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效性的前提(精选12篇)
实效性的前提 篇1
美术教学中, 当进行到美术课堂作业这一环节时, 有的学生会问“老师, 要用什么东西来做呢?”“老师, 怎么做呀?”……出现这种情况, 一是因为这些学生上课时没认真听讲, 二是因为老师没有明确作业要求。本人针对第一个原因进行了一些探究。
低年级学生上课“不会倾听”会直接导致美术课堂作业无法完成, 可以说倾听是美术课堂作业有效性的前提。
一、低年级学生美术课堂不专心听讲的原因
1. 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 由于年龄小且好动, 易兴奋也易疲劳, 所以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2. 家庭的教养方式。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被家长捧在手心里长大, 于是养成自私好动的坏习惯, 而后自然而然地带到课堂中, 无法静下心来倾听别人的发言, 也容不得别人发言, 对别人的发言不感兴趣。
3. 社会的大环境。
美术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长久的被作为一门副课看待, 在严谨的语、数、外主科的对比下, 显得更让学生放松, 这种放松由意识传达到行为, 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忽视美术课的纪律性。家长也会因为社会对于语、数、外的重视而放弃对其余学科的督促。
4. 教师的教学方式。
有的教师常常习惯让一些思维敏捷的学生来回答问题, 长久如此, 在学生的潜意识中会认为, 某某同学回答了, 老师就不会再叫我了, 我也不用再听讲了。
另外, 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 同伴的干扰等也会使学生分散注意力。倾听可以保证学生摄取足够的知识, 开启思维的火花, 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而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二、低年级学生学会倾听的培养方法
1. 置身良好氛围, 自愿倾听。
我们小时候那种腰背挺直、身体坐正、双手背后、认真听讲的学习形式不仅会让学生感到疲劳, 学习情绪也会受到压抑, 从而无精打采, 注意力更难集中。只有营造真正宽松的表达环境才能使学生自愿倾听。 (1) 具有艺术气息的美术专用教室, 在教室中制造出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如我们学校:南面的墙壁上粘贴着孩子们课堂中的优秀作品;北墙粘贴着大多数学生课外的书法、绘画、小制作等。教室四周的瓷砖上还设立了“成长阶梯”, 激励孩子努力向上。 (2) 生活化的课堂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 本人努力使自己的角色多样化:导游、记者、魔术师……而我的课堂, 时而是“商店”, 时而是“博物馆”, 时而是“演播室”……在一个个贴近生活的课堂情境中, 同学们更易融入、聆听。 (3) 活跃的学习方式, 相对于全班学生而言, 分小组活动人数较少, 学生在相对较小的环境中更容易倾听。因此本人经常采用自主讨论、小组合作交流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针对低年级学生比较活跃的特点, 本人还利用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游戏吸引学生认真倾听, 如编顺口溜。趣味课堂中孩子们往往积极主动参与, 又怎会不愿倾听呢?
2. 进行相关训练, 学会倾听。
因为小学生年龄的特点, 对于他们而言, 眼睛并不只是用来看, 耳朵并不只是用来听, 必须进行相关训练, 使其学会倾听。 (1) 五心卡加盖印章约束, 对于规矩懵懵懂懂的低年级学生, 我们并不能一味地把大道理直接灌输给他们, 他们听不懂。所以, 在定规矩时, 选择一个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法。如设立五心卡加盖印章:专心听老师讲课, 同学发言, 可加盖印章;耐心听完别人的话, 不随便插嘴, 然后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 可加盖印章;细心听别人的发言, 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更新颖的想法, 可加盖印章;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己的观点, 可加盖印章;用心听别人的意见, 有选择地接受, 可加盖印章。每月进行总结、回顾、奖励。 (2) 复述练习保持紧张, 对于课堂走神的同学, 本人经常采取听后复述的训练, 来调动学生有意识听记。如“你能把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再说一遍吗?”学生回答不出, 便要求其找一位同学帮助他回答, 自己用笔详细写下来。 (3) 多感官结合提高专注, 单一的倾听容易产生疲惫感, 调动多种感官, 耳听、心想、口说, 可以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本人经常采用学生喜爱的比赛形式来训练。如给学生讲故事:先提醒他们注意这个故事中出现的事物的特点, 以及吸引自己的地方等。故事讲完后, 立即组织小组比赛, 看哪一组总结的最快最完整。由于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 大都会专注地听。
3. 积极鼓励, 乐于倾听。
每个孩子都希望受到赞扬, 那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动力。所以积极的鼓励也就成为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的重要手段。 (1) 眼神引导倾听。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上课前, 对全班同学投以亲切的一瞥。当遇到流露出饱满精神的眼神, 则报以赞许的目光;当遇到目光飘忽不定, 左顾右盼的, 目光则多停一下, 提醒集中注意力;当遇到对上我的双眼, 立即躲避, 低头的, 我会找机会再次严肃的对上他的双眼……授课中更应用敏锐的目光及时提醒学生。 (2) 语言激励倾听。课堂中本人利用积极的话语给于学生肯定和赞扬。当学生认真倾听时, 我会说:“你听得很仔细, 你是我们班认真听讲的榜样!”当学生听完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时, 我又会说:“这位同学在别人的发言中加进了自己的想法, 多棒呀!”
总的来说, 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学会倾听, 避免因“不会倾听”而直接导致的美术课堂作业无法完成的情况发生, 让我们低年级美术呈现出精彩的课堂作业, 给学生、家长、老师、学校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摘要:低年级学生上课“不会倾听”会直接导致美术课堂作业无法完成, 可以说倾听是美术课堂作业有效性的前提。本文旨在分析导致低年级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的原因后, 探索出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美术课堂,倾听,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文娟.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有效途径[M].北京:九洲出版社, 2006
[2]王增昌.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3]文学荣.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2.
实效性的前提 篇2
(一) 了解幼儿年龄目标
幼儿发展规律是可以预知的,年龄特点是相似的,因此幼儿发展年龄目标是可以事先确定的。
每个教师在制定计划前,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幼儿发展目标,它是确定本学期目标的依据,可以为教师提供方便与帮助。
(二) 观察本班幼儿发展现状
幼儿发展年龄目标只反映幼儿发展一般水平,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不同班级、不同幼儿,其实际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教师必须首先观察了解本班幼儿发展现状,然后才能确定本班学期目标。
如果教师是跟班走,教师与幼儿是熟悉的、了解的,那么,开学前就可以依据本班年龄发展目标和本班实际,直接确定学期目标;如果教师接一个新班,就要先学习本班年龄目标,再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本班幼儿发展现状。如向原来带班老师了解,向家长了解,查阅上学期幼儿观察记录、家园联系;或提前两周进班观察,对照本班年龄幼儿发展目标,衡量全班幼儿发展水平与幼儿间个体差异。
沟通的前提 篇3
这情形是确实的,中国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读《红楼梦》看一看贾政与宝玉的情形便可知道,宝二爷见到政老爹时差不多就是老鼠见了猫。《红》成书于二百多年前,可见父母与子女缺少的就是沟通,这倒也是古今不变的。
呼吁沟通者说,生命的本性是渴望沟通的,人与人之间也需要沟通,但沟通是什么呢?我想,沟通是一种真诚的对话,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信息的互换;沟通可弥补情感的互缺,可以抚平各自的伤痛,又可激荡出思想的火花;沟通能够消除误解,能够平息怒火,能够达成共识,能够互相激励。倘以这样的标准衡量现今世事,缺少沟通的又岂止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呢?官民之间,师生之间,警民之间……总之,上下左右之间都有些缺乏沟通。
说起来,沟通并不繁难,不就是大家在一起谈谈么?可这谈谈真要达到沟通的目的却又委实不易,因为这样的谈谈还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谈者都要诚实,如果谈虽是谈了,但都戴着假面具,其结果恐怕不是亲近而是更加隔膜。再就是平等,谈者不分上下,无论尊卑,没有贵贱,大家都有同样说话的权利和资格,惟有如此才能沟通得起来。中国人的“谈谈”也是有的,但谈的却是“要向我交心”,是私下里的教训和詈骂,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谈谈”重要的是宽容,无论是谈话还是对话,所谈不可能全是金刚怒目式的封杀和堵嘴,无情的批判和斥责,这样别说交流,恐怕连正常的说话也不敢了。
从这样的条件看,我们的文化中注定是不会有真正的沟通的。《左传·昭公七年》中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臣是使之臣服,在这样一级压一级的格局里,哪里会有沟通存在的地方呢?后来儒家文化成为统治文化,“三纲五常”成为人们必守的准则,而“纲常”之中是决没有平等与宽容的,有的是“儿子在没有开口之前就已经错了”,是“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于这样的文化中,希望产生人们渴望的沟通,无异于要在沙漠里种出绿油油的庄稼来。
缺少或没有沟通,结果是大家都处在相互的沉默中,沉默里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越来越少了亲情,极端的是晚辈暗暗里仇恨起长辈,官民之间是民们要推掉压在肩上的沉重。所以呼吁沟通的到来却需自文化的改造与重建开始。
师生有效沟通的前提 篇4
教师要关心学生, 那必须要了解学生, 而要了解学生, 首先必须进入学生的情绪和思想的系统中去, 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 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 而且也以他的思想去推理他的一切, 然后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 这样的同理心可以使对方感到理解与尊重, 从而产生温暖感与舒畅的满足感, 这种感受可以诱发出彼此充满体谅和关怀的沟通氛围。同理心是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 俗话讲也就是换位思考。关键是一个教师能不能真正放下身段, 站在一个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学生的困难和困惑。当一个教师不愿意设身处地从对方去考虑, 会使学生觉得老师不理解他, 不关心自己, 对教师的信任度降低, 与教师的沟通就会停止;而老师则不能真正地接纳学生, 非常容易对学生提出无益的指责与批评, 也不能正确地对学生做出积极的回应。老师愿意见到的事实是学生通过老师有效的教育能够改正不良习惯、错误思想, 从而形成良好习惯、确立正确思想。因此, 在教育中, 老师对学生的同理心与换位思想是开启心智世界的钥匙, 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前提。
例如, 我班的两个女学生小吴和小黄, 如果要找她俩的问题可有一大堆, 大错不少小错不断, 如果只是挑她俩毛病那真是说也说不完。可是挑她们的毛病真的能够帮助她们进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 不管她们犯多大的错误也都要尽量先去理解她们, 考虑她们做这件事情的合理性, 从她们的合理性乃至优点长处切入, 进而再去谈她们的问题, 并深信她们通过努力是可以进步可以变好的, 不止作为老师要这么想, 而且也要让她们自己知道老师对于她们的这份信任和期望。事实证明, 她们不乏优点, 而且通过教育放大她们的优点达到了教育目的:她们进步了。那么, 这样的沟通与教育也就是有效的。这是对学生自行解决问题能力的很深的信任感, 教师从内心深处相信学生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 这样会给学生信心与勇气。这就要求老师在对待学生是要多鼓励、多夸奖, 少责备、少批评。
再例如, 我班上小李同学, 从进学校后就特别高傲, 目中无人, 军训后自习课上总爱自行兑换座位、讲话, 你找他, 他说他要讨论题目, 一而再, 再而三, 经调查他是在和别人聊天。昨天, 我把他叫进办公室, 询问情况, 指出他这样做影响别人学习, 他气势凌人, 说“这就是我, 这就是我的学习习惯, 我一直是这样, 我要按我自己的方式学习, 我不管别人。”我说:“那好, 按你自己方式学习, 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他说:“在教室里要坐在讲台下第一位, 且周围不要别的同学坐。”我说, 这样的环境只能你家里提供———读通学。他说好, 后来, 我打电话通知家长, 才知他父母远在广东打工, 家距学校有二十多里,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他就独立生活, 且上初中就与老师经常对抗。我想, 这个同学太缺少父母关爱了, 太缺少父母沟通了, 我慢慢地理解他, 帮助他。承认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 一个人能考上高中非常了不起, 但是, 如果他没有那些坏毛病, 一定能学得更好, 更优秀。他点头了, 决心改正, 同时对老师态度也好转了。
其次, 信任。有了理解, 才能信任学生。
老师对学生的期望都是出自良好愿望的, 但事实并不是每个老师对学生的良好的愿望都能被接受, 甚至被抵触。我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在沟通时, 学生对老师的真诚的高低感受不同, 教育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了, 因此, 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必须要信任, 这样教育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如果作为教师们真正地做到了理解学生, 那么信任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老师信任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结合学生的特点使其扬长避短, 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而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教师的体贴与关怀, 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 只要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 鼓励他们去不断地主动探索, 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得以充分发展。夸奖和鼓励是一剂良药, 可以帮助孩子确立信心, 取得更大的进步。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只要教师用心, 就不难发现孩子身上的点滴优点和闪光之处。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理解不等于接受, 尊重不等于放纵。对学生的信任不等于看不到学生的不良行为或者对其合理化, 对于一些不良行为可以不接纳、不赞同。对待学生的错误我们就要保持这样的态度。例如对待学生偶尔迟到, 每个人都会有疏忽、意外, 这都是难免的情况, 但是不是因为认同他们迟到的合理性, 就等于认同他们迟到也是对的呢。迟到可以理解, 但是该怎样惩罚还要根据校纪班规, 一点不能偏袒。
对学生的信任表现在能够等待学生慢慢变好, 而非一蹴而就似的马上改过。学生毕竟还未成熟, 在学生这个年龄错误一犯再犯, 是可以理解的。作为老师切不可因为他第二次或第三次犯同样的错误就放弃他、不信任他, 有时候信任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比批评指责更有力量。如小黄、小吴两同学, 由于她俩家境较好, 进入高一前未做任何家务, 寄宿后, 自理能力、自控能力极低, 卫生纪律方面扣分很多, 我曾多次与她俩沟通, 进行批评, 每周平均有二三次进办公室, 后来通知家长来校了解到她们以前的习惯比现在差得多, 同时家长反复申明, 本期来这两个同学这期进步很大很快。后来, 我改变对她们期望过高的要求, 经常叫她们到办公室, 改批评为表扬, 表扬她们比过去进步了, 同时, 请班上自理能力强的同学一起帮助她们, 告诉她们如何处理内务。到第四周, 她俩已完全适应高中紧张生活和学习了, 充满愁容的脸也开始露出了笑容。最后, 小吴同学对我说:“老师, 您真好, 没把我当个坏学生。”
再而, 爱。有了理解和信任, 爱也就更容易的表现了。
爱是贯穿于理解与信任之中的灵魂感情。理解与信任当然是爱, 还有, 爱可以促使你去做很多事情:有了爱你就愿意理解孩子的无知行为, 有了爱你就能够容忍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 并耐心地去教导他, 有了爱你就会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 有了爱你也会愿意为他们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很多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 但他从没有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心中也从没有涌起爱的热潮, 这样的老师永远不会取得教育上的成功, 没有爱, 也就没有教育。那么老师如何将爱表达给学生呢?
老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愿意为了孩子付出时间和精力。这种时间和精力不仅指在处理学生问题和教育学生方面, 还有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而进行的有目的的学习与研究。如何使自己真正地贴近学生, 只是口号式的叫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需要老师真正地去学习有关学生的理论, 例如关于青春期心理特征方面的书籍, 励志方面的书籍, 学法指导、学习障碍解决方面的书籍, 等等, 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与学生沟通, 也才能够更好地传达自己的爱。而且, 这样的爱才是正确的真正的爱。
成功的前提作文 篇5
有些成绩特差的同学认为,我们成绩很差,有再大的理想也是没用的,哪怕做了也是一事无成的。但另一些成绩差的同学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没有了理想,就没有了前进的方向。
我有好多个理想。有当舞蹈老师,让孩子们有个柔软的身躯和一个苗条的身材,把优美的舞姿展现在舞台上。我也想当一个医生,给病人看病,能尽量让病人减少痛苦,为病人救死扶伤。我想当个宇航员,探索整个地球,并在月球上踩下无数个中国人的脚印,我的理想可不止这些哦!我还有更重要的理想,我正在向我的理想前进着。
现在看来,在这些理想中,我能成为一名舞蹈老师了。我在丹婷舞蹈学院那里已经学了八年!什么恰恰、牛仔等,我都会。你们知道吗?我们去北京表演,竟然获得了金牌!从此,一块块金牌在我的眼前闪现。所以,这个舞蹈老师我当定了!我相信:我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亲水的前提:安全! 篇6
留意深度标记
带孩子下水之前,你要先看看游泳池旁边所标的深度标记,让孩子在安全的区域内游泳。如果他还不会游泳,要让他待在浅水区。
试水温
在让孩子下水之前,先自己试一下水温。如果水温过低,会使孩子的肌肉收缩,难以活动开四肢。先给他的前胸、后背和四肢拍点儿水,让他适应一下再下水会好一些。
要有大人陪伴
要保证孩子在游泳池里始终有大人监护,绝对不能让孩子独自进入游泳池,哪怕几分钟也不行。
不打闹
不要让孩子在游泳池边跑跳打闹,因为地面湿滑,容易跌倒。
检查游泳圈
每次下水前要检查游泳气垫、游泳圈的塞子是否牢靠,有没有破损漏气的地方。
不吃东西
游泳时不要让孩子嚼口香糖或吃东西,以防误吸而发生窒息。
在水上乐园
选对项目
每个景点的游玩规则都不同。玩之前,先仔细阅读安全提示,弄清水的深度,根据孩子的年龄、身高来选择,如果孩子的条件达不到,要听从工作人员的劝告,不要执意让他玩。
姿势要正确
玩的时候,不要让孩子随意发挥,要按照正确的姿势玩。比如玩水滑梯,要始终保持头上脚下的姿势。这是最安全、最正确的下滑姿势。
穿上救生衣
如果孩子不会游泳或游得不熟练,即使水很浅,也要给他穿上救生衣或套上游泳圈。
不要着急
从一个游玩项目转移到另一个游玩项目时,不要让孩子着急地跑过去,这种地方到处是水,一不小心就会滑入水中。
在海滩
小心海浪
海里的浪花有可能把孩子扑倒,所以一定要看好孩子。如果海浪变大,要马上上岸。
小心水母
靠近海岸的地方常常会有漂浮的水母。如果孩子被水母蜇伤,皮肤会起水疱,而且很疼,可以用纯净水或干净的淡水给孩子冲洗伤口,然后及时就医。
论文艺生产的前提 篇7
“艺术生产”是马克思在1859 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概念。他说:“就某些艺术形式, 例如史诗来说, 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 它们就不能再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马克思所说的艺术生产作为一个术语, 固然是前所未有的, 不过它的更重要意义还在于表达了一种新的艺术观念, 也即认为艺术是一种活动、是一种生产、是一种实践、并且是一个系统, 是一个过程。
一、文艺生产资料
文艺生产资料是文艺生产的前提, 文艺生产离不开生产资料。文艺生产资料是在创作活动展开之前, 已经客观存在于文艺生产者脑海里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文艺生产者在进行文艺生产前需要大量的文艺生产资料, 只有生产主体对生产资料客体进行艺术整理及加工, 才可能生产出文艺作品。
文艺生产资料的来源首先是源于现实生活。文艺生产者只要生活在社会中, 就会或多或少的接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刺激。毛泽东说过:“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 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 是粗糙的东西, 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 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 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其次是源于书本。由于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 它常常要根据前人或同时代的人提供的思想结晶来从事创作, 也可以称为间接来源。比如, 凡尔纳创作的100 多部文学作品, 其材料是源于法国国立图书馆的书刊。
生产资料与生产主体的关系是同生共存的, 生产资料依靠生产主体的艺术审美加工, 才可以生产出成品, 而文艺生产主体也离不开原材料。对于文艺生产来说, 真正的生产资料是那些进入了生产者大脑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刺激和信息。
二、文艺生产主体的创作动机
由上述可知, 文艺产品不是现成的存在物, 是文艺生产主体创作的产物。文艺生产资料仅仅只是原材料, 而人的大脑是“加工厂”, 它不是文艺生产者们简单的“模仿”与“再现”, 而是融入了生产主体的主观情感, 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审美体验和情感通过作品来表现。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带有目的性的。亚里士多德认为, 目的是事物生成的原因, 因为目的为事物的生成规定了一个方向, 使之有一个完成的终点。比如, 劳动是为了生活, 盖房子是为了居住, 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 等等。文艺生产也是有动机的, 这个动机就是文艺创作者想要创作出的那部作品及其产生的种种影响。
文艺创作的动机非常复杂, 每个从事创作的主体都不同。有的是出于兴趣、有的是为了谋生, 还有的只是为了实现自我, 显示才华。抗日战争时期, 中华民族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国家, 提出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在20 世纪60 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 文艺生产者们的生产驱动力来自外界, 其创作动机受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支配, 因而产生大量服务于政治的公式化、类型化文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文艺的方针政策变为“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系列外在的驱动力都会影响文艺生产的方向、文艺生产者的创作。
创作动机的有无, 不但是文艺生产者所有文艺活动能否实现的枢纽, 而且也是他每一具体的文艺创作过程能否完成的前提。
三、市场经济
在当代社会, 文艺生产同样会受到时代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市场经济因素是文艺生产的另一个前提, 第一, 市场经济的发展繁荣才能带动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关注点开始由物质上升到精神。因此, 文艺消费者增多导致文艺需求量增大, 继而带动文艺生产发展。第二, 经济发展使得社会的物质基础增强, 有更多的机会为文艺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人力支持。第三,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文艺生产是一种商品生产经营活动, 文艺生产者们在生产作品后, 需要经过图书出版、拍卖等一系列社会生产经营活动进入市场, 从而获取相应的酬劳。
市场经济对文艺生产的介入一方面使得文艺生产包含有更多的物质生产内容, 现代工业社会, 具有产业性。这促使文化艺术生产与经济发生了紧密的关系。另一方面, 经济与文化毕竟是人类两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前者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生活物质需求, 后者则是形成和提升人文内涵和素养的需要。但在当今这样一个商业化的社会中, 雅文化与俗文化都需要经济上的支持, 才可以促使人们去购买艺术品, 捐助交响乐队, 帮助其发展等。这意味着对于文化命运的判断变得更加复杂。
摘要:文艺活动作为人类精神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对于文艺生产的认识, 需要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进行, 并与意识形态、文学体制、生产机制相联系。文艺生产是具有一定前提的, 它不是凭空出现。文艺生产资料、生产主体的创作动机以及市场经济都属于文艺生产的前提。
关键词:文艺生产,前提,艺术生产资料,生产驱动力,经济
参考文献
[1]张玉能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裴斐.文学原理[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0.
[3]许自强主编.文艺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凝聚共识”是改革的前提 篇8
在互联网时代,思想多元,价值多元,不同的人,不同的利益群体,站在不同的角度当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仅新浪微博每天有两亿条帖文,天涯社区每天有5万条新帖。值得关注的是现在在官方、民间、网络之间,逐步形成了两种观点完全不同的舆论场:一是以党报、党刊、国家电视台、政府网站为代表的体制内舆论场,似乎观点尽是“您幸福吗?”之类的《新闻联播》版本;而以微博、博客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逐步形成了一种民间舆论场,观点之偏激,似乎改革30多年,问题成堆,社会腐败到要一夜可能暴发“革命”。两个舆论场的对立、冲突,既构成了转型期中国的各阶层利益博弈和价值多元,也必然导致思想观念的碎片化。2012年我国有网民5.38亿,手机用户10.3亿。上海交大《2010中国危机年度报告》:2010年,影响较优大的危机舆情事件中,网络首发比例达67%,33%在事发当天曝光。民意汹涌,网络问政,互联网已成为未来中国政治改革的一种社会心理氛围。
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个人和群体都无权垄断真理,政府应当更多倾听各种不同的社会声音。观点多元甚至分歧冲突,是社会利益分化的必然结果,正确引导,完全可以成为推动社会改革的动力。
多元乃繁荣之本,只有在不同的声音、观点碰撞、交锋中,才能逐渐形成全社会共识。但过度、混乱的价值多元,必然会影响社会团结,造成社会分裂,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对当代中国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来说,深化改革,我们更需要的是“合奏”,而不是“独奏”!“凝聚共识”无疑是我们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在当今中国,我们明显能够看到在网络自由主义的旗帜下,无论是“极左”,还是“极右”,思想上的极端分裂,已经演变成为极端的思潮甚至极端社会势力的蔓延。著名政治学者俞可平近期就一针见血指出:“极端情绪是社会共识的天敌,而极端情绪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容易产生和发展。极端民族主义、极端民粹主义、极端自由主义、极端平等主义等,在现实生活中都有不少的影响,它们是社会共识的最大障碍。必须从制度上阻止极端思维影响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没有共识的社会,必然会演变为极端个人主义的社会,没有共识的改革必然会导致社会群体的尖锐冲突。那么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共识呢?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了3万字,为我们提供“凝聚共识”的标准答案。具体来说我们首先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凝聚共识”:
首先是改革的共识。当今中国,我想没有人公开反对改革,分歧在于如何“改”。有人借改革30多年我们出现的收入分配不公乃至严重腐败等问题,否定改革,希望回到“封闭僵化的老路”上去。当然下一个10年,我们的改革,必须是在公平公正前提下的依法推进。本期刊发原社科院副院长刘吉的《公正最终要用法律来保证》从理论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二个共识,是关于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中国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陈列展时所言:“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这条道路,它既不同于改革开放前的传统苏式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西式资本主义。为什么中国不应该也不可能去照抄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本期刊发了社科院政治研究所房宁的《谈苏共历史教训》(题目编者加注),斯坦福大学教授福山《福山:中国模式是正确和成功的》,从正反两面提供了历史的镜鉴。
第三个共识,是社会的稳定。对处于社会巨大转型时期的中国而言,转型,必然意味着社会矛盾以及群体事件的多发和高发,意味着艰辛的辉煌,辉煌背后积累的无数的社会矛盾。因此,对转型期无处不纠结的中国人来说,没有比稳定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东西,因此我们每个人只有把思想和观念都凝聚到党的十八大的精神上,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公民可以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结合起来,都能在稳定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我们才能在共同信仰下,积极稳妥地把改革引向深入。
当读者捧到本刊最后一期杂志时,也许我们已经听到了新年祝福的钟声。
共祝愿,祖国好!
改版的前提条件:市场需求 篇9
从事电视一线工作十多年, 经历过无数次的节目改版, 我觉得电视改版实在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痛”是因为要不断否定自我, 进行舍弃;“快乐”是因为要不断创新, 感受激情。电视节目改版面上听起来是一次节目内容、节目样式的调整改变, 但对于电视这样讲究团队作战的行业来讲, 一次成功的改版不仅要有必须的前提条件, 还包含其他相关方面的改变和调整。
一、改版要以一定的知晓率和影响力为基础
有些改版是彻底的颠覆和突破, 如市场资源的全新组合、频道定位的重新调整等重大变化。更多的改版是指一般电视频道进行的常规性节目改版。这种改版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变和突破, 以进一步优化品质, 提升频道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存在能持续抓住观众视线, 尽快融入改版后的节目状态, 有效实现受众到达率和集中度的积累, 凸显改版效果。否则, 本身没有一定根基和影响力, 若再调整不当会进一步陷入低谷。
二、改版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力
创新, 是节目改版的标志、核心和动力, 是改版的生命力所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不可避免, 但这只是初始和起步。经验的交流和分享便于我们少走弯路, 之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靠自己个性的支撑和本地特色的彰显。每一次改版都必须实现更上一层楼的递进效果, 否则改版便失去了意义。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一直埋怨电视观众喜新厌旧, 殊不知正是由于这种喜新厌旧促进了电视节目形态的一次次变革, 点燃了电视行业不断创新的生命力。在节目运行过程中, 要不断研究、捕捉节目吸引观众的亮点和元素, 在改版中加以创新突破和优势放大, 最终实现不断优化的目的。
三、改版必须考虑市场因素
电视栏目成功与否, 除了要接受收视率的检验, 还会受到另一指标——广告吸纳量的考量。一般来讲, 节目收视率和广告吸纳是成正比的。也有一些栏目虽然收视率不太理想, 但因其个性所在而有着理想的广告吸纳量, 同样会被认为是一档成功的栏目。随着节目成本核算机制不断加强, 投入产出更为严格控制。所以节目的设置和改版必须结合市场需要, 考虑到市场效益的同步优化, 创出“叫好又叫座”的节目。在频道独立核算的机制中, 除传统的电视剧以外, 频道的主打栏目绝对是频道广告创收的重头。即使在一些广告统一运作的地方电视台, 栏目广告吸纳量也会成为栏目质量效益考核元素之一。栏目设置在广告产品投放上能否形成缺失补充, 带来新的增长点, 这也是改版需要考虑的方面。
四、改版要正确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度
对电视节目相对频繁的改版, 业界和观众一直有着较大的争议。在社会生存压力下, 电视本质上还是一个大众娱乐的工具, 观众的喜新厌旧也是一种客观规律, 不断创新和吸引观众成为必须, 相对频繁的改版便首先从面上传递“我要变了, 敬请关注”的信号。广告客户有时也会有目的地寻求新栏目、新亮点, 以求一时的关注度。另一种看法认为:一味改版求新求变会不利于品牌的最终形成和品牌的生命周期。其实是否需要改版, 改版改什么, 应该是节目在市场检验过程中自然发出的信号。对一些过时了, 不再适合生存的栏目, 颠覆性的改版是必须的。而一些本身已有一定影响力的栏目, 对其改版属于进一步优化的举措。在这种情况下, 保留原有品牌的重要元素和积极元素, 保留已建立起来的观众期待和欣赏习惯, 也就是保留住了栏目原有的优势和根基。对品牌中一些不再适合或已失去生命力的元素进行开创性的变革, 为栏目注入新的活力, 进一步强化栏目原有观众、吸引新的观众是十分必要的。把握好度, 改版便能取得实效。
五、注重节目编排在改版中的作用
改版过程中, 对编排策略的重视应不亚于栏目本身的建设。栏目安排在什么时间段播出, 是否需要安排重播, 其前后分别连接什么节目预热和铺垫, 横向其他频道是否有同质或同目标观众群的节目, 栏目的设置需要承担什么功能, 适合进行对抗性编排还是错位编排, 栏目的目标观众群最佳收视时间是什么时候……对这些问题的考虑和科学决策是一次成功的节目改版不可缺少的。否则, 一档本身元素不错的节目, 若在编排上没有一个好的播出环境, 不仅会影响节目的传播效果, 也会使改版成效大打折扣。
同时, 配合节目改版的需要, 前期对新节目新元素的推介, 联合各类媒体资源多形式, 高密度的改版宣传, 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的重新分布调配, 与广告部门在栏目广告设置上的沟通……都为一次成功的改版提供推力。
六、改版不必太拘于时宜, 视需要适时调整, 及时完善
五花八门的精彩节目考验着观众的忠诚度。除非牵涉到大的资源调配和形态改变, 适时的节目调整和完善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不必太拘泥到一定的时间统一进行一定声势的改版。香港的电视剧一般都是一边写剧本、一边拍摄、一边播出, 根据市场收视情况不断调整。当然做节目和拍电视剧有所不同, 但这种不断调整、及时完善的应变机制值得借鉴。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给了观众更多诱惑, 几分钟的广告插播都可能使他们见异思迁。针对一些不适应的地方, 节目的调整如果再拘泥于定时定量, 必将无法适应市场的瞬息变化。一些栏目往往很重视改版前的分析研究, 借势借力全方位策划, 却忽视改版后的调研跟进和市场反馈, 错过了栏目调整优化的最佳时机, 最终导致改版失败。
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前提 篇10
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要素。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对于某一物理现象、物理问题或物理规律的探究, 并非将七个要素平衡用力教学, 而是有侧重点地进行训练, 提出问题则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前提、基础, 对于实现科学探究活动的终极目标——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力,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的意义和方法, 粗浅地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1.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
如果没有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 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发现了问题, 并能提出问题, 科学探究才有了明确的探究方向, 探究过程才能展开, 才能使探究沿着合理的假设一步一步走下去。可以这样说, 问题是各个探究环节的核心。
2.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极具创造性的过程
科学探究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现这一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从平常的、已经习惯了的事件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 比在现成的问题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需要创造性思维, 需要深入地进行观察, 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若只停留在事件或现象的表面, 而不去努力思考, 是发现不了问题的。
二、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 要能发现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能从自然界震撼人心的神奇现象和妙趣横生的生活中发现问题, 必须进行深入的观察, 拥有敏锐的洞察力, 要有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例如, (1) 我们用一根钢针扎在皮肤上很容易刺破皮肤, 有疼痛的感觉;而杂技演员躺在扎有密密麻麻的钢针的平板上却安然无恙。于是发现了相关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同样的钢针接触皮肤, 为什么一根易刺破皮肤, 而许多根就不易刺破皮肤呢? (2) 用钢笔写字没有用圆珠笔写字流畅。于是发现了某物理现象区别于其他物理现象的特点:钢笔与圆珠笔写字时都是笔尖着纸, 为什么写起字来感觉不同呢?这里仅仅是有了一种问题意识, 还没有形成具体的、能清晰明确地用语言或文字表述出来的问题。
其次, 把观察到的现象采用“问题化”的方式进行陈述。
将上述两个问题前边加上“为什么”, 后边加上“?”, 即成了一个问题。然而由于这些只是非常简单的行为, 问题又缺乏明确的探究方向, 给形成探究假设和制订研究方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只能说这是问题的雏形, 是最原始状态的问题。
最后, 将发现的问题演变成一个科学的、便于探究的问题。
例 (1) 中一根钢针和无数根钢针对皮肤的伤害程度不同, 是由于作用面积不同而造成的;故该现象可以演化为“力对皮肤的伤害作用与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的问题, 这一科学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力对物体的破坏作用与什么因素有关?”同样, 第二个问题也可以演化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 可以表述为“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所有这些都需要有“同中求异”的思维方法, 从相似的过程、现象中发现不同点:同是钢针, 一根接触面积小, 无数根组成的面积大;同是笔尖在纸上画, 圆珠笔尖上有一个小钢珠, 写字的过程是纸与笔尖之间是滚动摩擦现象, 而钢笔写字是滑动摩擦现象。
边缘化的前提 篇11
赵文主张知识分子“走向边缘”。但是,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应是拥有完整社会地位和完整人格的知识分子的主动走向,而不应是满腹无奈和辛酸被迫远离中心,正如文化运动应是文化主体对社会和传统的主动批判而不应是社会和传统的振荡对文化主体的策动——两者相去甚远。
现在的知识分子能做什么?答案是明显的:知识分子要完成他的角色必须先做更基本的工作:取得他的角色。
走向边缘的前题是走向中心。只有社会对人文价值多一些关注,只有世俗对知识分子的活动多一些尊重,知识分子才可能参与社会舞台的演出。知识分子的生存依赖于民众对人文精神的兴趣。我们面临的将是一场浩大的人文精神启蒙运动。不必担心让人文科学适合大众的努力变成媚俗的表演。大众远离文化活动的原因在于知识分子的话题远离世俗的论题,无须降低人文科学的层次以适应大众(其实大众的层次未必比知识分子低),只要以人文科学的层面讨论世俗问题就能得到世俗的关注。这绝非媚俗,相反,大众谈论什么我们就不谈论什么,那才是真正的媚俗!而知识分子的职责就在于引导大众以文化的视角观审世俗问题。这也是人文精神复兴的前提。我有个朋友——一位外国传教士——惊诧于那么多没有文化的中国农民毫不费力的领悟了上帝的启示,无须降低《圣经》的层次以适应较低的文化素养。对他来说这是成功的启蒙。宗教如此,文化也如此。因此,中国人漠视人文精神的病因恰恰在知识分子身上!知识分子因自身的偏狭远离了中心,其结果是批判的呐喊变成了酸楚的孤芳自赏和无奈的愤世疾俗。
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 篇12
一、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
关于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 我国刑法理论上基本是三种观点, 即“四点论、五点论和六点论”。首先, 作为基础的“四点论”为研究正当防卫学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不法侵害行为。2、正在进行的侵害。3、防卫只针对不法侵害人进行。4、防卫行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五点论是在以上基础上增加了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要求, 简言之及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也要有防卫意识。而六点论更是在五点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损害性的条件, 即防卫行为的产生一定是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的, 具有传统的实质意义。笔者还是比较认可五点论的, 因为它在基础认定的情况下, 对于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进行了统一, 视为比较全面妥当的说法, 而六点论在强调损害性加以说明, 反倒只是在强调正当防卫的必然属性, 混淆了概念且没有实际意义。
二、对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进行全面分析
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 正当防卫, 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采取的旨在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的人造成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损害的行为。
侵害的含义。侵害, 就是对某种权益的侵犯和损害, 或者说是对某种权利的攻击。有观点认为, 侵害包括合法的侵害和不法的侵害两种。我认为这种解释不符合常理。从字面意思上看, 侵害是贬义词, 只能是不法或不道德的评价对象。如罪犯非法拘禁他人, 我们说行为人的行为对他人是一种侵害, 但如果公安人员依法逮捕罪犯, 这虽然是剥夺罪犯人身自由的行为, 但我们就不能说公安人员对罪犯实施了侵害。也就是说, 侵害实际上就包括不法的内容在内。“不法”之所以加在侵害前面作限制词, 是为了同违反道德这类侵害加以区别。
三、对正当防卫未来的展望
(一) 术语表达的再思考
如何能让公民更好的适用正当防卫去维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 首先, 完善正当防卫的立法是必不可少的。在现行的刑法中, 关于正当防卫的立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则对《刑法》中的某些术语表达有些建议, 本文仅举刑法第20条第3款说明。
刑法第20条第3款中的, 关于特殊防卫条款的“行凶”一词, 如何来理解, 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的立场言论。行凶其实是个非法律术语, 在民俗中, 行凶可以理解为打架的。可以说, “行凶”是个没有确切的法律内涵的词, 如果在《刑法》中是用这个非专业术语, 理解上会产生很多歧义, 当然在之后的法律适用上产生更大影响。学者有称, 这是理论界所提及的需求语境主义, 要求人们在形成法律知识的同时, 要在需求上语境化。也许从现实意义上来, “行凶”一词在设立时是背负一种期待可能性的, 防卫人对于即将遭受的危害可能没法有个明确判断和预测, 这是“行凶”一词可以联想为“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更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既有各自体现的含义, 又有互相补充的意义。这样才能比较好的体现立法者最初的对于正当防卫的立法意图。
(二) 健全正当防卫司法
在身个法律体系和社会生活中, 正当防卫为解决社会冲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然而长期以来, 人们对于正当防卫这项权利的看待都有失偏颇。有很多学者夸大刑法第20条第3款中的作用, 强调正当防卫的社会效果, 并认为正当防卫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这是需要我们对正当防卫的立法价值作出重新的评析。从现实来看, 我国当前的社会治安并没有根本的好转, 恶性事件和犯罪还是不断发生。这是正当防卫权利的产生, 鼓励大家为保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自身的人身财产,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然而,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事况如何严重, 维护社会和公共安全的的主体永远都是国家, 行使强制措施的主体也是国家。“私权利”永远只能是“公权力”补充, 不能享有同等地位, 这是毋庸置疑的。通过比较笔者了解, 在多数英美法国家里, 正当防卫制度给予了诸多限制, 防卫是迫不得已的行为。防卫重心根本不是为了制止犯罪和防止侵害, 只为了逼于无法的个人权利。笔者认为, 随着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不断完善, 正当防卫的意义和价值也会更加的弱化, 人们对其从属性和补充性的内涵会更加清楚。
科学合理的正当防卫立法, 不仅要兼顾公民的合法权益, 也要防止公民的私权利滥用, 已达到公正和功力的有机结合。所以, 笔者认为, 在健全正当防卫权重给予多高的重视、多严苛的限制都不会觉得过分。
摘要:我国1979年刑法和1997年再次修订的刑法对正当防卫的概念、成立条件、防卫过当以及其刑事责任做出了明文的规定。但是, 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界围绕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问题依然存在着争论, 这种争论直接影响着司法的实践。因而, 在这种背景下, 为了适应全社会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需要, 为了使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 重新研究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 是有其必要性和正当性的。
关键词:正当防卫,前提条件,不法侵害
参考文献
[1]马克昌:《犯罪通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日]木村龟二:《刑法总论》, 有斐阁出版社, 1984年版。
[3]高格:《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福建社会科学》, 2001年第8期。
[4]陈明华:《刑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实效性的前提】推荐阅读:
合作的实效性06-11
管理的实效性10-05
提高备课的实效性05-11
高校机房的实效性06-05
管理审计的实效性06-23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07-08
作文批改的实效性07-31
文化管理的实效性09-26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05-31
增强科学教学的实效性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