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称比较

2024-09-21

指称比较(精选7篇)

指称比较 篇1

一引言

海峡两岸同文同根的汉语共同语,在大陆叫做“普通话”,在台湾叫做“国语”,由于60年来历史的变故,出现了分化。前30年二者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即使同为汉语共同语,也沿着各自的方向发展变化;后30年才慢慢开始解冻,两岸汉语开始互相交融、影响、渗透。其中词汇的变化是最为显著的,不仅各自产生了一些新的不同的社区词,而且某些旧词在词义变化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差异,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交往的频繁和深入,两岸汉语共同语开始迈出了趋同的步伐。比如“男生”“女生”就是较为典型而有趣的实例。先看词典的有关注释:

男生:指男学生。

女生:指女学生。(《国语辞典》)

后来两岸的解释都发生了变化:

男生:(1)男学生。(2)〈方〉男青年;小伙子。

女生:(1)女学生。(2)〈方〉女青年;年轻女子。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词典》)

男生:普通名词,能产生精细胞使女子受孕生产的人。

女生:普通名词,具有生产后代能力的人。

(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以下简称“平衡语料库”)

台湾关于“男生”“女生”的解释接近于大陆词典对“男性”“女性”词条的解释:

男性:人类两性之一,能在体内产生精子。

女性:人类两性之一,能在体内产生卵子。(《现汉词典》)

可见,凡是学生,两岸都可称之为男生、女生,属于“专指”用法。有意思的是,在台湾国语里,“男生”“女生”却变成了泛指:不只是指男学生、女学生,也不仅指年轻的男子和女子,而且可以指所有的男人、女人,甚至还有了更为特殊的其他非指人的用法。显然,台湾的“男生”“女生”词义内涵远远超过大陆的“男生”“女生”,这是典型的“泛指”用法。本文讨论“男生”“女生”的指称对象在大陆与台湾的差异及其影响,并试图探究造成两岸用法差异的各种机制。

二台湾“男生”“女生”指称的泛化

(一)台湾的“男生”

首先,台湾的“男生”主要指称男学生,其内涵囊括了大中小学生。例如:

(1)但会分配给谁来住呢?大学部男生?男研究生?还是男、女研究生?(1)

(2)现在的国中生流行的发型:男生喜欢中分,额头故意留下一撮以便落在……

(3)男生比女生注册上小学的机会要大。

台湾的“男生”还可以指称一般的男子、男人,完全超越了一般“学生”的范畴。例如:

(4)虽然卑南族是母系社会,但祭典只有男生能参加。

(5)所以我站在一个男生的立场,我觉得今天新女性的时代……

(6)我觉得说,一个家庭是一个大饼,是由男生跟女生去分食它。

以上句例中的“男生”显然主要指“男人”或“男性”。

虽然以上这些“男生”所指是明确的,但在很多情况下,“男生”的指称往往泛化,到底指称的是“男学生”还是“男人”并不那么明确。例如:

(7)应该社会大众比较会接受说,男生比女生强,可是我们现在可能很多人就会反对说,女生比男生强,我个人觉得那倒无所谓!

(8)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说,以我们男生来讲,娶到一个好对象的话,会减少……

(9)调查中指出,这些便当所含热量对于男生还算恰当,对于女生则太高。

例(7)“男生”可以是男孩儿、男人、男性。例(8)“男生”泛指男人或男性。例(9)“男生”泛指男性。这表明,台湾“男生”的用法比大陆要宽泛得多,可以专指“男学生”,也可以泛指“男人”“男性”。“平衡语料库”一共显示“男生”367个例句;其中229例指的是男学生,38例指的是一般男人,还有1例是形容词用法,后两者加起来占到全部例句的11%。此外,“男生”还可以指动物,甚至与“女××”相对应。如:

(10)当经由“学习”并发挥想象力“看懂”它们后发现;背着一条黄色值星帯的攀木蜥蜴原来是要当兵的男生,总是不断操练着伏地挺身,强身自保之外还展现肌肉吸引朴素的女蜥蜴的青睐。

(台湾荒野保护协会网站,http://sowhc.sow.org.tw以下简称“台保会”,2009-05-19)

(二)台湾的“女生”

台湾的“女生”跟“男生”一样,也常常专指女学生,这在一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是很明显的。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一义项在台湾词典的释义中只位列第五。“女生”比起“男生”来,似乎更加容易突破“女学生”的内涵,用来泛指女人。例如:

(11)本校目前有两间宿舍,男生睡在一间大通铺,女生则有两间房间。

(12)让一份薪水养不了一个家。所以我们女生很辛苦,愿意做个全职家庭……。

(13)理发师有很多女生啊,最好的就是男生啊。

以上几例“女生”指称明确,例(11)指“女学生”,例(12)指“女人”,例(13)指“女性”。

不过也常常有模糊的地方,不明确到底是女学生还是女人,属于泛指。例如:

(14)“……现在好幸福的感觉。”全场爆笑。男生跟女生是不是真的差这么多呢﹖

(15)没有什么特别,就只是人体嘛!男生女生不同而已。

台湾的“女生”还可以指称“女儿”,即“父母对自己所生育的女性后代的指称”,而且可以指称从婴儿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学前儿童),就年龄说,低于真正的女学生。例如:

(16)我生小孩想要女生……真的很想。

(17)有朋友告诉我她的经验,说一个女人生男生或生女生,地位真的很不一样,受到的待遇也很不同。

(18)我的儿子在幼儿园,同学都笑他爱女生,因为他只会和女生玩。

不仅如此,“女生”的年龄还可以往上升,可以指称成年女人,甚至指称老年妇女。例如:

(19)同时我们最鼓励的就是夫妻、男生、女生共同来成长。

(20)让一份薪水养不了一个家。所以我们女生很辛苦,愿意做个全职家庭也不可能。

(21)啊?教授?教授都是女生吧!

更为有趣的是,台湾的“女生”内涵还进一步扩大,甚至可以用来指称具有生产后代能力的动物,而且常常用于宠物。例如:

(22)我家的妹妹是米克斯狗狗,二个月的小女生。

(23)花花猫咪咪女生,约一岁,撒娇亲人又可爱,请快来看它喔!

(24)我养了一只白文鸟,是女生,不管走到哪它都会站在肩头跟着我。

(25)人面蜘蛛的女生体型通常比男生大上好几倍,雌雄交配完后母蜘蛛会将雄蜘蛛吃掉,补充营养繁殖后代。(台保会2006-08-07)

用普通话来说,以上4例就要改用“雌的”,因为对动物来说,只有雌雄、公母,没有男女。男女是专门用来指人的。台湾的这一用法,除了显示台湾人动物保护意识比较强,对宠物的豢养开展比较早,把宠物抬高到跟人一个等级,还显示出“女生”一词所指称的范围明显泛化,从人至动物,甚至低等动物都合适。

更进一步,台湾还用“男生”“女生”来指称植物的雌雄,这可能刚出现不久,“男生树、女生树”“男女”“雄株、雌株”混用,当然这是一种转喻。例如:

(26)这是我见过构树最迷人的时刻;男生树俊俏,女生树娇媚。三月八日初访高峰植物园时,落尽叶片的构树枝条,雌雄莫辨,只隐约瞧见似雄株的小小葇荑花絮。一个月后(四月六日)我再次与构树相见时,正巧遇见它们的婚礼,当天阳光如瀑,微风拂面,两株构树已成熟,心状卵形叶片随风荡漾。我看见春风媒婆轻摇萝帕,男女双方摆出最动人的姿态;雄株挥着葇荑花絮大方求爱嫁给我吧!雌株摇动头状花絮娇羞点头我愿意!接着浪漫的婚礼于焉展开,观礼来宾热闹非凡———有成群列队的蚂蚁,穿梭不停的蝴蝶、蜜蜂,奏着结婚进行曲的麻雀,而我便理所当然的成为证婚人。(台保会2005-10-15)

(27)只有雄株或雌株;也就是说,它的男女生是彼此授受不亲的,很少生活在一起。

(三)三种不平衡性

1. 泛化程度的不平衡。同为汉语共同语,台湾国语的“男生”“女生”指称泛化的程度明显高于大陆普通话。

2.词义泛化的不平衡。即使在台湾国语里,“女生”的泛指性也大大强于“男生”,显示出“女生”与“男生”在词义泛化方面的不平衡性。

必须指出的是,判别该词到底指的是女学生还是女人,或是其他,主要依赖于上下文与语境。所以一旦上下文以及语境无法提供帮助定位定性的信息时,就只能理解为泛指了。如:

(28)一个家庭是一个大饼,是由男生跟女生去分食它。

(29)大部分男生大概比较不太会碰到,像女生碰到的这一种危机。

例(28)上文出现了“家庭”,这时“女生”“男生”就必须理解为“女人”“男人”,而例(29)没有语境的制约,就只能做泛指的理解。

3.台湾国语的“男生”“女生”已经出现形容词的用法,这是普通话还没有的。“男生”“女生”做形容词,“形容具有男子/女子特质的”,这跟普通话里的“男人”“女人”常常受到程度副词“很”“非常”修饰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

(30)我妹她性格是很男孩子的那种性格,很男生的那一种。

(31)虽然她现在总喜欢中性打扮,但骨子里却是很女生的。

(32)却只是个国中女生,真名叫骆美雪……想去平时看上去非常女生的那种……

二台湾“男生”“女生”泛指对大陆普通话的影响

(一)大陆普通话“男生”“女生”的指称用法及其变化

大陆的“男生”“女生”主要指“男学生”“女学生”。例如

(33)《男生女生》杂志是由共青团黑龙江省委主管、新青年期刊出版总社主办的一本综合性校园期刊,以中学生及其同龄人为目标读者。(新青年期刊出版总社www.nsns.cn)

近年来海峡两岸的来往日趋密切,人员接触频繁,由于受到台湾国语的影响,台湾“男生”“女生”的泛指用法开始在大陆走俏。大陆也逐渐出现了一些这样的用法。

(34)如果是男生,你有必要对足球抱有兴趣。因为你也看到了,中国足球那么糟糕却……(《完美大学必修课》)

(35)李大使还带领使馆男生合唱组登台演唱了《我的中国心》,博得阵阵掌声。

(人民网2004-10-02)

例(33)大陆“男生”“女生”最典型的内涵,包括“校园、中学生及其同龄人”。例(34)泛化了,泛指包括“男学生”在内的“男性”。例(35)专指“使馆男性工作人员”,显然不可能是“男学生”,泛化程度更高了。

当然,这种用法数量还不多,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男生”一共661例,这样的用法有8例,只占8.3%。“女生”呢?1494个例句中,也只有少数几个。例如:

(36)……很优秀的女作家,其作品有特点,这与女生的细致及情感强度有关。

(37)在香港公关人员中以女性居多,一些人认为公关女生是靠“靓”来获得事业成功的。

比较多的属于泛指,到底是指称女学生还是一般的女人,从上下文来看还不太清楚。例如:

(38)由于公寓房多,凯鲁亚克与一个名叫伊迪·派格的女生同居。

(39)演唱会上一些女生冲上去向歌星“索吻”已是旧闻。

(40)伊朗选手亚沙曼·法尔赞在这次竞赛中被评为最佳女生奖。

(二)台湾“男生”“女生”用法对大陆的潜移默化

这一用法,估计首先是通过台湾电视、电影乃至小说传进大陆的。这样的称呼语,起初给人的感觉是有点儿特别。有些人认为,这一称呼语内涵的扩大,感觉称呼的对象显得比较年轻,而且显得比较亲切。但是也有很多人表示很难接受,听起来总觉得“怪怪的”,不是学生却称为“生”,似乎是在自作多情,给人“装嫩”的感觉,如果没有一定的场合和语境,还可能会发生误解,以至于有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41)台湾人习惯用男生、女生的称呼,不像大陆一概为男士、女士。刚落脚台北时我听不顺耳,都四五十岁的男人、女人啦,也酸溜溜地来上一句“人家女生”。

(郭莹《大陆普通话与台湾国语的爆笑差异》,《羊城晚报》2010-01-11)

近几年来这一用法有扩大化的迹象,各类报纸,尤其是网络和小报上可以说比比皆是、层出不穷。例如:

(42)2月15日,网友曝光25岁女生当上大学副院长,再度引起网友的热议。

(新民网2011-02-16)

(43)最“给力”的五十岁女生。(《南方农村报》2010-11-18)

(44)5月30日在CCTV6首映栏目“你最想看到谁(女生版)?”的有奖投票活动引起剧烈反响。第二轮有奖投票活动“你最想看到谁(男生版)?”……(人民网2011-06-02)

例(42)指领导而不是学生,但年龄相近,这是身份的泛化。例(43)是年龄的泛化。例(44)指“女性观众、男性观众”,除区分性别外无其他限制,泛化程度相当高。

至于更为特殊的非人指称的用法,大陆也开始悄悄出现了。目前我们看到的还只是用“女生”“男生”来指称动物,特别是宠物。例如:

(45)女生狗狗的初潮标志着狗狗已经成年,但并不意味着身体不再生长……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48b558e37dd5e47f39c09a63.html)

(46)猫咪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啊?(http://tieba.baidu.com/f?kz=799783255)

可见,这是网络语率先模仿台湾“男生”“女生”的用法,在口语中,不少年轻朋友也听见过类似的用法,但还仅是一些萌芽,至少我们还没有在正式的纸质媒体中发现这一类用法,但是说不定哪天就被发现了。

三跟“女士”“男士”指称的横向比较

(一)与“男生”“女生”相关的指称

我们考察历史语料,结果发现,指称男人和女人的“男生”“女生”古已有之。例如:

(47)十二月诛河间郑民为贼盗者,男生十五以下为生口班,赐从官各有差。

(《册府元龟》)

(48)男生必伏,女生必偃,其死於水也亦然。蓋男阳气在背,女阳气在腹也。

(《朱子语类》)

(49)虽门望之主,不是耶娘检校之人。寄养十五年,终有离心之意。女生外向,千里随夫,今日属配郎君,好恶听从处分。(《敦煌变文选》)

(50)女生从夫千里岂远,朕方崇信殊俗奈何欺之?(《册府元龟》)

不过,这充其量只能说明汉语里用“男生”“女生”来指称男人、女人,自古有之,台湾的“男生”“女生”似乎不应该是这一来源的继承,而应该看作男学生、女学生词义泛化的结果。换言之,不是复古,而是创新。

那么,这里如果不用“男生”“女生”,又有什么词语可以替代呢?“男人、男士、男士、男的”?“女人、女士、女性、女的”?这些词语似乎也不是那么合适。“男人”“女人”太泛,也俗气。“男士”“女士”倒是文雅了,可是太文绉绉,有些场合,尤其是口语中不合适。直呼“男的”“女的”好像不太礼貌,只是一种性别分类,连个正规称呼都没有。“男性”“女性”更是缺乏人情味。比较下来,似乎“男生”“女生”也不失为一种比较亲切而又取巧的选择。

“男生”“女生”泛化用法的流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需求的,因为我们的指称系统还不那么齐全,还没有合适的词语可以完全替代。相比较而言,最为接近的称呼语似乎应该是“男士”“女士”,但两者显然还是有区别。

(二)“女士”“男士”用法的特点

“女士”表示“对女性妇女的尊称”(《现汉词典》),与“男士”相对,它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对女性一般的尊称。例如:

(51)很多女士衣橱内的衣服,多得恐怕这辈子都穿不完。

(52)这样的地方,自然是女士不宜的。

第二,泛指各位女性来宾。例如:

(53)最后,敬祝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健康愉快,谢谢大家!

(54)预祝本次研讨会顺利成功,各位来宾、女士、先生健康如意。

第三,在姓名之后,表示身份;也可以指称其姓。例如:

(55)医学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媛女士,获八十二年度中华药理学会优秀论文奖。

(56)一位移民纽西兰已六年的徐姓女士说,政府的考虑还是有道理的。“男士”往往和“女士”相对,是“对男人的尊称”。例如:

(57)令人泄气的是报名参加的男士人数总是远低于女士。

(58)将她弟弟赶出来,和我们三位男士睡客厅,女士们则住进内间。

但泛指各位男性来宾时,往往改用“先生”来指称。此外,也没有在姓名之后表示身份的“某某某男士”,只说“某某某先生”。这就显示出“男士”跟“女士”在实际使用上的不平衡性。但是也不绝对,我们发现“男士”有时也可以跟“女生”“小姐”或者“妇女”相对。例如:

(59)我也看到有位女生和一位男士相爱了十年……

(60)加上我们行政部门的小姐、男士及秘书组的效力出击,宾客接待工作……

(61)妇女出门会在手绢上喷一点,男士刮完胡子也会抹一些。

这说明“男士”的适用性比较强,而“女士、女生、小姐、妇女”则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可见,“女士”“男士”的用法也是有限的,不能完全替代“男生”“女生”。

四两岸男女指称差异及其动因

(一)两性指称词语使用数据差异

男女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性别分类,也是一个最基本的认知范畴,汉语用一系列词语来指称:指称性别兼身份“男学生”“女学生”,“男生”“女生”为简称;指称性别:书面语“男性”“女性”,口语“男人”“女人”;社会称谓语“先生、男士、女士、小姐”;家庭称谓语“太太、少爷、小姐”。这些用法在海峡两岸汉语里有何异同,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由于语料的局限,我们只能进行局部的比较。我们分两个层面来进行比较:“新闻媒体语料”选取的是大陆“人民网”以及台湾“《自立晚报》网”;“社会综合语料”是“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以及“平衡语料库”。得到的对比数据见表1。

从表1(见下页)可统计得出,大陆,男850269例、女988361例;台湾,男14052例、女18582例。虽说语料的范围还谈不上全面和丰富,但基本能够反映出两岸共同语在男女指称使用上的特点。

这些词语的出现频率在不同时代的语料比例上是有差异的,比如“男生”出现频率总体而言大陆比台湾少了近8个百分点,而在媒体语料中则只少0.8个百分点;“女生”在综合语料中大陆比台湾少6.6个百分点,但在媒体语料中则反超台湾3.9个百分点。这是因为大陆媒体语料大多是近几年的语料,而综合语料大多是一二十年前的语料。这说明大陆的男女指称用法正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而台湾的用法近30年来则相对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陆与台湾在“男生”“女生”应用上的差别可能会越来越小,这正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两岸共同语交融的趋势。

两岸“男生”“女生”使用情况的差异,是表达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竞争与选择的结果,这反映了汉语指称在两岸发展的不平衡性。我们可以从语言的外部和内部机制上去寻找原因。

(二)心理机制

1.社会心态。媒体语料与综合语料相加,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台湾的使用频率都远高于大陆。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社会心态在起主导作用:台湾社会的社会心态倾向于“渴望年轻”,一般人都不愿意被别人看老,希望展现自己靓丽充满活力的一面。而大陆的社会心态则倾向于“尊重成熟”,要求别人不把自己看嫩,注重自己能干、成功的一面。男生、女生,兼有两种潜在的语义:一是年轻活跃充满朝气;二是幼稚浅薄事业未成。两岸的心理取向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说明:语料库中可能将“生男生女”统计为“男生”、“美女生活”统计为“女生”,但这在语料中是极少数,不影响本文的结论。

2.模糊心态。事实上,许多情况下,“男生”“女生”到底是指称学生,还是指称男人女人,并不清楚,属于泛称。这个好处就在于给人们的理解留下了一个弹性空间,换言之,这是模糊心态在起作用。泛指也是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它往往可以包容更广泛的指称对象,从而为交际的沟通创造条件。

3.爱美心态。“女生”指称的泛化,在台湾特别明显,远远超过了“男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当然是女性比男性更爱美,更渴望年轻,更在乎外貌外形外观的形象,希望自己外表永远停留在女学生的阶段,而且女性对动物、植物往往更具爱心,她们追求的平等观念更为强烈,所以,更容易泛化。

4.配合心态。称呼对方除了要确认交际的对象之外,还要尊重对方,尽可能地替对方“隐恶扬善”。对女性而言,最大的敌人就是“年龄”,既然你想永葆青春,那么我就主动迁就配合。我先称你“女生”,这是采用主动出击的策略,你也就不必担心我会让你为难。这一定式一旦形成便类推到“男生”与自称上了,显然这是符合格赖斯的交际合作原则的。

(三)博弈机制

一般来说,概念与词语对应是单一还是复杂,存在着互动格局。“男生”“女生”仅指“男学生、女学生”是经济的、直接的。一词一概念,用词多虽然不省力,但不用识别概念,即理解省力表达不省力。“男生”“女生”兼表“男人、男性、男士”“女人、女性、女士”,一词多概念,用词省力,识别概念不省力,即表达省力理解不省力。可见,“男生”“女生”的泛指,这是一词指称多个概念的结果,是“表达优先”与“理解优先”博弈的结果,不是简单的哪个战胜了哪个的问题,二者在博弈中寻找最佳的黄金分割点。“男生”“女生”出现了泛指,但是并不能完全替代所有的男人女人、男性女性,也无法指称“先生、小姐;少爷、太太”,这就是“理解优先”这一博弈机制在起作用。

(四)聚焦机制

“男生”“女生”与非男生、女生相比,在词义方面,主要区别有两点:一,年龄是否比较轻;二,是否在校学习。从这两点,尤其是第一点,可以引发出其他的联想意义:青春靓丽、精力旺盛、充满朝气、敢爱敢恨、前程似锦……总之,代表着未来和希望。大陆的“男生”“女生”使用的主要是它的表层义,换言之,是就词论词,焦点聚集在该词的表层特征:是否属于在校学习的年轻人。而台湾的“男生”“女生”则透过该词的表层义,聚焦在它的深层特征;相对来说,他们的表层义必然就模糊了,不被关注了。换言之,是不是真的年轻,在不在校学习,都无关紧要了,说话人所要传递的是突显其“年轻靓丽”等联想信息、深层语义。例如:

(62)嘉义市出身的公职人员中,市长、议长都是女生,只有一位民进党立委是高龄男生,基于男女平等的原则,这次补选的立委应该由年轻、有体力、有活力的男生担任。

(《自立晚报》2006-01-14)

(63)现在则跟男生一样喜欢开车、保护身边的女生朋友。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坚强有韧性的……人,这样才能保护妈妈跟家人!(《自立晚报》2007-05-12)

例(62)明明都已经是市长、议长了还用“女生”,分明年龄很大了;例(63)明明是“女性朋友”却说是“女生朋友”,是跟前面的“男生”对应,给人的感觉就“年轻、有体力、有活力”,凸显了“男生”“女生”的联想意义。

可见,大陆用“男生”“女生”聚焦在指称对象的真实年龄,换言之,当“男生”“女生”的实际年龄超出一般意义的“男学生”“女学生”时,往往首先选择前加形容词“大”“老”等。例如:

(64)据他介绍,微博“全球热门排行榜”的持有者在唐山,是一名只有30岁的大男生,借此微博月入8万元。(《广州日报》2011-06-08)

(65)所以,两位“四十岁老男生”首先遭遇驻颜话题,郭富城笑着一指郑伊健:“问他,我不知道。”(《青年时报》2009-12-03)

(66)快男惊见50岁老男生(爆米花网/娱乐http://video.pomoho.com/ent/4032592)

(67)现在再提起“剩女”,可不是专指爬上30岁台阶的老女生了。

(人民网论坛2008-07-15)

而台湾当“男生”“女生”的实际年龄超出一般意义的“男学生”“女学生”时,绝大部分是零选择,极少数选择“大”,绝不选择“老”,尤其对“女生”更是如此。有关数据证明了这一看法:

从“男生”“女生”指称泛化及其在两岸使用的不平衡性,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汉语的指称系统还不那么健全,还有一些不足。“男生”“女生”的指称泛化,正是男女指称优化的一种尝试。

参考文献

[1]国语辞典编写组.国语辞典[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邵敬敏.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和趋势[J].汉语学习,2011,(1).

[4]杨海明,周静.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周静.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的“五位”与“四原则”[J].修辞学习,2005,(4)

指称论对指称与意义关系影响新论 篇2

1 理论溯源

意义的指称论, 认为一个语词的意义就是这个语词所指的对象。 (陈嘉映, 2003:43) 而在指称论中, 存在朴素指称论和较精致的指称论两种理论。前者指由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认为意义与其所指称事物之间存在等同关系。较精致的指称论则是在弗雷格、罗素和前期的维特根斯坦等人的修正发展后, 认为语词的意义是与其所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 而且这种关系决定了语词的意义。“指称论为意义问题提供了一种自然、直观的解释”。 (王铭玉, 2002:25)

指称论的研究, 密尔 (J.S.Mill) 是第一个对其进行研究的哲学家。在《逻辑体系》中, 密尔把单词和语句的意义作为他们所指称的东西。在早期的语言哲学中, 意义的指称论占有主要地位。罗素认为“所有语词都在一种简单的意义上具有意义:它们都是代表不同于自身的某个东西的符号。” (陈嘉映, 2003:44) 早期的维特根斯坦也持有相似的观点。

弗雷格 (Frege) 在他的《意义与指称》 (1952) 中, 提出了意义理论, 区分了指称和意义, 并指出了传统指称论的不足, 表明“意义只是通向指称的途径”。 (陈嘉映, 2003:85) 弗雷格认为, 在传统的指称论中存在问题, 语词与所指称事物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不同的语词可以指向同一事物, 如“启明星”和“长庚星”均指金星, 且没有指称的词仍可以存在意义, 如龙、神仙等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存在意义。

在弗雷格的论文中, 他用了Sinn和Bedeutung这对词来表示指称和意义。一个名称表达它的Sinn (Sense) , 代表或指称它的Bedeutung (Meaning) 。 (陈嘉映, 2003:42) 例如, “张三”这个词的Bedeutung就是指张三这个人。而在弗雷格对于意义与指称的论述中, 提出“等同”概念。他使用逻辑表达式a=a和a=b来阐释对象与自身之间的同一关系以及通过指称对象相同而建立起来的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联系。在a=a中, 表明自身的同一律, 与哲学上的“是其所是” (Every a is a.) 有异曲同工之意。在a=b中, 则是表明相同指称对象, 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等同关系。例如“启明星”和“长庚星”均指金星, 一个三口之家中“妻子”和“母亲”可以指同一个人。

他在文章中阐述了指号, 指号的所指以及指号的涵义之间的关系。指号是任何一个可以作为专名而起作用的表达式、名称或词组。指号的所指及被命名的对象, 即指称。指号的涵义包含指号出现的方式及语境因素, 对应于一种或多种表达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指号的所指对应一个或多个指号, 指号对应着特定的涵义, 指号的涵义对应特定的指称, 同时对应着一个或多个指号。由于指号的涵义受到语境因素的影响, 则语境不同, 指号的涵义也不同。可以假设一个人在不同语境下与他人交谈。由于语境不同, 社会关系不同, 别人对他的称谓也不同。例如张三还可以被称为张先生、老张、张总等。这些不同的称谓对应于同一个指称对象, 即张三本人。张三本人 (指称对象) 对应于多个指号 (张先生、老张、张总等) , 这些不同的指号体现了不同的涵义。张先生可能是在工作交际场合的称呼, 老张可以用于关系较为亲密的人之间使用, 而张总则可能是用于上下级或礼貌场合中表示尊敬。不同涵义的这些指号却同归指向张三本人这一个指称对象。表达相同的涵义, 也可对应于不同的指号, 如在一定的语境中与“张总”这个称谓意义相近的有“总经理”或“张经理”等。

弗雷格将语言 (指号) 、客观世界 (指称) 与意义三者相联系, 沟通了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也将影响意义的语境进行了研究。这对于以后的意义研究都提供了思路。语义学和语用学都从不同角度继承了这一思想深入研究意义。

2 指称论与其他理论的联系

弗雷格对密尔提出的指称论进行了发展和改进, 将指称和意义在哲学方面的研究引向了语言问题的发展。在现代西方语言哲学中, 指称与意义研究始终是语言学和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在弗雷格的研究中, 指号是通过意义来与指称建立联系。之后的语义三角理论和符号学三角理论也沿袭或借鉴了这一思想。

在语义三角理论中, O.K.Ogden和I.A.Richards将语言、客观世界和人的思想联系起来。在该理论中, “词”通过“概念”而与“所指物”发生联系, 而意义在词和所指物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依赖于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均可达成理解一致的概念, 这也就是弗雷格所指的“意义”。在符号三角形理论中, 符号、概念和所指物三者之间建立了语言、客观世界和符号的联系。在该理论中, 符号不只包含语言这种符号系统, 还包括诸如图形、音乐等符号。客观世界的所指物需要用符号来表示, 且二者不可以直接关联, 需以概念为中介。此处概念的涵义也与意义相当。

以上两个理论中, 都涉及了符号、概念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 而在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理论中, 搁置了客观世界的影响作用, 将语言看作一种自治的系统符号。语言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 属于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存在的心理印记, 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研究语言表达过程中人头脑中对客观事物或概念的表达与其选择表达方式的过程, 以及指称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3 结束语

指称使语言等符号与客观世界在人的概念表达作用下建立了联系。而人对于意义的获取也大多建立在这个关系之上。指称与意义之间的关系考察须限定研究的范围以及其表达作用的符号系统。如在索绪尔的语言系统中, 指称与外界客观世界并非直接相关, 而是通过能指和所指这一对二元对立体来间接作用。在语义三角和符号三角中, 指称与意义则是通过符号的选用以及人的主观概念的反映来获取或表达。指称论从弗雷格具体区分了指称和意义之后, 在罗素、前期维特根斯坦的修正下不断发展, 成为语言学及西方哲学中研究意义理论时不可缺少的一个论题。该文研究了弗雷格对于指称和意义的关系说明, 并分析了与指称相关的能指和所指, 语义三角和符号三角, 研究指称在意义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使用时的表达方式。

摘要:指称论作为早期西方哲学中影响至今的意义理论之一, 对于语言学中意义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作用。在指称论中, 客观事物及其指称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意义的钥匙。文章从指称论中指称、意义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梳理前人对该理论所作的评价以及在指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义三角理论及符号学三角理论, 深入了解指称与意义之间的关系。

英汉指称手段对比分析 篇3

分析语篇时会涉及到它的两个特征:衔接性和连贯性。据对语篇衔接理论研究贡献最大的韩礼德(Halliday)、哈桑(Hasan)夫妇,在他们的著作《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中,将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对应的衔接手段有照应、替代、省略、连接以及词汇衔接。我国也有不少学者研究语篇衔接,根据陈宏薇教授的观点,衔接手段主要有四种,即:指称衔接、结构衔接、词汇衔接以及语音衔接。本文将根据陈教授的观点就其中的指称手段选取相关的译例来分析对比英汉语言的差异。

一、英汉在指称衔接手段上的差异

指称衔接手段主要有三种: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其中,人称照应对应韩礼德先生提出的替代的方法。以下选取两个案例对人称照应进行重点分析,以辨英汉差异。

1、人称照应

首先来谈谈人称照应,通常由人称代词、表示所属关系的限定词及代词来实现。

译例:三月里刘熏宇君来信,说互生病了,而且是没有希望的病,医生说只好等日子了。四月底在《时事新报》上见到立达学会的通告,想不到互生就殁了!后来听说他病中的光景,那实在太惨;为他想,早点去,少吃些苦头,也未尝不是好的。但丢下立达这个学校,这班朋友,这班学生,他一定不甘心,不瞑目!(朱自清《哀互生》)

In March I heard from Mr.Liu Xunyu that Husheng was sick and hopeless sick at that.The doctor said there was nothing he could do but to 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Toward the end of April,I came across an obituary issued by Linda Association in the newspaper Current Affairs.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Later,when I learned how he had suffered during his illness,I thought it was too miserable.From his point of view,however,his passing away was not a bad thing after all,because he suffered less and resign himself to the fact that he was leaving his Lida School,his friends and his students behind.

在这个选段中,原文第一句中的互生与英文对应,人名英译,接下来医生说的话在汉语中省略了指称,而在英语中加上了“he”,后面“少吃些苦头”、“丢下立达这个学校”都是描写互生的,却没有一个统领整个句子的人称指代词,而是靠汉语语言内在的关系维持整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英语中,都在谓语前添加了主语人称代词“he”,从外在语法形式上明确句子中的主谓关系,使前后文的逻辑关系通顺合理。很明显,英语中更多使用人称代词,人称照应的现象更为普遍,除此之外,汉语没有定冠词修饰,而英语中有定冠词来修饰名词。由此可见,汉语在指称他人时所用的指称代词多用不重复的表达,甚至只在句子开始用一个指称也能将意思表述的很清楚,而英语中的表达因其“重形合”的特征,多用人称代词及限定词,以表现主谓、上下文逻辑关系,人称照应现象较汉语更为明显。

2、指示照应

第二涉及到指示照应。我们都知道指示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远近,汉语中用“这”、“那”来表示,英语中用“this”、“that”来表示,两者在不同语言中的功能差异,我们通过例子来看。

译例一:这幅画是一部用思考和修养完成的杰作,它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艺术语言的独特性。(袁运甫《我所认识的吴冠中及其绘画》)

The painting is a masterpiece reflecting deep insight and artistic attainment;it expresses a sense of history by using specific modern artistic vocabulary.

译例二: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贾平凹《丑石》)

The only thing that had interested us in the ugly stone was a little pit on top of it,which is filled with water on rainy days.

以上所选译例比较短小,但英汉对照的关于指示照应的部分一目了然。汉语中的指示词“这”给人一种距离上的亲近,比指示远距离的“那”的使用频率也高一些,而在英语中却大有不同,对于汉语中的指示词,在相应的英语中却可以使用定冠词,甚至第三人称代词。

3、比较照应

第三个要谈到的指称衔接手段是比较照应。比较照应是指使用有比较意义的词语或者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来表示照应关系。这些有比较意义的词语有:same,so,as,such,differently,other,otherwise等。

例如:译例:在盼中,日子真的流得飞快,转眼上了小学,继而初中,然后高中,最后大学,盼的欲望更加强烈,盼的内容也越见丰富了:盼有好成绩毕业,盼有一份好工作,盼事业有成,盼挣钱替父母分忧,盼有一个好爱人.....(杨航《盼头》)

Days spent in expectation come and go really very fast.Very soon I finished primary school,went to junior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and finally to college;with ever greater desire for more varied things:for graduation with honors,for an ideal job,for a successful career,for more earnings to share my parent’s burden,for a satisfactory wife......

从汉语选段来看,“更加”、“越见”从形式上就表现了比较的含义,但凡比较都会涉及两个被比较的对象,原文中被比较的两个对象并没有完全展示出来,而仅仅用了两个词语就将意思表达完整了,相应地来看英语,很明显都使用了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形式,而对原文中第三处“盼挣钱”的表达,没有直接体现比较的含义,但是仔细阅读原文就会发现,这种比较是实际上是存在于词语内在逻辑关系中的,因而英语中也使用了比较级,照应了语篇的上下文。

二、总结

从以上分析的具体例子来看,英汉在指称衔接手段的差异主要有四点。第一,相比汉语较指称词多被省略的现象,英语中更多使用人称代词;汉语在指称他人时所用的指称代词多用不重复的表达,而且使用频率较小,经常出现以一统全(一个指代词引出整个篇章)的情况,而英语中的表达多用人称代词及限定词,人称照应的现象较汉语更为普遍。第二,汉语中的名词没有定冠词修饰,而英语中较多使用定冠词。第三,汉语中的指示词“这”给人一种距离上的亲近,比指示远距离的“那”的使用频率也高一些,而在英语中却可以使用定冠词,甚至第三人称代词来对应汉语中的指示词,形成指示照应。第四,英汉中也都经常使用比较照应的手段实现语篇的衔接功能。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新实用英汉教程[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これ/それ」指称域及其汉译 篇4

1 现场指示和文脉指示

事物指示词「これ/それ/ (あれ) 」的指示作用一般分为现场指示和文脉指示。如:

例1 (两个人面对着毕加索的画交谈时)

―この絵はピカソンだね。

―うん、それはピカソンだよ。

我们很容易就能判断例1是两个人面对面的说话, 其中一人指着一幅画问道「这是毕加索画的啊?」。其中的「それ」如果没有前句, 是无法明确其所指就是“毕加索画的画”还是“毕加索”本人的。此时「それ」的指示对象更主要的是依靠语言外的某种暗示, 如手势、眼神等。这就是“现场指示”。

文脉指示是指对某个名词 (句) 的解释需要依靠篇章的前后文脉关系来进行。如:

例2古池や飛びこむみずの音これは芭蕉の有名な俳句である。

例3 A:円高の問題は大変ですね。

B:これはほんとうに大問題です。

例2的指示内容根据前后文, 可推测出分别是芭蕉的「古池や飛びこむみずの音」这首俳句。例3为「円高の問題」、两者分别为物、事 (现象) , 其指示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这种指示也正是「これ/それ」典型的指示现象, 在此不再多做讨论。但除指示事·物以外, 还能不能指示其他的对象呢?又有什么特点呢?

2 文脉指示的「これ/それ」

2.1 指示人

例4その時は次男が歯を病んで、妻と芳子とが頻りにそれを介抱していた。 (『布団』)

例5昨日銀座である男に会った。それは四十過ぎのやや肥りぎみの男で、自分は弁護士をしているといった。

例6里子にも父親も母親もあったが慈念にはそれがなかった。 (『雁の寺』)

例7小道の上にまた一人、女が来た。これも半白の頭で襤褸の着物の下に襤褸のはかまをつけ、とぼとぼと力なく歩いてきたが…… (『薬』)

例5~例7的「それ」分别指「歯を病んでいる次男」、「昨日銀座で会った男」、「父親と母親」和「小道の上に来た一人の女」, 均是指人的, 这时指物代名词「これ/それ」不再指示物?事, 而是指人的情况。

我们可以认为「これ/それ」的指示对象若是人, 因此, 其对象说话者或者是句中的话题人来说, 是陌生的或是遥不可及的事物, 可以忽略其作为人的特征, 作为一种客观事物来处理。

例8彼が生きている間に人は皆阿Queiと呼んだ。死んだあとではもう誰一人阿Queiの噂をする者がないので、どうして「これを竹帛に著す」ことが出来よう。「これ竹帛に著す」ことから言えばこの一遍の文章が皮切であるから…… (『阿Q正伝』)

例8的「これ」的指称对象从文章的前后的语境来看可以认为是「阿Queiの噂」, 也可以认为是「阿Quei」。前者指称的是事, 后者指称的是人。在未庄人眼里看来, 「阿Quei」及其可怜的, 是人们的取笑对象, 简直可以当作物来看的人, 因此, 文中的「これ」还是指「阿Quei」这个人为好。

例9窓から見える範囲に、何十万という人が住んでいる。それを江藤の眼を据えてみていた。

此例的「それ」指示对象是「窓から見える範囲に住んでいる何十万の人」, 还是「窓から見える範囲に、何十万という人が住んでいる都市」, 还是「窓から見える範囲に、何十万という人が住んでいる賑やか、紛らわしい風景」呢?其指示内容有很大的模糊性, 这就需要读者展开自己想像, 沿着文章的脉络, 体会出其隐含在内表达内容。本人认为应为最后一种情况。

作为文脉指示的「これ/それ」已经由指物·事的范围扩大人。且有时其指示内容具模糊, 可以为物, 可以为事, 还可以为人, 要理解其具体所指就必须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基础上, 根据文章的整体篇章结构做出整合性的判断。

2.2 指示不特定事物

例10新しい家ができたら、犬が飼いたいわね。

例11的「犬」不是特定的某只「犬」, 也不是「犬」这一整类, 而是指「犬」这一类的某个个体, 具有不特定性, 我们称之为“不特定指示”。

例11論文を書いたどの学生もそれを学会誌に送った。

例12もし電車が止まっていたら、それに乗ってください。

例11的「それ」可以是田中的论文, 也可以是小李的论文, 不是特定的指某个学生的论文, 而是学生中的每个「論文を書いた学生」。例12的「それ」可以是指一号电车, 也可以是二号电车, 可以是停在车站的任何一辆可以到达目的地的电车。例11和12的「それ」均是不特定指示。与汉语相比, 由于汉语的「这/那」在指示事物时, 指示对象必须是「一对一」, 所以像「これ/それ」的这种不特定指示, 在汉语中的几乎是没有的。因此, 要理解「これ/それ」的指示内容, 一定要从日文原文去理解, 不能依靠汉语的思维去理解。

2.3 单数指示复数

例13太郎は羊を飼っていて、それを育てて売ることで生計を立てている。花子はその羊にえさをやる。 (堤良一2002:67)

此例的「それ」的指示对象不是「羊」这一类的存在物, 而是指太郎所饲养的羊。太郎依靠饲养羊生活, 所以他的羊只得数量也是变化的, 且其数量很可能是两只以上, 是复数的。再如:

例14匈奴に対する政略的意味からいっても西域諸国は大きな価値を持っていた。これを支配下に置いて匈奴を側面から脅かすこともできたし、……。 (『楼蘭』)

例15細君の心を尽くして晩餐の膳には、鮪の新鮮な刺身に、青紫蘇の薬味を添えた冷豆腐、それを味わう余裕もないが、一盃は一盃と盞を重ねた。

例14的「これ」是指「西域諸国」, 例15的「それ」是指「刺身、冷豆腐」, 均是复数。译成汉语则为“这些国家”和“这些 (东西) ”, 添加了“些”等表复数的形式。这说明「これ/それ」是可以以单数指称复数的。但这和复数形式的「これら/それら」有什么区别呢?

例15その年の十一月の私の突然の出奔は、すべてこれらのことが累積した結果であった。

例16そこを駆ける靴下、弾ける下駄の音、じっと単調に鳴りつづけるベル、駅売の籠から差し出される蜜柑の色……これらすべてが、私の身を委せた大きなものの一つ一つの暗示、一つ一つの予兆のように思われた。

例15和例16均用了「これ」复数复数形式「これら」。再看其前后也分别由强调数量的「すべて」。因此我们可以说当「これ/それ」的前后文带有「すべて」「一切」等强调复数的副词形式时, 多用「これら/それら」。而当原文不强调数的意义时, 便可以用单数的「これ/それ」代替其复数的「これら/それら」。

3 小结

由此可见, 「これ/それ」并不只是单纯的指示事·物, 也可以用来指示人, 这些人·事·物也可以是不特定的, 且可以用其单数形式来表示复数的意义。要理解其具体所指, 必须根据前后文, 并整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作出整体的判断。

摘要:该文主要讨论了日语的指示词的用法及其汉译。

关键词:日语,指示词,日语

参考文献

[1]庵功雄.テキスト的意味の付与について—文脈指示における「こそ」と「その」の使い分けを中心に—[J].日本学報, 1995 (14) .

[2]坂田雪子指示語「コ?ソ?ア」の機能について[C].東京外国語大学論集, 1971 (21) .

[3]堤良一.「文脈指示における指示詞の使い分けについて」[J].言語研究, 2002 (4) .

[4]石毓智.量词、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的关系[J].方言, 2002 (2) .

浅议专名的涵义与指称 篇5

专名研究的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穆勒, 至二十世纪, 弗雷格、罗素、克里普克、普特南、埃文斯等现代逻辑哲学家们都深入研究过专名问题, 关于专名的涵义, 他们提出了各种观点和理论。尽管他们提出的理论各有千秋, 但对专名涵义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什么是专名自身的涵义, 专名自身有无涵义?”这一关键问题展开。

关于专名的研究, 在哲学史上主要出现了两大代表性流派, 首先是由弗雷格、罗素提出, 后被维特根斯坦、塞尔等人加以补充发展的“摹状词理论”, 其次是克里普克、普特南等人提倡的“历史因果论”。这两种理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 该文首先简要阐述并评议两种理论不同的命名观, 然后着重解释专名产生的初始环节应该和专名运用的复杂环节相结合, 才能真正地了解专名意义的产生与发展。

1 指称论两大阵营:因果论与摹状论

1.1 专名只有指称没有涵义

英国哲学家穆勒 (J.S.Mill, 1843) 最早明确提出专名只有指称没有涵义, 在其《逻辑体系》 (A System of Logic) 一书中, 他认为, “专名是没有涵义的, 它们只是通过命名指示它们称呼的个体, 但并没有指示或蕴涵这些个体具有什么属性。”穆勒举例说, 我们最开始用“达特茅斯” (“Dartmouth”) 这个名称去称呼英格兰的某一个小镇, 主要是因为这个地方位于达特河 (Dart) 的河口 (mouth) 。所以在命名之初, 达特茅斯这个专名蕴涵了这个镇处于达特河河口这一地理位置特征。但是如果达特河改变了流向, 使得这个小镇不再处于达特河河口了, 我们仍旧会称这个小镇为叫达特茅斯。因此, 从本质上讲, “达特茅斯”这个名称只是这个小镇获得该名称的起因而不表达这个名称的涵义。

此外, 穆勒还进一步区分了“有涵义” (connotative names) 和“无涵义”名字 (non-connotative names) 。“无涵义”的名字就是我们所称的“专有名词”。专有名词仅仅用来指称个别事物。但像“微生物”这样的通名, 直指所有的微生物, 涵义是微生物的特征。穆勒区分“有涵义”和“无涵义”名字, 其目的在于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名字都有涵义。

现代逻辑学家克里普克 (S.Kripke) 强烈支持穆勒的观点, 就像穆勒一样, 他把专名看成无需任何意义或描述词为中介的直接指称个体。1972年, 他的一篇名为《命名与必然性》 (Naming and Necessity) 的文章发表了, 该文章对专名的解释是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进行展开的。他认为, 专名是“严格指示词 (rigid designator) ”, 所谓“严格指示词”, 就是指它们在一切可能世界中都有相同的指称, 比如“爱因斯坦”这个专名, 在任何一切可能世界中都指称那同一个个体。他还认为, 专名只是指称了一个特殊具体的某个个体, 而并没有描述该个体, 只是作为该个体的标签或标志。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 克里普克认为专名没有涵义只有指称。

克里普克虽然竭力主张专名只有指称没有涵义, 但同时也面临一个难题:如果专名的指称不由涵义决定, 那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获知专名的指称呢?为此, 克里普克专门提出了历史因果命名理论 (Historical Causation Theory) 。他强调:“我们正是借助社交与其他说话者取得联系, 通过回溯到指称对象本身, 才能指称某人。”在专名的产生和使用中存在一个历史的因果链条, 专名就依赖这个链条来指称对象。按照克里普克的观点, 指称的过程如同给新生儿起名一样简单明了。一个婴儿诞生了, 父母会给他起个名字, 当同亲戚朋友或他人谈论这个孩子时, 通过各种各样的交流, 这个名字就似乎通过一根链条一环一环地传播开了。这就是关于专名之所以能够指实的著名的“历史因果论”解释。简而言之, 专名的指称是通过社会团体中的历史因果链条 (historic-causal chains) 来确定的。

1.2 专名既有涵义亦有指称

专名涵义与指称问题的深入研究是从弗雷格开始的。1892年德国逻辑学家弗雷格 (G.Frege) 发表了《意义与指称》 (On Sense and Reference) 一文, 这篇论文被认为是意义理论发展中的里程碑。弗雷格反对穆勒的观点, 认为专名既有涵义又有指称。但弗雷格对专名的定义是相当宽泛的, 在他看来, 专名是任何可指称某一特定物体的名字。一个物体的名字可以包含一个或几个单词。也就是说, 专名, 除了包括现在通常所说的专有名词之外, 还包括所有能指称单一个体的复合指号 (如限定摹状词等) , 甚至具有确定真假值的语句也归入其中。

关于专名的指称, 弗雷格有明确说明:“一个专名的指称是我们通过它的涵义而指示的那个对象本身”。“柏拉图”这个专名的指称就是柏拉图这个人, “晨星”的指称就是它所代表的对象——金星这个天体, 如此等等。因而, 关于专名的指称, 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每一个专名都必须与一个个体对象相关联。虽然弗雷格没有明确地定义专名的涵义, 但他把涵义看作一切名称的基本特征, 认为名称可能只有涵义没有指称 (称为“虚假专名”, 例如, “独角兽”) , 但不可能只有指称没有涵义。

英国逻辑学家罗素 (B.Russell) 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他系统地研究了弗雷格的学说, 并严格区分了专名和限定摹状词。在罗素看来, 限定摹状词是具有描述功能的词语, 不具有独立的涵义, 是不完全的复杂符号, 在其被使用于命题中时才有涵义;专名是具有命名功能的词语, 它是一个简单的完全符号, 可以脱离任何语境而拥有涵义, 其涵义就是其所指。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我们必须亲知专名所代表的对象, 才能理解该专名的涵义;而要理解限定摹状词的涵义, 就无需亲知它所描述的对象, 因为我们可以将这个限定摹状词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 只要了解其组成部分的意义, 就可以确定它的涵义。

在罗素看来, 大多数的专名诸如“莫言”、“鲁迅”实际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名, 而是当作摹状词来处理, 从而得出“专名是缩略的或伪装的摹状词” (abbreviated description) 的论断。事实上, 罗素暗示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 专名在都被当做缩略摹状词来用, 其用作专名的情况仅限于人们必须亲知其所代表的对象。从本质上说, 罗素肯定了专名具有涵义并且其涵义就是与其对应的摹状词。

维特根斯坦 (Wittgenstein 1922, 1953) , 塞尔 (Searle 1958, 1983) 等赞同罗素关于“专名具有涵义且其涵义就是与其相应的摹状词”的说法。但他们认为, 专名不是与任一特定的摹状词相连, 而是与一簇不确定的摹状词相连, 这一簇摹状词共同构成专名的涵义并决定专名指示的对象, 这就是“摹状簇论 (Cluster Theory of Description) ”。例如, 专名“莫言”的涵义就是所有那些确定其区别性特征的摹状词的总和:

⑴山东高密人⑵出生于1955年

⑶《红高粱》的作者⑷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以上所述就是对专名理论的简单历史回顾, 在专名问题上, 围绕着“什么是专名自身的涵义, 专名自身有无涵义?”这一关键问题, 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首先是以罗素、弗雷格、维特根斯坦等为代表, 认为专名具有涵义并且其涵义就是与其对应的摹状词;其二则是以克里普克为代表, 提倡“历史因果指称论”, 强调把专名看成无需任何涵义或描述词为中介的直接指称个体。

2 两种专名命名理论简评

2.1 摹状词理论的优劣

摹状词理论最大的不足就是, 不管专名与涵义、指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专名涵义就是与其对应的摹状词, 具有不确定性。首先, 摹状词的使用标准是模糊不清的。每个专名都可能有多种属性, 且属性是不确定的, 到底多少属性才符合标准呢?塞尔和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都无法解决这一困难, 毕竟人的认知是有限的。由于想穷尽所有属性是做不到的, 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摹状词命名无法实现。况且, 一个专名可以与若干摹状词相关联, 既然无法穷尽, 到底什么是标准呢?可能设定标准吗?比如上面提到的“山东高密人, 生于1955年”是“莫言”的涵义, 而“《红高粱》的作者,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指称的也是莫言, 因而也是“莫言”这一专名的涵义。由于语言的使用既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也受个人因素的影响, 所以同一名称都能列述出若干不同的摹状语, 其涵义也不大相同, 故而专名难有统一的摹状词。

2.2 历史因果论的优劣

历史因果理论引入了社会历史因素, 强调在专名的产生和使用中存在一个历史的因果链条, 专名就依赖这个链条来指称对象。但是, 历史因果理论也有难以解释的地方, 因为常有离不开名称内涵义的情况。例如, 当我们对某人/物不熟悉时, 或忘记怎样称呼他/它时, 我们就会用几个摹状词来描述他/它, 以便能确定其指称, 使得交际得以进展下去。克里普克把专名看成无需任何涵义或描述词为中介的直接指称个体。专名是严格指示词, 这个条件是难以达到的:一是因为无法实现其要求的精准条件, 二是因为事物具有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 人的认知能力也会随事物的变化而发展。其次, 单向的命名链条否认了命名活动在历史发展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专名的涵义是不断变化的, 它有可能扩大、缩小、转移或渐渐丧失原意, 从而导致历史因果链条改变、失落、中断或一链多用。比如出现多人使用同一个名字的现象, 即相同名称指称多个对象。

2.3 两理论互补

摹状词理论与历史因果论都有道理, 但又不全面。我认为, 专名的摹状词说与历史因果说, 在本质上是关注了专名的两个不同方面:摹状词说关注的是专名所指对象的属性, 而历史因果说则关注的是专名这一符号其本身没有任何涵义。这两种理论都只关注了整个命名活动行为中的某一个方面, 所以都有一定的弊端。王寅 (2012) 指出, 摹状词说只关注了人们在命名初始阶段时的理据性和心理活动, 通过对某个对象的内涵意义的了解, 从而将一个名称赋予该对象;而历史因果论则关注在命名仪式之后, 人们如何将此名称传承下去的问题, 充分考虑到语言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已往的人和物的名称正是通过后代人在共同的语言社团中传承下去, 所以人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就很可能不再想到其初始的理据性。

因而, 名称的命名活动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初始阶段和传承过程, 如图1所示。

如上图所示, 整个命名活动中包括“点”与“线”两个部分, 揭示了名称命名活动中所含的两大内容, 摹状词说专注于“点”, 关注命名初始时的语义理据, 从属语义学范畴;而历史因果说专注于“线”, 关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历史传承性, 从属语用学范畴。从本质上讲, 关于名称指称论的两大学说“摹状词说”和“历史因果说”并不是完全对立, 不可协调的, 反而是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正如语义学与语用学都研究语言的意义, 两个学派具有互补性一样, 所以不可截然二分。因此, 摹状词说和历史因果说具有较好的互补关系, 它们相得益彰, 可结合使用。

3 结束语

名称涵义与指称的研究在语言哲学中处于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 穆勒最早明确提出专名只有指称没有涵义, 之后, 弗雷格、罗素对穆勒的这一观点进行了修改, 提出了摹状词理论, 提出专名既有涵义亦有指称, 这一观点在学术界长期占据了统治地位。塞尔, 维特根斯坦等人进一步完善了摹状词理论, 提出了簇摹状词理论。而克里普克反对摹状词理论, 提出了历史因果的命名理论, 认为专名是严格指示词, 只有指称没有涵义, 这是对穆勒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关于专名涵义与指称的问题, 哲学史上所出现的两大代表性流派:摹状词说和历史因果说, 它们分别关注了命名整个活动的不同阶段, 两论具有较好的互补关系, 相得益彰, 可结合使用。

摘要:对专名涵义与指称的研究, 历来是语言学和逻辑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首先简述语言哲学中的两大流派:以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摹状词理论和以克里普克为代表的历史因果指称论, 然后扼要地探讨两种理论的优缺点。在专名问题上, 摹状词理论和历史因果命名理论是相互补充的, 前者突显命名初始阶段的内涵性理据, 后者突显命名后使用过程的传承历史。专名产生的初始环节应该和专名运用的复杂环节相结合, 才能真正地了解专名意义的产生与发展。

指称理论视角下的语义三角 篇6

对于语义三角这一老话题, 有太多的人作过研究, 也有许多人对语义三角模式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想。语义三角首先是由C.K

Ogden和I.A.Richards在《The Meaning of Meaning》中提出的, 主要

是讨论是“符号—概念—所指物”这三者的关系。对于符号和概念的关系, 并没有明确界定。语言符号 (一切符号) 的本质特点是任意性 (索绪尔, 1982) , 是指语言符号和所指物之间没有本质的关系, 但是从指称论视角来看似乎不是这样。笔者希望通过指称论来浅谈符号和所指物, 以及符号、所指物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2. 指称论

所谓指称 (reference) , 主要指专名 (proper name) 和通名 (general name) 所指的对象, 也包括限定摹状词 (definite de scription) 、非限定摹状词 (indefinite description) 和语句所指的对象。名称 (name) 具有各自的内涵 (intension) 和外延 (extension) , 也就是具有各自的涵义和指称, 名称的外延由名称的内涵决定, 或者说名称的指称由名称的涵义决定 (闫坤如, 2008) 。这里所说的涵义包括内涵和外延, 也就是说从指称论视角来看, 符号和所指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决定关系。

指称理论与意义理论相连, 主要研究语言表达式和与其相关的非语言事物之间的关系。指称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依据什么来确定指称对象, 对此西方哲学界有三种观点:摹状词论、语境论和历史因果论 (景秀辉, 2007) 。也就是说, 指称论其实也就是在讨论符号和所指物之间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 我们要从指称论的角度来看待语义三角。

3. 指称论视角下的语义三角

语义三角理论表明:两种语言的不同, 从表面上看就是符号形式的不同, 然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概念上是大体相近的, 否则不同地方的人们将无法沟通, 这也源于所指物的一致性, 即某些东西对全世界的人而言都有同样的概念反映, 例如太阳是圆的, 公鸡是不会下蛋的, 还有“高低”“前后”“左右”和“冷热”“软硬”等日常的方位和属性的观念, 等等 (叶宝奎, 1992:52-53) 。世界各地的人沟通是因为所指物的相同, 但是如果语言符号表达的, 让人不理解, 估计很难继续沟通下去。所以只有在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能够被人理解的情况下, 才可以使沟通顺利地进行下去。这也就是说符号只有在和所指物具有一定的联系时, 交流才能够顺利, 才能够知道对方在讲的到底是什么。

传统的指称理论, 如柏拉图 (Plato) 、奥古斯汀 (Augusti nus) 、密尔 (Mill) 和维特根斯坦 (Wittengenstein) 前期的理论等, 把词语与其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视为意义, 这是一种语言事物与非语言事物之间的关系 (王寅, 2001) 。在此笔者还想补充一点, 符号是概念和所指物的总括。不论是这个词所表达的事物或者意义, 都赋予在词这个符号之内了, 而指称论也概括说明了一个词应该具有内涵和外延, 内涵就是事物本身, 而外延则是对词义的延伸或者是多事物本身特点的延伸。

3.1 符号和所指物的意义关系

符号和所指物两者是统一的, 也是一体的。它们之间最大的联系就是意义, 语言符号的意义解释或者阐释也就是所指物所具有的内涵特质。

当我们看到一个语言符号, 比如说“狗”, 便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狗的概念及狗的形象, 正因为这里的这个符号“狗”具备了狗所应该包含的含义, 就像字典里所说的那样:“哺乳动物, 种类很多, 听觉嗅觉都很敏锐, 善于看守门户, 有的可以训练成军犬、警犬:走狗”, 才容易使人们想到这个具体事物“狗”。我们可能会骂别人是“走狗”, 这里的狗明显是用了“狗”的引申含义, 也即他具有狗的特点。这是说“狗”这个词具有指称意义, 而现实世界存在的狗这个动物就是它的内涵意义, 符号“狗”这个汉字和动物狗本身的最大连接点就是意义, 因此, 也可以说符号和所指物之间的联系就是意义。

3.2 符号、所指物和概念的关系

“摹状词说”是指称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它的代表人物是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 他们的观点不尽一致, 但都可追溯至密尔关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论。弗雷格认为专名既有涵义又有指称。在他看来, 对于“亚里士多德”这一专名而言, 既可以理解为“亚历山大的老师”、“工具论的作者”, 又可以理解为“柏拉图的学生”, 等等。“专名 (词、指号、复合指号、表达式) 表达它的涵义并且命名它的指称” (涂纪亮, 1988) 正如弗雷格所讲的虽然只是符号代指专名, 但是通名也是如此, 也是表达涵义和命名指称。专名只能在同一意义上被正确地用于某一对象, 通名则能在同一意义上被正确地用于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事物 (付志杨, 2005) 。在谈到意义的理解问题时, 罗素首先引入了意象概念。意象是某种不同于感觉的东西, 是出现在人们头脑中的类似于事物原型的图画式的观念。意象的重要作用在于, 在大多数情况下, 它作为一种中介出现于作为物质对象的词与其所指的对象之间 (贾可春, 2007) 。这里所说的“人们头脑中的类似于事物原型的图画式的观念”其实也就是语义三角中所说的概念, 两者是类似的, 它是符号和所指物之间联系的桥梁, 是个中介。用指称论来解释就是说, 一旦一个文字符号出现, 被听到或被看到, 这个听者或观看者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对事物原型的图画式的观念, 这一所指事物也会明确下来。其中头脑中的观念也就是语义三角中的概念就把符号和所指物联系起来。比如说一旦听到天空这个词, 人们脑海中便会浮现一幅图画, 这个画面上有白云, 有阳光, 或者有星星有月亮, 人们脑中建构的这个图式便是我们头顶的天空。概念把符号和所指物巧妙的联系起来了。

由以上两部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从指称论的角度来说, 就如同符号和所指物之间是意义的关系一样, 符号和所指物之间的中介是概念。如此看来, 符号和概念的关系就是符号是通过概念联系着所指物。符号、所指物和概念三者是紧密联系的。

4. 结语

笔者从指称论的角度出发, 阐释了语义三角中的三个组成部分, 符号、所指物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 关键是指出了语义三角与指称论的可联系之处和内部联系, 但是鉴于篇幅有限, 有些方面论述不全, 希望更多的人对此问题作出研究。

摘要:本文先简要阐述了指称论的一些理论, 然后从这些理论出发阐释语义三角图示中的符号、所指物和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 旨在赋予语义三角理论中的三者以新的联系。

关键词:指称论,语义三角,符号,所指物,概念

参考文献

[1]付志杨.从时空论指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贾可春.论罗素的意义指称论[J].中州学刊, 2007, (5) .

[3]景秀辉.从罗素到斯特劳森——简论指称理论的发展[J].江苏大学学报, 2007, (9) .

[4]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2.

[5]涂纪亮.语言哲学名著选辑[G].北京:三联书店, 1988:6.

[6]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人本性的摹状语指称问题研究 篇7

一传统语义分析方法在摹状语指称问题研究上遭遇的困难

指称问题应该是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因为“语言与现实相联系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指称”[1]。但事实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密尔、罗素到前期维特根斯坦,虽然他们都承认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指称关系,但指称关系只是被用来解释语词意义,最终形成语词意义的指称论。这其中,尤以罗素专名意义的摹状语理论最为典型。作为一名意义实在论者,罗素认为日常语言中只有专名才能和实在对象直接对应,专名因指称实在对象而有意义,其意义就是所指的实在对象。不过罗素同时还认为,从逻辑上看专名可由一个甚或一组摹状语代替,因而专名就是伪装的簇摹状语。这样一来,摹状语就成了比实在对象更合理的解释专名意义的工具。当然,罗素坚持摹状语和专名应该严格区分开来,主要目的是消解由“一切语言表达式都指称某种对象”这一迈农式观点所带来的许多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实体,“从而大大减少了他的本体论中对象或实体的数目”。[2]所以在罗素看来,有的摹状语因其描述性内容不针对任何实在世界中的对象,因而没有所指,也就没有意义( 比如,当今的法国国王) ; 还有的摹状语虽能描述实在对象的某方面属性,但不是对象的全部属性,因为构成专名的摹状语家族无法穷尽,所以单个摹状语不能等同于专名,也就无法指称对象。综上,罗素认为摹状语根本就不是指称表达式,摹状语指称问题在他那里也就彻底消解掉了。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罗素研究专名的初衷只是关注其意义问题,摹状语不过是解释专名意义的手段而已。

罗素的“摹状语不是指称表达式”观点有悖于我们语言使用的直觉。言语交 际中出于 不同目的1,人们经常会用摹状语而非名称来间接指称现实世界甚至想象世界中的对象。作为间接指称论者的弗雷格早在罗素之前就对摹状语的意义和所指问题做过深入研究。弗雷格认为专名( 包括摹状语) 2兼有涵义和所指两面,他做这一区分是为了解释不同语言表达式可以指向同一对象的指称同一性问题的,而不是为了创立一种意义理论。虽然他的理论后来被视为意义理论发展的里程碑,但弗雷格的研究出发点却是关注专名的所指,关注专名因为有所指而对它出现的语句真值所做的贡献。在弗雷格看来,专名的涵义是识别其所指的手段,专名必须通过涵义这一媒介才能够有所指称。因此一般认为,在摹状语指称问题上弗雷格是典型的间接指称论者,坚持语义解决方案,即摹状语的涵义决定其所指。

通常将罗素和弗雷格划归为摹状语指称问题研究的语义阵营并不正确,这是把指称问题和意义问题混为一谈的结果。虽然罗素提出了摹状语理论,但那是用来解释意义而非解决指称问题的,而弗雷格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摹状语这一概念,但他关注的却是指称问题。所以一般意义上讲的摹状语指称问题研究的语义分析方法应该是弗雷格之“摹状语涵义决定其所指”思想的延续和发展。但这种语义分析方法面临着两个经典的解释难题:

1) 摹状语空指问题,即摹状语有完整语义内容,但却没有实在对象与之对应。比如,“三头六臂之人”是有意义的,但并不指称实在世界中的任何人。

2) 摹状语指称转移问题,即摹状语语义决定的所指对象和言者实际意指对象不一致的情况。比如,“姚明的小棉袄”不指姚明的某件衣服,而指他女儿。

对于第一个难题,语义实在论者要么像罗素那样干脆不承认这类摹状语有意义和所指,借此消解掉该问题,要么像弗雷格那样引入空类概念来应对;可能世界语义论者则是用把本体扩大到可能世界中实体的方法加以解决的。而对于第二个难题,语义分析方法则完全不能解释。出现这样的结果源于传统语义分析是用研究意义问题的方法来研究指称问题的,认为摹状语指称就是摹状语和语言外对象的二元对应关系,而不考虑语言使用主体———人在摹状语和所指对象关系构建中的作用,忽略了“是人在使用摹状语指称对象”的这一事实。可能世界语义学能较好地解释第一个难题,因为可能世界归根结底是人的世界。而弄清“是人在使用摹状语指称对象”这一事实后,第二个难题也就迎刃而解。由此看来,指称关系至少是个“语词 - 人 - 对象”的三元关系。正如怀宁宁指出的,“人及人的世界为指称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也是阐明语言表达式意义及其指称关系的基础。”[3]

二摹状语指称问题研究的语用转向

其实,弗雷格在解释语词涵义时对语境十分重视,即“不要孤立地问语词的意义,而要在语句使用语境下问其意义。”[4]以此来看,弗雷格讨论的摹状语所指就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脱离语境孤立语符的所指,二是语句使用中语符的所指。对这两类所指的派生关系,弗雷格没有清楚地表明态度,但他在指称问题研究上的语用思想却不容抹杀。正是源于他的语用思想萌芽,后来者关于摹状语指称问题的研究才得以不断向纵深发展,越来越清楚地揭示出了摹状语指称问题的语用本质。

斯特劳森非常看重弗雷格在指称问题上表露的语用思想,他果断放弃了仅从分析摹状语意义来确定所指的思想,认为“‘指称’…不是表达式做的事情,是人使用表达式做的事情。”[5]在斯特劳森看来,意义和指称是分属不同层次的两个概念,意义是语言自身具有的性质,而指称是语言使用的功能。所以指称问题不同于意义问题,研究指称问题就是研究人使用表达式所实施的指称行为。他进而把摹状语的使用功能分为指称和归属两方面,前者用来指向对象,后者用来描述对象某方面的性质。他还指出听者为保证能识别出正在谈论着的对象,考虑摹状语使用的语境十分必要。斯特劳森这种将摹状语指称视为语言使用并重视语境的思想使摹状语指称问题研究发生了语用转向。

沿着斯特劳森的思想,唐奈兰对摹状语指称问题的语用研究又做出了有益的补充。他指出言者在使用摹状语时有两种情况: 一是他脑子里已有明确的意指对象,用摹状语是为了给听者提供识别其意指对象的一种途径; 二是他脑子里并无明确的所指对象,用摹状语只是把某个特征性状归属于他认为存在着的某个对象。唐奈兰把上述两种情况称作摹状语的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他认为: 在指称性使用中,即便是摹状语并没有正确描述所指对象的特征性状,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描述,听者还是能通过其他途径( 情境因素和言者的明示手段等) 识别出言者意指对象; 而在归属性使用中,如果实际上没有任何对象符合摹状语的语义内容,那么言者就没有谈论任何对象。而在言者使用摹状语指称到底属于那种用法上,唐奈兰说,“摹状语究竟是以指称方式还是以归属方式使用,这是言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意向功能。”[6]虽然唐奈兰没有就指称意向构成做分析,但他指出人之意向对决定摹状语真实所指具有重要作用,这进一步揭示了摹状语指称问题的语用本质。

克里普克吸收了唐奈兰关于摹状语指称性用法的思想,从分析言者的交际意向出发提出了言者指称和语义指称两个概念。言者指称就是言者在特定语境场合下使用摹状语指称某个对象的特殊意向行为,而语义指称则是言者仅凭摹状语语义内容决定对象的一般意向行为。克里普克认为如果言者相信其特殊意向确定的对象等同于其一般意向确定的对象,且其信念是正确的,那么言者所指就是语义所指; 如果言者的信念是错误的,或者言者有意突出其特殊意向,那么言者所指就有别于语义所指。在克里普克看来,摹状语指称归根结底是言者指称,语义指称从属于言者指称。因此,从言者用摹状语实施指称行为来看,摹状语空指只是语义所指为空,不代表言者在交际时没有意指对象,而摹状语转指也不过是言者意指和语义所指不一致而已,交际中重要的是言者要能成功将其意指对象,即言者所指让听者识别出来。这样,语用论者就合理地规避了语义分析方法在解释摹状语指称问题时所遭遇的两大解释难题,将摹状语指称研究从关注“摹状语的语义信息是否正确描述了对象”问题转向了“语言使用者是如何利用摹状语成功指称对象”的问题。

从关注摹状语语义本身到关注摹状语的使用及其使用语境,再到关注言者的指称意向,语用论者逐渐揭示出了摹状语指称问题的语用本质,并将摹状语指称研究最终指向一个问题: 言者是如何利用摹状语实现向听者指明其意指对象,听者又是如何借摹状语识别言者意指对象的?

三摹状语指称问题人本性研究框架说略

从语言使用的角度看,摹状语指称本质上是一个言者使用摹状语将意指对象明示给听者的指称行为实施与取效的过程。只有在语言使用者将摹状语纳入指称交际的具体语境后,摹状语才可能指称对象。这时,言者必然带有某种指称意向,凭借一定的语境明示手段和摹状语的语言形式将听者引向其意指对象,而听者则需结合言者明示的语境因素和摹状语的语义信息经过心理运算,最终推理得出言者意指对象。所以,分析言者在实施指称行为时的指称意向、关注交际双方对指称语境的共建、探究听者在识别所指对象时的认知推理过程便构成了摹状语指称问题人本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1. 言者指称意向是摹状语指称行为实施的前提

言者使用摹状语将听者引向其意指对象实质上是在实施一种指称行为,该行为成功实施的前提是言者要有明确的指称意向。

日常语言学派代表人物奥斯汀指出人们说话就是在做事,就是在实施某种言语行为,他进而又将言语行为抽象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三方面。[7]事实上,言者使用摹状语向听者明示其意指对象的“指称”言语行为也包括言内、言外和言后行为三方面。其中,言内行为是向听者说出摹状语,言外行为是向听者明示摹状语使用的语境,言后行为是希望听者在摹状语使用的语境基础上结合摹状语的规约意义推理出其意指对象。这样我们可以看到言者在用摹状语向听者实施指称行为时的指称意向构成: 希望听者明白他是用摹状语这种语符在指称某个对象,希望听者清楚摹状语使用所涉及的语境知识,希望听者结合摹状语规约意义及其使用语境推理出意指对象。

我们用唐奈兰和克里普克在讨论摹状语指称问题时都用过的一个例子来分析说明言者指称意向构成及其在实施指称行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假定史密斯被人残忍地杀害了,而琼斯被认为是嫌疑人且正在接受庭审。旁听席中的甲对乙说“杀害史密斯的凶手简直是丧心病狂”,并用眼神将乙的注意力引向被审台上的琼斯身上。这种情况下,甲的指称意向包括: 希望乙明白他是在用“杀害史密斯的凶手”这一摹状语指称一个人,希望乙能激活“史密斯被人残忍杀害”和“现在是庭审嫌疑人现场”等语境知识,希望乙能在激活的语境基础上推理得出其意指对象———琼斯。如果事实上琼斯真的就是杀害史密斯的凶手,那么甲的指称意向和摹状语的语义内容都指向了琼斯。如果事实上琼斯并非杀人凶手,而真凶另有其人,那么是甲的指称意向而非摹状语的语义内容将乙引向了所指对象琼斯身上。由此可以看出,在言语交际中构建摹状语和对象之间的指称关系时,无论摹状语的语义内容是否对所指对象做出了正确恰当的描述,言者的指称意向都实质性地决定了言者意欲指向的对象。

2. 交际双方共享认知语境是摹状语指称行为实施的基础

言者用摹状语意指对象和听者识别其意指对象离不开摹状语使用的特定语境。传统的语境概念包括语言使用时的一切外在因素,从社会文化背景、百科知识、语言的上下文、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等具体场景因素到交际双方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了解程度等。传统上认为这些语境因素在实施指称行为时就已经决定了,是个常项。但这种看法没有认识到在具体的指称行为实施过程中,这些语境因素对于所指生成和识别的作用并非是同等凸显的,摹状语加上这些潜在的客观语境因素并不能自动生成所指。

客观的语境因素只有通过语言使用主体的认知过滤才能形成对所指生成和识别产生实质性影响的语境,即认知语境。“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 psychological construct) ,是人在大脑中关于世界的一系列假设的集合。正是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了对话语的理解。”[8]但言者和听者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认知能力会有差异,各自所建立的认知语境就会有所不同,那他们又是如何对摹状语的所指取得一致的认识呢? 事实上,交际双方的指称行为实施是一个不断协调磋商的会话合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言者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他在使用摹状语实施指称行为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听者的认知能力,当他将自身认知语境中的事实或假设明示给听者时,听者会出现三种情况来适时调整自身的认知语境: 强化和言者相同的事实或假设; 排除掉和听者矛盾的事实或假设; 接受新的事实和假设。这样,听者和言者就在当下的交际情境下形成了共享的认知语境,这是指称行为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比如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雾霾频频光顾的大都市”这一语句中,言者误用“中国最大的城市”意指北京时,听者可首先通过强化“雾霾频频光顾的大都市是北京”的事实来排除“上海是中国最大城市”这一正确却与言者假设矛盾的事实,并接受言者的假设“北京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最终识别出言者的意指城市,保证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那么交际双方共享的认知语境涉及哪些方面呢?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目前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看法。我们认同熊学亮的观点,“认知语境即语用者系统化、认知化了的语用知识,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 具体场合因素) 、语言上下文知识( 工作记忆因素) 和背景知识( 知识结构因素) 三个语用范畴。”[9]这三个语用范畴基本上反映了言者在用摹状语意指对象时的认知心理状态。下文对听者识别摹状语所指心理过程的描述也是以这样的认知语境构成因素为基础的。

3. 听者语用推理是摹状语指称行为取效的保障

摹状语指称行为的完成必须经历一个从言者用摹状语明示意指对象给听者到听者从摹状语出发推理识别对象的完整过程。对听者而言,他首先听到的是摹状语,然后根据言者明示的语境信息形成自己当下的认知语境,在此基础上推理获得言者的意指对象。这样看来,言者意指对象就是摹状语对交际双方当下共享认知语境的函项。交际一开始听者的认知语境可能和言者的认知语境会有出入,这种情况下,听者就得对推理所调用的语境因素不断做出调整,重新建构直至和言者的认知语境吻合,否则对摹状语的所指识别将告失败。我们可用如下的图示描述出听者的所指识别心理过程:

摹状语所指识别的心理过程

图1描述了听者在识别摹状语所指时不断选择语境因素来调整自己认知语境进行推理的过程。当然,对不同语境因素的选择顺序并没有严格的先后之分,选择顺序的不同代表了语用者认知能力和语境建构能力的不同。下面,我们看在如下两种情形下,听者对摹状语“她的丈夫”的所指识别过程。

情形一: A和B在餐馆用餐,他们旁边桌子是一对他们并不认识的男女,彼此关系看似很亲密。A跟B说“她的丈夫对她真好”,并用眼神示意他们旁边桌子。B首先听到“她的丈夫”这一摹状语,并从A的眼神判断他明示的语境即当前的就餐情景,B随即调用这一语境信息,明白了A用“她的丈夫”意指旁边桌子就餐的那位男士,所指识别成功。因为A和B都不认识那对男女,没有关于他们的背景知识,之前话语中也没有谈论他们,所以B不会调用背景知识和上下文知识来构成自己的认知语境。如果真实情况是: 那位男士并不是她丈夫,她丈夫另有其人且对她很粗暴; 或者那是位未婚女士。那么,传统语义分析方法就会遇到此类摹状语转指或空指现象的解释困难,而从人本性的言语交际视阈解释,困难便迎刃而解。这进一步论证了我们之前的观点: 摹状语自身并不指称,是言者在指称。

情形二: A和B在餐馆边用餐边聊天,聊到了他们大学时的女同学张燕,讲了关于她很多的事情。这时,A跟B说“她的丈夫对她真好”。B首先听到“她的丈夫”这一摹状语,在选择上下文语境知识后,确定“她的丈夫”即“张燕的丈夫”,然后再调用背景知识“张燕的丈夫就是A和B共同认识的王洪”,到此,所指识别成功。因为张燕本人并未出现在A和B交际的现场,所以B会忽略情景信息。这种情况下,言者所指就是传统语义观认为的摹状语语义所指。不过我们认为摹状语语义所指最初也是人们在某一背景知识语境下形成并固定下来的,所以摹状语语义所指归根结底还是言者所指。

语言使用者用摹状语指称对象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现象都能在上述图解的所指识别推理机制下得到合理解释,传统语义分析方法面对的摹状语空指和转指解释难题也就消解掉了。

四结束语

摹状语只有在言者有意识地实施指称行为时才能指向对象。所以,摹状语指称问题本质上就是言者指称问题,研究重心应该从关注摹状语 - 所指对象的二元对应关系转向关注指称行为所涉及的言者- 所指对象 - 摹状语 - 听者的四元关系,重点解释“言者是如何利用摹状语实现向听者指明其意指对象,听者又是如何借摹状语识别言者意指对象的”这一问题。

我们把摹状语指称问题研究的重心从关注“摹状语是否正确描述了对象”转向“言者是如何用摹状语成功指称对象的”,提出了人本性的摹状语指称问题研究框架,由此消解掉了传统语义分析方法所遇到的解释难题。同时,摹状语指称问题的人本性研究方案对解决言语交际中的修辞性指称问题( 隐喻指称、借代指称等) 也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将是我们后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Martinich A P.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3r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18.

[2]陈波.逻辑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8.

[3]怀宁宁.人及人的世界视域中的指称论:反思与构建[J].外语学刊,2010(1):5-8.

[4]Frege G.Die Grundlagen der Arithmetik[M].Hamburg:Felix Meiner Verlag,1988:x.

[5]Strawson P F.On Referring[J].Mind,1950(59):320-344.

[6]Donnellan K.Reference and Definite Descriptions[J].The Philosophical Review,1966(75):281-304.

[7]Austin J 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99.

[8]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15.

【指称比较】推荐阅读:

指称系统09-02

安全比较07-14

诊治比较07-16

区际比较07-18

情感比较07-19

比较函数05-08

比较05-19

经验比较05-26

比较状语05-26

习题比较05-28

上一篇:原型系统下一篇:影视音乐的渗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