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训练

2024-10-14

启蒙训练(精选11篇)

启蒙训练 篇1

随着跳高运动项目的快速发展,跳高早期训练问题越来越引起广大教练员的重视;那么,如何进行8~12岁的儿童早期跳高启蒙训练,就关系到跳高运动成绩的稳步提高,跳高后备人才的培养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通过长期对8~12岁儿童的跳高训练的摸索,试图探索一条合理、有效的训练路子。

一、抓住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以“速度”为中心,全面发展儿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跳高项目是体能类速度力量性项目,其动作技术比较复杂,因此,它对儿童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要求很高。

8~12岁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同时,也正处于速度、速度力量、有氧耐力、柔韧性、协调性等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而这些素质也正是跳高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科学地安排各项素质训练,为儿童运动员今后进行专项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成绩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全面身体训练过程中,我们注意根据跳高运动的技术特点和儿童运动员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内容和练习手段。我们经常采用的练习手段有:(1) 30~60米短距离加速跑,行进间跑,不同半径的弧线跑;(2)克服自身重量的各种跳跃练习,如:单足跳深、助跑摸高、沙坑内团身跳、挺身跳、各级蛙跳等;(3)垫上仰卧做快速挺髋、快速收腹举腿等练习;(4)各种摆腿、振臂、甩腰、弯腰等伸展性练习;(5)各种滚翻手翻等技巧练习,等等。在练习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求儿童运动员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动作幅度去完成每一个动作练习,以发展肌肉的伸展性、弹性和快速收缩的能力,从而提高儿童运动员的动作速度与动作频率,为他们将来形成突出“速度型”的跳高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在训练过程中,我们还根据儿童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少食多餐”为原则,安排合理的训练负荷,从不搞“突出”、搞“强化”;在训练内容和练习手段的安排上,我们力求做到“花样常变、口味常换”,并尽可能多地采用游戏的练习形式,极大地调动了运动员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经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训练,运动员们的各项身体素质都得到了稳步提高。

二、循序渐进,抓好跳高基本技术训练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目前诸种跳高技术中最为先进的技术,同时又是田径技术中最为困难的技术之一。8~12岁的儿童,协调性好、模仿能力强,可塑性高,是学习和掌握各种复杂技术的最有利时期。当代最杰出的跳高运动员索托马约尔,以及我国著名的跳高运动员朱建华,都是从10岁开始进行跳高训练的。因此说,从8~12岁开始跳高基础技术训练是非常必要和切实可行的。但是,由于儿童运动员的年龄小,身体素质差,很难在短时间掌握难度较大的完整技术;而且,他们在完成复杂动作时,往往不够准确、容易出现多余动作。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儿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教学进程;要严格抓好基本技术的规范化,切不可急于求成,防止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影响以后的发展。

针对儿童运动员的这一特点,我们采用了技术训练与素质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法,边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边学习具有相当难度的技术动作。对于那些难度较大,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的动作技术,我们注重采用了程序练习法,即将复杂的动作技术化解成若干个易被掌握的动作练习(即“步子”),然后再根据技术原理“步子”难易程序,按顺序排列起来,让运动员“一步、一步”地逐次练习,最后达到完整掌握复杂技术动作的目的。如:在教过杆动作时,我们选择、编排了以下“步子”:(1)垫上仰卧做快速挺髋练习;(2)背对海绵垫站立,挺髋后倒“搭桥”练习;(3)原地双脚起跳,背越上跳马;(4)站在海绵垫上,双脚起跳,做背弓和甩腿练习;(5)原地双脚起跳,越过一定高度的橡皮筋;(6) 3~4步助跑,踩弹板起跳,挺髋挂膝于高垫上;(7) 3~4步助跑,踩弹板起跳,背越过橡皮筋;(8) 6~8步助跑,踩弹板起跳,背越过横杆练习。让儿童运动员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地“逐步”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扬长避短,形成符合儿童特点的技术风格

技术训练是跳高训练中的“灵魂”,只有掌握正确合理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才能使儿童运动员所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背越式跳高技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技术环节组成;其中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是核心环节,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在技术训练中,一开始便将重点放在抓好快速助跑与起跳相结合上。可是,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我们发现儿童运动员常常因助跑速度过快、起跳腿支撑不住,而跳不起来,训练过后,运动员的膝、踝关节还有不同程度的酸痛感觉反应。经过分析,我们找出了原因:快速助跑时,所产生的起跳力量大,同时产生的对膝关节、踝关节的冲击力也就较为强烈;支撑能力差;因此,助跑速度过快时,运动员往往因起跳腿支撑不住而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身体,从而影响了起跳动作的完成,在这种情况下,还容易造成儿童运动员膝、踝关节的损伤。为此,在后期的训练,我们在注意加强运动员支撑能力训练的同时,适当降低了对助跑速度的要求,让运动员以“可控速度”助跑,但要求运动员在助跑的最后一步“迈步”快、“扒地”快、“蹬伸”快。“三快”结合,提高起跳效果,加大腾空初速度。此外,为了弥补助跑速度降慢后所带来的不利因素,我们适当加大了运动员助跑弧线的速率,并采用了高摆腿和积极起跳倒肩的方法,提高过杆速度。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运动员们逐步形成了以“可控速度”助跑、快速起跳、快速过杆的技术风格。这么多年来,运动员的成绩不断提高,而无一起伤害事故发生。事实证明了我们的技术要求是符合儿童生理特点,是可行的。

总之,在对儿童运动员进行跳高启蒙训练时,要遵循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地安排好训练负荷和训练手段,要将全面身体训练,专项技术训练和儿童心理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为运动员将来向高水平攀登,打下扎实的基础。

启蒙训练 篇2

一、故事仿写法:顺从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选择短小、通俗、有意义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复述,再练习写出来,只要能写出大致内容就是成绩了。学过的故事性课文,像《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等,也可以让学生仿写。

二、实事记叙法:写学生亲耳听的,亲眼见的,亲身经历的事。当然,最初要选择最简单的练习,以后根据年级不同逐步加深。如:课堂上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方格本不够用了。”另个学生说:“老师,我借他一本。”再如一个学生拾到一角钱交给了老师……这些零琐小事儿,多数学生不但能说明白而且能写清楚。教者也可提供材料,邻居家的猪到你家偷吃猪食,被你家小花狗给咬跑了,突出小狗的可爱特点;天突然来雨,你或别人把李奶奶晒的被子收回去了,突出人物的品质特点,等等。

三、缩写课文法:小学课文,一般都浅显易记,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趣味性。让学生在复述的基础上,练习缩写,不算高不可攀。如《小猴子下山》,写出小猴子下山后几次做什么,怎样做的,心情怎样,就算可以了。

四、创设意境法:按教者事先考虑、准备的,在学生面前,展现一件简单明了的小事儿,接着让学生复述或写出。如:一次教师给学生发课外书,发完少了两本,就让学习委员到备课室找,结果,她在半路上拾到了。于是,马上让学生动笔。这样做学生感到有兴趣,有话写。

五、字词扩写法:低年级字词任务较重,可随时结合字词教学,进行扩写词语,扩写句子,扩写一段话,乃至一段短文的训练。尽量做到:联想丰富,有进步意义,内容完整、语句通顺。如:教“吓”字,组词(吓一跳)扩句(他把小力吓一跳),扩写一段话(小力走到教室门口,刚一推门,小军躲在门里,故意“嗷”地一声,把小力吓一跳,倒退几步摔个筋斗。上课时,小力告诉了老师。老师把小军批评了。小军红着脸说:“我再也不这样做了。”)

六、观察实物法:写静物,要从“摹形”和“传神”两个方面着笔。“摹形”就是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传神”就是描写物体内在的神态,可以说明物体本身的意义或者抒发作者对物体的感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或联想。

七、看图联想法:在“看图说话、写话”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使图前、图中、图后的情节融为一体。要注意以下四点:⑴看懂图意;⑵弄清题目规定的写作要求;⑶依据要求,结合看图,确定写作重点;⑷在写实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如教第四册语文《杭州西湖》这幅图时,可启发学生说:“假设你此时在西湖岸上,能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再把这些问题连在一起回答。教者可口述范文片段,最后学生复述、仿写。

八、讲说结合法:把讲读课文和说话练习结合起来。通过讲读促进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练习口头复述能力,这是把理性知识(或课文知识)转入实践运用的范例,是语文课与作文课紧密结合的尝试。如:讲《小蝌蚪找妈妈》、《松鼠》之类的课文,可用十分之六的时间讲读,十分之三的时间练习说话,十分之一的时间机动使用。叙述小蝌蚪的外形特点,游水嬉戏的情形;青蛙的外貌,生活习性;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变化情况。仿照《松鼠》的写法,叙述公鸡、大鹅、小狗等动物的外形,生活特性,用途或作用。

九、古诗改文法:在学好古诗字、词、义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试探改写成文,是训练学生作文能力的好机会。因为古诗中有人有事、有景有物,把这些现成的材料组织成文,能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能训练学生布局谋篇的作文技巧。

赛艇技术启蒙训练方法的浅析 篇3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对青浦少体校男女各4名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连续四年的专项训练跟踪记录,结果见附表。从附表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些运动员通过科学合理的专项训练,运动员专项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反映出这些针对青少年运动员专项训练的方法是可行并有效的,这些专项训练的主要方法有:

1、讲解法:对初学者,先讲解,把正确的赛艇技术动作表述清楚。为了使运动员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技术的要领,首先从身体坐姿,到推拉桨的周期顺序、节奏、滑座运行速度、推桨高度、拉桨身体后倒幅度等,让运动员首先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正确的动作概念,真正实施操桨时就会水到渠成。

2、分解与完整法:在测功仪上(或划桨池)先做示范给运动员,边做动作边讲解,告知运动员要点及关键环节和坐在船上与测功仪上的区别。采取先分解定位后划“长桨”相结合,采用先从后转换开始练习,然后过渡到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分几个阶段。这样运动员的精力能够跟上,对技术的体会更深,减少运动员开始学习的难度,以提高训练的效率,增强掌握动作的信心,再用低桨频短时间多组数反复熟练。

3、想象法:在练习前让运动员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技术“痕迹”,想象整套技术动作的推拉桨顺序和发力顺序,同时对每个环节的要素及肌肉用力感、空间感、方向感、速度感等结合起来,把头脑的想象变成运动器官的操作性活动。

4、完整法:在练习过程中抓重点环节,划桨节奏、推拉桨顺序、手臂的主动伸展、推桨的高度,切不可忽高忽低,要自然匀速牵引滑座运行,提高运动员保护艇速的意识,把前后转换及前转换发力连贯性这样的重要环节和核心部位,做重点说明并示范,充分调动身体躯干力量,而不是仅仅单靠四肢划赛艇,使运动员在初学期掌握正确合理的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预备姿势,运动员利用其高度使身体处于自然姿势,而不要过分向前伸臂造成一种不自然或难受的姿势。上体前倾约45度,以便充分利用滑轨把腿部力量传递到拉桨上。

桨叶入水时,通过腿部用力将体重利用杠杆作用传递到桨叶上,这一点在拉桨开始阶段很容易观察到。与此同时,运动员积极动用其他身体部位的肌肉来提高水下拉桨效果。

由于肌肉力量的关系,拉桨的前半部分主要依靠腿部力量。随着拉桨的进行,背部肌肉跟着发力。接近结束时,肩和臂部的肌肉开始用力。重要的是在整个拉桨过程中要利用体重,并把它所作的功传递到桨上。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对初学的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是打好基础、规范技术的关键时期。

(2)规范合理的赛艇技术,在启蒙阶段形成,打好基本功基础,对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至关重要,是取得专项成绩的有力保证。

(3)技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安排的合理性是关键性的。

(4)技术训练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技术训练要抓住核心环节,核心解决了,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建议:

浅谈儿童举重训练启蒙 篇4

1儿童举重训练启蒙基本原则

(1)儿童启蒙训练的思想教育。儿童举重训练启蒙在10~11岁之间(三至四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身体和心理尚未发育成熟, 思想上缺少团体意识,因此在启蒙阶段除了教育运动员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举重理论知识、基本技术要领和运动保健常识外,还要引导他们养成遵守纪律、服从指挥、关心集体、团结友爱、培养勇攀高峰、顽强拼搏的意志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2)儿童启蒙训练的教学手段。举重是以力量为基础的竞技体育项目,运动员的力量大小,直接影响比赛成绩。但是,如果忽视了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只强调力量素质,按照成人训练模式,进行大运动量或片面的力量训练,那么其结果是得不偿失,事与愿违,不仅不能稳步地提高运动成绩,甚至可能断送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儿童举重启蒙训练,应十分注重运动员身体发育规律与特点,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采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不会到会的教学方法,科学地实施训练手段,发展受训对象的力量、速度、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并使他们随着身体素质的提高,逐步地适应以后的运动训练。

2儿童举重启蒙训练基本内容

儿童举重训练启蒙在10~11岁之间,时间跨度为一年左右。在此期间,要完成运动员选材、训练等一系列相关的工作。

2 . 1运动员选材

选材是业余训练最基本和必不可少的工作。选好苗子,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举重运动员的选材,因为被选对象年龄尚小、受教育程度较低、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练员在实际操作的各个环节上要有针对性,采取简单有效的方式方法。

2.1.1观察目测

观察目测是运动员选材工作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基层教练员常用的一种选材方式,其结果为教练员对被选对象所产生的第一印象。做法是教练员深入基层学校,在体育老师、班主任的配合下, 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运动会等场合逐年龄段、逐班级地巡视学生情况,从中发现、挑选外在表现合适的人员,并与他们进行有一定针对性的简单谈话交流(如,“要选拔部分同学参加举重训练,你愿意加入吗?”、“你家住哪里?”、“家里有什么人?”、“父母亲从事的什么工作”……)。这种选材方式的特点是教练员的视野宽阔、覆盖面广、人数众多,工作效率较高,容易发现目标。但此种方法依赖教练员对选材知识的认识与实践经验的积累,所以存在着主观性和局限性的缺陷。因此,本环节所选的人员数量要多,留待后面的环节通过更具科学性的手段加以评价、筛选。

2.1.2身体素质测试和形态机能要求

在观察目测的基础上,组织被选对象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和形态机能要求。

表1中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员速度、耐力、力量、柔韧、反应、灵敏等身体素质情况,且相关的数据收集、评价鉴定均容易操作、简单方便,是儿童运动员选材过程中很实用的手段之一。

表2的测试操作简便,数据容易获取,其内容基本上反映了被选对象的身体素质、形态机能情况,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被选对象,有效地帮助教练员科学选材。

2.1.3体检

体检是运动员选材工作必不可少的程序,体检资料也是运动员技术档案的内容之一。体检工作最好到医院进行。应特别注重运动员心血管系统以及与运动训练紧密相关系统的情况,有条件的还要做家族重大病史调查。如发现有先天性疾病、遗传病或其它不适宜运动训练缺陷的,应果断妥善处置、清退,防止运动训练事故。

2.1.4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

运动员的临场状态会受到重量、对手以及比赛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通过科学的心理素质训练是赢得比赛的重要保证。在启蒙训练阶段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适合举重项目所需的心理能力,在平时训练中让运动员了解训练状态、训练成绩、比赛状态、比赛成绩四个不同概念,学会释放压力,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 为创造最佳竞技状态准备必要条件。意志品质是顽强、勇敢、冷静、拼搏和自信。一名优秀的举重运动员要具备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在重大比赛中,稳定沉着、情绪控制力强,同时具有不服输、好胜心强的意志品质。因此,教练员在选材时应用一些心理测试方法来测试,或通过观察以及调查了解掌握,如: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优秀的儿童,教练员在与其交流时,目光与教练员相视,注意力集中,动作模仿强,主动;同一般的儿童交流时,腼腆、问一句答一句,动作模仿时每做一次,目光总盯着教练,不自信。

当前,家长对独生子女宠爱有加,而独立性和纪律性方面的教育则是少之又少。因此,在启蒙训练时教练员让运动员适当地参加一些体育趣味活动及身体素质训练,实时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使运动员在学校、在同龄人甚至高年级当中体育方面获得优势,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喜悦;教练员要善于在训练中提高训练难度和设置各种困难,通过给予鼓励和指导,又力所能及的解决障碍和困难。在启蒙训练时应建立严格的生活制度,使运动员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还要经常不断地提出具体的、合理的要求,促使他们将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又能很好的自我控制的心理意志品质。

2 . 2启蒙教学训练

举重启蒙训练是指导运动员学习和掌握举重运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有计划地、系统的应用各种不同训练手段和方法达到身体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身体机能的重要阶段。

2.2.1技术训练

由于运动员年龄小,为掌握举重的规范动作,应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训练。可以按照动作结构和用力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采取先分解练习,之后再逐步向连贯动作或完整动作过渡。练习时,要向运动员讲解技术动作要领,简化教学过程,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动作的各个环节。初学者,在安排力量、技术练习时,必须减小负荷,增加练习次数。但教练员在启蒙训练时必须注意标准动作是一个技术整体,是一环紧扣一环的有机联系,一个动作做不到位,会影响整个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在训练中严格按照技术要领进行练习,更好掌握各部分技术动作的环节,建立良好的动力定型。

2.2.2身体素质与专项训练安排

运动员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举重技术的基础。启蒙阶段在身体素质与专项训练的安排上,一般身体素质占周训练总时数60%,专项训练占周训练总时数30%~35%。在此基础上稳步发展力量、速度、耐力、协调及灵巧的素质。

2.2.3兴趣培养

儿童举重运动员在启蒙训练时期的兴趣主要表现为注意时间短、兴奋、好动、好奇、好模仿、好强等。在启蒙训练要用儿童运动员的心理特点以及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的变化组织教学训练。应以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训练形式,合理安排一些运动员感兴趣的游戏、球类之类的运动项目以激发运动员的情趣,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新鲜感,增强训练的吸引力,激发参与举重训练的兴趣和热情。

启蒙训练兴趣培养方面有以下训练方法:(1)训练内容兴趣化。启蒙训练最大的特点之一是训练内容要符合儿童特点,新颖、丰富多样的内容,能吸引运动员好学的心理。因此,基层教练员要做到吸引运动员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在教学训练中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进行。(2)训练方法游戏化。运用多种训练手段调动训练的积极性,激发其对举重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教练员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运动员的特点,通过比赛视频、图片等直观训练手段来训练,效果则截然不同。(3)捕捉亮点,正面鼓励。教练员在训练中要敏锐的发现运动员的思想品德、关心集体等“闪光点”,哪怕仅有一些苗头,也要给予表扬,促使发展成稳定的积极因素,让他们体验到爱抚、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从而迸发出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但教练员在批评时要注意准确性、注意语气、声调方寸和场合,切忌感情冲动、言辞偏激、简单粗暴等不尊重运动员的态度,以免产生厌烦和畏惧心理。

3教练员方面的其它相关工作

3 . 1教练员与家长( 或监护人) 的关系

注重协调做好家访工作,统一训练、文化学习与家庭教育的步调,进一步促进运动员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启蒙训练的重要途径。教练员要特别注重通过与家长互通情况、交流各方面的信息, 沟通感情,既使家长了解小孩在各方面的表现,又使教练员了解运动员在家庭中的表现及运动员家庭各方面的情况。与家长共同研究探讨,在文化学习、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方面达成一致意见,为以后运动员的健康成长、训练出好成绩打好扎实的基础。

3 . 2教练员与学校( 教育部门) 老师的关系

教练员与学校老师都是运动员的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教练员勤于与老师沟通对运动员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教练员要对每个运动员的性格、品行、爱好、学习成绩等了如指掌,这样既能表现出对运动员的关心和了解,又能与学习老师产生语言共鸣。进一步塑造教练员的工作态度、责任心,用热情的情感语言促使家长、老师满怀信心地配合教练员搞好训练、比赛工作。

3 . 3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

教练员从出成绩、出人才的要求出发,在日常工作中处理好运动员训练、文化学习、比赛三个环节问题。如果协调不好,在启蒙训练中易发生运动员的情绪波动,加重思想负担,造成运动员无所适从。因此,教练员要因材施教,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运动员正确对待问题,勇敢面对问题,教练员更应及时与学校、家长沟通,做到以运动员的成长责任感为重,共同搞好运动员的教育工作,帮助运动员协调解决在训练、比赛与文化学习三者产生的矛盾。

4结语

少儿网球启蒙训练中的兴趣培养 篇5

[关键词]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员;启蒙训练;兴趣培养

网球运动属于竞技性很强的体育运动,不仅需要运动员具有充沛的体力、过硬的技战术水平、优良的心理素质,而且对运动员的灵活性、应变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思维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随着网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如何吸引少年儿童参与到网球运动中来,在启蒙训练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外对这一领域深入研究以及形成比较科学权威的观点已经有20余年,但在我国网球启蒙训练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少年儿童的心理正处于发育的状态,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从生理的角度来看,他们正处于骨骼与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少年儿童网球参与者兴趣的培养要结合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因材施教,系统科学地进行教学。少年儿童网球启蒙训练中兴趣的培养不仅涉及到其自身因素的影响,还涉及到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少年儿童网球启蒙训练中兴趣的培养是重要而且必要的。

一、在少年儿童网球启蒙训练中兴趣培养的相关因素

1.少年儿童自身的因素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少年儿童从心理发展来看,其自我意识、情绪、思维能力、性格、情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尤其是对事物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因此,这一阶段是少年儿童选择网球运动作为自己的终身体育运动的关键时期。

在少年儿童刚参加网球运动时,教练员要采用正确、积极的训练方法,引导他们了解网球运动的特点,使他们建立起对网球运动的初步印象,在大脑里形成简明的训练目标。在此阶段教练员还要给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员一些心理引导。在训练语言方面,要多使用鼓励性、肯定性的语言,为运动员树立学习的信心。在训练目标方面,要采用一些既简易又有实效性的训练方法,让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员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网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在建立起对网球运动良好的初步感知后,少年儿童就会逐渐热爱网球运动,学习兴趣也会不断提高。

2.教练员因素

在少年儿童网球启蒙训练中,教练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练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从教经验,能够结合运动项目的技战术特点、运动员的身心训练进度、训练内容的难易等,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先进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不仅要教会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员在训练中如何获取知识,还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从事少年儿童网球运动的教练员在训练中最需要重视的问题。

3.家长因素

家长是少年儿童网球训练者学习网球的坚强后盾。据调查发现,少年儿童网球训练者有三分之二是家长要求其参加网球运动的。因此,在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员刚开始参加训练时,家长对他们的训练和心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家长要积极鼓励少年儿童,对他们的优点多进行表扬,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缺点,并教会他们该如何去克服和改正,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并及时改正缺点。其次,家长不能过分疼爱孩子,要把握好疼爱孩子的尺度,超过限度的疼爱会让孩子丧失学习能力。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参加网球运动能够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益于身心全面发展。

4.学校因素

社会是一个大千世界,影响少年儿童网球训练者的社会因素主要来源于学校、传播媒体、体育管理机构等等。而学校教育对于少年儿童网球训练者接受网球知识、深入理解网球运动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对于网球训练者的影响就在于学校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大环境,在这一环境中不同的学生相互影响,互相投趣的学生会一起携手加入网球训练班,积极投入到网球运动之中。

二、在启蒙训练中遵循科学的训练原则

1.基本技术训练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在少年儿童网球启蒙训练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运动员会有很大帮助。少年儿童的模仿能力强,接受新知识比较快,比较容易掌握网球技术。教师要引导运动员从单一的技术动作学起,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后再结合步伐移动训练。这一阶段让运动员多练习打球,不仅可以让技术在头脑里形成自动化的过程,还可以练习如何判断球的落点、感觉球的速度。在练习中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对学习网球充满信心。

2.训练项目设计遵循超前性原则

训练项目设计遵循超前性原则就是要求前一项训练内容为下一项训练内容做好铺垫。网球启蒙教学中,教练员要了解少年儿童网球训练者训练的进度情况,安排练习项目必须考虑让运动员感到新的训练阶段的每一个要求并不难达到,使运动员建立起学习网球的自信心。超前的项目设计能让运动员体会到,每一次网球技术练习都是建立在自己掌握技术的基础之上,自己完全能够达到训练要求,这种自信心会促使运动员积极投入到训练之中,并从中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3.身体素质训练遵循寓教于乐原则

网球运动的身体素质练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主要进行肌肉群的力量训练。在初学阶段,这种身体素质训练对少年儿童来说是非常枯燥的。教练员需要了解运动员的心理,把训练贯穿于游戏或比赛之中。网球游戏在启蒙训练中多用于锻炼运动员的球感、反应、灵敏和合作精神,教练要引导运动员在欢乐的游戏或比赛氛围中学习一些新技术。随着游戏重复的次数越来越多,运动员对相应的技术就会掌握得越来越娴熟。以游戏或比赛的形式进行身体素质训练,还能够激发运动员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在愉快的氛围中增强肌肉群的力量。例如,在练习步伐时,把步伐练习与挥拍相结合,以接力比赛的方式进行练习,既有助于增强身体力量,也有助于激发运动员争强好胜的心理,提高竞争意识。

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员是我国网球事业未来的接班人,是推动我国网球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力量。少年儿童网球启蒙训练是我国现阶段最重视的体育运动之一。作为一名网球教练员,要不断地了解和探索少年儿童网球启蒙运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在训练中不断积累和总结训练经验,不断创新训练方法。要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体存在的差异区别对待,采取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少年儿童网球训练者的技术水平,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网球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网球运动中,享受到网球运动带给自己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忠秋等译.网球运动心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5).

[2]王全志,孟祥芝等译.儿童们的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邵伟德.体育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5]桑标.当代儿童心理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张振波.对少年网球教练员业务素质的构想[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3).

[7]成月祥.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员早期训练需注意的问题[J].体育科研,2001(6).

[8]史为临.关于中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训练的几点思考[J].山东体育学报,2000(1).

步枪运动员的启蒙教学训练 篇6

我在启蒙教学训练课中,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来开展教学工作的。

1、基本技术的获得阶段

这个阶段是在基层选拔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经过参加选拔过后确定有发展意向并意愿为射击运动奋斗的优秀学生组成, 本阶段训练为4-8周。

具体要求:

对于刚刚加入射击运动项目训练的运动员来说, 一切是在教练员直接给予适宜的信息刺激作用下, 运动员接受视觉、运动觉、平衡觉、触压觉、及听觉感受后而产生的技术动作准确性的感知, 动作也在逐步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大脑感觉刺激, 动脑筋记住教练员讲的技术动作要领, 严格按照教练员讲的去做。同时教练员要求运动员要能够讲解教练员教学中的技术动作要领, 有能力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能够较好地做出动作过程。

具体方法:

以空枪预习为主, 检查自然指向及盲训来感觉肌肉力量, 掌握自然指向的调整技术;一般情况下, 语言刺激持续作用可以改变肌肉感受性, 达到提高的作用。

反复调整技术动作掌握调整姿势和保持正确动作;间歇持久据枪, 间歇1-2分钟, 持久3-5分钟据枪, 一般循环6-8组为一堂训练课;实弹射击体会动作规范, 对结果不着要求, 以动作程序化为核心, 做到自然流畅。

2、基本技术提高阶段

射击基本技术技能初步形成, 其生理机能运动条件反射的神经系统暂时联系, 构成大脑皮层活动规律的建立, 因此射击训练不断重复, 其本质的建立和巩固本体感受性运动条件反射的建立, 从而规范了每一枪的动作, 加强与巩固就是提高的过程。本阶段根据队员实际训练情况和状态不等, 时间也不等, 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律, 自然而成。

具体要求:

加强运动员对动作概念和运动技能机构的理解, 使之形成信息化的记忆, 做到信息储存便于从长时记忆中提取;此时对运动员要保持轻松愉快的训练氛围, 降低生理、心理的紧张度, 有利于建立运动条件反射;全力进行技术动作的熟练和质量保证, 严格动作过程突出环节为训练目标;对动作要求一丝不苟, 杜绝随意性, 培养良好的击发空间及心理控制能力。

具体方法:

进行一定强度的白靶练习, 平静心情, 想好过程, 规范据枪, 一切过程到位后再完成击发, 做好保持收枪;实弹射击, 体会动作过程的重要性, 一切以过程为规范, 有目的有行为, 有奖有罚增加心理紧张度训练;实弹射击自主修枪, 调整心态, 逐步增加心理难度, 给予良性肯定, 使其在心情、呼吸都不平静的状态下学会尽量控制自己的心理、生理机能。

3、基本技术巩固阶段

射击训练的生理机制的自然形成, 是以据枪规范的建立和实弹散布为衡量标准的, 散布越小越能说明技术能力的状态, 因此在完成动作过程中精力集中和注意技术要领, 提高技能技巧为专项素质, 提高运动器官技能水平为创造运动成绩先决条件。

具体要求:

这个阶段运动员已经形成了运动技能客观现实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建立了运动技术动作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具体化等基本过程, 形成了动作思维;用正确的动作要领和规范的操作过程去射击, 强化技能的正确性, 防止技能干扰, 强化动作记忆, 分析和记忆好的动作感觉;预习与实弹比例增加, 实弹不超过40%, 体会射击逐步转移到要求射击, 、考核练习、模拟比赛中去;逐步探索形成自己的技术特点风格, 培养独立完成任务的顽强、自主、勇敢、主动性等主要射击必备的品质。

具体方法:

白靶、环靶、预习、实弹相结合, 完善控制自己的情绪, 保证动作完美;采取要求射击;如:技术规范指标、环数指标、心理指标等。

射手之间对抗练习, 模拟比赛环境进行对抗练习, 全面培养考察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发挥能力, 积累临场经验, 认真及时讲评, 肯定成绩鼓励精神, 为长期发展打下思想和精神基础。

4、对教练员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 教和学是两个方面, 两者是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积极配合协调一致, 是体育运动发展的根本联系, 两者处理得顺利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练员的责任感是向运动员传授技能, 必须明确目的和方法, 要不断地根据所培养的运动员性格特点, 给运动员制定训练方法;训练计划要因人而异, 要能做到根据运动员的技术训练进展情况进行调整, 保证训练计划切实可行, 达到最佳效果;教练员在训练中要能做到认真观察并记录全过程, 给予必要的表扬, 帮助运动员找到训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交给他们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 并认真记录过程, 以总结经验;教练员要做到关心运动员,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稳定情绪, 根本训练质量。

参考文献

[1]射击射箭论文选编.2003.

[2]射击教学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

浅谈幼儿乒乓启蒙训练特点及方法 篇7

1 根据 6 岁幼儿特点制定乒乓活动目标和内容

我们都知道,幼儿训练不同于学生及成人,应该根据幼儿特有的身心特点来开展乒乓活动。我认为教授幼儿乒乓球并不是单纯的让幼儿掌握运动技巧,会打乒乓球就可以了,而是怎样通过打乒乓球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和综合运动能力,增强幼儿体制,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素质,感受国球文化并体验胜不骄、败不馁,敢于尝试、敢于拼搏的积极向上精神,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今后的训练打下坚实基础,这才是其训练的目标。随着我国乒乓启蒙训练的早期化,5~6岁的小孩开始学习打乒乓球已经不足为其了。这一阶段的小孩受身高、手臂力量的约束,儿童往往在标准球台上打球很难将球打上球台,即使能打上来,他们也只是靠踮着脚、架着肩膀,把球碰过去。个子矮,球台高时间长了这样练下来,错误动作就形成了,我们的训练就要走弯路。所以,幼儿训练要用标准球台降下来十公分,这样让小朋友在打球过程中肩膀能够放松,前臂伸开放平用腿和腰带动手臂发力击球。外在的因素解决了,在训练工程中教练员都要细心观察,不停的纠正小朋友们的错误动作等。俗话说的好,带幼儿训练教练员就要有一张婆婆嘴。

2 根据幼儿不同的活动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与要求

2 . 1 训练计划要具有趣味性

首次接触要让小朋友产生浓厚兴趣,可以开展游戏方式。通过幼儿对游戏的满腔热情,调动其兴趣,激发他们的活动积极性。例如:让两个小朋友分别站在乒乓球台两侧,中间放好乒乓球,用嘴对着球吹气,让球转动起来,然后两个小朋友隔着球台对着用力气去吹。这样可以让他们先对乒乓球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可以看他们的姿势、动态观察他们有没有运动细胞。

2 . 2 训练内容设计具有多样性

学生有了一定的兴趣之后,我们就要加以巩固,握拍的掌握是学习乒乓球最基础的项目。为了打一个学习乒乓球的好的开头,就要熟练掌握握拍技法。

例如:在教掌握握拍法的练习时,可以让小朋友们首先围成一个圈,教练员站在圈中,能够增加教练员的亲和力。教练要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话语,让小孩子们一听就能懂。比如:讲解乒乓的两种握拍方法时。横拍握法就像是妈妈在家里烧饭时,拿菜刀切菜的样子。直拍握拍法就像大拇指和食指组成英文字母C的形状,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是三个C宝宝顶在球拍的后面。球拍握得好的小朋友会给予表扬和奖品,调动幼儿积极性也保证了幼儿参加活动的持久性。

2 . 3 采用游戏方法提高幼儿乒乓练习时效

在开展幼儿乒乓训练初始中,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小朋友的年龄小集中注意力时间短。教练可采用游戏手段多一些的方法,让小朋友在游戏当中轻松快乐的学习乒乓球技巧,提高幼儿开展乒乓训练的兴趣和时效。以下以60min为一节训练课训练计划内容具体举例说明。

2.3.1 第一阶段(第一个月):球感趣味训练

(1)用手拍拍球,先热热身活动一下腿脚(10min)。(2)掂球,各自先分开练习规定他们要达到一定数量(10min)。(3)集中在一起比赛掂球。(数量多者要给予奖励和鼓励)使他们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15min)。(4)在各自分开练习掂球(10min)。(5)第二次集中比赛。(与第一次做比较)(10min)。(6)放松训练(5min)。

同时也可以穿插一些游戏:运动比赛、托球比赛等。都可以增添课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教练员灵活掌握并分配好时间。

其实,训练也就算是一种游戏了,有的人把训练称作“训练游戏”,把训练规则和训练动作要领称为“游戏规则”如果违反“游戏规则”裁判(教练员老师)就会指出来,让小朋友能够少走弯路。

2.3.2 第二阶段(第二个月):动作模仿训练

之前通过一个月的掂球练习,大部分幼儿都能够掂几十个,个别的也能掂上百个了。这时开始练习模仿动作。这个阶段的训练是比较枯燥的,集中时间不宜过长,可以减少时间增加次数。例如:分4次做,每次不超过10min。每间隔时段给小朋友休息1~2min。教练员在幼儿挥拍做动作时,嘴里要多说时刻要提醒。把正确的动作模式印入幼儿脑海里。包括脚底下的中站位,手指的握法,板型的控制,挥拍方向等。一定要注意动作结构的合理性。

这个时候要观察,动作好(规范的)一般他(她)的模仿能力不错,还要注意动作好的身体、手臂、肩膀是否僵硬。加上腰腿动作后是否协调。

当学生对乒乓球运动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并且由刚刚开始每天一次的乒乓课训练,真正转变成为非常喜欢的一节特长课时,我们就要在技术上加以强化的训练了。

通过第一个月掂球观察,可以把掂球多者视做手感不错,第二个月动作规范者可以视为模仿能力不错,到了第三个月就要上台打球,看他们的球感(也就是击球的感觉)。

2.3.3 第三阶段(第三个月):上台练习,先学习正手攻球及步法

(1)在上台对球练习过程中动作好的不一定就能一上台就能打好球,因为综合的能力还没达到,需要时间掌握,这时教练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引导教授。因为没有很多人可以一次做好一件事情。(2)在上台练习正手弓球过程中如果一上来就能打得到球,动作、协调性都尚可,这就具备了一定的天赋,是个苗子手感很好。(3)在上台练习正手攻球过程中定点能打上球的小朋友,开始练习两点加上步法移动训练。(4)在上台练习正手攻球过程中通过多球的练习,能够稳定打上台了,我们开始用单球陪,通过多打板数来固定动作。

2.3.4 第四阶段(第四个月):反手推、拔和练发球

(1)让小朋友们正手攻球能够熟练掌握,连续能打几十板、上百板时,开始练习反手,同正手的步骤一样。(2)发球练习可以安排在结束前练习。这样是科学的课堂训练时间安排,有效提高上课质量以及效率。(3)练习每项技术时都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乒乓球属技能项目,是对抗性的竞争训练,它是在矛盾中的竞争运动。在打乒乓球中最基本的规律就是适应与反应。每一个小朋友都力争适应对方技战术和打法,而不是让对方在适应自己,所以,让小朋友在真正的实践当中去领悟,领会真正的适应能力,是现在的教练员们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知道,打乒乓球讲究的是速度和灵活,它的运动使脑体运动有机结合,不仅动脚、动手,更重要的是动脑,即使是托球、掂球等乒乓球游戏也必须通过观察、判断、思考不断调整自己的手脚和体位,打每一个球都要通过手、眼、脑的协调,这种脑体运动的结合,对保持神经系统的功能有重要作用,必然促进人的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幼儿乒乓训练就更是如此了,通过开展幼儿乒乓球训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运动兴趣和综合运动能力,提高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了幼儿体质,增强了幼儿的创造能力,促进了幼儿的智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大胆合群的个性心理品质,以及敢于尝试等体育精神,是百利无一害的运动项目,而且非常适合幼儿学习,可见幼儿启蒙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8年来,通过幼儿园和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老师与教练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多方面的不断努力下,我所带的幼儿乒乓训练收获效果非常明显,平均每一批有8~10人在幼儿大班毕业时会被乒乓特色小学选入继续训练。幼儿训练让我收获了很多东西,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带启蒙是最难得,特别是学龄前的幼儿更是难上加难,关键就看教练员的水平够不够了。因为从什么都不懂开始教,这些小孩子就如同一张张白纸,我们教练员的角色就如同画师一样,一副作品如何完成好就看教练员如何教了。

3 结语

浅谈少儿跆拳道启蒙及训练方法 篇8

1 跆拳道对少年儿童身体的影响

1.1 肌肉系统与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有益于青少年体质发展, 少儿应多做一些例如跑步、踢毽子、跳绳、球类等肢体伸展练习, 肌肉内血液会加速循环, 促进肌肉生长。13~15岁男孩、11~13岁女孩肌肉发育以增长为主, 日本生理学家石河利宽认为:10岁前过多安排发展力量的练习可能不利于少儿身高发展, 肌肉力量的训练没有效果;16~17岁以后肌肉发育以增粗为主, 骨骼发展快于肌肉发展, 各肌肉群发展不平衡。一般少儿时期不便急于练肌肉力量;16岁后可增加例如弹跳、支撑体重等专门性力量练习, 此外应注意劳逸结合, 防止训练过度。

1.2 呼吸系统与体育锻炼

少儿的身体练习应多采用发展有氧代谢为主, 虽然他们的有氧供能、无氧功能、负氧债能力和最大吸氧量水平低于成人,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少儿的耐力练习适应性及相关能力会得到改善, 这都与有氧能力 (特别是最大吸氧量) 的增长息息相关。

少儿赛跑的强度、距离不应过大过长, 因为最大强度的运动容易使他们疲劳, 所以锻炼时多注意对少儿的指导。少儿要合理呼吸换气, 动作与呼吸相互配合, 掌握深呼吸, 这具有重要意义可发展肺机能。而且统计数据显示, 一般少年的最大吸氧量要低于训练的运动员, 持续时间也不如运动员。

2 跆拳道对少年儿童心理的影响

2.1 缓解压力的作用

目前, 有关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众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增进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任务巨大。有关数据表明, 少年儿童具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比率已高达30%左右, 社会竞争压力大和越来越重的学习负担催生出这一恶果, 而跆拳道这项运动可改善目前这种现状增强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第一, 练习跆拳道可以使少年儿童缓解紧张情绪, 发泄内心压力, 情感得以抒发。第二, 为了正确规范少年儿童的行为, 跆拳道是必选运动, 由此让他们在动作中获得外在的体型美德。第三, 跆拳道不仅可以强身健体, 还能够培养训练员坚忍不拔的良好品质。跆拳道是通过个人功力、品势、竞赛多种运动形式, 利用拳脚搏击的对抗性运动, 训练员在此过程中会收获颇多。第四, 跆拳道推崇“以礼始, 以礼终”的尚武精神, 注重学员的品质修炼,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际竞争关系。

2.2 跆拳道运动项目特点

跆拳道技术种类多、有差异, 这源于其发展过程的阶段不同、派别多样, 虽有3200多个招数但在比赛中有规则限制, 可用技术有限。跆拳道提倡快与准的踢法, 限制直摔法。跆拳道的技术都是以简单、实效性高、得分率高、优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所以广受少年儿童的欢迎。

3 关于少儿跆拳道运动的启蒙教育

9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可以对其进行跆拳道运动的启蒙教育与基础训练, 这是从他们的运动生理规律和跆拳道运动发展的形式、特点多方面考虑总结而来的。

当儿童达到6~9岁时, 在他们的神经系统中是调节肌肉张力的皮下神经中枢发育敏感时期, 也是快速提高动作的模仿能力、灵敏性、节奏感的时期, 可按以下做法达到预期效果。

为了激发他们对于该运动的爱好、兴趣, 教员需要结合讲述示范动作引导儿童。

因为儿童天性爱玩耍, 可以在运动中设置与此相关的游戏或是体操活动, 只要有跑、跳、翻、滚、爬等元素, 借此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调节平衡的能力以及灵敏性、节奏性、协调性的发展。如:跳山羊的游戏可以发展少年儿童的柔韧和节奏感;躲闪沙包可以发展少年儿童的灵敏性和调节平衡能力。

在教授过程中全力使小学员精确掌握技术要点, 多示范、多联系、多细讲、多精讲, 一步一个脚印引导学员完成动作不得懈怠, 而是继续精神紧张、肌肉放松, 为下一个动作的进攻或防守做铺垫。在练习中为提高练习兴趣也可突出速度、幅度和动作的美感, 只要不破坏动作的严密性就可。如:后腿横体, 在启动阶段以大关节带动小关节, 形成鞭打技术的同时加快动作速度和幅度击打实物。

启蒙阶段的教学应每周安排4~6课时, 每课时1h左右, 内容方面先以素质类为主, 阶段性后再逐渐向素质类与技术类各一半的比例过渡;形式上充分体现多样化、轻松化、多引导、多鼓励的训练, 那么整个训练约一年左右就会达到预期效果。

4 少年儿童初期的跆拳道训练

首先提高运动难度, 增加惊险性, 逐渐增加技巧的练习 (如:腾空、越、空中翻转等) ;同时为提高学员胆量, 在学员的灵敏素质协调下建立空中感应能力。其次密切结合跆拳道运动中提膝、转髋、鞭打小腿和登地转腰的专项用力特点安排练习内容, 不断转换方法进行项目练习组数、次数, 逐渐克服自身体重和小器械的快速练习。方法有皮筋绑腿练习、负重和自己体重差不多的队友深蹲、抗杠铃小步跑等。可常组织个人、双人挑战赛等形式, 来提高练习兴趣、速度和强度。

技术教学会授于学员如何更有效快捷地为自己创造得分机会且充分利用机会, 进攻时同时考虑到下个进攻方位和动作的方法 (如以大带小、对比示范、分组讨论等) , 训练过程中都会统一讲解。此外, 通过观看大队员的训练比赛和自己的训练, 结合跆拳道基本规则和技术特点对他们进行分析, 不仅可以提高学员技能, 而且使他们的理解、判断、分析能力有所提高。练习内容多样化, 培养学员举一反三的能力, 尽力扩大学员的技术能力。为了连贯性完成各种组合腿法的技术练习, 要在准确完成技术的基础上, 逐步提高速度。

4.1 基础训练过程

技术教学训练逐渐从50%上升到65%~75% (不同阶段由轻到重) , 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要适量安排, 每课设置70~90min, 每周设置6~7次训练课, 小队员不宜连续大运动量训练, 为保证小学员心脏和体力恢复, 每课时的强度节奏也要明显。但是一般要有2年半左右的基础训练, 如果学员没有参与启蒙训练那么要进行适应训练半年左右。

4.2 动作表演与练习相结合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 为防止长时间训练导致其思想开小差, 技术动作出现错误形成坏习惯, 这时教练可以利用少年儿童好胜的心理特点进行动作比赛, 在比赛中纠正少年儿童的错误技术动作和不好的动作习惯。

4.3 勤讲多讲

儿童少年的理解能力比成年人差, “多讲精讲”往往取得明显的效果。我个人认为“勤讲多讲”应体现在指导、示范上, 例如8岁男孩在练习横踢技术时提膝转髋动作时反复练习, 一见动作不对就叫他停住, 给他纠正, 要求他提膝到最高点时在转髋。

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发育完善, 所以在训练中应该结合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合理的练习强度和恢复。

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健康, 以保证在训练中少年儿童跆拳道队员在心理、生理系统方面不被抑制或是伤害, 以免错过了体能开发培养的最佳时机, 不造成大量的人才“浪费”, 从而促进我国跆拳道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新, 张明飞, 吴蕾红.试论我国跆拳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 2000 (3) :76.

[2]季丽萍, 冯照军, 曹志发.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1999, 4:3-4.

[3]王步标, 华明,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463-574.

[4]侯继峰, 陈自旺.儿童少年生理特点与运动和训练关系的探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4:2-3.

[5]刘云英.试论青少年体质与心理的协调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 1998 (3) :37.

[6]季九.婴儿到青少年的发育特点及训练[J].田径, 1998 (4) :10.

浅谈幼儿羽毛球启蒙的训练方法 篇9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技术动作精细, 技战术复杂多变, 对抗激烈的运动。它包含着手法、步法、战术、体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 养成错误的习惯动作, 就会很容易在练习一段时间后达到一个技术水平的极限, 无法继续提高, 从而导致人们对这项运动失去兴趣;同时, 错误的动作也大大增加了人们在运动时受伤的机率, 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成熟的技术, 多变的战术, 更要求运动员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可见, 综合素质是目前羽毛球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我国的羽毛球运动员的水平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中国羽毛球队的运动健儿多次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全英公开赛等多个国际大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都离不开社会各界对羽毛球运动的关注和推广, 更离不开羽毛球运动在社会大众之间的普及。

随着人才选拔机制的不断完善, 专业运动员的培养也得到了越来越好的保障, 羽毛球专业运动员的启蒙年龄也越来越小。许多优秀的运动员的启蒙年龄都处于5-6岁, 而这一阶段的启蒙训练的好坏, 关系到幼儿日后在学习羽毛球运动中的发展。幼儿想发展羽毛球运动, 更应该在启蒙阶段接受到好的教学和启蒙训练, 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及早的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 更能建立完整的意识。因此, 幼儿的启蒙训练由为重要。本文将介绍四种不同的方法, 为广大的学者和一线的体育工作者提供宝贵的经验。

2 各类启蒙教学方法运用分析

现在幼儿羽毛球启蒙阶段的教学大部分是成人的教学模式、专业运动学校以及专业运动队的少年儿童训练方法, 技术动作抽象复杂, 幼儿难以理解, 不容易形成意识思维映像, 难以达到科学、生动、形象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 迫切的需要教练员针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设计一些能够以引起幼儿运动和学习兴趣的教学新手段, 帮助幼儿建立正确意识为导向的教学。

幼儿时期的儿童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由于幼儿的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完善, 兴奋占优势, 抑制形成过慢, 因此幼儿的兴奋持续时间短, 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 容易根据兴趣的改变而转移注意力。将训练结合游戏, 以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启蒙训练, 大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并较长时间的保持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以下将介绍两个较有效的游戏。

2.1 发球游戏

发球作为羽毛球比赛中一个回合的开始, 也是羽毛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发球游戏可以使简单、枯燥的发球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其目的是, 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发球的技术要领, 学会协调发力。

游戏方法为:教练员可以将学员分组, 根据学员人数定组数, 一般每组3~5人比较合适。学生同站在一方发球区, 向另一方发球区发球, 、发球的落点在规定的范围内得1分, 未在规定范围得0分。最后计算每组学员的得分, 得分高则获胜。简易的游戏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基本技术动作固定。但在游戏的过程中, 教练员应该要注意学员在发球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 及时更正。

2.2 垫球接力

垫球游戏是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练习球感的游戏。传统的垫球游戏通常是学员自己向上垫球。垫球高度更高的学员为胜。垫球可以使幼儿感受球下落的速度, 重量、培养幼儿的空间位置感觉, 增加球感。笔者将传统的垫球游戏改良。增加了团队互动的部分, 提高了游戏的趣味。

游戏方法为:教练员指挥学员围成一圈, 间隔距离3米, 有其中一人率先垫球, 并将球垫给旁边的学员, 并一次传递。垫球接力的运动量不大, 适合初学幼儿。并且能够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同时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 教练员所处的位置应该在圆圈的外面, 以便能够观察全部的学员, 并要提醒学员保持适当的间隔距离, 以免球拍打到人。

3 启蒙训练方法运用分析

游戏作为一种提高学习的兴趣, 增加学习趣味的催化剂, 并不能代替常规的训练。趣味游戏可以使幼儿在初次参与羽毛球运动时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但是规范的常规训练, 可以为幼儿在日后的训练中提供更坚实的保证。

3.1 多球训练法

多球训练法是羽毛球训练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具有灵活多变、针对性强的特点。能够针对训练对象的不同, 而制定出合适的练习内容。其目的是要根据幼儿反应时弱、力量弱、动作经验不丰富的生理特点, 为他们制定合适的多球训练计划, 能够使他们快速掌握基本技术的要领。

训练方法为:幼儿启蒙阶段的多球训练, 能够降低学习难度, 简化羽毛球复杂的技术动作, 使抽象的技术简单化。, 即将前、中、后场的技术分解, 进行单个技术的教学。教练员一般采取定点发球或者抛球的方式, 学员在场地内的一点进行原地击球练习, 减少移动, 增加击球的准确率的练习。定点多球练习利于幼儿固定在学习阶段中的基本动作的动力定型,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分层学习法

分层学习法在体育课堂中得到普遍的认可, 将其运用到幼儿的启蒙训练中, 其目的是激发不同水平的学员的学习兴趣。可以为水平较高的学员树立信心, 提高主观能动性, 同时可以为水平较低的学员树立学习目标。提高学员参与的积极性。

训练方法:学习羽毛球运动3个月至半年的新学员, 一般能够掌握后场击球、发球等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教练员可以根据幼儿不同的水平进行分组, 分层进行训练。层次较高的可以适当加大技术训练的难度。层次较低的可以降低技术训练的难度。分层训练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欲望, 其中较为优秀的学员也能成为较差的学员的学习对象, 从而形成一个积极的, 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 分层训练更具有针对性, 有效避免学员重复学习。

4 启蒙教学、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1.幼儿的生长发育迅速, 在运动后, 应该要及时地补充足够的营养, 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另外, 幼儿肌肉中的水分较多, 蛋白质和糖原较少, 因此幼儿的力量小, 容易疲劳。在训练中应该注意减少力量性的训练, 多进行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

2.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弱, 注意力不集中。教练员在训练前先对训练场地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训练中时刻注意发现安全隐患, 以减少幼儿不必要的受伤。

3.进行游戏类的训练时, 教练员应该及时纠正学员在游戏中出现的技术动作错误。避免学员一味追求胜利, 忽视正确的技术动作学习, 从而导致错误的技术动作定型。

4. 使用分层训练时, 教练员应该关注学员的心理状态。多以直接的语言鼓励学员, 切忌批评。避免学员引起不必要的负面情绪。通过鼓励, 使学员在一个充满信心的环境下学习。但是在幼儿启蒙阶段的体能训练中, 不宜采用分层学习法。

5 结语

幼儿启蒙阶段的训练方法各式各样, 无论任何一种启蒙训练方法, 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作为教练员, 灵活运动各种训练方法的同时应该要积极关注幼儿的身心特点, 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 为幼儿设计合适其生理、心理的训练方法。教练员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包括师德、教学水平和学历等, 总结经验、探索启蒙训练的新方法。让幼儿能够真正喜欢运动, 培养运动兴趣, 让他们能够体会运动本身的乐趣, 并愿意努力为这项运动一直奋斗。

参考文献

[1]薛跃玲.体育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5) .

[2]李国萍.少儿羽毛球训练中的多球练习[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3) .

[3]李向.基层少体校羽毛球运动员选材方法实探[J].浙江体育科学.2003, (5) .

[4]杨建军.羽毛球启蒙训练的探讨[J].体育世界, 2006, (3) .

启蒙训练 篇10

【关键词】少年运动员;自由式摔跤;启蒙训练

On the Initial Training of Freestyle Wrestling for Youths in Henan Province

BA Yan-chuan

(Henan Athletic Sports Administration Center, Zhengzhou 450000, Henan)

【Abstract】 The sport of wrestling has a developing tendency of high intensity and fierce rivalry and values active attack. In initial training, we should modify our selection of young talents, skill training and strength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vent. The training guiding principles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body growth and the developing law of the sport.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on the initial training of freestyle wrestling for youths in hope of arriving at more effective scientific ideas and ways of training to offer some reference for us.

【Keywords】 youths, freestyle wrestling, initial training

1前言

在摔跤训练中,少儿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基础阶段。少儿摔跤运动员的训练是以速度为中心,有氧耐力为基础,灵敏、协调、柔韧性为辅的多机能全面身体训练〔1〕。顾及少年儿童运动技能形成的年龄规律以及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多采用跑跳投以及其它项目的练习,用多种手段来发展运动员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使其内脏器官和各肌肉群联合做功能力全面提高,这是少儿运动员将来创造优异成绩必须具备的条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河南省业余体校摔跤队。所调查运动员均为16周岁以下,训练年限为0-3年。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进行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少年运动员的特征

3.1.1少年运动员生理发展的特征

少年运动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此时肌肉的发展落后于骨骼的发展,肌肉向长度的增长快;体内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含量少,无氧代谢能量储备不足;呼吸肌弱,呼吸表浅,频率快,呼吸调节机能差;骨骼肌含水分和有机物较多,含无机盐较少,富有弹性和韧性,坚固不足;关节面软骨组织相对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伸展性好,活动范围大,柔软性好,坚固性差,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2〕。

3.1.2少年运动员心理发展的特征

少年运动员的求知欲旺盛,兴奋和抑制转换较快,可塑性大,接受能力强;科学膳食、保健,营养状况提高,使身体发育成熟提前;参与众多的摔跤赛事能增加经验,锻炼心理承受能力,使心理发育成熟提前。

3.1.3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特征

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不平衡,在某一阶段某项身体素质发展效果优于其他身体素质(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敏感期)。从自然增长速度看,随着身体的不断发育,其发展趋势是力量最大,耐力次之,速度最小,而素质增长的顺序正好相反,表现为速度最先,耐力次之,力量最后〔3〕。

3.2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身体素质启蒙训练

3.2.1少年摔跤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及应注意问题

3.2.1.1少年摔跤速度“敏感期”的训练特点

首先,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频和步长,无论提高哪一方面,都可以提高速度。但步长和步频又是互相矛盾的,强调了一方面的因素就会影响到另一方面因素。少年运动员正处于发育期,兴奋和抑制转换较快,灵活性好,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距离关节较近,韧带富有弹性。因此,这个阶段最适宜发展少儿运动员的速频。其次,由遗传所决定的影响速度素质的因素之一的反应速度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在9-11岁增长最明显,12岁时达到第一次高峰。再次,少年运动员身体各个环节动作的最高频率是不一样的,腕关节的动作频率最高,踝关节的动作频率较低。而动作频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增长速度也不一样。训练的最佳年龄阶段是在少儿时期的9-12岁。在训练的最佳年龄阶段应加强系统训练,否则就不容易再提高。

3.2.1.2速度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要想胜人一筹,就必须保持一种任何对手都难以跟随的跑速。为了获得这种非凡的有氧运动能力,运动员要进行各种方法的速度力量训练。我们可以采用重复跑训练,每组2-3次,速度等于或高于比赛速度,间歇时间要短;变速跑训练,快跑200─400m,5次左右(根据任务,快跑、慢跑的段落,队员的身体情况);加速跑训练,在匀速跑途中,突然加速跑,然后保持高速跑。选择的段落以短于专项距离为主。例如60m大幅度快跑;60m慢跑逐渐加速,最后10m时达到最高速度;60m高抬腿跑练习等。

3.2.1.3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在发展一般耐力的基础上以“速度为中心”;在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注意速度耐力的发展,二者应同步进行;在以提高频率为主的动作练习时,练习时间短,练习的强度宜大,并且练习的方法多样,使中枢神经系统始终处于较兴奋的状态;遵循身体素质自然增长规律,要抓住速度发展敏感期。

3.2.2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及应注意的问题

3.2.2.1少年摔跤耐力“敏感期”的训练特点

少年时期,要系统地、有所侧重地、形式多样地进行内脏器官的训练,以提高心脏机能。耐力素质训练要从有氧代谢入手,遵循以“增强心肺系统的功能为主,努力提高最大耗氧能力,达到耐力素质发展和提高”的指导思想。

3.2.2.2耐力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耐力素质是内脏功能以及速度、力量、灵敏等素质在跑动中的综合体现;是摔跤运动员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是改善和提高专项运动能力的主要训练内容。在训练中,无氧供能的训练,要在有氧供能的基础上进行。专项速度耐力的提高要建立在有氧耐力的基础上。只有提高少年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增大肺活量和最大吸氧量,才能增加每博输出量,才能推迟“极点”的出现,提高跑的能力。

3.2.2.3耐力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和无氧代谢供能能力要配合恰当。二者比例要因人、因项、因时势不同而定。一般耐力的练习从有氧代谢入手;依据少儿的心理特征,结合其它素质进行,巩固和提高训练的兴趣和爱好;摔跤项目是艰苦、单一、枯燥的,在训练中要有意识培养运动员的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和良好作风。

3.2.3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及应注意的问题

3.2.3.1少年摔跤力量“敏感期”的训练特点

少年时期骨骼与肌肉增长较快,骨骼的成分胶质多于钙质,骨骼肌含水分和有机物较多,含无机盐较少,富有弹性和韧性,不易折断;关节软骨多,周围的肌肉细长,力量和坚固性差,易弯曲变形;肌肉的增长落后于骨骼,肌纤维细长,力量和耐力差。因此少儿时期应发展全身各部位的一般力量,以动力性练习为主,使肌肉组织紧张、放松交替进行,改善肌肉的内协调能力。

3.2.3.2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力量素质训练采用动力性练习为主,是符合少儿的生理特征的。少儿时期应尽可能减少最大力量(负重练习)的训练,应以大强度的各种跳跃为主,既提高肌肉的横断面,又提高肌肉的伸展性。而快速力量训练应结合技术特点抓好基础训练,训练方法一般采用短距离的冲刺跑、下坡跑、跳阶梯和轻重量、次数少的练习等。发展力量耐力的手段方法常见的是以能量代谢为依据的循环练习和各种不同的形式,如长距离跑的专门性练习、跳的练习。

3.2.3.3力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少儿训练特点,多选用徒手克服自重方法,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可适当结合负轻器械练习,切忌用大力量负重方法。不忽视小肌肉群力量,注意大小肌肉力量发展的平衡性。把力量与速度的训练结合起来,避免“速度障碍”。充分考虑其它素质的均衡发展,避免一个练习方法重复过多,以使局部负担过重,产生过度疲劳。

3.3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技术能力启蒙训练

3.3.1摔跤技术训练,首先应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及完整概念。充分利用形象化语言讲解,正确的师范及直观教学等手段,说明技术名称,规格、动作、结构、作用、使用时机和完成方法,以及要点、防守与反攻等,使少年运动员建立正确的摔跤基本技术动作概念;可以利用图片、录摄像放映等直观手段让其进一步观看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形象。

3.3.2摔跤动作多而复杂,有以手臂为主的技术,有以腿为主的技术,有以手、腿结合为主的技术,有以腰为主的技术,既有站立摔的技术,又有跪撑角斗的技术,灵活运用分解和系统教学的方法,或者使二者结合的方法,使少年运动员掌握完整技术。

3.3.3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以免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教练员最清楚这一点,少年运动员一旦出现错误的技术定型后,改起来很难,比从头学习还困难,所以出现错误动作及时纠正是非常必要的。

3.3.4摔跤的原则是为了破坏对手平衡,将对方摔倒,在这个阶段中从一开始就要注意提高少年运动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不断克服动作紧张和僵硬,这一阶段对技术不要求过严过细,只要摔的顺序和方向对了,外形即使不完美也无关紧要,但身法步法要严谨到位,必须严格。

3.4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心理素质启蒙训练

3.4.1培养摔跤运动员的兴趣和爱好

训练就是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对本项目的兴趣和爱好,教练员要正确引导运动员对摔跤项目的特点、内容、任务进行了解,让他们明确参加摔跤训练的意义和责任,树立为祖国争光的人生观,启发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自觉地、积极地配合教练员把训练工作做好。

3.4.2启蒙训练期少年摔跤运动员的情绪引导

在训练中常常发现,运动员情绪饱满、精神抖擞,就能很快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教学训练的效果明显;反之,运动员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就会影响技术训练质量,甚至会干扰同伴的学习训练效果。如何掌握引导运动员的情绪、进行正常训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训练中出现的单调、枯燥、刻板的训练方法和形式也会让运动员反感,会产生厌倦和消极情绪。教练员应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从而安排合理、多样化、新颖的训练计划和灵活多变的教学训练形式。

3.5影响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启蒙训练的其他因素

3.5.1训练监控

启蒙训练期少年运动员训练的自觉性不高,教练员应当严格对训练过程进行监控,保证训练的质量与效果。摔跤技术训练,每一次训练课,每一种技术,每一次发力,每一次摔倒,都要符合技术规格要求,以及生物力学原理,在数量中求质量。摔跤身体训练要弄清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哪一部位,是练速度还是力量、是练爆发力还是耐力、是主动还是被动、是对抗还是配合。

3.5.2营养补充

摔跤运动员的膳食营养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广泛重视,摔跤运动员良好的运动能力、充沛的体能,虽受健康、心理、体重、恢复等多种因素影响,合理的饮食营养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尤其在少年阶段,由于自然生长发育的需要,加上训练的体力消耗,少年摔跤运动员每天都需要合理、充足的营养能量的补充,主要是来自食物的营养补充〔4〕。食物的品种和形式是非常多的,但其中的营养物质不外是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前三类是供给能量,后三种是调节生理机能。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和专项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决不能因为项目特征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不同,而忽视了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只有在少儿时期打好扎实的身体素质基础,才能够在成年时期创造优良的运动成绩,延长运动寿命。

(2)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对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心理素质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高。一名摔跤运动员应具有举重运动员的力量,短跑运动员的速度,中长跑运动员的耐力,体操运动员的柔韧和协调,棋类运动员的思维和果断。

(3)兴趣培养对少年摔跤运动员是重要的,让运动员真正地喜欢这项运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训练中来,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4.2建议

(1)在摔跤运动员启蒙训练的过程中,注重选拔运动员,很好地培养运动员的兴趣和爱好,注意引导运动员情绪,进行“三从一大”的训练,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在启蒙训练中教练员应与运动员建立、培养积极的感情基础,取得小运动员的信任,证明教练员的能力与威信。

(3)坚持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管理,利用现有条件培养更多的高水平摔跤运动的后备人才。

(4)对摔跤运动员启蒙训练的过程采用检查、评价、分析、总结的形式,检查运动员学习态度、意志品质、道德规范;评价运动员基本素质、基本功、基本技战术为目标;分析运动员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每一阶段的训练。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差距,为今后的启蒙训练打好基础,须建立一套摔跤运动员启蒙训练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冯效直、茹海亭.儿童少年摔跤技术训练的步骤与方法〔J〕.山西省体育科技,2006,26(4):34-35.

〔2〕曹康育.浅谈青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理想体质〔J〕.山西省体育科技,2007,27(2):33-36.

〔3〕王李乾.浅谈摔跤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思路〔J〕.安徽体育科技,1999,81(1):35-40.

启蒙训练 篇11

一、对撑竿跳高运动早期科学选材和从小培养的正确认识

撑竿跳高技术水平高的一些欧美国家,都非常重视科学选材与从小培养,很有成效。当代许多优秀的撑竿跳高运动员中,有不少人是从10岁左右就开始启蒙训练的。如前苏联运动员沃尔科夫、加陶林、布勃卡等,都是从1 0岁左右就开始启蒙训练的。康·沃尔科夫则是从幼儿园到授奖台的典型例子,前苏联功勋教练员尤·沃尔科夫说:“下班后,我从幼儿园将沃尔科夫接出来,马上就带他去运动场,从5岁起,他就成为运动场上的常客。他同我一起在马路上跑,经常借助一根木棍练习起跳。”1967年沃尔科夫7岁时借助竿子可以跳过1.20米的高度,10岁跳过2.40米,13岁跳过3.20米,14岁时就进入伊尔库茨克撑竿跳高学校。1981年沃尔科夫越过5.84米打破世界纪录。而布勃卡也在10岁以前就爱上了撑竿跳高运动项目,甚至爱到和双杠上由悬垂转入支撑等。器械上做引体向上和悬垂举腿,以及许多其他类似的练习。在吊绳上用腿和不用腿的爬绳、倒爬,尤其在吊绳上做最接近撑竿跳高技术动作更重要。例如,吊绳上的各种悬垂,4~6岁助跑跳上吊绳悬垂,吊绳上的摆动举腿,沿绳向上展体,以及把这些动作连接起来,从吊绳上做过杆跳等等。本年龄段末,体操训练检查指标为:①引体向上10次。②单杠悬垂向上摆腿,脚触单杠15次。③单杠悬垂翻身上成支撑。④6步助跑跳上吊绳悬垂。⑤2步助跑跳上吊绳向上摆腿,脚触绳子。⑥7.5秒内连续后滚翻5次。着迷的程度。为此,他经常受到严厉父亲的打骂,但还是偷偷地跑去看撑竿跳高训练,并做些练习。1973年伏·彼特洛格教练员挑选了一批1963~1964年出生的孩子,经选拔淘汰后剩下8名,其中就有10岁的布勃卡。在一次测验中,布勃卡跳远4.20米,跳高1.25米,蹲踞式起跑30米4秒6,60米跑8秒6。这和其他孩子的成绩差不多,而引体向上时,使他的教练员大吃一惊,他能在摆荡中引体15次。更使教练员吃惊的是1975年的一次训练中,布勃卡才12岁,已初步掌握了撑竿跳高技术,他光着脚在草地上助跑,用铝竿跳过了3.50米,而且跳过的高度竟超出握竿点50厘米。此后,他被转到1961~1962年出生的年龄组训练。1984年21岁的布勃卡,4创撑竿跳高世界纪录,十多年,他数十次打破室内外世界纪录。成绩仅次于布勃卡并与之争雄的加陶林,也是从10岁起就开始撑竿跳高启蒙训练的,那年他就跳过2.20米。十多年,他是唯一能与布勃卡决一雌雄的运动员,他曾在明斯克训练基地,跳过6.10米的高度。由此可见,前苏联之所以能培养出一大批撑竿跳高世界纪录创造者,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重视了科学选材从小培养的缘故。

我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规定8~12岁年龄组不分专项,主要是为儿童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但由于撑竿跳高技术复杂,除了对身体素质全面发展要求高,而且对速度、体操等素质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应吸取外国成功经验,在早期选材上,尽可能使用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医学等手段与方法,在重视对儿童形态、机能、素质、心理、智力等测验的基础上进行会诊,选一批10岁左右的撑竿跳高幼苗,尤其要把那些非常喜欢撑竿跳高运动、勇敢顽强、身材好、短跑速度和体操素质特别突出又比较全面的儿童选拔出来,进行训练观察,是提高选材成功率的重要条件。这些儿童选出后,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方面,特别要注意培养和发展短跑速度、体操素质,并通过游戏活动,学习撑竿跳高技术。曾多次担任前苏联国家田径队教练员的著名田径专家、苏联功勋体育工作者维克多雅各津指出:“布勃卡具有三个决定性因素:其一,他从10岁就开始撑竿跳高,这使他很早就形成了令人羡慕的专项素质;其二,布勃卡具有短跑运动员的天赋,他尚未经过系统训练时,100米已达到10秒5,撑竿跳高助跑速度每秒9.60米;其三,他对训练的认真、刻苦态度是非常惊人的。”

二、撑竿跳高运动员早期启蒙训练方法探析

(一)主要任务和要求

1.通过观摩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和技术录像,激发初学者对撑竿跳高运动的兴趣。

2.学习与掌握短距离跑、跨栏跑和跳远等技能,并发展以速度和躯干、肩带控制力量为主的全面身体素质训练。

3.掌握以徒手为主的体操基本技能。

4.学习与掌握分解和相对完整的专项基本技术。

(二)主要练习手段

1.专项技术。

(1)持竿弹性走:左手位于胸前15厘米,右手位于右大腿侧前方,双手握竿,竿子成竖直状,踝关节富有弹性地走步,两肩放松,双臂随走步的弹性做有节奏的轻微摆动。

(2)持竿小步弹性跑:握持竿方式同(1),起动时竿子成竖直状,跑动时前脚掌富有弹性地着地,摆动腿有弹性地摆动加以配合。跑的前段步子不宜太大,膝关节不要过于弯曲,中、后段可逐步放开步子,转入自然跑。当掌握了降—举竿技术后,可接降—举竿动作。

(3)持竿高抬腿跑:基本要求同(2),高抬腿时略收腹含胸,膝盖应当高于髋关节,尤其注意两肩自然放松,后段在保持高抬大腿的情况下转入自然跑,并可接降—举竿动作。

(4)持竿扒蹬跑:启动时持竿约45°,持竿扒蹬跑时注意摆动腿与支撑腿的联动配合,以及上肢摆动与下肢的联动配合。

(5)放松持竿跑:自然放松的持竿跑技术对于撑竿跳高运动员尤为重要。放松持竿跑时要求运动员以正确的方式握竿,竿子与地面接近90°,启动后尽可能自然放松、有节奏地向前跑动,练习初期不要过于强调跑速,中、后段逐渐降竿并接举竿起跳动作,距离通常为30~40米。

(6)持竿悬垂走:撑竿竖直,运动员原地站立右臂沿竿上举(左脚起跳为例),握竿高度在右手中指上方约5~10厘米,而后双手握竿于右肩上,竿头离地约20~30厘米,向前走3~5步,当起跳腿前迈时,双手向上举竿,竿头落在起跳脚前约20厘米处,摆动腿折叠,右臂、躯干和起跳腿充分伸展并上举悬垂过竿,过垂直面后以摆动腿着地,继续前行接下一次练习。

(7)原地单、双臂降—举竿:两脚左右分立,双手持竿成竖直状,单臂练习时在前端下落后一手松开,另一持竿手臂当竿子降至45°左右开始举竿,竿头着地与举竿结束必须同步。双臂练习基本与单臂相同,举竿时注意肩、臂尽量放松,利用竿子前端自由下落时所形成的翻转力,双臂轻快地将竿子举起。

(8) 6步降—举竿:双手持竿成竖直状,原地起动,6步助跑做降—举竿练习。练习时前4步降竿,后2步边降竿边举竿。此手段熟练后,教练员可用胶带牵引(运动员右手握住竿子和胶带)进行练习。

(9) 2步连续持竿推跳:运动员在跑道上双手持竿于右肩上,竿头着地。当起跳腿抬起的同时摆动腿做一轻跳(垫步),起跳腿下压时双手向上举竿,起跳腿着地时做推竿起跳,起跳后下落时起跳腿弹性着地,接着连续进行同样的两步推跳。练习时要求运动员动作富有弹性,上下肢协调配合。

(10) 2~3步滑竿起跳:竿头置于穴斗中,右手握下竿尾,跑2~3步,右手同时向前滑竿,最后一步右手上举,左手向上握竿,完成起跳。

(11)短程直竿起跳:6~8步助跑进行直竿起跳练习。要求助跑节奏明显,动作轻松自然,降一举竿动作连贯、流畅,起跳快速、积极。练习时起跳点可适当远些,以利于运动员充分起跳。

(12)短程直竿撑竿跳远:基本要求同(11),握竿点略低,向前上方展体后接转体收腹落垫,熟练后可在1~1.5米架距处放置横杆,进行过远杆练习。直竿技术相对稳定后逐渐转入弯竿起跳及弯竿过远杆等技术教学与训练。

2.综合技能:短跑、跨栏、跳远等。

3.体操:各种倒立,侧手翻,前后滚翻,单杠、吊环以及吊绳的摆体等。

体操素质在撑竿跳高项目训练中,有重要的地位,多年的运动实践表明,凡创造世界纪录的撑竿跳高运动员,其持竿助跑都具有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插穴起跳又具有优秀跳远、跳高运动员快速起跳能力和体操运动员肩臂的柔和、力量与灵敏协调等素质;蹬离地面后,利用竿子作为支撑及腾空、落地前一系列动作及其准确控制身体的能力,更是一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所具备的。因此撑竿跳高是田径和体操融合一体的运动项目。

我国体操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早已名列前茅;我国跳远运动项目已进入世界水平,跳高项目,则有男女三人五破世界纪录。我国运动员在灵巧方面占有一定优势。这也是我国撑竿跳高项目具有进入世界水平的一个有利因素。可是我国男子在本项目中,却长期以来与世界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技术上的差距是主要原因之一,而技术上的差距,又与插穴起跳及起跳后一系列动作的体操素质基础不扎实有密切关系。众所周知,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一般都是从6、7岁就开始培养了,而我国撑竿跳高运动员开始体操素质的训练太晚,是导致体操素质远远落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必然结果。因此,体操训练应在撑竿跳高训练中尽早开展。

早期启蒙训练阶段体操训练内容:根据8~12岁儿童体操训练的特点和要求,发展灵活性、协调性和控制身体的支撑摆动,如单杠悬垂摆,在单杠

4.身体素质:30~100米各种方式的跑,水平方向的各种跳跃,徒手单杠等器械拉引和举腿,俯卧撑,徒手躯干综合力量练习等。

5.心理意识:通过观摩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来培养初学者对本专项的兴趣;通过克服障碍的跨栏,以及有一定难度的体操训练使运动员建立起知难而进、克服各种障碍、战胜各种困难的自信心。

学会放松、自然地掌握与完成所学的任何技术动作,同时注意完成动作时的幅度在这一阶段尤为重要。

本阶段应当着重抓好专项基本技术与体操技能训练。此外,进行较为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以及学习、掌握与撑竿跳高相关的各种跑、跳等基本技能。

专项基本技术以分解与相对完整的教学方法进行,首先应当掌握正确的起跳与上竿技术,各种方式的跳远起跳练习可穿插进行。同时学会正确的持竿与持竿跑技术。完整技术练习以短程助跑为主,同时不应过分强调握竿高度和过杆高度,横杆架距可适当放远。

体操训练必须由简入繁,本阶段初学者应当学会各种倒立、侧手翻和滚翻,以提高初学者的空间本体感觉。通过单杠、吊环等器械上的悬垂摆动为专项摆体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年龄小的初学者的身体素质训练以徒手练习为主,年龄较大从其他项目转练撑竿跳高者以补练其专项所需要的身体素质为主,并可根据情况适当进行负重练习。

从这一阶段开始应当常年坚持进行徒手的踝关节能力训练,练习手段可采用沙坑单足纵跳,以及提踵走和弹性跳等。

年龄小的初学者的一周训练课次4~6次,年龄较大并具有一定训练水平的运动员6~7次,其中用于技术教学与训练2~3次,体操训练应当保证1~2次。这一阶段原则上不参加任何专项比赛。

上一篇:爱情原来可以这样下一篇:电动机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