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启蒙(精选7篇)
艺术启蒙 篇1
查常平主编(Zha Changping, ed.)《人文艺术》(Journal for Humanities and Art 《RENWEN YISHU》)
一、《人文艺术》与启蒙使命
纪余夫(以下简称纪):查老师您好,我们《建筑与文化》杂志,开辟了艺术成都版块,启动了文化艺术访谈栏目,联系到查老师。您长期从事人文和艺术这个领域的研究,也主编《人文艺术》论丛,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在文化启蒙这一块有自己的担当和使命。我们邀请您谈一谈:从事《人文艺术》十余年的主编工作,作为汉语学界唯一一份坚持这么久的人文艺术思想刊物,您最初是出于怎样的机缘和理念来编辑的?
查常平(以下简称查):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过后,中国的学术界、汉语的思想界与艺术界发生了断裂。一直到1993年,其实在今天也是如此,艺术界的艺术家不了解学术界在想什么,学术界也不了解艺术界在干什么。基于这样的时代状况,我在1998年和学者成穷、艺术家戴光郁创办了《人文艺术》论丛。那么,当初创刊的基本目的,就是把汉语学术界的成果推广到艺术界,也把艺术界最新的创作动向往学术界引介,要建立连接两者的平台。我能够坚持的真正的信念,是基于自己对20世纪中国文化启蒙事业的认识。我概况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一般说的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文化启蒙运动。这个启蒙到了30年代当日本人侵略中国过后,演变为救亡压倒启蒙。这是学术界的定论。1949年后,这个救亡已经完成了,却形成了政治运动代替启蒙。到了80年代,以高尔泰、王元化为主编出版了一个新的刊物《新启蒙》;同时期还有以金观涛为代表的《走向未来》丛书、以甘阳为主编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系列”丛书。我认为这是20世纪的第二次启蒙运动。到1992年过后,这又被所谓的经济建设压倒了启蒙。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文化启蒙运动,还是一个未竟的事业。在90年代,出现了人文思想的大讨论。这个讨论的结果是:中国的人文彻底衰落了。在衰落的背景下,中国更需要坚持未竟启蒙之使命。这是我当时的一个信念,也是我后来反省的结论。中国文化启蒙运动进入第三个阶段。我创办《人文艺术》,企图在第三阶段的启蒙运动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注意到,“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凤凰文库”等等的问世,也属于这个阶段中的璀璨明星。
《人文艺术》最早几年的编辑观念是:第一,强调艺术研究在深度上的人文性,在广度上的历史性;第二,倡导以人文关怀为指向的、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个别形态与艺术现象作严谨的学术追思;第三,阐释艺术所置身的广阔的文化背景;第四,促成学术界与艺术界在思想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交通。如今一共出版了12辑。这几年,我逐渐深化将其归纳为:第一,在世界文化图景中诠释当代艺术,也就是把当代艺术纳入全球化的语境中来理解;第二,在人文性与神圣性的向度中探究艺术;第三,在超越性与内在性的向度中更新汉语思想;第四,在学术追思中实践中国当代艺术的人文价值关怀;第五,在精神层面和思想层面达成学术界和艺术界的交通。这个办刊的宗旨,有个逐步的明晰化的过程。尤其是第一点,在世界图景中诠释当代艺术,是我们今天21世纪进入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关照当代艺术。
孟岩:《升华》,油画,120x160cm,2013
01.查常平先生接受《建筑与文化》杂志采访
02.查常平和内人刘丽20140402在京都哲学之道
03.2011年9月14日查常平 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梵高作品《鞋》前
二、人文学与启蒙的向度
纪:接着,我们会涉及第二个问题,人文艺术的理念问题。前面我们谈到办刊的信念,那么具体地说,这个人文性如何体现?“人文”毕竟不能太学术、太艺术,因为“人文”面对的是普遍的启蒙,是一种文化的启蒙。这和前面的问题互相有着交集。请您谈一谈。
查:对,这之间有着交集,也有着区别。《人文艺术》具体展开的理念,正如书的英文封面所写,实际上是“人文学与艺术”(Humanities & Art)。在很多辑里面,前面一部分是关于艺术的深度论文,后半部分是关于人文学术,例如,语言学、历史学、哲学、宗教、神学等等方面的内容。这和一般的纯粹艺术的刊物如《艺术当代》,区别就比较大,原因在哪里呢?我认为对于当代艺术的理解,需要在整个人文学术的背景下而不仅仅是纳入艺术史的传统来理解。艺术史的传统是一个非常有限的传统。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当代艺术,整个背景不一样了,这就是本论丛的独特性。里面还有关于文学方面的评论,比如早期第3辑《叙事荒原上的独行侠——王小波和他的小说》,还有关于形上言述、终极追问方面的东西,也介绍了国外的一些艺术状况,如《大地艺术、光与空间、身体艺术》之类前沿性的东西。这种关注面,概况起来就是人文学与艺术。
纪:那么,对于人文学该如何把握理解呢?
查:人文学就是一般意义上广义的人文学科。学术界不主张用人文科学。这是因为,科学在中国语境下容易误解。中国的科学,其实更多的是基于一种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人文学科却是非常独特的。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关注的是生成性的人,不像自然科学关注的是现成性的对象。一个是生成性的,一个是现成性的。我在《人文学的文化逻辑》里面,专门讲了什么是人文学,也吸收了国内外一些研究者的最新成果。我在书中说:“人文学的思考,始终和人相关,和思者作为什么样的人来思考相关,和回答‘人是谁’的难题相关。……反而言之,我所看到的经验,又会影响我的存在,乃至成为我的存在的有机部分。人文学和源自自然科学的人文科学的根本差别在于:前者的出发点是研究者作为人的主体意识生命,并以对自身的体验为前提反思人本身,以及由人的共在构成的社会、人的同在生成的历史。为了使自身成人,这是研究者的首要目标;汉语思想语境下的人文科学研究,其问题意识不是来自于研究者的存在体验,其研究目的在所谓学术客观性的名义下让研究者的主体意识自动泯灭了,至于自己所言说的内容更不是为了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一个民族中的学者阶层都越来越丧失了自律,还有什么理由希望普通的公民能够自律?既然研究者所说的思想、观念对其本身都没有自律的效应,那么,它们怎么可能对他人产生生命存在的导向功能?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在人文科学中每年增加投入后反而学术更加腐败、更无创造力的根本原因。
人文学在汉语现代学术语境中的出现,源于对“人的存在”的完整理解。人的这种存在,在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有生命理智、生命情感、生命意志,在人的主体化存在本源中有我思、我爱、我为,在人类文化的类型中有理性文化、感性文化、意性文化三种。据此,我们在分析了文化一词心理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含义后,着重讨论形上、艺术、宗教三种典型的人文经验,同时将美学这种最接近人的精神样式的学问形态并置其中,组成人文学的核心逻辑。
三、人文启蒙与市场定位
纪:我们单位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现在依托《建筑与文化》杂志,进行人文艺术与市场开发的行为。比如,教育是个市场,阅读是个市场。在教育这方面,我们会涉及儿童阅读教育、艺术启蒙教育、教育所涉及的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其他业态的延伸。在阅读上,小孩子没有出生之前,有胎教及其父母的启蒙,与孩子有关的爷爷奶奶的启蒙。每个时代人的观念和文化环境不一样,那么这个启蒙就非常重要了。我们这时代,正如查老师所提出的,有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另现代这样混杂的“混现代”的特征。这个阅读,从胎教到以后每个阶段的不同取向所看到的东西不一样,我们想应该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好读物。例如绘本,让中国的宝宝能够接收到世界优秀的艺术启蒙读物,这是一种优秀文化的启蒙。我们从事这个的出发点有着很强的商业目的,但是品质还是围绕文化启蒙、围绕艺术。而人文艺术作为一种市场运作的行为,如果不进入市场运转的话,我们所谓的人文艺术就可能没有广泛性,或者普及性。比如我们现在的建筑、服饰、包括我们的书籍这些所谓的传递,特别是网络,有很多垃圾。如果我们想让国民社会接收优秀的东西,或者好一点的东西,还是要打开一个市场,我们必须与垃圾的东西竞争,垃圾的东西会产生自身的特性,如品质廉价、快餐性,很容易进入社会生活之中。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跟我们的启蒙还是很有关系的。如果我们的启蒙让国民有着一双艺术的眼光去看待问题,那么,我们所接受的东西、那些垃圾就不会发生了。在艺术启蒙里,其实更重要的是与信仰有关系。比如几米的画作、西方的一些艺术作品还是能够传递信仰。这种艺术启蒙如果从孩子开始、儿童艺术教育开始,就很好了。据我所知,中国有艺术教育、艺术培训、弹钢琴、画画、舞蹈之类,但是并没有信仰与启蒙的内涵,或者说出发的动机不是开启人性的思想启蒙。而接受者更多在于掌握一种技能,参加什么项目,获得什么奖项,过什么级,从事者在于获取丰厚盈利,大概是这个层面。如果从您这一维度来看,这个市场该如何去打开?通过一种怎样的操作模式?进行一种市场行为?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事情,提高一种公众度。
04.719的聚会 成都市图书馆茶楼艺术家聚会,1997
05.2010年3月10日 查常平在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座
06.2014年12月08日查常平“后现代之后:来临中的另现代”讲座,云南艺术学院,人文艺术讲座 第61回
查: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的认识是比较清醒的。《人文艺术》是个小众刊物,市场的对象为小众里的大众。整体来看,人文学在当代文化中的份额是非常小的,在总体上是小众。但它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人文学科的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评论、甚至文化评论。在这个意义上,《人文艺术》是小众中的大众。基于这个定位,我们必须放弃一个观念:全能性刊物。刊物的全能性是违背现代性的规定的。现代性办刊的要求是有限的读者对象。数量上你再多,例如一份刊物印刷10万册,比起13亿人口来还是小众中的小众。一个健康的社会,正是由无数的小众刊物,构成阅读社会的对象,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人文艺术如何参与孩童的启蒙?更多的是带来对孩童老师的启蒙。我到外地参加一些博物馆展览开幕式时,也有人跟我谈这方面的内容。前几天去昆明,遇到一位在北京做策展的艺术家,叫林善文,现在回到昆明。他说自己早年很多艺术方面的修养,是从《人文艺术》得到的。在他的书架上摆了很多本。他当时也编一个《艺术档案》的刊物。他跟我讲,他们早年读的书就是《人文艺术》。90年代还有一份刊物《今日先锋》也起到类似作用。它们的启蒙作用更多的是帮助孩子的老师去启蒙,老师被启蒙了,孩子在接受启蒙,这起到了间接启蒙的效应。一个刊物有没有市场,它的经济标准不是唯一的标准。我们讲的市场,指一个刊物在社会层面的接受度有多大。像《成都商报》是很有市场的,发行量很好,但是从它的接受度来讲是不断被覆盖的,对人的影响是日常性的。《人文艺术》不能走这样的路子,因为它是刊物,更多是在思想深度上影响人。它的文章需要一个人静下心来慢慢地读。我认为在今天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恰好是需要一种东西让人们停留下来,能够静下来,能够慢下来。只有这样的情况才是正常的。这是我根本的思考。
在这个意义上,回到你提到的问题,《人文艺术》所坚持的理念与受众接受的关系。很早之前,日本评论家栗山明写过一篇文章,提到《人文艺术》的基本定位,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派媒体”。今天我进一步延伸,他不仅是小众中的大众,也是微众时代的小众,但它属于有价值方向的重要的小众。微信这种媒体发展起来后,我们这个传播的时代进入了微众时代,15人就可以构成一个微小的共同体。如果《人文艺术》有100个15人,它就是1500份了。我的基本思路是:在微众时代,《人文艺术》能够独立地面对部分读者就是它的价值。
四、人文坚守与团队运作
纪:《人文艺术》与文化启蒙是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来进行,能力肯定非常有限。查老师坚持到现在应该有十几年了吧?
查:从1998年开始策划,第一辑在99年出版,至今已有15年了。
纪:《人文艺术》的编辑出版是个不赚钱的行为,是非盈利的。那么,您从事这个事情会涉及到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首先,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团队?其次,资金来源?然后还会涉及一些具体操作的事情也需要支持。这样的坚守肯定是不容易的。这种问题或许带有揭秘般的性质。
查:没有关系!在现代经济社会出版《人文艺术》的确是个问题,尤其中国当下还是一个以资本经济为主导的时代。1998年我开始策划的时候,一个朋友答应给我3万块钱,我把稿子、艺术家的作品全部约来了,最后钱不到位,所以第一辑就没有彩色的图版。后来,我找了一个写诗的朋友叫何春,做广告生意,今天还在继续写诗。当时给他打电话,直接了当地说我需要你的赞助。他问要多少钱,我说1万5千元,他让我第二天早上来取就是了。第二天早晨我就去,他说就给你一万吧!所以第一辑的出版,就是使用这一万块钱的资金。从第二辑开始,我想如果这个事情要长久坚持下去,资金必须要有保障。今天中国很多事情,为什么只有第一届而没有第二届呢?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资金的保障。在国外它是通过基金会。我拟定了一个基金会操作的模式,比如我看中的艺术家,一次给钱多次发表的方法,签订书面的协议。我去找了些艺术家谈后,他们基本上不相信这个事情会延续下去。他们认为这一辑出了,会不会有下一辑还是个问号。他们不愿意这样做。中国这样的社会缺少基本的信任。这个基金会没能建立起来。之后也找过两个老板,希望他们可以坚持,得出结论找老板是最不可靠的。老板的钱比文化人的钱在支出的时候,他们更吝啬。他们基本的思路是考虑回报,金钱的回报,而不是其他的回报。什么叫回报呢?比如一个艺术家给你一张艺术作品也是回报啊!当今的老板一般没有这样的修为。今天为什么大量的老板来投资当代艺术,是因为当代艺术赚钱,并不是因为当代艺术有价值。可他们并没有明白,是因为当代艺术有了价值它才能赚钱,而不是当代艺术能够赚钱它才有价值。不少人把这个搞反了。之后,一方面通过朋友筹款;另一方面,比如13辑开始也找到了朋友的支持。我让艺术家给一张作品,由朋友来支付一笔款,用来做印刷、评论这样的费用。基本上是这样的运作模式,是被迫的。严格意义上,在国外不存在这种模式。西方现代社会的标志是大量的民间文化基金会的存在。而国内基金会非常少,民间基金会也是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自己想办法。我的朋友现在见到我都会这样问,《人文艺术》居然还在出啊?他们都带着这样的问号。《人文艺术》在同类书里面印刷质量是比较好的。从最早开始,彩色图版也相当漂亮。在早期我们的工作团队主要是戴光郁、余极负责设计,成穷负责校对,黄筑荣老师负责最后编辑终审。我负责总体的统筹,包括纸张的使用、校对、出片、印刷,市场发行。
五、人文品牌与文化市场
纪:《人文艺术》现在已经做成了品牌。这个品牌是非商业意义上的,而是从出版本身,艺术的价值本身是非常有品牌效应的。如果我们与相关的高校、科研机构、公共服务部分进行合作:一方面,他们也需要这样的品牌,需要有专业的人来做这个事情,《人文艺术》可以提供这样的品牌和资源;另一方面,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利用基金项目的政策为我们提供支持,或者允许图书的出版发行进入他们的市场。而政府的社会行为方面也有这方面的需求,比如市图、省图、青少年宫等公共服务部门,国民文化教育范畴的文化基金项目等,他们有专门的政策、基金在扶持,也有人在负责做。但是,做的人不一定具备专业的能力,专业的眼光,而更多流浮在表面与形式。他们的钱花出去,造了势,但并不一定是有效性的。或者他们做出来也会形成成果。这种成果有没有接受性、有没有效,这是一个问题。或者说,他们接受的东西是不是真正的好东西。比如当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化改造运动,投入了很多经济支持和政策扶持,如文化下乡等形式,建设农民图书馆等设施,结果出现无人问津的荒废,还出现老百姓把图书论斤卖掉。我想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个渠道,进入这样的运作模式之中,进行文化启蒙与传播。一定有个策划思路。比如我们东方昆仑是个资源智库型企业,为需求方提供策划资源服务:首先满足政府需要,让政府满意;其次让老百姓满意,再次保证从事这方面的人、或者说投资这方面的企业也满意。事情确实需要经济来运作,也需要这个东西带动起来,传递出去。简单地说,一本书的完成,从作者创作到校对编辑再到出版印刷,肯定要在被读者参与阅读之后才是一个完整互动的过程。一本书尚未出版时,不是独立的,而书出版了无人阅读只不过是印刷品。人是有性灵的,需要艺术的启蒙。像西方伟大的思想家早期的启蒙都离不开艺术,或者说他们伟大的作品的迸发也离不开艺术的启迪。千年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文本,与梵高的艺术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哲学家对艺术包括音乐的讨论也非常的多。《人文艺术》的市场打开,一方面有这个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是在本身所坚持的原则之内形成一种社会参与。这个社会参与包括高校以及其他层面的公共服务行为,比如书展、艺术家的画展、巡展、艺术家的公益讲座等,这完全是可能的。
查:这个思路是对的。然而,还是比较知识分子的理想化。我是做过尝试的,我曾经想与四川美院合作。国人的思维有这样的情结,一旦出了钱就要干预这个事情。比如学报,就会出现一些关系稿。关系稿的质量太差了,拿过来怎么办?我之前约过名家的稿子,退过稿。那么,也会得罪一些人。名家自以为名家,随便一个稿子拿过来。《人文艺术》强调研究上、学术上的思想性,其次是艺术随感上的灵动性。有些稿件非常平庸,我只得拒绝。如果与他们合作,这方面就很难保持它的独立性。至于高校的图书馆,在网上也查得到,他们也在订购这个书。《人文艺术》从封面到LOGO已经形成了品牌。当人看到这12本书,是有标志性的,作为论丛来讲是非常独特的,也能进入图书馆,让一般的学生来阅读。前者是中国的现实,去年我在川大想申请支持,当时他们也喊我申请,后来却没有答复,支持了另外的论丛《中外文论与文化》。这个刊物无论从印刷和编辑来讲与《人文艺术》相比都不在一个层面,在社会上一般没有人知道。中国是个特殊的现实,正在从权力政治时代转向资本经济时代。这个时候在民间独立从事一些精神文化的事情,其实不要对他们抱有过多的幻想。在这点上,经过10多年,我基本上很清楚:第一,不要依赖有权的人;第二,不要信靠有钱的人。这也并不意味着我很相信自己。《人文艺术》已经存在了15年,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这个意义上,下一步的出版我认为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经过这些年,少数有文化的商人看重这一套丛书,是值得支持的。从正在编辑的13辑开始有着很好的改观。它在定位上更明确,强调“原创、思想、双语、互动、文献”,配得上“汉语学界唯一的当代艺术与人文思想研究论丛”的称号。这样《人文艺术》能够再编辑30年也就差不多了。以后需要有年轻人来接替,我希望它能够接着编下去。
纪:查老师说得很好。今天下午的访谈时间到了,再次感谢查老师,我们也共同期待《人文艺术》办得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人看到它的价值与存在意义。
艺术启蒙就是学习生活 篇2
龚江平
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2002年至今独立研究绘画与儿童心智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心智艺术工作室创办人,儿童心智成长涂鸦教练。
每当有妈妈跟我探讨美术启蒙,我总是想不起那些在纸上涂抹的快乐瞬间。我们把一切孩子在颜色线条纸张上从事的活动称为艺术,却忘记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生活的艺术。或者说,艺术化的生活。人们以为在纸张上涂色、在画板上调色、拿着纸张拼贴最后变成作品才称得上是艺术。
给孩子体验世界的机会
我看过许多孩子的艺术作品,从幼儿的涂鸦到少年的绘画。虽然我喜欢这些作品,但我发现这些作品极少反应孩子们自己的经验,他们的作品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离得好远,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艺术启蒙,最重要的并不仅仅是让孩子在纸张上涂抹、在色彩中看变化而感觉到美丽。艺术最核心的方式就是感知和体验。这个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但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不同,因此造成了表达与表现的不同。树是同一棵树,各人对树的观察与感知不同。所谓的艺术启蒙,我的理解是,对生活经验的体验和感知能力的刺激。
我的家,曾经在一个大公园旁边。我带着孩子,在公园里看到许多感人的画面——爸爸妈妈带着刚学习走路的孩子散步,孩子晃晃悠悠地要去抓泥土,爸爸看见了,伸手要去拉孩子,妈妈一把拽住爸爸,“让他抓吧,衣服脏了, 洗洗就好了”,孩子的小手脏脏的,衣服也在一屁股坐到地上的时候沾满灰尘;也看到玩泥土的小孩子们,有的会小便在泥土上,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孩子已经用手在和着小便玩泥土了。有时候,我会开玩笑地跟一些妈妈说,这可能就是泥塑与行为艺术的启蒙。当然,我不是鼓励去玩小便,但是我鼓励妈妈们带孩子多使用感知的方式去体验这个世界。
艺术就是感受
艺术,只是把生活表现出来了,或者说是把生活以感知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的周围,能够启蒙艺术感知的机会随处可见。有一段时间,我常带着孩子们找叶子,在一片很小的树丛中,孩子们睁大眼睛在寻找各自认为好看的叶子,不管是3岁的孩子还是5岁的孩子。我都会请他们闭上眼睛,去摸一下自己选择的叶子,感受一下叶子的重量。安静地听着他们触摸叶子沙沙沙的声音,也是一种享受。当我们睁开眼睛的时候,有个孩子说:“叶子有一点臭味……”随后,孩子们发现了更多的味道——“像是放屁的味道”“灰尘的味道”,那些还不太会用语言表达的小孩子,也安静地用鼻子去闻一闻……在孩子们再次用艺术表现的方式来展现这一经验的时候,他们的笔下没有了叶子,反倒是充满了味道与感觉。我很清楚,艺术就是感受,而孩子,最多的也就是感受。
我遇到过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我平常给孩子们上课时,会让他们尽其所能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去体验各种事物。其中有一个脑子里充满好奇的孩子,喜欢把一件东西翻来覆去地看。不久之后的一天,有人告诉我,那个孩子出状况了。我问:“什么状况?”家长说:“他跟另外一个孩子用手去翻大便、并企图尝大便的味道。”我虽然有些惊愕,却也表示了理解。在我个人的工作室里,孩子们从2岁开始,直接用手抓颜料涂抹,一下子可以用掉一瓶的颜料。许多妈妈接受不了,不允许孩子“浪费”颜料。我们的社会环境,是如此的压抑孩子的感知。走在小区或者公园里,我们随处可以见到因为触摸土地被拍打小手的孩子,也随处可见呵斥孩子、要求孩子保持干净清洁的父母、阿姨。还好,我也能看到容许孩子满地乱爬、随时抓泥土的父母,只是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艺术,如同空气和水那样自然
北京的胡晓佩老师讲过一件事,她带着从国内各省挑选出来的儿童美术作品到德国参展,对方的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儿童的作品中缺乏自己的生活经验,缺乏对环境的理解,有的只是老师的观念和成人模式化的技巧。而有一件她从广州某幼儿园匆匆选上的孩子作品却得到认可,那是用土和颜料混合起来的“作品”。
我们也都曾经是儿童,尽管我们可能忘记了这一点。全世界的艺术家,都在努力向幼儿学习,学习什么?除了不是技巧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习孩子看待世界和摸索世界的方式。也许,我们有必要回忆一下孩提时代的我们是如何摸索这个世界的,看到一棵树,我们不仅仅用眼睛看它,还要去触摸它的根,抚摸它的叶子,用双手双脚去爬,闻闻叶子的味道,呼吸一下树周围的空气,感受一下心情。抑或刮风的时候,站在树下听听风吹树叶的声音,感觉一下空气中夹杂的味道,感受一下微风吹在脸上的感觉。爬上树,又从树上跳下,被树枝刮伤……当我们努力让孩子把这些感受和体验放到心里,我们也就把艺术的种子种到了他们的心田,我们只需要坐等来日这颗艺术的种子生根发芽了。
生活真的很神奇,每个生活的体验片段都是艺术的来源——大雨倾盆而下时,水滴答滴答地由伞上滴落,水花溅洒在身上,抚摸过我们的脸庞面颊,流过我们的手臂。站在雨中,看着路边的小沟被雨水填满。让孩子能够感知到这一切的发生,体验到生活的美妙与神奇,这是多好的艺术启蒙!很庆幸的是,这一切,刚好也是儿童摸索世界的方法。
艺术启蒙 篇3
什么是早期艺术启蒙教育?早期艺术启蒙教育,是指学前儿童的艺术启蒙教育训练,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艺术指导和培养,挖掘幼儿艺术方面的才能,如绘画、音乐、舞蹈、器乐才能等等。
早期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的开端,幼儿时期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有时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目前很多家长片面的强调孩子在语言、计算方面的发展,认为能识字、会算数就是聪明的好学生,其实他们忽略了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早期艺术启蒙教育对于幼儿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脑科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期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发育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人脑左右两个半球的功能具有不对称性。在一般情况下,左脑主要处理言语信息,进行抽象逻辑思维的中枢,主要负责人类的写作、阅读、计算、排列等等。具有连贯性、分析性等特点。因此,左脑可以称作“语言脑”。右半球处理表象信息,进行具体形象思维的中枢,它主管人们的视知觉, 识别图形、音乐、舞蹈、节奏、美术等。具有跳跃性、创造性等特点。所以右脑又可以称作“艺术脑”“音乐脑”。对于目前大多数幼儿来说,左脑的训练(文字、语言、计算)一般多于右脑,忽略了右半球大脑(视知觉、音乐、美术)的训练,得不到大脑左右半球的对称性发展,人的大脑里蕴藏着极大的潜能,而这种潜能大多蕴藏在右脑当中,所以在幼儿时期深入挖掘左右两半球的智能区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艺术教育,主要包括对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美术教育。 主要由右脑控制的,从儿童智慧发展顺序看,从动作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儿童的大脑发育是右脑先于左脑的,他们喜欢听优美的音乐,喜欢看五颜六色的图画,对音乐和图画都具有一定的敏感度,表明幼儿的右脑功能非常活跃。在这一阶段对幼儿进行艺术启蒙教育,配合早期右脑发展迅速的生理特点,使早期右脑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
二、家庭、教育机构、社区中的幼儿艺术启蒙教育及存在的问题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孩子从出生到入学前的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实施的,家长对儿童实施的教育最具有启蒙性、早期性、领先性。家庭中的艺术启蒙教育主要研究艺术环境的创设和艺术的熏陶,尽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可以自由接触和欣赏艺术的空间和环境,让幼儿在无意中接收各种艺术熏陶;
教育机构中的艺术启蒙教育主要研究幼儿心理意愿和要求的艺术教育方式和手段,及在其他学科中的艺术渗透和各种艺术形态的联系互动等,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接受适宜的艺术教育;
社区中的艺术启蒙教育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依托社区力量, 充分利用、开发各种艺术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中0-6岁幼儿的艺术感受和最初的情感、理解力以及想象力等。
家庭艺术启蒙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身的教育者,家庭教育是长期性的,是相伴孩子一生的。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3岁之前孩子其养育基本是在家庭中进行的,由于家庭教育具有私人性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强制性,如何教育孩子、教育哪些内容、教育到何种程度主要取决于家长的主观意志。由于家庭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家长自身教育素质、文化水平和家庭环境参差不齐,差异很大。家庭艺术教育的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很多家庭不能与幼儿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成为家庭封闭性教育。还有些家长盲目跟风,望子成龙心切,违背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给孩子报上各种艺术班,舞蹈、美术、钢琴课安排的十分紧凑。孩子在周末非常劳累疲倦,家长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样的艺术教育只是让孩子单纯的学习了艺术技能,但却忽略了艺术启蒙教育培养孩子审美、情感体验的目的和家庭本身具备的艺术启蒙引导性如家庭艺术环境、音乐环境的熏陶。
教育机构中的艺术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这里主要是指幼儿园的艺术启蒙教育。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幼儿园的数目难以满足大多数学前儿童,特别是3岁前儿童的需求,目前我国有些地方的学前教育还十分落后,个别地区入园率不满5%。此外,通过对幼儿园课程的开设发现,公立幼儿园一般每周一次音乐或美术课,私立幼儿园一般不开设艺术课程,只是会定期举行一些艺术活动,或者比赛。幼儿园对幼儿艺术启蒙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合作力度不够。幼儿园的很多艺术课程都是通过幼儿园开设的“特色班”来对孩子进行器乐、美术、舞蹈方面的培训,其目的主要在于盈利,授课质量不高,在教学内容上也比较单调,多数以歌唱、美术技能训练为主,对于幼儿节奏、打击乐器的训练很少。孩子在单一的课程中很难领悟到艺术教育带来的视觉享受和听觉美感。
社区中的艺术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我国社区教育相对于欧美、日本的社区教育起步较晚,有些地区社区资源还相对匮乏,体质也不够完善。目前,大中城市的社区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无论如何在发展规模或发展质量上,都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对于我国幼儿艺术启蒙教育的要求。
通过对目前早期艺术启蒙教育的调查可以得知国内早期艺术启蒙教育模式还是存在片面性和单一性。幼儿艺术启蒙教育跟家庭、教育机构与社区的融合链接性不够,很多时候三者相互脱节,社区艺术教育不够普及,且比较匮乏,家庭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家庭、教育机构及社区三者地位不平等,家庭和社区虽然有参与教育机构艺术课程构建的意识,但总是限于“被动接受”的角色, 出现应付了事、疲于应付的现象,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内驱力。
三、构建有效联动的早期艺术启蒙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和艺术的演变,世界各国发达国家对幼儿艺术教育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家庭、教育机构与社区的沟通和结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重视。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十分重视把 “社区”融入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当中,例如在为儿童设计的自我概念课程中,就包含了“社区以及社区助手”的主要内容;日本1990年指出:“幼儿的艺术启蒙教育以家庭为主逐渐扩大到社区,因此,要注意教育机构同家庭的联系。教育机构的生活要同家庭,社区生活保持密切联系,以利于幼儿的成长”;英国民间发起的幼儿社区艺术教育活动-游戏小组运动是其国家社区教育的一大特色,英国的学前游戏小组一般是在多方支持下,免费借用俱乐部,教会大厅,婴幼儿福利中心等空房子,幼儿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自发组织自筹资金,通过游戏小组之间的协调与资源共享,组织专业培训,开展艺术启蒙教育和交流活动。德国已形成两种典型的教育方案(1)家庭助手方案:社区青年服务部,慈善机构把经过培训的社会工作者组织起来,分派到一些特殊家庭里去工作,每周义务为家庭服务5~10个小时,帮助父母掌握教养孩子的基本艺术启蒙教育知识和技能。(2)家庭互助方案:社区把家庭联合起来,结成对子,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育孩子的艺术;近年来享誉世界的“瑞吉欧”艺术教育模式的具体做法,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通过选用不同的形式与家长合作,保证了家长拥有了解教育机构和幼儿艺术教育发展水平的知情权、社区资源使用的许可权、 积资助教的参与权、反映教育机构问题的投诉权,创建了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共育的高级平台。
在世界综合趋势的推动下,我国家庭、社区、教育机构三者也应与幼儿艺术启蒙教育慢慢融合起来,构建以家庭、教育机构和社区三位一体并与幼儿艺术教育有效联动的早期艺术启蒙教育模式。家庭和社区应该成为幼儿艺术启蒙教育建构的主动参与者、审议者、评价者,并且充分利用网络社区进行艺术启蒙教育,交流资源分享经验。
根据幼儿园的艺术主题活动,家庭应利用自身和社区的优势,共同建构幼儿艺术启蒙教育活动。家长应密切关注幼儿园对孩子教授的艺术课程,根据艺术主题利用家庭自身的资源对孩子进行艺术启蒙引导,在家里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音乐、美术熏陶。 如幼儿园大班的音乐课程《听》,意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根据这一主题,家长在家中可以根据起床、 吃饭、睡觉、游戏、开门关门、锅碗瓢勺等不同场景和道具的声音去选择相宜的音乐让孩子听,在听的过程中使孩子认识到不同的场景需要用不同的背景音乐去诠释。此外, 家长应充分利用和发掘社区里的自然环境资源实施家庭教育,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社区的居住环境也越来越优越,周边花园、公园、休闲广场等一应俱全,家长可以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引导孩子去听小桥流水的声音、小鸟歌唱的声音、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等等。既体验了生活的美好、 丰富了孩子的科学知识,同时又配合到幼儿园的艺术主题活动,达到了艺术启蒙教育的真正目的。
幼儿园作为专职幼儿教育机构,有专门的幼教场所,在开展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合作时,幼儿园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 应积极建立以幼儿园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即幼儿园依托并发挥社区内各种力量,组织成一个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园内外相结合的幼儿艺术启蒙教育网络,通过举办家长座谈会等活动密切同家长的联系,向家庭宣传艺术启蒙育儿知识;积极与社区建立协作关系,注重开展社区和家庭之间有效的艺术教育交流,共同合作与互动,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在充满艺术的氛围中快乐的成长。
艺术启蒙 篇4
书店通常都没有张扬的招牌,就像2008年开业的“墨盒子绘本馆”。曾经刷白的栏杆与台阶现已是几经风霜,褪去光泽,像砖砌的橙红墙面不再匀称均质,脱漆及至斑驳,当时心底曾暗自探问,“是休业了吗?”要几经驻足辨识,才回神知觉了牌楼上所张贴斗大的字样是“墨盒子图画书房”。其实,这样萧条的景色,斑驳以及颓圮的味道,反而透露着它在小区里逐渐绽发的历史光晕。看,门板上所隐示的讯息,大人和孩童们进出拉开门把的位置,那些锈红的区块不就是读书人出入往来时留下的时间刻痕。
属于个人的童年记忆
出生于1960年代晚期、幼年成长于文革的店主张弘先生,大学时习建筑设计专业,现在亦以设计为本业,用业余时间经营儿童书店。在他长成的年代,书籍是稀缺品,遑论一家书店,当时的书籍多偏革命及政治宣传,艺术形式较为单一,逛书店更是难以想象的生活嗜好;年近中壮开了一家绘本书店,听起来相对像是科幻小说的情节。
他解释着华文地区所谓的“绘本”或“图画书”指的都是同一件事,而中国正刚刚起步。原以为改革开放前中国在绘本创作上没有太大发展,到了开书店后,他才开始回溯,发现每个时代都有接近绘本概念的书籍,他举例称前几年复刻的畅销书、民国时期的教材《简明国语课本》(叶圣陶撰文、丰子恺作画),“某种意义上那时候的教材就是绘本,只不过具有更多教育意义”。
彼时,“绘本”尚未独立为一个书籍门类,张弘从小就一直喜欢画画和看带图画的书籍,譬如连环画形式、小开本的“小儿书”,和文革后期出现的“连环画报”。后者属介于绘本和漫画之间的大众刊物,有生活化的、也有诉求政治的,成名前的陈逸飞、陈丹青等艺术家便藏身于此,藉以表达自我、发挥更多创作关怀,用油画、版画、素描各种形式,产出了很多不同的故事,有些转译自传统戏曲和民间传奇的故事,遂成为他滋长思想的养分。
“对我来说,一方面是喜爱了解艺术的窗口,另一方面对我的设计专业也是种学习,如何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表达想法。”当时的张弘并不知道正因为幼年嗜读图画书,多年后自己将成为一名艺术创作者,并且经营起一家绘本书店。
儿童书店的空间与布置
墨盒子所处地域在北大、清华、中科院附近,属于知识分子密集区,乍看书店就觉开业前必定经过精心策划,但张弘把开店始末讲得纯属巧合,“我自己有小孩后,给他买书,买各种书,都跟我的兴趣有关。买的书越来越多,家里渐渐放不下,经常推荐、借给朋友,突然正好遇到这个房子招租……”最初对规模和具体形式没有明确的想法,就偶然在2007年底开始筹备、进行装修设计,次年初正式营业。
“墨盒子”的命名尤其意蕴深长,具有想象空间,源自张弘夫妇俩偶然的想法,“中华传统文化中‘书香’和‘墨’是相关连的,中国传统书法就是研墨后再使用毛笔书写,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和过程,而传统的‘墨’原来在是黑色的,有印刷术后又可以是彩色的,它有点神秘感,但进门一看,却发现书店内是原色、白色的。”因为店名缘故,初次到访的读者,在展读墨盒子书店以前,竟形成各自不同的开放解读,也能开启更多的视角去理解这家书店并在其中阅读。
推门而入,立即隔绝门外的嚣腾与喧嚷,墨盒子占地面积不大,但让人感觉通透明亮、宽敞舒适,是张弘自己包办的空间设计,理念很简单:“这样的好东西需要分享、这地方要让人放松。”朝南靠窗的转角希望有个“起居间”般的场所,可以在此休憩透气或进行交流。方整的空间仍不忘填入趣味性,于是西窗设计了一个小角落,让光顾书店的小读者可以躲进属于孩子的“秘密基地”。书店自开业以来,空间变化不大,尤其张弘最初设计便意犹未尽,只把空间发挥七成,留待日后进行空间改造。
张弘选书恪求全面性和经典性,店内除了要有最新的绘本,他还加上一个信条,“我们选进的书都是好书,在好书的层面上不再做排名”,店员会固定时间在橱窗和展示桌上轮流摆放图书,因此店内除了新书推荐区外,不制作可以促进消费的“畅销书榜单”。张弘对于展示的精神内涵颇为慎重,“面对孩子这样的群体,太小就灌输流行意识有意义吗?这样岂不是告诉他只要看榜单那些,其它可以忽略?”
与一般书店常见的展示模式相比,墨盒子必须考虑大量的小读者,因此书墙并不高耸宏大,反尤有趣意巧思,书柜和书窗间错落跃动。墨盒子的书架虽然按照“出版社”划分,但是未有明确的分类标签,书店不希望读者太过依赖这些索引、分类,应该更着重于书的内容以及和书本相遇的契机。“多来几次,就会找到自己逛墨盒子的窍门”,况且依照绘本短小精炼的特质,读者可以在看完后,依照里面的故事性、图画……马上抉择到底是买或不买。书店毕竟不像传统图书馆,逛书店最重要的是寻宝的过程。张弘说,时代更迭了,未来该怎么看待书店的存在,“从我个人的意义而言,我觉得书店绝对必要,淘书就跟淘古董一样。”
书店的转型与公益特质
绘本馆及童书主要针对小朋友,或者说小朋友更容易接受,墨盒子还有一批高中生、大学生或从小就比较关注这种视觉类图书的年轻读者,另外还有专业人士、美术插画家,或是附近北大、清华外教老师来选择绘本当作教材。张弘乐见大众不约而同地关注绘本,但他认为:“绘本的教育意义不该只局限于教材。”
张弘批评国内绘本常不够重视装帧、平面设计,忽略文字与图画之间的关系,往往形成一种破坏。另一方面,他特别反对“拼音字母”(大陆地区)、“注音符号”(台湾地区)的绘本,因为蕴含其中的是成人的功利性,认为读绘本的本质是认字与学习,等于将另一个功能强加于书本。“即使一个字不认识,但看到画面就可以感受到这本书的内容。”每周墨盒子也固定举办“讲故事”活动,突显阅读绘本的迥异趣味。张弘表示绘本书也可以像戏剧表演,“图画书里面有语言的乐趣,语言不再只是文字符号,有声音、情感、态度在里面,所以让小孩自己看书与交由亲人、老师去讲述引导,两者是不一样的。”
张弘自认从不把开绘本馆当成business(商机),书店不是纯营利的企业,“因为这种书非常特别,它跟孩子有关系、跟未来有关系、跟我们的教育有关系。”因此开儿童书店就是在做公益,像是往年都举办的“自闭症儿活动”及六一期间的儿童活动,并不是为了贪图消费人潮。除了假日书店举办推广活动、附近小学、幼儿园于周间放学时间常会聚集人潮,但毕竟不像超市里的书店,整体顾客流量不是特别多。就书店空间及经营理念而言,店主张弘不希望墨盒子变成流行、热闹、门庭若市的地方,而宁可让墨盒子固守“一家具有图书馆性质而服务社区的书店”定位。
转型社区图书馆是在书店经营一段时间后,张弘觉得奇怪,“买书的人数不是太多,但是大家又都表达很喜欢这些书,也听到别的书店正在做这种尝试,因此我们也试一下,我觉得这开创了更好的互动。”于是图书馆功能自2009年底开始至今,墨盒子今年虽继续推广借阅,实际上它已既是书店也是图书馆,本着墨盒子一贯的分享理念,“不是每一本书都需要买回家,但是孩子确实需要多看,变成图书馆后,孩子可以接触得更多元。”
像在治学、办教育
相较于由日商出版社成立的“蒲蒲兰绘本馆”侧重翻译引介、传播和分享国外书籍,墨盒子作为“首家本土绘本书店”,则更重视本土和在地的永续传承。无可奈何,目前店内80~90%还是引进版的书,本土画家及作家占的量还是少。幾米的出现,虽然让很多年轻人认识到绘本、开始着迷绘本、看更多样的绘本,然后有年轻人开始热衷创作绘本,但国内毕竟起步得晚,对绘本的认识、技巧都还不足,因此成熟的作品还不多,造成选书的部分困扰。
选书与国内绘本创作息息相关,画家对于“图画书是什么”,心理上、概念上还有障碍,“像是‘老鼠嫁女儿’这类中国传统故事,本土作家如何有效理解传统,这其实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永远以同样的题材、形式画下去吗?”传统于是成为许多画家、作家的束缚,作为书店选书人,张弘一直期待国内画家做出既传统又现代的解读之作。张弘指出国内绘本创作时常选择特殊的话题,往往忽略了身边最平凡真实的东西,对于这个问题,周翔的《荷花镇的早市》 给了最好的回应。
“故事是回家乡给奶奶祝寿,实际上描写了自己的家乡,一个非常朴素的纪录画面,有点像日本插画家安野光雅《旅之绘本》所画的那些跳蚤市场,把日常生活非常细致、真切地表现出来,不看字,便能感受到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人们读绘本不就是要汲取这种力量!艺术家也许觉得给小孩画东西没有意思,一定要画宏大的题材,更永恒经典的题材,但只要把眼光放平一点、放低一点,就能完成很多很好的作品。”张弘如数家珍,信手从书架上取下这本经典绘本。
“像非科班出身的熊亮,出版超过五六十种绘本的他始终坚持使用中国传统的水墨形式,对于现实、历史、中国文化、传统等等命题,故事中充满个人体悟。新出的这两本《金刚师》和《梅雨怪》,源自他从经典名著《山海经》内得到的启发,重新反思和创作中国当代故事。”言谈间张弘的口吻早已不似寻常的书店主人和一般的设计创作者,而让墨盒子超越一般书店的职能,更像一个绘本文化馆或博物馆。因此墨盒子除了守株待兔地持续与熊亮、熊磊这些中国当代最知名的插画家合作,张弘表示自己正在进一步搜集故事并积极挖掘新秀、支持新生代创作者。只是,张弘仍然感慨为什么本土作者没有更多好作品,于是突发奇想:“孩子本身就可以产出绘本素材”。
2010年秋季,书店在二楼成立“墨墨童画工作室”美术班,既做绘本方面的研究调查,也透过绘本创作改善未来的阅读环境。张弘认为这种“艺术启蒙教育”是要培养思想自由、眼睛大胆犀利、拥有创造性思维的新一代,“这是更长远的耕耘过程,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花结果,但现在种下这些种子是很重要的。”
独立儿童书店的未来
用业余时间经营书店的张弘,开业时还算国内儿童书店的先行者,承认最初的想法太过乐观,后来发现不能太乐观,“虽然这附近有许多精英的知识分子,但他们从小也不是受儿童图书熏陶成长的,对书籍的认可仍需要时间和过程。”这是整体大环境的困境,然而遭遇近期独立书店的倒闭潮,以及面对封闭的公家教育暨图书体系,他倒是越来越有信心去做这家书店,“越遇到危机和困境的时候,可能越是一个机会,可以做出自己的品牌特点。”
尤其国内绘本创作、儿童教育正开始蓬勃发展,未来有无限的前景,“做孩子的事业有个好处,就是永远会有孩子,从长远来说,不用担心没有市场,只要它符合孩子的需求,这波孩子长大了,还有新一波孩子或是他们的下一代。”因此,他觉得现在有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投入,目前与其它绘本馆开始非正式交流,未来应该会有更多互动、分享经验和体会,“这鼓励我要好好坚持及改善下去,提供更好的服务方式。慢慢地我们应该要有共同的、属于儿童书店群体的声音,成立类似联盟的组织,去争取更多发展条件。”除了改造书店、成立联盟,墨盒子有源源不绝的点子,张弘想帮孩子设计一些玩具或跟书籍有关、好玩的东西,还透露预计年内推出APP(微型应用软件),朝电子书出版迈进。
过去几年,曾有人主动联系表示希望加盟,张弘并未积极洽谈,“因为我个人认为,做一个书店,更像是做一个作品,个人的成分多一点,如果成为加盟式的,就有可能成为一家快餐店。”一方面由于他并非把开书店当成营利模式,只求达到自给自足的平衡,待稳定发展,宁可直接开分店,“如果有第一个分店,我们也开在西藏。”西藏的孩子和旅行者同样亟需这些书,只是他感叹又歉疚地表示:“个人投入时间有限,所以做得不足,许多idea尚未落实周到。”
言语间这家独立书店的灵魂人物,多的不是先见之明和不息的创意,而是他看见人性与空间互动的情感依存,“很多孩子来了觉得真好玩、不愿意走,他们就会记住这个地方。若干年后,他们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在这样子的书店,可能是一个满好的回忆吧!”童年时张弘嗜读图画书,不知道当他在说这些话时,是不是想到自己的童年经验。
艺术启蒙 篇5
什么是“启蒙”?“启蒙”, 英文为“enlightenment”, 是照亮、点燃的意思。康德为“启蒙”下的定义是:“启蒙,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而他所说的“不成熟”, 指的则是我们意志的特定状态, 这种状态使我们在需要运用理性的领域里, 却接受了他人权威的引导。 即我们必须要用理性去反对权威, 保持独立意志, 而任何对权威的依附都必然走向启蒙的反面。以此为视角, 我们发现以“启蒙”主题的“新时期”文学无论在思想资源、文学叙事还是作家主体意识方面, 都附和着政治权威, 处处体现着对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这种与政治权威共同度过的罕见“蜜月期”暴露出了新时期启蒙文学理性的匮乏, 从启蒙出发, 却走向了启蒙的对立面。
一、用马克思主义宣扬人道主义
新时期之初, 人道主义话语在经过数十年沉寂之后艰难浮出, 并成为新时期文学重要的思想资源。这既是对人道主义思想资源历史遗产继承的结果, 也是新时期人们对备受摧残和践踏的人性的尊严与价值的呼唤。据统计, 到1983年, 有200多家杂志参加人道主义的问题讨论, 相关文章达到600多篇。[1] 尽管对人道主义的讨论众说纷纭, 但人道主义的弘扬或者辨析又莫不与“回归马克思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讨论者试图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的人道主义成分进行挖掘和还原。他们认为:长期以来, 我们将马克思主义本身蕴含的关于人的自由发展、自我意识及人性人道主义视为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加以批判, 事实上, 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人道主义。如汝信认为“如果我们把马克思早期的著作和他成熟期的著作做一个比较, 就可以看出, 人的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2] ;俞建章在文章中提到:“今天, 我们要为人道主义正名。人道主义分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 而共产主义人道主义就是最彻底、最革命的人道主义”[3] ;朱光潜也认为“马克思不但没有否定过人道主义, 而且把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看做是真正共产主义的表现”[4] 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
人道主义, 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 尊重人, 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主张人格平等, 互相尊重。作为一种思想体系, 人道主义来源于西方资产阶级社会, 但是尊重人、关怀人, 把人当人看的人道主义内涵本身是没有姓“社”还是姓“资”的区别的。新时期所高歌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寻求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统一的论述暴露出了启蒙知识分子一体化思维模式的惯性和寻求政治合法性庇护的企图。而在启蒙思想的探讨和启蒙主义精神的发扬过程中, 如果始终不能绕开马克思主义这一意识形态思想前提, 关于人道主义的矛盾也就永远纠缠不清, 而启蒙精神的深化也就必然受到无形的拘禁和限制。
二、文学叙事中的政治认同
启蒙资源及其思维方式的上述特点必然内在地规定着启蒙文学思潮的启蒙内涵和启蒙价值等, 甚至使文学叙事不自觉之间就滑行到启蒙的反面。
新时期文学叙事从“伤痕文学”的政治批判, 到“反思文学”、“寻根文学”的文化反思的转向, 虽然努力摆脱“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口号, 但实际上仍然未能摆脱主流意识形态的规定性命题。可以说, 新时期文学对社会历史的理性观察与批判实质上屈服于权威政治话语的规定性命题, 显然是控诉有余, 理性不足。那些被人称赞的、弘扬人伦亲情、自我发现与爱情理想、打动人心的小说叙事, 也往往止于政治的抒发或革命情感身份的认同, 是另一种蒙昧的表征。
作为拉开“伤痕文学”序幕的小说《伤痕》可以说是以蒙昧始, 以蒙昧终。八年前当妈妈被打成“叛徒”的时候, 尤其听说是张春桥亲自定的案时, 她对妈妈有罪是坚信不疑的;八年后, “文革”结束, 晓华在接到妈妈告知她自己的冤案已经昭雪的信时仍在怀疑和犹豫, 直到接到妈妈单位盖着印章的公函后她才相信真相。而且, 平反后, 母女两人都对党感激涕零, 甘愿为党奉献余生的光与热。妈妈说:“在党的领导下, 我的冤案已经昭雪了。”“感谢党, 我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我的身体已经不行了, 但是我还是决心用我最大的努力为党多做工作。”女儿说:“我一定不忘党的恩情, 紧跟中国共产党, 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八年的骨肉分离仅仅被一句“万恶的‘四人帮’”所转移, 被一句“感谢党”所化解。在这次历史劫难中, 母女俩从对一种政治权威的迷信走向了对另一种权威的迷信, 她们既没有在历史的磨难中培养出对社会政治丝毫的批判理性, 也没有形成自我反省的理性。此外, 这样的政治情感的抒发也必然限定了对“文革”控诉的禁区——只能是对“四人帮”的控诉, 而非政治体制的反思。
曾经是“少年布尔什维克”的王蒙, 在屡经磨难之后, 并没有唾弃早年的理想主义, 平反复出的遭际反而坚定了他对这种理想的认同。他自言:“尖酸刻薄后面有我的温情, 冷嘲热讽后面有我的谅解, 痛心疾首后面我仍满怀热忱地期待着。”[6] 小说《布礼》中的主人公钟亦诚在平反之后这样说道:“二十多年的时间没有白过, 二十多年的学费并没有白交……我们的国家, 我们的人民, 我们的伟大的、光荣的、 正确的党也深沉得多, 老练得多, 无可估量地成熟和聪明得多了。”在作者看来, 我们的党在粉碎“四人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已经改进了肌体, 从此就会健康地生长起来。 可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么坚信我们的党不会再犯错误, 不会再染上病毒?这一点, 王蒙并没有在文章中解答。从王蒙的文学叙述中, 对理想、对信仰, 只有情感性的把握, 而缺乏理性的批判与论证, 个人的独立意志完全依附与政治权威, 理性之光无比暗淡, 这样的启蒙叙事显然是走向了启蒙的反面。
三、启蒙主体对政治身份的追认
文学叙事体现出的对政治的高度认同, 难以摆脱政治宏大叙事模式, 折射出知识分子 (启蒙) 主体本身审美能力和思想意识的缺陷。进入新时期, 作为启蒙主体的知识分子急切地追寻着革命者或国家主人的身份认同。
文革“十年”知识分子所遭受的迫害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不但失去了启蒙大众的资格, 甚至连最起码的生存的权利也被剥夺。在这段历史中, 知识分子是背负着沉重的自卑感忍辱负重地一路走来的。知识分子的这种集体“失常” 及“失常”后所遭受的耻辱与痛苦, 直接导致了“文革”后知识分子反弹般的集体“觉醒”——革命者 (革命知识分子、 人民知识分子) 身份的急切追认。
基于上述目的, 新时期文学初期的启蒙文学很大程度上充当着知识分子追认“革命者”身份的手段。他们将个人的苦难与民族苦难结合在一起, 使得个人的苦难具有了超越的价值。如在丛维熙小说《雪落黄河静无声》中, 主人公范汉儒将“文革”期间的遭遇比喻为“为人民拉纤”, “我”作为忠诚的儿子是在代祖国母亲受难。“你是在给养育你的人民拉纤, 无论多苦, 都该咬紧牙关, 像真正的纤夫一样, 一步一个脚窝。”“即使灾难再大, 也不能做一个黄河的不肖子孙”。这样一种意义的转变, 在赋予“我”生存的意义、承受困难的信念与勇气的同时, 也赋予了“我”自我主体化、英雄化的历史地位, 并获得了革命后理直气壮地话语权。而在张贤亮的笔下, 苦难成其为知识分子成长的必由之路, 是个体从自发的偶然的主体上升为具有理性和历史意识的主体必然选择。这样的意识在《绿化树》、《男人的另一半是女人》中均有体现。
数十年的政治风波没有磨炼出知识分子观察和批判社会的理性眼光, 在需要理性的地方却接受了政治权威的领导。知识分子来不及对社会历史及个人命运进行仔细的反省, 就迫不及待地对政治权威投去了谄媚的微笑。但倘若作为启蒙主体的知识分子都主动放弃自我独立意识, 放弃理性意志, 转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主动依附, 启蒙到底该先启谁的“蒙”呢?
综上所述, 新时期初期启蒙文学在喧哗的启蒙浪潮中存在着理性缺失, 依附政治的反启蒙因素。新时期启蒙主体始终未能建立, 启蒙的内涵始终语焉不详。这些因素都将使得启蒙难以为继, 最终以失败告终。
摘要:“文革”后的新时期文学以高扬人性、人情、人的尊严与价值而被称为启蒙文学。然而, 它在思想资源、文学叙事及作家主体意识方面, 却处处体现着理性的缺失和对政治权威的依附。从“启蒙”出发, 走向了“启蒙”的反面。
关键词:新时期启蒙文学,政治依附,思想资源,文学叙事,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余世谦、李玉珍:《新时期文艺学论争资料》,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2]汝信:《人道主义是修正主义吗?——对人道主义的再认识》, 《人民日报》, 1980年8月15日
[3]俞建章:《论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潮流——对三年来创作潮流的回顾与思考》, 《文学评论》, 1981年第一期
[4]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美和共同美的问题》, 《文艺研究》, 1979年第三期
[5]刘锡诚:《谈新时期文学中的人道主义》, 《文学评论》, 1982年第四期
艺术启蒙 篇6
片断一:在赏读中享受“夏夜之美妙”
师:童年的夏夜是怎样的呢?(出示句子: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生自由读)
师:读这段文字,你有怎样的感觉?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很美。
师:美在哪里?
生:很宁静,我感觉眼前出现了月光照着大地的情景。
生:我感觉到了宁静的夜晚,朦胧的月光。
师:梦幻一样的,很有诗意。那么就用我们的眼睛,用心灵来感受这夏夜的美妙吧。(配乐画面,师诵读后,生齐读,指名读。)
师:是呀,你读得真美。课文中“这是孩子眼中最美的时辰”,仅仅是因为景色的美吗?
生:还因为在夏夜里,母亲为我讲故事,吟唱歌谣。
师:母亲给我吟唱的又是什么呢?
【赏析: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夏夜美妙的画面。教学从美入手,让学生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感觉文本,触摸文本,学生从课文中读出了宁静诗意的画面,领略了文字背后那美妙的意境。】
片断二:在品读中感受“民歌之美妙”
出示句子:“月亮出来亮堂堂……晒得脆脆的。”“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生自由念读)
师:(指名读,读得响亮、铿锵)你来看,母亲是怎么为我吟唱这些歌谣的?
生:用很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生:轻柔的,吹在身上很舒服的。
生:柔柔的。
师:吹面不寒杨柳风,很柔,很温暖的感觉。是什么像三月的和风?
生:母亲甜甜的嗓音。
师:小溪的流水呢?
生:叮叮咚咚,很恬静。
师:那么怎样来表达这种感觉呢?你试着读得轻一些,慢一些。(师领读一句,给予一定的节奏和速度。生跟读,有进步。)
师:对,生活中的民歌,歌者就是编者,是边想边唱,边唱边想的。读时要轻要慢,要柔柔的,有一种悠长飘逸、舒缓自由的感觉。(指名读,有韵味。)
师:读得已经不错了。你们想不想做童年夏夜里的那个孩子,听母亲来唱一唱?
生:(热烈地)想。
师:那就闭上眼睛。
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母亲的歌声也飘出来了……
(孩子们闭上了眼睛,沉浸在月夜的歌声里。歌声戛然而止,学生还闭着眼睛,似乎在回味。)
师:什么感觉?
生:很亲切。
生:美。
师:美就一个字。就像课文中说的那样———(生齐读)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来,声音怎么可能是香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因为母亲的声音是温柔的,好听的,所以就香了。
师:既然如此,那就干脆说她声音温柔啊。
师:这个问题有点难。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想———文中有个句子说,“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那意味着什么?
生:那个地方长不出东西,很苦。
师:意味着在那个地方生活,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艰辛的付出,换来的还只是“清苦的日子”。母亲忙完一天的活计,可想而知很劳累。劳累之后干什么?(引生齐读———“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唱起动听的歌谣。”)
师:没有怨言,没有愁苦。洗去劳累,换上一天的好心情唱歌谣。再来看,她唱的是什么?(引生齐读———“月儿弯弯像小船……再盖南楼遮太阳。”)
师:守着一方贫瘠的土地,不能去远方,不要紧,谁带我们去呢?
生:弯弯的月亮可以带我们。
师:多么奇特的想象啊。日子清苦,住不上瓦屋新楼,不要紧,谁给我们盖啊?
生:凤凰。
师:传说中的凤凰是一种怎样的鸟?
生:吉祥、太平,一种喜庆的鸟。凤凰到,吉祥到。
师:是啊,喜庆的凤凰帮我们盖了那么多楼———(生齐读)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勤劳的母亲,任劳任怨的母亲。
生: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觉得日子会越过越好。
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师:在苦难的日子里,美好的未来与向往,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精神支柱啊!
我们知道,声音是无形的。作者是怎么来写出母亲声音的美妙呢?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芳香的音韵,什么器官可以感觉到?
生:皮肤可以感觉和风,耳朵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鼻子可以闻到芳香。
师:是啊,不同的器官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同样的感觉———母亲声音的美妙。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生再读句子)
师:童年的夏夜,有这芳香的音韵相伴,怎不美妙呢?所以,课文开头就说———(生齐)“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赏析:教学触动学生的情感区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的情感方能自由流淌,自然倾泻。在这个片断中,学生品读歌谣,重视教师的范读,学生自然进入了美妙的诗意之中,情感也在心灵与民歌的对话中滋生。作者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通过文本而产生共鸣。这时,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民歌之美妙、母亲声音之美妙。】
片断三:在拓展中享受“母爱之美妙”
师:这篇文章原先的题目就叫《月光母亲》。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母亲年纪大了,患了老年痴呆症。他在《月光母亲》里是这样写的:(师伴乐诵读,母亲苍老的形象与年轻时为“我”唱歌谣的画面同现)“我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慈祥、和蔼,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师:岁月如尘。多少往事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融化了。面对此时的母亲(出示:我想起了_____,想起了_____,想起了_____。)拿出你的笔写一写。
生:我想起了在月光下母亲为我唱歌谣、讲故事、猜谜语的情景。
生:我想起了生我养我的母亲,想起了在我心底深处永远深藏着的那一轮明月。
生:我想起了母亲在月光下那甜美的声音,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生:我想起了那温馨的一幕。
师:在岁月的长河里,有些东西会消失,比如,母亲老了,“我”也会老的。但有些东西,在岁月里沉淀,比如,像母亲的歌声。是她让我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艺术启蒙 篇7
这个人就是台湾著名艺术品经纪机构——寒舍艺术中心总经理王定乾。成立20多年来,“寒舍”经手珍宝不计其数,包括2007年秋拍中备受瞩目的《元人秋猎图》等。
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文物天地》:您如何评价中国艺术品市场从无到有的这十五年历程?
单就拍卖市场而言,这十五年一路走来,真是摸着石头过河。从没有经验到现在有了丰富的经验,是很不容易的。现在这个市场已经俨然成形,要肯定中国拍卖公司的成绩。像中国嘉德、保利等大型拍卖公司均已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起到一个很好的典范作用。但是中国的拍卖公司还是有些良莠不齐,如何从整体上把拍卖公司的水平提高上来,各个拍卖公司要自我调整,只有具备国际竞争力才能对市场起一个好作用。
中国整体艺术品市场这十五年,无论是产值、群众交易金额、参与人数都在不断增长。我觉得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起飞对此起到一定作用。可以说现在的这种喜人局面真是得来不易。
随着2008年的到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将要从第一个萌芽成长阶段过渡到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了。参与其中的人们要更理性、更专业、更成熟。应该具备长远的眼光、专业的知识、用投资来取代投机的心态以便寻求更好的发展。
我建议那些违法的事情,如不付款、作假拍假等问题要严格遏制,要不然好不容易取得的大好局面就会葬送在那些人手里。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情景乐观,国内外很多艺术品投资人都认为,未来全球的艺术品市场还是在中国,我们自己要珍惜。
《文物天地》:您怎么看待2007年全球艺术品市场?
王定乾:海外拍卖市场本来就很成熟,一直做得不错。苏富比、佳士得均打破了各自往年的成交额纪录。
2007年,国内拍卖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健全、秩序稳定的市场,看来是越来越成熟了。各个拍卖公司的操作也逐渐正规,这些正规体现在成熟的定位、人员的组织、得力的宣传等。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走了整整15个年头。这15年可以算是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属于摸索、混乱的萌芽时期。这个阶段结束了,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欣慰的事。今年各个拍卖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在强手如云的拍卖行中脱颖而出,争一个排名。各个拍卖公司面临的是一种良性竞争。想要在这种竞争中取胜就需要各个拍卖公司回答好这几个问题:你自己的特色是什么?你的定位是什么?什么门类是你的强项?怎样才能争取到更好的货源?怎样使公司的操作更专业?其实如果各个拍卖公司都做得好了,也会引领他的客户有一个良性认知。倒货、顶货自然会被市场淘汰。市场上的好东西不怕价贵,不好的东西也不会有人要。
《文物天地》:中国书画市场是否走出了调整期?
王定乾:2007年拍卖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书画已经走出了调整期。从海外看到国内,无论是苏富比、佳士得,还是国内各大拍卖公司,中国书画已经从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走向平静。凡是书画中的精品成交价格都不低,已经完全打破了所谓的泡沫经济。
这实际上是给中国当代艺术一个很好的提醒,接下来中国当代艺术就要进入这个阶段了,现在当代艺术较为混乱,我认为经过一年就应该会趋于稳定了,这是一个过程,就跟小孩子学走路一样,开始一定会跌跌撞撞,慢慢就会走稳。
《文物天地》:瓷器工艺品、佛教艺术品等项呢?
王定乾:就瓷器工艺品及佛教艺术品而言,中国大陆市场欲达到国际水平恐怕还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瓷杂艺术品主要市场毕竟在海外。内地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高精的物品,因而没法培养相对应的客户,二者相互关联。各个拍卖公司做瓷杂都很辛苦,即使这样也要严格把关,操作要规范,做好了买家自然会来。
早年,鎏金佛像是从海外引进来的,现在内地市场已经成熟了。这好不容易形成的良好势头,大家应该努力保持,让这个市场更加稳健、更加健康的发展。其他材质的佛造像艺术价值也相当高,这一块还是远远被大家忽略了。
《文物天地》:“寒舍”涉足当代艺术出于何种考虑?
王定乾:我最开始只是因为有兴趣。那时当代艺术品价位便宜,我觉得画得不错就买来欣赏。其实,中国传统书画与中国当代艺术各有受众,互不干扰。当代艺术我是观望了很久,看它已经逐渐成熟才决定涉足的。
当代艺术从某种角度来讲更有潜力,因为它还在不断涌现新的作品,而且当代艺术更容易被未来新一代的收藏群体所接受。它的未来有不可限量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扶持它往好的方向发展,避免不良影响对它的干扰。未来当代艺术是有向亚洲乃至整个国际市场进军的潜力的。
我选择当代艺术作品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收藏高端艺术品,比如一些老一辈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或者是那些有才华但是被市场忽略的艺术家的作品;二是那些还在学习阶段有潜力的学生,作为种子精心培养。市场总是要有区分的。
《文物天地》:自2006年11月,大陆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影像艺术拍卖专场,你认为影像作品的前景如何?
王定乾:现在是网络时代,这是未来的趋势。当代摄影将来肯定会火起来的。潮流只是人们看得懂看不懂的问题,看懂了,知道它有价值时,它的潮流就会到来。
《文物天地》:北京华辰2007年秋拍在中国首次推出西方油画及雕塑专场,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萨尔瓦多?达利、奥古斯特?罗丹等经学术评定及历史检验的艺术大师作品进入了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场。雷诺阿创作于1900至1905年 的《树林中的少女》以1120万元成交,奥古斯特?罗丹的雕塑《吻》流标,整场的成交额1408.5万元,成交率50%。您怎样看待这一结果?
王定乾:北京华辰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上海泓盛也紧跟其后做了类似的尝试。这实际上是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种考验,看看接纳量有多少,这样的尝试早晚有一天要来到的,只是我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这也反映出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下,拍卖公司想方设法开辟新的艺术品门类。上海泓盛走这条路是要跟北京市场有区别的,上海藏家也较能接受西方艺术。华辰也好,泓盛也罢,他们都在寻找自己的市场落脚点,这对于市场来讲是正常现象。市场就应该是多元化的。华辰等公司的尝试加速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多元化的进程。
另外,还有一个益处是:国外的油画、雕塑等艺术品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对国内艺术家是一个挑战,对市场来讲也是一个刺激。这样会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什么影响,这是我们所关注的。
《文物天地》:“寒舍”参加了2007年5月份的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11月份的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这是两个不同定位的博览会,您对此类展会有何看法?
王定乾:促进一个地区文化市场的发展繁荣,博览会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全世界均如此,概莫能外。欧美艺术品市场起步早,至今每年还要举办博览会、艺术节。在任何一个大城市,博览会可以成功地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但是博览会一定要组织好,参展品质有保证。如2007年5月份的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因组织者的国际视野及操作的国际水准,“寒舍”就参加了。我们参展并非借机赚多少钱,主要是提高自己的品牌形象,共同努力促进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发展。
经纪人、藏家、拍卖公司三方要均衡发展
《文物天地》:您为什么会选择艺术品经纪人这个职业?未来艺术品市场的趋势如何?
王定乾:我学的是银行金融,机缘巧合进入古董行。
要做一个成功的艺术品经纪人,不光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交际能力,人脉关系也很重要。我并没有在学校里专门去学习有关古董方面的知识,而是在不断地实践中向专家学者请教,其中也交过学费买过假货,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打基础。好在当时我们公司资金充足,老板对我也比较信任,给我广阔的空间。我的这些经验都是靠时间和金钱换来的。
从事古董行业这么多年来,我认为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千万不要贪。现在资讯发达,捡漏机会几乎为零。找货的时候要注意看来源、查资料、忌贪心。我不反对跟拍卖公司合作,这是未来的一种趋势。现在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动辄上亿元,古董店资金再大,也顶多买个一两件,所以未来的大市场是拍卖公司的市场。古董店必须要转变,大环境造成你必然要走这条路。以后还有一个趋势是,以企业的名义来办美术馆或成立艺术基金,用企业挣来的钱经营艺术品收藏。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对企业整体形象有加分,而且这也是另外一种投资,可以赚钱。如我们企业在台湾有酒店,我们用酒店赚来的钱投资艺术品,这样做不仅资金充足,而且还可以再投资。
我认为经纪人、藏家、拍卖公司应该呈现等边三角形的关系:哪一边独立壮大,市场都不会稳定发展,只有这三边一起共同发展时,这个市场才会更加健全、成熟。
《文物天地》:艺术品经纪人行业有无风险?
王定乾:风险会有,但是我们会尽量避免。帮客户把风险规避到最低是行业原则。
据我观察,内地有很多企业家都很有心,他们之所以还没有涉足艺术品市场是因为市场还不是很成熟。不少拍卖公司、经纪人信誉差,造成藏家望而却步,好东西都让外国人买走了。其实你越是想投机倒把,这个市场就越不好,只有拍卖行、经纪人都取得买家信任的时候,整个市场才会繁荣。
《文物天地》:您来大陆做经纪人,打算以怎样的模式?
王定乾:做经纪人一定要秉承一条原则,即中立。经纪人虽然是从中赚取佣金,有一种是从卖方那边收取,也有向拍卖公司索取的,还有一种是双方都给一些,但不管怎样,要保持中立原则,不能与拍卖公司串联来欺骗买家,失掉客户比少挣点钱更可怕。
经纪人可以给客户提供代买代卖服务,也可以买家挑东西,经纪人把关。还有一种经纪人给客户提供服务,也是我来大陆主要要做的,那就是针对高端客户群,根据他们的兴趣、预算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长远、系统的收藏规划。
艺术品收藏最好是在你有闲钱、闲情的时候参与。收藏与投资结合在一起,有钱的时候收藏艺术品,陶冶性情;资金短缺的时候,又可以卖掉艺术品救急。
《文物天地》:内地、香港都有不少成功的艺术品经纪人,与他们相比,你做经纪人的优势在那里?
王定乾:我当然都很尊敬他们,他们也都很优秀。我不讲别人,我只讲我自己。我的涉猎比较广、定位比较明确,我的客户群体锁定在高端。任何行业都是要有分工的,一人的力量有限,不可能都做,那样也划不来。
《文物天地》:您怎么看待艺术品市场媒体宣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