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启蒙

2024-09-18

钢琴启蒙(共12篇)

钢琴启蒙 篇1

一、培养初学者的音乐感觉

1. 多听

钢琴初学者的队伍以儿童为主, 培养儿童的音乐感觉则是重中之重。无论以后进行专业的钢琴学习, 还是仅将它当做业余爱好, 儿童既然选择了钢琴学习, 就等于想要接受和感受音乐的美。有人说音乐感受能力是天生的。不可否认, 是有极少数人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超强。“据记载, 肖邦小时候听到某种音乐就会哭, 半夜三更他会爬起来, 到钢琴上找出白天听到的什么曲调、和弦, 否则, 他无法安心。”但这种具备音乐天赋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对音乐不那么敏感。但是, 不敏感不等于缺乏。事实证明, 音乐感受能力是人人都具备的。每个人在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都能或跟着哼唱, 或用肢体表现出身心愉悦。普通人在初次听到一首陌生的歌曲或一段音乐后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感受。若这首曲子被多次听到, 慢慢地他也许会喜欢上这首歌曲。这种经历很多人都会有。比如说, 我们周围有很多人根本不懂得欣赏交响曲, 但是, 每年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都会演奏的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和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等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作品, 就被很多不懂交响乐的人所喜爱。也就是说, 一首乐曲听的次数多了, 听者便有可能会喜欢上它, 而且以后在听到类似风格的作品时, 就会找到共通点。这样, 听者的音乐素质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所以说音乐感是可以提高的。钢琴教师要督促家长给孩子多听些古典音乐, 这对于提高习琴者的音乐感受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2. 在合作中感受音乐美

对于儿童来说, 学琴之初是比较乏味的。由于技术匮乏, 他们弹奏不出什么好听的旋律, 更不用说一首完整的乐曲。这个时候, 教师的作用就很大了。对于初学儿童, 现在比较普及的教材就是《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这套教程第一册中的小曲子写得既简单又形象, 比如, 火车行进的声音、排钟的音响等等。但是, 初学儿童自己弹奏的效果显然不好。这本书高明的地方就在于, 此书是要求老师和学生合作完成的。有老师的伴奏作为辅助, 学生很快就能融入到明朗、欢快的音乐之中。他们会随着旋律不知不觉地徜徉在属于他们的想象空间, 教师很容易便可以营造出这种轻松而又愉快的音乐感受氛围。在弹奏期间, 使孩子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3. 让孩子了解音乐历史

也许对于儿童来说, 书本上的历史知识他们不能全部都理解和熟知。但了解作曲家的时代背景又能够帮助演奏者找到合适的演奏风格, 所以钢琴教师可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 通过生动的语言、用讲故事的方式, 形象地讲解出某个作曲家所在的时代特征。对于初学儿童, 这样一点点地累积起来, 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更多地了解音乐史, 提高自身音乐素养。而且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也会有很大的进步。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国人的音乐素质偏低。一是音乐课根本不被重视, 学校不重视, 老师不重视, 学生本身也不重视。二是音乐课本还不够完善, 根本不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这两个方面导致了我们全民普遍地音乐素养较低。这种情况下, 钢琴教师就更加有义务使学生了解基本的音乐常识。

二、重视基础技术练习

很多学习钢琴很久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 即当弹到某首作品时, 如果你慢弹, 没有任何问题, 弹得都很轻松, 一旦弹到曲目要求的速度时, 就会连成一片, 声音模糊不清, 手指手臂僵硬, 还经常有错弹、漏弹、刮键的现象出现, 此时的手指好像不听使唤了一样。或者某些作品需要八度演奏时, 你会发现你的手在弹八度时是塌软的, 没有力气的。还有, 大多数钢琴学习者都会感到左手手指的灵活度远不如右手。这些很可能是你的钢琴基础没有打好的缘故。

对于没有接触过钢琴的初学者来说, 首先要教授他的就是弹琴时的坐姿, 包括手、腕、臂、肩、腿的状态。“正确的坐姿是钢琴演奏的前提。坐位正确, 将使弹奏者便于对88个琴键的全面控制和驾驭, 也是为身体, 特别是双手、双臂在键盘上的活动, 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不正确的坐姿, 必然会造成某种不方便。在不方便的情况下就会影响到对技术的正确掌握。严重时, 还会造成弹奏中的错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就是手型, 很多钢琴老师教初学者弹琴时, 要求其手要保持抓球的形状。试想, 手要抓球, 手指的第一、二关节势必会往里钩, 那么手指的触键位置就会接近于指甲, 一旦指甲有一点点的长出肉外面, 那么弹琴时就会发出指甲与琴键的敲击声。不能说任何弹奏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出现这种手型, 因为毕竟对于初学者, 手还不习惯于保持拱形的姿态, 那么抓球就显得很必要了, 但抓球的方法也绝非就是标准正确的手型。霍夫曼 (Josef Hofmann) 的建议是:“手和手指处于自由的舒适的状态”, 即“当手松弛地落到琴键上时, 手和手指的自然状态”。手指的力度也是需要系统的教学的。人的十个手指, 每个都有它天生的弱点, 对于初学者, 尤其是儿童来说, 手指的懒惰性和软弱性更需要克服, 这是一个长期的练习过程, 这就需要钢琴教师认真负责的教授。无论是初学阶段, 还是学了好长时间的习琴者, 甚至是已成名的钢琴家, 基础练习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课程。像《哈农》这样的手指练习教材, 是很多人基础练习的首选。但同样是《哈农》, 程度不同, 练习方法也不同。就初学者来说, 高抬指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了。因为初学者的手指灵活度很差, 通俗一点讲, 就是手指分不开叉。而通过慢速的高抬指练习, 便能使手指状态得到改善, 手指也会明显感到越来越灵活, 而在初学者练习《哈农》时也要注意一点, 那就是手腕不能随意乱晃。当他们掌握了弹琴的基本要领后, 也要适当地加入音阶的练习。音阶的好处, 其一是锻炼手指灵活度;其二是使初学者掌握调性。

许多演奏者没有很好地把握弹琴中的“弹”是什么样的概念。作为钢琴教师, 一定要给初学者解释清楚“弹”琴的要点。弹琴的“弹”区别于“按”、“摸”、“砸”。“按”、“模”、“砸”这三种触摸方式是很大一部分人的演奏方式。以这三种方式演奏, 旋律、时值、节拍可能都没有问题, 但就是差感觉。到底“弹”该怎样做到呢?“弹是把琴与人看作一个整体, 要求演奏者以自己的全身心由外而内地与钢琴合为一体”。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练琴习惯

很多弹琴的人都会有弹琴懈怠、弹错音、指法错误的毛病。这些都是学琴之初养成的不好的习惯。很多小朋友弹钢琴曲的时候, 左手的和弦被他们给省略了, 教师纠正他们的错误, 当时是改过来了, 可是过不了多大会儿, 左手的和弦又被他们忽略掉了。很明显, 这不是错误的问题, 而是他们已经养成了这个弹琴的坏习惯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对于钢琴老师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对于因为学生马虎、不认真而导致的错误, 老师就应该予以严厉的批评, 对于认真的学生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钢琴教师也应该教会学生养成用耳听的好习惯。耳朵是用来听什么的呢?不光是听错音, 最重要的是听自己弹的音质———也就是感受每个音的弹奏质量。国外的钢琴教育非常重视“听”的功能。钢琴大师在练习一首乐曲时没有人可以指导他, 那么他就是凭借自己敏感的听觉来纠正自己的错误, 以达到完美的演奏水平。我们可能没有钢琴家的耳朵, 但这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只要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认真、仔细地运用自己的耳朵, 演奏水平以及听觉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俄]根纳季.演奏者与技术[M].齐平, 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2]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4]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

钢琴启蒙 篇2

内容摘要:钢琴是一门技艺性、实践性、独立性要求非常强的课程,它要求每一位学者都有认真的态度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钢琴的学习可以促进右脑和智力的发展,所以很多家长热衷于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钢琴。对于孩子来说钢琴启蒙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直接影响到以后钢琴水平的走向。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家长在孩子学琴启蒙阶段的作用影响。

二、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不应该严厉?

三、初学者的基本功训练是否很重要?

四、如何培养孩子学琴的兴趣?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老师的力量固然很重要,但也缺少不了家长的耐心辅导和支持。同时还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启蒙教学更加成功。

关键字:儿童;家长;引导;兴趣;因材施教

前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前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幼儿在钢琴的学习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周广仁教授曾说过,一位好的老师既是心理学家,又是教育家,科学家。要善于因材施教才能成功地培养学生,而每一个学生的生理条件,心理素质和思想状态都不太一样,所以即使是教初级钢琴入门也要认真对待,切不可由于自己的失误而伤害了幼苗。幼儿时期3—6岁是钢琴学习的最佳黄金时期。这时期的儿童是一片未经开垦的沃土,要正确引导他们往好的方向发展就必须要求钢琴老师掌握正确而熟练的钢琴演奏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并重视儿童心理、生理特点,使儿童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产生持久的兴趣,从而自发地产生学习欲望,并从中得到激励、唤醒和鼓舞。家长在钢琴启蒙教学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

一、家长在孩子学琴启蒙阶段的作用影响

(一)家长在孩子学琴中的重要作用

儿童学习钢琴的历程,离不开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父母,家长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家长和孩子在学琴前要有思想准备,既然学就要坚持,做到持之以恒。其次,家长应当有充足的时间来辅导孩子学琴、练琴,并督促他。从教学角度看,对大多孩子来说,家长的陪同上课是有益的。因为太小的孩子很难保证能够准确全面理解老师的各种要求,据心理学家研究,5-10岁的少儿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的时间限度平均为15分钟左右,而且小孩子在课堂上能够接受、领会和理解的能力相当的有限。家长的陪同学琴,更能保证准确、全面地理解并领会课堂上老师教授的要领,掌握弹奏的关键,并能够带着孩子在平时的练习中共同融汇。当孩子还不能准确理解老师弹奏要求,保证自己严格地按老师的要求练习时,家长的提醒、纠正是有益的。而且,课堂上的时间必尽有限,关键是课堂领悟之后回去多加正确的练习,所以说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

但昭义曾说过,从某种角度上讲初始学琴的孩子,特别是幼小的儿童真正的老师是家长。可见家长在孩子学琴中的重要地位。但昭义也曾强调,家长也应认识到辅导孩子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学会自己练习而不是依赖,所以很多情况下家长也会给孩子学琴带来几种不利因素。

(二)家长在孩子学琴过程中易产生的几点不利影响

1、家长代替太多

之前我接触到很多学琴的孩子,学龄有一到两年的时间了。认谱还是比较迟钝。特别是遇到新曲子时,随便指一个音给他,想了大半

天说不出来。只好扭过头去想得到父母的提示,家长就连忙替他说出来。这种情况明显是孩子太依赖于父母了。平时在家练琴的时候,一遇到问题家长并没有引导孩子自己动脑筋思考,而是一味的将标准答案直接给了孩子,这样不仅导致孩子在学习中不自己动脑筋想问题,自主能力差,还导致孩子依赖心理太强,不够独立。

2、急于求成,施压过分

很多学琴的孩子,在开始学琴时,家长就为他们定位太高,期望也太高,造成重大的学习压力。要来时在他孩子小学毕业之前一定得过八级、十级,钢琴才刚刚入门的他们就开始要求接触考级曲目,并要求每个星期上两节钢琴课,而忽略了学习钢琴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无形之中给孩子太多压力。典型的拔苗助长型。在没有足够的接受能力时给他太多的知识点,只会让他寸步难行,繁重的学习压力,也抹杀了孩子天生好玩的天性,只会让他们在学琴上起反感或厌恶的心理。

3、与其相反完全不过问的态度

很多家长抱着丰富孩子业余生活,陶冶情操的态度去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钢琴,并不是真正的想让孩子掌握一门技能。三天打渔,四天晒网。经常以不给孩子太多压力,想让孩子放松心情等理由,而没有时间练琴或上课。这样既给孩子在学琴方面一种松散的态度,可有可无。孩子自然不会重视钢琴的学习,导致长时间下来钢琴水平没有多提高。

(三)家长应怎样更好的辅导孩子学琴

上文的三种情况在孩子学琴上都是非常不利的,我们要正确引导家长避免犯以上几种错误。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建立自主、自立、认真的学习态度,无论做什么都要持之以恒努力做好。在识谱上,家长应持启发引导的态度让孩子自己去找出音,认出音,掌握音乐知识。例如某一首曲子有错,可以告诉他有错音,但不要直接告诉他错音在哪,让学生自己去找,可以再进一步的提示哪一个小节直到他自己找到为止。

其次,不要急于求成。钢琴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其中包括:乐理、和声等音乐基础知识,还必须两双手灵活协调的配合。家长不要总以为然,看似简单。学习钢琴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为钢琴家。学钢琴必须是形循渐进、日积月累的,它是需要一个由质到量的积累,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家长还是得耐心的去培养。

二、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不应该严厉

儿童心理学说过,儿童的心智还不是很稳定,他们常常容易在外力的影响下改变活动方向,太过于严厉的批评往往会影响、转移他们的兴趣。有的家长反应老师很严厉,甚至孩子有点怕老师,严厉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一)严厉的老师

我们要理解老师对于学生严厉要求的目的。首先,严谨规范的基本功训练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对教学过程严厉把关,以便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如果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严厉要求的

话,许多技巧性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其次,现在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在钢琴学习中,孩子容易在家长的溺爱之下养成惰性,而家长对此往往容易妥协。在这个时候教师适当的“严厉”,有助于扼制学生的惰性,从而加强教学效果。

当然,我们也不主张老师发脾气,更不是说脾气越大越好。曾经,我遇到过这么一个学琴的小孩,每次上钢琴课之前,都会跑到妈妈跟前说她不想去上钢琴课。其实她在家已经练得挺熟的了,可是总觉得自己弹的不够好!去到老师那上课,一坐上琴凳,就畏畏缩缩,半天都不敢弹,终于鼓起勇气弹了却弹的结结巴巴,断断续续。这时,老师严厉的训她,并用鞭子打她的手。挨鞭子是这个老师的规定,每次如果没有弹好都得挨鞭子,所以弄得学生现在上课都有一种恐惧感,明明可以做到老师的要求却被恐惧心理吓到,甚至对学钢琴越来越没有兴趣了。

上面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老师的严厉有点过头了,没有把握好分寸。但也不是说老师一点脾气都不能有。偶尔出现令老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作为教育的一个特殊的手段是可以理解的,像这种情况下老师不应该只知道训斥学生,应该找出事情的根源,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出错的地方认真给予帮助和解决。学生和家长也不必计较老师的态度,而应当以此为动力,认真完成作业,解决弹奏中的问题,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启蒙教育。

(二)不太严厉的老师

据了解不少学生的钢琴学习并非失于老师的严厉,倒常失于不够

严厉。特别是在家被父母宠惯了的孩子,永远只会顺着自己的性子做事情,谁的话都不听。而且在遇到比较没有威性、不太严厉的老师,有些学生根本就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老师布置的任务都不极力完成。在这个时候教师适当的“严厉”,要求该学生必需完成什么任务,下次课进行检查,没有完成就做出相应惩罚,有助于扼制学生的惰性,从而加强教学效果。

“严厉”应当是教学要求的高标准,而不是单单态度厉害。尤为重要的是严格的训练要求一定要达到一个好的效果,掌握好严厉的尺度,不要让孩子有逆反心理,要能很好的吸收并领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应因材施教、多鼓励

我们应意识到,在学琴的孩子们中,她们都各有特点,有的淘气,有的文静,有的注意力集中,有的心不在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于淘气,心不在焉的孩子,我们要稍加严厉,并耐心地指出他的错误,让他认真改正,决不放过。对于文静的孩子,则要稍和蔼,少批评,多鼓励。

其实,不管对什么类型的孩子都应多表扬、多鼓励,只要孩子稍稍有一点点进步我们就应进行表扬、鼓励,当孩子们感受到这种进步产生的成功的喜悦,由衷兴奋,就会大长他们的自信心,为孩子们带来不断增强的学习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愿望,从而取得期望的教学效果。

三、初学者的基本功训练是否很重要?

(一)初学者基本功的重要性

初学者如同一张白纸,可以任由你在上面添花加彩,但画得好不好直接取决于你的功底。如果一张干干净净的白纸,被画得凌凌乱乱,歪七扭八,想要再重新修改一定的花很大功夫,而且未必能像一张白纸上添花加彩那么容易。同样的道理,现在好多学习钢琴的小孩启蒙时没有正确要求好坐姿、手型,到出现毛病的再来改正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本来儿童的自觉性就比较差,一不注意还是老毛病。所以作为一位称职的教师一定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疏忽而扭曲了小幼苗的发展。

(二)基本功训练

1、正确的坐姿

正确合理的坐姿是正确手型的前提,我们应首先要求坐姿正确。首先从开始学琴起,就要让学生明确,坐的前后和高低都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调节。坐得太近了使手缺少了活动余地,影响了手臂的舒展;坐得太远了,影响对键盘的控制,不利于力量的集中;身体要处在较积极的、利于运动的状态,腰要挺直,不要弯腰驼背,不要耸肩缩脖,保持上身的自然放松。

2、正确的手型

关于什么样的是正确的手型,霍夫曼的建议是:“手和手指处于自由的和舒适的状态。即当手松弛地落在琴键上时,手和手指的自然状态。”列文在讲到良好的触键方式时强调一、二关节不动,就第三关节抬起落下触键。而且整个手掌处于放松状态!从何霍夫曼和列文 的建议和观点归纳起来可以认为:最自然的手型就是最正确的手型。然而当什么事都做不了时,手型是最自然的时刻,但前提必须让手掌微微拱起,用儿童的语言我们可以把手指比作美丽的石拱桥,二指、三指、四指、五指各为一道拱梁,要自然弯曲。大拇指是一条船,能够从桥下开来开去,如果掌关节塌下去,船就开不过去。这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既让孩子学会手型应该是什么样的,又使抽象的专业用语通俗化。

四、如何培养孩子对学琴的兴趣

(一)兴趣对于孩子学琴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学习钢琴也是如此,只有对钢琴产生浓厚兴趣,才能持之以恒地热爱学琴,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对于幼儿来说,兴趣的培养则显的更为重要。

(二)对孩子学琴兴趣的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应依据儿童特有的心理特征对儿童进行兴趣的培养。首先,我们可采取“听为先导,感受入门”的途径,推动儿童弹琴兴趣的萌发。例如:让初学儿童欣赏教师弹奏的儿歌、律动曲、游戏曲,把“听”作为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抓好抓活。一开始就用悦耳的乐曲,刺激儿童的听觉,开启儿童的乐感。每次上课前,弹奏一段幼儿熟悉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曲子让他们欣赏,从中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乐曲的意境之中。当孩子们内心被刺激得痒痒的,并意识到这种悦耳的音乐是从眼前这架神奇的钢琴中传出来的,从而产生了强烈触摸琴键,模仿教师弹奏的冲动时,才让儿童开始进人学琴阶段。这样从玩开始,幼儿就不会把学琴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于接受的游戏。当他们在游戏中发现自己也能弹出好听的乐曲后,兴趣就会大大增强。另外,家长也可经常有意识地多给孩子听儿歌、钢琴曲,或多让他们看一些有关钢琴方面的钢琴会节目,看一些程度更深孩子们的表演,巩固增强孩子继续学琴的兴趣。

结语

钢琴启蒙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是要真正上好却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时时刻刻都存在新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发现。钢琴的学习,经历着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欣赏美的几个审美心理过程,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儿童钢琴启蒙教育者的我们应不断的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作为家长应给孩子提供学习的帮助,让我们为孩子更好的学习钢琴做出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游的更放松,游的更遥远!

注释:[1]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P19 参考文献:

[1]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4]毛毳.钢琴音乐教育十二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5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浅谈幼儿钢琴启蒙教学 篇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以及全面教育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开始有了追求,对于艺术开始重视,而钢琴由于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也因此成为幼儿课外教育的首选乐器。并且家长基于对培养幼儿艺术细胞的考虑,将其从幼儿阶段便送去学习钢琴,低龄化教学已经成为趋势。而由于幼儿的特殊性:好奇心强、毅力等能力差,并且活泼好动,其教育应当以培养兴趣为首要目的,才能利于幼儿对音乐的长久热爱,有利于其长足发展。

因此,幼儿额启蒙钢琴教育需要被重视。目前我国对于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教学方式偏向于死板,难以激起幼儿的兴趣。本文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止于幼儿钢琴教学,从钢琴教学入手,更对幼儿音乐教学提出展望:摆脱僵化模式,注重心理与兴趣发展,也可被应用于广大幼儿教育领域,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与长足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根据幼儿身心特殊性进行启蒙教学

幼儿身心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这个时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好模仿、好奇心强、喜欢被称赞、注意力短暂等。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钢琴教学时必须要抓住他们的身心特点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在对幼儿进行钢琴启蒙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那么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必然途径,比如,可把音符比喻成小动物,把五线谱比喻成小动物的家,把弹音阶比喻成爬楼特等。在进行钢琴启蒙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坐姿、手型、识谱等正确。总之,教师在进行幼儿钢琴启蒙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把幼儿身心特殊性与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根据幼儿独特的心理特点,创新有趣的教学方法。

(二)让幼儿感受入门,萌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学习什么东西,首先要有兴趣,自己要学,自己想学,只有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始终保持热情,克服困难,一如既往的学下去,最终获得成功。那么学习钢琴也是一样,“只有幼儿有学习钢琴的热情,他才会每天乐于接受教育,这是学习钢琴的先决条件。”但是,幼儿由于年龄小,往往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时,我们家长、老师就担任着重要的责任——对孩子要多加观察,引导和熏陶,慢慢地去发现,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那对于幼儿的钢琴教学,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好呢?首先我们可以在第一次的教学中,先让老师弹奏一曲优美的曲子问小朋友好不好听?想不想学习?让孩子们体验到钢琴美妙的音色,从而觉得学习钢琴是一件非常快乐、开心、的事,并很愉快参与这件事。或者让会弹钢琴的小朋友弹奏一曲好听的歌曲,然后进行表扬,在他们和会弹的小朋友之间做一个对比,从而产生羡慕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钢琴的欲望,最终让他们喜欢上这个乐器。其次,“对于节奏感的训练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者活动来让幼儿掌握,任何音乐都是以节奏展现自己的生命力的,”老师也可以在节奏方面进行专业的教学,从而激发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与热爱。最后还可以让幼儿唱自己喜欢的儿歌,一边唱边做动作,而老师就用钢琴伴奏,增强幼儿的节奏感,同时,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总之,前面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幼儿觉得上钢琴课特别有意思,逐渐对学习钢琴产生兴趣。

(三)给予奖励,增加幼儿自信心

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多给予奖励,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一些小奖品,一些鼓励的话语,在他们训练的钢琴上写下表扬的语句。这些奖励可以在他们完成作业并且态度认真情况下进行,或者是钢琴考级顺利通过的情况以及上课积极热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进行。教师利用这些正面积极的鼓励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增加孩子的自信。

三、对幼儿采用针对性的启蒙教学方法

(一)选择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曲目

幼儿对事物的喜好来源于兴趣,因此在其幼儿阶段进行钢琴启蒙教育的时候,应当选择富有童趣的,节奏欢快的曲目。因为这个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的心灵十分单纯,不容易产生忧伤的情绪,即使有一些不开心,他们也做不到去理解,所以如果强行要求他们去演奏一些情感丰富忧郁的歌曲,甚至枯燥地对情感进行说教,他们不容易产生兴趣,甚至会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若选择曲调轻快的幼儿歌曲,一方面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音乐能对一个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弹奏欢快的曲目,能够培养幼儿乐观的心态,对于其教育有很大的好处。

同时,选择曲目时,“除了主意形象性与欢快性,还应当注意适龄性”。幼儿学习能力强,但如果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容易让其产生畏难心理和抵触心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懂得如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难易结合。目前市面上的钢琴教材上面均有必弹曲目和自选曲目之分,也有难易程度的分级。必弹曲目大多是难易程度符合当前年龄的曲目,而自选曲目则会有点难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视学生的水平,因材施教。对于领悟能力优秀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学习自选曲目,也不至于让他们觉得单一,对于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多给予耐心,注意培养兴趣,引导情感,有选择性地进行训练。

此外,要注重幼儿的练琴习惯,而不是单纯注重于弹奏技巧。有了良好的练琴习惯,才能培养耐心、专心的习惯,对音乐的学习有很大的好处。而习惯也来源于兴趣的激发,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方可有耐心练成良好的练琴习惯。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幼儿时期,应当着重培养兴趣,相辅相成地培养兴趣和习惯,最后培养技巧。

最后,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幼儿熟悉的歌曲,熟悉的曲调能让其在刚接触的时候摆脱陌生的恐惧感,也会更有信心和兴趣,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桨》、《雪绒花》等,这些歌曲朗朗上口,曲调也简单欢快,是初学者很好的选择。

(二)要充分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如果说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最重要的因素,那么想象力就是能不能学好音乐的先决条件。对于抒情的曲子,若是没有想象力,则不能很好地理解感情,弹奏出曲子想要抒发的情感,演奏会变得“流于形式而缺少内涵”;对于赞美景色的曲子,若是缺乏想象力,脑海中无法构建图景,无法生动地表达景色,达到使听众听着曲子就能联想到情境的效果,也无法将作者对于景物的惊艳之感表达出来。总之,有了想象力,才可以去理解歌曲,从而很好地表达,用真情实感去演奏,才能演奏出乐曲的灵魂,这才是钢琴培养的最高级目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掌握一定的技巧,去构建幼儿的想象力。首先,要擅长打比方,理解孩子的思维模式,他们倾向于从简单的方面去理解事物,也对身边的事物容易产生联想。因此教师需要从孩童化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用富有童趣的幽默语言 循循善诱,培养想象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兴趣。其次,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思考,也可以带领其更加投入课堂,充分调动起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的问题应当立足于引导,因此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逐步诱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这种方法比灌输式的生搬硬套要有效得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应当有所准备,积极思考,提出有趣不刻板、有深度却不过分为难的问题,真正做到引起幼儿的兴趣,也不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应当给他们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他们去选择一些自己容易理解的曲目,更有发挥想象力的余地。同时每个人对于歌曲的理解不同,正是因为相异的理解,才能让歌曲从不同的人手中演奏,取得不同的效果。教师应当给予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不应当用单一的思维去局限,也更有利于其想象力的发挥。

总而言之,正确有效的钢琴启蒙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正确、科学的钢琴启蒙教学,才能对幼儿以后的钢琴学习起做很好的铺垫作用。此外,在幼儿钢琴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孩子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弹奏姿势,逐渐加强演奏技巧训练,教师要熟练掌握幼儿演奏的技能技巧,用科学的方法来练琴;教师还要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将孩子的钢琴学习与自身的性格特点紧密结合起来,让孩子能够在学习中成长,这样才能提高幼儿钢琴教学的质量,使幼儿钢琴启蒙教育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浅谈幼儿钢琴启蒙 篇4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相对来说比较普及, 其特点是音域宽广, 音量变化幅度大。钢琴可以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音乐世界, 无须和别的乐器合作就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魏廷格先生说过:“钢琴音乐本身就像一所音乐学校。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学到的不是单一的音乐知识, 更能够学到音乐艺术最主要的基本元素, 理解音乐思维所应用的语汇、语言和语法。这里有旋律知识、和声知识、复调知识、曲式知识、音乐历史, 还有音乐形象、音乐内容、音乐的意境和音乐风格等音乐美学知识, 也有这所有的方方面面如何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知识。”所以说, 学习钢琴学到的不仅仅是手指的技巧, 还可以提高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及学习者的音乐修养。

钢琴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对音乐的学习, 而不是仅仅追求手指技巧的纯熟。当然, 掌握熟练的手指技巧也是必需的, 也需要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的训练。这种训练需要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气。其实钢琴的学习对于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进取的品质, 以及严谨科学的作风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 应该以一个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钢琴的学习。

二关于幼儿钢琴启蒙教师的选择

许多家长在孩子初学钢琴时都有这样的心态:“我不用我家孩子成为什么钢琴家, 会弹两首好听的曲子就好。所以找个认识五线谱, 会弹曲子的老师教教就可以了。”抱着这样想法的家长, 通常对钢琴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重视。这种错误的认识会导致孩子在未来学习钢琴的道路上走许多弯路。例如, 有的孩子会因初学时手型基础不正确或基础不牢, 在深入学习钢琴后浪费一到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纠正错误的手型和习惯。由于纠正错误手型是很枯燥而又漫长的过程, 有的孩子在改正这些错误时因为厌烦而放弃学习钢琴。所以, 从开始就养成正确的手型习惯是非常重要而又必要的。正确手型习惯的培养, 与教师所布置的专业训练息息相关。这就要求钢琴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专业水平。

家长在选择幼儿的钢琴启蒙教师时, 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要严格。教师不仅需要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 还要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有深入了解。不仅需要有耐心与爱心, 更应有创新的精神, 可以针对不同特点的孩子进行不同风格的钢琴教学。没有充足专业知识的教师在钢琴启蒙教学时, 对如何确立正确的手型习惯、如何改正手型的毛病等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通常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学生今后浪费大量时间在纠正手型上。没有足够专业知识的教师在钢琴教学进行中, 对如何理解作品,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手指表达内心情感等方面不会有深刻的认识, 这样便会导致学生弹出的作品没有感情, 很呆板。

三关于幼儿学琴时家长的作用

许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孩子学琴生涯中的重要地位。错误地认为只要找到一位好教师, 每周陪孩子去上课, 平时让孩子自己练习就可以了。殊不知, 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 如果没有家长的陪同、协助, 学习是很难顺利进行下去的。特别是在幼儿钢琴启蒙阶段, 家长的作用尤为关键。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长的正确引导是密切相关的。

学琴初期, 家长需要帮孩子认真做好笔记, 仔细记录教师所说的知识点和要求。回家后, 按照笔记上的要求帮孩子复习、巩固。一般来说, 在幼儿学琴初期, 正确认谱与养成良好的手型习惯是孩子学习的两大难点。孩子年纪越小,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来说越容易分散, 家长需要加倍耐心地去引导、陪伴。识谱慢的孩子, 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帮助孩子记忆。例如, 将五根手指当做五线谱的五条线, 随时随地帮助孩子记忆“线”和“间”的关系;还可以在家中挂上小黑板, 让孩子自己做教师来教家长, 或与孩子比赛等。这些“看上去在玩”的方式, 不仅不会让孩子觉得枯燥, 还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幼儿的骨骼较软, 自我控制能力、动手能力相对大人来说也较差, 所以在学琴初期容易产生错误的手型习惯, 这也是让许多家长头疼的地方。这时家长要让孩子将速度放慢下来, 引导他们一边看谱, 一边控制手型, 长期坚持的话, 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关于幼儿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

目前, 孩子学琴的兴趣问题几乎困扰着每一个学琴的家庭。绝大部分的家庭, 如果不是父母极力坚持, 孩子早就中断学琴了。特别是幼儿钢琴启蒙, 它需要的不仅是规范性和音乐性, 还要有趣味性。教学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考虑到幼儿与成人心理的差异, 尽量以鼓励赞扬为主。家长则应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不要让孩子感觉到因为学琴而有了以前所没有的特殊待遇。有些孩子认为钢琴给他们带来了痛苦, 这是因为原本在生活中不太容易发现的毛病都会在练琴时体现出来。如偷懒、毛躁、粗心等。在学习钢琴中, 这些毛病很容易被家长发现并导致责骂或惩罚。一些家长在学琴时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 给孩子太大压力, 太多责骂, 这会让孩子对钢琴产生反感, 认为如果不学琴就不会被骂, 渐渐在钢琴的学习中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 应该尽量让孩子在学琴时不要感觉到家长态度有太大变化, 最好是感受到因为学琴, 父母更加关心自己, 陪伴自己。

浅谈成人钢琴启蒙教学 篇5

【摘要】钢琴的学习除了提高艺术修养外还能通过弹奏使手指灵活并缓慢大脑老化,因此颇受成年人的喜爱,但如何让成年人学钢琴的热情保持下去,笔者认为启蒙教学任重而道远,本文谈谈对成人钢琴启蒙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钢琴;启蒙教学;兴趣;方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了。由于学钢琴不仅丰富了生活,促进了身心健康,还因为弹钢琴是使用十个手指,而十指运动最能锻炼脑功能,通过弹奏使十个手指变得更灵活更协调,它还能保持人的大脑活力并延缓大脑老化。近些年.钢琴学习热潮不断涌现,许多艺术培训班都开设了钢琴课,但大多费用都比较高,许多学生因为这高费用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在学校开设了钢琴兴趣课便可以让喜欢乐器的学生得到锻炼与培养,这门兴趣课颇受学生们的喜爱。

下面谈谈对已进入成年人年龄的中专生钢琴启蒙教学的几点看法:1明确学习钢琴的目的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是因为它拥有最广的音域,最丰富的表现力,它高雅,又适合在任何场合任何环境演奏。钢琴声如天籁般,它既能表现万马千军的场面,也能描绘夜晚宁静的场景。钢琴,还能提供给弹奏者一个最好最符合人体生理自然放松条件的弹奏姿势,所以很多人在选择学一门乐器时往往选择了钢琴。但是练琴的过程却比较辛苦、枯燥,于是教师在学生钢琴启蒙教学中要强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急于求成,要让学生明确学习钢琴的目的和弹琴带来的好处,让学生在学琴过程中更有动力和毅力。

2了解学生学琴的特点

在钢琴兴趣课中,参加的学生都是喜欢音乐,她们并不是以后要从事音乐专业,而是因为热爱音乐并对钢琴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选择学琴。这些人学习钢琴大多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练琴。学习比较主动、自觉,主观能动性强,相对于儿童来说,这些学生无论是从器官的发育、思想的成熟等都有其优势,下面通过比较总结为以下几点:

2.1从条件上:钢琴的弹奏需要身体和十个手指的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儿

童的手型还没发育完全,比较软,在弹奏时关节的稳定上需花很长时间来巩固,但成人的骨骼已发育完全,手型较容易稳定而且比较有力。

2.2从思想上:儿童学习钢琴大部分是与家长有关,大多数孩子是被迫去参加各种艺术培训班,学习钢琴的过程比较枯燥,大量的练习曲、音阶、琶音等基本功训练都是孩子们最不原意练的。因此学习上比较被动,她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而这些学生学琴基本上都是自己喜欢才选择学习的,在学琴过程能保持较浓厚的兴趣,学习的毅力和自觉性相对儿童来说较强。

2.3从作品上:儿童由于年龄较小,经历的事情比较少,所以对作品的理解有时不能很全面,教师只能通过某些生动的比喻让儿童去体会,但中专生年龄有18、9岁,已经是成人,思想上相对成熟些,因此在作品的理解上能较深刻、直观,理解能力也较强,对作品的风格、情感等能把握得更到位。

虽然中专学生学琴有上述的优势,但同样有不利的因素,比如相对儿童来说手指灵活性不高,在跑动训练上难度较大,也由于这些学生的主要专业不是学艺术,因此练琴时间得不到保障,练琴时间不够,急于求成等因素也会影响学琴的质量。如何扬长避短,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需要钢琴老师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制定一套科学有序的学琴计划,才能确保学生们学琴的顺利进行。3重视钢琴弹奏的方法

3.1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坐姿是弹好钢琴的第一步,弹琴时坐的姿势要自然、放松 ,不要僵硬,紧张,或过于松懈。一般来说,弹奏者只应坐到琴凳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上身略向前倾,这样有利于弹奏时力度的运用,便于将力量向前传送至手指,不要把座位都坐满或把身子靠在椅背上,这样弹奏时容易往后倒,力量分散。

3.2正确的手型:钢琴的弹奏最终还是得通过双手来实现,只有在一开始掌握好正确的手型,才能为以后的弹奏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体会正确的手型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平时在家中看电视时放松的感觉:双手自然垂直向下,手型呈半圆型。这是人在没有任何主观意识控制下的行为,这种状态最为放松,体会完这种状态后,再把手拿到琴上。想象刚才放松的感觉,先让大臂自然下垂,不要夹紧,两臂之间要有一定宽度,夹紧了肩膀就会显得僵硬。小臂和手腕要与键盘平行,不要太高或太低,太高或太低都会造成弹奏紧张,不能很好的放松。手型呈半圆形,手指略向里弯曲,感觉可以握住一个小球,要注意突出“三道弯”——手指的三个关节不仅要凸出而且要能起支撑作用,手指要自然立好,不能让关节塌进去,只有进行有意识的训练,才能让弹奏的声音结实有颗粒性。

3.3正确的弹奏:钢琴弹奏中如何运用力度,如何控制力度都与弹奏的效果、音色等息息相关,在成人钢琴启蒙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弹琴时力度的运用,即如何用最小的力量,最放松的姿势来演奏是启蒙教学中重要的内容。首先,准备好下键的手指,例如中指,不能松懈但要注意三个关节的凸起,支撑,然后把手臂抬起来从大臂开始,带动小臂、手腕自然落下,把琴键弹到底,让声音听起来能够扎实,千万不要加入任何人为的力量,否则声音会显得僵硬、刺耳。这个过程中要悉心感受大臂带动小臂、手腕自然落下时手臂的重量是否在放松的状态下充分的通过指尖传到键盘上,这就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力量运用。

“启蒙”亦称为“入门”,万事开头难,所以在中专生的钢琴启蒙教学上必需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有序的、目的性强的训练计划,并持之以恒的实行。在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要加强音乐素养的培养,钢琴的教学效果最终得通过演奏来体现,只有培养良好的乐感和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演奏得好。总之,在中专生钢琴启蒙教学上,如何结合学生的特点做到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让学生能把兴趣坚持下去,教师只有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和教学水平,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论儿童钢琴启蒙的分类教学 篇6

【关键词】 儿童;钢琴启蒙;分类教学;思维型;操作型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在国内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其教学质量与学习的学生数量不成正比。学琴者弃学率较高,持续学琴的儿童数量有限;纯粹训练技术的学生数量较多,获得自主学习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学生数量较少。

据调查,儿童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其一,儿童只动手不动脑,仅靠肌肉记忆背谱弹琴,属于“靠眼一族”。识谱成为儿童学习的主要技术难题。其二,儿童缺乏良好的练琴习惯的培养,练琴效率低,曲目问题解决不了,儿童学习进步缓慢。其三,儿童缺少对谱面音乐知识的深入了解,很难表现出音乐理想状态,导致儿童长期学琴而演奏水平不高。其四,儿童对音乐缺少感知判断和辨别能力,教学仅限于盲目地解决演奏技术。其五,儿童缺乏学琴的自我意识,不理解学琴的目的是为了学会一种艺术表达,并为了自身表达而突破演奏的技术问题。[1]14总之,客观上都可以归结为儿童情感表达与钢琴弹奏之间存在障。[1]14有的儿童缺少对音乐表达的热情和愿望,只想把音符弹出来、节奏弹准确、指法弹对,对于其他与音乐有关的内容无多大兴趣;有的儿童缺少对钢琴演奏技术与音乐语言表达关系的相应理解,以为达到一定演奏技术之后才来处理音乐,割裂了技术与音乐唇齿相依的关系;有的儿童缺少音乐表达的具体弹奏技术;有的儿童内心有音乐表达的愿望却苦于无法通过具体的技术实现内心的想法,等等。由此,能否拉近儿童与音乐的關系是儿童钢琴启蒙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尺。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通常是开启学生感知认识音乐的入门教学。钢琴演奏是儿童建立音乐认知框架的最直接的方式。学生与音乐的关系是钢琴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不仅需要认识音乐,还要深入认识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手脑合一的练琴模式和训练方法。教师只有提高关注学生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实现师生快乐合作、共同完成对音乐作品再创造的教育目的。

一、儿童差异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在钢琴启蒙教学实践中,笔者观察分析认为,手脑不一是儿童钢琴学习的突出问题。具体到每个孩子,其表现又存在较大差异。如有的孩子,虽然上课表现是识谱快,手指技术问题较少,但是练琴时不歌唱,对弹过的作品没有印象,没有和声和乐句进行感;有的孩子,虽然识谱快,头脑中有音响,但是不注意倾听旋律和声部进行,对自己弹出来的钢琴音色缺少自我要求,手指急于下键,急于完成任务,对乐曲本身缺乏理解和思考。这两者都属于肌肉记忆大于音乐记忆的一类孩子。有的孩子,虽然有很强的音乐信息接受能力,对音乐有喜好之分,主观辨别能力很强,但是看谱子慢。这属于音乐感受与记忆大于肌肉动作的一类孩子。有的孩子,看谱速度快而不仔细,下键不过脑子或凭印象弹琴,弹错音以后直接跳过,错误印象导致错误的肌肉记忆,弹奏速度忽快忽慢,缺乏节拍感。这属于音乐感受记忆和肌肉动作均欠畅达的一类孩子。以上几类孩子都存在手与脑不协调的问题,但表现状态各异。

儿童学习方式的差异性也得到了儿童心理理论的支持。瑞斯曼(Rieseman,1966年)提出感觉通道概念,即学习者对视觉、听觉和动觉的偏重程度不同:“有些人善于通过读(看)来学习;有些人善于通过听来学习;还有些人则善于通过做来学习。”[2]129学习者学习方式各有侧重。奈申斯(Nations,1967年)则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包括感觉、反应、思维三个方面:“1.感觉定向,是指学习者主要依赖视觉、听觉或触觉来学习。2.反应方式,是指学习者是单独工作最好,还是在一个组里工作最好;是一个主动的参加者,还是一个观察者;是喜欢依赖教师,还是倾向于自主行动;对一个理论、作业、建议、指导是支持的,还是质疑的。3.思维模式,是指儿童先有一个总体轮廓,然后再去收集有关信息去证明这个概念;儿童喜欢深思熟虑地、有条有理地收集信息,或喜欢做出巨大的直觉式跳跃。”[2]131儿童学习方式差异可从多个维度加以考察。考德(Kold,1984年)提出了学习中的认知方式综合模式,他认为可从 “具体体验相对于抽象概括、反省性观察相对于主动实验”两组维度来考察学习方式的差异。“从两组维度构成的坐标系中,确定出四种学习方式:具体体验、概括抽象、主动实验和反省性观察。”并将学习方式的考察运用于教学:“把测验和教学结合起来,最终促使儿童不仅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方式,也能够找到适应于自己的学习策略。整个测验活动包括四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是与一种学习方式相对应。”[2]131上述学习方式理论都印证了儿童学习方式差异的存在及其对教学的重要指导意义。

以上儿童钢琴学习的具体表现以及儿童学习理论都说明儿童学习方式具有差异性,同时也说明儿童钢琴启蒙教学需要建立在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上,并针对不同学习类型的儿童采取分类教学。

二、儿童钢琴学习方式分类

儿童学习方式有很多种。依据奈申斯关于感觉、反应、思维三个方面学习方式的理论,笔者根据儿童思维反应与动作反应的偏重不同,将学生大致分为 “操作型”和“思维型”两个类型。

“操作型”学生,指手指的肌肉动作与反应强于大脑对音乐思维意识反应的学生。此类学生可以很顺利地完成教师所有对其手指动作指令,却对手指下键前后产生的音响缺乏提前的音响想象,对手指下键后音响旋律的感受和记忆较差。由于模仿弹奏的动作意识大于在音响效果想象意识指导下的肌肉动作,此类学生对音乐表达的欲望较弱,对音响弹奏的要求较低;音乐记忆力较差,对音响完整记忆的能力较弱;对节奏及音高识谱的准确性较低。

“思维型”学生,指大脑对音乐的思维反应快于手指的肌肉动作的学生。此类学生可以很迅速捕捉到教师对音乐要求的信息,并领会音乐意图,却无法将音乐意图落实到手指弹奏动作中,并将作品付诸于音响的最终呈现。此类学生旋律感强,音乐音响感受力强,音响记忆力强,听觉感受能力强。由于思维意识超前于手指弹奏动作,此类学生弹奏经常错音,虽然自己对错音有认识却碍于手指反应慢而来不及纠正,作品完整性差。此类学生情绪敏感、心理素质差、容易被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教学的情绪也容易对其演奏产生影响。

nlc202309081251

教师如果要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因材施教,就需要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类型。根据儿童上课及回课的具体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对儿童钢琴学习方式加以分析甄别:对音响反应的灵敏度的高低、对旋律流动感的意识的强弱、对音乐记忆的能力的高低,以及儿童自己对弹奏正误的判断能力大小、儿童音乐自我表达愿望的强弱等。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意识,通过他们在接触不同类型曲目的学习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及教学中的沟通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判断学生的学习类型;另一方面需要一定时间验证自己的分析判断,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三、儿童钢琴启蒙分类教学的方法

分类教学是在认识了解学生学习方式不同的基础之上,发挥学生个人优长,弥补其短板,加强手脑协调,以达到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感受的统一,促成学生音乐素养综合成长的教学。“操作型”和“思维型”学生的学习各有特点,各有教学侧重点。“操作型”学生需要将谱面的知识点变成肌肉记忆,激发起内心音乐表达的欲望。“思维型”学生需要将内心的情感愿望落实在手指的具体演奏中,避免肢体活动滞后于内心音响的状况。分类教学的目的在于有针对地解决不同学生的弹奏问题,根据两种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模式,弥补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短板,激发学生的不同能力,培养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练琴习惯。通过分类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从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和表达音乐的意识,在切实帮助学生听到音响差异并且学到音乐表达方式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音乐理论理解,增强学生听觉感受训练及赋予音响意义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分类教学方法主要有思维、动作、巩固强化三个方面。

其一,思维外化训练,是将弹奏思维活动外化为具体动作、音响、图像等符号,使思维具体化的训练。它包括知识分解法、声部组合法、夸张处理法、图像法等。

1.知识分解法,即,在放慢的前提下,在包括慢讲慢弹慢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的音乐作品、弹奏技术动作、弹奏过程进行分解,达到学生理解后的放慢练习训练的目的。具体而言,是将钢琴作品涉及的知识或概念转换为具体弹奏动作,加以深入详尽地讲解的教学方法。其知识点的内涵包括识谱知识,如音符长短节奏、音高旋律等;演奏技巧,如断奏、跳音、连线等;乐曲结构,如动机、乐句、曲式等;织体样式;和声进行;多声部交替等。总之,将音乐知识转换为演奏动作,使学生的音乐知识得以在具体曲目中通过演奏动作加以运用,并将演奏动作上升到大脑记忆、信息储存和有意识的操控,从而巩固大脑意识,进而培养音乐感。如车尔尼《599练习曲》No.12需要对低音声部和声进行的认知及训练。教学中所选用的钢琴作品、儿童演奏动作教学、教学过程先后、難点分解方式和分解重点等,应依据学生学习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比如,“操作型”学生在学习中有不用脑、不用耳的特点,那些简单重复的机械教学与练习,会加剧这种学生的大脑空白状态。因此需要将弹奏动作进行逐一分解,结合知识、概念的讲解,引导学生在下键之前即时做出与弹奏动作相关的知识,加强学生在手指操作之前的大脑的意识。总之,面对“操作型”学生,分解重点在于将音乐技巧形象化、情感化、抽象化;面对“思维型”学生,分解重点在于将音乐感觉理性化、具体化,引导他们将自己的音乐思维视觉化。学生不同,每一个教学方法讲解运用不同、侧重点不同。

2.声部组合法,即把所有作品都视为多个声部组合的结果、进行分声部练习的方法。不仅要聆听各个声部的横向走向以熟悉各个声部的逻辑性,而且要聆听各个声部纵向结合的和声音响效果。此方法可以强化对音乐逻辑思维的训练以及对和声音响的听觉感受,可用于所有音乐作品的训练。巴赫钢琴小品逻辑性强、识谱简单、声部丰富,对于训练学生耳朵的听觉很有效果。如《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可以通过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进行分声部练习。对于“思维型”学生,知识点的讲解应让学生理性化地了解脑海中音响的逻辑,用对和声色彩的辨别引导学生听到自己的弹奏。对于“操作型”学生,知识点的讲解应帮助学生形成音响感受能力,将音乐内在逻辑感性化。两类学生都要求背奏每一首弹过的作品,清晰地了解声部的旋律走向和逻辑关系。

3.夸张处理法,即将谱面所有表情记号、力度记号进行生活化讲解和极夸张的戏剧化处理的教学方法。在演奏时鼓励学生尽可能夸张演奏,并且在夸张表达的过程中了解旋律走向的规律和强弱对比的音乐效果。即便是空拍,也要作为一种音乐表达需要来加以练习。通过这种方法刺激学生自己的听觉,在比较中选择贴切、合适的表达方式。就“操作型”学生而言,他们对音响变化的感受力不敏锐,教师需要描述生活中相类似的力度或表情的事物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感受,使学生先可以认识及关注到每一个记号。总之,教师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强弱力度对比的弹奏技术指导上。

4.图像法,即教师将谱面知识转换为图像、刺激学生对乐谱的视觉、增强学生视觉感受力的训练法。这个方法将谱面知识转换为图像,目的在于解决学生对谱面与键盘关系的了解。如将旋律线条走向编成故事情节;又如,将音高位置转换为空间图形,指导学生根据乐谱上音的度数变化观察键盘上两个音的音程关系,使学生了解谱面与键盘相对应的关系,使他们在提高手位感的同时增加识谱量。

其二,动作意识训练,是将弹奏动作辅以语言、歌唱、乐谱等手段,使动作受控于大脑意识指挥的训练。它包括触键预备法、动作歌唱法、把位乐谱法等。

1.触键预备法,即,指触键之前手指带呼吸地准备弹奏动作的训练法。在下键之前想象触键后的音色并进行模仿性的歌唱,指导与相应的音色匹配的触键动作。每个音有准备的触键,说出“预备强”“预备弱”“预备呼吸”“预备唱”等口令,使得大脑发出相应音色要求的指令后手指作出相应动作。这种方法多用于每一个乐句的呼吸和每一个需要特别有要求的音符上,以满足音乐表达的需要。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指法的混乱、手位的不固定等问题,矫正学生已经出现的错音。总之,触键预备法对于提高演奏音色及乐句的表达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以及对音乐的创作的意识。

nlc202309081251

2.动作说唱法,即,将演奏动作用语言或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提醒大脑以控制演奏动作的训练法。这种方法可以将谱面记号变成语言表达,经过说或唱的方式控制手指运动。可将谱面记号作为准备的材料,让手的动作等眼睛看到谱子和嘴巴说出或唱出后再动。可以在演奏之前将乐谱记号唱出来,如:“左手准备5指,右手准备3指。”或者在演奏过程中边弹边唱,将手指具体动作作为旋律的歌词来演唱。如:“跳、跳、跳、连跳”。这种方法可运用于所有的演奏动作训练,让学生体会手指肌肉运动与音响效果的联系,在体会音乐的同时练习视唱,提高识谱速度。

3.乐谱把位法,即,将键盘手指位置与钢琴乐谱图像一一对应,加强手指肌肉对乐谱音符的反应的训练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增强键盘手位感,降低识谱难度。可挑选识谱简单的乐谱加以练习,逐渐积累曲目数量以及熟悉键盘弹奏的把位。

其三,加固强化训练,是对上述思维外化与动作意识化两个方面进行即时评价反馈、复习巩固的综合反馈训练。它包括即时评价法、举一反三法等。

1.即时评价法,即,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演奏自我评价的训练法。在上课过程中,对于演奏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教师要及时地与学生沟通,让学生认真听到自己所弹奏出的音响并评价,询问是否对自己的弹奏满意;如果不满意,如何演奏才能更好。可以训练学生对下键动作的音响预判和对触键后音响对错的感知,从乐句到整个作品都进行自我评价,养成自我要求和自我改进的练琴好习惯。当没有老师的时候,可以用录音的方式进行自我检测,对录音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应该给予“思维型”学生更多的情感支持,陪伴学生解决最难的技术问题,通过强化学生已有的内心听觉,鼓励学生自我接受手指技术薄弱的现实。开始识谱时可使用教师学生合作法或先歌唱后弹奏法。通过教师与学生一同面对谱面问题,可以使学生内心更能够意识自我和接受自我。

2.举一反三法,即在知识点顺应和迁移时,需在讲解当时进行举一反三的实际例子练习的方法。對于“思维型”儿童,通过采用增加新谱子的曲目量以强化视奏的训练法,将识奏新谱作为每次课堂训练的一部分,坚持每节课花十分钟认新谱。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陪伴学生识谱,在识谱的同时强调视唱的作用,通过不断了解节奏、节拍与调式调性的理论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识谱的速度和效果。选择内容可以是比平时弹奏作品简单的短小乐句或者是识谱相对简单的完整曲子。在课下也要留出每天视奏的时间,并记录弹奏遍数和日期,增强学生对谱子的熟知度。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型”学生习惯性背谱的练琴习惯,使他们在曲目量增大到背不下来时被迫看谱,养成看谱习惯;可以培养“操作型”学生将弹完的作品立刻背奏,积累曲目量和对声音概念的感知。无论音乐知识、概念,还是弹奏动作,都应进行有针对性地由简到难的训练。

上述教学方法都是使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实现思维、动作的协调,促使每个儿童把音乐作为自我实现的方式,把弹琴变成一种自我表达能力的体现。

四、儿童钢琴启蒙分类教学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

分类教学要以教师对学生了解为教学基础。师生之间良好和信任的关系是了解学生的前提也是实施分类教学的必要条件。但是在当下的钢琴启蒙教学中师生普遍认为,学琴是为了解决钢琴演奏技术问题。正是这一片面看法忽视了儿童与老师、儿童与家长等的关系。据相关调查数据统计显示,26%的儿童经常与教师沟通、45%的儿童偶尔与教师沟通、39%的儿童不与教师沟通。[1]14

为此,教师应确立钢琴启蒙教学是师生共同学习与交往活动的教学意识,即,钢琴教学是师生人际交往的过程,教学过程是老师与学生的相互沟通、了解信任的关系建立过程,是人和人之间彼此交往的活动。

在钢琴启蒙教学中,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拉近师生的关系,把钢琴教学变成师生双方身心积极参与的享受过程,促进彼此信任、长期合作。一方面要将每个学生作为新的研究案例,努力发现音乐对于师生双方的意义,既不是教师个人的意志或主观强加,也不是现成的、固定的、照搬的教学模式,而是在共同协商、创造、发现中生成音乐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追求教学过程的快乐和满足,既要避免违背儿童天性的、单调的技术教学,又要避免教师单方面急功近利的急躁或情绪化,努力在精神上达成师生共同实现和双赢。总之,拉近师生与音乐的关系,让音乐成为师生心灵交往的共同方式,真正将音乐创造和音乐自我表达作为钢琴启蒙教学的主要目的。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建立师生平等关系,避免教师强势的单方面灌输。这其中包括师生平等交流。教师要随时倾听学生的愿望,要了解学生。师生要保持共同学习研究的态度,在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探讨钢琴学习问题、问题出现的缘由、问题解决的办法,在共同交流中寻找问题解决的新角度、积累教学方法。师生平等关系还包括师生共同进步。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学习,在共同创作音乐作品过程中共同进步,以达到钢琴技术与音乐表达相匹配的共同目的,从而共同享受音乐艺术本身所带来的乐趣。

其二,保持师生畅达的呼应关系,即老子的“开而弗达”教学思想。教师可以进行示范性的专业引导,通过其自我表达激发学生的个人音乐表达;可以鼓励学生追求自己脑海里更完美的音乐音响;检测学生的主观选择,使他们明确意愿,并不断改进学习目标。

其三,教师与学生的陪伴关系。教师应努力维持师生以上课这种活动为中介的持续交往,保持师生情绪的共同快乐,注意避免任何一种方式的冲突和指责。陪伴还包括教师应陪伴学生度过学琴困难的练习过程,陪伴学生进步,陪伴学生体验感受。

综上所述,教师应建立享受学习过程的教学理念,并为实施分类教学做好情感准备。

结 语

钢琴启蒙教学应该将钢琴课堂变成儿童感受艺术、理解艺术、表达艺术的摇篮,使儿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认真对待每一个音,认真感受每一个音,认真尊重自己的情感表达愿望,树立自我认识和自我尊重的生活态度。由于儿童在学琴的活动中专注于自我的内心成长历程,最终使他们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达到享受艺术生活的目的,从而提升他们生命成长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松峰.影响儿童钢琴学习动机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以吉林省长春市6-13岁学习者为调查对象[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林泳海.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幼儿钢琴启蒙教学办法探究 篇7

钢琴被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 由此可见人民对于钢琴的喜爱;学习钢琴能够培养个人的素养、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也促进了钢琴教学的发展, 本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观念, 中国人民在教育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 就是为了培养孩子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在当代中国, 年龄较小的琴童在各种钢琴补习班、少年宫等随处可见, 还有很多家长花高价聘请优秀的钢琴教师专门为孩子辅导, 花大价钱购买钢琴, 带着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钢琴演唱会、钢琴比赛等。一方面可以看出家长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钢琴教学缺乏一定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致使钢琴教学良莠不齐, 学习者没有巩固好钢琴学习的基础部分和关键部分, 在今后的钢琴演奏方面会出现基础功不扎实等各方面的问题。

“钢琴热”的兴起, 导致了教学中的各方面问题, 改进并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 比如:钢琴教学的演奏部分是硬指标, 也是核心部分, 但如何完善钢琴演奏技术问题呢?幼儿的心智不够成熟, 生理条件有约束, 但钢琴教师如何就幼儿的生理与心理条件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呢?这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是必须要有解决方案的。幼儿的心理特征与成人不一样, 钢琴教师若是用教育成人的心理和方式去教育幼儿, 带来的教学成果不一定是有效的, 这就需要教师学会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去启发和教育孩子, 学会与孩子做朋友, 了解孩子的学习需要和感受, 才能制定计划去教孩子, 让孩子听得懂, 能够掌握所学的钢琴知识。在幼儿钢琴启蒙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核心作用, 不断增强自身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 合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孩子的理解力, 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

二、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办法

(一) 侧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 对一切来说, 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学习钢琴是个很漫长的过程, 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技巧, 同时需要长时间坐在钢琴面前不断练习, 在弹奏的过程中还得注意手型、技巧, 长期下来是很枯燥乏味的, 而幼儿时期正处于大脑发育阶段, 天性爱玩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 这样的输灌或说强迫性的教学方式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幼儿时期正是全身心发育的黄金阶段,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幼儿对钢琴的好奇心转化成对钢琴的兴趣, 则会使幼儿产生对钢琴的浓厚热情, 会主动地学习钢琴, 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事倍功半。

(二) 引导幼儿学会“听”。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于生动活泼、感染力强的事物是最感兴趣的, 通过钢琴演奏出来的音乐十分美妙、悦耳, 而幼儿的身心处于发育阶段, 对于声音是很敏感的。在进行钢琴启蒙教学过程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听”, 这也是学习钢琴的基础, 通过“听”让学生学会体会优美的钢琴曲, 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 激发学生对钢琴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通过演奏幼儿最喜欢的动画片主题曲, 投其所好,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三) 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学习钢琴的重要部分。幼儿大都是刚开始接触钢琴, 除了对钢琴的兴趣爱好之外, 基本技能的训练成果决定了他们的基本功程度, 没有扎实的基本功, 就会对之后的钢琴学习带来影响。打好基础是关键, 在进行钢琴启蒙教学时, 教师要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 不然会影响身体的发育, 还得注重学生的手型和技巧的学习。在幼儿开始接触琴键的时候, 教会他们正确的触键方法和形式, 然后分组互相学习,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帮互助的美好品德, 经常举办课堂小小音乐会, 通过学习观察找到自己的不足, 扬长补短, 锻炼了幼儿的演奏能力, 还让学生产生了竞争意识。在钢琴启蒙教学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符合的教学方式, 多鼓励、表扬学生, 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增强自信心。

三、结语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作为钢琴教学启蒙教师, 责任重大, 是幼儿学习道路上的向导, 影响着幼儿一生的成长道路。每个教师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 所以教出来的学生对于钢琴的体验和学习成果也是不同的。启蒙钢琴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学会用孩子的思维跟幼儿交流沟通, 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互动,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提升专业能力, 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幼儿, 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提高钢琴启蒙教学质量。

摘要:社会的飞速发展, 急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而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与教育密切联系的, 没有良好的教育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在不断提高, 文化生活在不断丰富, 素质教育也在加强。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促进了钢琴教育的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培养孩子学习钢琴, 但如何更好地对幼儿进行钢琴启蒙教学,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文从几个方面出发, 分析了一些幼儿钢琴启蒙教学办法。

关键词:幼儿,启蒙教育,钢琴教学,办法

参考文献

[1]陈佳音.幼儿钢琴启蒙教学初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7.

[2]李伟, 史唯龙.论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启蒙教育理论[J].甘肃高师学报, 2014, (06) :110-112.

钢琴启蒙教学之我见 篇8

一、重本质:实施审美教育, 激发初学者学习兴趣

不少钢琴教师认为, 在钢琴启蒙阶段的教学中, 只要能够规范学生学琴的“专业性”, 便达到了教学目的。把坐姿、手型、识谱、弹奏的熟练程度等要求视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仿佛这种专业化的意识树立的越早, 就能对初学者未来的学习越有帮助, 达到“又快又好”的学习效果。还有的老师从启蒙教学阶段, 就要求学生要“考级”, 早早的让学生陷入到为了“应试”的状况之中。不少家长也受到了影响, 产生了互相攀比的思想, 觉得考级就是衡量自己孩子弹琴优劣的唯一标准。使得很多初学者早早的陷入到钢琴学习的误区当中, 认为学习钢琴就是机械地学习各种“弹琴技巧”、或是单纯为了父母和老师的“愿望”, 因此产生了抵触情绪, 严重影响了学琴的积极性, 甚至放弃了学习钢琴, 实属可惜。笔者认为, 对于钢琴初学者来说,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学习兴趣, 是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的关键。如果仅仅建立在传授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 则往往会让学生感到, 钢琴的学习过程是枯燥乏味的、是遥不可及的, 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 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的动力。

如何让学琴者在启蒙阶段保持健康积极的学习兴趣呢?学习钢琴的过程是习得钢琴技艺的过程, 更是提升学习者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从启蒙教育阶段, 就应当让学习者建立一种学习理念:在钢琴教学加入审美教育, 要让学生“携带”想象力和自我情感来学习和演奏钢琴, 学习钢琴的过程, 是一种感悟音乐、享受音乐、抒发情感的过程。教师运用合理的语言来设置学习情景, 激发和提高学生内在的审美能力,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让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比如, 学生在学习“连奏”奏法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联想到连绵不绝、坚定巍峨的高山;学习“跳奏”的时候, 联想到活泼可爱、弹跳有力的袋鼠。让他们体会音乐这种抽象艺术中蕴育的丰富内涵, 结合自己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 在弹奏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进而产生积极主动的、持之以恒的学习热情。所以, 应该也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教学核心来开展钢琴启蒙教学, 这样, 对于钢琴教学的顺利实施、学生钢琴水平的稳步提高, 是大有裨益的。

二、重课下:帮助初学者掌握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

钢琴作为技能课, 其课程的安排基本是每周一次课, 而其余的时间, 是由学生在课下对学习内容进行练习。学生的练琴环节占据了整个学琴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想要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除了要对课堂内容充分理解以外, 掌握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 也是关键的所在。对于初学者而言, 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每次练习前, 应当抽出时间对乐谱进行细致的分析, 不要一边弹琴一边读谱, 初学者对于乐谱上的音高、节奏、指法、甚至谱号和拍号的识别能力和记忆能力都还不够, 如果在练习前不认真读谱, 都可能导致在练琴过程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尽量做到每日都要练习, 而练习的时间最好也是固定的, 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些初学者有个误区:认为练习时间可以随意组合, 比如三天不练琴, 然后抽一天把三天的时间一起“补上”, 并武断的认为也能获得很好的效果。但是不可取的, 钢琴的学习, 关键点还是在于学习和练习过程的连贯性。

作为初学者, 在进行弹奏练习的过程中, 要做到慢练、“细练”。很多初学者认为弹琴就是要“快”, “快”才能显示出弹奏的水平。但殊不知, 单纯的追求弹奏速度的“快”, 会使得错误频繁的出现, 严重影响了练习的效果。而“细练”是指对于乐曲中的重难点部分, 练习者应该做单独细致的练习。不少初学者, 在无法完成乐曲中重难点部分的情况下, 不断的从该难点部分之前的小节进行反复, 想要“冲破”障碍, 或者干脆采用弃之不顾的办法, 跳过该部分直接练习后面的部分, 这样的“粗练”方式带来的结果是, 一首曲子学了好久了, 但怎么也完成不了, 严重影响了学习的进度。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三、重过程:对学生的弹奏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

钢琴启蒙阶段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弹奏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作为钢琴教师, 对学生的弹奏情况要进行理性、有效的评价, 应该以尊重和鼓励为主。当然, 这里并不是说就是一味的去迁就学生。目的是尽量不要让初学者 (尤其是儿童) 因为教师的批评产生挫败感, 失去弹奏的信心。学生的演奏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教师应该从钢琴启蒙的角度出发, 多去发现学生的进步。打个比方, 一个学生的弹奏可能总是不能达到很高的标准, 但他在学习的过程中, 是不断努力, 不断进步的。教师就应该进行合理的表扬和鼓励。积极的、愉悦的学习心态对于钢琴初学者来说, 是至关重要的。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钢琴启蒙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作为钢琴教育工作者, 要不断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 以积累更多科学、有效的教学理论。为初学者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 在未来的学琴道路上不断前行。

摘要:钢琴教育在近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已经形成了一股热潮, 开始成为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教育。可见钢琴启蒙教学的重要。钢琴启蒙教学作为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 更应该被予以关注和研究。

钢琴启蒙教育之我见 篇9

大量的研究表明:年龄小的学生, 更有利于及早训练发展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手腕的柔软性和弹性, 以及人的整个肌体与弹奏动作的协调配合等等, 同时, 也有利于及早培养熟练识谱的能力, 使学生能眼见谱上音符, 双手就敏感地 (仿佛是自动地) 找到正确的键盘位置, 还有利于及早发展多声听觉能力, 能够敏锐地感受、辨别不同高度音的同时结合。4~7岁的幼儿手指肌肉尚未完全发育, 生理上的可塑性能给钢琴演奏技术带来很多适应性, 此时是非常有利的时机。钢琴艺术是一种高级的技艺。为掌握高超的技艺, 中国人很讲究“童子功”, 这是同样的道理。据统计, 那些达到大师级的钢琴家们都是在七八岁前开始学钢琴的。

二、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有效实施

以下是我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 要培养幼儿正确的弹奏姿势

正确的弹奏姿势应包括以下4个方面。 (1) 身体要对正键盘的中央, 坐得端正而不僵硬, 上身略向前倾, 但脊椎骨不可弯曲, 背部和肩部要松而不垮。 (2) 双手放在键盘上时要使肘部和前臂的高度与键盘一致, 初学的孩子也可略高于键盘, 以体会手臂重量的运用。 (3) 坐的距离以上身略向前倾、双臂自然下垂、左右肘部自然放松地稍向身体外侧展开、双手能舒适地放在键盘上为度。下身则注意大腿根到膝盖应略呈坡状倾斜, 膝盖的位置在琴边下, 膝弯处到脚后跟不小于一个直角, 双脚略向前伸摆稳定。 (4) 手型应放松而端正, 手指自然弯曲, 用指端肉垫部分触及琴键。五个手指的指端之间呈半圆形, 掌关节自然拱起, 好像松松地虚握一个圆球, 手腕大约与键盘平行, 不要拱起或塌陷。大指第一关节应略略弯曲, 不要全“躺”在琴键上, 仅以指侧端触及琴键靠边缘的位置, 四指和小指要注意端正。教师教孩子用正确的姿势弹奏, 主要是用示范法让幼儿模仿, 并适当地用一些孩子能理解的比喻来启发。

2. 弹奏前让幼儿学习一些必备的基础知识

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 分清左右手和五个手指。由于弹钢琴要使用左右手, 要运用不同的指法, 所以必须搞清楚左右手及五个手指。 (2) 形象生动地让孩子认识钢琴键盘的排列及唱出音的高低长短。由于孩子们年龄、接受力均不一样, 讲述时可以灵活一些, 适当取舍。要用适当的比喻来启发幼儿的思维。譬如把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用动物的声音比喻, 高音区像小鸟在清脆地歌唱, 低音区像狮子吼叫的声音等, 音的排列用爬楼梯或堆积木等来比喻。形象化的比喻, 使幼儿容易接受, 便于记忆。 (3) 给孩子讲解简单必备的音乐知识, 比如认识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 以及音符的时值和一些休止符等, 当然要形象生动, 便于理解掌握, 可通过游戏、童谣等形式加强记忆。

3. 建立师生感情, 消除幼儿上钢琴课的紧张情绪

要让孩子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引导。老师要主动地亲近他们, 鼓励他们。可以主动地和孩子拉拉手, 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 可以聊聊天, 问问他们的喜好, 也可以请孩子唱个歌, 表扬他们的勇敢精神等等。待孩子心情松弛一些了, 再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钢琴上来。上课时老师要营造活泼轻松的教学环境, 使孩子在有声有色具体形象的教学氛围中产生愉快的感受, 消除紧张情绪。面对幼儿, 教师应是教师、父母、朋友三者的化身。

4. 合理安排好每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要由浅入深。先进行手指练习、音阶练习等有关基本功的练习, 让孩子把僵冷的手活动开来。进行适当的示范弹奏, 增加孩子对乐曲的感性认识, 更明确地体会到弹奏要点。每次示范, 速度要适当, 力求准确、鲜明、吸引人。孩子模仿能力强, 对示范的印象十分深刻, 常常会出现教师无意之中让孩子把自己的习惯动作学了去的现象。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弹奏, 勇于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给孩子留作业要根据其能力、进度、练琴时间等情况而定。

浅析儿童钢琴启蒙教材之整合 篇10

钢琴启蒙阶段的学习, 直接影响着儿童对于音乐的第一印象, 并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深刻的烙印。所以,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 针对儿童的具体情况, “选择何种钢琴教材”“怎样使用钢琴教材”“如何评估钢琴教材”, 这些都是值得仔细思考的问题。此外, 就钢琴教材本身而言, 一本教材体现着编写年代的文化背景, 承载着编者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思想, 这些需要钢琴教师深入了解、不断挖掘。在教授知识、技能的同时, 如能将文化、价值观等隐藏在教材背后的内在精华巧妙地运用于教学, 那必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进而推动儿童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使用概况

钢琴作品文献数量浩瀚如海, 为儿童钢琴启蒙阶段而创作的教材也数量众多。随着我国钢琴教学的发展和普及, 在由国外引进和国内自编相结合的教材市场上, 钢琴启蒙教材的种类越来越丰富, 从最初的《约翰·汤姆森简易钢琴教程》 (美国) 、《拜厄钢琴基础教程》 (德国) , 到近年引进的《小宇宙钢琴教程》 (匈牙利) 、《巴斯蒂安钢琴教程》 (美国) 等教材, 它们以各自独特的编写理念、鲜明的时代特点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现代钢琴启蒙教材。

德国作曲家拜厄创作于19世纪的经典钢琴教材《拜厄钢琴基础教程》,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我国流传, 至今它仍然是钢琴教师的首选教材之一。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逐渐引进了更多的钢琴教材,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1936年出版的美国作曲家约翰?汤普森的《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虽然它比《拜厄钢琴基础教程》引入时间晚, 但是较之前者, 它更具有时代进步性、儿童趣味性, 因此很快受到教师与学生的欢迎。多少年来,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一直是我国使用率最高的钢琴启蒙教程。

《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出版于1963年, 它是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征编写的一套易学习、重趣味并且附有引导性详解的钢琴基础教程。这套教程以提高儿童学习兴趣、引导儿童获得主观体验、培养儿童发展全面素质为教学目标, 教程分为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由基础—乐理—技巧—演奏四个核心课程组成。2006年引入我国以来, 《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已成为近年来较受欢迎的教材。

在我国钢琴教育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我国钢琴教育家在不断的实践中也创编出许多儿童启蒙教程, 如李斐岚编著的《幼儿钢琴教程》、盛建颐等编著的《儿童钢琴初步教程》和曹理等编著的《七彩音符幼儿钢琴入门》等, 但是较之那些欧美教材, 它们还未被广泛地使用。

二、现实问题

1.教材选择单一, 涉及范围局限

作曲家创编不同的儿童钢琴教材, 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 促进了现代儿童钢琴教育的发展, 同时这本身也体现了钢琴教学的不断进步。但是, 教材种类的不断丰富并没有打破教材使用的固有模式, 教师普遍使用的教材仍然是上个世纪引入的《拜厄钢琴基础教程》和《约翰?汤姆森简易钢琴教程》。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先生曾说过:“从钢琴普及教育这个层面上看, 我们在教材选用的科学性方面, 还存在非常不平衡的现象。一方面, 是缺乏对现代钢琴入门基础的认识, 没有注意去寻求新教材;另一方面, 由于受教育的局限或某种因循守旧的束缚不愿尝试新的元素。”

2.教材内容陈旧, 理念有待改变

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直接影响着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和基础, 换言之, 在钢琴启蒙教学中, 选择合适的教材对引发儿童学习兴趣极为重要。

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过:“在我国久负盛名的《拜厄钢琴基础教程》, 它是一本典型的、注重培养指法基础的教材, 在钢琴初级教程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但是, 在现代钢琴教育理念盛行的21世纪, 这本创作于19世纪的经典钢琴教材, 已经明显地暴露了其局限性。”现代钢琴教材应是满足新时代学习需求、旨在培养儿童钢琴学习兴趣及丰富儿童音乐感受能力的教材。现在欧美国家广泛出版并使用的教材皆注重儿童音乐兴趣的培养, 强调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体验性, 满足儿童对于音乐知识学习的需求和音乐审美活动的需要。

三、整合建议

(一)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培养目标

今日的艺术教育本质是审美教育, 其教育目标是通过音乐走向教育, 所以当代的钢琴教材绝不仅仅是为了儿童学会弹钢琴或是成为未来国际钢琴比赛的获奖者, 而是要通过钢琴进行音乐教育, 在习得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使儿童成为有文化素养、品格健全的人。那么, 钢琴启蒙教学就应该按照以上的教育理念设定培养目标, 具体细分为:

1. 培养良好的练习习惯;

2. 培养扎实的学习能力;

3. 培养正确的演奏技能;

4. 培养持久的音乐兴趣;

5. 培养敏锐的听觉意识。

(二)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培养方式

当代, 人们对于儿童教育有一个普遍认同并关注的话题:如何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兴趣, 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是引起和维持注意, 参与及认识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 是推动人们探索新事物, 研究新问题, 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因此, 对于从没有接触、了解过音乐的儿童来说, 他们需要通过音乐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愉悦体验, 激发他们内心渴望已久的学习兴趣与愿望。

在当代广泛使用的教材中, 我们也可以发现, 所有编者注重培养儿童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 同时更加强调儿童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体验性。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摒弃枯燥和生涩的练习形式, 将易理解的、游戏般轻松的学习方法与音乐理论相结合;有计划地分解素材, 从容易入手, 通过许多细小步骤, 逐渐加长、加难, 犹如从平地开始架起层层阶梯, 让孩子们从容自如地学到知识, 感到快乐, 从头至尾都不感到枯燥, 实际已登上了音乐艺术的某种高度, 最终引导儿童走向音乐学习的长久之路。

(三) 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的选择与使用

不同时代的教材, 都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历史发展特点与教育理念。在选择与使用教材的过程中, 不必完全排斥、舍弃哪本教材, 而应该了解分析教材的编写理念与练习目的, 根据个人教学目标, 搭配使用多本教材。

1. 教材内容应注重趣味性

对于年龄4、5岁左右的儿童而言, 音乐是一个很难理解的陌生概念, 钢琴就好像是一个会发出很多声音的大玩具。在这个重要的入门起步阶段, 教材就像一个向导, 与教师共同帮助儿童了解钢琴、喜欢钢琴, 与它成为好朋友。采用图文并茂方式的教材, 如《巴斯蒂安钢琴教程》, 通过绘制出钢琴键盘、演奏姿态和触键把位等大量图片, 可以迅速让儿童熟悉钢琴演奏的基础性知识。德国作曲家Hans-Günter Heumann创作的教材《钢琴娃娃》中, 更是用漫画的形式向儿童们娓娓道来钢琴的发展演变历史。这些优秀教材在第一课中都更关注音乐历史、音乐文化和钢琴本身与儿童的联系, 帮助儿童在钢琴学习道路上迈好扎实的第一步。

2. 教材结构应注重综合性

校外儿童钢琴教学作为普及性音乐教育, 其首要任务并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 而是要培养出真正热爱音乐的人。在追求教学结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 也要突出其综合性。所以, 钢琴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钢琴教学内容、开阔教学思路。在启蒙教材的选择与使用上, 对传统教材有所取舍, 摒弃只注重手指基础训练的传统观念, 而应融入乐理、音乐文化、音乐欣赏等教学内容, 实施全面多样的综合性教学。

3. 教材曲目应注重民族性

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之下, 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建立本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性。鲁迅先生曾说过:“愈是民族的, 愈是世界的”。钢琴是西洋乐器, 幼儿学习钢琴, 必然长期接触西方音乐作品, 因此熟悉西方音乐的理论体系和阐释模式, 逐渐地, 西方音乐精神与模式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在音乐观念上的共识, 并形成新的思维与价值取向。所以, 在钢琴教学中应该适当地选择中国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素材, 通过钢琴演奏艺术, 传播中国音乐的旋律。更重要的是, 从小培养儿童对于本民族音乐的热爱与了解, 建立民族音乐文化意识。曹理等人编著的《七彩音符幼儿钢琴入门》是近年来出版的一套较有特色的本土教材, 曲目选用由我国幼儿熟悉的民歌、儿歌改编的钢琴曲, 教师可以将此教材与国外教材搭配使用。

4. 音乐形式应注重多元性

在全球化音乐教育的视角下, 我们在建立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意识的同时, 也要在曲目选择中注重音乐内容形式的多元性。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可以以西方古典音乐为主要曲目, 同时选择不同文化背景及地域特点的曲目, 丰富儿童的音乐听觉感受, 引导儿童了解各国不同音乐风格。例如, 《约翰·汤姆森简易钢琴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 教材中的一些音乐就是流行于美国的黑人音乐、爵士音乐旋律。再如, 德国作曲家HansGünter Heumann创作的《钢琴娃娃》教程中, 更是搜集了源自各个音乐领域的、极具吸引力和时代气息的音乐作品, 其中涉及民谣、童谣、民间创作乐曲、古典乐曲和流行歌曲等领域。教师在教授儿童学音识谱的同时, 可以把这些乐曲的背景知识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给儿童听, 开拓他们的视野, 激发他们对于音乐的想象力。

四、结束语

本文的关注点不在于哪个教材好或是不好, 每个被世人广泛接受并使用的教材体系因其编写时代的不同、编写理念的不同, 而具有其鲜明的特点。一本编排精良的教材是否可以发挥有效的教学作用, 最终还要看教师如何实施。教师首先要理解每本教材的精华所在, 然后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搭配运用多本教材, 为每个学生设计适当、可行和系统的教学计划, 这样才能发挥出每套教材独特的艺术魅力。

摘要:不局限于国内所使用的传统教材范围, 选取当今欧美广泛使用的优秀钢琴教材为研究对象, 在借鉴现有教材分析的文献基础之上, 侧重于阐释每本教材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并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 探讨多种教材的合理搭配运用, 为钢琴教师的教学提供更系统的理论依据, 更重要的是, 为儿童学习钢琴打下坚固的音乐基础, 让他们的从艺之路变得更加长远, 更加宽阔。

关键词:钢琴,启蒙教材,整合

参考文献

[1]常桦.巴托克“小宇宙”能带给我们什么[J].钢琴艺术, 2004, (3) :42

[2]丁丽伟.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文学界, 2010, (9) :168.

[3]董茉.浅析巴托克的“小宇宙”[J].作家杂志, 2009, (8) :243.

[4]江璟.钢琴初级教材初探[J].音乐时空, 2011, (10) :34.

[5]刘毅.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规范之路[J].钢琴艺术, 2000, (1) :23.

[6]马芮.儿童钢琴入门中音和指法的教授——比较三种钢琴入门教材有感[J].乐器, 2004, (9) :57.

[7]宋阳.儿童初级钢琴教学中教材选择与运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

[8]郑晓丹.几种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J].新西部, 2010, (8) :143.

浅谈少儿钢琴的启蒙教育 篇11

【关键词】钢琴 少儿 启蒙教育 素质教育

音乐能使人变得愉快、健康,它始终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和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它在社会发展的进程里占据着不可低估的位置。

音乐作为少儿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教育。人在幼儿时期是听力思维敏感佳期,在这个求知欲和接受力的高峰阶段,如果能有条件学习点音乐,学习一门乐器,那么,将会对孩子的智力启蒙、身心健康、性格发展产生相当大的效益。

为了能使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众多的家长开始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钢琴,并且很多的孩子在幼年时便开始学习钢琴。那么,为什么要让孩子在幼年就开始学习钢琴呢?

在这里必须着重指出的是,学习钢琴这门技艺性很强的乐器,这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孩子们必须持之以恒地接受严格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增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激发他们的进取心,逐渐培养与建立孩子们学习知识的自信心、自强心,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知识的自觉性和踏踏实实的精神。

据美国著名的人类能力发展研究博士杜曼提出:“幼儿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与魔术般的吸收能力,越接近零岁这种欲望与能力就越强。”这些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精辟论述,向我们揭示了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使我们认识到,必须把握好儿童的早期教育的施教佳期,这会使他们不仅学习到很好的钢琴演奏技能,还会使他们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变得更加灵敏和聪慧。

通过钢琴弹奏的训练,能锻炼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并且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可以提高和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听辨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练习钢琴不仅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很大好处,而且对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说,音乐是一扇通向人们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窗口,孩子们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对钢琴的学习,不仅可以使他们开发智力,还能对他们的文化素养方面,性格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总而言之,从小学习钢琴,可以说对少儿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一、家长如何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及练琴环境

一个好的音乐环境对孩子来讲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好的环境的熏陶和影响,那么再有音乐天赋的孩子恐怕也难成才。

家庭所给孩子创造的音乐环境对孩子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要让孩子多听一些适合与他们年龄的音乐,这些音乐能让孩子将音乐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若是家长只注意给孩子创造音乐环境而不进行音乐的选择,那么将会是适得其反。

练琴环境的好坏也会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整洁、明亮、安静、气氛愉快和谐的练琴环境,会使孩子精神振作,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激发孩子练琴兴趣,从而提高练琴的效率。

二、钢琴教师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总是能较快地接受新事物,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所以他们在刚开始学习钢琴时都会兴趣十足,然后一段时间后,情形就不一样了。前一阶段每天会自觉地去练琴,再过一个阶段会勉强练琴,再往后就会渐渐对钢琴失去兴趣,这样勉强学习钢琴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会让他们对钢琴开始厌烦。所以,学习钢琴的小朋友一定要保持对钢琴有持久的兴趣,这样才能带给他们的学习上高度自觉性和自信心,这种持久的兴趣才能成为学习的强大动力。

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用幼儿形象思维的方式来启发和教育孩子,还可以用一些形象的语言来让孩子理解,这对孩子进行启发是十分有效的。比如,孩子在弹奏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曲子时,让音乐变成故事,这样孩子不仅理解得快,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对音乐更感兴趣,这样一段时间后,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时间长了,他们会越来越觉得音乐很有趣味性,会更加努力和认真地去练习钢琴的。

鼓励对孩子来讲是学习进步的最大动力,正确的鼓励是对孩子学习进步的一种肯定,哪怕是微小的一点进步也应给予鼓励。实践证明,这个教育方法会唤起孩子的兴趣,激发学习情趣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孩子看到自己所做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赞赏时,内心不仅会兴奋,还会很自然地产生更大的学习愿望,从而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如何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练琴习惯是在练琴中逐步形成的,练琴习惯的好坏对练琴效率有直接的影响。我们必须注意,要在孩子初学钢琴阶段不失时机地培养好习惯,否则坏习惯逐渐形成,再想改时就很困难了。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从细小环节做起,注重培养孩子自觉、集中、严格、独立的练琴习惯,这些好的练琴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就会把练琴作为一种自觉的内心需要,勤学苦练,发挥他们最大的智慧潜力。

让孩子练琴时间固定下来这很重要,这些时间应由家长给孩子规定,并且提醒孩子练琴,让孩子头脑里逐步形成每天必须练琴的概念,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一种练琴就跟他每天必须上课,写作业一样,是他的一项学习任务,是必须完成的。

当然,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内练琴比较自觉,家长应给予鼓励,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更有信心,对钢琴更有兴趣,在今后练琴过程中会更加认真,更加努力。

在钢琴学习中,独立练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说明孩子掌握技巧的能力加强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分辨能力,而这种能力要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孩子因年龄小所以他们的依赖心理比较强,但家长可不能顺着他们的这种依赖心理。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让孩子上钢琴课时注意听讲,不懂的地方自己向老师搞明白,并且记清楚老师的具体要求,在回家后练琴时,家长少给予提示,尽量让孩子自己回忆老师上课时讲的内容及老师对自己所提的要求。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渐渐养成独立练琴的好习惯,这对于他们的自立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幼儿教育方法与辅导方法和青少年有着较大差别,更不同于成人,如果教师和家长能了解幼儿的心理,知道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钢琴的环境,能掌握正确的辅导方法,那么,这对于孩子学习好钢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还能使孩子将来成为全面发展,具有较高音乐修养的跨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童道锦,孙明珠.少儿钢琴学习辅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常见问题 篇12

我国的钢琴普及教育是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起来的, 其中, 尤以儿童学习钢琴人数最多。然而, 相对正规合格的钢琴教师却并不是那么多, 在很大程度上钢琴教师机制并不是很完善, 师资队伍方面也是参差不齐。还有就是家长们在选择钢琴教师方面重视程度不够, 忽视了钢琴教师的重要性, 其实一个合格优秀的钢琴教师对于初学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说起着导向的作用。所以琴童的家长们一定要在选择教师方面认真斟酌, 同时也要懂得一些关于钢琴启蒙教学与辅导的常识, 只有这样才会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天地。

一、如何选择教材, 激发学琴兴趣

在儿童钢琴启蒙阶段的教学中, 选择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在选择儿童钢琴启蒙教材时既要考虑到入门阶段内容的适宜性, 还要注意是否能激发孩子们的学琴兴趣, 让他们更加热爱钢琴。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既可以安排逐条学习乐曲, 也可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 在曲目方面有所选择。

目前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常用教材有:约翰·汤姆森的《简易钢琴教程》、费迪南德·拜厄的《拜厄钢琴基础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等等。实践证明, 有标题和插图以及儿歌改编的教材会更受儿童欢迎, 这些都极大的激发了儿童的学琴兴趣。

二、如何掌握科学的触键方法

首先在上课之前, 教师应该讲解清楚正确触键的方法。尤其要对触键各个部位动作的发力点讲解清楚, 在适当的情况下最好进行示范。在学习触键方法时, 教师要给孩子们突出强调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手型的重要性, 同时在练习过程中也要让他们协调好肩、臂、手腕、手掌、手指的动作, 手腕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 运用指尖发力, 而不是指肚, 手掌要放好, 不要随意乱动。这些都是触键方法的要领所在, 作为钢琴教师在对儿童讲解触键知识时一定要予以重视, 讲解清楚, 督促孩子们认真练习, 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知道只有掌握科学正确的触键方法, 弹出的声音才会是饱满, 明亮的。

三、如何对待弹奏出现的错误

在上课中, 孩子的弹奏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错误。当孩子一出现错误的时候, 教师如果马上就打断演奏, 指出问题, 会让孩子们对演奏失去信心。优秀的钢琴教师应当擅长聆听, 在孩子们完整演奏之后指出问题才是最恰当的。笔者认为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 教师应当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和引导型方法。在发现错误时, 教师不应该马上指出, 应当启发学生认真看谱, 仔细聆听, 自己去找出问题, 然后改正错误。同时, 孩子们在演奏过程中不要一味的注重效率而忽视质量, 在练琴的时候要多进行慢速练习, 慢速练习不仅会增强手指的力度、独立性和灵活性, 还能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 仔细看谱, 尽可能的避免演奏出现的错误。

四、如何解决懈怠

懈怠是人们常有的一种毛病, 也是儿童学琴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懈怠的关键就是要磨砺儿童的意志品质。初学钢琴的琴童大多年龄幼小, 意志力薄弱, 如何在心理上对琴童进行疏导和沟通, 就成为钢琴教师的重要职责。因此, 这个教育时段的教师除了能够教给琴童正确的弹奏方法外, 更要引导琴童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 不仅要培养孩子们顽强的意志, 克服困难的勇气, 还要提高孩子们的自制力、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们更加热爱音乐, 体验到音乐的美妙, 使孩子们在今后的钢琴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在钢琴启蒙教学中, 教师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来进行有效的教学, 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们的学琴兴趣。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成败不仅需要孩子的天赋与勤奋, 教师的水平和态度, 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与辅导, 只有这三方面相结合, 共同努力, 才能解决儿童学琴懈怠的问题。只有这样做, 孩子们才能够真正的学好钢琴, 在学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取得更大的成绩。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笔者发现在钢琴教学中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对于初学者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方面我们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教材, 激发孩子们的学琴兴趣, 还要掌握科学的触键方法, 扎实的技巧, 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 同时还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解决懈怠问题。只有这样做, 孩子们才能在钢琴演奏技术上有所提高, 更加喜欢上钢琴这个乐器。

摘要:近年来, 钢琴教育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我们都知道钢琴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必修课, 而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不仅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整个钢琴教学的基础。所以说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对钢琴教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目前钢琴启蒙教学发展现状来看, 如何更好地进行儿童钢琴启蒙教学, 就成为了我们钢琴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如何选择教材激发学琴兴趣、如何掌握科学的触键方法、如何对待弹奏出现的错误、如何解决懈怠等方面简要的论述了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常见问题。

关键词: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常见问题

参考文献

[1]司徒璧春, 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尹松.新编儿童钢琴初步教程启蒙篇[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1.

[3]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准备问题下一篇:外贸依存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