这样一种错误倾向:不是从经济决策对象、环境, 经济决策活动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经济政策, 而是为了迎合上级领导的看法, 去任意剪裁或歪曲客观事实来制定经济政策;或者是把上级的指示当作教条来制定经济政策。所谓“唯书”指的是这样一种错误倾向:在制定经济决策时, 不是把书本和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去研究实际情况, 而是想从书本和理论马列著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现成“方案”。有这两种错误倾向的人, 或者对上级的指示和决策, 采取机械照抄照搬的态度, 或者只依靠书本, 生搬硬套。不愿意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作调查研究, 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指示, 作出正确决策。陈云同志认为:“唯上”、“唯书”两种错误倾向, 对我们的经济决策工作危害极大, 干扰人们遵循“只唯实”思想准则进行决策, 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出台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因此, 坚持“只唯实”思想准则, 就要克服“唯上”、“唯书”两种形而上学错误倾向。

二、“交换、比较、反复”——制定经济决策的工作准则

陈云在长期的按程序进行经济决策的实践中, 还总结出制定经济决策的工作准则。这个工作准则,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是今天的领导者必须认真学习和正确掌握的。陈云认为, 在发现问题, 确定目标这一步骤上要落实“交换”二字, 在拟订方案步骤上要落实“比较”二字, 在方案选优步骤上落实“反复”二字。

1. 在发现问题, 确定目标步骤上要落实“交换”二字。

陈云认为:交换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地掌握情况, 这是找对经济决策问题, 并确定适度目标的关键。如何落实“交换”二字呢?首先领导者要把绝大部分时间真正花在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上, 才能把情况摸准摸全。其次, 多和别人交换意见。这样做, 本来是片面的看法, 就可以逐渐全面起来;本来不太清楚的事物, 就可以逐渐明白起来;本来意见有分歧的问题, 就可以逐渐一致起来。再次, 要特别注意收集反对意见。相同的意见谁都敢讲, 容易听得到, 不同的意见不容易听到。要想得到比较全面的正确了解, 就要听取各种不同意见, 特别要注意听取反对意见。陈云认为, 有两派意见是好事, 可以使我们看问题比较全面, 避免片面性, 少犯经济决策错误。

2. 在拟定方案步骤上要落实“比较”二字。

为了完满实现经济决策任务, 领导者在制定经济决策方案时, 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搞多个方案。方案不能只有一个, “必须作出几个比较方案, 择优选用”。1953年, 我国粮食供应面临严峻形势。陈云作为中央财政工作主要负责人, 提出了解决粮食问题的8大方案:“又征又配、只征不配、原封不动、临渴掘井、动员认购、合同预购、各行其是”。经权衡, 最后选定“又征又配”方案。其次, 要把各种方案拿来比较。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过比较, 对各备择方案的优点与不足进行科学分析、评价、才能选出一个好方案来。这样全方位地充分比较, 可以把各备择方案的优缺点弄得更清楚, 判断得更准确, 为下一步方案选优作好充分准备。

3. 在方案选优步骤上落实“反复”二字。

在对方案作了比较、评估之后, 不要急于定案, 还要反复考虑。因为最后选定的方案, 并不一定对达到每一个特定指标来说, 都是最佳方案。往往它仅对达到其中几个主要指标有利, 对兼顾所有指标不一定有利, 这就增加了选择的难度。因此, 要把已选定的摆一摆, 听听专家、群众的意见, 听听反对意见, 目的是借助大家的智慧, 把方案再作推敲, 以提高经济决策的成功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对于有些问题的决定, 当时看来是正确的, 但是过了一个时期就可能发现不正确, 或者不完全正确。因此, 决定问题不要太匆忙, 要留有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 最好过一个时候再看看”然后才最后“拍板”。

结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经济决策思想准则和“交换、比较、反复”的经济决策工作准则, 是陈云在长期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和贯彻、并在实践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的两个经济决策准则。它是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经济决策中的创造性应用, 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经济决策领域的集中体现, 是陈云经济决策理论的活的灵魂。它不仅为领导者正确作经济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标准、原则和方法, 提供了经济决策的科学思想路径;而且为领导者经济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工作标准、原则和方法, 提供了按程序作经济决策的正确操作规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 认真学习并正确掌握陈云的经济决策思想准则和工作准则, 对于领导者正确制定经济决策, 减少经济决策失误, 实现经济决策科学化, 使经济决策符合人民利益, 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云文选》第三卷, 第371、371、46、188、189、34、189页

[2]转引自李维善:陈云的决策思想研究.哲学研究, 2005年第五期第6页

上一篇:农村普通高中英语教学下一篇:粒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