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教育培训

2024-10-15

口语教育培训(精选12篇)

口语教育培训 篇1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口语学习策略培训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学习的效果, 探索适合于学生有效的口语学习策略模式。研究以成人为实验对象, 其中实验班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语策略培训, 而控制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按常规进行口语学习。实验结果表明, 口语学习策略培训有助于成人英语学习者口语考试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培训,口语成绩,影响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语言学习策略方面的研究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而且对于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和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历来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专家们也一致认同语言学策略培训在提高学习效率上的有效性,大量的调查研究也表明学习策略对语言使用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大部分研究更多地关注英语学习策略对于英语听(如Rubin&Thompson, 1996)、读(如Wenistein, 1978)、写(如Hopman, 1989)三项技能的影响和作用,而对于口语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在学习策略的研究方面,针对大学生(包括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于成人(尤指参加工作多年的高校毕业生)的研究就少很多,几乎没有相关的文献涉及通过策略培训来提高中国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口语水平。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研究现状,从口语学习策略入手,分别选取计划、监控和评介(元认知策略),训练和拓展策略(认知策略),转述、副语言、拖延和减缩策略(交际策略),提问和协助策略(社会策略)和鼓励和减压策略(情感策略)对成人英语学习者进行训练,将训练融入日常教学中,考察其对口语学习成绩的影响。

2. 调查研究

2.1 调查对象

本项研究的受试是某人才培训中心的学员,总数为40人(实验班和控制班各20人)。年龄均在25岁以上、40岁以上的10人。实验班和控制班学员在年龄分布和学习英语的时间方面基本相同。

2.2 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回答这一问题:口语学习策略培训是否有助于提高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口语成绩?

2.3 测试材料

测试材料分为前测和后测。

1)前测试卷是基于2005—2009年的雅思考试真题而自行设计的雅思模拟考试题。考试的题型、类型等和真题考试完全一致。考试试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和采访(持续约4—5分钟),第二部分是卡片描述(持续约3—4分钟)和第三部分讨论(4—5分钟)。

2)后测试卷与前测试卷各方面与前测保持一致。

2.4 训练材料

根据S.Weaver等(1994)和Oxford (1990)等所编撰的英语口语交际策略,作者采用自行编写的元认知、认知、交际、社会和情感策略的训练材料,进行专门的口语学习策略的训练。采用胡敏和Mark Griffiths (2004)编写的《雅思考试口语突破》作为口语策略的浸透教材,以该书内容为依据,结合具体的课文教学,浸透计划、训练、转述、提问和鼓励等具体策略的训练内容,并使之迁移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2.5 训练方法

本实验主要采用显性训练,而非隐性训练方式。早期进行的学习策略隐性训练表明很少迁移到新的任务中(Brown e al.,1986)。O’Malley&Chamot (1990), Oxford (1990), Oxford&Leaver (1996)均推崇显性训练,因为显性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训练”,即培训学习者的策略意识。显性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找出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时已经使用的策略; (2) 介绍新策略,给出名称并讲明策略训练的依据(其重要性和价值); (3) 提供大量的练习把策略运用到真实的任务中。

2.6 提供机会让学生讨论策略的使用情况

两个班由同一个教师授课,即进行得训练由同一个教师实施。训练时间为2010年8月10日至10月11日,共计八周的时间。教师在前五周时间里分别用一周的时间在实验班教授口语学习策略的五项分策略,在课上与教材结合,并提供相关练习,尝试将所学具体策略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后三周安排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策略应用到实际的口语对话当中去,并让学生课外进行针对所学策略的练习。控制班按常规进行教学和学习,控制班学生以自己常用的方式学习、练习口语。

3. 结果与讨论

所得数据用SPSS12.0进行统计处理。前后测中的学生口语考试均被录音并誊写,以备研究分析使用。其具体结果如下:

3.1 前测结果

控制班和实验班的前测平均成绩分别为67.05和66.85,两班的平均分差仅为0.2。而且两班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的分数分布差异不明显(控制班和实验班的标准差分别为7.444和6.60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班的各项测试结果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929>.05)。总之,两班的前测英语口语水平各项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两班的前测英语口语水平相当。

3.2 后测结果

控制班和实验班后测口语成绩的差距明显。首先,实验班的口语平均分(87.45)比控制班的(79.95)高出7.5分。刘润清(1999)指出,实验前的测试和实验后的测试同等重要。实验之后的平均分差与实验之前的平均分差相比较,就能看出实验的效果。在此实验中,前后测的平均分差为7.7分,分差明显,因此可以说明实验的有效性。还有,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班的后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33<.05)。因此,表四的数据显示,两班的后测英语水平差距较大。口语策略的培训对提高学习者英语口语的成绩起到了积极有效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确定两班之间的差异,对两班的测试成绩进行了验后多重比较。控制班和实验班中低英语口语水平的学生数量分别为3(占班级总学生数的15%)和2(占班机总学生数的10%)人。表明两班低水平学生的数量和分布基本相当。然而,对比中等水平的学生,控制班和实验班的学生数量分别为11和4人,分别占了各班级总人数的55%和20%。两班人数差了一倍多。差距最悬殊的是两班的高分组。控制班是6人,占班级总人数的30%,而实验班则多很多,总人数为14人,占班级总人数的70%。这表明在后测成绩中,实验班比控制班成绩在各层次英语水平上提升了一大步。从而证明口语学习策略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班学生英语口语的考试成绩。

4. 结语

本研究表明,对成人英语学习者进行口语学习策略培训对提高学生的口语成绩有积极效果。本研究对成人英语教学的启示是:首先,英语口语学习策略与英语口语水平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可以通过口语策略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成人学习者的口语水平。其次,口语学习策略培训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习得某一策略,而是激发学生对口语策略探索的兴趣,掌握寻求适当的策略方法,以达到在学习中自主寻求和使用口语策略的目的,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再者,经培训掌握的策略只有达到自动化的水平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最大限度地增强学习效果。因此,口语学习策略训练不能只停留在掌握的程度上,而要在掌握之后进一步练习,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参考文献

[1]胡敏, Mark Griffiths.雅思考试口语突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2]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文秋芳.中国学习策略研究20年[A].文秋芳, 王立非.学习策略实证研究[C].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口语教育培训 篇2

一.11年大一新生英语口语培训目标

1.加强对学生对英语日常化的应用,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2.务求让学生掌握口语应用的窍门,实现“走遍天下都不怕”

3.改变学生对英语“难学,枯燥”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世界中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活动内容及方式

1.根据培训需要开展课外口语学习。

2.定期举行英语讲座。

3.邀请专业老师进行不定期口语培训。

4.举行英语演讲比赛。

三.口语课程学习安排

主要任务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口语的理解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第一期

课程名称 :基本语法学习

目的、意义:一切英语的应用来自于语法,让学生们学习先学习语法,是为英语的说写打好良好的基础,为后面的口语课程做好铺垫。

第二期

课程名称 :口语基本学习

目的、意义:让学生在日常英语交谈中学习到每个词汇的应用,加深对单词的理解

第三期

课程名称 :口语加强学习

目的、意义:加强礼仪队成员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授课人员安排

主要以学生为主,不同的课程安排不同的学生授课,即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五.英语口语演讲比赛计划

参加口语学习的学生将参加由机电学生会举办的英语演讲晚会,对学习出色的学生进行表彰。

具体实施步骤:

一、宣传工作。

1、海报设计:设计新颖的海报,放置在教学楼前,饭堂前和宿舍门口,同时要尽量长时间保存,避免被覆盖

2、工作人员宣传: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派发传单或者亲自向同学们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具体流程

3、网络宣传:通过微博转发等方式向同学们介绍本次活动

二、课程安排

1.上课地点:一号教学楼各教室

2.上课时间:下午5点30分到6点30分(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实行)

3.上课人员安排:

一号教室:XXX

二号教室:XXX

三号教室:XXX

注意事项:各授课人员做好各课室的教学工作,若有突发情况不能进行教学工作的,尽快和组织人员协商尽快处理人员分配问题,另外各班负责好各班的卫生清洁工作,离开教室关紧门窗,确认灯是否关好。

4.授课内容:视各班教学进度而定。

三.口语演讲比赛策划

1.比赛地点:1号报告厅

2.人员安排:主持人2名:XXXXXX

评审5名:XXX XXX XXX XXX XXX

其余工作人员若干

3.比赛内容:口语自我介绍+课文朗读+即场英语演讲

4.比赛流程:1..主持人说开场白,并请邀请来的英语老师致辞。

2..各选手进行比赛,工作人员收集评审的分数进行统计

3.评出优秀学员,由评审颁奖并进行拍照留念。

4..主持人说闭幕词,比赛结束。

四.培训物资和预算

1横幅10元一条共5条50元

2.宣传板1元一块共10块10元

3.传单0.01元一张共1000张 10元

4.学生信息明细表(A4纸张)0.1元一张共100张10元

5.获奖证书5元一本共10本50元

7.奖品(笔记本)5元一本共10本50元

合计180元

五.培训总结

1.培训活动负责人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

2.对本次积极参加组织活动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论基础教育英语口语教学 篇3

[关键词]口语之重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26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语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青一代学习英语并能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显然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要。然而,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英语口语教学还存在着诸多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很多英语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走上社会却空有一腹英语而用不上战场,即高分低能的现象。我想,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策略,以达到从英语口语教学上真正体现英语素质教育。

一、基础教育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重视英语口语教学,提高英语口语教学,对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口语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听力和思维能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在进行情景对话时,他不但要说,还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听对方说话的内容,并对听到的说话内容经大脑快速地整理与思考,这样才能给予对方快速而准确的应答。学生就在说—听—思考—说这样周而复始的口语训练活动中无形地发展了他的听力与思维能力。2.口语训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词汇。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他们的大脑在高速运转,拼命地搜索大脑中已储存的词汇并表达出来。这样他们所学的词汇就无形中得到了巩固和有效地运用。学生们在进行情景对话时,经过集中注意力听对方的表达,还能把对方表达的相关内容也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中。这样经过各种各样不同形式的口语训练活动,学生们大脑中的词汇就丰富起来了。3.口语训练有利于学生语感培养。顾名思义,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知。其包括语音、语义、语调和语气。这些语言因素只有通过语言活动中的视觉、听觉得来,得来之后还要通过自己的口语表达才能实践运用,最终达到对语言文字快速领悟的境界。这样语感这个英语核心因素就形成了。4.口语训练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首先,口语训练有助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通过学生们感兴趣的口语训练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说出英语,这样就消除了他们对英语的心理恐惧感。再次,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口语表达的成功经验之后,无意间他们就树立了信心。经过反复的练习,长期的坚持,学生们就形成了一定的语感,并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那样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慢慢地提高了。5.口语训练有利于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第一,口语表达较好的学生会在平日的交流活动中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和丰富的词汇。这是写作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第二,口语表达好的学生学会了用英语思考的良好习惯并行成了一定的语感。学生们在能用英语思考和具备好的语感之后,就不会写出不符合语法规范的中国式英语来。第三,口语表达好的学生一定对教材里的对话、短文等各种文体充分地了解和熟悉。这样他们就能写出文体规范,语句通顺的短文来。因此,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对学生的写作是十分有益的。

(二)从宏观角度来看英语口语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并加入WTO,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接轨。国际上各个领域的交际日益频繁,不同文化与语言交流也自然就增加。社会上对英语交流人才的需求也就急剧增加。那么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就必须从基础教育的英语口语教育抓起,为他们奠定扎实的英语口语基础,为他们之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我国基础教育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着严重问题

基础教育中英语口语教学的严重问题主要从几个方面凸现出来:1.教师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过多地重视词汇和语法教学,轻视了英语口语教学。目前,我们大多数的学校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实施的还是应试教育,而不是素质教育。教师追求的是分数,家长追求的是分数,学生为了进入一所好学校,当然追求的也是分数。由于在升学考试中英语试卷只涵盖了“听、读、写”而没有“说”,理所当然教师也就把英语口语教学淡化了,甚至抛弃了这一教学要求,未按照教材中听、说、读、写并重的要求教学。当然,这样的教学后果是学生高分低能,产生了“哑巴英语”。2.缺乏英语交流语境。首先,我们的学生是在单一的汉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英语。我们现在的英语课每周也就6、7节左右。每节课40分钟,算下来每周只有360分钟接触英语,实在是微不足道了。第三,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堂中不重视营造口语环境,再加上自身的口语能力不高,不能用英语口语组织教学,那么学生能听英语和说英语的机会就更少了。第三,学生在课外没有机会去听、说英语,部分学生有说英语的冲动,也被恐惧出错而被嘲笑的心理给打消了。第四,我国小孩接触英语太晚。大部分小孩只有等到入学,农村孩子甚至到初中才有机会接触英语。可想而知要想在那么少的时间里学会一门外语几乎是不可能的。3.种种情况造成学生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没有扎实的英语功底,由于发音不准词汇不多,张口很难说出完整的句子。一旦产生了畏难情绪学生就不愿意张口了。部分学生刚开始时兴致勃勃积极练习,可常常出错而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信心也就闭口不说了。越怕越不敢说,越不敢说就越不会说,经过这样的恶性循环口语教学最终就崩溃了。4.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口语水平偏低。俗话说“要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自身水平不够又如何培养好学生呢?5.普遍的大班化教学,照顾不到位。6.机械化、简单化的口语教学未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我国基础教育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策略

(一)从宏观角度对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三点解决策略。1.英语口语应纳入升学考试的范畴。只有这样,教师、家长、学生才会对其足够地重视。只要各方力量形成了合力,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2.改变一张试卷定好坏的选拔制度。我们对学生的选拔应重视过程的表现,重视阶段性取得的成绩。对学生每学年,每学期都做口语测试,做出科学合理的评定,并建立可供升学选拔的成绩档案。我想这样口语教学一定得到有效的落实。3.教育的相关部门为英语教师搭建一定的学习平台,让他们有机会,有动力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素质。只有优秀的教师,专业文化水平高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好学生。

(二)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对口语教学的有效处理。1.首先培养学生听英语,用英语思考的好习惯。从学生英语启蒙开始,教师坚持用英文教学。经过长期地坚持,无形中影响着学生,让学生有用英文表达的欲望和冲动。在课外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校园广播每天定时播放英文新闻广播。教师也可以挑一些有趣的话题或故事让口语较好的同学用英文播送,还可以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通过这些活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有这样的氛围要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就容易多了。2.教师要有效地利用教材的安排让学生大胆开口,习惯开口说英文。教材里每个模块的第一课是情景对话课,对这样的课教师可以采用听—分析—读—说的步骤进行。听是为了感受说的情景,培养语感。分析是为了理解并积累词句。读是为了让学生开口,熟记说话的内容。说是一切活动的实践和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对话里的角色挑学生脱离书本进行角色扮演,教师一旁作指导。过程中教师以鼓励为主,尽量避免打击批评。对于第二课的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同时适当地背诵。一是让学生多开口,敢开口;二是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句,为口语表达奠定基础。3.教师应该坚持课前三四分钟不限话题的自由英语会话,以使英语口语得到巩固和强化。

幼师口语教育初探 篇4

幼儿教师职业口语主要是指教学口语。教学口语在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口语是幼儿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 它决定着幼儿园教学的质量和幼儿思维、智力、语言水平的提高。通过多年的幼儿教师职业 口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幼师口语教育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理论学习,让幼儿 掌握发音要领

教师必须讲清楚声、韵、调的基本发音要领,让幼儿在理论的指导下,把握准确的发音要领,扎扎实实地从基本的语音训练开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同村不同语的地方很多,各地方言众多, 这给口语教育带来很多问题,所以,以普通话作为口语教学理论尤为重要, 教师要以普通话为标准,强化幼儿掌握发音要领,同时加强幼儿的训练过程中的个别辅导。

二、从基础做起,规范教学 提问语

口语教育的基础是规范教学提问语,一是要问点准确,在口语教学中,最常用的就是提问,所以,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要求,提出问题的语言要清晰明确, 不要无意识地问或习惯性地随便问,应强化提问的目的性。提问的技巧是有效提问的前提。正确的教师提问语 应该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有准备、有顺序经过认真设计而制定出合格的教案。二是要确定难度梯 次, 提出的问题应当有一定的难度,但要由弱到强,循序渐进,避免一蹴而就。三是要启发式提问,通过循环启发式提问, 使教师和幼儿形成一个有机结合, 应注意做到把对幼儿智能的考查和训练融合为和谐统一的整体。教师提问时, 既要随时考查幼儿知识掌握程度、思维敏捷程度,又应当特别注意通过提问启发幼儿的思维,强化对幼儿口语方面能力的基础培养。

三、克服方言,强化普通话 训练

教师要善于模仿幼儿的不标准音,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普通话的语音和方音分别示范发音,以便幼儿了解其中的差异,从而规范发音。或者让幼儿注意观察教师发音时的口形,然后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口形。在教学过程中点明这些现象,列举大量实例,举一反三,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加深印象。

四、 提高语音规范意识, 努力增加幼儿识字量

要培养幼儿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教师必须提高幼儿规范读音的意识。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对“普通话语词规范”中的异读词、多音多义字进行强 化训练,其次要让幼儿对照这些正确的读音,分析自身原本误读的字词,提高规范读音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读音习惯。最后,教师要针对普通话教材中的常用单音节、多音节字词表在早自习时间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努力增加幼儿的识字量。

五、 运用回应语策略,激 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觉察幼儿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但在现实活动中 , 很多教师的回应能力比较弱,教师应答的语句比较贫乏。对于幼儿的回答只是以“呃”“对” “你说的真好”“你说的真棒”等词句来加以肯定。 这难以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从而也难以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现象,可以要求教师在幼儿表现出色时应用“好样的! ”“你真棒! ”等积极语言给予回应, 在幼儿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地予以鼓励。加上教师亲切的表情、爱抚的动作,会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六、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语 感实践

普通话语感的训练和培养, 历来是普通话教学的一个难点。要改变幼儿语感差这种状况, 就要注重口语训练,强化语感实践。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语感, 除了系统的语音知识学习以外,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训练:一是多听。听是说的前提,不会听就不会说,听不准就说不准。训练时,要在听准读音的基础上,练习正确的发音。平时多听中央新闻联播、多听优秀的录音资料,多向周围普通话说得好的人学习。二是多练。 说好普通话,关键在于多练。只有大量的、反复的、科学有效的训练,才能将普通话的标准语音转化为自身的口语能力。只有多练,才能在量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轻松自如地发音。总之,普通话语感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学习者多实践,多下苦功。

英语口语培训 费用 篇5

在谈英语培训费用之前先要弄清两个问题,否则英语培训费用就是浪费。

第一,你为什么学英语?

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为培养下一代,为了看英文大片不看字幕都可以,至少得有个目的。因为目的不同培训方向截然不同,例如,为了工作,你的工作是需要证书呢,还是需要实际能力。你的英语学习的目标越清晰,方向就越精确,花的成本就越低。如果没有目标又何谈方向。

第二,弄清第一个问题后,然后再能弄清第二个问题。定位方向。

英语培训可以分为应试英语培训和能力提高培训。说的简单通俗一点就是你是要分数,证书,还是要实战能力。有的同学认为这不是一样么,至少方向不一致。

理清第二个问题之后现在我们谈谈英语培训费用

如果把英语学习当作投资的话,大家应该追求的是收益率。学好英语无非有两方面的投入,金钱的投入和时间的投入

对于这两方面的投入每个人的侧重点所不同,下面详细分析一下。

金钱方面投入,包括培训费,路费

每个人都比较重视培训费,重视可以理解但是只关注与培训费也有些片面,例如,如果开车上课的路费成本还是挺高的。

时间的投入:包括课上学习时间,课下学习时间,上课路上的时间

创新教育与英语口语教学的开发 篇6

关键词:口语 创新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激发其主体的学习主动性要靠创新;把“让我学”变成“我要学”需要创新:变传统口授教学为多媒体教学需要创新;要改变只重视知识,不重视能力的教学理念需要创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听课情绪的重要手段更需要创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要靠创新;改革应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要靠创新;时代在变化、在前进,语言要发展。教材、教具和教学理念的更新这也需要创新;将传统教学向实用交际转变、本本教条向情景、实景转变也需要创新。

(一)“以人为本”就是让这些活泼求知的少儿充分参与到口语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只不过是他们行动的指导者、辅导者、激励者、促进者和协调者。教师应把课堂教学变为学生在教师的“导拨”下,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全心投入的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中让学生体验成功,增进主体发展的欲望,要使学生对学习英语口语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就应具备创新意识,改革教学方法,变“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式”接受知识为“主动式”探索知识。其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来源于新颖的师生关系,它们是朋友式和平等的关系;要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和要求,并尽力解决他们的困难,如:学英语时,语感和听力都是学习的难点,而且不敢开口说。这时教师就要先让他们多听,也要讲一讲英语和汉语的某些发音的差异及英语的发音要领(但着重要看教师的口形、语音、语调),教师还要尽力让学生自己要大胆地说,先模仿——重复——仿说——直到大胆地说。(要先跟读操练)这时,教师就要指出:“谁都是刚开始时的不会说,到一点一点会说的。不要怕说错,谁都是由不会到会的,只要敢说,就一定会说好的。”当学生说错时、说的音不准时,先不要急于纠正,那样会打断他们的语感和思路,最好是等他说完;也可先不纠正,让他去听别人是怎样说的。自己去回味、去纠正,这样既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也会给他们去改正错误的机会。尽量让学生多听、多说、耐心地校对和重复,大多数学生(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和模仿能力很差的学生)都是在跟读效仿中学到语言的,这叫“效仿学习”。对那些语感和听力都极差的学生,不要歧视或嘲讽,要对他们给予鼓励和提协。多走近他们,用耐心的跟读、仿说,直到会说。这样做是亲近他们,就成为了他们的朋友和伙伴,他们也就乐于学习你所教的科目了。

(二)创新教育和英语口语的教学效果及成绩的评估模式。引进“四率”来评价教学效果,即教师传授知识的“准确率”,学生在课上听讲的“专心率”,当堂知识的“掌握率”,所学知识的“运用率”。在教学始和终,要把教学目标分成A、B、C三个等级,各个等级都有相应的能力训练点、掌握的要点,告知他们。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投标”,最后进行评估。学习成绩的评价也是对教学质量优劣的验证。教师的褒贬是学生学习推动

力或阻碍力。把以“卷面”为评定学生成绩,改为“随时任意”的奖评及“听、说、唱、演”等等综合考核。这种考核即准确又全面,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随时就是在课堂上,只要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有一点成绩和进步,如:学生敢回答问题了,听力上去了,哪怕是说话声音比以前大了,发音比以前准了等等,教师就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量以激励和谦和的语气加以鼓励,使其在获取成就感的“扶梯”之上,跃跃欲试,逐步提高。可以根据听、说、读(或演)能力训练点,绘制打印出。如:“听力王Listening King”、“仿音秀Imitate

Delicate”、“流利的英语Fluent English”、

“标准的英语Standard English”、“好孩子Good baby”等等小标牌,我们可以让他们亲自试一试Let's try.(听力仿说),编对话Make the dialogue(扮演角色表演)、做游戏Play games、听音乐Chant等,学生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兴致勃勃、跃跃欲试。这样的教学效果会让学生学得开心。

(三)改进以往传统的单一说教的“本本”教学,变为图象或“多媒体”综合进行教学。在低年级的口语教学中,学生们对这种外来语,不论是从发音、语感、听力等等都有一定的困难,而且还有语言表达能力有优劣之分,语言训练点又多。单一的跟读、仿说、重复是很乏味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要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适时运用生动语言或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幻灯、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多媒体等直观性教具,要把语言材料的音、型、义,通过教学媒体演示,直到能够运用语言。可以使学生感到形象、清晰、鲜明、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容易巩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学习能力。利用图像进行教学,图像可分为一是电视或电脑等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节目,二是图片和简笔画两种形式。图片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挂图或卡片,还可以自制卡片。通过图片上层示出的某种物品、动物来学习单词。其直观性学生们一看便知。图像的另一种形式是简笔画。把课本内所涉及的生词或故事情节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在黑板上,它能把知识以直观形象的信号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去。这种方法可以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利于学生接受。教师迅可以通过动作表演和身体语言进行形象教学,动作表演是极方便而且直观的形象教学手段,教师用一个简单的动作可以演出一个生动或短语语句。

口语教育培训 篇7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我国的应试教育的现状提出的, 它是指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从国家政策上来看素质教育主要是面向于中小学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我们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依据社会发展与人的本身的发展的市局需要, 充分开发学生智慧潜能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培养心理素质。素质教育重视的是人的素养。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自学能力和社会公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劳动观、与对于学习的观念和审美观念。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最终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目标。

我国现今推行素质教育, 因为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是适应这个社会的存在, 素质教育是关乎国家下一代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 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未来, 是我国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口语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型的必要性

我国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正说明了英语口语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型的必要性。经过了初中的英语学习, 使得本就对于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 由于枯燥的教学方法变得对英语学习更加不感兴趣。高考对于英语学科的考察主要是笔试, 导致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对于英语口语的要求不够。高中时期英语学习的难度加强, 很多学生底子薄, 很多东西掌握的并不好, 就更不愿意开口说。老师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是中学生英语口语不好的主因之一。

高中的很多教师认为高中的学习就是为了高考, 却忽视了高中对于大学的衔接, 很多老师只是让学生会做题, 做好题却忽视了很多对于大学后想学习外语的学生和打算出国留学的学生他们对于口语的要求是很重要的。学生的素质是综合的体现, 忽视了口语的教学让学生得到的英语教育是不全面地。因此现如今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急需改变, 而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恰好为解决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问题提供了指导。

三、结合素质教育, 解决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转变教师教学态度与学生学习态度

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扎根于教师的心中, 对于教学质量的高低通常都以试卷体现, 对于老师的评价也通常都是只看教学成绩, 导致了老师们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不高。很多学生的思想也与老师一样只重视自己的做题能力而忽略了英语学习的真谛。口语表达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皆具的体现。只有掌握了这四项才更利用口语表达。同样, 经常进行口语表达的学习和锻炼对于英语的其他能力也有益处。转变教师教学态度与学生学习态度, 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解决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的重要方法。转变学生对于英语口语学习的观念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转变学生学习观的一种体现。所有的学习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才能在实践中真正的体现出来。

(二) 课内课外相互结合

英语口语的锻炼不能仅仅利用上课时间。一种语言的学习也与学习者所处环境有关, 打造良好的课堂内外英语口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尤其重要。可以在校园中开辟英语口语交流区来营造一个英语口语学习的外部环境。英语口语是平时对于课本单词和语法的实践运用, 我们所学为的就是所用, 而英语口语恰恰是对于英语学习的所用。打造一个好的英语口语环境, 将英语口语的锻炼运用到生活中。将英语口语教学运用到课堂外, 加强学生的口语交流, 这也是对于素质教育中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

(三) 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我们现如今的教学活动十分单一, 主要就是老师讲学生学。导致了学生对于学习兴趣的降低, 尤其是学习这种我们母语外的第二种语言的时候难度大, 兴趣低, 而我们的外部环境中并不常用英语, 这就更限制了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学习兴趣, 会认为只要做好英语试卷就是学好英语, 但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纠正这种错误观点就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课上可以开展一些英语话剧, 英语演讲、英文经典作品诵读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进入一个英语情景与英语环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 增强学生的自身心理素质, 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从活动中也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个性发展, 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总之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出为我国的教育指引了大方向, 而英语口语教学中恰恰出现了许多问题, 这也正是“应试教育”所导致的。解决英语口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更应该结合素质教育的内涵, 制定相应的政策, 向素质教育转型。

摘要:当今社会的发展迅速, 旧的教育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 因此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政策。推行素质教育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英语口语的掌握与运用本身就是一种英语学习的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从当今社会英语口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来看英语口语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型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们要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与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沈雪松, 陈化育.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攀登, 2007.

[2]王智丽.天津市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09.

小学口语交际中的德育教育 篇8

一培养口语交际的礼貌仪态

俗话说, “问路不施礼, 多走二十里”。恰当的体态语直接关系到口语交际的实效。新课标在小学各年级的要求中, 分别指出:低段, 认真听别人讲话;中段, 认真倾听别人讲话, 边听边想;高段, 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不难发现, 认真、耐心地倾听别人发言, 是整个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的要求, 也是整个人生的素质要求, 因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说话听话的仪态。人们常说:眼为心灵的窗户, 脸为心情的晴雨表。礼貌的仪态应当从口语交际时眼神的集中关注、脸色的随机应变、手势的适当配合和身姿的恰当前倾等方面来进行, 培养学生“认真耐心、兴趣盎然”的倾听仪态和“全神贯注、尊敬对方”的说话仪态。从一年级开始就可以采用“谈天说地”“玩玩说说”“异想天开”“读读演演”等训练手段, 引导学生主持班队活动、家长会等活动, 使礼貌的理性含义变为直观的感性行为, 变枯燥的文字理解为生动的形象感知,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得到指导, 激活思维, 增强体验, 自主感悟, 将口语交际中的礼貌行为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例如“玩玩说说”活动, 使学生在游戏中, 扮演观察、议议各种角色、体验各种情感、体悟各种感受。

二规范口语交际的文明语态

“言为心声”, 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口语交际中, 恰当使用称谓, 对别人多用敬语, 对自己多用歉词;对不便直说的事情多用委婉词, 并且适当配合体态语, 做到言之有理。刚入学的儿童, 其口头语言普遍存在语态不雅、说话粗俗的情况。从一年级起,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这样的信息:讲文明, 懂礼貌, 能够使我们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要学会礼貌用语:“再见、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见到朋友或长辈时要问好。

说话是一种语言艺术。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除了态度诚恳外, 还要说得委婉, 让人容易接受, 即说话要得体文明。口语交际比单纯的“听话、说话”要求要高, 除了听得明白、说得清楚之外, 还要根据对象和场合, 恰如其分地予以应对, 注重的是“双向互动”, 追求的是“心相通、情相融”的效果。

学生弄清了不同用语的适用场合后, 根据小学生的实际, 设计“打电话、做广告、劝戒烟”等训练方式, 让学生在机械模仿中内化思维、形成理念、养成习惯。例如, 杭州的鲁哲清老师进行了如下一个“打电话”的训练片段:

学生:喂, 你好。请问你找谁?

教师:你好, 是郑××吗?你妈妈在家吗?

学生:不在。

教师:真不巧, 那我待会儿再打来。再见!

(师生评价:郑××很有礼貌, 接电话能主动说你好, 还说了再见;妈妈不在家, 郑××可以问问老师有什么事找妈妈。)

……

学生:喂, 请问你找谁?

教师:你好, 是王××吗?你妈妈在家吗?

学生:我妈妈不在家。请你待会儿再打来。

教师:那我什么时候再打来?

学生:妈妈五点半下班, 你可以五点半后再打来。

教师:好的, 谢谢你!

学生:不用谢!

教师:再见!

学生:再见!

经常组织这样的训练片段, 使学生身临其境, 在现场模仿中, 积极试用文明语言;在潜移默化中, 习惯运用文明语言;在日积月累中, 内化形成文明语言。

三调练口语交际的健康心态

良好的口语交际心态既是善于交际的表现, 更是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既是健康心态的体现, 更是道德修养的直接要求。新课标对于各个年段要求为:低段, 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 态度大方, 有礼貌;中段, 有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 有不同的意见与别人商量;高段, 态度大方, 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口语交际。

从“愿意交际”到“请教、商量”, 再到“积极主动”, 循序渐进地提高了交际的心态要求。一个道德修养欠佳的人, 很难在各种口语交际环境中, 保持健康的心态, 恐怕连正常的心态也很难稳定, 往往容易失态, 引起不良后果。所谓“祸从口出”的根源大都在于口语交际时的不健康心态。相反, 一个能保持口语交际健康心态的人, 其道德修养也高。口语交际健康心态的训练, 是融合在礼貌仪态、文明语态之中的, 但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指点、指导和示范, 在实践中进行直接的、直观的训练。

如可以进行“当一回营业员”活动, 请学生扮演营业员和顾客, 在顾客十分苛刻的眼光中、唠唠叨叨的询问中、吹毛求疵的挑选中, 训练“百看不烦、千问不厌、万挑不嫌”的心态, 保持文明的口语交际;“当一回服务员”活动, 让学生扮演较挑剔的食客, 甚至设计故意找茬儿的顾客, 培养“男女老幼均主动招呼, 喜怒哀乐皆微笑对答”的心态, 进行礼貌的口语交际:“当一回辩论家”活动, 让学生在紧张、激烈, 甚至是不顾情面的对答、辩论或争论中, 体验在大庭广众之下, 振振有词、对答如流、得理逼人的成功喜悦与扬眉吐气的情感, 体会在众目睽睽之中理屈词穷、哑口无言、身处窘迫的挫折失败、无地自容的情境, 锤炼“得意不忘形, 得理却饶人、受挫不气馁、语塞不失态、尴尬不迁怒”的健康心态。

口语教育培训 篇9

1. 句子结构单一, 上句与下句间停顿的时间长, 学生英语的口语表达不流畅, 时常有卡壳、冷场等现象。

2. 不少学生不习惯英语的语法, 自己无法完成时, 就用先汉语来组织语言, 再按汉语的表达习惯直接翻译成英语。

3.有的学生语法方面学习的相对好一些, 他自己表达出来的英语有语法错误时, 会反过头来纠正错误, 结果又不知道下面要表达什么了。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长期以来在英语学习中落下了课, 基本功不扎实, 如语音语调不规范, 词汇、句型、语法不清楚, 朗读不流利, 背诵不过关, 不习惯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等, 导致学生的畏难情绪普遍存在, 怕遭同学嘲笑, 怕被老师批评。

从英语教师自身来说, 在教学时, 教师只注重对口高考, 不着眼于学生的就业技能, 忽视学生的口语训练。这使得学生缺少必要的应用性训练, 讲英语学成了哑巴和聋子:也开不了口, 也听不明白。如此一来, 学生丧失了信心, 缺少了胆量, 不敢用英语表达, 从而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

所以, 在职高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 英语的口语教学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职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要提高,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学生英语听力的训练。

语言表达是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 通过口头的输入就是“听”, 听的多了才会慢慢“输出”。先听老师说, 听录音说, 听同学说, 反复多听, 自然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愿望。英语口头交际能力会因听的深度与广度的不断加大而大大加强。听得多自然听力方面的能力就强, 口头表达的能力也强, 而有些同学听得少, 积累的就少, 在表达时, 就无话可说或不知从何说起, 自然就会语无伦次, 不知该说些什么。

在听力训练中, 语感的培养很关键, 语感是一种直觉, 语感的强弱决定了口语能力的高低。首先, 背诵英语课文是一种行之有效地方法, 可以让学生储存大量的词汇及日常用语, 形成流畅的语流。在我的英语教学中, 我会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大量输入语言材料和有效地积累英语口语, 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其次, 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听英语广播、看英文原声电影、电视节目, 听英文歌曲等等, 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语境中, 熟悉和感受不同年龄、性别、音色的发音, 从而开阔眼界, 培养语感, 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反应能力, 从而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的水平。

2. 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要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问题, 表达思想的习惯。要指导学生排除现代汉语的干扰, 而习惯直接用英语去理解、记忆和表达。而我们的许多学生, 在学习英语表达时, 大都先将英语翻译成汉语再去记忆。在口语表达时, 再把自己想说的话在大脑中找到适合的汉语形式, 再译成英语。无疑, 这种借助汉语但中介的做法所表达出来的英语当然不是地地道道的英语。

3. 采用多种教学活动。

职高学生的思维灵活、兴趣广泛, 特别对一些活动类的课程很感兴趣。结合这一特点, 教师要变换多种形式, 开展各种口语训练的活动, 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感受成功的喜悦。

常见的活动方式有:

(1) 单个学生的活动。对某项学习任务的检测, 虽然抽查的是个别学生, 单抽查前人人需要做好准备。单个儿抽测, 有利于知识、能力的切实落实, 学生会不会, 马上一目了然。还可以用于课前三分钟的英语演讲, 每天的值日报告, 学完一课后的复述等。

(2) 学习小组的活动。通过学习小组的讨论、会话, 可以激发自然的语言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和焦虑, 将英语会话习以为常, 逐渐会达到畅所欲言的效果。

(3) 全班学生的活动。英语的实践性很强, 必须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活动, 适时组织全班性的口语练习活动。比如在教授"healthy problems in modern society!"时, 我组织全班学生分角色扮演医生和病人, 对于可能出现的病情进行会诊, 并提出医治方案。要求学生在交际中全部用英语, 不能用中文。对于学生英语表达的语言错误, 教师要区别对待, 要根据本次训练的任务和错误的性质区别对待, 并恰当选择纠错的时机, 采用合适的方式, 切记不要打断他们的思路。根据新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评出“最佳医生”和“最佳病人”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会很高。

口语教学是职高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 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 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技能型应用型职业人才。

摘要:目前, 职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令人堪忧。由于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的实际情况及实践需要, 职业高中教师应加大口语教学力度, 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的应用性能力。

口语教育培训 篇10

一、高中英语口语改革的必然趋势

作为工作在高中英语教育一线的老师,发现高中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要求逐渐从考试分数转为实际应用;而且从人才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可以发现:口译翻译人才一直是英语招聘的短板。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往来的增多,英语慢慢成为90后年轻人的一项必备技能,因此英语教育的侧重点开始有所偏移。虽然在高考中,英语分值降低,“英语退出高考”的传闻曾有一度在网络热传。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接受采访时表示:“江苏高考不会取消英语,2017年新方案中,听力和口语在英语考试中占有一定比例,听力和口语都将计入总分,英语最重要的应用能力就是听和讲。”作为英语教育指挥棒的高考已经做出明确指示,将强化听力与口语,这也势必将完善高中英语口语课堂教育体系。

二、新环境下高中英语口语教育面临的阻碍

1.大班教学的弊端

随着对高中教育的普及,高中生源得到极大扩充,目前高中升学毛入学率已经接近90%,因此往往一个班级人数都达到50-60人。造成班级英语水平个体差异性比较大;同时课堂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人数多,平均给每个学生的口语练习时间非常短,往往无法满足学生对于口语训练强度的需求。

2.口语教材的缺失

目前江苏省通用的英语教材依然是以文章解读为主,仅有的口语练习也是仅限于文章内容的提问回答,算不上真正意义上口语练习。由于国内英语口语教育起步比较晚,目前还没有业内认可的适合高中英语口语教育的教材。如果仅靠教师进行话题组织,不仅给教师增加工作负担,学生也无法从教材中获得相关训练内容,往往不能针对目标话题进行深入表达。

3.教育环境的紧张

与西方教育环境不同,在国内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几乎是被动的。教师的个人陈述和讲解的方式不仅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也让学生产生依赖、懒惰的心理。学生害怕在课堂举手发言,课堂上的英语口语交流更容易让学生产生紧张、焦虑的感觉,不利于口语能力的提高。

三、发挥课堂教育的主体性作用

1.口语课堂活动的分组训练

分组训练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口语练习中的焦虑感,通过团队训练可以在前期进行语言组织、发音纠错、分工协调,减少课堂练习中的错误量,增强学生信心。而如何进行分组也是凝聚团队力量的关键,一般可以采取自由分组或是定性分组。所谓自由分组就是由学生自行组合形成的分组;而定性分组就是由老师参与,考虑到学生的口语能力、同学关系、性别平均等因素进行的分组。

2.水平设计恰当的内容形式

教师应该把握好课堂口语练习的任务内容。由于采用分组练习,因此不管是对话内容还是表演形式都必须符合每个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在内容选择上针对水平较低的可以是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话题;水平较高的小组可以选择时事政治类热门事件,或是综合素质要求较强的剧本。而在形式上水平较低的小组可以利用聊天对话的形式分摊任务量,降低难度;对于整体素质较高的小组可以采用演讲、辩论赛、舞台剧等形式,形成竞争意识,增强口语练习的吸引力。

3.教师及时反馈的错误纠正

口语练习不是漫无边际的聊天,而是有目的性的英语教育,在放手让学生尝试的同时也应该发挥教师的监督和组织功能。因此在团队组织前期教师应该对团队小组的内容进行复查,保障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针对同一个口语练习内容两两PK,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比较中发现自身缺点。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俚语、俗语、惯用语进行系统性介绍。在通用的教科书中,内容相对比较正式,并不是常用的口语形式。因此很多同学虽然平时没少练习口语,但是没有掌握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造成交流的困难。

口语练习不是单纯的某个环节锻炼,学生通过前提交流、分析、讨论,到课堂现场发挥,通过老师的纠正和与其他团队的对比、归纳、总结,可以形成资源共享、互补不足,对原有的知识进行细化和加深,也通过其他团队的介绍补充了新知识。

摘要: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在3岁左右已经学会母语的全部发音,能够进行简单的单词对话,所以相较语言发展的其他方面,口语对话是语言运用和掌握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我国常规的英语教育过程中,口语却是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本文的研究范围就是围绕英语教改和高考制度改革的环境下,如何加强高中生英语口语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改,高中口语

参考文献

[1]周旭东.试析高中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不愿说英语者.中学生英语,(201201),3-4.

[2]袁婷蓉.谈高中英语口语教学问题和改进策略.语数外学习,201311(86-87).

[3]王建真.浅谈高中英语口语教学.课堂教学与研究.201301(70).

浅析语文教育中的口语交际教学 篇11

一、口语交际概述

1.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是指以语音为载体诉诸听觉,并借助其他手段来表情达意的人类有声语言。《现代汉语词典》对口语的释义比较简明,“谈话时使用的语言”;《辞源》认为“口语就是言语,也就是口语的使用过程”;《辞海》上的解释:口语是“口头上实际使用的语言。与书面语相对”。因此,有人就把口语看成是说出来的言语,把书面语看成是写出来的言语,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口语与书面语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语体,又各有特点。(1)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口语、书面语是人类最基本的语言形式。口语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语言,当这种口耳相传的语言形式无法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便产生了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某些语言材料的运用上往往有交叉现象。例如:口头语体用短句,书面语体也并不都用长句;某些科学术语常见于科技语体,也常见于从事该专业的人的口头上。(2)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书面语对所有的语言材料加工的程度比口语深,力求规范,排斥多余部分和不必要的重复部分。那么,口语相对书面语的特点就表现在:首先,简短性。口语相比较书面语来说,句子要短小得多,结构要简单得多,这主要是人的生理特性决定的。一方面,说话者不可能一口气说出一个很长的句子来。另一方面,由于口语具有即逝性,而听话者的听力也是受生理特性制约的,一个很长的句子也很难接受、很难领会。所以,口语从语法上来说,句子比较短小,结构比较简单。其次,省略性。口语往往用于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特定的语言环境对口语的运用有多种影响因素,如对象、时间、空间、心理等等,又有许多辅助性的语言因素,如表情、手势等体态语因素,而这些总会提供和补充许多交流所需要的信息,所以口语往往不需要表达得非常完全,可以省略许多句子成分。第三,含混性。口语往往不会精心雕琢,反复推敲,说话者总是边想边说或边说边想,也就是说,说话和思维总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口语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赘语,如“这个”“那个”“啊”“嗯”等等。这样,口语传达的信息有时会不如书面语那样清楚明白,往往会有许多含混模糊的信息。

2.交际和口语交际的特点

交际,顾名思义,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交往,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信息和情感的过程。最早从交际的角度来讨论语言学的语言学家是海姆斯,1972年,海姆斯研究并修正了乔姆斯基著名的转换生成语法,认为仅仅依靠内化语言规则不足以保证人对语言的运用。在他看来,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能力实际上是语法能力,而这种能力是独立于社会文化之外,是自然而然地获得的;真实的语言运用,除了受人的内在心理因素影响,还受外在的社会文化内容的制约,人总是在一定的语言用途、一定的交际环境支配下使用着语言。因此,研究语言更应该从语用的角度,从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这样一个角度来对语言进行研究。

什么是口语交际呢?不同的论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口语交际是交际者为了达到某个交际目的,运用有声语言交流信息、思想和感情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题旨情境,运用有声语言,借助副语言进行人际沟通的过程。”前一个定义更多的是强调口语交际的目的性,后一个定义则更强调口语交际手段的多样性。而综合上述两种定义,我们可以明白口语交际必须包括这样的三个要素:交际主体、交际客体、特定的交际环境。口语交际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它有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纯语言学的研究,一般是把书面语与口语进行比较,揭示汉语口语的特点;二是语言学交叉学科的研究,言语交际学、公关语言学、人际关系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诸多学科或多或少涉及口语交际。但大多停留在口语交际的表层。对于口语交际这样一个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课题,其研究视野应该是多维的,它涉及到诸多交叉学科。

我们在这里讨论口语交际的特点主要是把口语交际和书面语交际作对比来探讨的,口语交际的特点主要包括:(1)交际环境的现场性,主要指口语交际双方总是在同一个现时的特定的交际环境中。这个特定的交际环境包括交际对象、交际时空、交际情境等。(2)交际发生的突然性,口语交际往往是在双方没有充分预料的情况下发生的。这里所说的“没有充分预料”,指的是三个方面:时间上(很多口语交际发生的时间,双方是没有准备、没有想到的)、对象上(很多情形下,口语交际的对象是事先没有确定和想到的)、内容上(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无法充分事先预料的)。(3)交际内容的即逝性,口语交际是以声波为载体来传递信息的,而声波是稍纵即逝的。所以,口语交际的内容能清晰、完整地保留下来的时间也很短暂。(4)表达形式的简散性,在口语交际中,说话者是通过现想现说来完成信息发送的,不可能像写作者那样对语言表达形式进行字斟句酌,精细加工,它更表现出语义上的简略(是指在语言意义的表述上用语比较简明扼要)和语形上的松散(指在语言形式的结构上比较灵活和随意)。

二、语文教育中的口语交际教学

1.口语交际教学发展的历史

(1)“语文”定名以前

1902年,《钦定小学堂章程》中在“作文”部分有“教以口语四五句使联属之”“授以口语七八句使联属之”的论述,首次使用了“口语”。但是此处所说的口语和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口语交际”中的“口语”并不是同一内涵上的概念。1904年,《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中在“中国文学”科下面有“习官话”这一项教学内容,这是听说进入语文课程的开端。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国语课程纲要》中就有对学生毕业听说能力的最低要求,如初级小学“能听国语的故事演讲,能用国语作简单的谈话”,高级小学“能听国语的通俗演讲,能用国语演讲”等规定。到了1929年《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中就对说话的教学方法给予了指导,如“学习的程序要先用耳多听,后用口多说”、“说话要生动而有情景”、“语料要用自然的口语”等等。到了1941年《小学国语科课程标准》又对小学阶段的口语训练的方式给予了详细的分类,如第五学年的说话项目就包括“日常的会话,故事的演讲,普通的演说,简单的辩论”,第六学年的说话项目就在第五学年的基础上加上了“话剧”。通过以上语文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语文教育的发展,“听话说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断地被强调、教学方法不断被优化、教学方式不断地丰富起来。这也为“语文”定名后“说话听话”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语文”定名以后

“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这是叶圣陶对语文的经典定义。从“语文”定名以后,这更加明确了“口头语言”(当时通行的说法是“听话、说话”)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传统语文教育观念的制约,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仍根深蒂固,听说教学并没有真正被纳入当时的语文教学体系。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教育喜逢“三个面向”的新形式,语文教育也进入了历史性的转折期。针对以前的只重读写、不顾听说的传统理念,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把听说能力和读写能力摆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如在小学语文教学目的中写到“培养学生的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表述是“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这一时期不仅仅是对听说能力有这样总体性的规定,且对每个学段也有详细的要求:如初中一年级听说能力的要求就是:“(1)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2)听人说话能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意思。回答问题,态度大方,声音清晰,内容清楚……”从语文教育纲领性文件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听说能力被提到了和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同样的高度,在每个学段听说能力也作了具体的要求,但是并没有规定应该如何去达到这样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来达到这样的目标。而且这个阶段的听说能力的要求与我们现在所要研究的口语交际还有着很大的距离,这主要表现在此时的课堂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听说技巧的训练,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把语文教学的内涵窄化了。这样的状况在2000年的语文教育大纲中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2000年教育部出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三个大纲中,把以前的“听说能力”改成了“口语交际能力”。这一改变有着重大的意义,把“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育中的一个独立部分被提出。那么我们的研究视角就应该发生变化,不仅仅只能停留在以前的听说技能的传授上,而应该考虑学生在“交际”中的言语能力是怎么提高的,我们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的是什么等等。

2.口语交际教学

(1)自然习得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教学习得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对口语交际进行分类,那么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分为自然习得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教学习得的口语交际能力,每个人对母语的口语能力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每个人利用母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又是各不相同的,分析为什么会有差距,我们就必须明确自然习得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教学习得的口语交际能力之间的区别。这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完整性和片面性。学校教育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如果口语交际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内容,那么学校就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全面完整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当中,就完整地阐述了各个学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该达到的标准,与之相适应的交际内容都是有选择性地组成的。那么这样经过教学习得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一定是有体系和完整的能力,而我们在运用母语自然习得的口语交际能力方面可能有时候只能注意到其中的一个方面,那么,一个方面的能力可能非常的特出,而没有意识到的那个方面,可能就会有很大的缺陷。

其次,反思性和模糊性。学校习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建立在学校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口语交际实践之后,且对这些交际实践进行总结和归纳,比如相关的知识、技能、策略和态度等等。通过对这些知识、技能、策略和态度的总结,让学生在以后的实践中对其加以练习,且最终达到熟练的程度,这些都是教学口语交际可以做到的,因为它是建立在大量的口语实践之后的反思和总结之上。而日常口语交际过程中,就不会有这样的总结。也许日常口语交际之后,交际的主体也会对交际的过程进行反思,但是他的反思不会有学校教学过程的那样完整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所以我们说学校的教学习得的口语交际有很强的反思性,而日常口语交际则带有更大的模糊性。

(2)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

在明确了口语交际教学可以区分为:自然习得的口语交际和学校教学习得的口语交际之后,我们要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内容呢?或者说,我们现在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下面就以“辩论”来看看现行中学课本对于口语交际内容的安排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学期课本(试用)当中,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部分安排的是关于辩论的内容,教材的安排是先给出三个辩论的题目,在每个题目之下都有正反两方面的材料陈述。最后就是对学生的建议,要求学生参与辩论时要注意:首先,辩论前要做充分的资料准备,不仅要准备能够证明自己一方观点的材料,还要设想对方可能陈述的事实、资料,力求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方能有备无患。其次,辩论时要听清对方的观点,把握重点,有理有据,切中要害,语言得体。不要有意曲解对方的观点,这样才能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只是通过三个例证,二点注意就能解决我们在辩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吗?退一步说,这两点确实是在辩论过程中学生最应该注意的问题,但是作为教材的编撰者用这样的呈现方式来解决,也许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只是组织了一场或两场辩论赛之后,把这样的要点要求学生记住,甚至是背下来。这样就真的能提高学生在辩论中的水平吗?就真的能让学生明确辩论的作用和意义吗?或者,可以换一种问法,这是一种最好的或者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吗?笔者认为对于现行的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应该如何呈现才能让学生更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都有待于我们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孙汝建.口语交际理论与技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刘晓明.口语交际的理论与技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李明洁编.高中口语交际新视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王志凯.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6]田良臣.艰难的言说—汉语口语教学百年历程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5,(3).

[7]李明洁.口语交际的理论背景和课程取向[J].语文学习,2005,(8).

高校英语教育中的口语及语言环境 篇12

1大学英语口语教育现状

当前的大学外语教学, 在根本上仍然没有摆脱“填鸭式”授课模式。教师不厌其烦, 津津乐道地讲解各种语法与句型, 不管学生听进去多少, 接受与消化多少, 而且口语训练只占了教学课时中很小一部分。结果是:学生也许能读、能写、能看, 但却听不懂、说不出。这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其次, 由于中国学生普遍性格内向、腼腆, 再加之英语口语练习机会较少, 英语口语会话能力较低, 怕犯错误, 怕受到老师的指责和同学的冷嘲热讽, 因而存在自卑心理。再次, 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和教学水平尚有待提高。由于教育投入、经费紧张等因素, 绝大多数中国英语教师没有出国培训或进修的经历, 再加上个人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 许多英语老师的口语水平还不尽人意。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最重要的是, 教学中缺乏真实的交际环境。《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高校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用英语进行得体的交际。有许多老师让学生用英语做报告, 或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或在全班讨论。由于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不高以及害羞等心理因素, 其结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 口语停留在较低水平上, 学生感到收获不大,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真实英语的输入不够。由于条件所限, 中国学生很少有机会直接从纯英语环境中习得这门外语。所以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英语教学中采取英语语境教学, 即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 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 激发学生潜能, 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是学习者语言学习获得成功的关键。学习语言离不开语言环境, 语言的掌握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

2解决问题的对策

2.1在英语口语课堂上, 口语老师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学

外语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克服自卑心理, 还应以真理和真情来启发和打动学生, 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朋友关系, 帮助他们克服焦虑与害羞心理。众所周知, 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实践, 通过不断犯错误并纠正错误而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因此, 我们不应该把错误看成是绝对的消极因素, 并且避免消极的评价, 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消极的评价容易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豪感, 产生厌学心理。所以我们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 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鼓励他们敢于犯错误, 敢于“丢脸”, 并使他们树立以“丢脸”为荣的精神 (Enjoy losing your face) , 引导学生分阶段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 鼓励学生自我反思, 自我提高。

2.2英语口语教师也应注意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与注重英语文化背景方面知识的积累

很多中国英语老师很容易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语言知识的讲解, 而忽略了文化意识的培养, 从而使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掌握仅仅是停留在语言的层面上, 对很多西方文化的典故、背景知识与风俗习惯等都不知所然。所以,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 利用与课文有关的文化内容和文化背景知识, 向学生传输文化信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介绍文化背景, 对比文化差异, 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同的习惯表达方式。比如green bird 意思是新手而不是绿色的鸟;yellow page是黄页电话簿而不是黄色书籍;It sounds a plan!这句话应该翻译成听起来不错, 而不是听起来是个计划等等。不仅如此, 英语口语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应该丰富流畅, 语调优美, 语速适中, 通俗易懂, 让学生能够得到美的熏陶。

2.3创建一个轻松的使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英语会话环境

英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的某一个阶段向学生介绍一个场景, 让学生自由发挥, 展示他们的表演才能, 不要急于纠正他们的错误, 而是表扬他们的优点, 从而使后面的同学能在更轻松的环境下表演;除了课堂口语教学外, 还可以利用英语角、一分钟演讲和教室口语小环境等给学生创造轻松、自如的口语训练环境;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一些英语专题讲座, 邀请学校留学归国的教师或外籍教师来介绍一些文化习俗方面的知识;再者, 结合一些西方重要的假日举办晚会和活动, 让同学们在活动的准备、组织和参与的过程中, 去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民情风俗。最后, 我们还需要重视和关注英语角活动, 尽量邀请外教或外国朋友参加。以上这些活动形式都可以使不同英语水平的同学都能找到交流的伙伴, 也让更多学生, 尤其是基础不扎实但很想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口语交流与学习, 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养成敢于开口的习惯。

3结语

综上所述, 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笔者认为在信息社会中要增大英语教学的投入, 除了提高外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 外语教师也要更新教育观念, 改变教学模式, 要更加注重听说教学这个模块, 增大听说教学的比重, 并且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辅助外语教学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通过静音看片、配音练习与模拟情景会话等活动使学生置身于真正的英语环境当中, 同时增加真实英语的输入, 营造一个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 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实践时间, 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摘要: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尤其是英语口语。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非但没有淡化应试教育的色彩, 反而以应试考试为目标, 这显然与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背道而驰。致力于分析当今大学英语口语教育的现状, 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外语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运用现代传媒教学方法的能力, 比如使用多媒体教学等。

关键词:英语口语,应用能力,多媒体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张国洋, 王子成.素质教育与外语教学[J].广州师院学报, 1994, (1) .

上一篇:中国重汽下一篇:初中语文高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