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的语病分析(共7篇)
学生作文的语病分析 篇1
摘要:学习语言的难点就是语法, 本文针对汉语教学中常见的语病进行总结分析, 以提高学习汉语言的效果。
关键词:汉语教学,语病分析
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 无论你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或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语言, 我们生活在祖国的西北部---新疆, 各族人民相互融合在一起, 共同生活, 所以, 我们不仅要学母语, 更要学好我们中华民族所共同拥有的语言---汉语。
作为一名汉语教师, 我们担负着艰巨的使命---让民族学生听懂、会说汉语。在引导同学们学汉语, 说汉语的过程中, 我渐渐地了解到一些少数民族的同学因害怕学不好汉语而不学汉语或者没有意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这样的现象, 还有一部分同学学习汉语的方法不得当, 造成学而无获的局面, 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上课时, 我尽量让同学们多说多练多造句, 哪怕他造的这个句子全是错的, 只要能发言, 我脸上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并及时帮他纠正, 然后再要求他多读几遍。针对这些学生病句, 我做了一些简单的分析。
首先, 是一类用维吾尔语语序造出的病句, 如:
例1∶我的书爸爸看了。
例2∶他们昨天上海去了。
例3∶李华中午米饭吃了。
例4∶买买提下午学校没有去。
在维吾尔语语序中, 根据在句中的作用, 句子成分可分为主语, 动词,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以及特殊成分, 其中, 主语, 谓语是句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成分, 又叫主语成分, 宾语, 定语, 状语是句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成分, 又叫次要成分, 主要成分是句子的组织中心, 次要成分对主要成分进行限定, 修饰。那么, 汉语语法中的句型有时是怎样的呢?它和维吾尔语语法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汉语语法中句子成分一般由主语, 谓语, 动语, 宾语, 状语, 补语, 中心语, 独立语等九大部分组成, 其中,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是传统的分析法的大成分名称, 也是最基本的成分的名称。
下面我们来对比一下汉语和维吾尔语句式的区别在哪里, 如:“他们昨天上海去了”一句, “他们”做主语, “去”为动词, 做谓语, , 但由于民族学生脑海中原有的维吾尔语基本句式“主+宾+谓”的干扰, 也就造出了一个经维语思考后而产生的“汉语句子”。因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 从而听起来很别扭, 我们在汉语教学中所强调的学生用汉语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原因在此。
其次是民族学生运用判断动词“是”所产生的问题, 如:
例1∶我米泉的人。
例2∶她我的最大的女儿。
例3∶他我的爸爸。
例4∶妈妈学校的老师。
以上三个例句究竟错在哪里了呢?汉语中的判断动词“是”——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或者表示事物的特征, 质料, 情况, 事物的存在等等。而民族同学就是不会或不懂得如何运用这一动词, 也就造出了“我米泉的人”这样的病句。也许, 您用心去听, 您会悟出:句型就是一种格式, 他问你:“你是谁”“你是干什么的”等等, 回答时, 完全可以套用相同这种模式来回答“我是***”“我是打杂的”“我是干活的”等等。
除了上述两点, 第三类问题时是民族同学运用汉语介词“在”时所出现的问题, 如:
例1∶我的家米泉。
例2∶他讲台上站了三个小时。
例3∶我火车上。
例4∶他电脑前坐着。
在汉语中, 表示方位一般用“在”, 比如:在家, 在学校, 在教室等, 而维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只是顺序的不同, 所以学生自然而然的把“在”给漏掉了。例二也相同。
第四类问题是维语习惯用法造成的错句及病句现象, 如:弹鼓, 放奥斯曼 (一种涂眉用的植物) , 玩球, 穿帽子, 喝汤饭等等。这些词语都是直译了维语中的词组, 但不符合汉语的思维, 用维语的习惯用法和词汇来直接表达汉语句意, 这样的搭配既不合理, 也不通顺, 就会闹出笑话。
第五类问题是属于动态助词“了”的错误, 如:
例1∶我非常高兴了。
例2∶做一个好女孩子了。
例3∶她天天见面了。
在汉语中, 实词表示语法意义的形态变化, 虚词 (和词序) 成了主要语法手段, 介词, 连词, 助词, 语气词构成了虚词, 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上述两个句子无需加“了”, 这样显得句意罗嗦, 比如“我走了”“我去过了”这些句子则需要用虚词中的动态助词“了”来表达一种状况, 一种时态。而上述病句无需添加。
第六类问题是量词的用法。
例1∶家里有两只牛, 两只鸡。
例2∶一个大衣, 一个裤子。
例3∶河里有一堆鱼。
由于维语中很少用量词或者根本不用量词, 所以同学们常常搞混, 或者干脆“一狗、一羊”就这么说, 按汉语习惯, 论衣服, 裤子用“条、件”, 论牛论羊用“头、只”等, 只要平时用得多了, 也就掌握了。
还有一些民族同学因为没能掌握好词性、词义、词类以及词的用法而造成的偏误, 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了解并分析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病根显而易见, 那么我们就要对症下药, 汉语教学的研究是为了推动教学理论的发展, 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汉语水平;再者要营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 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它, 通过这些好的方法, 来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 让大家能听懂汉语, 会说汉语。
参考文献
[1]陈世民、热扎克:《维吾尔语实用语法》, 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1年。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学生作文的语病分析 篇2
(34)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删去“使”)
(35) 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偷换主语)
(36) 我们九年级的同学,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
2、谓语残缺或多余
(37)只要我们沿着正确的前进方向,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把“前进”移至“方向”后。
(38) 回到家乡已经四个多月过去了。
3、宾语残缺或多余
(39)我们要尽快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缺宾语,在句末加上“水平”。)
(40)解放文艺同民间文艺保持着密切联系的血肉关系。
(41)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何等作用啊!
(42)他的明智而远见的设想,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4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小李总是自勉。
(44)他对工作这样粗心马虎,能会不出事故吗?
(45)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变化,突出地表现在全厂严把质量关,上下争创名牌产品。
(46)小张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得很。
例⑦应在“何等”后面加上“重要的”。例⑧把“而远见”删去,或者在“而”后加上“富有”。例⑨“自勉”前可加上“以此”作状语。例⑩的“能”与“会”是两个能愿动词重复使用,应删去一个。例⑾的补语由介词短语充当,介词“在”后应有“上”呼应,构成“在……上”的介词短语。例⑿应删去“得很”,补语多余。
★ 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分析反思
★ 中考英语完成句子解题技巧
★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分析论文
★ 托福口语解题技巧分析Task1-6具体应该怎么做
★ 重庆中考题解题技巧
★ 各类题型解题技巧-政治试题
★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
★ 《木兰诗》句子分析
★ 高三数学大题解题技巧
高考语病试题的应试对策 篇3
【关键词】高考语文 病句 试题 应对策略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年年必考的考点,所占分值一般不低于三分,有时甚至高达九分。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客观性选择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改错试题。
在复习中,除了了解病句的类型以外,还需要掌握用怎样的方法辨析病句。
一、紧缩法
紧缩分析法是诊断句子语病的基本手段,它能迅速准确地确诊句子的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病症。
例1:(2005年高考全国卷3)
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例2:(2005年高考广东卷)
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做餐具。
用紧缩法检查例1、例2。例1紧缩后是主宾搭配不当,“李明德”不能被评为“单位”;例2属动宾搭配不当,“宰杀、解剖”与后面的“肉”不搭配,应改为“宰杀、解剖牛羊,切割牛羊的肉”。
二、公式法
1.介词结构打头的句子,检查是否患主语残缺的毛病
例1:(2005年高考辽宁卷)从我懂事起,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
本句缺主语。“我”被介词结构包住成了状语,必须把它解放出来,让“我”作主语。
例2: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本句应将“在……中”去掉,让“这部作品”当主语。
2.有反问词、否定词、指令性词的句子,检查是否患正面反面颠倒的语病(说话人要说的意思刚好与句子表述的意思相反)
例1: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做了相关提示。
“避免”和“不”是双重否定,应改为“怎样才能让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例2:权威人士强调:最近,国内接连发生了特大火灾,全国人民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本句否定不当,应改为“尽量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3.有两面意思词语(胜败、高低、是否、能否、多寡、去不去)的句子,检查是否患前后失应病(与之搭配的词语是一面意思,就造成前后失去了照应)
例1:(2006年全国卷2)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本句错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前后不照应。
例2:(2005年全国卷1)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句中“能否”与“无疑具有”不照应。
4.有“和”字并列短语的句子,检查是否患彼此失应不搭配或语序不当的毛病
例1:全厂职工认真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本句应该是先“听取”后“讨论”。
例2: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本句中“培养”、“失足青年”不搭配。
三、定理法
语言中也有一些定理法则可以用来帮助确认语病。
1.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位置:同一主语,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后;不同主语,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前
例1: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相应的实力,以致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本句几个分句是同一主语“部分国有企业”,关联词语“由于”应放在主语后。
例2:近些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家不仅开始投资民办教育,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而且国外教育机构也纷纷抢占我国教育市场。
本句中两个分句是不同主语,“不仅”应放在“国内一些企业家”之前。
2.运用“不管”与“尽管”的规则,“不管”后面的词语是不确定的,或选择性的,常常带有“怎样”、“多么”,“或者”、“还是”等词语;“尽管”后面的词语是确定的,不能有选择性
例: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本句应把“不管”改为“尽管”)
3.掌握多层定语、状语的排列规则:谁的-——多少——怎样的——中心词(名词);何时——何地——何范围——中心词(动词)
总之,应该掌握病句的表现特征,研究常患语病的句式,这样在高考复习中才会有针对性、目标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风景谈》几处遣词的语病分析 篇4
一.语意前后不一致
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 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 成为队, 而且当微风
把铃铛的柔声, 丁当, 丁当, 送到你的耳鼓, 而最后, 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
排成整齐的方阵, 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 当领队驼中领队所掌的那一杆……
——摘自《风景谈》
仔细地揣摩文意, 发现语意前后矛盾——作家前面写的是一支驼队, 后面写的是一个驼队方阵。
从文面来理解, “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 成为队”的表意很明确, 作家写的是一支在沙漠中行进的驼队, 而且这支驼队有一个领队驼。至于这支驼队在做什么, 作家没有写, 因为这与要表现的题旨不相关联, 他强调的是荒凉沙漠中人的活动。可紧接着作家却给我们构画了另一幅图景:昂然高步的骆驼, 排成整齐的方阵, 且愈行愈近。从“线”到“方阵”, 两个词语间产生的落差, 导致文章的表意前后产生了矛盾, 破坏了原有的语意体系。从文章本身来看, 既缺少必要的文字陈述和衔接, 又看不出驼队有排成“方阵”的可能, 也看不出排成“方阵”的必要, 且文意的连贯性和完整性遭到了破坏。我们不妨作一个小小的改动, 删去“排成整齐的方阵”一句, 再来阅读文章, 我们会觉得文意更为连贯、完整, 表意更为准确, 理解起来就顺畅多了。
二.用词有误
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 丁当, 丁当, 送到你的耳鼓, 而最后, 当那些昂
然高步的骆驼, ……而且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
——摘自《风景谈》
“丁当”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注解的:形容金属、瓷器等撞击的声音, 也写作叮当或玎珰。在文本“微风把铃铛的柔声, 丁当, 丁当, 送到你的耳鼓”中的“丁当”就是用来指铃铛的柔声。可是“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鼓”一句中的“丁当”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 指向的是物体, 更准确地讲, 应指前文所提的“铃铛”, 从前后的语意来看, 写为“铃铛”更为恰如其分。
从“合奏”一词的释义来分析, 它是指许多乐器分别按不同声部演奏同一首乐曲, 既然是用乐器来演奏, 那么“大小丁当”应该是“大小铃铛”才更为妥贴。因此按照文面来理解, 作家这儿把“铃铛”误写为“丁当”了, 造成了理解上的困惑。
三.语意上的重复
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 天是那样的蓝, 几乎透明似的, 月亮离山顶,
似乎不过几尺, 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 宛如人头上的怒发……
夕阳在山, 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 河水汤汤急流, 似乎
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似的。
——摘自《风景谈》
划线的两段文字都犯了语意重复的毛病。细细推敲, 我们便能揣摩出“头上的怒发”文字的延伸意义和隐含义。“怒发”前加上表位置的修饰语, 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句意, 使人明晰这“怒发”有了“头上”与“头下”的位置之分, 这显然属于不当修饰, 文本在语意上产生了羡余, 也就是说语言形式超过了所表意义的需要。这与我们说“眼睛上面的眉毛”和“头两旁的耳朵”是一个道理。虽说语言的本质是一种约定俗成, 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因语意延伸而造成人们理解上的歧义, 就应对文本进行必要的修正, 若把“宛如人头上的怒发”改成“宛如人的怒发”, 这样既读得流畅, 且文意明晰。
文本中的“汤汤”一词, 我们可从字典中查阅“汤汤”的注解: (形) 〈书〉水流大而急。“河水汤汤”非常准确地写出延河的湍急之状, 且与下文中的“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相得益彰, 这可以从《诗经》《卫风?氓》中的“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的佳句中得到佐证。但从文本来看, “河水汤汤急流”, “汤汤”与“急流”在语义的修饰上形成了重叠, 这在语法是不适合的。且从文字的精练来说, 文字的表述应力求“咬文嚼字”, 如把“河水汤汤急流”修改成“河水汤汤”, 既写出了河水流动之态, 又写出了河水流动之势, 文字显得简练干净。
《风景谈》的几处遣词是作家在写作时的一时疏忽, 还是反复斟酌之后的谨慎创作, 我们无从得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对这些遣词从表意及语法上进行认真探究, 以作出清晰且合理的解读, 达到解惑的目的。
摘要:《风景谈》写于1940年底, 是茅盾为反映抗日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而创作的一篇作品。在对文章进行解读的过程中, 文中的几处遣词经过反复地推敲, 感觉到在表意或语法上有值得商榷之处。
语文复习语病--辨析病句学生版 篇5
班级姓名
1.下列各句没有“搭配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A.这套护身服可比“护身符”管用,到了太空,一旦发生真空、低压以及缺氧、低温等恶劣环境,航天服就是宇航员的“救身符”。
B.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他的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
C.美国驻日大使贝克在东京举行的国内外形势调查会全国例行恳谈会上向朝鲜发出了警告,表明了不惜采取武力解决问题的姿态。
D.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在马厩里睡觉的少年生活和在深山老林里打短工的青年,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叫做困难。
2.下列各句没有“成分残缺或赘余”语病的一项是()
A.人类最好的东西以前多以文字载体为主,电影问世以来,成为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富有综合营养的精神食粮之一。
B.欧洲“惠更斯”号探测器1月14日在成功登陆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以后,通过它搭乘的美国“卡西尼”号飞船成功传回的拍摄的土卫六照片和其他科学数据。
C.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创作团队正式确定,张艺谋最终从众多国内外候选者中被北京奥组委挑中,正式出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
D.新疆和平解放后,“东突”势力不甘心失败,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伺机分裂破坏活动。
3.下列各组中,“语序恰当”的一项是()
A.由香港著名导演刘伟强执导的韩国商业大片《雏菊》在北京星美世纪影城召开首映新闻发布会,片中主角全智贤和郑宇成专程从韩国赶来与到场观众见面。
B.五金厂一方面能急车辆厂之所急,主动送货上门,保证了材料的供应;另一方面,车辆厂也及时将意见反馈给五金厂,使五金厂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C.在采访日本外务省发言人时,这位发言人明确否认了日本开始将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的传说。
D.作为一个厂长,你把工人们提出来的建议应该认真考虑一遍,怎能看也不看,就束手高搁呢?
4.下列各句没有“结构混乱”语病的一项是()
A.这家平价药房在以平价策略取得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让普通百姓得到了明显的实惠,因此深受市民所欢迎。
B.韩朝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
C.我们坚决反对台湾政要以任何名义、任何借口去美国活动,我们希望美方能够恪守坚持“一个中国”、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的承诺。
D.《祝福》通过一个身受旧礼教和迷信思想迫害下的祥林嫂这个典型,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5.下列各句中表意不明的一句是()
A.在阜阳劣质奶粉事件问责过程中,包括阜阳市市长刘庆强在内的14名地方主要官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分。
B.迟尚斌及其教练组与深圳健力宝俱乐部之间关于解除劳动合同与劳动关系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C.初次相见时,还是十来岁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太多话题,故而谈得极少。
D.塔席克里指出,不管在何时,美国都将反对任何可能削弱安理会有效性的改革方案。
6.下列各句中,没有“不合逻辑”语病的一项是()
A.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运用于竞技体育,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疗运动员的新旧伤病,而且还可以调
1节赛前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迅速消除他们的疲劳。
B.有关负责人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当作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C.这个曾经濒临破产的公司,不仅向国家交纳了200万元税金,而且还向银行还清贷款。
D.“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包括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为我国公民生活提供了一个新时代的准则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胡锦涛主席在罗马尼亚议会发表了重要演讲,回顾中罗友谊发展的历史,提出全面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阐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主张。
B.在中宣部、公安部、全国妇联举办的“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听着任长霞的故事,使人们很感动。
C.1944年6月6日凌晨,由14个国家15万6千名士兵组成的盟军部队跨过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的诺曼底海滩史无前例地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抢滩登陆战役。
D.晚清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分裂还将继续,当那些一度声势煊赫的小说终于退回文学一隅或干脆被人忘却之后,只有《红楼梦》仍然是20世纪中国文化学术的中心点之一,并被公认为中国文学的代表。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适当搞一些排行榜,对于推介精品、引导时尚、繁荣文化市场,谁能说未必没有一定的好处呢?
B.《随想录》证明巴老不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名文学巨匠,而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是“讲真话”。
C.一个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习。
D.那时还有很多的政治运动,用到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也就是那些有限的时间里读到了那些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积累,支撑着我现时的繁重的工作。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第48届世乒赛团体赛中,凭借着丰富的大赛经验与稳定的发挥,王楠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最终以3比2获得胜利。
B.最新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日本民众认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改进目前日中、日韩紧张关系问题上“努力不够”。
C.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12·23”井喷特大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D.现在世界上到处都有了一些惶惶然的预测,说总有一天,就会真的作出这种事来的目的,为的是保存一些经过细心挑选的、特别有价值的人们,让他们能以某种方式长生不死。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要增加城市资源,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吸引农民进城。
B.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逐步取消征收“农业税”的问题,这个消息一宣布,就特别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关注。
C.但是,筷子和刀叉只有分别在中餐和西餐之不同的饮食结构中才可能实现其文明的价值,否则,无论是用筷子吃牛排和用刀叉吃水饺都只能成为一种笑谈。
D.城市绿化建设在保证城市绿化用地的前提下,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提高生态质量和环境质量上下功夫,走集约型的绿化道路。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熊猫受到病饿威胁,当地群众得知后,给病饿熊猫喂食、治疗,减少了大熊猫的死亡率。
B.内蒙古大兴安岭火灾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多次召集会议,商讨扑救措施,国家林业局领导对扑火作出具体指示。
C.这次活动的宗旨是展现京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以此推动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境内发生了一起非常严重的车祸,当场有6人死亡,多人受伤,听说死伤者多
数都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生。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政府处理中梵关系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一贯的、明确的,即梵蒂冈必须断绝与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不得干涉中国内政,不以宗教为名干涉中国的内部事务。
B.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约有六百零四万人次经各口岸进出香港,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三点八。
C.通过媒体报道洪战辉带着妹妹求学的事迹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给无数的心灵带来感动和震撼。
D.《非亲兄弟》始终坚持以“情”为主线,通过四个年轻人从出生到中年四十年间追逐梦想与情爱,诠释了发生在中国老百姓身上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何保证当代青年拥有坚实的精神支柱,做到理性、坚韧、不迷失,极其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观。
B.广州的常秀峰老太太虽然一字不识,但她笔下的蜡笔画自然而又极富想象力,小鸟、山楂树、水井、房屋及植物无不栩栩如生,颜色搭配巧妙至极。
C.11年前,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郑重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是指导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D.日前,地委领导一行10人来到西华县,对12年来关心、爱护捡来的妹妹“小不点”而荣获“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洪战辉表示崇高的敬意,并致以亲切的慰问。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NEC通信市场总监对记者说:“借助春晚平台,不但NEC通讯可以向所有的中国人带去新年的祝福,同时也可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B.日本执政的自民党28日决定起草议案,要求修改现行法律中禁止自卫队涉足太空开发计划的规定,允许军事部门以自卫目的使用太空。
C.为迎接三八妇女节,重庆某商场推出一项促销活动:凡是“三八”当天累计消费满500元以上的女士,都可以到商场5楼领一个帅哥回家。这些帅哥的任务是到顾客家里免费3小时的家政服务。
D.专家认为,江苏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目前国际上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麋鹿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神六”载人航天飞机的圆满成功,进一步激发了中华民族开创美好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必将带动和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
B.挎着两个写着“谢罪”的挎包,背着一个写着“谢恩”的重达20斤的背包,昨晚7时47分,在京停留3天的日本僧人岩田隆造跨上T217次列车,前往吉林长春谢罪。
C.真正的教育公平应该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不受地域限制的招生名额等。
例说短语并列引起的语病 篇6
【关键词】语文高考 修改病句 试题分析
辨析语病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多年来逢考必出的的题型。考察近几年来的高考语病题,笔者发现因短语并列引起的语病概率极高,几乎是出现短语并列句子就会出现语病,可以说是语句中的“高致病”因素。但这类语病往往又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和干扰性,总结这类病句的特点,笔者发现短语并列常引起以下几种语病,在此以2008年高考试题为例作一些分类探讨。
一、语序混乱
短语并列在一起,往往要按照时间、空间、逻辑等规律排序,违背了这种规律,就会造成语序混乱。
2008年江苏卷3: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解析】语序不当,“碰撞”指初步接触,“交流”是“碰撞”的进一步发展,“融合”在“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一过程是有先后顺序的,所以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
二、并列不当
并列的短语应从属同一类别,相互之间语义不能交叉、包容。
2008年湖北卷4:D.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放到各社区。
【解析】严格来说只有“跳绳”可称为“体育活动”,“拼图”属于智力游戏,“卡拉OK”即使改为“唱卡拉OK”也只属于文娱活动,“羽毛球、棋类”是体育用品,不能称为体育活动。它们不从属于同一类别,不能并列。
2008年全国卷Ⅰ3:B.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解析】“中风发作”不属于疾病名称,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不能并列。应改为“中风”。(此句还有其他语病,“增加免疫力”应改为“增强免疫力”。)
三、重复赘余
并列的短语意思相同,造成语义重复赘余。
2008辽宁卷3:A.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和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民,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解析】“倾倒”和“征服”均指被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所折服,语义重复。(还有一处错误是“它的传播”,它指的是“中国皮影戏”而不是“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
2008浙江卷4:D.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解析】“无不”与“毫无例外”都是没有例外的意思,语义重复。
四、搭配不当
并列的短语在句子中作的是同一种句子成分,在与其他成分搭配时,往往出现一部分可以与其他成分搭配,另一部分不能搭配的问题。
2008年江西卷5: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解析】“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三个短语并列,共同作“情况”这一中心语的定语,“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都可以和“在……的情况下”搭配,但不能说“在疾病的情况下”,即“疾病”与“在……的情况下”不搭配。将“疾病”改为“患病”就可以搭配了。
五、产生歧义
两个短语并列,并且有“和、与、以及”等这类词连接,其中前一词语的修饰成分既可以被认为是单独修饰前一词语,也可被认为是两个并列短语的共同修饰语,从而造成歧义。
2008年山东卷5:D.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解析】“学校老师”与“同学”并列,“许多”既可认为是只修饰“学校老师”,,也可认为是修饰“学校老师和同学”这一整体,造成歧义。
语序混乱、并列不当、重复赘余属于并列的短语内部之间语义关系错误产生的语病,搭配不当、产生歧义属于并列的短语与其他句子成分搭配错误产生的语病。纵观这几年的高考病句题,由短语并列引起的语病可谓比比皆是。命题者何以偏爱在短语并列上设置语病?原因在于短语并列增加了句子的复杂程度,增强了语病辨析的迷惑性和干扰性。有鉴于此,提高对并列短语的警惕性,在句子中出现的短语并列的时候认真细致地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审视辨析,从内部看语义关系,从外部看搭配关系,将有助于更加便捷准确地发现病句的症结所在。
舛互 ? 语病 ? 篇7
答:这句话没有语病,而是运用了舛互这一修辞格。所谓“舛互”,是指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者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构成“舛互”修辞的句子一般由两个分句组成,前后句意关系有这样两类:
1.事物全部肯定+部分否定(肯定,是为了衬托、强调否定部分);
2.事物全部否定+部分肯定(否定,是为了衬托、强调肯定部分)。
也就是说“部分的内容”是被衬的,要突出强调的,而“全部的内容”是衬托的,概指的。写在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全部否定),是为了强调有一些“小鸟”忽飞忽落(部分肯定)。这样便巧妙而自然地表现了草原上虽然空旷但并不单调这一特点。恰当运用“舛互”修辞,在肯定与否定的对比中更能准确、含蓄地传达出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让简单的句子意味深长。
翻开小学语文课本,你会发现“舛互”这种修辞格在不少地方都有出现:
①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
②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将这些修辞现象落实到“教”和“学”的层面呢?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指导“语法修辞知识”是言语形式知识,怎样“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的知识是语用知识。言语形式知识教学是为语用知识教学服务的,是准备性、辅助性知识。言语形式知识只有转化为语言运用,才能形成言语能力,实现语文知识的个体性回归。
另外,新修订课标对“常用修辞格”教学中点拨的范围和难度也进行了大致的规定。“舛互”属于特殊修辞格,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语言现象,进行简单的渗透或了解也未尝不可。“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
【学生作文的语病分析】推荐阅读:
存在语病的小学生作文10-07
语文复习语病--辨析病句学生版06-17
中学生作文前心理分析10-04
学生事务的数据分析10-17
新课改的学生评价分析论文05-19
教育特殊学生的案例分析05-28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分析论文08-16
二年级的学生学情分析09-02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06-05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