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城市

2025-01-05

农业城市(精选12篇)

农业城市 篇1

当前,城市农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加快,农业的含义和功能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于是,本文综合一些学者的有关研究,试图对城市农业的概念、发展及主要对策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一、城市农业的概念

城市农业也称之为“都市农业”,目前尚无规范的界定,它是在城市的特定环境条件下,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满足城市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为目标,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的工农业的新的结合,是一种融环境、生态、科技、生产、观赏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1];是既有利于维护生态的良性循环,又能使社会稳定、持续地获得丰富、高质农副产品的产业[2]。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城市农业的功能也不同,如在发达地区或国家,发展城市农业最关注的是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其次才是经济效益[3];而对于落后国家,一方面,城市农业发展处于无序、低效益状态;另一方面,城市农业也承担着重要的提供食物、增加收入、解决就业等经济功能。也有人认为[4],城市农业是城郊农业的高级阶段,是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

总而言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城市农业才开始加速发展,并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农业的功能也逐步发生变化,由开始的侧重于经济效益,向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重,或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并且与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现代农业形式。

二、城市农业发展概况

早在1649年,德国亚琛市城内及其周边生产的鲜活畜禽及鱼类对于城市已是必不可少[5]。1898年,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提出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都是城市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提出了许多人居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现代理论模型,有的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实验,如加利福尼亚州伯克莱的“有机屋”[3]。与此同时,20世纪60年代后期、70年代初期,日本也出现了城市农业一词[6],并有“都市第三空间理论”、“环境农业论”、“稀有性经济财理论”、“新田园城市构想”、“绿色地区论”和“城乡融合系统理论”等六种有影响的城市农业理论的出现[7]。随着城市农业的发展,日本政府还以法律的形式促使城市农业的发展制度化、规范化,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以法规来确认农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促进城市农业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使城市农业不仅能够在工业化、城市化中生存下来,而且还形成了市民农园、农业公园、民宿农庄、观光农业、农村留学、自然休养村等多种样式[7],兼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功能的都市农业。

有报道说,在19世纪的中国,也出现了城市农业[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8],城市农业已逐步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勃海湾等发达地区兴起。在中国,上海是第一个把城市农业列入“九五”到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北京也明确提出了以现代农业作为都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强化这种现代农业的食物供应、生态屏障、科技示范和休闲观光功能;深圳市则对城市农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观光农业、高科技农业、城市绿化美化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实践。目前,许多地方的城市农业已取得明显成效。

三、发展城市农业的主要对策

1. 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城市农业的重要性。

城市农业是城市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可以没有农村,但不可没有农业”[1]。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也会带来负面影响。而城市农业可以构建城市绿色景观,不仅美化城市,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而且还保护生态、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等。城市中的作物等能吸收城市社会经济生活排放的CO2,通过光合作用放出O2,净化城市大气;作物等的枯枝落叶在土壤中变成腐植质,不仅可减少城市垃圾,而且还能提高土壤肥力;植被还能使地表水流速减缓,而且其发达的根系固着土壤,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的作用;城市农业还能增加或保障城市食物供给。因此,必须提高对城市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城市农业的顺利发展。

2. 必须搞好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和设计城市农业。

城市规划应该大胆创新,确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规划时,必须合理规划城市农业用地以及城市农业的类型(内容)。同时,依法流转城市农业用地,建立完整的土地产权体系,提高城市农业的活力。要以综合效率最优为基本原则,协调城市规划中城市农业与非农活动的关系。要建立与城市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城市法规体系,以此来协调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城市农业与非农活动的关系,制定城市农业的项目结构、空间布局和技术规范。

3. 必须加强城市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广义的城市农业技术体系有两类:城市非农业活动适应城市农业需要的技术和城市农业适应城市非农活动需要的技术。前者是指改变、调整城市现行非农活动以服从、服务于城市农业资源利用和功能目标的需要,包括城市规划适应技术、城市建筑适应技术和城市绿化环保适应技术等。后者是指通过对农业的功能目标和资源利用特性的改造,使之适应、服从城市非农活动的功能与资源需要,包括抗污染农业技术、环保型农业技术、休闲型农业技术、绿化及观光型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教育型农业技术和产后加工等配套技术[9]。当前,要充分发挥城市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综合开展城市农业相关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当然,城市农业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且城市间各方面的条件不同,所应采取的城市农业的类型也不同,相应地,所运用的城市农业技术也不同。因此,在城市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还相当滞后的今天,加强、加快研究、开发城市农业技术系统越来越显重要。

参考文献

[1]胡传铃.一个待开发的农业新领域——城市农业[J].江西农业经济,1995,(4):21-22.

[2]孙守勤,王洪翔.现代城市农业发展的分析与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2000,(4):61-63.

[3]檀学文.世界农业[J].城市农业与可持续城市化,2001,(3):21-23.

[4]杨红卫,啜丽敏.关注现代城市农业的新动向[J].山西档案,1999,(6):19-20.

[5]陈孟平.城市农业初论[J].城市问题,2000,(4):10-14.

[6]赵桂芳.日本城市农业、绿地建设与环境[J].现代日本经济,1999,(3):41-48.

[7]董正华,袁卫东.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城市农业[J].战略与管理,1999,(2):55-61.

[8]吕先珍.城市农业前景广阔[J].山西农经,1999,(3):18-24.

[9]周德翼,杨海娟.城市农业发展机制研究[J].农业现代化,2002,(1):65-68.

农业城市 篇2

1休闲农业对于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地处全国中心地带,郑州是中原经济区战略实施的主要城市,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辖12个县(市)、区,其中县1个、县级市5个、区6个。据的统计资料,全市总面积7446.2km2,全市总人口752.1万人。公园个数59个,占地面积1685hm2[6]。经过近的发展,郑州休闲农业不论从规模上和质量上都不断完善和成熟,成为“绿色郑州、生态郑州、科技郑州”城市建设的一种客观需要。探讨在休闲农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不断提高都市休闲农业的“集客力”和“回客力”,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

1.1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需要

休闲农业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在城市内部和近郊的非建设用地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农业,它集农业、工业与商业为一体,带动了城市生态、社会、教育、文化和生活质量的共同进步。河南要真正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实现区域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在城镇化进程中,让区域居民享受到生态经济发展的成果[7]。发挥休闲农业的作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农业的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显得迫切而必要。

1.2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是统筹城乡一体化的需要

在中原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城乡差别始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郑州为例,如图1所示,近年来郑州城乡居民纯收入之比一直是在2.04~2.22,小于全国同类指标3.23。要加快中原经济区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把农业从第一产业拓展到第二、三产业,全方位挖掘现代农业的潜力,将面向广大低收入群体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绿色技术应用结合起来[8],努力实现绿色跨越,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

1.3休闲农业发展是城市建立生态屏障的需要

中原经济区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河南省水资源贫乏,20人均水资源量为397.6m3,是全国平均值的22%,地下水系污染严重,备用水源短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增加森林、保护水资源来实现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净化污染物、节能减排等,建立河道生态景观,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为中原经济区建立生态屏障[9]。这是一项极具战略意义的重要选择。

1.4休闲农业发展是优化旅游环境的需要

河南是旅游资源大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风光绚丽多姿。年郑州接待旅游人数4136.00万人次,小于武汉(6359.99万人次)和南京(5520万人次)的同类指标,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优势尚未充分挖掘。,郑州市市内公园面积2772hm2,人均绿地面积6.28m2,建成区绿地覆盖率34.5%,小于全国平均水平38.2%,绿化率偏低[6]。发展休闲农业,挖掘河南历史文化优势,优化河南生态旅游环境。

2休闲农业缺乏“集客力”的营销原因分析

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的河南,近年来休闲农业发展迅速,但发展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课题组于208月对郑州市的丰乐农庄、樱桃沟等休闲农业园区进行了随机拦截式访问,进行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发现了一系列问题。

2.1经营方式粗放,缺乏丰富的活动设计

休闲农业园区具有文化性、人文性、多变性特征,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为一体。许多经营管理者对此认识不足,主要靠传统行业经验管理,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低、服务意识薄弱、营销理念陈旧,坑害消费者的行为时有发生。如有40%的消费者在休闲旅游过程中常碰到服务质量问题;30.2%的人认为商品部、快餐部、冷饮部等卫生条件差,价格不合理;36%的被调查者对旅游景区的拥挤以及旅游购物的.陷阱反映较为强烈[10]。经营项目雷同,活动单一,是休闲农业缺乏“集客力”的首要原因。

2.2产品缺乏特色,难以适应个性化市场需求

中部具有休闲农业发展明显的区位优势,且历史文化沉淀深厚。但是普遍产品单一,缺乏深度的市场挖掘和创新,难以满足当前多样化和个性化市场需求[11]。课题组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3.3%的被调查者认为产品和服务的特色是否完善决定了休闲消费的质量,对休闲农业产品和服务“感觉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到65%以上,除丰乐农庄、森林公园被认为特色明显外,大多数的景区被认为“缺乏特色”。由于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不足,难以使消费者流连忘返、一来再来。

2.3缺乏要素的全方位注入,营销方式落后

休闲农业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休闲农业更注重其本身的“生态”和“生活”的功能,越来越需要大量的高品质要素如人才、资金、土地、科技和信息等的投入。根据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12],式(1)Y代表休闲农业的产出,A代表技术和信息的投入,K代表土地和资金的投入,L代表劳动的投入。α代表资金和土地的投入的贡献度(弹性系数),β代表劳动投入的贡献度。由于缺乏经验性数据,土地、资金、劳动、技术因素对休闲农业的产出影响多大无法计量。相对于政府主导型的园区,私营休闲农业企业资源浪费严重,营销手段相对落后,是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障碍。

2.4以勤俭为荣的价值观致使休闲消费需求不足

休息日人们往往考虑如何做一些家务,双休日的休闲方式也倾向于单一化[13],看电视、睡觉、看书、打麻将、玩电脑等是人们最常见的模式。调查显示,有61.8%的人选择看电视作为主要的休闲活动,热衷于旅游观光的仅占8%。以勤俭朴素为美德的价值观,视休闲为空虚无聊的象征,而忽视了其净化心灵、振奋精神之功能,抑制了都市农业的休闲消费。

3提升休闲农业“集客力”的营销策略

休闲农业的经营内容宽广而复杂,单一的休闲农场无法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所以寻找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显得急迫而必要。

3.1进行灵活的园区设计,划分不同功能区

一般而言,农场较容易转化为休闲农业,其原因是农场面积较大,收益较低,产品种植过程中所需专业与资金少,可通过增加休闲农业经营种类的多元化,增加景观设计、设施农业、餐厅及住宿项目,进行灵活多样的活动设计,提升休闲农业的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要实现休闲农业园区园艺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将农场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育种培育区,谢绝消费者参观;二是花卉育苗区,欢迎消费者参观;三是展示销售区,向消费者销售特色农产品[14]。

3.2进行时尚创意经营,拓展特色项目

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靠“集客力”与“回客力”。留住客人及让客人回头率增加,其经营深度与广度必须加大,需要不断推出创意经营项目。所以,休闲农业除了自然体验,必须有活动设计。不同园区根据自身资源,运用主题规划的方式(表2),进行创意活动设计,冲淡园区内的淡、旺季之分,提高经营收入。

3.3加大要素注入力度,提高休闲农业层次休闲农业需要相应的团队来经营(表3),做到有规模、有规划、有投入,经营者应具有战略眼光,能跳出休闲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在筹资方面,可将景区的经营权依法有偿出让给国内外企业、组织或个人,促进民间投资[15],减少政府资金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推动休闲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在休闲农业园区注重科技因素的运用,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休闲农业产品服务的科技含量,把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

3.4创造休闲文化意境,提升价值观高度

休闲农业园区以天然风景为主题,林木浓郁、环境宁静,可以振奋精神、缓解疲劳、畅舒胸怀、启发明志。消费项目设计要采用多样化的价值观提升策略。在丰富活动文化内涵、提高消费品位的同时,不断推出新项目、新产品,提升人们形而下的精神需求,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唤起游人的归属感和历史记忆,拉长游客们的滞留时间,唤起人们爱护自然、享受自然的意识[16],刺激休闲消费,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价值观高度。

4结语

城市家庭立体微农业模式的初探 篇3

关键词:立体农业;微农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0-61-02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十分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展城市农业?城市热岛效应、甲醛等室内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等这些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通过合理的措施适当缓解这些问题?怎样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同时解决这两个热点问题?城市热岛效应、甲醛等室内环境污染等可以通过增加种植作物的种类和数量加以适当的缓解,立体农业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扩大种植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农业种植的土地短缺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构建“城市家庭立体微农业”模式,主要从该模式的内涵、发展的意义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1 立体微农业

1.1 立体微农业的内涵 立体农业是指广义的立体农业,指根据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特性及其对外界生长环境要求各异的特点,在同一单位面积的土地或水域等空间,最大限度地实行种植、栽培、养殖等多层次、多级利用的一种综合农业生产方式[1]。

立体农业是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脱颖而出的,不仅可以提升作物的品质、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形成观光休闲式农业[2]。立体农业种植,就是利用日光温室内充足的温度、湿度和养分,结合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分别调制出养分和构成不同的有机质,进行无土栽培。在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再进行保湿、保温、保日晒的“特殊护理”,促其匹配成长、开花结果。

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的栽培模式是在占地面积不变的基础上,不仅可以扩大种植面积,而且利用该模式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及避免病虫害等问题,在城市土地资源日益匮乏、空间利用率有限的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论述的立体栽培模式主要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对作物进行栽培[1]。无土栽培种植有很多优点,主要是:能避免土壤传染的病虫害及连作障碍,缩短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克服土地上连续栽种对植物造成的不利影响,土地残留的农药、重金属等不利因素,可以充分利用水分和养分,产品产量高、品质好、污染少等,达到绿色无公害食品的标准,所以,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对立体农业栽培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的作用[3]。

微农业是最近几年流行的微小型精品农业经营模式,主要体现在其经营规模小、富有创意、时尚、灵活、新鲜、便利和低碳环保等深受人们欢迎的农业形式。微农业是相对于规模的传统农业的微型精品农业,是一种个性化的精品农业,是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现代体验农业[4]。城市微农业还具有休闲美化、生态绿化、科普教育、农产品就业和拓展就业等功能。

立体微农业是以立体农业栽培技术为基础,根据城市家庭等不同的环境条件改善需求,选择适宜的作物,在城市家庭有限的空间资源里(比如客厅、阳台、屋顶等),根据需要最大限度的进行多层次的种植、栽培,是一种适合城市微农业发展的城市农业形式。

1.2 城市家庭立体微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以及大范围内的使用空调等产生了城市热岛效应,联合国环境署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城市屋顶绿化总量达到城市建筑70%时,城市上空二氧化碳的含量将下降80%,夏天的气温将下降5~10℃,城市热岛效应将基本消除[5]。时下流行的阳台种菜也是“微农业”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城市居民对于田园向往和绿色食品需求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自家阳台种菜可以解决部分需求,还可以体验种植的乐趣。城市家庭室内的装修污染,最主要就是甲醛污染,有研究表明目前儿童得白血病的比例升高,最主要的罪魁祸首就是甲醛污染[6],除了应该利用环保材料进行装修减少甲醛的产生量之外,植物去除空气中的甲醛含量也是人们比较认可的方式之一。综合要解决上述问题的共同点就是最大化的在城市家庭的内部和外部种植植物,因此发展城市家庭立体微农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精神享受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城市家庭立体微农业模式就是将立体农业栽培模式应用于“微农业”,即在城市家庭利用屋顶、阳台、室内等居住闲置空间进行种植的家庭“立体微农业”,可以在阳台屋顶种植时令蔬菜,室内养鱼、种植植物和花卉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将家庭种植与景观设计进行有机结合,打造花园式的温馨小家庭。

1.3 發展城市家庭立体微农业的意义 立体微农业是今后城市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城市家庭增加种植面积的最佳途径。在自家的阳台种植一些时令蔬菜,室内种植植物花卉,将农业种植与室内景观设计有机结合,不但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而且还可以吃到真正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家人一起体验当“小农场主”的种植乐趣,进一步发展城市家庭的观光休闲农业。

利用种植和固定载体形体结构设计的多样性、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将植物种植在城市家庭空间的各个结构区域内,不仅可以美化视觉效应,更能够有效改善空间结构的不合理。城市家庭立体微农业模式的构建可以为城市家庭的不同空间结构和不同风格的家庭种植的提供样板,为城市家庭的不合理空间结构的美化等,为“立体微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 城市家庭立体微农业的模式的构建

城市家庭立体微农业的构建主要是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的:首先,是根据城市家庭的环境条件特点,筛选适合家庭种植的具有净化空气和美化效应的作物和花卉品种;第二,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结合家庭装饰工程技术,设计不同作物的固定和安装方式,通过空间的合理配置,以达到“城市参与农业、农业融入城市”的城农结合效应;第三,针对城市家庭的不同空间结构以及不同风格,将现代农业技术与家庭室内装饰工程技术有机结合,扩展农业技术的应用,构建以城市家庭为主体的“立体微农业”模式。

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城市家庭立体微农业的发展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立体栽培载体材料的选择、布局与固定;第二,是栽培基质即营养液是否能够满足作物各阶段的生长需求。立体栽培基质材料的选择、布局与固定主要与现有的工程材料和固定方式有关,可以利用已有的先进材料作为载体材料,固定方式主要通过应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比较难以解决的是能否提供植物或作物生长相适应的营养液。目前,畜禽养殖污染物经过沼气工程处理后产生大量的沼液无法依靠周围的土地进行消纳,沼液的去向也是解决农业环保问题的难点,如果能将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液分析其成分、浓度、元素组成等,与作物的生长必需营养液进行比对,经过配制、元素调节等,将沼液配制成专用营养液。

4 讨论

城市家庭立体微农业的构建为在有限的空间里提高绿色植物的种植面积提供了一个科学方法,对于促进城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具有重大意义。城市家庭立体微农业的发展模式有效的将农业应用和家庭装饰工程技术融合起来,以达到“城中有农、农中有城”的城农结合效应,提供了农业在城市发展的一个新方向[7-8]。

如果利用畜禽养殖场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配制立体微农业的专用营养液,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废物资源,并大大降低无土栽培生产的成本和操作管理难度,提高和改善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达到废弃物综合利用,改善环境,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苗永山.浅析立体农业及其生态优势[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3):124-125.

[2]攀枝花市立体农业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6):145-149.

[3]阳台农业立体栽培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机化研究,2013(1):127-131.

[4]赵根,陈丽萍,韩明丽,等.浅谈城市微农业的功能和意义[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7):123-126.

[5]杨丽英.园林绿化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J].现代园艺,2014(5):173-174.

[6]温力.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3):174-175.

[7]方志权,吴方卫,王威.中国都市农业理论研究若干争议问题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08(8):521-525.

农业电商对城市基因的重构 篇4

今天讲的主题是商业文化和供给侧改革,刚才说供给侧的两端是生产和流通都要改革,农业生产和流通也要改革,如果没有农业的生产和流动的改革,在农村农业这个行业里面很难谈商业文化,我们从一家企业来说,我们在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美菜是做怎么样一件事情呢,比较简单,一端连接着8亿农民和1亿农场,一端连接着中国近千万的餐厅和社区的蔬菜和便利店的采购,没有美菜之前餐厅的老板每天三点钟起来,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酷暑严寒,都要到菜市场买菜,有了美菜之后餐厅老板不再早起了,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把你需要的菜在手机下单,第二天早上我们把他需要的农产品送到他们家里,让客户满意。在生鲜农产品这个领域里面我们开创了随时退换货,不满意可以退还可以换,还可以补,保证满意。这是美菜做的事情,一端是农民一端是餐厅和菜市场的需求,通过餐厅和菜市场服务消费者。

传统的农产品的流通链条从农民辛辛苦苦种的农产品,然后到农村的代办或者经纪人,通过经纪人到了一级批发商,一级批发商拉到北京的新发地这种一级的批发市场,然后通过一级批发市场卖给了二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拉到回龙观的市场,然后给三级批发商,然后到餐厅和果蔬店,然后给消费者,中间这个链条长达三到五天,农产品是生鲜,从地里出来的那一刻起生命在衰减,农产品从地里出来的那一刻就相当于进了救护车,如果整个流通链条是冷链,相当于这个救护车里面有氧气瓶,让你的生命延续,如果没有商品没有办法保证,这是传统的链条,这个链条里面每一层都是商人,每一层都很难讲商业文化,都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每一层都是在流通的环节,都给农产品带来极大的损害和效率的降低,两三毛钱的农产品在城市要两三块钱,其实农村跟城市的差距有如此之遥远吗,没有,河北的农村离北京只有几百公里,山东的聊城很多蔬菜基地离北京也就七八百公里,七八百公里让农民产品的价格有如此大的差距吗,农民辛辛苦苦一年没有什么收入,城市里的商人通过流通环节的流通赚取了足够的利润,而且还没有办法保证品质,对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中国的吃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我自己认为是一个民族的问题。这是过去的农产品的流通链条。

在互联网的经济下,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发展,农业的供给侧改革又是怎样的,回望过去的工业,过去20多年的发展我们认为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投资,因为中国那个时候有低廉的劳改力成本,但是资本比较匮乏,就是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到中国投资,很多外国企业家看到中国赚取高额利润的空间,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很低,这是第一个阶段投资。第二个阶段当中国的工业高速发展,中国制造成了世界的代名词,中国大量的工业商品就需要出口,就需要做外贸,出口成了工业的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当出口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当整个外国企业把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观念理念带到中国来,加上中国的企业在成长,中国的教育和整个社会以及政府的投入,自然而然形成中国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呢,农业应该怎么做,农业的现代化是怎样的,我们认为在互联网的经济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不是投资,中国有很多的资本,有很多的人想投农业,一批一批的企业家,在投资农业的路上都失败了,为什么?因为农产品的流通没有流畅,投资农业之后农产品本身不能像工业商品一样在仓库里,只能成熟之后就要卖掉,没有办法存储,流通环节不成熟农产品就带来大量的损耗。农业的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一定是农产品的现代化的流通,一定是结合互联网的高效流通。当农产品的流通打通之后,一定会有更多的产业进入农业,从去年以及前年国家开放农产品土地流转之后,大量的产业资本,大量的传统实体的人在投资农业,农业的规模化,农业的产业化已经有了明显的趋势。这个趋势日趋明显,在我家乡一个小小的镇里面,一个乡镇里面,就有三家规模超过两三千亩地的农场,每个农场投资超过一千万人民币,整个趋势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去年年底,习总书记在农村工作会议上讲,中国过去十几年讲的扶贫改成了脱贫,扶和脱的差别带来本质性的区别,对农业是一个极大的信号和极大的利好,我认为第二个阶段是投资,当大量的产业资本,当流通高效和现代化了,农业现代化就为期不远。

像我家乡镇上的农场,已经把工业的所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用到农业里去,金融的分期付款,企业管理的现代管理化的手段,在整个农场里面每五百米装了一个摄像头,可以通过手机远程监控桃子的生长情况,整个农场完全现代化,也尝试着无人机喷洒农药等等,农业现代化其实变得不那么遥远,关键是前两个阶段。美菜是饯行第一个阶段的排头兵,到现在美菜不到两年,覆盖了全国20多个城市,今年预计会超过一百亿的收入,这是农业大的浪潮,大的历史的机会给我们。

看一下美菜的模式,我们整个模式相对比较重,我们一端连接餐厅,一端连接农民,我们自己做物流,每天在整个中国的20多个城市有美菜的四千多辆车跑在路上,为餐厅和果蔬站送货,我们有产业团队,我们从农民的大棚到消费者的餐桌只有8个小时,真正足够保证新鲜,我们开始做农产品的可追诉,每个农产品的包装上能追诉到这个农产品是谁种的,是真正可以让农产品更健康,我们整个物流链条是完全自营,是移动互联网的电商模式。

美菜是典型的“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益民”的服务企业,美菜要成功必须有一个企业文化,我们完全靠梦想和文化驱动公司,所有加入美菜的人,我们把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要求是必须要对这个行业很感兴趣,你喜欢,我们认为是第一个阶段,这是我们对每一个人最初的要求,加入美菜之后做这件事情。第二个阶段是热爱,你是否足够热爱农业和农产品这个行业。第三个阶段我们这些人是否有机会把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把农村农业农民的变革作为我们一生的信仰,这是我们每个美菜人始终内心深处坚持的,也是美菜这一年多来飞速发展的核心。

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情况汇报 篇5

构筑邹城农业发展高平台

我市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故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市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万,辖17个镇街、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92个行政村(居)。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6.9亿元,增长17.3%;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9.3亿元,增长24.9%;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达到2760万元。2008年1-6月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7亿元,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2.28亿元,增长30.66%。

一、我市近两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情况

邹城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全市东西最大横距6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5公里,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70%。总人口1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4.77万人。截止2007年底,全市耕地面积94.4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70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20万亩,花生25万亩。全市林地面积达到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3%,经济林面积达到27万亩,干鲜果品年产量达到1.32亿公斤,林业年产值实现7.5亿元。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1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占农牧渔总产值的40%;畜禽饲养总量达1200万头(只),其中奶牛存栏6200头,生猪出栏80.5万头,禽类出栏990.6万羽,兔出栏72.3万只;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7%,较去年上升3个百分点;经济宁市第七批审批的龙头企业3个,规模企业6个。

先后被评为“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市”,“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市”,“山东省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市”;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市,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被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先进单位”。

二、我市农业技术推广及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为加快全市新农村建设,服务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我市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了以农业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以本市农技推广网络为基础,利益共享、分工协作的高效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科技项目带动、农业技术培训、科技特派员 “零距离”对接等形式,有效地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及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一)全面深化与省农科院合作,服务全市农技推广 山东省农科院是我省农业科研机构的排头兵,具有其他农科院所无可比拟的技术、人才优势。多年来,我市一直与农科院有着密切的联系。2007年,我市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同省农科院的合作范围,建立了全面技术合作关系,这也是省农科院在省内与县(市)级建立的首个全面合作关系。市科技局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针对我市农业技术落后、农村经济薄弱的现状,充分挖掘农业资源优势,全面深化了同省农科院的技术合作关系。具体做法是: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农业资源条件及出台的有关优惠政策,以科技顾问、技术合作等形式,吸引省农科院各类专家人才来我市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与科研活动;引进省农科院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为我市农业发展服务;为省农科院专家提供基地、人员,积极争取省农科研承担的各级各类科技项目落地邹城;将专家科研项目所出的新成果在邹城优先进行转化;我市农业技术人员在与农科院专家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吸收-再创新。

1、依托省农科院技术优势,创建高效农业示范基地

近年来,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我市规划建设发展了食用菌、奶牛、大樱桃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带,依托省农科院技术、成果、人才优势,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与服务,并逐步以特定区域为中心,形成了重点产业示范基地。一是以平阳寺、香城、唐村、大束、中心镇为重点,大力发展食用菌高效产业示范基地。该基地在市政府科技顾问、省农科院宫志远研究员等专家的帮助下,引进种植双孢菇、金针菇、鸡腿菇、杏孢菇等食用菌品种10多个,推广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林菌间作、食用菌病虫害研究等新技术20余项,实施科研项目10余项,极大地促进了全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2007年,全市食用菌种植总面积达到560多万平方米,年产鲜菇达到7万多吨,产值7亿多元,带动农户3万余人,并配套建起了大型食用菌加工厂、高标准食用菌研发中心和菌种厂各一处,产业规模、技术层次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二是以邹西平原为重点的小麦垄作高效栽培示范基地。为解决邹西平原一麦一棒单一种植模式效益低的问题,缓解粮经争地的矛盾,从省农科院引进小麦垄作高效节水种植技术,聘请农科院王法宏研究员为市政府科技顾问,大力推广垄作小麦沟底间作越冬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的欢迎。全市现已累计推广26.4万亩,被省农科院列为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核心示范区。三是以看庄、张庄、城前、大束、香城、石墙等镇为重点的无公害干鲜果生产基地。我市把加快大樱桃、长红枣、石榴等干鲜果发展作为一项富民产业来重点扶持,与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刘庆忠、赵红军、孙玉刚等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先后从果树研究所引进果树优良品种和砧木50余个,其中核桃35个,大樱桃10个,蓝莓等5个,大樱桃优良砧木2个;推广大樱桃密植丰产、长红枣优系良种选育、石榴新品种选育、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核桃苗木嫁接等新技术20余项;在省农科院技术支持的帮助下,我市干鲜果产业初见规模,截至到2007年底,邹城市果树总面积共25万亩,年果品总产量1.2亿公斤,其中,大枣10万亩,核桃2.6万亩,大樱桃3万亩。四是以太平、北宿、中心、千泉等镇街为重点,发展万头奶牛养殖基地。省农科院赵新华、柳尧波研究员多次来邹,就奶牛的遗传育种、品种改良、营养保健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安排在我市北宿镇鑫源牧业公司、千泉街道裕恒牧业公司进行推广,促进了我市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此外,我市还是省农科院桑蚕养殖基地、20万亩优质大花生生产基地、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2、依托省农科院项目优势,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立足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坚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利用与省农科院全面合作的关系,积极提供人员、基地等资源条件,将省农科院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争取到邹城来开展实施。先后与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宫志远研究员合作开展了褐色蘑菇新品种选育与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开发、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菌渣生产有机肥技术等项目研究,有效促进了我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承担了省农科院王法宏研究员的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研究,累计发展小麦垄作间作蔬菜30余万亩,垄作菠菜平均亩增收益360元,垄作小麦亩均增产56.4公斤,玉米亩均增产76公斤,同步实现了粮经双增。实施了省花生研究所花生良种快繁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科技项目,引进了花育16、17、22、25号等高产花生新品种,并进行了快繁试验,成为了我市的主栽品种。合作开展了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大樱桃密植丰产、长红枣优系良种选育、石榴新品种选育、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核桃苗木嫁接等科技项目10余项,为我市果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今年上半年,我们又成功将省农科院承担的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成功争取到我市,该项目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投入项目资金950万元,我市将作为核心示范区参与整个项目的开展实施,这必将促进我市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

3、依托省农科院人才优势,开展农业新技术服务与培训

为加快我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市农村经济与农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保障,市政府先后聘请省农科院食用菌种植专家宫志远、花生种植专家王才斌等4名高层次专家为科技顾问,与邹城农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进行对接,定期来邹城进行调研、培训及技术服务。近年来,省农科院专家年均来邹40余人次,解决技术难题200余项,开展技术培训30余场,培训技术骨干400余人次,培训农民群众8000余人次。今年3-4月份,市科技局抓住春耕备播的大好时节,邀请省农科院食用菌专家宫志远研究员、畜牧所武英研究员、成建国研究员、花生所王才斌研究员等就食用菌病虫害管理、生猪春季饲养技术、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等进行了五场大型培训班,培训人次达2000余人。

4、积极承接新技术,实现引进吸收再创新

在与省农科院开展全面技术合作的同时,我市广大农技推广人员,立足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积极配合省农科院专家来邹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及科研活动,引进成熟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并加以创新为我所用,实现了引进吸收再创新。两年来,在与省农科院合作的基础上,我市取得农业科技新成果40余项,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市农技站完成的小麦垄作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获农业厅农牧渔业丰收贰等奖、济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花生新品种引进及安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获济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市林果站已成果选出18个长红枣优系进行复选,石榴和杏两个品种2006年通过省级审定,矮化大樱桃密植丰产栽培在我市已实现较大突破;市畜牧兽医工作站完成的奶牛标准化饲养技术研究与开发、奶牛性别控制精液-X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济宁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成果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市食用菌协会的褐色蘑菇新品种选育与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开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科技厅的技术鉴定,研究筛选利用麦秸、棉籽壳栽培褐色蘑菇的高产配方2个,制订了褐色蘑菇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开发选育适合我地栽培的褐色蘑菇新品种3个,建立无公害标准化褐色蘑菇生产基地和工厂化周年生产栽培褐色蘑菇生产基地各1处,基地年产量达到300吨,工厂化栽培年产量达到100吨,出口创汇300万美元。

(二)我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效及成功因素

通过与省农科院的全面合作,我市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五年来,累计引进示范作物新品种50余个,完成品种对比及筛选试验10余项。筛选出了优质小麦济麦

19、济麦20、济麦21等;引进花育系列新品种5个、丰花系列新品种4个,在香城、城前等地建立良种繁育基地进行稀播快繁,全市花生良种普及率由2000年的63%提高到目前的96%,在地瓜上由省农科院引进了淀粉专用型富贵一号、SL-19,鲜食加工型鲁薯8号等,并在田黄、城前、张庄等地建立了优质地瓜生产基地,每年可为加工企业提供鲜薯15万吨,结束了我市无加工专用型地瓜品种的历史。引进种植双孢菇、金针菇、鸡腿菇、杏孢菇等10多个食用菌品种,食用菌种植总面积达到560多万平方米,年产鲜菇达到7万多吨,产值7亿多元。推广了粮菜垄作、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生物反应堆、农药精准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玉米“一增四改”技术等主推技术50余项,实施“优质强筋小麦高产群体结构与产量构成因素”、“优质强筋小麦保优增产技术途径”、“化控在作物上的应用技术”、“花生安全高效生产技术途径”、“小麦垄作栽培对群体变化动态的影响”、“小麦垄作栽培对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等专题研究30余项,有21个项目获科学技术进步奖励。

我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显著成效与省农科院领导重视、院地双方的共同努力等密不可分。

1、地、院双方领导重视为全面合作成功提供保障 我市历来重视农业科技工作,把农业技术推广放到了实现农业增产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位置。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农业发展与农技推广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科技、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为成员的农技推广领导小组;每年用于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的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财政拿出专门经费用于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并拨出专款购置农业推广设备设施,使我市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省农科院是我省的综合性农业科研部门,对与地方特别是基础条件较好地邹城市合作十分重视,率先与邹城建立了全面技术合作关系。每年安排各类专家到邹城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安排大量科研项目到邹城开展实施,为邹城的农业科技推广与农业发展工作做出了大量的贡献。

2、省农科院雄厚的技术、人才优势是全面合作成功的前提。

省农科院是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省级农业科研单位,规模较大、力量较强、学科较为齐全、贡献和效益十分突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具有十分雄厚的人才及技术力量。

3、我市健全的农技推广体系是全面合作成功的基础。一是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力量充足。全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涉及农业(含水产)、林业、水利、农机、畜牧5个单位,共有工作人员118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5人、中级职称的200人,初级职称的466人。为农技推广与服务提供了充分的人才保障。

二是农业科技投入有保证。我市每年都把农业科技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列支专项经费1000余万元用于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

三是科技推广体系健全。我市市镇两级农技推广机构是全市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市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及各个乡镇都设有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农业技术的快速推广提供了保障。

4、定位准确是全面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省农科院与邹城市分别是农业科技供需双方的供方与需求方,省农科院拥有雄厚的人才、技术、成果资源,需要寻求技术接受基地;我市丰富的农业资源与科技需求需要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

(三)我市现有农技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1、技术合作面有待进一步拓宽。我市在2007年与省农科院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促进了我市垄作小麦、食用菌、大樱桃、奶牛、花生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与我市对农业高技术、新成果的需求相比,我市与省农科院的合作面仍要进一步拓宽。

2、合作形式需要创新

我市与农科院各位专家的合作主要以聘请科技顾问、项目支持等方面的方式来进行的,这种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全面合作的发展需要,需要进一步创新合作方式。

3、农技推广资金不足

资金缺乏是农技推广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对于一些我市急需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很多因为缺乏推广资金而不能引进、推广及成果转化。

二、下步工作建议

1、加强合作、密切联系,全面开展院地合作 继续深化与农科院的全面合作关系,定期召开农科院专家与我市农业技术人员、龙头企业、技术协会、规模种养殖户座谈会,发布农科院最新技术成果,了解我市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密切科技供需双方的联系,促进院、地全面合作关系。我市在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了北宿、大束等镇街为重点的肉鸭养殖加工基地,今年计划发展到出栏600万只以上,以看庄、峄山、中心、香城、太平等镇为主的特色大陆瓜菜基地,计划发展瓜菜面积5万亩以上,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推广方面有着较大的需求,下一步,应创造条件,加强双方在该领域更深的合作。

2、创新合作形式,确保合作效果

为确保技术合作效果,要创新技术合作形式,如让农科院专家与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业基地、协会结成利益共同体,以技术入股参与分红,既提高了专家的积极性,以确保了技术合作效果。

区域农业工业城市化知识专题复习 篇6

【命题预测】

1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以中西部农业地域发展、东部高效农业基地建設为背景,考查农业发展条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策略。

2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考查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及方向等。

3以某一区域地理特征为背景,考查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生产特点、存在问题及国土整治的相关措施。

4结合图表资料考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及相互关系。

5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考查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6结合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考查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

【重点剖析】

【方法指导】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农业区域开发问题的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其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条件,对优势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在开发和改造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三、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典例分析】

例1《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成功实施五年以后,国家又制定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据此回答(1)~(3)题。

(1)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①自然条件好②生产规模小③产业化基础强④劳动力数量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确定优势农产品区域的布局,既要考虑自然条件,又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一般选在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化基础好的地区。因此本题答案为A。

(2)以下地区与优势农产品相一致的是()

A.成都平原——苹果、油菜、柑橘

B.南疆地区——棉花、水稻、大豆

C.渭河平原——小麦、玉米、柑橘

D.海南岛——天然橡胶、甘蔗、出口水产品

解析:苹果为暖温带水果,不会在成都平原分布;南疆地区水资源短缺,不宜发展水稻种植业;柑橘为亚热带水果,不宜种植在渭河平原。本题答案为D。

(3)国家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重大意义有()

①是解决我国粮食短缺的唯一选择②是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重大举措③是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客观要求④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手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国家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既能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又能保障农产品的基本供应。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但不是唯一的选择。本题答案为D。

例2读右图,回答(4)~(5)题。

(4)我国东北平原与同纬度的德国南部地区相比,小麦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A.土壤肥沃

B.灌溉水源充足

c.光热条件好

D.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解析:德国南部地区为高原,南部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条件好、灌溉水源充足。与我国东北平原相比,该地区地域相对狭小、人口稠密,不利于大型机械耕作。本题答案为D。

(5)与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相比,北德平原小麦种植区分布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A.土壤肥沃,多冻土

B.类似三江平原,沼泽多

C.日照时间短,热量少

D.以水稻种植为主

解析:北德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贫瘠;夏季温和,冬季阴冷,日照时间短,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本题答案为c。

例3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如右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②阶段I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③该国可能属于发达国家④阶段Ⅱ中,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解析: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化与工业化在阶段Ⅲ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阶段Ⅱ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I快。本题答案为c。

(7)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①资金密集型产业

②技术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解析:进入逆城市化阶段后,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明显增大。本题答案为D。

例4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8)~(10)题。

(8)下列关于四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季风水田农业

B.B地是我国著名的商品棉产区

C.C地是我国著名的糖料作物产区

D.D地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

解析:A地为东北地区,B地为珠三角地区,c地为四川盆地,D地为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为我国著名的糖料作物产区,因此本题答案为c。

(9)下列关于四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要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B地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农业

C.C地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D.D地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解析:珠三角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农业。因此本题答案为B。

(10)图中四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与其主要限制性条件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A-热量条件②B-土壤条件⑧c-光照条件④D-水源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农业银行城市业务经营转型研究 篇7

一、大力发展城市业务的必然性

(一) 城市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和主旋律

自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 以工业化为主要动力的城市化逐渐遍及全球, 新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向城市区域聚集。城市经济显现出强大的规模经济、区位经济效益和外部经济,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增长极。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 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 世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使城市经济日益发展壮大。中国的城市化率 (即城市人口与全国总人口占比) 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1998年的33.35%, 在20年间, 平均每年提高0.77个百分点。1998年以后, 到2008年, 全国的总人口从12.47亿增加到了13.28亿, 在此期间, 城市的人口增加了1.9059亿, 城市化率从33.35%提高到45.7%。

单位:万人

注:1.1982年以前数据为户籍统计数;1982-1989年数据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有所调整;

1990-2000年数据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调整;

2001-2004年和2006年数据为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数;

2005年数据根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 (下表同) 。

2.总人口和按性别分人口中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 按城乡分人口中现役军人计入城镇人口。

3.本表各年人口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

注: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在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的发展成本与城市的规模呈反比, 但效益却与城市的规模呈正比, 也就是说, 城市的效率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提高的。当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时, 只要这种规模报酬递增带来的好处没有穷尽, 那么企业就会不断地扩张生产, 以便从平均成本的不断下降中获益。通过以城市发展为中心, 把相关的各类产业的优势集中起来, 能够实现不同收益特点的产业间互补, 达到生产的规模经济和效率提高, 产业聚集就与城市扩张结合在一起, 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 城市已成为当今国内银行业竞争的主战场

自金融产生之初, 城市就是金融市场活动的主要场所, 城市繁荣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交易、结算和资金需求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又为金融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需求。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金融资源加速向城市聚集,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乡金融业务盈利和风险水平的差异导致金融资源加速向城市聚集。城乡金融资源分布差距极其悬殊。1978年,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三十年过去, 到了2008年,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4760.62元,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0.76元注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由2.57倍增加到3.31倍, 这一数据表明了在城市化进程中, 金融资源向城市进一步集中的趋势。充分反映了城市这一市场领域对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战略意义。

银行机构迅速增加, 城乡差别急剧扩大。纵观中国的金融体制的改革是城市先于农村, 城市金融改国内革启动相对较早, 力度相对较大, 步子相对较快。目前, 城市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 正在推进公司治理改革, 初步开始实施经营企业化, 管理集约化, 业务垂直化, 机构扁平化。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 农村金融基本还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置机构, 业务单一, 管理粗放, 风险突出, 改革滞后, 基本上落后10年左右, 有的地区甚至更长。

资金投入水平有差异。2005年末, 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为56.3%, 全国为69.02%, 县以下比全国低12.72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人均贷款余额不足5, 000元, 城市人均贷款余额超过50, 000元, 差额10倍多;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年均增长率为9.72%, 全国为15.66%, 相差5.94个百分点。

网点覆盖程度有差异。2005年末, 全国银行业机构网点约17.5万个, 平均每万人1.34个;而其中农村银行网点仅为2.7万个, 平均每万人0.36个。全国平均每万人金融服务人数城市为43人, 县及县以下为11人。

业务发展水平有差异。全国城市金融创新较快, 业务品种相对丰富, 银行卡, 电子银行, 代客理财, 衍生产品, 资产证券化等新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 基本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而目前农村金融只能提供基本的存、贷、汇“老三样”服务, 农村金融创新能力不足, 业务品种缺乏, 服务方式单一, 结算手段落后, 难以满足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风险程度有差异。一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普遍不高, 2005年末整体比城市金融机构高20多个百分点;二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三是农村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严重, 案件数量普遍高于城市, 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数量就占整个银行业的一半以上。

从业人员素质有差异。城市金融机构员工的学历普遍较高, 年龄相对较轻, 整体素质较好。而农村金融机构员工文化程度低, 高素质人才匮乏, 年轻员工占比低, 年龄趋于老化, 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和队伍素质问题日渐突出。其中,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员工大学学历占比不到1%, 平均年龄接近40岁。

内控管理水平有差异。城市金融机构基本建立了公司治理架构, 内控制度相对健全, 经营机制比较灵活, 具有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 IT覆盖率基本达到100%;全部实行了贷款5级分类, 部分大银行已经开始12级分类。农村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普遍存在缺陷, 内部控制薄弱, 经营机制不灵活, 电子化覆盖率较低。

经营发展环境有差异。一是竞争环境不平衡。城市金融的整体发展水平较高, 金融机构之间主要是服务水平和质量的竞争;农村金融一般是低水平竞争, 且恶性竞争比较严重。二是信用环境不平衡。城市的征信体系已开始建立, 理性消费群体初步形成, 信用环境相对较好;农村尚未建立征信体系, 逃废债现象严重, 执法环境差, 信用环境建设落后。三是行政干预情况不平衡。城市金融主要以“条条”管理为主, 行政干预较弱;农村金融主要按照行政区划设置, 行政干预比较严重, 在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下, 已经发现由于行政干预造成潜在风险的状况。

在这样城市业务的巨大诱惑下, 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强了对城市机构网点的布局, 国内城市银行机构数量迅速扩大, 商业银行在城市业务发展上竞争空前激烈。

二、农业银行目前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995年, 农业银行开始向城市业务进军, 凭借着联接城乡, 贯通国际的系统优势, 农行的城市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县域市场中牢牢占据了主导优势, 大中城市业务也有了较大发展, 争取到了一定市场份额。但是基于历史沿革、体制机制和客户基础、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 农业银行的城市业务在同业竞争中始终不占主导地位。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 市场定位不准确, 竞争优势不明显

农业银行由于拓展城市业务起步较晚, 在核心区域、核心客户和重点业务领域的基础薄弱。对市场、客户研究不足, 在市场细分进入、客户分层管理方面缺乏主动筛选和动态调整机制。未采取差异化的市场竞争策略, 难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二) 客户质量不高、发展基础薄弱

由于进入大中城市时机较晚, 改革进程落后。农业银行在大中城市的优质客户资源匮乏, 高端客户中, 一般合作关系多, 紧密合作关系少;单纯贷款合作多, 多元深层次合作少;“散、小、差”客户居多, 中小客户占比超过80%, 按照“二八原则”来看, 为银行带来80%利润的客户占比大大低于同业平均水平。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稳定的高素质、高回报的客户群体。难以支撑城市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 收入结构不合理, 中间业务差距明显

近年来, 农业银行中间业务有了较快发展, 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间业务产品体系, 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但是横向与同业相比差距很大, 综合竞争力下降态势趋于明显。2009年上半年, 全国农业银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97亿元, 在工、农、中、建四大行中占比仅为18.6%。同时, 农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结构中, 对投行业务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业务研究投入不足。2008年全国农业银行的投行、个人理财、电子银行、资产托管、财务顾问等新兴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5.82%。

(四) 业务流程复杂, 网点布局不合理, 电子机具设备普及率较低

与先进同业相比, 农业银行临柜业务的相关制度政策存在时滞性;现有业务凭证设置复杂, 种类繁多。如客户办理借记卡开卡并开通网银业务, 需要多次签名和填写身份证信息;现有临柜业务系统功能设置识别能力弱, 办理业务需人工频繁授权效率低。在网点规划布局方面, 农业银行的营业网点60%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区域, 而正常营业的城市城区网点仅相当于工行的45%, 且布局规划不合理, 建在新建高档社区的网点仅为少数。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分销渠道尚未与物理网点渠道形成营销合力。电子机具设备老化, 功能不够完善。

三、围绕价值创造推进农业银行城市业务转型的政策建议

通过加快农业银行城市业务战略转型, 通过高回报的城市业务, 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促使农业银行主要经营指标进入国内银行前列, 达到同业先进水平, 吸引战略投资者的关注, 为农业银行择机上市奠定基础。农业银行的“3510”发展战略, 确立了全能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方向, 要求将农业银行打造成为立足本土、覆盖城乡、全球运作的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针对严峻的市场竞争态势, 农业银行于2010年初提出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加快重点城市行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表明了农业银行重点优先发展城市业务的思路和方向。

(一) 加快城市业务营销转型, 完善营销激励机制

首先, 认真贯彻执行完善分层营销体系。按照对公业务上移、个人业务下沉的原则, 切实抓好城市行的客户营销体系分工。具体来说就是要淡化城市行前台部门的管理职能, 大力开展“总对总”的直接营销, 打破在高端客户营销中的“不对等”障碍, 真正能够实现快速介入, 有效营销的目标。其次, 形成以专业理财或金融超市、精品骨干网点和一般网点等三类物理营业机构为框架的个人业务营销模式, 深挖高端客户潜力, 切实改变与高端客户、重点客户浅层次合作的关系。再次, 要完善联动营销机制。在落实好客户分层次营销体系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健全客户分层营销维护模式和责任机制, 明确上、下级之间、管理部门和营销前台之间的客户管理关系。真正形成上下联动、立体营销维护的良好机制。针对重点客户和潜在目标客户, 要建立营销预案, 形成对客户的“一揽子”产品推介和业务营销方案, 包括优惠和增值方案, 促使城市业务的客户营销从“单一化”向“集成化”、“多元化”转变。最后, 还要进一步完善上下级之间、主办与协办之间的利益分成机制。按照营销和日常维护的贡献, 以及承担的营销成本多少明确各参与营销部门的利益分成。按照业务分类制定侧重点各不相同的绩效考核激励政策, 针对前台营销部门, 加大对营销成果的考核力度, 对于日常办理会计结算以及简单日常维护的后台, 则侧重于考核会计结算质量的完成情况。

(二) 加快城市业务流程转型, 推动网点经营转型

为适应城市金融业务高度竞争的特点, 推行和逐步建立城市行机构扁平化、前台业务精细化、中后台业务集中化的组织架构。推进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主线的业务和管理流程改造, 实现由“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彻底转变。一是要进一步优化现有网点布局, 对于低效网点要加快搬迁或是改造力度;在新网点选址建设方面要引入科学定量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 杜绝在网点选址方面的随意性, 提高新建网点投入产出率。将城区行的管理职能上收, 使城区经营行能专注于业务营销, 提高市场拓展效率。二是要切实加快网点转型, 加快城市行网点优化布局, 按照“网点分类、功能分区、业务分流、服务分层、产品分销”的要求, 进一步加大网点综合改造力度, 努力实现高柜业务简单化、复杂业务专业化、大堂经理角色化。高低柜分离, 高柜业务以简单快捷为特点, 办理标准化存取款业务;高附加值业务如理财、外汇、个人生产经营消费贷款等由低柜、专柜或是理财区办理;大堂经理扮演大堂营销的角色, 将物理网点的大堂打造成为农业银行客户分层服务、分销产品的前沿阵地。加快推广使用农行客户管理系统, 优化排队服务功能, 对高、中、低端客户实行差别的流程设计, 实现对不同层次客户的第一时间识别分流引导, 在城区行实行大客户营销上收支行统一进行, 针对不同层次客户形成行领导、客户部、网点三级联动营销。三是加大对电子银行及自助机具的投入力度, 进一步发挥物理网点与虚拟银行的协同效应, 减少柜台业务量压力, 推动客户和业务的分流, 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去银行业务经营快速发展与网点人员紧张的矛盾。四是建设集中作业中心、现金管理中心、集中运行清算中心按照前后台业务分离、后台集中管理的思路对现有城市业务流程进行整合, 彻底改变原有传统的业务处理方法, 改造业务流程, 提高业务运作效率。

(三) 加快城市业务管理转型, 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优先发展城市业务, 就要尽量向城市行机构倾斜各种资源要素, 形成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支撑和载体。首先, 对于商业竞争激烈的重点城市行, 实行战略资源的穿透式配置, 将产品优化, 制度创新, 授权管理等试点工作优先在重点城市行进行, 以提高重点城市行的综合竞争力, 对全行经营管理发挥出城市业务应有的先导和辐射作用。确保重点城市行在短时间内实现“横向进位, 纵向提升”的总体要求, 在三年内改变总体相对落后的局面, 实现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在四大行排名的跃升、确保存款、贷款、中间业务收入和利润贡献度逐年提高, 达到同业平均水平。其次, 要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 把业务骨干优先配置到前台业务部门。建立健全以经营管理岗位与专业记住岗位为内容的双通道, 分阶段、分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员工培训, 并与网点优质文明标准服务导入相结合, 推行全行网点服务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体现和为农业银行创造价值的统一。再次, 在坚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加快推进业务发展。加强对宏观政策、经济形势、市场变化的研究和预判, 调整优化行业结构、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坚持贷款准入条件, 提高风险定价水平, 强化客户风险全程管理, 规范业务运作, 提高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管控能力, 及时化解风险事件, 减少贷款损失。加强贷款分类、及时揭示风险, 足额计提各项风险拨备, 增强化解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8

[2]熊继洲楼铭铭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李志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4]尹优平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永城市:着力发展现代农业 篇8

一、永城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根据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永城市应结合当地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1.加强工农结合。发展工业应充分考虑如何与现代农业兼容并蓄。依据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化,势必与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相互联动的依存关系。现代农业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市场,新型工业化为现代农业提供技术、信息、装备支撑和财力支持。

2.注重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近年来,永城市农业发展呈现出较好态势,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努力实现由初级产品向深加工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强品牌转变,由市场供应向社区和超市对接转变。

3.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产业。随着永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扩展对耕地的侵占不断扩大。因此,未来要立足于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二、加快永城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促进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未来,永城市要抓住国家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同时,还要切实保证本级财政投入,吸引信贷投入,鼓励农户、企业投入,拓宽农业发展资金来源,吸引民营资本、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促进农业投入稳定增长,保障农业资金需求。

2.积极扶持农民组织,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要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活动,力争利用三到五年时间使全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上规范健康发展之路。二是要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涵盖范围更广,支持力度更大的政策措施,在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在贷款方面给予优惠。三是要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自建基地,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完整农业产业化链条。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一是要着力抓好中低产田改造,重点围绕农田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用于设施农业、节水灌溉、道路、林网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造中低产田。二是要大力推进生态设施建设,以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积极拓展省内外市场需求,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是促进生产、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农商对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方式,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促进农产品增值。

农业城市 篇9

关键词: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新进展

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是白城市属农业科研单位, 承担着吉林省西部半干旱生态类型区农业科研任务。多年来始终坚持“以科研工作为中心, 一切工作服务于科研, 一切工作服从于科研”宗旨, 按照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总体目标和农业科研面向经济建设、面向农业生产的方针, 依靠科研求得自身的社会存在价值和稳定发展。

1 吉林省燕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技合作成果

白城市农业科学院于1999年开始与加拿大开展中·加燕麦合作育种及产业化开发国际合作项目, 该项目已经取得丰硕成果, 并且合作成果不断扩大。加拿大著名燕麦专家布罗斯博士、周坚强博士、丁克博士、严威凯博士多次来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进行关于燕麦育种、深加工利用、分子生物学育种和GGE双标图统计分析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为发展吉林省燕麦生产及产业化加工利用做出突出贡献。

经过学习培训及进行有关的学术和科技交流活动, 使白城市的科技人员对燕麦的育种、栽培和加工技术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促进了该院燕麦研究工作的开展, 填补了吉林省无燕麦育种和相关技术研究的空白, 为吉林省燕麦育种工作向国际前沿靠近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持。在加强示范推广试验研究的同时, 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还加大了燕麦加工技术研究力度, 对燕麦的营养和保健功能进行了有效利用和产品开发, 成功地研制出集营养和保健功能于一身的主食佳品“燕麦米”, 并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同时注册了“鹤龙汇”商标。由于该产品具有口感独特、麦香浓郁、营养保健和防病治病功能等特点, 在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上被评为吉林省名牌产品, 倍受各地商家和广大消费者青睐, 被誉之为“新型营养主食, 时尚保健佳品”。综合加工利用的主要产品有燕麦米、燕麦片、燕麦饼干、燕麦奶粉、燕麦冰淇淋、燕麦啤酒等;在医药、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等领域都有许多新产品有待进一步研发。

白城—挪威燕麦饮品中外合资项目落户白城工业园区。“白城—挪威燕麦系列饮料中外合资项目”是以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燕麦生产技术为依托, 由香港金福企业集团控股投资, 引进挪威、荷兰国际先进的燕麦饮料生产技术, 在白城市工业园区投资兴建的“引智、引资”招商项目。利用该技术生产的燕麦饮料除具有燕麦本身所具有的保健功能以外, 不含任何添加剂和胆固醇, 利用食品基微生物进行天然发酵, 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利用, 适合于东亚乳糖酶缺乏的人群, 是牛奶和豆浆的最佳替代品。该项目的成功合作, 体现了投入资金、原料生产和加工技术的有机融合, 实现了国内国外专家技术成果的对等合作。这是白城市工业园区引进的第1个中外合资合作项目。

2 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的国际合作项目

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向日葵专业研究所, 仪器设备较先进, 技术力量强, 一直是全国向日葵研究课题的主持单位。承担着国家农业部、省、市向日葵育种、应用基础、抗性鉴定、栽培施肥技术等研究项目。

2003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与塞尔维亚诺维萨特大田和蔬菜作物研究所合作成立了中国·塞尔维亚向日葵育种合作研究中心, 合作从事向日葵品种资源研究与利用、向日葵生物育种、向日葵抗病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新成果示范推广等。合作育种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优质抗病高油杂交种NC208已经大面积推广应用。塞尔维亚著名向日葵育种家斯格利奇博士、拉甘娜博士等专家多次来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讲学并开展合作育种研究工作, 在向日葵抗病育种、向日葵列当防治技术、向日葵花药培养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推动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向日葵科研工作快速发展。

3 开展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几点经验

3.1 实现专家学者互访, 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

通过参加或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不定期互派人员互访, 定期进行信息互通交流, 使双方有关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经常邀请国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吉林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科技项目, 邀请在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著名专家来讲学或者开展合作研究工作, 真正起到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推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作用。考察交流给科技人员提供了难得的与国际知名学者面对面的接触机会, 可以使科技人员了解其他国家在这些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 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成果, 避免走弯路, 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1]。

3.2 选派专业人员出国进修学习, 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科研工作的根本, 离开了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 科研工作及合作交流都无从谈起, 因此在国际科技合作交流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才培养。拥有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是成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前提, 否则, 合作交流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应该努力提高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外语水平, 这直接影响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效果。应当选拔综合素质优秀、爱岗敬业、具有培养潜力的科研人员, 针对重点学科领域, 赴该学科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国家有关院校或科研院所进行培训或进修, 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要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 有所突破, 有所创新,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要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 调动其积极性, 激发其创造力, 使其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2]。

3.3 争取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提供的科技援助项目

争取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以及一些发达国家提供的国际援助项目, 结合地区、单位的工作实际, 因地制宜, 真正做到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加大项目的后续工作力度, 决不能虎头蛇尾[3]。在欧共体援助的吉林省玉米向日葵开发项目执行期间, 欧共体国家选派专家来华进行技术援助, 传授先进农业技术, 缩短了吉林省农业与欧洲国家的差距。单位派出20人 (次) 赴欧共体国家进修学习, 派出人员学成回国后, 将在国外学到的先进技术应用于科研工作, 很快提高了吉林省农业科技水平。同时欧共体援助了一批现代化仪器设备, 提高了项目执行单位的科研设备水平。由于该援助项目的实施, 使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研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

3.4 鼓励外国优秀企业、公司直接投资, 鼓励创办科技型企业

通过外国优秀企业、公司直接投资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或者中外合资办公司, 可以从中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 加强高科技领域的交流, 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开创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新领域。鼓励企学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形成科技创新与科技产业化的良性互动。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 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培育一批有技术或资源特色、竞争力强、融资性好的科技型企业。激励企业与科研主体创业积极性, 扶持企学研结合型技术创新项目, 促进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

3.5 对国际合作项目做好跟踪服务

对于已有初步意向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应立即组织力量, 搞好项目建议书, 并与对方进行认真的磋商, 争取促成友好合作。积极利用参加国际研讨会、培训班等机会向国外专家或组织介绍吉林省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所取得的成绩, 不断巩固合作成果, 拓展合作领域。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在实践中继续积累新经验, 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目前国际合作呈现出纯援助性项目减少、互利性项目增加的发展趋势, 非政府间协议项目如“自由申请项目”、“所际合作项目”等呈上升趋势。今后不仅要重视政府间双边和多边合作, 重视与联合国有关组织和国际研究机构的合作, 而且要重视民间的合作。掌握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对外资助的主要领域以及主要项目, 通过多种合作方式, 如引进技术、引进智力、互派专家讲学、合作研究与共同开发, 举办双边或多边学术讨论会、交换动植物遗传资源及信息资料等, 寻求更多的合作方式, 确立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格局[4]。

3.6 把国际科技合作成果纳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加大国际合作成果推广工作力度, 真正做到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从目前一些国际科技合作成果推广现状看, 许多项目成果推广转化的效果不理想。当今世界科技产业日益向国际化、系列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这样才能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合作项目执行中, 鼓励科研人员直接参与成果推广工作, 努力实现科研、推广、示范、生产一条龙, 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力度, 形成一定规模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雪, 蒋昌顺.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区域发展战略研究[J].热带农业工程, 2011, 35 (5) :65-67.

[2]唐弼, 蒋昌顺, 鄢小宁.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项目评价体系初探[J].热带农业工程, 2011, 35 (4) :87-90.

[3]王富有, 孙好勤, 张慧坚.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3) :349-353.

浅析城市电视台农业节目如何突围 篇10

一、城市台农业节目的现状

1. 城市台农业节目的优势

(1) 节目内容本土化, 针对性强。

城市台农业节目选题范围大都取材于本地区, 特种养殖、种植、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等都是报道的内容之一, 在选材上更贴近当地老百姓, 从心里上来说更有接近性, 老乡们也更愿意看到周围身边的报道对象, 也更希望了解到本地政府的农业政策和对农业的利好信息。

(2) 节目就地取材, 制作迅速及时。

城市农业节目采访拍摄周期相对较短, 活动半径小, 往返迅速, 短平快的特征明显, 节目拍摄结束后可能很快就能在电视上播出, 所以时效性相对较强。

2. 城市台农业节目存在的问题

(1) 内容定位不准。农业电视节目作为关注“三农”、服务“三农”的电视媒介, 其内容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电视媒体对“三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一些农业电视节 (栏) 目缺乏对“三农”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农村受众的深入了解, 在节目分类、栏目设置、内容选择和节目包装等方面, 没有切合农民生产、生活规律以及心理、习惯的需求, 许多节目实用性不强、指导性不力、针对性不够, 致使许多有效信息大为缩水甚至成为无用信息, 造成节目平台资源的浪费。在进行选题策划、组织拍摄过程中, 思路狭隘, 想法单一, 或者板起面孔说教, 生硬灌输;或者过分关注生产问题, 对于农民的“生活”问题以及其他问题缺乏关注。即便是农业技术类节目, 也不够深入浅出, 农民难以理解接受。

(2) 传播渠道偏窄。长期以来, 农村广播电视收入低, 投入少, 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薄弱, 发射台、转播台设备陈旧老化、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不少农村地区普遍采用模拟无线的电视覆盖方式, 传送的节目套数有限, 市级电视台的节目只能通过有线传输, 农业节目无法在乡村落地, 农民朋友想看的节目看不到, 限制了农业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

(3) 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在电视媒体内部的各种考评机制和执行的考评标准中, 农业电视频道和栏目与都市频道、影视频道以及娱乐节目同台竞技, 争夺受众, 无疑处于尴尬境地, 时刻面临“末位淘汰”的威胁。而更让人担忧的是, 在现行的收视调查规则下, 农业电视频道和栏目大多排名靠后, 直接影响台内经费的划拨, 更对广告创收带来巨大影响。广告创收的困难直接影响到农业电视频道和栏目日常节目生产运营, 农业节目设置、编排和播出时段正在萎缩, 有的地方干脆停办, 影响到频道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城市台农业节目如何实现突围

1. 城市农业节目的定位

农业节目如果失去了农民群众的需要和支持, 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本。农业电视节目应开展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 要接地气, 为农民朋友提供想看、爱看的节目;播出时间应符合农民群众的作息规律, 重要的信息和节目尽量安排在黄金收视时段播出, 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安排日播、隔日播或重播, 以使播出的信息最大可能地被有效利用。电视语言力求简朴化、平民化;节目内容要实用, 节目形式要朴实。总之, 要把农业节目真正办到农民兄弟的心坎上, 办到农民群众的乡间地头, 要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做农民之所做, 使农业电视节目真正具有“农”字特色, 成为广大农民朋友的贴心人。

主持人是节目的引导者, 观众对节目有没有兴趣, 除节目本身的定位、内容、形式等因素外, 主持人的形象、语言、主持风格至关重要。我们时常看到一些农业节目主持人用都市化的形式表现乡土化的内容, 用生冷的复述介绍农业科普知识, 让农民朋友感到疏远、陌生。

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乡约》, 是一档定位“乡土情怀, 精彩人生”的人物访谈节目, 该栏目主持人肖东坡被观众亲切地称为“第一中国农民之友”, 他以淳朴憨厚的“农村后生”形象, 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语言, 轻松自如、随和机敏的主持风格, 与现场内外观众产生强烈的互动, 使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主持《乡约》这档栏目, 置身田间地头、炕头小院、河边山脚的“原生态”环境, 这正体现了节目主持人对农民兄弟真诚的尊重和认同, 对乡亲们真正的理解和沟通。又如湖南卫视《乡村发现》衣着朴实面对农民、常用“感觉怎么样”口头禅的主持人李兵、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满怀垄上情, 深入垄上行”的主持人王凯, 其丰富多样又独具个性的主持风格, 为栏目增加了人文色彩和理性光辉, 成为农民群众喜爱的“乡土明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单纯的农业节目已经无法满足农民观众的需求。因此, 将纯粹的农业节目向关注“三农”、服务“三农”的方向延伸, 便成为电视人的必然选择。

湖北荆州是江汉平原的重镇, 也是农业大市。2002年, 荆州电视台从关注“三农”、服务“三农”的实际出发, 开办了一档“三农”类服务节目《垄上行》。该节目秉承“满怀垄上情、深入垄上行、反映垄上事、服务垄上人”的栏目宗旨, 设立了若干子栏目, 其中, “王凯热线”专门解答农民朋友提出的各种问题;“十里八乡”主要反映风土人情、乡村风貌, 推荐致富典型;“庄稼医院”以服务农事为主, 主要提供各种农业科技服务;“维权时刻”通过法律手段, 帮助农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活动”除了向农民工提供各种服务之外, 还有科技、文化、医疗“三下乡”等大型电视直播活动。

《垄上行》节目从创办伊始, 便关注“三农”、贴近“三农”、服务“三农”, 从而赢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信任。该节目开播以来, 成为江汉平原喝彩声最高、农民最买账的节目。据AC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 《垄上行》节目在城市的收视率达到7%, 而在农村则高达41%。2006年, 《垄上行》获得“中国原创电视栏目20佳”, 成为全国地级电视台唯一上榜的栏目。

2. 整合资源, 拓展内容

农民看电视, 不仅仅是获取信息, 也是一种娱乐和消遣的方式。农村受众文化程度较低, 对节目中生动、有趣的内容比较容易接收, 他们喜欢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影视剧、地方特色戏曲以及家长里短的故事等。因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个性化的语言或者方言, 在节目中设计小插曲, 强化节目的戏剧性;提倡农民朋友参与互动的节目形式, 充分尊重农民的乡土情感, 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接收到新知识、新文化、道德新风尚。

调查发现, 在农村, 信息、技术的传播主要还是靠人际传播实现, 人们对当地的村干部、农技人员和致富带头人的信任度较高。农业电视节目特别是农业科技节目要与当地农科院、农技专家合作, 让他们现场示范讲解, 这样既能增强传播效果, 又能取得实效、降低制作成本。做好农业电视节目, 离不开专家队伍的支持。

面对节目社会化程度提高的背景, 农业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应该把目光转向更广阔的领域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走产业化之路, 由单纯的农业电视节目衍生出更多的节目制作机构、农业期刊、农资销售企业、培训机构、农业服务中心等, 把节目制作成书籍、杂志或者社教、专题、文艺、影视、科普等多种形式的VCD或DVD音像制品出版发行, 使节目增值, 在扩大传播效果的同时促进创收。

3. 增强服务性、互动性和干预性, 是农业类电视节目实现突围、走向强势品牌节目的必由之路。

有关机构研究表明, 由于电视是农村的主要信息来源, 所以, 农民不仅比城市居民收看电视的时间长, 而且对电视的信任度更高。据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调查, 不论经济发达地区, 还是欠发达地区, 农民最需要的信息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国家政策, 法律、法规等;二是新技术、新产品;三是供求信息, 包括农产品价格、销路等;四是科技知识, 包括科学文化常识、教育、卫生、健康等。

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针对“三农”的实际需要, 不断强化节目的服务性。“王凯热线”就是以《垄上行》节目主持人王凯的名字命名的栏目, 专门用于24小时接听回答农民观众的问题。这种心贴心的服务, 使《垄上行》栏目受到越来越多农民观众的欢迎。

受众与电视节目的互动不仅仅是交流与沟通, 更是一种及时的反馈。尽可能多地让电视观众参与到节目当中, 并尽量地使观众获得节目内容参与的主动权, 以便使电视节目产生最大的影响。《垄上行》节目自开办以来, 通过举办各种大型的电视直播活动, 使成千上万的农民朋友参与进来。这种媒体与观众的互动性, 极大地提升了《垄上行》节目的影响力, 也为其他电视台办好农业类电视节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某种意义上说, 舆论监督就是对社会的一种干预。这种干预不仅是新闻节目的属性, 也是农业类电视节目的责任。《垄上行》节目通过法律手段, 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从而不断提升农业类节目的影响力。

4. 新媒体融合, 增加播出手段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受众群, 同时也为传统媒体增加了融合的渠道, 目前, 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开发了自己的网络平台。随着电脑网络逐步进入到乡村, 农业栏目也应该实现网络的播出, 让农民朋友可以做到在农闲时候反复观看。

当下, 手机微信正在全面流行开来, 这一传播手段让信息对接变得更为通畅。张家口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开通了公众订阅号, 其中对农节目《口里口外》实现了手机平台的点击播放, 极大地方便了农民朋友的收看。

5. 活动营销, 线上线下互动

农业栏目要想打造成品牌, 具有一定影响力, 就要开展线上与线下活动的互动和配合。张家口广播电视台《口里口外》栏目陆续策划推出了《乡村美食系列专题》、《乡村旅游系列专题》等等, 注重策划先行。

另外, 大型活动的策划实施也是提升栏目影响力的有效手段。2014年3月, 《口里口外》栏目成功举办了张家口首届农资农产品展示交流会, 开了张家口举办大型农展会的先河, 来自全国50家农资企业参展, 现场及意向成交额近千万元。

农业城市 篇11

【关键词】能源型城市;发展;现代农业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素称“陇东”。历史上的庆阳是我国旱作农业的重要发源地,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曾被誉为“陇东粮仓”。“十一五”时期,甘肃省根据全国发展大局、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庆阳煤炭石油资源丰富的实际(见注释),确定把庆阳建设成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样庆阳市转型发展的历史课题就鲜明的提了出来。如何在转型发展中处理好建设能源工业基地和推动现代农业的关系?庆阳的初步探索可以概括为:在转型发展中给农业以合理地位,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以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

转型发展、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农业怎么办?庆阳市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最忌瞎折腾,农民最怕政策摇摆。为了在发展能源工业的起步阶段就考虑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富民与兴市的双赢,庆阳市在深入开发“红、黑、绿、黄”四大资源优势产业时,就给农业以科学、合理的地位、定位。在建设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和西电东送基地的同时,依托庆阳丰富的“绿色资源”即绿色农产品和子午岭生态旅游资源,努力把庆阳建设成绿色农产品加工出口创汇基地,使之成为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和白瓜子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争取农产品加工出口始终位居甘肃省第一。以此构筑起庆阳转型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产业体系,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中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远学近比,高起点谋划

为了避免走传统能源型城市那种资源开发城市兴盛,资源衰竭城市衰败的老路,庆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全市经济社会要“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就是要在全省各市州率先、中远期要在陕甘宁周边城市、西部城市中率先;创新发展就是要借鉴类似地区开发建设的经验教训,避免走错路、走老路;和谐发展就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兼顾各方方面,实现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统一。绿色发展就是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实现多方利益的共赢。不仅要使庆阳市成为全省“两翼齐飞”之“东翼”的核心区域,还要按照陕甘宁区域经济圈中心城市和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将我庆阳市建设成为绿色能源之都和西部经济强市。

(二)高起点开发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甘肃省对庆阳市的定位决定了庆阳率先腾飞必须依赖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尽管石油、煤炭是黑色的,但我们坚持用绿色的理念、循环经济的方式开发利用它。庆阳市不仅坚持引进大型央企开发资源,提高石油产能,形成强有力的煤炭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升值的能力;还要求各级政府着眼绿色发展,叩门招商,吸引中石油、华能、中电、中铝等大型国企进入庆阳参与资源开发,使其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头羊。

(三)按照现代农业理念,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

农业是庆阳市传统的优势产业,坚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手段谋划、改造、发展农业,不断夯实“三农”工作的基础。按照“川变白、塬变红、山变绿”的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全力实施紫花苜蓿、肉牛、肉绒羊、生猪、全膜玉米、瓜菜、苹果等“七个百万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促进特色农产品向规模型、质量型、效益型、区域特色性转变。坚持农业综合开发,坚持用产业化的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引进、培养一批大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畜产品品牌,使庆阳农业真正成为绿色的、有竞争力的农业。

(四)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方针,加大支农力度

坚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伴随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庆阳财政状况逐年好转。2011年,庆阳市财政大口径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5.2亿元,小口径收入完成4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8%、47.7%,财政运行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随着财力增加,“十一五”时期支农支出年均增幅40.54%。2011年仅市财政就安排三个7000万元,支持粮食增收、农村公路建设、水利与生态建设。同时积极引导协调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向农村流动,形成了中央和省上项目投资加力、市县乡政府扶持加强、社会力量广泛投入、农民积极增加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突出农业基本建设

近年来,庆阳市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农业基本建设的主要抓手,在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和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使农业基础有了很大改善。

(一)全力改善农业的基础条件

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利用项目综合、资金综合、措施综合的三大优势,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综合配套,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综合运用水利、农业、林业、科技四大措施,大力建设方田林网化、道路砂石化、灌溉节水化、耕作机械化、种植区域化的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基地,显著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仅近两年来,全市就完成改造中低产田面积6.99万亩,项目区新打(维修)机井57眼,新打小电井480眼,新建蓄水窖120眼,架设输变电线路35公里,埋设管道214公里,完成节灌850亩,营造防护林3470亩,修筑机耕路310公里,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和新品种37项(次),完成技术培训2.6万人(次)。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坚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围绕特色产业搞开发,围绕做大龙头企业搞开发,仅近两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共完成产业化经营项目19个,扶持了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不断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并不断推广新品种应用、双垄沟播、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购置了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形成了技术和市场、专家和农民有机结合的科技合力,初步走出了一条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民科技水平提升的开发之路。

nlc202309011705

(三)增强现代农业资金保障

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地方财政资金配套,同时吸引银行贷款、农民自筹和其他资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近两年庆阳市共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14643.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完成5600万元,地方配套完成2373万元,自筹资金完成5006.6万元,银行贷款完成1664万元。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有效发挥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规模,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突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带动作用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近些年庆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了良好态势。

(一)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新建、改建、扩建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性高涨,新建企业投资规模大、建设标准高、科技含量高。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到234家,上半年新建农产品加工企业11家,改建、扩建农产品加工企业26家,计划总投资17.44亿元,已完成投资5.37亿元。全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3家,市级龙头企业68家。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涵盖了全市草畜、苹果、瓜菜三大主导产业,有92户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销售收入8.66亿元,带动20.63万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843个,创建省级示范社30个,市级示范社50个。仅去年上半年,新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7个,其中示范性合作社13个,涉及种植业、养殖业、科技服务等多个领域。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带动下,全市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达50.17万亩,较上年增加13.53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成长壮大,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大大提高了农户生产、销售行为的可预测性和有序性,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制定完成绿色食品地方标准29项,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点49个。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33个,产品认证34个;绿色食品产地认证14个,产品19个;有机食品产地认证3个,产品12个。“庆阳苹果”等6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登记;“早胜牛”、“陇东黑山羊”、“庆阳苹果”3个农产品证明商标成功注册。“维思特”杏制品、“古象”奶粉等11个农产品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新一代”等21个品牌获甘肃省著名商标;“维思特”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我市农产品申请注册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全市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明显提升,品牌效应逐步凸显。

四、突出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庆阳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预期目标、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全市各级农牧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完成时限和要求,使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保障地推进。

(一)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紧紧围绕“草畜、果品、瓜菜”三大产业开发,依托庆阳市农科院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源头储备和技术创新,组织实施了陇东地区日光温室棚型结构对比、瓜菜新品种引选、高原夏菜品种试验示范、黄花菜种质资源征集及特晚熟品种选育、胡麻新品种引选、小麦原原种扩繁与基地建设、冷季型草坪草引选等农业科研项目23个。 积极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计划,全市引进推广名优特瓜菜、特种芽苗菜、特种玉米新品种、立体穴盘基质育苗、有机无土栽培、膜下滴渗灌、膜面集雨、多层覆盖、全膜覆土穴播、纳米生物技术等农业新品种新技术53项(次),经过试验示范,筛选出了一批优质、高效主导品种,形成了一批综合配套适用技术,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

(二)创新农技推广方式

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市委一号文件明确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全市按照“明确职能、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基本思路,按乡镇设置农业技术推广站,确保公益性职能有效履行。全市依托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能力建设项目,加强乡镇农技站业务用户、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等基础条件建设,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得到效提升。

(三)深入开展农民培训

围绕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全市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及农民培训机构的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仅去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3.6万人次。依托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市、县农广校,以农村种养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植保员、防疫员、沼气工等人员为重点对象,完成阳光工程项目示范性培训4196人。全市各级农广校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送教下乡,采取进村办班、半农半读等多种形式,完成中专、中专后继续教育151人。

对我们庆阳市而言,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适应转型跨越发展需要,在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背景下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我们的探索只是初步的,需要继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在工业反哺农业方面力度不大,贫困人口占比比较大。在农业综合开发也存在一些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如农业基础建设薄弱,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益低下;种植结构单一,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力落后,土地产出率不高等。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区新建、改扩建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企业数量少,投资规模小,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入驻企业不集中,带动效应不明显。二是龙头不强。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过2000万的仅33户,过亿元的仅5户。龙头企业量少质弱,“龙头”作用发挥不充分。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是链条不长。绝大部分农产品领域尚未形成从生产到加工、包装、储运到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龙头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绝大多数是以分拣、包装为主的初级加工,产业链条短,同质化生产现象突出,产品的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机制不优等等。

【作者简介】

何登科,中共庆阳市委党校副校长。

晋城市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践 篇12

1 植物残体再利用

晋城市每年作物秸秆和果桑残枝产量12×108 kg, 传统做法大都是付之一炬, 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甚至引发火灾。如果加以利用, 则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近年来晋城市进行了积极探索, 有的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成效。

1.1 通过秸秆覆盖或直接还田, 实现肥料化利用

1.1.1 秸秆还田技术

就是把秸秆 (麦秸、玉米秸等) 用机械直接还田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 在归还于农田之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 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也可供应一定的养分。具有促进农业节水、节本、增产、增效等功效。据有关资料, 将500 kg作物秸秆还田, 相当于标准肥约50 kg。据晋城市连续10年秸秆还田试验示范点调查统计:土壤有机质可提高0.15%, 每0.067 hm2小麦产量提高40 kg, 玉米产量提高80 kg。

1.1.2 玉米整秆覆盖技术

20世纪90年代晋城市试验研究成功了该项技术并广泛应用, 曾引起全国的关注, 为全省乃至华北地区发展旱作农业提供了新的范例。其主要技术要点是, 玉米成熟后立秆收获玉米穗, 一边割秆一边硬茬顺行覆盖, 盖67 cm宽, 空67 cm, 下一排根压住上一排稍, 在秸秆交接处压少量土。次年春天, 在未覆盖秸秆的空行内耕翻、施肥, 之后把玉米种植在未盖行内紧靠秸秆两边。秋收后, 空档行和覆盖行轮换。

1.1.3 大豆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机播及配套栽培技术

该技术在晋城市经过2~3年试验示范, 效果明显, 既解决了烧麦秸麦茬的顽疾, 又能培肥地力。该技术的要点是在麦秸高的原茬地上, 播种机先将秸秆和部分根茬抛撒在机具的一侧, 待返程作业时, 又将被抛撒出的麦秸拨回, 使其均匀地覆盖在刚刚播完的地方, 机具一次进地即可完成精量播种、覆土、镇压、覆秸等多道工序。据泽州县试验示范点调查, 采用该技术每0.067 hm2可增产15~20 kg, 节本增收,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推广应用潜力巨大。

1.2 通过秸秆气化、炭化, 实现能源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纤维中含碳量约在40%以上。秸秆中的碳元素使秸秆具有了燃料价值。

1.2.1 秸秆气

据调查, 每1 kg秸秆干物质可产气约2 m3, 能源转化率超过85%, 是高效率、高品位利用生物质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四口之家, 每天用气量约5~6 m3, 每1 m3气约0.15~0.2元, 每个农户一年仅需350元左右, 相当于2 000 kg煤的价格。清洁燃料的利用, 大大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提高了生活质量, 推进了农村现代化建设。

1.2.2 秸秆炭

把玉米秸秆、柴草、树枝、菌棒等农林废弃物, 经收集、打捆、粉碎、机械压缩后就变成秸秆炭。这种生物质燃料直径4 cm、长8 cm, 具有很高的发热量, 它可以替代煤炭, 而且不污染环境, 每1 000 kg的发热量在17 k J左右, 既节能又清洁, 燃烧后的草木灰还是很好的肥料。据在陵川县草坡村调查, 秸秆炭既节能又环保, 灶上起火又快, 成本合算。使用秸秆炭与用煤相比, 每1个月差200元, 对于老百姓来说非常实用。

1.3 通过秸秆氨化、青贮, 实现饲料化利用

畜牧业是晋城市的一项重点产业。玉米秸秆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 2%~4%的蛋白质和0.5%~1%的脂肪。2 kg玉米秸秆饲料的增重净能相当于1 kg的玉米籽粒。秸秆通过氨化、青贮等方法可大大改善适口性, 提高营养价值, 既解决了饲料资源, 又通过过腹还田得到养分齐全的有机肥。

1.4 通过对废弃桑条加工, 实现基料化利用

晋城市桑园面积1.1×104 hm2。其中阳城县是华北蚕桑第一县, 因此, 每年产生大量的废弃桑树枝, 大都弃置在田边地头。近几年随着晋城市食用菌产业的大力发展, 对大量桑枝作基料进行了开发研究。据测定桑枝韧皮部含有粗蛋白、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灰分, 木质部含有木质素、多戊糖、半纤维素、灰分。因此, 用桑枝屑做培养基质栽培香菇、黑木耳、蘑菇等食用菌, 品质好, 产量高, 经济效益显著。目前, 晋城市已初步筛选出适宜于桑枝栽培的食用菌菌种。近几年阳城县瞄准每年2 000×104 kg的废弃桑枝, 利用废弃桑树枝条培育食用菌, 不仅延伸蚕桑种养产业链, 形成循环经济, 还有效提高了蚕农收入。据测算:每年每0.067 hm2桑园修剪后产生桑枝条折干物质400 kg左右, 桑枝条经加工可装食用菌袋400多袋, 按目前市场价, 每袋菌种可获益3元, 400多袋就是1 200多元。

2 动物粪便再转化

畜牧业是晋城市的一项重要产业。每年产生畜禽粪便约20×108 kg, 如果不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加工利用, 将使日趋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晋城市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畜禽资源利用型模式, 把畜禽粪便等有机废物转换为有用的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2.1 通过畜禽粪便生产沼气, 实现生物能利用

晋城市沼气用户在10×104户, 大中型沼气工程近300个。通过沼气这一接口, 建立起一个生态循环系统, 就可以有效解决燃烧垃圾、畜禽粪便对水体和空气的污染问题。近几年晋城市加大推广“畜———气 (沼气) ——菜, 畜———气———果, 畜———气———粮”等循环农业发展的生产模式。

2.2 通过动物粪便加工有机肥, 实现肥料化利用

一是沼渣、沼液是无公害农业生产的理想用肥。大力推广在大棚蔬菜上的应用, 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据测算, 晋城市年可生产优质沼肥2×108 kg, 替代化肥约1 000×104 kg。

二是在没有发展沼气的地方, 推广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使其经过发酵后作为肥料施入田间, 这也是减轻环境污染, 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经济有效措施。

三是利用动物粪便生产精品有机肥。

3 农用物质讲节约

化肥、农药和水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约占种植业生产物质投入总额的近70%。但其不合理的使用, 特别是过量使用, 不仅增加成本, 浪费资源, 而且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因此, 推广节水、节肥、节药“三节”技术势在必然。

3.1 推广“W膜盖和整秆覆盖”旱作节水模式

晋城市气候“十年九旱”, 年降水量为600~680 mm, 但60%~70%集中在7、8、9三个月, 冬春两季降水分别仅占3%和5%。致使季节性干旱十分严重, 春旱、卡脖旱、伏旱、秋旱频繁发生。特别是近年来, 由于气候变暖, 已由过去三年一大旱的周期性干旱, 缩短为两年一大旱, 甚至连年干旱。“旱”已成为制约晋城农业发展的“瓶颈”。农田“十地九旱”, 全市18.3×104 hm2耕地中, 水地只有1.3×104 hm2, 占耕地的比例只有10%左右。水资源“十分有限”, 全市每年仍缺水约1.5×108 m3。合理用水, 节约用水量是当前及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原则。比如, 目前已示范成功, 并主推的W膜盖集雨技术、玉米整秆覆盖技术等旱作节水农业模式, 应用效果比较明显。

3.1.1 W膜盖集雨技术要点

就是用人工 (特制铁耙) 或机械 (改制的铺膜机) 开出W型沟垄, 形成双沟, 即中间垄宽36 cm, 两边沟宽17 cm, 沟深11 cm左右。然后用80 cm地膜覆盖W型沟垄, 留出空档, 再开W型沟垄, 覆盖, 留空档, 依次类推。根据条件, 可每0.134 hm2配一眼集雨旱井。该技术的优势就在于可以集小雨为大雨, 无效水为有效水。同时, 因为有旱井对雨水的有效调配 (涝时集, 旱时浇) 。解决了降水与用水在时空分布上的矛盾, 提高了自然降水的利用率, 使许多丘陵山区种植喜水经济作物成为可能。支撑了种植业结构调整, 增加了农民收入。

3.1.2 玉米整秆覆盖技术

玉米整秆覆盖对有效解决作物生育期间土壤的水、肥问题有独特效应。据调查, 秸秆覆盖田, 耕层土壤含水量平均高1.5~4个百分点, 粮食平均增产15%以上。群众形象称玉米整秆覆盖是“大旱少减产, 小旱不减产, 不旱能增产”的好措施。

3.2 推广“用配方肥和发明白卡”精准施肥技术

过量和不合理施肥带来的弊端已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 晋城市大力实施以“控氮稳磷施钾配微”为重点的测土配方施肥工程, 每年发布主要作物的施肥配方, 向农民发放施肥建议卡。指导肥料生产企业生产配方肥, 全市每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0×104 hm2。投资600×104元建成了集土壤测试、农药监测、品质化验等为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实践证明,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 增产率一般为10%~15%, 高的可达20%以上。而且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 是一项增产节肥、增收节支的技术措施。

3.3 实施“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安全用药措施

上一篇:汽车与建筑的形态发展下一篇:物理教法与学法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