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通业的成本管理(精选11篇)
基于流通业的成本管理 篇1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的极大发展, 流通产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 并已由末端产业上升为先导产业。但是, 目前我国流通主体普遍存在综合实力差、运营效率低、缺乏活力和竞争优势、生命周期短等问题, 严重地影响了流通产业的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基础作用的发挥, 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大多数流通企业的基本制度不完善, 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模式。而企业管理模式科学、先进与否, 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成败及长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是企业适应时代更新的反应。尤其是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变革时期, 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思想与方法、管理体制与机制均已不相适应, 企业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势在必行。
1 企业管理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企业管理模式理论在我国尚处于探索过程中, 一些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各自提出了独到的建树和见解。卢启程教授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定义是:“面向企业具体管理实践的当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一定情境中相对稳定的组合和综合应用范式。结构要素包括五个方面:产权制度、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决策及领导模式、管理技术、管理体制和组织模式。”郭咸纲教授认为:“管理模式是在总结大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企业管理的具体实际需要提出的一套管理思想、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论体系。”“企业管理模式是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操作思想和操作方法。”魏杰教授指出:“企业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讲一个企业在管理制度上的那些最基本的和别人不一样的规则及做法, 也就是各个企业在管理制度上的最基本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 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内涵理解为:企业管理模式即企业生产方式的具体形式或制度性安排, 是对企业管理整体运作规律及其本质的抽象概括, 是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目标、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系统 (企业生产力要素或资源) 、管理手段 (管理方法与技术) 等企业制度基本要素在内的整个管理体系的总称和系统化的控制方法, 以及企业设立与运营所遵循的基本规则。也可以说企业管理模式是不同企业各具特色的企业制度。企业管理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规范性与基础性。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结构特征与存在形式。模式的概念应用于管理领域, 与制度、体制、体系、方式、形式、范式等词意相通或相近。企业管理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成型的、能供人们直接参照运用的完整的管理体系, 通过这套体系的运行来规范企业的意识形态、目标任务、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等构成企业生产方式的管理内容, 使之概念化、逻辑化、程式化和科学化。从而为企业一切管理活动提供可遵循的规则依据, 是企业设立与运营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2) 整体性与系统性。企业管理模式是对企业管理整体的高度概括, 其外延涵盖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由此构成的经济基础与相对应的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其内涵包括了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目标、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系统、管理手段等企业制度基本要素的总和。若将企业管理模式看作一个大系统, 其中各个组成部分则构成了一个个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协调和制衡的子系统。因此, 在企业整体管理模式之下, 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设置并运行着各个子模式, 如企业思想体系模式、目标体系模式、产权模式、领导体制模式、组织结构模式、人财物和信息等各类资源管理模式, 等等。各个子系统的运行状况, 直接影响着大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3) 社会性与独特性。管理具有社会属性, 企业管理模式必须与所依托的时代背景及具体国情、社会发展方向及趋势保持一致才可能立足;企业管理还具有特殊性, 管理模式必须与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符合才切实可行。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制度、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不尽相同, 不同企业的成长历程及文化积淀各不相同, 因此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企业所创建的企业管理模式必然显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和个性特征。
(4) 动态性与创新性。企业管理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伴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 以及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企业管理理论在不断丰富和演进, 企业管理模式也呈现与时俱进不断变革创新的趋势。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不仅要以不断提升的生产力条件为基础, 还要充分利用管理科学的发展成果, 以最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技术为指导不断提升其科学性、先进性, 才能保持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旺盛的生命力。因而, 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即人们对管理科学永无止境不断探索和突破的过程。
2 流通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
2.1 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路径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并历经西方市场经济千锤百炼和考验而确立的先进企业制度, 以其在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彰显出巨大的优越性,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存在形式、运行规则、制度保障和活力的源泉。突出体现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是法人财产权制度, 为企业获得经营自主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基本形式是公司制和股份制, 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成为可能。并只以投入资产额承担有限责任, 大大分散了债务风险;核心是法人治理结构, 实行企业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分设, 为企业内部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功能是管理科学, 以此保证企业正确决策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则是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在我国企业的具体实践。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两者的性质和功能相同、方向和目标一致、任务和内容相融合。不同之处是:现代企业制度体系结构的三大组成部分——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突出强调了企业的管理体制建设, 而其他方面管理内容则统统以管理制度或科学管理囊括其中, 比较企业管理模式而言表现为较强的普遍性、原则性、纲领性和指导性;而现代流通企业管理模式体系结构的六大组成部分, 将管理思想、管理目标、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系统和管理手段等企业制度基本要素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机组合, 并且强调突出企业自身特点, 比较现代企业制度而言更细致、更具体、更明了、更具有可操作性。可见,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设计的思想基础, 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则是对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深化和具体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 最终必将以科学而独特的企业管理模式体现出来。
2.2 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是国有与私有流通企业殊途同归的理性选择
我国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和改革开放后新兴的私有企业实行的家族管理模式, 都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 存在致命的弱点和弊端。自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和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来, 大批大型国有和私有流通企业实行了股份制改造。但是许多企业改制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到位、运行不规范, 以致于成为我国流通企业生命周期短、难以做大、大而不强现状的根本原因。主要问题有: (1) 现代企业制度的体系结构不健全, 尚处于基本形成和成长阶段的边缘, 远不成熟完善; (2) 所有权与经营权难分离。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仍不明确, 私营公司则因投资人对将整个资产委托他人不放心而亲自经营企业; (3) 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与企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重复任职, 民营公司“三会一总”机构设置及职能作用难落实。国有和私营公司董事会都存在对应由总经理行使的职能干预过多的现象; (4) 管理粗放, 运营效率低。目前除少数名优企业内部管理比较科学完善外, 绝大多数流通企业仍处于传统的、经验型的经营管理状态。这些问题已成为长期困扰着我国流通企业制度建设进展迟滞的固疾。因而有必要通过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设计, 将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全面深入落实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体系结构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有针对性地逐步解决上述难点问题。
2.3 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是提高流通效能的制度保证
商品流通是流通企业的基本职能。在买方市场态势下, 流通职能作用已由中介地位上升到促进生产、引导消费的先导地位。流通运行状况及效能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质量产生着重要影响。但商品流通过程是一个极其艰险而复杂的历程。商品从生产领域通过购销运存等一系列流通环节进入消费领域, 最终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 实际上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员流、工作流等六大流程协调统一运行的结果。实现各个流程的合理性和各流程之间的和谐性, 有赖于一定企业管理模式框架内生产力要素配置和利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而且商品流通又是一种高难度的经济活动, 涉及的因素多, 市场变化快, 竞争激烈, 营销风险大, 商品在销售环节每完成一次“惊险的一跃”都绝非轻易之举。这就需要有一个科学完善的企业管理模式体系架构从观念上、程式上、手段上规制和保证商品流通顺畅高效的完成。因此, 保证流通顺畅高效运行是流通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和目的之一。
2.4 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是适应现代管理科学发展前沿的迫切要求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已由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演进到文化管理阶段, 企业管理的关键性要素已由以资金、设备、人力等物质资源为主提升到以知识、科技、文化等精神资源为主, 企业管理的中心已由以物为本转变到以人为本;企业管理的重点已由强调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提高生产效率转移为强调发挥意识形态的力量实现企业目标, 管理手段已由偏重依赖硬性管理的外在约束转换为偏重依赖柔性管理的内在约束。这一系列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变迁, 给处于工业经济中后期的中国流通企业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企业制度必须与国际接轨, 流通企业才可能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大环境中生存发展。
综上所述, 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是经济转轨期流通企业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 是关系生产方式即企业制度变革的高层次、深层次问题。并且一个科学而独特的企业管理模式也即企业的核心专长, 可为企业带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3 现代流通企业管理模式基本框架的创新设计
针对我国实际情况, 转轨经济期大型流通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主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前提, 以现代流通经济和企业管理前沿理论为依据, 以我国流通实践为基础,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要求, 符合流通现代化方向, 理念先进, 体制科学, 机制完善, 有利于培育核心竞争力和提高流通效能,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其基本框架设计如图1。
3.1 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即企业的管理哲学, 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观念和思路, 主要由企业价值观和一系列管理理念构成。它决定着企业管理的方向和方式, 指导着企业管理活动的运行, 是关系到企业经营成败及发展的首要因素, 是企业实施管理模式创新设计的理论基础。
3.2 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管理活动预期达到的理想成果, 是管理思想和管理方针的具体化和数量化。它明确了企业管理活动的努力方向、任务及评价标准, 具有导向和约束作用, 避免了管理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可通过建立实施战略目标体系来解决企业长远发展问题, 通过建立实施日常管理目标体系来解决企业常规性经营管理问题。
3.3 管理体制
企业管理体制是企业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 规范着企业内部方方面面的经济关系。主要包括企业产权形式、治理结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等内容。其实质是企业经营决策权的归属及行使的制度性安排和企业内部全部要素的配置、运行及协调组合方式, 从而影响到企业各要素及整体的活力。企业管理体制是构成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和主体部分。
3.4 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指企业人、财、物及信息等诸生产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过程、方式和途径, 企业各要素之间的制约关系及组合形式体现出企业管理机制的形成。企业管理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决策机制、实现机制、调节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等。管理机制是构成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体制则是管理机制赖以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 而管理机制作用的发挥程度对管理体制起到巩固、健全或削弱、破坏作用。
3.5 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是流通企业对内部生产力要素分类进行专业化管理, 每类要素的管理构成一个专业系统, 可分为八大专业系统:商品购销运存管理系统、物质技术设施管理系统、服务质量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行政事务管理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等。因各类要素的投入、配置、应用及监控过程均有其独立的运行规律, 由此每个专业系统分别构成一系列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受到企业管理体制的指导和制约, 促使企业内在机制的形成, 其合理化、科学化程度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3.6 管理手段
管理手段是企业为了有效地开展管理活动所采取的各种具体措施。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思想手段和技术手段等等。并且导入了大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 如各种现代化管理理论和方法技术。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运行工具, 同时也是衡量其科学化、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现代流通企业管理模式基本框架的基础上, 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大力推进管理思想与目标、管理体制与机制、管理方法与技术等企业制度基本要素的根本性变革和创新, 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外延及内涵, 成功构建科学先进并具有企业鲜明个性化特色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卢启程.企业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发展研究[J].时代经贸, 2006 (10) .
[2]魏杰.企业制度安排[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3]郭咸纲.G管理模式[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2.
[4]Ulf Melin.The enterprise system as a part of an organization’s administrative paradox[R], Journal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ol.23No.2, 2010.
基于流通业的成本管理 篇2
除中药饮片、中成药外,中药材仍属于农副产品,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农副产品,是特殊商品。为此,国家有专门的药材商业系统来组织中药材的生产、收购、加工和供应,这一环节作为中药产品的源头,必须保证安全、有效、方便、及时,保证人民防病治病的需要,满足中医临床用药的需求。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及城乡经济的发展,城乡集贸市场和地区间交流中药材的品种和数量逐年增加,无疑这对于补充国家中药材商业经营、丰富医药市场、满足人民用药需要,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中药材生产流通中,违反《药品管理法》的情况相当严重,一些地区和单位打着“开放搞活,发展经济”的幌子,变相开办各类药品集贸市场,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粗制滥造,违反国家规定,允许对中、西成药,炮制中药饮片及国家明令禁止进入中药材专业市场交易的中药材品种进行交易,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混乱,造成“医灵药不灵”的被动局面,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这些都增加了中药材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必须加强中药材集贸市场的管理,从源头抓起,严格杜绝以劣充优、以伪充真的情况发生。鉴此,国务院于1994年发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发 [1994]53号),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各有关部、委、办、局相继制定了对中药材集贸市场管理措施,保证中药材产品质量。
基于流通业的成本管理 篇3
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重庆医药)是重庆市国资委重点骨干子企业,是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前身为1950年成立的中国医药公司西南区公司,1994年改制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截至2011年12月底,重庆医药拥有分、子公司33个,地跨渝、川、黔、赣、鄂等地,员工近6 7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2 400名),2011年实现销售151.2亿元。
重庆医药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医药商业企业,涵盖纯销、分销、零售、终端配送和制药工业,拥有进出口经营许可权,是中央和重庆两级政府药械定点储备单位,是中国三家经营特殊药品的全国性批发企业之一,是国际医药批发商联合会会员单位。近几年,重庆医药先后荣获亚洲品牌500强、中国品牌价值冠军、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中国服务业500强、中国医药商业百强企业、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征信企业、管理体系创新奖、重庆市国企贡献奖、重庆最佳诚信企业、重庆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等荣誉。2011年位列重庆企业100强第14位,重庆服务业企业100强第6位。重庆医药现有20个商标、16个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
重庆医药为了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肩负“向客户提供全面优质服务,让百姓吃上放心药”的使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客观、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梳理重庆医药“责任企业”的五个构成要素即:“股东放心”、“员工自豪”、“客户满意”、“百姓信赖”、“政府省心”,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战略,构建组织责任和制度保障体系,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为利益相关者创造同增互长条件,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营造共同发展的和谐环境,从而构建起以“责任、人本、和谐”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做到持续改进。
围绕企业发展目标,明确企业文化建设方向
重庆医药倡导利益相关者和谐共赢,将“责任、人本、和谐”理念融入企业战略,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持续性。2006年,重庆医药以制定发展战略为突破口,达到统一思想、统一定位、统一行动的目的。重庆医药在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功能以及行为特征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和多次认真研究,确定的企业文化建设方向是:通过建立企业共同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体系和共同的行为准则,塑造统一的品牌形象,达到统一员工的思想,凝结力量,确保企业“上下同心”,形成企业发展合力,有效实施企业战略,推动企业和谐持续发展。几年来,重庆医药坚持“稳定、发展、开拓、创新”的工作方针,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融入到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努力增加价值链活动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在对战略性社会责任进行选择时,着重选择和自身业务活动相关的社会问题,既为社会带来价值,又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2010年,重庆医药制定《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11~2015年发展战略》,明确了企业未来的总体发展目标与思路。
建立组织制度保障体系,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考核机制
重庆医药以机构调整和制度改革为重点,按照“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而以激励为主”的原则,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得以实现。为切实抓好基于责任、人本、和谐的医药流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2006年,重庆医药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党委书记为副组长,高层领导为成员的文化建设委员会,负责重庆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决策、领导、监督与评价。设立重庆医药企业文化办公室,负责组织、推动重庆医药文化落地的各项具体工作。重庆医药下属分、子公司也相应组建企业文化领导小组,其党政领导担任组长,并设立企业文化专职人员以及企业文化宣贯人员与重庆医药企业文化办公室对接,明确各级职责。通过建立完善的推进机构,为构筑重庆医药文化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重庆医药将“责任、人本、和谐”文化渗透到规章制度建设中,促进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共同发展。5年来,重庆医药在战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风险防范、项目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党群工作等各个管理领域建章立制,形成覆盖企业运营全方位、全过程的制度体系。
重庆医药把基于责任人本和谐的医药流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企业的绩效考核系统中,将企业文化建设成效进行指标量化。重庆医药坚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价”五同时原则,层层签订经营、质量、安全环保、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通过创新推行全员岗位责任制,实施管理工作检查考核与年度评比和绩效挂钩。重庆医药每年从普通职工到最高管理者均按照不同标准缴纳责任风险保证金,奖惩分明,形成“人人肩上有责任”的自我约束机制。
基于责任人本和谐,为相关者创同增互长条件
重庆医药着力进行管理机制建设,以打造让“股东放心、员工自豪、客户满意、百姓信赖、政府省心”的责任企业为目标,以求实现社会发展与企业成功的共赢。
让股东放心
重庆医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利润分配条件下,按时、足额向股东分配利润,以诚信赢得股东的信任与支持,依法合理维护股东利益。一是依法合规决策。重庆医药构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成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并且通过制订不同层面的工作细则来促进和保证“三会一层”的有效运行。重庆医药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定期、不定期召开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报告工作并作出重大决策。重庆医药完善经营层议事规则,每周召开经理办公会,对股东做到信息透明公开,注重精细管理,提升经营质量,使企业价值不断增长。二是加强资本运营和资金管理。2007年,重庆医药充分调研后制定财务集中管理方案,经多次论证后实施“四统一”财务集中管理体制(统一财务管理政策、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预算管理和统一人员管理)。集中资金资源优势,调剂公司内资金盈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金占用。重庆医药帮助子公司置换高利率借款,解决其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让员工自豪
重庆医药推进公开招聘、择优上岗机制,重视员工培训,不断改革和完善薪酬福利体系,提高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充分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面对全球金融危机,重庆医药积极为政府分忧,在没有新增一名下岗人员的情况下,主动安排原有下岗、待岗职工逐步上岗。近年来,重庆医药实行了全面的工效挂钩管理,在兼顾公司效益的基础上,建立了员工收入的增长机制。5年来,重庆医药员工人均年工资额增长136%。2008年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重庆医药对在职职工和各类聘用人员(含农民工、退休返聘)历年的劳动关系进行了全面清理,完成了员工劳动合同的重新签订工作。2010年,重庆医药对自1994年以来实行的《岗位技能结构工资办法》进行了修订,使工资更能体现员工的个人技能、对企业的贡献和工作效果。2010年开始,重庆医药每年开展全员健康体检,并用制度进行固化。二是完善选拔培训机制。近几年,重庆医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采取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对外引进等形式拓宽用人渠道,完成8批112名中层干部的选拔,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得到改善。建立了100多人的后备人才储备库,分近期、中期、远期进行分类管理。开展分层分类的大规模培训,选送40多名中层以上干部到清华、厦大、重大等高校读EMBA、MBA;每年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和派遣参加培训等方式为干部、员工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坚持对关键特殊工种岗位持证上岗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坚持对新入职大学生进行培训,近5年共计组织各类培训39277人次。重庆医药把下属的医药经贸学校作为培训基地,主要为药房培训门店经理和具有药学中专学历的营业员;同时学校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办药学专业大专班、本科班,培养中高级药学专业人才。
nlc202309032219
让客户满意
重庆医药加强与客户合作,建立供方关系管理系统,与客户建立战略联盟,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赢得客户信赖。一是优化供应链管理。重庆医药大力推进区域扩张和国际合作,拥有近3万家上下游客户。经营品规从2006年的3万个左右发展到2011年的7万多个。重庆医药进一步扩大全国销售区域的布点,销售网络从2006年覆盖全国10个省市发展到2011年覆盖全国31个省市。2007年,重庆医药建成中国一流、西部领先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采用全进口先进的自动化物流设备、充分运用现代化物流技术、实现全系统的信息化管理、配备专业化人员,搭建起一个医药现代化物流平台。物流中心自有配送车辆260余台,配备GPS卫星导航系统,有效保障了药品仓储、配送的质量和及时性。重庆医药开发冷链管理系统,建立了上千平米的冷库,配置专用冷藏运输车以确保冷链药品的运输温度。存放冷藏药品的保温箱内,安置专用温度计,实时监控温度。重庆医药还投入巨资开发了商务、物流、供应链等多个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物流系统运行效率,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并向社会提供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二是建立严格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重庆医药秉承“共赢、诚信、互惠”的经营理念,找准企业文化与经营活动的结合点,将责任文化渗透到企业经营各个环节。重庆医药出台供方管理办法,建立供方关系管理系统,对供方实行评级分级制度,规范对供方的招标选择、考核评价等各环节工作,建立奖优汰劣的动态管理体系。重庆医药针对供应品种、药品包装、药品质量、配送、售后服务五大要素,制定顾客满意度调查计划,每季度对各部门、分公司服务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抽查检验,编制半年、年终公司服务质量报告。重庆医药收集顾客对药品和服务满意度的信息,作为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并对顾客满意度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与处理,针对不合格药品和不合格服务的类别进行相应处置。重庆医药通过政策研讨会等多种方式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增值服务,近几年多次召开基本药物、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专题解读会,协助客户解决好在招标采购中的实际问题,树立了客户信心。
让百姓信赖
重庆医药以“服务大众健康,让百姓吃上放心药”为己任,开展多样化的利民便民服务,以过硬的质量、到位的服务赢得百姓信赖。一是牢把诚信质量关。近年来,重庆医药在巩固坚持GSP、GMP管理体系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不断引进先进管理标准,夯实质量管理基础。2007年重庆医药在和平物流、和平制药试点实施开展了6S和TNPM规范体系管理,2008年初对质量管理流程进行了再造,建立完善了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质量控制过程数据化,形成了PDCA闭环管理控制。2009年,重庆医药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确定了“重质量,让百姓吃上放心药;讲诚信,为客户持续提供满意服务;遵法规,做医药流通责任企业”的质量方针,坚持采购药品、商品合格率100%,客户满意度不低于90%。重庆医药紧紧围绕“保证药品质量、提高服务质量”两大核心要素整合经营资源,加强内部作业流程衔接的质量控制,在采购、储存、销售、配送、售后等关键环节牢把质量关。二是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重庆医药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终端配送实行“市内8小时”、“市外24小时全覆盖”的配送承诺;全资子公司和平药房在创服务品牌上下功夫,一直坚持“小病当医生、大病当参谋、重病当亲人”的服务原则,大力拓展以健康管理为核心的增值服务项目。和平药房在老博会活动中,安排执业药师现场咨询、为市民提供测血压、测血糖、免费吸氧、理疗保健体验服务;在重庆第十一届科协年会暨“全国科普日”活动中,向市民发放《和平健康手册》;在“中医中药健康养生节”活动中,为市民赠送上万份健康避暑药,邀请数名重庆名中医免费义诊;在各门店提供免费熬制中药等服务。重庆医药积极参加社区和谐建设,关注民生,多次组织社区健康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医疗产品、医药知识以及健康问候,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情回应。
2010年,重庆医药联合市内51家医院,编撰出版《重庆就医指南》,汇集重庆医疗相关信息,方便百姓就医,填补了重庆就医信息空白。通过这本详细的就医工具书,市民足不出户,通过电话几分钟就能找到合适的医生,给就医病人提供了方便。重庆医药将2000册《重庆就医指南》,通过重庆新闻出版局捐赠给重庆农村书屋、社区书屋,并在重庆市近千家和平药房内配备《重庆就医指南》,方便市民在药房内进行查阅。
让政府省心
重庆医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和回馈社会,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品牌形象有效提升,企业得到持续发展。一是勇担社会责任。重庆医药积极开展对口扶贫工作,修建希望小学,开展帮扶助学活动,近几年,累计捐款捐物近300万元。重庆医药被指定为中央和重庆两级政府药械定点储备单位,近年来,在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中,迅速集结药械,有效保证供给,为抢救生命、维护健康发挥积极作用。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严重冰雪灾害,重庆医药及时安排药品调度,保证了医院药品器械的供应;在5.12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期间,较好地完成了中央和重庆市两级政府储备药品紧急配送任务,发出调运指令30余次,参加急救药品器械调运和值班的达到8854人次,累计运送药品器械8 000万元,荣获重庆市工业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荣誉;“12.26”重庆城口锰矿“喷炉”事故,重庆医药接市政府应急办指令后,10分钟内完成急救药品器械集结;武隆山体垮塌事故现场救援中,重庆医药于6月9日凌晨2点接指令后,第一时间将急救药品运送至现场;2010年4月,甲型H1N1流感集中暴发,重庆医药积极落实防控措施,保证防护装备和相关药品储备充足,在四川出现疑似病例后,紧急运送抗病毒防治药品,同时向重庆各医院提供各种防治药品和医用品,为抗击甲型H1N1流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二是重视安全环保及依法纳税工作。重庆医药强化特殊药品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至今无一起质量安全环保事故发生。重庆医药每年定期或不定期清理过期失效药品,并在环保局等部门指导下,委托有资质的公司集中销毁,防止过期失效药品被改换包装再次流入市场,维护患者用药安全和健康。为了最大程度的控制安全环保隐患。2010年起,重庆医药连续3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书》,自觉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丰富特色文化内涵,持续改进
重庆医药全面实施“基于责任人本和谐的医药流通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宣传企业文化,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宣传和舆论氛围,并做到持续改进。
建立企业标识体系
重庆医药将企业标识体系建设视作一项长期工程,将内在企业文化和外在视觉表现相融合。重庆医药对办公场所、经营大厅,甚至手提纸袋、纸杯等物品进行统一设计;为员工定做制服,体现不同岗位性质,统一着装,展现企业精神面貌。重庆医药旗下和平药房拥有2400多个门店,其在店面布局、色彩规划、门楣灯箱等方面,严格执行统一标准。重庆医药药品配送车辆,均统一喷涂企业标识,形象整齐划一、可识别性强。重庆医药2008年申请注册CQM等商标,其中44类已于2011年3月取得商标注册证。目前,重庆医药拥有“和平药房”、“同和顺”等20个商标,以及“门楣(和平药房)”、“灯箱(24小时都卖药)”等16个专利。重庆医药通过企业标识体系,将企业品牌理念与核心价值观通过视觉传播形式,传递给客户、公众及企业员工,从而树立起统一的企业形象。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重庆医药2008年荣获重庆市文明单位标兵后,又于2011年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通过此类评比不断检验自身工作水平,并对企业文化内涵进行丰富和完善。重庆医药以成立60周年为契机,认真梳理发展历史进程,对自身的文化资源进行整理、继承和创新,清晰重庆医药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使重庆医药文化形成科学体系。重庆医药定期编撰《重庆医药》报、《公司历史画册》,制作企业宣传片。2011年,重庆医药编辑制作了新的《员工手册》,组织员工学习重庆医药文化体系,让员工充分了解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产生文化自觉。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OA网等媒介的作用,树立办公区文化宣传牌,充分发挥宣传栏宣传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更新观念的思想阵地功能。重庆医药通过工作例会制度、企业文化落地工作经验交流会、知识抢答赛、演讲赛、辩论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引导员工行为逐步符合文化要求。
推进兼并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
重庆医药在兼并、重组外地子公司时,首先对当地文化背景、企业文化特征及员工行为模式等进行调研、分析,拟定文化整合方案。结合重庆医药文化理念,制定文化整合方案,并系统地对新公司员工、管理人员进行重庆医药文化理念的培训,使跨文化管理存在的各种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重庆医药董事长亲自给部分收购的子公司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并现场演示重庆医药为保证药品配送质量而配置的车辆GPS定位系统,使其对重庆医药“责任、人本、和谐”文化理念有了系统直观的认识,加深了对重庆医药文化的理解。
重庆医药通过基于责任人本和谐的医药流通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核心价值观已融入员工血液,变为自觉的行动,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精神风貌、工作作风、价值标准、内部氛围,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重庆医药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并保障了社会公众所需药品供应、配送以及质量安全。重庆医药的品牌和服务也得到了社会和客户的广泛赞誉,客户价值逐步提升,服务品牌得到广泛认同,服务效能得到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胡 正)
基于流通业的成本管理 篇4
因此, 用供应链管理理念集成和打造现代物流管理体系是医药流通企业必须采取的对策。
一、医药物流管理面对的主要问题
医药物流管理上经常会面对以下问题:
1. 企业信息系统功能单薄。
从物流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看, 花巨资引进的系统往往使用功能较为简单、单薄, 只用于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并没有为决策提供支持;计算机系统没有实现无纸化作业, 一笔业务要涉及到十几张甚至更多票据, 既增加了成本, 又增加了工作量, 无疑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2. 新流程的建立未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从业务流程的合理重组看, 业务流程的重组既要结合现代管理思想又应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一个好的业务流程由于没有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 同时忽视了相应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在实施时往往会走样。
3. 低效的库存管理水平。
低效的库存管理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有效的需求预测依据。企业的计划、采购、销售往往依靠经验办事, 预测很不准确, 造成大量库存和缺货并存的现象。
(2) 订货的及时满足率低。国内许多企业订货的及时满足率仅为<80%。
4. 配送功能不到位。
许多企业对物流配送的功能认识不足, 往往将仓储和运输功能简单叠加或合并, 即视为完成了物流配送功能的建设。由此组建的“物流配送中心”实现不了现代物流所应具备的各种功能。企业并没有在“物流配送中心”的组织功能、运作机制、人员结构、考核激励机制、设施与设备等诸方面进行根本的改造并加大投入。
5. 根深蒂固的“三重三轻”观念。
企业普遍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三重三轻”观念, 即“重商流轻物流”、“重经营轻管理”和“重购销轻储运”的观念。通常是前者“打喷嚏”后者“患感冒”。
长期的物流实践表明, 企业的仓储和运输物流是企业营销业务的另一半, 是实现有效购销的转换平台和终结环节, 因而仓储和运输的物流员工是实现企业有效购销活动的终结者。
医药流通企业的仓储和运输管理绝非简单的收、发、存、运的过程。特别是在当前医药流通领域还不很规范、国家对药品实行GSP认证的监管方式下, 企业的仓储和运输物流管理肩负着企业药品质量的重大把关职责, 稍有纰漏, 轻则使企业的品种代理权、企业的品牌认知度乃至企业经营资质受到威胁, 重则将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6. 对发展医药现代物流的高投资需求认识不足。
传统医药物流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 信息滞后和不对称, 作业手段原始, 集约化程度低, 专业化程度低和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打造医药现代物流所必需具备的仓储管理自动化, 信息系统开放化, 基础设施现代化, 物流人员专业化, 物流配送集约化和物流功能一体化等功能的建设, 将使企业面临高投资需求压力的严峻考验。
医药流通企业要在国际化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并与同行一较高低, 就不得不提前谋划自己未来的整体发展战略、营销策略, 以及建立运营和物流管理的理念、策略和管理模式。用供应链管理理念, 打造全方位的物流管理体系, 就是企业实现上述发展战略、营销策略、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以实现做强、做精和做通医药企业这一目标的重要对策。
二、打造全方位的医药现代物流管理
1. 建立有竞争力的医药现代物流管理体系
企业建立有竞争力的医药现代物流管理体系, 必须引入供应链管理理念, 集成现代物流, 使之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应。
集成医药现代物流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业务集成、组织集成、信息集成、标准化、激励机制和沿着供应链集成等六个方面。
(1) 业务集成。它是指为满足顾客需要, 提供“一站式”服务或一揽子服务。业务集成, 要求向以前的流程提出挑战。旧的不合理的业务流程划分依据是分工理论, 根据职能把一项业务划分为许多部分 (它是面向职能划分组织) , 过度细化, 使得时间延长, 成本上升。新系统应该是面向流程划分组织。
(2) 组织集成。业务流程不合理的根源在于组织机构划分的不合理, 组织结构划分太细, 对物流的畅通设置了障碍。组织的重建, 应先设计流程, 面向流程建立组织, 给业务流程重组提供制度上的维护和保证。
(3) 信息集成。 (1) 应用信息技术。医药流通企业有必要在以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为核心的IT管理系统的支持下, 应用管理信息系统 (MIS) 、经营决策系统 (DSS) 、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CRM) 等多种配套的IT子系统, 从信息技术及管理方式上奠定坚实的现代物流基础; (2) 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 (MIS) 的信息共享。
(4) 标准化。标准化主要表现在药品的采购、存储、销售和配送等方面的规范化作业和物流信息的标准化, 以及叉车、货架、托盘、货运车辆等物流设施的标准化方面。标准化是现代物流管理的一道槛。一个流程上的各环节都应按照系统所制定的标准规范运作, 任何变更的随意性, 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运行效能的降低。
(5) 激励机制。供应链的集成, 体现在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而不是强调局部利益。激励机制应按这一思路设计, 否则会出现追求局部利益的消极现象。
(6) 沿着供应链集成。系指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沿着供应链重新分工, 实现“横向一体化”的经营战略联盟, 发挥核心竞争力。这种“横向一体化”的战略发展模式, 就是在生产商、批发商、医院、药店等企业与企业之间, 结成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 形成经营战略联盟, 减少渠道磨擦和内耗, 提高渠道运作效率, 创造条件实现联合经营, 组建大企业与大集团, 以供应链和价值链来提升市场控制能力和渠道规范能力。
2. 打造全方位的现代物流体系
通过建立物流集散中心 (物流配送中心) 及其群体, 发掘现代物流各种功能, 打造全方位的现代物流体系, 企业必须依靠和改造自身的物流资源, 形成功能强大的物流集散中心 (物流配送中心) 及其群体, 并通过物流集散中心群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有效衔接,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现代物流功能。
(1) 物流集散中心群之间的衔接。将物流集散中心群内部局域网进行有效对接, 物流中心群之间能够随时查看所有品种的库存情况、销售情况和流向等, 以便对库存的品种进行及时调整。在物流集散中心群的系统内部建立自动补货系统, 一旦某一物流集散中心相关品种的库存低于安全库存系统便可以自动反应, 便于物流集散中心群之间“物”的合理“流”动。
(2) 物流集散中心群与客户的衔接。物流集散中心群的内部局域网络部分模块与客户进行对接, 使被授予一定的权限的客户能够透过网络及时查看相关物流集散中心的品种结构库存情况, 可以直接在客户自己的办公地点透过电脑进入物流集散中心的网络系统, 进行订单采购或电话采购、传真采购等。生成采购订单以后, 自动在相关物流集散中心进行打印, 物流集散中心打印的订单是与客户进行业务结算的凭证之一, 同时便于进行相关品种采购或补货的决策, 物流集散中心打印的订单也是主要作为向客户配送货物的依据。同时, 物流集散中心群也能够随时查看客户产品的销售情况, 以便了解市场动态及时进行相关品种的采购。
(3) 物流中心群与供应商的衔接。由于上游供应商的品种一般相对较少, 一般没有必要进行企业之间的局域网对接, 物流集散中心可以通过互联网, 给予不同供应商相应的授权范围, 使供应商可以在互联网上对自己的品种的销售情况进行查询或获取相关同类品种的销售信息。这样便于物流集散中心上游供应商及时向物流集散中心补货或进行相关决策。
物流集散中心及其群体在客观上构成了商品的起始和归宿。一切物流活动都将在这里产生, 依托物流集散中心群体发展现代物流和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是完全可能和现实的。其购、销、存、运的关系可概括为:“以储带运, 储运结合;以储带销, 储销结合;以储为主, 购、销、存、运结合为一体, 协同发展现代物流。”
3. 充分发掘物流集散中心及其群体的现代物流功能。
(1) 物流集散中心群的某一部门可充当在本群体中存货单位的代理商或服务商, 帮助货主在存货区域推广、推销其产品, 并进行售后服务。
(2) 物流集散中心群的运输部门或代理运输部门可对货主的商品进行配送服务或代理服务, 可沟通其他物流集散中心群进行联合运输, 从专用线到专用线、门到门, 一票到底, 送货上门。
(3) 物流集散中心群可为货主或客户对所有存放在仓库的商品进行包装、分类、剪切、加工、制作等中间服务, 利用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停留时间, 改变其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4) 物流集散中心群可直接为医药生产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使生产和流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5) 建立物流集散中心群之间的的信息技术系统, 通过综合处理, 联网销售, 为客户提供网点交易平台并进行综合性服务及担保, 在客观上可充当供应、销售职能。
把这些优势或潜能发挥出来, 各中心与中心之间实行联网, 形成群体, 建立计算机网络终端和中心, 服务于企业与社会。而搞活物流集散中心群体, 某种意义上就搞活了流通, 使商品流通能在物流集散中心群体内完成。经济学家和企业界称之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管理就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从而使传统物流走向现代物流, 发挥更大的优势, 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结语
医药流通企业要成功地用“供应链”理念集成现代物流管理体系, 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物流管理思想, 把企业外部的供应链与企业内部的供应链有机地集成, 形成一个集成化的供应链网络, 把节点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种业务看作是一个整体过程, 形成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这无疑对企业的现代管理思想提出了挑战。
供应链作为一个动态联盟, 它的绩效决定了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反之, 供应链为了实现整体最优的终极目标, 也会对供应链上每一个节点企业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是否强大, 直接关系到它在社会供应链中的生存和发展。自身状态不好的企业肯定对整体供应链发展不利, 终将遭到淘汰的厄运。
综上所述, 医药流通企业必须用供应链管理理念, 集成医药现代物流管理, 打造全方位的、有竞争力的物流管理体系, 迅速发展和壮大自己, 融入到全球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大潮中去, 敢于并且善于“与狼共舞”, 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超越对手。
摘要:将松散的独立的医药生产商、零售商个体, 变为一种致力于提高劳动率和增加生产力的合作力量。这种横向一体化的、协调的供应链具有高度的反应力和强大的吞吐力, 是医药流通企业主要的竞争优势所在。
现代流通管理 篇5
2、为什么要研究和学习《现代流通管理》?答:只有加强研究和学习现代流通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生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3、现代物流有何特征?答:一物流过程一体化;二物流技术专业化;三物流管理信息化;四物流服务社会化;五物流活动国际化。
4、商品流通机制的构成?答:时空机制、利益机制、信号机制、风险机制、约束机制。
5、优化流通产业结构的政策选择。答:
一、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
二、制定企业兼并、联合政策;
三、流通业国际化经营政策;
四、流通产业有效竞争政策;
五、制定适度市场壁垒政策;
六、制定跨区域集团化的催化政策。
6、批发企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
一、流通领域的起点或中转站;
二、趸买趸卖的一种现代交易方式;
三、把批、零企业与个体工商户作为主要的销售对象;
四、以批发价格作为出售单价;
五、显现商品的聚焦和辐射的能力。
7、正规连锁的经营原理。答:
一、实现经营的大规模化;
二、综合进货的集权管理和销售的分权管理;
三、尽力对生产厂家形成影响力;
四、形成多元化流通体制。
五、正规连锁的经营标准化及正规连锁的组织。
8、配送中心在连锁经营中的作用。答:
一、降低进化成本;
二、改善连锁经营各店铺的库存水平;
三、减少店铺的采购、检验及入库费用;
四、提高经营灵活性和工作效率;
五、加速商品流转,减少商品损耗、降低流通费用,连锁店有了配送中心后,商品流通环节由工厂一批发一零售转变为工厂一连锁店;
六、密切了连锁店和供方关系。
9、生产资料流通具有何特征?答:
一、生产资料流通完全牌再生产过程之中,与生产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
二、生产资料流通更为集中,不允许多环节交易;
三、生产资料流通的内容更复杂;
四、生产资料流通有更强的计划性;
五、生产资料受经济周期及政府调控的影响较大。
10、日用工业品流通有何特点?答:
一、日用工业品的多向性;
二、日用工业品流通的相关性;
三、日用工业品流通的可替代性;
四、日用工业品购销的差异性。
11、期货交易的基本功能。答:
一、转移价格风险;
二、形成权威价格;
三、调控价格水平;
四、提高营销效率,稳定经济效益。
12、期货市场管理的关键环节。答:
一、适当规定市场头寸限额;
二、约束期货交易佣金商的行为;
三、防止囤积居奇,保证市场的竞争性。
13、合同成立的有效条件是什么?答:
一、合同必须经发盘和接受才能成立;
二、当事人必须有订阅合同的能力;
三、合同的标的和内容必须合法;
四、当事人的意思表达必
须真实;
五、合同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14、出口合同的履行程序?答:
一、备货;
二、催证、审证、改证;
三、托运;
四、制单结汇;
五、索赔与理赔。
15、我国流通领域市场失灵的表现?答:
一、流通领域的垄断;
二、信息不充分与决策盲目性;
三、微观主体与宏观调控经济不协调;
四、外部性问题;
五、不确定因素导致的风险。
16、流通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答:
一、间接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
二、宏观调控为主的方式;
三、协调服务为主的管理方式。
17、经济体制转型带来哪些伦理道德问题。答:
一、单纯谋利的动机和取向问题;
二、不择手段牟利问题;
三、对企业或法人经济行为的道德监督问题。
18、我国现存哪些信用危机问题?答:
二、信用结算方式使得购买方能够凭借自身良好的信用后付款,提高购买能力和营业额。因此,信用结算方式成为商品交易中的主要手段。
二、造假贩假现象也是我国商品市场信用缺失的一个表现。
三、走私、盗版等违法行为。
四、企业偷税漏税、骗汇走私活动屡禁不止。
19、美国对流通管制政策主要有哪些?答:
一、维护竞争的政策;
二、商业网点的规划和管理政策;
三、扶持中小商业企业的政策;
四、商业用地政策;
五、保护从业人员的政策;
六、保护消费者的政策。20、信用制度的特点?答:
一、信用制度具有社会客观性和系统性;
二、信用制度具有约束力和控制性;
三、信用制度具有延续性和功利性。
二、判断分析题。
1、流通就是交换,交换也就是流通。答:错。流通不是独立的,简单的,个别的交换行为,而是连续的,整体的,复杂的交换过程,是有多次交换行为所构建成的循环往复的交换系统,是商品和货币这两种价值形态不断转化所形成的完整的运动方式。正式这种运动,才使商品的交换过程得以完成,所以,流通被看成是交换的一定要素。
2、在商品流通的原始阶段,信息流居于流通的主导地位。答:错。在商品流通的原始阶段,物流居于流通的主导地位,在这种物与物交换的时空内,包含了及信息流。
3、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一个区别是不在认为物流是“内部事务”,而是“外部事务”。答:对。传统物流认为物流是“内部事务”,只对组织体内部产生影响,其服务对象是组织内部的生产或销售部门。现代物流认为物流是“外部事务”,其服务对象是组织体外的顾客,从而把满足顾客对物流的服务需求作为组织物流的重要目标。
4、往往先有商流,然后才有物流。答:对。商流是物流的上游,没有上游就没有下游,要靠商流带动物流。但是没有物流,商流也无从实现。商流越兴
旺,则物流愈发展,反之,如果物流服务滞后,也影响商流发的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5、流通信息流就是指商品需求信息。答:错。流通信息从发出者向接收者的运动构成的信息流,统称为流通信息流。商品需求信息只是流通信息流的内容之一.。
6、连锁企业在经营体制上不同于一般商业企业集团。答:对。首先,从法律意义上看,连锁店的下属分店不一定是独立法人,而商业企业集团所属的每个成员企业都是独立法人。其次,经营方式不同。最后,管理方式不同。
7、连锁企业与企业集团在对企业的管理方式上也不相同。答:连锁店总店和分店的专业职能有所分工,总部负责采购、营销、人事、融资等活动,分店则致力于销售,分店不能脱离总部而存在;而商业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自身往往是一个管理主体,负责自身的人、财、物等各项管理活动。
8、连锁经营的优势使得其搞风险的能力较强。答:正确.连锁经营不同于传统的单店经营,单店一般规模小,经济实力较弱,搞风险能力较差,而连锁企业则兼有大企业和子店铺两方面的优势,通过总部把各个店铺联合在一起,实现规模经营.9、特许连锁的所有权是集中的,经营权是分散的。答;错。特许连锁的所有权是分散的,经营权是集中的。各加盟店对自己的店铺有所有权,经营权则高度集中于总部,各加盟店之间没有横向联系,只与总部保持纵向联系。
10、财务顾问是银行服务贸易的一种业务。答:错。银行充当财务顾问,是一种金融延伸服务,一般是结合大型投资项目,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到贷款合同的签定,银行以财务顾问的身份参与整个项目的筹建过程,主要任务是帮助企业从贷款和资金条件中获得最佳方案,以减少成本,避免外汇风险。
11、专利是一种财产的所有权。答:对。专利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发明人的申请,依法授予发明人的一种独占权利,并爱法律保护,专利的持有者可以是个人、企业法人。是一种私有的权利,一种财产权,不容许他人侵害。
12、专利是完全所有权。答:错。专利是不完全所有权。因为,专利发明的内容半公开化,专利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可强制使用和实施,专利受地域限制。
13、科学发现可以授予专利权。答:错。科学发现、科学理论和计算公式等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都属于人们对客观存在的规律的认识,而不涉及对客观事物的改造,因而不属于发明的范畴,不能授予专利。
14、实用新型又常被称为“小发明”、“小专利”。答:对。因为实用新型水平比较低,所以又称为“小发明”、“小专利”。
15、商标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商标的原值和追加值。答:
错。商标的价值是一个多元概念,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区分为商标的原值、商标的追加值和商标的附加值。
16、版权转让就是版权许可,二者含义相同。答:错。版权转让是指版权所有人向购买者转让全部或部分所有权,转让交易完成后,原所有人不再拥有被转让部分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版权许可贸易转让的仅仅是版权的使用权而不是版权的所有权,所以二者含义不同。
三、论述题。
1、简述流通产业发展的趋势。答:
一、流通产业发展的国际化。现代流通,从过去的,不连贯的,一周或几周的运动过程,变成了便于范围的运动过程,从有形商品到无形商品流通,从生产与流通相对分离、对立、到日益融合的大流通过程。
二、流通产业发展的社会化。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是需求和消费,要求社会经济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非物质的生活需求,只能是由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所引发。
三、流通产业发展的信息化。信息是进入现代流通无形商品,但它一旦进入流通就成为流通运动的先导,使流通成为由信息化带动的全过程加速运动。
四、流通产业发展的混沌化。混沌成了社会化大流通的总廓特征,一切进入流通的流通物都处在变动中,处在流动中,社会化大流通发展的不可逆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将继续下去。
2、简述我国批发企业发展的对策。答:
一、批发企业要更新观念并勇于创新。批发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社会存在机能进行再发展、再构筑,抛弃传统批发商业的定义和固有观念,按照新的流通服务业对批发商业进行重新定义。
二、顺应批零趋同化、模糊化趋势并向零售领域渗透。
三、实施批发企业战略重组,发展规模经济。在现阶段,可以借助政府或行业协会的力量,明确责、权、利、分工,结合改革,使国内少数实力雄厚的大型流通批发组织通过联合、兼并、参股、控股或连锁等形式,向多领域拓展建立起全国范围的商品流通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向国际市场发展。
四、建立批发企业主导型的第三方物流体系。
五、建立以批发企业为主导的商品供应管理体系。
六、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并积极推行B2B交易方式。
3、简述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答:
一、零售企业在销售环节上的控制力增强,并将逐步主宰销售环节。
二、新的零售业态不断出现,威胁传统零售形式。
三、零售企业的规模进一步两极分化。
四、新技术在零售企业获得广泛应用,不断促进其提高服务质量。
五、零售业正快速向网络化经营迈进。
4、简述发展连锁经营的意义。答:
一、扩大规模效应。连锁经营使零售商业摆脱了传统形式对其获得规模效益的束缚,创造了零售商业更多地 获得了规模效益的机会和途径。
二、衔接生产和消费。1:专业化经营和分散化设点相 结合。2:集中进化和分散销售相结合。3:零售商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三、扩大流通。1:商业资本的集聚与流通规模的扩大。2:经营技术的优化和流通规模的扩大。3:联合优势的发挥和流通规模的扩大。
四、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
五、创造新的消费点。1:大众消费与创造消费。2:“文化”消费与创造消费。
5、简述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答:
一、期货交易是通过买卖期货合约进行的,而期货合约是标准化合约。
二、期货交易是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的,一般不允许进行场外交易。
三、期货交易是由结算所专门进行结算的,所有在交易所内达成的交易,必须送结算所进行结算,经结算所处理后才算最后达成,才算合法交易,才能得到结算所提供的财力担保。
四、期货交易最后进行实货交割的比例很小。
五、期货交易需要交纳一定的履约保证金。
六、期货交易不是由实际需要买进和卖出期货合约的买方和卖方在交易所内见面进行交易的,而是由场内经纪人代表所有买方和卖方在期货交易场内进行的。
七、在期货交易中,期货商品具有特殊性,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宜于进行期货交易而成为期货商品的。
6、简述我国商品流通宏观调控的目标。答:
一、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也是商品流通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二、保证市场商品供求结构的平衡。
三、保证商品流通畅通无阻。1:商业网点布局合理。2:形成适度商业流通规模。3:保持商品流通行业结构合理。总之,商品流通宏观调控,能够保证整个商品流通行业布局的科学性,商品流通规模的适度性和商品流通行业结构的合理性,以保障企业运行的畅通和高效,也要重视对商品流通企业微观运行的引导,形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流通企业微观运行体系,从而使商品流通宏观运行与微观运行相统一。
7、简述如何构建中国的信用制度模式。答:
一、强化信用意识和信用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讲诚信、守信义的共识和理念,提高企业和全社会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
二、明晰产权关系。信用关系是产权制度的延伸,明晰产权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制度的前提。
三、强化法律制度对信用的保障作用。通过防范和惩治经济主体的不当行为,保证社会信用体系有效运行,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执法力度,明确其赔偿责任的做法,增加失信成本,要上违法失信者“得不偿失”。同时,适调整诉讼和仲裁程序以便于及时制裁违法的失信行为。
探讨图书馆图书流通的管理 篇6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
一、做好藏书管理
藏书管理是图书馆流通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献资料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图书的损失少、寿命长,这样方便读者利用,使馆藏的图书处于流通的状态当中。图书只有不断流通起来才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藏书的管理当中,一些入库选书的读者,不了解图书是如何分类的,所以经常会把书放错位置,而工作人员要能够经常巡视书架上的图书,要把放错书架的书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如果有归还的图书或者是新到的图书,要及时摆放到书架上面,而且要保证书的质量,这样读者才比较容易能够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加快图书流通的速度。有些读者到书库直接找书,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书就拿走,然后继续找书,又看到了另外一本喜欢的书,就会随时把之前手里的书给扔掉了,这就会造成书架很乱,如果这些书要是长期摆放在错误的书架上,就很难让其他的读者找到,影响图书的流通。图书工作人员要经常巡视,才能够发现上述现象。还有,工作人员要及时修补破损的图书,因为一些书的流通率比较高,书的破损率也会比较高,如果不能够及时修补,就会影响图书的流通。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科学和新知识都在不断出现,图书量就会快速增加,对于那些损伤严重的书,就要及时下架。还有,在藏书管理当中不能忽视书库的清洁以及防火和防盗的工作。所有工作人员要学习有关防火以及灭火的知识,还要能够使用灭火器材。纸质的东西不仅不能潮湿,而且还不能够晒太阳,所以要根据书库的位置来控制通风的时间。还要经常清扫灰尘和地板。
二、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
图书馆的流通部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图书馆的价值,流通部的工作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大学生,所以工作人员的言行都影响着其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流通部的馆员应该更加注重职业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首先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做到爱岗敬业,为广大读者服务,把读者放到第一位,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图书馆员的优良服务能够取得读者的支持,而且还会吸引更多的读者,提高图书流通的速度。现代图书馆是具有海量信息的载体。随着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的转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图书馆员不仅要熟悉如何来搜集和整理纸质的图书资源,还要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信息资源的搜集以及整合。图书馆员要有图书专业的知识,才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系统的服务,从而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只有具备计算机和外语知识,才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图书馆图书流通的工作很单调,所以工作人员要不断增加自己的道德素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自信、热情、积极的心态会对读者产生很大的影响,会为读者打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处理读者违规的对策
在图书的管理当中,总是会有盗书和毁书的现象,有些人在书上随手做记录,甚至有些人还会写上自己的评论。有些辅导类的图书被读者当成了练习的资料,在书中写满了答案。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这些读者从来不想自己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会对以后借书的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这种现象继续泛滥,那么将是图书馆的不幸,所以学校要想办法来解决。在思想品德的课堂上,教师要加强道德素质的教育,要走到学生中间去理解学生的行为,了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动态,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准确和真实的传递信息,要真诚对待别人,要用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借阅图书的时候要做到珍惜图书,爱护图书,为学校图书馆做出一份贡献。
图书馆是大学生课余活动较为集中的场所,是大学生们进行知识、信息的收集、传播、交流以及课余休闲的主要活动场所。特别是直接和学生面对面的流通部在对大学生思想行为、道德情操的教育方面具有下列优势:1.接触学生具有广泛性;2.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具有及时性;3.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具有直观性;4.引导和教育学生具有主动性和多样性。同时,高校图书馆里各种优秀的书刊读物对大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养成又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1.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阅读革命领袖、英雄人物、著名科学家的模范事迹和成长道路,可为大学生们树立起学习的榜样、效法的楷模,使大学生学习到高尚的品质;2.通过阅读各种书籍,可以使大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大量的优秀读物中渗透着歌颂善良美好、鞭挞邪恶丑陋的主题思想,感情色彩鲜明,并且通过形象的说理和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可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内心体验,引起大学生的思想共鸣,从而提高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3.通过阅读文艺作品或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种读书活动,可以寓教于乐,溶思想性与趣味性为一体,使大学生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此外,丰富的历史读物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范本。
总之,服务育人是流通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广大图书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读者,让读者珍惜图书。
参考文献:
[1]谭绿贵,王家军,郭培.基于人本理念的图书馆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3).
[2]马民玉,王思哲.关于大学图书馆业务考核量化指标的设计问题——兼与耿正萍同志商榷[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3(3).
[3]沙浣.量化管理在图书馆流通工作中的应用——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6(1).等
基于流通业的成本管理 篇7
一、农产品供应链的特征
农产品供应链就是以农产品为特定范围的供应链,是指由农产品生产供应商(包括种子、农具等生产资料供应商)、生产商(农产品的生产者)、农产品加工企业、分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以及农产品的消费者所组成的一个功能型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是指链上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实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优的客户服务水平。
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产品供应链市场风险大。农产品由于其自然属性,所要求的生产环境不同等客观原因,导致农产品产地分散,生产规模有限,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突出。二是农产品供应链产业跨度大,整合困难。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周期长,横跨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处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市场份额较低,企业规模有限,很难协调供应链上的参与者,合作成本高,整合困难。三是农产品供应链各主体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合作意识差。供应链的主体涉及农产品生产资料供应商、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批发商、零售商以及农产品物流商,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尤其是产业链中接近上游的农业生产主体,合作意识淡薄。四是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难度大。由于农产品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环节较多,供应链上游的信息网络和通讯设施普遍较为落后,导致农产品“卖难买贵”等现象突出。
二、河南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现状
(一)形成了多层次发展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得到快速发展。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个全国性、规范化的粮食批发市场。目前河南省部级、省级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分别达到36家和58家,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总数已达到281个,年交易总额超千亿元。农产品批发市场承担了全省70%以上的农产品流通任务,其中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郑州刘庄蔬菜批发市场、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鹤壁四季青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实力较强,初步形成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发展格局。
(二)政府为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推进河南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方面,政府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010年,中央财政拿出专项资金,集中在全国8个省的部分市(县)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郑州、周口、商丘三市成为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项目承担城市。同时河南省启动了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项目,项目总投资90亿元,总规划占地5300亩,是河南省的重点建设项目,已于2012年1月投入使用。而且2009年河南省已成为全国15个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省(市)之一,包括河南省漯河双汇商业连锁等7家大型连锁超市企业和河南众品食业等6家农产品流通企业分别与项目所在地的13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对接。在农产品信息化建设方面,河南省政府及河南农业部主办的河南村村通农业信息化工程,致力于提供产品供求信息发布、交易、产品价格查询、预测、分析以及农业资讯等,打造农产品信息流通平台。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契机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郑州、商丘、驻马店等地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在周口、南阳等农业大市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增加期货品种,建成全国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价格中心和信息中心。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河南农产品流通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河南供销社利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时机,积极谋划供销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编制的《中原经济区供销物流发展规划》已得到全国供销总社批复,并纳入了中原经济区建设全省总体规划。
三、河南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较低,供应链核心主体缺失
当供应链中存在能整合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时,就能更有效地处理供应链间节点企业的协调,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实力,优化供应链的结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联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通过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系统功能的整合,创造整体竞争优势,从而降低库存总量,加快对终端市场的反应速度。目前,河南省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渠道的模式是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模式,但批发市场的实力难以承担核心企业的功能,整个供应链仍然停留在粗放式的低水平阶段。当前河南省仅有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一家国家级批发市场,缺乏国家级的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虽然每个省批发市场总数已达上百个,但交易量大、知名度高、辐射范围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数不多;即使是目前交易额相对较大的骨干批发市场,也存在基础设施、管理水平、信息手段等功能落后的状况。
目前,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河南农产品流通主体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但流通主体无论在规模上、组织化程度上还是在服务功能上都难以与流通需求相适应。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产品的销售仍以小集贸市场为主,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仍处于农民经纪人、专业协会等初级水平,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和农户紧密联结的高级中介组织形式的发展还相对不足。河南农产品供应链缺乏具有较强整合能力的核心主体,难以发挥对供应链上下游角色的辐射带动作用,制约了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
(二)“农超对接”项目有待深入
“农超对接”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缩减了中间环节,构建以零售企业为核心主体的供应链模式,体现出供应链管理中整合和优化的思想。但河南“农超对接”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接规模不够大、对接面不够广、对接关系不够稳、扶持政策不够完善。一是对接面窄,能满足“农超对接”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较少,与超市实现对接的合作组织更少。“农超对接”需要的是成规模的农业化大生产,符合严格质量标准的优质农产品,而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育程度不足。二是对接力度不够,超市缺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深度支撑,导致专业合作社缺少指导和培训,难以达到超市对农产品的免疫和药物控制、饲料污染控制、生长环境控制等多项标准。三是结算方式成为阻碍农超对接的一大障碍。尽管政府鼓励电子结算,但电子结算的使用率仍然偏低,即使一些拥有现代化信息系统与结算系统的大型连锁超市,在产地有时也不得不采用现金结算;同时超市的结款较慢,生鲜普遍为半月结或月结,有时甚至更长,与超市之间的合作使农民面临资金积压的现实难题;而且超市需要正规发票入账,农民却难以提供。四是政府对“农超对接”的扶持措施不力。政府需要在农产品认证费用、税收、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
(三)农产品物流技术水平低,配送体系相对落后
1. 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薄弱。
仓储方面,仓储设施落后,储存能力不足,通用仓库多,专用仓库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仓库等技术水平比较高的特种仓库短缺。运输方面,河南现代化的集装箱运输、粮食的散装运输、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粮食运输仍然以包装运输为主,浪费现象严重。对冷链的认识程度不够,冷链物流设施陈旧,运输效率低。
2. 物流技术落后。
河南只有少量的肉类、水产品、牛奶和豆制品进入冷链系统,大多农产品物流仍是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农产品物流冷冻保鲜技术较低。在农产品物流运输中不能及时采用数学规划法、动态规划法、运筹法等物流系统最优化方法,导致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运输无序化、对流、过远、迂回、重复运输、回程空载等不合理运输现象屡有发生。在农产品包装方面,河南农产品包装仍处于初级阶段,分级简单,不规范,包装简陋甚至没有包装,不能有效地保护农产品,运输途中损耗较大。
3. 物流系统的实施条件差。
河南虽然已开通了农产品绿色通道,但一些地区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关卡多、收费高,无法满足农产品物流的需要;各交通和运输部门市场化程度低,垄断经营,缺乏协调机制,尚未形成多式联运交通网络。
4. 缺乏对物流系统投入的资金支持。
冷链运输的投入往往非常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流通企业存在资金不足等困难,但目前尚无通畅的渠道来提供金融贷款服务。
(四)农产品流通体系信息流不畅,供应链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农产品市场信息是联系农产品产、供、销的桥梁和纽带,信息的有效共享和传递是农产品供应链协调的第一步。如果没有信息的有效传递,供应链必然失调。然而由于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信息流不畅,“买难卖贵”成为普遍存在于农业大省的通病,河南总是间歇性出现大蒜、白菜、萝卜、西瓜等农产品丰收的同时却滞销的矛盾现象。目前虽然河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1. 批发市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不少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致使市场信息情报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集贸市场硬件建设落后,无法为农户生产、产品流通、产品加工提供全面、持续的信息服务。
2. 农产品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缺乏信息共享。
往往是县级以上政府的信息网络较健全,信息量也较大,但网络在乡、村出现断层,市场供求信息不能沿供应链快速传递,使农民获取信息的成本很高。而且供应链同类主体之间的横向信息互通也较为缺乏。
3. 对农产品信息网络利用率低。
虽然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对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十分重视,但这些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系统,在农产品流通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和商户受教育程度较低,普遍缺乏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难以有效利用现有网络电子信息。
四、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河南流通体系建设对策
(一)大力培育供应链核心主体,发挥核心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
1. 在制订农产品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建设规划的基
础上,科学布局并完善批发市场网络,鼓励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和改造。应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主要建设具有较强集散功能、品种多、辐射广、适应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大型批发市场;和以县城为依托,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地型批发市场。完善批发市场在运作方式、交易方式、基础设施投入及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功能,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安全卫生、机制健全、运行规范的现代化农产品批发体系,进一步提高批发市场档次和知名度,打造其真正成为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主体。
2. 大力培育农产品龙头企业。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产品加工大省,已培育了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的龙头企业,如“思念”、“双汇”、“科迪”等知名品牌,但是,高科技含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不多。应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依托河南省现有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引导鼓励企业走多层次加工转化增值的路子,拉长产业链条,努力提升附加值,着力打造河南食品工业品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逐步把经营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
3.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仅是一个中介服务机构,更是一个经济实体,连结农民和市场,盘活农产品流通。应提升政府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效率,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通过挖掘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发展区域品牌,提升合作经济组织市场竞争力。鼓励合作组织由单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跨产业发展,由单向的服务向综合性服务发展,不断扩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领域。
(二)加大政府对“农超对接”项目的支持力度
1. 地方政府应引导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专
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性和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化经营。鼓励和引导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之间在劳动、技术、产品、资本等方面开展联合与合作。提倡科学种植或养殖,统筹管理,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2. 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流通。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强安全生产记录管理,依据农产品流通相关标准,对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加贴标识,创建品牌,实现合作社产品质量可追溯。
3. 加大“农超对接”政策支持力度。
支持超市加快冷链系统、物流配送中心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合作社建设冷藏保鲜设施、配置冷藏运输工具、检验检测设备等;探讨灵活的结算方式和增值税抵扣方式。
4. 政府应完善政府、超市、合作经济组织三方的良性
沟通机制,通过组织超市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实地考察和产需见面会、供需对接会等多种形式,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超市签订长期对接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对接关系。鉴于“批发市场”在河南农产品流通中所承担的重要作用,河南应因地制宜,大力探索“农批对接”、“批超对接”的流通模式。
(三)提升农产品物流能力
1. 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
对传统冷库进行升级和技术改造,提升冷库物流作用,并提高冷库的年运输量;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食品企业建立气调保鲜库、恒温库、冷冻冷藏库,购置冷链运输工具等硬件设施。
2.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技术。
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可以使涉及农产品供应链上的生产与养殖、设施、库存、运输、信息以及采购等环节得到高度优化,即时掌握农产品的生产与运输状态,降低供应链成本,使供应链管理实现高度敏捷性和完全的集成化。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有效解决农产品的保鲜问题,减少损耗,降低成本。提升包装技术,确保运输安全。制定统一的农产品物流标准与质量安全标准。
3.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尤其应加强农村运输网络建设,确保农产品货畅其流。
同时,地方政府要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的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重点物流企业的运输、仓储、配送、信息设施和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对物流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四)强化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建设
1. 加大对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建设投入,包括农产品网络的软硬件建设、信息通道建设等,构建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及时形成农产品生产信息、价格信息、库存信息、运输信息、需求信息、交易信息;健全农产品信息收集、分析、交换、发布制度,使信息采集、传输和发布工作经常化、规范化。
2. 加快市场“公共信息体系”建设的步伐,发挥政府在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鼓励各地建设本地区的信息中心和信息采集发布系统的基础上,构建河南统一的农产品信息中心和采集发布系统。
3. 加大对供应链各参与方的网络和电子商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户对于网络电子商务的认识,提高其对网络农产品信息的利用率和电子商务交易的使用率。
摘要:由于河南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组织化程度偏低,缺乏有效的核心主体带动,“农超对接”项目不够深入,农产品物流技术水平低、配送体系落后、信息流不畅等原因,阻碍了河南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发展。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河南应大力培育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的核心主体,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政府对“农超对接”项目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物流能力;强化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河南省,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流通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资武成,廖小刚.供应链管理背景下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5)
[2]魏珍.推进河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J].农村工作通讯,2012(5)
[3]鞠红.河南省农产品流通现状分析报告[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
[4]张爽,徐正.基于农超对接模式的新型农产品流通体制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22)
基于流通业的成本管理 篇8
一、概述
甘肃省属于我国西部地区, 相对比较落后, 经过这些年对土地荒漠化等治理, 这一带也有了一些起色, 加上这里水系较多, 而且山水方面的资源非常丰富, 但同时, 由于这些地理方面的资源优势开发不足, 又在农业生产方面因地理因素、土质因素、气候因素等共同造成了农产品的品种少、流通不足;大多农村处于偏远之地, 规模化很难形成, 以土豆为例, 可以生产几十亩地的土豆, 但由于较为分散, 在收集时较为困难, 大多人不愿意去进行这样的收购, 还有一些企业刚开始在此扎根发展农业, 但经过一些时间的试验, 纷纷选择离开, 因为不能从技术上克服一些实际的困难, 又不愿意投资过多来帮助这些地区发展真正能够致富、带来经济效益的农业产业化, 尤其是对于农业产品的再升级不够重视, 停留于初级阶段的这些农产品反过来又导致了流通方面的困难。总之, 诸多因素互相影响, 相互依存, 未能找到合理的关系, 并且未能进行一些格局性的计划部署与调整, 给这里的农业发展、农产品流通未能带来实际的解决方法。
二、甘肃农产品的流通现状及分析
自2014 年以来, 甘肃省的农业增加值已经达到了91.13 亿元, 其增加速度达到了6.9%。在种植业生产方面、夏粮的面积与往年相比, 同比减少了38.7 万亩, 自2006 年就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 但由于品种的改善、结构的调整, 小麦等作物方面产量呈现上升趋势;另一方面, 随着结构的优化出现了诸多综合种植与合理化经济作物种植, 比如对于蔬菜、中药材、玉米等生产面积逐年增加, 直到去年已经分别增加了4.6%、9.3%.4.7%, 产量也一直在呈现上升;另外, 在林果业方面, 已经开始走上了特色化的农产品发展道路, 政府也加大了扶持, 而且武威市的“中国葡萄酒城”的建设与品牌打造, 非常成功的推进了农产品数量上的增长。还有农畜产品、生猪生产等。总之, 在农业的各个方面, 都出现了变革后的再生, 但从结果看, 也并不理想, 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在农产品猛增的同时, 数量与质量都有所提升, 克服了传统的种植思维与方法带来的阻碍。然而, 产量的提升, 即面临着销售的困难、价格下降的危险、农户与企业的失败, 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的崩溃等等, 因为农户总是以实际的利益为主, 如果一旦出现不利因素, 马上就会有一番大的变动, 更弦易辙。分析其中的原因, 总共有下面几条:
首先, 从政府方面看, 在农产品流通方面的扶持与资金投入远远小于对于整个农产品增加的投资;在流通效率方面, 组织不足, 欠缺更多的开拓市场的能力, 尤其是与一些较大的企业的合作, 对外贸易方面的交往能力不足, 产销不能形成一个良性环节。
其次, 从市场看, 经济整体上不景气, 尤其是去年与今年以来, 通货膨胀问题、生产企业资金不足问题、股票市场下半年出现熊市, 一直呈现低迷状态等, 都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能力与消费习惯, 而且由于经济不景气, 大多数人都选择性消费, 并且尽可能的进行节约化, 因为一方面, 钱不值钱, 物价疯长;另一方面, 整个市场中的大多资金流入到新兴行业, 银行对传统行业的支持在逐渐下降, 中小企业生存困难, 而且由于大工业生产成本与国外相比, 竞争力明显下降, 所以, 市场方面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是有限的, 而且城市化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品质化的生活理念的更新等等, 都直接影响着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从国外市场看, 纷纷开始保护自己国家的农业进行各自的改革与发展, 竞争力明显有制约。加上区域限制、流通费用的增加等等, 都是流通效率低下的原因。
第三, 从农产品本身看, 虽然有一些以农产品为主的农业产业化优化升级与产品再加工, 但是如葡萄酒、土豆等, 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 而且方向选择看起来, 前景一片大好, 但实际上, 对于红酒的需求量有限、品质不高。以浙江一带的红酒生产来看, 其势头并不看好。所以, 总的来讲, 甘肃省的农业特色化, 实际上还是在一种较低水平的产业优化, 并未将产品做成山东那样, 做成品牌与品质, 将一根小黄瓜卖到十块钱的水平,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新型的农产品加工走向, 才能增加更多的产品流通。
第四, 以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来看, 有五大理想模式。一是产销一体化企业, 二是批发市场, 三是农民合作组织, 四是连锁超市, 五是龙头企业。从这五大供应链来看, 每一个模式都未能达到一种完善化, 而且其中只有龙头企业是较为突出。但是整体而言, 所谓的龙头企业也是一种大杂烩, 是农户加基地, 散户种植或者干脆组织收购等, 这些都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生意好, 可以大量低价收购;生意坏, 农户遇到的是无利可寻, 其中并未建立起真正的某种模式, 应该重新思考。还有信息不足、分享不够, 尤其是不愿意花更多的投资在销售方面, 因为低成本投资所以并不想高成本投入于广告与信息等方面;另外, 农业基地少、产品单一、品质不足、主体利益不均衡、物流水平落后、真正的产业化结构还未完善, 只是停留于表层化, 还需要运用现代思维进一步进行反思。
三、解决措施分析
首先, 认真调查研究、更新理念, 以事实为基础, 从整体上对农业进行调整, 使农业产品尽可能的从数量变为质量, 提升科技投入, 从而减少成本支出、提高效率。也就是说, 先从产品上下功夫。
其次, 农产品标准化, 体系化建设应该跟进, 如对流通的管理的标准化、现代化, 做好计划与统计工作, 对整个的安全追溯与来源等建立更为可靠的系统, 从而增加其信任度;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各方面的对应标准, 增加流通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升交易量、减少费用等, 注重利益均沾与利益分享是可持续的最优道路。
第三, 应该从物流体系方面进行反思, 建立较大的物流系统, 为农业产品的销售提供一个较大的批发市场, 以大物流促进产品的出口与销售, 这一方面的达成还应该搭建起信息化平台, 应该增强专家对于信息的分析、掌握市场, 应该尽可能的使农业生产的产品信息得到更多的共享与时时关注, 做好信息推广等。
第四, 应该改变思维模式, 对五大供应链模式进行仔细分析, 依据当地的需要选择发展模式和种植产品等, 尽可能的从市场入手, 做好分析与调查工作, 掌握市场的信息与整个市场发展的动向, 时时警惕找寻应对策略。
第五, 应该加强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走多元化道路, 使农户的生产工作逐渐多元化, 组织迈入一个具有更多农业产业结构的变革之中, 让其成为真正的主体。在利益方面, 应该最大化给予农户。因为, 整个农村改革的道路中, 农民的增收与就业是主要问题, 而且随着工业的大规模的退潮, 农业实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也是首选之路。总之, 应该在一个较大的系统中, 对整个农业农产品的流通搭建一个框架, 使其在系统中有位置、有方法可循, 有路可走, 可以在遇到各种情况时平稳解决, 找出应对之策。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农产品的生产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且这种家庭式的发展模式有助于国家稳定, 防止城市化带来的整体后果进一步恶化。同时, 通过对农产品品质的改善、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产业化升级、加快与企业合作、建立物流体系供应链等等都可以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对于其中的障碍因素, 政府应该出台相应政策给予扶持。因为农村地区, 如果没有政府的协助, 是难获得真正的进益的, 且这种帮助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 防止因盲目与冒进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摘要:本文以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甘肃农产品流通效率及障碍分析为题展开相关讨论。首先对其进行了概述, 主要从供应链角度探讨甘肃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的原因, 在分析的基础上, 对其障碍进行了梳理, 并提出了一些针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可以引起更多关注与交流, 同时希望可以为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资利用的信息, 以供参考。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农产品,流通效率,障碍
参考文献
[1]林兆艳.超市主导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绩效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3 (14) .
[2]刘美远.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 2015 (3) .
[3]邓俊淼, 戴蓬军.供应链管理下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探讨[J].农业经济, 2014 (8) .
基于流通业的成本管理 篇9
医疗器械作为用于预防、诊断、治疗人体疾病的特殊产品,普遍存在着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人体伤害的风险,这种风险存在于医疗器械设计开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4]。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标准YY/T0316—2008/ISO 14971:2007《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2009年6月1日起实施)也强调,风险管理过程并不随医疗器械的设计和生产而结束,而是继续进入生产后阶段;生产后阶段包括产品的运输、贮存、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更改、停用和处置等。
通过对辖区隐形眼镜流通市场现状开展了调查和研究,依据风险管理原则对加强角膜接触镜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相关对策,期望能对保障公众用眼安全有所帮助。
1 上海市闸北区隐形眼镜流通市场经营现状和存在问题
本区内集聚了“青云路眼镜商业特色街”(包含日月和开泰眼镜市场)、三叶眼镜市场、不夜城国际眼镜城等具有全国知名度的眼镜批发市场,共有眼镜经营单位约500多户,占据全市眼镜市场相当份额。目前这四大市场的经营模式主要是批发兼零售,而以零售为主。
1.1 隐形眼镜批发经营户持证率低、零售经营户占绝对数量
依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加强角膜接触镜经营企业监督管理的意见》(沪食药监流通[2006]749号)的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从事角膜接触镜及护理液批发业务的企业必须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经营。截至2009年11月,辖区内持有有效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隐形眼镜批发经营户仅14家,其中除了7家位于青云路眼镜街上,其余7家都不在四大批发市场内,而分散于全区其他商务楼宇。在被调查的青云路眼镜街150户经营户中,对隐形眼镜的经营模式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持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从事隐形眼镜批发,占5%;(二)无证从事隐形眼镜批发,或同时兼零售,占5%;(三)以经营镜架眼镜为主,以储备少量隐形眼镜置于柜台进行零售,此类经营户约占30%;(四)隐蔽零售隐形眼镜,此类经营面户上只经营有架眼镜,但往往会应顾客需要临时到市场内其他商户购买后再转手卖给顾客(俗称“搬砖头”现象),此类经营户约占60%。三叶和不夜城眼镜批发市场内隐形眼镜经营状况与青云路眼镜街基本类似。概括而言,辖区内眼镜批发市场内约90%以上的经营户有零售隐形眼镜的行为。
1.2 隐形眼镜零售经营软硬件水平低,零售隐形眼镜如同销售普通商品
由于本市对隐形眼镜零售没有制定许可证管理制度和配套标准,多数隐形眼镜零售经营户对于隐形眼镜属于国家三类医疗器械的管理意识淡漠,实际经营软件和硬件配备水平低。以浙江省《角膜接触镜零售企业现场检查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检查标准”)为参照进行对比发现,隐形眼镜零售实际经营条件离浙江省相关许可门槛有较大差距。此外,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大多数经营户零售隐形眼镜如同销售普通商品,未能索取和提供隐形眼镜产品的注册证和供货方资质资料,未对购销进行记录,对顾客佩戴隐形眼镜进行专业指导以及不良事件报告等更是无从谈起。
即便是少数持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隐形眼镜批发兼零售的企业,他们在硬件设施和管理制度等方面也仅是符合“批发”许可的要求,离零售验配企业“检查标准”相距甚远。
1.3 部分批发企业诚信缺省、凸现安全隐患,侵犯消费者权益
调查发现,部分无证批发企业借口从事零售经营而回避相关的行政监管,其经营条件也未能符合本市相关隐形眼镜批发的许可规定。他们在进货时仅对产品索取注册证,未索取供货商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其中一些仓库面积小甚至以阁楼为仓库的企业,不仅无法做到划分“四区”,而且仓储卫生和温湿度等也难以保证。
调查发现,某批发进口隐形眼镜产品的经营户存在海关进口报关数量与销售数量不匹配、在国内进行产品加贴标签等情况,有国内贴牌生产或制假售假之嫌。
调查还发现,某入驻商务楼宇的批发经营户未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却通过互联网络进行零售直销。该公司居然还利用公司主营网站公然宣称其是“中国第一家获得政府批准的从事网上销售隐形眼镜的企业”,来蒙骗信息不对称的消费者。
2 应用风险管理理念,开展对本市监管模式下隐形眼镜流通使用环节的公共风险探讨
YY/T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指出,“作为一般的概念、涉及个人、组织或政府的某些活动,或可能会使这些或那些利益相关方处于危害之中,或可能对其有价值的物品,造成损失或毁坏。由于每个利益相关方,对于发生损害的概率及其严重度具有不同的价值观,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实施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需要在统一基本原则(即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因产品而异,因企业而异[5],主要目的是降低患者的风险。当前的流通使用环节这一特定环境中,对隐形眼镜进行风险管理涉及到的利益相关方,主要包括消费者、地方监管部门、隐形眼镜零售和批发企业。
2.1 消费者从流通市场购买和使用隐形眼镜的安全风险
由于隐形眼镜直接附着于角膜上,因而具有一定的佩戴禁忌症,如眼部禁忌症、全身禁忌症、个体条件禁忌症及环境条件禁忌症等。因此,患者如有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贫血、代谢病、泪囊炎、翼状胬肉、结膜炎、角膜炎及眼部细菌感染等均不能配戴隐形眼镜。妇女在妊娠期或更年期及经常接触灰尘、有毒有害物的人也不宜配戴[6,7,8,9]。此外,由于隐形眼镜内表面会吸附泪液、分泌物、蛋白、类脂物质、细菌和异物颗粒,需要消费者正确使用专门护理产品对隐形眼镜定期进行消毒、清洁,否则会影响眼镜的透气性或引起感染,导致角膜溃疡甚至穿孔,严重损害眼睛健康[8,10,11]。因此,作为医疗器械,验配隐形眼镜的要求应该非常严格,需根据专业的眼科医生的问诊和检查,在排除佩戴隐性眼镜的禁忌症后,在准确验光得出眼睛的矫正数据基础上,尚需依靠专业的设备对角膜直径、角膜曲率、眼压等进行检测后,方可选择适当的隐形眼镜产品[10]。此外,还需要医生对消费者在验配后的日常佩戴进行专业指导和跟踪复查[12]。
因此,目前本市监管模式下,消费者从不需许可的隐形眼镜零售企业购买和使用隐形眼镜的危害形成因素(损害的潜在源)有:(1)零售企业产品进货缺乏质量验收;(2)经营场所设施卫生差,储存条件偏离规定要求的环境条件,缺乏专业养护;(3)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隐形眼镜验配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不能正确把握佩戴适应症和禁忌症,不能正确测量屈光度,未有正确的佩戴指导;(4)企业缺少专业的售后跟踪服务;(5)企业和消费者对不良反应事件难以认定,未能报告;(6)消费者由于缺乏正确指导,隐形眼镜和护理产品使用不当,易导致角膜各种病变。
而大部分批发企业由于不和消费者发生直接联系,其对消费者构成的危害形成因素,主要在于产品的购进验收和储存养护是否规范方面。因此,消费者来自于零售企业的风险显然要高于批发企业,因为前者损害因素多、损害程度大,后者损害发生概率小、损害程度小。
2.2 监管部门在目前监管模式下承担的责任风险
本市目前采用仅对隐形眼镜批发企业发证,未将零售企业纳入许可范围的监管模式,监管部门承担的责任风险主要为对零售企业不予许可的行为有行政不作为之嫌。
2.3 隐形眼镜经营企业在本市目前监管模式下的经济风险
在本市目前监管模式下,隐形眼镜零售企业不需许可几乎无经济风险,但大量零售企业的存在极大增加了消费者的风险。这显然与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中主要“把消费者风险减至最低”的主要目的和“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
本市目前对隐形眼镜批发企业的许可采用的都是通用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发证的要求,因而在此对其经济风险不予专述。
3 依据“风险可接受准则”,开展对本市目前监管模式下隐形眼镜流通使用环节的公共风险评价
风险可接受准则是用于医疗器械风险是否可接受的决策的依据,按照风险可接受准则进行判定是一个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和预期用途受益相平衡达到最大优化的反复过程。这对于风险管理过程的最终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于每一类别医疗器械都应制定适宜的风险可接受准则[13]。基于可接受准则,风险管理活动的各种结果分为三大类,即广泛可接受区、合理可行区(ALARP region-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 Region)和不容许区[5]。
如前所述,隐形眼镜流通使用环节的公共风险是消费者安全风险、基层政府的责任风险和隐形眼镜经营企业的经济风险的综合,其中消费者安全风险是是该类产品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风险可接受准则,对本市目前监管模式下隐形眼镜流通使用环节的公共风险评价如下:
如图1所示,在本市目前监管模式下,隐形眼镜流通使用环节的综合风险主要是消费者来自零售企业的安全风险和监管者未对零售企业许可的行政不作为责任风险。其中,消费者来自零售企业的安全风险巨大,显然违背了风险管理的要求;监管者未对零售企业进行许可的做法也有悖于我国的法律法规,这两点显然属于不容许区。因而,目前本市对隐形眼镜零售企业不予许可的监管模式,其责任风险是不容忽视的。
4 关于优化地方监管模式,加强对隐形眼镜在流通使用环节监管的探讨和对策
基于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消费者的安全风险,对隐形眼镜流通使用环节的地方监管模式进行优化的关键点,在于对消费者来自零售企业的多种安全危害因素作进一步分析,找出其中的核心因素。笔者认为,大多数零售企业的验配能力(人员设备)差,成了消费者使用隐形眼镜的最大危害因素,因此目前对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给予全程医学指导仍有必要性[12]。而作为应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先驱之一的美国FDA,早在2005年通过在《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增加520(n)条,规定包括美容平光隐形眼镜在内的所有隐形眼镜属于医疗器械,经营者必须凭有效处方销售隐形眼镜[14]。日本、欧洲各国隐形眼镜的销售也必须由眼科医生、视光师等专业人员验配。
鉴于我国在预防和控制医疗器械(包括隐形眼镜)上市后风险方面还存在其他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1)在法律法规方面,现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对医疗器械经营“批发”和“零售”至今没有概念界定,也没有规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不得将产品提供给他人从事无证生产经营;(2)在标准体系方面,GB11417.2-89《软性亲水接触镜》中有关“配戴基本要求”等内容过于简单;(3)监管部门重审批轻安全风险控制的倾向尚未根本扭转;(4)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上市后评价工作进展缓慢;(5)消费者使用医疗器械(包括隐形眼镜)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薄弱。(6)部分企业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等。
结合中国国情和隐形眼镜行业发展实际,加强隐形眼镜流通使用环节监管,有效控制消费者安全风险的对策,建议如下:
(1)亟待全方位多层次地完善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完善隐形眼镜标准体系,制定专门的隐形眼镜风险管理准则以及上市后的监督管理操作指南。
(2)建立对隐形眼镜流通使用环节的地方监管新模式:(1)对隐形眼镜批发和零售企业都实施许可准入制度。(2)对隐形眼镜零售企业不作人员、验配场所和验配设施设备的许可要求,适当降低对经营场所(含仓库)的面积要求,改由医院和有资质的专业验配机构(包括品牌隐形眼镜专业验配中心)制定配戴隐形眼镜诊疗规范,开具隐形眼镜配戴建议书证明。(3)要求隐形眼镜零售企业必须做到规范进货渠道、规范储存养护和规范销售服务(严格执行凭隐形眼镜配戴建议书证明销售)“三规范”,并做好相应记录备查。
(3)建立医院、专业验配机构和经营企业等隐形眼镜不良事件监测点,全面贯彻实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国食药监械[2008]766号),健全医疗器械溯源追踪系统,加快修订《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予以全面贯彻实施。
(4)开展对经营企业、医院和消费者医疗器械监管法规和隐形眼镜各种专业知识的强势宣传。
(5)重视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和服务;充分动员利用各方力量,联合商委、工商、质监等职能部门建立隐形眼镜经营商业规范,取缔无照无证经营,维护市场秩序。
(6)建立完整的、公开的诚信征信平台和医疗器械产品信息库。
5 对建议的隐形眼镜流通使用环节地方监管新模式进行风险预测
如表2所示,对策中所建议的地方监管模式全面降低了利益各方的风险,符合风险管理“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目的,以及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统一基本原则即“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因而在理论上是一个较为优化的监管模式。
6 结语
基于流通业的成本管理 篇10
危险品的安全运输事关重大, 其在运输途中的安全隐患主要有:危险品在流通链中监控缺失造成安全隐患, 以及环境变化造成安全隐患。因此, 对危险品运输进行有效监管势在必行。危险品运输过程中, 由于所处环境极易发生变化, 若无法实时监控、分析和报警, 极易造成人员和物质的重大损失。
提高危险品在运输途中的安全, 需要加强危险品在流通链中的管理, 实时监控环境变化, 分析变化对危险品的影响。因此, 迫切需要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来获取危险品的相关信息、检测器运输过程中队其影响较大的环境信息, 提高安全性。
本文以RFID技术为基础, 针对危险品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 针对以下几点进行研究与设计:
(1) 利用RFID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分析基于RFID的流通链中危险品安全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并对该系统核心流程、系统架构、核心子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2) 针对危险品在流通链的运输途中因意外导致的运输厢体的局部环境发生变化且难以有效全程监控的问题。通过在物品上粘贴RFID标签标, 在标签中存储物品的环境需求特征, 监测运输途中相关参数, 提供报警、应急处理等, 实现运输途中的全程监控。
(3) 在流通链危险品安全管理系统的实现部分, 本文重点从流通链终端销售环节着手, 用智能终端实现现场数据监测, 开发具有RFID读写器功能的智能终端;构建后台危险品信息数据库, 通过内部无线网与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与远程危险品信息数据库的交互, 获取危险品的真伪、运输要求及其他相关信息, 提高了危险品运输安全性。
2流通链中危险品安全管理系统设计
2.1无线射频RFID技术概述
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讯”一文, 奠定了RFID技术的理论基础;无线电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使得RFID成为物联网应用的基础。RFID技术利用射频信号在空间的电磁耦合 (或者电感耦合) 实现非接触的数据通信, 获取物品的相关信息, 在此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参与, 因此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实现多目标同时识别、识别高速度运动的物体、远距离非接触识别、能适应恶劣环境、高安全性、存储信息可通过加密算法和密码保护、不易被更改和伪造等优点。
2.2 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RFID系统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通常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计算机系统等组成。应用中, 将电子标签贴在物体上, RFID读写器通过电磁耦合读写进入读写区域的电子标签, 获取标签信息并解码, 将获取的信息发送到计算机主机进行信息处理。
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中均布置有天线, 实现电磁波的接收与发送。此外, 完整的RFID应用系统还应包括应用软件、中间件等。
3系统功能设计
本设计采用智能终端作为前端处理单元, 以Android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 实现数据综合分析与提示、报警。
工作流程为:RFID读写器采集数据, 向智能终端发送数据, 智能终端处理数据、显示和报警, 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后台数据库实时通信, 完成实时采集和查询。
系统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接口模块:智能终端接收RFID读写器数据的接口。
收发模块:智能终端与后台数据库交互数据的接口。
存储模块:存储本地信息模块。
查询模块:查询后台数据库、本地存储信息和实时查询RFID上信息。
4总结
本文通过应用智能终端和RFID系统, 构建了一个适用于保障消防危险品在运输途中安全的管理系统, 进行了硬件与软件系统设计, 实现了运输途中对物品鉴别、周围环境监测、获取后台信息及分析物品安全等功能, 较好的实现了系统预期目的。
摘要:本文针对危险品在运输途中的安全隐患, 设计了一套应用管理系统。系统应用RFID作为物品标识, 通过车辆上安装的传感器感知环境信息, 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从后台数据库获取物品安全运输的要求, 应用移动智能终端分析物品在环境中的安全性, 实现状态查询、预警与报警灯功能。系统对保障消防危险品的运输安全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危险品,安全运输,RFID,流通链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陈肇兴, 孙利华.应对药品运输过程中质量退化隐蔽性的思考[J].中国药房, 2011, (09) :791-792.
[2]岳磊, 赵晓群.一种RFID读写器网络的设计及其实现[J].微计算机应用, 2007, (07) :704-708.
基于流通业的成本管理 篇11
一、融资成本解释论与治理结构解释论的融合
国内学者对股权再融资偏好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融资成本解释论”和“治理结构解释论”。“融资成本解释论”认为融资成本高低是上市公司选择再融资方式时应当考虑的重要方面, 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相对成本的高低。“治理结构解释论”认为, 由于控股股东的特殊控股地位, 控股股东可以从股权融资中获利而偏好股权融资。
两种理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但笔者认为这两个解释所涉及的内容并不能截然分开。影响上市公司融资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准确的说是上市公司的权力配置, 不同的控制权基础决定了不同的财务目标, 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融资决策目标。掌握实际控制权的成员在融资决策中往往会从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出发, 倾向于采用能够保持进一步扩大自身控制权和相关收益的融资方式, 从而导致企业实际融资结构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融资结构。在股改基本完成的情况下, 控股股东仍然对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及董事会选举拥有绝对或相对的控制权。控股股东可能凭借其所拥有的控制权来操纵上市公司以谋求私人收益, 从而损害上市公司和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 融资中的控股股东成本与中小股东成本并不相同。当上市公司被控股股东控制时, 控股股东成本才是真正影响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成本。考察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融资选择倾向的影响, 并将控股股东的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进行计量和比较, 才能更好地从控制权的角度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依然存在的强烈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因此, 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影响其再融资行为的根本原因, 而控股股东融资成本是影响再融资选择的直接原因, 换句话说,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最终会通过控股股东的融资成本得以体现, 从而决定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选择。
二、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融资成本分析
笔者认为, 融资成本是指企业融资活动本身对融资方现金流量的直接影响中, 使支付给投资者的现金流量 (股息、红利、利息、本金) 的现值等于支付给投资者现金流量之外的所有现金流量的净现值时的内含报酬率。融资成本的拓展定义全面考虑了融资活动对融资方现金流量的直接影响, 在评估某一项融资活动的实际成本时能够更加科学、客观、全面。根据前面的分析, 公司的融资成本与控股股东的融资成本并不完全一致, 所以在分析控股股东融资成本时, 应按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进行相应的调整。假设Ic表示控股股东融资成本、F表示融资活动给控股股东带来现金流入的现值, M表示融资活动给控股股东带来的除支付给新投资者的现金流量之外的现金流出的现值, NCFt表示控股股东第t期向新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 则: (F、M的计量需依据现金流量的不确定程度选择折现率) 。在全流通背景下, 假定存在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 根据拓展的融资成本计量公式, 股权融资会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现金流量有以下直接影响:
(一) 现金流入
1.控股股东根据持股比例所分享的扣除中介手续费后的股权融资金额。现行资本市场的增发融资额是直接以融资总额扣除支付给证券中介机构的手续费后的净额, 用S表示, P1表示再融资价格, ΔN表示新增股本数, m表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 (m<1) , k表示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率, 则控股股东根据持股比例所分享的股权融资额为mS=mP1ΔN (1-k) 。
2.股权融资所导致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PBC。作为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代理问题, 除了表现为投资者与职业经理人的利益冲突, 还表现为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在一些国家, 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甚至超过了投资者与职业经理人这一公司治理传统意义上的利益冲突, 上升为现代公司的主要冲突。在上市公司, 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集中体现在控股股东凭借其实际控制的股票数量和由此形成的控制性地位, 对经理人施加影响或者与经理人合谋, 谋取超过其股权本身带来的收益, 使分散股东 (中小股东) 的利益受到损害, 一般称之为控制权私人收益。
在全流通背景下, 存在着控股股东由原来对上市公司控制变成对公司和二级市场双重控制的可能性。由于控股股东所持非流通股可以上市流通, 股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所持股份价值, 他们更有动机去操纵股价, 而非流通股的上市流通形成的控股股东持股优势, 又使得他们更有能力去操纵市场。因此, 尽管与中小股东具有股价这一共同的利益基础, 但在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情况下, 控股股东仍然可能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控股股东的侵占效应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定向增发发行价格的操纵。发行价格关系到新老股东的切身利益, 影响原有股东的持股成本或二级市场上的资本利得。无论是以资产认购增发股票的母公司还是以现金认购的战略投资者, 都希望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进行认购。因此, 控股股东很可能联合上市公司管理层或机构投资者为了共同利益达成内部交易, 共同打压、控制增发价格基准日前20日的股价, 以便相互进行利益输送。这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管理层发布对公司二级市场股价不利的信息,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中小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未来产生动摇而抛售股票, 导致股价下跌, 使定向增发价格明显偏低, 上市公司的应得募股资金大为减少;此外, 给大涨行情中的流通股中小股东造成数以亿计的“机会收益”的损失, 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2) 定向增发过程中控股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劣质资产。如果控股股东通过以优质资产认购定向增发的股票, 其折股后的每股盈利能力明显优于公司的现有资产。这样, 定向增发的实施不仅可以减少与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更会带来公司业绩的提升, 这无疑是一种股价利好消息, 对上市公司来讲是一件好事;反之, 通过定向增发, 控股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劣质资产, 使其成为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或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主要形式, 定向增发后的每股收益可能不增反降, 甚至亏损, 这必然会侵害其他中小股东的权益。
3.新股增发的公告效应所体现的非正常超额收益。股权分置时代, 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体现的是控股股东的行为偏好和利益趋向, 对非流通股股东而言, 融资是几乎没有成本的, 所有的成本和风险实际上转嫁给了持有流通股的股东。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 控股股东所持有的非流通股进入二级市场, 股票价值市场化, 非理性的融资选择客观上会影响股票价格, 股价高低决定了控股股东所持股份价值。因此, 控股股东应该考虑在全流通背景下, 由于新股增发所导致的股价变化对控股股东融资成本的影响。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 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为正。所以, 可以认为新股增发的公告效应所体现的非正常超额收益即原有股份价值的增值是潜在的现金流入。用AR表示非正常收益 (超额收益率) , M表示控股股东所持股份定向增发前的总市场价值。M=mP0N, m表示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 N表示总股本, P0表示定向增发前的每股市价。
(二) 现金流出
1.控股股东以现金或资产的形式参与认购新股形成的现金流出。用E表示控股股东认购新股所导致的现金或资产流出。
2.控股股东按持股比例承担的支付给新股东的股利。用dt表示每单位融资额向股东付出的股利, 控股股东按持股比例m承担的支付给新股东的股利为m (S-E) dt。
(三) 结论
综合以上考虑股权融资对控股股东现金流量的影响, 可以推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融资成本的计量模型为:。
1.若上市公司每年股利固定并永续支付, 将上式两端除以m S, 则控股股东的股权融资成本为:Ic=d/[1+PBC/m (S-E) +AR×P0N/ (S-E) -E/m (S-E) ]。
2.若上市公司的股利在一段时间内以速度g增长。假设下一年支付股东的股利为d1, 则m S+PBC+AR×mP0N-E=[m (S-E) d1/ (1+Ic) ]+[m (S-E) d1 (1+g) / (1+Ic) 2]+......+[m (S-E) d1 (1+g) t/ (1+Ic) t]=[d1m (S-E) ]/ (Ic-g) 。则控股股东的股权融资成本为:Ic=g+d1m (S-E) /[mS+PBC+AR×m P0N-E]。
3.一般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两个阶段:具有持续n年的超常增长时期和随后的永续稳定时期。用公式表示:
+[1/ (1+Ic) t]×[m (S-E) dt+1/ (Ic-g) ], 进而可以推出两阶段下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股权融资成本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