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机构

2025-01-16

质量检验机构(共12篇)

质量检验机构 篇1

为了确保检验室分析工作获得可靠的分析数据, 需要对检验室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影响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原因很多, 检验室应该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

1样品的采集, 样品的管理

抽取样品是检测工作的重要环节, 抽取的样品应做到真实完整, 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检验室应对样品的保管, 传送, 处理等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以确保样品保持完好的原始状态。例如, 如不能在现场测定酚类, 可以在每升水样中加0.5g Na OH及1g硫酸铜加以固定, 保持原始状态。另外保证样品在运输, , 贮存过程中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2明确检测依据

接受检测任务后, 首先要明确检测依据的技术标准的技术规范, 在完全理确检测依据的基础上, 编制操作的检测程序方法。

3构建良好的实验室环境

光线, 温湿度, 震动, 空气, 用电等方面符合要求, 避免实验结果产生误差。操作有毒, 易挥发试剂时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 仪器不可与有挥发性试剂同处一室, 互相干扰试验不可一室进行。

4实验室管理要规范化

根据样品性质和测定项目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制定合理的抽样和检验方案。主要从精度和准确度干扰情况, 费用节省人力资源等方面来考虑,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 避免产生系统误差, 对仪器和器皿进行定期校准, 纯水和化学试剂应保证符合要求。配备合格的标准溶液, 要定期与权威单位的标液进行对比, 制定符合要求的标准曲线, 并经常进行校对, 如发现问题要立即加以解决。

强化工作者分析操作的熟练程度, 杜绝个人观察器官不敏锐和固有的习惯所引起的对滴定终点颜色的判断错误, 对仪器刻度标线读数不准确等引起的测量误差,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是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 消除偶然误差的主要方法, 测定次数为3-5次, 如没有意外的发生, 基本上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分析结果, 如配制标准溶液, 平行试验不得少于8次, 两人各作4次, 每人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 结果取平均值。在分析样品时可以用标准方法与选用的方法测定同一试样, 若测定结果符合公差要求则说明方法可靠, 如果测定结果超出允许的公差范围, 就应重做。加标回收率的检验方法也是控制分析质量的重要方法, 在相同的方法下进行二等份试样, 在其一份加入一定量待测组分的纯物质, 如测定结果和加入纯物质的回收率在标准范围内, 则样品的测定结果可靠, 如在标准值范围之外, 则应查找原因重新测定。分析样品时可以用回归分析法制定标准曲线, 用制做分析用控制图来确定样品的控制限和真值, 来验证分析数据的可靠性, 如数据在控制限外, 则应弃去此数据并查找原因, 加以改正。

除了以上实验室的基础工作以外, 实验室建设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 抓好检验人员素质的提高:在建室中要任用有实践经验和掌握化验技术的人员担任负责工作, 对化验人员进行业务技能, 安全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教育, 经厂级, 车间级, 班组级培训合格后, 方可上岗作业。

二,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相应的规章制度则是搞好各种检验工作的保障。近年来, 我厂为了搞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围绕“稳定生产, 保证质量”先后制定了三级质量考核制度和标准物质管理制度, 样品管理制度, 业务培训制度, 等四十多种规章制度。使各级各项检验工作有章可循。使我公司投产以来无质量事故发生, 使出厂产品人工煤气合格率100%, “哈依牌”工业用甲醇一等品率大于95%, 煤中油, 粗轻油, 粗品酚, 液氨合格率100%。列于2007年中国化工五百强第285位。

三,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检验机构是具有权威性的机构, 要求分析检验人员具有清正廉洁的素养, 公正公平的科学态度, 因此要加强对检验人员的思想教育, 充分调动积极性使其以饱满的热情, 公正廉洁的态度投入到质检工作中, 这样公司才可生产出合格产品。

要使质量检验机构具有科学性, 公正性, 权威性, 就应从实验室建设抓起, 严格对质量检验工作进行质量控制, 公司才会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 公司的前景才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刘珍.化验员读本.第四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3, 9.

[2]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办公室.质量专业综合知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8, 2.

质量检验机构 篇2

1.法律依据是什么?

实施计量认证行政许可依据以下法规、技术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及《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一条(3)《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十六条(4)《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5)关于发送《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的通知(质技监认函[2000]46号)

(6)关于印发《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工作程序》及有关表格的通知(国认实[2002]42号)

2.实施机关是哪里?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3.负责部门是哪里?

计量认证工作由国家认监委负责实施,具体由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主办,评审管理处承办。其中技术能力评审工作由指定的评审机构负责实施。3.1评审管理处

负责接收申请材料、受理审查、许可审查、许可的报批、发放证书、建立档案、组织对获证单位及评审机构的监督检查。3.2 评审机构

负责安排现场评审,负责技术评审报告的编制。

4.目的是什么?

为规范计量认证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责任,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确保计量认证工作的有效实施。

5.受理条件有哪些?

(1)申请单位应依法设立,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事检测、校准活动,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建立并有效运行相应的质量体系;

(2)具有与其从事检测、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应当保证检测、校准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准确;

(4)具备正确进行检测、校准活动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的和可移动的检测、校准设备设施;

(5)满足《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

6.需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申请书(一式三份)法律地位证明

技术能力证明(场所、设施、人员、已往检测报告抽样复印件)质量体系文件

7.相关记录是什么?

在受理、评审、审查、批准工作中,有以下相关文书和程序记录:(1)计量认证申请书(2)计量认证评审报告

(3)国家计量认证评审组成员建议名单(4)国家计量认证审批单(5)办理计量认证机构更名申请表(6)办理计量认证标准变更申请及备案表(7)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8)行政许可不予受理通知书(9)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8.收费标准是什么?

认监委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调整计量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05]711号)文件规定收取计量认证费用。

9.审批流程怎样? 审批主体

审批主体为:国家认监委

执行部门为: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 评审管理处 2 申请

申请单位向国家认监委提出计量认证申请。报送申请书(一式三份),并提供所要求的材料(1套)。申请书可从认监委网站上下载。3 受理

3.1审查申请材料 认监委实验室部评审管理处接到申请材料后,5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完整情况进行审查,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口头或者书面一次告知申请单位进行补充。3.2受理申请

符合受理条件的,受理申请,出具《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并在5日内将相关材料送技术评审机构并获取送达回证。3.3 不受理申请

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不受理申请,出具《行政许可不予以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4 技术评审 4.1 安排技术评审

承担技术评审的机构在接到认监委对申请机构的技术评审要求后2个月内安排现场评审。4.2评审结果的上报

技术评审完成后(包括整改),评审机构于5个工作日内向认监委实验室部评审管理处报告技术评审结果。5 审批

5.1审查评审结果

评审管理处接到评审材料后,对其进行审查,5日内提出审查意见。5.2履行审批手续

经审查同意的报委领导批准。审查不同意的,出具《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并说明理由。5.3 打印证书

评审管理处负责打印计量认证证书及附表,自决定许可之日起10日内通知申请单位领取。5.4材料存档

评审管理处负责将申请、受理、审批的所有材料整理存档。6公布获得计量认证的机构信息

获得计量认证的机构名称、地址、证书编号、批准项目、有效期等信息将通过认监委网站行政审批专栏对社会公布。7 扩项

获证机构在能力有变化时,应当按照以上程序,申请扩项。8变更

获证机构的法律地位、管理体制、行政隶属关系、主要人员、质量体系、地址、名称做出重大调整时,需要向发证机关办理变更备案手续。若检验标准发生重大变更,需安排现场评审进行确认,若检验标准没有重大变化,可由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并做好记录,待监督评审或复查换证时,由评审组确认。9复查换证

计量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6个月前,机构应当提出复查、验收申请,发证机构按照许可申请的程序和要求对其进行复查。复查换证的具体要求见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获证机构逾期不提出申请的,由发证单位注销证书,并责令其停止使用标志。

10.监督管理和投诉方法是什么?

1内部工作监督 1.1 监督职责

实验室部领导负责对行政许可工作的日常监督和不定期的抽查。认监委领导对实验室部行政许可工作进行领导和监管。

实验室部行政许可工作接受总局法规司和监察部门及认监委法律部的监督。1.2 监督方式

1.2.1 受理、发证情况监督

实验室部领导对受理、审批的程序、工作的时间和进展情况进行监管,及对审批工作不定期地进行抽查。1.2.2 征求意见

定期对申请人发放意见表,征求对行政许可工作的意见和建议。1.2.3 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对群众(申请人)的举报、投诉,及时进行处理。2评审工作的监督

实验室部对技术评审机构及评审人员工作进行监督管理。3 对获证机构的监督管理

3.1在三年有效期内组织一次对获证机构的日常监督评审。3.2每年组织一次对获证机构(或部分获证机构)的专项监督检查。4 问题处理 4.1 程序性问题

许可工作中出现的程序问题,由实验室部领导提出处理意见,经过主管委领导批准,作出处理。4.2 工作失误问题

因受理、审批工作失误,应当及时纠正。4.3 违反纪律问题

质量检验机构 篇3

[关键词]食品检验;质量;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对食品的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各种经过加工的食品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比如:方便面、速冻食品等,并且这种加工产品对安全质量的要求很高。然而,确保食品的安全已经成为了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检测机构应对食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根据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的现状,应发现问题的存在,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我国近年来食品工业发展迅速,通过食品加工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不断上升。大部分的食品加工厂都是持有正规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大工厂。然而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域差异较大的特殊情况。很多小地方的食品小作坊无法被监管到,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当地的食品加工小工坊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十分薄弱。经济效益是这些小作坊唯一追求的目的,因此,把这些小作坊纳入整个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目前,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国家加大了对各种大小食品工厂的监督抽查力度,这种严格的监管力度使得食品质量逐步上升。通过这几年的监测抽样报告可以看出,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和食品添加剂超标。因此,目前最为紧要的就是将这两项作为食品监督检验的重点对象。

二、食品检验的概述

食品生产企业需必须确保所生产的产品符合相关质量规范的要求,满足人们的需求。食品检验是根据所要检测的食品产品执行相关的产品规范和要求来进行质量的检验和检测。检测完成后检测机构会出具具备公正性的检测报告,判定所检测的食品是否符合质量规范的要求。当进行检测的食品符合相关规定时,食品将判定为合格,当部分检验食品的检测结果不符合相关规范时,检测机构将出具不合格检测书,食品企业需要根据检测结果来进行生产的改进和规范。食品的质量检测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食品检验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通过科学、高效的实验和检测来判定检测产品的质量。

三、食品检验工作涉及的范畴

食品检验机构要想为社会提供真正合格良好的检验服务,就要重视食品检验数据的真实科学和可靠性。要想使检验机构能够顺利立足于社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就要健全检验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检验的水平和可信度。食品检验机构的工作重点是质量管理。要对整个检验工作过程质量和工作质量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在食品检验工作中重点要注意检验方法、检验过程质量保证、检验人员技术素质保证、仪器和检测环境保证、技术资料有效性保证、标准试剂可靠性保证这个方面的工作。要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出一个合适的质量保证体系,合理地分配职能。

四、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食品检验工作的质量的好坏与否决定着食品安全最终能否得到保障。因此,食品检验工作在整个食品安全的控制方面起到了把关的作用。食品检验工作包含了很多方面。繁琐复杂需要工作人员的认真理解和执行。食品检验的工作质量管理上面存在一些多方面的问题,具体如下:

1、检验过程方面

食品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检验环境的控制等是食品检验室的日常工作内容。每一项检验工作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在进行。这些关键的检验过程时刻影响着最终检验的质量。但是,检验环节光是靠检验室的工作是不能完整进行的,必须要有抽样室的配合才能完整进行。虽然检验室的工作一般目的明确且井井有条地进行着,可是抽样室的工作往往不能很好的和检验室工作衔接上,导致了缺乏协调性从而影响整个检验工作。抽样室一般有自己的工作计划,所以总是不能配合上检验室对于检验数目的要求和时间上面的统一性。这样一来,部门之间就无法科学有效的配合,势必会影响整个检验工作的工作效率。检验工作的工作量本来就大,而且一个单一的样品一般就需要三个实验人员完成。而单个样品的工作报告出来一般就需要两到三天左右。大批量的检验任务更是加重了检验人员工作的压力,并且工作报告的完成也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大量的时间。在这种紧张的工作力度下面工作人员之间的分工不能科学地进行,不但使工作效率下降,还会由于过度的紧张而导致工作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整个检验过程方面一个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资源管理方面

化学试剂是整个检验工作不可或缺的用品。对于这些药品和试剂的采购一般需要聘请专门的人员来负责。实验室的基础设施管理对整个检验工作的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检验所用的仪器和量具一旦没有经过检定就会造成很大的误差,导致改变了检验结果而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对于这些检验器械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一般都是交给检验室和业务室负责。但是为了使检验数据能够更精确可靠,最好还是交由专业的部门进行管理维护。

3、评价体系方面

对于实习人员和新上岗的工作人员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制度来进行监督和指导。随时指导他们的工作内容,监督他们的工作质量。所以监督员制度的设立十分重要。通过填写监督员记录和和提出合理的意见来完善监督工作。目前,由于对食品检验工作的质量还没有一个较为具体科学的评价系统,检验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也尚待完善,顾客的满意度评价制度也尚待建立。所以,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只有完善了这些制度和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提高食品检验的工作质量。

五、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的改进与完善

要想改进食品检验工作的质量管理就要从检验室开始抓起。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检验室内部质量管理制度,通过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监督检验人员的工作过程,完善检验室内部检验设施的配置和维护等方面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提高检驗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严格按照各自规章制度来制定适合每个检验室特点的人员考核制度,并且通过对检验人员工作的认可来提高他们的信心和对组织的忠心度,这样才能发现和考验人才并且留着人才。检验机构的每一个部门都要善于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需求。

结束语

总之,检测机构做好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的管理,不仅可以确保食品质量的安全性,还可以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度。同时,检验人员应不断地学习新方法和新技能,提高业务技术素质,这样就可以确保食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保证食品检验结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郝鹏.AY检测中心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工业工程专业,2011年.

[2]林琳.加强食品质量管理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8).

食品检验机构委托检验风险控制 篇4

食品委托检验类型

食品检验机构的检验任务主要为指令性检验任务即法定检验任务和委托检验任务。指令性检验任务主要为监督检验 (包括国家、省级、市监督抽查检验, 日常监督抽查、专项监督抽查、风险监测) 和行政许可前的检验 (食品安全性检验与评估) 。对于质检机构, 不论哪种检验都属于“委托检验”范畴, 只不过根据委托方的地位、性质或与质检机构关系的不同而采取一种更能体现检验任务性质的表达方式。对于依法设置或依法授权的食品检验机构, 所属上级即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布置的任务用“下达”取代“委托”, 称之为“监督检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为解决食品安全投诉, 法院等为解决纠纷中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时的委托检验亦可称之为“仲裁检验”。

食品检验机构检验活动类型归纳为公共管理、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民事行为等范畴。新《食品安全法》明确食品检验活动的9种类型, 涉及公共管理内容包括: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隐患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建立和验证、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中的致病因子分析检验。行政许可内容包括:监督部门发许可证前的食品检验、进出口食品检验。监督管理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复检;民事行为内容包括:食品生产企业对产品检验和委托检验。

食品检验活动本质为两类, 即食品中已知物的检验和食品中未知物的检验。食品中已知物的检验, 包括:标准方法建立或新方法研制及方法验证;依据标准方法开展检验活动如监督抽检、风险监测、隐患检验等;利用非标方法或建立新方法开展检验活动如风险监测、隐患检验、中毒或突发事件病因分析、企业委托等;食品中未知物检验如隐患检验、中毒或突发事件病因分析等。

不同类型的委托检验活动在检验合同的设计、选择抽样依据、制定抽样计划、设计和填写抽样单、抽取样品、选择检验依据和检验方法、确定检验项目、描述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接收保管流转处理样品等各个环节的要求都各有不同。

检验报告为主线, 对样品、检验、签发、报告等四个环节识别和规避风险

样品环节

抽样:对于行政监督类委托检验, 会涉及到抽样环节。

选择抽样依据, 选择合适的抽样依据是检验工作开始的第一步。通用抽样参考标准有GB/T 2828.11-2008、GB/T 6378.4-2008、GB/T 16306-2008。一般的监督抽查任务依据食药局下达监督检验任务的相关部门的特殊要求和相关文件抽样。委托检验涉及抽样的, 依据委托方合同约定的内容或相应执行的产品标准进行抽样。

选择抽样人员, 抽样人员必须熟悉抽样标准、抽样方法、抽样部位、抽样数量等抽样规定, 能熟练使用抽样工具, 并经培训考核合格, 抽样人员不得少于2名, 抽样人员和检验人员分开。

制定抽样计划。第一, 制定依据:根据抽样依据和相应的检验依据 (标准) 、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 确定抽样的数量、抽样的方法和部位, 如涉及微生物项目的检验, 其样品的抽取、接收、运输、保存、处理符合其特殊的要求的规定。第二, 计划内容:内容主要包括选择抽样依据;选定抽样人员;抽样前培训;确定抽样方案, 包括确定抽样数量、方法和部位, 样品的运输和保存方式等。

抽样单的设计和填写。抽样单是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报告的前提, 也是监督检验后处理重要原始材料。质检机构根据抽样类型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抽样单, 包含不同的内容, 如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单、监督抽查抽样单、委托检验的抽样单等。抽样单内容力求完整, 要求有足够的信息量。《委托检验行为规范》中规定“委托检验合同内容应当包括委托方信息、对样品的要求、样品的状态、检验项目、检验依据、异议处理、样品处理方式和保存期、双方权利和义务等约定, 并注明委托方对样品及其相关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随机抽样:按照预先制定的抽样方案, 包括抽样数量、抽样部位、抽样方式进行随机抽样, 图绘抽样部位。抽取具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或者以其他形式证明合格的产品;抽样人员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待销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不得由企业抽样, 在市场等流通领域抽取的监督抽查任务的样品, 应与生产企业进行样品确认。

封存样品:在样品的适当位置贴封条, 封条上抽样人和被抽样单位签字, 并盖抽样单位章。抽样人员封样时, 应当采取防拆封措施, 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和方法, 原则以拆封后不能恢复原状, 封样部位应保证不破坏封样材料不能取出样品;再次密封被破坏或样品被调换后应容易识别。

样品接收:应当检查、记录样品的外观、状态、封条有无破损及其他可能对检验结果或者综合判定产生影响的情况, 并确认样品与抽样文单的记录是否相符。对检验和备用样品分别加贴相应标识后入库, 在不影响样品检验结果的情况下, 应当尽可能将样品进行分装或者重新包装编号, 以保证不会发生因其他原因导致不公正的情况。建立关键控制点检查表, 对流转样本的时间和地点记录, 以便控制质量, 因为温度和时间影响微生物样品的检出质量。

样品流转及标识、入库、领用、检验、保存及处置程序规定, 封存样品、检样的保存。样品建立唯一性标识和流转标识。样品按流转顺序流转, 交接签署时核查样品状况。样品贮存在适宜场所, 样品分类存放, 贮存环境应安全、无腐蚀、清洁干燥且通风良好, 对贮存有特殊要求的样品, 应有保存的环境和设施, 并做好监测和记录。检验环节

检验方法选择:原则上按委托方指定的检验方法, 对于机构自行选择方法, 选择机构有资质的检验方法, 考虑产品标准、方法的检出限、适用范围, 通常第一法和仲裁方法较保险。

检验依据的选择:检验依据的正确与否为质量投诉的原因。检验依据选择原则以发证细则、产品标准为依据。检验依据为产品标准时, 填写相应的产品标准代号及标准名称;如检验依据为合同、协议、技术图纸及其它有关技术规定或要求时, 填写相应的 (文件) 编号及要求。

检验结论的描述:检验结论根据委托方的性质、检验项目的数目选择严谨的描述方式, 防止造成对产品质量水平的评价错误。委托方要求下结论, 检验结论需与检验依据一致;委托方不需要下结论的可以直接报告数据。

签发环节

检验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 包括主检、审核、批准, 三级审核签字才能发出。

报告环节

委托检验合同:合同是委托客户和检验机构双方责任和义务规定的文件, 具有法律效应 (效力) 。在检测实验室合同是检测任务的起点, 是质量体系要素的开端。合同应反映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所依据的产品标准、方法标准、检验项目。样品要求:样品制备、准备、储存、样品安装、托运、返回处置方式等;交付报告时间;保密和保护客户所有权的要求;传送检验结果要求;根据检验结构评价意见和建议的要求;双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应收取的检验费用。

对检测报告签发前的全过程中关键控制点列成表格形式, 而每个关键控制点的操作过程记录情况就是我们对该点控制情况检查的依据。当其记录内容满足要求时, 可以认为该点在可控制范围内;并在检查表中记录该点通过。当检查表中所列出的关键控制点检查结果全部通过时, 可以确定整个检测过程应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可签发检测报告。

结论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资格审批须知 篇5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资格审批(含首次、复查、扩项)。

二、设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三、办理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4.《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31号);

5.《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86号)。

四、实施主体及受理范围

省质监局负责受理本省行政区域内省级具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职能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资格申请的受理,其他具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职能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资格申请由各设区的市级质监局受理,审批由省质监局负责,现场评审由省局委托的审查机构负责。

五、许可条件

1.依法设立,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并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具有实验室设置批准文件;

3.具有与其从事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事特殊产品的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的实验室,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要求;

4.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其工作环境应当保证检测、校准和检查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准确;

5.具备正确进行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的和可移动的检测、校准和检查设备设施;

6.建立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和与其承担的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范围相适应的质量体系,按照认定基本规范或者标准制定相应的质量体系文件并有效实施;

7.满足《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

六、申请人需提交的申请材料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资格申请需与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一并申报,通用材料只须提交一套。

(一)独立法人实验室

1.《实验室资质认定申请书》(一份);

2.有效的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其他法人证明文件(经营范围应包含检验检测业务,不得包含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维护等业务;一份,需提交原件核对);

3.有效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一份,需提交原件核对); 4.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劳动关系证明,即社保部门盖章确认的社保证明(一份,需提交原件核对)。

(二)非独立法人实验室

1.《实验室资质认定申请书》(一份);

2.所属法人单位营业执照、事业法人证书或其他法人证明文件(一份,需提交原件核对);

3.有效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一份,需提交原件核对); 4.法人授权文件(一份); 5.实验室设立批文(一份); 6.最高管理者的任命文件(一份);

7.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劳动关系证明,即社保部门盖章确认的社保证明(一份,需提交原件核对)。

(三)所列材料仅包括提出申请时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还应当按照评审规则的要求准备其他所需材料供现场评审人员核查。

七、申请人应履行的义务

(一)申请人应当理解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及《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要求,并根据要求自查是否具备取证条件。

(二)申请人登录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填报申请书,按要求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三)申请人应当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因提供不真实材料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四)申请人应当积极配合行政许可主管部门依法组织实施的现场评审,按要求完成不符合项的整改工作。

(五)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义务。

八、申请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八条 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九条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取得的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一条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必须依法按照有关标准,客观、公正地出具检验结果或者认证证明。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对准许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进行认证后的跟踪检查;对不符合认证标准而使用认证标志的,要求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使用认证标志的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七条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或者证明不实,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撤销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由授予其资质的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撤销该检验机构的检验资格;依法对检验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食品检验人员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违反本法规定,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十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食品检验机构聘用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的人员的,由授予其资质的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撤销该检验机构的检验资格。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质监总局86号令)

第四十二条 申请人申请资质认定时,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资质认定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

第四十三条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批准决定的,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检部门应当撤销其所取得的资质认定决定,并予以公布。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自被撤销资质认定之日起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出具虚假结论或者出具的结论严重失实,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其所取得的资质认定,并予以公布。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31号)第三十二条 申请人在申请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或者复查换证时,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资质认定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

第三十三条 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的,资质认定部门应当撤销资质认定证书;申请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

第三十四条 未依法取得资质认定的食品检验机构,擅自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食品检验数据和结果的,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处3万元罚款,并予以公布。

第三十五条 食品检验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处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整改,暂停资质认定证书6—12个月,证书暂停期间不得对外出具食品检验报告:

(一)不能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继续从事食品检验活动的;

(二)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增加检验项目或者超出资质认定批准范围从事食品检验活动并对外出具食品检验报告的;

(三)接受影响检验公正性的资助或者存在影响检验公正性行为的;

(四)未依照食品安全标准、检验规范的规定进行食品检验,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利用承担行政机关指定检验任务,进行其他违规行为的。第三十六条 食品检验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资质认定部门应当撤销其资质认定证书:

(一)出具虚假食品检验报告或者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不实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聘用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从事食品检验工作人员的;

(三)资质认定证书暂停期间对外出具食品检验报告的;

(四)逾期未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资质认定要求的;

(五)依法撤销资质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七条 食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作出给予其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决定;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10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九、许可程序

1.申请。属省局受理的申请内容,申请人需通过我局网上办事大厅提交申请,同时到我局政务大厅窗口提交纸制申请材料。

需要申请复查的,请于许可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提出申请,证书失效后不予受理复查申请。但是,申请人如需继续从事相关业务,应按首次申请要求提出申请。

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提交申请,请登录我局网站(),在线填写申请人信息并上传申请材料扫描件。其中,加盖公章的《实验室资质认定申请书》封面和要求提交原件核对的申请材料应以原件扫描文件(PDF文件或JPG文件)方式提供,其他申请资料均应加盖申请人公章后以扫描文件(PDF文件或JPG文件)方式提供。申请人在提交纸制材料的时,须同时提交申请材料原件供工作人员核对。申请人不能提交原件或原件与申请材料不符的,行政许可终止。

2.受理。我局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决定、不予受理决定,或者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需要补正申请材料的,我局将退回申请材料,本次行政许可程序终止。申请人补正申请材料后再次提出的申请为一项新的申请。

3.评审。我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组织完成评审专家对申请人的技术评审。

4.审批。我局自做出受理决定之日起14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技术评审时间不计算在内)。

5.查询。申请人可登录我局网站()实时查询办理状况。

十、许可期限

14个工作日(技术评审时间不计在行政许可期限之内)。

十一、收费标准及缴费方式 此审批项目不收费。

十二、审批结果公告

我局在门户网站()上统一公告本局审批的准予行政许可的相关信息。

提高检验机构的管理工作 篇6

关键词:检验;机构;提高;管理;发展;检验人员;体系

多年来,县级质量检验机构都走过这样的历程---创业初期以及目前的发展中期,并逐步进行自身完善,趋向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档次的高尖检验技术时期。纵观这一历史历程,质检机构的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现有的技术检测机构亟需改造建设。

一、县级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室管理混乱,责任心不强。实验室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仪器设备的检定、玻璃仪器的校准、化学试剂的配制到标准溶液的标定以及原始记录的整理等都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相关体系文件相对完备,各种记录齐全,这样才能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技术保证,但是有的技术机构存在着仪器超期服役、吸管、标准管长期不校准,标准溶液从不标定等不正常的现象,这样的实验室是不可能出具高质量的检验报告的。还有的实验室只顾收钱,参照产品标准的检验技术参数出具一份检验报告。

(二)数据不准确。少数质检机构对于检验数据准确与否大多不关心,只要快点检验出来就行了,结果左一点,右一点无所谓,反正也没人来考核,关系好的活着好收钱的就合格,反之,就出个不合格的报告。有的行政执法人员公开对质检人员说在;这个样品要检验合格,那个样品要检验不合格。总之,其检验数据都是人为地控制,任意操作,更有甚者,某检验机构竟把样品承包给外单位的人,这样的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可想而知。因此,造成一些企业和经营上都误以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质检钱,交了检验费就行了。

(三)检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检验机构的检验员大多都不是检验专业毕业的,真正是检验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很少,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很低,对检验工作马马虎虎,不负责任地把检验报告编成产品合格报告,责任心也有待加强,目前人员队伍状况,很难保障检验质量和检验效率。

(四)抽样不规范。抽样是质量检验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检验的准备阶段。检验样品的提供,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检验结果是否合格,达到产品标准。有时候,为了收钱,不抽取样品,靠关系直接出分检验报告;还有一些不熟悉业务的人员随意抽样,造成检验结果有误差,使企业提出异议,影响质检机构的形象。

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抓好一下质量管理工作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的各项活动紧紧围绕着该体系运行并现时有效。

为了保证检验管理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应落实到人头,要有严格的制度可循。不仅要有严格的入库、记账、上卡、领用程序,而且要建立仪器设备档案。负责检测仪器设备的计量送检工作,严格按检定周期执行,保证仪器出据可靠的检验数据。

对于检验报告,我们要采用统一格式,测试数据、图文、术语、和结论要准确,对检测数据必须进行严格检查,对不合理的数据,特别是对不合格的数据自行检查复测,必要时,请室主任或质量负责人一起检验判定。技术负责人发现检验报告有错误时,有权退回检测试室,要求重新发一份报告代替,注明所代替的检验报告编号,并将元检验报告收回,交给业务是存档。为了保证检验报告的规范,关键要抓操作技能的提高,操作技能的提高与人员的培训学习是密不可分的。虽然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大多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与从事具体业务相近,但是,与实际工作并不十分吻合,所以工作过程中,要不断要不断接受有针对性地对业务技术培训以及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规范检验,并使检验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在具体操作中促使检验人员对异常现象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对产品有一定的认识。给出正确的产品标准依据。

业务室是联系企业与质检所的窗口。市质检所的中心。样品流转单的填写市业务室的主要工作重点,要认真填写企业的各种信息,检验室才能按照流转单完成检验报告的出据,同时,管理检验报告的发放、存档;负责样品的接受、发放、保存及处理;负责替其设备的检定和各科室的协调。样品要标明备件样品的原始状态,对各类产品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抽样人员也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按照相应的产品技术标准及抽样方法进行留样检验,检验样品由专人保管。

做好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包括技术标准、技术资料、文件等的保管,要密切关注产品标准的现行有效信息,及时掌握标准的作废与新标准的实施,收集该类的信息。及时服务于检验工作。

检验人员要牢固树立行业作风,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对于本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相关法律知识要进行专门培训,分期考试持证上岗。加强管理,严把检验报告的质量质量关,杜绝假报告的产生。同时要做好检验检测能力验证工作,积极参加各类形式的检验检测能力验证,经常与其他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并找出误差原因,减少与其他实验室的检验检测误差,提高实验室检验检测水平。

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某院2011年4月间接收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在进行临床检验时进行严格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获取质量控制下的检验结果, 同时分析考察此方法下相关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参考没有进行质量控制时的相关检验结果准确性, 对比不同方法下的临床检验工作效果。

1.2 质量控制方法

1.2.1 临床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前, 临床医师要正确填写检验申请单。明确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 如改名、年龄、住院号等, 如有必要还需附加简单病历, 并说明特殊情况。患者基本信息的填写要求全面准确, 避免漏填、错填等。填写不当很有可能会影响检验人员的判断, 造成错误的检验结果或者误诊医疗事故。同时, 重视患者的准备工作。由于检验结果受患者生理因素的影响较大, 因此患者准备工作会对送检标本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如患者的兴奋、激动情绪会造成体内白细胞、血红蛋白增多, 而患者饮食高蛋白食物也可能引起尿素、尿酸、血糖等项的检测结果增高。因此, 在采集患者标本时应该尽量排除不利因素的干扰破坏, 避免影响检验的结果。此外, 整个检验过程中要高度关注患者标本采样与检验的准确度。进行患者标本采集时应注意相关事项:如核对检验的申请单与标签的一致性;采血时为保证安全让患者保持坐姿或卧姿;控制止血带的压迫时间和松紧度, 避免用力拍打患者的穿刺部位, 穿刺入血管后应该立即松开止血带;相关的标本采集器材要满足检验要求, 避免污染等[1]。

1.2.2 临床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从接受标本开始, 要对临床检验中的质量进行控制, 直到得出检验结果。其中, 良好的仪器维护是保证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之一, 因此相应的仪器维护意识要加强。对检验仪器要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保养维护, 同时制定周保养、月保养及季度保养计划, 确保相关检验仪器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对故障仪器以及部件更换需要做好记录, 方便查询。

检验过程中, 要按照相关检验流程规定严格进行试剂准备操作。依照标准检验流程, 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配制试剂;相关试剂应该存放于冰箱以防止挥发;对长时间不用的试剂, 严密观察其稳定性;严格禁止不符合检验要求的试剂出现。

整个检验过程中, 需要严格控制检验质量。临床检验以实验为基础, 全面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检验工作效果影响很大。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规范控制临床检验工作的全程, 保证整个检验结果的全面及时和准确有效。要控制好室内和室间质量, 及时调查改正可能出现的失控情况。所有项目的检验工作都要按照标准程序实行, 保持一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 保存完整的原始记录, 以完整、全面的检验记录为检验工作提供数据资料支持[2]。

1.2.3 临床检验后的质量控制

在临床检验后, 要对检验结果进行认真严格审核。相应的检验人员要认真对待每个环节, 及时发现错误并且改正。同时加强比较分析得到的检验结果, 对异常的检验结果立即与患者最近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 了解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对患者标本的采集情况可以进行必要了解, 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有效。

完善报告单签收制度, 实行检验报告单的专人负责管理方法。各检验科室根据情况具体规划保存有关的检验报告单, 制定合理的保存方法, 方便日后进行相关核对审查。

对检验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释, 针对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的差异, 及时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 查找原因确认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同时, 根据临床医师的意见和建议, 改正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 保证临床检验的工作质量。

2 结果

对临床检验全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显著提高了患者临床检验的结果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临床医师以及患者对相应的临床检验工作的程序、结果和检测效果的认可度上升。相关检验程序更加规范有效, 减少了医患纠纷, 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对质量控制下的临床检验效果表示满意的患者达到85%, 显著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3 探讨

3.1 质量控制能够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意识不断提高, 对相应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日益严格。患者及家属在接受医疗时更加注意相关程序合理性、医疗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服务态度, 客观上要求相应的医疗护理工作应该更加积极主动且提高效率。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 基层医疗机构面对的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医疗服务质量日渐成为医疗机构之间竞争的有效手段, 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也是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基层医疗机构需要不断加强相关的临床检验工作, 适应医疗机构竞争以及患者家属的服务要求。通过加强临床检验工作的质量管理,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保持良好信誉以及适应行业竞争具有积极意义。

3.2 有效提高患者家属的服务满意度

基层医疗机构的所有医疗护理服务, 都应该以患者的健康恢复为工作重心。医疗机构要实现治病救人的工作目的, 就要围绕患者的医疗护理体验,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身体体征切实提高相关的医疗工作质量, 为患者提供更好更安全的医疗服务[3]。因此, 相应的临床检验工作也要以保证检验质量为工作前提, 提高全面的质量控制水平, 保障患者的医疗护理服务满足治疗康复的实际需要。同时, 医疗机构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更新, 需要医疗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保证临床检验工作质量, 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清芝, 蔡英美.质量管理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J].地方病通报, 2010, 25 (4) :55.

[2]谢平仙, 张建明.血液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J].临床医学与检验, 2011, 8 (10) :1265-1267.

质量检验机构 篇8

1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在最近几年里, 食品工业在飞速的发展, 通过对食品进行加工而带来的效益在大幅度提升。由于大多数加工厂都是有着相应证件的加工厂。但是, 因为我国地大物博, 并且地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让小部分的作坊没有管理到, 特别是针对某些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的地区, 没有对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必要的重视。在这些小作坊里, 获取效益是他们所达到的目标, 因此将这些小作坊都应当融入到相应的产品管理中是一项比较棘手的任务。当前, 随着有关食品安全制度的出台, 国家提高了监督工作的水平, 通过严格的管理模式让食品的品质得以提高。经过这些年所得出的报告可以得知,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微生物超标;另一方面是食品添加剂超标。因此, 当前棘手的任务就是把上述因素当做重点的检查对象。

2 食品检验的概述

食品生产企业一定要让所生产的有关产品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 从而符合人们的需要。食品检验可以理解为是依据有关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来对其做出详细检测的。当检测完毕以后相关机构会将报告制定出来, 从而对检测的食品进行判定, 看能否满足相应的标准。倘若相关机构测得的食品满足有关标准, 那么该食品就属于合格的。假如有一些产品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 那么有关机构也要出示相应的检测书。这样食品企业就可以依据检测时所得到的结论来对生产做出适当的改善。由于食品质量监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因此相关监测人员应当具有同等专业的水平, 利用恰当的实验和相应的方式来对产品的质量做出合理的判断。

3 食品检验工作涉及的范畴

食品检验机构要想为社会提供真正合格良好的检验服务, 就要重视食品检验数据的真实科学和可靠性。要想使检验机构能够顺利立足于社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 就要健全检验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 提高检验的水平和可信度。食品检验机构的工作重点是质量管理。要对整个检验工作过程质量和工作质量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在食品检验工作中重点要注意检验方法、检验过程质量保证、检验人员技术素质保证、仪器和检测环境保证、技术资料有效性保证、标准试剂可靠性保证这个方面的工作。要针对自身的特点, 制定出一个合适的质量保证体系, 合理地分配职能。

4 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食品检验工作的质量的好坏与否决定着食品安全最终能否得到保障。因此, 食品检验工作在整个食品安全的控制方面起到了把关的作用。食品检验工作包含了很多方面。繁琐复杂需要工作人员的认真理解和执行。食品检验的工作质量管理上面存在一些多方面的问题, 具体如下:

4.1 检验过程方面

食品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检验环境的控制等是食品检验室的日常工作内容。每一项检验工作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在进行。这些关键的检验过程时刻影响着最终检验的质量。但是, 检验环节光是靠检验室的工作是不能完整进行的, 必须要有抽样室的配合才能完整进行。虽然检验室的工作一般目的明确且井井有条地进行着, 可是抽样室的工作往往不能很好的和检验室工作衔接上, 导致了缺乏协调性从而影响整个检验工作。抽样室一般有自己的工作计划, 所以总是不能配合上检验室对于检验数目的要求和时间上面的统一性。这样一来, 部门之间就无法科学有效的配合, 势必会影响整个检验工作的工作效率。检验工作的工作量本来就大, 而且一个单一的样品一般就需要三个实验人员完成。而单个样品的工作报告出来一般就需要两到三天左右。大批量的检验任务更是加重了检验人员工作的压力, 并且工作报告的完成也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大量的时间。在这种紧张的工作力度下面工作人员之间的分工不能科学地进行, 不但使工作效率下降, 还会由于过度的紧张而导致工作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整个检验过程方面一个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2 资源管理方面

对于这些药品和试剂的采购一般需要聘请专门的人员来负责。实验室的基础设施管理对整个检验工作的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检验所用的仪器和量具一旦没有经过检定就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导致改变了检验结果而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对于这些检验器械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一般都是交给检验室和业务室负责。但是为了使检验数据能够更精确可靠, 最好还是交由专业的部门进行管理维护。

4.3 评价体系方面

就实习人员来说需要相关机构要制定合理的方案来对新人进行合理的指导, 并且要经常对他们的工作做出有效的引领, 对他们的工作效率进行严格的监督。因此, 相应制度的制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当前, 因为相关机构还没有对食品检验工作的整体品质做出一个明确的评价, 相关检验人员的薪酬也处于逐渐完善的阶段, 顾客所呈现出来的满意度也在慢慢的建设中。所以, 就食品检验管理工作而言, 还存在诸多的缺陷。这样就需要相关机构对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从而将制度以及评价系统进行合理的完善, 确保工作的整体水平。

5 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的改进与完善

倘若想要让食品检验工作的整体品质得以提升, 那么相关机构就应当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 通过将检验人员的品质提升, 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养, 不断的将相应的设备进行合理的完善, 从而减少检验时所带来的问题, 将工作水平得以提升。相关机构还应当依据对相关检验人员进行鼓励, 进而让他们能够主动热情的投入到工作中, 让他们愿意为企业效力。除此之外, 相关机构中不管是哪个部门, 都应当不断的完善自己, 努力的学习知识理论, 这样才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相关机构应当加强对检验工作的管理, 不但能够确保食品质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而且还能有效的将检测效率得以提升。与此同时, 相关检验人员应将技能做到不断的提升, 培养较高的道德素养, 这样才能够让检验结果能够达到准确的效果, 进而确保检验结果的整体品质。

参考文献

[1]郝鹏.AY检测中心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1.

[2]宋文芳.食品检验机构在开展政府委托业务时的合同评审要点[A].科技与企业--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 [C].2016.

质量检验机构 篇9

1 积极做好宣传培训工作

在检验机构资格考核申报前期, 要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准则》 (以下简称《考核准则》) 及相关知识, 让大家对检验机构资格考核的现实意义、要求等有充分的了解, 并以此为契机, 促使大家不断学习, 提高检验水平及能力。

2 确定机构, 分配职责, 配备资源

检验机构应依法设立或注册, 有机构设置的证明文件, 一般为独立法人, 非独立法人的需提供法人授权证明文件。机构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的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为了确保质量职责的落实, 检验机构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筹划设计组织机构图。将各个质量活动分配落实到有关科室, 根据各科室承担的质量活动确定其质量职责和各个岗位的职责以及赋予的相应权限。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 涉及相应的硬件、软件和人员配备, 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配和充实。

3 认真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

管理体系文件是开展检测工作的依据, 是检验机构内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主要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格报告及质量记录等质量文件构成。编写管理体系文件是一项系统工程, 具体编写过程和组织形式由检验机构对照《考核准则》, 结合本机构的实际情况确定, 应确保所制定的文件规范、完整、真实、有效和适用。具体地说:

质量手册内容应完整, 涵盖《考核准则》的要求,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适宜, 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安排明确, 检验技术运作和管理体系运作过程确定。

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要明确质量活动和作业活动相应的工作流程、控制内容、方法措施, 内容描述充分, 各程序之间有清晰明确的接口, 外用标准有效。

为了使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就要设计一些实用的表格和给出活动结果的报告, 这些表格在使用之后连同报告, 就形成了质量记录, 成为质量体系运行的证据。记录的编制要包含足够的信息, 能够“再现”已经过去的工作过程。既要从总体上评价记录的充分性, 也要对每一记录的必要性进行评审, 确保全面、有效地记录质量信息。

编写组根据制定的编写计划分工合作进行编写, 对草稿反复进行研讨、协调、修改完善后, 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

管理体系文件应向有关人员宣传, 通过培训使他们理解并贯彻执行, 以达到确保检验室检测质量的目的。

4 认真做好能力验证

能力验证是利用预先制作的比对试验样品对检验机构从事特定种子检验工作的能力进行技术评价, 重点是评估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数据是否准确、可靠, 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检验机构收到国家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心 (以下简称国家中心) 制备的试检样品后 (附有样品检验指导书、结果报告单式样等相关材料) , 需对样品状态进行检查, 确认符合要求后向国家中心回复样品接收单。检验机构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在其所在固定场所按照检验指导书独立完成试验样品的检验工作, 并在规定时间内如实向国家中心报送检验结果。

检验机构要正确填写记录、数据处理和编制检验报告, 做到字迹清晰, 数字准确, 文字简明, 内容真实, 结论明确。检验报告不得涂改、补贴, 编写时对检验数据的表达要符合规定。

5 加强档案管理

5.1 建立与完善仪器设备档案

检验室除应有全部仪器设备的台账和管理卡片外, 还应对每台在用仪器设备建立档案。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本单位固定资产编号、保管人、仪器设备目前状态、说明书、仪器检定或校验情况记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期间核查记录、维修记录等。

5.2 检验报告及相关记录的归档整理

评审前需整理归档检验室出具的检验数据和报告。归档时通常将检验委托书、原始记录、检验报告等一并归档, 以保证检验过程文件的完整性。

5.3 建立技术人员业绩档案

技术人员业绩档案包括人员简历、获奖情况、培训情况、科技成果、发表学术论文、书籍及学历证明、上岗证、获奖证书等复印件。

档案整理好后要由档案室专柜存放, 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6 整顿好检验室环境

检验室布局要合理, 便于工作, 测试项目之间应互不产生干扰。

所有仪器设备均应实行三色标记的管理, 不允许不明状态的仪器摆放在检验室内。

做好检验室安全环保管理检查。化学试剂、药品存放地点应不对人员健康构成影响, 需有专人负责管理。检验室的设施条件和环境条件即场地、能源、照明 (采光) 、通风、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干扰、噪声、振动、雷电、有害气体等, 一方面应满足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 另一方面还应确保检验室的安全性。

7 认真编写及上报整改报告

种子检验机构档案记录解读 篇10

关键词:种子,检验机构,档案,记录

经过考核合格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 具有出具有证明作用数据或结论的资质。所出具的结果需要一整套记录确认质量, 证明其可靠、准确。记录包括人员能力信息、设备状态信息、受检样品信息及检测环境信息等。以确认在样品检测过程中, 参与检测的人员具有相应的能力, 设备处于符合检验要求的状态, 样品状态符合检测技术要求, 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没有对检验形成不良影响。记录一旦缺失, 质量结果将受到质疑, 接受第三方审核时, 可能失去资质。

1 涉及检验结果质量的几个记录档案

1.1 人员档案

专业学历证明, 从业资格证, 培训记录。

1.2 检测仪器设备档案

仪器设备登记表, 验收登记表, 鉴定校准验收记录表, 期间核查记录表, 维护记录, 维修记录, 使用记录。

1.3 样品信息

样品来源记录 (扦样单或送样委托登记表) , 检测数据原始记录表, 检测环境记录。

1.4 管理记录

内部审核记录, 管理评审记录, 客户审核记录, 第三方审核记录。

2 记录档案作用

2.1 人员专业学历证明

证明经过相关学习, 人员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具备胜任检验工作的基础知识。

2.2 从业资格证

人员在具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通过法律、法规、专业设备操作技术培训, 具备了从事种子检验工作必备的操作技能和法规常识;经过管理部门考核、行政许可, 具备了从事政治检验工作的资格。

2.3 培训证明

随着社会进步, 种子检验技术也在发展。通过继续教育培训, 补充了学历教育的不足, 了解掌握新的检测技术和政策法规, 人员可以胜任技术进步后的工作。

2.4 仪器设备登记表

汇总全部检测设备信息, 以期了解检验使用的设备, 符合检测种子技术要求。

2.5 仪器设备说明书

单个设备的全部资料信息。包含性能参数、规格参数、操作步骤说明、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售后服务信息等。佐证设备适于承担检测工作, 遇到使用问题, 可以得到有效帮助。

2.6 安装调试记录表

记载设备初期启用, 外观检查、性能参数符合种子检验技术要求。新设备在未检定、校准前未发现外观和技术问题, 可以进行检定、校准测试, 拟投入使用。

2.7 检定校准记录

定期对设备进行计量测试, 确认符合说明书性能参数指标。证明在检查设备后, 经过测试和调整, 性能符合或达到了产品说明书标出的性能要求, 并且在一个检定周期内可以持续保持;另外, 设备经过维修后, 性能达到了产品说明书标出的性能参数指标。

2.8 设备期间核查记录

仪器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期间, 为了确认在此期间设备性能状态保持在校准时的精度而进行的核对检查, 通常利用参考物质进行。参考物质可以是经过检定的类标准物质, 像砝码、温度计等, 也可以是自制的恒重物。在仪器检定校准后测量参考物质, 记录测量值, 在期间核查时重新测量参考物, 比对参考物质的测量值的变化, 反推设备性能有没有变化。佐证在样品检验时设备性能处于合格状态。

2.9 仪器设备使用记载表

每一台设备的使用流水记录, 与样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使用设备名称记录共同映证, 在检测样品时设备处于合格状态, 说明从该设备采集的原始数据是有效的。

2.1 0 仪器设备维修记录

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零部件老化、使用不当或外部原因, 难免出现故障, 在设备上留下痕迹。记录设备故障内容、维修内容, 与检定校准记录映证样品检测时设备处于合格状态。

2.1 1 仪器设备维护记录

通过擦拭、清扫、润滑、调整等一般方法对设备进行护理, 以维持和保护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 称为设备维护保养。对可能影响设备运转部位除尘、除垢、加注润滑剂, 达到整齐、清洁、坚固、润滑、防腐、安全等要求。日常维护一般不作记录, 定期维护、设备润滑、冷却系统、密封系统清洁和空气循环系统清洁维护是需要记录的。设备的维护, 可以保证检测不受影响。

2.1 2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记录

通过不定时的不同岗位的人员, 交叉核查工作, 排除可能存在的思维惯性导致的检验结果失误。

2.1 3 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记录

阶段性工作总结通过全面回顾过去工作, 评估检验工作是否有必要对管理进行改进, 保证检验结果处于高质量状态。

2.1 4 管理体系外部审核记录

根据检验机构考核管理办法, 定时由管理机构组织专家, 对机构质量体系进行全面核查, 确认检验机构有检验能力的活动记录, 从另一侧面确认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

2.1 5 供应商评审记录

检验机构对为检验机构提供服务的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评价记录, 证明检验机构的配套服务是高质量的, 不会因为配套服务影响检验结果质量。

浙江省检验机构管理条例 篇11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27号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检验机构管理条例〉的决定》已于2009年11月27日经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9年11月27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检验机构的管理,规范检验服务行为,维护检验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检验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检验服务、监督检验以及相关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检验机构,是指向社会提供检验服务的技术服务组织及其分支机构。

本条例所称检验服务,是指按照有关标准、程序和技术方法,确定所给定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象、工艺过程等的性能、状况或者其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并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数据和结果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监督检验,是指检验机构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授权或者受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组织委托,所实施的为特定行政管理事项服务的检验活动。

第四条从事检验服务活动,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诚信的原则。

第五条除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组织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检验机构外,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组织不得与检验机构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第六条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工作。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交通、建设、公安、环境保护、农业、水利、气象等部门(以下统称检验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检验机构及其检验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鼓励检验机构开展国内外机构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计量认证

第八条检验机构从事检验服务活动,应当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计量认证合格;未经计量认证合格,不得从事检验服务活动。

第九条检验机构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予以计量认证合格:

(一)依法设立的法人组织或者其分支机构;

(二)有规范的名称;

(三)有明确的检验服务项目;

(四)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管理人员、检验人员;

(五)有检验服务活动所必需的场所、工作环境和设施、仪器设备;

(六)有与检验服务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检验机构申请计量认证的,应当向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按照本条例规定的条件提交有关材料。

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自受理计量认证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组织评审;评审合格的,应当在评审报告完成后十个工作日内颁发计量认证合格证书;评审不合格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计量认证的,检验机构应当直接向其提出申请。

第十一条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应当载明编号、检验机构的名称和住所、检验服务项目及有效期限。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将计量认证合格的检验机构名录向社会公告。

第十二条检验机构新增检验服务项目或者其管理体系、适用的检验标准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应当就其新增检验服务项目申请计量认证,或者就其发生实质性变化的事项重新申请计量认证。

第十三条检验机构从事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际标准的新的检验服务项目,其检验能力及方法经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专业机构或者人员评估和确认,符合通行技术规则并能够满足检验需要的,视为计量认证合格。

第十四条检验机构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向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

第十五条检验机构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设立的代表处、办事处等机构,可以从事与其检验服务相关的推广活动,但不得直接开展检验服务活动。

第十六条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有效期为三年。

检验机构应当在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有效期届满前六个月内向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复查申请;逾期不提出申请的,由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注销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第十七条禁止伪造、涂改、转让、出租或者出借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第十八条计量认证评审应当遵守国家和省规定的计量认证基本规范、评审准则,确保评审公开、公平、公正。

第十九条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建立计量认证评审专家库,其成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经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考核、聘任。

计量认证评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程序从专家库中产生。计量认证评审人员应当保持独立、客观和公正,不得参与对与其所在单位具有业务竞争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的检验机构的评审;评审期间,不得与所评审的检验机构发生任何业务关系。

第三章检验服务

第二十条检验机构应当按照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核定的检验服务项目从事检验服务活动,不得超越检验服务项目范围。

第二十一条检验机构从事检验服务活动,应当符合有关标准、程序和技术方法。

检验机构与委托人可以对检验标准、程序和技术方法作出约定,但不得违反国家和省有关检验标准、程序和技术方法的强制性规定。

第二十二条检验机构接受委托对送检样品检验的,其检验数据和结果只对送检样品负责,样品的代表性由委托人负责。

第二十三条检验机构对检验结束后的样品应当按照与委托人的约定处理;未约定的,按照检验机构的规定处理,但不得与国家规定相抵触。

第二十四条检验机构应当在与委托人约定的期限内完成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检验机构应当对其出具的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出具检验报告,应当由授权签字人签署,并标注计量认证标志。

禁止伪造、变造检验报告或者其数据、结果。

第二十五条经签署的检验报告不得更改。经发现确有差错和失误需要更改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技术方法更改,并作出相应的标识或者说明。

第二十六条未经委托人同意,检验机构不得将检验业务全部或者部分转委托给其他检验机构。

第二十七条检验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检验服务档案,记录和保存有关检验服务的完整的原始文件、资料。

第二十八条检验机构收取检验费用不得违反国家和省有关价格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未经委托人同意,检验机构不得擅自公开检验报告或者其数据、结果。

检验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保守在检验服务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三十条检验机构不得向社会推荐或者参与推荐产品,不得以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四章监督检验

第三十一条行政机关应当委托经计量认证合格的检验机构承担监督检验任务。

第三十二条承担监督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事先经省有关检验监督管理部门确认(含考核、核准,下同)并取得监督检验确认证书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省有关检验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确认的条件和程序向社会公开,并应当自受理检验机构书面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确认与否的决定。

第三十三条行政机关委托监督检验任务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第三十四条行政机关委托监督检验,应当向受委托的检验机构出具委托检验任务书,明确检验事项、检验要求等内容。

第三十五条监督检验的抽样工作应当由行政机关承担。确需委托检验机构抽样的,行政机关应当向受委托的检验机构出具委托抽样任务书,明确抽样数量、抽样要求等内容。

第三十六条实施监督检验的抽样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得少于二人。

抽样人员应当向被检验人出示抽样身份证明,受委托检验机构的抽样人员还应当出示委托抽样任务书。

抽样人员不得参与所抽样品的检验活动,但因现场抽检确需参与的除外。

第三十七条监督检验的抽样技术方法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抽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

抽样单位应当自行承担样品的运送责任。

第三十八条被检验人对监督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监督检验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委托监督检验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一级主管机关申请复检。受理复检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指定其他检验机构复检,但因客观条件必须指定原检验机构复检的除外。不具备复检条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被检验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复检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七日内申请复检。

第三十九条检验机构实施监督检验,其检验费用由委托监督检验的行政机关承担,不得向被检验人收费,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收费的除外。

检验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向被检验人索取或者收受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第四十条检验机构实施监督检验,被检验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检验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检验机构的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处理检验机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四十二条检验机构违法从事检验服务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检验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检验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调查处理结果应当告知投诉人、举报人。

对不属于本部门调查处理权限的投诉、举报,检验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投诉、举报直接移送有权机关处理或者告知投诉人、举报人向有权机关投诉、举报。

第四十三条检验监督管理部门在查处涉嫌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时,可以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检验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二)向检验机构工作人员、委托人等有关单位和人员询问检验活动的有关情况;

(三)查阅、复制检验档案、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必要时,可以依法予以登记保存。

第四十四条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检验机构已不符合计量认证条件的,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责令其整改。整改合格前,检验机构不得从事检验服务活动。

第四十五条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会同省有关检验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健全检验机构信用信息征集发布制度,并通过政府网站、大众传媒等向社会发布有关信用信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查询检验机构信用信息。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七条检验机构违反本条例第八条规定,未经计量认证合格从事检验服务活动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对检验机构处以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三年内不得从事检验服务活动。

第四十八条检验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未就其新增检验服务项目申请计量认证,或者未就其发生实质性变化的事项重新申请计量认证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设立的代表处、办事处等机构直接开展检验服务活动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超越检验服务项目范围从事检验服务活动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未经整改合格从事检验服务活动的。

第四十九条检验机构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未办理相应变更手续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条检验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并处吊销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三年内不得从事检验服务活动: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伪造、涂改、转让、出租或者出借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未按照有关标准、程序和技术方法从事检验服务活动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伪造、变造检验报告或者其数据、结果,或者检验报告有重大失误的。

第五十一条计量认证评审人员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参与对与其所在单位具有业务竞争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的检验机构的评审或者评审期间与所评审检验机构发生业务关系的,由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解除聘任,并在三年内不得再被聘任。

第五十二条检验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一)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出具检验报告未经授权签字人签署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未按照规定程序和技术方法更改检验报告,或者更改后未作出相应的标识、说明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未经委托人同意将检验服务转委托给其他检验机构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建立检验服务档案的;

(五)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擅自公开检验报告或者其数据、结果,或者泄露在检验服务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和个人隐私的;

(六)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向社会推荐或者参与推荐产品,或者以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的。

第五十三条检验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检验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处吊销监督检验确认证书:

(一)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抽样人员人数不符合规定,未向被检验人出示抽样身份证明、委托抽样任务书,或者参与所抽样品检验活动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抽样技术方法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抽取样品的数量超过检验合理需要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向被检验人收取检验费用,索取、收受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第五十四条本条例规定的吊销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监督检验确认证书的行政处理,由核发证书的行政机关作出决定。

第五十五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有关行政机关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符合条件的检验机构不予计量认证合格,或者对不符合条件的检验机构予以计量认证合格的;

(二)对依法应当吊销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而不予吊销的;

(三)对符合条件的检验机构不予监督检验确认,或者对不符合条件的检验机构予以监督检验确认的;

(四)对依法应当吊销检验机构监督检验确认证书而不予吊销的;

(五)委托未经计量认证合格的检验机构承担监督检验任务的;

(六)未依法履行对检验机构的监督检查、调查处理等职责的;

(七)有其他违法行政行为的。

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被检验人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七条在本省从事检验服务活动的外省及境外检验机构的检验服务及相关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茂名市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评价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1]和《广东省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技术方案 (试行) 》[2], 对市区99所幼儿园 (集体幼儿园16家, 民办幼儿园83家) 的食具、室内空气 (教室、寝室、活动室) 、物体表面、玩具、手 (保育员手、教师手、幼儿手) 进行抽样监测。

1.2 采样方法与评价标准[2,3]

(1) 食具: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 50 cm2内不得检出大肠菌群。 (2) 室内空气:采用平板暴露法,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直径为9 cm) 在采样点暴露5 min, 检测细菌总数≤2 500 cfu/m3为合格。 (3) 物体表面和玩具: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试子在物体表面、玩具各涂擦100 cm2, 检测细菌总数≤8 cfu/cm2为合格。 (4) 手: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试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 (成人一只手面积约30 cm2) , 检测细菌总数≤8 cfu/cm2为合格。

1.3 统计学分析

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011年共监测食具、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玩具、手等5类样品1 441份, 合格率为83.07%。食具合格率最高 (94.11%) , 手合格率最低 (62.37%) , 见表1。共监测手271份, 幼教人员手合格率为67.41% (91/135) , 幼儿手合格率为57.36% (78/136) 。不同类别样品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2.74, P<0.05) 。其中集体幼儿园监测样品349份, 合格率为91.41%;民办幼儿园监测样品1 092份, 合格率为80.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集体与民办托幼机构比较, 除食具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P>0.05) , 其余4类样品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注: () 内数字为合格率/%。

3 讨论

检测结果显示, 茂名市市区集体办幼儿园监测样品消毒质量较好, 合格率为91.41%, 明显高于民办幼儿园的80.41% (P<0.05) , 说明市区民办幼儿园物品消毒质量与集体办存在一定差距, 与海口市幼儿园消毒质量监测结果一致[4], 提示民办幼儿园监测样品消毒质量令人担忧, 今后应重点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监测工作。

食具在所有监测样品类别中合格率最高, 集体办、民办幼儿园合格率分别为94.71%, 93.9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各幼儿园都非常重视食具消毒工作。但抽检过程中也发现, 部分幼儿园消毒柜容积偏小, 食具叠放密集, 影响了部分食具消毒效果。使用消毒柜消毒食具时, 应严格按照不同类型消毒柜的要求 (如消毒时间、每次消毒食具数量等) 执行, 及时检查消毒柜是否正常运行, 确保食具消毒质量。

手消毒合格率 (62.37%) 在监测样品类别中最低, 与河源市城区托幼机构监测结果一致[5]。其中幼教人员手、幼儿手消毒合格率分别为67.41%, 57.36%, 说明幼教人员本身手卫生清洁意识较差。建议幼儿园加强幼教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 学习掌握并坚持正确的洗手方法, 督促并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提高手卫生合格率, 降低因手污染造成疾病传播的可能性。玩具消毒效果合格率 (64.89%) 也较低, 由于玩具洗消工作量大, 幼教人员有限, 玩具定期消毒存在难度, 但玩具是幼儿园必备的教学设施, 是幼儿密切接触的物品, 建议幼儿园制定并落实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 责任到人, 把消毒质量列入考核指标, 使幼儿园消毒工作走向规范化管理;手和玩具是今后消毒效果监测的重点内容。

民办幼儿园与集体幼儿园室内空气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民办幼儿园效益性质较强, 建园投入资金少, 大部分是租赁民用住宅楼房稍加改造直接投入使用, 未达到幼儿园建园设计要求;建筑设施结构上的缺陷导致教室、卧室通风不畅;另外, 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未安装紫外线消毒设施定时消毒室内空气。室内通风不畅, 消毒设施不健全是导致民办幼儿园室内空气合格率明显低于集体办的主要原因。教育、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管理, 督促幼儿园完善室内空气通风消毒设施, 保证室内空气消毒质量, 降低通过空气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确保入托儿童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S].2002-11-15.

[2]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省卫生监督所.广东省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技术方案 (试行) [S].2010-06-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14934-94食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S].1994-01-24.

[4]林春燕.海口市1998-2002年幼儿园消毒质量监测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2004, 4 (3) :448-449.

上一篇:安第斯共同体下一篇:教师绩效工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