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教学理论

2024-10-04

动态教学理论(共12篇)

动态教学理论 篇1

1 引言

“怎样才能促进教学质量不断发展”成为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最为关注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第三十三条提出, 改进教育教学评价。做好学生成长记录, 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 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会计专业教学评价的作用是有组织地提供调节教学活动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通过反馈信息, 可引起师生参与下一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的变化, 还可使师生获得反馈信息来调节各自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 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最终达到提高整个教学质量的目标。所以, 教学评价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检验和激励的作用, 成为实现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和保证。

2 现状分析

2.1 未能实现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和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会计教学的评价机制是帮助认定评价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绩效。学生学习的效果通过单一的笔试手段, 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 考试内容多为记忆性的教材内容, 难度较低并无法体现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其它扩展能力。平时成绩如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虽以20%或30%的比例计入课程期评成绩, 但成绩的评定一般较为随意, 缺乏客观依据, 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作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2.2 未能建立高效教学方法和建立处方式教学设计

教师担任评价的指挥官, 在上课讲授、批改作业、实训考评的教学过程中普遍感觉工作量大而且没有实效。同时, 学生个性、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等非智力素对学习的影响, 都不能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看到个体差异, 实现个性化教学。现行的评价机制无法真实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无法科学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 缺乏信度和效度, 从而不能对课程学习产生良性的反拨作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动态评价, 是对一系列评价方式的统称。在动态评价过程中, 评价者, 尤其是有经验的评价者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认知变化的特点, 探索和发现学生潜在发展能力, 提供适当教学和干预, 促进学、生发展, 动态评价以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最近发展区思想为基础”, 它强调教学和评价, 而动态评价又称学习潜能评价, 关注的是学习者未来的发展。

与动态评价有关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 但大量专业化的研究在60至70年代才出现, Luria提出“动态评价”这一概念之后, 90年代后期达到高潮。近30年来, 动态评价已成为西方心理学和教育测量研究与应用领域的一大热点, 而将动态评价应用于西方语言教育中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才开始,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Feuerstein、Bufoff、Carlson等。

国内学者对课程评价模式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对国外出现的课程评价模式进行分析和介绍, 并在此基础上在其他专业, 如外语、体育、特殊教育等专业进行了一些发展性探索。从“知网”中以“会计”+“教学评价”的主题进行搜索, 结果显示只有205条, 孙静怡 (2013) 提出基于学生角度通过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 期末考试以主观题模式为主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张倩 (2014) 提出以财务会计 (双语) 教学为例, 为实验对象设计相关评价任务, 收集并分析实验数据, 进一步对评价任务的效能进行测试。现有资料可以看出, 研究中国高校会计教学评价的理论资料数量有限, 比较关注考试的内容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并缺乏理论支撑。而且, 从“动态评价”方面深入会计教学研究着实不多, 从“知网”中以“会计”+“动态评价”的主题进行搜索, 结果显示只有1条, 是吴小明 (2010) 在《科教论坛》发表的《浅谈动态教学评价在会计教学中的渗透》, 研究者寥寥。由此可见, “高校会计专业教学动态评价模式研究”在国内专门的学术研究课题还没有开展过, 值得研究和探索。

4 理论基础

4.1 动态评价理论

由于研究者所强调的理念和侧重点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动态评价模式。Lantolf和Poehner将动态评价模式分为两类:干预式和互动式。Thouesny将干预式评价和互动式评价的区别进行归纳, 如表1所示。

4.2 动态评价理论与会计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整合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2012年) 指出会计人才, 是能就业、就业质量高的人才, 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的人才, 为会计行业培养扎实技能的实务型人才。因此以偏重学习结果, 以评价者为中心的静态评价方式显然急需改革。那么如何有效实现大纲规定的既培养知识技能又培养综合素质的教学改革目标呢?强调“互动和干预”的动态评价模式是制订、实现和检测目标的全过程评价模式, 能解决这些问题:评价重分数和结果而不重学生的认知过程, 评价更多地被运用于对学生进行分类和选拔, 却很少为教学改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应用动态评价理论对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是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的有效工具。因此本课题尝试结合会计课程的具体特点和转型大环境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对该课程的评价模式进行探索, 旨在改变目前会计课程所采用的单一、低效度、低信度的评价模式, 使课程评价模式积极有效地贯穿于教学过程, 成为能够如实具体地反应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机制。

5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动态评价为理论指导, 结合该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 借鉴被称为三明治式“单元学习的前测、学期学习的训练、学段学习后的后测”的动态评价程序, 建构适合于会计教学的干预式和互动式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模式, 将教学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课程每章节教学过程分成课前网络自主学习、课堂伙伴式互动内化, 课后通过学习笔记评价反馈的三个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教学环境“以项目为驱动提炼升华”,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长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为每个学生建立“课程学习档案袋”进行综合归纳。

5.1 单元学习的前测:课前网络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程开课之前, 通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 为学生制定每章节的学习指南, 将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相关精品课网站、慕课学习链接和课堂学习形式等内容制成时间为5-10分钟的小视频、文档或PPT加音频形式上传到学生的社交网络平台, 如QQ空间和微信。学生可通过社交网络进行课前学习, 学生碰到学习困难, 可通过社交网络和老师进行互动式探讨。这一环节, 老师通过设置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完成进度实施干预式评价, 辅之以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交流式评价。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完成进度评价将作为课程学习档案袋的重要内容之一。

5.2 学期学习的训练:课堂伙伴式互动内化

课堂开始时, 老师首先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 将一个实验班分成若干5人左右的小组。然后在课前网络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展示每个章节的知识结构图, 通过运用情境设置法设立相应案例和具体问题, 鼓励小组学生共同进行学习问题的探讨、商榷和研究, 并详细记录个人自评、小组内学生互评、小组间互评的内容。如在个人自评环节, 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和会计学科的特点, 在关注学生学习情绪、课堂交流以及学习目标达成等方面设置自评表《本节课我满意吗》, 供学生在每节课后自评。小组内学生互评可以通过背诵新概念、小测互相批改、PPT讲授、角色扮演打分等方式进行。课堂伙伴式互动内化主张学生与学生互动、学生和老师互动, 强调学生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潜能, 学知识的同时调动积极性, 培养思考能力, 改变传统评价关注的“结果取向”转变为“过程取向”。个人自评、小组内学生互评、小组间互评将作为课程学习档案袋的重要内容之二。

5.3 学段学习后的后测:课后通过学习笔记评价反馈

会计专业教学评价若没有后测, 教学节奏快和教学压力大的情况下, 将无法进一步掌握巩固知识, 课后学习笔记是进行动态评价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学习笔记应包涵两方面:一是课堂网络学习和课堂互动学习的综合整理, 二是对该课程学习的内容进行自我理解和知识迁移。在课后通过学习笔记评价中, 老师通过三步进行评价:一“评” (给出评语) 和二“改” (提出改进方法) 和三“讲” (课堂集中讲解) , 完成新知识的纠正内化到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笔记评价将作为课程学习档案袋的重要内容之三。

5.4 以项目为驱动提炼升华

以小组为单位、以项目为驱动作为会计教学动态评价模式的最后一步, 既是对前三个教学环节“吸收内化”的实践检验, 又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工作素养和综合素质, 营造良好的学术科技活动氛围。这种评价涵盖知识内容 (使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正确程度) 、资料搜集 (资料的完整性、资料搜集的难易程度、资料的可用性) 、分析能力 (论述的合理性、严密性、创新性) 以及综合内容。如笔者教授的会计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 在课程期间, 以5人小组为单位, 进行自建公司网站的设计和PPT展示, 让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课本的知识内容:“第7章的第3节输入输出设计”, 从中甄选出较为优秀的网站设计作品, 进行公司策划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的灌输和启发,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2016年湖南省电子商务大赛”和“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在学生参加项目时, 老师给以指导并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表现和贡献, 将其作为课程学习档案袋的重要内容之四。

参考文献

[1]李霞.会计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月刊, 2015, (6) :204-208.

[2]张倩, 谭旭红.形成性评价在会计双语教学中的运用[J].2014, (20) :96-104.

[3]孙静怡, 郄萌.会计本科教育的再思考——基于学生视角[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3, (03) :78-83.

[4]吴小明.浅谈动态教学评价在会计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5) :34-38.

动态教学理论 篇2

本文将动态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归纳、分类,讨论了各类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适用领域.

作 者:姚远 姚海波 作者单位:姚远(沈阳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

姚海波(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动态能力理论回顾与评价 篇3

关键词:动态能力;理论;评价

20世纪80年代初期,占主导地位的战略管理理论是波特的产业组织理论,随着核心能力理论的快速发展,核心能力的一些局限性也浮现了出来。但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有可能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个包袱。能力理论遇到前所未有的自身发展障碍,不能解释动态市场上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以及为什么某些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Teece等人最初提出了改变能力的能力即动态能力的概念,并把动态能力定义为公司整合、构建、重新配置内部和外部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通过利用资源的吸收与整合以及通过学习、知识管理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而获得新知识和能力,并逐步整合和改进现有的能力和提高效率,使企业在动态、复杂、不确定的环境下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理论目前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研究其已是十分迫切与必要。

1、 动态能力理论回顾

在战略管理领域,企业竞争优势的寻求以及如何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一直是管理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自从Teece等人提出动态能力的概念之后,关于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受到了学术界很大的关注。

1.1 国外学者的观点

我们可以从1997年Teece 等人的观点中看出,他们认为企业内外部能力包括组织技能、资源和能力,动态能力置于其管理和组织过程之中,并且构建了动态能力的过程、位置和路径分析框架。企业调整、整合或重构内外部胜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1997年Helfat将动态能力看成是一种能改变产品流程并重组用来适应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的能力。 2000年Desi认为一个企业为了识别市场机会、合理配置资源、重构企业现有资源就需要不断地更新企业现有的资源,而企业动态能力就是这种更新企业现有能力的能力。 2000年YadongLuo认为动态能力是一个过程,它的本质是一种能改变企业资源的组织过程和战略过程。 他认为企业为了保持持续竞争优势而不断的创造资源和能力的才能。 同一年Eisenhardt、Martin他们的指出企业动态能力一种惯性,它是企业为了匹配和创造市场并通过释放、重组、获取资源的一种组织过程或者不断为了不断满足环境更新资源配置一种惯性。 2001年Subba 和 Narasimha则是用生物免疫视角来定义企业动态能力,他们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识别多种抗原和在需要的时候产生抗体的能力。 同时Griffith and Harvey的观点提出企业动态能力是一种资源组合的能力,它使企业的资源能源被复制,能创造别的企业难以模仿的资源组合能力。2002年Lee对企业动态能力的观念点是它是一种能了,是企业适应快速环境变化的能力,它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与此同时Zahra 和George认为企业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进行自身资源的配置、整合,所以他们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的变革能力。 2002年Zollo 和 Winter通过学习视角对动态能力理论进行研究,他们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集体学习的一种模式,它可以通过调整企业的运营规则等多种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组织绩效,他们指出这种模式会随着变异、选择和保留企业的行为演化,而这种演化依据来自隐性经验的积累、知识外在化和知识编码的活动。 2003年Winter进一步指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创造能力的能力。 Zahra、Sapienza 和 Davidsson在2006年中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配置、重构内外资源和调整自身惯例的能力。 Pavlou and Sawy在2006年指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为了适应环境重构自身职能的能力。 Schreyogg 和 Klie-sch-Eberl(2007)则是从能力的动态性角度提出了包括能力递进进程和柔性监控过程的双重过程模型;Lansiti 和 Clark 也从技术能力视角对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

1.2 国内学者的观点

2004年我国国内研究学者董俊武、黄江圳和陈震红他们提出动态能力在特征上跟核心能力有相似之处,它具有价值性、独特性等特征,只有在创新的开拓性动力上,才能克服能力的惯性。 董俊武等在2004年从动态能力的运作过程中推出了其影响因素,他们的观点是在动态能力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性惯例、学习性惯例、知识的说明以及知识的编码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动态能力的创建与演变史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2005年学者江积海通过对综述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对企业动态能力内涵进行进行重新界定,他将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分成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时间层面是指企业比竞争对手更早更快的重组和整合内外部资源以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空间层面是指企业不同类型能力的延伸,是指一种能力到另一种能力的动态演化。王晓光他的观点指出企业动态能力的本质就是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2007年在《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 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学者宋扬将企业动态能力界定为一种适应程度,他提出企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改变内部资源利用方式及组织各种功能运行方式的适应程度。2008年祝志明、杨乃定、Sarlandie de La Robertie Catherine等相关学者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为企业持续不断的调适、整合和重构其能力及相应的资源基础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管理努力。同一年郑建志在研究动态能力、关系质量及合作绩效实证研究中将企业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在已有的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组织及个人的不断学习,实现企业各方面的协同,达到模块创新的过程。 俞枫在2008年则在对以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战略转型研究中认为企业动态能力的实质上是扎根于企业内部,呈现出一种动态机制特征的组织惯例。 2009年赵静在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的软件企业知识积累模型研究中她将企业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在洞察周围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同时,在现有的知识存量基础上,通过组织学习与技术不断更新企业知识存量并以此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2009年在做基于知识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中,在综述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后章威将企业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获取、创造和整合致死资源以感知、应对、利用和开创市场变革的能力。而袁博在2009年在研究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企业的动态能力研究中将企业动态能力界定为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整合、建立、重构内外竞争力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刑燕飞则在研究企业创新促进动态能力能力形成的研究中将企业动态能力界定为企业通过洞察和整合,在预测外部变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经营活动的创新,以使企业在核心能力能够不断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

2、 对动态理论的评价及我们的观点

2.1对国外动态能力理论的评价

国外学者对于动态能力理论所进行的研究,首先是基于Teece 等战略视角,然后衍生发展出来了组织管理视角、学习视角、过程视角,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开展了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分析研究。Teece 和 Pisano(1997)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创造新的产品和流程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才能和能力的集合。在组织外部掌握产业政策的变化以此来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从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两个方面来加快适应内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可见,动态能力的获得是企业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为了能够长期保持这种能力,除了必须不断发展和更新企业现有的能力,还需要挖掘潜在的能力,而提高和更新企业发展能力可以是在组织内部学习的方式开展,进而将知识在组织内部传播、共享,形成潜在的组织文化,无形中提高了组织的学习能力,使得组织成员获取各种先进的技术本领和企业的管理方法,那么企业的动态能力在组织内部建立起来,可以很好地应对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Helfat(1997)认为:使企业创造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响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的能力的集合即为动态能力。 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获得的竞争优势都具有暂时性和不稳定性,如果企业停留在原有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那么企业将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只有快速、敏捷地打破企业现有的平衡状态,发现和定义新的、潜在的市场机会,在市场中挖掘潜在的顾客,不断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并且将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与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核心能力的发挥有效组合起来,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并付诸于行动,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在完成已有的组织战略后,企业重新回到原点,寻找新的创新机会,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来保持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的持续竞争优势。Eisenhardt、Martin指出,将动态能力定义为公司集成、协调和重新配置内外能力的能力,存在逻辑上的同义反复,是含糊不清的。他们认为,动态能力不仅是公司使用资源的过程,更是整合、重构、获得和放弃资源以匹配甚至创造市场变革,动态能力因而是组织的战略性惯例。通过它们,当市场出现冲突、分裂、进化和消失时,公司获得新的资源结构。

2.2对国内动态能力理论的评价

国内的学者对于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在国外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的,对企业动态能力内涵、特征、维度、结构模型等的研究,从而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整合理论分析框架。董俊武等人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在内外界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水平的能力、增强组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组织变革过程存在的阻力这四种能力的有机组合,以此增强企业适应内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基于Teece 和 Pisano观点上指出动态能力是企业不断适应内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2.3 对动态能力理论的看法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是目前管理学界广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动态能力理论的内涵界定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动态能力在概念内涵上还存在很大的分歧,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觉和各自研究的目的出发对动态能力进行了分析,导致对动态能力的定义、要素、结构等分析道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更谈不上对管理实践的解释和指导。动态能力对产业演进和企业成长的机理,动态能力的量化建模以及不同行业的对比等方面都还需要深入探讨。

动态能力理论存在的主要不足在于: 首先,动态能力理论假设市场的环境不确定, 而现实中的市场环境在一定的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 其次,企业不存在可持久发展的核心能力;最后,认为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是短暂的, 忽略了存在关系契约的企业。 因此,动态能力理论研究前沿的学者们正转向经验性研究, 通过过程性的详细案例来验证能力与企业竞争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罗珉,刘永俊.企业动态能力的理论架构与构成要素[J].中国工业经济,2009;(1).

[2]冯军政,魏江.国外动态能力维度划分及测量研究综述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7).

[3]孟晓斌,王重鸣,杨建锋.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模型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

[4]郑胜华,苪明杰.动态能力的研究评述及其启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5):56—64

动态理论观照下的英语二课教学 篇4

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s Theory, DST)又称为复杂理论,混乱理论,协作理论,无秩序的、非线性的自组织系统理论。虽然它在发展研究领域中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但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它主要强调事件关系的重要性,强调系统内各元素间的关系。动态系统理论在应用语言学领域方面的应用在国外才刚刚兴起,国内至今尚无人涉足(沈昌洪、吕敏,2008)。动态系统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它提供了一种在复杂背景中研究发展现象的方法,强调人类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将心理视为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来研究,因此,在研究中应充分考虑到影响事物发展的各种因素。另外,该方法还弥补了传统理论在诸多现象解释上的不足。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该理论将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一种富有解释力的工具。

二、英语第二课堂研究概述

英语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教学组织形式。关于英语二课活动的研究一直受到英语教学者的重视。朱晓梅(2008)、邓琪(2007)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论的角度,提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框架,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冯海云、尹晓琴(2007)讨论了网络作为新技术、新工具进入教学领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若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网络开设大学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则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李嵩岳(2006)、刘岩(2004)、王金梅(2002)对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的可行性、组织形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马颍、杨少双(2001)认为由于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外语交际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靠传统的课堂教学这一单一的模式难以实现对这一能力的培养,所以,有必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作以有益的补充,从而通过第二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语言实践的能力;孙丽君(1987)、支良瑞(1992)、葛利友、王传金(1994)、卜玉坤、李晓光(1996)、刘彩霞(1999)鉴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所裨益,所以都竭力呼吁和重视二课活动的教学实践。纵观二十多年的英语第二课堂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大部分学者提出了英语第二课堂对英语课堂具有促进作用,并探讨了基于学生不同层次和不同特点的第二课堂开展的方法和组织形式。这些方法和经验的积累无疑为我们开展第二课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仅有少数学者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开展第二课堂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行了理据性的剖析。究其原因,在于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形式丰富,涉及面广;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是多元的、非线性的,又很难对参与者进行系统的评估和考核。基于上述原因,有些高校重视第二课堂教学是因为实践告诉他们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有些高校一直认为这是学生自己的事,参与与否无碍学生发展,因为没有人能说清楚第二课堂到底有多少好处或好在哪里。

三、动态理论对英语第二课堂的诠释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这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指导思想理论的理论依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文件对教师职业作了如下描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己经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们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思想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鼓舞。”

建构主义理论似乎让我们有足够的理论支撑第二课堂实践的开展。因为英语第二课堂能为学生提供“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的丰富题材和机会。但建构主义理论并没有把学习者的个体和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也无法解释无数看似无序的学习方法、个体差异、组织形式等最后能形成有序的结构,即最后学习者知识水平的提高。从这点来说动态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动态系统理论中主要包括两大理论,即混沌理论(chaos theory)和自组织理论(self-organizing theory)。其中自组织理论系统是一组理论的总称 (1) 。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现在无机界也存在着与有机生命界和人类社会相同的自组织现象,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共同演化规律:无论是无机系统,还是有机生命系统,或社会和社会经济系统,在远离平衡的开放条件下,内部存在的微小涨落通过非线性关系放大至巨涨落,巨涨落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而稳定下来,都可以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1]耗散机构理论构成了自组织理论的重要基石。

为进一步对动态系统理论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我们不妨来看看Huokazu Yoshikawa和JoAnn Hsueh[2]对动态理论的理解。他们把动态系统理论归结为四个中心假设:

(1)个体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改变的;

(2)人类发展是一个开放系统,随着时间的发展日益复杂化,并非像封闭系统一样在既定均衡和非均衡状态之间摆动;

(3)系统变化体现在其内部的各个参数内;

(4)系统内没有一个发展状态或阶段是静止的。

根据上述描述和理解,我们可以运用此理论对英语第二课堂作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诠释。我们可以把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看作一个系统,学生每个个体与外部环境都是相互依赖和相互改变的。学生处在社会、学校、家庭等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这种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的信息交流和学习,接受了新的知识和掌握新的能力。这种新知识和新能力的掌握就是对自我平衡的打破和超越。这样就形成了学生个体的内在变化(包括好与坏的变化即“涨落”)。这种变化就是学生取得优秀或不良成绩的内部诱因。英语第二课堂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学习环境,即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学生通过参与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话剧表演、英语演讲、电影欣赏、歌曲比赛、词汇竞赛、话题讨论、专题报道、DV制作、英语晚会等活动,即与外界进行充分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学生作为系统中最活跃的要素,系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各学生的变化。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是系统进化的根本保证。学生之间与系统中其他要素间,如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第二课堂的各种活动等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是系统发展的根本保证。这里所谓的非线性,指的是非二体间的对称作用,而是多体间的非对称作用。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学习的收获有多有少,参与的程度也有深浅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往往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强,而且一旦有机会,每个学生就都会积极投入其中。活动中各种要素最终使学生个体的能力得以发展和知识得到提高,即最终形成所谓的、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

四、结语

语言学习具有非线性特征,相对英语第二课堂来说,课堂学习环境在与外部环境相隔离的、相对孤立、相对封闭状态下,是很难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只有在开放状态下,系统才有可能通过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大量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获取到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尽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理论界呼吁了很久,英语教学工作者也为之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根据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的考察和教学体验,由于英语教学作为二语教学,一方面具有自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由于各校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差异,“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一种奢望。而第二课堂的实践恰好弥补了课堂教学遗憾,因此,学生在这片天空里可以自由地翱翔。

注释:

(1) 自组织理论包括普利高津(I.Prigogine, 1969)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H.Harken, 1973)创立的协同学、艾根(M Eigen, 1979)创立的超循环理论等。

摘要:动态系统理论提供了一种在复杂背景中研究发展现象的方法, 强调了人类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研究中充分考虑到了影响事物发展的各种因素。这种研究范式为英语第二课堂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 北京, 2006:71, 72.

[2]Hirokazu Yoshikawa and JoAnn Hsueh.Child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olicy:Toward dynamic systems perspective.Child Development, November/December2001, Volume72, Number:18871903.

动态教学理论 篇5

内容论文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当代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向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挑战。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将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的因素纳入研究范畴,他们从动态角度或采用动态分析方法解释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使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虽然这一理论不像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那样具有公认的统一权威性,而是体现在不同经济学家的若干论述中,但其理论观点、分析方法以及对现实的解释,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 论文关键词: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外生变量,内生变量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从各国间劳动生产率差异或资源禀赋差异的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一国在现存资源和供求力量作用下的最优贸易模式,符合当时自由贸易发展的需要和趋势,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环境发生了变化,其种种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它忽略技术进步和时间因素、忽视比较优势转化和潜在优势培育的静态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该理论的广泛性和适用性,使其无法对当代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向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兴趣。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从新的理论视角对同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福利效果等进行阐述和分析,特别是从动态的角度或采用动态分析方法解释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其格局变化。他们放松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考虑多种因素和多种变量,特别是加入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因素,住更宽的理论框架和更接近现实的条件下,探讨贸易的动态利益或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问题,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逐渐形成。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基本上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是沿着李嘉图的模型,仍把技术作为一种外生变量,但从动态角度分析技术变动对贸易模式和各国福利水平的影响;另一个则是把技术作为一种内生变量,研究技术变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贸易理论 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贸易理论突破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框架,把技术变动引入研究领域,认为技术进步是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它把技术作为一种外生的变量,认为技术是无法控制的,是意外偶得的产物,并将技术进步的内涵定义为来源于产品及装备水平的提高、工艺的改进等。这一理论用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差异来说明国际贸易的流向、国际贸易格局以及发达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与贸易。

(一)动态比较成本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迅速崛起,激发了一些经济学家对这一现象和发展进程的研究兴趣。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1955)从动态的、长期的观点出发,把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政府政策、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引进、开放等因素综合到贸易理论中,从而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他认为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都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生产要素禀赋在内的一切经济因素都会发生变化,而生产要素变化的程度和速度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会有很大差异,由此引起一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地位发生变化。对后进国家来说,如果某些产业的产品在生产要素禀赋变化的基础上由比较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将极大地改变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从而获得动态的比较利益。因此,他强调一国应借助各种手段、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比较优势转换。其主要观点如下:(1)一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比较优势或劣势是可以变化的,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的丰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政府的支持;(2)一国的国际贸易优势应与合理的产业结构保持一致;(3)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要借助国家的干预力量,政府应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的,扶植和促进国内重点产业的发展。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可以由劣势转化为优势,即形成动态比较优势。该理论成为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起点,为日本的“贸易立国”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雁行理论”与“雁行发展模式”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简称“雁行理论”)最早由日本学者赤松要(Kaname Akamatsu)1932年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一文中提出。他在考察日本棉纺工业发展进程时发现,随着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的开放,西方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促使近代技术和低工资成本相结合的日本纺织工业迅速成长,并经历了进口浪潮——国内工业形成——出口浪潮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推移进程在图形上酷似三只大雁依次展飞,由此赤松要认为,一国主导产业的发展要依次经历从发达国家进口新产品和新技术、建立和形成与先进国相同的本国产业、向国际市场出口三个阶段。这一理论阐释了国际贸易对后进国的影响,揭示了后进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模式以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赤松要与其学生小岛清及其他学者进一步将“雁行理论”扩展于形容20世纪60-80年代东亚各国、各地区产业分工与梯度转移以及经济依次起飞的动态过程,并形象地称之为“雁行发展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该模式认为,按照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日本居于东亚经济发展的雁头地位,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并进行产业转移,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资金和技术积累的“四小龙”,可以积极利用日本的资金、技术和市场,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又将失去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国家,因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东亚经济发展的雁身。作为雁尾的东盟和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中国,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利用日本和“四小龙”产业结构转移的机会,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奋力追赶、努力在产业结构升级和比较优势转换的阶梯上攀升。由此,东亚国家按照“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的产业转移顺序,呈现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地区)多层次赶超的格局。

(三)周期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战后工业品贸易时,根据国际间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以及产品更新和仿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提出了技术周期说(亦称技术差距理论或模仿时滞说)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从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市场的周期运动以及由此引起的要素变化和在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间扩散、转移的角度,论述比较优势的转换。这一理论不仅阐释了技术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而且认为比技术差异更为重要的是技术变化,即技术差异的动态因素。基于这一认识,该理论试图从技术变化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化过程。 1.技术周期说 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Posner)。他于1961年10月在《牛津经济论丛》上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的论文。波斯纳放松了赫-俄模型关于贸易国之间具有相同技术的假定,把科学技术看成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强调技术在比较优势形成中的决定作用。他认为各个国家技术进步的程度是不同的,技术创新国在一定时期内(技术尚未扩散的情况下),由于拥有新技术而在某种商品生产上处于世界垄断地位,而其他国家则与创新国之间存在着一个技术差距(Technology gap)或称模仿滞后(Imitation lag),这种差距引起了该产品的国际贸易。虽然技术处于领先的国家具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但由于这种技术会通过专利转让、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示范效应等逐步传播和扩散到其他国家,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终将被其他国家所掌握。于是,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某种产品的国际贸易将逐步减少,直至其他国家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全部需要的该种产品时而终止。 在这里波斯纳提出模仿“时滞”或称“滞后”的概念。他认为,一项技术从一个国家传人或扩散到另一个国家有一个时滞。即从技术创新国新产品问世到进口国仿制生产、进口变为零的时间差距。他将这种两国之间从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消失的过程称之为一个技术周期,即模仿时滞。这一过程的长短取决于进口国的收入因素、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厂商的反应、进口国获得技术的渠道、消化吸收能力等。 技术周期说从技术变化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论述了技术同比较优势产生和转移的关系,隐含着技术水平、摹仿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得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的思想,从而把比较优势产生和变化的根源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使我们认识到从动态角度看,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随着技术的传播而转移。如果技术发明国不能不断发明新的技术,它的技术优势和由此产生的贸易优势就会逐渐消失。 2.产品生命周期论 技术的生命周期使市场上的产品竞争优势发生变化,引起产品的生命周期。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ay-mond Vernon)创立。弗农在1966年5月《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题为《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论文,第一次提出产品如同生物一样,有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命周期,并将这一周期划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产品3个阶段。之后,美国学者威尔斯(Wells)进一步发展了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更详细地把产品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具体划分方法和称谓不同,但实质内涵是一样的,都是指产品所经历的从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的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的不同阶段与研究开发、技术投入、资本投入以及劳动等要素流动结合起来,认为当一种产品在它的生命周期中运动时,生产要素的比例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由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再转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也随之从技术力量雄厚的创新国转移到其他发达国家,最后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比较优势不断转化的过程。

(四)比较优势阶梯论 巴拉萨(Balassa,1977)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要素比例变化的角度完善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提出比较优势阶梯论(也称比较优势阶段论)。他认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中,不同国家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比较优势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生产要素禀赋在内的一切经济因素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相对密集使用程度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中。 巴拉萨认为,在国际分工的类型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排列着许多阶梯,并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划分为不同类型:处在第一阶梯的是发达国家;第二阶梯是亚洲“四小龙”和拉美的巴西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阶梯的为次级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东盟(除新加坡)、中国和印度等国;最低一层是其他发展中同家和地区。在这一阶梯式发展格局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分别发展各自的新兴产业,同时将失去优势的产业转移给较低发展阶段的国家。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落后国家通过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产业,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进入更高的经济和贸易发展阶梯,从而呈现出阶梯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过程。 虽然上述将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已经认识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禀赋比例变化、特别是技术变化的重要性,承认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与转移,部分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崛起的现象,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二、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贸易理论 在把技术因素引入贸易发展及贸易格局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了更深的思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来进行,突出的特点是把技术作为内生变量,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增长、国际贸易模式、国际贸易格局以及国际分工变化等,研究比较优势的内生性与动态转移。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贸易理论认为,技术和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获得或通过投资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强调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知识创新与经验积累。这些理论明确了技术的来源和传播扩散途径,阐释了技术创新、技术扩散、边干边学等经济活动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以及后进国家如何通过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逐步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从而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静态分析的框架,也克服了将技术视为外生变量的贸易理论的缺陷,使国际贸易理论具有更加宽泛的基础和适用性,从而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干中学”与“技术外溢” 1.“干中学”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指落后的国家或行业不用经过专门的研究与开发,而是在技术外溢的过程中通过边干边学获取先进技术。“干中学”一般是与技术外溢相伴而行的,因此,二者有时很难截然分开。 “干中学”的概念源于阿罗(Arrow,1962)在《经济研究评论》杂志上发表的《从干中学的经济含义》一文。阿罗认为,外生变量不能说明经济增长的动力与过程。在他所构建的模型中,知识本身就是一种生产要素,有关生产方法的知识积累是通过“学”来完成的,学习是经验的产物,并不只是时间的函数,且这种经验主要来自于“干”。知识增长与生产技术的提高主要是因生产而积累经验的结果;技术进步是知识的产物、学习的结果,而学习又是经验的不断总结;经验来自行动,经验的积累就体现于技术进步之上。阿罗强调实践学习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有两个效应:一是由于生产了更多的资本品而积累了更多的知识,使下一代资本品所含的技术水平得以提高;二是由于知识非独享性的溢出效应,使所有劳动力和固定资产在生产最终产品时的效率都能有所提高。美国经济学家保尔·罗默(1986)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他认为知识和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 2.技术外溢 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s)是指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时,自然而然输出技术的结果。它与技术创新不同,不需要大量投资和研究,因此他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克鲁格曼(Krugman,1987)和卢卡斯(Lucas,1988)分别讨论了技术外溢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所谓技术变动或技术进步并非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发明。在许多情况下,技术进步只是学到了别人已有的先进技术。这种学习过程有时并非是最初的目的,而是在从事生产或其他经济行为时自然产生的副产品。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有时也并非有意转让或传播他们的技术,而是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地输出了技术,称为“技术外溢”。不管什么技术,都有一个外溢的过程,国际贸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这种技术外溢中获得的。

(二)瑞丁模型 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史蒂芬·瑞丁(Stephen Redding)发表了题为《动态比较优势与贸易的福利效果》的论文,认为在技术内生的情况下,比较优势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演进的。 瑞丁以从表面上看虽不具备比较优势但却由于具有潜在优势和获得政府的扶植而迅速发展起来的韩国钢铁产业为例,引出比较优势的变化问题。瑞丁认为,发展中国家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选择:在当前已经具备比较优势的低技术部门从事专业化生产,或是进入虽然当前缺乏比较优势但却在将来可以通过生产率增长潜能的发挥而获得比较优势的部门(如高技术部门),或者说是在当前的静态比较优势和未来的动态比较优势之间进行权衡。但在自由贸易体制下,比较优势原理要求一国按照当前的比较优势或者说静态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由于该国各部门生产率增长的潜能未被完全发掘,因此可能导致该国不能在具有潜在的生产率增长相对大于其贸易伙伴的部门从事专业化生产,结果造成动态福利损失,违背了其长远利益。这说明,一国当前的比较优势模式可能与其长远的利益相违背,所以按照当前的比较优势从事专业化生产未必福利最大,甚至有可能带来经济福利上的损失。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应该追求和发展动态比较优势,而发展动态比较优势的必要条件是政府的政策干预。政府的政策能够使一国在当前缺乏比较优势、但相对于其他国家却有巨大“干中学”潜力或生产率增长潜力的部门从事专业化生产,使静态比较优势的初始模式发生逆转,从而获得动态比较优势。 瑞丁的理论为那些虽目前在某些产业上不具比较优势,但却可能存在着巨大潜能的发展中国家实施积极的政府政策干预,并通过对外贸易、引进和模仿,获得生产率的快速增长、从而促进比较优势的转换提供了理论依据。

动态教学理论 篇6

中国企业“品牌塑造”之路充满荆棘。20世纪90年代中期,“品牌”这个词曾经红极一时,但随之而来的是“太阳神”、“巨人”、“爱多”等神话的破灭。学术界对这种现象曾经反省过、深思过,学者们从打造品牌识别系统、提升品牌质量等多个角度展开研究。但是,随着市场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消费者的偏好愈来愈难以把握,从静态角度展开的研究已经不足以保证企业在品牌竞争中的持续优势。“动态能力理论”告诉我们:及时汲取信息,有效地处理信息,在信息的分析过程中形成有效的知识系统,同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对与品牌经营相关的企业各方面进行调整、重构,以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要求,才能使品牌保持住持久的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理论的应用分析

“竞争优势”是指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在各种环境中适时地采取相应的创造高市场价值的战略,而它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者都缺乏进行模仿或“复制”该战略的信心和能力,更无法成功地实施时,就可认为该企业具有竞争优势。随着形势和市场的发展变化,竞争优势会从这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企业,只有坚持“动态能力”理论才能使企业持续地保持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由美国学者蒂斯等人提出,是继资源理论、能力理论后,对持续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进一步探讨。他们认为,企业必须永远处于建立动态能力的状态下,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对各种技能不断更新,采取适当行动,对内外部组织技能、资源和职能管理技能进行改进、整合和重构。不具备动态能力的企业无法培养出持续的竞争优势,最终会被其它企业所取代。故而,对于战略型资产——品牌,要想使其具有持续竞争优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把握不断变化的品牌所处的环境,采取措施对经营品牌的各方面进行改进、整合和重构。

蒂斯·皮萨罗和舒恩以下面三个要素作为动态能力理论的框架:①组织过程。学者们认为,组织过程有三个重要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学习作用。一般而言,组织过程是一个通过重复和试验从而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的过程,这本身就是学习。对企业而言,包括个人技能和组织技能的学习。动态能力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要通过“做”和“用”来获得知识,提高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干中学”、“用中学”、“学中学”成为保持企业持续生命力的重要方式。第二个作用是整合作用。管理者在企业内组织生产方式正确与否是导致企业在各个领域中产生能力差异的根本原因。因此,组织过程就是把不同的能力嵌入在独特的协调和整合方式之中,形成独特的合力。在这种情况下,能力复制很困难。第三个作用是重构和转变。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已经存在的技术和资源由于其滞后性阻碍企业的进化,企业必须不断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进行必要的重构和转换。②位置。一个企业的能力不仅取决于其组织过程,而且取决于其特定的资产,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技术资产、品牌资产、结构资产、制度资产、市场资产等,这些资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企业内生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它决定了企业在本行业中、在市场竞争中的位置。③发展路径。企业能力的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实质是承认历史的重要性和继承性。企业能够向哪里发展取决于它目前所处的位置,而现在的位置正在塑造它前方的路径。

从以上阐述中可以看出: 发挥“组织过程”的三个作用离不开信息的指引。以学习过程为例,要提高个人技能和组织技能,就必须学习有关品牌各方面的知识。而知识的来源途径是信息的获取。企业必须掌握有关品牌各方面的较完备的信息,经过筛选、加工和处理才会形成知识。在新知识形成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路径依赖性,即企业在经营品牌资产的过程中,要对品牌发展的环境、战略、策略、方案及实行效果进行全面记录,并加以分析,使员工迅速了解品牌运作中的成功与挫折,起到“温故而知新”和“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的作用。对以上两种来源的知识进行综合考虑并恰当应用,才能对品牌经营的各方面进行及时、有效的改进、整合与重构,不断创新。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品牌知识系统

按照动态能力理论指导品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构建品牌知识系统。笔者将品牌知识系统分为两大模块:信息收集模块和知识储备模块。

信息收集模块主要负责收集企业在经营品牌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三个主要信息源,即环境、消费者和竞争者,相对地应建立环境数据库、消费者数据库、竞争者数据库。环境数据库主要包括宏观环境指标体系、市场影响指标体系、渠道及终端监测指标体系、社会舆论监测指标体系,每个指标体系下存在多项明细;消费者数据库包括品牌忠诚监测指标体系、消费需求变动监测指标体系,同样在各体系下存有明细项目;竞争者数据库主要包括对竞争者动态、竞争者与本企业的差异化、以及竞争性品牌实力的相关数据的收集。

信息收集好以后,将信息合理分配并进行充分交流,才能转入知识储备模块。知识储备模块必须对企业在每一阶段的品牌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和记录,建立品牌经营档案,对企业财务支出与市场回报的过程进行充分的纪录,成为企业品牌经营的动态财富,同时也使品牌智力资本得到积蓄和升华。企业的知识储备模块担当企业广开言路的重任,任何一位成员的创新思想都可以通过一定渠道上传到知识储备模块,供高层和其余员工浏览。品牌是一个蕴含大量人类思维情感的商业元素,任何人的感受都可能成为一个创新点,如果加以商业操作就可能成为绝佳的卖点。这也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

动态教学理论 篇7

关键词:动态可控式,系统论,理论构建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和进一步推进,对体育师资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体育专业教育作为我国体育师资培训的主要手段,如何根据社会需求提高体育专业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是体育专业院校面临的突破点之一,面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本文借鉴系统论的有关观点,提出“动态可控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一定的理论探讨,强调教学反馈和教学控制的动态平衡, 从而突破目前体育专业教学的缺陷,提高体育专业的教学效果,培养合格的体育师资人才。

一、“动态可控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创新是事物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针对体育专业教学中传统项目课时的逐步压缩、新兴项目快速增加的趋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难点和突破点。 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借鉴相关学科理论的发展方式,创新体育专业的教学模式,提高体育专业教学的实效性。系统论的观点认为任何有效行为都必须由某种反馈信息来提供信息,因而我们可以从反馈信息直接判断是否已达到预定目的。在此理念下,针对目前体育专业教学模式的陈旧和不足,本文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动态可控式”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借助反馈控制系统的训练原理,提前预设规范的教学操作流程,使教学按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以提高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地排除教学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同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 使体育专业的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最优的动态平衡状态,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一定的方法基础。“动态可控式”是根据反馈控制系统训练原理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亦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随着不断更新的反馈信息以及教学内容、方法的调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对新内容的不断获取,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内容一成不变的弊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由于要不停地根据不同的对象反馈信息,并对教学做出适当的调整,因此对教学的要求比较高。

二、“动态可控式”研究现状及实践应用

反馈作为一种教学信息的获取方式,不同的研究者在实际教学中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但“动态可控式”教学作为一种概念提出,并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应用研究并不多见,而且缺少理论化、系统化的研究成果。文献检索发现: “动态可控式”作为一种概念被提出最早出现在黄文武的 《“动态可控式”训练法在高校田径训练中的应用》( 湖北体育科技,2006. 1) 中,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动态可控式” 训练的流程,可以使运动训练过程一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根据训练反馈信息调整训练过程可以最大潜力地发掘高校运动员( 学生) 的运动天赋,提高训练教学效果; 秦立群通过教学实验进一步验证“动态可控式”教学控制模式能有效提高高校排球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该模式促进学生排球技术的掌握; 李阿强通过研究认为: 动态可控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高校速度滑冰技术水平和教学效果。 从现有的研究结果看,整体上说“动态可控式”作为一种教学训练模式的使用还较少,缺少相应的理论研究和系统理论的构架,仅仅是针对个别项目的简单教学实验或训练实践的经验总结。

三、“动态可控式”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初步构建“动态可控式”创新教学模式流程

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具有一定的实施步骤和控制方式,根据控制系统理论和体育专业教学特点,本研究初步构建“动态可控式”教学模式控制流程图。图1可以看出,“动态可控式”首先强调对教学现状的了解,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场地和师资等条件, 同时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观点,在实施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对原计划进行修正,根据修正结果循环实施计划并进行分析评定,构成一定范围的动态教学过程。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学校体育师资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培养对象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因此,必须构建一定的教学模式操作流程。设置操作流程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运动技术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是便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因此,根据现有研究成果以及对教学过程的理解,本文初步构建了动态可控教学流程示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按照流程设计教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熟悉流程,学会换位思考,亲身体验到“动态可控式”的具体操作细节,提高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2. 认识“动态可控式”创新教学模式特点

从理论上来说,“动态可控式”体育教学模式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注重教学过程中反馈意见的收集,体现出教学过程是一个全程开放的体系。教师对学生教学反馈意见进行及时收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积极调整教学方法策略,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处于动态的平衡控制中,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动”是精髓,通过“动”求“发展”。任何一种教学,学生的参与程度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首先需要学生对“动态可控式”教学模式有比较积极的认识,使其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其中。 在“动态可控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位置上已经摆脱了教学的主体位置,学生是教学反馈意见的发出者和学习的引导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位置,从而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

3.“动态可控式”教学模式具体应用策略

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上要充分发挥“动态可控式”教学的启发、分析、讨论等多种功能,深刻认识“动态可控式” 教学的动态是基础、可控是保障的教学原则。首先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严格按照设定思路进行教学的思维模式,根据学生现场反馈的教学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相关组成要素,使已有的教学资源和现场生成的资源紧密结合,使课堂教学处在动态管理状态中,充分调动学生在“动态可控式”指导模式下的学习兴趣,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的运动天赋,改善教学效果。

四、结论和建议

( 1) 从理论上说: “动态可控式”是根据反馈控制系统训练原理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是克服传统教学方法。

( 2) 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上要充分发挥“动态可控式” 教学的启发、分析、讨论等多种功能,深刻认识在“动态可控式”教学中动态是基础、可控是保障的教学原则。

动态教学理论 篇8

1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其实就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活动, 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法是近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 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成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所谓的“任务”, 简言之, 就是“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 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心理状态, 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为了完成任务, 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 尽力调动各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建构, 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教学的。它源于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二语习得研究表明在有意义的语言任务环境下, 学习者的交互活动对意义的沟通至关重要, 而这恰恰促进了语言的习得, 因此通过任务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

2 教师和学生的动态角色

在任务型互动课堂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是动态的。互动式任务活动可分为启动、展开、深入和成果等阶段。

2.1 启动阶段, 教师是设计者, 学生是任务设计参与者。

任务型教学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 以完成任务为动力, 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 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 用所学语言在做事情, 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 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力。任务设计的质量关系到任务实施的成败。所以, 任务设计是任务型教学的关键, 设计任务是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 精心设计任务。任务的设计要有兴趣性、真实性。因为学生兴趣与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设计的活动根本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达不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教师要根据学生、语言材料等因素, 设计活动的形式、语境和任务;学生也要参与设计, 使课堂活动更能体现他们的兴趣需求。

2.2 展开阶段, 教师主要是组织者和辅导者;

负责帮助和指导学生参与活动, 同时教师也是参与者, 他们与学生形成平等关系, 创造轻松和真实的交际环境;学生主要是活动的参与者, 但也应是组织者和辅导者, 比如, 组织自己的小组活动, 帮助同伴参与活动等。对于教师而言, 最重要而且最难以实现的角色就是组织者。任务的组织包括对学生的组织和任务的组织两个方面。学生的组织:.a分组要合理, 使所分的小组有利于互相帮助, 有利于形成合作的气氛。b.责任要明确,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 都要为完成任务而贡献自己的能力。c.参与要平等, 教师要加强指导, 使小组各成员都有参与的机会。任务的组织, 首先, 教师应事先对教学内容和信息及所设计的活动可能的走向有足够的了解, 即安排教什么, 如何教。其次要精心设计活泼和谐的教学气氛, 从教室布置、座位安排等方面, 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亲切、自然, 使语言学习更加自然, 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最后是任务的呈现, 在进行课堂活动之前, 教师应给出清晰而明确的指令, 以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 知道做什么, 如何做。

2.3 深入阶段, 教师主要起学习辅助者和激励

者的作用, 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的欲望, 促使学习活动继续下去;学生应该是问题的发现者, 他们积极想象、探究和创新, 把活动推向更高层次。

根据美国学者克拉申的情感过滤理论, 学习者在学习中的焦虑越少, 在学习中有效摄入的知识则越多, 学习效率也越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常会感到自身语言知识和技能不足, 从而影响他们完成任务的决心和意志。因此教师应扮演好激励者的角色, 鼓励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尝试, 允许错误的存在。只要学生敢于开口, 即便在句法、发音等方面有错误, 教师还是要给予鼓励, 而不是以传统的纠错者的身份去评判学生的语言知识错误和应用偏差, 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对英语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教师应及时地肯定和表扬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取得的进步, 必要时当众展示优秀成果, 以增强其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学生之间的鼓励作用亦是不可或缺的。有些学生接受能力强或者对某些任务特别敏感, 他们在此阶段会表现得具有创造力, 想象力。而那些情况相反的学生则会灰心丧气, 这时也特别需要同伴的鼓励和支持。在以组为单位的任务活动中, 学生间的理解和帮助显得格外重要。

2.4 成果阶段, 教师是评价者和观赏者, 他们积极评估学生的活动, 鼓励学生持续发展;

学生不仅是成果的评价者和观赏者, 还要逐渐适应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中, 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考察学生实际运用语言完成相应任务的能力, 而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记忆能力。传统的选择填空的评价方式虽然客观且可信度高, 却往往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而课后却采取传统的考试方式, 其结果就会导致学生对任务失去兴趣, 而坚持考什么就学什么, 最终迫使教师重新回到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把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结合起来, 通过每天上课时学生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 可以使全体学生参与评价活动, 即同伴互评。让每个学生都清楚评价的标准, 这样他们不仅可以了解其他学生的学习状况、实际水平, 也可以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 同时, 学生的主动性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总之, 要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任务型教学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教学方式上, 教师不再“操纵”整个学习过程, 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不再只是被动知识接受者, 而是主动学习知识的主人。在任务教学互动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动态的, 他们时而是设计者, 时而又是参与者;时而是组织者, 时而又是辅导者;时而是辅助者, 时而又是激励者;时而是评价者, 时而又是观赏者。总之, 任务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任务型教学”强调“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 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但同时也对传统的师生角色提出了挑战。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 提出教师和学生应在互动的任务教学活动中应担当相应的动态角色。

关键词:建构主义,任务教学,教师和学生,动态角色

参考文献

[1]程可拉.任务型外语学习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龚亚夫, 罗小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动态教学理论 篇9

英语是国内外从事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人员的通用语言, 目前, 已经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国际标准。以控制类学科及其应用领域为例, 国际企业的自动化产品和设备的使用手册及说明书用英文编写, 优秀的控制仿真软件、控制领域的研究论文、自动化专业国际经典教材、互联网上的自动化技术信息等多数资料也以英语作为写作语言。如此大量的自动化专业信息被非母语国家的理工科学生所接受和掌握, 必然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知识[1]。因此, 开设“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或有选择地开设其他双语教学课程成为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中重要的教学环节[2]。合理地配置“自动化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 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的提高, 而且更有助于其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具有“一石二鸟”的人才培养效果。

内蒙古工业大学的“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为自动化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分两个学期教授, 总课时量为64学时。目前, “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在服务于“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如下几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部分学生对学习“自动化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致使学生学习的课堂积极性不高[3]; (2) 教师现有的教学方式过于简单, 主要以科技文章翻译和生词讲解为主,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内容死板, 以自动化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英文原版教材节选的章节为主要学习内容, 各教学内容之间彼此相对独立, 教学效果等同于普通的“英文阅读理解”, 无法形成对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宏观认识和专业认同感。鉴于以上自动化专业双语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课题组提出以“动态系统理论”教学为主线重构“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新思想, 在统一的“动态系统理论”框架下引入高等数学、电路、液压传动、信号系统、系统建模和控制原理的基础知识点,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始终强化各知识点的有机结合, 努力使学生在掌握“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大纲所要求的科技词汇和科技文献翻译能力的同时, 对“动态系统理论”体系融会贯通, 为进一步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动态系统理论”思想指导下的“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结合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科技文献阅读、研究论文写作以及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体会, 笔者深切认识到:“动态系统理论”是自动化课程的方法论核心。动态系统理论最初来源于经典力学中对于物体运动和动力过程进行数学描述的需要, 美国数学家G.D.伯克霍夫发展了法国数学家H.庞加莱在天体力学和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方面的研究, 奠定了动态系统理论的基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对动态系统的研究, 使其应用从经典力学扩大到一般意义下的系统, 并成为应用于工程学、经济学、生物学、乃至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论。那么什么是动态系统呢?动态系统是指按确定性规律随时间演化的系统。严格地讲, 任何有记忆的系统都可被称为动态系统, 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目前, 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如, 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 几乎所有工科专业, 广泛开设被称为“系统动态” (System Dynamics) 的英语教学课程, 涵盖的内容包括:信号和系统的基本概念、电气、力学、机械、化学、生物过程的动态建模、微分方程的时间域和频域求解、控制理论基础知识、非线性系统理论基本知识、典型动态系统的仿真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控制专业的学生可以了解到本专业本质的理论核心, 和由这一“系统动态”观点派生出的理论体系及其在各科学领域的应用, 从而加深对系统理论和控制论的理解, 进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开展以“动态系统理论”教学为指导的“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借鉴国外工科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经验, 并顺应当前我国人才的培养模式向“厚基础宽口径”方向改革的趋势, 课题组提出加强以“动态系统理论”思想为主线的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 以深化自动化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结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本质和前沿动态, 在增强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对本专业知识应用的认同感。

我们在自动化本科双语教学过程中明确和强化“动态系统理论”教学这一主线, 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建设。

(一) 整合现有“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内容

从“系统学”的角度出发, 提升课程的教学内容至方法论水平, 将其统一到“动态系统理论”这一宏观框架下。课题组尝试使用一种具有连贯内容的“系统动态”讲义来进行专业外语教学, 这一新颖的形式在“自动化专业英语”的学时内讲述了“系统动态”课程, 学生既学习了专业英文词汇、翻译技巧, 又掌握了“动态系统理论”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获得了专业知识的提升。授课讲义以自编部分为主, 同时参考“系统动态”方面的国际经典教材 (如, Katsuhiko Ogata教授编写的《System Dynamics》) [4], 吸收了这些经典教材中大量的有益内容, 讲义涵盖动态系统理论的大多数内容, 不求精, 但求逻辑上的连贯性和理论体系上的系统性。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矩阵论、电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等主干课程的核心内容统一到动态系统建模、分析、仿真这一完整框架中进行概括总结。

(二) 改革了过去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安排学生就某一理论、观点、概念进行专题讨论 (内容涉及:系统、信号、线性向量空间、系统稳定性、可控性、可观测性、鲁棒性等基本问题) 。鼓励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发表形式, 学生根据课前调查、研究, 在课堂讨论中明确表明自己对某些理论问题的观点。课下采取大作业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 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教师的科研成果, 广泛介绍“系统科学”发展的前沿及其在各个研究领域的应用实例

重点结合系统生物学和飞行器控制两个研究领域的研究实例, 来进行“系统动态理论”的讲授。科研实例的引入, 帮助学生在掌握系统科学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的同时, 还切实体会到本学科理论知识在其他各学科中的应用, 使学生体会到本专业所学方法论的强大力量和广泛应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积极性。

四、结语

本教学改革研究为促进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专业外语水平的提高, 提高他们对本专业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的认识, 提出在现有的自动化专业外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动态系统理论”教学, 以这一主线来改革课程内容安排和调整教学方法, 帮助自动化专业学生构建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框架, 加深对系统理论和控制论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和科研能力。课题组采用双语或者英语教学方式来进行“系统动态”等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 参考国际经典教材, 编写了英文课件和讲义, 不但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笔者希望, 这种双语教学改革的“理念”能引起国内教育、教学管理层面的重视, 从而推动其他工科专业的双语课程教学改革, 使广大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于宗艳, 王丽, 孟娇茹.“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6) :148-149

[2]王海泉, 王东云, 马薇.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教学研究, 2011, (4) :67-69.

[3]吕漫丽.自动化专业英语的教学心得[J].中国教育导刊, 2009, (12) :68-69.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述评 篇10

战略管理的一个理论前提就是:在市场经济下处处存在着竞争,获得好业绩的企业一定具有某种竞争优势,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并且保持这种竞争优势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学术界亟需探讨的就是如何将这种优势转变为业绩,因此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一直是战略管理学领域中的宠儿。最早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企业在业绩方面能够从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这个问题”,即产生各企业间不同业绩局面的原因。(1)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的全球化时代,Prahalad和Hamel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核心能力理论已经难以使企业建立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而且,理论本身就有刚性缺陷。在众多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主张通过加快整合资源的速度来获得竞争优势观点的学者们形成了能力学派的动态能力理论分支(2)。

二、动态能力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市场氛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者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产品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全球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这种环境下动态能力理论就产生了。因此,企业要想保持原有的竞争力或者重塑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通过创新这一路径。R.D’Aveni提出企业要持续创新,紧跟外部环境变化的步伐来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他在1994年出版的《超越竞争》一书向我们全方面地传达了其关于动态能力理论的一个整体框架。Collis在《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指出动态能力简单说就是“能力之上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并管理着其他各种能力。(3)1997年,Teece、Pisano和Shuen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他们的观点是“动态能力是指企业通过整合、建立、重构企业内外部能力来适应外部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4)在接触到Teece提出的动态能力之后,动态能力理论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丰富和扩展。如表1所示。

三、动态能力的维度

目前,理论界人士们对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还不够成熟,尚未形成一个一致的观点。这里首先介绍一下对于动态能力维度划分做出贡献的学者们的观点。1990年,Teece和Pisano最早提出把动态能力划分为适应能力、整合能力、重构能力这三个维度。(6)7年之后他们又在发表的《动态能力和策略管理》一文中明确表明动态能力包括整合能力、建立能力、重构能力,将适应能力改成了建立能力。到现在为止国外动态能力维度划分主要有以下两种划分方法:一是从根源出发,把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从行为层次扩展到组织认知层次;二是从结论出发,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在完成某项具体的战略和组织过程中所呈现的能力。(7)(表2所示)

倾向一: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获取和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依赖于组织自身的认知程度,但是如果企业想在事前早作打算,那么就必须要抓准时机、瞄住机会,不要错过,这样才能成功。所以,在机会面前动态能力表现为恰当的感知并捕捉机会。2007年,Teece通过《战略管理杂志》向理论学界表明了他对动态能力的看法和观点。他不仅考虑到了企业的机会,而且也考虑到了企业可能面临的威胁这一因素,所以在维度的划分上加入了识别机会和威胁的能力以及增强、整合、保护、重构企业资产的能力。这里的资产包括显性资产和隐性资产两部分。(8)

资料来源:根据本文参考文献(5)整理。

倾向二:一些学者认为动态能力体现在企业具体推行和实施某项策略计划的进程中。Eisenhardt和Martin分别从组织和实证上对动态能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动态能力的构成要素相应的表现为企业组织并完成具体战略计划的能力的结论。以往对动态能力的研究停留在空洞、抽象的层面,而这项研究使其回归到具体的企业行为层次上。(9)

四、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

1. 文献回顾

企业绩效简单理解就是企业在某一经营阶段内所取得的经营成绩和效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战略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同样重要。因为平衡计分卡可以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所以平衡计分卡法在衡量企业绩效时很受欢迎。平衡记分卡法分别从财务、客户、内部管理、学习与成长这四个维度来考核企业绩效。它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Newbert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的稀缺性和有价值性不仅能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还决定着企业绩效。(10)Wiklund和Shepherd同样通过实证的方法得出“知识资源”对企业获得良好组织绩效起到了支撑作用。(11)Zotte在分析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二者之间的联系时利用了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在同一行业内公司之间的绩效也会因为动态能力的不同而不同。(12)Menguc和Barker发现对于销售绩效来说动态能力可以起到正向促进作用。Arthurs和Busenitz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能够改善公司股票市场收益率。(13)再来看看国内,王核成通过对江浙沪地区的制造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从侧面研究了构成动态能力的能力、得出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的结论。(14)

2. 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框架

动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在动态能力结构中,不同的具体能力对于绩效的贡献度是不相同的。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市场对企业拥有并保持竞争优势的作用不可小觑。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本文将企业的动态能力划分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学习能力这三个维度。(如图1)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1)关于创新能力的假设。创新能力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可以将其具体化到某一行为或领域上。因此我们可以具体化到知识、决策和技术等领域的创新上。学者们对技术创新的研究相对较多,技术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带来全新的产品或者现有产品在性能方面大幅度的提升;其实从根源上来说,知识创新是主要决定要素;决策创新会使企业把握住发展的机会,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1: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发挥正向促进作用。

(2)关于吸收能力的假设。吸收能力最初关注的是企业如何从外部获取信息、并且处理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Zahraand George认为吸收能力具体体现在对知识进行获取、同化、转化并利用的四个过程中。(15)同时加强知识的学习能力,保持企业对外部技术创新资源的开放性和不间断的消化吸收。企业的吸收能力一方面使企业相对持续地占有独特的资源,另一方面也能提高企业绩效。因此,提出如下假设2:吸收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呈正向关系。(16)

(3)关于整合能力的假设。整合能力是企业系统、整合、协调配置以及重新构建内外部资源以积极面对外部变化着的市场的能力。整合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是企业识别机会、整合资源以及协调和匹配企业各种能力的能力。因此,提出如下假设3:整合能力与企业绩效正相关。(17)

一直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是动态能力往往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绩效,其中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动态能力各个维度的能力首先影响企业高管的战略决策,进而改变企业的绩效。企业的发展战略始终体现着企业的愿景和核心价值,但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企业内在的成长需求和文化等因素要求企业必须适时对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改变。

综合以上分析,为了准确理解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如图2所示的模型。

在所提出的模型中,自变量是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因变量是企业绩效基于平衡计分卡法的四个维度。企业的发展战略则在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五、总结及展望

本文通过总结和梳理文献,将动态能力具体划分为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这三个维度,提出了这三个二级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建立了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一个理论模型,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但是存在着局限性,即没有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所以,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还有待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从而进一步完善该理论模型。

动态教学理论 篇11

内容摘要:传统认知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常常忽视个体学习者的波动性,近年来兴起的动态系统理论可为此提供新思路。但是目前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所以本文将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该研究的受试者为一名小学四年级的英语学习者,通过追踪观察其在半年内对一般过去时的疑问句的学习情况,探讨语言习得这个非线性动态的过程以及个体随时间的发展的动态多重因果,以期更好地把握二语习得规律,促进语言教学。

关键词:个体波动性 动态系统理论 实证研究 语言教学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反映在学科发展上面就是动态系统理论问题,即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

所有跟二语习得最相关的问题,包括母语影响,年龄因素,个体差异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语言随时间的发展,原因就是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期待从群体的精确分数中归纳出个人的发展是不合逻辑的,因为语言习得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不管小组的发展趋势有多显著,都无法使个人语言系统的动态多重因素与之相适应。所以本文试图运用个案研究法,从动态系统理论的视角来看待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的变异性。

二.理论依据

动态系统理论源于经典力学,后来1997年Larsen-Freeman将其应用到语言学的研究中,“她从混沌论出发比较全面地讨论了语言作为一种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特点,基本上奠定了动态系统的理论框架。现在动态系统理论已经吸引了一批研究者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以Larsen-Freeman为代表的美英五校十人组成的研究小组FGG(five graces group)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DBL&V(deBot王辉,Wander Lowie&Majolijn Verspoor),在动态系统理论建构和方法论上做出了极有影响的贡献。”[1]

三.研究回顾

近年来,国际应用语言学界三大期刊Applied Linguistic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和Language Learning相继推出专刊,有力地推动了动态系统理论的发展。动态系统理论之所以具有革命性意义,是因为它使我们从新的角度考察真实语言的变异性和复杂性。[1]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Wander Lowie&Majolijn.Verspoor[2]发现,在二语习得发展史上,曾尝试从一两个时间点上测量的数据来推断发展过程,但不管小组的趋势有多显著,都无法使个人语言系统出现的动态多重因果与之相适应。因为是在某个时间点测量到的,小组分数的变化低估了发展过程的复杂性。

Goldschneider&Dekeyser[3] 揭示了群体发展背后的多重因果,精炼了大范围准确分数的可能原因,但也间接指出了个体随时间发展的真实复杂性。真实的多重因果只能通过包括时间维度的调查得出,可与此同时会使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对个体发展轨迹产生的影响变得不清楚。

鉴于之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所以本文将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探讨语言习得这个非线性动态的过程以及个体随时间发展的动态多重因果,以期更好地把握二语习得规律。

四.实证研究

该研究追踪了一名小学四年级的英语学习者在半年内对一般过去时的疑问句的学习情况。

研究一开始,先用归纳法向她展示一般过去时的疑问句的变法。

I went to the zoo last Sunday.

Did you go to the zoo last Sunday?

He played football yesterday.

Did he play football yesterday?

She listened to music last night.

Did she listen to music last night?

They went to school yesterday.

Did they go to school yesterday?

通过归纳发现:这四组句子中第一个都是陈述句,第二个都是以did开头的问句,鉴于之前对动词过去式的了解,发现它们都是以do的过去式开头的疑问句,而且did 后面跟的是动词原形。于是归纳得出一般疑问句的变法是“Did+原来的句子(句子里的动词变为原形)+?”

了解了这一变化规则后,受试者很快便学会了一般疑问句的变法。在接下来的练习中,看似学会了这一用法。

Tom bought a computer last month.

Did Tom buy a computer last month?

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

Did you go to the park yesterday?

可是隔了一周,再次做练习时,

Tom bought a computer last month.

*Did Tom bought a computer last month?

教师:Did Tom bought(重读)a computer last month?

学生:Did Tom bought a computer last month?

教师:Did Tom what?

学生:Oh, did Tom buy a computer last month?

通过教师的提示性反馈,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一开始的时候,教师通过重读强调出错的单词,希望学生注意到错误的存在从而自己改正,可是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以为老师是在领读,直到老师说了一句Did Tom what?才意识到what 这个位置的内容不对,回忆之前学过的“did 后面的动词跟的是原形”,于是自己大脑中进行了短时间的meaning negotiation,得出bought的原形是 buy,于是产出了正确的句子Did Tom buy a computer last month?

在后来的一个月中,对一般过去时的疑问句看似已经掌握了,于是又让受试者做如下练习:

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

*Did you go to the park yesterday.

经过提示性反馈,学生意识到了问句应当以问号结尾,前面的练习中之所以没有注意到问号这个小问题,是因为在检测的过程中老师将考察的重点放在了“did后面的动词跟的是原形”的考察,因而把问号无意识地写在了横线外。后来经过一个月的学习练习,老师相信受试者已经掌握了一般过去时一般疑问句的变法,因而给学生写出一个陈述句,让学生直接把它变为一般疑问句,学生之前没有注意到问号这个细节,所以在变完疑问句后直接加了句号。后来改正后,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学生在练习中都较好地掌握了一般过去时一般疑问句的变法。

两个月后,在讲解特殊疑问句的变法时,讲到特殊疑问句的变化规则的时候,“先把陈述句变为一般疑问句,然后再在句首加上相应的特殊疑问词”,经过练习发现,学生又犯了一开始练习一般疑问句变法时候的错误,忘记did后面的动词跟的是原形。

Tom bought a computer last month.

*What did Tom bought last month?

教师:What did Tom bought(重读) last month?

学生:Oh, what did Tom buy last month?

通过教师的提示性反馈,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意识到bought这个词用的不对,回忆先前学过的“did后面的动词跟的是原形”,于是自己大脑中进行了短时间的meaning negotiation,得出bought的原形是buy,于是产出了正确的句子What did Tom buy last month?这样的正确表达。在接下来的时间也犯过错,不过犯错次数明显减少,对这一语法点的掌握也趋于稳定。

由此可以看出,语言的发展是非线性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上述实验中的受试者,在学习了一般过去式的疑问句变法后,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看似已经掌握了其用法,测验以后发现并没有达到目标语状态,经过老师的重复性跟提示性反馈后,受试者改正了错误,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受试者对这一语法点掌握得较好,达到了过度使用目标语的极致,后来在偶尔犯错中趋于稳定。由此可见,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今天学到的可能更接近目标语,明天很可能就不是了,学会了目标语的使用后,可能会达到过度使用的极致,在接下来的时间可能还会犯错误,不过犯错次数明显减少,对这一语法点的掌握也趋于稳定。

另外,受试者的语言学习受先前知识,反馈与练习频率等因素的影响。受试者之前接触过动词过去式的变法,所以对一般过去时有所了解,在学习了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的变法后, 受试者学习一般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时变得轻松。对受试者的学习状况给出重述性反馈或提示性反馈也有利于受试者语言的习得。通过上述实验看出,“提示性反馈能够更加清晰地指出错误的所在以及形成错误的原因”[4],对学生目标语习得的作用更加明显。此外,增加练习的频率,熟能生巧的方法让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

五.启示

语言的发展是非线性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今天学到的可能更接近目标语,明天很可能就不是了,学会了目标语的使用后,可能会达到过度使用的极致,在接下来的时间可能还会犯错误,不过犯错次数明显减少,对这一语法点的掌握也趋于稳定。这种可变性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二语习得过程中这一点不可忽视。

二语习得过程中,个体随时间的发展会更加真实复杂,蕴含着动态多重因果,比如学习者对先前知识的掌握,对现在知识的练习频率以及教师的反馈等。作为教授第二语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适当的反馈方式,让学生对自身中介语系统进行重新分析和思考,并熟练运用已经掌握的语法知识来准确地表达意义,从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目标语言形式的习得。

参考文献

[1]李兰霞.动态系统理论与第二语言发展.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

[2]Wander Lowie& M.H.Verspoor. Variability and Vari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rders: A Dynamic Reevaluation. Language Learning. 2015.

[3]Goldschneuider,&Dekeyser, Explaining “the Natural Order of L2 Morpheme Acquisition” in English: A Meta-analysis of Multiple Determinants. Language Learning, 51, 1-50.

[4]杨颖莉.重述与提示反馈对英语过去式习得作用的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 (2).

产业集聚及其测度理论研究动态 篇1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产业集聚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韦伯等人为代表的基于古典经济学和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集聚研究,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再度兴起。20世纪90年代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 Porter) 和主流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对产业集聚的杰出研究, 使产业集聚的研究再次回到主流经济学的视野, 并引发了各学科研究产业集聚的热潮。

1 产业集聚理论形成

1.1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当时已经注意到了地方产业的发展, 并在其所著《经济学原理》 (1920) (第八版) 中提出了“地方性工业”的概念。在马歇尔的眼里, “地方性产业”聚集在“产业区”, 就是具有分工性质的经济活动在特定地区的产业聚集。

产业之所以能够在特定区域内聚集, 马歇尔在古典经济学框架下以收益不变、完全竞争假设为前提, 认为企业的集聚是为了追求企业外部的规模经济, 即企业层面的规模报酬不变, 社会层面的规模报酬递增。马歇尔从三个要素对产业的地区性聚集作出解释:劳动市场共享 (labor market pooling) 、特殊投入和服务设施 (facil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inputs and services) 与技术外溢 (technology spillover) 。首先, 一个地区的特定产业区如果具有较大的规模, 可以为工人或失业者提供了很多其他的就业机会, 这意味着失业工人不需要到其他地方再找工作, 也不会丢失他们的特殊技能;在另一方面, 企业又能容易找到所需要的特殊技能的优良工人, 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 这样的市场保证了劳动力供应。第二, 接近供应者和消费者, 或者说前向和后向关联会有助于创造一个地方环境或网络, 这种环境或网络有益于更有效率的生产和经济增长。地方需求可以容纳更多数量的中间投入品生产者, 辅助的行业在附近的地方生产, 供给上述工业以工具和原料, 为它组织运输, 而在许多方面有助于它的原料供给, 进而使最终产品的生产更有效率[1,2]。第三, 技术外溢。这是马歇尔关于产业聚集的一个重要原因。知识在当地的传播要比远距离流动更容易, 这样就营造了一种协同创新的区域环境。知识信息的扩散是创新的源泉, 不断的创新使这些产业区的经济持续增长, 更加激励着相关产业的新企业的加盟。马歇尔的这一部分思想因为缺少严格的数理表示方法, 而长期被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所遗弃。

1.2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近代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 (A. Webber) 在 1909 年所著《工业区位论》[3]的第一部分中花了较多的笔墨来说明产业聚集。韦伯的理论贡献是在对致使工业在地理上集中的原因作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聚集因素的概念, 并对这种聚集因素是如何导致工业集中作出了相应的解释。韦伯将工业区位因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影响工业分布于各个区域的“区域性因素”;第二类是在工业区域分布的同时, 使工业集中在某一地点而不是均匀分布的“聚集因素”。韦伯认为, 影响工业区位的区位因素 (即第一类因素) 主要是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这两种成本分别产生运输指向和劳动力指向的效果, 影响工业区位的决定。韦伯同时又认为, 工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 运费与劳动力费用最小化固然非常重要, 但仅仅如此还不能最终说明某一地区对产业配置的吸引力, 还必须研究聚集因素的影响。韦伯将产业的聚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 从而引起产业集中, 这是产业聚集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而地方集中化, 并引发更多的同类企业出现, 这时, 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 (如规模经济效应) 就是有效的地方性聚集效应。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在西方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企业是否相互靠近和集聚取决于生产成本是否最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认为集聚的产生是自下而上形成的, 是企业为追求集聚的利益而自发实现的。但是工业区位理论仅说明了企业空间选择和集聚的基本动因, 没有系统阐述其中的过程和机制。

1.3 新产业区理论

在20 世纪70 年代末和80 年代初, 经济危机给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困扰。在这种背景下, 美国的硅谷以及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某些地区出现了与大势相左的良好态势, 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人们发现, 这些地区很多都是由中小企业聚集而成, 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 其相互合作不仅有正式的战略联盟、经济合同、投入产出联系, 还包括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接触、面对面的对话, 使得中小企业不一定依赖于大企业, 而是在平等竞争的同时又共同面对国际市场。恰恰是这种有效的合作网络产生了一种内力, 使当地经济迅速增长, 人们称之为新产业区现象。意大利的社会学者马格那斯科 (Bagnasco, 1977) 首次对意大利东北部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了研究, 并据此提出了新产业区的概念。皮埃尔和赛伯 (Piore, Sabel;1984) 又对新产业区的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提出了弹性专精的概念。而后的斯多帕 (Storper) 等人又总结了弹性专精对区域企业聚集的贡献[4,5]。

2 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

2.1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

产业集聚虽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研究命题,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处于主流经济学之外, 直到以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 (neweconomic geography) 的逐渐兴起, 产业集聚问题才真正开始吸引人们的注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产业集聚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解释。Krugman (1991a) 以新贸易理论中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 并与区位理论中的运输成本相结合, 在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空间经济模型的构造和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分析, 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中心一外围”空间组织的形成。Venables (1996) 从上下游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联研究了产业集聚。Baldwin (1997) 通过在模型中引入研究开发活动, 分析认为通过要素的内生积累也可以促进集聚。Martin和Qttaviano (1998) 认为研发部门通过投入多样化而获得收益与Krugman模型中的劳动力流动扮演的角色相同, 要素积累中的局部技术外溢会使集聚强化。

2.2 波特的产业簇群理论

以迈克尔·波特 (Porter) 为代表的战略管理学派对企业群 (cluster) 的研究和应用作出了很大贡献。1990年, 迈克尔·波特的《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 开创性地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聚集对规模经济的作用、对要素改变的影响, 以及政府的政策作用与聚集经济的关系等, 在其后10多年成为相关领域研究中的重要文献之一。1998年, 迈克尔·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 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企业集群理论。在波特看来, 企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 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 包括零部件等上游企业、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 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它产业的企业;此外, 还包括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产业簇群因素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 产业簇群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不寻常的竞争胜利的重要企业集合 (Porter, 1998) [6]。事实上, 产业簇群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 甚至是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在经济发达国家尤其如此。

由此可见, 波特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现象的。在他的研究中没有严格的经济数理模型的逻辑推导, 只是以案例分析进行研究, 但是他开创性的研究对产业集聚研究的兴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除了上述主要的产业集聚理论以外, 近年来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聚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国际经济学方面, Forslid等 (2002) 、Hanson (1998) 认为贸易成本的降低不仅会促进产业集聚, 而且具有转移产业集聚中心的效果。在产业经济学研究方面, Antonio、Ciccone (2002) 认为产业集聚既是高生产率的结果, 同时也是提高生产率的原因。Forslid等 (2002) 建立了一个大规模、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 模拟了欧洲贸易自由化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Markusen和Veneables (2002) 分析了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集聚现象及其原因。Baldwin (2000) 和Lanaspa、Peuyo和Sanz (2000) 在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分析了集聚中工人的前瞻预期和公共部门 (税收负担和公共管理效率) 所起的作用。

2.3 国内相关研究

与国外研究相比, 国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 我国学者就开始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研究, 但系统性研究却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 对国外最新理论进行介绍与阐释。如:王缉慈 (2003) 综述了基于纯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地理学的集聚理论, 介绍了新产业区理论。陈剑峰、唐振鹏 (2002) 介绍了国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分类, 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木、经济增长等方面总结了国外产业集群的关联研究[7]。李小建和李庆春 (1999) 对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学观点进行分析与介绍[8]。梁琦 (2003) 对“新工业区”理论、克鲁格曼集聚理论、波特集聚理论和其他主要经济学家集聚理论介绍与研究[9]。朱英明 (2003) 对国外产业集聚理论进行研究与述评[10], 等等。第二, 围绕产业集聚现象所展开的经验与对策研究。如:钱平凡 (2003) 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谢立新 (2005) 以泉州产业集聚发展经验为例, 分析了产业集群形成的机制和竞争优势。聂献忠 (2004) 分析了浙江产业集聚的现状和特点, 指出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第三, 对产业集聚理论基本概念、分析框架、形成机制、动力机制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如徐康宁 (2003) , 王缉慈 (2003) , 梁琦 (2003) , 盛世豪 (2002) , 金祥荣, 朱希伟 (2002) , 隋广军, 申明浩 (2004) 等。虽然国内的研究成果较国外要落后许多, 但是经过经济学者的努力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3 产业集聚测度的研究

克鲁格曼、波特等人的研究使产业集聚理论再度兴起并融入主流经济学, 但是如何度量产业集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与方法, 国外有众多的学者借助不同方法对产业集聚度量进行了研究。用于反映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也通过一定的修改用于产业集聚水平的度量, 即区位基尼系数 (spatial Gini coefficient) 。Ellison和Glaeser (1997) 又提出了特殊设计的集聚指标, 称E-G指数, 在西方得到广泛的应用。产业集中度指标 (CRn) 、区位商、赫芬达尔指数等也都是衡量产业集聚水平的常用指标。

Krugman (1991) 通过计算美国各州106个二位数制造业的区位基尼系数指标来衡量各行业的区域集聚水平, 利用就业结构和行业所占地区的市场份额指标来分析制造业的专门化程度, 结果发现许多行业的生产集聚性很强, 集中在少数地方;而且集聚性强的工业部门不仅仅是一些人们观念中固有的高科技产业 (high-tech industries) , 一些传统的低技术行业更倾向于在少数地方生产。Devereux, Griffith和Simpson (1999) 对英国的制造业集聚水平进行研究, 也得出了许多制造业部门超额集中的结果。与Krugman的研究类似, 在英国大多数集聚性强的产业也不是高技术产业, 而是相对低技术的产业 (low-tech industries) , 如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皮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的集聚程度都处于前列, 而化学工业、电子及通信产品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的集聚程度都较低。Alecke等 (2003) 的研究表明德国116个三位数制造业中有约80%的产业的集聚程度在统计上显著高于随机分布, 但是这些产业中高技术和中等技术产业的集聚程度都相对较低。这种结果与Devereux等 (1999) 对英国的研究类似。

Ellison、Glaeser (1997) 运用更复杂和科学的集聚统计指标γEG, 分析美国1972年到1992年制造业的集聚水平。Brulhart (2001) 运用职工就业人数数据, 通过计算并分析区位基尼系数的变化, 分析欧盟国家在整个制造业和18个两位数行业生产中的专业化趋势, 发现制造业有14个行业的地区集中度上升了, 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如纺织业、服装业、皮革业等, 也有一些是技术密集型行业, 如汽车工业、化学工业。Amiti (1998) 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 通过计算和分析1968年、1995年欧盟5个国家65个工业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的变化, 发现欧盟国家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在这期间整体上升了, 这种上升趋势在80年代表现得尤其明显。

徐康宁、冯春虎 (2003) 对中国28个制造业地区集中度的实证分析表明, 中国产业向地区集聚的特征已十分明显呈强化趋势[11]。梁琦 (2003) 利用产业基尼系数计算了1994年、1997年和2000年中国24个二位数工业部门的产业集聚水平, 得出了中国的工业集聚水平逐渐提高的结论, 提高速度最快的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9]。罗勇、曹丽莉 (2005) 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行业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 结果表明:1993—1997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 1997年到2002年和2003年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 集聚程度的提高是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分布依次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资本密集型产业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得出产业的地域分布极不平衡, 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五省市集中度很高, 西部边远地区则远远落后, 两极分化严重。总体上看, 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路江涌、陶志刚 (2006) 利用Ellison和Glaeser (1997) 衡量行业区域聚集和共同聚集的指标体系考察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聚集程度在1998年至2003年间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国际比较, 发现中国的行业区域聚集程度仍处在一个上升阶段[12]。樊福卓 (2007) 在Hoover系数和γEG系数的基础上构造了一般地方专业化系数指标, 并测算了中国1984—2004年的行业地方集中程度 (地方专业化) , 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地区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13]。

4 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其测度研究

高技术产业集聚理论是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与延伸, 而且二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目前, 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在经济领域地位的不断提高,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研究已经成为产业集聚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4.1 增长极理论

该理论是用以解释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理论中说服力较强的理论。科学园区可以看成是增长中心, 将高新技术园区视为核心区。1950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第一次提出了经济空间和增长极的概念, 他将经济空间分为三种类型:规划的空间、作为力场的空间和同质集聚空间, 认为每个企业在地理上是分散的, 不同力量组织对其束缚已经形成, 更重要的是将它们集中于经济空间。1955年, 佩鲁进一步指出, 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 那么位于这个力场的推动性单位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他于1966年提出了都市——工业增长极战略, 认为地区增长极是位于都市中心的一组发展中的工业。同年, 弗里德曼提出中心—边缘理论和战略, 使促进核心地区的发展成为工业化阶段达到空间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政策取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 这一理论便开始与区域竞争理论逐渐融合。

4.2 创新空间理论

该理论认为技术创新带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最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这一理论主要是由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区域科学家组成的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创立, 该理论把产业的空间聚集现象与创新活动联系在了一起, 认为环境是一种发展的基础或者背景, 它使得创新性的机构能够创新并能和其他创新机构相互协调。该理论以马歇尔有关知识和组织的论述为主要理论渊源, 认为产业的本地化包括提升整个社区的技术和专业化水平, 提供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 增加辅助的贸易和专业化服务, 满足众多公司的需求, 为采用更加专业化的机械创造条件。该理论实际上重申了马歇尔产业区学派的主题——创新存在于无形的氛围中, 即产生于聚集之中。创新系统理论与该理论也有相似之处, 强调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 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网络各个结点 (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 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 并融入到区域的创新中而组成系统。在各个区域创新系统中, 由于聚集的要素不一样, 所以必须依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系统积极发挥作用, 才能实现各个区域内企业的互动从而达到应具有的效果。

4.3 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论

这一理论主要是用来解释高技术产业园的形成。该理论的逻辑思路是:知识具有外溢性, 即所谓的知识外在性;但是, 由于存在缄默知识和知识本身的粘性, 知识溢出具有空间局限性, 即存在地域性。因此, 集聚的发生既是源于知识的外在性, 更是源于知识溢出的地域性。创新发明活动倾向于产业集聚, 而那些新知识投入越是重要的行业, 创新活动的产业集聚倾向越发明显。高新技术园区是创新活动的产业集聚地, 正因为知识溢出具有地域性, 集聚在一起的高技术企业才有更便利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更多的创新动机, 所以才有高新技术园区的诞生和发展 (梁琦, 2004) 。

4.4 高技术产业集聚测度的研究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与丰富,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不断增加。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 (2006) 利用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和行业集中度CRn指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1994—2003年的集聚水平进行测定, 计算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体集聚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产业集聚和地方化有增长趋势, 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带来经济增长, 同时也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两极分化, 产业集聚弹性能够反映出不同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变化对工业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不同[14]。方慧妹、吴永林 (2007) 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28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度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呈现不均衡的发展状态, 东部沿海地区是国家高、精、尖、新产业和产品的聚集区, 整个沿海地区发展高技术产业具有有利的国际环境, 东部地区的集聚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还有其他学者利用分工指数与区位商等方法测算了部分省区、城市的高技术产业集聚情况 (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 2006;任启平、梁俊启, 2007;蒋金荷, 2005;方慧妹、吴永林, 2007) [15,16]。

5 小结

产业集聚理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从马歇尔的产业区域理论到韦伯的区域理论, 再到新产业区域理论都是对产业分布等经济现象的理论总结与抽象;克鲁格曼和波特等是在前人理论基础上, 对其当时产业发展及其分布的进一步理论研究, 并对产业分布进行了度量。社会技术进步、高技术的飞速发展都将促进产业集聚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仍然建立在产业集聚理论基础之上, 并没有理论上的突破与实质性创新, 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测度基本是借用传统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 所以, 高技术产业集聚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摘要:随着产业集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提高, 产业集聚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出现了众多不同的理论。现从产业集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时间逻辑, 综合国内外主流理论, 系统地分析了产业集聚、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其测度的理论发展历程以及最新进展。

上一篇:信息技术课教学下一篇:甲醇制烯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