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研究

2024-08-12

转化研究(共12篇)

转化研究 篇1

1 科技成果转化的紧迫性和现状

1.1 科技成果转化的紧迫性

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任何一项科技成果在其产生之后若不及时、有意识地推广应用, 就不能发挥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作用。因此, 无论从科技发展来看, 还是从科技在生产中的作用来看, 我们都必须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目前, 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较低, 平均每3.4项获奖科技成果才有一件专利申请, 平均每发表44篇科技论文才有一件专利申请, 而这些专利申请同时申请国外发明专利的仅有3.2%, 专利中能够转化的不足10%。

据世界银行测算, 2007年我国GDP总量已达世界第三位, 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人均GDP为2 520美元, 属于中低收入水平;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 2000年为1.00%, 2006年增加到1.41%, 但还达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 而我国科技人员和研究开发人员的数量分别占世界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如何用好科技投入, 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水平, 使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 已成为意义重大、日益紧迫解决的重要课题。

1.2 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按产出渠道, 可将科技成果分为生产企业科技成果、社会个体科技成果、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4类。

1) 生产企业科技成果, 一般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进行技术改造、自主创新, 结合生产需求而形成的科技成果。这类科技成果由于紧密依托企业生产, 故而转化及时, 效益明显。如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在“十五”期间, 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载人飞船发射塔架和“三峡1 200桥式起重机”“TZ牌油膜轴承”“正铲式挖掘机”“7 500 t铝型材挤压机”“直径2 m无缝铜管轧机穿孔机”等一大批科技成果, 并应用于三峡工程、钢铁企业和航天工业等国家重大项目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中, 同时产品出口到韩国、南非等多个国家。太原钢铁集团公司近几年研发出700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其中近100项核心技术具有国际水平, 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 实现了以铁水为主原料达到不锈钢规模化生产, 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年累计出口欧美等国家17.5万t,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不锈钢产品国际竞争力, 并被及时转化到生产建设中, 广泛用于铁路、船舶、汽车、造币、军工、集装箱、高科技工业等各个方面。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要使更多的专利技术、科技成果在企业得到推广应用, 关键在于企业必须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但山西企业总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成果较少, 许多主导产业核心技术依然依赖引进, 为此, 我们要从体制上进一步激发和培育企业, 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形成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的主体, 产出更多的科技成果。

2) 社会个体科技成果, 是指成果创造者不依托任何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部门, 独自研制发明的科技成果。如2004年度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获得者王衡的“地下工程水害防治新技术”成果, 即属此类。这类成果大多是实用性的, 拥有专利, 一般通过转让专利或以技术入股于企业, 或自办企业而转化。但也有部分成果因种种原因找不到转化渠道而搁置起来。

3)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 是专门进行科学技术研究部门 (研究院、研究所等) 产出的科技成果, 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产业生产中的课题为多数。如我国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 在“十五”期间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目前已有1 200余家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型企业, 从体制和机制上确定了应用开发研究的市场导向,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了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科研活力大大增强, 诞生了许多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

4) 高等院校科研成果, 是高等院校研究人员和研究所 (室) 通过承担国家和省、部委项目和生产中的课题, 以及多年教学研究中形成的科技成果。目前, 全国有2 200多所高校, 我国高校拥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6个,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个, 已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62个, 教育部与国家经贸委合作, 也在高校建立了7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截止到2007年, 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457项, 占授奖总数的52.4%, 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 130项, 占授奖总数的35.9%,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 775项, 占授奖总数的29.4%。“十五”期间, 全国高校累计争取科技活动经费1 400亿元, 平均递增18%以上。据统计, 分布在普通高校的4 893家企业2003年收入总额826.67亿元, 其中科技型企业收入总额668.67亿元, 占校办企业收入的80.81%, 实现利润42.98亿元, 上缴税金28.8亿元, 其中科技型企业实现利润27.67亿元, 占64.24%。目前, 高校科技企业已在深、沪、港通过直接或借壳上市, 建了一批具有较强科技实力和良好前景的高校控股或参股公司,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并初具规模的高校产业群, 已成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力量。

2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2.1 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模式

科技中介机构是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与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全过程的服务。它不仅要服务于创新活动的上游, 把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 还要向创新活动的中游延伸, 直接参与到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创新活动中, 从成果研究开发到初始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机构的职责就是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横向联系, 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合作。此外, 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还应走国际化道路, 努力向国外大中型企业介绍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的重大科技成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与国际成果转让竞争, 为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打入国际科技市场做贡献。

2.2 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

在我国, 由于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尤其是中后期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缺乏, 常常阻碍一些前景较好、市场效益诱人的科技成果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造成科技成果产业规模不大, 不形成规模经济, 无法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 组建股份制公司, 促进科技成果进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是科技成果转化值得探索的新模式。一方面, 通过吸引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以及社会上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参股, 使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相对分散;另一方面, 可给那些具有创业精神和有胆识的人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 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 且为科技成果进一步开发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2.3 高新科技开发区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从国家层面来看, 近年来, 我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科技进步取得巨大成就, 产生了许多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如今, 科技园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正成为当前地方, 尤其是各省、市科技工作的重点。“十五”期间, 山西省的技术创新综合指标由全国的第21位上升为第12位;山西省重点学科达到49个, 比“九五”期间增加了12个;“十五”期间, 山西省专利申请总量为8 782件, 比“九五”期间增长了55.2%, 仅2008年山西省专利申请量就达5 386件, 比2007年的3 333件增长61.6%, 在全国排名第20位。这与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发挥的作用分不开。太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高新区, 该区入住企业1 600余家, 其中高新技术项目833项, 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就有347家, 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领域, 占到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80.0%。总投资1.3亿元的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已建成, 在册孵化的高科技企业已超过300家。“十五”期间, 太原市展开了“科技成果转化突破年”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率近40%。2008年太原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50强, 这大大地推动了山西省创新型省份的建设步伐和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步伐。

2.4 产学研结合共促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

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发展高新技术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方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资源相融, 优势互补, 是科技转化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由之路。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而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取决于局部的活力, 取决于每一个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当前, 虽然有不少企业, 包括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 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越来越重视, 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有的已达到5%~7%, 个别已达到10%;但从总体上看,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56%, 大中型工业企业也只占0.71%, 在全国两万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中, 有研发机构的只占1.25%, 绝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技术, 特别是缺乏自主的核心技术。据有关部门对我国6 800多个大中型企业的调查, 10%的企业有急需技术的危机感, 70%的企业对技术有需求, 但不迫切, 20%的企业对技术没有需求。从此项调查可以看出, 大多数中国企业仍然对开发技术、接受新技术缺乏动力, 对科技成果缺乏强烈要求。

1) 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攻关项目突出以市场需求为目标, 必须以企业为主体。这是因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必须经过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4个阶段, 而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优势和特点决定其重点在于研发和孵化, 因此高校和科研单位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阶段应是前期, 应选择最佳时机, 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最终落到企业, 这样才有利于彻底改变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现象。

2) 政府积极推动合作, 合作模式多样。政府必须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搭建起资源积聚的平台和桥梁, 促进科技与企业的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并在宏观上整合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资源, 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如共建技术开发中心, 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科研生产联合体, 合作办学等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合作研究, 合作开发, 联合攻关;建立基金会, 设立产学研专项基金。

例如, 清华大学与山西省人民政府签约, 在科技、人才方面全面合作, 为山西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服务。山西亚宝药业集团公司与国家军事医学科学院联合开发的中药抗吸毒药“归元片”;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发, 从纯植物提取有效成分, 开发治疗糖尿病的新药;同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发的抗肝癌药填补了国内空白。太原理工大学与刚玉、天脊、南风等企业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与大同齿轮集团、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技术中心和中试基地等。

2.5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保证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据资料显示, 在我国已经成功转化的科技成果中, 转化的资金主要靠自筹的占56%, 由国家科技计划拨款的占26.8%, 风险投资仅占2.3%。而国外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高, 风险投资起了关键作用, 在美国至少有50%从事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风险投资的帮助。

我国风险投资业起步较晚。1985年9月, 在原国家科委和中国银行的支持下, 国务院批准上市了我国第一家专营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的全国性金融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 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继此, 进入1999年, 国家财政又出资10亿元成立科技的创业基金。目前在我国最大风险投资的带动下, 各地纷纷成立风险投资公司。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已具备40多亿元的风险投资能力。可以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会有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介入, 这将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2.6 大学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几十年来, 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但由于中国目前的科研体制一直受“重研究, 轻转化”的影响, 造成了科技成果与社会生产日益脱节的局面, 因而也无法取得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浮现于当时的状况, 一方面是中国的企业低水平、低效能应用落后技术的传统生产方式不断重复;另一方面是相当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无法得到应用和产业化, 而不得不闲置起来, 造成了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有“优”无“势”的尴尬局面。

鉴于此,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 中国的高等院校陆续尝试将其科研成果进行科技转移, 主要办法是通过设在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推动大学的科技成果与市场和企业结合。这种通过被动适应, 而不是主动适应市场需要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 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伴随着社会上其他科技成果转化的机构和技术中介组织的出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作用逐渐下降。

为此, 教育部部长周济院士在2005年全国高校科技企业工作会议上讲到, 大学科技园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主要平台和主要渠道, 大学科技园要走“四级跳”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大学科技园主要工作就是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打造一个能促进科技成果持续有效转化和实现产业化的平台,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四级跳”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 就是要克服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被动推广和单纯出售科技成果的弊端, 确立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将市场需要、科学研究, 以及研究人员和科技资源等通过科技园的平台进行系统整合和集成, 使得高校的科技成果更具有针对性、方向性和社会适用性。同时, 大学科技园还应该是一个孵化器形式的大学科技园, 以孵化、转化高校的科技成果为己任, 突显校内出思想、周边搞孵化的功能。

3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3.1 科技投入不足与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地方领导对当地科研水平和成果开发转化能力估计不准, 抓科技工作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只注重引进现有的成熟技术和高科技项目, 而对作为科技创新重要基地和科研成果产出源头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使山西省的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一些科研人员, 长期活动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习惯了旧的科研模式, 对新形势下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发展要求不适应, 对科技市场的发展状况也不了解, 从主观上轻视成果转化开发。特别是受传统科研模式的影响和制约, 科学研究只重视发表论文和学术成果, 对研究是否“有用”, 成果能否转化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

3.2 政策保障上还不完善

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 依存度高达50%, 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产业总体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内还没有形成“注重创新能力建设”和“保障创新领先者权益”的政策环境。加大创新能力建设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都需要政府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3.3 运行机制还不健全

科技成果转化既是一个技术创新的过程, 也是一个技术产业化的过程, 需要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涉及方方面面。目前, 迫切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资本投入撤出机制, 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投入、撤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这样才能使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顺利进行, 但我国现阶段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还不健全。

1) 政府的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既涉及政策、法规问题, 也涉及贷款、税收的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 需要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协调, 只有政府出面组织官、产、学、研联合攻关, 才能加快转化过程。现在中央对科学技术事业非常重视, 党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 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但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按照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思路, 在积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地区、企业的合作上, 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还有缺位的地方。

2) 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产、学、研合作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途径。在我国,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法律体系不够健全以及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晚等原因, 还未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来体现产学研各方的责任、权力和利益。特别是山西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研发人员分属不同的法人单位, 形成各自独立的科研梯队, 即使是相同或相关的科技项目, 也很难进行真正的联合。尽管国家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互相结合, 取长补短, 但产学研紧密联系, 共同致力于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的合作机制还没真正形成。

3) 激励机制不健全。尽管中央一再强调要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与奖励制度, 建立符合实际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 调动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使智力、技术和管理参与分配, 充分体现智力劳动的价值和贡献, 但贡献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这方面步子迈得较大的广东省一些高校, 就明确出台了鼓励教师、科研人员从事横向科研开发的新举措。如“以技术转让将科研成果提供他人实施的, 从纯收入中提取50%奖励科研人员, 技术入股成立公司的成果金额可达注册资本35%~50%, 成果完成人所持股份可达到学校所占股份的50%, 自带项目可达到70%, 该政策受到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欢迎, 促进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当中。

转化研究 篇2

自我国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法》以来,九年义务教育已在我国大力实施,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显得格外重要,九年义务教育在全国大面积的普及,并取消小学升初中毕业选拔考试,学生划片就近入学的原则,给小学的师生减轻了压力,同时也为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扫清了路障。

但是,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基本上消除了留级现象,学生以完成九年制的教育为目的。如此带来的“学困生”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困扰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的发展,有些学生在小学时学习就已经感到吃力或学习跟不上,到初中后,学习科目的增多,知识的难度增大,教学的容量增加,学习任务的增重,少数学生还勉强能跟得上,可是部分学生就产生两极分化,学习困难的学生总增加了,特别是农村中的留守学生更为严重,同时造成部分学生辍学,为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带来新的障碍,严重制约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严重影响我县高中和职教生源质量。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关注农村留守“学困生”,如何转化这部分“学困生”使之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已成为一项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课题,努力转化,并尽可能地消除“学困生”,关系到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初中阶段是普及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现在初中学习困难的学生数量不少,尤其是在农村中学辍学者大部分就是这部分学生。转化农村留守“学困生”,是关系到普及义务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技兴国战略的落实的大事。

农村留守学习困难的学生大都是智力潜能未得到很好开发的学生,其中有不少是大器晚成者,只要为他们创造发挥潜能的条件,或是帮他们渡过学困时段,这些学生大都可以成才,有的可能成为杰出劳动者。本课题的研究既可在人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及教育教学理论等诸多方面做出新的探索,又可为初中阶段转化“学困生”找到切实有效的途径,所以说其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非常重要。

关于“学困生”问题本来就不是一个新名词,过去叫“后进生”或“差学生”。有了教育就必然有“学困生”,不论什么时候和什么学校都会有“学困生”的产生,只是不同时间的“学困生”在界定和数量有所不同,在深入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就更凸显出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关于“学困生”转化的课题研究,全国一些地方和学校也有所关注和研究,我县一些学校也做过一些尝试和努力,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办法和模式。今年我校提出了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大力控制新形势下学生辍学,我们针对“学困生”转化这一课题作出探索,为在农村留守的“学困生”转化问题寻找理论依据,并找出切实有效的转化途径而研究。

我校初中“学困生”情况。可以占30%左右,我校一共有14班级,从我们调查和检测统计分析中看到,我校“学困生”问题在近几年也特别突出,在我们学校、有的学科可以说是非常严峻,尤其是农村留守的学生尤显得更为严重。

二、学困生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所谓“学困生”就是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学困生”,过去又称“低差生”、“后进生”。对于“学困生”的界定,我们认为“学困生”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及其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不能完成初中阶段的基本学业,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或“医疗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逐渐学习跟不上,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出现知识断层、学习效果差。寻其根源,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有:

1、志向性障碍。学习无目的性、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自己的日常学习抱自暴自弃的态度,把接受在校教育教学的活动看作是加在自己身上的精神负担。

2、情感性障碍。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成天无精打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课有自卑心理,不敢举手发言;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欠帐日益增加,成绩每况愈下。班集体生活中存有自卑感和恐慌感。久而久之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3、不良的学习习惯。“学困生”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把学习当作完成父母、教师交给的苦差事。他们一般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听讲,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甚至抄袭、拖拉作业现象常有发生,即使有不懂的问题也很少请教他人。不能用正常的逻辑思维和合理的推理分析来对待学习。他们对自己要求不高,甚至单纯为应付老师、家长,学习并没有变成他们内在的需要。

4.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是家庭教育因素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突出因素。大多家长缺乏辅导、指导能力,对子女的学习往往是放任自流;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妥,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耐心缺少关心关爱;特别是近年来新的读书无用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与不读,读好与读坏无所谓,这极大挫伤了孩子的上进心;二是不少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孩子在家留守无人管束,农村“留守儿童”现象非常普遍;三是网络负面东西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是造成“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5、教育自身的因素。一是教育教学资源的分配不均;二是有部分学校的管理不到位,学生德育工作不力,造成学习风气氛围不正不浓;三是部分教师工作责任心较差、教学能力不强、教学方法不对路等等。

三、转化“学困生”应坚持的原则

以教师特别的爱奉献给特别的学生。“帮学生一把,带他们一同上路”。对差生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以最大限度的耐心和恒心补出成效。

1 、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先生,给学生以无限的期望,给自己以莫大的鞭策,凡事向前看,处理问题不武断。

2 、可接受性原则。中学生是活泼发展的个体,他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可接受性、可塑造性,他们的思想尚不完全正确,知识有待进一步吸收,接受性极强,他们更多的需要外界的指导、帮扶与关爱。

3 、科学、民主、平等的原则。讲究科学正确的方法,采用民主的方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放弃师道尊严,蹲下身来与孩子谈话,走进学生的内心,让灵魂触动。

4 、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的学生情况不一样,需要采取的教育方法也不一样,这需要施教者有高明的洞察力,如医生看病一般,找准症结所在,从而因材施教。

5 、情感性原则。转化学困生,要以理服人,要以知识育知识,要以情感人,要以行导人,在这诸多因素中,我们觉得情感是基础,要贯穿始终,情感是对学生的爱,情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帮扶,学困生也才会在内心真正接受。

四、研究内容和措施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创造相结合,纠正教育实践中的不良育人观,构建符合本校特点,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转化学困模式,从而促进全区的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农村留守“学困生”现状研究。

调查研究我校农村七年级留守学困生的现状、学生学习状况,摸清我校七年级“学困生”的数量、分布,把握好课题研究与实施的起点。

2、“学困生”转化教学的理论研究

(1)“学困生”教育特点研究。(2)转化思想研究。

(3)转化策略研究。(4)转化模式研究。

3、学困生成因研究。“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自身、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因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断层、脱节等。“学困生”的心理分析等等.

4、学校教育管理和教育方式如何适应“学困生”转化, “学困生”教育管理及教育评价的研究对策。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5、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措施。设以下子课题:

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关爱“学困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运用实验手段,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运用情感策略,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学困生”的转化和兴趣特长培养的研究。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怎样针对“学困生”。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怎样分层教学。课堂上进行转化,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措施,发挥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学习方法对“学困生”转化的作用。

6、“学困生”心理辅导及家庭教育的研究对策,特别是农村“留守学生”中的“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教师对学生关爱,情感作用于“学困生”,让学生喜欢老师,喜欢学科,喜欢学习。

7、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策略。

(二)研究措施

1、落实培训。加强课题组人员和教师的理论培训,系统学习有关学困生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不断提高认识,始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研究工作。

2、定期研讨。每期组织1-2次专题教学交流,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3、加强指导。定期深入学生,走进课堂,了解教师教学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学困工作的开展。

4、分步推进。课题组将以我校中七年级四个班级作为研究的样本,在点上先行探索,检验相关措施的有效性,不断积累指导大面积教学的经验,然后将相关经验成熟后在全校进行推广。

5、专项评比。每次测试完对教师和相应的班级开展一次学困生转化教学经验成果专项评选,对在研究中形成的有效经验及时总结和推介,激发我们研究该课题的积极性。

五、研究策略和方法

(一)研究策略

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从而使这些学生自卑自暴自弃。但是,他们真的是不想上进吗?不是。有句格言说得好: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因此,针对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学习困难学生不善于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因而容易降低学习目标,放弃坚持不懈的学习努力。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寻找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以利于取长补短,摆脱学习困难的困境。

2、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一般学习较为持久、认真,即使是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和内容,他也可以对它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所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

3、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

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因此他们的转变也只能是逐步进行的,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学由易到难,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于积极学习状态。师生活动交替进行,多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对学生进步及时鼓励,发现问题即刻纠正。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教育他们学会如何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困难学生的最大困难是不知道如何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的关键应该是掌握学习策略。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知识特点,帮助他们掌握控制自己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活动的普通认知策略、解决本学科问题的特殊策略、反省认知策略和学习努力程度调控策略等.让学习困难学生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5、激发好奇心,引发求知欲

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为学习困难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启发性,并有适当的难度,使他们“跳一跳摘到桃子”。引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也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他们的基础知识较差,只有当某一知识领域内的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使他们对这一领域的知识产生求知欲望。

6、加强个别辅导, 提高个别辅导的质量

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要能照顾到这些学生,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老师帮助补缺。为了补缺补差,要利用自习课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补课。作业要做到区别对待。还应积极开展同桌教学,伙伴教学,合作教学,以优带差,帮助他们一起进步。

(二)研究方法

促进农村留守“学困生”有效发展的研究是一个需要教师参与、学习、实践、反思的研究过程。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观察法、对比法、文献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技术规律、开展教育技术研究的一种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的基本方法——抽样。要求做到两点,一是基本原则:所选的调查研究对象必须总能代表总体。二是抽样的概念:就是从总体中抽去样本的过程。抽样的目的和作用在于科学的挑选总体的部分作为总体的代表,以便通过对这局部的研究,取得能说明总体的足够可靠的资料,准确的推断总体的情况,从而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性。

(2)案例研究法,中外学者尚无普遍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教育案例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案例法的研究中,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案例的结构(每个完整的案例大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① 主题与背景——每个案例都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改革精神。

② 情境描述——案例描述应是一件文学作品或片段,而不是课堂实录,无论主题是多么深刻、故事是多么复杂,它都应该以一种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案例描述不能杜撰,它应来源于教师真实的经验(情境故事,教学事件)、面对的问题;当然,具体情节要经适当调整与改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紧紧环绕主题并凸显了讨论的焦点。

(3)实验观察法,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即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于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方法。也有研究者认为,观察法是人们通过感官,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要遵循如下基本要求:第一是观察的自然性,即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第二是观察的客观性,即在观察中,观察者要力求避免主观和偏见,防止有偏向的态度和情绪介入,如实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内容。第三是观察的细致性,即观察要严谨细致,不仅要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现象,而且切不可疏漏细节及偶然出现的现象。在观察中要注意以下五个问题:一是观察的目的性,做到观察的整个过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二是观察的客观性,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观察研究;三是观察的全面性,即要全面地、系统地、动态地观察研究对象;四是观察的典型性,即要从各种类型的观察对象中选择能代表一般的典型进行观察;第五是观察者的训练。观察法的途径有如下几条:一是参观;二是听课;三是列席学校的各种会议;四是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观察法的一般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步骤:一是制定观察计划;二是进入观察领域;三是开始观察和记录;四是结束观察。

(4)文献研究法,他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需要,通过查阅文献来获得相关资料,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中发现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是课题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几乎所有的课题,都要先进行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法在语文探究学习中有很大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研究现状,从而为我们确定课题提供参考。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

(5)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通过人为地控制某些因素,揭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教育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一种特殊的科学实验活动。教育实验涉及三个基本的要素,即实验要改变的教育要素或教育条件、要控制的不被改变的相对稳定的要素和条件、要观测的结果。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就是由这三个具有逻辑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在教育实验方法论上,三个基本要素分别被称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自变量是指由研究者操纵对被试产生影响的条件或变量(即采取的教育方法或措施等),是研究者呈现给被试的刺激变量。教育实验的自变量一般是根据研究目的来设计的,如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内容、课程结构、师生关系、德育方法、管理制度等等,都能作为一项实验的自变量。

因变量,是指由自变量的作用而导致的被试变化的结果。因变量是对自变量的刺激作出的反应,是一种结果变量。在教育实验中,因变量往往与被试身心发展的水平、程度、状况有关,如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能力发展、思想品德的发展程度、情感的发展、教学质量、学校效能等等。

无关变量泛指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而对实验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无关变量对实验并不是真的“无关”,它只是研究者在实验中未作为自变量的、不打算研究的变量。

(六)对比分析法, 也叫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提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借以了解教学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选好样本

借鉴现代教育理论,广泛吸收各校先进经验,采取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完善实践。转化“学困生”研究是一个螺旋式的不断加深的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本环节。促进有效发展的研究是一个需要教师参与、学习、实践、反思的研究过程。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同时将运用调查问卷、量化分析等辅助方法。

六、课题过程设计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其进程如下:

(1)准备阶段:(2014年12月)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系统学习;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通过调查问卷、教学质量摸底,建立“学困生”名册及档案,并对“学困生”成因进行分析,制定出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拟订研究方案,组织召开课题动员会,成立研究组织机构。所研究学校提交“学困生”名单,并建立“学困生”档案库。学生问卷调查。对“学困生”成因进行定性分析。向区规划办或区教育学会申报立项。

(2)实施阶段:(2015年1月——2015年5月)实施研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调整方案,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转化“学困生”措施,召开教师及“学困生”的座谈会,对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科学、客观的验证,形成阶段研究报告和转化“学困生”模式。

(3)结题阶段:(2015年6月)检测研究成效,作出定性、定量分析,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召开课题研究成果现场会,编写课题研究资料集。

七、研究目标及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学困生”进行教育转化,探索形成“学困生”的原因,探求转化“学困生”的根本途径,形成阶段研究报告和转化“学困生”模式,并且使“学困生”尽可能地转化,让他们在学校内留得住,学有目标,学有信心,发挥出自己最大潜能,学业有所进步合格,都成为社会有用的之才。

1、找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弄清学困生的类型及特点,使学困生尽可能达到:能正视自己, 找出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目标,树立“我能行”“能学好”的信心。

2、根据“学困生”不同类型特征,寻求转化的不同方法策略,让“学困生”找出自己知识断层的症结,尽量做到个人主动去学,能找老师、同学帮助学,完成自己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3、在实验研究中,争取转化成功率在达80%左右,使这些学生在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使“学困生”在学习上有大的进步,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班级内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失时机地主动去表现自己,真正融入班级大集体之中,以达到不求人人升学,而使人人合格成才的教育目的。

4、初步形成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的理论框架、实施策略、操作模式、转化方法等。

5、学校、教师、学生在研究实践中形成自身的经验和成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战略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成果转化研究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当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开始普遍认同“新增长理论”,即经济增长是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结果,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要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必须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正是在技术创新这一环节中实现的。所以,可以说持续的技术创新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目前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大约有67万人,占全国科研队伍的22%。他们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承担了国家、地方和企业大量的研究和开发任务。高校科技工作是这样一个上下游的发展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科技产业。他所扮演的角色和发展的脉络,与社会技术进步的过程是相通的。由此得出,我们所讨论的成果转化工作是连接高校科技发展上下游之间的重要一环,也就是说它是整个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高校在技术进步过程中的贡献大小。而技术创新作为连接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转换媒介,将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从经济活动的内部以及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因上来看,它已经成为技术进步的核心。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高校在科技发展中的贡献和技术创新在整个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地位来看,成果转化不仅应当成为高校科技工作的重点领域,更应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

我国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成绩有目共睹,据统计,每年经过中央和省级政府部门鉴定的科技成果约10000项,它们代表了中国科学研究及应用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这本应成为中国下游产业最坚强的支柱。然而,成果转化环节的发展却与人们的期望值有很大距离。这些成果的实际转化率不到15%,能最终形成产业的不到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在哪里?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成果成熟度

1、科技成果成熟度的含义

科技成果成熟度是指科技成果在从科学研究到技术产品规模化的过程中,所处不同阶段的成熟程度。

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最终进入生产过程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先进性和成熟性,二是适用性和可行性。两种条件将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分为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

技术成熟度是指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工艺流程、配套资源、技术生命周期等方面所具有的产业化实用程度。他决定着成果转化的技术风险,是成果转化的先决条件。一项科技成果的技术或工艺越成熟,配套性越强,其产业化的条件就越充分,将其转化进行二次开发所投入的资金、人力、时间相对减少,技术风险就越小,越有利于成果的转化。

市场成熟度是指基于对科技成果的现行市场需求、潜在市场规模、关联产业状况、资源(自然资源)供应等方面的预测、分析和评估之上的经济可行性程度。他决定了成果转化的市场风险,是驱动成果转化的动力。一项科技成果是否有市场需求,是否具有适用性,决定着成果产业化后的利润大小,直接影响到其能否得到投资者、信贷者的资金投入。市场成熟度低的成果,产品开发的投资量必然增大,开发周期必然延长,而在此期间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需求的变化、技术竞争力的变化等因素都会无形中增加投资者的市场风险,不利于成果的转化。

科技成果成熟度是随着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试验的进展而不断提高的,其本质反映了科技成果与产业化的差距。完整科技成果转化的历程其实就是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的一条发展链:知识——研发——样品——小试——中试——产品——产业化。处于不同阶段的技术,其成熟度不同。在这条发展链中的位置越靠前,转化的难度就越大。

因此,科技成果成熟度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核心因素,它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开发的投资量和周期,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和被采用后的利润大小,决定着科技成果对企业的吸引力。它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前提,也是高校科技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高校科技成果成熟度偏低的原因

(1)传统科研模式的影响

高校历来被认为是知识创新和传播的主体,承担基础研究兼顾应用研究的工作,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放大和凸显。但大多数高校科技项目仍来源于纵向供应性项目,即国家任务。此类课题多数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的,而验收也只是论文和成果,政府部门的科研支持经费也大多到此为止阶段。如此形成的科研模式,使教师们科学研究的选题很少以市场为导向,降低了科技成果的市场成熟度。

(2)科研队伍的建设

高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以一名教授带几个研究生的“作坊式”科研或“夫妻档”最为常见。这种单兵作战的格局,大大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与拓展。缺乏团队力量的创新,使得项目的技术成熟度较低,项目配套性差,产业化条件不足,进行转化或进行二次开发比较困难。对于涉及交叉领域的大项目,更是需要多学科、多专业人才的配合,突破学科局限性,促进科研人员思维的创新及信息的交流,促使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得到解决,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

(3)资金投入

资金的投入涉及了成果转化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在中试阶段,是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决定成果成熟度的关键阶段。要将试验成果物化为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资金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充足的资金是推进成果转化进程,不断提高项目成熟度的保障条件。

很多省都纷纷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以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给予项目千万元以上的支持力度,推动已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或直接进入产业化研究开发,同时,充分发挥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以初步转化成果吸引社会资本的介入,最终形成较大产业规模。

(二)缺乏有力的激励手段和保障机制

高校中对于科技创新的保障和激励制度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例如,高校往往以知识创新为重点,以科技成果的先进性为目标,以学术性、科学性为衡量标准,对项目的评价过于强调其理论与学术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看重的是其能否通过鉴定及获奖等级等。

教师们非常关心的、与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的职称评定,也是以论文的数量及层次为标准,而与科研成果是否转化以及产生多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多少关系。政策的导向决定了老师思维的倾斜。一些老师沿着“选题——研究——鉴定——评奖”的路线搞科研,矢志不渝,却没有把工业试验、产业化和市场预测等摆在正确的位置,以致其研究内容欠缺实用价值,与市场脱节,即使学术水平高,也终究被束之高阁。而这种思想上的偏差,不仅影响了科技成果的成熟度,更重要的是使知识分子们在当今“大社会、大市场”中,缺乏适应新的角色和承担社会潮流所赋予责任的意识。

(三)校企关系发展较为缓慢

校企关系的发展为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外部环境,这是高校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1、国外校企融合的经验

国外校企关系的融合最早起源于英国。早期英国工业中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大多是在大学以外发生的,与大学没有直接联系。这与英国特有的重学术轻应用的传统密切相关。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学与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逐渐得到了挖掘。在美国,1862年《莫利尔法案》颁布后,美国高等教育在促进工业发展方面又有了较大变革,催生了校企关系的萌芽。如1863年麻省理工学院建立,其办学目标为“促进整个国家工业发展与科学进步”。1871年,贝尔实验室从该校实验室开新型工业企业之先河。经过了140多年的发展,美国的校企关系无论从合作形式还是平台建设上都已趋于成熟。合作形式上主要有科研承包、合作研究、联合办学、科学园、技术革新中心、咨询服务六种形式。大学和企业通过合作培养人才,建立工业实验室,在应用和基础研究领域进行项目开发并通过专利共享科研成果获得各自的利益。科学园和咨询服务是美国校企合作的两大特色,咨询服务是大学与企业间形成更高级合作的第一步,美国大学有三分之一的教师从事各种各样的咨询服务。从20世纪40年代斯坦福大学“硅谷”建立以来,遍布世界的科学园已经展示出大学与企业(产业)结合的强大的生命力。

战后的日本经过六七十年代的经济腾飞,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科技大国”,为了使科技水平从“追赶欧美”转向“同欧美竞争”,日本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组织实施,加大投入,促进技术转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等各个方面,并大力促进校企融合。经过多年的改革、调整,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官产学”三结合,每年用于企业和学校的研究开发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大大加快了成果的转化。

2、我国校企关系的现状

我国的创新体系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把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主体。这个定位是明确的。中国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低,人才资源也相对贫乏;高校因人才资源丰富,具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双重先天条件。两者的结合,结果是双赢的,这为校企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校企关系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教育、科技、经济开始走向广泛联合,各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开发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应运而生。

然而基础的薄弱,使得我国校企融合的过程比较缓慢。比如,中国的校企双方在寻求合作的主动性、投资金额、合作领域、合作效益以及组织管理形式上与美、日等国都存在较大差距。校企双方多被动依赖政府主导,缺乏自主意识。只有少数高校能够与企业建立起投资大、效益高、领域宽的自主合作。企业多注重短期效益,不愿进行长期投资。

事实上,校企的融合度应当由三个要素决定,即空间距离、知识距离和文化距离。中国校企关系融合基础薄弱也正是基于这三种“距离”疏远。空间距离不言而喻,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要接触,才会有合作的可能。一位高校的教授,整天在家搜索文献是找不到现在企业真正需要哪些东西的。其次是知识距离。事实证明,技术提供方与技术受让方的知识水平越相近,成果转化越容易。然而中国7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队伍。知识的不对称客观上为校企合作提供可能,但在融合的后期却会成为合作的障碍。第三是文化的距离。一些缺乏诚信的企业不按合同约定付给老师报酬,教师则以隐藏关键技术作回应,使产品的先进性和成熟度得不到保障。合作双方被利益分配所累,延误成果转化时机。

三、推进高校成果转化的对策与措施

(一)设立专项资金,大力扶持产业化前期的研发和孵化

学校成果的培育、推广和转化工作是见证一个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过程,也是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过程。其中培育是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在成果推广和转化的过程中,存在一种固有的矛盾,即老师希望企业投资来将自己的技术付诸实践,并不断完善;而企业往往在看不到成型的样机或项目不具有一定的成熟度时不会轻易投资。许多极具市场前景的项目正是由于前期投入不足,就此搁置;而这些项目一旦得到资金支持完成前期研制,将很有可能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不断成熟、壮大,直至产业化。

如果学校对于这些项目给予一定财政投入,如设立产业化研发基金、孵化基金或成立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并配以完备的专家论证评审制度、完善的资金引入和退出机制,定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美国的风险投资项目中,有50%完全失败,40%保本或微利,只有10%是成功的,但10%项目的巨额收益足以弥补50%项目的亏损。虽然风险投资一向被认为是公司市场行为,但对于高校来说极具借鉴意义。容忍失败,着眼未来,使得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能够立足自身,提高科技成果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最终在市场的熔炉中完成产业化,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大力挖掘技术比较优势,立足本校特色,服务地方经济

“特色、协调、创新”是推进大学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保证。三者互助互动构成了现代大学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环境和内在动力机制。而其中,特色是基础,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特色所形成的技术比较优势,是高校在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根本途径和关键手段。以军工院校为例,国防军工技术是该类学校科学研究优势之所在,汇聚了大量高新技术和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的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在民用市场的同样有着巨大的潜力。针对这些项目,建立较为完备的军转民引导机制与支撑条件,加强在民用领域的经济情报收集与研究,引导军用技术与民用市场的融合,将为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项目源,使国防科技在服务军工科研、生产的同时,为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赋予学校科技工作新的具有相当活力的增长点。

(三)建立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学校应制定激励政策,引导教师的科研与市场接轨。譬如,在职称评定方面,增加成果转化成效在考评体系中的比例;加强合同的规范性管理和成果转化优惠税收政策的宣传等。

在保障机制中,最重要应属科研队伍的保障。项目要做大做强,没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是不行的。高校的人才是多层次和多样性的,可以形成合理的科研梯队。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且富有创造性中老年教师,德高望重,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团队。此外,还应当注意研究型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结合。

在资金保障方面,学校的资金投入有限,必须建立起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引入机制,形成资金投入社会化、系统化和市场化的崭新格局。

(四)搭建校企融合的平台,积极促进成果转化

专利转化动力体系构建研究 篇4

1 专利转化模式与动力体系模型

专利转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它由专利转化主体 (专利拥有者、专利实施者) 、专利转化客体 (专利成果) 、支撑主体 (政府、科技中介) 、信息流以及动力机制构成。专利转化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研发主体和产业需求两个方面, 而且还受转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里, 笔者构建一个专利转化模式与动力体系模型, 见下图1。

1.1 专利转化模式

专利转化模式包括内生型、外生型、混合型三种。内生型是指专利供给与实施为同一主体的情形, 该模式节省了专利转移交易费用, 消除了市场失灵等不利因素;外生型是指专利供给与实施并非同一主体, 专利拥有者通过专利许可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合作委托合同等方式向实施企业转让专利技术。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专利转化需要经历中试、商品化等复杂流程, 因此, 科技中介的信息和辅助作用至关重要。混合型是指专利拥有者与其他企业一起进行专利成果转化工作, 高校、科研院所持有的专利往往采取这种转化方式, 即所谓产学研模式, 它能够实现各专利转化主体的有机结合, 但容易产生“三张皮”现象[3]。

1.2 专利转化动力体系构成

促进专利转化的动力源主要包括专利供求主体内部的驱动力、市场拉动力、政府推动力以及科技中介组织的润滑剂作用, 它们共同构成了促进专利转化的动力体系。其中, 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内在动力主要来源于内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以及成果转化激励两方面, 企业内在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精神、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创新文化的促动以及企业的逐利性;市场拉动力来自于市场机会和预期收益的吸引力, 一方面, 市场变化向专利转化系统提供了广泛的需求, 调整着各类技术方案优先发展的顺序, 另一方面, 激烈的市场竞争带动企业在新技术开发和转化上下功夫;政府推力主要指相应的制度环境建设以及对促进专利转化的财税政策支持;科技中介的润滑作用主要包括专利信息的供给、专利价值的客观评估以及投融资支持等, 由于科技中介的存在, 能够有效地解决信息缺乏、信息不对称、实物资源瓶颈、资金难题等不利于专利转化的障碍因素。在整个动力体系中, 内在的动力是根本, 外在的动力是条件, 各种动力有机地耦合在一起, 推动整个专利转化体系良性运转。

2 专利转化动力体系现状分析

2.1 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能力不足

相关资料显示, 我国现有企业99%以上没有一件专利, 其中包括70%的大中型企业, 60%以上企业没有一件商标 (蒋正华2008) , 86.3%的高新技术企业没有一项发明专利, 完全依靠别人的专利技术进行生产运作,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占产出比重低于5% (刘振刚, 2006) , 且主要依赖于硬件设备引进而忽视技术软件开发和形成。企业领导者风险意识、创新意识不足, 没有建立相应的创新文化和激励机制, 缺乏研发和吸收高技术成果的动力, 企业经营运转仅仅局限在特定技术轨道、业务规模和市场拓展上。

企业专利转化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企业采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薄弱, 对相关专利的评估、预测能力不足, 使企业对现有专利的市场机会无法做出评价和判断;其二, 专利转化工作具有风险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要想进行专利转化, 必须熟悉专利成果的特性、专利转化技术、专利转化流程, 一些企业由于自身技术能力不强, 技术革新资金投入不足, 或者没有与专利供应方处理好专利技术转化工作事宜, 也没有形成很好的技术支持联盟, 直接影响到专利转化工作的实施。

2.2 高校、科研院所内部考评机制不合理, 专利转化动力缺乏

长期以来, 企业并未成为高校、科研院所课题/项目投资的主体, 科研资源主要由政府部门掌握, 经费由科研机构自筹或政府拨给, 并且专利成果往往与科研人员的工作绩效、物质福利待遇、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挂钩, “三张皮体制”导致专利成果偏重于学术价值、技术价值而忽略市场价值, 专利成果的成熟度、配套性和工艺性差, 符合市场要求、能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重大主体专利技术少, 符合风险投资者所要求的原创性技术更是凤毛麟角, 诸多专利成果成为温室项目或专利泡沫。另一方面, 某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专利技术, 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 报酬未与专利转化效果完全挂钩, 因而科技人员缺乏专利转化的动力[4]。

2.3 中介服务体系润滑作用有限

专利转化具有的专业性、复杂性和风险性等特点, 科技中介通过为不同市场主体提供沟通渠道、专业化服务、资源供给与整合平台, 减少成果转化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动力损耗。总体来看, 目前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 体系不完备。目前我国科技中介机构数量总体偏少, 科技成果评估、投融资中介尤其缺乏, 并且中介组织空间聚集性差, 彼此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增加了业务演进的信息成本; (2) 科技中介人员素质偏低, 熟悉法律、专利管理、营销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缺乏, 执业能力欠缺, 服务水准普遍不高, 这在高校院所科技中介服务部门尤为明显[5]; (3) 大多数中介组织功能单一、结构不健全, 不同中介之间业务衔接并不理想, 研发界面、服务界面、转化界面不能实现无缝链接; (4) 科技中介的诚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中介机构无论从数量还是功能上都远远不能适应目前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需要, 直接影响了专利转化的比率、效率和成功率。

2.4 政府推力不足

为保障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推广法》、《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等。但是, 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保障制度仍有不足之处:一是立法步伐落后于实际发展的需要, 有些方面的立法存在空白, 如《科技成果定价法》、《风险投资法》等立法还未出台;二是现行法律、法规原则性规定多, 具体措施缺乏, 可操作性较差;三是专利司法保护有诸多不完善之处, 对专利侵权行为惩罚力度过小, 专利权益诉讼程序烦琐, 耗时过长、成本过高, 使得很多权利人不愿意对侵权行为提起诉讼, 企业缺乏专利成果转化的动力。专利产业化需要大量风险资金, 而高校院所通常无力承担, 作为转化主体的企业有时也对其能否商品化、产业化信心不足, 因而极易产生专利转化过程中投资主体缺位、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同时, 专利产业化需要经历中试——少量商品化——大批量产业化阶段, 剔除调整乃至失败的可能性, 回报期也是比较长的, 因此, 要妥善解决上述问题, 最佳选择就是政府进行财税支持, 适当提供风险资金、降低转化风险与减轻税赋。但目前情况来看, 专利转化资金来自或主要来自政府的非常少, 并且这些资金要严格按约定使用, 层层审批, 影响了专利转化的时效和灵活性。在税收方面也不尽如人意, 现行优惠政策主要以企业为优惠对象, 而不是以具体的科技研究项目为优惠对象, 且以直接优惠为主, 对尚未形成、正在技术开发或正在进行专利转化的企业则无税收刺激作用, 不利于调动企业研发和专利转化的积极性。

3 专利转化动力体系构建

要提高专利转化体系的整体运转效率, 首要条件是保证科研活动、市场选择和制度控制的相对独立, 继而在合成动力体系作用下, 实现科研链、市场链和行政链共同进化, 最终推动专利转化系统正向有序演化[6]。

3.1 完善内部评价与激励机制

高校院所专利成果应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突出应用价值、转化潜力, 其评价主体不应是各级政府, 而是依靠学术界和产业界内在的联合评价机制来实现, 只有如此, 各类创新主体才能增添面向市场进行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在分配专利技术转让所得收入时, 应该照顾各方面的利益和积极性, 既要考虑事业发展的需要, 也要奖励专利发明人及其所在的部门。在新建的专利转化公司中, 专利发明人和高校院所可以通过技术入股方式, 实现科技人员从获奖励者到持股者角色的转变, 以产权形式物化了高校院所的专利资产, 倡导了一种知识要素与经济要素、技术资本与风险资本的有机组合模式[7]。对企业领导者考评要突出企业家的价值创造能力, 企业领导者应当且必须具备战略意识和冒险精神, 不断地进行新的价值创造, 以在竞争中寻求新的优势, 实现业务的纵向成长和横向拓展。同时, 企业应该建立创新文化, 确立创新思维, 凝聚共识并形成创新氛围, 不断完善与创新文化相适应的激励机制, 并将这种理念落到实处, 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培育倡导发明创造、鼓励革新的内在源动力。

3.2 培育中介服务体系, 发展中介执业能力

在当前专利转化活动并不活跃, 中介市场不成熟, 中介体系不完善之时, 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 培育和发展各种赢利性科技中介组织, 以适当的方式建立急需的非赢利性中介机构, 引导并鼓励具有互补性的科技中介机构与创新支持服务机构之间形成策略联盟。科技中介应构建和塑造以市场性、社会性、中介性为主要特征的组织管理体制, 完善信用体系建设[8], 以此增强自身依靠市场谋求发展的动力和能力[9]。高校院所参照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 (Technology License Office简称TLO) 管理模式[10], 建立独立的专利管理及转化负责部门, 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熟悉知识产权法规、了解市场和国际规则的复合型管理人员, 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 改变我国研究型大学成果管理、知识产权管理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的分离状态。借助市场牵引和政府推动, 最终形成多层网状的立体中介体系, 同层次的科技中介机构形成网络, 互通有无, 联结互助;各层次之间相互制衡, 协调发展。

3.3 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和权益保护法规

专利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法律保障制度。为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 有必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改进工作: (1) 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及其股权化的法律制度。尽快出台《科技成果定价法》、《风险投资法》。参照美国《拜杜法案》, 将关于“在国家的科研经费支持下完成的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属于项目承担单位”的规定纳入《专利法》, 从法律层面上明确国家、科研单位及科技人员之间关于科研成果的权属问题[11]。另外, 应对知识产权投资的定义、种类、作价方式、出资比例、出资方的权利义务等作出规定, 以激励专利成果的迅速转化; (2) 缩短专利申请——授权周期, 降低专利申请成本。专利审批期限过长, 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 一般得3-5年时间, 申请人的时间成本过高, 不利于科技成果的及时应用; (3) 加大专利执法力度。简化专利侵权诉讼程序, 加快专利诉讼案件的处理进程, 加大对侵权案件的打击力度, 提高企业从事专利转化的积极性。

3.4 加大对专利产业化的政策支持力度

目前的专利转化体系还不尽完善, 而专利转化又有较大的外部效益特征, 完全由市场提供会出现生产不足的扭曲效应, 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 因此, 政府的参与就成为必要。政府应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措施支持专利成果转化, 鼓励技术创新, “看不见的手”与政府“看得见的手”共同作用, 最大限度地减少专利转化中的不确定性。为专利转化提供政策保障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1) 建立促进专利转化的专项基金, 减少对专利转化资金注入的限制性要求, 加大政府资金对专利转化的投入力度; (2)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投行、保险公司、民间富裕资本参与专利转化风险投资; (3) 直接税收优惠与间接税收优惠相结合, 对企业优惠与对具体科技研究、转化项目优惠相结合, 对从事专利转化的企业实行减免税赋政策, 尤其是那些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 (4) 加大对专利转化企业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等等。

3.5 多力协同, 形成一体化的耦合机制

专利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根据木桶原理, 任何环节出现瓶颈, 都直接影响到专利转化及其效果。因此, 有必要从最薄弱环节入手, 以提高专利市场价值为前提, 以完善政府与科技中介的职能为手段, 以企业内部动力为根本, 以市场牵引为方向, 以系统和协同的思维为框架, 既要提升外在的牵引力, 又要挖掘内在的动力因素, 多力协同, 方向一致, 进而推动专利转移及产业化进程。

摘要:在分析当前专利转化动力体系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构建专利转化动力体系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专利,专利转化,动力体系,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华志, 张明, 杨晓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优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5) :49-50.

[2]党小梅, 郑永平, 於林峰.专利产业化的障碍性分析及对策探析[J].科学管理研究, 2006 (6) :104-107.

[3]张三香.试论“三张皮”体制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制约[J].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4 (4) :72-75.

[4]张先锋.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DM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6) :77-79.

[5]陈华志, 张明, 杨晓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优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5) :49-51.

[6]刘志迎.基于复杂性理论的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5 (2) :72-75.

[7]US Government Office Report.Technology Transfer, Ad-ministrationof Bayh-Dole Act by Research University[R].1998.

[8]朱春红, 张亮, 赵宏.滨海新区研发与转化基地建设中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构建[J].特区经济, 2006 (12) :229-230.

[9]马松尧.试论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J].兰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4 (5) :122-126.

[10]The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Managers.Survey CommonQuestion&Answers About Technology Transfer[Z].The AUTMSurvey, Available 13, 2000.

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篇5

一、前言

后进生由于思想感情上的创伤,一般都有自卑、逆反、缺乏意志等心理缺陷,加上开放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内心世界就更为复杂了,做他们的转化工作,确实不易,但是如果我们能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坚持不懈地做好转化工作,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在我们手中成才。

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而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位老师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一位老师工作中的一个永远探索不尽的课题。

二、个案的基本状况

王浩,男,14岁 我校初二一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差,考试成绩经常排在后几名,性格上,胆小、多疑、自卑、内向、固执。在学习方面有问题从不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父母离异,父亲在外地经商,母亲改嫁,照顾和抚养教育的任务都落在爷爷和奶奶的身上。两位老人对孙子百依百顺,宠爱过度,对其学习放任自流,从不关心。父亲偶尔回家一次,也很少与其交流学习方面的情况。总之,这是一个缺乏父爱与母爱、缺乏沟通的不完整的家庭。

三、后进生成因分析 对该生升入初二几个月来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王浩与多数同学不交往,存有遇事无所谓、压抑固执自卑。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我主要归纳以下几种:

(一)隔代亲情的溺爱

通过家访了解到在家里,他是个“小皇帝”,所有的事情都让着他,如在家他是电视迷,看起电视来连饭都不吃,奶奶心疼他,怕他饿坏了肚子,都是在他不吃饭时把饭端到他的跟前让他吃。另外,在家里任何事情都不要他做(包括他能独立完成的事),这种“关爱”导致享乐主义的思想从小就在他心里生根发芽。这种性格的养成使他遇到困难时,就会退缩不前,一厥不挀。在学习上爷爷和奶奶根本不关心,他们的思想就是只要能长大成人就可以了,农村不识字的人多着呢,对农村老年人来说体会不到读书的重要。这一切使得王浩长期处于溺爱之中,缺乏良好的沟通,缺乏自信心,造成其性格的缺陷,形成不坚强无所谓的心理和固执心理。

(二)父爱与母爱的缺乏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王浩家庭父母离异,父亲在外经商无时间在家,母亲改嫁,因此父爱和母爱完全被他的爷爷与奶奶代替,当然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和祖父母有很大的不同的,这种爱是无法直接代替的,在学校学习期间,与同学交往时,他们都有父母的关怀和照顾,这是王浩非常羡慕的事情,但自己这方面确实又存在着缺陷,导致王浩产生自卑心理,因此不喜欢与同学交流关于父母的话题,有些想法原本可以与父母交流的,却不想与祖父母交流,导致这些想法无法交流,只好放在内心里,压抑心理逐渐产生。

(三)学生集体的排斥

王浩所在班级,大部分同学尤其是男同学都很活泼,性格外向。庄雨在班上总是很“显眼”,经常考试挂“红灯”,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抄袭„„甚至老师说今天有一同学作业做的不好错误很多,全班同学会异口同声地说是王浩,这种歧视导致王浩,失去了自尊,因此自闭,内向脱离群体之外,他没有信心和同学交流,孩子时期是个争强好胜的时期,若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原因,该生一直对学习没有真正产生兴趣。虽头脑较为灵活但学习成绩较差,而且不遵守学校纪律,偶有打架、上网吧、抽烟等不良行为。时常和同班同学产生小矛盾,有时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打架。因此,我就开始注意这位一到新环境就表现有些不同的学生。因为是走读生,有时放学后,他就跑到网吧去玩游戏,还边玩游戏边抽烟。

因此,作为老师,只有给予他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他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才能得到提高。

四、个案指导的策略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挽救这些孩子,给予他相应的疏导和帮助,促使他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流,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逐步提高。主要有以下策略:

1、(与前面的二级标题序号一致起来)家校相通共同教育 深入到家庭与他的爷爷奶奶交流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但与老人交流中发现他们对王浩的教育思想很难转变,后来了解到他还有个姑姑,王浩经常去在姑姑家住,于是我亲自去找他姑姑谈家庭教育对王浩的影响,得到他姑姑的大力支持。我建议他们在家对王浩不能百依百顺,应该让他做到自己应该做的事。例如对人要有礼貌,吃饭时不要看电视,要认真读书„„他都知道应该做到这些事,做到了表扬,坚持做了要好好夸奖。要求他做好自己承诺的事。孩子很会保证,我们做大人的一定要孩子保证前仔细想想,自己的承诺能不能做到,不要轻易承诺。一旦做了承诺,就必须做好。决不迁就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现在的孩子见识多,常常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一定不能答应。不论孩子怎么闹,都不要退让。回家时要与他进行学习上的沟通,使他从内心里会感觉到“家庭在期望着我学习的进步”。我每学期都坚持做到有计划地对庄雨进行家访了解情况。

2、搭建平台激励成功(1)课堂上有意识地提问

在我的课堂上,我每节课都会设计难度较低的问题让他来回答。第一次的回答他没有感觉,多次的课堂上成功表现,使他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我能行”。后来我又联系其他老师一起对王浩进行课堂上的有意帮助,做类似的实验,收到较好的效果。(2)课外让他做到“每日一问”

课外要求他每天问老师一个问题,开始时,很难做到。第一天做了,第二天就忘记做了。我想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何况他是后进生,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主动去问他,“今天的问题准备好了吗?”这样不断的强化“每日一问”已坚持了一个学期,他的出色表现羸得多次表扬。引起其他学生的关注,同学们渐渐地对他的看法也有新的转机,他对自己开始有信心了。

(3)担任班干部

体育是他的特长,把握这一点,在我引导下,学期初他被认命为班级体育委员。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上,他取得800米和1500米两项第一名。出色的表现让大家刮目相看。

3、携手合作互帮互助

被同学排斥在外的打击是很大的,我想“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被同学排斥在外还需要同学的帮助。我首先注意到王浩没有知心朋友,就在班上开展“手拉手”活动,活动一开始,暗示班内好同学和后进生交朋友,互相帮助。同时,通过这一形式促进王浩大胆地与优等生交往,逐步领悟到交往的方法,领略到交往的乐趣。他的特长是体育,班长也是体育健将,因此他们结成好朋友。其次开展主题班会:“撒播友谊的种子”,“团结就是力量”,等等引导同学明白像王浩这样的学生,自卑、压抑、怕交往的心理形成是长期的结果,不会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除,要允许他有反复。并且教育大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要正确对待他的变化。以我们集体的耐心,接纳他的缺点,他的变化,他的进步,帮助他从封闭走向交往,从自我走向群体。

4、及时沟通、定时交流

我经常定时每周一次到二次与他交流看法,主动与他交朋友,这样做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不时地解开他心中的“结”,二是对他进行学法指导,三是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五、个案指导成效及启示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与以往不同的是和同学交流多起来了,课堂上敢于举手了,大家不笑他了,现在还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他在班级同学心目中的威信大大提高了。这一切的变化极大地激发了他学习的信心,语文、科学、数学都有明显的进步,但英语还是比较差。这还需对他进一步的关心和引导。通过这次个案的研究,给我了很大的启示:①“后进生”,经过转化教育,也要成为我国四化建设者的接班人,这一点是坚定不移的;②“后进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世界观尚未定型,因此,具有极大的可塑性;③学生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极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有些“后进生”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形成某些缺点错误是难于避免的。

后经生的研究改变了我的育人观,对后进生的转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由过去的从后进生身上找原因到现在从教师自身找原因,由过去的时间加汗水到现在注重改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树立成功理念,形成对学生全面评价观,教师由教书型变为教育科研型

六、结论

1、后进生不是天生的,只要我们老师有信心转变,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

2、对班级内的后进生作为老师我们不能放任自流,应根据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辅导,激发起他们内在学习自信心。

3、对后进生的心理辅导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林龙峰.浅谈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 2007(把后面的软回车改为硬回车,其它类似地方要求相同)[2] 傅先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 2007

[3] 杨美坤.《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 2008

[4] 周潮阳.“后进生”转化 教师是关键[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 2007

[5] 麦筱林.“师爱”是教育好后进生的前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 2007

高中数学转化思想教学研究 篇6

关键词:转化思想;等价;转化;数形结合

所谓转化就是指在解决问题时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变换,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新问题,通过新问题的求解,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这一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由未知向已知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转化,新知识向旧知识的转化,命题之间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空间向平面的转化,高维向低维转化,多元向一元转化,高次向低次转化,超越式向代数式的转化,函数与方程的转化等,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每一个数学问题无不是在不断转化中获得解决的,转化是简化题意的重要手段,是巧解数学习题的一把利剑,在解中巧妙使用转化,常常能达到一种曲径通幽的效果。转化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高考中,转化思想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掌握好转化思想的两大特点,学会在解题时注意依据问题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利用动态思维,去寻求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化归与转化的途径和方法,对学好数学是很有帮助的。下面就转化思想谈一点看法:

一、转化具有多向性、层次性和重复性的特点

为了实施有效的转化,既可以变更问题的条件,也可以变更问题的结论;既可以变换问题的内部结构,又可以变换问题的外部形式,这就是多向性。转化原则既可应用于沟通数学与各分支学科的联系,从宏观上实现学科间的转换,又能调动各种方法与技术,从微观上解决多种具体问题,这是转化的层次性。而解决问题可以多次的使用转化,使问题逐次达到规范化,这就是转化原则应用的重复性。

二、应用时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利于我们运用熟知的知识、经验和问题来解;简单化原则: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或获得某种解题的启示和依据。和谐化原则:转化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更符合数与形内部所表示的和谐统一的形式,或者转化命题,使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

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应想到考虑问题的发面,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求,使问题获得解决,或证明问题的可能性。

三、应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应注意它的三个基本要素

把什么东西转化,即转化的对象;转化到何处,即转化的目标;如何进行转化,即转化的方法。

四、转化思想在高中数学应用中主要涉及的基本类型

(一)正与反的相互转化

对于那些从“正面进攻”很难奏效或运算较繁的问题,可先攻其反面。对于某些带有否定性的命题,如果直接从正面考虑,过程繁杂或难以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若改变思考角度,将问题转化从其等价命题入手,即可迅速获解。

(二)常量与变量的转化

在处理多变元的数学问题时,常常有一个变元处于主要地位,我们可以选取其中的常数(或参数),将其看作是“主元”,而把其它变元看作是常量,从而达到减少变元简化运算的目的。

(三)特殊与一般的转化

一般成立,特殊也成立。特殊可以得到一般性的规律。这种辩证思想在高中数学中普遍存在,经常运用,这也是转化思想的体现。一般问题特殊化,使问题处理变得直接、简单。特殊问题一般化,可以使我们从宏观整体的高度把握问题的一般规律,从而达到成批的处理问题的效果。

(四)等与不等的转化

相等与不等是数学解题中矛盾的两方面,但是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有些题目,表面看来似乎只具有相等的数量关系,根据这些相等关系又难以解决问题,但若能挖掘其中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组)去转化,往往能获得简捷求解的效果。

(五)数与形的转化

许多数量关系的抽象概念若能赋予几何意义,往往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解题途径的探求;另一方面,一些涉及图形的问题如能化为数量关系的研究,又可以获得简捷而一般的解法。这就是数形结合的相互转化。

(六)陌生与熟悉的转化

数学解题过程事实上就是把问题由陌生向熟悉的转化过程,注意类比以前解决过的问题,找出其共性和差异性,应用解题中,通常表现为构造熟悉的事例模型,在待解决问题和已解决问题之间进行轉化。

总之,转化的思想方法是高中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掌握好转化的思想方法的特点、题型、方法、要素,原则对我们学习数学是非常有帮助。

【参考文献】

[1]顾桂斌.优化解题的重要手段——转化.

[2]高中数学教与学.2006第5期.

[3]林清.浅谈转化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需求分类和转化模型研究 篇7

需求的分类和概念, 相关文献持不同的观点, 罗永泰、卢政营对此有较全面和系统的介绍。目前, 对需求的分类研究, 主要集中在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上, 其中对隐性需求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隐性需求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 学者们对隐性需求概念的界定还未能取得一致, 有的采用了像潜伏需求、潜在需求、隐性需求等不同的术语。范晓屏把潜在需求进一步分为两类, 一类是消费者已觉察到并有明确满足物的“显性需要”;另一类是消费者尚未觉察到, 或者朦胧觉察到但没有明确满足物的“隐性需要”;钱旭潮等认为, 潜在需求是顾客对产品有深厚的兴趣, 但现在的产品或服务却不能使之满足的状态……而未表述型需求是指顾客潜意识中的、尚没有明确意识到和表述出来的需求;索惠敏则认为, 潜在性需求既包括意识到的而未利用的部分, 也包括存在于利用者潜意识中没有利用要求的部分。下面将要给出的需求分类转化模型, 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不管出于什么原因, 人们总是对某些事物的某些事项有一定的要求和期望, 这些相关的事物构成了与一个人相关联的“环境”;而环境的实际状况 (环境现状) 和顾客对环境要求的状况 (顾客要求) 之间的差距, 是需求产生的本质和前提;产品的意思在于它改善了环境现状, 提高了环境现状对顾客要求的适应。需求动态转化的机理在于:顾客要求和环境现状其中之一发生了变化, 或者两者同时发生了变化, 导致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 从而使某个“需求要素”在满足要素和未满足要素之间相互转化, 或者使需求要素的强度 (两者之间的距离) 发生变化。把顾客要求和环境现状之间差距的程度, 叫做需求要素的强度。

2 需求分类和概念

2.1 先看活性需求和活化需求

一个处于满足状态之下的需求要素, 当顾客要求不变而环境现状下降, 或者环境现状不变而顾客要求上升, 从而使两者之间出现了差距, 顾客便产生了针对该需求要素的需求, 同时也产生了改变这种现状的欲望, 但这时他并不会立即采取行动来改善现状, 只有当两者之间的差距大到一定程度时, 顾客才会采取行动以改善这种状况 (使现状向要求靠近或者达到或超过要求) , 这个要求与现状之间差距程度的临界值, 称为需求要素的忍耐域。

(1) 活性需求。

当要求与现状之间的差距程度小于忍耐域, 顾客虽然有改变现状的欲望, 但他还不会立即采取行动以改变这种现状, 这种顾客尚处于“忍耐”状态下的需求, 称之为“活性需求”。活性需求可分属需求靶的一、二、三象限 (稍后将给出需求靶的图示) 。

为什么会存在忍耐域?因为任何企图改变环境现状的行动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价格、情感、体力、时间等) , 这种代价越大, 同等情况下忍耐域就会越大;另外, 顾客对改变环境现状所采取的行动的预期效果, 也会影响忍耐域的大小, 如果预期效果越好, 则忍耐域会越小;同时, 忍耐域也与环境现状和顾客要求之间差距 (需求要素强度) 的持续时间相关, 预期持续时间越长, 忍耐域就越小;最后, 忍耐域还和顾客的收入有关, 顾客的收入越高, 则忍耐域越小。

(2) 活化需求。

就是当顾客要求与环境现状之间的差距等于或者大于忍耐域时的需求。活化需求是促使顾客立即发生购买的需求。如果一旦购买发生, 它便转化为处于相对满足状态的“沉没需求” (沉没需求不一定处于完全满足的状态, 因为一种商品的消费有时并不能带来完全的满足) 。活化需求只属于需求靶的第四象限。

2.2 再看要约需求、条件需求和判定需求

为了区分需求来源情况的不同, 对其又可作如下划分。

第一种情况, 一种处于完全满足状态的需求要素, 环境现状未发生变化, 但预期顾客要求将会变高或者未来可能会变高, 当顾客要求提高时, 使之超过了环境现状, 就会产生活性或活化需求, 这种暂时还处于满足状态下的需求称为要约需求。比如, 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要求高了, 会产生对各种保健的需求;对时间要求提高了, 便产生对个人轿车的需求等。

第二种情况, 一种处于完全满足状态的需求要素, 当顾客要求不变, 但预期环境现状将下降或者未来可能会下降, 当环境现状下降, 使顾客要求与环境现状之间产生了差距, 同样会产生活性或活化需求, 这种暂时还处于满足状态的需求称为条件需求。比如, 当人生病, 会产生就医的需求;天下雨, 便产生对雨伞的需求等。

第三种情况, 两者都可能或者预期会发生变化, 顾客要求会提高, 环境现状也会下降, 这种暂时处于满足状态下的需求称为混合需求。

另外, 要约需求和条件需求, 还包括因为顾客已经拥有了某种产品, 从而使自己暂时已处于完全满足的状态, 但是, 预期将来会或将来可能出现顾客要求提高或环境现状下降的情况, 从而使某种需求从新处于未满足状态的情况。

要约需求、条件需求和混合需求, 都是相对于某个特定的人在某个特定的时点而言的, 它们都是一种暂时还处于满足状态的潜伏需求。三种需求都可以分属需求靶的四个象限。

判定需求: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或者由于顾客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的限制, 他们还不知道某个事物的某个具体事项的变化会对自己产生某种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这类需求都是一种由科学规律所揭示的人的理性需求, 称为理性判定需求;另外, 判定需求也包括这样的情况:消费者由于一次偶然的消费体验, 获得了某种产品或服务能够提高自己以前未曾意识到的某种需求的满足程度, 这也是由于顾客对产品、服务或市场信息把握的有限性, 而使某种需求处于一种潜意识的状态, 这类需求都是一种在心理上还没有形成明确要约值的需求要素, 而且满足物也不是明确具体的情况, 这一类需求称为感性判定需求;比如, 一个人由于跟随朋友一次旅行的体验, 他发现这种产品对自己有极大的效用。判定需求是一种处于潜意识状态的隐性需求, 它可以分属需求靶的四个象限。

3 需求靶的构造、需求转化机理和转化的触发因素

3.1 需求靶的构造

有了上面几种需求的概念, 就可以建立需求分类转化的模型——需求靶, 如图所示:

第一, 需求靶依据买方能力和供方能力两个变量, 被划分为四个象限, 各种需求都可以在每相邻的两个象限之间移动;促成这种移动的力量分别是买方能力 (用S表示) 和供方能力 (用M/P表示) ;买方能力主要是指收入, 而供方能力主要是指供方技术与产品的开发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 体现在市场上是否有这种产品和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如何。每个象限的意义是:

(1) 第一象限。表示市场上没有能满足顾客某种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或者有但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达不到顾客的期望, 买方也没有能力购买;

(2) 第二象限。表示市场上已有能满足顾客某种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并且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也达到了顾客的期望, 但买方没有能力购买;

(3) 第三象限。表示买方有能力购买, 但市场上没有能满足顾客某种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或者有但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达不到顾客的期望;

(4) 第四象限。表示买方既有能力购买, 市场上也有能满足顾客某种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并且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达到了顾客的期望。

第二, 图中的三个圆环, 分别代表三种需求, 三个圆环是并列的关系, 它们之间不会相互重叠;最外面的方形代表的是判定需求, 它与每个圆环是一种重叠的关系。

第三, 每个相临圆环所代表的需求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促成这种转化的触发因素主要是环境变化、收入和顾客价值观的变化。

第四, 判定需求可以转化为图中任何一个位置的需求。

第五, 处于第四象限最小粗圆线的部分表示“买方要约线”, 代表顾客要求;处于第四象限较大粗圆线的部分代表“环境现状线”, 这两条线之间的距离表示某种需求要素的强度, 这时需求强度大于或等于忍耐域。而处于第一、第二、第三象限的同样两条线之间的距离, 表示该种需求要素的忍耐域, 这时忍耐域大于需求要素的强度。

3.2 在需求靶的基础上, 对需求转化的机理和转化的触发因素展开讨论

(1) 活化需求

活化需求的来源有五个途径:

①活性需求。触发因素:收入提高、新产品上市、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价格下降、环境变化 (包括环境现状本身的变化和需求要素强度持续时间的变化) 、顾客价值观的变化。前五个因素促使活性需求向第四象限移动, 也就是能够使忍耐域下降到等于或低于需求要素强度的水平;后两个因素会使顾客要求提高或者使环境现状下降, 导致需求要素的强度大于或等于忍耐域, 从而促成转化。必须说明的一点是, 企业可以影响顾客对环境现状的判断。

②要约需求。触发因素:收入提高、顾客价值观的变化。这两个因素都可能使顾客要求变高, 从而促成转化;企业可以对顾客的价值观施加一定的影响, 或者对顾客提供融资。

③条件需求。触发因素:环境恶化。企业可以影响顾客对环境现状的判断。比如, 医生对病情的诊断或者企业对环境或食品污染现状的宣传。

④判定需求。触发因素:顾客知识、信息和价值认知的变化、消费体验。

⑤沉没需求。触发因素:收入提高、顾客价值观的变化、环境持续恶化 (包括原有产品老化所导致的环境现状下降的情况) , 这些因素可使需求强度持续增大, 最终达到等于或大于忍耐域, 促成产品立即更新淘汰;或者收入提高、新产品上市、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价格下降、需求要素强度持续时间变长, 使忍耐域下降到等于或低于需求强度的水平, 从而促成产品立即更新淘汰。

(2) 活性需求

活性需求的来源有四个途径:

①要约需求。触发因素:收入提高、顾客价值观的变化使顾客要求提高。

②条件需求。触发因素:环境恶化。环境恶化使环境现状下降, 企业能够影响顾客对环境现状的判断。

③判定需求。触发因素:顾客知识、信息和价值认知的变化、消费体验。

④沉没需求。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顾客虽然发生了购买, 但并没有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触发因素:顾客购买。第二种情况是顾客同样发生了购买, 但到产品淘汰时, 由于收入下降、产品质量下降、产品价格上升或需求要素强度持续的时间变短, 使忍耐域上升到大于需求要素强度的水平, 所以顾客不会进行再次的购买, 而处于一种忍耐的状态。触发因素:旧产品的淘汰。

(3) 要约需求

要约需求的来源有三个途径:

①活化需求和沉没需求。顾客发生了购买, 而且达到了完全满足的状态;但是预期顾客要求将来会提高或者有可能提高。触发因素:对顾客收入和价值观变化趋势的预测。企业可以影响顾客作出这种预测。

②活性需求。触发因素:收入下降、顾客价值观的变化。顾客要求下降, 使需求暂时又重新处于满足的状态。

③判定需求。触发因素:顾客知识、信息和价值认知的变化;消费体验。

(4) 条件需求的来源有三个途径:

①活化需求和沉没需求。

顾客发生了购买, 而且达到了完全满足的状态;但环境现状将来可能或者预期将来会下降。触发因素:对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企业可以影响顾客作出这种预测。

②活性需求。

触发因素:环境改善。需求暂时又重新处于满足的状态。

③判定需求。

触发因素:顾客知识、信息和价值认知的变化;消费体验。

4 促成购买模型

前面给出了忍耐域的概念, 而且知道一个人对某种需求要素的忍耐域, 与他采取行动所需付出的代价成正比, 与预期的现状可改善的程度成反比, 与顾客的收入成反比, 与需求要素强度预期的持续时间 (由长期延续时间和出现的频度两个因素决定) 也成反比。忍耐域是针对某个特定顾客的特定时间点而言的, 即使在收入、产品质量和价格、需求要素强度预期的持续时间相当的情况下, 不同的顾客或同一顾客在不同的时间, 忍耐域也是不同的。这里分析一种特殊情况:需求要素强度随着时间的延续虽然会出现随机的波动, 但平均强度却表现出一定的相对平稳性和周期性的变化;也就是说, 下面的模型是针对那些要经常重复使用的产品, 比如说耐用消费品和牙刷、餐具等生活用品, 这样就可以不考虑忍耐域中需求要素强度持续时间这个因素。另外, 这个促成购买模型, 还有其他的一些限制条件:首先, 假定顾客需要付出的代价只有产品的价格一种;其次, 假定顾客购买该产品只为满足一种需求要素;最后, 现状可改善的程度, 完全由所购产品的质量和顾客期望的质量之间的符合程度一个因素决定 (产品质量包括产品的使用寿命) , 也就是由“质量匹配度”决定。那么一个顾客发生购买的条件是:

H=Y–X (1)

R=k (P/S×M) (2)

H ≥ R (3)

方程组中的H为需求要素强度, Y表示顾客要求, X表示环境现状, R为忍耐域, P为产品价格, S为收入, M为产品质量匹配度, k为常数系数。M的取值范围是0 ≤ M ≤ 1, 当产品质量和顾客期望的质量完全相符时, M取最大值1。将 (2) 式改变一下形式:

R=k/[S × (M/P) ]

可以看到, 产品的顾客感知价值越大 (M/P越大) , 越容易促成购买;要想把顾客感知价值很低的产品卖出, 需要很大的需求强度。因为收入的提高, 同时可能会使顾客的要求也提高 (需求强度变大) , 所以, 收入对促成购买的效果非常显著。再将 (2) 式改变一下形式:

R=k/[M × (S/P) ]

当M取最大值1时, 顾客的忍耐域变为最小S/P, 称为最小忍耐域。它的实际意义是:当S/P一定时, 能够促成顾客购买某种产品所需的最小需求强度。

5 结论

通过对需求靶的分析, 可以看到影响需求分类的变量的多样性和需求转化的复杂性。需求靶是一种很有用的分析工具, 它使各种需求之间的关系变得清晰明了;而且有利于找出促成需求转化的各种触发因素。企业营销的功能就在于:如何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 使各种需求通过各种路径转化为现实的购买;也就是如何促成这些触发因素的产生, 使判定需求、要约需求、条件需求向活性需求转化;然后, 通过满足供方能力和买方能力, 促使需求在象限之间移动, 使活性需求向活化需求转化, 最终促成顾客的购买。

摘要:需求靶提供了一个边界清晰的需求分类方法。它可以揭示顾客的知识信息、价值认知的变化、环境变化、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产品质量、价格和顾客收入等触发因素是如何促成各种需求之间相互转化的;这个模型同时也可以回答, 决定顾客购买的因素是什么和如何促成顾客的购买。

关键词:需求,隐性需求,分类,转化条件,触发因素,需求强度

参考文献

[1]罗永泰, 卢政营.需求解析与隐性需求的界定[J].南开管理评论, 2006, 9 (3) :22-27.

[2]范晓屏.基于隐性需要的消费倾向及其营销启示[J].商业研究, 2003, (16) :5-8.

[3]钱旭潮, 等.市场营销管理——需求的创造与传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4]索惠敏.档案利用者的潜在需求[J].衡水学院学报, 2005, 7 (2) :48-49.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 篇8

作为我国三大科技创新主体之一的高校, 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成果转化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进入21世纪, 科技在世界经济增长中所作的贡献越来越明显, 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75%以上都是靠科技进步来实现的, 美国、日本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80%, 而我国期间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左右, 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郭晓川曾运用文献计量法对1989—1994年国内公开发行的11种、254册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类专业期刊内容进行过统计分析和述评, 发现六年期间专门以高校为主体, 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论文达198篇。鉴于此, 笔者首先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为题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精确匹配检索, 发现1979—2011年间发表的文章达818篇。这些足以证明国内学术界对于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的关注。为了体现研究的全面性, 笔者随后又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精确匹配检索, 发现1979—2011年间发表的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的文章达988篇。通过对这988篇文献摘要的研读, 发现在研究内容上, 1979年—2011年之间, 有关对策建议、障碍因素、转化模式方面的研究是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重点, 涉及到这些内容的文献高达725篇, 其中有563篇涉及到对策建议问题, 186篇涉及到障碍因素问题, 大约为3:1的比例, 这说明有很大一部分对策建议是直接根据现状或者问题直接提出的。另外还有103篇涉及到转化模式问题, 有6篇涉及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概念特征问题, 有6篇涉及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研究综述问题。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估研究”的文献比较少, 只有20篇, 这说明学者们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估的研究关注不够。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研究综述

在国外, 通常用“技术创新”一词来代替我们所讲的“科技成果转化”。美籍奥地利人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 指出“创新”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 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这是“科技成果转化”最早的论断, 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它的特点是创造性和首次获得商业利润, 它揭示出科技成果转化是技术和经济之间的中间环节, 本质上是一个在利益驱动下并伴随高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的科技和经济行为。新熊彼特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爱德温·曼斯菲尔德、莫尔顿·卡曼、南希·施瓦茨等, 曼斯菲尔德把技术创新定义为“第一次引进一个新产品或新过程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财务、管理和市场诸步骤”。新熊彼特学派的代表人物秉承经济分析的熊彼特传统, 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 主要是将技术创新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重视对“黑箱”内部运作机制的揭示, 并在分析这样一个过程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技术创新模型。

根据国内外对技术创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的界定, 笔者认为,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指通过高校、企业、政府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 将以知识形态为主的科技成果, 经过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实现商品化、产业化的过程。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特征研究综述

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质就是由客观因果性向主体目的性的转化, 也即是科学原理向技术原理的转化。笔者认为,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为:

1. 成果的可转化性

这里的可转化性是指高校的科技成果经过一定的技术检验和经济检验, 具备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可行性。可转化性表现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个过程中, 包括科技原理上的合理性, 实验上的可靠性, 操作上的可行性, 预算上的经济性以及社会上的相容性等。高校每年产生大量的科技成果, 转化率却不高, 究其根本, 就在于有些科技成果并不具备可转化性。

2. 转化模式的多样性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实质上就是每所高校依据自身的情况,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转化样式。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主要有研究中心或技术中心、联合研究或委托研究、高校技术转让专门机构、大学衍生企业、专利转让等模式, 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我国高校常用的成果转化模式, 按技术和市场的接口分有:外生型一大学将自己的技术直接转移给企业;内生型一高校创办企业自产自销;混合型一内生型和外生型的融合。

3. 转化功能的多重价值性

这种多重价值性表现为:一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使成果为社会及企业生产服务,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体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价值;二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知识、新技术, 可以用以改造专业、更新课程, 改革教学方法, 形成新的学科和理论。为培养人才服务, 从而体现它的教育价值。

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独特性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内部结合方式和要素关系。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的独特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动力机制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既要满足时代要求又要获得一定经济利益, 除此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动力就是高校自身的内驱力。这就是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还与其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密切相连, 这是其转化科技成果的最大动力。这一点是企业和科研院所有所不同。

(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有自身的特点

对企业和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 在科技成果转化成功后获得的通常是经济或物质奖励。高校由于其特殊的性质, 高校科技工作人员一般都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具有学术价值的科技成果既可以提高高校的知名度, 又代表了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因此,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应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综合考虑, 更好地激发高校科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评价研究综述

在1979—2011年间发表的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的988篇文献中, 涉及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研究的文献比较少, 只有20篇左右。包括7篇强调环境指标的文献, 6篇强调转化效果指标的文献, 2篇强调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文献。

有些学者认为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比较全面地反映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各方面特征, 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到科技成果转化所带来的效益。白利娟等 (2006) 参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因素, 从四个方面来评价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即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直接效果。王桂月、王树恩 (2009) 从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发能力、经济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评价。

有些学者注重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外部条件, 也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环境, 包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备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制度环境等。阎为民, 周飞跃 (2006) 认为指标的设立应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原则, 因而他从转化潜力、成果转移、成果转化、转化环境四个方面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评价。杨程, 赫明 (2007) 对六个主要评价指标进行阐述, 包括政策环境、团队建设、创新能力、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融资渠道。赵英, 曹然 (2010) 在分析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总体特征的基础上, 概述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基本方法, 提出创新团队、科研条件、科研投入, 成果水平、成熟程度, 需求程度、市场寿命、政策方向等因素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估指标。刘朝、李慧、师洪波 (2011) 从高校专利技术转化参与主体即高校、转化中介、企业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四个部分进行评价。一级指标包括社会环境、高校、中介服务、企业发展四个方面。

本文根据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含义、特征、过程构建指标体系如下表。

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研究综述

1979—2011年的有关文献中, 18.83%的研究涉及到这一问题。如果按参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方面将障碍因素分为与高校相关、与企业相关、与中介相关 (包括政府和市场) 三方面, 那么通过对涉及障碍因素的186篇文献按时间顺序排列, 发现障碍因素经历了从与高校相关, 到中介服务的不完善及企业接受机制的不成熟, 再到近年的涉及到高校、企业、中介等各个方面。经统计, 作者发现涉及到的障碍因素主要有: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市场观念薄弱, 缺乏转化意识;缺乏科技经营型人才;资金投入缺乏保障;课题选项缺乏可行性研究;企业对科技成果吸收能力弱;缺乏配套的激励机制;技术成熟度低;缺乏中试条件;信息流通体系不完善;项目本身太尖端, 不易推广;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现有评价机制不合理;企业科技意识有待提高;企业科技体制不完善;缺乏科技转化资金;缺乏必要的风险投资渠道;转化渠道不通畅、形式单一;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缺乏专业转化机构;科技管理模式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后所获的利益分配不合理等。

2005年以来的相关文献大部分认为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在于科技成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缺乏激励机制、缺乏企业人才和资金、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方面。比如高杰等认为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主要是管理、资金和政策问题。龚完全、熊正德 (2006) 主要从高校方面找原因:高校科技人员大多缺乏成果转化与科技竞争意识;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短缺且投入比例失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风险投资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高校科技成果先天不足。方焱松、张勇 (2009) 指出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力度不够;各方的目标和利益不一致;缺少相应的技术转移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够;信息不通畅;缺乏对成果转化中介人员的激励机制。

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及措施研究

经统计, 发现1979—2011年间发表的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的文献达988篇, 其中有563篇涉及到措施问题, 占被统计文献的56.98%。通过对这186篇文献的研读, 作者发现涉及到的对策及措施主要有:加强政策干预, 改革宏观管理体制;增加资金投入, 建立风险基金;教学、科研、开发一体化;加强中试环节;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兴建校办高科技产业;保护知识产权、完善科技法规;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人才;培养科技成果推广人才;加强高校的开发职能;提高成果的成熟度;完善科技信息网络;建立中介机构;加强校企人才交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高校的转化工作要紧紧依靠社会力量等。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研究者还存在着不同的倾向性, 所以提出的对策建议, 比较分散, 众说纷纭, 还没有形成一致性的对策建议和主流看法。

2005年以来的文献将主要问题集中在科技成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缺乏激励机制、缺乏企业人才和资金、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对此提出的相应对策建议有: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校企人才的交流、加强对科技中介队伍的建设, 建立新型的联盟模式、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机制等。比如方焱松、张勇 (2009) 提出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就包括加强高校对科技中介的认识及中介队伍的建设;提升成果供需双方的全方位合作思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化建设。王明道、袁华、李晶 (2011) 提出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注重评价机制的构建, 健全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包括健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 建立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根据市场调研, 构建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 包括积极吸收企业参与研究, 与企业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 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人才, 重视与校企合作项目的管理;建立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机制, 包括构建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和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七、结束语

1979—2011年之间, 学者们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比较深入, 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 高校作为社会的科技型组织和教育中心, 在科技创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对于促进城市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意义重大。因此, 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 特别是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科学评价以及针对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还将是今后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转化医学与研究型医院 篇9

关键词:研究型医院,转化医学

随着转化医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和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深入开展,如何正确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创新与转化,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结合,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在当前以自主创新能力为焦点的新一轮竞争中,大力推进转化医学研究,建设研究型医院,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将关系到医院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转化医学和研究型医院的内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本院建设发展实践,对建设研究型医院、发展转化医学进行初步探讨。

1 转化医学与研究型医院的内涵

1.1 转化医学

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式提出转化医学的理念,并在国际上得到迅速发展,已经逐渐从一个科学研究的理念演变成一种新的医学研究模式[1]。这种新的医学研究模式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以此为依据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研究成果迅速应用于临床实践,从而提高整体医疗水平,惠及更多病人[2]。实际上,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都在践行转化医学,从临床提出问题,经实验研究到临床验证,再回到实验室进行完善,经多次反复后转化成临床疾病的诊断、评价和治疗。然而,随着科学分工的越来越细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基础医学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距离也不断加大,造成了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脱节。因此,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转化医学研究[3]。

1.2 研究型医院

2004年,解放军总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探索与实践,并逐渐引领全军乃至全国医院与学术界对研究型医院理论探索与管理实践[4]。迄今为止,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等35所医院相继提出构建研究型医院的目标,军队师级以上医院和武警总医院在创建研究型医院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5]。至于何谓研究型医院,医院管理专家对其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尽管描述角度不同,但都强调研究型医院是一种高端医院发展模式和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或专科医院。目前普遍认同的定义为:以完成临床医疗工作为基本任务,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突出优势,以创新学科研究为重要使命,以制订和修订临床医学标准和规范为水平标志的一流医院[6,7]。

2 转化医学与研究型医院的关联性

2.1 转化医学是推动研究型医院发展的动力

研究型医院是一种发展战略,通过坚持临床与科研并举,以科技创新带动临床诊治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整体提高,其内在要求就是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从拓展规模向提高效益转变[8]。而转化医学正好能推动并加快这一转变的实现,其转化能力与效率也正是推进研究型医院发展的动力。因为转化医学倡导实验室与临床研究双向转化,其核心就是要打破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之间固有的屏障,将基础实验室与临床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从临床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又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迅速应用于指导临床实践[5]。

2.2 研究型医院应适应转化医学发展的需要

研究型医院是连接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桥梁,是科研与临床相互转化的平台,在转化医学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研究型医院遇到的疑难复杂病例最多,进行研究攻关的科技资源最集中。创建研究型医院是解决医学转化问题的最重要举措,反映了转化医学发展的新趋势,体现了医学研究转型背景下医院建设的客观要求,可以使医院成为医学研究的孵化基地和助推器,成为统领医学科技发展的主力军,是实现医院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生命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有效载体[9]。

3 建设研究型医院发展转化医学

我院是一所“院所合一”的三甲专科医院,也是较早提出创建研究型医院目标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医院之一。回顾我院肝胆外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50多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在肝胆外科领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攻克问题的科学研究史,可以说是典型的转化医学模式产物。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如何更好地建设研究型医院,积极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实现肝胆外科新的更大跨越式发展,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也是大势所趋。因此,从建院开始,尤其从“十一五”以来,我们围绕建设研究型医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从理念、学科、人才等方面对推进转化医学研究有着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3.1 以铸牢研究型医院管理理念为先导,树立转化医学观念

转化医学强调的是一种理念的转变,即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密切结合,这也是建设研究型医院管理理念的精髓所在。“围绕临床搞科研,科研成果为临床”,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转化,螺旋式上升,从而推动医院的快速发展[10]。

3.1.1 转变思想认识。

建设研究型医院,就要转变管理理念,深刻理解和接受转化医学的内涵,让对于实验室人员来说,紧密围绕临床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就是“理所应当”,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不断寻求提高诊疗水平的新方法就是“责无旁贷”。为此,我们加大了宣传和教育力度,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参观见学与座谈讨论,促使大家真正转变思想认识,破除现实中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临床医生就是“开好刀,开对药,管好病人”,实验室人员就是“拿基金,做实验,出文章”,两者之间“井水不犯河水,互不搭界”等,从而树立转化医学观念,真正用转化医学的理念来指导医学科学研究和病人治疗工作。

3.1.2 理清发展思路。

我院是世界上少有的一个院所合一的肝胆外科医院。这种办院模式的精髓,就是把临床中遇到和形成的课题拿到研究所去,运用新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再用研究的成果指导临床。但由于研究所是从事临床基础科研,从近期效益来看很难给医院带来直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往往投入多、产出少、周期长、见效慢。基于这种模糊认识,我们发动全院工作人员总结院所合一的办院经验,大讲并引导大家认识创建研究型医院是对现代医学科技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并在举办“医院建设发展论坛”的基础上,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确立了“国际一流研究型专科医院”的发展目标。

3.2 以构建研究型医院学科体系为支撑,促进转化医学发展

创建研究型学科即是建设研究型医院的必要途径,也是医学学科发展适应激烈医疗市场竞争环境的必然趋势[11]。开展转化医学研究是研究型医院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样转化医学研究也需要依托优势的研究型学科来展开。

3.2.1 优化学科布局。

任何一个有影响的学科无不是遵循基础与临床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原则。但现有的学科体系并不是根据转化医学的原则按有效解决某一医学问题的需要来展开的,而是根据行政需要、生理研究甚至是文化不同来进行划分的,因而很难完成跨专业多学科的医学研究。我院从20世纪70年代末申请首批硕士学位点到1996年建立院所,一直都是在尝试和探索基础研究与临床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方式。在学科布局上,无论是临床科室、辅诊科室还是研究所,均围绕肝胆疾病的基础与临床这个核心主业展开工作。目前,我院在嘉定新建的分院和国家肝癌中心也延续了这一指导思想。

3.2.2 创建发展平台。

研究型医院的建设和转化医学研究离不开良好的学科发展平台作支撑,其内涵包括配套的设备设施、宽松的科研氛围、良好的协作关系等。除拥有四个实验室的硬件平台,我院建立了整合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诊治、生存和预后等信息的随访数据库资料,设立了收集全院手术切除标本供实验使用的肝癌病人样本库等。另外,我们还需要建立一种多学科协作关系。恶性肿瘤等重大复杂疾病的防治研究,需要整合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研究人员的交叉研究。由我院吴孟超院士牵头,联合6名院士提出建立的国家肝癌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个高度开放、资源共享、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

3.3 以培育研究型医院人才队伍为重点,推进转化医学研究

专门的转化医学研究者需要经过特殊培训,才能具备同时开展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疗的知识和技能[12]。研究型医院应是转化医学人才的培养地,须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核心,打造优秀创新团队,这是建设研究型医院的关键。

3.3.1 培养复合人才。

近年来,衡量临床人才的标准已经从单一的临床标准转变为临床和科研综合评判,培养复合型的转化医学人才已经形成共识。在人才培养上,医院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在科技创新中培养复合人才,按照固强补弱、全面发展的原则,每年投入大量的经费,通过学习和培训,加强对中青年医师临床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让更多的临床医生学会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和实验室人员的通力合作,开展和完成科研工作,再将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检验,使之成为真正为推动肝胆外科学科发展需要的成果。

3.3.2 打造创新团队。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研究型人才在转化医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统筹推进医院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以学科或项目为纽带,努力培养造就一批为建设研究型医院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的创新科研团队。比如,我院和中科院合作开展了肝癌门静脉癌栓的研究,该研究团队研究人员以临床一线的医生为主,扎根于临床实践,同时将临床中发现的实际问题通过基础研究的手段进行阐明,最终服务于临床实践,把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是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创新型转化医学研究团队。

总之,建设肝胆外科研究型专科医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开展肝胆外科领域重大复杂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信在全院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大力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驱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实践,转化医学研究一定会在我院开花结果,实现医院的一次又一次腾飞。

参考文献

[1]Drolet BC,Lorenzi NM.Translationalresearch:understanding the continuum from bench tobedside[J].Transl Res,2011,157(1):1-5.

[2]徐幻,刘玉秀,杨国斌,等.转化医学:从理念到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A):2536-2538.

[3]李长芹,吴东,贺祯,等.转化医学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与趋势探讨[J].武警医学,2011,22(4):345-348.

[4]秦银河,文德功,郭旭恒.创建研究型医院——基于“301”医院管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张鹭鹭,栗美娜,丁陶.研究型医院资源结构研究——基于(1+n)模型体系的循征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12):1121-1123.

[6]秦银河.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2005,9(10):1-4.

[7]连斌.研究型医院的内涵界定及特点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5):307-310.

[8]秦银河.在军队师级以上医院管理创新研讨会上的讲话[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9):5-12.

[9]王发强,陈锋,陈金宏.研究型医院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7-9.

[10]郑锦,马超,刘萍,等.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67-68.

[11]吴佳佳,郭渝成,滕怀金.研究型学科建设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1,15(8):8-9.

初中物理待优生转化策略研究 篇10

老师要让学生先放下思想包袱。先讲中职生物理课与初中物理课的区别:第一,中职生物理没有题海战术。初中物理讲完一个定律,接着是大量的相关习题练习,而且难度较大。中职生物理注重定律的由来和理解运用,没有大量运算。中职生计算能力差,这样就避开了他们的弱项。第二,相较于初中物理,中职生物理纯记忆的内容少,更加注重理解。如对概念的学习,初中最后要准确无误地熟记下来,中职生物理要求全面理解,即清楚概念的定义、符号、物理意义、国际单位及引进背景。第三,实验是中职生物理学习的重要方法。告诉学生中职生物理课的内容很多是通过实验验证的,实验是中职生物理学习的重要途径,操作能力培养在中职生物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认识到了中职生物理和初中物理的不同时,能消除对物理的恐惧,从而对中职生物理课充满了热情。

积极性的调动不仅是在开始学习时,而且要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堂课都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教学法是很好的方法之一。有趣地导入新课,如讲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时,先做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新课;讲电功、电功率时,以厨房中的电饭煲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水、抽油烟机排气等问题引入课题。课堂中趣事的应用,让学生保持兴趣,如用有趣的总结形式,让学生轻松地记住结论。

兴趣是好老师,兴趣让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另外,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每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和表扬,长期不被认可使中职生非常需要和渴望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能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拓展其深度和广度。

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下一步就是要让这些基础差的学生学懂学会物理知识,且为其他专业课打基础。

物理知识抽象难学,需要有一定的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能力,中职生这方面的能力较差,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太深了学生接受不了,很快失去信心,不学了;太浅了,达不到学习的要求。教学实践中观察到,大多数后期不学习的学生,原因都是一段时间听不懂便放弃了。所以,如何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既能为学生接受,又保证后续课够用,是中职生教师研究的重点之一。把握好度,再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教材,让学生学懂学会,而不是一味地按大纲走,一味深挖教材。例如,电工电功率一

一、客观原因及对策

1. 物理学科特点因素

(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目前农村初中实验仪器配备不完善影响了教师的实验演示,也影响了学生实验动手操作,最终影响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从而出现了待优生。

(2)物理学是一门以物理概念为基石,以物理学定律为主干,建立严密的逻辑体系的理论科学。物理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表现为物理概念、定律、原理的文字叙述比较简洁、严谨而意深。如: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力时伸长了10cm和伸长到10cm,含义截然不同。学生不咬文嚼字就很难理解,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3)物理是一门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又有别于数学的科节,计算电工有三个公式:W=UIt、W=IRt、W=U2t/R,适用范围教材解释为W=UIt体现电能在不同负载中转为其他形式能的总和,对一切负载适用;W=IRt及W=Ut/R就只适用于负载为纯电阻性质的情况。学生对这种解释很茫然,可简单解释为W=UIt为电流通过负载做的总功(总能:负载消耗总的电能),W=IRt=U2t/R为电流通过负载发热所做的功(电流通过负载产生的热能,负载发热消耗的电能),不必就教材进一步解释。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解决很多物理疑难问题:

第一,呈现用语言难以叙述的内容,如电流是看不见的,磁体周围的磁场也是看不见的,多媒体演示可以让看不见变为看得见,教学效果完全可以达到预设的水平。

第二,演示不能呈现眼前的情景,例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受过程。

第三,呈现放慢的物理过程,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观察理解。如验证楞次定律的实验———条形磁铁插入线圈和从线圈中抽出时磁通量变化过程的演示,使学生从想象变化过程到直接观察到形象的变化过程,将实验当中瞬间变化过程放慢,学生一点一点仔细地看清楚,分析实验就容易多了。

四、保证实验的质与量,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探索物理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实验的过程。物理学可以说就是一门实验科学,多做实验,做好实验,是中职生学好物理的重点内容。中职生物理课的很多内容是由实验得出或由实验验证的,所以物理课要做大量的实验。且这些试验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到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愿意学了。实验的动手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学起来不枯燥,学生愿意参与。

试验不仅要动手,同时还要用眼观察,动脑分析总结,所以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这正是中职生需要具备的。

总之,教师对教材的灵活把握,以及实验教学的质与量的保证是上好物理课的关键,学生的积极参与加上多媒体的利用对上好物理课有很大帮助。实验证明,如果学校能保证课本要求的实验课程,再加上老师灵活处理教材,学生基本上能达到愿学、学会、够用的水平。如果能做好以上两条,效果会更好。而物理课只靠老师和一支粉笔,可能导致学生因学不会而厌学,这就更谈不上再学习后续课程了。

培养学生物理兴趣,优化初中物理教学

———也谈初中物理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刘占强

(登封市大冶镇东施初中,河南登封

从非智力角度来讲,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能不能把学生探究物理奥秘的欲望、热情、兴趣激发出来,是中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点。同时初中生的心理主要具有好奇、好问、好动和好胜等特点,如果在教学中结合物理学的特点,重视非智力因素,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抽象深奥的物理课将会充满明媚的阳光,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将有极大的帮助。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想调动学生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好新教材,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能否产生较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课改后的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的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时我们发现,学生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看得很投入。我们就因势利导,让他们回答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那幅图说明课文中哪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了,便产生了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中学。如:在物理中的密度公式、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等都不能按数学的思维去理解,即数学不好物理肯定不好,数学好物理不一定好,造成一部分待优生的困惑。

对策:(1)创建高效课堂,把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地方特点相结合,在备课上下工夫,向课堂要效率。(2)成立合作性学习小组,以长补短,以优代困。(3)用点滴的关爱关心待优生,唤起他们学习的愿望。针对待优生,教师要加倍地爱护和关心,指导待优生分析每次大小考试试卷的得失分原因,通过分析试卷找出待优生学习物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教给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比如:这道题错的原因是概念没有记住还是关键的物理量没有理解或数学计算能力差等。并细心发现待优生身上的闪光点,了解其待优的原因,因材施教。树立“授人以渔”理念,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各种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解题思路”等,引导其用科学的方法来扫除“拦路虎”。(4)教给他们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实践表明,待优生在学习上主要体现为知识相对孤立,方法理解较肤浅,使用时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缺少系统的归纳与整理活动内容。(5)布置作业因人而异,通过面批的方法,让待优生掌握数学思维方式。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作业适当地进行面批是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及时帮助、鼓励学困生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以帮助待优生及时了解自己到底是为什么错,错在哪里?以后应怎样思考这种问题?逐步让待优生学会物理思维,学会解决物理问题,消除对物理的恐惧感,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从而避免两极分化,使他们在本学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2. 学校因素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校是为了抓升学率,只抓中上生,基本放弃待优生,致使一些待优生丧失信心。

(2)有的教师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对学生亲疏有别,不能一视同仁,偏爱全面发展的学生,忽视其他学生的情感需要,导致待优生的产生。如:待优生长期坐在后排。

的“阅读材料”看得很认真,教师可暗示他停止,但在下课前要提示学生课后去阅读,并把“阅读材料”中的内容稍加渲染,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兴趣。

二、做好物理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较大,使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然而物理学科有个得天独厚的特点那就是实验。实验课的优势在于:第一,可以增加实验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产生兴趣,便会抱着积极的态度、以愉快的心情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体验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及电教手段为课堂服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实验能验证课本中未验证的知识。新物理教材中现成的知识没了,现有的定律消失了,摆在面前的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搜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合作”七个科学实验探究步骤,从而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究能力。例如,在我们讲述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一节中,讲到蜜蜂动听的嗡嗡声是由翅膀产生的振动,这一规律,多年来没有被否认过,而2004年湖北的小女孩聂丽在学到本节知识后,在头脑中产生了质疑,通过自己课下亲自抓蜜蜂做实验,验证了我们课本上多年来亘古不

对策:(1)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着实提升教师素质。首先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面向全体学生,多些关爱,少些批评。其次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利用先进的教法进行教学,如“先学后教”,做到课堂上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练,讲、练结合,及时反馈,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亲其师,信其道”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与师生关系有关。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传授知识的桥梁和润滑剂。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待优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望的心情去关注待优生的每一点进步;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待优生的每一点成功。

3. 家庭因素

迫于生计,农村大部学生家长外出务工,这部分学生就成了“留守儿童”,失去了有效的监护,失去了家校教育的合力,严重的出现了心理脆弱、敏感、孤独,在学习上有困难不愿请教老师或同学,成绩自然不好。

对策:(1)加强家校联系,共商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2)父母对孩子的爱要理智,对孩子的教育要保持一致,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要严格要求、正面教育与具体帮助相结合,不能体罚或者溺爱孩子。

二、主观原因及对策

1.极个别学生学习动机不纯,缺乏学习兴趣,抄袭作业和学案,导致物理学习困难。

对策:加强“物理是有用的”的观念教育和人生想理教育,每次制作学案都以考试的形式展开,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教师的监督下做作业,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2.部分学生尤其是待优生对物理学科存有畏难的情绪,缺乏学好物理的信心、毅力和顽强的意志。

对策:发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用。

后进生转化方法探索与研究 篇11

我们的班主任在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例如:有些教师对待学生简单粗暴,缺少耐心;有些教师不能把握学生心理动向,致使学生个性发展不够健全,厌学甚至流失。

在后进生转化方面我们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2在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方面缺乏经验;

3教师在全面关怀每一位学生方面做得还不够。

为了更好地做好转化工作,首先我们调查了后进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1无心学习,不思进取。

2扰乱课堂,无视纪律。

3打闹谩骂,不自尊与不尊重他人。

4随意迟到、旷课、早退。

通过家访了解后进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及成员关系,发现这方面也存在相似之处:

1家庭经济条件或十分富裕或相当贫困;

2有的父母离异,有的一方去世,单亲家庭居多;

3父母健在的与孩子沟通不好,存在“代沟”。

通过与后进生谈心聊天,了解到他们学习确实存在困难,心理也存在一定问题:

1基础差,跟不上;

2学习方法不当,效率低;

3讨厌某学科教师或学科内容,而导致偏科;

4没有理想,没有动力,盲目学习;

5存在自卑或自弃心理。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我们在通过各种活动和平时性工作中转化后进生,总结了些许经验:

1师生辅导同帮助。学校采取“导师制”,即该生哪一科差,就配备一名辅导教师,于课下跟踪辅导,使学生成绩的提高延展到课堂之外。另外,在班级里,学生座位的安排也要以各科成绩为依据,结帮学对子,即一名优生带一名后进生,课堂上随时帮助,课间随时辅导,不仅提高了后进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也使优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2爱心送温暖。每学期举行一次扶贫助学爱心捐款活动。动员全校师生参与,捐款捐物皆可,将筹集到的财物给家庭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从而汲取动力,积极进取,努力学习。

3竞赛知荣辱。不守纪律的学生,可以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校规、校纪知识竞赛的方式,使他们对尊师守纪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使后进生明确荣辱,远离滋生不良习气的土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班会树信心。对存在自卑或自弃心里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主题班会,提高后进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理想。班会主题宜积极向上、充满关爱,如:“说说我的优点”、“比比看,我能行”、“我送温暖给大家”等。在一系列班会中,使后进生逐步明确人生目标,重拾自信,走出内心的低谷。

5亲情小组勤相助。在学生中建立亲情小组,帮助单亲或父、母有疾患的学生在校内外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让他们能有足够的的时间学习。

6家访沟通助成长。通过家访或电话访问,与家长沟通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与心得,帮助他们学会教育子女和与子女沟通的方法,让后进生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

关于学困生转化的研究 篇12

小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问题的研究是指通过寻找学生成为学习困难学生发展过程, 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认真系统的教育转化, 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力, 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取得进步, 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 智力得到正常开发,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少小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厌学和恐学心理, 这种不良心理已严重阻碍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并发生了许多令人心痛的悲剧。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对学生学习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概括, 邵瑞珍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认为, 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各种因素中, 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一个是能力, 一个是动机。前苏联沙塔洛夫认为, 学生学习的两条腿是能力和努力。即能不能学、愿不愿学和会不会写。

二、起因分析:学生学习失败的两把刀——厌学、恐学

所谓“学习失败”不只是指考试不及格, 而是指学生虽然天天坐在教室里, 但没有学习到东西。这种“学习失败”有的是全部的, 即所有学科都学习失败, 也可以是某一学科的。那么, 孩子学习失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1.厌学

当前, 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常常成为人们困惑的问题。学生对这门课有兴趣, 作业即使再多一点也不算重;学生对这门课厌学, 即使作业再少一点, 也仍然嫌重。而现在孩子的学习往往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身体坐在书桌旁、课堂里, 心却远离现实, 遨游太空之中。一切的学习都便成为为升学而学、为考试而学、为父母而学、为老师而学。

2.恐学

这类的恐学是“棍棒出人才”造成的。这种表现多是学生在父母的棍棒下, 被动地去学习。致使有些学生一提到上学、读书、写作业便出现呕吐、发烧等症状。另一类的恐学则是由于孩子在学习中受到不断的失败造成的。越失败越怕, 越怕越失败, 形成恶性循环。

三、学习态度的辅导学生学习成功的两件法宝——自觉、自信

1.帮助学生养成学习的自觉性

怎么能启发学生孩子学习的自觉呢?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激发责任, 二是激发兴趣。究竟为什么要学习, 学习究竟和自身有着怎样的关系?如果孩子对此一无所知, 那么他的学习肯定是被动的。过去我们讲学习意义, 全是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阐明。道理并没有错, 这也是在激发责任, 但是对一些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或许就难以理解。因此仍然不能起到激发孩子自觉学习的作用。我们可以多从孩子自身情况出发, 启发他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自食其力的人, 这就要掌握知识、掌握本领。还要教孩子懂得, 每日三餐能长身体, 每天学习能长智慧、长精神。而这些道理可通过各种生活情景使孩子体验和领会。意识到责任, 往往就能宏观地对学习产生自觉;引发其兴趣, 则能对具体的学习内容产生自觉。这时孩子会感到这一具体学习内容对自己有用, 有意义, 而主动去设法掌握。

2.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作为学生, 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看成一个能学习并能学习好的人。这样他才会去努力学习, 并处处表现出一种好学生的样子。反之, 如果不把自己看成一个学生, 或是把自己看成是个学不好的学生, 那么他就会不由自主地处处呈现出消极的态度。因此, 家长和教师不但要了解孩子是怎样的人, 还要了解孩子自己认为他是怎样一个人, 要学一项内容, 首先自己要感受到是能学好, 然后去学就能学好。如果自己都感到不能学好, 就真学不好了。一个学生从没有自信到自信, 他得学习能力, 甚至学习水平并没有什么变化, 只是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但正是这种自我观的转变, 却意外地给他带来了一股伟大的力量, 把他推向了学习的成功。因此可以说自信是一切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日本教育家田崎仁分析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时发现, 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由于缺乏自信。所以, 孩子学习成功的一项法宝就是自信。要克服孩子的学习失败, 至关要紧的是要让孩子有自信。

3.培养学生愉快的学习观

一个儿童进入学校认字读书, 是他一生中伟大的转折, 是生活中的一次“革命”。心理学家提出, “给儿童三种食品:营养、知识和爱。”因此,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教育学生懂得学习是一种必需、一种追求、更是一种享受。培养学生愉快的学习观, 首先应引导学生把学习看成是趣味的源泉。孔子也认为, 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乐之”的程度。在《明儒学案》中曾有记载“乐是乐此学, 学是学此乐, 不乐不是学, 不学不是乐, 乐是学, 学是乐。”由此可以看出, 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热爱学习, 把学习看作是人生最快乐的事。工作中, 教师应首先教育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件乐事。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方法, 鼓励、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帮助学生去发现、感受学习的乐趣, 从而变能学为愿学、乐学。教育者只有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辅导, 才能帮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与自身的关系, 使他们对学习充满自信并能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 爱学、愿学、乐学。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他们厌学、恐学的心理障碍。也只有这样, 教育者才能取得教育事业上的成功。

转化学困生是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 我们应加强工作责任心, 更加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给他们力量与自信, 让这些掉队的学生尽快追上队伍, 在集体中一同健康快乐的成长。

摘要:不少小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厌学和恐学心理, 这种不良心理已严重阻碍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并发生了许多令人心痛的悲剧。转化学困生是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 我们应加强工作责任心, 更加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给他们力量与自信, 让这些掉队的学生尽快追上队伍, 在集体中一同健康快乐的成长。

上一篇:房产税制的改革下一篇:高中数学新课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