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模式

2024-09-16

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精选12篇)

高中英语教学模式 篇1

目前, 高中英语教学耗时多、效率低, 严重制约各层次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随着教材的不断更新, 新“英语课程标准”出台, 用同样的教材、标准、教学模式来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显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高中英语新教材知识容量大, 难度要求较高, 若不能有针对性地教学, 对教和学都产生很大的阻碍。美国心理学家指出, “许多学生未能取得优异成绩, 主要问题不是智慧能力欠缺, 而是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合理的学习条件。

层次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基础知识、接受能力,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 以学生为主体, 有区别地制订教学要求, 设计教学内容, 控制教学进度, 变换授课方式等, 创造最合适的英语学习环境, 提高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层次教学”依据素质教育要求, 承认学生差异,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 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

一、层次教学的理论准备

“分层教学”思想最早起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主张, 指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层次教学着眼于持续、健康发展学生的观念进行教学。高中英语分层教学要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承认学生之间有差异

学生不仅在思维方式、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上有差异, 从英语角度来说, 英语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能力、建构新认知结构能力上也有差异, 这些差异对英语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障碍。

2. 每个人都能学好英语

作为教师, 面对全体学生要一视同仁, 不得有偏袒和轻视, 要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英语, 积极向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条件, 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英语认知结构, 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提高知识运用与能力的提升。

3. 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营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环境, 多方面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多样的教学环境。

二、层次教学的实践模式

层次教学不仅要充分尊重学生选择的意向, 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层次教学不仅要对学生分层, 也要对教学内容分层, 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 采用科学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1. 学生的分层

教师根据对学生能力的掌握以及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将学生分为A, B, C三个层次, 例如A层次:学生基本功扎实, 接受能力强, 潜力极大;B层次的学生英语学习接受能力稍微差, 基础不扎实, 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 需要老师给予督促和辅导;C层次的学生基础差, 思维反应慢, 学习上有障碍, 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按不同的情况来分层。具体实践为:

(1) 初步分层

学生入学英语测试, 按照考试成绩, 再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不是单纯地把学生分成好、中、差。

(2) 分层制订教学计划

教学要层次明确、具体, 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层次相一致。按照学生的实际程度和能力分为A、B、C三个层次。

(1) A层次

在知识和能力培养方面继续拓宽和加深, 注重发展学科特长, 为培养英语学科尖子和高层次人才打好基础。在“听、说、读、写”上的要求分别是:能基本听懂英语授课和谈论日常生活的内容, 正确率达到80%;补充阅读量达到25万字以上的各种不同体裁的材料, 理解正确率达到70%;能写简单的书信、便条和通知及常用语等正确无误。

(2) B层次

按照现行课程标准的要求,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为升入高等院校打好基础。在“听、说、读、写”上的要求分别是:能听懂老师用英语授课, 能基本听懂对方谈论日常生活的内容;补充阅读量达到20万字以上, 理解正确率达到60%;能写简单的书信、便条及常用语等, 无严重错误。

(3) C层次

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听、说、读、写”上的要求分别是:能听懂老师用所学过的英语解释新的语言现象和教学内容;能就课文内容比较熟练地进行问答、练习、讨论, 以简单句介绍;补充阅读量达到10万字左右正确理解率达到50%;能运用所学过的词汇、习惯用语和句型造句, 能写100个词的短文, 表达基本清楚, 无严重错误。

2. 教学分层

(1) 教学内容

根据教材难易度的差异, 教学内容可分为:第一类是基础知识, 如每课的新单词、短语、日常交际用语, 这部分内容要求每层学生都能掌握;第二类是重点知识、语言点的运用, 如每课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点;第三类是难点知识及练习册上打*号的部分。

(2) 作业分层

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不同能力的迅速提高, (下转第17页) (上接第16页) 对不同学生的课后练习作业也都需要作相应的分层:对A层次的同学要求在课后做出超出课本知识外的预习和专项训练;对于B层的同学要求把课文读懂, 掌握重要词汇和语法, 实际运用;对于C层的同学则要求他们紧扣教材, 完成课后的习题, 鼓励他们多说、多读、多听。

分层次教学改变过去同一教学目的、同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模式, 不但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 也有利于塑造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增加责任心,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摘要:随着办学体制和招生制度的改革, 高中生的构成层次较为复杂, 学校正式生、自费生、借读生混合编班,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个体差异逐步增大, 给英语教学带来诸多困难。“英语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独创的教学模式, 是新课程改革发展下的必然要求。着眼于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在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上,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年龄、语言知识、接受能力等特点, 在把握学科特点上,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区别、有层次地制订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内容, 控制教学进度, 把师生教学有机结合, 创造最合适的英语学习环境,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教师,分层次教学,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方法思考.

[2]毛景焕.谈针对学生个性差异的班内分组分层次教学的优化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

高中英语教学模式 篇2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孔福生

2003年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八级阅读的要求如下:“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在高考英语中,阅读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除了阅读理解题目外,其它题型,包括完形填空、对话填空、单项填空甚至于听力都或多或少地与阅读有关。所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教学的主要部分。英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教学是否成功。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过分强调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分析和掌握,忽视了对篇章结构、信息内容以及阅读技能和策略的学习和培养。近年来,随着新的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实施和推广,逐渐引入了国际公认的交际教学思想。这无疑对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产生了强大冲击,从而导致了整个阅读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重大转变与改革。

谈到英语阅读教学思想的转变,我们应当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以前,总认为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并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也就是说为学习语言而阅读。然而,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去获取信息,学习文化,同时培养发展一定的阅读技能和策略,为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最终目的是培养独立高效的阅读者(independent and fluent reader)。一个独立高效的阅读者应具有以下特点:快速(rapid)、有目的性(purposeful)、相互作用(interactive)、理解(comprehensive)、灵活(flexible)和逐渐发展(gradually developing)。

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一述教学目的呢?就这一问题,我们首先来探讨、了解并剖析几种主要阅读模式。

一、国外阅读理论的主要模式

谈到阅读模式就必须提到国外Gough, Goodman及Perftti等提出的三个模式,即“自下由上”(bottom-up)模式、“自上而下”(top-down)模式和“相互作用”(interactive reading)模式。

自下而上模式认为:阅读是低级的单词解码到最终获取信息的过程。依据这一理论,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主要是通过教单词、词组,帮助学生扫清语言上的障碍,学生在阅读时则逐词逐句阅读,而不是逐行或逐句阅读,眼睛运动的跨度往往是一个单词或几个字母,这最终培养的单词辨认技能。然而,通过不断实践却发现,尽管有些文章不存在任何语言障碍,但要理解文章的整体或是作者的意图却很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另一种阅读理解模式,“自上而下”模式。他认为阅读乃是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谜游戏,它包括了思想和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有类似的主张,他们都认为,阅读是一个过程。学生往往用最少的书面信息获得最大限度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猜测或预测。整个阅读过程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取样,预测,证实,排除或修正。依据这一理论,有效的阅读并非精确地辨认所有的文字成分的结果,而是选择那些对于产生有效的猜测来说是必要的,而且是最少的,最有效的线索的技能。

与自下而上模式相反,该模式着重强调运用对有关主题的了解及上下文所提供的语境来猜测整体意义。但是事实却证明,如果不具备识别词汇和句法结构的基本能力,仅靠猜测,是谈不上真正理解文章的。

于是20世纪80年代,等人提出了第三种阅读模式,即“相互作用”模式。他认为。其意思是说只有将和两种模式有机地结合进来使用,才能成功地完成阅读的任务。模式在强调背景知识和预测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强调快速阅读和准确理解文字的重要性,即阅读过程是双向的。依据这一理论,有效的阅读是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紧密联系,使读者在大脑里的知识与文字材料之间达到最佳的相互作用。

二、对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照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反思我们目前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确实存在着几个问题:

1、过分注重单词、词组语法等书面字符提供的语言信息,忽视阅读者储存的非语言信息的作用。

在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误以为英语教学就是英语语法的讲解和操练,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词汇就能读懂文章。因而教师在授完新课以后,辅以的是大量的关于语法知识的选择题和翻译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能应付各类语法考试,但不能真正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

心理学认为:阅读的过程是大脑运用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的复杂思维过程。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字面理解的表层上,就不能完成正确地解码;我们应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对文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达到对文章准确、全面、深层次的理解。

由此可见,读者具有的与阅读材料相关的知识越丰富,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就越深。所以,中学英语教学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外,还应重视对学生相关知识的积累,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电脑技术革命、生命科学、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能源危机,以及动荡不安的世界政治局势等都应成为在阅读教学中师生所关注的焦点。

2、注重对词义、句法结构等表层结构的教学方法,易误导学生在阅读时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林”的尴尬境地。

许多高中学生在阅读往往过分小心谨慎,总是力图搞清每一个单词的意思,搞清每一个句子的意思;遇到生词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查字典,即使是猜出了词义还觉得不放心,仍要查了字典才放心;遇到一些长句,就会不自觉地作语法结构分析;无论读什么样的文章,简单亦或复杂,总是要在头脑中逐词逐句地翻译成中文才能理解。这样既影响了阅读速度,又使他们脑中已处理过的信息会因缺乏连贯而中断。人的短期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如果要使短期记忆中的信息转化成长期信息,就要重视阅读速度和频率,把信息单位扩大。如果采用上面提到的阅读方法,即使学生最后把每一个句子读懂了,也无法理解全文。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阅读单位小,速度慢,不利于快速阅读能力的提高。②死抠方法,肢解课文,不利于整个语篇的理解。

③偏重语言形式,忽视语言意义,不利于通过阅读学习文化。④对词汇和语音过分依赖

⑤方法单一,形式枯燥,不利于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令人欣慰的是,国内很多学者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且在教材、教法及考试导向方面把阅读教学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教材的推广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语篇,把词义、句法教学融合于语篇教学中;在高考阅读理解的试题中,即使是考词义,也要求在把握语篇的基础上,根据语境,猜测出来。这一导向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摒弃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运用能力的做法,而采用语篇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在课文阅读教学时,把理解文章的main idea及作者的意图置于首位,也就是更侧重于学生“读懂了什么”,而非仅能识别某一个字、词或句。

3.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仍然偏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即使是阅读课,也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读得很少,读得少,就可能读不懂,读不懂,就不知文之要义;再者,教师仅靠有限的课时,想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是难于实现的。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应该让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体系,充分体现学习者认知的主体作用。我们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精选各类题材的阅读材料作为课外阅读的内容,扩大学生的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现在的中学教材对人文、历史、政治、科普等各个方面都有涉及,我们也可以在结束课文教学之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各种媒体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字材料,如:从网上下载的时文、广告(招聘海报)、科普文章、电报等实用性文体,帮助学生分析此类文章的写作特点、篇章结构,从而掌握同类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

4.对不同文章采用千篇一律的从头读到尾的阅读方法影响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不利于阅读效果的提高。

每位读者都有体验,如果文章是你感兴趣的,那么注意力可望保持一段时间,否则注意力就很难维持。Malamuth通过实验发现:通过提高阅读低水平者的持续注意力,就有望提高他们的阅读成绩。由此可见真正影响人的阅读水平的是人的持续注意力。

根据“瓶颈”理论,人们一次所能注意的信息是有限的,而且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记忆所有的信息的不可能的。把文章从头读至尾只能导致学生对阅读材料失去兴趣,同时为了捕捉第一遍无法记忆的信息而进行的二次阅读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从而影响了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不同的阅读的目的决定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果只是想了解文章的梗概,我们就可以采用略读的方式(skip)来很快地浏览全文内容;要想知道文章的深层次含义,就要仔细阅读,从字面表现的意思到文章暗含的意思,进而解读文章内容的全貌。

通常人们阅读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总是略过一些与自己所需信息无关的内容,找到相关信息后,再通过仔细阅读去整体理解所读内容。所以,为获取信息而进行的阅读,不必强调全面了解所有的材料,要知道,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生词或难句是不可避免的,不要为此而苦思冥想,这样整个阅读过程才不至于被打断,读者对材料的持续注意力就长,吸收的信息就多,阅读效果就好。

在日常生活及高考阅读测试中,我们使用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因此,培养学生捷效寻读(expeditious reading)的能力应该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

三、结论

高中英语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教学模式;语法法则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4-033-1

引言

高中英语教学早已突破了小学的单词层面的教学模式,而更注重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更深层次的理解,而这就需要把语法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从过去到现在,英语任课教师们对于如何在课堂上开展英语语法教学各执己见。其中,有些教学方法值得借鉴。那么怎样突破常规,优化语法教学,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接下来将要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优化高中语法教学的手段。

一、强化语法理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学生只有在理解基础上的学习,掌握知识才能扎实,不至于学到的语法点在下次应用的时候就忘在脑后。学习语法也是如此,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而不能一味地死学,不讲究方法。举例来说明下,英语教学中,任课教师强调颇多的知识点可能就有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和动名词在句子中充当的不同成分。大多数学生就会这样来学习和记忆:分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定语、表语、状语、宾语补足语等句子成分;动词的“ing”形式可以充当主语、表语、定语、宾语等成分。这样记忆很容易出现错误。事实上,分词和形容词的性质是相同的,在句子中,分词和形容词所做的成分相同;动词的“ing”形式和名词一样,在句子中所做的成分完全相同。通过这种理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它们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还可以理解其他相关问题。此外,学生的求知欲都很强,碰到不懂的问题总要探究出个所以然来,否则绝不罢休。这种求知精神适用于其他学科知识点的学习,而对于英语这门课程而言,“似懂非懂”则是学生们要达到的境界。因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来就是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的,有时候很难探究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二、做好知识点归纳,掌握语法法则

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英语这门课程,单凭借教师课上对其的教导是完全不能实现的。只有学生在上课认真听讲的前提下,课下勤思考,多归纳,巧总结,才能有效地掌握英语语法。这种自己总结出来的语法知识,才能记忆牢固,印象深刻,应用自如。

此外,在学生买的一些参考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太简单甚至不正确的语法讲解。例如,在一些书中会这样写,以字母“o”结尾的单词通常在后面加“s”,而有些则加“es”。学生们只记住了这些,当遇到以“o”结尾的单词时脑海中只有那一句,而毫不知晓到底是加什么,为什么加这个。如实地说,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后面的讲解中会谈到这个规律。

三、正视错误,错误中掌握知识

在学生中,存在着一种这样的情况,即不正视错误。在错误中学习,会使理解记忆语法知识点更牢靠。错误时时刻刻伴随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正视错误,才是明智的选择,语法学习更是如此。〖HJ4.9p〗有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及时纠正。平时老师批改的作业和做模拟试卷上面的错误,学生要及时记录到错题本上,并认真理解消化,真正地掌握语法知识。在平时的口语练习中,学生不能受语法的禁锢,更不要怕出错而不敢放声讲英语,这种怯懦是学好英语的大忌。

四、合理引导,摆脱语法专有名词的禁锢

语法专有名词一般很抽象,很难被学生所理解。所以,语法专有名词成了学生语法学习的绊脚石。语法专有名词变体很多,在不同的参考书和不同任课教师的笔下会有不同的表达,从而造成学生学习语法很吃力。研究表明,参考书中涉及的语法专有名词难于理解,因为它们大多经过了高层次的归纳并涉及较其他资料更多的内容。学生如果在对语法专有名词理解上出现问题,应该跟英语任课教师请教,只有专业的教师们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例如,在一些参考书中常常提到“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等专有名词,这些名词学生们理解起来就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事实上,主语从句、宾语从句等构成了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补语从句等构成了形容词性从句。学生要是能够理解主语从句、宾语从句,那么名词性从句给他们带来的困难将会迎刃而解。还有很多其他学生难以理解的专有名词,在这里不一一举例。大体来说,为入门学生提供的参考书中不会涉及太多难于理解的语法专有名词。

五、深化语法教学,引导学生牢记语法

在阅读语篇时,学生在读的同时会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这就是长期培养出来的习惯。其实,语法只是我们理解句子的手段,学好语法,以便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和语篇服务,而并非真正要学习它。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求我们理解句子,而对语法不做任何要求。尤其在学生做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等题型时,对于一眼就能明白大意的句子,大可不必花费时间去分析它的语法结构。

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最好策略就是创新教学模式[1]。语法的学习和其他英语模块的学习是一样的,都不存在固定的模式。任课教师要在长期的教学实验中不断尝试和总结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进而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本文提到的五种创新教学模式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期待更多更好教学方式的出现,进而更好地为学生综合英语语法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篇4

1目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现状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上往往是老师占主导地位, 学生配合老师布置的任务被动学习, 具体来说,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强调知识传授, 忽略背景理解

对于教材上的文章, 老师往往会从单词的词性、语义、固定搭配等到语法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并通过练习予以巩固, 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则根据老师讲解的单词和语法来理解课文, 这样对于单篇课文来说效果比较好, 学生也能快速地掌握文章大意, 但长期这样的训练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 无法把上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的阅读材料上, 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越来越差。同时, 由于学生缺乏对所学语言国家的背景知识, 使他们在阅读中无法根据相关知识理解材料, 这就导致理解率偏低。学生没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掌握知识, 决定了他们不能运用已学知识到具体的实践中去, 最终导致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水平低。

2) 注重教材讲解, 缺乏技巧指导

新教材的课文题材广泛, 内容教育性强, 配套资料丰富, 这也导致老师依赖教材, 注重教材的讲解, 在阅读课上采取逐字逐句翻译, 而忽视了阅读技巧的指导。一般在讲解教材文章时选用精读和泛读两种方法, 精读则注重单词和语法的详细讲解, 学生背诵记忆, 然后逐句翻译, 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泛读则通过听录音然后对课后问题进行讨论, 这可能导致口语差的同学积极性降低, 慢慢失去自信。而学生在往后阅读过程中也犯了逐字逐句理解短文的错误习惯, 导致阅读速度减慢或碰到新单词就没法往下阅读或无法理解整体语篇, 使学生厌倦英语阅读, 最终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

3) 教学目标单一, 拓展难以开展

新编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的教学目标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 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 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促进心智,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 整体提高了人文素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当中, 教师往往会忽略了这一部分, 注重应试教育。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 课文内容渗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 但由于强调单词和语法的记忆, 学生忽略了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最终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 素质拓展难以开展。

2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笔者根据目前英语阅读课堂上的特点, 结合多年教学经验, 对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探析, 得出以下教学模式:

1) 设计导入 (lead-in) , 激发阅读兴趣

导入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 引起学生的注意,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整个课堂活动顺利进行, 提高阅读效率。导入方式有很多, 经常用到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利用教材导入。新教材几乎每篇阅读文章都是图文并茂, 教师可通过对教材图画的描述、提纲挈领的导语, 逐步引入话题, 让学生了解话题内容, 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如对文章中的图可提问:What can we see?What are they doing?等等来引发学生思考。

二是利用多媒体导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录音机、录像机、DVD、电视机、电脑、投影仪等相继进入课堂, 这给我们的导入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能在直观上集中学生精力,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进行高中二册 (上) 第五单元18课 (Charlie Chaplin) 时, 可放其主演的电影片段给学生看, 学生在笑过之余往往更迫切了解Charlie Chaplin的相关背景知识, 于是学生带着目的和愿望去读, 收获更大。这样极大地调动起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变被动式阅读为主动式阅读,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英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是运用背景知识导入。对于一些历史题材或者人物传记等类型的文章, 教师可先收集相关材料或背景知识, 制造出幻灯片展示给学生, 采用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点, 把学生带到真实的语境中去, 在了解异国文化背景的前提下, 把语言和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开拓知识面。

2) 巧妙提问 (question) , 激发联想思维

课堂中提问是师生进行教学互动的主要形式, 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并且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尤其是城市的高中生独立思考能力很强, 恰如其分的提问能够促进师生感情的交流, 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其联想思维。。所谓联想思维, 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善于以问题为载体, 以联想思维训练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在提问中也要注意巧妙设计问题, 少提封闭型、回忆性问题, 多提开放型、思考性问题。尽量让学生有话可说, 既紧扣教材, 突出重点、难点, 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使学生理解单词、句子及语法的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具体来说:

一是提供线索, 引发学生思维。教师的提问往往带有目的性、指导性, 或是为了引出话题, 或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某个现象上来。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 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 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例如, 阅读The weather in England和Weather and climate这两篇短文时, 可以先给出问题: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eather and climate?Do you know wha the weather is like in England?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the climate in the city you are living?等等, 让学生带着问

题去阅读, 效果比较明显。同时可对本篇文章的重点单词、语法和句型进行设问, 加深印象。当然, 如果学生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不能给出正确答案时, 教师应适时点拨, 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从而激发学生兴奋起来, 活跃课堂气氛, 积极主动思考。

二是鼓励学生互问, 拓展学生思维。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围绕一个话题互相讨论能够使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从而激发思维。如在上What’s your line of business?这一课时, 可先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工作来提问, 然后让学生分组互相讨论每一份工作的职责以及如何做好这一份工作, 对学生提供的答案不作肯定, 再让他们读课文。这时他们会急于读文章, 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文章自然印象深刻, 这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是提问后给予评价, 使学生有所收获。教师在提问后要给予学生有效的评价。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对容易混淆和用错的单词、语法重点强调, 并引导学生复述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如果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予点评, 直接一句“坐下”, 这会严重摧毁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给予否定性评价时, 最好是在鼓励中给予纠正, 要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增强成功体验, 帮助学生及时总结经验, 对于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 开发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增加学生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认识, 实现其最大限度的满足感,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 从而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 形成良性循环。

3) 因材施教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 延伸阅读空间

学生的发展状况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 在学习英语存在着认知的个别差异。认知差异既体现在认知能力方面, 也体现在认知风格上, 学生的发展因此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通过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为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证。具体来说:

一是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他们排除心理障碍, 建立信心, 提高阅读兴趣, 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分析,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改进学习方法。

二是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组织好课内外各种活动和指导学生培养英语阅读习惯的方法, 为他们选材、解疑,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 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 延伸阅读空间。

三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介绍阅读内容和文化背景, 精心设计好各类问题, 逐步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 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拓展阅读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唤起想象与抽象思维更好地协同活动, 语言知识的讲解要适度, 操练要结合语境, 使文章内容更有生动现实感,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就能提高阅读效果。

综上所述, 笔者在研究目前英语阅读课堂的基础上, 探索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以阅读能力培养为主线, 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教学模式, 用导入、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兴趣, 激发其联想思维, 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延伸其阅读空间,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辛华.阅读策略与大学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 .

[2]王振亚.实用英语语言文化[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4.

[3]谢尧臣.语篇分析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教学与管理, 2009 (21) .

[4]孙建龙.教师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7 (5) .

简述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篇5

摘要:互动式教学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关键词:英语 课堂 互动

互动式英语教学就是指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推动的一种教学策略。互动式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机械操练变成灵活应用的过程,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也为课后学生的学习注入动力,从而对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全面提高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互动模式的意义

1.英语互动教学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其创造性思维

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客体上,所以学生的学习带有很大的被动性和依赖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摒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策略把学习的主动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理由,在自主与合作中探究解决理由的策略,讨论中形成知识、策略及结论,在交流中产生情感共鸣,在运用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在讨论过程中,师生之间得以相互启发,从而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心理得以放松、自由、愉悦,为思维发散打下基础。

2.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提高了其整体素质

互动,是英语教学的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个性发展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采取多种协作方式,优化师生交往,推动学生发展。因此,互动教学的运用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互动教学中教学相长,学与导和谐发展

学生的个性、能力、知识结构因人而异,而教师往往通过他们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策略、教学风格组织教学。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身上学到许多新颖的教法。从中得到启迪,获得灵感,这对今后改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不无裨益。在互动课堂中,教师也提议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某些理由,使自己得到不断进步,使课堂变成师生共同进行探讨知识的场所。

二、实施有效互动教学模式的策略

1.英语氛围,回归生活空间。

英语是一门语言,它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作为一门语言课,英语课注重的不应该只是些单词、词组和句子,而应该更注重如何在具体的情境中使用这些单词、词组和句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在辅助教学上的不同特点,按照教材需要组合教学媒体,发挥各自的优势,变抽象为直观,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这种教法由于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的理解,突出教学重视。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参与性的教学环节,开展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英语教学活动的娱乐性与语言情境的真实性,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2.有利于课堂互动的途径与模式。

根据教学互动的特点可知,课堂互动受教学目标限制。所以在采取有利于教学“互动”的途径与模式,如任务型语言教学和合作学习时,必须考虑其是否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在设计任务和合作学习活动时,要根据班级的特点来设计任务与小组活动内容。

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学生语言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会遇到种种困难,下面提出几点在大班进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议:分析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对基本词汇和结构的了解情况,以便设计语言学习活动。做任务前应先介绍任务、做任务的目的以及任务进行的策略,然后学习任务所需的基本语言。分组活动是解决大班学生语言实践机会少这一理由的有效策略。较好的分组策略使每一组都由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构成,指定能力强的学生当组长,组长应有能力为他人做出示范。为了避开能力强的学生主宰语言实践活动,弱者没有机会发言的情况,可以给能力强的学生分派适当的任务,如做记录、在别人需要时提供帮助等。设计任务时,一般把难度低的活动放在前面,把难度高的活动放在后面;输入性的活动放在前面,输出性的活动放在后面;有示范的活动放在前面,没有示范的活动放在后面。

3.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互动式教学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首先,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努力做到师生人格上平等、思想上一致、情感上相通,教师真正能以知、以德、以理服人。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尽可能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理由、分析理由、解决理由和总结丢得失。为了适应新教材,应对新课改,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转变过去英语课堂上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局面,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变被动的听取和接受为积极的深思和参与。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并逐步减少对学生的制约,让学生自主运用语言。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去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耳朵、眼睛和嘴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评价学生

恰当的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正常实施的保证。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强调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以提高英语教学成效。因此教学评价的重心是推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肯定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行为,而不是注重评定学生在某阶段获得了多少可量化的英语语言知识。

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4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下,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对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大多都是学生听,老师讲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样教学模式没有一点新意,课堂气氛毫无生气,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受到极大的打击,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自然也就会影响英语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在新课标中,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老师成为了知识的传播者以及参与者,对当前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十分的必要。

一、目前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观念落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中英语教学效果。虽然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版英语教材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听、说、读、写”五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的英语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班级人数较多,甚至一些教学班级会达到六七十人,很多教师害怕如果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来操作的话,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很多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思路仍然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只重视学生语法和语言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学生综合英语素质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仅仅是被动地死记硬背,说和写的素质得不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不好[1]。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新课程改革以来,对高中英语教学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应该认真对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充分了解教材,根据不同课程内容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积极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缺乏对教材的充分研究,将口语课上成了阅读课,仅仅关注对话中出现的新單词和新句型,没有将这些知识放在对话的情境中区,让学生进行孤立的阅读,没有结合语境去分析,使得原本一段简单的英语对话变得支离破碎,讲解的知识点过多,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当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也是制约高中英语教学效果提高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高中的英语教学设备比较简陋,很多的高中教学班级中硬件基础设施不到位。比如新课标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要使用多媒体设备,但是很多英语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不高,上课用的课件都做不好,让多媒体教学成为了一纸空谈。另一个方面,很多英语教师的教学仍然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学设备的简陋,很多教师上课就只是用粉笔、录音机和挂图等工具[2]。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学到的英语变成了“哑巴英语”,导致很多学生考试成绩很高,但是口语和阅读等能力不够,直接影响了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

二、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创设真实教学情境,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教学。自主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不断提高英语素质。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前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好问题,并将问题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程预习,并自己先将答案整理出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再由教师组织问题点评,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正确的答案。此外,教师要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积极创设语言环境,增加学生使用语言的机会,让教师变成导演,学生成为演员,改变教学模式[3]。

(二)运用信息技术

为上一节好课,教师要从结构改变考虑,从内容改变考虑,从情景角度考虑,从方法角度考虑,还要从技术角度考虑。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带给课堂的是震撼的变化。为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对语言的真实感受力,教师要用计算机重新设计英语课。增加学生的背景知识,设计训练学生思维的任务,同时录下自己真实的教学过程,寻找课堂的不足,发现每个学生学习进步的原因。例如,教师在讲授南非总统曼德拉这一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搜集一切关于曼德拉的知识,在课前进行展示分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看英文电影,让学生从外国电影中体会英语文化,加强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三)创新教材内容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材观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加强对教材要灵活运用。教师应该注意每一个英语单元内容的内在联系,在备课中处理好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保证教材的良好应用。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加强教育资源挖掘,不断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教材,使教材更加适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取舍,不适合的内容可以删减,不要死抓教材,死扣教材。在抓住教学重点、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强调教学特色化,优化教学资源。如果教材中有些内容已经过时,教师可以自己整合资源,找一篇适合学生学习的文章,活用教材,才能促进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高中英语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既是为了能够迎合新课标的发现,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授课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本,将教学的主体还给学生,通过不断的创新完善教学模式,就一定会找到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林文玉. 高中英语TBL写作教学模式实践分析[J]. 现代交际,2016,02:240.

[2]王立华. 转变教学模式,实现高中音乐创新教学[J]. 学周刊,2016,06:74-75.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7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许多母语不是英语的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以及成功加入WTO,我国与世界的接触也将越来越深入,加上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的举行,这些客观的因素,必将掀起一场盛况空前的英语学习浪潮。英语教育的发展在我国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然而,在我国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英语教育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社会对英语教育的新的要求,国家教育部进行了课程改革,制定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其改革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于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课程标准的制定,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悄然兴起,给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即个人包干教学(听、说、读、写的教学只由一位英语教师承担)已经很难达到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改革这种旧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师分工,分课型教学是适应时代发展、进行素质教育新的需要。

二、教育理念的转变

每一次社会的变革,都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思想革命。同样,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一场教育理念的变革。实行分课型教学,首先要求学校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国家教育部明文要求中学的基础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为此,中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在题材处理上,采用了话题 (topic) 的形式,把语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融会为一。在内容配置上,按单元编写,每单元都由“对话”、“阅读”、“语言学习和词汇学习”、“听和写的训练”四部分组成。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然而,由于“生源大战”异常激烈,多数学校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仍搞“应试教育”,盲目追求升学率,以提高知名度。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学内容仅仅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训练什么。于是,加强阅读,紧扣语法,大搞题海战术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就使中学英语教学倾全力于提高学生的笔试能力,完全为考试服务。

其次,学校衡量教师的业绩也主要以高考的成绩论英雄。所以平行年级的教师之间存在着无形的竞争压力。在现行的教学机制和课程安排下,繁重的教学任务,升学竞争的压力,使得教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教学上面面俱到,进行创新和改革;课堂上如有多余时间,便用于语法讲解、练习分析,而那些与高考联系不大的内容就成为教学的死角。这完全是一种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

因此,单靠通过一位英语教师的包干教学来实现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技能,实现素质教育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要彻底改变传统的以“升学”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尽快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实行“分课型的教学”,全面真正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分课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冯克诚、西尔枭)。应试教育培养了大批的英语“哑巴、聋子”。要想达到英语教学的“双赢”结果,我们就必须进行英语素质教育(英语素质是指学生在听、说、读、写几方面的素质,而这几方面的素质又集中表现为学生在交往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其手段和方法就是进行教师分工,分课型授课。

课型,一是指课的“类型”。它是在对各种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产生的。二是指“模型”。它是在对各类课在教材、教法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深入研究各类课型的结构和特征有助于广大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好每一单元,区别对待和处理每一个课型,以保证教学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而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中学英语课型的分类因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笔者认为,分课型教学就是把过去一个班的英语教学由一个英语教师承担的教学形式,按听、说、读、写四种课型进行师资的配置,由几位教师分工授课,各扬所长,把关教学,共同负责,商讨教学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全面而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使其能在交际中运用英语。

1. 课型结构

(1)听力课。随着高考改革加试听力并记入总分,各学校也重视听力的教学,但这种教学具有浓厚的“应试”色彩,而不是以交际和实际需要为目的的教学。表现在教师没有听力教学的目的与规划,想什么时间上就什么时候上,形式也只是学生听题目然后对答案,训练的方法方式单一化,缺乏多样性。至于听力的一些内在的东西,如提高听力技巧技能的方法介绍,听力材料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则很少涉及。所以,进行单一孤立的听力题目的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不会有实际意义的提高。

分课型教学的听力课,教师不仅让学生听大量的材料,更注重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听觉辨别能力,大脑的反应能力和对语流、语速的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花大量的时间来解决学生的语音障碍、语速障碍、词汇障碍;采用各种形式,如listenand answer, listen and repeat, listen and retell, listen and fill in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包干教学的教师通常是舍不得花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2)口语课。因为过去只有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才加试口语,所以真正意义的口语教学基本是处于瘫痪,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有也是仅局限于课堂回答问题和一些机械的操练,既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又没有针对性。

分课型教学的口语课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内容包括日常对话、游戏、情景对话、口头作文、口头翻译、观看英语电影、开放式讨论等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实践应用英语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阅读课。目前中学普遍存在重精读轻泛读的现象。部分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深受结构教学法的影响,以语法、语言结构为中心,往往是教师读一句,翻译一句,讲解分析一句,当然重点分析句子的结构而非句子的内容。而学生则手握钢笔,划句型,勾短语,抄写板书,忙得不亦乐乎。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违反了语言本身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整体掌握。

对于泛读教学,由于课时减少,教师很难真正贯彻泛读教学。时间上得不到保证,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话。有的教师急功近利,课堂上如有时间便用于语法讲解、练习分析,回到重知识、轻能力的老路上。

分课型教学的阅读课,包括精读和泛读两项。精读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猎取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在与课文的“书面交际”中增强识记、理解词汇的能力,猜测判断语意的能力,以及理解篇章结构的能力,其中渗透的语音、语调、词汇、句型、语法等的教学,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的,在运用中巩固和发展的,而不是只顾形式而脱离内容的孤立教学。

泛读教学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重视。首先是有了与精读相区别的教材。其次是在学校的课程表中独立体现。在课时上得到了保证,教学就能实现扩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通过浏览各种体裁的文章,不仅扩大了词汇量,还巩固了语言知识。

(4)写作课。过去的写作教学,多半是教师给出一些要点(key points),或者以其他形式给出写作任务,然后学生写作,最后教师批改点评,其过程就是集体订正学生所犯的语法错误。写作的一些技巧、句子的完美性被忽略了。以致学生学了三年的书面表达,其水平也不见有多大的起色。

分课型教学的写作课,应是笔译和各种题材的作文训练。众所周知,任何语言的写作都是以写好句子为基础的。所以,写作课教学要分两步走的过程。首先是句子的教学,包括句子的成分、修辞、英汉互译等内容。然后才是作文,包括写作方法的介绍,篇章结构的布局,不同体裁的特点,以及一些常用的技巧,等等。这种写作课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2. 课时的分配

高一、高二年级的课时分配:听力课1课时,口语课1课时,阅读课2—3课时,写作课1课时。当然,不同学校的师资和学生的生源不同,应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而改变,但应和许多中学英语课每周每班5—6课时的安排一致。

高三年级要准备参加高考,课时的安排可以作适当的调整,即听力课1课时,阅读课2—3课时,写作课1课时,综合课1课时,机动1课时。

3. 教师分工合作

分课型教学最大的特色就是按课型优化教师资源,各扬所长,分工合作,把关教学,共同负责。原则上一位教师只承担一种课型,如果学校师资缺乏,教师也可以兼教其它课型,但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一位教师最多只能教两种课型。

当然,由于教师的个人素质不同,学校可以根据教师最擅长的课型安排其教学任务,同时教师可以主动申请,也可以跨年级教学。具体的操作要依学校的实际情况量力而定。

4. 分课型教学的好处

分课型教学可以使师生达到“双赢共赢”的效果。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按课型授课,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都能得到足够而系统的训练和提高,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减少备课项目和次数,备课项目单一化,使教师的备课授课精益求精,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其次,按课型授课,学生能储备一定的语言功底,不仅能具有较强的笔试能力,而且能适应口试、听力测试及现场对话交流等多种形式的考查,完全克服只能适应笔试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和特长,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搞教育教学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教育服务。

最后,按课型授课,有利于大学新生很快适应大学英语的教材教法,适应某些专业“双语教学”的需要。学生即使没有上大学,也会具有一定的英语能力,这有利于他们在社会上的就业和工作。对教师而言,按课型授课,不仅能减轻教师之间的竞争压力,还能增强彼此之间的团结合作,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

四、结语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打破传统的由一位教师包干到底的英语教学模式,向分课型的英语教学模式转变,是现代社会发展对现代中学英语教育提出的一种新的要求,同时也是学校有效配置教师资源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这种分课型教学模式下受教育的学生,不仅能提高应试能力,更能全面提高和发展使用和应用英语的能力,使英语真正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行体制下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 指出要达到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全面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即实行教师分工、分课型教学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分课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正东, 黄泰铨.英语教学法双语教程.科学出版社, 2001.

[2]冯克诚.中学教学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0.

[3]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2, (七) .

[4]全日制高级普通中学英语教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001.

[5]冯克诚, 西尔枭.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4.

高中英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篇8

一、互动性的课堂教学设计

现有的课堂教学手段有限, 随着现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丰富, 以及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 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 针对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形式, 应该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 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来, 而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由于现在的英语教材设计是模块式的, 一个或者几个单元构成一个学习模块, 学习的话题是相关的或是相近的, 因此在一个模块的教学之初, 要向学生做好相关文化背景的铺垫, 可以应用视频教学选取影视剧中的相应片段, 来引发学生进行生活化思考, 意识到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还可以通过社会调研报告, 或者其他形式的直观性介绍, 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所学内容。充分的文化背景介绍能够使学生和教师同时进入到相应的语境, 相应的场景在相应的环境下进行教学和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小组讨论或者场景再现, 或者演讲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能够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当中, 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通过情景对话再现的形式, 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的生活场景, 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及他们的优点和问题所在, 然后提出相应的针对性意见, 能够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 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能力进行训练。

在互动性教学中, 教师的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教师不能够喧宾夺主, 过度的限制学生的思维, 要能够使学生尽可能的拓展思维, 将疑问和错误都暴露出来, 并加以重点讲解, 对于学生提出的有创新性的意见, 要加以重视, 对其进行鼓励和引导, 使学生养成质疑, 探究的学习习惯, 这对他们的日后的学习非常有利。另一方面, 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 避免话题讨论过程中的走偏, 要使学生对讨论话题保持新鲜感和兴趣。

二、互动性的教学的拓展

课堂上可以进行师生互动, 同样, 课下也可以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拓展。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时间, 并不能满足高中生的求知欲, 在课下, 也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复习, 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和能力。如“school life”一课, 在课堂上进行了练习后, 可以布置学生作业回家将今天一天的校园生活用英语讲给父母听。这样学生与家长的互动, 能够让家长掌握学生学习的动向, 拉近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同时家长也能很好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对英语的掌握能力。这样学生在课下也能锻炼英语能力, 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教学模式。老师也可以给学生分组, 学生在课下完成作业时候也可以小组内完成。这样分工明确, 能够节约大量的有效时间, 学生之间的互助比老师帮助学生更有效果。同时在竞争欲望的驱使下, 学生也能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英语, 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不过老师要注意的是, 这种小组教学法, 是学生之间的互助, 并不是组内一两人完成任务代替整个小组完成, 这样既不能起到教学的最初的效果, 又浪费了很多时间, 学生之间分配不均匀也容易产生矛盾。所以老师要合理有效地分配任务, 帮助学生在小组内更好的完成学习。

三、互动性教学辅助

英语学科需要大量的教学辅助, 这些辅助的出现也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性教学。同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帮助学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英语的学习应该是轻松的, 对于高中生来说, 英语的应用更是随处可见。美剧、英文歌曲等都是学生所追捧的, 因此老师可以将这些与课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将要学习的单词编成一首曲子让学生去唱歌, 也可以变成对话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娱乐中就学习了英语, 掌握了英语知识, 还对语法等枯燥的语法知识进行了学习。多媒体的应用现在也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了英语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的帮助, 将英文转换成了图片或者语音,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高度提高。

英语是应用的学科, 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互动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英语的练习和能力的加强。同时配以课下的互动拓展和各种互动性教学辅助, 都可以帮助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和理解, 学生的兴趣也会得到提高, 对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加强。因此, 互动性教学是现在英语课堂一种很实用的教学手段。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 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提出, 传统的单纯以“教”为主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 随着对师生之间的交流, 互动的要求不断增加, “互动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得到重视,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能够很好的提升教学效率,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英语教学的活力, 真正实现教与学之间的结合。

关键词:互动,兴趣,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中英语习题课教学模式初探 篇9

所谓习题课, 是指以讲解习题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一般在一个单元结束之后或者阶段性测验之后安排习题讲评课, 前者是为了复习所学的知识, 以练习的方式纠正模糊或者错误的知识内容, 巩固一个单元所学的重难点, 为阶段性测验做准备;后者是为了查漏补缺, 系统地梳理所学的知识, 融会贯通, 然后适当地进行拓展提升。所以, 虽然讲授的知识不是新知识, 但是习题课对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将所学知识条理化和结构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它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型。

二、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看当下课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教育部, 2012;以下简称《课标》) 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并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 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比如要求通过英语课程, 使学生培养合作精神, 增强祖国意识, 拓展国际视野,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等。[1]

我认为, 习题课作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课型之一, 也应贯彻“以学生为本,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个体差异” (教育部, 2012) 的建议, 以“能用英语做事情” (教育部, 2012) 为目标, 在课堂上, 优化教师的教学过程, 重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

三、四种讲授习题课的风格分析

近期, 我观摩了江苏省南京市某高中四位教师习题课, 采用自然调查法, 对这四位教师 (教龄均在十年以上, 两位女教师, 两位男教师) 上的四节自然状态下的习题课进行了录音, 并将其转写成听课实录, 基于课堂录音、观察及听课实录, 进行系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通过反思, 发现当下习题课中存在一些问题。

四位教师教授习题课的模式不尽相同, 我将其分为两类, 逐题讲解和挑选题目讲解;通过比较发现, 逐题讲解覆盖的题目数量较多, 重点讲解的题目也较多 (重点讲解是指, 不仅告诉学生此题答案, 而且分析原因, 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总结迁移是指,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一个单词或词组的许多用法, 或者在选择题里不仅讲解正确选项的意思, 还拓展其他选项的意思。学习方式指导, 是指跳出讲解的练习, 站在一个高度, 对学生如何做题, 如何学习进行指导。无效时间是指没有任何教学进展的时间) 。

我将其归为四类:

(一) 题海战术型———刘老师

刘老师在讲评作业时, 从前到后, 一题不漏, 属于“题海战术”型, 是四位教师中讲解覆盖题目最多的教师。这种教学模式, 虽然追求的数量, 面面俱到, 但有对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把握不准、分析不到位的嫌疑。虽然也重点讲解部分题目 (请学生说出自己错的题目) , 如由“Deserve to be fined”拓展到相同意思, 不同用法的“deserve fining”, 从而总结“deserve”的用法, “deserve doing/deserve to be done”等。但是这样的做法易浪费优等生的时间, 没有很好地做到“关注个体差异”。值得注意的是, 请学生说出自己错的题目, 本意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但是由于教师没有及时记录, 造成有部分学生存在问题的题目漏讲, 并没有完全满足学生的答疑诉求。此外, 我认为上课花上9.5min帮助学生对答案, 实在有些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 唱独角戏型———孙老师

孙老师是四位教师最注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 因为整个课堂都是以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答疑为主线的, 但是也是四位教师中做得相对不好的。我认为, 原因不在于教师的这种教学思想出了问题, 而在于教师对学生的预判不到位。这种教学模式的高效率是体现在学生全面预习, 充分准备, 大胆提问, 积极参与课堂, 与教师互动的前提之上的。但从我的观察中, 该班学生并没有做足准备, 所以课堂上出现了几次“休克”, 造成了无效时间的产生。实际上, 教师也有所察觉。所以, 教师为了挽回课堂效率, 完成教学任务, 开始唱独角戏, 按照自己的思路, 给学生讲解题目, 与学生互动相对较少, 有些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诉求。孙老师的课堂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在于她指导学生查字典, 利用字典进行学习, 还在课堂上让学生现场查字典, 这种对于学习方法的指导, 对于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策略很有帮助。

(三) 知识迁移型———蔡老师

由于“presentation”占用的课堂教学时间略长, 蔡老师用于讲解题目的时间相对较短。但蔡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 主要是与班级所有学生进行互动。以“Pay attention.Come on, dear!”等课堂用语吸引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速度,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由于试题受卷面、时间的限制, 不可能将所学知识通通涉及, 蔡老师在讲评过程中会以点带面, 通过生活中的、学生身边的通俗易懂的例子, 充分利用教室里的物品来讲解 (如bookshelf, door handle等) , 让人自然明了,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除此之外, 她在讲评过程中, 抓住重难点, 与高考点对接。蔡老师虽然讲解的题目不多, 但几乎每题都精讲, 每题都进行拓展迁移。

(四) 课堂紧凑型———倪老师

倪老师的课堂是紧凑惜时的, 是四位教师中效率相对来说最高的一位。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 倪老师的课堂没有“presentation”或“dictation”, 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其次, 同样是习题课, 但是与其他课堂不一样, 这是一堂阶段性测评卷讲评课, 所以倪老师有答题分析的数据, 心中有了预判, 知道哪些题目错误率较高。于是在讲评过程中, 逐题讲解, 但是对错误率低于50%的题目进行分析、总结、拓展。倪老师的课堂的一大亮点是课堂互动。虽然与刘老师的课堂相比, 倪老师与单个学生互动的次数不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 刘老师的课堂是教师直接点名, 学生回答问题, 而倪老师的课堂是学生自主提问, 而且, 倪老师向全班提问次数超过20次, 虽然不是每题都要求学生回答, 但提问的本身也能引起学生思考。

四、问题总结

总的来说, 虽然四位教师授课风格不尽相同, 以不同方式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不难发现, 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和次数都太少, 依旧是以教师讲评为主。虽然外界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开始有下降的趋势, 但是, 至少当下, 英语仍然是一门大学科, 教学任务比较重, 教学压力较大, 教师不愿意冒险让学生去讲, 一方面, 是怕学生讲不好, 自己要重新讲解, 耽误宝贵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 学生讲解,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班级学生人数较多, 较大的转变可能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但是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 教师要答疑解惑, 完成教学任务, 不舍得浪费课堂中的一分一秒, 苦口婆心, 身心疲惫;另一方面, 由于习题课的趣味性较低, 学生仅仅是观众, 这种形式比较单一, 如果教学过程缓慢, 就会让学生觉得无聊和枯燥, 如果教学过程过于紧凑, 只会让学生觉得厌烦。

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我认为, 有效的英语“复习课”课堂学习活动需要教师正确处理好学生讲解与教师点评的“度”的关系。教师要以学生为基础, 并提供适当的支持, 在课堂上真正贯彻《课标》精神,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讲评有其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行性。一方面, 学生不喜欢教师的一言堂, 处于高中阶段、青春期的他们, 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 教师可以让他们来“当家做主”, 自己分析、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在一旁观察、倾听, 适当地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补充和点评。补充内容, 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掌握知识;点评学生的说法, 通过鼓励、肯定, 提高其成就感。另一方面, 习题课与新授课不同, 学生眼前的知识是已经学过的知识, 知识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同, 一个班级, 总少不了所谓的“优等生”和“后进生”, 对于优等生而言, 这些已经掌握的知识调动不起他们的思维以及积极性, 使这部分学生觉得似乎是在浪费时间, 不知道该做什么。而此时, 让优等生讲解一些题目, 恰好可以使他们在温故的过程中, 培养其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等, 从而在整个班级营造一种合作学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Merrill (2003) 认为, 当学习者受到鼓励将新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 (迁移) 到日常生活中时, 学习才能够得到促进;当学习者有机会实际展示、表现其知识和技能时, 学习才能够得到促进;当学习者对学到的新知识和技能进行反思、质疑和辨析时, 学习才能够得到促进;当学习者能够有个性地运用新知识和技能时, 学习才能够得到促进。[2]

五、习题课具体教学过程设计

我试图探索提出一种更为合理和有效的教学模式, 规避当前习题课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一) 课前准备

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需完成对答案的任务, 对自己的错题有所了解。教师要明确每位学生必须全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去, 在自我解惑、归纳总结的同时, 做好帮助他人答疑的准备。与此同时, 教师在认真批改的同时, 需记录作业中的典型错误, 以便在学生讲评中进行补充说明。

(二) 错题再现

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鼓励四人为一个小组, 先在小组内讨论分析错因及如何订正。如果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黑板上写出题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教育部, 2003) 指出, “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3]

(三) 交流探讨

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请做对黑板上相应题号题目的学生讲解他们的解题方法。Vygotsky (1978) 提出了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实际发展水平, 指已完成的儿童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此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 指儿童正在发展的过程, 表现为儿童在这一阶段尚不能独立, 但在成人和其他学习同伴的帮助下能完成某一学习任务。这种学习同伴之间的分享有利于开发最近发展区, 激发潜在发展水平。在提高分享者综合运用能力同时, 在整个班级营造一种合作学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4]

(四) 总结升华

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在一旁观察、倾听, 适当地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补充和点评。补充内容, 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 掌握知识;点评学生的说法, 通过鼓励、肯定, 提高其成就感。

六、结束语

高中习题课教学有很多模式, 我相信教师通过不断的交流反思、探索实践, 以及进一步的研究, 在《课标》的指引下, 能找到更为合理和有效的教学模式, 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从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 通过归纳四种高中英语习题课的教学风格, 分析当前习题课授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试图探索提出一种更为合理和有效的教学模式, 规避当前习题课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关键词:高中英语习题课,英语课程标准,教学风格,教学模式,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Merrill.D. (著) , 盛群力、马兰 (译) .首要教学原理[J].远程教育杂志, 2003.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讨 篇10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积极性

英语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英语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而课堂互动过程则是帮助师生之间建立感情、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这一点,教师的单方面授课、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越来越低。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课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师生之间和谐的沟通模式对英语课程的顺利展开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如何将死板的英语练习转化为灵活的教学互动,需要教师共同去探讨。然而,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展开对当前高中教育而言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中英语课堂的互动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一、营造互动氛围,加强小组合作

要构建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创造互动氛围。可以说,互动氛围是教师开展有效课堂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联系课堂实际,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重视生生互动,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合作发展,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法,使学生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师还可以将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之间的双人互动和多人合作等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一人读一人翻译,帮助学生展开对话。口语表达能力需要进行练习,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表达机会,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互动学习。

二、激发探求欲———使学生产生互动需求

教师要想使学生能够积极在课堂上产生互动,就得使其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在教学思路上表现为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现行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只寻求一种答案,要引导学生并不因为找到一个答案而满足,而是一问多答或一答多问,创造性活动便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当学生对于一般问句、选择问句、特殊问句、反意问句等基本掌握后,进行一些多项性、判断性和逆向性提问。特别是逆向性提问很受学生的欢迎。例如,基于学生已学过一般问句的提问和回答,学生提出:Are you listening to your teacher now?Are you old?Are you a good student?Are you going to play games after school?…学生提出的问题既忠实于课本的内容,又体现了语言重点,既训练了学生说英语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能力。

三、学生自学、小组活动———使学生积极互动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再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程度各异的四名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能较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达到共同学习的目标。

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评价机制、丰富教学形式是实施互动式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学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师生发现教学进程中的问题,还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合理的教学评价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调控及对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激励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价方式包括师评、自评、互评多种形式,教师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注意的是,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以启发。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多维性,在英语课堂上应该对学生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行为表现、吐字发音、思路展现、态度方式等多个方面,这也是构成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元素。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各类活动,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制定合理的奖励措施,如默写比赛、讲英文故事、英文歌曲比赛、听力竞赛、演讲比赛等。教师要真正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满足高中生对新鲜感的需求。

如何打造高中英语实效教学模式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育教学;实效模式

很多高中生对英语学习总是采取放弃的态度,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好它,致使高一到高三,英语成绩仍是原地踏步。面对这种现象,老师要找准方法,打造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英语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它起着激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助推作用,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水平,教学过程中情感渗透力量的强弱会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行为。教师要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也就是说,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相互谅解,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师长,同时还是他们的好朋友,值得依赖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进行思想交流,对你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教师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二、英语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积累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词汇障碍,没有一定的词汇作基础,要想获得较强的听、说、读、写等能力是很困难的。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事物;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由此可见,没有词汇,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无从谈起,更谈上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要掌握词汇,首先要学会音标。教学中发现很多高中生不认识音标,也不会正确拼读音标,而音标对学习英语词汇很重要,不仅仅是中学时期,对大学以及工作后的英语持续学习也有很大的重要性。英语单词的读音大部分都有规律可循,比如theatre, thread, third, thirteen, through这些单词中th的发音是有规律的,但这些规则不应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而是要在学习单词时注意体会、归纳。

在词汇的学习中,关键是持之以恒。每次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要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在单词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就复习一遍,以加深印象,防止遗忘。科学研究证明,一件事情要让人记忆的深刻,要20多次才能完成,记忆单词也一样,是要下一番功夫的,要注重保持和再认,经过了及时的复习,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很长的时间。之后,适当做一些练习,尤其是针对自己不足之处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体会中,单词记忆的才会长久,才有利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三、英语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听力训练

在英语课堂上要多让学生听英语,少用汉语,减少用汉语教英语的现象,应使用基本的课堂用语,包括问候、指示、解释练习步骤、纠正错误、表扬等,还要用英语简单解释某些语法结构和某些词汇,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有更多的机会听英语。

每次课文结束后,老师可以安排一个听写练习。听写材料可以选教参书提供的围绕课文内容的单词、短句。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每周可以安排一两次听力练习,主要训练听要点、听细节、听发音相似词的差别、听信息、听特定的词。可采用各种不同的听力材料,比如会话、记叙文、传记、电话留言、市场报道、新闻报道等。这些内容学校发的教材里都有,可以通过学校的多媒体来完成,可以在晚自习时,学校分年级统一播放,操作上非常方便,效果也很明显。

四、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英语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因此,我们在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写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和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语写出日常应用文,以及一般内容的其它文体的文章,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进入社会,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基础。

当然,很多学生会感觉到写作困难,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感悟生活,要求学生多看、多听、多想、用心体验和感悟身边的人和事,然后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用英语写出来。学生感悟了生活,就不会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就有了写作的素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勤写日记。刚开始时,学生不太习惯,就要求他们每周任意写两篇,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对于每一篇日记,老师都要认真批阅,除了指出语言运用的错误外,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对于他们在日记中所写的事情,用英语写下自己的评语,或鼓励或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更增进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从而提高了英语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不能只是形式,更要注重其实效,从情感、词汇、听力、写作等方面着手,打造具有实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颖.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宗涵.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高中英语有效教学模式的初探 篇12

一、做好初高中学习的衔接过渡

现如今,大多数男生恐惧学英语认为语言类专业女生比较擅长,他们自己学懂高中英语比较困难,所以一开始就放弃了英语,这时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高一新学期伊始,我们通过入学考试了解学生的大致水平及时给学生弥补缺漏,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帮助学生系统复习,使他们尽快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此外,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并坚持用英语授课,课后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尽快和学生熟悉起来。

二、培养学生自我激励学习动机

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是对它的兴趣,我们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对知识价值的反思。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级分化的现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三、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首先,创设情境,利用词组短语提示,让学生对话,诵读,表演,演讲,课本剧表演等,可以有教师指导性的表演,也可以是学生参与性表演、交流性表演、汇报性表演等,让学生在理解、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人为地再现文章意境,达到内化、积累、创造性地运用英语的能力。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媒体创设现实情境。课件、投影这些现代化教学媒体可以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课本。最后,也可以通过问题来创设情境。

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

五、师生合作探究学习

融洽师生关系是探究学习的关键。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渗入地思考,仔细地研究,更需要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共同寻求答案,共同寻找事物的规律。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学习的关系,这不仅强调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更强调教师要在引导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合作,不仅珍视探究中教师自身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同样也要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这样才能体现师生之间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六、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进行使用而教学

1.课堂要有互动交往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的教学过程,它是师生之间或是学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 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互动。在教学中存在着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在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各种交往情境,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活化了教学内容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乐意学习,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越学越爱学。

2.传统教学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种教育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应该成为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火种”。

上一篇:地方贸易结构优化分析下一篇:地理证明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