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法律责任(共8篇)
校方法律责任 篇1
近年来, 我国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日益增多, 由于校方和家长就赔偿问题很难达成协议, 致使学校与家长频频发生冲突。此外, 部分学校还因惧怕高额的赔偿请求, 纷纷停止组织外出活动, 甚至取消部分体育课, 这些现象已经成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一大障碍。自2001年, 上海率先推出校方责任保险以来, 由于该保险能够有效地转移风险, 极大地缓解了学校的赔偿压力, 有利于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也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而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欢迎。目前, 已有二十余个省市开展了此项保险。作为一个新兴险种, 校方责任保险在实施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校方责任保险的职能, 完善该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显得十分必要。
一、校方责任保险发展现状
(一) 校方责任保险概念及其职能
校方责任保险界定为:在学校组织的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中, 因为学校及其教职员工的过失导致的学生人身伤亡事故, 学校依法应当承担的全部或部分直接经济损失, 通过学校投保, 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的一种商业保险。校方责任保险与学生意外伤害保险 (也称学平险) 均属于教育保险体系的一部分, 但其与学平险有很大不同。通常情况下, 从保险性质来看, 校方责任保险是一种责任保险, 具有责任保险的性质, 而学平险则是一种定期意外伤害保险;从投保人来看, 校方责任保险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出资, 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则由家长出资;从赔偿范围来看, 前者只在学校有责任的情况下才赔偿, 学校没有责任则不予赔偿, 而后者无论学校是否负有责任, 只要学生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保险公司都予以赔偿。
校方责任保险通过发挥其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手段, 可以充分利用保险工具处理学校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 有利于防范和妥善化解各类校园安全事故责任风险, 解除学校、家长的后顾之忧, 有利于推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 有利于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有利于保障广大在校学生的权益, 避免或减少经济纠纷, 减轻学校办学负担, 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因此, 在当前校园伤害事故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情况下, 推广校方责任保险机制, 是一个让学校、学生、保险公司、政府达到多赢的举措, 这也是保险体现其社会管理功能的很好尝试。
(二) 我国校方责任保险现状
校方责任险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开始发展。2001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 (草案) 》明确规定:中小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承担过错责任, 学校以投保责任事故险的方式, 对应负责任的受伤害学生进行赔偿。中小学校校方责任险由上海市教委统一为学校责任投保。这部全国尚属首创的地方性法规的通过, 标志着上海在校园事故处理中探索出了建立学校责任保险制度, 让保险公司介入理赔, 实现理赔市场化的一条新路。广州市海珠区从2005年起每年投入40多万元为其辖下126所中小学、幼儿园购买校方责任保险, 使学校从校园意外事故责任赔偿的困扰中摆脱出来。2004年1月1日起北京实施《北京市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 现今北京的公办中小学已经全部投保。
根据部分省市的经验, 2002年9月1日, 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正式实施, 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有条件的, 应当依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鼓励中小学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这是我国首部关于学校责任保险的部门规章, 对学校责任保险采取了鼓励的态度。此后, 2008年4月15日,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对各地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工作提出了基本原则和要求, 进一步完善了校园风险管理机制。
此后, 除上海、北京市外, 安徽省、河南省、河北省、海南省、江苏省等省份都在积极进行探索。至2009年底, 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个省份均响应国家政策要求, 推出了有关于校方责任保险的政策, 大力推广校方责任保险的普及。
二、校方责任保险现存问题
(一) 校方责任保险的保费来源问题
2008年《通知》中的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投保校方责任保险所需费用, 由学校公用经费中支出, 每年每生不超过5元。其他学校投保校方责任保险的费用,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财政部门和保险监管机构,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发[2007]7号) 的精神, 制定相关办法。”这明确提出了保费承担者应该是学校。但从实务上来看, 各地的投保人却有差异。例如, 湖南、广州、海南、安徽、厦门市由学校出资;江西、山东、重庆规定由学校与政府或者社会共同出资;其他地区采用政府财政出资投保。比较三种出资方式, 学校出资的方式实质上有一定的缺陷。如果学校的资金不足, 投保费用可能会摊派到学生头上, 加重学生负担。并且, 学校出资依赖于其经费水平, 如地区经济水平不足, 则投保率很难保证, 也就削弱了校方责任保险的保障范围。
(二) 校方责任保险范围的问题
除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日益频繁, 造成的社会影响日益增大, 事实上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高校及社会的关注, 高校责任也应当被重视。目前, 我国针对大学生意外伤害事件还没有制定专门的法律予以调整, 且上述《通知》的也仅仅针对中小学校的责任给予保障方案, 对全国各大高校则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实质上,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独立生活, 其在校期间更长, 面临的风险也更为复杂。因此, 引入校方责任保险的风险管理机制对高校更有意义。
三、完善校方责任保险的几点建议
(一) 建立社会化的校方责任保险制度
为保证各个地区, 各个学校均能有效地通过校方责任保险进行风险管理。鼓励各个地区建立统一的校方责任保险体系。对于经济发达地区, 可以采用校方与政府共同负担保费的方式, 发挥学校本身的能力, 也符合校方责任保险保障学校自身的初衷。而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辖区, 政府可以主导进行财政补贴, 减轻学校负担, 使学校不会因为资金困难而失去投保动力, 全面发挥校方责任险的保障作用。同时, 在全国教育系统内可以进行适当的财政调, 以经济发达地区补贴经济落后地区的方式, 以配合校方责任保险的全面推进。
(二) 强制扩大校方责任保险的覆盖范围
各大中小学校加入校方责任保险后, 政府应在其基础上, 鼓励各大高校及职业学院的投保校方责任保险。并逐步将校方责任保险作为一项强制保险进行推广, 其发展形势可以采用法律上的强制, 也可以采用行政手段的强制。校方责任保险本质上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校的保险意识, 全面保护学生的利益, 对社会稳定做出贡献。因此, 将校方责任保强制推行, 可以使之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 为建立和谐校园环境有重大意义。
(三) 规范校方责任保险的经营过程
现今经营校方责任保险的保险公司有很多, 但其中条款各有不同。作为校方责任这种风险, 一旦学校发生管理疏忽导致学生伤害事故, 损失程度和损失金额都存在不确定性;并且由于各公司经营校方责任保险的时间尚短, 对于产品的评估还不能完成, 因此经营校方责任保险的公司因当更加注重风险管理。此外, 由于校方责任保险存在社会性的特征, 对学校、学生的影响有较为直接的影响, 相关部门对此类产品也应出台相应的统一规范, 对经营校方责任保险的公司加强监管, 保障经营过程的合法合理。
参考文献
[1]宋发庆.关于我国推行校方责任保险的总体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 2008, (1) .
[2]张青.积极应对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2) .
校方法律责任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为了让投保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现将投保过程中注意事项列举如下:
一、提交投保所需资料:
Ⅰ学生及教师花名册一式三份(教育局、学校、保险公司各留一份务必每页加盖本学校公章)
Ⅱ花名册电子表格清单
Ⅲ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Ⅳ校方责任险投保单(投保人处须加盖公章)
二、待投保材料递交审核无误后,请到登记处登记,并在登记本上标注打款方式:
(一)、独立学校打款为:老师和学生保费一块打款
(二)、以中心校为单位打款为:中心校下辖所有公办民办学校学生和老师的保费一块打款;
请务必要写明确,以便到账后确定款项。
三、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账号信息:
开户行:工行西安劳动南路支行
开户名: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中心支公司
账号:***4395
关于校外活动的校方责任险的设想 篇3
[关键词]校外活动;需求分析;责任险
引言
本文出发点源于笔者在长期的中学学生管理实践操中所遇到困惑,本文通过阐述校方责任险的策划以及推广,试图给出切实有效、可行的途径促进中小学进行校外活动。
一、名词解析
校外活动,本文所指的是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而组织学生集体到学校外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有组织学生外出进行义务劳动、社会实践、和实习等三种形式,如组织学生到校外开展学雷锋活动、参加社会调查活动、到对口单位顶岗实习等。
校方责任险,本文所指的是一种针对上述三种形式的校外活动而开发的险种,学校作为投保人,在校外活动中因学校过失而导致在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并依法由学校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包括校方无过错责任或间接责任造成的,由保险公司在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通过对保险市场的分析及长期的操作实践可知,目前市场上尚有的有关校方责任险的品种并未将上述三种校外活动形式列入受险范围,市场还没有本文所提校方责任险保险产品。
二、校方责任险的需求分析
(一)开发背景及意义
目前市场上针对在校中小学生开发的险种仅有学生意外伤害保险,每位学生几乎都要购买。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开发,为了学校正常开展校内各种体育运动及有关的教学活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并不能消除学校组织外出活动的担忧。组织在校中小学生外出活动,一旦发生意外安全事故,学校作为组织者往往面临相关责任的追究,一般情况下即使学校尽到了管理的责任,也会遭遇无过错责任或间接责任的追究。
然而缺少了校外的实践以及对校外生活的了解,学生接受的教育就是不全面的,收到的效果也很难理想。所以教育管理机构又提出并鼓励学校合理安排适当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但并未赋予学校有关安全事故责任的完全豁免权利。学校在组织在校生外出活动这个环节上处于两难的境地。若购买该校方责任险,将会免除学校对校外活动的后顾之忧,学校教师将会更多地、主动地按教学要求组织校外活动,在校学生将有更多机会融入社会,使得他们在学校所学到的、领悟到的理论、思想及时地通过实践得以检验,包括技术理论、思想观念等。
可见,若能开发校方责任险,尽可能消除学校对安全事故的担忧,必将促进校外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校方责任险的市场需求
1.校方责任险基本功能
该险种能为学校承担校外活动的安全事故风险,尤其包括校方无过错风险和间接风险。至于受险范围、理赔率等具体技术指标,交由相关专门机构负责制定,本文不予论述。
案例假设:某校在一次校外活动中,发生了车祸等非校方管理责任范围的安全事故,若校方在活动前已经对本次活动进行投保,即购买了校方责任险,则在当事人索赔的环节上,巨额的赔付由保险公司全部承担。因此学校不会因为本次外出活动的意外而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不会深陷无过错责任或间接责任的纠缠,更不会因此影响整个学校日后的正常教学活动。校方责任险,至少应有这样的吸引力。
2.市场前景分析
首先,校方责任险会成为校外活动的必要构成条件。
就南宁市而言,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每学年至少组织学生进行两次校外教育教学活动。但实践操作中,鉴于校外活动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潜在巨大风险,绝大多数学校没有按要求完成甚至放弃校外活动。因此,若保险公司能提供针对组织在校学生进行校外活动而开发的校方责任险产品,作为学校非常迫切、非常愿意购买。原因有二:一是显然能消除对校外活动的诸多担忧,从而促进校外活动的开展按要求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将得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二是学校是财政全額拨款事业单位,只要做好年度预算,则购买校方责任险的支出不会影响学校的福利,通俗讲法,购买该产品不用学校自己掏钱,是财政掏钱。
由此可以肯定,在策划校外活动的方案中,购买校方责任险必将是不可缺少的构成条件。
其次,市场需求量巨大。据目前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全国在校中小学生总人数将近2.0亿,共约4百万建制班。详见下表:
参照南宁市教育局的最低要求、按每个班级每学年两次外出活动来测算,一学年进行投保的外出活动共有8086646(约八百万)班次,合393266368(约四亿)人次。可见校方责任险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三、校方责任险的推广
第一阶段,拿出由专门机构制定的、完善的投保和理赔等具体实施方案,提交给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让他们全面了解校方责任险,争取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最理想的结果是教育部发文规定组织校外活动须购买校方责任险;第二阶段,通过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各中小学安全负责人集中学习如何投保校方责任险;第三阶段,在各个地区树立典型理赔案例,深入相应地区的学校通过典型案例宣传校方责任险的好处,鼓励学校组织校外活动。
例析家长投保背景下的校方责任 篇4
2005年秋天, 盐城市某小学放晚学。只听见校园外有人喊“不好了!学生被砸伤了!”有学生跑进校园, 气喘吁吁地说:“陆××被教学楼上的玻璃窗砸破头了!”分管副校长一听, 跑过去一看, 果然不错, 急忙抱起学生用三轮车送到附近的市中医院。校长和主任、班主任、任课老师都随后赶到。到了医院, 医生立即替伤者止血, 清洗伤口。万幸的是, 学生只是被铝合金窗框划破头, 但是伤口看上去较深, 也较长, 医生为他缝了近17针。为了查清到底有没有伤到脑部, 医生为他做了脑部CT, 结果没有内伤。但医生建议, 须住院观察、治疗。
这时, 家长和校长、老师们才松了口气。校长立即安排主任为学生和家长买晚饭, 并安排老师买来水果、牛奶慰问学生。校长安排分管副校长立即结清已产生的费用, 并留1000元给家长为学生治疗。随后, 校长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分管领导汇报了此事。家长言行举止一直很温和, 没有过激行为。后来我了解到, 家长夫妻俩是本分人, 性格温和, 都在盐城打工, 学生成绩优秀, 老师们对该生很好, 再加上学校救治及时, 态度好, 家长看到学生的伤不严重, 才没有追究。
回校后, 学校立即组织人员连夜把校内所有玻璃窗等可能出现意外伤害的设施都检查了一遍。第二天, 学校向全体师生校内通报了此事, 并对可能出现意外伤害的设施进行了更新, 特别是对所有玻璃窗安装了保险栓, 防止意外事故再次发生。班主任请学生家长向承保的保险公司报了案。
一周后, 学生出院, 回校上课, 任课老师为他补习了前面的课程。家长带着学校证明和保险单、医疗凭证到保险公司做完理赔手续。
对于学生陆某此次受到伤害所产生的费用, 该校班子成员有三种意见:1.校长认为, 学生陆某此次是学校的玻璃窗划破头的, 学校应该负责, 用掉的钱就算了。2.副校长兼副书记的认为, 陆某此次伤害事故保险公司已经理赔, 家长应该归还学校垫用的钱。3.分管副校长认为, 陆某此次伤害事故学校应该负全责, 不仅要承担学生的治疗费、营养费, 还要承担家长的误工费、护理费等。学校为此专门召开校务会研究讨论此事。会上, 三种意见各有支持者。在当场咨询律师后, 表决同意第三种意见。会后, 班主任立即通知家长来校, 商谈赔偿事宜。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家长及学生表示歉意, 请家长谈谈想法。家长说, 我们的孩子还在你们这儿上学, 你们说吧。校长向家长介绍了校务会上研究的结果, 家长表示没有意见。校长随后请家长谈谈夫妻俩每天的收入情况, 以及对这次的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的要求。很快, 家校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学校再补贴部分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 计2000元, 此次事故中学校共花费近4000元。
【分析】
被保险人学生陆某, 系未成年人, 已由其父母作为投保人为其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 并缴纳了保险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2005年, 简称《保险法》, 下同) 第五十三条“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 (二) 配偶、子女、父母”, 陆某的父母符合投保人的条件。再根据《保险法》第二十二条“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和第六十一条“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被保险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可以由其监护人指定受益人。”陆某的父母作为陆某的投保人, 有权指定受益人。在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签订中, 一般没有指定受益人。作为付费方, 陆某的父母理应指定自己和陆某为受益人。所以, 保险公司付的赔偿金应该归陆某和其父母所有。
作为校方, 在此次陆某受伤害事故中, 应该承担责任, 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简称《办法》, 下同) 第四条“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和第九条“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 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 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 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该校的教学楼玻璃窗落下, 砸破陆某头部, 符合此规定。陆某的头部被砸破, 与校方的玻璃窗落下有直接因果关系, 所以校方应该负全责。
根据《办法》第二十三条“对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组织或者个人, 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和第二十四条“学生伤害事故赔偿的范围与标准, 按照有关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的有关规定确定。”校方赔偿陆某的医疗费、营养费和家长的误工费、护理费, 完成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反思】
在此次伤害事故中, 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反思, 汲取教训。
1.救治及时。学生发生伤害事故, 校方应该在第一时间救治伤者。如果是在校内或学校周边, 老师只要知道就该立即送伤者去医院救治;如果老师不知道, 也要告诉学生在第一时间给老师打电话或拨打120。及时救治, 可以减轻学生的痛苦, 甚至挽救生命;可以减轻家长对学校的误解, 以免家长因冲动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可以减轻校方的责任;可以减轻经济损失。根据《办法》第十五条“发生学生伤害事故, 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 并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有条件的, 应当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没有条件的, 学校应该争取条件或创造条件救助受伤学生。
在陆某受伤害这件事中, 校方在第一时间把学生送到医院治疗, 救治及时并积极安抚家长, 没有造成恶劣影响。
2.责任厘清。学生受到伤害, 要及时厘清责任, 以免影响正常教学。根据《办法》第八条“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 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 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 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 承担相应的责任。”重大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 要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定, 甚至请公安机关参与认定。如果是学校的责任, 要勇于承担;不是学校的责任, 要主动说服肇事者承担, 说服不行的, 应动员家长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3.赔偿到位。受伤害学生治疗结束后, 如果是校方责任, 应当迅速与家长达成赔偿协议, 依法赔偿。但是, 要注意《办法》第二十六条“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 根据责任大小, 适当予以经济赔偿, 但不承担解决户口、住房、就业等与救助受伤害学生、赔偿相应经济损失无直接关系的其他事项。学校无责任的, 如果有条件,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本着自愿和可能的原则, 对受伤害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第二十七条“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 学校予以赔偿后, 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如果不是校方责任, 如是未成年学生造成的伤害, 则根据第二十八条“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 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学生的行为侵害学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组织、个人的合法权益, 造成损失的, 成年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应当依法予以赔偿”执行。
4.主动投保。《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学校有条件的, 应当依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 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鼓励中小学参加学校责任保险。”如果中小学有条件的, 可以参加校方责任险;如果中小学没有条件的,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替中小学创造条件参加校方责任险。2007年9月6日的《扬子晚报》消息说:“昨天, 江苏省教育厅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等三家保险公司正式签订保险合同, 为全省所有中小学校统一购买学生人身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保单由省政府出资, 每名学生保费3元, 保额为30万元。”
办好每所学校方能缓解择校热 篇5
奥数的疯狂程度几乎都与当地的择校热成正比,比如在北京,这个流行以推优、共建生、条子生、钱权择校等方式“小升初”的首善之区,有一位家长竟然给孩子报了7个奥数班,以确保他在“走钢丝”般的“小升初”中能如愿进名校。它的背后其实是择校热,而择校热的背后,又隐藏着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尽管这一制度早被废除,但事实上的重点学校却从未退出历史舞台。正是它导致了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
要大幅度地缓解、削弱择校热,从长远来看,真正可靠的出路只有一条: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舍此无他途。教育学者杨东平9月18日在接受腾讯微博访谈时说,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乱象背后,都是政府行为,或者乱作为,或者不作为。他认为,能否治理好择校,关键在于,政府主管部门是站在少数重点学校的立场上,维护它们的特殊利益以及自己的特权,还是恪守《义务教育法》的精神,强有力地缩小学校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
尽管,义务教育确定了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反对选拔性、竞争性和淘汰性的选拔生源的方式,但在目前学校办学差距过大的情况下,要求就近入学也会造成教育不公。每个孩子都有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如果因为户籍、家庭住址的限制而失去这样的机会,家长们自然会心有不甘,稍有能力者则会努力通过择校手段改变不利的局面。
择校,实际上是在选择好的老师、丰富的教育机会、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在这些方面,即便同处一个区,名校与普通校、薄弱校之间,也有天壤之别。
另一个问题是,即便你的家就在这些名校旁边,你的孩子恐怕也没有机会成为就近入学的幸运儿。据媒体报道,北京有多所小学就近入学的生源比例均低于50%。有的成为以招收择校生、共建生为主的“贵族学校”,其就近入学的生源比例不到20%。乐意开门办学的学校,遭家长抛弃;家长渴望就近入学的名校,却紧闭大门。这就是北京等地的义务教育现状。
教育规划纲要规划了一个似乎触手可及的“桃子”,它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要在剩下的8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需要大作为。一是要少做锦上添花,多干雪中送炭的事情。众名校具有较强的吸纳教育资源(包括资金)的能力,政府应主动与它们保持距离,把更多的精力和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如此才有可能“保峰填谷”;二是要切实推进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的交流制度。这是有望在短期内提升薄弱校办学质量的举措。实践证明,一个好校长和几名好教师,就有可能在一两年内激活一所死气沉沉的学校。日本的中小学生就享受到了这种流动的好处,该国的公立基础学校的教师平均每6年流动一次;多数的中小学校长一般3~5年换一所学校,每一名校长从上任到退休,一般要流动两次以上;三是应将“小升初”“初升高”的招生指标,根据区域、学生数等条件,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个学校,而不论生源校的声望高低。解决了升学之忧,择校热随之也会降温。
政府应该传播并力行的一个价值观是:建立在掠夺优质生源和资源基础上的名校,不是一所值得尊敬的学校。
大学对第三人侵权行为的校方责任 篇6
《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5条规定了学校对学生具有安全保障义务, 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根据侵权责任一般构成要件, 只要校方实施了违反保障义务的行为, 学生遭受了人身和财产损害, 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校方具有过错, 校方应该承担责任并无太大争议。但实践中, 第三人实施侵权行为时, 因果关系和过错责任十分难以界定。对此, 笔者将第三人分为两点进行阐述。
一、身份不明第三人对大学生侵权的校方责任
所谓身份不明第三人, 是指除大学工作人员和学生以外的校外人员。大学学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应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人身或者财产安全。但若是学生已经采取了措施, 仍然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 校方的侵权责任该如何界定?
大学的安全保障义务决定校方应当进行相应的警示性教育和适当的安保措施。如设立保安, 防止可疑人物进入校园。对于学生财产集中场所例如寝室, 加强防盗措施。若是由于校方的疏忽而导致学生的人身财产损害, 可归责为学校的过错, 在无法由第三人承担责任的情况下, 校方应进行赔偿。这点类似于中小学校中第三人侵权的补充责任。
现阶段, 某些大学为了增加收益, 将一部分校园设施收费开放或是出租, 如体育馆、泳池、剧场、舞台等。外来人员付费进入校园, 由此引发的校园侵权事件, 大学是否应该担责, 《侵权责任法》上并无规定。近年, 校园泳池发生多起外来人员对大学生的“性骚扰”事件。笔者认为美国的“不动产权人与应邀来访者理论”, 对校园安保义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校方作为不动产权的所有者, 为缴纳学费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 对进入校园消费的第三人也具有合理预见的保障义务———只要校方知道或者应该知道, 曾发生类似的校园侵权行为, 就应视为能够预见, 既有义务保障学生和第三人人身财产安全, 同时也应保障其二者不受他人的侵害。否则视为学校应尽而未尽合理义务, 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综上, 发生身份不明第三人侵权时, 笔者认为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如果校方能够证明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 或者确实无法也不可能预见危险实施的可能性, 校方可免责。否则视为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和安保义务, 在有第三人的情况下, 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二、校内工作人员对大学生侵权的校方责任
校内工作人员, 应包括进行教学任务的教师, 也应包括学校行政人员和校内安保、环卫等受雇于学校的各类工作人员。
(一) 教职人员对学生侵权的校方责任
大学教师同中小学教师不同, 他们主要承担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 开发学生的学术潜力, 提升其学术研究能力的责任。大学教师对学生主要是学术培养义务, 而非人身财产保护义务。按《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14条规定, 对教师非职务性的个人侵权行为校方免责。但何为个人故意侵权行为?此概念显得模糊不清。近年频发大学教师对学生“性侵犯”, 索要财物的行为, 学生因怕“挂科”忍气吞声。此类教师的故意侵权行为, 校方是否可免责?
根据美国现有案例, 基于代理法则的适用对校方责任持肯定态度。法官认为, 大学教授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时是大学的代理人, 他们做出的侵权行为是在代理人实施被代理人委托行为时实施的, 被代理人应当承担责任。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4条, 以用人单位对其工作人员的职务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来确定校方的侵权责任。教师基于学校的雇佣关系赋予的职务优势地位, 对学生产生由职务带来的支配力, 如决定学生的成绩。学生由于相关利益受其支配, 而忍受侵权行为时, 学校作为雇主应当承担责任。学校在外对学生进行责任承担之后, 内部就过错程度对教师进行追偿。笔者认为此种处理方法是较为合理的。这样, 一方面为学生找到合理的救济途径, 另一方面学校为减少侵权责任而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考核, 对一些思想或行为上不符合教师资格的人员及时清理。
(二) 其他工作人员对学生侵权的校方责任
其他工作人员, 包括安保、保洁、食堂等, 受雇于学校对相应的岗位承担职责的工作人员。与教师不同, 他们大多受雇为学生提供服务, 对相关事项负有作为义务, 如安保人员阻止危险人员进入校园, 发现侵权行为及时制止。职务之外, 此类人员具有对学生侵权行为的不作为义务。对此, 要将他们的侵权行为区分对待。若是职务相关的侵权行为, 依据上文提到的“代理行为”, 校方作为“雇主身份”承担同教师侵权相同的侵权责任。若是职务之外的行为, 视为同身份不明第三人相似的责任。对可预见的承担补充责任, 不能预见的可免除责任。在此, 笔者不过多赘述。
本文通过第三人对大学生侵权行为中学校的责任承担, 借鉴美国司法判例中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分析, 希望对完善我国大学管理机制, 和《侵权责任法》中的大学侵权责任承担有一定借鉴意义。
摘要:随着大学招生规模扩大, 大学侵权案件与日俱增。各种校园暴力, 诸如殴打、盗窃、强奸、校园中毒事件已是屡见不鲜。当下, 大学急需实用有效的法律对违法行为进行规制。本文主要对大学校园发生第三人侵权时, 简要分析校方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大学侵权行为,第三人,侵权责任
参考文献
校方法律责任 篇7
一、谁之责任
责任, 是指社会主体应对其所作所为承担的法律后果, 或者法律规定社会主体必须予以履行的义务。就责任的本质来说, 它是明确社会主体必须为一定行为, 或者不得为一定行为的基础和依据。因此, 我们只要弄清了责任的主体, 就实现责任的归属, 也就可以判定行为后果的承担者。那么, 作为校方行为过错而导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赔偿究竟属于谁的责任的呢?
自20世纪以来, 政府的角色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政府由消极的“守夜人”演变成积极的“干预者”与“参与者”, 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推行福利政策。给付行政、服务行政成为政府新的职能, 政府有义务提供公共设施以保障公民社会权利的享有, 并最终实现福利国家。同时, 随着权利观念的深入、人权思想的普及, 公民的权利内容日益丰富, 权利的类型也呈现多样性特征, 形成了生存权利、社会权利、经济权利、发展权利、学习权利等诸多权利组成的有机体系。公民的受教育权也同样得到了承认与发展。于是, 设立公立学校, 拨付足额的资金, 并配备相应的教学和管理人员, 以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便是国家的法定义务。如此, 公立学校应是国家履行义务的机构, 公立学校的职能在表面上是教书育人, 但从深层次, 或从本质上来讲, 它代表着国家执行公务、履行职责。
在理论界, 学者们对于公立学校的法律地位已基本达成共识, 公办教育机构是法律、法规授权的事业组织。因为, 《教育法》授权公立学校及其他公立教育机构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对受教育者进行处分 (包括开除学籍的处分) , 对受教育者颁发学业证书, 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以及对之实施处分等[2]。这种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政府机构的组成部分, 公立学校行使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行政权力, 执行的是国家的职能, 代表和实现国家的意志。显然, 国家作为设立者、举办者, 应当对公立学校的法律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这是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所确立的“国家责任、机关赔偿”原则的体现, 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国家赔偿法的基本原则。
显然, 把公立学校发生的事故归结为学校责任, 实行校方责任保险制度是没有厘清国家与公立学校之间的关系, 而是简单地把学校作为一个与国家相并列的独立的责任实体。这种做法不仅缺乏法理支持, 而且在逻辑上产生了矛盾。依据校方责任保险制度,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投保校方责任保险所需费用, 由学校公用经费中支出, 公立中小学的办公经费是国家财政拨付的, 这就意味着由国家财政来支付学校事故的保险费用。既言之, 学校已被确定为责任主体, 就应当由学校承担法律后果, 为何由国家支付保险费用?如此, 校方责任保险制度就是一个国家支付保险费用, 却由学校承担责任、保险公司理赔的矛盾综合体。
二、何种赔偿
商业保险与国家赔偿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赔偿受损害人的利益的重要手段, 对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作用。但就实质而言, 保险属于一种商业行为, 国家赔偿则是国家承担国家责任的法定形式。况且, 商业保险与国家赔偿的各自的目的、功能、赔偿范围不同。因此, 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制度, 不能任意把它们相互代替或置换。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 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 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而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 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和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3]。国家赔偿是指国家和其他公权力主体为了补救其公权力措施给公民造成的特别损害而承担的公平财产给付责任[4]。
从设立的目的来看, 保险和国家赔偿的设立都基于弥补损害, 赔偿损失的宗旨。但保险侧重于风险的转移、分散, 保险基础是潜在风险的存在。保险制度中的理赔往往是风险发生后, 通过保险旨用的支付实现保险责任分摊。与商业保险不同的是, 国家赔偿和国家的权力行使密切相关, 它更倾向于损失的控制, 是为了防止公权力的滥用给公民造成损害而设计的。虽然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是在赔偿事故发生后, 但它预先设立的追偿制度表明它更主张通过事前的控制来达到预防和控制风险。因此, 国家赔偿的功能包括了制约和预防功能[5]。国家赔偿功能中的“制约和预防”功能是保险所不具有的。这种制约和预防就是监督和督促公权力的依法行使。
从两者的赔偿范围来看, 商业保险往往只赔偿直接损失、物质损失。这是由于保险制度中的可保利益原则决定的, 可保利益必须是经济利益, 这就限制了保险赔偿的范围。如, 意外事故导致的精神损害是无法予以计量的利益, 不能依据保险原则测定估算, 从而为保险机制所排斥[6]。根据国家赔偿理论及有关国家的实践, 国家赔偿包括精神损失、间接损失。如, 1947年的《日本国家赔偿法》第4条第4款和1980年的《韩国国家赔偿法》第3条第5款都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条款。此外, 保险实行赔偿限额原则, 无论实际损失是否超过保险金额, 都以保险金额为限。而国家赔偿的数额以实际损失计算, 不实行限额原则。
正因为商业保险无法替代国家赔偿制度,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学校事故国家赔偿制度, 并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实行学校事故国家赔偿制度以法国为代表[7]。在日本, 公立学校适用国家赔偿法, 对受害者的损害赔偿请求, 首先由学校举办者地方公共团体 (加害者是县财政负担的教职工时, 包括负担其工资的都道府县在内) 接受……对私立学校不适用国家赔偿法, 按照民法规定处理[8]。纽约州制定了《教师赔偿负担免除法》的专门法规, 规定如教职员应予赔偿时, 即由学区的教育委员会代为负担。此项立法深受教育界的推崇, 随后有华盛顿州、加州、康涅狄克州等相继推行[9]。德国联邦责任法承认国家对受害人的直接赔偿责任……其赔偿的义务人包括具有全部或部分权力的公法权力主体, 如联邦、邦、乡镇、公法上的社团、财团或营造物 (如公立的医院、学校等) [10]。此外, 我国台湾地区也实行了学校事故国家赔偿制度。可以说, 利用国家赔偿制度处理学校事故已是大势所趋。我们是否应借鉴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有益经验、建立学校事故国家赔偿制度呢?
三、权宜之计抑或长久之策
我国现行的《国家赔偿法》第7条规定了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应作为国家赔偿处理。至于“公立学校”能否成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虽然理论界持肯定的态度, 但《国家赔偿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也没有作出明确的答复。比如, 《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义务教育法》都没有对学校及教学工作人员的法律地位作出明确的规定。法律法规的阙如使学校事故的处理一直陷于困境。
不可否认的是, 学校责任保险制度的实行会在一定期限内、一定程度上保障广大在校学生的权益, 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 有利于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校方责任保险制度似乎暂时填补了国家赔偿制度在处理学校事故方面的空缺。
然而, 由于商业保险与国家赔偿是两种独立的赔偿制度。各自的功能及赔偿范围的不同, 决定了利用商业保险代替国家赔偿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事故的相关问题, 并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首先, 由于商业保险制度缺乏“制约和预防”的功能, 这种制度就无法监督和督促公立学校及教师依法行使法律所赋予的“公权力”。如此, 可能会导致个别的怠于履行职责, 滥用权力的现象。从这一角度而言, 保险制度虽然使学校、教师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减轻, 但学校事故是否能得到有效防止却值得我们深思。其次, 实行保险制度, 学校的经济负担并未彻底地解除。目前的校方责任保险合同条款基本上规定, 学校及教师负有许多义务。如, 学校的教职工遵章守纪, 以及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的义务;对各类教学、建筑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修缮的义务;接受保险公司的安全检查, 并落实合理安全建议的义务;保险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保险公司的义务。学校若不履这些义务, 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11]。倘若, 由于上述原因而发生学校事故, 那么保险责任制度的作用将无法实现, 因此, 这种制度并不能彻底地为学校“减负”。而在许多国家, 公立学校的教学、建筑设施属于“公有公共设施”, 对于这种设施在维护、保养、修缮等义务上存在瑕疵而造成的学校事故, 可以提出国家赔偿。此外, 保险金额的有限性及保险制度不承保精神赔偿, 同样暴露了校方责任保险制度在减轻学校经济负担方面存在的缺陷。
建立学校事故国家赔偿制度才是长久之策。我国现行的《国家赔偿法》是1994年通过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加之法律固有的滞后性缺陷, 当前的国家赔偿制度的某些部分已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 笔者建议有关立法机关应加快立法步伐, 修改《国家赔偿法》的有关条款, 扩大国家赔偿法的适用范围, 把学校事故中学校承担的赔偿责任纳入国家赔偿;制定一些专门处理学校事故的法规以配合《国家赔偿法》的实施, 健全学校事故的处理程序;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 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 在政府教育支出方面分别设立教育经费支出和学校事故赔偿费用两项支出。
学校事故应包括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受到的所有人身伤害事件[12]。囿于学校事故种类的纷繁性、事故性质的复杂性、学校的法律地位差异性, 国家不可能对所有的学校事故承担赔偿责任。比如, 在我国目前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并存的情况下, 由于私立学校不是由政府设置的, 对于私立学校事故的损害, 国家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此, 须肯定的是, 校方责任保险虽然有其局限性一面, 但它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仍将有其“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wgk/2008-04/15/content_945085.htm, 2008-04-15/2008-10-05.
[2]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12.
[3]龙卫洋.保险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
[4]高家伟.国家赔偿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2.
[5]马怀德.国家赔偿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10-12.
[6]张念.保险学原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0.111.
[7]刘静仑.比较国家赔偿法.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2.42.
[8]李登贵.日本学校事故综述.见, 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第2辑) [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2003.336.
[9]夏利民.中小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见, 郑贤君.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306.
[10]皮纯协, 何寿生.比较国家赔偿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8.154.
[11]李理.评析校方责任保险条款的法律缺陷.教学与管理, 2005 (2) :41.
校方法律责任 篇8
迈点旅游研究院曾经花了大量的精力对国内酒店实习生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 主要从实习期长、员工态度、培训情况、实习待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本人也结合自身的一些调查以及我校实习的一些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归纳总结, 总体结论与迈点网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谈谈我国酒店实习生的现状。
1.1 酒店方的对实习生的态度与评价
(1) 大部分酒店经常安排接收实习生。自本人2005年来旅游系以来, 我们酒店管理专业一直都在三四百人左右, 我们的合作单位除了一些合作非常好的外, 很多酒店我们也是更新了很多。我们合作的酒店有十几二十家, 每次我们的实习生到同一用人单位基本控制在40人左右, 很多单位还是没有足够的实习生。总之, 大部分酒店都会接收实习生。在用人单位与实习生之间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实习生备受青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实习生工资成本相比低廉;二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具有相对较好的素质;三是比较社会招聘的员工来说, 相对好管理;四是为酒店发展寻找或者储备人才。
(2) 大专学历实习生最受欢迎。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实习生基本从事的是一些基础性、简单的操作, 但是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二是很多本科以上学历的实习生经常好高骛远, 眼高手低, 不仅工资成本更高而且不是特别稳定;三是大专这个层次的学生既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 同时又比较稳定。
(3) 酒店最关注的是实习生态度。酒店这个行业十分注重实践能力, 而相对实习生来说, 大部分都是从零开始。所以用人单位不会对实习生过多强调是否具有丰富的经验, 卓越的专业知识, 超群的个人能力, 反而很多用人单位把实习生的态度放在首位。实习生是否有踏实地做事、做人的态度, 能否从基层做起等成为用人单位对实习生重要的考量。
(4) 大部分酒店都会提供岗前培训和近半数酒店提供轮岗机会。根据我们学校的合作单位反馈, 很多酒店尽管会提供岗前培训, 但是岗前培训时间一般都比较短, 有的两三天, 有的一周, 少数有较长时间的梯度培训。对于轮岗机会来说, 大部分酒店不太愿意提供过多的轮岗机会, 这对酒店的管理、培训、成本等都带来很大的压力。
(5) 酒店对实习生的总体表现基本满意。总体而言, 酒店实习生还是比较稳定, 受到酒店方的好评。以我校为例, 总体不错, 酒店方比较满意, 有少数因为不遵守酒店规章制度被开除, 也有少数因为实习工作不满意、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身体原因、消极情绪、实习工作不能胜任等原因离开实习单位的。
1.2 实习生对酒店的总体评价
(1) 对待实习生的态度是关键。实习生在选择酒店进行面试的时候, 主要会考虑几个因素:酒店所在的城市、工作的提升空间、酒店是否知名、酒店的工资待遇、酒店对实习的态度 (包括各方面条件, 酒店的人文氛围, 是否受到尊重) 等。在一定待遇、工作有提升空间的基础上, 同学们更注重关注酒店对实习生的态度。从我校实习的情况来看, 对实习生比较尊重的酒店也是相对更稳定。
(2) 实习生加班机率大。大部分酒店实习生反馈, 他们加班的机率大很大, 因为大部分我校实习生到岗的时间都是到旺季, 所以比较辛苦。有的在餐厅、宴会厅同学反应前天晚上上到十一、二点第二天又得很早上班, 几乎连续一、二个月都是如此, 确实比较辛苦。
(3) 实习时间较长。迈点旅游研究院调查发现, 酒店实习生的实习期限近半数都在半年以上, 我们学校实习期限原来是从每年的11月份中旬到第二年的6月份, 目前是每年的1月份到6月底, 大概半年的时间。
(4) 薪酬待遇不合理。大部分的实习生感想就是觉得工资待遇不是很合理, 因为不同层次的学校与同一酒店合作, 各学校与酒店方所谈的工资也有不同。同时, 做同样的事情与正式员工有一定的差额。我们学校, 基本上前三个月与酒店方员工有差异, 后面很多酒店差异就不是很大, 所以总体还是比较稳定。
(5) 暂缓用工紧缺成为酒店方招人的主要目的。酒店行业目前供需之间存在重大的失衡, 员工与顾客之间差额较大, 同时酒店行业存在比较明显的淡旺季, 如何来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酒店实习生是酒店用工方最好的选择。就以我校为例, 早两年每年下半年11月初就要到实习点实习, 目前是元旦左右到岗, 基本都是旺季到岗。所以, 从酒店方现实的选择, 可以充分反映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酒店方用工紧缺的问题, 很多学生的这种心理认知也是比较普遍。
2 酒店与实习生产生矛盾的主要聚焦点
2.1 酒店的短期效应与实习生长期职业规划相矛盾
酒店招聘实习生的最直接的目的是在成本相对低廉的情况下, 又能提供相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解决当前酒店解决用工荒问题, 所以往往诸多酒店岗前培训时间较短、岗前培训不到位就要马上投入到实际工作岗位中, 轮岗机会也很少。而酒店实习生希望通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多学实践中的专业知识, 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也希望通过诸多轮岗的机会了解酒店运营的程序与管理, 而不是仅仅想成为一个劳动力。因此, 因为酒店的短期效应与实习生长期的职业规划相抵触、相矛盾, 在实习过程中, 酒店实习生就会产生消极情绪与态度, 甚至离开实习岗位。
2.2 酒店工作的现实残酷性与实习生心理期望值相矛盾
因为酒店实习生由学校初入社会, 感觉到在心理上难以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生理上难以承受超负荷的劳动加班, 难以适应繁重而简单的工作以及酒店缺乏人性化的管理等, 这些显示出某方面酒店工作的残酷性。而实习生在学校涉及的酒店工作环境往往都是非常惬意, 同时自己来实习主要是想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想真正成为酒店管理人才, 这种心理的期望与现实酒店工作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如果这种心理矛盾得不到及时疏导, 后果只会愈演愈烈。
2.3 酒店相对严格、成熟的管理与实习生不成熟的心质相矛盾
大多数酒店都有自己一套相对完整、严格和成熟的管理制度, 有些甚至缺乏人性化, 而充满激情与个性的大学生初入社会心质往往不是很成熟, 做人、做事的一些方式方法往往会与这些管理制度相违背, 所以要在两者中寻求平衡点也是酒店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2.4 酒店同工不同酬相矛盾
酒店实习生与酒店正式员工的不同待遇问题, 也是酒店管理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我校的回访过程中, 有实习生反应到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妥善处理这一问题, 有利于实习生的稳定。我校基本是前三个月有差异, 后面逐渐缩小差异, 这样学生也可以理解前三个月主要学习与适应过程, 等自己完全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时候, 实习生应该享受同等的待遇。
3 基于校方酒店实习生管理的对策
3.1 做好前期的实习动员与指导
我们的学生年龄都是刚成年, 年青充满朝气, 涉世之初, 不了解社会, 所以前期一定要打好预防针, 告诉同学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做好心理准备, 做好实习工作的指导, 以免到了实习单位不知所措。
3.2 提供良好的实习单位, 实习与就业相链接
良好的实习单位是酒店实习管理好的前提条件。如果实习单位不好, 酒店实习管理也将无从谈起。可以参考选择那些诚信酒店, 生活、饮食环境较好, 服务管理水平较高, 知名度较高、对实习生有较好的规划、工资待遇较好等方面的酒店, 从实践中来看, 比较好的酒店, 实习管理是最好的。
3.3 签订相关协议, 保障学生权益
为了更好地保障学校、酒店和学生本人的权益, 应该签订相关的实习合作协议, 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实习过程中的问题, 做到有据可循。
3.4 建立酒店与学校双向管理机制及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
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所以建立酒店与学校双向管理机制及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也显得非常重要。除了酒店有自己的管理制度, 学校方也要规范的实习管理制度, 做到齐抓共管, 双管齐下。
3.5 所有学生购买保险, 争取意外事故主动权
学生在外实习过程难免会有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 所以给所有的学生购买保险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可以解决一些后顾之忧, 也是更好保护学生、学校与酒店三方权益的方式。
摘要:本文首先我国酒店员工及实习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其次提出了酒店与实习生矛盾的主要聚焦点, 最后基于校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实习生,管理,酒店
参考文献
[1]李裔辉.酒店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酒店管理研究, 2015 (02) :96-97.
[2]迈点旅游研究院[Z].2012酒店实习生现状调查报告, 2012 (09) .
[3]李剑峰.酒店实习生管理问题分析[J].运城学院学报, 2007 (12) :90-91.
[4]张婕, 柯小峰.浅谈酒店实习生流失问题及对策[J].酒店管理研究, 2014 (04) :112-115.
【校方法律责任】推荐阅读:
校方责任险报销步骤10-05
校方责任险协议书07-03
陕西一小学雾霾天开运动会 校方称影响不大09-06
0Gqcmfn_1【校方】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投融资方向05-12
法律信仰教育法律09-11
法律解释与法律民主06-23
侵权民事法律探讨法律07-12
法律语言与法律概念09-02
法律事实与法律后果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