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课程(精选12篇)
环境保护法课程 篇1
1 《环境保护》课程教学现状
(1) 课程内容综合性强。
《环境保护》课程旨在传授环境知识、宣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环保人才, 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知识、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等等。该课程综合性强, 理论性强, 包含的内容很多, 学生要掌握这些内容并应用到实践中, 需要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
(2) 工科院校应用类学生特点的限制。
对于工科院校应用类学生而言, 要学好这门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方面, 他们对环境保护课程的学习基础、学习动力、理解力都较理科类高校学生稍逊一筹;另一方面, 应用类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态度不端正。认为《环境保护》在应用型专业课程中无足轻重, 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和工程设计者, 只要会搞设计、懂得施工就行了, 而忽视了设计的理念或思维的创新源自于理论的学习, 至于环境保护则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事, 更是与工程设计者无关;同时, 学生认为环境保护理论高深莫测, 感到课程内容也枯燥无味等等。这些在无形中增加了讲授该课程的难度。
2 《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1) 确定科学的教学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各种污染问题以及世界环境问题形势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进行, 尽量从正规的资料中查询, 做到较强的说服力。②实践性原则 环境教育应因地制宜, 结合社会需要、现实形势要求进行, 既不能脱离社会现实, 又不能让知识过于成旧, 显得平白无趣。③趣味性原则。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 无论是材料的选取、内容的阐述, 还是表达的形式都要结合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要让应用类学生觉得学有所值。④创新性原则。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强调的其中一点就是创新思维的训练。环境教育也要讲创新性, 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环境知识的说教, 要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 将物质环境污染与意识环境污染结合起来, 将传统环境教育与现代环境教育结合起来。
(2) 教学内容改革。
传统的《环境保护》课程教学讲求系统性、理论性, 重视理论教学, 轻视实践教学, 忽视对拓展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传统的《环境保护》教学中, 多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的满堂灌, 教师为教而教, 学生为学而学, 很少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与学是对立的, 因此教学效果较差;传统的教学内容繁杂, 不能很好的突出重点,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结果理论记得很多, 考试结束后就还给了老师, 眼高手低, 不能将环境保护理论应用于实际设计中去。因此, 笔者针对这种情况, 每年对旅游管理行业用人标准进行市场调研, 并根据就业市场和行业要求的变化, 调整教学内容, 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将整个课程分为若干阶段, 每一个阶段自主确立一个主题, 这个主题既要服从《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服务于工程项目设计的需要, 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生态旅游项目设计思维能力, 于是备课时搜集大量的参考书籍和图片资料, 并按照学生能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编排教学环节和程序组织教学, 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对城市景区的使用情况调研中发现, 游人在游览中的个人行为即心理需求对公园环境起着很大的影响。工程项目设计不仅经济、美观、舒适, 而且还要符合人们心理需求, 只有满足了人们在使用园林空间时的心理需求, 人们才会尊重设计, 从而保护旅游景区环境。
(3)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培养高素质园林专业应用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随着园林学科内容的不断扩展与更新, 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向现代化与多样化改革。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加强直观性与时代性。环境保护虽有一定的历史, 但在高校公选课中依然是一个初现的课题, 特别是《环境保护》课程的内容理论性强, 需要形象化的教学手段。②案例教学。利用典型旅游景区设计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生态设计思维。通过对省内著名生态景区如衡阳珠晖区白鹭湖农业生态园、耒阳蔡伦竹海避暑山庄及衡南县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景区兴建的历史背景、生态旅游开发目的、设计理念、当地文化艺术等对景区建设影响的分析和引导, 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将人文精神融入生态工程项目设计中。生态工程项目设计不只局限于针对客户和某特定范围的人,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整个社会, 关注未来, 不断地创造新的变化来满足人的需要, 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③实践教学。虽然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 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化, 但学生对环境保护理论知识还是缺少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需要加强实践运用, 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设计中,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以达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化。根据教学内容, 分别组织学生到到各公园、街道绿地、居住区等地进行现场教学, 加强感性认识, 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教会学生观察问题, 并进行讨论, 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课程结束后再与其它的课程一起, 组织学生到南岳、江口鸟洲、蔡伦竹海等景区进行课程结业实习。通过实习, 学生开阔了眼界, 丰富了实践知识, 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样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 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作为教学过程的终点, 既起到检查教学的效果, 又起到对教学过程导向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 考核应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 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灵活多样, 既要有理论, 又要有实践, 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促进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 通过对《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改革, 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的被动性,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如环境保护理论知识在工程项目设计中指导作用的发挥, 学生的创新能力等仍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 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绿色”、“生态”、“环保”等新型环境理念深入人心, 从而加深了人们对园林绿化、环境景观的认识。因此, 如何培养更为实用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工科院校教学改革的课题。较为客观地分析了工科院校《环境保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为培养更为实用的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教学改革对策。
关键词:工科院校,《环境保护》课程,教学问题,改革对策
参考文献
[1]崔丽娜, 苏艳.《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10) .
[2]石晓枫, 张晓燕.在我国高校公选课中增加环境教育内容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 2001, (1) .
[3]徐颂.CAI课件在《环境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水污染防治”CAI课件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 (2) .
[4]朱义年, 李湘萍.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J].高教论坛, 2003, (5) .
[5]刘常青.《环境学概论》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J].福建地理, 2003, (2) .
环境保护法课程 篇2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公路交通及其对环境的污染
交通噪声主要是由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来的。如汽车、飞机、火车等都是交通噪声源。调查表明,机动车辆噪声占城市交通噪声的855。车辆噪声的传播与道路 的多少及交通量度大小有密切关系。在通路狭窄、两旁高层建筑物栉比的城市中,噪声来回反射,显得更加吵闹。同样的噪声源在街道上较空旷地上,听起来要大5-10分贝。在机动车辆中,载重汽车、公共汽车等重型车辆的噪声在89-92分贝,而轿车、吉普车等轻型车辆噪声约有82-85分贝,以上声级均为距车 7.5米处测量。汽车速度与噪声大小也有较大关系,车速越快,噪声越大,车速提高1倍,噪声增加6-10分贝。说明各类机动车噪声大小与行驶速度的关系。汽车噪声主要来自汽车排气噪声。若不加消声器,噪声可达100分贝以上。其次为引擎噪声和轮胎噪声,引擎噪声在汽车正常运转时,可达90分贝以上,而轮胎 噪声在车速为90公里/时以上时,可达95分贝左右。
因此,在排气系统中加上消声器,可使汽车排气噪声降低20-30分贝。在引擎方面,以汽油引擎代替柴 油引擎,可以降低引擎噪声6-8分贝。此外,接近城市中心的铁路客货运站,由于来往列车都要在市区内穿行,因而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客流量大时,其影响是不容忽视。地下铁路的噪声来源与火车相 似。因车辆在地道内行驶,噪声不易散失,对车厢内的人干扰较大。据英国实测,车厢内开窗时噪声高达102分贝。
道路交通噪声通常由车辆自身噪声和车辆运行噪声组成,其中车辆自身噪声包括发动机噪声、进排气噪声、发动机冷却风扇噪声和传动噪声。车辆运行噪声包括轮胎噪声及鸣笛噪声。以上占主要支配地位的噪声为发动机噪声、轮胎噪声、排气噪声和鸣笛噪声。道路交通噪声的源头具有流动性,是一种60~80dB的中等强度的随机非稳态噪声,并与道路车流量、车辆类型、行驶车速、道路状况等密切相关,具有如下特性:
(1)道路交通噪声具有不确定性。它与道路坡度、路面粗糙度、路段位置等有关。如道路坡度越大,发动机负荷越增加,噪声越高,越接近交叉口噪声越高。即使对于同一地点来说,在不同的时刻其噪声声级也是变化的。
(2)道路交通噪声的分布与道路网相一致。主要影响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及其建筑物。
(3)道路交通噪声与道路交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车流量与噪声的关系其总趋势是随车流量的增加,噪声增大。
(4)振动噪声 主要是指由胎面和胎侧振动引起的噪声。
轮胎/路面噪声的大小与轮胎花纹构造、路面构造深度特性及车速有关,且主要取决于车速,其强度随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中型汽车,当车速大于60km/h时,轮胎噪声就成为汽车所产生噪声的主要成分。小轿车发动机的静音设计均较好,所以其轮胎/路面噪声是主要噪声源。
近年来,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所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互支持、相互推动的作用。随着公路的通车里程、车流量和行驶车速的与日俱增,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交通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如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另外,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例如,交通噪声影响严重的房地产、工厂、商厦等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噪声还直接影响到公路周围的土地价值。有资料表明:交通噪声每升高1分贝,土地的价格就会下降0.08~1.26%,平均0.9%左右。反过来说,将交通噪声水平降低1分贝,则相当于沿线土地增值0.9%,对于土地批租来说,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值。
近年来,世界上众多国家为降低公路交通噪声采取了诸如应用降噪路面、种植降噪绿化林带、修筑声屏障等措施。
对于中小型汽车,随着行驶速度的提高,轮胎噪声在汽车产生噪声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修筑降噪路面对于控制交通噪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所谓降噪路面,也称多空隙沥青路面,又称为透水(或排水)沥青路面。它是在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空隙率通常在15~25%之间,有的甚至高达30%。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根据表面层厚度、使用时间、使用条件及养护状况的不同,与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此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3~8dB。
该方法的优点是:由于混合料孔隙率高,不但能降低噪声,还能提高排水性能,在雨天能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局限性是:耐久性差,集料、粘结料要求高,使用一段时间后,孔隙易被堵塞。
树木及绿化植物形成的绿带,能有效降低噪声。在公路两侧植树绿化,是防治交通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合适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可以达到吸纳声波,降低噪声的作用。同时绿化林带还可以起到吸收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吸附微尘的作用,能改善小气候,防止空气污染,截留公路排水、防眩和美化环境等作用。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当绿化林带宽度大于10m时,可降低交通噪声4~5dB。这是因为投射到植物叶片上的声能74%被反射到各个方向,26%被叶片的微震所消耗。噪声的降低与林带的宽度、高度、位置、配置方式以及植物种类都有密切关系。该方法的优点是:生态效益明显。局限性是:占地较多,早期降噪效果不显著。
采用构筑声屏障的方式来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降噪方式。声屏障降噪主要是通过声屏障材料对声波进行吸收、反射等一系列物理反应来降低噪音,据测试采用声屏障降噪效果可达10dB以上。声屏障按其结构外形可分为:直壁式、圆弧式;按降噪方式可分为:吸收型、反射型、吸收-反射复合型;按其材质可分为:轻质复合材料、圬工材料等等。由于声屏障的类型各异,所以在降噪效果、造价、景观方面各有特点。因此,在选用声屏障时,应根据受声点的敏感程度、当地的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来合理选择适用的声屏障类型。该方法的优点是节约土地,降噪效果比较明显。局限性是:长距离的声屏障使行车有压抑及单调的感觉,造价较高,如使用透明材料,又易发生眩目和反光现象,同时还要经常清洗。
与此同时合理设计、改造和使用车辆 :按低噪声标准进行车辆设计改造是有效的策略之一。如:采用高效率排气消音器,采用发动机隔声罩;采用自动变速器等适当措施进行控制等。当然,研制开发超低噪声的新型环保车辆,如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也是我们的目标。运用交通管制措施 :通过科学合理的交通管制来组织交通,使道路上的车辆快捷、顺畅的行驶,从而进一步降低交通噪声。如:进入城区禁止呜喇叭;某时段内禁止大型车辆进入城区和禁止驶入医院、学校、休憩性公园等噪声敏感地带:对于通往大、中型铁路货场、中心仓库,商业中心等的货运汽车,应按规定允许通行的路线行驶;调整和优化交通信号配时,使交通流顺畅通过交叉口;在机动车车流密度较高的路网上,采用路口信号灯的协调控制技术,使尽可能多的路口能够保证机动车平顺地通过,以减少减速——怠速——起动——加速或减速—— 加速发生的机率;另外,在车辆管理上,可以考虑在年检中增加定置噪声的检测。
环境保护法课程 篇3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最核心的环节是教学内容设计。因为教学内容设计中所贯彻的设计理念能够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1]。而内容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理论强、知识点全面、案例形象生动、内容专业,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能够以兴趣为开端,给学生更大发展空间,引领学生不断深入学习和探讨,扩大学生的视野,创新思维,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设计课程的价值性。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恢复机制和管理过程的学科。其主要内容分属于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是以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环境科学概论、土壤学和水土保持学为基础,服务于土地复垦学、土地整理学和地质环境整治。案例教学是《恢复生态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很好地把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进行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而结合本地经济发展需求的案例更能体现地方特色,实用性更强,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以广西桂林漓江流域、桂林资源县某采石场和桂林会仙湿地的生态重建为例来阐述案例的课程设计:
一漓江流域生态系统重建
河流生态恢复有河道近自然恢复、河流横向生态恢复、河流纵向生态恢复三方面。其中,主要修复的技术方法包括缓冲区恢复、植被恢复等技术。
经过调查和收集前人的研究资料,总结出漓江流域生态系统受损有两个方面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1)漓江季节性枯水严重。漓江属雨源性河流,径流为降雨所形成,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枯水期间漓江两岸山体裸露,失去山水景观、河道干涸使水生物环境恶化。(2)水土流失与石漠化。漓江中下游峰丛洼地区石漠化问题非常突出,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景观,而且使地表调蓄雨水的能力减弱,导致大面积水土流失,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生存。(3)洪涝灾害与岩溶干旱。漓江上游植被结构退化使大气降水迅速转变为地表径流,因漓江下游河道狭窄,地下管道连通性差,导致市区及其他低洼地带洪水排泄不畅,造成重大洪涝灾害。(4)岩溶塌陷。漓江中下游岩溶区的基岩塌陷和土洞较多,沟通导致水土流失。人为因素:一是漓江两岸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树木,人工林和次生林地表水与地下水,容易造成地表污染水、生活垃圾直接排入地下水系统,污染地下水,同时陆地比例增加,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以及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功能下降,地表水系不发育。二是漓江水质污染仍比较严重。由于水源枯竭,枯水期水量减少,再加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游轮排放的油类悬浮物,水体富营养。三是漓江河道内乱采乱挖沙现象严重。漓江河道乱采乱挖沙现导致河床毁坏,河水渗漏,严重破坏了漓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四是农业的发展,大量使用农药,残留的农药随着水流进入漓江,进而影响了漓江的水质。
尽管如此,原有的治理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在不断变化,恢复治理技术也要与时俱进,漓江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也得到了更新。以“生态规划、生态设计、生态施工、生态运行”的原则和具体内容,并指导“生态水库”的建设,能扩大对生态系统的正效应,减小人类活动和新建水库对漓江的胁迫,改革传统水库工程的设计模式,形成漓江大水系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水库的调度运行接近自然河流的水文周期。漓江污染水体修复的生物———生态技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染水体的修复。污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可以被微生物利用,污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则将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开展对漓江水生动植物本底调查,并针对漓江流域不同情况进行种养水生动植物,调整水中生物的结构,保护和恢复水生植被,从而恢复漓江生物多样性。积极开展漓江水质污染综合整治抓好沿江污染源治理和截污工作,以治理工业、生活、旅游污染源以及各支流为重点,加强污水管网配套,处理好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确保漓江环境水质不再恶化,能够让水体自然恢复。将漓江流域人迹罕至的大山全部划为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也可以将森林采取人工间伐,轮伐,人工造林的方式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强化漓江两岸生态建设漓江两岸绿化应以美化和保护环境为前提,将绿化、美化相结合,自然景观和点缀景观相结合,通过人工栽培树种,把两岸建成一个多功能的绿化体系[3]。
二工矿业弃地恢复重建
资源县某采石场项目区一带是中低山地貌,受季风环流影响较明显,雨量较为丰富。矿区周围植被主要以毛竹、杉树、灌木为主,掺杂少量松树。岩体为非含水层,以较小的裂隙水以渗流的形式排泄。矿山露天开采,都要进行挖掘,运输,还有生活等生产建设活动,会对矿区及其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建占地,破坏植被和影响环境:露天矿山采矿场、堆料场、废渣场、破碎场、生活区等设施占用土地,土地被挖损、压占。还对该区域植被和植物生长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露天矿山采掘施工过程中砍伐而导致的植物量减少,工程占地减少区域植被面积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施工活动、施工机械的碾压和人员往来等也将不同程度地损毁和影响施工场地及周围的植被。开采凿岩、出和运矿车辆运行时都会产生少量粉尘,影响周边的空气质量。水土流失:矿山施工损坏了原有地貌、土地结构和植被,使之丧失原有的水土保持能力,地表易被冲蚀,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景观变化:在矿山开发建设过程中,露天开采、砍伐植被、剥离堆土和矿渣占用土地,形成裸露边坡,易造成荒漠化,改变原有景观。噪声的影响:矿区的空压机、爆破、破碎机及运矿车辆运行时都会产生噪声,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也对作业工人有一定影响。
从专业角度来看,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是解决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主要指对采矿引起的土地功能退化、生态结构缺损、功能失调等问题,通过工程、生物及其他综合措施来恢复和提高生态系统的功能,逐步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endprint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矿产开采,而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不断消耗,矿区的环境也不断被破坏,为了减少损毁的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开采的矿区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去保护环境,减少土地水土流失,恢复地力。采矿场防护措施。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采矿场面积亦不断扩大,其工作边坡受到侵蚀会崩塌,直接影响到采矿,应在采矿场的上方营造防护林带等措施。生活区、堆料场、废渣场和排土场防护。根据土壤条件和地形特点,为减少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择适点建设矿区垃圾池,当垃圾达到一定数量后在矿区内择地进行卫生填埋。在堆料场、废渣场和排土场坡脚处建设浆砌石挡土墙,防止堆积的废渣滑塌和防止水土流失,对排土场坡面种植树苗和草,保证边坡的稳定性。采矿场用地复垦。在采矿场,覆土适当厚度整平地表,控制水土流失,并进行堆场整治,适当压实,新排弃废石应立即进行压实整治,形成边坡稳定的复垦场地。生活区、堆料场和废渣场用地复垦。建筑物和挡土墙进行拆除、翻耕、覆土,将被岩石及废渣压实的土地进行适当的松整,改善土壤结构,形成面积大、边坡稳定的复垦场地。排土场用地复垦。排土场最终坡度应与土地利用方式相适应,建设有控制水土流失措施,若开采时间长,可以在开采过程中填平待复垦的区域,减少排土场的压力。培育林地。选择适宜树种,特别是乡土树种和抗逆性能好的树种,按照一定间距进行种植,并推行灌木、草种同时播种,建立灌草多层立体生态模式,生物互利互补,提高植被质量。恢复植被措施。清理场地的垃圾、废渣后,翻耕和整平,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树种,选择阴雨天后或者土壤墒情较好的时间进行间距植苗,把复垦后的土地变为灌木林地。改良土壤措施。在运输、搬运以及场地使用过程中,土料中的矿物养分会流失,为确保复垦后土地地力得到很快恢复,复垦后的林地应合理安排堆肥。堆肥不仅可以快速促进枯落物的分解,加速土壤养分循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林木的生长条件,同时还能提高林地持水能力。监测与管护。对复垦区原地貌地表状况和复垦效果进行监测;针对复垦有林地植树及草地绿化过程分配一定管理人员进行巡视。
三会仙湿地恢复重建
被誉为“桂林之肾”的会仙湿地有三类为自然湿地,一类为人工湿地,最主要的湿地型有水田、湖泊、沼泽及鱼塘。会仙湿地的植物群落以挺水植物群落和沉水植物群落为主,多样性水平不高,群落的结构简单。现在,会仙湿地水葫芦受灾害最严重,湿地渠道有的已经被水葫芦完全蚕食。水葫芦不仅阻塞了河道,还影响了水质,阻碍了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使生物多样性下降,破坏了生态环境。
会仙湿地只有从源头上治理,才能更好保护好会仙湿地,采取的措施如下:(1)政府加强管理,制约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并实行退耕还湿工程。(2)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如:建设湿地公园)。(3)生物治理:在湿地区域内通过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土壤肥力恢复技术等技术来进行湿地土壤恢复,然后人工或者自然植被恢复,恢复湿地生态系统。(4)湿地的基底恢复:通过采取工程措施,控制湿地及上游水土流失、改造基底,维护基底的稳定性,稳定湿地面积,并对湿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5)污水处理技术、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改善湿地水环境质量。(6)引进草鱼的养殖,抑制水葫芦的生长。(7)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活用水和垃圾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8)政府积极鼓励和补助单位打捞,制作饲料养殖。(9)加强湿地研究,建立湿地监测体系。
参考文献
[1]于蓉,李元平.基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内容设计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48-50.
环境保护法课程 篇4
农业环境保护学课程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且抽象,导致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存在较大的难度,易感到枯燥难学。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描述,又要注重原理及相应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加强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对于更好地开展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学科前沿问题
教学内容应该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1]。对于授课教师而言,授课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应通过文献资料、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获得大量信息资源,结合教师科研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加工精练和补充提高。课程内容上体现先进性,充分反映出近几年来国内外环境科学领域的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如在讲到核辐射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给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近年来核辐射的研究成果以及结合当前日本核电泄露问题分析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和美国三哩岛核泄露原因及影响。讲到水污染时通过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源介绍我国近年来河流和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防治措施,如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等。以及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沙尘暴成因分析及治理等都可以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善于深入钻研的能力。此外,介绍一些有关环境保护学的期刊,如《农业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学报》和《环境保护》等,介绍有关农业环境的网站和精品课程网址,供学生进行学习查阅。
2 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环境科学专业开出的第一门专业课,除了能够让学生对环境科学专业有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环境科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外,还应侧重激发学生对环境科学专业课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为以后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具体做法是教师设计几个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探讨身边发生的环境污染现象,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台湾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等。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同时,培养了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做出归纳和总结。
3 板书与多媒体有机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式可导致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引入可使抽象理论变得直观、具体、形象,增强学生理解能力。但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教学,又会使教学效果不佳,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的有机结合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动画演示、视频材料和章节学习要点等教学资料。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手写速度慢,特别是画图往往需耗费较长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进度,降低了课堂容量,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容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例如,在讲授“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伤害”这一部分内容时,用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臭氧、氟化氢、氯气和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伤害症状,让学生更容易记住受害症状的区别。
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主要通过Flash动画演示程序实现,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和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如各种格栅除污机、振动及水力筛网、升流式膨胀中和滤池和滚筒式中和滤池的设备及工作原理,各种沉砂、沉淀设备及工艺流程的工作原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厌氧接触法工艺流程等。动画演示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将许多环境污染现象的真实、生动的画面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了解现实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触目惊心的感受,更真切地体会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授课中,经常插播一些视频短片,如在绪论中讲到近年来国内污染事件时给学生播放《日本的四大污染事件》。再如,讲到温室效应时给学生播放《温室效应》,讲到酸雨时给学生播放一段《酸雨的危害》,讲到臭氧层时给学生播放《臭氧层的破坏》。视频短片直观形象,有利于理解和记忆,既增加信息量又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 布置课程论文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应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为目的[3]。课程小论文写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应变能力、表答能力和自学能力等,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将小论文成绩纳入期末考试成绩中,占总成绩的30%。小论文的选题范围比较宽,可以选择老师给定的题目也可以围绕上课所讲内容自拟题目或者以在生活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作为题目。例如,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你的家乡存在哪些环境问题,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有哪些等。论文字数在2 000字左右。课程结束前的2~3学时安排每个学生到前面演讲自己的论文内容,老师和同学可以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提问,进而展开讨论。通过提问和回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有所深化。对于一些不清楚的问题,教师可在课堂上加以讲解。
5 组织开展课外环保宣传活动
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全班同学可组成环境保护宣传小组向全校师生及周围人群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比如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袋、饭盒、木筷;少用或不用含氟制冷设备;使用无磷洗衣粉;选用再生纸张;废旧电池要放到回收箱内,不要随地丢弃等宣传内容。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期间针对每年的环境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在假期或双休日让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自己家乡或去过的地方的空气或饮用水污染情况,当地居民是否患有与之有关的疾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等。再如针对比较热门的话题如“限塑令”,开展相应的宣传、调查活动。
通过组织开展课外环保宣传活动,一方面能使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环境意识以及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另一方面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教与学更加融洽,实现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效果良好。再有通过环保宣传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环境法规,技术手段,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为环境科学其它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此外,还采用双语教学,对板书及多媒体课件中的专业名词,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在教学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英文资料的阅读和翻译能力,为今后从事专业研究过程中查阅和阅读英文资料打下基础。
6 问卷调查
为了解《农业环境保护学》教学方法改革效果情况,组织了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1份,问卷回收率100%。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学生们都能够积极参与这次调查,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见表1)。
7 结论
根据《农业环境保护学》的课程特点,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课堂讨论和论文等多种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开展课外环保宣传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教学水平。通过对《农业环境保护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的被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仍在不断地思考中,如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方法,小组学习法等,今后将继续在教学上进行创新改革,以适应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性坤.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6):110-111.
[2]王强.多媒体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87-190.
环境保护法课程 篇5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化工和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高等学校开展“三绿”教育是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开设本门课程使高等学校学生认识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保护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高校学生提高环境意识,并作为一颗绿色的种子,播撒在祖国大地,成为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骨干力量。
二总体教学基本要求
1、对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有较系统的了解,对环境问题、环境意识、生态平衡与生态环境保护有较深入的理解。
2、人类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走和自然相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其中起根本作用的也是最迫切的是全人类的觉醒和一致行动。从而进一步认识在高等学校开设这门课的作用和意义。
3、把握好生态环境基本知识:大气生态环境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与健康、清洁生产、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法与环境执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八大制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环境安全等的相关内容,灵活多样,因材施教,组织好教学。
三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国内外名牌大学都很重视环境教育,分别开设《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学导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人类发展与生存环境》等。
2、历年“4·22”世界地球日,就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马里兰州大学等上百所大学联合发起,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而掀起全美声势浩大的活动,最后得到全世界的响应,并将每年的“4·22”定为世界地球日,可见环境教育课的重大意义。
3、加拿大、荷兰等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都开展得很好,这些国家的政府和高校与中国教育部或国家环保总局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召开多次国际环境教育会议。其中荷兰Van Hall In Stitute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中国许多高校建立国际环境教育合作基金,帮助中国高校开展环境教育,推动中国环境保护事业。
4、中国清华大学通过多年开设环境教育课,开展“三绿教育”活动,倡议“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在全国得到响应。
从以上事例看出在高校开设《生态环境保护》这类课程在推动环境保护事业上所起的作用。
四课程建设规划
1、总体目标
按精品课的标准和评估体系要求,三年内争取达到省级精品课水平。
2、教学条件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网络教学
(1)将现有CAI课件作进一步改造之后实现与网络链接
(2)创造条件建立学习网站,加快“ISI”工程建设
(3)充分利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现有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为承接省重点科技项目获取更高层次的成果,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力。
(4)CAI课件或“ISI”工程学习网站网上交流上档次、上水平,在高校开展环境教育方面独树一帜。
3、课程特色建设方向
(1)教学与科普相结合的创意、专业与媒体相结合的形式、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 内容是本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主课题。
(2)将“三绿教育”贯穿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即用绿色教育思想培育人,用绿色科技陶冶人,用绿色校园感化人。
(3)把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环境意识的提高,作为本门课程教学教育的归宿
4、预期成果
(1)制作“ISI”工程学习网站一部
(2)完成CAI课件改造制作一部
(3)课程组撰写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论文5~8篇
(4)课程组撰写有质量的科技论文5~10篇
(5)完成科技鉴定或专利2~3项
(6)现用教材再版,再次列入教育部全国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5、全面制定把本门课建设成精品课的实施计划
新《环境保护法》亮点解读 篇6
1.建立公共检测预警机制
第四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制订预警方案;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近年来,我国多次出现了影响区域广、持续时间长的雾霾天气,公众对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治理的关注度和呼声越来越高。建立公共检测预警机制,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可以有效降低雾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对公众健康的危害,赋予公众更多的知情权。
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新《环境保护法》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为了这条保护红线得到严格遵守,保障保护区内民众的切身利益,新《环境保护法》还确立了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
3.明确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确认了公益诉讼制度,对环境公益诉讼也有所涉及。新《环境保护法》对环境公益诉讼进行了具体化的规定,扩大了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对负有环境污染责任的当事人具有一定的威慑力。
4.设计了按日计罚制度
多年来,由于违法成本低,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处罚过轻,法律的权威一直很难得到弘扬。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前款规定的罚款处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这意味着今后涉嫌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违法成本将显著加大。第五十四条第三款还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5.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环境日
第十二条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环境日。”此举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选择低碳生活。为了让公众充分认识到设立环境日的意义,第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只有政府、学校、新闻媒体等相互配合、多轮驱动,保护环境才能成为公众的共识。
环境保护法课程 篇7
然而在以往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课程内容多, 涉及范围广, 讲的较快, 学生跟不上进度, 而且有些内容抽象复杂, 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再加上教学方式呆板, 教学内容陈旧, 难以满足新的培养模式的需要, 故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有必要认真探讨对《环境保护概论》的各个环节的教学改革。
1. 目前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不重视
众所周知,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因此环境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式有所好转,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设计、咨询、监测方面的工作, 但是这些工作都与该课程联系较少, 再加上学生重操作, 轻概论的思想在作祟, 环境专业的学生上课会玩手机或缺课, 而非环境专业的学生认为这门课不是自己的专业课, 故也不重视。这样的学习态度大大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1.2 教材相对滞后, 不能与时俱进
教材内容比较陈旧, 不能完全满足课程目标的需求。现实中环境保护思想和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而课本知识却不能与时俱进, 做不到同步升级, 正在慢慢脱离现实环保的要求。课本的内容没有在现有成熟的环境保护及治理技术的基础之上, 将重点放在那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四新应用技术上[2]。学生接触不到目前环保上的一些知识先进的前沿知识, 学习的兴趣也就不高。而且有些教材存在编排思路不清, 内容前后重复, 全是理论案例过少的缺陷, 也会导致读者阅读兴趣下降。
1.3 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环境保护概论的教学方法虽从以前的板书发展到多媒体教学, 但多数课堂还是以老师教为主, 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很小。学生或是听不懂或是听不清, 这样一堂课下来, 往往听得云里雾里, 感受不是很真实、很深, 兴趣不高, 没有耐心的同学更是干脆放弃, 特别是一些非环境专业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会使有些学生对课程产生厌烦的情绪, 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3]。
1.4 实践教学环节较少, 理论与实践脱节
俗话说, 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由于这门课的课程标准更注重于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培养, 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少[4], 所以目前环境保护概论的实践教学环节只有少数的几节实验课。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少, 感性认识较差。大一的学生刚刚从高中毕业, 对事物的认识以感性认识为主, 过少的实践既影响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也忽视了对学生的一般技能训练[1]。
1.5 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闭卷考试仍然是目前最主要、有时甚至是唯一的考核方式。到了考试有些同学全凭死记硬背过关, 造成了学生“考前背, 考后忘”的现象, 达不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而且单一的考核形式也不能真实地反映每个学生的平时的学习状态, 不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4]。
2. 教改的思考
根据以上对环保概论课程现状的分析, 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2.1 教学模式的改革
2.1.1 创新教学方法
多年来, 该课程课堂上使用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老师只管自己讲, 和学生眼神、言语交流较少。由于教学方式单调, 课堂气氛不活跃, 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我们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 合理的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的对教案作适当调整。另外, 课堂教学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实现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互动。比如该课程经常会放视频或展示图片, 此时老师都要做相应的讲解,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内容上来。另外, 枯燥的理论知识会使学生上课瞌睡或提不起兴趣, 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开小差, 可以制定一些规则、适时的提问或增加一些趣味性。如找学生表演节目来增强课堂活跃度。讲的知识枯燥时, 可以多讲一些现实中的例子,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块知识讲完, 让学生分享下他们对现实环境的所见所闻所感。
2.1.2 教材应结合环境专业最新, 最前沿的知识, 激发学生热情
在与日新月异的社会知识更新速度相比, 教材的更新相对较慢。所以, 教师在上课时, 在提供基础理论的同时, 尽量向学生传授一些环境方面新的, 前沿性的知识, 以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
2.1.3 采用案例教学, 紧密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是通过事先准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 让学生置身于案例场景中, 最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 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学习的一种方法。在案例教学中, 学员拿到案例后, 先要进行消化, 然后阅读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 这个过程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例如, 可以看春季北京经常出现沙尘暴的新闻图片, 请同学分析扬沙或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 并根据生态平衡原因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从而引起这节课的主题。这种环环相扣的教学方式, 既让理论联系了实际, 又增加了学生的听课主动性。
2.2 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课堂上的知识都是由老师灌输给学生的,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教学大纲虽然对该课程实践环节要求较少, 但本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增强课程实用性的原则, 我们应该加强实践环节教育。
2.2.1 加强实验、实习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 增加一定的实验、外出参观实习环节是十分必要的。一来, 实践的增多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课堂知识的感性认识, 充分体现课程的趣味性和现实性, 在应用巩固知识并融入社会实践中, 二来, 通过实践, 学生环境素质得到提高, 能从更新和更宽的角度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 环保意识得以增强[1]。比如在讲到水体污染与保护时, 除了理论学习外,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 现场讲解污水处理工艺, 流程及注意事项。通过参观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很快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增强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巩固了基础知识。
2.2.2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宣传
利用环保纪念日组织学生在学校或社会上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比如我国电子垃圾问题日益突出, 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开展响应的宣传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学生自己筹备-组织-实施, 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收集相关材料及宣传环保知识的过程, 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了, 环保意识以及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有所加强;另外, 此活动也给学生一个了解相关社会环境、法律法规、百姓生活的机会。
2.2.3 组织学生服务社会
学习知识就是为了更好的回报社会。我们可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一些服务社会的活动。比如, 现在室内环境监测比较火爆, 教研室可以开展室内监测服务社会活动。在教师搞监测时, 可以带上几个学生。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学习, 提高环保生产力。
2.3 教材建设
针对现有教材的优缺点以及参考其他优秀的课程资料, 逐步实现对现有教材做如下改革:
2.3.1 制定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标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现有的教学大纲已经不能完整的体现本课程的变化。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 课程实施等方面比教学大纲阐述的更详细、明确, 课程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 更关注的是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 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2.3.2 开发立体化教学包
教学包中应包括学习指导、电子教案、PPT制作样板及素材、教师参考书、课程网络资源、案例库、flash动画等的教学素材资料库及涵盖3000道试题的电子试题库系统等, 以方便学生的自学以及教师教学, 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推动高职教育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改革, 以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的需要[5]。
2.4 考核方式的改革
高职高专教育的考核应坚持知识、理解、技能并重, 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 通过考试促进学生学习,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课程应摒弃以前那种只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的考核方式, 考试的总成绩应由平时表现、实验成绩、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表现占20%, 是根据到课情况、课堂表现 (回答问题) 、作业情况算出来的。实验成绩占30%, 考试成绩占50%。同时应注重反馈机制。通过考试, 学生可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通过分析试卷也会发现学生在知识、能力、实践等方面的缺陷并及时给予纠正, 从而发挥考试的预测及诊断功能。在考试成绩分析交流中, 教师和学生都会从中受益[6]。
参考文献
[1]董怡华, 冯治宇.“环境保护概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3 (5) :42-45
[2]吕光东, 何竹.浅论《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09 (35) :16-17
[3]孙建民.浅析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改革[J].江西建材.2014 (4) :295-296
[4]蒋红妍, 李慧民.“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4 (1) :20-23
[5]宋学丽.基于学生现状的提高高职物理教学效率的研究[J].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13 (1) :19-23
环境保护法课程 篇8
但高分子材料同时也可用于环境保护,比如:在水处理方面可以制造水处理设施、离子交换树脂及离子膜等,在废气处理方面可以制成抗菌网等净化材料,在噪声控制方面可以制成消音材料。
所以,高分子材料对于环境保护起到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正确利用这种材料就显得至观重要。高分子专业的教师尤其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对于如何做好《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工作,本专业系提出了如下改革措施。
一、精选组织教材内容
本课程所选教材是刘天齐主编的《环境保护》,课程内容全面丰富,主要分为环保基础知识、各类环境污染的危害与防治、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环境标准及环境保护法等内容。针对本专业特点,专业系挑选了前三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讲授,着重介绍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水、大气、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等各类污染的产生机理、治理方法、国内外最新治污技术和设备等内容。另外还对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保法规等内容进行简单介绍,通过合理分配教学时数,使学生学起来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这样就能利用有限的教学时数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并学以致用,适应工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还特别补充了一些从网络、报纸和杂志上能反映当时环境现状的文字和影像资料进行直观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特别注重教学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如在讲固体废弃物污染一章时,介绍什么是高分子废弃物引起的“白色污染”,让大家寻找日常生活中的“白色垃圾”,询问这些污染物产生污染的原因、途径及危害,让学生思考治理途径。此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因为与其所学专业有关,所以会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大家提出各自的见解,发言踊跃。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治理方法进行比较,指出其优缺点,筛选综合治理的最佳途径,这样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这样的启发讨论,使学生温故知新、学以致用,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还组织学生进行专项讨论。如现在的家庭装修热中,要注意哪些室内环境污染?其中有哪些又是因高分子材料引起的污染,如何避免呢?这些问题的讨论都使学生受益匪浅。课堂讨论气氛热烈,教与学更加融洽,教学效果良好。
三、在其它教学过程中穿插环保知识
目前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既要强化素质教育,又要拓宽知识面,这样可以考虑将环保教学的一些内容融入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之中,高分子专业系的另外一些专业课,比如《高分子合成工艺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塑料成型模具》等,在教学过程中就可对生产或加工过程中的一些污染产生机理、治理方法等作适当介绍,对常用及最新的环保设备也可作部分介绍。
例如,教师在讲授《高分子合成工艺学》时,除了讲解各类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工艺过程及工艺设备等内容外,还应该向学生介绍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两面性,即有可能在合成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对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负面影响,穿插介绍各工艺的循环利用及废物处理的过程,并加入废旧高分子材料资源利用等内容,这些应用实例不仅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灌输了环保知识。这样既使各学科相互渗透,增加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又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阶段将环保现场教学穿插其中,这样既节约了经费和时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加深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教学趣味性。
在实验教学上,可以考虑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引进应用新实验技术,更新实验内容,选用对环境友好的化学试剂和反应,实验微型化、系列化研究等手段,推进高分子专业的实验向“绿色化”方向进行改革。从点滴入手,不断研究、发现和探索绿色反应及条件,加强绿色化学教育和环保意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切断污染源。这样,学生不仅会对实验课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会切身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意义。
四、改进考试方法,巩固教学效果
在考试方法上,常规的闭卷考试模式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背诵一些基础概念,但考试过后可能会遗忘掉很多内容,教学效果并不能体现出来。我们采取开卷形式,内容灵活多样,包括用大作业检查课堂教学内容掌握情况;作社会调查,提出环保治理方案或无污染生产方案;设计出新型环保设备,等等,既能考查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他们对文化课的学习,又能使他们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综合运用所学各科知识,提出创造性见解,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体会
通过对《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改革可知,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必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教学内容应该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使其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手段和教学观念要不断更新,教与学要协调一致,相互促进,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不断提高。随着近年来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培养也越发显示出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广大高校教师应该把握一切传授知识的机会,将环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摘要:在对高分子专业学生讲授环境保护课程的过程中, 作者积极探索教改方法, 通过精选组织教材内容拓宽知识面,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利用直观教学、现场教学、课堂讨论等方式, 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相关课程的讲授、实习及实验等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环保知识, 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高分子专业,《环境保护》课程,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天齐, 黄小林, 邢连壁等.环境保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林肇信, 刘天齐, 刘逸农.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环境保护法课程 篇9
2014年4月24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保法》修订草案, 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本次修订,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 着重解决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 贯穿了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完善了环境保护基本制度, 强化了政府和企业的环保责任, 明确了公民的环保义务, 加强了农村污染防治工作, 加大了对企业违法排污的处罚力度, 规定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回应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切, 为公众有序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法治渠道。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突出强调了各主体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 体现了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环境保护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需要全社会上下共同重视并践行, 新环保法从四个方面突出了这个特点, 一是强化了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总责, 并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委委员会的监督;将环境保护目标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加大其在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二是强化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保责任,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是环境主要的污染者, 是环境保护法重点规范的对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三是强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责任, 环境保护除了污染防治, 还有生态和资源保护, 涉及的领域比较广, 新环保法明确了环境保护监管部门统一行使监督管理, 其他负有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有利于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环境监管格局。四是对公民的环保义务做出要求,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每个人既是环境的享受者, 同时也是环境的加害者。
1.2 体现了全民参与的环保理念
新《环境保护法》把“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作为一章内容写入新法, 充分体现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及监督的重要性。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公民获取环境信息、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环境保护三项具体的环境权利, 强化了公众参与机制, 设置了公益诉讼制度, 满足了公众的环境诉求, 将有利于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有利于弥补行政执法力量有限, 监管缺位等问题, 尽早发现环境污染行为, 促进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
1.3 加大违法排污的责任, 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环境保护领域“守法成本高, 违法成本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解决此问题, 新环保法对环境违法企业增加了一些新的处罚手段, 一是规定扣押、查封强制措施, 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二是规定了按日计罚制度,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 受到罚款处罚, 被责令改正, 拒不改正的, 依法做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 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三是责令停业、关闭, 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情节严重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予以责令停业关闭;四是规定了行政拘留, 对违反法律规定, 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被责令停止排污, 拒不执行的, 或者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 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尚不构成犯罪的, 可以依法予以行政拘留。
2 新常态下广西环境保护面临的新情况
当前我区经济发展由高速转为中高速, 更加注重提质增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紧密相关、相互作用的, 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 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形态;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 就有什么样的污染结构。当前, 广西环境保护面临以下新情况:
2.1 经济与环保矛盾依然突出
广西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的重点发展区域在沿海沿江, 北部湾的产业布局90%以上是“两高一资”项目, 西江经济带流域原有的落后产能短期内不可能全部完成转型升级, 同时西江经济带新的布局马上开始, 对资源的压力和环境容量需求不会降低。有的地方、区域环境承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线。
2.2 污染物排放呈加剧态势
广西尚在工业化中期, 因此仍是“二三一”产业结构, 工业化积累性污染尚未消化, 城镇化发展的新增性污染呈井喷趋势, 特别是2012年以来, 广西“两高一剩”项目投资额占千亿元产业项目投资总额的比例, 连续3年突破70%, 2014年上半年高达74.8%, 这些项目将陆续投产, 污染物排放将呈加剧态势。
2.3 污染物结构呈现复杂化
从污染物性质来看, 二氧化硫、COD、等低端污染问题尚未彻底控制,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高端已经倒逼我们, 多种污染叠加形成污染结构复杂化。治理进度赶不上恶化速度, 重蹈“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覆辙。
2.4 环境风险进入高发期
2014年PM10浓度比上年上升, 灰霾的出现率越来越高;北部湾近岸海域水质异常频率明显增加, 发生赤潮的风险在加大;企业偷排污染屡禁不止, 非法小企业隐蔽生产转移污染排放;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环境透支、环境污染严重的趋向性明显。
2.5 环境管理综合要素薄弱
广西环保基层能力建设虽有进展, 但基层人员不足、业务骨干缺乏、装备技术落后、乡镇空白点多以及不能管、不会管、不敢管、管不了的问题突出。环保工作不仅对工业点源、农业面源、交通移动源等全部污染源排放的所有污染物进行监管, 还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等所有纳污介质, 进行统一监管, 相关环境要素管理部门还没有形成综合协调管理体系。
2.6 群众对良好环境的期待迫切
老百姓对良好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和民生福祉的理念不断强化, 对环境质量改善以及影响损害健康的的环境诉求越来越强烈, 环境污染投诉和邻避事件的发展率不断上升, 环境质量的负重滑坡与群众对环境质量新期待之间的矛盾, 已然成为新常态之一。
3 实施对策
3.1 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维护法律的尊严
目前我国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十分淡薄, 在追求经济利益时忽视环境保护, 超标排放、恶意偷排、未批先建、伪造和篡改监测数据、不公开或如实公开排污信息成为常态。“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 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 新《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 如果不实施它将成为一纸空文。
3.2 探索垂直管理等制度, 防止地方政府及官员干预环境执法
中国的行政执法面临着很多干扰, 尤其是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干预成为环境执法中面临的最大障碍。在新常态下, 虽然各地投资冲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有所收殓, 但各地为了能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都把地方经济的增长速度定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因此投资推动型发展依然是后发展地区的主要发展动力, 承诺性招商引资依然盛行, 县乡为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时, 不择手段地引进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或企业, 对当地的环境安全构成极大的隐患;新常态下, 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下滑, 为了节省企业的运行成本, 不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的恶意偷排时有发生, 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地方经济发展速度, 对违法企业要么视而不见, 要么是通过各种渠道阻碍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 环境保护部门面临强大的压力经常是无奈的退缩, 致使环境违法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也更加助长了其违法行为的发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方环保部门太过分散的管理权和太弱的职能, 而不是由地方环保部门缺位的管理造成的, 因此他们也不得不去执行地方领导的意志, 为了解决此问题, 一是实施省级以下环境保护部门的垂直管理, 在此管理框架下, 各地环境保护部门的负责人不由所在地政府任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执法干扰问题;二是建立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防止环境执法干预的“防火墙”和“隔离带”, 为其干预活动划出“红线”, 参照防止领导干预司法活动的做法, 对任何领导干部干预环境执法活动, 插手具体案件的处理的情况, 相关办案人员要全面、如实记录, 做到全程留痕, 并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 对造成后果或恶劣影响的, 或者对环境执法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给予纪律处分,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3 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提高环境执法水平
环境执法要靠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人员执行, 否则也是一句空话, 但现实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环境监管机构不健全问题, 如乡镇普遍存在没有配备环保监管人员, 工业企业集中的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没有相应的环境保护监管, 很容易造成监管上的盲区, 很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事件的企业大多数集中在人烟稀少、监管难度大的农村偏远地区;二是环境执法人员尤其是基层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使其难以胜任运用法律武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需要, 很多法律知识欠缺, 对企业的工艺流程不了解, 不会调查取证, 不会使用法律, 也存在野蛮执法等不文明行为;三是环境监管执法的装备和手段落后, 基层环境保护部门好多没有配备相应的执法车辆, 执法依然使用传统手段, 而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运用在环境执法上普遍薄弱, 影响了执法效率的提高。
4 结语
环境是公共产品, 良好的环境是稀缺产品, 提供良好的环境既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新修订《环境保护法》除了规定企业的环境主体责任外, 更强化了政府的职责, 因此作为各级及环境保护监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倒逼企业的环境主体责任意识的树立, 保障公民的合法环境权益。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以下简称《环保法》) 于2014年4月24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 2005年1月1日起施行。新《环保法》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环保法制建设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意义重大而深远。全面实施新《环保法》, 将进一步提高地区环保执法水平。
关键词:环保法实施,执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曦.论新《环保法》的功能和特点[J].中国环境法治, 2014 (1) :1-8.
[2]易理旺.新环保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广东科技, 2014 (20) :202-203.
环境保护法课程 篇10
第十二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案, 并决定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与之前的环境保护法相比, 新环保的内容上做了哪些改变呢?
(一) 立法理念提升
当前环境保护法引入了生态文明理念,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度及责任和机制, 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新的环境保护法中将污染责任和生态损害责任代替了以往用污染者金钱购买责任的方式,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重大环境污染, 轻生态保护的原则, 并且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发展从传统的先污染再治理或者边污染边治理的方式转成了提前防御模式, 新的环境保护法中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都有明显的提升, 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 环境意识得到重视
环境保护意识非常重要, 想要让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发展, 首先就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新环境保护法第九条内容中指出: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新闻媒体均应当发挥自己的作用, 推动环境保护意识的发展。而且还正式规定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为我国法定环境日。这些内容的制定均可以看出我国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和教育, 并对社会公众环保意识进行培育。这些与旧的环境保护法来说有了很大的改观。通过教育与科技手段的投入, 相信我国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通过意识的转变, 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三) 监管模式转型
旧的环境保护法主要是对点源的污染监管模式, 那时候国家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 更多的精力与时间都花在经济建设中, 导致对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的忽视,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成熟稳定, 当前的环境就出现了很多问题, 工业性与社会性的排放等, 环境污染方面问题相当严重。而新的环境保护法中, 监管模式的重心就由点源控制模式转变成了联动的、协同互助模式, 并进行了相应的责任分配。新环境保护法对会影响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或者地区开发规划等都进行了环境评估, 由旧的单一的评估对象发展成跨区域跨地区的联防联控的环境保护工作。以往仅仅重视对工业的防治, 而现在对工业对农业等各领域都进行了多方面的防治工作, 都表明新的环境保护法监管模式的转变。
(四) 环境执法由软到硬
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加剧, 这主要体现在以前的环境保护法的执法软弱原因。执法上的无力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环境监管部门在进行监管过程中, 发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时, 没有相关强硬手段可以实施, 执法过程中无权行使权力。另一方面, 能强硬实施的相关部门, 由于不重视或者执法不严导致最后执法不到位, 或者不行使执法权力。
新的环境保护法中就对这方面进行了优化和修改, 授予了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相关的环境保护监督部门等一定的执法权力, 比如对违法排污设备的查封、扣押,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环境保护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无法可依, 无权可使的问题。也规定了相关部门可共同监管, 对违法的企业可行使多方面的限制和处罚等执法手段, 比如对供水电、信用等多方面的限制。同时对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执法行为也进行了监督, 对这些部门不依法行使权力或者有强权不尽责、消极履职都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这样一来, 环境保护相关部门有法可依有权可使, 同时对环境保护相关部门进行监督, 让其规范严格执法, 促进他们积极处理环境问题, 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五) 公众权利得到确认
新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内容, 这也体现了环境保护在实施过程中体现民主化, 体现对社会公众力量的重视。新环境保护法的第53条、54条与55条都提出了相关规定。规定了针对企业与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的详细范围、污染防治信息、生态的破坏、保护与修复等信息。而在新环境保护法第58条规定中, 体现了环境公益诉讼相关内容, 内容规定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且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无违法记录的社会组织, 可向人民法院提起关于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从这项规定中可看出, 新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监督工作的重视度, 也充分体现了新环境保护法对公众力量的重视, 通过公众力量来监督和发现新环境违法行为。这样很大程度上也避免了由于执法部门的人力等不足原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的进一步加剧。通过给予公众一定的权利, 通过公众的群体力量, 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六) 法律责任得到强化
新的环境保护法的主要责任主体有三类,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环境中介机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新的环境保护法提高了处罚标准, 对于一些违法行为的企业处罚金大幅度提升, 让处罚与违法行为与实际相符合, 而对于处罚金也从次数转为了按日处罚的形式, 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处罚结果, 如果违法单位一天不进行整改, 就要按日进行提交处罚金。同时新的环境保护法中体现了对于环境损害侵权责任的赔偿问题和环境赔偿的诉讼时效的内容, 在新环境保护法第64条规定承担环境损害侵权责任的范围不再局限与环境污染, 而第66条规定将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这直接体现了违法单位对环境污染要承担责任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旧的环境保护法中, 对于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仅用一定金钱的处罚, 这对于某些“财大气粗”的单位来说, 并没有对他们造成太大的损失, 甚至他们宁愿给予一定金额来换取眼前利益, 不顾后果。而新的环境保护法进行了调整与优化, 对于那些违法单位, 规定对其可行使行政拘留的强硬手段与措施, 比如建设项目的停建、停止排污、财产处罚、人身处罚等方式。另外新的环境保护法第65条确立了环境连带责任, 改变以往环境社会运营机构不承担违法责任的现象, 同时新的环境保护法对行政执法责任人也规定了引咎辞职机制, 让环境保护执法人员严格认真执法。由此可见, 新环境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得到了强化, 用法律手段来制约违法单位与个人, 用法律手段来督促环境保护工作行政执行机构, 从而到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二、环境保护法的发展与影响
(一) 从经济发展源头上控制, 让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纳入
新环境保护法的第四条只针对环境保护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采取有利的措施来有效的保护环境, 但是却没有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由于各部门利益的冲突导致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无法实施,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长期发展的工作, 这与很多地方要在短期内出成绩, 要快速出成绩相冲突, 导致这项工作不能很好实施, 如果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则有利于长期利益与全局利益。
(二) 实施从经济发展的源头到末端的全程控制
新环境保护法中有项目影响环境做一些处罚措施, 从源头上来控制由于发展需要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但是要实现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 就要从经济发展的源头到末端全程控制, 从比如享受出口退税的双高产品, 仍在加工贸易, 这种双高产品存在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 对实施环境保护工作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 把控制环境质量当做控制目标
由于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 我国为了追求经济上的发展与突破, 忽略了环境问题, 而对我国来说, 一直以来就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存在, 为了经济增长, 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与措施缺少, 而新环境保护法中第16条提出: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控制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条规定直接将环境质量作为控制目标, 结合我国现有情况, 做出的调整。要建立真正统筹与发展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 就要从控制环境质量抓起, 减少和控制某些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业绩而牺牲生态环境的现象。但是控制环境质量要有一定度, 要确保政府在保护环境过程中规范、公正的执法, 减少因政府公关或贿赂带来的执法不严或者放任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行为。
(四) 环境制度与相关公共制度衔接
相关公共制度是指国家的其他政策, 比如经济、社会、政治政策等, 环境保护法要落地执行就要和这些相关的公共制度衔接, 避免造成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缺位, 避免加剧矛盾。比如在地区发展建设项目中, 如果地区经济与发展战略与环境保护规划、环境污染治理规划等不进行衔接, 最终导致要么地区发展建设项目暂停, 要么导致环境牺牲, 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制度是约束, 但是更多的是发展, 环境保护要想长远的发展, 就要与相关公共制度衔接, 让环境保护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进行。
(五) 逐步提高健康水平是环境保护的根本目标
以前我国民众追求的是温饱问题,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也在提高, 温饱问题已经解决, 民众的需求已经转向环境质量和健康水平问题。民众的需求得到实现, 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品质, 提高幸福指数, 这也是环境保护的根本目标, 实现最终生态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法律实效
保护法是我国历史上最全面、最严格的环境基础法, 做出了很多举措, 比如增加了对企业监管的信用评价制度, 增加了越级举报、引咎辞职制度, 增加了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制度与公益诉讼制度, 增加了按日计罚、行政拘留等执法手段等等。但是实际上, 环境保护法的法律实效如何呢?有人质疑有人欣喜, 对于环境保护法法律实施效果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一) 环境保护工作部门能力不足
我国环保部门机构主要是中央与升级的力量比较强大, 也有专业的环境行政人才, 专业性较强, 但是在往下的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中力量却相对比较薄弱, 甚至许多地方乡镇根本没有执法力量, 人力、物力缺乏, 甚至不能保障日常的环境保护工作, 这种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结构直接体现了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的能力不足问题。要想环境保护真正落实到地方中, 就不能只有制度没有落实行为。而民众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与环保专业色彩的提升, 对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有了相应的要求, 但是, 在实际执法工作中, 很多基层的执法工作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素质能力, 不具备相关的知识, 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实际执法工作中出现的执法不到位, 或者越位甚至缺位的现象。由此可见, 对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的素质能力的要求要加强, 要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并且不断加强基层环境保护部门的制度建设, 甚至可以细化到个人,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环境保护执法部门, 让环境保护法起到真正的效果, 对环境保护起到真正的作用。
(二) 地方主义阻扰, 强制实施效果差
护法中, 对于执法的严格性和对执法监督的手段都做了进一步的加强, 这些强硬的执法手段就保证了执法的严谨和严格及公正。比如规定了查封权、扣押权、行政拘留, 对执法部门的环境考评体系、引咎辞职制度等都让环境保护管理能有效实施。但是环境保护执行工作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 导致环境保护实施效果差。由于环境保护的执法行为会影响到一些地方政府、领导的业绩和前途, 要实现环境发展, 短期内可能会导致经济影响, 收入下降, 从而影响他们的业绩, 这就是地方主义不愿意强制执法的一个原因, 另外, 环境保护执法要落实到地方中, 势必由地方政府进行人事任命等, 环境保护执法就会被地方政府受压。
要想让环境保护工作真正落实到地方中, 就要对地方政府进行环境质量考核, 让地方政府承担一定的环境保护责任, 一旦出现问题就要进行相应的环境保护相关处罚, 让环境保护政策得到地方支持, 才能保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有效开展。
四、结语
近几年来, 环境保护的话题一直不断涌现, 社会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面对快速的市场经济发展, 只有合理、公平的环保法, 才能让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云, 曹凤中.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的突破与展望[J].中国环境管理, 2014 (03) .
[2]万劲波, 陈赛.<环境保护法>修订的理性设计和现实选择[J].绿叶, 2011 (08) .
新《环境保护法》的新亮点 篇11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内容上确实有许多突破和创新,亮点纷呈。首先,在理念创新层面,它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列入立法目的,将保护环境确立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将“保护优先”列为环保工作要坚持的第一基本原则。同时明确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过去是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一个顺序的改变意味着理念、观念的重大调整和提升。同时,新的《环境保护法》处处体现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参与、人人行动的重要思想。
在完善制度方面,提出要建立健全一系列新的环境管理制度。比如提出要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与风险评估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环境监察制度,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等。同时,新《环境保护法》还规定在制定经济技术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要求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挥好价格、税收、保险、信贷等经济手段的作用。
在强化保障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新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并且明确规定了一些约束和处罚的措施。比如说对违法排放污染物企业,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查封、扣押设施设备。在经济处罚方面,罚款可按日处罚、上不封顶,对于违规企业的相关责任人可以进行行政拘留;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一些负有连带责任的第三方机构,包括环境监测服务、环境影响评价、治污设施运行维护等第三方机构,可以追究他们的连带责任。对于没有完成总量减排目标、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可以实施区域限批;对于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有关社会组织可以提起公益诉讼。这些都是一些新的规定、新的制度、新的要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环保部门贯彻落实“坚决向污染宣战”的具体行动,就是要着力抓好三项重点工作,或者说是着力打好“三大战役”: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首先要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大气十条”。要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PM2.5和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工地扬尘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努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争取让老百姓看到、享受到更多的蓝天白云。
第二个战役就是要强化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也是非常严峻的,我们要抓紧制定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叫“水十条”,并且在出台之后要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制定“水十条”的思路主要是“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是抓好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比较好水体的水质保障工作,保证水质不下降、不退化。另外一头就是要针对已经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体,尤其是影响群众多、公众关注度高的黑臭水体,要下决心来治理好,大幅减少甚至消灭掉。
第三个战役是要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尽快制定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就是“土十条”。要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切断各类污染源,有效遏制土壤污染扩大趋势。实施土壤治理修复工程,努力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同时要加强对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监管,有效控制和消除环境风险,保障人居环境健康。
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篇12
我设立这个节日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环境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很好地珍惜它们, 可我们却偏把废纸扔的满地都是, 多可恶哇!
我从网上查资料得知:臭氧层被称为大地的保护伞, 因为它可以挡住大部分紫外线, 如果没有臭氧层的话, 人类将无法在地球上生活。可是由于人们大量使用化学药品污染了空气, 南极上空已经出现了一个臭氧层空洞, 想想真可怕。
如果设立了这个节日, 那么那些不爱护环境的人一定会爱护起环境来。垃圾入箱了, 空气清新了, 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人们, 个个都会身强体壮、精力充沛。他们会把爱护环境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因为他们知道, 没有健康的环境, 他们就不能生存。
我想把这个节日设立在6月1日, 目的是让每一位同学在过六一儿童节的同时也学会爱护环境。
【环境保护法课程】推荐阅读:
《环境保护》课程06-02
环境保护法06-01
海洋环境保护法09-24
环境保护法重点08-10
环境保护法讲义08-31
新环境保护法介绍10-11
保护环境保护地球06-19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10-09
环境保护法宣传手册06-03
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