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枪技术

2024-08-02

标枪技术(共12篇)

标枪技术 篇1

掷标枪技术是在高速助跑中完成的一系列复杂动作,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快跑的速度,而且还要具备高度的协调能力。因此,要使运动员能够较熟练地掌握掷标枪技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笔者发现在技术训练中实施表象训练有助于运动员对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运动员加快对技术动作的熟练、记忆和巩固,从而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

一、表象训练在技术学习各阶段的运用

(一)初步掌握动作阶段,充分发挥表象的作用,建立牢固的技术概念。

在学习原地和上一步投枪时,由于学生刚学新动作,手脚不协调,容易顾此失彼,此时辅之以表象训练,使其身体练习和心练相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要比单纯的给学生讲解技术有效得多。

按照动作技术的要领,借用多媒体、图片、绘画描绘出动作要领的形象,并示范讲解,通过思维、想像,使正确技术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来。

(二)改进完善动作阶段,结合放松意念,表象动作的要领

当学生能把标枪投出一定的距离,并且能够进行短距离助跑投掷时,可让学生观看国家优秀标枪运动员,特别是冠军的技术动作录像,并让他们去模仿优秀运动员的动作。通过反复多次地观察和模仿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并结合自身技术情况从中选择与自己的形体、技术相近的运动员重点模仿,并不断修正自己的技术动作。从而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完整技术的动作表象。

在训练前,要求学生肌肉全部放松,消除紧张程度,同时要求运动员对整套动作要领形成表象,对动作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树立必胜的信心,对于不好的动作进行总结,找出原因,并根据教师的指导要求进行改正,这对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取得好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此时进行表象训练时,可先从完整投掷动作的外部轮廓开始,让学生在大脑中表象基本连贯、流畅的动作技术,建立完整动作表象。这样不仅能减少实际练习的次数,节省体力和时间,而且可使学生头脑中显现的动作表象更清晰、准确,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对动作的改进和完善。

(三)巩固提高动作阶段,运用语言暗示,强化动作概念

暗示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多数暗示通过自我暗示起作用,自我暗示只有与无意识融为一体,才能真正起作用,在做动作时,用暗示性语言来指导,强化正确动作,使大脑在做动作瞬间对正确要领加深印象,有利于将主要精力集中和只想正确动作要领,而有效控制情绪,抑制一些不应有的杂念,这种暗示语言应精炼简短。

在学生基本掌握动作之后,教学的重点即转为启发学生理解动作的内涵,体会动作的启承转合。要求学生的表象要集中到完整动作的节奏与各动作技术阶段衔接上,使学生能够从机械地做动作转为表象引导动作。

在对完整技术能够进行正确表象之后,就要下工夫对局部技术和身体各部位动作进行表象。在一次训练中不可能对全部技术都进行纠正,只能对某个技术动作加以完善,所以,在训练前要确定本次课的任务,例如改进助跑与投掷步的衔接、投掷步与最后用力姿势的衔接、最后用力技术等。此时表象训练要和身体练习相结合,边表象边练习。在这个阶段进行表象训练可使学生的技术动作更协调、更流畅,能使已掌握的动作得到更快的提高和巩固。

(四)比赛前利用表象训练,帮助运动员建立信心

在训练时,比赛前安排大量的表象训练,安排接近实际条件的表象训练,按比赛条件想像,帮助运动员稳定情绪,树立信心。心理控制能力差的运动员多进行想像比赛场景及自己经历比赛获胜的体验,对获胜树立信心,十分必要。遇上不利条件,如刮风、下雨等,想像自己在相同条件下怎样克服困难,怎样取得信心,怎样取得满意成绩,赛前运动员要想像自己已到赛场,想像技术动作,要顽强比赛,增强信心,使注意力从想成绩转到想动作,想过程,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

二、在进行表象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视觉表象是动觉表象的前提

不管学生是学习单个动作,还是组合动作,老师首先要把最正确的动作示范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大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只有有了正确的动作表象,才能对学习运动技术动作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二)表象训练的时机

可以在训练前或训练结束后,可以边练习边表象,可在训练间隙,如捡枪时。在进行辅助练习时(徒手模仿、抛掷其它器械等)也可进行表象练习。在进行技术表象训练时,是对自己的技术建立表象,而不是对教师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建立表象。

(三)在进行表象训练时,教师要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技术动作的特点

要求学生用同样的语言记忆,并借助这种语言,提示和巩固相应的动作表象。如在枪出手瞬间提示学生“全部力量用在标枪纵轴上”。

(四)要让学生写表象训练日记

让学生根据自身技术掌握情况,用日记写下对哪些技术动作进行重点的表象训练,对什么样的情况进行什么样的表象训练,目的是什么,对技术的修正情况如何等。表象训练是建立在身体练习的基础上的,表象训练不能代替身体练习。

标枪技术 篇2

正式比赛男子铅球的重量为7.26 公斤,直径11~13厘米;女子铅球的重量为4公斤,直径为9.5 ~11厘米。早期推铅球没有固定的方式,可以原地推,也可以助跑推;可以单手推,也可以双手推;还出现过按体重分级别的比赛[2]。

在男子比赛中,铅球直径必须在110-130毫米之间,女子则在95-110毫米之间。

投掷圈外围是铁镶的边,有6毫米厚,顶端涂白。

铅球的投掷圈直径2,135米,圈内地面由水泥或者有相似的硬度又能防滑的物质构成,它的高度略低于地面高度。铅球投掷圈的正前方放着一个木质的挡板1.21-1.23米长,它是用来防止运动员滑出圈外的。运动员可以碰挡板的内侧,但不能碰挡板的顶部。

在铅球比赛中,着陆区的扇面角度在2003年由以前的40度改为了34.92度。

在国家正规各级别比赛中,铅球的重量是有划分的,少年比赛女子组一般采用3公斤球,男子组采用5公斤球。青年女子组4公斤球,青年男子组6公斤球。成年女子组4公斤球,成年男子组7.26公斤球。少年组一般年龄在14,15岁 青年组一般年龄在17,18岁 19岁以上为成年组。

铁饼知识

应用带形钢、铁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投掷圈,投掷圈顶端应与圈外地面齐平。圈内地面应用混凝土、沥青或其他坚硬而不滑的材料修建。圈内地面应保持水平,低于铁圈上沿14~26毫米。

投掷圈内沿直径应为2.50米(正负5毫米)。铁圈边沿至少应厚6毫米,并应涂成白色。

从金属圈顶两侧向外各画一条宽5厘米、长至少为75厘米的白线。此线可以画出,也可用木料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的圆心,并与落地区中心线垂直。

正式比赛中铁饼的重量男子为两公斤,女子为一公斤。内圈直径为2.50米,有效区角度为40度。铁饼的饼体可为实心或空心结构,应用木料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制成,周围镶以金属圈,金属圈边缘应呈圆形。外缘横断面应为标准原型,半径约为6毫米。铁饼两面中央可镶有与饼体齐平的圆片。也可不装金属圆片,但相应部位呈平面。铁饼的大小和总重量应符合规定。

铁饼的两面必须相同,制造时不得带有凹陷、凸起或尖缘。从金属圈边缘弯曲处至饼心的边沿,铁饼表面应呈直线倾斜,饼心的半径为25-28.5毫米。

应按下列规格设计铁饼剖面:

从铁圈弯曲处开始至铁饼最大厚度D处,铁饼的厚度应均匀增加,在距铁饼中轴轴心Y点25~28.5毫米处达到铁饼的最大厚度。从此点至Y点的厚度应该相同。铁饼的两面必须一致,铁饼在绕Y点轴旋转时必须对称。

铁饼包括整个铁圈和结点处在内应该光滑,铁饼各处应均匀一致。

标枪知识

现代标枪的规格是,男子标枪重800克,长260—270厘米,女子标枪重600克,长220—230厘米。两名主裁判手中持有红、白旗帜各一面,用来示意运动员试投是否成功。举红旗表示试投失败,成绩无效;举白旗表示成功,成绩有效。其中一名站在投掷区附近的称为内场主裁判,主要判定运动员在试投过程中是否犯规;另一名在落地区内的称为外场主裁判,主要判定器械落地点是否有效。

握法:握枪方法是将标枪斜放在掌心上,大拇指和中指握在标枪把手末端第一圈上沿,食指自然弯曲斜握在标枪上,无名指和小指握在把手上。也可将拇指和食指握在标枪把手末端第一圈上沿,其余手指按顺序握在把手上。

持枪:持枪的方法是屈臂举枪于肩上,大小臂夹角约为90度,稍高于头,枪尖稍低于枪尾。

助跑:助跑的距离应根据投掷者发挥速度的快慢而定,一般在25-35米之间,助跑分为两个阶段(预跑阶段,投掷步阶段)。

标枪技术 篇3

1.1优秀标枪运动员赵庆刚出手速度分析

出手速度是影响标枪飞行距离的最重要因素,其相关系数为r=0.764,p<0.05。中三场比赛赵庆刚出手速度平均值为28.14米/秒,最快出手速度为29,17米/秒,最差出手速度为27.50米/秒,國际优秀标枪运动员的出手角度为29.2米/秒。可见赵庆刚在出手速度方面与国际选手仍存在一定差距,并且要提高其出手速度稳定性。

1.2优秀标枪运动员赵庆刚出手角度分析

出手角度是标枪初速度的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出手角度是影响标枪飞行距离的另一重要因素,三场比赛赵庆刚出手角度平均值达到35.05度,巴特尼兹等学者大量统计发现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最佳出手角度在32到34度左右,显然赵庆刚的出手速度偏大,这与其日常训练时表现相一致,由于赵庆刚投掷时往往枪尖太高而枪尾太低,导致出手的角度多大,过大的出手角度对标枪飞行距离缩短,对其成绩带来不利影响。

1.3优秀标枪运动员赵庆刚出手攻角分析

标枪攻角是标枪纵轴与标枪出手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运动员理想的攻角应为0度,运动员也应近最大努力沿标枪纵轴用力,提高其发力效率。此外标枪攻角应与出手角度综合考虑,当出手角度偏低时,较大的攻角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标枪的飞行距离,当出手角度偏大时,攻角应降低,从而有利于标枪的飞行。有表一看出赵庆刚的出手角度明显偏高,肇庆站其攻角为负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赵庆刚过大的出手角度,因此从运动成绩也可以看出,苏州站和肇庆站的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相当,两站出手攻角的(7.18度,-6.92度)不同对最终的成绩产生了影响。

1.4优秀标枪运动员赵庆刚出手高度与左脚着地瞬间犯规线的距离分析

理论上讲,标枪的出手越高其飞行距离越远,现实中由于运动员身体形态及技术的特点的不同,每名运动员都有其最佳的出手高度。莫瑞斯等人统计结果表明,运动员的出手高度越大,其成绩往往表现越差,泽莱兹尼(1.84米)创造98.48米世界纪录的投掷高度仅为1.65米。赵庆刚身高与泽莱兹尼相同,从三站投掷高度也可以看出在出手高低较低的情况下,赵庆刚的投掷成绩较好,这可能与运动员技术有关,较高的出手高度往往伴随着运动员发力效果的减弱。

运动员出手瞬间距离犯规线的距离与出手后的水平向前速度和运动员的缓冲技术有关,运动员应在不影响技术发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这一距离。赵庆刚投掷结束后往往采用向前匍匐的缓冲技术,双臂与脚共同用来最后缓冲,2009年柏林世锦赛前八名运动员这一距离为2.85米,可见赵庆刚出手后距离犯规线的距离(2.71米)较合理。

2 优秀标枪运动员赵庆刚制动支撑技术分析

国际优秀运动员左脚着地瞬间左膝角为170.4度,赵庆刚这一数值为170.08度,与国际优秀运动员水平相当,说名他在左腿制动方面的能力较好。从出手瞬间左膝角度来看,其平均值为160.91度,而国际优秀运动员出手瞬间的左膝角平均为 168.9度,由此可见赵庆刚左膝制动能力接近国际水平,但其从左脚着地瞬间到出手瞬间的左膝“硬支撑”能力较弱,这对其最后的力量传递和出手角度造成了影响。

3 优秀标枪运动员赵庆刚主动着地能力分析

交叉步右脚着地之后为使身体迅速过渡到双支撑阶段,运动员左腿应主动积极前伸,从表二右脚着地瞬间到左脚着地瞬间的左腿角与左膝角的变化来看,左膝角增加了9.42度,左腿角则减少了11.43度,这说明赵庆刚在右脚着地之后,左腿仍在积极主动的着地。此外从单支撑时间来看,其单支撑时间均值为0.21秒,柏林世锦赛决赛前八名运动员的这一数值为0.2秒,说明赵庆刚从右脚着地到左脚着地的能力与世界优秀选手相似。从左脚着地到出手时间来看,赵庆刚双支撑时间平均为0.11秒,柏林世锦赛的前八名的这一数值为0.10秒,这也说明赵庆刚在这一方面具备国际优秀运动员的水平。

4 优秀标枪运动员赵庆刚延缓能力分析

躯干后倾角指运动员在投掷的过程中,支撑腿着地瞬间身体重心与着地点的连线和垂直面之间的夹角,是投掷步过程中躯干向后倾斜的程度。它反映出运动员在用力过程中身体超越器械的程度和躯干在各个时相的位置,特别是在左脚着地到”满弓”形成瞬间也可以间接的反映出运动员是否做出“延缓”动作,因此躯干的后倾角是评价身体姿势是否合理的标志之一。一般认为,在交叉步后右脚着地瞬间,理想角度为30到36度,由表三看出,显然赵庆刚右脚着地瞬间的躯干倾角较小,三场比赛的平均值仅为16.1度,显示着其延缓能力不足。从三个阶段的躯干倾角变化来看,从右脚着地瞬间到左脚着地瞬间,其躯干倾角程增大状态,躯干倾角平均增加了4.89度,从这一点说明,尽管赵庆刚的躯干倾角较低,但其从右脚着地到左脚着地这一阶段并未出现上体躯干过早加速的现象,说明其技术动作的控制能力较强。从左脚着地瞬间到出手瞬间躯干倾角平均增加了45.64度,肇庆站比赛躯干倾角变化幅度最小为33.02度,这为赵庆刚增加其对标枪的加速距离创造了良好条件。

5 优秀标枪运动员赵庆刚重心速度变化分析

标枪技术 篇4

(一)产生原因

握枪方法不正确;引枪后,肘部过低(撇枪)、枪尖位置过高,造成翻肩困难。出手时上体侧倒,标枪击打头部或背部、体侧出枪。出手后标枪未按纵轴方向向前滑行,标枪滑行轨迹为弧形或呈直线坠落。

(二)纠正方法

1.改正握枪方法。

2.引枪时,辅助者站立于练习者体后,一手握标枪尾部,由辅助者控制标枪向前的轨迹,练习者体会引枪、转肩、翻肘、投掷步动作,标枪至出手位置后辅助者继续握持标枪,练习者松开标枪做鞭打团身练习。多次练习后,辅助者逐渐用力,使练习者在对抗过程中体会正确的最后用力方法。

3.引枪时,辅助者站立于练习者体侧,双手分开握标枪,由辅助者控制标枪向前的轨迹,练习者体会引枪、转肩、翻肘、投掷步动作,标枪至出手位置后辅助者继续握持标枪,练习者松开标枪做鞭打团身练习。多次练习后,辅助者逐渐用力,使练习者在对抗过程中体会正确最后用力方法。

4.练习者侧对肋木或墙壁(以右手持枪为例,投掷臂在外侧),练习者逐步做引枪、转肩、翻肘、投掷步等动作。在投掷过程中标枪未与肋木或墙壁发出碰撞声音,则说明最后用力通过标枪纵轴。

5.练习者侧向引枪站立于一竖直标枪前,握枪处与竖直标枪平行,练习者逐步做引枪、转肩、翻肘、投掷步、投枪出手等动作。在投掷过程中标枪未与竖直标枪发出碰撞声音,则说明最后用力通过标枪纵轴。

6.信任练习:练习者侧向引枪站立于辅助者体前,握枪处与辅助者背部平行,练习者逐步做引枪、转肩、翻肘、投掷步、投枪出手等动作。在投掷过程中标枪未接触到辅助者,则说明最后用力通过标枪纵轴。

7.练习者面对墙壁站立,做引枪、转肩、翻肘、投掷步等练习,当枪尖接触墙壁后,继续做投掷动作,体会最后用力过程。

二、直臂出枪,鞭打效果差;肘关节过低,标枪落地后未破土;枪尾向前或向侧翻转

(一)产生原因

肩关节灵活性较差,没有及时转肩翻肘;鞭打动作未做完整或投掷臂肘关节未弯曲。

(二)纠正方法

1.多做发展肩关节柔韧性练习。如:原地单(双)人压肩、侧身手拉肋木转肩、双手持标枪前后绕环、双手持标枪经肩绕“8”字等。

2.持小器械(垒球、羽毛球、乒乓球、柳条或轻便木棍等),体会用力的直线性及鞭打动作。

3.掷标志物:练习者正前方放置一张纸或一圆圈(距离随练习者能力调整),练习者做正面插枪或侧向插枪练习,要求枪尖先着地,枪尾尽可能正对练习者,体会用力的直线性及鞭打动作。

田径试题 标枪 篇5

1.女子标枪上被列为正式奥运会项目是在第(D)届 A 7

B 8

C 9

D 10 2.国际田联决定从1999年4月1日起,将女子标枪的重心前移(B)厘米 A 2

B 3

C 4

D 5 3.标枪投掷区域为一个(A)度的扇形区域.A 29

B 30

C 31

D 32 4.国际标准男子标枪的重量是(C)克

A 600

B 700

C 800

D 900 二 多选题

1.在标枪投掷技术中通常将助跑分为(AC)两阶段

A 预跑

B持枪

C投掷步

D最后用力 2.在标枪投掷技术中,完成投掷步的形式有两种,即(BD)A跨步式

B跳跃式

C摆动式

D跑步式 3.学习投掷步掷枪时,下列正确的说话有(ABD)A 保持标枪的稳定性

B 上步时两脚协调用力,加大登摆动作的幅度 C 在最后一个交叉步做出超越动作, 上体后倾

D注意开始引枪和完成引枪的时间 4.鞭打动作效果差,其产生原因主要是(ABC)A 肩关节灵活性差

B 投枪时上体过早前移

C没有及时翻肩,翻肩时标枪离开身体

D鞭打时投掷臂的肘关节弯曲 5.掷标枪时用力不能通过标枪纵轴,其主要原因是(ABCD)A握枪方法不正确

B引枪时,持枪臂的右手过低,转肩和“满弓”时 标枪的仰角过大或于前臂的夹角过大 C转肩时肘关节位置低于肩,用力时向下拉枪 D标枪出手的时间过晚

三、名词解释 1 鞭打

答题要点:在最后用力过程中,身体形成“满弓”后,胸部继续向前,将投掷臂最大限度的留在身后,右肩部的肌肉最大限度的伸展,由于向前惯性的作用,左脚被迫屈膝,但随即作迅速有力的充分蹬伸,同时以胸部和右肩带动投掷臂向前做爆发性用力,类似鞭打动作。2 交叉步

答题要点: 以四步投掷步为例,一般第三步为交叉步:是从左脚落地后开始的,左脚落地后积极蹬伸,右脚以大腿带动小腿积极有力地向前摆出,使下肢加速向前形成良好的超越器械姿势,右脚落地后,左脚应位于右脚的前方,以加快左脚落地时间,即所谓的交叉步。

四、简答题 请简要说明现代式标枪握法(拇指和中指握法)的握法要点? 答题要点:以右手投掷为例,将标枪斜放在右手掌心上,拇指和中指握在缠绳把手末端边沿,食指自然弯曲斜放在枪身上,无名指和小拇指自然地握在缠绳把手上 2 请说明近年来,优秀运动员完成投掷步时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

答题要点:主要表现出低、平、快的特点,即身体重心的腾起高度较低,运动轨迹较平,助跑水平速度较快。在现代掷标枪技术中,运动员应怎样做好助跑和最后用力的衔接动作? 答题要点:运动员在交叉步时身体不应腾空过高,在右脚着地后应及时发力,左脚应主动快落,并做好制动和支撑用力动作。

五、论述题 在掷标枪的最后用力技术中,身体是如何形成“满弓”姿势的?

答题要点:投掷步第三步右脚着地后,右腿屈膝缓冲,身体继续向前运动,在身体重心越过了右脚支撑点上方时,右脚积极蹬伸用力。左脚着地时,左脚做出有力的制动动作,可加快上体向前的运动速度。右腿的继续蹬地,推动右髋加速向投掷方向运动,使髋轴超越肩轴向投掷方向转动。在肩轴向投掷方向转动的同时,投掷臂快速向上翻转,使上体转为面对投掷方向,形成“满弓”姿势。请举出3种在掷标枪技术中,常见的错误动作及产生原因?

标枪技术 篇6

摘 要 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阶段有关环节进行技术诊断,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标枪运动员的技术训练提供参考依据。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国内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进行运动学整合分析,并与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对比,结果发现:(1)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第1、第2投掷步躯干后倾角过大,第3步躯干后倾角变化幅度较小;第4步躯干后倾角幅度减小较大。(2)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的第1步投掷臂肘角弯曲角度大;在第2、3、4步投掷臂的肘关节角度在不断的减小。(3)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左膝弯屈角较小,不利于力量的传递。(4)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拉引角与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投掷步技术 技术分析 运动学指标

掷标枪是技术比较复杂的田径运动项目之一。标枪器械是长棒型,需要运动员良好的沿标枪纵轴用力和良好器械感觉。合理的掷标枪技术要求运动员在周期性转化为非周期的快速运动中,充分发挥人体能力将标枪掷出。投掷步是投标枪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助跑与最后用力阶段的有机联系,具有承上启下之功效,因此,投掷步技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后用力阶段躯干肌群的用力效果和动量的有效传递,影响出手速度和投掷的远度。

一、掷标枪投掷步技术阶段划分

刘生杰、李建英认为从第2标志线到最后用力时左脚落地为投掷步阶段。该阶段的任务就是在保持预跑速度的基础上,完成引枪动作。基于本研究需要,主要选取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后4步技术与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的相关投掷步技术运动学参数进行比较研究,如图1所示。

二、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投掷步技术运动学特征

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投掷步技术主要运动学角度参数包括躯干后倾角、投掷臂肘关节角度(肘角)、支撑腿膝关节角度(膝角)和拉引角。

(一)躯干后倾角

躯干后倾角指运动员在投掷过程中,支撑腿着地瞬间身体重心与着地点的连线和垂面间的夹角。

1.第1、2步躯干后倾角

李建英、谢威和刘生杰对第十届全运会男子标枪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1、2步躯干后倾角分别为14.367°±3.569°和15.984°±3.697°,而世界男子標枪运动员投掷步第1、2步躯干后倾角分别为8.361°±4.324°和10.657°±3.682°。

第1、2步引枪动作主要是靠投掷臂向后撤肩和躯干逐渐向右扭转完成的,此时躯干应保持垂直。若上体后倾过大,会导致身体下肢各环节前移速度加快,支撑腿着地点过远,着地时的制动作用增大,使预跑段获得的水平速度损失加大。

2.第3步躯干后倾角

第十届全运会男子标枪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3步躯干后倾角为24.915°±2.851°,而世界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3步躯干后倾角为8.361°±4.324°和10.657°。

在保持人体快速运动的情况下,进一步完成躯干的扭转并形成合理的后倾角度,为发力创造良好的肌肉力学条件,此时后倾角为20-25°。

3.第4步躯干后倾角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4步躯干后倾角为24.915°±2.851°,而世界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4步躯干后倾角为8.361°±4.324°和10.657°。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第1、第2步引枪过程中,上体后倾过大,导致身体在无支撑状态下,下肢各环节前移速度加快,支撑腿着地点过远,制动作用增大,使预跑阶段获得的水平速度损失加大,影响了交叉步的动作速度和幅度;故限制了交叉步时右腿快速有力地前摆和左腿积极蹬伸,致使第3步躯干后倾角变化幅度不大,其结果势必延缓躯干肌群拉长的时间,降低肌群的收缩力量;第4步躯干后倾角减小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投掷步第1、第2步躯干后倾角过大,加快了交叉步时下肢环节的前移速度,使右腿着地时伸得过直,左腿主动前摆下插不积极,人体形成了以右脚为支点的杠杆,产生了较大的向前翻转力,增加了躯干后倾角保持的难度。

(二)肘角

1.第1、2步肘角

第十届全运会男子标枪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第1、2步肘角分别为169.9°和161.5°。而对中、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第1、2步肘角分别为172.30°和168.40°,而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第1、2步肘角分别为175.20°和103.60°。

2.第3步肘角

对中、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第3步肘角为163.20°,而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第3步肘角为125.90°。

3.第4步肘角

第十届全运会男子标枪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第4步肘角为127°。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的第1步有努力伸展投掷臂的趋势,但并没有完全伸直;在第2、3、4步投掷臂的肘关节角度在不断的减小,为最后用力出枪做好准备。但是,从投掷步肩角的变化可以看出,投掷臂肩角应呈递增现象,说明运动员在进行投掷步时,投掷臂向后伸展的充分,加大上肢对枪的加速距离,有利于加快标枪的出手初速度。

(三)膝角

王德平、吴雪山和徐茂典对中、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左膝弯屈角为156.4±6.02°,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左膝弯屈角为162.5±8.49°。

缓冲阶段理想的弯屈度为160°左右,伸展阶段左膝弯曲度应增大,形成及时蹬伸制动的技术,确保动量自下而上的传递。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左膝弯屈角较小,导致最后用力时左侧支撑不牢固,不利于动量向上肢的有效传递,必然影响器械出手速度。

(四)拉伸角

我们继续对中、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拉引角为93.56°,而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拉引角为90.15°。

拉引角的大小是衡量最后用力过程中“满弓”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与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相比,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结论与建议

(一)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第1、2投掷步躯干后倾角过大,影响交叉步的动作幅度,第3步躯干后倾角变化幅度较小;第4步躯干后倾角幅度减小较大。

(二)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的第1步投掷臂肘角弯曲角度大,没有完全伸直;在第2、3、4步投掷臂的肘关节角度在不断的减小。

(三)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左膝弯屈角较小,没有形成有力的左侧支撑,不利于力量的传递。

(四)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拉引角与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 李老民.田径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5:94.

[2] 刘生杰,李建英.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的运动学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4):64-67.

[3] 李建英,谢威,刘生杰.中英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的运动学比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6):83-85.

标枪技术 篇7

掷标枪的技术是通过持枪助跑获得最大速度,顺利完成由助跑向最后用力的过渡,并在最后用力中利用肌肉的依次收缩,使动作达到最大速度,按照最适宜的出手角度将枪经肩上掷人正确的运行轨道。在这个过程中,最后用力这个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最后用力过程中,左侧支撑的效果好坏,关系到能否将支撑反作用力有效地依次传递到标枪上,关系到能否将身体重心移到必要的高度,关系到能否在合理的高度出手并沿着适宜的角度投出,进而影响最后用力的效果,从而影响投掷成绩。多年来,在掷标枪技术的教学训练、研究中,对最后用力阶段的右腿、髓部、上体等动作研究颇多,而对左侧支撑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实践和对优秀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观察和分析,以及阅读有关文章,走访专家,加深了最后用力技术特别是左侧支撑技术的认识,本文分析均以右手投掷标枪为例。

2 概念界定

交叉步动作结束右脚着地屈膝缓冲,当身体重心垂直投影点刚刚超过右脚支点时,即开始了最后用力,它是以右腿开始蹬伸直到枪出手瞬间为止。我们将这一阶段界定为“最后用力”。

左侧支撑是指落地后的左脚、左腿、左臂到左肩的身体左侧部分顶住,阻止其继续向前,通过它的支撑将助跑和垫步向前的力量合理地转化到标枪上,是最后用力过程中很重要的技术环节。

3 要树立正确的投掷观念

3.1 最后用力是最重要的技术阶段

根据投掷原理可知,运动员在最后用力中用较长的工作距离、尽可能大的力量、尽可能短的工作时间、适宜的出手角度、较高的出手点、合理的标枪姿态角及方位,才能取得最快的出手初速度将标枪掷得最远。在最后用力瞬间,运动员要做一系列复杂、精细、大强度的多轴运动,要考虑诸多因素,并将它们达到高度统一。由此可见,相比较于其他阶段,最后用力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加强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掷标枪水平。

3.2 最后用力要从最佳姿势开始

最佳姿势是指屈膝缓冲过程中的身体状态,日本学者称它为“预紧张”动作,这段时间约为0.1s。基本要求是:要充分利用助跑水平速度,躯干保持适度的侧后倾;充分利用交叉步着地带来的冲力,及时、主动、迅速屈膝、跪膝缓冲,尽量减少水平速度的损耗;充分利用投掷步创造的良好的节奏感,身体相关肌肉群拉长且相对放松,心理上为将要进行的爆发式的最后用力做好准备。最佳姿势因人而异,在动作特点、技术风格上各人有微小差别,但总的投掷观念要求是一致的。

3.3 最后用力的原则性要求

最后用力要主动、及时、快速;要有稳固的支撑点和合理的支撑面;要充分发挥全身相关部位的力量,包括非投掷臂和颈部的力量;力的传递要由下往上、由后向前、逐渐加速:要有效地控制好标枪。运动员在意识上要努力做到用力开始就要快,后续用力要更快。

3.4 努力提高“力量利用率”

力量利用率原意是指练习者该次所用的力量(如举杠铃)与它同状态下具有的最大力量之比。在这里我们将它引伸为:练习者所投掷的距离与他最大力量最佳技术状态下所投掷的距离之比(这是一个人为的定性问题,暂且不讨论它的精确性)。例如:某人该次掷枪距离是40m,而他应该能掷到50m,所以他该次掷枪的力量利用率为80%。在教学、训练的初级阶段,学生常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有力使不出;主要用上肢力量;力量使出了但枪掷不远;原地掷枪与助跑掷枪差不多远;等等。以上这些表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概念不清楚,动作技能未掌握,最后用力技术差,等等。实际上就是力量利用率低。在这里提出力量利用率,就是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力量是通过技术而转化为理想成绩的,因而要重视技术的学习与掌握;投掷成绩达到一定水平后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目前力量利用率已很高),这就要通过训练,再进一步提高专项素质与专项技术才能保持专项成绩的不断提高。力量利用率高是技术完善的标志。

4 左臂技术在最后用力阶段的分析

“左臂的动作是随着左脚的前摆,从胸前向左侧摆动,有助于躯干转动。笔者认为,这种对左臂动作技术要求,显然不够完善。因为运动生物力学告诉我们,若左臂随左脚前迈而向左侧摆动,不可能有助于上体转动。若左臂向左后方摆动,势必会造成人体沿纵轴转动,虽然“有助于上体转动”,却破坏了左侧的支撑用力。通过部分世界优秀投标枪运动员技术图片分析可以看出:在最后用力投枪过程中,左臂随着左脚向投掷的上方运动,在左脚落地的一刹那,左臂制动,左肩内旋。在投掷者在完成“满弓形”过程中,随着向投掷方向转动髓、肩横轴和投掷臂向上转动(旋前),左大臂下落并微向后撤,以大臂贴于躯干侧突然停止,帮助左侧制动,固定左侧轴。

5 左侧支撑中左腿的作用

从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图片中看到,当交叉步右腿落地时绝大部分运动员的左腿已摆过左腿的垂直面,并很快以直腿的方式带动髓部,迅速向投掷方向摆腿从而配合右腿的工作促使左腿迅速落地,尽快结束单脚支撑,很快地完成助跑到最后用力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左侧的轴的支撑制动的好坏直接影响下肢运动量向躯干传递的速度,它是加快上肢和器械向上方加速运动的重要条件,也是“满弓”迅速形成的重要环节。根据“直线运动制动”的原理,向前运动的物体(指刚体)下端突然制动减速,另一端必然向前加速运动,而且离支点(物体的下端)距离越远,加速越快,人虽非刚体,但其原理对我们投掷运动中把助跑速度转换投掷器械速度有着重要意义。由于人体解剖学的结构,下肢由髓关节通过骨盆与上肢相连,要想人体发挥近似刚体的转换速度(抛开肌肉用力),那么就必须加大左腿着地时的制动力,这有利于骸部的加速转动。从技术上讲,应做到两点:其一,左腿伸直积极落地形成左侧支撑轴;其二,上体适度后倾。大家知道,要想“满弓”快速而有力地完成好,除了左腿及时有力的做好制动外,还必须让右腿继续蹬伸,进一步送转右髓和向前扭转躯干,创造一个良好的投枪条件。

另外,当最后一步左脚刚刚触地时,它将承受来自助跑和右腿送骸的强大力量。左腿开始时有点弯曲,可是当全部力量通过它的刹那间,弯曲的左腿将不失时机地向上猛蹬,几乎同时,跺膝两个关节也充分伸展,以加大向上力量。把来自近乎水平方向的速度力量变为向前上方的力量通过髓部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左腿落地刹那间的屈腿就很重要,因为它有几个有利效果:⑴有利于髓部向左腿的移动,可延长工作距离。⑵蹬伸弯曲的左腿,有利于提高髓部的位置,使腰、背部肌肉扭得更紧,为下一个用力环节储备了更大的力量。⑶蹬伸弯曲的左腿提高了标枪出手点,有利于沿标枪纵轴用力,也是使标枪获得一定高度的重要条件。

6 结果与建议

1.在左肩、左腿、左脚一连线未形成在侧支撑轴时,右侧躯干不可能形成强大的转动力矩。因此,在平时训练时要重视运动力学原理的学习。

2.在整个最后用力投枪过程中,左侧支撑轴的左臂的动作起到使动量矩逐渐传递到投掷臂末端环节的作用,能使标枪在出手瞬间达到最大速度,进而提高标枪出手速度和投掷远度。

3.在最后用力时左脚的快落支撑制动,是形成左侧支撑轴的关键,使躯干肌群扭紧,并能控制右侧蹬伸沿着左侧支撑轴的转动,为身体形成良好的满弓形姿态创造有利条件。

4.左侧支撑技术在整个最后用力投枪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若左侧支撑轴技术不正确,不能正确地用左脚适量缓冲助跑所产生的水平动量,就不能形成良好的最后用力姿势,使身体各部分动作所产生的投掷动量完全作用于标枪,就不会有理想的成绩。因此,在掷标枪的教学与训练中,切不可忽视左侧支撑轴技术这一环节。

摘要:标枪投掷中,最后用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在分析了各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后用力在标枪投掷中的重要作用。而在最后用力技术环节中,左侧支撑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力的传递和用力的效果,进而影响投掷成绩。

关键词:标枪,最后用力,支撑,姿势,左臂

参考文献

[1]田径教材编写组.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教材编写组.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田径[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5][日]金厚勇,饭干明.掷标枪的技术分析一介绍K.马克吉尔的论文[J].训练文摘,1993,(3).

标枪技术 篇8

关键词:青少年标枪,技术问题,预防

田径运动中的标枪项目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项目, 它对运动员身体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近年来, 虽然我国的标枪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与世界水平相比还是存有较大的差距的。而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期, 他们在标枪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形成错误动作, 所以, 如何抓好青少年标枪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临夏州青少年标枪运动员30名。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检索法

查阅关于田径方面的书籍及资料, 全面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2. 访谈调查法

走访临夏州重点体育学校, 教练以及标枪队员相关的学者, 从交谈和问答中得出有效的理论依据。

3. 观察法

观看运动员的训练和利用全省青少年田径比赛期间进行现场观察。

4. 数据归纳法

将调查得到的结果分析整理。

二、青少年标枪运动员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 投掷步阶段错误

在接受研究调查的30名学生中, 投掷步阶段下肢动作消极, 出现蹬地无力错误动作的有12人, 占40%;运动员将注意力放在引枪、超越器械和最后用力的准备上有3人和6人, 分别占10%和20%, 这些错误的动作使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明显下降。

原因分析:原因一, 有些青少年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 不丈量助跑的步点, 不设立助跑标记, 最后出手时随意地或踩着投掷弧出手。这种不良习惯无法达到助跑要的节奏, 也无法达到动力定型, 导致训练成绩长时间得不到提高。原因二, 有些青少年运动员平时对助跑的专项训练次数少, 助跑节奏没有达到动力定型, 在比赛时, 只能临时调整助跑, 这会使运动员的注意力由最后用力转移到助跑上, 因此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

(二) 引枪阶段错误

在接受研究调查的30名学生中, 上体主动后倒来完成超越器械错误动作的有20人, 占66.7%;引枪时不转体错误动作有9人, 占30%。

原因分析:在投掷臂向后引枪时肩部不配合向右后方转动, 仅靠上体后仰来完成引枪, 造成上体后倾过大, 使下体无法积极有力地蹬地, 造成投掷步减速;有些运动员引枪动作虽然正确, 但随着第一步引枪时, 躯干的主动向后倒体也影响了下肢的蹬摆动作和向前的速度。正确的引枪技动作应是投掷臂向后伸展的同时, 肩部向右转 (以右手投掷为例) , 此时躯干应与地面基本保持垂直。

(三) 交叉步阶段错误

在接受研究调查的30名学生中, 有9人出现交叉步与最后用力衔接不流畅, 占30%, 通常情况下, 在完成交叉步超越器械时, 步长较大, 腾空较高, 助跑速度会下降。目前许多青少年运动员在做交叉步时, 右腿没有积极前摆超过左腿, 使交叉步右腿落地时, 持枪手至右腿之间的水平距离很小, 虽然上体后倒较大, 但最后用力的有效工作距离并不长。正确的交叉步的要求是:交叉步不要跳得过高, 应尽量向前。

(四) 控制标枪能力弱错误

在接受研究调查的30名学生中, 有8名运动员控制枪能力弱错误占26.7%。控制标枪能力弱的意思就是在出手的时候标枪在空中会出现横着飞行或者是标枪头远远高于枪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是控制标枪能力弱, 没有在纵轴上用力把力分散了或者手指没有拨上标枪, 也有可能是投掷标枪最后出手的时候手拉枪等。

三、训练中青少年标枪运动员技术问题的预防

(一) 重视标枪投掷的每一个技术环节, 全面提高训练成绩

标枪投掷技术由握枪、持枪、助跑、最后用力等几个技术环节组成, 每一个技术环节掌握的好坏, 都对训练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在对标枪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 教练要紧扣每一个技术环节, 细化动作, 提高技术, 重点突出, 环环相扣, 以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在训练中, 忽略任何哪一个环节, 都会对训练水平的提高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

(二) 在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上加强专项素质训练

在调查中发现, 有40%的下肢动作消极蹬地无力、66.7%靠上体主动后倒来完成、30%交叉步与最后用力衔接不流畅、26.7%控制标枪能力弱, 这些均说明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不够。在专项技术训练中, 教练要想让运动员学习和掌握完整的技术, 树立有速度、大幅度、快节奏地完成投掷标枪的全过程理念, 就需要培养学生的专项素质。因此, 教练在训练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以速度为核心, 以力量为保证, 使投掷运动员尽快地掌握标枪投掷的正确技术, 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及投掷能力。

此外, 随着标枪重心的前移以及标枪运动员水平不断的提高, 运动员要具备强大的肌肉力量, 要经常进行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 常用的方法有:快速挺举, 快速抓举, 半蹲, 高翻和深蹲。在力量素质练习中, 教练还要穿插一些与标枪技术相似的手段和方法。如持杠铃片翻肩和杠铃片头后拉, 持橡皮带上一步翻满弓练习, 持橡皮带快速挥臂练习和上一步单手或双手投不同重量的实心球, 胶球或小铁球等。这些练习既可以体现出投掷标枪技术的要求, 又可以达到提高肌肉力量的目的, 可以直接发展和提高专项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登嵩, 李永亮.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体育科学, 1997.6.

“标枪肘”康复训练手段研究 篇9

错误的“撇枪”动作导致肘关节损伤,一些运动员肩关节韧带柔韧性较差,最后用力阶段无法完成翻肩动作,肘关节低于肩关节,导致肩外投枪。另一种情况是肩膀领先于肘关节发力,造成“撇枪”。还有,准备活动不充分,部分运动员不重视准备活动,专项准备活动不足,无法使骨骼肌和韧带温度升高,不能适应投掷标枪时对关节的要求。

二、肘关节损伤的部位分析

(一)前臂屈肌起始部位损伤

前臂屈肌起始部位损伤分为屈肌近起点损伤和起点损伤两种,疼痛的部位是肱骨内上髁的肌肉起点。在气温过低,技术不够成熟,准备活动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该部位损伤。

(二)肘管综合征

病症产生的位置为肘管内的神经,因投掷标枪中错误的屈肘、外翻作用力下,导致尺神经受到牵拉而损伤,因尺神经受损,表现出手部麻木或手部肌肉萎缩无力。这种病症多为急性,因受到外部压力导致肘管变形或肘管占位性病变,使肘管容积变小,从而产生症状。

(三)创伤性骨关节炎

多发于从事多年训练的运动员,因负荷过大而产生劳损。常年高负荷的多次拉伸和外翻、反复地旋转、扭动等动作导致关节软骨的磨损,并产生增生物,如骨刺或骨唇,伴有炎症的出现。当骨刺折断后,则形成骨刺的游离物,产生刺痛感。

(四)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

尺侧副韧带损伤的产生原因主要是投掷标枪瞬间肘关节夹角小于90°,肘关节低于肩膀强力外翻出枪,严重时可以导致肘关节鹰嘴尖部骨折。

三、康复训练方法和原则

(一)主动康复练习

主动康复练习是一种自主完成的康复练习,练习时用最大的力量使肌肉进行缩短收缩。通过辅助器械将运动的速度控制在适宜的水平,使肌肉在恢复的过程中一直保持高度紧张,从而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这种恢复手段兼备缩短收缩和等长收缩两者的恢复效果。

(二)被动康复练习

被动康复练习适用于受损后伴有功能性障碍的运动员,通过各种被动的康复性活动,使受损肌肉和韧带得到放松和伸展,逐步增大活动的范围,从而恢复损伤部位的机能。

(三)渐进抗阻练习

这种练习即静力性、等长练习和等速练习,可以增进受损肌肉的力量,增加韧带和关节的柔韧性,通过适宜的压力诱导的细胞分子发生生理性变化。训练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不加重损伤不影响愈合为前提,根据不同的损伤程度确定练习的方法和强度。这种练习在运动员伤愈后防止再次损伤有很大的益处。

四、结束语

经过对肘关节损伤的标枪运动员,相关教练员、医护人员的走访调查,得出结论,导致损伤的原因主要有:

(1)错误的“撇枪”动作。

(2)标枪出手时肘关节低于肩关节,导致肩外投枪。

(3)因从事多年训练肌肉韧带劳损。

(4)准备活动不充分,专项准备活动不足。

标枪教学改革探析与尝试 篇10

1 标枪投掷教学的外在特征与规律

1 . 1 标枪投掷技术的全面性与重点性

标枪投掷动作包括了助跑、引枪、超越器械步、投掷出手等4个技术动作环节组成,前一个技术动作为后一个技术动作的基础。并且,在投掷的过程中各个动作之间的顺序表现出的是不可逆的。因此,在标枪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标枪投掷的全部技术动作,是实现标枪教学目标的基础。这是由于在标枪投掷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控制标枪的运动速度,是通过逐渐的水平加速位移向前上方获得最大的加速位移,将标枪快速的投出的。而如何有效的实现水平向前上方的位移转化,这就需要学生在快速的超越器械步伐的调整中完成。因此,学生在标枪投掷学习的过程中,每个技术环节的掌握是基本,是保证整个投掷动作完整连贯的基础。

1 . 2 标枪投掷技术衔接的合理性与时机性

受到标枪投掷动作的复杂性、专业性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并在充分遵循标枪投掷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动态的调整与完善。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标枪的完整技术是由周期性、非周期性两个动作构成的。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借助单一技术环节进行分解教学,也要借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技术环节来进行组合教学和整体教学,以此来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标枪投掷技术概念。而这种单一与组合技术的有效衔接与时机的把握,正是标枪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标枪技术动作的衔接与把握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标枪技术的特点,掌握学生对标枪单一技术动作学习状况的基础上,为学生的组合学习进行循序渐进的引领,解决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以此来提升标枪投掷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2 提升标枪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 . 1 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专项准备活动

标枪投掷作为一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运动,在投掷标枪教学之前,标枪运动技术的不同环节之间的衔接需要教师加大对准备活动的重视程度,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在开展标枪教学的专项练习的时候,教师在常规的课堂准备活动之后,要通过针对性的专门练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好准备活动,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杠铃杆子做肩上绕环、手臂屈伸等专门性练习,将学生的肩关节、肘关节、韧带等进行全面的活动,达到适宜的标枪投掷练习与学习的状态。

2 . 2 要科学的开展针对性的投掷动作练习

针对标枪运动员肩、肘等部位,为了预防与防止该处受伤,在训练教案中、训练方法与手段、练习的内容中教练员要对此给出具体体现、要求,在开始做练习之前,应对这一部位适当加大力量、柔韧以及灵活性练习。平常训练中也要注重发展运动员小肌肉群的力量,以使保护层早日形成,一堂课和一个阶段的训练并不能使这一过程即刻完成,要体现在常年的训练计划中。运动员在专项技术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教练员要做到及时纠正。教练员若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发现在专项技术训练中运动员出现错误动作时,如出现“撇枪”,即在最后用力翻满弓时,肘关节翻不上来,力量用不到标枪的纵轴时, 运动员在这时是最容易受伤的, 为避免运动员受伤,教练员要在此时及时纠正。

2 . 3 加大学生标枪投掷量的专项练习

在标枪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力量素质训练时,标枪学习的技战术稳定性可以通过有效的力量素质训练提升,是在激烈身体对抗中获得良好的比赛适应能力的基础。在比赛的过程中,只有具备优秀的整体力量的标枪练习者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激烈对抗的需要。整体力量是标枪投掷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协调配合所表现出的一种综合力量。在日常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通过中等重量的杠铃撑推、持重拍挥臂练习、哑铃屈臂等方法,加大对标枪整体力量的培养,在身体素质发展和科学的力量训练的基础上,提升整体力量的发展效果。

2 . 4 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体育教师作为标枪投掷教学的执行者与主导者,体育教师的训练水平与专业知识,是标枪教学效果提升的基本保障。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标枪投掷教学的质量,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在训练过程中,加大对训练实践和经验的总结。首先,要提升标枪教学知识的更新,不断丰富标枪训练知识的储备。特别是对年轻的体育教师来说,教学和训练实践因经验不足,以至于其在面对田径教学工作时,一般都过于书本化、过于理想化,出现训练实践与训练知识的脱节或者不符的现象。体育教师教学训练等问题若要得到更好的解决,则需要对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加大培养,帮助体育教师在田径各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为组织能力的增强、教学工作的创新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2 . 5 制定适于学生标枪投掷学习的教学计划

标枪投掷的各项技术作为完成动作的基本保证,在标枪投掷训练的过程中,加大对标枪投掷技术动作准确性与连贯性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训练任务。为了给训练质量的提升制造良好的条件,体育教师在实施标枪技术训练的时候,要避免技术的泛化,要提升技术训练的针对性,使学生能够逐步构建起完整和准确的动作概念。同时,由于学生的运动技术学习可塑性强以及动态发展变化大等特点,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教练员制定的训练计划适切学生身心发展,避免出现对教学效果产生的影响的问题,譬如“吃不饱、消化不了”等问题。

3 结语

总之,在投掷标枪的过程中, 学生动作技术的连贯性、准确性与实用性,与学生的标枪投掷动作概念掌握、标枪投掷发力方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更好的提升标枪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标枪学习兴趣、身体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优化标枪教学的课堂组织、实施、评价方法,在保证标枪教学安全性的基础上,将标枪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组合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构建起完整的标枪投掷概念。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分组教学、分层教学等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与练习组织形式,从而为全面提升标枪投掷教学的效果,提供有效的支持。

摘要:标枪运动作为技术性与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能够是否正确的帮助学生掌握标枪运动技术,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标枪教学的效果,需要加大对标枪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该文结合标枪教学课堂实际,就标枪教学改革措施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标枪,教学改革,探析,尝试

参考文献

[1]陈春华.浅析投掷标枪动作学习的练习结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S2):77-78.

[2]李光辉.对标枪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34-35.

[3]张国华.对标枪教学中学生易犯错误动作的探讨[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41-42.

标枪教学方法综述 篇11

1标枪教学法文献年限分布状况分析

通过文献的统计可知2000年以来,有关标枪教学方法的文献并不多,总数才18篇,部分年限甚至一篇没有。可见,近年来关于标枪教学方法的探讨及争议逐渐减少;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标枪教学法正在逐渐成熟,大部分标枪教师对课堂组织教学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2标枪教学方法研究现状概述

2.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通过整理文献可知,标枪教学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有纲要信号法和领会教学法两种。纲要信号教学法是近年来讨论较多的一种标枪教学法。宋广林,闵凡亭在“纲要信号”教学法在掷标枪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实验组的学生无论是技评还是达标都优于实验组。同时,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的部分运动参数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学生的数据更接近优秀运动员水平。此外,王勇、闫英等人也运用“纲要信号法”对标枪最后用力阶段教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的结果与宋广林、闵凡亭相似,进一步证明了“纲要信号”教学法的可行性。

2.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纠正式教学法和表象教学法。纠正式教学法主要是以教师完整技术示范为先,学生模糊整体技术练习为后,老师指导、在其中的强化教学法。张平、刘嫣在纠正式教学法在掷标枪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纠正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标枪动作的整体性;能提高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术的积极性。表象教学法 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表象训练,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有意识地、系统地在脑中重复原己形成的运动动作表象,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张洁在对体育院系学生的标枪教学课中实施表象训练教学法后指出:表象训练教学法以直观视觉刺激为主,将中枢神经活动与动作技能学习紧密合起来,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技术思维一直处于激活状态,突出心理认知对动作技能掌握的控制作用,有利于形成稳固的运动动力定型。

2.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有分解法、整体法和分类连续教学法。对于整体法,王春海 王寿秋在研究表明:整体教学法减少了教学的重复,在同样的学时内,学生进行完整技术练习的时间较多。而雷雨等通过对标枪教学中整体法和分解法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发现:在技评和达标成绩方面,整体法优于分解法;而在技术理论考核方面,分解法则优于整体法。分类连续教学法是指将两种技术原理相似的项目安排在同一课时中,先后进行讲授的教学方法。董广新运用该方法,将铅球和标枪技术进行分类连续教学,结果表明,实验组各方面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因为该方法具有以下有点:1.符合运动技能迁移的规律;2.能优化投掷教学缩减教学时数;3.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投掷技术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2.4以比赛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游戏法是以比赛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中的一个重要代表。胥小妮在“游戏型标枪教学法在运动系本科田径普修课中的实验研究”中通过对实验组进行游戏性教学,发现实验组各方面成绩优于对照组,可见游戏教学对标枪技术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调查发现,游戏更多的是安排在课的准备部分及课后整理部分,基本部分则安排较少。

2.5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发现式教学法是教师以所提问题为导索,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大胆假设,通过检验、判断而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方法。该方法以学生间的彼此交流,相互讨论为重点,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更好的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优点在曲绍君的“发现式教学法在标枪教学训练中应用初探”一文中有详细介绍。但由于标枪是一种由多关节参与的并伴随反关节运动的相对复杂的运动,以学生有限的专业知识进行讨论难免会影响教学进度。

3选择合适的标枪教学方法

近年来关于标枪教学方法的研究多是侧重于某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对于该方法存在的不足却提及较少,特别是当与传统方法对比时,实验组研究方法总是优于对照组。有时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些问题:究竟应该选择哪种教学方法进行标枪教学?可以这么说,任何一种单一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即便同样一种方法,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优劣之分,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对于不同的运动项目应以适合本项目特点的最佳教学方法为主来进行教学。

标枪辅助练习器材的制作与运用 篇12

一、制作方法

(一) 准备工作

1.材料:直径2.5c m、长3m竹竿1根, 600m l“脉动”饮料瓶1个 (盖大、壁厚、弹性好) , 4×4×3cm3大小海绵1块, 5cm宽透明胶一卷, 直径4mm、40cm长细铁丝1根, 直径1mm、50cm长细铁丝1根 (见图1) 。

2.工具:剪刀、皮尺、小锯子、老虎钳各一把。

(二) 制作步骤

1.依据标枪标准长度为基准, 取竹竿笔直部分2.2~2.3m, 锯掉两头, 尽量留住竹节, 两头平整, 在竹节较短的一头用海绵包裹, 边缘用透明胶固定 (见图2) 。

2.在包裹海绵的那一端, 离端头10~15cm处, 先将直径4mm铁丝中段紧绕在竹竿上, 再将余下部分密集缠绕, 缠绕匝数根据重心调配需要而定。

3.在矿泉水瓶底侧壁处, 用剪刀戳穿并剪掉底部, 保留上面部分。

4.从瓶的下部沿壁垂直向上将瓶壁用剪刀剪成间隔均匀的10~12根竖条, 刀口长为5~6cm;

5.取下瓶盖, 将竹竿包裹海绵的一头从瓶底伸入, 海绵与瓶口齐平。

6.将瓶底竖条与竹竿用直径1mm细铁丝扎紧并用透明胶反复缠绕。

7.最后将瓶盖扭紧, 一支形状优美的标枪辅助练习器材就制作完成了。

(三) 制作原理

1.采用竹竿代替金属杆作为枪体, 适当减轻标枪的质量 (m) ;用塑料瓶做枪头, 由于塑料瓶的横切面较大, 会增加标枪飞行的阻力, 和金属相比, 标枪辅助练习器材飞行的速度v得以减小, 落地时的动能 (E= (1/2) m V2) 显著降低, 安全系数相应增加。

2.用竹竿代替金属杆作为枪体、降低材质的硬度;采用杆头包海绵、借用瓶壁弹性、整体的巧妙结构使得投掷的标枪辅助练习器材落地时, 碰到人和物, 具备自动缓冲、退让的功能。根据动量定律:FΔt=m V, 在动量一定的情况下, 枪头与冲击物体的缓冲时间越长, 冲击力就越小, 安全性进一步增加;加之用塑料瓶盖作枪尖, 增加了标枪落地时与冲击物的接触面积, 压强进一步减小, 破坏性降低。

3.任何器械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教师教学、训练时周密的教学组织、对标枪落地区域的精心设计和隔离措施等, 本身就是最行之有效的安全保障!

二、运用思路

(一) 用于课堂教学

由于辅助性练习标枪的安全性和适应性得到提升, 各种硬化或塑化后的场地, 都适合于投掷, 这使得标枪教学重新回归体育课堂成了可能;标枪的投掷技术和练习方法有现成的教材、教法借鉴, 将标枪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会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中投掷项目品种少、投掷方式单一而枯燥的现状。在近四年的标枪教学尝试中, 充分感受到学生喜爱这项运动。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增加学生的腰腹、上肢的力量;发展投掷技能和协调性;培养安全意识等效果明显!辅助性练习标枪回归体育课堂教学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 用于田径训练

上一篇:图书馆和档案馆下一篇:地面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