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启蒙教育

2024-07-06

语启蒙教育(共12篇)

语启蒙教育 篇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 要“增强文化意识, 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 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关注当代文化生活, 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 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从《课程标准》的这一表述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化教育在新课程语文中极其重要的目标定位。但是笔者认为,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不论在教学实际中, 还是在理论讨论中, 这一目标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甚至有论者认为, 语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 强调文化教育会导致语文教学目标的泛化虚化等等。

语文教学重视语言 (言语) 的学习运用, 这无疑是对的, 但若把这作为语文教学的唯一任务和目标, 那就有些片面了。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综合性课程, 语文教学中, 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 而且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性和健康的审美态度。有关教学论认为:“教学是旨在促进人的文化生成的师生特殊交往活动。” (1) 为语言 (言语) 而学习语言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也是不符合学习实际的, 因为语言毕竟只是一种符号———思维的、文化的等等。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就曾指出:“语言与文化关系之密切, 也许可以用‘水乳交融’来形容。”他说:“语言是文化的符号, 文化是语言的管轨。”“文化包括语言, 语言是文化中的一种特殊文化。” (2) 在这里, 什么是文化?比较多的学者认为, 文化即“自然的人化”, “凡是超越本能的, 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 都属于文化”。 (3) 语言既然是记录人类这种活动及其结果的符号, 所以, 学习语言实质上还是在学习和传承一定的文化, 是在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文化实践活动, 从而达到以“文”来化人育人的目的。与此同时, 我们还必须看到, “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人的教育, 是精神教育, 是一种通过语言指向人的心灵的教育”。 (4) 这种教育若只是在语言感知和技能训练的层面展开, 那显然是达不到目的的。由此可见, 语文教育教学中不是要不要文化教育的问题, 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去合理有效地实施文化教育, 亦即如何把文化教育寓于语文的听、说、读、写之中, 使学生既达到对语言的感知、积累、运用, 又实现对文化的认知、体验、创造。笔者以为,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作用和帮助。

第一, 在语言学习中增强文化认知。汉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表意的符号系统, 许多字词在其形、义之中就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信息和意义。例如, 汉字中凡是跟财货有关的字皆从“贝”, 如“货、贡、资、财、贮、贪、贩、贵、费、贷、贸、赃、贾、贿、赁、赊、赋、赚”等, 这是因为我国古代曾把贝壳作为货币来使用, 贝壳在一定的时期乃是财富的标志。了解这一制度文化是有助于学生对以上汉字意义的理解和掌握的。又如“闾左”一词, “闾”是里巷的大门, “左”即左边, 而该词表示的意义是“平民”, 原来这里边也包含着古代的一种制度文化, 即以右为尊, 以左为卑。学生若了解了这一制度文化后, 就可以推断出“豪右”、“右族”等词的意义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文字, 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出许多的新词新语, 如“网络、黑客、克隆、白领、快餐、义工、蚁族”等等。教学中, 我们既要让学生了解掌握这些词语的意义, 又要让学生认识这些词语所表现的当代文化现象和文化心态, 从而更加准确的理解和运用这些新词新语, 并领会流行文化、通俗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和意义。

第二, 在阅读鉴赏中丰富文化感受。文化不仅包括语言, 而且包括文学乃至科学技术。中学教材选有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表现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风貌。在文学作品的鉴赏中, 既要注重对作者思想情感的体悟把握, 又要重视对作品所涵载的文化背景文化精神的领会, 让学生在一定的文化时空中加深对作品形象和意义的理解把握, 并在心灵上受到一定文化的熏陶和启发。比如, 李白诗和杜甫诗在内容与风格上有明显差异, 前者超然世外豪放飘逸, 后者贴近现实沉郁顿挫, 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二人所接受的文化影响文化精神不同。李白在遭受挫折和打击后便以道家文化思想为自己的精神慰藉, 而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之家的杜甫却始终把儒家兼济天下、推己及人的文化思想贯串于自己的作品之中。可见在对李杜诗的阅读鉴赏中, 既要从文学的视角读出其情感意韵, 又要从文化的视角读出其精神品性。我们知道, 儒、道文化思想对我国古代文学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因此脱离文化背景文化精神的古代文学鉴赏显然是肤浅的、狭隘的。再例如, 郁达夫的散文名作《故都的秋》, 我们读来之所以感到意蕴丰厚, 就是因为这篇文章处处都浸润在文化的汁液之中。试看“陶然亭、钓鱼台、潭柘寺、西山、玉泉”, 这任何一个名称不都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吗?还有那“着着很厚的清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的动作言语, 又给我们展示出了什么呢?那可是皇城根下平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份自在与悠闲,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养育着一方人啦!欧阳修、苏东坡也被作者请来, 陪伴我们在文化的时空中一起去领略“秋的深味”。还有那蟋蟀的叫声也是有文化的, 蟋蟀本是鸣叫, 可作者说这北国的蟋蟀是“嘶叫”, 汉语中不同动物的叫声有不同的形容符号, 如虎吼、狗吠、鸡啼、马嘶、牛哞、猪哼、羊咩。作者用一“嘶”字, 勾起人们的文化联想, 这蟋蟀的叫声之大就可以想见了。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文学鉴赏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作者作品的认识理解, 发掘语言的深层蕴含, 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比较感知, 从而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丰富其思想, 养成良好的品性。

第三, 在作文训练中进行文化体验。许多中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 思想肤浅, 语言干瘪, 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文化底蕴。文化作为人类实践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它总是呈现在我们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 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我们也注意到, 一些优秀作文就在于能够从文化的视角来观察和表现现实生活, 从而给人以真实感厚重感。比如, 同样写“母语”一题, 有的学生只能东拼西凑, 浮光掠影, 空发一些议论, 而有的学生却能写出母语 (汉语) 既是我们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 又是陪伴我们成长的星星月亮。我们正是在外婆的童谣母亲的故事和老师的“子曰诗云”中渐渐长大成熟的。这样的作文由于浸含着一定的文化因素, 所以不论在思想情感上, 还是在语言表达上较之前者都要深刻丰富得多。我们的确不赞成在作文中动不动就贴上一些文化标签, 如一说到磨难与坚持就少不了司马迁, 一说到理想与爱国就少不了屈原, 因为这样的作文并不能真正表现出充实的文化蕴含。要知道, 文化与生活是盐溶于水的关系, 文化名人的意义不在其“名”, 而在其行为经历、操守品格。因此, 要提高学生作文的文化含量, 首先要加强他们对文化 (传统的、当代的, 本国的、外国的) 的认知、感受和体验。这中间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多读书, 厚积薄发。以读促写, 以写带读, 文化的感受和作用便在其中矣。

第四, 在活动探究中尝试文化建构。文化不只是历史遗迹和制度习俗, 它更是人们在现实中的智慧实践。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说:文化可以指“某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 也可以指“智慧、特别是艺术活动的成果和实践”。 (5) 从文化建构的角度开展探究性学习应该是新课程语文的最大亮点。人教版新课程语文教材, 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积极地探索。教材中不仅专门设置了“梳理探究”、“名著导读”这样的内容版块, 而且在课后“练习”中也设计了许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题目。如高中语文必修 (2)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后“研讨与练习”四:“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你了解它的历史以及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吗?课外搜集有关资料, 并与同学合作, 以‘我所了解的北大’为主题, 办一期墙报。”此题意在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 了解北大的历史和精神。这样不仅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组织文字的能力, 而且也是一种文化建构, 使学生在北大历史精神的感召下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对于社会的使命和责任。这样, 外在的文化活动, 就会变成学生心灵升华的力量与源泉。在教材的学习之外, 像课外开展的读书会、朗诵会、辩论赛、书法赛等等, 都是有益于学生的文化建构的。因为一般的学习活动往往是平面式的“导学”活动, 而自主探究活动更主要的是一种多维度的文化实践活动, 它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思想、情感、心理都会有着积极地影响和锻炼。所以, 有人说:“教育是通向文化的光明大道。” (6)

注释

1 裴娣娜:《教学论》, 第128页。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

2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 第1页。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1年。

3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第4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4 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 第1 1 0页。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年。

5 (6) 雷蒙德威廉斯著, 杨竹山等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弟2页、第24页。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语启蒙教育 篇2

2.生产莫违章,安全有保障

3.人最宝贵,安全第一。我要安全,安全为我。

4.安全你一人,幸福全家人。

5.校园是我家,平安靠大家。

6.心中时刻装安全,吃饭睡觉都香甜。

7.安全意识人人有,美好生活乐悠悠。

8.宁可千日不松无事,不可一日不防酿祸。抓基础从大处着眼,防隐患从小处着手。

9.走人生安全之路,从文明校园起步。

10.安全法规血写成,违章害己害亲人。

11.心系安全一点,拥有蓝天一片。

12.互让半步,处处通途。步步小心,平安是金。

13.安全送人情,等于要人命。

14.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没有终止。

小学语文生本教育策略探究 篇3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情感

情感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唯有在积极情感下的认知活动,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主动而积极的认知行为,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最兴奋状态,学生才能开动脑筋、启迪思维,这样才能不断闪现智慧与创新的火花。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把小学生眼中枯燥静止的文字转换成了一张张生动形象的图片、一曲曲优美动听的音乐,一段段逼真精彩的视频,这样更能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将学生带入到有效的教学情境中,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给予学生视觉、听觉上的重大冲击,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使学生在情感、心灵上得到陶冶与净化。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大部分小学生对桂林山水并没有直观的感受,如何让学生感受桂林水之静、清、绿,山之奇、秀、险,激起学生对祖国自然风光的热爱,这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我利用多媒体收集了大量关于桂林山水的风光图,制作精美的课件,在课上为学生播放,并配以动听的背景音乐。这样的教学情境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快便进入了多媒体所营造的图文并茂的优美情境中,学生徜徉于美丽的风光中,更能直观地感受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正是传统的语言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不用教师作过多的讲解,学生便如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学生深深地被吸引,陶醉其中,使学生真正地走进了文本,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运用课本剧表演引导参与,实现文本知识内化

小学生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与表演天赋,采用课本剧表演,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表演动机,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实现语言的创作,让学生在语言中思考、沟通交流,这样更利于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提升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知识的真正内化,达到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教学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文体的改编、课文的延续等,使得语文学习更具个性化色彩,更有新意与创意。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更强,学习热情更高,提高了教学参与度与教学效益。在学生进行创编时,我们要鼓励学生突破文本的界限,突破固有思维与心理的束缚,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让学生真正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在课本剧的创编与表演中,学生能够将文本与生活、文字与情境场面等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更能理解语句的精美、构思的巧妙、情感的真挚、意境的深邃,更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更能深入地理解词语的运用,从而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学生知识的真正内化。如学习《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加强学生理解,我鼓励与指导学生来一起创编古诗的情景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有效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问题的开端、智慧的开始,是打开学生创新之门的金钥匙。没有悬念的教学犹如一潭死水,无法激起学生情感与思维的涟漪,而巧妙的问题,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引起学生的主动参与与主体思考,使学生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展开积极的探究活动,从而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探究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故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提问,以问题为契机来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与自觉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1)目标性。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要为特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程度,要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来展开。(2)探索性。只有富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才能拓宽学生认知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将学生的思维引向高潮,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相反,如果问题本身没有价值,那么学生的探究就会流于形式,而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3)全体性。教学所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引起全体学生的全程参与。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到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要兼顾学生间的差异,提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这样才能实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总之,生本教育值得广大教师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可以为学生构建开放而愉悦的教学模式,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思考,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张扬个性、释放潜能的舞台,促进学生个性化与全面发展的协调发展。

中学语文新课程如何渗透创新教育 篇4

一、更新教学观念, 大胆尝试创新

教师的创新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更新学生观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 授业, 解惑”。教师一人主宰课堂, 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 回答成了学生的义务。时时处处控制学生的思维, 拘泥于固定的框架, 这样的语文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造力, 又何谈创新呢?现代的教学理念要求,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要关心每一位学生, 要为全体学生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 要以全面发展为前提, 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学生不应被动的接受知识, 而应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 学生的创造力, 潜力等得以开发, 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熏陶, 个性才能得以发挥。

2、更新教学观

教学是对话与知识的建构活动, 没有与学生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新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互相尊重, 真诚交往, 共同探求知识, 交流获得知识的体验。教师不仅仅把教会学生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而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激起学习兴趣”“在探求发现中掌握知识”。

3、更新教学方式

新课程的实施, 要改变师生间被动、服从的关系, 代之以和谐、互动的合作关系。教师要改变过去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要向学生提供从事探究活动的机会, 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要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激发学习兴趣, 激活创新意识

语文教育应激发学生的兴趣,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主要在于关心学生的兴趣点, 如在教授鲁迅先生的《风筝》时, 先让学生动手做风筝, 当他们拿着自己做的各式风筝兴高采烈地交流着, 看谁的风筝最漂亮, 谁的风筝最与众不同……学生们挑选出最具创意的作品美化教室, 此举大大的刺激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以后的活动中, 总会有意外的惊喜出现。学生们沉浸在活跃的气氛中, 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教师也从中体验到教学的美。

三、课内外结合, 培养创新精神

1、改进教学手段, 鼓励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多媒体走进了课堂, 它改变了过去教师授课拥有“三尺讲台, 三寸粉笔”的状况, 使单调的课堂一下变得有趣了。而新课程中的文章, 大多文质兼美, 有的课文文笔清新, 有的情意深长, 有的富于幻想……在课堂教学中, 这些课文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手段来创设特定的情境, 去感染学生, 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中, 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教授《散步》时, 通过多媒体在屏幕上打出一片“金黄的菜花”, 温馨的色彩吸引了学生, 在五彩的画面、亮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中, 教师鼓励学生用心去体会文中所体现出来的家庭成员间的感情。同学们有的说“家庭成员间要宽容”, 有的说要“理解”, 有的说“要和睦”, 教师接着说:“你的家庭是什么样的?”于是, 学生们谈自己的家庭, 与家人的关系, 家庭的快乐与烦恼, 进而谈到与同学的关系, 怎样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学生在教师的不断鼓励下, 逐渐将自身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

2、提高观察力, 敢于创新

语文新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把课内外结合起来, 还要把语文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讲《看云识天气》, 课余时间要求对云彩进行观察, 写下观察日记。学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观察生活, 感受周围的一切, 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探索能力, 在观察与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 从而提高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使他们能发现, 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 新事物, 新思想和新方法, 对知识进行再发现。

3、提高想象力, 勇于创新

语文教学, 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新离不开想象, 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 只有丰富的想象, 学生的创新能力才得到较好的发展。为了欣赏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让学生们闭上双眼, 展开想象, 在脑海中再现诗中所描绘的西湖早春的迷人景色, 然后用语言描述出来。在培养学生敢于想象的同时, 再通过联系实际的训练, 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皇帝的新装》学生续写得结尾灵活多样, 富于创新。课外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后, 我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 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四、分享活动成果, 增强创新信心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 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 得到认可。简单的评价, 抑制了学生多向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提倡,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 相互分享活动成果, 从个性发展, 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 促进学生健全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精神的作品给与热情的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要加以保护;对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予以重视。一篇文章是一个多面体,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 只要言之成理, 合乎逻辑, 就应该给与及时肯定。教师有针对性地评价不仅会产生画龙点睛的作用, 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的广度和深度, 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成就感, 更有利于增强创新的信心。一声声的赞扬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 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 还能无形的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 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极大程度的发挥。

教育机构宣传语 篇5

32、全能陪伴,挑战极限。

33、演绎因材施教,成就教育辉煌。

34、全优教育,能力提升。

35、前程的港湾,前成的开始。

36、脉搏不停,学习不止。

37、选万能,成才理想不是梦。

38、全面发展,皆因我能。

39、全能教育,科科全能。

40、选择全能教育,教育全能英才。

41、选择全能教育,选择精彩人生。

42、用每一滴露水,来见证成长。

43、个性教学梦,海涛在行动。

44、全能教育: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45、全能,让你脱颖而出。

46、学习新境界,海涛来实现。

47、辅女成凤,助子成龙。

48、全能教育,从我开始。

49、海涛教育,大展宏图。

50、用心的教育,梦想的起点。

51、引领发展潮流,与时俱进上游。

52、全知全能,无限可能。

53、现在说过多是零,时间见证一切。

54、心教育,信培训,新未来。

55、全心全意,全能辅教。

56、前程教育,让明天的太阳更加光芒。

57、走进全能教育,成绩今非昔比。

58、走进前程,走近前程。

59、孩子偏科,找全能。

语启蒙教育 篇6

一、创设感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它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便捷的交互功能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这必然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媒体适时、适度地给学生提供直观刺激,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地获得知识。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小兴安岭的四季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春天的小兴安岭冰雪融化,溪水淙淙地流过树林,小鹿俯下身子喝水,湖水中倒映出小鹿的影子。这些充满生机的画面如果不借助多媒体,学生就不会那么形象的看到积雪一点一点地化成水的过程,雪水又汇成小溪,小鹿在溪边饮水的情形也就不可能那么生动地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了。冬天里的棕熊舔着自己肥厚的脚掌,小松树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等等生动活泼的画面通过多媒体一一映现在同学们眼前。同学们在观看这些时兴趣盎然,很愿意进一步了解小兴安岭。

二、明确主旨,突破教学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也会遇到一些需要演示才能使学生更加理解的内容。这时使用多媒体技术就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在我讲《科利亚的木匣》一课时,有一段写科利亚四年后回到家乡挖自己当初埋下的木匣。当时,科利亚还小他从家门口走了十步埋下木匣,四年后他又从家门口走了十步却没有找到自己的木匣。为了让同学们明白这里的道理,我就做了一个动画演示图。科利亚四年前走十步,画一条线段图。四年后,他长大了,步子变成了过去的一倍,再走十步,又画了一条线段图,把两个图进行比较。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明白科利亚走十步为什么找不到他的木匣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利亚的步子变大了,现在只需要走五步就能找到他埋在地下的木匣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不易向学生说清楚的很快就讲明白了

三、以情激情,培养情感素质

语文教学是门综合的学科教学,不仅涉及到语言文字的内容,同时还兼有培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体会思想感情等任務。教材中有的课文感情浓郁、意境幽远,字里行间蕴涵着浓厚的情感。学习这类课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以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

如《再见了 亲人》,课文展现了朝鲜人民在火车站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以情动人,情牵人心。尤其课文最后一部分,把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真挚的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指导学生朗读前,我先有感情地进行了语言描绘:多么可敬的大嫂啊,还有那慈母般的大娘,纯真可爱的小金花,在抗击美帝国主义的战斗中,她们都付出了血的代价,她们是多么伟大的女性啊!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洒下了朝鲜人民的鲜血,还洒下了志愿军战士的鲜血。八年了,她们与志愿军朝夕相处,亲如母子,情同手足。可是分别的时刻到了,面对朝鲜的亲人,志愿军怎么忍心与她们离别呢?精彩的语言描述,多媒体课件播放生动的画面,再配上汽笛声和火车启动的录音,顿时,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激起了感情上的共鸣。接着再进行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起来绘声绘色,极富感染力。这样,学生听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和着凄凉伤感的离别音乐,读着充满激情的语句,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了在车站上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场面,感受到中朝两国人民亲密无间的伟大友谊。此时,学生的感情自然而然地随着中朝人民的感情一起奔腾,从而激发了学生珍惜中朝人民友谊的情感。此刻,读者与作者以及文中人物的情感已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境地。

四、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想象

小语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空间有较大的距离。多媒体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其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相融的特点把学生带到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中去,以引起学生丰富的想像,感受教材所描写的客观世界,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时空距离。

如教《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在学生经过反复朗读,对全文内容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太阳火辣辣的烤着大地,几条小鱼在浅浅的水洼里拼命挣扎着,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这样的画面让人看了真的好心疼,好想把他们送回大海里。活生生的几条小生命多么需要这个小男孩的帮助呀。通过让同学们观看挣扎在浅水洼里的小鱼,引发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小鱼的痛苦,从而产生要救回他们的强烈愿望。

总之,把多媒体技术和语文教学合二为一,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充分显示它构造乐学环境的优势,从而达到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提高教师个性劳动的质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效提高语文教学。

三语教育的跨学科研究 篇7

语言学各分支, 如系统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音系学、语用学、神经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语言学、病理语言学、跨文化语言学、比较语言学、接触语言学、生态语言学, 其他研究领域, 如语言习得、话语分析、语言认同、语言教育、多语言现象、语言规划也都体现了当代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性质 (Mark Aronoff&Janie Rees-Miller, 2001:F7-F44) 。例如, 教育语言学是语言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并且还涉及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等。周晓琴和许焕荣 (2008) 发现, 教育语言学研究范围在不断延伸, 包括母语和第二语言习得、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教学、双语或三语教育、语言规划和政策、教育技术、话语分析、课堂研究、课程设计、语言和性别、语言和职业等等。作为教育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共享的研究领域, 有关三语教育的论文、项目和专著都体现出了跨学科研究视角, 并且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跨文化交际, 以及政治、经济、地理、宗教信仰等不同学科探究。苏德 (2013) 指出, 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意义在于新视角、宽领域、新思维, 以及学科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撑。同样, 三语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有助于建构三语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 从而解决三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二、文献回顾

三语现象在多民族聚居区普遍存在, 例如, 居住在丽江纳西族聚居区的多数白族人是白、纳、汉三语者。国外学者一般把三语教育定义为三种语言的教学活动或者第三语言教学。三语教育从双语教育发展而来, 在国外, 语言政策、双语教育理论、模式和实践都得到很好的研究。在国内, 刘全国和李倩 (2011) 对民族地区英语课堂的三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刘全国 (2013) 在《三语教育与三语教学》一书中归纳介绍了国外一些双语教育理论和双语教育模式 (p.18, 19) 。双语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从双语教育规划与政策到双语教育理论, 从双语教育模式到双语教师师资、教材和方法, 都已形成了“理论-模式-实践”的完整体系 (刘全国2013:19) 。国外三语教育研究者主要研究三语习得中的各种社会和心理因素 (黄健, 王慧2012) 。张武江和张卓 (2013) 提到四种三语教育模式:语言转换模式、因素模式、多语动态模式和文化适应模式。在欧洲, 三语和多语教育政策促进了多语教育的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育也是在双语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 从教学方法到功能研究, 从描述到实证研究, 从语言学视角到跨学科视角, 国内外比较研究, 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 双语教育逐步走向成熟 (李枚珍, 2011) 。三语 (蒙语、汉语、英语) 教育首次于199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小学校开始实施, 之后, 三语教育逐步在中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起来。自2001年英语作为小学校课程后, 全国范围三语教育逐步形成。黄健和王慧 (2012) 把中国的三语教育分成两个阶段:研究初期 (1992-1998) 主要关注三语教育的改革思想、意义、课程、教学方法;发展阶段, 自2001年来, 研究转向语言政策、语言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民族文化融合等, 研究领域扩大, 研究视角涉及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等。三语教育在其意义、途径、模式、语言迁移、课堂语码转换、三语教师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刘璐璐, 张海燕2013) 。国内近年三语教育理论和实证研究简述如下:

在云南居住有25个少数民族, 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语言和多语教育环境, 关于少数民族双语、三语和英语教育有较多的研究。李强 (2003, 2006) 从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思维、语用、跨文化交际、民族学等不同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习得做了很多研究。在西双版纳傣族和爱尼族三语或外语教育状况研究中, 胡德映 (2007) 分析了少数民族学生不理想的英语学习成绩的原因, 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不合格的英语教师、学生缺乏自信、效果不佳的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差距等。从其研究结果看, 对学习者成绩的影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从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和语言意识形态角度, 杨红艳的博士论文研究了丽江旅游环境下的多语言现象 (纳西语、汉语、英语:丽江的多语现象, 2012) 。她的研究探讨了语言政策在三语 (纳西语、汉语、英语) 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个体纳西人的语言意识形态中的表现。其研究发现表明, 纳西语作为民族身份和旅游经济中的文化价值得以保持, 汉语因国家统一、教育和社会经济进步而受到高度的评价, 由于全球化交际和经济利益, 个体纳西人对英语持有积极的态度, 但英语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另外, 随着语言政策和教育政策的实施, 以及有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兴起, 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和英语的关系变得更复杂。刘全国 (2013) 在《三语教育与三语教学》一书中从理论上对三语教育的定义、类型、模式、多语-多文化环境、课堂文化构建等做了全面探讨。此外, 他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育的实证研究中, 探讨了英语教师的现状和补偿机制, 以及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策略、困难和风格。在《云南三语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一书中, 张雨江、盖兴之等作者基于云南拉祜、傈僳、纳西和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母语、汉语、英语教学, 提出了三语教学理论、语言对比理论、翻译理论的新观点。他们的研究试图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多元文化教育的不同视角, 探讨三语教育问题。原一川、胡德映等 (2013) 研究者对云南省跨境民族学生三语教育的态度进行实证研究, 调查发现, 云南跨境民族学生具有很强的民族身份认同和学好三语的信心, 被试充分肯定了三语教育的成效, 并赞同三语教育对跨境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稳定、安全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原一川、钟维等 (2013) 研究者在云南省跨境民族学生三语教育的态度、三语现象和三语教育现状的调查基础上, 提出对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外语教育规划建议, 即少数民族自治县采用民族语“就近”选择, 以及非少数民族自治县采用邻国语种“优先”选择原则, 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育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案。

三、讨论

15年间, 中外研究者都对三语教育显示了极大的兴趣, 关于三语习得、语言迁移、外语学习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三语教育比双语教育更复杂, 从研究领域和范围看, 三语教育研究具有跨学科性, 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等学科都有联系。在中国, 三语教育还与民族学、少数民族教育及其文化、宗教、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相关。为建构科学合理的三语教育体系, 需要多学科的研究。跨学科视角无疑是研究三语教育的有效途径, 有助于构建三语教育理论、教学模式, 从而指导教学实践, 最终提高三语教育的质量。

1. 从语言学角度研究三语教育。

双语和三语教育研究者虽然对二语、三语已进行了很多研究, 但对语言, 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做进一步的研究很重要。根据阈限理论, 母语能力不足将影响二语和三语学习, 进而影响学习者获得其他科目的知识。但问题是, 熟知少数民族语言的语言教师和研究者很少, 有的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不能给学生恰当的解释, 他们不能通过比较不同语言来分析学生的错误, 并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困难。有的研究者同样不能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比较语言学做深入的研究。教师了解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和不同语言学流派的观点将有助于他们指导语言教学, 预测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困难, 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帮助他们有效地学习外语。而且, 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不仅能够促进第一、第二、第三或外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知识技能学习, 还能促进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保持和创新。

2. 从教育学角度研究三语教育。

三语教育可能会引起语言之间地位、教学时间, 以及教育、家庭、社区、工作语言的使用频率之间的竞争。从教育学视角做研究, 对有关课程设计、适用于少数民族学生教科书的编写、教学大纲、测试标准、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方法、教师培训、教育政策和语言政策等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较好解决。以教师培训为例, 三语教育研究中, 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 缺乏合格的语言教师, 特别是三语教师, 是阻碍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育的一个因素。小学英语教师学历偏低, 并且有些不是英语专业毕业。语言教师教学观念传统陈旧, 很难适应新课程标准, 教学效果不理想, 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他们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以及教学方法需要提高更新。

3. 借助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理论研究三语教育。

根据三语习得研究成果, 第三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在学习过程、认知和心理特征方面存在不同之处。曾丽和李力 (2010) 总结国外三语习得研究, 并指出三语习得的一些特征, 尽管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线性的, 同时, 多语学习过程是非线性的, 对三语学习者来说存在更多语言磨蚀的可能性, 他们需要在语言保持和学习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三语学习者在已掌握第一和第二语言后认知方面显示出更多优势。曾丽 (2010) 也陈述了语言迁移的复杂性和社会因素, 第三语言习得同时受第一和第二语言的影响, 多语学习者根据需要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第一、第二、第三语言习得过程具有多样性, 并影响学习结果。三语习得的这些特征对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具有指导意义。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普遍经历母语、汉语、和英语的三语习得过程, 但教学中汉语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和外语作为第三语言的情况被忽视, 对三语习得的复杂性, 特别是认知过程和语言习得心理机制的研究很少。李强 (2003) 在《文化多样性与英语教学》一书中反映了这样的观点:基于多语和多样文化的外语教学研究, 对基于多元文化环境的三语教育研究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4. 从民族学、社会学、跨文化的视角研究三语教育。

三语教育与民族学关系紧密, 中国的少数民族不仅要融入中华民族, 而且肩负着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责任。每个少数民族都拥有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 普通话的推广使得中国的56个民族和讲不同方言的人们能够顺利地进行交际, 普通话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然而, 这样的语言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一些较少人口使用的民族语言力量减弱并且处于濒危状态, 有的少数民族在适应主流文化中放弃自己的语言而转用或改用其他民族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减少意味着少数民族将失去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语言政策的制定应该考虑地区间的差异和民族关系。三语教育应该在母语、汉语和外语 (英语) 之间保持平衡, 寻求基于多元文化的三语教育模式。三语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整个民族的教育水平。

四、结论

唤醒教育视域下的语文新课程 篇8

什么是教育?答案是多种多样的。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所谓教育, 不过是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因此教育的原则, 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 而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 ……质言之, 教育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而是人的灵魂的教育。”[1]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而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2]马克思认为:教育之为教育, 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 而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三位大师同时将注意力转向唤醒, 这绝非偶然,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对人的唤醒的过程。

唤醒教育是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的教育, 是一种回归本性的教育, 是教育的返璞归真。研究表明, 唤醒教育在实践中并没有固定模式可循, 它是教师智慧的充分展现。唤醒教育要求教师要眼中有学生, 教中有能力, 心中有智慧。同时, 教师要努力探索如何更好地走进学生心灵, 要敢于打破教学常规。下面的案例即可视为唤醒教育的典型。

一节外语课上, 一个小男孩儿专心致志地给老师画漫画, 没有认真听讲。老师提问时, 由于慌乱, 他将书本与那张涂鸦之作碰翻在地被老师发现。课后, 小男孩来到了老师办公室, 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 还送给他一本精美的藏画, 任命他为校黑板报的美工。自此, 小男孩再也没有在课堂上画过画。20年后, 小男孩成了著名的艺术家, 担任了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总编。老师以其宽宏的胸怀与聪明的智慧原谅了小男孩, 老师的这种信任、尊重与鼓励唤醒了学生的自觉, 让学生懂得自尊、自知、自律、自爱, 形成健全的人格。试想, 如果这位教师当时大发雷霆, 对小男孩进行一番批评教育, 小男孩或许也不会再在课堂上画画了, 但也可能使其失去对画画的兴趣, 不会成为著名的艺术家。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唤醒教育不是不能为, 而是大有可为。

二、唤醒教育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是唤醒教育的基础所在, 其宗旨是对人性的全面唤醒, 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的建构。教育实践中, 唤醒教育秉持以下理念。

1. 尊重儿童天性, 启发自觉之心

“尊重儿童天性”是唤醒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 其强调教育应当符合儿童的天性, 即符合儿童的需要、本能、兴趣和理想, 而不能异化为成人对儿童的塑造与创造。不知是传统惯性的强大, 还是理论引领的乏力, 这个几乎所有教育者都明白, 且一直是教育理论所宣讲的道理, 实际教育中实施起来却并不顺利。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儿童的天性, 将其作为成人来要求和规范。如此, 便是简单地将儿童视为物体, 便是使成人与儿童相互对立, 便是使人与人自身为敌, 便是人与人互相折磨[3]。难怪有学者感慨:“迄今, 儿童教育的历史是一部蹂躏人的天性的历史。”[3]

教育是培育, 是顺应天性, 教育学中的“园丁说”某种程度上也正说明了教育要“遵性而为”。蒙台梭利认为“内在教师”指引着儿童前进[4]。这“内在教师”即是自然本身, 它是自然的力量, 是人格化的自然[5]。这个“内在教师”, 儿童生而有之, 是儿童成长的潜能, 它包含了儿童成长的内容、形式、动力、目的等因素。所以, 一切教育机构应当是福禄倍尔所强调的“儿童花园”——天性的花园, 使天性能够得以舒展与生长的花园。[6]

2. 注重人文化成, 构建完美人格

唤醒教育主张教育就是对人的心灵的启迪, 是对人的文化本质的唤醒。对于“人是什么?”这一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进行了思索, 他认为人应当是不断探索自身的存在物——一个时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其生存状况的存在物。德国文化哲学家卡西尔则沿着苏格拉底所探索的路径, 对“查问和审视”的工具作了进一步的阐明, 他认为人的自我认识、自我解放是通过创造与运用符号创造文化来得以实现的。基于此, 卡西尔认为人便是文化的动物、符号的动物, 能够运用符号 (语言、艺术、历史、神话、宗教、科学等等) 进行文化创造, 进而使自我不断完善, 这是人与一般动物最大的区别。卡西尔在其《人论》一书中也力图论证这样的思想:人要获得真正的“自由”, 必须进行创造文化的活动, 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他认为人性并不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物, 而是不断进行自我塑造的一个过程:人的无限创造性活动才是真正的人性。因此, 教育的使命应当是帮助受教育者建构一个完整的文化意义上的人格个体, 这就需要教育不断地唤醒个体自然生命背后的文化生命意识, 促使、帮助其去体验、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3. 注重学科融合, 唤醒全人发展

对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全面唤醒是唤醒教育的又一重要理念, 也就是第斯多惠所提出的培养“全人”, 即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内在潜能, 给予充分的激励、唤醒、鼓舞与引导, 使之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世界原本是完整统一的, 学科也理应是一体的, 人类为了教学的方便使学科割裂开来。但随着人类经验以“摩尔定律”所描述的更新周期迅猛膨胀, 传统学科课程的学科边界也逐渐地走向崩溃与重组, 传统学科课程的分科制度, 加上课程滞后原理的因素, 不可能包容与吸纳迅速增长的新知识。许多现代科技文化的新思想、新方法与新成果都是学科交叉的产物。学科融合统整必然成为时代的必然。认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当学习者与相互关联的观念发生际遇的时候学习效果最佳, 因为学习者的心理具有整体性。建构主义也认为:学习者无不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整体地建构知识的。所以, 软化学科边缘, 力求实现与相关学科的融合, 使学科内容跨越学科间的鸿沟, 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面目, 是使个体得到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实, 我国古代就已萌芽了这种以人为本, 注重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孔子曾说“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既重德行, 又重技艺;既重陶冶性情, 又重启迪智慧。

4. 强调以学为主, 追求理想境界

唤醒教育主张个体的学习不应是一种异己的外在控制力量, 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这样的课堂学习应该辉映着学生最健康、最富有成效的五种品质:尊严、活力、自我管理、集体感和意识。[8]教学过程应是能够触及学生灵魂的过程, 应是贯穿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 应是解放学生内部力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个体的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唤醒, 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这种建立在生命层次上的课堂, 是师生展开对话的平台, 也是意义生成的重要场所, 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成长, 进行自主建构性学习的空间。

三、在语文新课程中实施唤醒教育

语文作为一种文化的构成、文化的存在, 它与人的生命形态与人的生活有着内在的同构性。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与唤醒教育的尊重天性、人文化成、全人发展、自由构建等特质是紧密相连的。因此语文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应该是对人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文化意识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唤醒的过程。如何在语文新课程中实施唤醒教育呢?

1. 唤醒生命意识, 树立生命自觉的新课程价值观

如果将教育改革比作是一片汪洋大海, 价值取向可以说就是海面上的灯塔, 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够在灯火的照耀引领之中前行, 其就是改革实践者的水与面包, 盐和光, 无处不在, 无处不显示其独特的作用。可以说教育改革的成败首先取决于我们对于课程价值取向的反思与再造。所谓生命意识, 是个体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根据自身的潜能, 在后天的教化中形成的一种对自我与外在世界具有认知、理解、建构和创造的潜在欲求和灵智。[8]它潜藏于人的意识深处, 需要教育将其唤醒。生命自觉是时代的呼唤, 是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观。[9]对主体生命意识的唤醒, 是充分发挥教育整体构建作用的根本, 语文教育作为文化大厦构筑的主体, 对个体生命意识的唤醒更是责无旁贷。

语言及言语作品是语文教育主要内容, 它们饱含着生命热力与文化智慧, 其特有的审美与文化特质使得语文课程具有多元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 “回归性反思”是这种类似于动态的生命系统过程的必然要求, 即“通过与他人、与环境、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 它体现了人类的自觉性, 创造力、生命感由此而生。[10]因此, 语文课程要能够突破学科界限的束缚, 向生活、社会、自然以及人自身回归, 因为只有丰富的、生动的、感性的生活世界, 才能满足人在情感、意志、理智等多方面发展的基本需要。语文教育应该唤醒、关怀、呵护个体的生命冲动意识, 使之能够大胆地去张扬个性、追求自我、实现充分、全面的发展。

2. 唤醒文化意识, 构建全人发展的新课程文化观

斯普朗格提出教育的人格生成说。他认为, 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体全人格的形成, 而不是部分, 他反对“教育是知识获得过程”的做法, 认为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能够全面合理地摄取文化价值, 从而使其人格与灵魂得到陶冶, 生命内涵得以充实, 达到灵与肉的全面“唤醒”, 成为全面发展的多维的人。唤醒教育将文化、教育、人三者连接起来, 融为一体, 将教育看作是一个文化建构、人生完成的永恒过程, 注重教育对人的意义和价值的提升。

无论从本体特征, 还是从承载的文化内容来看, 汉语文都体现着强烈的, 卓然不群的文化特性。首先, 从本体上看, 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这主要表现为汉语文所独有的民族文化特征。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它是“打开人们心灵深处奥秘的钥匙。它是人们表达思想的至高无上的工具, 是维系民族的纽带, 是历史的宝库”。[11]无论我们谈及任何具体语言, 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语言的民族性, 汉语言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容与文化精神。其次, 从语文是文化载体上看, 语文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打开中小学的语文教材, 可以发现其涉及到政治、经济、道德、礼仪、医药、典籍、建筑、科技、军事、艺术、民俗、心理、自然地理等各个方面的文化现象, 这些文化现象不仅可以使学生打开眼界, 获得各种文化知识, 而且能够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各种文化现象背后所蕴藏的深层的文化精神、文化情感。语文的文化特性决定了语文教育的文化特性。因此, 语文教育应该唤醒受教育者的文化意识, 使其产生自觉的文化追求。

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人, 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体验、人格构成等同认知能力一样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然而, 由于受到理性主义哲学与主智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语文教育中不少教师早已习惯将学生的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隔出来, 甚至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顶礼膜拜, 对于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人格等诸多生命个体因素忽略不计, 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已日益显露, 所以, 在语文教育中唤醒文化意识, 提倡全人发展的课程文化观, 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3. 唤醒课堂情绪, 构建自主建构的新课程教学观

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是课堂, 创建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课堂生活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唤醒课堂情绪, 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课堂上学生能够主动的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 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 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而不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体验、感悟,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前理解”, 不断地建构自己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的人格、价值、意义等。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打破传统观念, 不再将教学视为一个半封闭的过程, 摈弃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控制课堂的节奏, 引导学生朝既定目标挺进的做法。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注重培养学生追问的勇气, 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够积极发挥师生的生命活力, 而且过程本身便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 具有师生共同创造出的活力。

语文教学跃动的生命特征与丰富的情感性往往极易激发学生的课堂情绪。所以, 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提高语文课堂的文化品味, 关注学生所关注的, 教师、学生、文本间展开多边对话, 从而实现师生精神的相遇、生命的唤醒与融合, 这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追求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2]王啸.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3]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

[4][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5]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6][德]福禄倍尔.人的教育.孙祖复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7][美]梅里尔·哈明.教学的革命·创新教育课程设计.罗德荣译.北京:宇航出版社, 2002.

[8]冯现冬, 张伟忠.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1) .

[9]李政涛.教育呼唤“生命自觉”.人民教育, 2010 (23) .

[10][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探究新时期初中英语教育教学 篇9

一、重视兴趣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容否认,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需要激情。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学科学习来讲,如何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英语教育的前提。要想顺利地进行课堂常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就需要教师抓住不稳定因素进行调节,求得整体同步发展。师生之间加快教学的节拍,进行必要的热身学习。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之后,再趁热打铁进行新授新知识。讲要清,练要紧,量要足,面要全,拔高部分分层处理。这样,不但学的扎实,运用灵活,而且整体效果好。在提问过程中对于反应迟缓的学生,教师一定要细致耐心、多多关照。一有进步,教师就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激励和评价。使他们产生关切感、自信心和自豪感。受到表扬的学生总是心里美滋滋的。其他同学更是跃跃欲试,眼睛瞪得鼓鼓的,期盼着老师能提问他们。教师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的手就会举得高高的,嘴闭得严严的,生怕抓不住机会就会飞走了。这些发生在课堂中的点滴小事,虽看似小事,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好似外因调动了内因。激发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而这一点正是教师所苦苦追寻的、殷切期盼的,它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重视学生心理因素,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从而使得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学习。

二、重视学生的心态,提高学生的毅力

语言的学习需要毅力,语言学习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永远不可能像许多广告上许诺的那样几星期、几个月内就能学好英语。越学到后面越需要更多的努力,越需要挑战毅力。我们每天要面临无数次的失败,要承受许多心理和生理压力。比如记一个单词,背了十几遍都没有记得,最后花了好大的劲终于勉强记得了,可没隔几天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次次重复的失败,的确带给学生很多的失望甚至是绝望。可以说没有一个人认为记单词是一件幸福愉快的事。此时此刻,学生最需要的不是教师的专业知识或者一道题的标准答案,而是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用精神去感染他们,用希望去激励他,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帮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信心,从而以一定的心理优势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具体地说,就是把生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用格言励志、幽默和笑话驱散、减轻学生的痛苦和压力,缓解学生的疲劳,让他们在艰难跋涉中感到快乐,从而淡忘学习所带来的紧张和疲劳。在练口语时尽量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挑一些学生喜爱看的文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背诵是单调而又枯燥的劳动,选择学生精力最充沛的时间进行背诵。因为这样不会打消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而且效果好,若在非常疲惫的状态下背诵,兴趣容易消磨耗尽,效果也不好。因此,新时期,对于英语的学习,教师需要多激励学生,学生则更需要有毅力,从而真正的学习好英语。

三、正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模式的确立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过往满堂灌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摆正教师位置,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有的教师过度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知识容量,机械地按教案教学,强调教案与上课的一致性。淡化了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预设和处理。导致抓不住或讲不透课堂生成性问题。或者害怕破坏课前设计好的程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视而不见,忘记了课堂是以研究学生存在的问题为中心的。有的教师一味追求知识、强化训练,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生成一演变一运用的探究体验,缺乏对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规律的总结。有的教师不知提问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整个一堂课拼命提问,追求一种表面的热闹,有些问题根本没有思维价值,有些问题指向不明而让学生摸不到边际,教师、同学缺乏深入探讨的时机,结果是用多媒体课件设定的标准答案或自问自答取代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课堂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于此同时,我们要重视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存在操作方面的难点,毕竟一个班级的学生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把学生按实际基础分成三类。第二类学生人数最多,是教学最重要的落脚点。在英语教学中,我总是把一些容易的问题抛给第三类学生,把思维性较强的问题交给第一类学生,并指导他们进行拓展性学习。课堂练习也是这样。通过分层教学,从总体上提高每种类别学生的综合学习英语的能力。

素质教育与语文新课程改革 篇10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的应用已经相对比较广泛, 然而部分学校的教师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未结合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进行考虑, 对“研究性学习”认识比较片面, 因此, 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一些错误。主要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

(一) 研究课题求大化

部分教师在进行课题设置时贪大求全, 追求轰动效应, 结果却恰恰与之相反。例如部分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课题:“建安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以及“中国小说的发展规律”等。这样的课题对于中文系本科学生而言尚且存在难度, 中专生更加难以理解。结果是经过反反复复的研究, 学生始终没有头绪, 最终完全丧失兴趣。

(二) 追求“自主”自由化

“研究性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即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的主人,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然而中专生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 其独立思考及判断的能力普遍较差, 知识结构也存在一定欠缺。如果教师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给予学生过度自由, 由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教师仅仅扮演旁观者的角色, 却并不为学生提供任何引导, 那么这样片面追求学生的“自主”而过分随意的研究性学习, 将无法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那么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也就失去其意义。”

二、新课改后语文学科基本教学策略

教师该如何引导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呢?下面对新课改背景下, 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方法进行介绍,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 就活动的组织形式而言

1. 小组合作法。

“小组合作”在教学管理中纳入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 提倡通过人际交往互动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使学生在开放交流的环境中事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通常采用以下做法:将班级学生根据其学习能力、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分组, 得到小组人数为3-6人的若干小组。在合作小组内, 小组成员一方面要积极实现个人目标, 另一方面也要增强互动与交流, 使小组整体目标得以实现, 在互相合作的原则上, 小组成员一同实现学习的预期目标。在语文学科的小组讨论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语文学科的功能及培养目标, 让学生在集体性思维中, 充分地发挥主体精神,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及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的目的。

2. 课堂辩论法。

由于学生自身素质存在着各自的差异, 课堂上对语文知识消化程度不同, 及课后对课外书籍涉猎范围的差异, 所以, 往往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思维方法和语文能力。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学生对所学内容就难免会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和困惑。当学生向教师提出较为复杂的问题, 或者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某些规律, 或者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不同的看法时, 教师便可对学生的辩论进行积极引导。

例如, 在讲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过程中, 教师在组织学生完成作者介绍、社会背景了解、朗读课文等环节后, 便可以引导学生对陶渊明所选择的生活道路进行辩论, 学生之间通过课堂辩论,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而且在课堂辩论的实践中还可以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3. 自然观察法。

该方法是将感官活动作为重要基础, 结合积极的思维, 在给予对象自由状态的条件下, 对感官进行运用, 感知、考察及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常见, 然而语文研究性学习也可尝试这种方法。例如, 带学生到校园的草坪上, 细察花草树石, 聆听鸟啼虫鸣, 品味四季变化等。

(二) 从文章的传达方式看

1. 比较教学法。

由于语文课本都是按照一定的体裁来划分单元的, 而且所选取的课文都极具典型性, 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转变教材中单一课文教学的形式, 在课堂中引入课内外相关的课文或事物, 促使比较更加丰富, 引导学生寻找共同点以及差异, 找出问题, 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的实践中更好地学习知识, 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 实现自身语文能力的提升。

主要形式有:类比——同时展示相同或相似的课文, 启发学生对两者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分辨学习对象的本质及相同点和不同点, 如类比《过秦论》与《阿房宫赋》;对比——引导学生对文体、风格、写作方法等不同课文形式进行正感分析, 使两者不同成分的特征与本质能够得到展示, 如将 (《祝福》) 中的祥林嫂和 (《荷花淀》) 中的水生嫂作比较;横比——对同一发展阶段上的状况或作品进行比较, 对各自特点进行了解, 如比较鲁迅的《一件小事》与胡适的《人力车夫》, 将俞平伯与朱自清的同题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比较;纵比——对时代不同的作家作品进行比较, 或对作家各个发展阶段的作品进行比较, 探究其变化的原因, 如比较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与《光的赞歌》这两部作品。

2. 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相关历史资料的搜集分析, 以此为前提解读课文, 找出隐藏的问题, 发现新的结论。或对目前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释, 或对传统观点提出质疑, 或对未来作出预想。例如, 在《鸿门宴》一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图书资料和网络等渠道, 获取与刘邦、项羽的有关的传记及评论文章, 包括与刘邦、项羽具有可比性或者存在相似点的人物资料, 这样, 学生就将有更全面的了解:项羽这个任务, 其性格实际上十分复杂, 并非课本上所描述的骄傲自大、目无长卑、喜欢蛮干、混淆是非的悲剧角色。

3. 模仿创新法。

课文不仅可以阅读, 也可以是进行模仿。文章是已经成型的事物, 模仿是千变万化的, 化静为动是积极研究的表现。模仿是基于阅读的深层次对话, 在某些情况下, 模仿能够使文本精彩之处和相关问题更好地找出。如, 在《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 鼓励学生努力应用自身所学知识, 在模仿原文风格的基础上, 对文章的结尾进行再创造。

(三) 从成果的反馈评价看

研究性学习的各个环节中, 评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 有一点原因十分重要:就是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的评价方式比较落后, 即以常模参照评价为主导的绝对评价模式。导致部分预见性强、想象力丰富和创造性突出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受到限制, 研究性学习测试使其丧失知欲望以及探索精神。所以,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首先应该促进教学评价改革的实施。

1. 多元评价法。

由多元智能发展得到的多元评价, 其与研究性学习的多样性、发展性以及开放性需要相适应。多元评价包括评价对象的多元化——注重结果和过程的评价, 重视研究的成果和学生的态度;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学生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评价者多元化——不仅保留教师评价, 也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 学生团队评价, 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评价方法多元化——采用档案袋评价、诊断性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激励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

2. 分层评价法。

研究性学习的级差十分显著, 对此, 研究性学习评价需要考虑层次性。研究性学习是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实现目标。就分层评价而言, 其实就是个体内差异评价, 也就是将学生个体努力状况和发展进程作为依据, 从各个层面及层次给出与个体实际水平相适应的标准, 并以这个标准为依据作出合理的评价, 使学生全面认识自我, 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 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

3. 展览评价法。

学生拟好一个优秀的策划, 书写优秀的文章、研究得出新的结论、进行某方面制作、获取到最新调查数据等等, 他最想分享的人并非老师, 而是他的同伴。教师应使学生的“表现欲”得到充分满足, 为其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从而使学生的研究欲望和创新热情得以保持, 展览评价法对促进学生实现自我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室四周的空白处开辟多个展览园地, 学生上交的成果, 或是照片, 或是调查表, 或是草图, 或是短文, 然而只要其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及创意, 教师就要鼓励其张贴 (或悬挂) 到相应的位置进行展示, 让同伴对他的展品作出评价。

总之, 无论是实施素质教育, 还是进行课程改革, 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教师工作任重道远, 我也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

摘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孩子学习压力越大, 其认知和进取的积极性将下降, 因此, 孩子的学习压力过大, 将对人才的成长产生阻碍, 只会限制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而合作探究性学习, 是在人类对学习活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 逐渐产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该方式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建立此种学习方式, 一方面可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另一方面实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启蒙教育 篇11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获得如潮赞誉的舞蹈天才,她的身体竟然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小时候的一场大病,让她就此坠入无声的世界里,妈妈刘薇不知为此流下多少眼泪。可是悲伤过后,刘薇却有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她不仅要让张天娇能听声,能说话,还要像平常人一样说话与跳舞。这样一个近乎梦呓的想法,在所有人疑惑的目光里,一点点地变为现实……

暗夜来临,母爱守护着一缕温暖

1996年7月,张天娇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父亲是一家企业的中层主管,母亲刘薇开了一家大型酒店。由于家境不错,张天娇从小便得到家人的倾心呵斥。

张天娇6个月那年夏天,一场灾难袭向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一天夜里,张天娇突然莫名其妙地发起了高烧,父母连忙把她送到医院。由于病因不明,连续6天里,张天娇高烧不退,父母的嗓子都急得说不出话来。

好不容易高烧退了,母亲抱着张天娇回到家里,惊愕地发现张天娇对周围的一切失去了反应。过去刘薇拿着呱呱叫的玩具鸭子,或是敲击木头做的小扬琴,张天娇总是眉开眼笑,可如今她在张天娇背后做这些时,张天娇像个木头人,无动于衷。

刘薇感到事情不妙,立即带着张天娇来到医院检查听力。诊断结果是残酷的:张天娇的听觉神经已经完全被破坏,听力降低为零。医生还告诉刘薇:“俗话说‘十聋九哑’,由于张天娇正处于听力的发育期,现在她的‘时间窗’被关闭,这将严重影响她将来说话的能力。

女儿失聪,让这个家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过去一直恩爱的夫妻,因为女儿的事情开始不断争吵。后来,再也承受不了压力的丈夫主动向刘薇提出,他净身出户,将房产与积蓄都留给母女。此后的刘薇独自一人负担起了培育张天娇的责任,她卖掉了自己经营多年的酒店,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女儿身上。

张天娇5岁那年,有一次早上过马路时,由于听不到喇叭声,被一辆货车刮倒,身上多处软骨组织受伤。在场的一位亲戚看到张天娇的腿上不断流血,便给她贴了两块风湿膏。当时刘薇正在外面买菜,回到家看到张天娇正在哇哇大哭,她连忙带着孩子来到医院。

一名护士看到风湿膏,很吃惊:“没见过你这样做母亲的,风湿膏粘力特别强,药力也是直接往身体里渗透的。另外,这种膏药粘在伤口上,也不好拿下来呀,孩子不痛才怪呢!”小护士一边责备刘薇,一边用一把小刀一点点地往下剔除膏药。

由于张天娇无法打麻药,她又不会表达,只知道哇哇大哭,护士的每一刀,都像是割在刘薇的心头上。看到女儿难受的情景,刘薇突然想到,在生活中的张天娇之所以碰壁,都是听力受限后无法说话造成的,如果能让她开口说话,问题不就都解决了吗?

在张天娇的伤口恢复之后,刘薇尝试着教她说话。刘薇教的第一字是“啊”,对于正常人而言,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一个字了,可是张天娇却不配合,任凭刘薇瞪大了眼睛,张圆了嘴巴,她就是木讷地看着刘薇,一声不发。

两个多小时后,依然毫无进展,刘薇急了,她抓住张天娇的胳膊,大力地掐了一下。受到刺激的张天娇猛地收回胳膊,一边抚摸一边“啊”的一声叫了出来。张天娇人生的第一个字,就是这样“说”了出来。

此后的十几天,刘薇再接再厉,又教张天娇学会了“花”、“茶”、“蜡”等类似词汇的发音。刘薇深知,在目前的情况之下,自己是女儿最好的训练者。她每天都花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与张天娇面对面地“说话”。

小天娇上幼儿园后,由于沟通不畅,常常在与小伙伴的玩耍中“吃亏”。回到家里,刘薇看到女儿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很心疼,但她对小天娇说:“这点苦对你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你一定能挺过去。”张天娇咬着牙不吭声,像个小大人似的点点头。

超越极限,铁树也有开花的时候

对于张天娇来说,学说话的难点在于平时养成习惯,而不要用手势示意。长期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张天娇早就习惯比比划划。于是,刘薇定下了严格的规定:白天至少要学会说5个词语;在学说的过程中,如果借用手势的话,就会被强迫一直练到夜里,而且中间不许喝水或上厕所。

有时,张天娇的发音很不标准,刘薇便让她用手指触摸自己的面颊或口唇,让她仔细体会发音时这些部位肌肉的运动。如果张天娇表现得不耐烦,刘薇就会用塑料尺抽打她的手心。刘薇知道,严也要有度,不能将其变成简单的体罚,什么时候该严,该如何去严,也要结合各种情况。在刘薇看来,自己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她了解规矩,形成好的习惯。

2009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张天娇已经能够通过观看别人的唇形,理解对方的语意,并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了。尽管有时候她说得磕磕绊绊的,但是每个字的发音都很准确。看到这一切,刘薇很欣慰,一个更大的想法浮出了脑海:自己小时候喜欢跳舞,还获得过一些奖项,能不能让女儿也学习跳舞,在音乐的世界中遨游?不过,刘薇并不确定张天娇对舞蹈是否感兴趣。

这年7月的一天,张天娇在看电视时,恰好看到一段歌舞表演。她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完全被吸引了。

此后几天,刘薇注意到一个细节:张天娇常常对着镜子练习那名舞蹈演员的动作,没有人指导,她居然学得有模有样!刘薇在欣喜的同时,又有些犹豫,毕竟学习舞蹈对于没有听力的女儿而言,实在是太难了。但她转念又想:孩子已经失去了有声世界,如果再剥夺她无声世界里对舞蹈的憧憬,这未免太残酷了。而让她学习舞蹈,不也正是自己的初衷吗?

2010年6月,一个机遇来到了母女俩面前,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来到哈尔滨招生。在现场,招生老师播放了一段简单的音乐,奇妙的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张天娇,在母亲的提示下,竟然能够随着“声音”翩翩起舞,而且每一步都踩在鼓点上。看到张天娇表演的“原创”舞蹈,招考老师眼前一亮,对刘薇说:“你的女儿是一块璞玉,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才。不过,她需要专业的培养与训练,假以时日的话,她一定会成为最优秀的舞者。”

果然,进入到该艺术团后,张天娇的潜力被迅速挖掘出来,她的耐力与韧性也让周围人啧啧称赞。为了让女儿专注于舞蹈学习,刘薇在艺术团附近租住下来,专门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舞者在做各种动作时,往往需要进行重心上的交换,需要掌握身体平衡。而一般零听觉的残障人士,平衡能力都或多或少有些问题,因为人的平衡系统在耳蜗的后部,常年没有声音的刺激,平衡系统会出现萎缩。可喜的是,张天娇的平衡却完全没有问题。老师们对刘薇说:“你的女儿在这一点上,超越了极限!”

练舞的日子无疑是艰苦的。一次,张天娇在做一个腾空的动作时,不小心摔倒在地。她原本想自己起来,可一见妈妈正好在身边,便耍起赖来,哭着让刘薇拉她。刘薇站着没动,只是笑呵呵地说:“天娇真勇敢,会自己站起来的。”张天娇哭得更厉害了,可是刘薇还是无动于衷,并转身请老师想办法“刺激”她。在老师的安排下,两个女孩子围着她刮鼻子、做鬼脸,嬉笑着说:“这么大了,见到妈妈还哭鼻子,真是丢人!”张天娇渐渐地停止了哭泣,过了一会儿,终于自己站了起来,瞅了刘薇两眼后,继续练习起来……

强势教育,造就“中国第一唇语舞者”

2012年8月,有了一定基础的张天娇开始学习芭蕾舞,已经很瘦的她仍需要减肥。按照相关要求,刘薇每隔一两天,就要用保鲜膜紧紧缠绕住张天娇的腹部,来回缠上好几层不说,缠紧后还要再套上减肥衣,到外面的操场上跑上几圈。减肥衣不透气,运动后的张天娇头发一缕缕在粘在额头上,整个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减肥中最大的考验是要克制住对吃的欲望。张天娇平日的饮食结构以蔬菜和面食为主,并严格限制盐和油的摄入量。过去张天娇练习累了,很喜欢吃妈妈做的酸菜鱼、红烧排骨。可是,在她练习芭蕾舞后,这些菜肴便彻底从餐桌上消失了。

一天晚上,练功整整一天的张天娇浑身疼痛,疲惫不堪地躺在床上,怀疑自己再也撑不下去了。看到张天娇一句话也不说,刘薇带着不屑对她说:“你是瓷器做的不成?也太过娇贵了!”自己累成了这样,却得不到母亲的半点儿安慰,张天娇委屈的泪水一下子流了下来。不过,她的倔强也在心底升起:我一定要坚持住,不能让妈妈瞧不起!

付出终有回报,整整4个月后,张天娇成功减下了5公斤体重,腰围减掉了6厘米,达到了跳芭蕾舞最为理想的状态。体重完全达标的张天娇渐渐找到了跳芭蕾舞的感觉,可又一个问题接踵而来:在无声的世界里,张天娇无法感受音乐的跌宕起伏,感受不到配乐的强弱高低,更无法感受音乐里蕴藏的丰富情感,这样一来,她的舞姿便少了一种韵味。

每天,只要张天娇回到家,刘薇便立即为她“加课”。她买来一个大大的木质音箱,为张天娇播放着各种芭蕾伴奏音乐,然后让她靠在音响边上,感受高音的震颤所传来的“节奏感”,有时还让她躺在地板上感受鼓点和节拍。为了不影响邻居,刘薇还特意买来许多泡沫板,将家中的四壁都做了隔音处理。

一天晚上,刘薇到朋友家办事,临行前给女儿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列举了三支张天娇需要“聆听”的音乐。晚上10点,刘薇回到家,看到录音机没有插上电源,张天娇正靠在床头看书。刘薇立即明白:趁着自己不在家,女儿偷懒了!

刘薇生气地把张天娇从床上揪了起来,命令她立即把布置的“作业”做完。让刘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张天娇竟然激烈地进行反抗——生气地把面前的一只杯子狠狠地扔在了地上。

刘薇对地上的玻璃渣视而不见,只是与张天娇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并将后背顺势倚在墙上。她看似随意,语气里却透露着一种坚定:“你什么时候安静下来,我们什么再谈,否则我们无话可谈!”接着,刘薇若无其事地打开录音机,听了起来。

这下,张天娇呆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她开始主动收拾地上的玻璃渣。一边收拾,一边用眼角悄悄地看刘薇,而刘薇仍然是一副什么事情也没发生的样子。

这种独特的“隔离反省”注定要收到成效。最后,张天娇终于沉不住气了,她上前拉了拉刘薇的衣角,面露惭愧地对她说:“妈妈,我知道错了,你原谅我吧,好不好?”刘薇这才点点头:“天娇,妈妈对你的冷酷,就像火苗对寒冬里的干柴,唯一的目的,就是将你的舞蹈热情全部点燃……”

就这样,在刘薇“虎妈式”教育之下,张天娇的对舞蹈的感觉越来越好,也越来越自信。她在训练日记中这样写道:“虽然我听不到声音,但是我能看得到,能摸到,因为妈妈说,声音也是五颜六色的,就像雨滴打在水面上,甚至像大海的波涛。其实,我最好的语言就是我的身体……”

2014年3月,《中国好舞蹈》系列比赛在国内如火如荼地举行。这是由浙江卫视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节目,旨在发掘最优秀的舞蹈,最具灵魂的舞者,弘扬纯正的中国舞风。节目组还请了郭富城、金星、黄豆豆等最顶尖的大师加盟。

4月26日,张天娇正式登上了比赛的舞台,她的一曲现代舞《再别康桥》完全征服了观众。听不到音乐的她在台下妈妈唇语的指挥下,用心与节奏相呼应。在优美空灵的音乐中,她真诚地、自由地抒发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

一曲完毕后,现场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当有着“亚洲舞王”之称的郭富城得知张天娇完全听不到声音时,感慨地说:“你简直是舞蹈的天才!”“现代舞蹈第一人”金星更是不吝对张天娇的赞美:“你不是用耳朵听,而是用心去倾听的,你是听得见音乐的!”

2014年8月,关于张天娇的比赛视频在网络上迅速火爆起来,她也被网友们誉为“中国第一唇语舞者”。接受笔者采访时,张天娇真诚地表示,是妈妈将她从无声的黑夜世界里拉了出来,把她培育成一个能说会道,能用舞蹈表达一切的女孩。张天娇说:“我现在明白了,如果妈妈不打我,不骂我,不进行‘虎妈式’的教育,我就成为不了一个优秀的舞者。是她的强势教育,造就了我的今天……

(责编/邓琳琳)

试析新世纪中国英语教育政策改革 篇12

在当代全球化社会中,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 在国际交往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 中国的国际交流合作愈加频繁, 对国民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 必须对原来高投入低产出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以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育政策改革。在全球化语境之下, 中国抓住机遇, 紧跟时代步伐, 进行了深入的英语教育政策改革。本文将介绍此次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并在与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的日本的横向比较中分析中国此次改革的特点, 希望本文在国际比较教育学研究及中国的外语教育政策制定方面有一些参考价值。

2. 改革背景

“语言教育政策关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安全、文化、教育等重大事宜” (张桂菊, 2012)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二十一世纪, 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 获得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承办权, 在各种国际事务中大显身手, 因而需要培养更多既懂专业又通英语的国际化人才。原先英语教育政策中的一些滞后因素妨碍了国民英语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高要求。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内陆地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英语教育水平差异较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能力亟待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衔接不够合理;在传统的知识偏重、学科本位思想, 以及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下, 英语知识的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现象突出, 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却受到忽视, 课程评价机制也过于侧重于选拔甄别, 忽略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这些都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进展。新时代的多媒体和网络的迅速发展, 为英语教育政策改革提供了充分的技术准备。在此背景下,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的英语教育政策都进行了改革。

3. 改革的核心措施

3.1 基础教育方面

2001年, 教育部为了实现中小学课程从知识偏重和学科本位的传统理念向关注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的深刻转变, 制定并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并且出台了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 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往的英语教学大纲被英语课程标准取而代之, 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规定得更加明确, 而如何实现这些素质目标则具有一定灵活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内涵非常丰富, 新课程标准主张英语课程面向全体学生, 强调素质教育, 注重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标准采用了国际通行的理念, 把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的高低分为九个级别, 以整体连贯的思维设计了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毕业的英语课程。新课标要求: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 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参考目标为一级;五、六年级的教学参考目标为二级;初中阶段的教学参考目标为三、四、五级;高中阶段的教学参考目标为六、七、八、九级。其中, 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为七级, 八级和九级目标是为了有志于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高中生设计的。考虑到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因素,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区的实施方案, 从而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新课程标准突破了过去以教师讲授词汇语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重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除了增加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训练其语言技能, 同时注重发展他们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体现出较强的人文主义倾向, 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注重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在新课程标准评价系统中, 终结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重视, 两者有机结合, 而且评价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得到了倡导。

3.2 高等教育方面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跨越性发展的要求, 深化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经过充分研讨, 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稿) 》, 试行三年之后, 于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要求》) 正式颁布。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被定位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教育部, 2007:1) 考虑到过去大学英语教学重阅读而轻听说的情况, 《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 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 (教育部, 2007:3) 同时, 《要求》指出:“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 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 (教育部, 2007:3) 在此, 《要求》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关于教学模式改革, 《要求》认为:“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 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 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 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 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 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 (教育部, 2007:4) 在教学评估方面, 《要求》要求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 后者“应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 不仅要对学生的读写译能力进行考核, 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核” (教育部, 2007:4) 。为了克服盲目追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的应试教育的弊端, 更准确地测试学生的实际英语运用水平,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 (试行) 》 (教育部, 2005) 要求“加大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分值比例, 增加快速阅读理解测试, 增加非选择性试题的题量和分值比例”。为了加强师资力量,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要“健全教师培训体制”, “学校应建设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 (教育部, 2007:5) 。

4. 改革的主要特点———与日本相比较

人们谈到某一事物的特点, 总是离不开一个比较参照点。“在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 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正成为比较教育研究的主导力量” (袁振国, 2001:6) 。笔者下面将以日本作为比较参照点, 以发现中国英语教育政策改革的某些特点, 因为日本长期以来深受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熏陶, 与中国在文化上有一定的相近性, 而且属于把英语作为外语来习得的国家, 与中国在英语教育模式上有一定可比性。

日本在全球化背景下于二十一世纪初颁布政策进行了英语教育改革, 其纲领性文件是《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行动计划》 (『「英語が使える日本人」の育成のための行動計画』) , 主要改革措施包括改善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师指导水平、完善教学制度、提高英语学习动力、改善入学者选拔等场合的评价机制、支持小学英语会话活动、提高国语水平及推进实践研究, 目标是使得广大国民初、高中毕业生能用英语进行交流, 大学毕业生能用英语进行工作 (文部科学省, 2003) 。

在中日比较的视角之下, 笔者观察到中国英语教育政策改革显示出至少以下三个特点。

4.1 强调人文素养

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改革体现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更加全面的关注。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均从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细化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及文化意识五个方面, 分别设立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指出大学英语“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 (教育部, 2007:1) 。而日本的《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行动计划》则主要着眼于培养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对于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并未具体阐述 (文部科学省, 2003) 。由此可见, 在注重英语的工具性的同时, 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改革比日本更加注重英语教育的人文性, 即注重通过英语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

4.2 重视现代教育技术

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改革更加强调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开发现代教学资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现代信息技术, 尤其是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鼓励进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这样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增强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化色彩。日本的英语教育政策改革并未强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由此可见, 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改革更加重视技术和设备对于英语教育的促进作用。

4.3 珍视本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改革主张在教材编写中适当引入中国文化的内容, 比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材中还应选编一定比例的介绍中国文化的内容, 积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及民主与法制教育。” (教育部, 2011:4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也建议教材要“反映中国传统文化” (教育部, 2003) 。而日本的《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行动计划》只是强调要提高国语水平, 并未在文化传承上多费笔墨 (文部科学省, 2003) 。由此可见, 日本的英语教育政策改革更注重母语学习对于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 而中国的政策改革则更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作用, 更强调以英语为媒介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5.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英语教育政策的合理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的中国为了培养具有更广阔国际视野和更强国际沟通能力的公民, 进行了一系列英语教育政策改革,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中国和日本同属中华文化圈, 同为英语习得“延伸圈”国家 (即将英语作为外语进行学习的国家) , 又同为东亚经济大国, 在英语教育政策方面具有相当的可比性。与日本相比, 中国的改革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更强调发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更注重以英语教育为媒介弘扬本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体现了更强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

[1]张桂菊.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50年回顾与思考.中国外语教育, 2012 (3) .

[2]袁振国.教育政策学.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 iles/moe/moe_711/201201/xxgk_129268.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载于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57/201011/xxgk_110825.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 (试行) , 2005.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991/201011/xxgk_110833.html.

上一篇:健康类报纸论文下一篇:文化三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