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现象

2024-10-09

建筑现象(共10篇)

建筑现象 篇1

兼职劳动关系是指一个劳动者同时分别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的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

兼职是指劳动者在本职工作之外, 兼任其他单位工作, 并领取劳动报酬的行为。

建筑企业兼职是指劳动者已与某个组织建立了劳动关系, 同时到建筑企业工作, 领取劳动报酬的行为。

一、建筑企业兼职员工的构成

(一) 高校教师兼职

1.技术兼职。

高校 (含中职, 下同) 教师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 为建筑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取得劳动报酬。对外, 建筑企业称高校教师是本企业的总工或工程师;对内, 建筑企业不要求兼职员工遵守出勤纪律, 遇到技术难题才要求其到现场解决。这部分兼职员工工作时间灵活, 自由度较高。

2.挂靠兼职。

《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要求, 建筑企业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方可保持或晋升相应资质。建筑企业发展迅速, 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够。特别是需要通过考试才能取得的注册执业资格证书, 建筑企业员工由于文化素质低, 很难考取。相反, 高校教师虽然没有从业经验 (或很少从业经验) , 但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对考试的能力, 却易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他们不到建筑企业从业, 只挂靠证书, 领取挂靠费用。

3.现场兼职。

高校教师不用坐班, 可自由安排课余时间, 到建筑企业一线兼职并赚取劳动报酬, 既消磨多余时间, 又可实现自身价值, 成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师首选。虽然他们的工作时间不像其他全职员工长, 但由于不用缴纳“五险一金”, 不易发生劳动争议, 且专业技术扎实, 建筑企业愿意使用其到一线兼职。

(二) 退休人员兼职

1.全职兼职。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 建筑企业职工退休后, 身体健康, 愿意在企业继续工作并取酬。企业也愿意全职使用这部分人员, 利用其经验、技能、技术和人脉资源, 解决经营管理及技术难题, 并起到较好的传帮带作用。

2.技术兼职。

相对于全职兼职而言, 部分退休人员由于健康、心理预期或家庭等方面原因, 不愿再从事全职兼职工作。而企业出于成本考虑或工作考虑, 又需要退休人员提供支撑, 就出现了退休人员技术兼职。此类工作一般任务明晰, 以结果为导向, 以解决某个特定问题为目的。

(三) 同业人员兼职

建筑企业非操作层面员工, 或暂时无工作任务员工, 为追求经济利益或实现个人价值, 愿意短期或非全职到其他建筑企业兼职。建筑企业由于工程工期紧, 任务重, 人员缺, 无暇使用新人, 愿意使用熟手。

二、建筑企业使用兼职员工的利弊

(一) 建筑企业使用兼职员工的益处

1.维持资质的需要

建筑企业从业人员, 特别是施工一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 由于工作环境与工作时间限制, 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再加上自身文化水平不高, 在职称评审、执业资格考试等方面, 缺乏竞争力。兼职的出现, 特别是挂靠兼职的出现, 解决了建筑企业资质维护、晋升的难题。

2.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角度分析, 建筑企业使用兼职人员, 可减少人力资源的获得 (招聘) 成本、开发 (培训) 成本和使用 (工资) 成本。同时, 使用兼职人员, 建筑企业基本不会产生保障 (社会保险) 成本和离职成本, 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时间、费用, 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

3.解决技术管理难题

建筑企业大多实施项目负责制, 每个工程是一个项目。使用兼职人员, 利用其智力成果, 可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问题, 按进度、保质量完成工程任务, 并取得良好的短期经济效益。同时, 通过兼职, 可攻克建筑领域技术难题, 促进建筑技术不断进步。

4.适应快速变化市场

建筑企业在工程任务多时, 增加人员, 反之则减少人员。由于兼职人员有一定的工程经验, 建筑企业不用培训即可上岗, 使用兼职人员, 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提升了工作效率, 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二) 建筑企业使用兼职员工的危害

1.不合法规, 造成不公平竞争

一是现有劳动法规不支持双重劳动关系, 兼职员工在建筑企业的权益难得到有效维护。若发生工伤事故, 建筑企业将承担无限赔偿责任。

二是兼职员工主要以自己掌握的技术管理知识为建筑企业服务, 若发生侵害所在单位利益的行为, 如高校教师将职务发明、专利未经单位许可用于企业生产活动, 同业兼职员工泄露商业技术秘密构成侵权等, 都将使兼职企业陷入司法诉讼困境[1]。

三是注册执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的挂靠, 需要签署劳动合同, 提供社会保险等资料, 建筑企业不作假则不能挂靠;作假则可能被举报, 风险巨大。

2.不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一是不利于实现长期战略目标。建筑企业使用兼职人员, 可按时完成工程任务, 实现短期目标。但是, 过多的依赖兼职人员, 将不利于企业建立结构合理、素质高超的员工队伍, 不利于提高自有员工的工作能力, 难以为企业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支持。

二是不易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引领公司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若建筑企业只管使用兼职员工, 不对其进行培训投入, 兼职员工难有归属感、忠诚感, 难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同时, 兼职员工与企业固定员工的文化融合也非易事。

三、建筑企业使用兼职员工的根源

(一) 符合工程项目特点

建设项目分布广, 建设过程需要一定的周期。建筑企业承接到工程任务后, 对技术管理等各类人员需求量大;没有工程任务时, 企业又不愿 (或无能力) 承担过多固定工作人员工资。使用管理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超的兼职人员, 招之则来, 来之能战;工程任务结束后, 兼职员工挥之则去, 很少发生纠纷, 符合建筑企业人员使用要求。

(二) 满足企业资质管理需要

按《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不同资质的建筑企业, 需要不同数量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不同资质的建筑企业, 可承接的工程任务不同, 取费标准不同。高等级的资质, 在招投标过程中更具竞争力。一方面, 具有相应资格的技术管理人员缺口巨大;另一方面, 企业若拥有资质规定数量的技术管理人员, 在劳动报酬方面的支出将大增加。使用兼职人员, 化兼职人员为全职工作人员, 解决了当前建筑业技术管理人才匮乏的矛盾。

(三) 注重短期效益

聘用兼职员工, 拓宽了建筑企业员工的来源渠道, 使建筑企业在人才选择上具有更大空间。由于兼职员工不改变其隶属关系, 大大减轻了建筑企业的用工成本, 减少了办公费用, 降低了管理费用;同时, 由于兼职员工均为熟手, 生产效率高, 利于企业获取短期效益。

四、规范兼职员工使用行为

(一) 健全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

1.健全法律体系, 加大监管力度

一是修改劳动法规。明确双重 (多重) 劳动关系的合法性, 承认不损害原单位利益的兼职合法[2]。由于建筑业属于工伤高危行业, 因此, 凡是建立了劳动关系, 均应购买社会保险, 避免工伤、医疗等劳动争议。同时, 鉴于人口老龄化, 国家应放宽劳动者退休年龄, 发挥劳动者潜能。

二是加大税收征收力度。加大税收宣传教育, 增强兼职人员缴税意识, 鼓励兼职员工主动申报兼职收入;加大税收监管力度, 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对兼职收入未纳税者, 责令兼职企业代缴后向兼职者追收。

三是严禁侵害技术秘密。建立劳动者个人诚信档案, 对因兼职而侵害商业和技术秘密的行为, 作为不良记录进入劳动者诚信档案, 并按《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兼职企业进行惩处, 避免侵害兼职者所在单位利益。

2.加强资质管理, 做好资格审查

建筑企业依靠挂靠证书满足资质维护、晋升需要, 易使企业轻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也使企业现场技术管理人员缺少学习动力,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资质管理, 杜绝违规挂靠、弄虚作假行为, 保证行业健康发展。

建立信息公开平台, 保证资质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执业资格注册管理规定:个人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单位并申请注册, 不得隐瞒事实、提供虚假材料。住房城乡建设部已在其官网上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库, 杜绝了个人拥有多个注册资格挂靠多家公司的现状, 保护了所在单位的利益。

要保证注册人员受聘信息的真实性, 避免挂靠兼职行为, 住房城乡建设部还应将信息对社会公开, 接受公众监督。但由于历史原因, 住房城乡建设部无法痛下决心, 彻查挂靠行为, 这很不利于行业发展。

另一方面, 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希望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取得了执业资格证书, 证明教师具有双素质。国家各部委应加强沟通, 同意科技工作者和高校教师执业资格证书到企业注册执业, 实现建筑人才资源社会共享, 促进建筑人才智力柔性流动。严禁只挂靠、不从业的空头挂靠行为[3]。

(二) 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发挥兼职员工作用

1.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建筑企业应根据战略目标, 制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明确在各发展阶段的用人规划。根据发展规划, 确定企业人才招聘计划、人才贮备计划、人才培养培训计划、人才激励计划, 合理确定人才的留、育、用, 克服人才短缺危机, 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2.做好兼职员工管理

企业应将兼职员工纳入人力资源整体管理范畴, 不将兼职员工当“外人”。除提供相应待遇外, 还应为其提供进修机会, 对其放权, 从而激励兼职员工发挥自己潜能, 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 实现双赢。同时, 企业应鼓励兼职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增强兼职员工种归属感、忠诚度, 全身心认同企业。

3.建设学习型组织

兼职员工在管理、技术上能填补企业空白, 弥补人力资源不足。使用兼职人员时, 建筑企业应配备人员参与其工作任务, 组建工作团队, 共同交流、探索技术管理难题, 鼓励员工向兼职人员学习, 建设健康向上的学习型组织, 以此提高企业固定员工作能力, 尽快掌握关键技术。不会因兼职员工离开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4.规避法律风险

使用兼职员工前, 建筑企业要查明兼职员工现在组织、岗位是否涉密, 制订规避措施, 签订兼职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避免侵权风险, 也避免企业的商业技术秘密外泄。

使用兼职员工过程中, 建筑企业应合理安排工作量, 避免兼职员工因过度疲劳而引发工伤、疾病等危害。

摘要:建筑企业由于工程任务、资质管理等特点, 需要大量技术管理人员。兼职员工的出现, 缓解了企业短期用工紧张的矛盾, 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但是, 使用兼职员工, 易形成不公平竞争, 风险较高。本文分析了兼职员工的构成, 剖析了建筑企业使用兼职员工的根源。文章认为, 国家应加强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完善劳动法规, 以此规范建筑企业兼职行为。文章指出, 建筑企业应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将兼职员工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体范畴, 合理使用兼职员工, 才能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兼职,规划,资质

参考文献

[1]曾佐伶, 杨宇静.高校教师兼职的法律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2005, (2) .

[2]石克春.多重劳动关系及其业余兼职的演进与意义[J].改革与战略, 2008, (11) .

[3]郑文开.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 2010, (11) .

建筑现象 篇2

根据四川省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应向高温作业劳动者支付每人每天8元-12元的高温津贴。然而本报和四川在线、四川新闻客户端联合开展的网络调查中,大部分网友皆表示“完全不知有高温津贴是怎么回事”。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在一些行业,还出现了高温津贴倒挂的现象:仅有少数管理人员享受到高温津贴,一线工人反而难领到津贴。

建筑工人难享津贴 项目经理反倒有

作为曾被国务院表彰的全国优秀农民工,苍溪县的张开荣,如今已经从一名建筑工人发展成为一家近两百名建筑工人的劳务公司总经理。

多年在建筑行业工作,让他对一些“行规”很是了解:“据我所知,一线建筑工人很难享受到高温津贴,但是所服务的一些规范的建筑公司,其项目经理等管理层,不少都领取了高温津贴。”

张开荣的话,在近日省人社厅联合省安监、卫计委、工会等省直部门,对全省21个市(州)夏季高温劳动保护情况的调研中得到证实。调研报告显示,只有约42%的劳动者表示享受到了用人单位发放的高温津贴;建筑工人中仅有少数管理人员享受到高温津贴,其高温津贴发放时间表现为1至3个月不等,高温津贴总额为人均100至400元不等;其他工种如送水工和快递员,基本上都未能享受到高温补贴。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高温津贴“倒挂”的情况,张开荣认为这是由于建筑行业普遍存在层层分包制,管理层一般是建筑公司的正式员工,而一线工人多是承包项目的工程队、劳务队的人。

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处长陈泉也认为“分包出去后,一般是按年或项目工期将劳务费用划转给承包项目的工程队,平日只给工人发基本生活费用。”他建议,建设领域劳动者特别是广大农民工,在夏季高温天气条件下,普遍在建筑工地从事露天作业,需要加强重点劳动保护。应该专门对建设领域劳动者的夏季高温劳动保护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实物代替现金发放在多行业普遍存在

“我们有风扇,不过车间里肯定是高于35摄氏度的。”在德阳市,一家民营机械类加工企业负责人冉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该公司没有发放过高温津贴,但为职工提供解暑的绿豆汤、冰镇饮料等,至今也没有员工向其抱怨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种用实物代替现金的高温津贴发放形式,在各行业普遍存在。而且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线员工,都对此鲜有异议,成都的一家国企的财务经理何先生认为,“只要实物和津贴等价,应该是合理和允许的。”在成都一家环保领域民企工作的荣先生则表示“老板每年夏天给我们发放绿豆、饮品,或提供藿香正气水,我们也就没有好意思提起高温津贴了。”

“这个理解是错误的,用实物代替津贴,这是不允许的。”陈泉说,此外,还有一些声称发放了津贴的企业,但检查中未见到发放记录,高温津贴也没有在工资表中单列出。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在发放高温津贴方面,一些上市企业较为规范,在智联招聘成都公司,一线发行员兰宗权告诉记者,“公司按月计发高温补贴,从6月至10月,每月500元,作为上市公司,这个水平确实不低。”东方电气集团人力资源部门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工会在对一线职工发送防暑降温清凉饮料的同时,也向符合条件的职工发放高温防暑降温津贴,

陈泉指出,根据我们在调研中了解的情况,我省贯彻落实高温劳动保护情况,大中型企业好于小微型企业。

建筑现象 篇3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漏技术

就现在的房屋建筑而言,漏水确实为一个比较普遍而且令人头痛的事问题。引起此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设计时的疏忽,施工过程中的失误等等诸如此类。但是以现在的技术解决这问题并不是不可能,下面就是笔者通过采访相关技术人员和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得出的结果,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1.民用建筑防漏技术

民用建筑防漏技术自古有之,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近年来出现的建筑漏水部分包括外墙、门窗、厨房、卫生间、屋面和地下水等几给个位置。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应用,人们对于建筑物渗漏有越来越多的防御手段和措施。包括应用高密度的新材料、提高设计水平和提高施工质量等。

2.出现房屋漏水的原因

2.1天气问题

混合的水泥浆放置是否会遇到天气情况的影响,被雨水长期浸泡的水泥使用效果会大大降低,在恶劣的天气中进行施工甚至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事故,且不容易保证施工适量。

2.2材料的选择

无论是在建筑的建造还是建筑的装修上,材料的选择关系到房屋的是否渗漏问题。对于高密度的材料选择在理论上都是首选,这些材料在理论上可以很好的防渗漏。相比之下,那些密度较低的材料就容易雨水的侵入,破坏房屋的构造。但是两类材料的造价也也有极大的不同,所以就要在现场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材料了。

3.建筑中具体部分的防漏技术

3.1外墙的渗漏

外墙就是一个建筑物最接近外界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侵蚀毁坏的地方。常常都表现为一种局部渗漏或者裂缝现象,这也是导致工程整体质量出现隐患的关键性因素。外墙的防渗漏技术已经越来越被专业人士所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不仅仅只是局限在墙面的问题上,还包括对门、窗、墙角等问题上的细微处理。由此看来,外墙的防渗漏是一个不能被忽略的问题,它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是相当的严格。作为一个房屋建筑者,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必须谨慎小心。与此同时,还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对于建筑的防漏就必须做到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时刻注意相关事项,切不可偷工减料。对于建筑外墙出现的裂痕要全方面的分析,做好外墙的防渗漏工作。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引起房屋后期的一系列问题,直接的关系到房屋的防渗漏性能。

3.2门窗防漏

门窗属于建筑物上的活动范围内,且是面积和活动次数最多的地方,因此门窗的防渗漏工作难度也比较高,不仅需要建筑人员的操作技术含量较高,而且要有较强的建筑理论知识,通过将两者进行结合,才能够做好门和窗区域的防渗漏工作。在门窗防渗漏工作中对于门窗的安装和今后的功能使用方面,都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包括活动次数的多少和门窗的面积,都会对建筑物的美观造成影响,且对居住者以后的使用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外墙铝合金窗的施工工作时,选用的铝材一定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并要满足图纸设计规定的要求,在搬运和安置的过程中要注意尽量不使半成品发生变形、损坏和扭曲等情况,禁止在半成品变形后人工的进行修正,选用的配件也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安装牢固且开启紧密后,要在室内封闭的状态下,切身感受有没有风吹入,如果发现有风吹入,那么要对不密实的地方进行重新的封闭,直到感觉没有风吹入为止。另外在窗框安装完成之后,要在四周进行塞缝处理,一般都采用干硬物和集合物防水砂浆。经过各種检验和处理,门窗能才会真正的实现防漏。

3.3厨房及卫生间的防渗漏技术

众所周知,在民用房中,厨房及卫生间最容易发生渗漏现象。这是因为厨房及卫生间的用水最多,无时无刻不与水接触着。一旦有一点的渗水现象,都会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所以,对于这两个部分的防渗漏工作一点要做到极致,绝不能有任何的马虎。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首先为了防止卫生间及厨房的水蔓延都主卧室及客厅,在建造卫生间及厨房时,应注意它们的建造平面应该低于一定的高度。其次在装地漏口时,注意要让地漏口略低于其周围平面。然后在墙角部分注意在建筑时的绝对封闭,设置防水层。在厨房及卫生间这样易发生渗透的地方,在建防水层之前检验,即先一步进行试水工作。一旦出现渗水就必须找出源头,等不再漏水后,再建防水层。

3.4屋面的防渗漏技术

这里所说的屋面防漏就是对房屋要求最基本的防漏技术,因为屋面达到防漏的标准是人生活的基本要求。屋面的防漏就是对屋面板的防漏。在专业人员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对于屋面板的质量一定要严格把关。因为如果出现了屋面板的断裂及裂痕,不仅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还会使整个房屋建筑的防渗漏工作功亏一篑,也不能很好的起到隔热保温承重的作用。屋面的渗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屋檐的雨水渗漏,天沟积水渗漏。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专业人员应当认真考察原因,而不应该一概而论。这方面的原因也是相当的多,除了上面所提及的屋面板的问题,还有就是天沟等是否是一个内外凸形的,这样就不会形成积水。再者,排水管道半径是否足够大,这样就不易因废谢物堵塞管道形成的积水渗漏。最后,还是建造材料的选择。屋面也是经常的风吹雨打最严重的地方,对于材料的选择要求做到经得起光照,经得起霜冻。不会产生很大的热胀冷缩的效果,避免引起裂痕渗漏。

3.5地下室防漏

现代小区中,地下室是不可少的一部分,整个房屋的水都要往地下渗漏。可以说,对于地下室的防渗漏是最为困难的,本来对于地下室的建造的过程就相比在地面上要困难。如果要做到防渗漏,就必须达到更高的要求。首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就必须选择抗压抗渗透能力更强的材料,避免在地下面的挤压过程中发生变形。再者,整个地下室的墙面与地板必须是无缝浇灌的。除了人为的通气孔,每一个部分都必须是全封闭的。做到真正的“天衣无缝”,才能是地下室达到防漏的效果。

4.结语

对于民用建筑来说,防漏性能的具备是必不可少的。经过以上的关于防漏技术的具体介绍,相信各位读者已经对于防漏已有所了解,但是做到建筑防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设计人员、施工人员、还有管理方和监管部门的协力合作才能做到。 [科]

【参考文献】

[1]闫循军,刘春华,柳凌云.从建筑施工特点谈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7).

建筑现象 篇4

关键词:现象学,知觉现象学,知觉体验,场所体验

1 现象学与建筑学的交织

1.1 理论基础

现象学(Phenomenology)原词来自希腊文,意为研究外观、表面迹象或现象的学科[1]。它是19~20世纪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所创立的理论,其主旨是“面向事物本身”。与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哲学截然不同,胡塞尔的现象学认为,认识事物必须首先搁置这一事物的一切观念、信仰、理论等内容,尊重事物本身的现象,通过主观体验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内容。之后人们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基础之上继续深化,其中出现了两个较明显的分支,第一个分支是德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马丁·海德格尔,在胡塞尔理论的基础上,他以“存在”为基础,发展了存在的本体论,认为认识事物本质必须以实际经验或体验为主;另一分支则是以法国梅洛·庞蒂代表所创立的知觉现象学,他以先前的现象学理论为基础,引人“身体”内容,从人体知觉入手,研究身体的自觉体验,打破了意识哲学的长期垄断。因此对于现象学大体上可以这样理解:胡塞尔首先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哲学与方法———现象学,认为任何事物在现象学的认识之下都应该是从直接观察的经验出发寻求事物的本质,而事物自身的现象才是一切知识的根源[2];海德格尔继而强调了“观察者”作为中心存在的地位,突破了胡塞尔的纯粹现象学范围,建立了新的现象学框架———本体论现象学;而梅洛·庞蒂在继承前两者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从人体知觉入手,研究身体的知觉体验。

1.2 与建筑学的对接

建筑现象学是指运用现象学的分析方法以及观察方法对人与环境关系进行的研究,其中现象学是其最根本、最主要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的原点。在建筑现象学中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思想取向:一种是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为主的本体论现象学为基础,由挪威历史和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存在主义”现象学思维有意识的引入建筑学领域中,创立了以场所精神为核心理论和主张的建筑场所现象学。他认为场所不是抽象的区位,而是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组合能被人体验和认同的一个整体,同时这个整体也是对该地区人们生活方式及周边环境的反映。因此,建筑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形式,也是物理空间的精神内涵。然而由于舒尔茨的现象学理论过于学术化,实践作品并不多见,最终仅成为一种设计指导思想,没有直接转化为设计手段。

另一种则是以法国人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为基础,经由斯蒂文·霍尔等人逐渐发展而创立了建筑知觉现象学。他将人的知觉和建筑相结合,强调人对建筑的感知和体验,成功地将现象学的理论运用于建筑设计理论思想和设计实践中。

2 建筑空间的知觉体验

知觉现象学强调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从身体的自觉体验入手,以经验出发寻求对环境的整体感知。在当代建筑设计领域,建筑形式的知觉和体验大量都是以视觉信息为主,由此,建筑便成为脱离了实际生活的无内涵、无意义的空间,变成脱离了在地性的炫酷视觉产品,最终导致了建筑“人性化”“生活化”的丧失。因此,为了使使用者能够获得更为深刻、更为丰富的空间感,建筑师们必须从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感知场所的环境、空间,从意识中找到灵感,寻找设计的基础,以尽可能创造出更具内涵的知觉空间。

2.1 视觉空间体验

视觉体验在人类感知中起着主导作用。视觉感知的一个巨大优势在于,它是一个高度清晰的媒介,能够从物质世界对象中获得取之不尽的信息。据研究调查,80%的信息均来自于视觉,它不仅能直接引发人们的联想,而且还能诱发人们的情感变化。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对空间与材料的挖掘处理,能够有效地增强视觉体验与相应的空间体验,林缨设计的美国越战纪念碑就是最好的印证。美国越战纪念碑整体界面采用漆黑磨光花岗岩垒砌而成,整体结构呈“V”字型,如同大地开裂接纳在越战中阵亡的美国官兵。这座纪念碑最为触动人心的地方不但在于建筑的立面全部是由一长串死亡者的名字组成,而且当凭吊者前来悼念之时,其自身的倒影倒映在磨光的黑色花岗岩上,能够取得如同与死者相见、握手、拥抱的艺术效果。在建筑材料上,林缨选择用黑色花岗岩,通过这种沉重的黑色来体现沉思与安宁。这是一个悼念者能静静地悼念逝去朋友们,参观者反思战争的静谧之地。林缨把“越战纪念碑”看成是地球上的一道疤痕。在这里,发光的黑色花岗岩上所刻划的字便能呈现出一种叙述和阅读的模式,它在默默地向人们述说越战这段惨痛的历史。当参观者的手抚摸着这冰凉的黑色花岗岩时,生者和逝者也许在这里进行着某种意义上的秘密交流,它让参观者置身这些死难者之间。当这些越战幸存者沿着沉重的黑色花岗岩一路前行时,他们是伤心流泪的,甚至是跪地、失声痛哭时,身处这样氛围中的参观者也许同样也会潸然泪下、陷入无尽地沉思中(见图1)。林缨的“越战纪念碑”突破人们对世俗纪念碑的印象,根据场所所需内涵创造出一种不同以往的纪念碑新形式。从此,纪念碑不再拘泥于地面上,可以不再是雄伟壮观、耸入云霄,而是可以通过将自身隐没于大地之中,通过运用知觉现象学的方法构筑空间,以空间感觉体验为重点来贯穿全局,给人带来了更震撼,更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体验。

2.2 材质触觉体验

触觉就是去直接触摸事物本身,从而获得直接认识事物本质的体验,它包括全身,不只是诸如手之类触摸器官。触觉能直接去接触事物自身,感知物质的自然属性,因此它是所有知觉领域中参与性最强、感知体验最丰富的一种知觉。在现代建筑中,许多建筑师尤其强调材料的选择,其目的就是让使用者去接触材料本身,获取积极地参与性及亲切感。所以,许多时候触觉对参观者来说,得到的体验感受可能超越视觉感知。作为一种知觉系统,其他知觉都不是像触觉这样能够与事物进行真实的接触,去感受事物自身的属性。它所具有的这种行为使其比其他知觉更具体、形象和真实。如今更注重视觉冲击的建筑往往难以让人积极地参与空间体验,反而让使用者沦为一个旁观者。

随着现代社会对视觉的重视,夸张对视觉的感受,而忽视对触觉的更多参与性体验,人们用身体来丈量构造尺度和细部材料的机会消失了,建筑失去了质感与肌理、材料与构造的逻辑性,彻底沦落为纯粹为眼睛服务的造型艺术。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体现了对触觉的关注,他关心身体与建筑之间的遭遇,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来获得建筑自身的质感。与现代主义大师密斯的精简不同,阿尔托则更关注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与自身的内涵,建筑更多的呈现出一种“原生态”的状态。正是这种未完成的状态,才能促使参与者下意识地想要去感受它。不论是玛利亚别墅中那些大门拉手的细部设计,还是他工作室外墙那富于变化拼贴式的砖,都展现出了一种大师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一种人性化的氛围。由此可见,材料不仅仅是建筑内外空间的建造元素,重视触觉的体验,则材料将不再是一种建造空间的物质内容,而是建筑地域性特征与自身空间内涵体验的感知要素。

2.3 听觉体验

建筑的视觉形象与触觉体验能够长时间停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而建筑周边及内部空间所产生的声音体验一般来说则是短暂而又飘忽不定的,所以将声音应用于建筑之间的设计手法比较少见。但在知觉中,声音正是因其不确定性和短暂性,反倒更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给建筑及其空间增色不少。通过空间与周围环境的构建,能够聚揽微妙的宇宙声息,使身处建筑之中的人们能体会到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安藤忠雄作所设计的住吉的长屋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住吉的长屋建在一个闹市之中,建筑是一个较为封闭的混凝土盒子,仅开一个门洞口,整个建筑体量为长方形,内部通过中间连桥将其分为虚实三个部分,两端实体作为居住使用空间,中间的天井以及连桥作为虚的部分,建筑师有意识的没有附加任何遮盖物,使用者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盒子中仍然能体验到外界自然的变化;而外界嘈杂的噪音被封闭的混凝土盒子疏远隔离,少部分“嘈杂”的声音通过天井进入内部,成为室内空间的背景,衬托出建筑内部的幽静(见图2)。虽然整个建筑对外是封闭的,但其内部却通过天井的开敞保留了外界的自然环境,从而激发了使用者对外界环境的主动感知。

2.4 嗅味觉体验

嗅觉与味觉在建筑体验中所起的作用远远没有其他几种知觉系统明显,特别是味觉。但是它们对场所的感知有却自己特殊的功能,它能在环境塑造过程中起到有奇妙作用。一种特殊气味可以再一次使人们联想到过去所经历过空间场景。就如同大街小巷中弥漫着的火锅味道立刻就能让人联想到重庆,或者鱿鱼丝的海腥气味也许能够让你回忆起无边际的海。气味的联想能够缩短时空的跨越,带给人们心灵的触动。斯蒂文·霍尔另辟蹊径,在建筑的嗅觉中做足文章:在圣·伊纳爵教堂中,其塑性的形体、不规则的窗洞、多彩的颜色以及精心布置的内部光线在视觉上的效果,组合成了霍尔建筑造型的独特语汇。更奇妙的是霍尔在四周的墙壁上涂抹了一层香气四溢的蜂蜡,这使人的感官体验达到了顶峰,由此,建筑与人的知觉、信仰之间展开一种深刻而和谐的对话(见图3)。

3 结语

建筑为人类活动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的空间环境,这是建筑的重要内涵之一。随着现代主义建筑日益国际化,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对理性化和抽象化过度追求的“纯净国际式”建筑正在逐步使建筑同质化。通过对已有建筑设计作品中的现象学精神进行发掘分析可以看出,人类能够直接通过知觉体验感知事物本质,而知觉体验又能指导每一个意识的活动,因此知觉体验能为我们带来建筑环境的真实特征,同时也表明将知觉现象学应用于建筑当中能够使空间更具内涵品质。

参考文献

[1]沈克宁.建筑现象学初议:从胡塞尔和梅罗·庞蒂谈起[J].建筑学报,1998,45(12):44-47.

[2]张玉磊.林耕.《建筑现象学两大领域理论应用研究》课题文献综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17).

[3]唐剑鸣.建筑场所现象学与建筑知觉现象学综合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4]冯琳.知觉现象学透视下“建筑-身体”的在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5]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张星彦.感知现象学及其在建筑设计上的发展与应用[J].山西建筑,2008,34(5):32-33.

[7]姚翔翔.空间的诗学:从现象学的角度谈环境设计方法[J].南京艺术学院报,2011,34(6):161-164.

建筑现象 篇5

中央纪委召开十七届二次全会,突出地将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提了出来,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成为了中纪委七项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开展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较为有效地促进了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但是,也必须清醒看到,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也面临更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一、当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 从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调查表明,当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腐败现象,主要体现在:

(一)腐败现象存在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 一是以工程谋取私利。如:有的经营管理人员以企业名义私揽工程;有的将工程介绍或分包给自己亲朋组织的分包队伍;有的将企业的自建工程,变成与关系户的联营工程;有的与所谓的劳务分包队伍相勾结,搞虚假验工或子虚乌有的“变更设计”,将超验工程款私分或侵吞。二是以工程设备物资谋取私利。虽然相当一部分企业已推行物资设备招标采购制度,但许多工程由于其所处的地区条件或工程量较小,不具备招标采购条件,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有的质次价高、有的以少充多,有的将供应商的回扣或者折扣据为己有。有的将本单位的设备外租,将租金私分或据为己有;有的将工程项目剩余物资或废旧物资擅自处理并私分;有的直接指定自己的关系户或亲友为工程项目材料供应商。

三是借用经营活动谋取私利。如:借对外开展经营活动名义,有的长期大额借支并占用备用金;有的私设小金库,随意开支;有的借向甲方开展“公关”名义,顺便从中搭车谋私。

四是随着经营领域的拓展,有的内外勾结,与本单位开展关联交易,或将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自己的利益相关人。

五是部分具有法人资格的领导班子搞“制度腐败”,集体谋私。如:有的随意提高自己的职务消费标准;有的借用各种名义,不断提高自己的薪酬标准;有的借用职代会名义或巧立名目,不断进行自我“奖励”。

六是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借经营管理经验不足行违纪违法之实;有的利用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合同管理制度之不完备,内外勾结,制造经济纠纷,行损公肥私之实。七是收受贿赂手法不断翻新并更高明。有的借用婚丧嫁娶收受贿赂;有的通过赌博方式收受请托人贿赂;有的约定离职后收受贿赂。

(二)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腐败现象的主要特点 分析近几年来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腐败现象,不难发现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腐败主体正发生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腐败从个体行为向群体行为发展,窝案、串案、跨行业、跨地区的案件越来越多;腐败主体不仅只集中于59岁或39岁,各个年龄段的人员都有,从查处的案件看还有刚从大中专学校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员;腐败主体不仅只是握有较大经营管理权限的决策者,仅仅掌握一般业务权力的管理人员腐败也不在少数。腐败主体的腐败行为都与其职务行为密切相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个人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突出。

二是腐败手段更加隐蔽。明目张胆的损公肥私行为,如直接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手法少了,腐败分子往往通过一些表面上看似合法的经济活动形式来掩盖其非法谋利的实质。如前面提到过的通过关联交易、实施内外勾结的行为多了,腐败手段更加隐蔽而不易发现和查证。

三是腐败发生的领域和环节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如建筑施工领域看,不仅在资金管理、材料物资管理、劳务队伍管理和干部队伍管理等方面有腐败问题的 出现,也有在投标环节借“公关”之名“慰劳”自己的腐败问题的存在。同时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经营领域的拓展,腐败也有向新的业务领域渗透的态势。

四是腐败危害呈放大趋势。从近几年建筑施工企业查处的腐败案件看,腐败主体的违纪违法金额越来越大,同时腐败主体因其腐败行为给企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腐败主体的腐败行为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放大趋势。

二、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腐败现象的成因分析

从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腐败问题表现形式和特点分析,腐败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绝大多数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虽以完成了公司化改造,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引入社会资本,成立了股份公司。但这种变革还不算成功,绝大多数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变革,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没建立起来。相当多的企业高管仍是主管机构上级任命,即使具有股东选举的形式,但也只是手续的完善。而主管机构的管理方式,仍多是过去的行政管理模式。在主管机构的管理并未有效加强的情况下,作为委托代理人的企业管理者的权力却迅速地放大,这在客观上为一些不法者留下了一些可乘之机。

(二)监管体制存在问题。由于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的较大距离,主管机构和母公司对下级管理人员的作为和表现总体 上不够知情,只能在案发时进行事后监督,实质监督不到。领导班子内部虽然不存在时间空间的距离,但同级班子中存在着分工分权现象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使得同级的监督不能正常展开;下级处于被管理地位,实际处于无权监督状态。

(三)制度不完备。关于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等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什么能作为、什么不能作为,也就是从业的行为准则,不系统,不完备。近几年,国家虽也注意到这些问题,但都只是中纪委会议的一些提法,缺乏成为具有较强约束力与刚性的法规、纪律、制度。

(四)财务监督失效,职工群众监督无力。应该说,在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财务的监督是很直接的监督,也能够及时发挥作用制止腐败的监督,但实事上财务监督很困难。由于财务人员由公司管理者任命,不服从管理者,则可能下岗,所以财务人员可能不敢监督。职工群众的监督更是形同虚设,既没有明确的监督权力,也没有更多的知情权与监督平台。从一些企业的举报信件看,相当一部分举报信件的举报内容无法查证,还有就是泄愤的。

(五)纪检监察体制存在严重缺陷。国家对国有企业纪检机构的设立没有明确规定。有的企业设立了机构,有的仅只有一个挂名的纪委书记;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也不到位,有的甚至成为了一个安臵部门。即使纪检机构健全,但双重领导的体制,其对同级的监督缺乏力度。(六)打击腐败失之于软,失之于宽。近几年,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发生了不少的腐败案件,但表现出来的是查处率低。同时由于不规范的企业行为与个人行为相互交杂,对于腐败者的惩处失之于软,失之于宽。自然而然,对于腐败者成本降低,也成为引发新的腐败的一个重要诱因。

三、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治理腐败思路

新的形势决定了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治理腐败需要有新思路、新的对策。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中纪委二次全会提出要加强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要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主线,深刻把握反腐倡廉工作规律,以建设性的思路、建设性的举措、建设性的方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结合起来,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实效性。

(一)要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权责明确、决策民主、管理科学、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预防腐败和经营管理者职务犯罪的关键。要确立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总经理行政指挥的三权分设的企业内部治理模式。当前,虽然相当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从形式上建立起了具有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机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但实质却相差甚远,有的企业 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有的董事会、经理层职责虽然公司章程规定明确,但运行中界限模糊;相当一部分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董事长、董事、总经理、监事会主席都是由一个大股东委派或者由国资委委任;虽然在有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也推行了外部董事、外部监事,但仍然是控股大股东委派或国资委委派。三权分设的治理模式始终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一股独大”。因此要加快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产权多元化的步伐,以此推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二)要加强监督主体的建设。一是要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监事会的建设。“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是最有效的监督”。监事会的监督是利益相关者的监督。要进一步完善监事会制度,赋予监事会职权,充实监事会机构,为监事会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是要强化纪检监察组织的建设。纪检监察的监督是负有“人缘成本”的监督,纪检监察人员在对腐败的查处中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案件成功查处的压力。如果纪检监察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来自于纪检监察组织的监督必然大打折扣。一方面,在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尝试垂直领导体制,加强纪检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纪检监察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三是要强化审计机构的建设。一方面要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企业的审计部门主要对董事会负责;另 一方面,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审计。要通过对三个主体的建设,强化“自上而下”的监督。

(三)要加强制度建设。人的思想与品德可能会随环境发生变化,不能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寄托于主要管理者品德的高尚。要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用制度去规范各级经营管理者的经营行为。从反腐倡廉角度,加强制度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在尊重业务流程本身运行规律,兼顾效率的前提下,对现行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或者再造,在关键环节和关键点植入监督制约程序,对权力进行适当的集中或分解,形成有效的制衡格局,力保违规行为在其出现之时或者在造成损失之前就被及时发现和制止。好比一台汽车,如果发动机过热,则仪表盘相应的指示灯会以红灯警示,提示和要求驾乘人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要加大惩处力度。主要从“查”和“处”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提高查处案件的概率:认真研究解决影响企业案件查处工作的主观因素,及时查清腐败问题,提高成案率,做到违法违纪必纠。另一方面要加大处罚的力度。一是要加大对腐败分子法纪处罚,进一步提高其腐败的政治成本;二是合理加大对腐败者非法收入的收缴力度,进一步提高其腐败的经济成本。三是实施职业禁入。要通过惩处力度的加大,加大腐败者腐败成本的预期,抑制腐败几率的上升。

(五)要完善激励机制。趋利避害属人的本能。对于各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利益需求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与疏导。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各级经营管理人员,也许他们的付出和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比建筑市场的一些私营企业的老板或管理人员多得多,但他们的收入与这些人员相比却相差甚远。因此要正视他们的正常需求,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制度,引导他们合法致富。

(六)要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一方面,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要呼吁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加快完善建筑市场,确保建筑市场的竞争公平、合理、有效。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要尽量避免不规范的竞争行为,依法经营,合法参与竞争,以此在企业的各级经营管理者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七)要加大廉洁从业教育力度。教育并不能彻底根治腐败的问题。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并不能否定。要从丰富教育内容和载体、创新教育形式、突出教育针对性方面进一步加大廉洁从业教育力度。同时要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建立适合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相适应的企业廉洁文化,在企业内部营造廉洁光荣、贪污可耻的良好氛围。

建筑室外烟流“短路”现象研究 篇6

笔者主要针对室外烟流“短路”现象进行了研究, 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体火灾试验。根据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分别针对室外排烟口和室外进风口之间不同相对位置的几种组合情况展开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烟气在经过机械防排烟系统室外排烟口排出后的流动规律, 同时也对机械防排烟系统室外排烟口排出的烟气对于机械排烟系统和正压送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的危险性进行了研究。

1 室外烟流“短路”现象及其危害

火灾发生时, 机械防排烟系统启动, 当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风机将室内的烟气排出室外排烟口时, 排出的烟气被机械排烟系统的补风风机从室外进风口重新吸入室内, 使本应补充到室内的新鲜空气变成烟气, 形成类似“短路”的现象, 称之为室外烟流“短路”现象, 如图1所示。

影响烟流“短路”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室外排烟口和室外进风口的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排烟口的朝向以及排烟口的布置形式等因素, 同时还会受到大气环境因素的影响。

烟流“短路”现象造成危害也是极其严重的。在建筑发生火灾时, 烟流“短路”现象一旦产生, 对于需要排烟的区域来说, 由于进风口会吸入室外排烟口排出的烟气, 因此会使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效率大幅下降。而对于需要正压送风的楼梯间等区域, 一旦产生烟流“短路”现象, 正压送风风机从室外进风口吸入烟气, 会导致需要隔绝烟气的人员疏散区域进烟, 会威胁到人员疏散过程的安全, 造成更大的伤害。

2 室外烟流“短路”现象的试验设计

根据试验研究需求, 设计和搭建了室外烟流“短路”现象试验平台, 制定了该系列试验研究的试验方案。

2.1 试验平台

搭建机械排防烟系统室外排烟口和室外进风口烟流“短路”试验平台。该平台分为两个部分: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

该试验平台的室内部分主要是起火室, 建立的起火室尺寸为27.8m×23.0m×5.0m。整个室内部分划分为两个防烟分区。在起火室的两个防烟分区各设一个机械排烟口, 起火室两个防烟分区的侧墙上各开有一个机械补风风口。

该试验平台的室外部分布置有试验所需的核心试验组件:机械防排烟系统的风机和镀锌铁皮风管。对于机械排烟和补风的风机部分, 采用了4台排风量为5 000m3/h的可变频风机, 其中两台作为排烟风机, 另外两台作为补风风机。对于风管部分, 建立了两排镀锌铁皮风管, 其中排烟风管中设有三个可独立开关的室外排烟口, 补风风管部分设有两个可独立开关的室外进风口。该试验平台的机械防排烟风管和风口具体位置关系和形式, 如图2所示。

排烟风管上分布了3个室外排烟口, 每个排烟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均为5.0m, 3个排烟口之间的垂直高差依次为3.0、5.0m。补风风管上设有2个室外进风口, 进风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0m, 垂直高差为0.0m。靠近建筑的室外排烟口和室外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为0.0m。

2.2 试验火源

根据火灾的特性并结合试验的研究目的, 为了使本试验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靠性, 可以选取的火灾类型主要是:油池火和木垛火。然而, 为了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烟气的流动特性和走向, 又不产生较大的污染, 同时接近于实际火灾, 本研究选取具有简单性、对称性、不封闭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的木垛作为火源。

2.3 试验测试系统

在实体火灾试验中, 通过考察进烟口的温度变化来判断是否产生烟流“短路”现象。所涉及到的试验测试系统主要是温度采集系统。温度采集系统主要由热电偶、补偿导线和数据采集模块等组成, 其测试的主要参数为烟气温度。由于试验采用的木垛火点燃后预计达到的最高温度在1 000℃左右。因此, 选取的热电偶类型为K型热电偶。为了方便热电偶的布置, 选取了热电偶丝直径为0.003m的镍铬-镍硅K型热电偶。这种热电偶易弯曲、耐高压、响应时间快、测温的范围比较广, 可以长期测量1 000℃的高温, 短期可测到1 200℃。选用的热电偶响应时间为0.6s, 测温范围为0~1 200℃, 测量精度为±1.5℃。选取6根热电偶, 热电偶编号见表1。

2.4 试验工况

本研究要开展的试验模式为: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烟口垂直距离3.0m或者垂直距离5.0m, 水平距离5.0m或者水平距离10.0m几种不同情况的组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规范, 结合对国内各地进行的实地调研情况, 整理分析研究后最终选取5种模式进行实体火灾试验。室外排烟口和取风口具体位置及编号如表2所示。

3 试验过程与结果讨论

3.1 试验过程与现象

根据设定好的工况, 每次开启一个排烟口和一个进风口, 如图3所示, 未使用排烟口和进风口都设为关闭状态。在室内点火后120s同时打开排烟风机和补风风机。通过布置的热电偶监测排烟口和进风口的温度变化。在本试验中, 通过考察进烟口的温度变化来判断是否产生烟流“短路”现象。

试验发现, 在选取的几种工况下, 从排烟口排出的烟气, 一部分消失在大气中, 还有一小部分从排烟口排出后, 覆盖在进风口附近, 被需要补充新鲜空气的进风口吸入。图4为某次试验观察到的室外烟气状况。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把室外排烟口和室外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为0.0m和5.0m的数据分类整理, 比较分析结果如下。

3.2.1 水平距离为0.0m

通过将机械排烟系统的室外机械排烟口和室外机械进风口的水平距离均为0.0m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后, 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

分析表3的数据, 发现在排烟口和进风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为0.0m, 高差为3.0m的情况下, 进风口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产生了温升效应, 最大温升达11.1℃。在排烟口和进风口的水平距离是0.0m, 高差为5.0m的情况下, 进风口在整个试验过程的最大温升达到了5.6℃。通过进风口的温升, 可以判断, 在这两种工况下, 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烟流“短路”现象。

3.2.2 水平距离为5.0m

通过将机械排烟系统室外排烟口和室外进风口的水平距离均为5.0m的两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后, 得到的结果如表4所示。

分析表4的数据, 发现在排烟口和进风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0m、高差为3.0m的情况下, 进风口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产生了温升效应, 最大温升达到9.6℃。在排烟口和进风口的水平距离是5.0m、高差为3.0m的情况下, 进风口最大温升达到了7.1℃。在排烟口和进风口的水平距离是5.0m、高差是5.0m的情况下, 进风口最大温升达到了5.2℃。通过进风口的温升, 可以判断在这三种工况下, 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烟流“短路”现象。

4 结论

通过对一系列的室外烟流“短路”实体火灾试验进行研究, 得到了烟气在室外机械排烟口和室外机械进风口出现烟流“短路”现象的几种情形, 揭示了烟气在室外机械排烟口和室外机械进风口“短路”规律。

(1) 室外机械排烟口和室外机械进风口的水平距离0.0m时, 垂直距离分别是3.0、5.0m两种情况下, 所做的几组试验, 室外进风口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温升;

(2) 室外机械排烟口和室外机械进风口的水平距离5.0m时, 垂直距离分别是0.0、3.0、5.0m三种情况下, 室外进风口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温升;

(3) 室外机械排烟口和室外机械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一定时, 随着垂直距离的增加, 室外进风口产生的温升越来越小;

(4) 室外机械排烟口和室外机械进风口的垂直距离一定时, 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 室外进风口产生的温升越来越小;

(5) 室外机械排烟口和室外机械进风口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变化同样的数值时, 室外进风口对垂直距离的变化更敏感。

参考文献

[1]兰彬, 钱建民.国内外防排烟技术研究的现状和研究方向[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1, 20 (2) :17-18.

[2]DGJ 08-88-2006, 上海市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S].

[3]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4]杜兰萍.正确认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火灾形势仍将相当严峻的客观必然性[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5, 24 (1) :1-4.

[5]史聪灵, 霍然, 李元洲, 等.大空间火灾试验中温度测量的误差分析[J].火灾科学, 2002, (3) :157-163.

[6]杜兰萍.筑牢三道防线有效防控火灾[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 28 (6) :387-389.

[7]张青岚, 兰彬, 张文良, 等.地下商业街火灾烟气流速的试验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1, 20 (1) :13-16+3.

[8]兰彬, 梅秀娟, 张文良, 等.地下商业街火灾热释放速率试验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0, 19 (2) :4-8.

[9]谢晓刚, 胡忠日, 唐胜利.建筑火灾试验中的回燃现象浅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7, 26 (4) :380-382.

建筑业浪费现象剖析与对策 篇7

一、建筑业浪费现象剖析

(一) 源于规划的浪费

1. 城市规划盲目追求时尚

在我国高速的建设进度下, 许多城市脱离了循序渐进的轨道, 开始热衷于打造城市名片, 建造百年不落后的建筑等, 这其中隐含了很多铺张浪费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正在脱离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例如中等城市规划出数个CBD, 争建摩天大楼等。由于与当地的商业发展状况不协调, 出现了很多写字楼闲置、公共设施弃用的情况, 造成建筑资源的巨大浪费。

2. 城市规划反复

部分城市由于规划短视或随意更改规划, 导致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翻新建设频繁, 广场拆了又建、马路铺成不久又拓宽等, 城市建设步入反复拆建的恶性循环。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拆除的普通建筑平均使用寿命不到30年, 远低于50年的合理使用年限。由此不但导致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而且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污染环境。

3. 统筹规划和超前谋划不足

“马路拉链”现象是城市规划不当造成建筑浪费的又一表现。一个城市的市政建设维护, 通常包括天然气、给排水、电力、通信和供热供暖等管线设施的铺设与检修。但长期以来, 我国许多城市管线缺乏一致的协调和管理, 各主管和施工部门在管线铺设时各行其是, 新增或者维修一种管线往往需要对整条马路进行开挖, 随意造成对路面的多次破坏。此外, 还有一些功能区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 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等, 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 源于设计的浪费

1. 设计求新、求洋、求大

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指出, 在西方往往只在书本、杂志或展览会上出现的畸形建筑, 现在正在北京及其他少数大城市兴建。盲目追求新奇、怪异的方案而忽略建造时的高额造价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成本会导致建筑物建成后效益低下, 许多公共投资项目建成之日即是亏损之时。此外, 有的设计偏离实际, 对当地经济水平和人流规模考虑不周, 建筑物在一次使用后便鲜有充分利用的情况。建筑物使用率不高甚至闲置, 大量的资金投入得不到相应回报, 不但占用了土地资源, 而且造成了建筑资源的巨大浪费。

2. 设计节能标准较低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 业主及设计师对建筑物的节能要求考虑较少, 建成后建筑能耗严重。例如许多建筑为了追求外立面效果, 大面积使用玻璃材料, 导致一年四季中央空调持续运转, 增加了能耗。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认为, 我国的建筑数量居全球第一, 仅上海、北京每年的建筑量就近似于整个欧洲每年的建筑量。可见建筑物的节能将关系到全社会节能减排的效果, 在这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住宅设计趋向大户型

根据我国新的政策界定, 普通住宅的标准是120m2以内, 同时允许各地上浮20%, 即144m2以内, 但144m2的住宅标准在日本已经算是豪宅了。现在我国住房消费大户型流行, 而适合解决社会住房问题的小户型却越来越少。大户型住宅带来了住宅空间的浪费, 造成了用地紧张、年轻人群买房困难等问题。同样的居住人口却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建设更多的房屋, 这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4. 住宅室内外装修繁杂

业主买房后往往会对房屋的内部结构按照自己的需求重新改造, 对于开发商统一购置并安装的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品也多会拆除, 并重新更换成自己喜爱的样式。这个过程中, 建筑材料的浪费极其严重。同时, 开发商不惜重金在小区内部做不必要的奢华景观, 如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盛行的“欧陆风”、“大水景”等。这样的装修不但不便于现代化施工, 而且浪费了大量土地, 造价也高出很多, 但其实并不实用。

(三) 源于施工的浪费

1. 项目管理水平低下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由于不精益的建造管理, 往往会存在工序之间脱节;符合质量、数量要求的设备、人力等资源不能及时有效的到达施工现场;施工开展所需的必要信息不畅通;现场物料保管不科学等现象, 这将会造成巨大的时间、人力、物料、资金等资源的浪费。

2. 现场加工方式落后

我国的建筑施工由于材料技术、装备水平不成熟, 同时缺乏合适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等原因, 尚没有形成产业化、标准化。目前, 施工方式以传统的现浇作业为主, 建材基本以原材料形式进行供应, 到达施工现场后仍需大量的手工再加工。其间材料实际损耗较大, 人力、财力、能源耗费严重, 施工效率低下, 同时工程质量也有待考究。

3. 盲目赶工期和催进度

近年来, 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献礼工程”的热潮, 如在某重大节庆日前夕竣工通车的京沪高铁。在南京南站开通不到十天, 其北广场数千平方米的临时地砖为保证质量被施工人员敲碎, 重新铺设。这种脱离实际、违背科学规律的赶工期行为很可能将埋下安全隐患, 同时造成极大的返工浪费。

(四) 源于建成后利用不当的浪费

1. 临时性建筑利用不当

以售楼处为例, 作为接待、洽谈业务的主要场所, 它不仅是现场广告宣传的主要工具, 还是楼盘形象展示的主要场所。因此很多楼盘的售楼处设计独特, 装修豪华, 所使用的建筑装修材料也多是优质产品, 但是它的使用寿命往往只是一两年, 售楼结束后售楼处也多被简单的推倒, 造成了建筑材料的浪费。

2. 文物古迹和老旧建筑利用不当

某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不尊重历史古迹, 对于有特色的建筑往往不懂得珍惜, 反而认为影响了城市化、现代化。因此对于古建筑的态度也多是粗暴的拆毁, 而后兴建现代高楼。这种做法不仅导致城市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而且造成了巨大的建筑浪费。对于老旧建筑, 在政府及开发商的双重作用下也往往遭遇着简单拆除的命运。其实, 通过维修更新、合理改造或改善其外部环境即可使其重新焕发活力。

二、建筑业浪费现象的应对措施

(一) 完善相关制度

避免建筑浪费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在项目决策和设计上把关。尤其对于国家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 必须进行科学严格的论证, 并确保评选机构组织合理、评定标准明确、评委具有权威性等。此外, 与评审相关的备选方案、评审人员、评审意见、招投标过程等都应当在建筑专业杂志或其它公共媒体上公开, 同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的方式征求公众的意见。

(二) 制定合理的远期规划

由城市规划短视问题造成的建筑浪费是巨大的。因此, 政府在制定城市规划时, 应保持科学冷静, 遵循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 确保规划的科学、长远, 不得随意更改规划。这就要求政府领导要有前瞻性, 不能随意“拍脑袋”决定。建设决策应当具有稳定性, 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城市格局。

(三) 设计时进行多方面考虑与论证

设计者应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如全面分析当地经济状况与人口数量, 谨慎确定建筑物的规模, 避免建成后的闲置浪费。同时, 遵循科学发展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 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建造成本以及建成后的能耗问题, 达到节能标准。此外, 房屋设计者应具有前瞻性, 了解建筑设计的发展潮流, 避免使建筑物建成不久就变成落伍建筑, 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四) 施工管理落实精益建造思想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 不但应注重传统的转化管理, 而且更应该注意运用流动管理和价值管理思想, 控制流动过程中的不增值活动, 消除浪费, 同时尽可能满足顾客需求, 增加价值。管理人员应及时考虑建造过程中的哪些事项应该及时避免或进行有效控制, 通过对非增值活动进行改进来提升建筑生产的效率。

(五) 施工方式向模块化和产业化发展

建筑产业化是我国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这种装配式的生产方式将极大节约能源, 提高生产效率并确保工程质量。其中, 由于只有合适的结构体系才能适合工业化生产, 因此对建筑结构体系的研究是重中之重。相关科研机构应组织大量的科研人员参与研究, 并进行必要的科学试验, 进而大范围地推广和普及。政府部门也应积极推动, 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鼓励开发商向产业化看齐。

三、结语

浅析西方建筑中的褶子现象 篇8

循着德勒兹的这句话, 我往西方建筑中窥视, 却也发现建筑视野中无数褶子的痕迹。

1 褶子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1.1 被囚禁的艺术表现

从影响整个西方文化发展的希腊艺术开始。在维纳斯雕像以及其他神像上, 希腊艺术家们已经开始用纯熟的手法展现精致的衣褶, 那些衣褶包裹着内里的身体, 却将身体的曲线和动势更加明显的表达于外, 通过褶皱韵律的变化将身体上力量的分布明确的呈现出来, 或紧绷或舒缓, 一目了然。于此褶子发挥了比光滑的皮肤对于人体更加强烈的表现力, 虽然不属于生命, 但它作为一个中间者却完成了对生命的表征[2]。到文艺复兴时期, 达芬奇将其作为专门研究的对象, 留下无数手稿。通过达芬奇的画, 可以发现他依然只是将褶子作为一种装饰性表现手段来研究, 而没有注意到身体与衣服之间经碰撞折叠后, 所生成的那种特殊活力, 在达芬奇那里褶子还只是衣服的褶子, 而不是衣服和身体之间的褶子。因此在巴洛克艺术之前褶子都被囚禁在它所存在的物质材料里。

1.2 褶子的解放

到了巴洛克时期, 艺术家们已不再拘泥于如何修饰绘画和雕塑的皱褶, 而在于如何将这样的皱褶延续至天花, 延伸至无止境[3], 建筑被富于表现力的曲线所包裹, 通过这种延伸, 人们实现了怪异, 形态自由, 极具动态的建筑形式, 突破了古典主义手法。于此褶子已不再从属于任何一种物质材料, 而是已经被完全的解放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 材料已从属于褶子。

褶子已成为连接建筑内外的纽带, 在这里建筑空间如同莱布尼兹所描述的单子[4], 它们彼此独立, 但依靠无穷无尽的褶子而产生联系与沟通, 与彼此联系, 与外界联系, 褶子将建筑的空间进行了无穷尽的扩展, 正如同莱布尼兹对空间的描述“像海绵一样柔软而且多洞穴的”[5]。

于此, 褶子在西方语境中被解放并升华到一个神圣的高度, 成为解释万物的概念, 从此具有了哲学性。

1.3 当代的褶子

当代的褶子理论主要是由德勒兹在莱布尼兹的学说之上建立起来的, 在全球多元化以及西方后工业时代化的社会背景下, 他关注于褶子的流动性和包容差异的能力, 以及生产新事物的能力。

德勒兹看来, 生命就是从这种纯粹差异的流动开始的, 这种纯粹差异是生成的冲动, 是要区别于他者的倾向。在他看来褶子是在一个平滑开放的空间上运动着的一点, 它们可以向内向外双向“收缩”和“延绵”, 它们的内部没有常量只有变量, 它们与平面上周围的点共存, 也可以移到其他任何一个地方, 与周围的点重新建立联系, 重新设定变量, 重新展开。

同时褶子的生成和运动代表着一种对新事物的生产。首先关于褶子的生成, 这是两个事物相互发生关系的事件所导致的结果, 一种新的概念的产生, 就好比骑兵这个概念的产生, 是因为战士与马的结合。而且褶子在生成之后, 不会静止不动, 而是将不断的重复“打褶, 展开, 再打褶”的运动过程, 不断的生产, 这几乎等同于德勒兹的另一个概念“辖域化, 解辖域化, 再辖域化”——是一种内在的生产, 是它所从事的行为本身, 也就是所说的生命不断的解辖域化过程。生成的力量和差异的力量在人的生命之中和之外无尽地流淌, 差异的每一细小支流都是一次创新的生成, 都蕴涵着可能性的扩展或褶子的展开。

可以说莱布尼兹是认识到了褶子无穷扩展的空间性, 而德勒兹更是赋予褶子无穷的流变性, 褶子不再只是扩展空间和联系外界的纽带, 同时也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场所和生产新事物的动力, 它同时在时间、空间和人类的思想中无止境的拓展。

2 向西方当代建筑的回归

2.1 对于建筑空间以及表皮的重新认识

在经典的现代主义理论中我们知道空间是被作为建筑的本质来描述的, 而表皮则处于了相对次要的地位, 然而从褶子理论中我们看到, 物质的空间永远都是被作为表皮的二维连续面所限定, 可以说两者是同时在场, 缺一不可的, 所以在新的认识中, 表皮已经获得了和空间等量齐观的地位。并且如褶子理论所说的那样空间是通过表皮的折叠向内向外实现双向扩展, 那么物体便没有内外之分, 而空间和时间就在物质的折叠中产生, 因而外观就是物体的自身组织, 当建筑表皮具备结构和材料的双重性时, 表皮就可替代空间结构成为建筑生成的主导并成为空间和时间的主导[6]。

于是我们看到了FOA事物所那些以连续的二维面结合拓扑几何而产生的建筑。他们使用折叠的表皮作为建筑自我组织的工具, 功能都是被海绵一样的褶子所包裹, 深陷其中如同山洞, 这就回归到了莱布尼兹关于空间的描述, 完全不同于功能主义将建筑划分成一个一个功能的方盒子再加以组织的方法, FOA找到了在空间之中, 物质之间无穷延伸的褶子, 并利用拓扑几何使空间呈现出一种因褶皱而出现的张力, 将时间和空间内在化, 这改变了表皮作为内外空间分界的传统角色。

2.2 对于新的建筑功能产生的认识

当今全球都处于一个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这些快速的发展会带来新的社会现象或者新技术, 当这些新的社会现象与技术和建筑相会后, 它们一起如同前面所描述的褶子的运动一样, “打褶, 展开, 再打褶”, 便会产生新的建筑需求甚至是新建筑形式。这便需要建筑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于概念推导的思辨能力, 这已经是把褶子在人类思想中拓展的理论运用到了实践之中。例如赫尔佐格&德梅隆的安联体育场以及张永和在西方留学期间完成的自行车公寓设计。

前者将其惯常使用的表皮设计方法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 设计出了能随着场内气氛和球队胜负关系而变化的表皮, 而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富有信息概念的体育场, 其不再光是单纯的将功能包容于自己体内, 而是将信息向外部展现, 比起直接用实体的褶子来取得内外的联系, 他们采用了更加抽象的褶子来联系内外, 那就是信息流, 他们将建筑拓展到了空间以外的方面。

张永和的设计则是通过思辨来进行一种方法论的总结。他的自行车公寓设计是:门户关闭, 是满足家居需要的住宅, 门户打开, 可组合出多种骑车路线……建筑同时支持两种功能, 一种新的住宅概念在自行车运动与住宅发生关系后生成了, 他自己也总结到“重叠使功能之间相互异化, 扰乱了程式。建筑也随之异化, 产生出不寻常的骑车游戏空间和不寻常的公寓。重叠是一种思想方法”, 我认为这是一种思想上的褶子, 这为我们去寻找那些潜藏的新建筑功能并做出拓展提供了可能。

2.3 对于建筑与社会关系的重新认识

在褶子理论的影响下, 建筑将会以一种更加柔软的方式融入社会。FOA对于建筑的结果有这样的看法:其不是某个存在物或概念的再现, 而是基于对具体条件的分析与认知, 演化, 生成的一种逻辑的必然而不是灵感的偶然。这种结果的必然虽然最终赋之于具体的物质形式, 却不是以特定的形式为目标的, 因此基于研究过程的结果具有开放的可能性[7]。这种开放的可能性就是一种对社会的态度, 它们通过表皮将空间向外拓展, 又通过表皮将复杂的社会向内拓展, 容纳异质, 和谐共生。

这一点上库哈斯走得更远, 其设计的朱苏大学图书馆, 用了折叠楼板的方法, 将校园内的所有动线吸纳进内部, 甚至设计者认为其不能算是一栋大楼, 它四通八达, 将成为学校内人际社交的舞台, 成为校园社会的基本要素, 就像一张魔毯在规则的方格柱网中盘旋, 将外面的一切席卷进来, 又将内部的一切展现于外。这几乎是个立体的城市, 盘旋的褶子犹如一条街道, 其中尽是卓越的都市计划中所必备的成分, 如广场公园, 有特色的阶梯, 咖啡厅和商店。这是一个完全融入了校园社会的建筑, 它在校园这个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先是对这一基地解辖域化, 显得另类而激进, 但最后它与整个校园一起再辖域化, 一起打了个褶, 于是造就了校园社会与建筑空间的双向拓展。

3 结语

可见当代褶子理论为西方建筑师去发现和接受一个充满异质与差异的现实开放的社会提供了思想武器, 更为他们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认识新的空间, 应对新的功能需求和技术手段做好了理论铺垫。

参考文献

[1]陈永国.德勒兹思想要略[J].外国文学, 2004 (4) :47.

[2]徐累.褶折[J].东方艺术经典, 2004 (1) :76-77.

[3]艾萨.贝特斯基.89度之外 (莎哈.哈迪德作品集绪论) [M].台北:建筑情报出版社, 2002.

[4]罗素.西方哲学史 (下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109-111.

[5]Vidler, Anthony.Skin and Bones Folded Forms Leibniz to Lynn[J].Warped space, 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Publication Da-ta, 2001 (3) :221.

[6]冯路.表皮的历史视野[J].建筑师, 2004 (110) :77-78.

建筑设计的现象学选择 篇9

关键词:建筑设计,实践,理论,技术,现象学

人类从摆脱动物本质起便进入了技术时代,工具作为伴随物走进人类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技术并未进入思想家们的视野。法国年鉴历史学派的费布弗尔曾说过,“技术:未编进历史的众多词汇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主导的观点认为,技术仅仅是科学的应用,而不是思想和流派。在建筑史上,欧洲建筑的发展在现代建筑运动之前受主流文化引导,发展的脉络较为清晰连贯,从古罗马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尽管这个主流的中心有所变化,但是在同一时期,只有一个最主要的趋势引领整个建筑界的发展。技术在这段历史中的作用只是为了创造民众心中向往的形式,是辅助手段,这种对科学的运用并不能引起理论界的注意。

但从现代建筑运动之后,或者说工业革命之后,建筑的理论和实践都随着科学的发展生长出不同的枝桠。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改变了生活,提供了人们改造世界的多种可能性。从此理论家们开始关注技术,技术才有了其理论地位。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芒福德,他通过对技术史的考察认为“后来的复杂机器大部分成分或者是希腊人在公元前七世纪到一世纪期间发明的,或者是借助于希腊人首先发明的机器和机械部件来制造的”。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起,技术才真正的参与历史,被拿到历史层面、理论层面进行探讨,而不只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但是,这些历史学家大多数关注的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而并不关注技术本身。

真正从哲学上扭转“技术是科学的应用”这一观点的人是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通过对工具的现象学分析认识到,人对工具的使用是在一个由工具、意向性和人类相互牵连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的,想对这种日常活动做出科学上的理论描述是不可能的。技术的本质是一种看的方式,而不是单纯的工具的聚集。在这个时期,建筑理论界最具革命性的发现是形成了“建筑空间”的概念,格罗皮乌斯说,建筑意味着把握空间。把“空间”作为建筑的第一基本要素,作为建筑的主角统摄着“形式、功能、结构”三大要素,并与它们一起构成了现代建筑的四大要素。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空间论也是从抽象的数学空间、客观的物理空间来理解和规定建筑空间的。勒·柯布西耶认为几何学是理性动物的语言,当人类精神同几何学规律相一致时,精神便找到了家园。密斯的模数空间、流动空间;赖特内外结合的空间;勒·柯布西耶的柱网支撑结构形成的开放空间等等,都把建筑空间看成是欧几里德几何空间的机械组合。

从历史理论上说,科学先于技术,但从本质起源上讲,科学认识事物时,是在先存的“技术”框架之中去展开的,换言之是在人类的实践中,在对人本身和宇宙的认识中发展而来的,例如几何学的起源便是在丈量土地的测量技术之中诞生的。而这个“技术”,不仅包括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也包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活动,甚至是使用锤子等工具的具体情景。

对技术的理论性研究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两者互相促进,越来越多的理论家进入这个课题的研究中来。在《关于几何学的起源》一部分中,胡塞尔就具体地分析了科学世界是如何从生活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也对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进行了区分,认为现象学就是做出这种区分并唤醒我们对生活世界的意识的哲学。“意识的观点认为,世界首先在我周围展现和开始为我存在。重返事物本身,就是重返认识始终在谈论的在认识之前的这个世界,关于世界的一切科学规定都是抽象的、符号的、相互依存的”。当代的建筑现象学认为,应该用身体的其他感知打破视觉主义的一统天下。简单的说,回归现象学,就是排除所有理论、既有规律或者图形样式来控制建筑设计,只从人类最本质的知觉:视觉、触觉、嗅觉组合去感知建筑,从而得到对于建造的灵感。现象学的研究也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通过现象学方法研究建筑,成为了一种趋势。

在建筑设计中有很多建筑师采用了现象学的设计方法,斯蒂文·霍尔和彼得·卒姆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位。斯蒂文·霍尔的建筑注重一种叙事性。在这种叙事性里,个体意识被带向外部世界,进入了主体间性的范围。于是,人的本质需求通过人在空间中的体验得到表达和释放。体验将概念和感觉结合,主观与客观统一,理智的外在知觉和感觉的内在知觉被合成在空间、光线和材料的秩序中。据斯蒂文·霍尔在北大的演讲中提到对中国的印象时说:我对中国印象最深的是苏州的网师园,那里所呈现出的所有的空间关系,透视的叠加,精彩的细节和经过仔细推敲的比例尺度,每个亭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建筑是需要到里面去体验的。这说明了他对建筑最本质的理解:从人的体验感受出发,相对于霍尔的体验式空间,彼得·卒姆托则更注重材料及空间要素的匹配。他说:当注视着那些自身平和的物体和建筑时,知觉就变得安静而迟缓。观察到的对象对我们来说没有信息,它们仅是简单地在那里。我们的知觉器官变得安静,不带偏见,没有欲望。

不得不提的是另一个建筑师卡罗·斯卡帕,虽然严格的说他不属于任何流派,但他与建筑现象学密不可分。斯卡帕作品中的诗意来自于他对细部的建构,来自于他对细部的材料、造形、光和色彩的运用。这些不仅来源于他对场地、材料及当地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更来源于他在设计中对众多感受的考虑——视觉、触觉、听觉和潜意识,观者参与到斯卡帕的细部中去,细部会随着观者的接触而变化。卡罗·斯卡帕的草图周围常常有细部的多角度透视,这种三维形象的二维表达正是斯卡帕在对人的感受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做出的最优选择,他试着去想象人的所有游览路径、所有感官的感受,他的洞察力就是最好的设计发生器。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引导学生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注重细部的设计,最大程度的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不论视觉、触觉、嗅觉还是下意识,都要加以考虑。这似乎也是在按照建筑现象学理论所指引的方向前行。如此,建筑理论会自然的回归到人类本质。

但如今的情况是,网络化使信息可以为任何人所掌握。在建筑设计中,掌握一个场地的信息,未必能体验到它的文化氛围。以信息为基础进行的建筑设计明显违背了回归人性本原这一现象学常理,对一个地区生活方式和状态都不了解,就不能设计出符合人们感官要求的建筑。若迈克尔·斯皮克斯在《设计智慧与新经济》中提出的“更加灵活的设计实践类型”所产生的“无形建筑”大行其道,那么建筑理论界所呼唤的“回归”将面临何种境地。信息时代同样铸就的一批著名建筑师,比如说库哈斯,他们的建筑完全是新时代、新经济下的产物,他们的设计通过无形的网洒落在整个世界,通过数据和虚拟建筑得以表达和被认可。他们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让世界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论,信息即是全部。但就像很多美国人认为中国人还梳着大辫子,戴着瓜皮帽一样,他们所掌握的“全部信息”实际上常常是片面和虚假的。不用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去感受一个事物,认识总是偏颇的,所以迈克尔·斯皮克斯所谓的“建筑学必将被这更为灵活的设计实践类型取而代之”不可能会实现。而建筑现象学对建筑与人性本质的挖掘有着无限的生命力,现象学将会成为建筑设计未来的必然选择。

歌德曾说,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然而,歌德这句名言一再被引用的本身却在证明理论并非“灰色”,它也可以是常青的、绿色的、有生命的。灰色是对理论的学习、提炼、溶解之后留下来的一种状态,而不是毫无前途的灰色。它的深意也许在此:理论的生命在于实践,生命的价值在于实践。只有理论唤醒生活意识,触及人与生活的本质,才能引导实践行为向着更有意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斯皮克斯.设计智慧与新经济[J].凌琳,译.时代建筑,2007(4):46-47.

[2]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贺伟玲,黄印武.瑞士瓦尔斯温泉浴场——建筑设计中的现象学思考[J].时代建筑,2008(6):9.

[4]杨宏杰.运用建筑现象学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7,33(17):34-35.

对新中式建筑现象的批判性阅读 篇10

对于这类建筑的普遍定义是“在满足现代建筑功能需求的基础上, 采用现代的结构与材料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加以传承”, 不同设计的形式表述却各不相同。例如:深圳万科第五园的设计中移植和借用了徽州文化, 其主要语汇是灰瓦、白墙;北京的观唐则采用了青瓦灰墙、错落的亭台楼阁、规制齐整的庭院门楼来表述其对庄重、古朴、典雅的气质的追求;上海的九间堂用古代表征“最、极”的“九”字来表述其深宅大院、极尽奢华的品质。

尽管表现形式各异, 但作为对“新中式”风格的探讨, 它们之间还是有着很多的共性, 其体现是在建筑中对抽象的“中国式”符号的运用及对传统建筑形式的概括表达, 不论其设计手法精妙还是低劣, 设计者都不约而同地在建筑的表面作了“中国式”文章, 他们所追求的“中国式”, 无论怎样诉说与表达, 始终停留在建筑的表象层面。

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对“中国式”的探讨可以认为是20世纪20年代由一批外国建筑师在北京兴起的对中国固有形式的设计探索, 在这次探索中, 创造出了一批满足新功能、新结构的具有浓厚中国风韵的建筑。到1925年的南京中山陵设计竞赛, 有了“祭堂图案须采用中国古式而含有特殊与纪念之性质者, 或根据中国建筑精神特创风格”的要求。以往“新中式”或传统形式的复兴要么作为危亡时期民族复兴的物质寄托, 要么承担着复杂沉重的历史任务, 而由官方或建筑师发起。

而目前的这次“新中式”的兴起却完全发自民间而无官方的干预, 确切地说, 发起者的初衷似乎不带有民族情绪, 也不是为了弘扬传统。尽管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国人的民族意识的觉醒足以唤起能表征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的兴起。然而, 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次“新中式”再次兴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产商为了缓解小部分人对现代建筑和风行很久的“欧陆风格”等诸如此类建筑形式的视觉疲劳而发起的一股所谓的“时尚风”。这从目前所开发的项目定位及设计手法中可以找到明确的例证, 无论是观唐还是易郡, 无论是九间堂还是第五园, 它们所面向的都是社会上的高收入阶层;尽管在它们的设计中融入了传统建筑的元素, 但抛却这些表象, 其模式还是没能摆脱西方的影响, 如美国的独立住宅, 西欧的联排住宅等。在其略带实验性的尝试中尽管表现出一定的对新模式的大胆设想, 如九间堂的深宅大院, 但也表现出了生硬、不完善, 尤其在设计理念上缺乏有机性和内在关联性的不足。

从其概念表述“满足现代建筑功能需求的基础上, 采用现代的结构与材料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加以传承”上看, “新中式”足以带给人们对传统建筑在新的时代获得生机以无尽的期许, 民族自信也似乎可以在这股风潮中重新获得。然而, 冠以“新中式”口号的建筑类型的发展状况似乎并不容乐观。一方面, 对于“新中式”的建筑实践多集中在居住建筑中的低密度住宅中, 尤其是集中在别墅、联排中, 而早在1995年, 中央政府在关于停建楼堂馆所的规定中就已经出台了限制别墅用地的政策, 随后在2003年, 国土资源部又下发了《关于清理各类园区用地 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紧急通知》 (45号文) , 其中有明确的关于“禁止别墅供地”的条文, 尽管会有地产商的钻营与地方政府的疏漏, 使得这种不合理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 但随着国土资源危机的加剧, 中央政府必定会加大控管力度, 这种逆大势而行的行为定然不会持续太久。另外, 在中国目前现有的经济条件下, 对别墅等高档住宅有消费能力的人群毕竟是少之又少的, 随着市场的饱和, 别墅类项目的市场将进一步缩减, 没有了巨额利润, 地产商也将会自觉终止别墅等小体量建筑类型的开发。一旦小体量建筑的建设数目得以控制, 可以照搬“新中式”风格元素的建筑类型将大为减少。

对“新中式”建筑的过高定位使得“中国式”成为一种时尚, 时尚在中国往往是有钱人表征自己的有效手段, 而对于时尚样式的需求已经远远超出对形式美的考虑;人们对于“新中式”样式的前所未有的关注, 与其说是对于民族精神的探求和对传统形式的理性回归, 毋宁说是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表征, 由此形式承担了对业主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在定位的重大角色。一种形式、风格成为时尚流行元素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这种风格形式与民族精神联系、交织在一起。众所周知, 没有任何一种时尚是可以长盛不衰的, 昨天的“欧陆风”让那些急于表征时尚的人为之欢呼, 随后引领了一股全国范围内的欧陆热潮, 由此引发了现在的视觉疲劳危机。今天当“新中式”成为时尚, 成为有钱人争相追逐的身份标示, 或许在他们的带领下, “中国式”也会成为一种在全国风行的时尚而席卷中国范围内的每一个角落, 一旦这个只有表面文章的“中国式”流行开来, 被比例不当地嫁接到多层、高层等大体量建筑中, 它怎会具有现在在小体量建筑上所表现出的美感。倘若在嫁接的产品中出现了在类似欧陆风格建筑中出现的比例、尺度失调等问题, 人们对于这种画虎不成反类猫的“中国式”建筑形式怎能接受。即使被大众勉为其难地接受, 那么有谁知道这个时尚能够持续多久而不会让人觉得过时。一旦人们对所谓表征自身民族特征的“中国式”的形式产生了厌恶感, 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形式的不满将引发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怀疑, 怀疑之后是民族自信的瓦解。

中国建筑的发展自进入现代时期以来, 已经经历了数种风格形式的变迁, 尽管每次不同风格更替的动因不同, 但没有哪种形式的流行得以久长, 这也反映出了中国的建筑形式、类型还处在不停的探索阶段。目前的“新中式”建筑也同样只是处在研究探讨阶段的中国建筑的阶段性成果, 但是, 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是, 为什么普通大众的住房面临着严重危机时, 没有广泛社会语境与意义的“中式”别墅建筑美学却占据了中国建筑市场话语的中心地位。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国家, 其建筑文化积淀远远不是一系列的符号可以概括的, 真正的“中国式”探讨也不应该局限于形式的牵制。中国传统建筑由于一直处在相对独立的系统中逐步发展, 因此具有区别于其他系统体系下建筑形制与类型的独特性, 中国历朝历代的能工巧匠们运用他们的智慧所创造、完善的建筑体系所能带给我们的不应只是形式的内容, 实际上,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中, 形式往往是在设计的最后阶段才研究的问题。中国当下的建筑师正面临着严峻的住房紧张、城市结构、层次混乱, 怎样转变观念、面向真正的社会现实等问题, 而不是一味的停留在仅被少数人欣赏的趣味的羁绊中, 这是每个建筑师都应该鼓起勇气思考的。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2][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张钦楠, 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4.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4]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5]董豫赣.稀释中式[J].时代建筑, 2006 (3) :27-28.

[6]刘晓都.用“当代性”来思考和制造“中国式”[J].时代建筑, 2006 (3) :32.

[7]朱涛.是“中国式居住”, 还是“中国式投机+犬儒”[J].时代建筑, 2006 (3) :18-19.

[8]朱建平.试图用白话文写就传统——深圳万科第五园设计[J].时代建筑, 2006 (3) :7-8.

【建筑现象】推荐阅读:

特权现象07-17

精神现象07-20

旅游现象05-10

故障现象05-18

插话现象05-20

现象解析05-24

现象对策05-26

虚假现象05-26

现象剖析06-08

恋爱现象06-13

上一篇:新媒介素养教育下一篇:金融成长周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