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现状(共12篇)
地区经济现状 篇1
一、上海地区产业总值概况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对促进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人口仅占全国1%, 土地面积占全国0.06%的城市里, 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 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并在改革开放, 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十二五”期间上海力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的改善, 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 (GDP) 16872.42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9年增长9.9% (见表) ,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
“十二五”期间上海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将达到3.3%;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各类保障性住房新增供应100万套, 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5%;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开放型经济和城市国际化程度达到新水平;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 社会管理制度加快完善, 诚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努力使上海成为最安全的大都市之一。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2010) ;2011年数据来源于上海统计信息网
二、上海地区产业结构布局
按照上海整体发展战略要求, 城市功能定位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和国际大都市, 需要形成和发挥 (集散、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 的基本能力。作为国际经济中心, 上海在较长时期中必须具有制造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对经济的有力支持, 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高科技农业和创汇农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精深加工制造业以及高附加值的出口产业 (见图) ;上海至今仍是中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 绝不能在城市漂亮起来的时候过快地削弱制造业, 否则, 有可能会使经济发展缺乏资源的支持, 也会影响支持其他地区发展所需要的技术资源和设备, 影响全国整体经济实力;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需要引导国外大银行、大跨国公司在上海建立地区性总部, 加强金融业和金融业连接国内外经济活动, 促进城市发展能力, 推动国际经济和贸易中心形成和质量提升;作为国际贸易中心, 上海需要在保持相当规模制造加工能力的同时, 还需具备不断创造品牌价值的能力和相应的网络、展示、设计、广告等商务中介服务的能力, 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产业研究、设计和开发基地之一,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增强经济的外向性。
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发展模式启示
上海的发展, 可以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可以为沿海经济的繁荣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 利用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吸引外资, 融汇内资, 可以促进上海经济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 继而推动全国经济增长。由此可见,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不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 而是通过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促进经济的发展, 这就说明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具有先行性,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攻击性 (政府主导型) 的金融中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国家战略必然要求, 由政府为主导积极推动的。借鉴国际经验, 采取政府主导推动模式, 有利于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经济金融地位, 加快我国主动参与经济金融股全球化的进程和金融业的分工, 提升综合国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要运用政府推动型, 并吸取自然推荐型的优点, 既要发挥上海本身和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优势, 又要抓住机遇,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形成国家支持、地方推动、市场驱动三方面合力来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昌武.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模式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J].山东纺织经济, 2006.
地区经济现状 篇2
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固体废物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太湖由于高强度的开发和水环境治理的滞后,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突出表现在河网水质的污染和太湖的富营养化,流域内水质型缺水和水污染矛盾不断发生和发展,己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以江苏宜兴地区农村固体废物资源化调查为例,通过时示范村的`农户进行实地调查,获得太湖周边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农村生活垃圾产生情况及垃圾特性,并了解当地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分析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可行性,为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作 者:王骁 Wang Xiao 作者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南京,210036期 刊: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Journal: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年,卷(期):,28(6)分类号:X705关键词:固体废物 资源化 对策
地区经济现状 篇3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改进;河套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2
北方地区多为平原,在农业生产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河套地区由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组成,河套地区地理位置很好,土层肥厚、土壤肥沃、光照条件比较好,并有黄河支流灌溉,河套地区就形成了灌溉农业,不仅农业发展的挺好,而且副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 河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 基础条件差
河套地区虽然具有发展农业的天然优势,但农业发展的基础却很差,平原地区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好地方。近些年,虽然河套地区由于水利设施、灌溉渠道和排灌能力等问题都有所改善,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农田还没有好好地规划,田块多分散不规则,盐碱化现象还存在,且种植的作物比较单一,主要以种植葵花为主,这样一来阻碍了农田的产量以及品种的多样化,不仅如此,连年经营一种庄稼导致土地板结,病虫害严重[1]。河套地区的耕地的利用效率也不高,因此生产的产出率低,只有很少一部分土地生产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还有很大一部分土地只能种一些耐盐的作物,整体产量比较低,生产效益也不高。
1.2 经营规模小、竞争力小
河套地区农业生产多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这种粗放且分散的经营,使农产品产量比较低,而且种植出来的农产品精品和名品更是少之又少,生产成本比较高,这种分散经营也相应地分散了河套地区农业发展的竞争力,小规模生产导致其在市场上占据不了优势,因此很难在市场上掌握主动权。河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多生产一些特色的农产品,并曾经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随着其经营方式的不得当这些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的占有率逐渐降低。
1.3 现行的科技服务体制缺乏
在如今的现代化社会中,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但是河套地区却缺乏相应的科技服务体制,很多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高职称人员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技术知识的更新速度很慢,与市场的需求脱轨,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但很多技术人员的价值不能全部发挥出来,导致河套地区农业发展没有及时的信息服务,市场应变能力比较差,阻碍了农业的生产发展。
1.4 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
在现代化的环境中,河套地区农民由于文化素质比较低,而且土地分散经营,土地一家一户,地块零散,不利于机械的播种和收割。因此,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水平都很低,河套地区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但特色农业需要技术的支持,农民却十分缺乏专业的技术素养,因此农产品生产的效率不高、质量也不高,导致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比较小[2]。
2 河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改进策略
2.1 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农村年轻人进城打工生活的现象越来越多,导致村里留下的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导致农村即将面临着一大问题:有充足的耕地却无人耕种,因此很多土地不能充分利用,以至于土地产生的效益下降,面对这种情况就必须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在原有的基础上以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流转,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流转机制,通过机制的作用,使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别是使土地集中在一些专用农户手中,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的效益。
2.2 以农户为主体,多渠道投资
农业生产与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为了促进河套地区农业的持续发展,要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农户为主体进行多渠道的投资,把农民的钱有效地集中起来,打造农业生产的新形式,将资金充分地利用起来,促进农业的发展[3]。此外,国家也要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如放宽信贷政策,使农民有足够的资金完善河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资金支持,农民们才有资本进行技术探索,才能把技术因素融入到农业生产中,使农业生产从初级的加工向深加工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及质量。
2.3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农业生产發展的主体,因此农民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新时代需要新一代高素质的农民。因此,要加强对农民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的技术知识以及技术技能,要完善农村的基础教育、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素质,并与多层次的培训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农民的专业素养,培养专业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型的农民人才,为河套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2.4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河套地区在其自身的优势的基础上,有利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但必须在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特色农业的生产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促进河套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农民生活的稳定离不开粮食生产的稳定。因此,在合理控制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经营多种经济作物,为河套地区农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瓜果等特色农产品是河套地区的特色,因此要以市场为风向标,重点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保障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保证其质量和产量,进军国内外的市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2.5 农业产业化经营
河套地区要想切实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还必须打破分散经营、小规模经营的弊端,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紧抓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大力投入资金完善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不仅如此还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培育良好的品种,从生产到加工各个环节都要重视起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地将河套地区分散经营的农户集中起来,进行社会化大生产,把整个地区的种植、养殖、加工、贸易等有机地完美地结合起来,扩大河套地区农业的生产规模,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3 结语
以河套地区为例的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但是只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比如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以农户为主体,多渠道投资、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就能够切实地促进北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中国区域农业发展现状与农户土地参股研究——以河套地区为例[J].商业文化,2014(32):42-43.
[2]宁建生.河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S1):115-117.
[3]王景峰,王贤清.河套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战略构想[J].中国乡镇企会计,2011(5):9-11.
山东省北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篇4
一、山东省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北、东、南三个地区。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较突出的特点, 为客观地反映这种失衡, 现将山东省北、东、南部三个地区各自抽象为一个个体, 采用库兹涅茨比率法将三地区的经济收入与人口分布联系起来, 以经济的相对比重与人口的相对比重差别为基准, 考察山东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库兹涅茨比率的计算公式:。其中, K表示库兹涅茨比率, pi表示i地区人口比率, qi表示i地区生产总值比率。表1为山东省北、东、南部地区库兹涅茨比率。
(数据来源:《2009年山东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及《2009年山东统计年鉴》。)
山东省各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库兹涅茨比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2年到2008年间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库兹涅茨比率由0.1338下降到0.10569, 下降了126%。这表明山东省三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程度在缩小,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有所缓和。但是, 从2006年开始, 库兹涅茨比率一直维持在0.108左右, 下降幅度很小, 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比率上, 制约了山东省经济整体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 如何更快地缩小三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关键。从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来看, 山东省北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而其落后的主要原因, 不是没有发展优势, 而是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山东省北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外贸结构不合理。
加工贸易占据山东省北部地区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 但在技术结构上, 北部地区的加工贸易是以粗加工为主, 仍属于劳动密集型加工类型, 附加值、科技含量不高。同时, 北部地区产业集中度低, 缺少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 贴牌出口商品较多, 自有品牌非常少, 因此自主品牌对当地经济的带动效应不够明显。
2、地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山东省北部地区在制定经济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 并没有考虑和经济一体化相互结合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不太重视和周边城市或经济发展相近城市的紧密结合及连动;不重视借助对全市经济发展有利地区的力量;对山东省建设“海上山东”所发挥出的带动效应利用不够。地方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是当前, 也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北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3、生态环境脆弱。
一方面, 山东省北部地区海岸防护设施不完备, 现有防潮堤标准低, 风暴潮威胁较大, 海岸蚀退明显。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 林木覆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环境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治理, 生态环境治理与土地恢复整理的难度较大, 地质、地震构造背景复杂, 面临着潜在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 虽然其地下卤水资源丰富,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短缺。北部地区人均303立方米, 比全省人均水平还低41立方米, 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这些都是长期制约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
4、利用外资结构不合理。
从投资行业来看, 山东省北部地区外商投资高端制造业的比重低, 现代服务业大项目较少, 导致外商投资企业盈利率偏低, 当地政府对招商引资热情降低;从投资来源来看, 欧美日韩投资比重偏低, 港澳台地区所占比例过高。过于集中的投资来源使该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度波动性较大, 不利于该地区开放型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5、重大交通设施滞后。
山东省北部地区港口规模小, 吞吐量低, 配套支撑能力不强, 缺少疏港铁路及与周边区域连接贯通的干线铁路, 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形成。到2009年, 山东省北部地区港口吞吐量1600万吨, 仅占全省的3.2%, 铁路通车里程292公里, 仅占全省的9.7%。交通滞后极大的影响了该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 也是长期制约该区域潜在优势发挥的关键因素。
6、缺乏对旅游资源的开发。
山东省北部地区开放对外旅游历史较短, 基础设施落后, 旅游形式单一, 服务项目较少, 相比起经济较发达的其他省内地区, 北部地区的旅游业盈利率也较低。2001年到2009年, 山东省北部地区旅游外汇收入占全省旅游外汇收入比重的平均值为0.7%, 这一比例与该地区GDP占全省GDP比重的平均值9.12%相比, 更加凸显出该地区旅游业规模的不足。
三、促进山东省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1、优化外贸结构。
应实施加工贸易升级战略, 要以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为重点, 促进加工贸易的升级, 由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绝对主导逐步向劳动密集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并重的方向发展, 逐步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档次, 培育技术先进的优势项目, 加快促进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
2、加强对经济国际化的认识。
经济国际化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而地方贸易保护主义会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经济国际化的发展。事实表明, 几乎所有经济一体化的国家或地区又都无一例外地实行对外开放, 都要进入其他区域, 走向世界, 进而实现经济国际化。因此经济国际化与经济一体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3、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发展经济却牺牲环境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山东省北部地区的东营市, 该市的广饶县就曾因外商投资的造纸厂排污, 严重影响了周遭居民的正常生活, 成为了山东省北部地区招商引资的反面教材。当地政府应通过加强企业和个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美化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 让更多的外贸企业能在当地健康、长久、稳定发展, 从而更好地发展当地的对外贸易事业。
4、建立健康的招商引资观念。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招商选资, 不简单地以谁引资引得多, 引得快为标准评价招商引资部门。积极引导外资更多的投向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 更多的引进高端产业、终端产品、环保型项目, 严格控制低水平、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落地生根非常重要。另外, 由于山东省北部地区在外资实际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时滞问题, 许多外商在短期内看不到收益, 对投资项目丧失了信心, 地方政府应设置专人负责专款, 专人听取外资利用汇报, 专人跟踪外资取得途径, 专人评估外资使用情况, 关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实事求是地评价外商投资项目。
5、加快交通网建设。
黄河三角洲地区面临海洋, 具备建设发展大通道的有利条件。加快以东营、滨州、潍坊为主体的黄河三角洲港口群建设, 以港口为依托, 加快临港工业和港口经济发展, 使黄河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区位, 方便外贸企业的进出口。同时, 加快北部地区铁路与山东省铁路网, 乃至全国铁路网的融合, 使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条件吸引更多的外商前来投资。
6、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
旅游业作为城市的“无烟工业”, 能为地区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山东省北部地区可以借鉴其他旅游城市的经验, 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新颖的项目, 如设置国际游客购物专区, 开设国际游客语音导游等, 方便游客的同时, 提升本地区国际旅游的盈利率。同时, 应加大对山东省北部地区旅游文化的宣传, 形成地区旅游特色, 如滨州沾化国际冬枣节等, 丰富地区旅游文化内涵。增派海外旅游考察团, 加强对外交流, 让中国了解山东省北部地区, 让世界知道山东省北部地区。
参考文献
[1]任启平: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调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1.
地区经济现状 篇5
兴文县是宜宾市散杂居少数民族重点县之一,以世居的苗族为主,有苗、羌、回、彝、藏、满等17个少数民族共4.8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96%,其中苗族4.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93%,苗族人数和占全县人口比例均为全省第一,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县。全县目前有5个苗族乡(全市13个民族乡),另外还有6个少数民族人口达千人以上的乡镇。
一、民族地区发展状况
(一)民族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民族地区发展思路明晰,“金色烤烟、白色生猪、蘑菇、绿色蚕桑、黑色乌骨鸡”等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培育的效果明显,经济增长质量和速度逐步提高。至2007年,5个民族乡的地方生产总值达57183万元、财政收入4016万元、人均占有粮食46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096元,比2006年增加了565元。“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农网改造”、“公路通乡通村”、“农村能源”、“少数民族住房改造”等工程的实施,使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交通、电力、通讯、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5个苗族乡和6个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乡镇100%的村通路、100%的村通电、100%的村通广播电视、80%的村通程控(含无线接入)电话、90%的村通移动电话,全县共有507户少数民族危草房户改造了住房,2008年95户正在改造中。
(二)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国家投入扶持力度逐年加大。近年来,中央、省、市财政加大投入,加上县级财政配套,每年向我县民族地区投入的民族专项扶持资金达200余万元。2003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我县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2005年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少数民族住房改造工程,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彻底解决全县1940户少数民族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2006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县级民族地区专项资金增加到25万元;2008年,成立了县委民族工作委员会,并建立了民工委委员单位对口联系和帮扶民族乡制度。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三)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通过全面实施“普六”、“普九”工程,5个苗族乡全部通过“普九”达标验收。全县现有少数民族在校生 4131人,其中大专以上65人,高中131人,初中933人,小学2966人,高职36人。全面启动以僰、苗文化为主要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申报工作,以苗族“花山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健康发展,“世界地质公园”的文化内涵不断得到彰显。全省首家县级电视台开播苗语新闻节目,成立沙坝苗族教育艺术特色学校等,促进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通过对5个苗族乡的卫生院的重建和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少数民族缺医少药、看病难、治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按照“坚持标准,注重培养,适当照顾”的原则,大胆选拔任用少数民族优秀中青年干部。在公务员、教师以及其他单位用人招录工作中,采取适当加分或者划出专门指标的形式向少数民族同胞倾斜。截至2007年,全县少数民族干部达到301人,其中行政干部77人,事业人员39人,教师185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2人,本科学历26人,大专学历123人,中专(中师、高中)学历143人。县级机关少数民族干部全部达到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乡镇班子中少数民族干部全部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二、民族地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全县近4.81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连片居住在海拔700—1700米的偏远高寒山区,地势偏僻,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受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和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制约,生产生活条件差,经济文化相对滞后,人口素质偏低,这给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扶贫任务仍很艰巨。2007年,5个苗族乡人均生产总值4831元,比全县人均生产总值少7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096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388元。同时,5个苗族乡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户有3350户,占民族乡总户数的11%,其中,人均纯收入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户有1914户,占民族乡总户数的6.3%。民族乡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少;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差,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根据最新统计,全县尚有1282户少数民族危草房户急需改造。
(二)基础设施落后,配套程度低,始终是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瓶颈”。一是交通设施方面,目前5个苗族乡只有3个乡的通乡公路刚实施硬化。74个行政村虽有73个村通公路,村道公路全长597公里,但公路畅通的只有34个村共216公里,有381公里村道公路晴通雨不通或通路不通车。二是安全饮水方面,目前5个民族乡有34个村人畜饮水困难,涉及人口4.2万人,牲畜6.8万头。三是电力设施方面,5个民族乡有19个村2.4万人未进行农网改造,电力设施陈旧老化,存在用电安全隐患。
(三)民族乡财政拮据,基层政权运转有困难。5个苗族乡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4016万元,除仙峰苗族乡(仙峰苗族乡的财政收入达1509万元,占5个苗族乡财政收入的37.6%)外,其余4个苗族乡财政收入不高。2007年5个民族乡共负债42万元,加上逐年不断累积的负债共计达870万元。由于民族乡地处偏远,工作生活条件较为艰苦,致使部分干部不愿到民族乡工作和不安心民族乡工作。
(四)民族地区教育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一是5个苗族乡的中小学目前仍有1.43万平方米的D类、C类危房急需进行改造;二是5个苗族乡的14所中心校和完全小学中绝大部分无实验室、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和足够的教师宿舍等综合配套教学设施;三是5个苗族乡3所单设中学的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实验室、学生食堂等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四是代课教师数量大、比例高,5个苗族乡有教师711名,其中代课教师116名,占教师总数的16.3%。五是目前5个民族乡医院医疗设备严重缺乏,尚差医务技术人员25人,均未配置救护车,缺医少药,群众就近看病难。
(五)少数民族干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我县应有少数民族干部480人,但实际只有301人,差179人。从结构上看,党政干部主要集中在民族乡和县级政协、统战、民宗等部门;县级综合职能部门的少数民族干部极少;事业单位干部主要在教育和卫生部门。
四、对策措施 根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情况,就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和切实解决当前民族地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建立民工委委员单位对口联系和帮扶民族聚居村制度。以制度机制入手,为民族聚居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理思路、想办法、出主意、找项目、争政策。同时,要从项目、资金、配套设施等方面加强协调,为民族聚居村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的形成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切实帮助民族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民族乡基础设施项目,有关部门应优先立项,优先实施。重点乡镇和重点项目还应提前立项、提前实施,切实加快建设速度,并着力提高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和配套程度。一是公路方面,增加通达工程等专项投入,分4年完成381公里村道的标准化整治,并建立维护基金,使所有村道保持畅通。二是安全饮水,利用红层找水等项目,用两年时间解决34个饮水困难村4.1万人和6.8万牲畜的饮水问题。三是危草房改造,各级财政要加大配套,将补助标准提高每户1万元至1.5万元,利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四是加快推进农网改造,利用灾后重建等机会,用两年完成19个村的农网改造,彻底解决农村用电安全隐患。
(三)产业带动,帮助民族地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有计划、有重点对民族贫困乡(镇)、少数民族聚居的重点贫困村社加大扶持力度。本着选穷村、扶穷人的原则,扶贫办会同财政,指导乡镇优先将未列入省规划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列入比选竞争范围,择优进行扶持。
(四)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一是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民族村小;二是建好民族村小,改善民族乡教师住宿条件;三是依据服务年限和地区条件分类,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补贴待遇;四是划出专项指标,适当降低标准招收民族村小教师,确定最低服务年限;五是加快建设好民族乡中心校寄宿制;六是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贫困少数民族学生困难补助。
(五)切实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和任用力度。按照培养选拔的目标任务,坚持每年划出专项指标从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中招录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在推选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时,应确定名额在少数民族中推选,并合理调整干部结构,逐步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合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需要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每次公开招录中划出一定人数专项指标,用于招录少数民族公务员。
地区经济现状 篇6
【关键词】校本研修 小学 农村教师 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04-03
在当前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无疑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教育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科研能力,因此,教师科研能力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最主要还得立足于自身现实状况,以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为基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都无法脱离学校的环境。因此,笔者认为,要以校本研修来促进农村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其前提是必须正视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的现实状况。下面我们试着以广东省罗定市罗平镇中心小学为例展开分析。
一、制约农村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罗平镇中心小学作为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21年,前身是诚正小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人文环境。
罗平镇中心小学下辖29所完小,幼儿园3所。总的来说各完小具有“点多、线长”的布局特点。“点多”是指全镇小学及幼儿园学生6 694人,分布在29所学校,人数最多的学校有1 100多人,人数最少的有150人;“线长”是指距镇中心500米的学校有2所,距镇中心最远的学校有近20公里,最东边的学校与最西边的学校相距30多公里;全镇小学教职工402人,其中公办教师362人,代课教师40人;男教职工175人,女教职工227人;小学高级教师267人,大专以上学历350人,党员52人,完小校长(园长)共32人,其中女校(园)长5人。这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就读问题的解决,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管理者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但是现实状况仍然制约着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状态和生存情况大体相似,因此罗平镇中心小学在以往研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代表着目前农村学校在研修过程中存在的共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机会少
目前,该中心小学学生共6 649人,教学班共187个,师生比例失调,使得一些在岗教师不得不超负荷地工作。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上岗适应和在职提高。上岗适应对于农村教师来说非常重要。目前农村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学生,该校有40%左右的学生都是隔代管带,这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困难。一些学生的父母往往外出打工,他们和自己的祖辈生活在一起,有一些还寄住在亲戚或邻居家。这些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自卑感强,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需要教师加以关注和帮扶。一些本该由社会和家庭承担的教育责任,现在却转嫁到学校和教师身上。那些刚从城市大学毕业走向农村的年轻教师往往得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这种“上岗适应”。此外,农村教师由于在职培训的机会较少,因此科研能力往往停留在职前教育水平。
(二)农村小学教师教研水平低
农村小学的教研活动往往缺乏相应的组织形式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教研指导上,不怎么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忽视教师之间的互动,只是由教研员进行专业引领,教研员说什么,其他人就做什么,而教研员自身水平似乎也不是在这个教研组就真正“高人”一等,因此大家对于存在问题的交流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深层次的合作和探讨无从谈起。
(三)农村小学教研氛围差
农村学校的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只是单纯为教研而教研,大部分时间讨论的更多的是教学课时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增减,至于说课、听课、评课中那些有研修实效的,如对“同课异构”这样的研究主题往往缺乏讨论,因此教师对教研活动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二、校本研修对于提高农村教师科研能力的意义
校本研修由于自身的独特性,对于促进农村教师科研能力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助于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
农村教师不重视自身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主要还是由于教师缺乏参与教研活动的意识,而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最主要还是源于自身的需要,而非外界的要求。而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又往往强调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农村教师真正的需求。校本研修则比较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尊重教师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意识,从而在研修之后能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
(二)有助于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就目前而言,尽管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有很多,但校本教研修仍具有不容忽视的优点。校本教研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打破了目前农村学校教师往往采取封闭、单一教研模式的局面,展现的是一种学习型的教研团队的建设,在这个团队中,大家能平等、和谐地交流自身在实践中的知识,分享自身的教学工作心得与体会,从而不断加快自身的专业化进程,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也不再完全由职前培养因素所决定。
(三)有助于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在农村学校,部分教师工作态度并不端正,不会认真备课,也不会对教学内容做较为深入的了解,至于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他们也不愿意去接受,一旦学生学习成绩不佳,他们就会对学生进行一些不恰当的惩罚。而这些惩罚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校本研修让教师之间互相合作,互相交流,这将有利于他们转变错误的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农村小学教师对校本研修所持态度
通过以往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村小学教师对校本研修的了解并不深,他们大部分人认为校本研修的主体应该是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至于教师则应该不是研修的主体。这种观念的形成最主要是跟农村教师所处的环境有关,周围的研修氛围不够,无法激发他们的教研热情。教龄越长的教师越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的补充,这说明目前城市学校对于先进的教育技术的熟练运用,已经使得农村教师感到自身教学能力不足。他们希望校本研修的内容能更切合实际,多开展一些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满足他们的需要。
与此同时,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如果学校的培训课程需要他们另外支付学费,他们往往会缺乏学习积极性,或者干脆放弃了事。
综上所述,农村学校教师对校本研修有期待,这是积极的信号,但由于农村学校教学环境差,教师待遇低,教研氛围不够,再加上校本研修的内容与他们所期望解决的实际问题存在着一些脱节现象,使得他们对于校本研修仍然缺乏积极性。
四、农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对策
农村学校校本研修可以进行探索的空间很大,不过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校本研修的实效引起重视。农村学校的突出问题是整体师资水平不高,由于自身财力有限,也无法将教师送到发达地区去培训。因此我们还得从学校实际出发,做到校本研修“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目前,我们已经做了如下的探索。
(一)强调专家引领,邀请专家开设教育教学讲座
目前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师范类专业,培养的方向主要是小学教育专业。这些高校研究者能为农村学校带来新的教育理念,而高校研究者也希望一线教师能够把教育理论转变为教育实践。因此当罗平镇中心小学邀请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时,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表现得非常乐意,中心校与高校之间的这种合作对于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是有益的。
除了重视“请进来”的形式,罗平镇中心小学也坚持“走出去”。学校不定期组织学科教师走出农村乡镇,到其他优秀学校去观摩、学习,开阔教师的视野。
(二)重视活动引领,在积极探索中求发展
1.我们可以让这些成片的学校集中在一起备课;其次就是分科进行,不同学科教师在教研组带领下进行,每两周一次,集体备课实行点名制,由备课副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的考勤,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不得无故缺席或请假,如有特殊情况须提前一天向备课组组长请假。将教师的集体备课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奖励在校本教研中表现优异的教师。集体备课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成效。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做到“三有”,即有讲稿、有讨论、有记录。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该年级科任教师写初稿—主备人发言—集体讨论—修改完善形成定稿。
2.开展“快乐、高效”示范课以及同课异构公开课
罗平镇中心小学在开学预备周,就已经拟定本学期上示范课的骨干教师。这些教师自然也会精心备好课,上好优质示范课,共同推进“快乐、高效”课堂的深入开展。该校还开展同课异构公开课,即让中心校教师与片区小学相同年级、学科教师各上一节内容相同但教法不同的课。课后,学校会分科组织进行“快乐、高效”课堂专题研究。学校重点落实“让100%的学生掌握80%的知识,让80%的学生掌握100%的知识”,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快乐、高效”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召开学科“快乐、高效”课堂教学讲座,分科开展“快乐、高效”课堂教学研讨课等活动。
(三)建立“3+2”工作模式,使校本研修成为一个系统工程
所谓“3+2”工作模式,是指中心小学校本部各学科教研小组挂点三所好的学校和两所差的学校,以抓好两间差的学校为重点,同时兼顾促进三所好的学校,尤其对两所差校进行质量“三包”:即包教师成长、包教研工作的有效活动和包教学质量的提高。罗平镇中心小学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中心小学校本部各学科教研小组的帮扶,做到情况明了,对差校的薄弱点要有准确的了解,针对实际情况,拟订好工作方向、工作重点、工作步骤。明确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按计划逐步解决。
2.在帮扶过程中,做好帮扶工作内容记录、工作过程记录、被帮扶教师的成长记录、学生成绩提高记录,并写成工作总结,以作述职汇报。
3.各小组与挂点学校领导做好沟通,召开双方见面会,明确帮扶任务与帮扶方案,共同协作,搞好学校各方面的工作。
4.各小组自定工作方法和工作时间,以成绩为依据进行评价。
5.帮扶成果以期末或学年考试评测来验证,教师成长以抽测听课来验证。
(四)培养名师,形成名师工作成效评价激励机制
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差、师资短缺的情况下,要利用校本研修打造本校名师。为此,罗平镇中心小学成立名师工作室,制订名师工作计划。名师开展“师带徒”活动,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听好他们的教学过关课,促使他们改进教学。构建名师工作成效评价激励机制,每次开展活动发放一定数额的补助金,并在期末综合评价工作成效。
罗平镇中心小学在校本研修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有一批教师已经成为学校名师,他们将来亦有希望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农村教师教育观念上的改变以及对校本研修始终保持积极态度,都需要时间上的积累。竞赛引领、评出奖项、给予奖励只是短暂的效益和利益的驱动,只能算是一项短期的措施,农村教师无疑更需要在被尊重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唯有得到尊重,他们才能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热情,继续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为此,我们将继续探索校本研修这项工作,争取为农村学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本文系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度研究项目“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科研素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以罗定农村小学为例”(编号:2013G12)阶段性成果;罗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校级科研课题“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科研素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以罗定农村小学为例”(编号:KY2014A006)阶段性成果。
地区经济现状 篇7
一、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 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乡镇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 同时取消了限制乡镇经济发展的税收等管理制度。理论上来讲, 乡镇经济应取得飞速的发展,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国东部地区乡镇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西部地区的乡镇经济依然停滞不前。究其原因, 首先, 我国的乡镇地域分布较广, 地理优势及所处资源优势不同, 造成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从历史渊源看, 东西部地区经历的历史事件不同, 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其次, 东西部人们的受教育特点及水平也不同, 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明显差异, 东部乡镇地区的人们愿意脚踏实地地发展当地经济, 喜欢在自己的故土稳扎稳打, 而西部乡镇地区的人们喜欢自由, 愿意去更发达的城市发展, 不喜欢固守故乡, 因此, 东西部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大。
二、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一) 政府监管不到位, 服务跟不上
我国乡镇地区的干部大都来自农民群众, 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因此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管理水平有限, 缺乏优秀的领导人才带领政府职员对乡镇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政府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就差, 对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比较懈怠,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在行政划分上, 乡镇政府只是一个连接农村与城市的辅助部门, 缺乏实权, 在农村经济建设的管理中并没有多少话语权。
农村地区的人们维权意识较差, 加上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 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维权;而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也缺乏服务意识和服务热情, 服务态度较差。这使得农民遇到的一些问题都得不到妥善解决, 很多农民觉得找政府办事太难。这样不利于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也影响了人们发展乡镇经济的积极性, 有损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
(二) 政府对乡镇企业不够重视
我国政府对乡镇企业的改革早已完成, 但后续的管理没有跟上。在一定时期内, 政府将工作重心全部转移到发展城市经济上, 重点关注城市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及经济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乡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城市企业而言, 乡镇农村地区的企业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资金上, 都难与城市企业相提并论, 其发展模式比较传统, 缺乏创新意识, 成为制约乡镇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 乡镇地区经济管理体制落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但是一些乡镇地区的经济管理体制仍非常落后。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 很多乡镇政府没有管理当地经济发展的权力, 乡镇地区经济由上级政府管控, 使得乡镇政府对当地市场经济发展爱莫能助, 处于无权无钱的尴尬境地, 无法推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这种落后的经济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乡镇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 乡镇地区产业结构失调
我国很多乡镇地区都存在产业结构失调的现象。一方面, 从土地管理角度看, 很多农村地区依然没有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统一管理, 还是每个家庭种各自的一小片地, 这是对土地资源、人力物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 乡镇企业的管理问题突出, 一些乡镇企业在没有做市场调研的情况下就盲目跟风, 看到别的地域有盈利项目就盲目跟进, 没有考虑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是否具备相应的技术及资源优势, 这样的乡镇企业难以真正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甚至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三、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化对策
(一) 优化乡镇政府管理体系
一方面, 乡镇政府应在充分了解各部门实际情况的前提下, 不断对乡镇政府的管理体系进行优化, 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相关规章制度, 并给予各部门相应的权力。乡镇政府要加强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监管, 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对那些工作积极且能出色完成工作的人员, 给予必要的奖励, 对那些消极怠工、玩忽职守的人员, 给予必要的惩罚, 以此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 乡镇政府应定期对当前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研, 并制定切合实际的扶持政策, 申请财政资金, 推动当地乡镇经济的发展。
(二) 合理进行招商引资
纵观乡镇经济的发展模式, 招商引资是一种成本低、见效快、回报高的发展方式。一个好的招商引资项目可推动多行业发展, 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 有力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实践中, 很多地区对招商引资监管不力, 或者招商引资方向不符合当地经济客观情况, 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资源环境, 因此, 科学合理地进行招商引资非常重要。投资离不开资金, 仅凭当地乡镇经济水平难以满足资金需求, 因此可以寻求国家的扶持与资助。
(三) 加强乡镇企业建设
与城市企业相比, 乡镇企业有很多不足, 如缺乏充足的资金, 技术力量不到位, 乡镇企业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等。因此, 乡镇企业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乡镇企业只有练好内功, 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中立足,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长远发展。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而言, 应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 不断拓展生产的深度及宽度;要改变传统单一的产业结构, 利用乡镇地区劳动力充足的优势, 大力发展符合当地特色的乡镇经济, 这对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 强化政府经济职能
乡镇政府要不断强化自身经济职能, 树立科学的经济发展思想, 通过专题会议、专题活动等方式将本地区乡镇经济发展理念传达到政府各部门, 使各政府部门都要意识到发展乡镇经济的重要性, 严厉杜绝形式主义。与此同时, 乡镇政府要不断提高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 树立严格依法行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五) 调整乡镇产业结构
乡镇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实事求是地调整当地乡镇产业结构, 既要实现对土地的统一管理, 着重发展农业经济;又要关注非农经济的发展, 使当地土地、资金、政策等资源集聚在一起, 形成优势企业, 严禁在没有掌握技术及资源优势的情况下盲目跟风。此外, 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保证地区产业结构平衡。
(六) 加大项目投资力度
乡镇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资源情况, 实事求是地加大投资力度。首先, 乡镇地区资金通常比较紧张, 应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投资少、见效快、前景好的项目中去, 在最短的时间内回收投资成本, 同时有效地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其次, 乡镇政府可在做出项目考察分析的前提下, 向上级政府申请优惠政策进行对外招商引资, 吸引更多的资金注入当地乡镇经济发展中;再次, 乡镇政府应培养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监管队伍, 对当地的投资项目具体落实进行监管, 树立当地经济品牌及特色, 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最后, 国家应拨出专项资金, 加大对乡镇地区的项目资金投入, 只有乡镇经济发展起来,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才有稳固的基础支撑。
结语
乡镇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乡镇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乡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府监管和服务不到位、对乡镇企业不够重视、经济管理体制落后、产业结构失调等, 应通过优化乡镇政府管理体系、合理进行招商引资、加强乡镇企业建设、强化政府经济职能、调整乡镇产业结构、加大项目投资力度等措施, 促进我国乡镇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王凤华.乡镇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07) .
[2]吴睿, 茂路, 王德祥.推进湖北省农村民生财政建设研究——基于397个乡镇数据的实证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 2014 (04) .
[3]张立承.新时期农民负担问题及财政支农的整体设计[J].地方财政研究, 2013 (04) .
地区经济现状 篇8
1 磐安县农业品牌建设现状
近年来, 磐安县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目前已有大伟牌茶叶、山贝牌山茶油、俺老孙猕猴桃、蜂儿牌香榧、磐峰牌鲜香菇、高姥山牌菜豆、绿尔健牌竹笋干、丽坑板栗、养尔康牌土鸡等40多个农产品通过三品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认证, 认证面积超过10万亩 (次) 。这些认证的农产品对发挥山区生态优势, 创造知名农业品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相对于我县农业发展水平来说, 农产品注册商标数尚少, 著名农产品品牌更是寥寥无几, 与农产品品牌相关联的农业龙头企业产值大的才一、二千万, 小的仅几十万, 大多为作坊式, 且科技含量很低, 产品附加值很小, 很难形成较大的规模。
2 加大农业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要有效推动农业品牌建设, 必须合理品牌定位、树立品牌形象、调整品牌结构、弘扬品牌文化, 具体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 提高品牌意识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增强商标意识, 进一步完善农业品牌战略, 大力开展树品牌、创名牌活动, 不断培育出有名气的名牌农产品。对现有的品牌农产品, 要搭好宣传平台, 通过举办外宣活动、参加各级农博会等措施, 不断扩大影响面, 千方百计提高知名度, 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市场占有率。
2.2 积极培植载体
磐安县虽然人均农业资源较少, 但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单靠销售出口初级农产品, 这种优势就无法充分发挥。与此同时, 磐安县农业企业在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的过程中, 也迫切需要把农产品加工列入其业务范畴, 这就为农业产品打响品牌战略提供了便利。因此, 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 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同时, 要加强营销平台建设, 组织产品与市场的对接, 组织建立各种农产品营销协会, 培育壮大经纪人队伍。培育一支过硬的农产品营销经纪人队伍, 充分发挥协会、经纪人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大中城市超市、批发市场的联系沟通, 定期组织对接, 保持和扩展销售渠道。在上海、杭州、温州等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点, 推介磐安生态农产品, 化品牌效应为市场份额。另外, 还要树立经营品牌意识,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2.3 实施有序管理
就全县而言, 实施品牌战略, 并非是指品牌越多越好, 农产品品种很多, 没有必要每个农产品都注册商标, 更不要一个产品注册数个商标, 如磐安香菇就以一个品牌出去, 集中全力打造一个品牌。为此, 应该建立一个农业品牌建设及名牌战略工作领导机构, 对全县农业品牌建设及名牌战略工作实施有序管理, 使全县农业品牌建设能因地制宜, 紧紧围绕“药 (材) 、菌 (类) 、茶 (叶) 、 (蔬) 菜、畜 (禽) 、 (毛) 竹”六大主导产业, 以突出优势产业, 优化农产品结构, 实现名牌战略构想。
2.4 抓好区域农产品的开发和整合
如磐安县的香菇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可以利用这一载体, 发展精深加工业, 开发一个知名品牌的食用菌系列品种, 如茶树菇、杏鲍菇等, 作为磐安香菇系列产品推向市场, 形成品牌优势, 提高品牌知名度, 进而提升品牌效益。这也就是品牌整合的魅力所在。
2.5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推广。品牌的出路在标准
把农业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作为示范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将农业标准化工作由点及面开展起来, 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进程, 并在此基础上, 建设一批无公害种养殖基地, 加快发展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水平。要充分调动农业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积极性, 形成县、乡 (镇) 、村、龙头企业及农户等各级组织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新格局。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 使生产过程规范化、系统化, 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市场标准。同时, 选择一批重点产品, 引导一批相关企业, 积极申报“三品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认证, 培育名牌产品, 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名牌农产品, 提高磐安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2.6 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创建知名农业品牌需要构建多元化支持体系, 并提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因此, 必须制订优惠政策, 全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通过全方位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思想解放的深度增强对外开放的力度;以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带动产业选择;以外来投资激活存量资产;以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商品的大流通谋求利润的最大化。有关职能部门要努力提高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时刻把握农产品市场律动的脉搏, 力促体制创新、科技创新, 为农业品牌创建铺好快车道, 并以科技进步为突破口, 带动农业品牌升级。
2.7 加大政府宣传和推介工作
要加强指导与协调, 在自愿互利基础上, 采取企业兼并、资产重组、股份制和组建企业集团等方式, 引导支持各种弱小品牌整合于名牌, 形成整体优势, 不断提高竞争力。同时, 积极组建行业协会, 规范行业行为, 充分发挥自律作用。农业部门要从实际出发, 立足资源优势,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有的放矢选择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种, 明确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 最终形成农业区域性布局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格局。农业品牌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一个产业的方方面面, 涉及到许多部门和环节的工作, 必须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 齐抓共管, 确保农业品牌战略工作持久有效地深入开展。
摘要:本文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提高品牌意识、积极培植载体、实施有序管理、抓好区域农产品的开发和整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推广、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及加大政府宣传和推介工作的对策。
地区经济现状 篇9
分析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既面临严峻的挑战, 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1. 不利因素:
从国际上看, 世界经济复苏呈现新的特征, 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在发展, 欧债危机仍处于高危阶段, 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 经济增速普遍放缓, 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凸显, 世界经济低迷可能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从国内看,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但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 运行中的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扩大外需面临不少制约因素, 内需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不小, 对2014年上半年经济仍将产生较大影响。
2. 有利因素:
从国际上看, 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 积极应对挑战, 力求加快经济复苏步伐。从国内看,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我国将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阶段, 增长的动力和潜力比较大。国家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正在见到成效, 经济企稳迹象持续增多。随着国家各项稳增长政策的继续落实到位并发挥作用, 我国经济增长步伐有望加快。
从当前发展实际看, 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对工业经济、房地产市场等领域的影响仍将在一段时期内继续存在。但是, 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较多。一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空间全面展开, 形成了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承办全运会等重大机遇的叠加效应将不断释放, 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三是2014年在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复杂的形势下, 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为2015年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2014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一批重大项目实现签约落地和开工建设, 为2015年产业发展和投资增长积蓄了发展能量。
总体看, 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也要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问题和风险, 未雨绸缪, 沉着应对, 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二、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2014年, 国际国内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变, 做好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对于巩固2014年辽沈地区企稳回升成果, 有力应对外部复杂局面, 抓住机遇大力开拓前行, 实现弯道超越, 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步伐, 将是十分关键的一年。
基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分析和经济发展走势, 初步考虑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大力落实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 重点做好“抓项目, 稳增长;抓改革, 增活力;抓转型, 促振兴;抓环境, 创文明;抓民生, 保和谐”五项工作。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和投资的拉动, 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围绕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和招商引资, 深化改革开放;围绕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围绕产业升级和业态提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着力实现经济转型;围绕办好全运会和创建文明城市, 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不断巩固提升城市发展环境;围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民生,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三、对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1. 抓项目, 稳增长。
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拉动作用。一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发展项目经济, 确保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不断扩大投资总量, 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推进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米其林轮胎、韩国希杰生化等一批项目尽快实现达产达效,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大项目招商力度。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要求, 围绕现代服务业、现代建筑、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特别是农机装备等重点产业, 储备一批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三是抓好经济运行组织协调。对照全年各项发展目标, 倒排工作计划, 强化目标责任, 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目标任务,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加强对经济发展形势的动态跟踪和监测预警, 建立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中小微型企业的监测预警平台。
2. 抓改革, 增活力。
要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主题, 积极谋划体制机制创新任务, 力争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全面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抓好市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 发挥示范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 提高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率。二是加快金融领域改革创新, 着力推进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先行先试, 加快金融机构集聚。三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改革, 着力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 积极探索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创新,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四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推进依法行政制度建设, 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标准化改革。五是全面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加快城际连接带19个新城新市镇建设, 重点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 在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向新城新市镇倾斜。六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大力推动沈鼓集团、北方重工等上市工作, 加快推进机床集团、东药集团等战略重组。七是拓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抓好公立医院改革, 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3. 抓转型, 促振兴。
着眼于谋求长远发展和全面振兴, 加快推进工业、服务业、农村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围绕华晨宝马、上通北盛等整车厂及相关零部件企业, 加快建设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 推动宝马新工厂尽快实现批量投产、宝马40万台发动机项目开工建设、北盛三期实现首车下线。依托300万吨CPP项目, 积极发展精细化工, 延伸化工产业发展链条。进一步增强与企业共渡难关的责任意识, 探索开展企业市场诊断等方式, 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二是积极推进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依托市级服务业集聚区, 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分部的引进工作, 大力提高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增率;大力发展物流、软件服务、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养老产业等新的增长点, 努力扩大消费;加大商品房销售力度, 增加市场供应, 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三是围绕“一县一业”、“一乡一业”发展,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县域产业集群建设, 推进郊区全域城镇化、县城改造和新城新市镇建设。四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力度, 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促进研发成果产业化, 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
4. 抓环境, 创文明。
统筹推进软硬环境建设, 进一步巩固提升环境建设成果, 促进发展环境和文明水平跃上新台阶。一是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围绕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 推进一批重点道路、桥梁、地铁等基础设建设。更加注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加强交通管理,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二是努力打造北方最佳投资环境。参照国内外先进地区成功经验, 大力优化城市软硬环境。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努力把沈阳建成行政审批项目最少、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行政过程最透明的城市。三是加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将全运筹备与“创城”工作结合起来, 组织开展好“迎接全运会, 创建文明城”系列活动, 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四是建设生态文明,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力争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通过国家技术核查。着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全面推进蒲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建设, 加快形成生态化、景观化、城镇化、产业化格局。
5. 抓民生, 保和谐。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为当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贯彻落实好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求, 大力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 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二是千方百计保障就业, 坚持就业为先, 继续加强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 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首位。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四是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要求, 新开工建设一批保障性住房, 续建项目要加快进度, 尽快竣工入住。五是加强价格调控监管, 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六是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进一步树立“重在基层、贵在创新”的理念, 努力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七是全力做好教育、医疗、卫生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重点工作。
摘要:2014年以来,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辽沈地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近期公布的5月经济数据好于市场预期, 而这也很可能表明在二季度以来稳增长政策的作用下, 一季度过快下滑的经济增速目前已初步止住。但是由于主要市场化部门增长的疲弱, 经济下滑压力还未根本减轻, 今年下半年经济实现企稳回升, 全年实现7.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仍需要更多的稳增长政策助力。
地区经济现状 篇10
一、关于“专业技术人才”的概念
专业技术人才是一个组合概念, 是“专业技术”与“人才”的结合。
专业泛指各领域所特有的系统性的专门知识;技术泛指生产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泛指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专业技术”是把专业与技术相结合、相统一的概念, 但又不是二者的简单叠加, 它还有新的质———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的专业技术活动、专业技术事业。
关于人才的概念, 2003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提出人才概念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有知识、有能力;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三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由此, “专业技术人才”可界定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 在为专门领域技术的创造、传播、应用和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
专业技术人才在一个国家、地区、组织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才战略已成为我国许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 要实现经济上的飞速发展, 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因此,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各个地区、组织的重要任务。现以贵州省为例, 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阐述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二、贵州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根据2010年贵州省统计年鉴统计, 至2009年, 贵州省事业、企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58.82万人。按专业分, 工程技术人员6.23万人, 农业技术人员2.6万人, 卫生技术人员7.45万人, 科学研究人员0.15万人, 教学人员37.11万人。按专业技术职务分, 高级技术职称3.37万人, 中级技术职称17.29万人, 初级技术职称34.00万人。按学历分, 大学本科以上14.95万人, 大学专科27.37万人, 中专以下16.32万人。
从总体上看, 贵州省科学的专业技术人才观初步确立, 专业技术人才政策不断完善, 专业技术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 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素质明显提高。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环境改善, 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但贵州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全国还有较大差距, 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三、贵州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特点及问题
贵州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较小, 整体素质不高, 职业技术人才结构不合理, 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紧缺, 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结构上的分布不均衡。
从人员素质分布看:到2009年, 按职业技术职称高、中、低来分, 其比例分别为6∶32∶62, 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到的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1038∶52相比, 相差-4∶-6∶10, 贵州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比例急需提高。
(二) 专业技术人才在区域上的分布不均衡。
从地区分布看: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中心城市, 经济发展越好的区域专业技术人才越多, 反之越少。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带在人才方面具有较大的相对优势, 而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三) 专业技术人才在产业上的分布不均衡。
传统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均拥有较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服务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则较少。
(四) 专业技术人才在学科上的分布不均衡。
从学科分布看, 科研机构重点从事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 其次是农业科学, 只有很少的科研机构从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发活动。高等院校专业技术人才按学科分布的情况有所不同, 其中第一仍是工程技术领域, 第二则是人文社会科学, 再次是医学。理工科领域人才占主体, 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相对不足。
(五) 专业技术人才在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
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政策不完善, 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和使用的行政化尚未完全消除, 专业技术人才自由流动和自主就业创业能力较弱。少数部门专业技术人才使用率偏低, 专业技术人才价格与专业技术人才价值背离问题还较为普遍。阻碍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
(六) 专业技术人才载体在承载吸纳人才上功能较弱。
贵州省大多数企业规模不大且分散, 产业集聚度不高, 产业链不长。非公有制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竞争中出于劣势地位。科研机构、高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层次不高, 在全国的知名度偏低等, 客观上造成了贵州对专业技术人才, 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 造成专业技术人才载体承载吸纳人才的功能较弱。
四、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策与措施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的不对称, 是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也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面对未来, 我们只有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一) 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抓手, 推进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
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在特定的产业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组织、机构和实现条件所组成的网络系统, 是由相关社会主体如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 联系、互动所形成的区域社会网络, 其目的是为了创造、引进、使用和扩散新技术, 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以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为载体, 加快专业技术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使区域经济的发展充分建立在依靠专业技术进步、人力资源开发及人才资本的基础之上, 并由此建立专业技术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双重激励机制, 让专业技术在创造价值中实现自身价值, 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中, 实现包括人才资本在内的各种资本的共同增值。
(二) 加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培养、引进与使用, 优化创新专业技术队伍
1、“柔性”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用“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观念, 打造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制定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优惠政策, 给予用人单位引才的主动权, “柔性”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2、造就领军专业技术人才, 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寻求突破。
要根据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需要, 区分不同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 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在选拔评价、培养引进、使用管理、激励保障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 鼓励支持促进各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发挥才干。
3、开发实用专业技术人才, 特别是开发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专业技术人才。
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 探索建立公共实训平台, 可按照“企业+学校”的培养模式, 按照“政府引导、行业协同、市场运作、社会力量主办”的路子,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 提高人员的技能化水平, 培养掌握“新、特、绝”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
4、引进急需专业技术人才, 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
按照引才和引智并举, 重在引智的原则, 吸引各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创业和就业。可以专业技术人才租赁为依据的“委托派遣”、以知识技能互补为依托的“顾问兼职”等多种引智方式, 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
(三) 加强教育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统一, 激励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
1、狠抓高等教育质量, 培养知识结构新、创新能力强的后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教育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 高等教育是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输送专业技术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经济欠发达地区要进一步转变高职高校的办学思想, 调整专业结构, 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内容、考核体系与相关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结合起来, 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开发与推广结合起来。
2、建立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紧密协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联合, 共同组建队伍, 实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社会共享与优化配置。科研机构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可以直接参与高校的教学与科研, 联合培养学生, 高校教授可参与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 充分利用研究机构的专业技术资源提高培养学生的质量,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3、发挥高校作用, 加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 培养所需专业技术人才。
各企业可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 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签订协议, 采用“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即高校依据企业提出的用人标准以“准就业”的方式培养实用专业技术人才。这样不仅解决了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问题, 也解决了企业找不到专业对口、素质较高的适用专业技术人才的问题。
(四) 加强制度创新, 营造良好环境, 用好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1、改革专业技术人事制度, 保证用人单位自主权和专业技术人才自主择业权。
建立体现“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宏观指导”特点的新型专业技术人事各类制度, 用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 形成专业技术人员能进能出, 职务能上能下, 待遇能升能降, 人尽其才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 专业技术人员勇于创新创业的管理制度。
2、建立和完善向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倾斜的分配机制。
根据按岗位定薪、按任务定酬和按业绩定酬的原则, 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基金效益直接挂钩。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 向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重要岗位倾斜, 自主灵活的分配机制。
3、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评聘办法,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化评审模式。
应打破身份、所有制、地域、岗位、系列等限制, 实行评聘分开, 建立科学的评审模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将申报权交给个人, 评审权赋予社会, 聘任权还给单位, 取消专业技术职务的指标控制, 由单位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 按国家确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 自主设置岗位。
4、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
建立协调、多元的专业技术人才激励体系, 广泛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推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5、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大力营造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和谐环境。
政府要发挥主体作用,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拓宽公共服务内容, 创新公共服务方式, 增强公共服务职能, 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 大力营造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宽松、和谐环境, 使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施展全部才华、努力创新创业。
总之, 面对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一社会新特点, 经济欠发达地区要能获得发展, 只能走发展知识经济这条路。要发展知识经济, 就必须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先导。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 树立正确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新理念, 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营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 才能推进落后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徐筑燕, 唐正繁, 单晓娅.工业强省战略知识读本[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2.3.
[2]王兴骥.贵州社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10.
[3]胡君辰, 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7.
地区经济现状 篇11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少数民族经济;协调发展
一、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概况
在构建我国和谐时代的经济发展建设中,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民族地区经济和少数民族经济在经济学领域内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既存在差异性有又相互联系。
(一)民族地区经济
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之间错综复杂的聚居情况决定了不同民族之间形成的区域性生产和经济活动,我国以行政区域划分不同的区域经济,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只能在区域经济中呈现一定的特征,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我们常常把一个或者多个民族自治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也可以把某个特定的民族自治州、县等行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此统计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在进行研究活动时,将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和其它以行政划分的区域内经济发展情况相互区别是研究的关键,从而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实现民族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协调发展。
(二)少数民族经济
毛泽东主席在1945年最早提出“少数民族经济”这个概念,从五六十年代起,我国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或领导人讲话过程中,经常会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问题作为探讨对象。从产业化的角度来讲,它可以分为少数民族原生和次生两种经济层次。前者是指少数民族拥有世代传承下来的民族产业,例如:畜牧业、旅游业、民族文化餐饮业等原生行业;后者是指从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些其他行业,例如:羊牛乳业、肉业,皮革毛纺业等,这些下游产业与原生产业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产业结构,共同构成民族经济的产业链。在研究少数民族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一些共同的历史特征,或者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不同民族群体的发展特征,找到差异性和一致性,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和谐发展。
(三)少数民族经济与民族区域经济的关系
民族区域经济和少数民族经济在经济学范畴中是两个内外重合的概念,而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研究中,民族地区经济一般具有一定的政治内涵,而少数民族经济是依附于民族区域经济而存在的,宏观上来说也是具有特定政治倾向的经济范畴。如果从少数民族经济的角度来研究民族区域经济,其研究范围就要包括在名族区域中的汉族经济了。
二、协调民族区域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关系
(一)民族区域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分离的原因
1、对资源开发的利益冲突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随着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需求越来越大,当地投资者和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激烈,加上开发过后不能及时补偿自然资源的生长,使得人类与环境之间、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之间的矛盾也越演越烈。
2、少数民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在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依靠原生态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的普遍落后,人民受教育水平偏低,在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在经济交往过程中一般很少受益。加上少数民族自身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认识的薄弱,导致过度开采和过度放牧的情况屡见不鲜,使得原生态草原被严重破坏,影响了他们的生存环境,阻碍了经济发展,形成一个无法挽回的死循环。
(二)民族经济协调发展关系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大约有1个亿之多,他们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民族自治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我国西部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有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水平也较高,但是它们所属的民族区域内经济发展却停滞不前,两者之间的不协调性导致少数民族整体发展水平的滞后。目前约有25个少数民族的380万群众属于特殊贫困人群,占全国绝对贫困人口的35%。因此,在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关注某个特定区域民族的经济发展状况。针对我国民族区域经济与少數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必须加快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措施和对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的补助性扶持政策,以维护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各级民族自治区政府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调动群众的热情和信心,积极参与到民族经济建设中来。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经济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规范措施。
(三)加快我国民族区域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创新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上,少数民族由于交通条件落后、信息交流困难和工农业发展的不协调等原因常常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尽管近些年来国家采取了一些保障性措施,但是效果甚微。当地少数民族只会利用原生态资源进行一些初级的市场交易活动,使得利润多偏向于一些中间企业。因此,国家应该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调节高收入人群和贫困人群的收入水平,给予农牧民一些利益补贴,让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民通过再分配的手段得到扶持。这种补偿的手段在制度管理上任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必须要进行创新,使保障手段更为完善,将直接补贴转变为投入激励的政策。在改革补偿对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生态环境建设中过于繁乱的中间项目,如果能有效的得到削减,将能给少数民族人民带到实质性的优惠。
2、提高维权意识
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都聚居在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的偏远山区,在约有77个少数民族贫困县中,78%的人口普遍存在缺水、缺食物、缺少教育的状况。受教育水平的限制,他们大多缺乏应有的产权保护等基本的法律意识,自身的利益常常受到来自外界的危害。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法律宣传,提高当地群众的维权意识。关键要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提高整体素质。
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对新草原法融入新的理解和决策方针,呼吁广大少数民族农民参与到普法活动中来,切实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少农牧民还存在消费意识上的理解不足等现象,农村市场在监管方面始终是一项薄弱环节。国家应该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建立一些投诉站点,便于随时为广大群众解决市场交易过程中的纠纷和利益受损情况。
3、建立资源项目的开发政策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因此,在项目开发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地方政府必须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促进民族区域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的协调发展。例如,在一些以旅游为主体经济的区域,国家应该对该地旅游的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宣传旅产品和项目,吸引广大游客。对于一些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大项目,要将其延伸到其它相关利益链上,增加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努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另外,对于一些重化工业,政府应该关注其与其它能源产业的协调,不能以利益驱动发展,导致资源的浪费。
结束语
为了应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民族区域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的协调稳定是一大关键,这也是巩固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因素。针对民族区域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发展中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从而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覃艳.加快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02)
[2]崔玉敏.对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思考[J]满族研究,2000(12)
地区经济现状 篇12
基础教育是指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学问在先期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因此, 基础教育是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目前, 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指含初中及以前的所有教育。狭义的范围指九年义务教育, 广义上还包括家庭教育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这样规定的:“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则是更明确地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 基础教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人民, 而不是一部分人, 更不是少数人;第二, 基础教育的功能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它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 而不是专业或某些专门人才的培养。因此, 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 教育教学观念与思想, 教学方法以及评估等, 都必须服从这样一个基本的价值目标。基础教育具有多功能性。无论是对人自身的成长, 社会道德的形成、政治环境的净化、社会文化和审美水平的提高, 还是人类的经济活动的开展, 都具有广泛的积极作用。
2 恩施地区基础教育现状
2.1 家庭教育的现状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认识社会化的三个主要场所。孩子最先受到社会化的地方就是家庭, 且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且家庭观念落后, 因此, 只会用简单的说教和打骂措施教育孩子。但是他们又具有“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迫切希望, 这些仅表现在对分数的关注上。一旦孩子成绩不好, 家长只会训斥和打骂, 时间久了便认为孩子不是读书的材料。
2.2 学校教育的现状
全州现在共有1122所小学, 教学点602个, 在校的小学生有320352人, 现有16056名小学教师。目前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9.95, 从总数上看似乎超编, 但是由于很多农村的小学教师中有50%“民转公”过来的, 50岁以上了占了30%以上, 这部分教师具有体弱多病以及文化素质低的特点。因此, 每年都要具有一定的补充数量。恩施市舞阳办事处鸭子塘小学现有14名教师和290名学生, 师生比为1:20.7, 表面看超编一人, 但是由于该校35岁以下的教师仅有1名, 50岁以上的5人, 还有4人长期患病不能授课, 因此, 该校不得已还聘请了2名临时代课教师。此小学处于恩施市舞阳办事处管辖, 师资尚且如此, 其他偏远地区的小学尤其那些一校一师的小学可想而知。此外, 教学点和班额不足也是造成超编的重要原因。
全州现有167所初中, 在校初中生167489名, 现有初中教师10034人。师生比为1:16.69, 虽然总体看编制持平, 但这也是相对的。省定的编制不包含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 但是近些年为了巩固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全州大力建设寄宿制学校, 除了为学生安全着想外, 也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由于农村初中改为寄宿制, 从而导致学校管理和后勤服务人员占了1015个编制, 从而使得初中教师也变得十分紧张。
在备、教、辅、改、考及学生的管理方面, 老师的工作量严重超载, 但福利待遇上升几乎为零。教师的套改工资与公务员相比, 教师只能拿到相应职称档位的最低工资, 而公务员则拿到相应档位的最高工资。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每年9600元, 到位情况约6000元, 半数只拿到4800-5400元, 而公务员每年全额发放12000元, 少数还有年终奖, 理由是教师具有寒暑假, 从而大大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由于恩施地区经济落后, 虽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但是仅有33%的初中生升入高中。政府对学校的评价、奖励等也是根据中考和高考成绩。教师为了达到升学目标且拿到更多的奖金, 考什么教什么, 直接跳过素质培养。
3 基础教育对恩施地区经济的影响
3.1 低素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3.1.1 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只能分布在加工这样的较低的层次上, 而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分工则缺乏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力, 从而导致物质循环的某些环节出现流通不畅甚至中断的现象, 从而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程度并造成环境的恶化。因此, 导致恩施地区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基本原因之一就是人口素质不高。
3.1.2 低素质的人口还不愿或无力保护和利用环境和资源, 往往局限于对某些自然资源的传统性依赖。由于贫困, 人们迫于生活的需要就会掠夺式的开采森林、耕地以及草地等资源, 从而造成人们的生活更加贫困和困难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3.1.3 由于低素质的人口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不能很好的适应且不能正确把握变化的方向和相应的转变速度, 从而造成传统产业堆积了大量的劳动力, 对于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施无力从事, 导致环境污染以及资源利用率的降低, 从而影响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3.1.4 人口素质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资源的人均拥有量。
3.2 基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人才、知识和信息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逐步取代财富、资本和权力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配力量时, 教育从社会经济舞台的幕后走向前台。恩施市是湖北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之一, 在全州率先承担实验任务, 经过周密筹备, 从2002年9月开始, 我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启动了课改实验, 至今, 初中已经完整地经历了一轮改革实验, 小学的课改年级已经推进到了四年级。我市课改实验实施以来, 经过乡镇结构和学校布局调整, 到2005年底, 有16个乡 (镇、街道办事处) 24所初中、302所小学共6万多名学生4000多名教师参加课改实验。我市各学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特别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 强化管理、积极探索、勇于实验, 我市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 各实验学校, 所有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 正以满腔的热情和饱满的斗志, 把课程改革引向深入。高质量的恩施教育体系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支撑, 为加快恩施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教育作为传播和再生产科学知识的场所, 在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以及促进经济建设发展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农业化产业均需要集聚生产要素, 而劳动者作为生产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素质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恩施地区正为迈向城镇化而不懈努力, 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从而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证明, 乡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提高10%, 那么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 从而提高5%的农业工资。
4 提高基础教育的作用
4.1 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教育先行
教育水平决定了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程度, 并且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为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 必须从战略高度培养青少年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4.2 新城区开发建设, 学校先行
根据新城区的发展经验, 人们由于留恋老城区的生活而导致新城区发展缓慢, 当今社会, 人们最重视的莫过于子女教育问题。因此, 在建设新城区时优先规划和建设优质的学校来吸引老城区居民, 从而达到快速繁荣新城区的目的。
4.3 教育促进区城经济发展, 投入先行
增加投入不仅可以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并且自身也能得到发展并创造效益。两者呈现辩证互利关系而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 投入教育就是投入经济建设。
4.4 打造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人文”先行
为了打造助推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软实力”, 必须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以凝结人文动力优势。
摘要:恩施市地处武陵山片区, 湖北省西南部, 清江中上游, 居住有土家族, 苗族, 侗族等少数民族, 属于少数民族地区, 同时也是山区, 经济条件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属全国经济落后地区。经济条件落后, 基础教育资金投入有限, 是导致基础教育在全省拖后腿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础教育水平处于落后阶段, 亟待促进和加强。基础教育的正确实施, 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 影响着经济健康发展的速度、效益以及其持续性和稳定性。恩施地区的基础教育有待提高, 经济更有待持续性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地区经济发展,影响
参考文献
[1]顾胜和.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抚州教育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 2011 (10) .
[2]恩施市教研室课程改革调研组.恩施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报告[R].
[3]刘道尊.基础教育经济价值初探[J].教育与经济, 1995 (3) .
【地区经济现状】推荐阅读:
上海地区经济现状分析10-31
地区经济开发08-05
民族地区经济08-24
地区经济增长11-03
东北地区经济07-16
民族地区民族经济10-16
经济次发达地区06-18
经济不发达地区06-19
经济增长地区差距08-07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