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与前提(共7篇)
基础与前提 篇1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它既是一项非常严肃的管理制度, 又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管理方法, 同时, 也是企业的一种运营机制和责权利安排。因此,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必然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 需要企业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构建良好的运作平台, 夯实各项基础工作, 建立相应的全面预算管理保障体系。
一、企业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 甚至直接触及某些部门、某些领导和员工的个人利益, 是一种权利的再分配, 必然会遇到种种阻碍。因此, 全面预算管理属于“一把手工程”, 必须领导重视, 各级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否则, 全面预算管理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员工普遍对全面预算管理在态度上表现得不积极, 对其认知不够, 是造成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在各个单位普及推广和正常运行的最大障碍, 很多企业人员都认为“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情”。
因此企业应当多次的、形式丰富的进行预算方面的培训, 通过培训宣传了全面预算管理重大意义, 使各级领导清楚地认识到以下几点:
第一,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措施。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相应的《公司章程》的法定内容, 不是企业可实行、可不实行的问题, 而是必须要实行的一项企业最基本的制度。
第二,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国内外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 世界上的大企业、强企业都在成功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财政部也都颁布文件要求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既可以有效保障企业投资者的权益, 又可以规范决策者、管理者的行为, 维护全体员工的合法利益,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因此,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
第三, 全面预算管理是涉及整个企业的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管理活动, 它要求企业销售、生产、采购、技术等部门必须共同参与, 仅仅依靠财务部门是不可能完成全面预算管理重任的。
第四, 全面预算管理是标准的“一把手工程”, 没有各级一把手的重视、支持和参与, 全面预算管理是不可能搞好的。在国外, 企业的预算委员会都是由董事长、总经理亲自挂帅, 从而使全面预算拥有了权力方面的有效保障。
第五,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管理方法, 它的内容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奖惩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必须从人力、物力、财务各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二、全体员工的参与和配合
就全面预算管理中扮演的角色而言, 全体员工是全面预算的具体执行者, 而只有预算的具体执行者才最为熟悉情况, 预算编制的水平如何, 如何去完成预算, 他们最有发言权。此外只有让企业员工参与了预算的编制, 并且得到了他们的重视和支持, 预算才易于为员工所接受, 全面预算管理才有可靠的基础, 才能为完成全面预算管理的任务奠定基础, 进而顺利地完成企业的各项预算目标。
三、高素质的财务人员
造就一支思想作风好、业务素质高的财务队伍, 是成功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和保证。尽管全面预算管理不是一项单纯的财务工作, 但是, 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 是企业的财务管理, 广大财会人员无疑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生力军。因此, 财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面预算管理能否成功实施。
四、完善财务管理机构建设
全面预算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于公司的财务管理, 而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反过来会影响着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 因此财务管理机构建设和财务制度的完善, 是全面预算管理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五、建立责权分明、奖惩挂钩的激励制度
预算执行结果与奖惩制度挂钩是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标志。如果预算目标完成不完成一个样, 那么企业的各部门、每名员工是不会重视的, 更不会尽全力去完成这些预算目标, 因此,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必须确立考评与奖惩是全面预算管理生命线这一理念。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会涉及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管理方法和分配制度, 必然会对传统企业管理思想造成巨大的冲击。所以有的企业即使有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预算表格却仍无法执行下去, 因此本文论述了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当具备的前提与基础。
关键词:全面预算,前提,基础
新闻翻译的基础和前提探析 篇2
一、熟知新闻英语的文体特征
汉语及英语新闻报道的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 主要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等部分。报道的叙述顺序也大同小异, “倒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倒叙—顺叙”混合结构。掌握这些汉语及英语新闻文体特征的相同点及新闻英语文体的常识并不难, 但是也应该注意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这一点尤为重要。
单就中英文新闻标题来讲, 两者之间就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两者措词手法各异, 为节省空间, 英文多使用简短动词, 而且很少像中文一样用动词引出一条标题。此外新闻英语遵循“ABC”原则, 即accuracy (报道内容的准确性) , brevity (语言文字的简洁性) , clarity (结构条理上的清晰性) 。因此, 英文标题很少出现形容词和副词, 但是中文标题中却频频出现形容词和副词。再比如, 两者之间的语言提炼程度也不相同, 在表现时间的深度与广度上, 中文标题比英文标题则更为游刃有余。另外一个差别则是事态表述的差别, 英语标题通常使用一般现在时来表示过去发生的事, 以增加报道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给人一种往事仿佛栩栩如生出现在眼前的印象。为此, 英语标题很少出现诸如“昨天”, “上周”, “昨晚”等词汇。但是中文由于动词本身没有时态变换形式则往往特意借助这些词语以衬托时间关系。
二、大量掌握新闻词汇
新闻英语讲究时效性, 时刻紧跟社会发展的脉搏。随着新生事物的出现以及人的思想意识的改变, 在原有的语言词汇当中就会出现对应上的空白。所以, 新闻英语翻译者应该掌握“时髦词”。例如:backlash (机械) 后冲, 后撞→ (对政治运动等的) 强烈反应;charisma (宗教) 超凡的魅力→领袖的气质, 吸引力;clout巴掌→ (尤指政治方面的) 影响, 权力, 神通, 门路;escalate战争升级。
这些新词可以是由新事物催生出来的新词, 也可以是由旧词衍生出来的新义, 还可以是旧词派生出来的新词。此外, 由于新闻英语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自然要涉及很多的专业词汇或专有名词。例如, 政治词汇:advance man (候选人外出竞选时的) 先遣人员, 助选人员;bipartisan diplomacy两党一致的对外政策;cosmetics (政治上等) 摆摆样子的, 装装门面的。经济词汇:debt chain三角债;deflationary policy紧缩银根政策;economic blast-off经济腾飞;feather-bedding (工作人员) 超编。娱乐词汇:body painting人体彩绘艺术;cineplex影城;unisex (服装, 发型等) 不分男女的。
在新闻英语中, 也会出现大量的人名、地名、物名, 建筑物名等专有名词, 这些都是做好新闻翻译不可或缺的。例如:Beantown豆城, 波士;Windy City风城, 芝加哥市;Buckingham Palace白金汉宫, 英国王室;Horn of Africa非洲之角;Scotland Yard苏格兰场, 伦敦警察厅, 伦敦警方。
英语新闻, 出于排版的需要, 会经常使用简短词、节缩词, 或缩写词, 那么新闻翻译者应该对这些“小”词加以重视, 多熟悉了解, 运用到新闻翻译实践中来。例如:reduce→cut, assist→aid, reduce drastically→slash→axe, support→back, prevent→check→stop→bar, cigarette→cig, sister→sis。
此外, 尽管新闻语言是精确的语言, 但在某些情况下, 也常常使用模糊词汇。这种“合理模糊”也是语言讲究精确性的一种体现, 有时也可以使报道生动活泼。例如:As share prices crashed yet again on Friday, criticism mounted over the refusal of the Stock Exchange’s new style market-makers to make a proper market.Criticism of the lack of liquidity in the Stock Exchange’s new electronic marketplace gathered momentum through last week’s equity blood-bath.The Observer, Aug.9, 1987
在这条反映美国股市情况的消息里, 记者没有用任何数字, 而是用了带有模糊性质的两个动词“crashed” (暴跌) , “mounted” (骤增) 和两个带有模糊性质的名词“momentum” (势头) , “bloodbath” (血洗) , 从而使星期五股价急剧下跌, 各界人士愤愤不满的情景跃然纸上。
三、了解新闻英语常见的语法现象
新闻英语是具有新闻特性、适合新闻报道要求的语言, 是适应新闻信息传播需要的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练和浅显。因此记者必须尽可能多快好省地赶在截稿时间之前, 借助各种行之有效的语法手段, 在有限的版面内为读者展现清晰的新闻内容。为此, 在长期的实践中, 新闻英语形成了一些有别于一般英语的特征。就语法现象而言, 新闻英语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比如, 省略介词“on”, 连词“that”, 采用分裂式不定式, 时态呼应不拘规则, 被动语态用法特殊, 酌情穿插背景材料, 前置定语种类繁多, 多用直接、间接引语等。
有时记者为了迅速、有效地攫住读者的注意力, 不得不采用被动语态, 因为它恰如其分地掌握了读者阅报时的普遍心理。人们阅读时一般都是处于漫不经心的状态, 只有当念到感兴趣部分时才会集中注意力。当读者双目左右来回地浏览报上文章时, 首先映入读者视线域的词或短语比稍晚些进入视线的相对而言易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为此, 被动语态将动作的承受者推移至句首, 正好起到了这一作用。相比之下, 汉语新闻由于受语言习惯的限制, 很难在这方面具有类似的表达优势, 翻译时往往仍以主动语态为主。以《文汇报》和《中国日报》叙述同一新闻内容时的几个句子中英文在语态表达习惯上的差异:
例1.两辆公交车在行驶中猛烈相撞, 造成两车严重损毁, 97名乘客和司售人员不同程度受伤, 其中37人因脑外伤、脾破裂、骨折、肝挫伤、脑震荡等被医院收治。[2]《文汇报》, 1992年4月8日。
例2.A total of 97 people were injured, 37 seri-ously, when two buses collided in Shanghai’s Groughe Xinlu Monday morning.Traffic on the road was restored two hours later after the two damaged buses were removed, the local Wen Hui Bao reported.ChinaDaily, April 11, 1992
四、熟知新闻背景
对于一个翻译工作者来说, 应该做到“通百艺而专一长” (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 and 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这前半部分强调了译者应该具有某一个领域的专门知识, 而后半部分强调了译者知识储备的“广博”。针对新闻翻译人员来说, 这第二点尤为重要, 需要长期积累才能逐步实现。译者基本上对于英语的驾驭程度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了, 对于理解篇章, 进行普通写作, 或者做一些专业性不强的翻译, 都可以轻松为之。然而结合新闻英语语言及文体本身的特点, 再看看新闻所涉及的话题范围和内容, 有一个结论是无庸置疑的, 那就是新闻翻译人员一定要具有广博的新闻背景知识, 这个可以说是做新闻翻译至关重要的一点。一个英语再好的人, 即便新闻当中的每一个词都认识, 不见得能够正确理解, 也不见得能够忠实地将原文翻译出来。
比如在一篇有关印度圣雄甘地被刺杀的新闻报道中出现了这么一句话, “God help us all!”大概有人一看到God这个词, 就会想要翻译成上帝, 但是在伊斯兰国度里, 人们信仰的是真主安拉。由此可以看出, 在翻译时要将文章内容与文化背景结合在一起。
以上四点是针对新闻翻译来说的, 但是新闻翻译作为翻译活动中的一个类别, 自然也具备一般翻译活动的特点, 适应于一般翻译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也适用于新闻翻译。比如, 译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汉语及英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当然对于新闻翻译人员来说, 这种技巧是应该和新闻英语的文体特征与语言特点对应起来的) , 具有一定的翻译素养。
摘要:新闻英语体现着其特有的文体特征、语言词汇、语法现象, 且往往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着。因此, 新闻翻译除符合一般翻译的特点外, 还具有一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新闻翻译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对这些基础和前提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将会有助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新闻翻译的实践。
关键词:新闻翻译,文体特征,新闻词汇,语法现象,新闻背景
参考文献
[1]张健.新闻英语问题与范文评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基础与前提 篇3
一、库存档案进行数字化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数字化的快速发展, 档案工作已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 电子档案成了档案管理的重要形式。档案管理电子数字化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档案管理和时代接轨的产物, 是档案管理中的一种新型模式。
档案管理电子数字化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 提高利用率;二是档案管理电子化, 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 实现网上传阅, 既降低了原文纸质资料的磨损率, 还可实现异地查询。
但将库存档案进行数字化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档号不规范, 没有目录号, 一卷多册现象较多;二是案卷标题不规范, 有标题但不能反映主题内容或标题缺少基本要素, 甚至没有案卷标题等现象较为普遍;三是大部分案卷缺少卷内目录, 以至于部分未被案卷标题涵盖的内容永远无法检索而难以利用;四是许多案卷未标页码, 如果使用中掉页很难发现;五是组卷混乱现象比较严重, 如有按时间组的, 也有按职能部门管辖权限组的, 还有按文种组卷的;六是案卷厚薄不一, 有的一、两页纸一文一卷, 有的五、六百页纸一类一卷。总之, 综合性档案馆建馆时间越长、馆藏量越大的, 存在的类似问题就越严重。
只有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程序和方法, 提高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水平, 才能保证数字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开展:一是全面普查案卷, 去糟取精;二是重新组合案卷实现案卷规范化;三是结合本馆实际规范著录工作;四是统一分类号保证检索查全率;五是规范题名保证检索查准率。
二、做好数字化建设中的管控, 是取得著录工作多、快、好的必要条件
(一) 精心组织, 做好过程管控
为确保档案数字化工作顺利进行, 公司应组织人员向完成数字化工作的兄弟单位学习管理经验, 并提前与清华紫光公司沟通, 估算工作量, 协调工作现场, 协商工作方式, 合理安排人员配置, 部署工作流程。建立档案出入库制度, 做到出库有登记, 归还有检查。做好人员进场前的培训工作, 制定工作计划, 做到出库、扫描、装订、检查一条龙, 保证各个环节无堆积现象。
为保证项目进程科学合理, 针对公司实际情况, 按照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照片档案的顺序合理安排扫描计划, 并做到紧跟进程随时检查, 将检查出的问题反馈给项目组及时整改, 缩短工作环节。与项目组签订保密协议, 对项目组人员及时登记备案, 做到公司信息不外漏。
为保证回库纸质档案齐全完整无损坏, 实行领取登记制度, 并派专人负责回库档案的验收、检查、装订, 对破损档案进行修补, 有效预防档案遗失损坏问题。
(二) 强化验收管理
对于扫描完成的数字化档案, 执行三级验收方式。初步验收, 做到随时录入随时跟踪, 进入项目工作现场, 检查录入数据是否与实际档案相符, 对修整不到位的提出整改要求;挂接验收, 为保证出库资料完整明确, 文书档案按年度出库, 科技档案按建设项目出库, 要求纸质档案资料回库的同时, 必须将相应的电子件挂接到系统上, 档案人员在系统内及时检验, 不积压;试运行验收, 项目完成后, 及时在公司网页发通知, 开放相关人员使用权限, 要求技术人员针对本单位实际情况查找问题, 有效防止错挂漏挂现象。
(三) 以档案数字化工作为契机, 全面梳理核对已入库档案, 提高档案准确率
档案数字化工作, 是科技信息化提升的一种表现, 检修公司通过本次电子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对公司档案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测排查, 发现了一些档案遗留问题, 比如条目录入错字、页码编写错误等进行了改正, 公司档案准确率得到有效提高。
(四) 密切配合, 克服困难, 保证挂接质量
克服档案管理人员不足, 合理安排工作流程, 保证不出现窝工现象, 从而提高了效率。每批次纸质档案的登记检查详尽明确, 严格遵守批次出库档案哪怕有一卷不合格没回库, 也不进行下一批档案出库, 既保证了纸质档案完好无损, 防止缺失问题, 又保证电子件的准确率、挂接率以及挂接质量。电子版查阅权限下放到各个运行单位, 由相关技术人员与档案管理员共同检查, 因技术人员熟悉现场情况, 有效解决了漏挂、错挂问题, 同时对原来存在问题一并改正。
基础与前提 篇4
计算机作为一种数据信息处理的先进工具, 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与此同时, 许多档案管理人员也认识到, 加强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 是正确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前提, 正在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做好相关的各项基础工作。
一、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形式比较单一, 许多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都以保管为主, 在档案室内长时间堆积了大量的各类档案, 其管理也都是从防止档案损坏、丢失的角度来考虑。而对档案清查、整理等基础性的工作重视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存在大量没有标上页码的档案, 如果需要查找某页的内容十分不方便。第二, 档案名称的确定比较随意, 一些档案名称与档案的内容不符, 还有不少档案没有写上名称, 也没有在检索目录中体现出来, 增加了档案查找的困难。第三, 有的重要档案没有档案目录号, 与普通档案混放在一起, 没有按照类别的不同对档案做好分类。总之, 我国目前的档案管理很不规范。
二、加强基础工作, 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
1.认真清查、重新整理档案。清查档案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因为在积存的档案中有许多都已超过了规定的保存期限, 属于过期作废的档案, 还有部分无查考价值的档案, 在实行计算机管理时, 这些档案占用了很大的存储空间, 浪费了空间资源。因此需要把这些档案清查出来及时进行处理, 并将重要的档案划分出来单独保存。才能使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得到合理地利用。
重新整理档案可使档案的保管更加科学规范, 为实行计算机管理档案提供便利。在重新整理档案中, 应将内容混杂的档案进行重新组合。在组合过程中要把那些内容比较接近的档案组合在一起。但要注意区分在内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的重复文件, 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 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有的档案没有书写名称或名称书写不清楚, 还有的档案没有目录、未标明页码, 对这部分档案要重新进行填写, 以使档案达到规范化的要求。
2.做好档案的分类。所谓档案的分类, 将同类档案归档在一起, 有利于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人们在档案检索中, 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检索, 可大幅提高检索的效率, 使检索更加方便快捷。为了确保检索的顺利进行, 就需要事先做好档案的分类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按照档案分类的有关规定制定出适合地分类细则以进行分类。例如卫生方面问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广, 可以将其有关内容统一归入一个类别, 用符号w来表示。另外, 要根据文件的内容确定与之相符合的关键词, 将关键词输进计算机后经由用计算机批量处理的功能可方便文件的查找。对于一些内容比较复杂的档案可将名称、时间直接录入计算机统一进行分类。此外分类完毕, 还应有专门的审核人员对分类情况进行审核, 若发现前后标引不一致等问题, 须及时告之分类人员进行改正, 以使分类达到标准要求。
3.规范著录工作与文书处理。著录是与计算机管理档案有着直接联系的一项基础工作, 若著录工作不符合规定要求则会使计算机信息输入的准确性下降。由于各个企事业单位档案保管的条件的差异, 以及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程度的不同, 使得著录很不规范, 为了规范著录工作, 有关部门制定了档案著录的统一标准, 使著录工作有了科学的依据。各企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中应在有关部门制定的档案著录统一标准的基础上, 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并充分考虑计算机管理的技术要求, 制定出适合单位著录工作的规定。以提高著录工作的水平, 促进档案管理的计算机化。
档案文书处理是档案管理的关键环节, 因此档案工作者应加强文书处理工作, 做到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以提高档案的质量, 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首先须选择好文书的用纸, 不仅要注意纸的规格统一, 使之达到标准要求, 以利于排版。而且纸的质量也要好, 以避免长时间保存中出现纸张发霉的情况。其次要注意文书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文书标题要与内容相符合、落款中要正确地填写人名与日期, 另外文书的字迹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 要用不易褪色的墨水来书写文字内容等, 这样可使字迹长时间清晰地保存, 这样有利于日后的查阅, 也便于用现代化检索技术进行检索。
三、结语
基础与前提 篇5
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号不规范没有目录号一卷多册现象较多;二是案卷标题不规范有标题但不能反映主题内容或标题缺少基本要素甚至没有案卷标题等现象较为普遍;三是大部分案卷缺少卷内目录以至于部分未被案卷标题涵盖的内容永远无法检索而难以利用;四是许多案卷未标页码如果使用中掉页很难发现;五是组卷混乱现象比较严重如有按时间组的也有按职能部门管辖权限组的还有按文种组卷的;六是案卷厚薄不一有的一、二页纸一文一卷有的五六百页纸一类一卷。总之综合性档案馆建馆时间越长馆藏量越大的存在的类似问题就越严重。从以上情况来看我国综合性档案馆目前还未具备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充分条件需要尽快地、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提高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水平
从科学与经验中都可以获知要想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即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
1、全面普查案卷, 去糟取精
这是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工作。因为一般的综合性档案馆由于多年来未做全面的清查加之移交单位划分保管期限不准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重份或无查考价值的文件所以首先要剔除这些无用的文件才能避免今后实行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
2、重新组合案卷实现案卷规范化
将那些组卷过厚内容混杂的案卷进行重新组卷。重新组卷的原则是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在重组案卷的过程中还应对那些无页码、无卷内目录、无案卷标题或标题不清楚的案卷要重新加工填写以保证全部案卷更加规范。
3、结合本馆实际规范著录工作
著录是实行计算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直接影响输入计算机数据与信息的准确性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1986年国家颁布的《档案著录规则》是规范著录工作的最基本依据。但是由于各个档案馆的条件存在差异再加上计算机管理又提出了新的技术性要求所以各个档案馆应该以《规则》为依据。
4、统一分类号保证检索查全率
计算机检索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族性检索的需要。为了确保检索的完整性我们在分类过程中, 首先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再因事制宜制定出一些具体细则。
5、规范题名保证检索查准率
档案的分类号保证了检索查全率而题名准确才能保证检索的查准率。但仅保证查全率是不行的, 还须同时保证查准因此在著录时要统一规范题名。我们认为规范题名应掌握的原则与要点是在填写题名项过程中要规范机构简称尽量避免在检索时出现含混不清、文不对题和计算机识别不清的情况发生。
三、加快数据准备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在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数据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大工程尤其是对于那些建馆时间较长的综合性档案馆来讲由于馆藏案卷多著录工作不仅量大而且复杂如果没有一整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会使计算机因数据准备不足而无法使用甚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在著录工作中只要掌握了以下重点便基本可以取得著录工作“多”、“快”、“好”兼而有之的效果。
1、分清轻重缓急, 循序渐进
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档案为社会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综合性档案馆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全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全宗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
2、分级次著录, 省时省力
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 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 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
3、分门别类, 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
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4、用“关键词”替代“主题词”, 简化查找时间, 提高效率
“主题词”虽然有规范统一的功效却同时存在着查找烦琐、效率较低的弊端怎样取其利避其弊。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关键词”替代“主题词”的做法。即从题名或文件主题中靠思维归纳出揭示主题内容的词汇 (关键词) 进行标识待录入计算机后利用计算机批量处理的功能进行处理。
近年来我们在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通过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提高了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水平并已初步建成了计算机检索体系为实行计算机管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摘要:简要分析了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从几个不同方面阐明标准化, 规范化是提高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水平, 实现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标准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基础与前提 篇6
一、增强和提高全民守法意识的重大意义
首先, 增强和提高全民守法意识是坚持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经济文明的建设、社会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设等等都是与法治建设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缺少法制的保障, 缺少法治的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所有发展成果都有可能会得而复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也同样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推进, 需要每一个公民法治意识的增强和提高。亚里士多德曾说, 一个国家即使拥有好的法律制度, 如果全体人民都不能够去遵守它, 仍然不能实现法治。因此只有全民守法, 让遵纪守法成为全民的自觉意识和真诚信仰, 才能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才能促进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现。
其次, 实现社会和谐和稳定也需要不断增强和提高全民守法的意识和观念。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 并且也必然是全民知法学法懂法尊法守法的社会。当前我们国家正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 社会发展也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 诸如个别地方出现的治安状况恶化、群体性事件上升以及群众上访事件持续不断等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而这些都是法制不能得到很好遵从和执行的具体体现。法是规范市场行为、调节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只有形成“人人守法、事事依法”的法治环境, 才能有利于化解各类矛盾冲突, 降低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一个有活力的稳定社会, 必然是一个全民守法的社会。大力推进全民守法, 将有效促进政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源头上减少各种矛盾的产生, 将有效促进民众依法维护权益、表达诉求, 将促使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纳入法治轨道, 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重要保证。
二、全民守法宣传和教育要做到持之以恒抓好基础突出重点
推进全民守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必须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 不能虎头蛇尾, 半途而废。中国很多事情说起来重要放下来不要, 形式主义, 一阵风充斥了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制的宣传和教育如果光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落在行动上的话, 依法治国只能等同于空谈, 法治中国的理想蓝图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我国是一个具有长期封建历史传统的国家, 人治、神治、君主治理、家族治理的色彩比较浓厚, 往往导致国家、社会和单位治理中的“家长制”、“一言堂”、独断专行等封建作风比较严重, 现实中出现的“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权枉法”“权大于法”等现象正是长期人治传统的沿袭和体现。因此如何从“人治”走向“法治”, 建设法治国家, 在整个社会中始终不懈地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培育民众对法律的信仰至为重要。
首先, 普法宣传和教育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能够普及和深入到农村、学校和普通民众当中, 争取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公民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培养全民守法意识既是立法的精神源泉, 又是法律实施的社会保障。只有学法, 才能更好地守法。法律知识的宣传既不能束之高阁, 更不能像阳春白雪, 而是要走下去, 走向基层, 走到平民百姓当中, 能够深入到农村地头田间, 大中小学校和乡镇街道, 争取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公民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普法宣传和教育要采用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比如像《今日说法》、《社会与法》、《天网》、 《道德观察》、《法律讲堂》、《法治在线》、《普法栏目剧》 等都是比较好的普法方式, 它们往往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运用真实再现、情景剧、系列剧等手法, 在和全国普法办等部门充分合作的前提下广泛搜集素材, 进行生动普法, 弘扬正气, 震慑犯罪。不仅做到通俗易懂, 使老百姓能够入眼入耳入心入脑, 而且能够激发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热情, 增进广大群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掌握和认知。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 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 也不是刻在铜表上, 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其次, 增强全民守法意识和观念要抓好基础人群的普法教育和宣传。
一是要重视在学校中进行普法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使法律知识进教材进学校进学生心中。近年来, 中学生中的犯罪率也在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偷盗、抢劫、吸毒、性犯罪以及杀人犯罪案件时有发生, 其中引起中央高层震惊的徐力杀母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还有中学生打架斗殴致人伤残、敲诈勒索、拉帮结派等也不同程度地显露出来, 既让家长们痛心不已, 也使社会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 这些都在警示着我们整个社会, 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国家提倡依法治国, 学校也要提倡依法治校。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一个普及法律知识, 转变教育观念的过程, 这需要社会的倡导, 更需要学校的教育, 学生阶段, 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改变过去那种以学分取人、以文凭用人的机制, 要扭转教育的误区, 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能够学知识学做人, 使之能够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具有良好人格和品行的遵纪守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校教育不仅仅要传授文化知识, 还要传授法律知识, 道德知识, 使其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社会负责, 从而减少对社会的危害, 这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二是要增强对城乡普通居民的普法知识宣传和教育, 依法治国才会拥有丰厚的土壤。这些年, 通过普法频道和各种普法媒介的宣传教育, 很多群众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制意识在明显增强。但仍然存在对法律知识的曲解、一知半解或一无所知, 遇事不去求助法律帮助, 而是采用拦、堵、围、上网、上访等非正常方式和途径来达到维权的目的, 不仅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也不同程度触犯和践踏了法律的底线。因此如何对基层群众进行普法教育非常必要。在这方面, 有很多经验都可以学习和借鉴。比如, 吉林省搞的“振兴吉林·法治同行”活动, 方式灵活多样。以“法治文化在身边”为主题, 一方面加强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建设, 营造“出门有法、抬头见法、知法守法、办事循法”的法治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借助新闻媒体打造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平台, 努力做到群众想了解什么就上门宣传什么, 群众需要什么就送什么, 实现有的放矢、按需普法。只有将法治文化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融入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让民众养成从自我做起, 从身边做起, 从具体行为做起的习惯, 把法律作为衡量个人行为的标准, 才能真正把守法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进而做到事事尊法, 时时敬法, 处处守法。法制宣传要做到无所不在, 普法教育要坚持时时刻刻, 公民的法制观念才会逐渐形成和树立起来, 依法治国的土壤才会浑厚踏实。
最后, 增强和提高全民守法意识要突出重点, 做好牵引。
一是要把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普法教育作为重点, 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水平。作为领导干部如果手中的权力不能在法制的范畴内正确行使就会给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群众利益造成很大的危害性。所以必须把对领导干部的普法教育作为重点来抓。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领导干部对法律知识和法律条文的学习往往采取实用主义、形式主义的态度, 导致学法时不求甚解, 用法时随心所欲, 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和错误。另外一些领导干部守法意识薄弱, 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徇私枉法的现象屡见不鲜, 把个人的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严重破坏了民众对法治的信心和敬仰。因此对于领导干部来说, 首先要做普法的模范, 自觉守法, 为全民守法作出表率;其次要拓宽渠道, 通过大众传媒以及法制讲座、党校培训、专题学习等各种形式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质, 提高他们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第三要加强对领导干部普法知识的考试考核, 将其同领导干部的任职甚至晋升结合起来, 以此促进他们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是把执法人员的普法教育作为重点。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推进依法行政, 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这对广大执法人员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自觉守法、树立法治信仰提出了严格要求。一个执法者有没有守法意识, 将决定着法律条文能否正确实施, 法治精神能否得到贯彻, 同时也影响了法在民众心中的分量和轻重。对于行政执法人员来说, 一要熟练准确掌握相关法律条文和规定, 依法行使手中权力;二要谨慎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 严格按照法律权限和法定程序作出相应的行政行为;三要转变执法理念, 积极运用行政指导、说理性处罚文书等柔性执法方式, 将执法的过程与向行政相对人进行法律宣传教育的过程有机结合;四要自觉接受执法监督, 不断提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和实现需要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 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 只有全党全国人民共同行动起来, 合力而为才能达成。全民守法意识的形成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从点点滴滴做起, 学法知法懂法尊法用法护法, 才能让我们的生活行进在法治的轨道上, 每个人的权利也才能得到有效维护和实现。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
基础与前提 篇7
第一是要加强人的关键行为的管理。公安部有多个关于医院安全管理的规定, 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管理规定。医院的人流构成较复杂, 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人员。但医院又是一个公益性的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 它需要始终对外开放。因此, 在对人的行为管理方面相对也比较复杂。以医院禁止吸烟为例, 如不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不为烟民提供合适的场所, 禁止吸烟就只能成为空话。因此, 医院内部要为烟民提供一些合适的吸烟场所, 这样烟民就不会将这些烟头藏起来或者是扔在一些地方。因烟头导致的火灾, 可谓不胜枚举。此外, 一些易燃可燃物品的使用和存放、医务人员及患者使用电器设备、医院改造建设工程施工等均属于关键行为, 对这样一些人员的关键行为, 必须作为工作重点从管理层面进行控制。
第二是要加强医院内部的控制。医院的部门构成较多, 特别是药品部门的可燃物非常多, 因此要大力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 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物, 其包括危险物品、导致火灾的不安全设备、电器设备等。对上述设备和物品, 医院要加强管理和检查, 一定要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要求设置和存放, 确保安全。除此之外, 像灭火器是否过期、可燃物品 (包括电器线路) 是否存在火灾隐患、医院改造及装修过程中易积存可燃物的环节及角落及时清理等, 都是医院减少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重点。当然, 这些只是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的一个方面, 其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 就是要大力加强医院固定灭火设施配置和建设 (如自动喷水灭火器等) , 并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 确保有效。
第三是防止出现管理上的缺陷问题。医院在重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本身管理的同时, 不能够忽视对消防安全的管理, 二者对保障患者人身健康与安全至关重要。在管理上, 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落实责任制, 尽可能地消除和减少管理上一些缺陷。目前,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存在主要缺陷为:一是制度上的缺陷, 即制度缺失或不完整;二是制度本身的要求不合理, 在制定制度的时候, 没有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制度, 导致使用者不用或者不执行;三是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工作质量及效率低下。较为常见的问题及现象有:消防器材应按指定地点存放地方, 指派专人管理, 定期检查、维修、换药等, 虽有制度要求, 但不能完全落实;担心报警设备发生误报, 干脆将设备关闭;安全通道堵塞、锁闭, 把不经常使用的楼梯口、门全部上锁;在医院装修过程中, 擅自改变通道使用用途或减少数量, 改变放火分区;疏散指示标识不到位、不清楚、混乱等。
第四是要提高安防意识, 特别是要提高管理建设和医院决策者的相关意识, 努力做好医院管理及医务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及培训工作。要使医院职工能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 在发生灾害时, 既能够保护自身的安全, 又能够为他人提供救援。如:懂得本岗位的防火方法、逃生、自救的知识, 会检验和使用灭火器材, 会疏散逃生等。此外, 在医院的改建、扩建的过程中, 要进行科学的建筑规划和布局, 要使其能与消防实行有机接轨。从此次“512”地震可以看, 由于很多单位没有建立很好的避难场所, 给伤员救治及转运带来了很大问题
【基础与前提】推荐阅读:
易考网-证券从业资格历年考试《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考前提分试卷05-22
演讲稿《安全是和谐与发展的前提》10-21
前提方法06-17
政治前提08-13
实效性的前提06-25
情绪管理是前提论文07-07
民主的前提和条件08-16
了解是理解的前提09-08
读书是成功的前提06-12
食品安全前提方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