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推广

2024-09-14

转化推广(通用10篇)

转化推广 篇1

1986年至2008年, 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根据省内公路建设及使用情况和需要, 对路面新材料新技术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SMA是英文Stone Mastic Asphait的缩写。它是一种由沥青少量的细集料、纤维稳定剂和矿粉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SMA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好, 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根据辽宁省交通厅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交通行业科技成果应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要求, 及时将“SMA”沥青混合料技术、“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技术推广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 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促进了辽宁省交通建设的科技进步。

1 SMA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从1996年至1999年, 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先后修建了沈本、沈大、沈四、沈山四条普通沥青SMA试验路。通车运行后, 由于高温、重载的原因, 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泛油问题, 影响了SMA技术在我省的应用。为此, 辽宁省交通厅立项开展了“高速公路路面SMA”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针对以前修建的四条SMA试验路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进行试验研究, 修建了新的改性沥青SMA试验路, 通过对路用性能的分析与评价, 提出了适合辽宁省实际情况的矿料、沥青胶结料质量技术要求以及级配范围、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 进一步完善了SMA技术, 使之能够得以继续推广应用。

SMA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课题历时两年半的时间, 通过在丹本、盘海高速公路铺筑不同级配类型 (SMA13、SMA16) 、不同粗集料 (黑山玄武岩、锦州班吉玄武岩、朝阳召都巴玄武岩) 、不同沥青结合料 (西太平洋AH-90#现场改性沥青、欢喜岭—宝利福成品改性沥青、欢喜岭AH-90#现场改性沥青) 、不同品牌的纤维稳定剂 (德国、北京、辽宁松散絮状纤维) 的试验路面224 607m2, 并对其使用性能进行长期跟踪检测, 实践证明, 这两条SMA试验路面的铺筑是成功的。通车后, 路面平整密实, 没有出现车辙、拥包、松散、坑槽、水损害等早期病害, 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 抗滑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优于普通的AK型抗滑表层路面结构。

2003年应用课题研究成果, 在沈四、沈阳绕城高速公路中修工程中铺筑了近70km实体工程, 2004年在沈山高速公路 (361km、双向六车道) 中修、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348km、双项八车道) 路面上面层全部采用了SMA结构。铺筑改性沥青SMA结构表面层, 同AK相比, 其使用寿命最低可延长30%以上, 如按使用年限为14年计算, 每年可节约投资成本0.5元/m2。按节约养护费用50%计算, SMA路面每年可节约养护费用0.3元/m2, 即采用改性沥青SMA技术较改性沥青AK每年要节约投资成本和养护费用0.8元/m2, 在使用年限内改性SMA路面增加利润13.67元/m2。SMA技术使路面服务状况得到改善, 从而带来运输成本的节约, 降低路面早期破坏, 提高路面抗滑性能, 增加路面构造深度, 防止雨天溅水形成水雾, 大大降低雨天事故发生率, 提高了公路的交通安全性, 因此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SMA技术不仅适用于新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机场跑道的铺筑, 同时也适用于高速公路养护维修, 在未来还会得到更大的应用。在总结室内试验以及工程推广应用经验的基础上, 编制了“改性沥青SMA混合料设计、施工指南”, 为在我省推广应用SMA技术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2006年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抚顺至南杂木高速公路上, 成功铺筑了5km试验路段, 2007年在辽宁省高速公路中面层推广应用21km, 在省级干线公路推广应用90km。2008年进行路面建设的本溪—辽阳—辽中高速公路是辽宁中部环线组成部分, 其中本溪—辽阳段 (76km) 重载车辆多、重载交通量很大, 为了防止出现严重的车辙病害, 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 在本辽辽高速公路中面层, 继续推广应用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技术, 较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共节省造价136万元。另外, 在沈通线、庄林线、营滨线、京哈线等四条路线上由于频繁出现车辙病害也使用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共推广应用了36.8km, 节约工程造价29.44万元。考虑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优异性能, 2008年使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技术的本辽辽高速公路和沈通线、庄林线、营滨线、京哈线等四条普通公路将会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推广应用中,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各项力学和路用性能指标均好于室内试验结果。经过一定时期的使用后, 通过观测,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良好, 没有出现车辙、推移等早期破坏, 并且节约工程造价8%左右。

3 路用木质素纤维

路用木质素纤维依托《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应用技术研究》和《高速公路路面SMA技术推广应用研究》项目, 在深入研究了SMA技术的同时, 为了促进SMA技术的发展, 实验室自主研制开发路用材料——路用木质素纤维以及成套的生产和检验设备, 拥有全部独立知识产权, 结束了国外同类产品在我国的垄断地位, 使其价格下降了30%。

4 科研成果转化

1984年1月, 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被辽宁省科学委员会批准为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经过科技体制改革后, 极大地促进了我院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我们坚持了面向交通工程建设的实际, 大力组织先进实用技术研发。这期间 (1986~2000年) 具有代表性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随着SMA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和我院自主研发的 (路宝牌) 路用木质素纤维在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成功应用, 是科研院推行科技产业成果转化的成功范例, 拉开了科研院“以研带产, 以产促研”、走科技成果产业化道路的序幕。2002~2003年, 我们组织了路用木质素纤维的正式生产, 同时进行了高速公路路面试验, 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经过两年的正式生产, 路用木质纤维做为新产品于2003年9月, 通过了辽宁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新产品投产鉴定。2004年3月, 路用木质纤维生产厂正式建成投产。在2002~2008年正式投产的6年中, 共生产路面木质纤维7千多吨, 除了取得经济效益外, 还起到了一种平抑市场价格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 我院以“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为依托, 研制开发出 (路宝牌)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外加剂, 于2007年初建厂形成批量生产。该产品已在我省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建设中广泛应用, 效果良好。目前, 在我院已初步形成了“以研带产、以产促研”的模式, 坚定了科技成果产业化道路, 打造品牌, 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转化推广 篇2

摘要:由于在一些以总-分公司为主要组织结构的大型企业中,缺乏对QC小组活动成果推广及转化的相应管理平台支持,使企业中大量的优秀QC成果不能在总公司层面得到推广和应用,造成了企业内部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文章就此从企业内部QC小组活动成果推广及转化的管理平台建设及对外成果推介渠道的建立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对完善总公司层面QC小组活动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提示作用。

关键词:QC小组;活动成果;推广;转化

QC小组活动在企业广泛而深入的开展,不仅为企业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现场环境,更为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成果。虽然小组成果在其形成或成熟的同时,就完成了其应用转化的全过程。然而,对于一些跨地区经营的以总—分公司结构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大型企业而言,大量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只局限于其所在分公司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而对于与成果课题有着完全相同背景的其它分公司,要么也开展相同的小组活动,要么依然面对相同的质量问题未进行改进或不知如何改进。这不仅是QC小组活动成果价值的一种损失,更是企业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也不符合QC小组活动服务于企业,促进企业质量改进的主旨。为此,笔者结合在总公司从事QC小组活动管理工作的经验,就如何实现QC小组活动成果在大型企业内部的推广及转化谈几点想法和认识。1建立企业内部QC小组活动成果推广转化的管理平台

多数以总—分公司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大型国有企业,对QC小组活动的管理采取统一归口管理并逐级分层管理的模式,管理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小组活动的流程展开,即年初注册管理,年中培训并实施小组活动的过程监控,年末组织成果评审、发布、表彰奖励。对成果如何在公司内部各分公司之间推广应用,或转化为总公司层面的管理或技术标准缺乏明确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因此,要实现企业内部QC成果的推广及转化必须从机制建设入手,建立一个集小组活动全程控制、成果评审挑选、成果推广、成果转化、成果信息传播反馈为一体的QC小组活动管理体系,为成果的推广转化搭建一个全过程控制的管理平台。

1.1健全小组活动全过程控制机制,保证成果质量,为成果推广转化奠定基础

成果的推广转化必须以成果的安全、可靠、有效为前提。虽然QC小组活动遵循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并按照PDCA四个阶段八个步骤来展开课题的研究,但受小组人员对活动程序的认识深度、采集数据的方法、统计工具的应用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等影响,特别是企业中一些管理方法的影响,一些小组的活动质量不高,所形成成果的可靠性不高。因此,必须对小组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机制建设,以提高成果质量:

①建立QC小组活动管理网络化的组织机构。按照管理层级,逐级明确负责QC小组活动管理的专、兼职人员,并深化到班组的直接上级。

②建立员工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的常态机制。通过对员工质量管理知识掌握与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根据企业层面的“薄弱点”、小组水平参差不齐的“低洼点”、专业知识应用的“提高点”,确定普及型培训、针对性培训及现场专业讨论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并建立配套管理办法,保证培训投入的“性价比”。

③注册课题的审批机制。采取小组注册宽松而课题注册严审的方法,通过建立注

册课题目录数据库及成果目录数据库,严格课题注册逐级审核。一方面,对课题研究内容与以往成果相同的小组,及时介绍成果信息,避免重复活动;另一方面,开展工区一级(班组的直接上级)小组选题讨论会,提高课题的可行性。

④小组活动过程的监控机制。建立QC小组活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或通过对已有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扩充,实现对一线班组QC小组活动的动态监控。⑤成果的认定评审机制。建立企业内部的成果评审专家库,吸纳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专家及一线班组长入库。进行企业内部的评审资格认定,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在评审专家队伍中的比例。明确对成果经济性、安全性、专业可靠性的认定部门责任,坚持逐级评审认定的原则,突出对成果实际应用情况的现场评审。

1.2建立成果推广价值的评估方法及内部推广渠道

QC小组活动成果多表现为对企业当前的设备、工器具、工艺、流程进行“小改小革”或小发明。成果形成的周期普遍较短,解决问题的效果十分显著,但同时,成果的针对性和局限性也较为明显。因此,实现成果的推广转化,必须对成果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成本进行确定和分析。为了提高对成果推广价值评估工作的效率,可通过在成果评审标准中增加对成果推广价值的评分规则,实现成果材料评审与成果推广价值评审的单渠道双结论。然后根据成果推广价值评审的得分排序,按照企业管理层级由对口专业管理部门逐级确认推广的成果及其范围,并逐层推荐。总公司层面则根据各基层单位的推荐结果按专业分类交由总公司对口专业的管理部门进行挑选,最终确定推广成果及范围,提出推广方案,并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其中需申请专利进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果,则移交并转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部门的相关工作流程。

同时,建立推广应用结果的反馈渠道,由各级QC小组活动的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成果应用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及时向专业管理部门反馈,以便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1.3建立对推广成果的补偿奖励机制

QC小组活动成果既是企业的智力成果,也是小组这个小集体的智慧结晶。虽然从知识产权的归属上,QC小组活动成果归属于企业,无偿使用是企业的权力。但小组、分公司、总公司之间必竟存在着权责区间不同的现实。因此,通过精神上的肯定和奖励,加之适当的物质回报,将有助于在成果推广过程中小集体与大集体之间关系的处理。如:建立成果命名制度,即对将推广的成果以小组名称进行命名,增强小组成员的成就感;对推广价值评分居企业排名前列的单位给予“QC小组活动成果最佳成就奖”,体现对小组上级单位的鼓励和褒奖;根据成果推广的范围及产生的效益,结合《关于推进企业QC小组活动意见》(国经贸

[1997]147号)及本单位对优秀QC小组的奖励规定设定奖金发放等级,从而实现对小组因贡献成果的经济补偿。这样不仅能激发小集体的活动热情和创新意识,提高推广过程中的协作效率,营造企业内部小集体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而且也是对原QC小组活动奖励内容的补充(因为一线班组中一些富有创新和质量改进意识且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员工,由于苦于整理成果材料或材料整理水平不高常常与优秀小组的荣誉失之交臂)。这种面向成果应用价值的补偿奖励方式,有助于将QC小组活动引向更加务实的发展方向。

2推动QC小组活动成果的市场转化

QC小组活动成果的市场转化不是将其作为企业的一种产品进而转化为商品的过程。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推动行业发展,减少企业自行转化成果中的成本支出;二是维护企业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因此,在进行成果市场转化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2.1理智引导成果申报专利

专利在法律层面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法律授予技术发明人在一段时间内享有排他性的独占权利;另一方面是技术发明人作为法律授予其独占权的回报而将其技术公之于众,使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有关专利技术的信息。目前,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已逐步增强,特别是近两年企业对技术及管理创新的高度重视,一些单位将获取专利作为企业内部创新工作的评价指标之一,促使许多QC小组对成果申报专利。由此,一方面企业要为专利支付申请费、审查费、年费等;另一方面,由于QC小组成果申报的专利多数是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权只对其形状或结构进行保护,不保护方法以及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加之企业难以了解是否存在侵权现象,所以当申请的专利技术对企业产品的质量特性缺乏市场说服力时,专利权仅仅成为标志企业拥有某项专利技术的证明,而没有更多的存在意义。因此,要切实维护企业利益,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判别审核:一是成果是企业在不授权的情况下他人不能无偿使用的专业技术或管理方法;二是成果申请专利后,具有一定的广告效应,有利于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附加值或顾客满意度;三是成果涉及企业的管理核心或产品的技术核心,具有对竞争对手的排斥性,需要严格保密。

2.2为有偿转让成果创造条件

企业QC小组活动成果针对性和局限性较强的特点,一方面影响了市场主动对其进行转化的热衷程度;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企业内部进行转化的积极性。而且,这两个方面的影响无形中也增加了成果推广的成本。(这里的成果指在原生产设备、设施、工器具基础上进行改造所形成的新的或较原生产设备、设施、工具在外形、结构等有所不同的生产设备、设施、工具。)然而与此同时,由于大型企业规模大,对行业的影响力也大,企业对生产设备、设施、工器具的需求往往推动了其行业内部上游企业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因此,及时向上游生产企业提供成果信息,有偿转让成果,不仅缩短了企业的推广流程(如委托加工),同时有偿转让还将减少企业推广成果所需要的资金投入,而且在产业链条的相互作用下,还将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努力为成果的有偿转让创造条件。

①邀请生产商参与小组成果的研发。目前,这种方式在一些小组中普遍存在,通常是小组提供思路及设计图纸,由生产商进行成品加工制作。这种方式下,一旦生产商发现其具有批量生产的价值,在较短时期内成果即可转化为商品或商品的一部分,企业不必再委托加工进行小批量的生产,且很快能投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双方合作前签订必要的合作协议,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及收益。②开办企业QC小组活动成果展示网页,介绍成果应用成效,并向生产商提供成果目录。③邀请生产商参与总公司的成果发布会,组织成果展示推介会。

3结语

转化推广 篇3

1.教育科研成果

要讨论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首先要理清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成果和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教学是基础,教育研究是过程,教育科研成果是研究的理论结晶,教育实践是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学、研究和研究成果都不是教育的目的,只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只有落实到教育实践才是最终结果。

2.推广与转化

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是同一意义上的概念。所谓推广,顾名思义,就是推而广之。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教育科研成果内容传播,在一定范围内运用,使之转化为教育效益的过程。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过程是一个知识传播的过程,但又不仅仅是一个传播过程,传播为推广打基础,是推广的前提,推广的本质在于应用。转化是“转换、变化”的意思。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指教育科研成果为人们或社会所接受、理解、掌握,成为人们或社会的观念与知识体系,并应用于实践,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

判断教育科研成果能否转化的主要标准,是教育科研成果能否给人以观念和知识体系的改变,是否使教育实践取得了好的质量和效果。转化重在结果和结果的变化,而推广的目的是为了使教育科研成果产生更大的价值,推广是转化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推广的结果可能达到转化的目的,也可能达不到转化的目的。推广重在整个活动的过程,是单向不可逆的,转化则是双向可逆的。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它们共同指向教育理论的应用和教育实践,实现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与转化的现状

长时期以来,我国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科研成果为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决策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的健康发展,同时大量的科研成果正确地指导了我国教育教学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关于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仍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众多教育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没有得到切实的推广与应用。许多研究成果停留于发表、出版及课题鉴定通过等表层,而不关注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以致于众多的教育理论成果仅仅成为获奖、评职称的基石。某些教育科研成果更加精细化,趋向空洞的抽象,与真实生活的适切越来越弱化,也降低了教育科研成果的有意义转化。知识背景和能力结构更是制约教师将教育科研成果很好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瓶颈。

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大量存在的原因在于人们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互动作用机制缺乏深入研究。教育理论作用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又推动教育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实际上就是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过程。

三、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与转化的前提:真理性与可行性的统一

教育科研成果是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知识产品”,具有一定的真理性。当成果还未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实践之前,它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是潜在的,只有把成果置于更大范围的社会背景下,经过传播和推广,介入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因此,一个值得推广并转化的教育科研成果必须具有真理性。这种真理性又可分解为科学性和价值性两个特征。科学性主要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合乎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教育科研成果价值在本质上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在创立理论的过程中,对时代的社会实践的需要、认识能力及水平的把握,以及自己的信仰、天赋、才能等各方面在理论中的凝结。

一项教育研究成果是否值得推广和转化,不仅仅因为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真理性,还在于它的可行性。具体来说,一项教育研究成果的理论叙述是否明晰,内容是否适应个体的个性特征都左右着它能否获得有效的应用。

因此,一项教育科研成果能否推广和转化取决于科研成果本身具有的真理性和应用的可行性的统一。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同时具有一定的真理性和可行性,教育科研成果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和转化。

四、制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与转化的因素分析

从当前的实践和探索来看,影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的因素来自于很多方面。既有教育内部的,也有教育外部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归结一下,主要是这些教育科研成果不具备一定的真理性和可行性。我们可以从教育科研成果本身、教育科研成果的叙述方式以及教育研究人员和教育实践人员的主体性和互动性等方面展开讨论。

1.教育科研成果的效度和信度

教育科研成果是否具有推广与转化的价值,同它本身的效度和信度有直接的联系,而效度和信度又同课题的立论、选题、实验水平息息相关。课题的立论水平不高,导致了课题的方向性、决策性不强,难以为管理部门服务;选题过于宽泛,脱离实际,超出研究者本人的能力,或者过于狭窄,推广意义不大;实验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研究条件和经费,不能按照研究的程序进行,直接影响了教育科研成果的效度和信度。

2.教育科研成果的叙述方式

教育叙述指的是所有关于教育理论与事实的话语。我国当前大多数的教育科研成果的话语表达都是属于宏大叙述,许多研究者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热衷于在某种纯哲学的抽象层面去思考问题,一味搬用西方教育学者的话语系统,过于注重思辨,其话语表达方式与教育实践工作者有不小的差距。

3.教育研究人员和教育实践人员的主体性和互动性

教育研究者研制出的成果,除了发表、出版等外,还应积极主动地传播和介绍自己的成果。作为成果的研制者,对其科研成果的特点、功用、适用范围等了如指掌,对于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具有解释权和修正权。此外,教育研究者在推广理论成果时,要主动帮助实践工作者转变观念,使实践工作者以新的面貌走向革新之路。而另一方面,教育理论研究者之间要加强合作,以互补的方式促进理论形态间的本土性转化和层次性转化。

4.教育科研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

我国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是重学术轻实践的,从课题的选定、申报、审批到成果的鉴定、验收和评奖,处处强调的都是学术因素,而忽视学术研究的终极价值——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体制的约束以及担心既得利益的丧失,使得研究者难以走出建构高深理论的泥潭。另一方面,教育科研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对已有的科研成果缺乏有组织的有序的登记、注册和公布,很多科研成果由于信息管理不力,渠道不畅,而缺乏传播和交流,影响了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

五、应对策略

1.在加强教育科研投入,改善研究条件的基础上,从教育实践及社会需要中选题立项

选题应该围绕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现实中发掘和提炼研究课题,采用新方法,从新角度,避免盲目重复、低水平的粗制滥造,推出一大批对教育现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2.促进教育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互动

一方面要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理论需求和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积极接受和吸收优秀教育理论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还要规范教育研究者的研究取向,同时鼓励和支持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和广大的一线教师,共同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实践证明,由教师群体与一位研究团体保持一种持续性关系的行动研究,是一种使教师业务水平得到提高的独特的教师进修方式。它以研究者自己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结果就是问题的解决策略。这对于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加快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的效益是有独特作用的。

3.积极拓展新的教育理论传播通道,推动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速率和效率

教育理论的延续和扩展需要靠诸多教育人的传承和开拓,知识的积淀在时空转换和扩展途中必定要借助一定的媒介,这种媒介是教育科研成果赖以存在的载体,是联系教育科研成果、教育主体与教育实践的桥梁和纽带,离开了媒介,教育科研成果就无从依托,无法传播,教育主体也就无法掌握教育科研成果,教育实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成果转化已由最初的书籍出版扩展至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网络等多种立体、直观、高效的传播方式,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带来了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也更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

4.完善教育科研组织管理体制

进行人事考核和学术考评方面的改革,促进知识形态成果向技术形态物化,进而向教育实践转化,在科研选题上向具体的教育教学研究倾斜,对教师科研成果的应用进行跟踪,并将其纳入个人业绩评定体系;制定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制度,使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在制度保障、约束和鼓励下有效地进行,界定教育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与使用范围,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同时建议教育管理部门以“教育——科研——社会一体化”为准则来考察各类学校,将教育科技成果转化结果纳入学校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本刊略)

转化推广 篇4

河南大学造纸污染控制及资源化研究所针对国内许多大型制浆造纸厂采用传统碱回收工艺处理造纸黑液、回收烧碱并产生大量二次污染难题, 经过近20年的潜心研究, 合理解决了这一世界性难题, 并取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专利。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在传统碱回收处理造纸黑液工艺条件基础上, 增加一套新的工艺环节并添加绿液处理剂, 与原工艺组成一个新的更科学的生产循环体系。还是用造纸黑液做原料, 可以生产出两种产品“烧碱”和“沉淀碳酸钙”, 不再有废物排放。而这两种产品又都是造纸所需要的重要原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即解决了污染问题又解决了原料问题, 还产生了经济效益,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一个一百吨规模的碱回收生产线采用新技术, 一年可新增效益达1500多万元。据中国造纸学会专家推断如果该技术在全国推广, 将会产生10—20亿的经济效益。

2 三次转化情况

2.1 第一次技术转让

1998年, 该技术在湖南某国营纸厂首次实施, 解决该厂传统碱回收处理造纸黑液工艺带来的白泥二次污染问题。合同约定厂方支付专利使用费, 技术方提供技术方案和图纸以及核心技术机密 (绿液处理剂) , 为厂方培训技术骨干, 并指导设备选购、安装调试、大生产试车, 直至生产出合格产品, 并以该厂作为技术方的样板工程来建设, 以便向全国推广, 双方至此开始合作。厂方如约支付了专利使用费, 技术方也按时提供了技术方案及核心技术。厂方得到了核心技术后, 便关起门来自己选购设备安装调试和试生产, 不让技术方介入。厂方还未经技术方同意, 独自以自已的名义将技术方提供的专利技术, 申请获得了湖南省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并进行了成果鉴定, 还申请获得了该省科技进步奖, 把该项技术实施取得的成果权窃为己有, 一点不顾及专利技术的来源及知识产权权属问题, 结果造成技术方建设样板工程的约定无法实现。

2.2 第二次技术转让

2004年, 该技术在武汉某纸厂实施, 由武汉一家私企来投资, 技术方以技术入股形式参与三方合作。合同约定实施新技术后, 多生产出的碱、节省的石灰原料和原来需要向环保交纳的排污费用归纸厂所有。新生产出的碳酸钙产品该纸厂全部使用, 除去成本利润三方分配:投资方占50%;纸厂占30%;技术方占20%, 经过半年多的设备选购、厂房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工人培训等阶段。2005年初开始试车运行并取得成功, 产品质量完全符合合同约定标准, 生产出的碳酸钙产品直接通过专用管道输送到造纸车间试用, 填充量由10%逐渐增加到80%, 生产出纸的质量完全达标, 用纸客户也没有不良反应。但因为当时是元月份天气凉, 用蒸汽量较大, 纸厂提出要节能降耗;技术方根据纸厂要求进行了工艺改进, 在不影响产品质量情况下使用汽量比原来减少了16倍, 大大降低了成本, 产品质量也符合约定标准, 至此合作三方签署了综合验收成功报告。按照合同约定此后再开车生产, 利润要按比例三方分配。但纸厂此时又提出借口说:碳酸钙产品在造纸生产环节中还存在匹配问题, 要求技术方修改碳酸钙8项指标, 也就是要修改合同约定的标准, 动摇合同的基础。为此三方进行了长时间的拉锯式协商无果, 投资方和技术方均认为纸厂不守信誉, 违反了合同的约定。最后投资方把该纸厂告上了法庭。因为没有继续开车生产, 无法做示范让其它纸厂来学习考察。技术方建设样板工程的设想又一次成为泡影。

2.3 第二次技术转让

2007年, 该技术在河南武陟华丰纸业实施, 建设样板工程;就华丰纸业100吨碱回收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 解决该厂的白泥污染问题。项目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把白泥里的碱提干净;第二步把白泥转变成沉淀碳酸钙;第三步把沉淀碳酸钙直接用于造纸。这次项目实施是在河南省内, 得到了省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 特别是县环保局非常重视, 局长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企业积极配合;从设备选购、安装调试到试车生产, 只用了四个月时间就圆满完成, 并进行了成本核算, 除去节省的原料、排污费和多生产的烧碱不说, 仅白泥转变成沉淀碳酸钙产品这一项就能产生1000多万元纯利润/年, 完全实现合同约定的目标, 经过半年多的连续运行效果良好, 于2008年5月双方愉快签署了综合验收成功报告, 并开始投入批量生产。华丰纸厂由于与高校合作, 得到新技术的支持, 解决了实际污染问题还创造了效益, 被确认为河南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此技术方建设样板工程的设想最终得以实现。目前许多纸厂纷纷要求到现场考察并要求与技术方合作。

3 三次转化的思考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一项好的技术成果能变废为宝, 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和环保效益, 又符合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理念, 理应转化推广非常顺利。但实际转化过程却困难重重, 只为做一个样板工程前后在三家纸厂实施, 花费了近十年时间, 就其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次转化, 我们没经验, 一心想这么好的环保技术一定很受纸厂欢迎, 转化推广不会有问题, 就到全国各地去推介该项目, 但转了一圈后发现, 所有到过的企业都需要成熟技术, 都要求看到样板工程, 对我们这个没有经过工业化生产的新技术, 企业不相信。因此, 要想推广新技术, 首先要做一个样板工程作示范。

1998年我们与湖南急需该技术并且自己也在研究该技术的某国营纸厂不谋而合走到了一起, 共同建设样板工程。我们非常相信国营纸厂, 毫无保留地把新技术传授给他们, 但没想到该纸厂得到技术后自己关起门来做, 把我们技术方排斥在外, 这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分析其原因说明企业渴求新技术, 但需求新技术的出发点与高校研发创新的出发点是有很大区别的, 企业是以占领市场份额赢利为目的, 而高校是以学术、技术价值的体现为目的;企业想垄断该技术, 不想成为样板工程让别人来模仿, 自己独家享用, 阻止该技术推广, 这对企业来说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获得了更大的利益。而高校是想把新技术推广出去, 让所有企业都来使用, 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让整个社会都来分享新技术带来的效益, 体现成果的真正价值。因此如何去找平衡点、求同存异、切磋合作、互惠互利是值得研究探讨的。另一方面该企业高层法律意识淡薄, 缺失知识产权意识, 这对企业经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还有技术市场的规范管理也是重要的环节。通过这次教训让我们意识到:技术成果转化推广要留有余地有所保留, 要把最核心的技术机密保护起来, 不能轻易地都让给企业, 要通过操控核心技术来控制企业直到技术已经推广开了再卖给企业。

第二次转化我们吸取了第一次的经验教训, 核心技术“绿液处理剂”我们自己掌控不卖给企业, 由我们派专人去添加处理剂, 控制试生产, 保证我们能完整地指导试车全过程。通过实践证明我们这种设计确实很有效, 确保了大生产试车获得了成功, 促使合作三方签署了成功验收报告。虽然后来样板工程还是没有实现, 是因为该技术实施成功后没有继续生产, 没法让其他纸厂来现场考察学习。纸厂不生产的原因从表面看是想修改碳酸钙8项指标解决配比问题, 但其醉翁之意不在酒。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完全达标, 在纸机上均成功试用过, 没有必要修改, 也无法修改, 那是国家标准。分析其原因, 纸厂可能是对碳酸钙效益分配不满, 因为他们在该项目中也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却从中获利比投资方少, 觉得不公平, 所以不开车生产。第二次转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与企业合作利益分配是最敏感的问题, 必须要合情合理, 要与所做的工作量和承载的责任相吻合, 要让企业得到该得的实惠。另一方面环保项目的实施最好能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因为它关系到社会环境和发展, 政府部门关注了, 企业会更加重视, 会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更有利于新技术的转化和推广。

第三次转化我们总结前两次的经验教训,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考虑的更现实, 专门选择了一个省内村办造纸企业来合作不在找大纸厂, 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分析了合作的利弊;村办企业的技术力量相对较落后, 对技术的需求和依赖性会更大, 对提升自身的科技含量, 通过建设样板工程提高企业在外界的影响力和声誉的迫切性会更高, 合作会更加主动积极和密切。为此我们选择了河南武陟华丰纸业作为合作伙伴来建设样板工程。我们与企业的高层和村委会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我们还积极向省科技厅省环保局主管部门汇报, 让他们到现场考察和指导工作;与该县环保局取得联系得到县局的大力支持, 有力促进了该技术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设样板工程很快变成现实。

4 结语:

(1) 技术成果转化, 建设样板工程非常重要, 是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成生产力的第一步, 也是企业关注技术成熟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标志, 不能忽视。

(2) 企业的发展壮大均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 但企业广泛需求的是成熟的新技术, 而高校现有的成熟技术并不多, 绝大多数新技术均是实验室技术, 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这就需要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慧眼识珍珠。为进一步去开发成产品, 就需要校企之间密切合作。

(3) 、高校与企业合作应建立在诚信友谊基础之上的真心合作, 这种合作是风险和利益并存, 企业要更多考虑风险规避、市场运作;高校要更多考虑技术成熟程度、对企业适用, 双方均要相互支持、淡薄名誉和利益。

(4) 技术市场需要规范和净化, 需要在社会上建立和谐有序合法的竞争环境和良好的运行机制, 这就需要政府工作的引导推进和协调管理。

摘要: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成果尽快转化成生产力, 是实现科学研究价值的重要体现。河南大学一项专为造纸企业控制污染量身打造的专利技术, 为了能尽快转化成生产力, 前后分别在三家纸厂推进转化, 建设样板工程, 历经坎坷花费了近十年时间,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技术成果转化过程的思考。本文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提供借鉴。

转化推广 篇5

第六条表彰与奖金发放:

对获得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和市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的科技人员,由市政府颁发证书及奖金,奖金全部用于奖励个人。上述奖项可作为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获得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的科技人员,在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绩效考评中视同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主要完成者;对获得市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的科技人员,在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绩效考评中视同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主要完成者。

转化推广 篇6

1 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现状

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已形成比较有效的体系, 运作方式较合理, 通过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等方式, 提高科技人员积极性。因此, 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培植了一批科技成果, 增强了农业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效果[4,5]。但从总体来看, 还存在不少问题, 如农业技术供给与需求不完全吻合;投入经费不足;推广体系不健全, 中介机构功能不完善;农民需求动力不足;农业科研人员结构性失衡等。

2 发展对策

2.1 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 组建培训中心, 对农民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组织科技致富能手到各地进行科普宣传;推广绿色证书制度, 使取得技术员职称的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带头人;结合实施星火计划, 进行专题讲座, 培训专业人才。

2.2 进行农业技术组装创新

组装各单项技术, 并加以推广;围绕粮食、畜牧、水产、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进行攻关, 使其形成规模化效益。

2.3 抓好典型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

首先, 以乡、镇为单位, 在主要产粮区和城市郊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 通过完善组织机构, 制定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及优惠政策, 积极组织农业科技培训,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6]。其次, 建设星火技术密集区, 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2.4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一是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 夯实基础, 构建网络, 健全农技推广体系[7]。二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三是注重建设科技情报信息系统, 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交流会, 尽快将科技信息送达农民。四是建立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的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组织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成立科技服务小分队, 在农忙时节开展各种类型的讲座;采取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赔偿等实行责权利挂钩的形式, 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有效结合。

2.5 有效行使政府和农业技术部门职能

各级政府要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予以重视, 努力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水平。成立相关领导小组, 加强组织领导与制度创新, 构建合理的激励与考核机制。

2.6 制定优惠政策,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投身农业科研事业, 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科研、推广单位工作积极性, 结合实际, 制定优惠政策。为了资助科教兴农成果转化推广活动, 相关部门每年要拨出科教兴农专项活动经费和重大科技成果推广专项活动经费。此外, 要求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 用于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摘要:在综述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现状的基础上, 总结了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 以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现状,对策,浙江省

参考文献

[1]张月蓉.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初探[C]//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土地学会, 1990.

[2]詹慧龙, 胡明文, 刘燕.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利益主体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 2002 (1) :33-36.

[3]曾希柏, 胡清秀, 于双民, 等.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及发展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1 (3) :58-62.

[4]申忠海.关于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杨凌示范区战略作用的思考[C]//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西安: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03.

[5]张玉梅.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策略研究[C]//2004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北京:中国农学会, 2004.

[6]马同富.关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思路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 2004 (4) :316-318, 321.

转化推广 篇7

关键词:霍尔三维结构,时间维,逻辑维,技术维,科技成果

0 引言

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系统是有人参加的且人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影响其运行与变化的事理系统。该系统能够主动的确定目标,是具有自学习、自组织功能的高层次的目的系统与控制系统。由于该系统具有多层次、多阶段、配套性与复杂性等特征,因此需要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分析、描述该系统,考察其多项影响因素,以便促进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运行机制的完善。

1 相关概念

1.1 科技成果

依据国家科技部《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规定》,科技成果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活动中,经过实验研究、设计试制或调查考察后,所得到的经过鉴定的,具有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1]。

1.2 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科技成果的推广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科研成果内容传播,在一定范围内运用,使之转化为效益的过程。推广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传播的过程,传播为推广打基础,是推广的前提,推广的目的是应用[1]。科研成果的转化是将科研成果转变成为生产者所能掌握并应用的技术或知识体系,应用于生产活动,最终为社会带来效益[2]。由此,“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可以定义为:对具有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创造性的科技成果进行系列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与科技成果推广活动的全过程。

1.3 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借鉴上述概念内涵,我们将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定义为:高校为服务社会和发挥院校自身优势,对其内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中所产生的可供推广转化的各类科技成果,经过由后续试验、开发、研制、应用、生产等一系列研发活动,形成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教材,直至实现商业化、产业化而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的一个系统工程。

1.4 霍尔三维结构理论

霍尔三维结构是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D.Hall)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论。为大型复杂的系统进行规划、组织、管理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思想方法,因而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霍尔三维结构是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前后紧密衔接的7个阶段和7个步骤,同时还考虑了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形成了由时间维、逻辑维和技术维所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3]。

2 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三维结构分析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理论,可将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问题活动分为前后紧密相连接的六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同时考虑为完成各阶段和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具体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时间阶段,将该问题的解决,从中长期计划制定开始到推广项目的实施管理、验收划分为几个大的阶段,称为时间维;第二个层次是每一阶段问题的解决,从明确问题、确定目标到实施方案,依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程序,称为逻辑维;第三个层次是该问题解决的每一阶段,甚至逻辑维的每一步处理具体问题都要运用的许多种具体方法或技术,称为技术(方法)维。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三维结构(如图1所示)。

2.1 时间维

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全过程。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问题的时间维划分为6个阶段。

(1)中长期计划制定阶段。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中长期计划主要包括:对上一个五年计划进行总结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今后五年面临的发展形势,下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提出确保中长期计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以及经费预算等。(2)年度计划制定阶段。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年度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本年度科技成果需求现状、高校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推广组织实施方案、所需经费、技术支持能力等。(3)项目评审阶段。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将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项目选准、选好。(4)推广项目的实施管理阶段。主要涉及到进度管理、费用管理、人员管理、质量管理和文档管理。(5)推广项目的验收阶段。依据验收的标准,采取跟踪问效的方法,综合企业、各级业务机关的反馈意见,重点在对企业、社会创造的价值及推广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6)推广项目的后期绩效评估阶段。主要包括:后续结果;技术持有方的服务保障;潜在的应用领域和效益;继续推广的必要性等。

其中,中长期计划制定阶段、年度计划制定阶段和项目推广评审阶段决定了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成果的“优生优育”;推广项目的实施管理阶段是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关键阶段;推广项目的验收阶段和后期绩效评估阶段是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效果的评估阶段。

2.2 逻辑维

逻辑维是指时间维的每一个阶段内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和应该遵循的思维程序。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问题的逻辑维反映了用系统工程方法论分析该问题和解决该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主要由下述7个程序(步骤)组成。

(1)明确问题。即弄清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问题的实质和范围,尽量全面地搜集有关资料和数据,为解决问题提供可靠的依据。(2)确定目标。弄清并提出解决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制定评价系统功能是否达到目的要求的标准,以用于比较可供选择的系统方案。(3)系统综合。按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问题的性质及总目标形成一组可供选择的系统方案,方案要说明系统的结构、相应的参数和所需的条件。(4)系统分析。通过建立模型等途径,按照达到目标、解决的问题和满足需求的情况,说明方案与系统性能、特点间相互关系,对各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5)优化方案。在一定限制条件下改进方案,并按评价标准衡量,确定各个方案的优劣次序。(6)制定决策。由科技成果管理部门根据更全面的要求,决定选择一个或几个方案试行。(7)实施方案。根据最后选定的方案具体付诸实施。

上述七个程序是一个大致的过程,其先后顺序并不一定严格要求,在进行中往往会出现反复。

将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问题的六个工作阶段和七个逻辑程序归纳在一起可以组成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问题活动矩阵,如表1所示。矩阵中每一元素表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问题的一组具体活动。如a32表示在项目评审阶段中确定目标这一步骤所进行的活动。

2.3 技术维

技术维是指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需要的技术知识综合。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问题的技术维表示为完成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各阶段、各步骤的活动所需要的各领域知识和各种专业技术。至于每一步骤和每个阶段都需要其中哪些专业知识,应视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问题的性质、特点而定。一般采用系统的方法有效地获取上述各个阶段、各个逻辑步骤所必需的知识,并对其进行开发、利用、规划和控制,以便更好地实现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问题的目标。

基于此,可将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问题的关键技术梳理划分为以下八项技术,即科技查新技术、信息融合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技术、系统分析技术、系统评估技术、项目管理技术、风险投资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3 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系统模型的建立

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将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三个维度有机集成,建立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系统模型(见图2)。该系统是由三个子系统,即主动子系统、动力子系统和支撑子系统有机联系组合而成的一个复杂开放系统。主动子系统为主体,动力子系统和支撑子系统为从动系统,三个子系统之间既相互协调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动态运行中实现成果的推广转化。

主动子系统,也可以称为科技———产业子系统,是真正实现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组织实施系统,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中起着最重要的主导作用,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成果需求分析与决策规划、高校科研与开发、中试与工业化生产,涵盖了科技成果从论证阶段、实验室阶段到产业化阶段的全过程。

动力子系统,是促进科技成果实现推广转化的动力系统,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即企业需求拉力、社会竞争压力。

支撑子系统,是辅助科技成果实现推广转化的支撑系统,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中起着必不可少的支持作用,主要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才、资金、技术、环境等要素,解决了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中的人、财、物、信息、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重大问题,同时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依据。

4 结论

霍尔三维结构中的三个维度在实践中是紧密相连的。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过程中各阶段、步骤以及所需的技术知识三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的,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参考文献

[1]姜忠鹤,冷护基等.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质量管理研究[J].物流科技,2011,(2):81-83.

[2]高军,夏良华等.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M].军械工程学院(内部教材),2007,(5):84-124.

转化推广 篇8

制定政策大力推广农业技术

早在日据时代, 台湾岛内就建有半官方的农会组织, 其性质相当于农民之间合作自助, 在日本殖民政策引导下, 也开展一些如发放甘蔗等农作物种子和辅导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等工作。二战结束后, 这些农会组织由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农业处接收, 历经改组合并, 形成涉及金融领域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并于1955年确立了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工作由各级地方行政部门策划、委托各级农会执行的模式。当时台当局强令在岛内推行教育式农业推广活动, 基层农会组织农民组织农事研究班, 普遍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

台当局农业行政机构, 包括“行政院农委会”、“台湾省农林厅”以及各县市“农业局”, 都是以产业类别为依据设置的, 农业推广工作多与农会辅导、乡村建设合设一个专门机构来推动, 主要负责台湾各地区农业推广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管理。

1965年, 台当局颁布《台湾地区农业推广实施办法》, 对于台湾地区农业推广宗旨、组织、业务、推广人员设置及经费运用等均做了详细规定, 成为当时台湾地区农业推广工作的最高法规依据。至此, 农业技术成果推广组织体系已基本成熟, 并逐渐完备, 体制的运作完全以农会为中心。

上世纪50至60年代, 台湾农业技术推广主要以培育良种和改良化肥为主, 以实现农业增产。到70年代, 则调整为以普及农业综合治理、实现机械化为主, 提高农民收入和福利为目的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80年代以后, 借助世界范围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农业技术开始向微电子、自动化、信息化、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高科技纵深领域方向发展, 新成果层出不穷。显然, 仅仅依靠具有初高中学历水平的农会成员从事技术成果推广工作已远远不够。为此, 台当局颁布《台湾核心农民八万农建大军培育辅导计划》, 强调重视各区农民文化素质与技术水平的教育培训, 以科技兴农为核心, 培养具备农业专业技能及企业管理知识的农业人才, 为实现农业增产, 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这一时期, “台湾省农林厅”以及各县市“农业局”专门成立农业试验改良场下属的“农业推广课”或其他农业技术成果示范推广机构。一些大专院校也应台当局教育部门要求, 成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辅导机构, 更多与农产品加工有关的民间科研型生产企业也开始涉及农作物生产导向的服务培训等工作。

1991年, 台湾“行政院农委会”将岛内各地区农业试验改良场下属“农业推广课”扩编为“农业推广中心”, 其负责事项包括农业研究成果推广、农业技术传播、农业产销、农地利用规划、农民组织辅导、农业资源维护、农业经营改善、农村综合发展、农业信息化、家政推广与社会教育、农民生活改善等。近年来, 由于各地区农业改良场拥有较丰富的技术资源和专责的推广人力资源, 台当局补助的技术成果示范推广项目计划几乎都通过这些农业改良场负责执行, 并与基层农会甚至农民产销班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 形成地区性推广枢纽。

为推动农业技术成果产业化, 台当局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大型研究计划, 以加速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如为了推广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实际应用, 1997年3月, 台当局颁布《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 提出设立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 加强研究发展生物技术成果在农业领域的转移、扩散及应用, 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 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 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 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 并落实于产业发展, 加强花卉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 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 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 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 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台湾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每年台湾“农委会”主管的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 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 在农业政策方面, 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 提升农业经营管理效益方面, 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 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 设有《推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

从台湾“农委会”主管的农业技术计划实施结果看, 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 《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等。

与时俱进, 调整农业技术推广重点

依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 调整农业技术推广内容, 是台湾农业推广的一个重要特征。

进入21世纪, 为应对加入WTO后外来农产品竞争加大的严峻形势, 推动农业引进高新技术, 台当局进一步加强农业推广教育及组织培训工作, 提出“推动农民终身学习计划”, 并将其列入农业发展整体计划中, 对农业经营者、农业推广人员、乡村农民等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并通过农业远程推广教育体系, 为农民提供网络学习渠道, 旨在通过加强农业推广教育, 培养农民知识技能,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为建立并完善农业推广教育体系提供良好环境。

台湾农技推广的经费来源主要由政府提供经费、农会提供经费、推广事业的收入和专营企业投入这四个重要渠道。由于农业推广属于服务性工作, 资金主要来源除了这4个途径外, 募集收入也占有相当比重。对农民而言, 农业技术的推广教育基本上是无偿的, 这也是台湾农业技术推广得以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一时期, 台当局开始积极鼓励民间企业积极参与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 借以整合岛内产学研各界资源, 形成农业技术产业聚落, 加速研发成果应用于农业发展, 提升台湾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如台湾“农委会”颁布的《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移转执行要点》提出转移研究成果的技术或知识产权给予厂商时, 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 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 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此后, “农委会”又制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 明确了研究执行单位对于研究成果的运用, 除特别规定外, 以公平、公开及有偿方式为之, 应用对象为台湾范围内学术、研究机构或企业团体, 限在当局辖区内制造或使用。研究执行单位为“中央研究院”或公、私立学校者, 应将研发成果收入的20%缴交“农委会”, 除上述以外的执行单位, 应将研发成果收入的50%缴交“农委会”, “农委会”所属试验所或改良场自行编列预算进行科技计划研究, 所获得研发成果收入的50%应自行依据预算程序拨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其余40%分配予创作人, 10%拨入“农委会农业发展基金”。

台当局有关部门认为, 一项政策或计划的推动, 若欲达到全面性成功, 必须藉助业者的力量, 要符合业者的需求, 并唤起业者的积极主动参与, 当局只起火车头或尝试的角色, 建立各种“游戏”规则, 因此在推动各项农业技术成果项目时均设立技术服务团, 公示成员名单, 现职及联系电话, 成员均为该项目专业的权威人士, 以大学教授、“农委会”、农业科研单位相关专家为主组成, 确定非常明确的各专业项目服务范围, 每个技术服务团均有自行编辑的技术推广服务手册, 并配有本专业自动化项目的录像带供大家参考, 以此调动业者积极参与。

此外, “农委会”还编制各项农业技术成果执行规范细则, 如在推广农业自动化技术时, 便详细制定了《农业自动化奖励项目与措施执行规范》、《传统农业设备改造为自动化设备执行规范》、《推动农业自动化辅导融资执行要点》、《农业自动化技术引进、发展及移转执行规范》、《农业自动化咨询服务执行规范》、《农企业申请农业自动化机器设备融资之认定标准》、《民营农业购置自动化技术或设备及防治污染设备或技术适用投资抵减办法》等, “农委会”每年度对这些计划重要成果绩效进行专家逐项认真评估, 及时检讨得失, 并写出具体的评估意见。

至此, 台湾的农业推广体系已明显呈现多元化发展势头, 形成农会、农业大专院校和试验改良单位以及公民营企业等推广系统并存的局面。

充分发挥农会推广农业技术的主体作用

从台湾农业发展经验看, 仅靠台当局农业推广部门来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是行不通的, 要靠农会组织提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台湾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高, 农民基本上都加入到了相应的组织之中, 并从中得到生产经营服务和生活帮助。整个台湾地区的农民组织分为四大体系, 即农会、农民合作社、水利会和渔会, 均是按台湾《农会法》规定成立的具有经济性、教育性、社会性和政治性四大功能的非营利性社团法人组织, 在农业技术成果推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农会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组织最普及的农民团体, 在台当局的行政指导下, 如今已发展成功能全面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在农民享有很好的声誉, 颇得农民信赖, 这有赖于长期以来农会为农民提供各种各样所需的有偿服务, 贴近农民生活, 了解农民的所想所需。基于这一点, 台当局选择农会作为其农业政策的落实者和执行者, 包括推广农业技术。台湾农民也借助于农会, 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需求, 从而保障自己的权益不至于受到侵害。

到2012年, 台湾共有农会近400家, 会员数目70余万, 成员不仅包括农民, 也包括土地开发、金融、保险、投资、经销、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生产企业、一些法人组织机构等, 农会在组织农民、提供服务、对外投资中积累了数千亿元新台币的资金。

台湾地区农业推广经费的30%至40%来自于农会, 主要从各级农会的信用部和运销部的盈余中提取。台湾农会中的金融部门从每年所获纯利润中提取10%左右用于各类农业技术成果辅导和推广、培训、互助等。

农会具备农技推广的组织职能, 深入广大农村的田间地头甚至家里, 通过层层叠叠组织的力量执行农业推广教育计划, 切实为农民、农村青少年和农家妇女提供农业科技新成果、生产加工新技术等, 成为当地最高效的农技推广组织。台湾农会组织由三级构成, 即县市农会、乡镇农会和村农会。具体的推广工作由乡镇农会的推广股、村农会的“四健会”、“产销班”、“家政改进班”和“示范农家”等农会系统的基层组织完成。以“产销班”为例, 每个产销班由10多位农民组成。根据行业来分, 包括水稻产销班、茶叶产销班、花卉产销班等, 每个产销班有一位班长, 往往都是农业生产能手, 他们通常也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优先选择对象。

台当局通过农会推广农业技术时, 首先由“省农林厅”将“农业推广教育辅导委员会”编制的推广计划下达给各市县“农林科”, 然后由各市县“农林科”负责将农业推广计划下达给农会, 同时收集农情, 向上汇报生产中存在的推广问题, 再将上级处理意见或新的成果反馈给农会。

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主要是按照台当局农业产业政策的方向、科技发展水平, 以及国际市场需求变化, 通过推行“一乡一品”等策略, 鼓励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某个产品在国际上有市场, 要推广这一项技术, 就对产品有优势的乡进行技术方面的补贴, 让农会及时地组织开展这方面的农业技术培训, 向农民传授适用的技术成果, 不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从而促进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这一推广方式成功地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也促进了农业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而且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 反过来也对科研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校辅导农业技术成果推广

台湾推广农业技术成果的重要辅导系统是各大专院校所属的“农业推广教育中心”。上世纪60年代, 台湾“教育部”规定, 岛内所有农业相关的大专院校都必须成立“农业推广委员会”, 并设立“农技推广教授”, 并聘其为“农林厅”所属试验改良场的兼任研究员, 定期与当地试验改良场召开协调会议, 研究商讨辖区内推广工作方式与分工合作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旨在对内整合、转移、推广全校农业科研成果, 对外提供实时农业技术信息, 使其成为联结农业知识衍生与知识利用的重要窗口, 建构一个以大学为核心的农业技术转移与实时信息的整合服务体系。“农业推广中心”所需经费由“教育部”依学校所提经费预算予以核定支付。

上世纪80年代, 根据台湾“教育部”的新规定, 各高校“农业推广委员会”改名为“农业推广教育中心”, 由“农复会”经费补助实施“农业经济发展试验计划”, 推动学校老师亲自下乡从事农业推广工作。这一做法开创了台湾各大学农学院及农业专科学校从事农业推广示范的先河。

以台湾中兴大学为例, 1964年创立该校“农业推广委员会”, 1983年改名为该校“农业推广教育中心”, 1995年8月改制为“中兴大学农学院农业推广中心”, 向内整合农学院各系所师资资源, 其工作内容:一是办理农业推广教育;二是新技术开发推广;三是农业技术辅导;四是农业信息服务;五是农企业经营管理;六是其他相关推广业务。该中心本着发挥教学、研究、推广三合一的原则, 配合台当局农业发展政策, 以学校人力支持相关农业单位及团体开展农业推广工作, 包括提供农业新知、开发农业新科技、农业生产技术辅导以及协助解决农民疑难问题等, 其目的在于提升农民农业生产技能、增加农家收益、改善农村社会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繁荣农村经济。

中兴大学农学院农业推广中心设有推广教育组、经营辅导组、信息服务组、国际合作组等, 并与区域内农试所、药毒物试验所、台中改良场互动合作, 创办科技推广刊物《兴大农业》, 与区域内各县市农会保持联系服务, 除正式工作人员外, 还在各系所专任教授或副教授中遴聘6名“推广教授”及9名“推广联络教授”, 策划与协调推广工作, 不定期因应各项农业产销班及个别农民所需, “协调推广教授”随时到现场参与技术咨询服务及协助解决问题。

建设农业技术园区

台当局于2003年2月出台《农业生产技术园区规划构想》, 决定在全岛建设5个农业生物技术园区, 包括屏东的“屏东农业生物技术园区”、台南的“台湾兰花生物技术园区”、彰化的“台湾花卉园区”、嘉义的“香草药草生物科技园区”及宜兰的“海洋生物科技园区”。此后又增加建设嘉义县“香菇专业生物科技园区”。为推动农业技术园区的发展, 在《农业发展条例》中对园区的设置、管理、租税减免及土地取得等作了相关的政策规定。2004年还公布实施《农业技术园区设置管理条例》, 就园区管理、进驻园区的资格与条件、人才供应、资金融通、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作了说明。对进驻园区的农业生物技术业者在提供土地、温室、实验农场、标准厂房、水电通信及行政服务方面的优惠措施。

目前各园区建设取得不同程度进展。如屏东县“农业生物科技园区”是全球唯一农业专业科学园区, 占地面积333公顷, 2005年3月开始陆续开工建厂。园区周边有多所著名科技大学、农业研究机构、丰富的观光资源以及特殊的人文景观。如大仁科技大学、屏东科技大学、台湾香蕉研究所、高雄区农业改良场、垦丁国家公园、北大武山、热带农业博览会等。该园区以植物种苗、功能性食品、种畜禽、水产种苗、生物性农药及肥料、动物用疫苗, 动植物病虫害检定试剂及农业生物技术加值服务业等8项为重点产业, 未来最高容纳厂商数预定为120家, 至少可达180亿元新台币, 创造8000名就业机会。农业生物科技园区规划成为兼具研发、产销、加工及转运功能, 以加速形成农业科技产业聚落, 扩大高附加价值产品外销, 并辅导邻近农场成为卫星农场, 发展为高科技农业产业中心。

彰化县是台湾最早种植花卉的地区。为发展台湾具有潜力的花卉产业, 台湾“农委会”辅导彰化县逐步发展起结合花卉生产、交易、展览、观光等多功能的“国家级”花卉产业园区。规划面积82公顷, 投入12.5亿元新台币, 开发期限为2003—2007年, 开发项目包括办理花卉博览会、建设花卉生产专区、景观苗木生产专区及花卉展售贸易中心。

台南县蝴蝶兰生产面积占岛内总量的近90%, 并拥有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各项技术、优秀研发人才及整体性生产与行销技术。由“农委会”辅导当地通过举办国际性兰展等方式, 逐步发展并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及生物科技人才的优势, 设立具有花卉生产、育种、买卖交易、展览、研发等多功能的兰花产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180公顷, 投入20.6亿新台币。目前园区第一期23公顷开发建设已大致完工, 并核准12家厂商进驻租地自建温室, 6家已进场动工并从事生产;园区第二期35公顷开发建设正积极施工中, 已有14家厂商登记进驻, 招商顺利, 反映园区的设立符合产业需求。未来园区将进一步加强整合兰花产业、统合台湾研究资源, 促进台湾兰花产业再升级,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嘉义县“香草药草生物科技园区”规划面积86公顷, 投入经费约15亿新台币, 开发时期从2005—2007年, “农委会”辅导当地以香草、药草及保健食品为园区主要发展项目, 提出的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可行性评估及先期计划书已被行政主管部门原则性同意。

宜兰县“海洋生物科技园区”是台湾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重要步骤, 园区计划以鱼类育种、海藻应用、水产废弃物再利用、水产检测及试量产为发展重点, 投入经费约20亿新台币, 规划面积220公顷。“农委会”规划建设农业生物科技园区, 提供产业技术交易平台, 结合了民间产业活力及政府研发能量, 使生物科技落实产业化, 预计2012年台湾农业生物科技产业年产值可由目前的40亿新台币达到290亿新台币的目标, 并增加17, 000个工作机会。园区营运后, 因周边成为卫星农场生产区, 有利于确保农民收益, 落实台湾农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

转化推广 篇9

1 “一院两体”建设和关联企业发展

吉林省农科院现由长春院区和公主岭院区组成。内设12个管理机构和1个非常设管理机构 (院国家植物转基因中试与产业化基地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15个研究所 (中心) 、1个良种繁育实验场、2个综合试验站。另外, 设有以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关联企业13个, 承担着院科技成果的转化任务;主管1所大专学校——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经过科技体制改革, “一院两体”建设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在吉林省农科院的框架下, 建成两个体制、机制不同的主体, 即科技创新主体和科技产业化主体, 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科技创新主体是以国家拨款为主的, 以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为主要任务的非营利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科技产业化主体则是以技术成果转化和大规模产业化、不断增强企业赢利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企业群体。两体间主要通过两条纽带联结。一是资产纽带。经省政府授权, 院对投入的国有资产享有出资人的地位, 由于院是主要出资人而成为企业的最大股东, 从而使院在企业选择经营者、实施重大事项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 确保院和企业的有效联结。二是技术纽带。创新主体是全院的技术创新平台, 是企业获取技术的主要来源;企业则是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平台, 技术、成果的熟化平台, 技术、成果的扩散平台, 同时, 也是科技型企业的孵化器。

2004年, 吉林省政府和中国农科院依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共建“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省政府把吉林省农科院确定为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 为创新主体进一步体制机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 主要任务是科技创新, 多出成果, 出重大成果, 同时也要参与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要紧密地为“三农”服务, 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创新发展。

2 探索新的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方式

积极创新科技服务手段, 探索成果转化新机制。实行“直播式”、“嫁接式”和“外接式”3种成果转化方式, 促使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1 直播式转化

即在成果完成后, 属于公益性的技术成果, 由院专门机构负责推广、扩散, 或转交给政府推广部门进行推广。

2009年农科院在省政府支持下, 积极与各市、县农技推广部门密切合作, 推广赤眼蜂、白僵菌防治玉米螟面积分别达到66.7万hm2和30.0万hm2;在吉林省公主岭市朝阳坡、范家屯、梨树万发、四棵树等乡镇建立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或体系示范区;广泛开展测土施肥;重点开展了高频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的完善及其处理技术研究, 同时扩大种子处理技术示范推广面积, 获得了重大经济效益。

2.2 嫁接式转化

即在成果完成后, 属于物化的、营利性的科技成果, 与院关联企业有约定的, 由院关联企业直接转化;没有约定的由院科研处组织向院外转让、推广。

2.2.1 依托院关联企业推广转化

院关联企业承担院科技成果转化的任务, 具有5项功能:即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平台;自主创新成果的中试车间;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反馈源;农业科技企业和产业的孵化器;接受农业科研单位及科研领域转制分离的受体。

目前, 院关联企业开发的玉米品种80多个, 年生产玉米种子能力2500万kg以上;开发的水稻品种40多个, 年经营400多万kg;开发的豆类品种30多个, 年经营200多万kg;具备了年产300t农药、3万t多元复合肥、3000亿头赤眼蜂的生产能力, 生产经营的种衣剂占吉林省市场的50%以上;投资1700万元建成的现代化苜蓿草块、草粉加工厂, 年产量达3万t。现企业总资产达到5亿元, 年经营额超过4亿元。

2.2.2 与大型企业合作推广转化

一是与长春大成集团合作。2006年, 根据大成集团加工企业对专用、特用玉米的需求, 研究开发高淀粉、高油、高蛋白等加工专用玉米, 为大成集团建设专用、特用玉米原料生产基地, 提供专门化品种及其种子, 协助完成生产基地的规划、农民培训和生产技术指导。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专门化品种, 可以全部或部分转让给大成集团, 由大成集团自行建立加工原料生产基地。

二是与长春皓月公司合作。自2004年起, 与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肉牛良种繁育、胚胎移植、科学饲养方面开展合作。已建立试验示范小区21个, 所养殖的肉牛全部与皓月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 实行了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的整体运作模式。项目区年肉牛发展量达到90万头, 可繁殖母牛达到35万头, 出栏育肥肉牛37万头 (其中优质育肥肉牛11万头) , 肉牛出栏体重平均520kg以上。皓月公司育肥肉牛收购价格达到8.5元/kg。

三是与吉林华正公司合作。自2003年起与吉林华正农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优质猪肉生产技术及标准研究方面开展合作, 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种猪场和吉林省公主岭华正种猪繁育场为重点示范基地, 年完成饲养测定优质肉猪500头以上;为企业建立育肥猪生产基地, 年出栏育肥猪35万头。

四是与草原兴发集团合作。从2001年起, 与草原兴发集团长岭县肉羊屠宰加工厂开展合作。2004年以来, 院联合该屠宰加工厂等企业和生产基地, 完成了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肉羊舍饲半舍饲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建立了肉羊小区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并进行产业化示范, 年为企业生产优质育肥羊30万只。

五是与益海种业公司合作。2006年8月, 与益海集团的益海种业有限公司正式合作。益海种业以吉林兴农大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建立联合体 (合资公司) , 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原则推广大豆研究中心的大豆新品种等成果, 同时每年给农科院一定的研发经费。

六是支持企业走向国际市场。2005年12月, 与富华集团签订了有效期20年的《开发菲律宾玉米杂交种科技合作协议书》。2006年以来派出多批科技人员赴菲律宾进行玉米杂交种生产试验。在菲律宾南岛的布吉农、北岛的达拉克和伊萨贝拉不同生态区域进行优良玉米杂交种引种试验、高效施肥技术试验和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试验, 同时还开展了高粱杂交种引种试验工作。引种玉米杂交种76个, 引种高粱杂交品种6个, 引入玉米品种、高粱品种及长效肥等在试验点均表现良好, 明显优于当地品种。

2.3 外接式转化

即在成果研制阶段, 主要由专家、课题组、研究所在试验、示范基地完成转化和推广任务。

2.3.1 结合基地县、新农村建设、基点建设推广成果技术

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院积极与地方开展农业科技合作, 支持地方农业发展。先后建设了4个示范基点县, 即双阳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基地、镇赉科技示范区、桦甸市玉米高产试验示范基地、伊通县玉米良种繁育基地。

在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进行农作物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示范, 帮助齐家镇建设了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在卧龙村建立水稻种子扩繁和绿色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使示范村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6000元。

与镇赉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农业领域长期合作框架协议。建立3个示范基地, 即:镇赉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镇赉县畜禽 (猪、牛、羊) 养殖基地、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围绕镇赉县10.7万hm2水田开发, 共投入50万元进行科技试验和示范;在五棵树镇、嘎什根乡、莫莫格乡共建立了15hm2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在哈吐气新开水田区建立了1333hm2新开水田示范基地, 当年产量达到7500kg/hm2, 成为新开水稻的科技样板。

吉林农业科学院通过关联企业在伊通县建立面积为6667hm2的标准化玉米良种繁育基地, 年繁育玉米良种2000万kg, 带动农户5000户, 基地农民年累计增收1000万元以上。

此外, 与梅河口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农业领域合作协议。双方开展主要农作物品种及综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以及畜禽优良品种、健康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等方面的合作;双方共同申报相关项目, 开展宏观决策咨询、技术诊断、科技情报服务、农民培训等;互相为对方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双方建立了信息沟通机制, 各自成立领导小组和设立办事机构。

2.3.2 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进行成果转化推广

按照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布局要求, 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四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中的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在公主岭市。农业科技示范区总体框架设计为“一区三园十个基地”,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为示范区主要责任单位, 负责实施示范园玉米、水稻、大豆三个良种培育基地建设任务。从2008年开始, 用5年时间建设完成, 进行玉米、水稻、大豆良种试验示范作用。同时还在综合展示园、技术集成园, 以及在节水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全程机械化农业示范区进行我院成果技术推广转化, 发挥成果技术的试验示范效应。

2.3.3 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年”活动

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活动的精神和要求, 结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实际, 确定2009年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推广年”。制定了《农业科技推广年活动方案》, 提出了任务, 明确了要求。针对吉林省农业生产迫切需要, 筛选农业科技新成果和实用技术100项, 组织全院200名科研专家, 开展一系列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在农村建立专家示范户和博士联系户。组织全院164名独立研究岗位专家和36名博士, 每人建立一个科技示范户或联系户 (可以是种植业大户、养殖业大户或农产品加工企业) 。每人每年至少带给示范户一项农业新技术;提供无偿服务, 并将这项活动作为院一项重要工作, 坚持长期开展下去。

开展这项活动, 对全院独立研究岗位专家和博士深入农村, 更好地熟悉农业生产、了解农村情况、掌握农民的需求, 从而增强热爱“三农”、服务“三农”的情感和积极性, 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好这项活动, 可以使院的技术成果能得到及时推广应用, 通过示范户、联系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直接为农民增产增收服务。同时, 专家可以根据“三农”实际需要, 及时调整科研方向、任务和计划, 有利于快速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各位专家结合自己的研究专业和技术专长, 在为示范户和联系户服务的过程中, 直接给农民带去实用技术成果, 并向他们传授科技知识,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促进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3.4 通过开展“三项工程”进行技术成果推广

2009年, 中共吉林省委决定, 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工程”、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和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 (简称“三项工程”) 。为贯彻落实省委这一重大举措, 院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 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落实方案。

2.3.4.1 发挥人才优势, 切实搞好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

围绕“素质提升工程”和“固本强基工程”, 充分发挥院各类专家集聚的人才和智力优势, 搞好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一是举办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 组织专家参加各县 (市、区) 集中授课。二是组织专家及时深入农村基点、党员干部和农户家中, 开展一对一的技术培训与指导。三是结合农村党员干部致富项目实施, 开展技术跟踪服务。四是通过参与院相关课题研究, 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培训, 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学员所需科技素质培训, 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各类技术与管理人才。

2.3.4.2 发挥项目优势, 努力满足农村党员干部致富项目需求

立足于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中的“项目支书”计划和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中的项目需求, 充分发挥院科研项目优势, 积极扶持农村党员干部, 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 带头创办致富项目, 组织带领群众发展致富项目。

2.3.4.3 发挥技术成果优势, 着力推动农村党员干部创业带富

适应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技术成果转化需求, 围绕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 把院的成果、技术嫁接到农村党员干部创业带富的需求上, 把院的专家示范户与博士联系户中的农村党员干部, 培养成为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使院的各类试验和示范基点成为农村党员干部创业致富的示范区或创业培训基地, 发挥其辐射与示范带动作用。

2.3.4.4 发挥农业工程咨询资质优势, 充分提供农村致富项目支持

充分发挥院农业工程咨询评估资质优势, 对农村致富项目进行立项论证, 为农村党员干部开展创业致富项目提供服务。结合农村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 一方面, 组织专家对农村党员干部准备自行开发的致富项目进行可行性及发展前景论证;另一方面, 根据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要求, 提出可行的项目建议, 为他们提供支持。

2.3.4.5 发挥基点优势, 重点促进各类农业示范区建设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各类试验、基点、示范区遍布吉林省农村, 既担负着研究课题试验、示范的职责, 同时还要承担试验示范的任务。依托这一优势, 按照农村经济发展和党员干部创业致富的实际需求, 以基点引领和促进农村各类示范区建设, 推动项目区域内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活条件改善。

3 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和农民科技培训

3.1 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

近年来,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在吉林省实施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技“110”、农牧“120”、远程培训、星火科技“12396”等信息化研究与建设。其中, 通过在全省大力推广星火农村科技网、12396电话语音网、12396远程视频咨询诊断网、触摸屏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四位一体”的多终端星火科技12396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模式, 进一步推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能力的加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建设的“农友网”、“吉林玉米网”, 管理的“吉林星火计划网”以及与省农委共建的吉林农村信息中心, 其内容涉及农业综合科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近30个领域。农友网、吉林星火科技网两个网站2008年被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互联网协会、农业部农村信息中心评为“百强网站”, 农业网科技文化类“十强网站”, 现在日访问量达1000余人次。在全省55个市 (州) 、县建立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建成农村科技信息平台56个, 科技信息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建立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示范基点12个, 引进开发各类型教学课件800余套, 研制2个远程培训系统平台。目前, 全省星火农村科技信息平台总访问量每年55万人 (次) , 提供的网络咨询服务15000人 (次) 以上, 科技信息、产品交易信息11000条左右。

3.2 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

转化推广 篇10

1 农业科技术成果及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通过试验、研发和应用、示范推广到研制新的产品、工艺及材料, 发展新产业的一系列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对前期科研与技术开发所取得成果的延续。在本文中, 农业科技成转化限定在农业的各个研究领域范围, 通过试验、研发和应用、示范推广等系列过程, 所得出的可以推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提高农村农业信息化水平, 且经济和社会效益较明显, 经过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评审或鉴定的, 具有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结果。其体现的主要形式为把农业领域的有潜力的、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类别上一般有基础类型、应用类型和开发类型等成果形式, 这几种农业科技成果表现形式略有不同, 但在农业成果转化的过程以及研发的市场化产品拥有共性, 如:在时效上,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时间相对较长且一般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另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条件、动力相对复杂, 转化条件上有多样性、选择性特点, 原动力上有市场性及服务的社会公益性特点。

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科技部坚持“转化一项成果、熟化一项技术、实施一个项目、提升一个企业、发展一方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基本原则, 从2001年开始设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以下简称农专资金) 专项计划。通过政府引导性资金支持来吸引地方、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开发和金融机构等单位资金投入, 主要来扶持农业领域科技成果大规模生产及进入市场前的前期研发, 以达到成果适应市场经济, 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目的, 促进科技创新, 推动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2 河南省农转资金项目实施成效显著

2.1 大量农业科技成果得到及时有效熟化和转化

随着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农转资金项目启动, 河南省各级科技、财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 积极宣传, 大量科研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申报踊跃, 经专家严格评议, 省科技厅、财政厅联合审定, 截至2013年, 河南省共获取国家农转资金支持项目达260项, 占全国总资助项目的3.7%, 获资助金额16520万元, 位居全国农转资金总资助金额前列, 科技成果涉及种植业、畜牧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生态环境与节水、农业装备与信息等技术领域, 争取到的项目数量、资金总额均居全国各省、市、区前列, 河南省年度获得国家农转资金支持情况如下图和下表所示。

河南省获得国家农转资金年度资助情况变化图

为促进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河南省于2004年特设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财政每年拿出700万元用于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与示范, 2006年省科技计划体系改革, 设置了成果转化计划, 并将星火计划700万元并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整合后每年共有1100万元用于这个计划, 初步建立起政府财政投资、信贷支持和企业自筹等多渠道投入, 政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企业及项目区农民等多主体参与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大力促进了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走向正常化和规范化。截止2013年, 我省共支持318项成果得到熟化和转化, 资助资金达9640万元。科技对河南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已分别达到45%和40%左右, 远远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1) 构建了三级投入保障体系。设立农转资金成果转化计划以来, 河南省新乡、濮阳等8个省辖市设立农转资金专项, 郑州、洛阳等部分省辖市对国家农转资金项目实行了1∶2或1∶1相关资金的匹配, 项目承担及协作单位均按承诺对所立项目实施了资金匹配, 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立体投入保障体系。

(2) 与相关国家和省科技工作和计划进行了结合。在实施过程中, 农转资金专项注重与国家相关科技计划, 如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 省科技惠民计划、科技攻关计划以及省重大专项等相衔接。在支持的农转资金转化项目中有60%以上来自省部级以上科技计划。

(3) 大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进入生产领域。据统计, 截止2010年河南省共转化推广农业新品种8070个, 新设备2.5万套, 新材料3700多种, 新技术新工艺4800多项, 建立中试线、生产线9000多条, 获专利授权10179项, 建立试验示范区6万多个, 良种推广面积近13亿亩。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吸引大量单位自筹、企业资金, 并带动大量社会资金注入该项工作。国家级的大奖全部来自于该转化类项目, 如我省农业科技界三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玉米新品种郑单958和浚单20) 都是在国家转化资金项目扶持下迅速、大面积的推广后获得的大奖。如今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两个小麦品种矮抗58和郑麦366在审定当年即获得国家、省转化资金支持。

通过农转资金项目的研究、实验、示范和培训等过程的实施, 各项目能够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新的探讨和提升, 项目实施单位科研和研发能力得到提升, 转化能力得到提升, 了解了市场需要、产品基层信息和实施示范区域, 清晰了研究成果到市场的转化具体过程。

2.3 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

农转资金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三者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2001~2010年期间, 转化资金支持的项目中各类企业立项数将近占了一半, 鼓励企业建立和投入研发中心的积极性, 推动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紧密协作, 促进了涉农科技企业的发展, 加快了农业的组织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 累计使转化企业获得产品销售收入283亿元, 技术服务收入1.2亿元, 利润71亿元, 缴税12亿元, 创汇2.7亿美元。

合作方通过选定合作项目、签订合作协议等形式, 共同开发和推广了一大批新技术新品种, 提高了涉农企业和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自主开发、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 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产学研项目的实施, 科技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得到不断完善, 成为涉农高等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内在动力, 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区、各单位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积极性, 形成了全省范围内的良性互动。如河南省科学院生物所承担的国家2003年度转化项目“白阿魏蘑菌种及栽培技术实验研究”, 采取“研、产、销”一体化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 使该项目技术迅速在全省得到推广, 仅种植规模在100万袋以上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就有6个, 其中清丰县种植规模达到1500万袋, 形成小产品、大产业的发展局面。

2.4 培养了人才队伍

农转资金转化项目在执行期内吸引了大量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实践一线, 推动了农业科技新成果及时、有效得到转化, 对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素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类农业科技项目的引导和实施, 培养出了一批在科研、教学和生产实践、科技管理等不同岗位、不同层面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人才队伍。

(1) 先后设立了中原学者、创新人才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 吸引了高端人才从事高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 通过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 推动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大批科研人员创新转化两不误, 涉农科技企业、龙头企业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 开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多元化的新局面。

(3) 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培育大批农村乡土人才也逐渐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形成了“飞鸽牌”和“永久牌”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队伍互动的新格局。

据统计, 截止2010年已完成监理验收的项目在执行期内农业企业新增就业人数高达27.5万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9448期, 累计培训1387.9万人次, 带动农民2284万人, 新增就业人数77万人次, 同时培养了农业领域大批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增强了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河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不足

目前, 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突出体现为:

(1) 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据统计, 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 每年生产出200~3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 其中省级成果转化项目35项, 国家的24项, 星火6~7项, 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比重为42%, 但相比发达国家达到60~80%而言则相对较低。另一方面, 真正能够应用于生产、产生实际效益的科技成果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 而我省仅为30%~40%, 受农民欢迎易于应用的成果仅占10%左右, 有40%~60%的成果在应用中有一定技术难度, 还有30%的左右的成果农民不愿意接受。

(2) 成果转化主体单一。目前我省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高校占据农转资金项目转化的主体, 涉农企业在申请项目数量上还没有优势, 没有充分发挥科技型涉农龙头企业在成果转化中对农民的带动作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与企业相联合的机制还需进一步提升。

(3) 成果转化渠道单一。河南省每年投入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项资金 (包括国家、省、市三级项目) 仅有5000万元, 每年能够支持的项目百十项左右, 不到应支持成果的5%, 也不到申报支持的20%, 而目前的农转资金转化的主体—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能够相匹配的资金相对较少, 与大量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需求差距很大, 使得大量农业科技新成果因缺乏资金支持无法转化, 导致潜在的农业生产力不能发挥应有的科技支撑作用。

(4) 成果熟化程度不够。科研院校项目的立项大多数是由课题小组申请后获得的, 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而确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 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往往只注重学术上的价值, 对于科技成果的市场前景, 研究、开发、推广的可能性以及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关心较少, 造成农业科研选题与生产结合不紧, 农业科技成果结构失衡, 偏离市场需求, 成果转化效率低等问题。

4 进一步做好河南省成果转化工作的建议

当前, 我省正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实现河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做好河南省成果转化工作, 首先要客观对待我省在国家农转资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河南省“三农”科技需求, 以优化提升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 以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 完善政策, 加大投入, 创新机制, 整合创新成果, 集成配套转化一大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技术成果, 为河南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 积极推动农转项目资金总量的增加。收集外省农转资金项目实施信息, 学习借鉴经济发达省市成果经验。一方面继续争取国家、省、市财政投入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扩大项目支持数量, 从财政专项资金和贷款贴息等方面对经过认定的转化项目给予扶持, 增强支持力度。二是继续深化科技与金融的合作, 积极带动地方财政、金融机构和社会力量的投入, 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依托项目实施, 吸引更多的企业、农民和信贷资金, 增加转化投入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三是进一步整合科技、农业、综合开发等科技投入, 以及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等投入, 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合力。四是创新投入方式, 采取后补助、优秀项目滚动支持等多种形式, 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转化创新性强、技术水平高的转化项目, 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保障。

(2) 进一步推动成果转化方式创新, 鼓励产学研结合。近年来, 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 重点支持了一批涉农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取得了良好成绩, 产学研结合已被证明是推进科学研究同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3) 促进农业科技研究与市场相结合、提升成果的实用性。着重引导科研人员选题深入实际和市场, 把当前农业发展需要与未来发展目标相结合, 根据地区实际特点, 因地制宜地制定研究课题, 并根据实际生产力变化特点, 客户机发展的新动向对课题不断修改、完善, 使农业科研选题实现“商品化”、“市场化”, 使农业科研机构与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利益挂钩, 提高科研人员选题的积极性与实用性, 在考虑先进性的同时, 要体现其可转化性, 体现社会和经济的价值。

(4) 创新体制机制。在进一步改革完善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基础上, 加快农业新型科技推广服务主体的培育, 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服务体系。要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传播和使用监测机制。建立和规范成果评价和交易机制, 建立规范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和规范的交易平台, 保障成果在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下实现交易, 保障成果研发机构和转化主体的共同利益。对公益性成果要建立由政府主导, 成果研发机构主持, 科技推广部门、科技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共同协作的成果转化机制。建立采用农业新技术的激励机制。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保障机制。六是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机制。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受到了农业和科技部门的广泛和高度重视。本论文在分析了2006年以来河南省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实施成效的基础上, 总结了农专资金项目推广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 并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给出进一步做好推广国家农转资金项目工作的建议, 以期推动科技引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成果转化,转化资金,农业科技,科技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敬华, 贾敬敦.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2年第17期, 125-127.

[2]张雨.浅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5-10.

[3]蒋丹平, 王敬华.创新管理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以广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例[J].中国农村科技, 2011 (3) :62-64.

[4]胡小鹿, 刘伟, 刘开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政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 2008 (5) :47-49

上一篇:回转器模型下一篇:选题和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