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律责任

2024-11-07

环境法律责任(通用11篇)

环境法律责任 篇1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 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主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环境, 因此对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的深入探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法律角度分析了企业的环境法律责任, 以及国内外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的实践, 并着重探究了我国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的问题与完善。

关键词:法律责任,企业环境责任,企业环境法律责任

1 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的界定

企业环境责任又被称为“企业环境保护责任”, 所谓企业环境责任,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应谋求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平衡发展, 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 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企业环境责任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1]。在广义上, 企业环境责任分为企业环境道德责任和企业环境法律责任。企业环境道德责任即在道义层面上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由于怕受到社会的谴责和舆论的压力而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这类责任多表现为公众对企业保护环境的期望, 并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即由政府制定的强制性的规定,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旦违反相应的环境义务或者侵犯他人的环境权益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2]。在狭义上, 企业环境责任指的就是企业环境法律责任。本文从狭义上研究企业环境责任, 即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目前我国在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履行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何解决企业环境法律责任问题成为人们争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国外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的实践

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 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的“心头病”。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对环境污染问题迅速做出反应, 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遏制环境污染并取得喜人的成绩。

在立法方面, 英国、美国、德国可以说是出类拔萃, 英国是最早颁布环境立法的国家, 美国的环境立法起步较早, 德国拥有最完备、最严格的环境立法。这些国家通过立法对资源的使用加以限制, 对环境的保护加以防范。在企业环境法律责任方面, 更是明确规定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的责任主体、责任范围、惩治措施, 要求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 寻求方法循环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在公民环境权益方面, 明确规定切实维护公民的环境权益, 完善公民的环境权益保护制度, 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执法方面, 每个国家所采取的措施不同, 英国采取绩效报告制度;美国实行公司违反环境法规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次数与日数并罚制度;德国实行环境标志制度;日本采取执法机关与企业签署合同制度。这些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执法的力度, 维护了环境立法的权威。同时这些制度也规定执法人员必须做到公平执政、公正执政, 切实维护每个企业、每位公民的环境权益。

在司法方面, 英国、美国、德国等为了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 在处理环境问题的同时, 提出司法救助制度, 对于那些没有对环境造成影响并且处于生存危机中的企业实行司法救助, 保障企业正常运作。

在法律监督方面, 为了提高企业环境法律责任意识, 许多国家制定并完善《环境资源评价法》、实行公司对环境损害的公开制度、建立公民环境监督机制, 将企业、个人、社会等有机结合, 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3 我国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的实践

企业环境责任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 只有在处理好环境责任问题的前提下, 才能处理好环境问题。但是我国企业在承担环境法律责任方面有诸多的问题, 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3.1 企业环境法律义务责任立法不够完善

立法中规定企业环境的内容较少, 甚至还停留于消除已经产生的危害。企业环境法律义务责任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不违反法律, 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指数并且不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废物[3]。这属于一种消极义务, 以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为主要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如今的企业已经开始由起初的污染及时消除慢慢朝着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 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还会想办法采取措施防治污染, 自觉履行好保护环境的义务。虽然现在立法规定排放物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推行“三同时、三废、四化”建设, 但从源头上控制, 相对于国外较晚。例如对电池的处置, 在国外很早以前就有规定, 而我国在2008年刚刚立法, 实施却在三年后。

3.2 执法机关对企业执法方面的欠缺

首先, 执法机关与政府的环境保护意识浅薄, 未形成环境法治观念。因为企业是地方的经济支柱, 政府只注重经济的发展, 而忽视生态环境的恶化, 他们大多数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更令人费解的是, 政府为发展经济对企业放宽政策, 致使“小人”得志。

其次, 环境保护部门自身存在缺陷, 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人员法律素养较低, 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知识掌握得不够熟练, 在执法过程中导致执法不严。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行政处罚方式未能在执行中及时准确体现, 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3.3 司法权威性不强

在现实情况中, 我国的司法权威并未得到证明, 司法救助制度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 面对现在突出的环境问题, 我们有必要提升司法权威, 用国家的根本大法去制约污染损害者,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3.4 企业承担环境法律责任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除了行政执法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督外, 社会公众也应当对企业进行监督, 还有各级的环保组织也应履行好自己的监督职责[4]。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3.5 企业自身环境法律责任意识不足

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往往忽视环境问题, 在他们心里, 一直固守着“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自私想法, 认为环境保护法形同虚设, 在违反环境保护法有关规定时, 往往采取贿赂行政执法人员的方式以蒙混过关, 这也是行政执法人员长期执法不严所带来的后果。

4 我国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的完善

4.1 立法层面

制定、完善、修改环境保护基本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的承担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加以保障实施。通过法律法规确立公民基本权利, 法律法规与制度相结合。我国目前有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 但内容不够完善, 可操作性不强, 强制力不够[5]。其中的环境责任规定多为原则性规定, 内容笼统要求不够详细。

(1) 环境法的内容多附在民法、行政法中, 所以内容欠缺, 通过对环境法的修改, 细化, 整理出一部完整的环境法, 作为处理环境问题的依据。 (2) 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 进行整理, 细化, 将法律法规的企业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行政处罚方式纳入到环境法的条例当中, 这样大大增加打击力度, 更好的惩治环境违法犯罪。 (3) 针对自然人遭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事实, 将公民环境权纳入法律, 由此可以从根本上保障公民人身权和健康权不受损害。 (4) 由于地方政府及人大各部门对本地区实情较为了解, 地方政府及人大各部门针对本地实情制定可行性地方性规定。 (5) 现如今高科技已经步入各行各业, 建议企业信息公开, 大众进行监督, 让企业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

4.2 执法层面

在我国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需要及时调整与改正, 提高环境执法的权威性。

(1) 提高政府的环境保护意识, 各地方政府应当正视环境立法, 摒弃“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理念, 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意识, 并正确引导、鼓励、支持企业经济发展, 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2) 环境保护部门、行政执法机关及其人员积极学习并熟练掌握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提升自身环境保护的境界, 做到公正执法。 (3) 政府建立严格检查机制, 对于污染环境或可能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限期责令其停业整改, 对于不合格的项目坚决不审批。彻底铲除企业的侥幸心理。 (4) 建立奖惩机制, 对积极遵守环境的应当给予奖励, 对于污染环境的及时处罚。

4.3 司法层面

政府想要提高经济收入, 就会对企业姑息, 任企业破坏环境, 从而获取经济利益最大化。法院在政府的压力下就很难做到公正判案, 如此存在隐患, 长时间发展下去很容易发生重大事故,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 真正树立起司法权威, 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制度, 让司法在法律的实施中发挥最大作用。更好地体现司法本身最强的强制力和最高震慑力。 (2) 鼓励受到环境污染损害的自然人、法人、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等进行公益诉讼进行维权, 同不法侵害作斗争。公益诉讼具有不确定危害的人数, 目前成为一个新趋势, 但是维权难度较大, 我国现在也没有经验供参考, 所以我国应当建立健全公益诉讼机制, 维护受害者合法权益。

4.4 法律监督层面

执法监督是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各执法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等, 做好本职工作, 保护生态环境。

(1) 强化工作职能, 严厉惩治污染环境, 构成刑事犯罪的, 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 检察机关应当严惩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由于破坏环境而获得报酬的人员。 (3) 针对损害公共利益的损害行为, 支持提起公益诉讼。 (4) 增加信访举报平台, 建立完善的舆论监督机制。 (5) 加强宣传, 增强企业和公众环保意识, 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4.5 企业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意识

(1) 企业应摈弃传统经济发展理念, 提高生产技术, 改革企业发展模式, 同时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 建立与完善企业环境保护机制, 在公司制度中规定企业应承担环境责任[6]。在环境问题发生时, 杜绝企业环境法律责任主体推脱责任的现象。 (3) 企业自身加强学习环境法律知识, 提升企业文化内涵。

5 结语

企业应当承担环境责任是无可争议的,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我们的社会发展依附于环境、资源、文化等诸多方面, 如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在遭受损害, 资源日益枯竭, 生活环境越来越差。只有将资源的循环利用应用到企业中, 才能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企业作为利用诸多资源促进自身利益增长的获利者, 理应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 并要勇于敢于且自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环境责任。

参考文献

[1]王述勋.论公司的环境法律责任[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9.

[2]邓可祝.公司环境责任概念及存在问题研究[J].行政与法, 2010 (2) .

[3]崔彩娜.企业环境法律责任问题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 (3) .

[4]苏银华.公司环境法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0.

[5]胡红云.论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完善[D].甘肃政法学院, 2014.

[6]田金花, 朱晓娟, 韩俊英, 等.文化公司社会责任法律规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 (16) .

论违反《环境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篇2

1.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①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②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的。③不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④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的。⑤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的。

2.建没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人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3.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并处罚款。

4.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5.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这里规定的罚款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责令停业、关闭,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决定;责令中央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业、关闭,须报国务院批准。

6.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7.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

8.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另外,我国《刑法》第338、第339和第408条是关于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的内容。

其中,第338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339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许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原料利用为名,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的,依照本法第152条第2款、第3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408条规定,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为依法惩治有关环境污染犯罪行为,根据《刑法》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2006年出台了《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规定:“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包括:

(1)致使公私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的;

(2)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5亩以上,其他农用地10亩以上,其他土地20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3)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5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2500株以上的。:

“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包括:

(1)致使1人以上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轻伤,或者1人以上重伤并且5人以上轻伤的;

(2)致使传染病发生、流行或者人员中毒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Ⅲ级情形,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3)其他致使“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形。

“后果特别严重”情形包括:

(1)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2)致使水源污染、人员疏散转移达到《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环境事件分级Ⅱ级以上情形的;

(3)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15亩以上,其他农用地30亩以上,其他土地60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4)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15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7500株以上的;

(5)致使3人以上死亡、10人以上重伤、30人以上轻伤,或者3人以上重伤并10人以上轻伤的;

(6)致使传染病发生、流行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Ⅱ级以上情形的;

(7)其他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

企业环境法律责任浅析 篇3

(一) 我国企业对环境影响的现状

2008年, 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71.7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1.7亿吨, 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2.3%。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91.3万吨, 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8%, 工业烟尘排放量670.7万吨, 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4.4%。工业粉尘排放量584.9万吨。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5月1日, 世界500强、中国100强中有18家企业下属的25家工厂存在向水体中排放超标污染物的情况。

“十五”期间广西最大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四江” (即郁江、邕江、左江、右江) 水污染综合整治项目, 总投资近百亿元。希望解决广西最突出、涉及面最广、关系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最密切的环境问题。但截至2006年9月, 自治区人大环资委组织相关部门到南宁、柳州、玉林等地考察了水污染防治情况, 发现邕江、柳江、南流江水质仅达Ⅲ类标准, 有时甚至出现劣于Ⅲ类标准的情况, 说明当前污染物排放总量仍明显高于江河的自净能力。工业污染尤其是小企业排污依然严重。在检查中, 有关部门发现, 糖厂、纸厂、淀粉厂等工业企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造成的污染仍然是广西污染治理的难题。此外, 小企业违法排污现象也不容忽视, 如柳州市柳北区的小钢渣加工厂、北流市的小制革厂等, 偷排或超标排放污染物的现象屡禁不止。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细胞, 也是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企业作为经济生活的重要一员, 在为社会生产商品的同时, 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二) 造成现阶段我国企业污染严重的原因

1. 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社会责任感不强, 忽视环保。

为节约生产成本, 企业没有或不正常使用环境保护设施, 逃避政府环境监管, 偷排和超标排放污染物。

2. 监管不善, 执法不严。

有些地方政府只注重GDP增长, 追求政绩, 官员只看重任期内的经济增长, 而不能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由于审批把关不严, 环境执法不力, 以及政府的包庇纵容, 致使已有的一些制度流于形式, 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在企业的市场准入方面还存在环保审核的空白点。

3. 相关法律不健全, 缺乏可操作性。

我国虽已形成环境立法体系, 也颁布了一些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但由于其调整的对象和范围过于广泛, 需要多个行政机构间的分工合作以及政府部门利益协调, 使得实际执法困难重重, 造成一些案件多个部门抢着管, 一些则无人问津的情况。在我国环保立法和执法实践中, 缺乏具有可操作的规定。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无企业环境责任方面的内容, 造成这方面无法可依。

4. 公众的环保意识较弱, 企业缺乏公众监督。

由于缺少实际具体的法律规定以及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 公众难以参与监督。我国公民环境保护参与目前只处于宣传教育阶段, 社会监督力量还很薄弱。

5. 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及改造意识。

一些企业和个人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逃避应尽的社会责任, 违规违法, 污染环境等, 违背了诚信经营的准则, 违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三) 企业环境责任制度的完善和改革方向

1. 转变企业经营观念, 加强企业的道德约束。

完善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同时健全企业管理制度, 构建企业环境伦理思想, 促使企业主动保护环境。在经营活动中把企业伦理作为一种规则性的管理制度, 协调经济活动中各方面的关系。正确对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当企业环境伦理得以建立时, 不仅可以约束企业自身行为, 也可以约束对方企业的行为。在这个竞争的社会, 企业的环境形象、企业声誉和企业产品形象所构成的企业整体形象, 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

2. 通过政府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 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打击, 提高企业违规的成本。

企业活动以赢利为目的, 当企业发现违规操作无利可图时, 就会自觉遵守法律。如法国的《环境法典》第514·26条规定:“当主管行政当局发现经营者未完全遵照第511·54条的要求办理经济担保, 立即催告他办理。催告发出1个月后无果, 负责环境的部长可以决定处以经营者一项行政罚款。此项罚款的金额为应办理经济担保的金额与实交金额之差的3倍, 最高不超过2亿法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企业污染环境行为处罚过轻, 不能起到抑制作用。

政府部门还应制定相应完善的制度促进企业承担环境责任。

(1) 各级环保部门制定有利于推进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政策措施, 对于评价结果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政策, 通过国土、工商、银行及证券监管部门进行赏罚, 环境行为评价好的企业, 在银行申请贷款、申请股票上市、环境标志产品、能源效率标识等方面可优先考虑, 而对环境行为评价差的企业, 则严格限制其生存和发展, 不准其参加任何官方评优活动。

(2) 建立健全市场准入的环保审核制度。我国需从公司法或相关企业法入手建立和完善具体可操作的环保审核制度, 如可以要求企业在其章程中体现出环保内容, 在登记注册时增加环境承诺环节, 书面告知申请人对某一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或达到的环境保护条件、标准及要求以及企业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申请人书面认可后, 才给予登记注册。事后进行跟踪监督, 对未达到要求的企业采取措施。

(3) 健全资源利用制度, 改革排污收费制度, 使用经济手段鼓励企业选择绿色环保的原材料, 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 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促使企业主动提高资源利用率, 推进应用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完善企业信息公开制。鼓励企业自觉公开环境信息, 完善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管体制, 制定强制的最低环境信息量公开标准, 明确对环境问题的界定, 特别是对企业关于环境管理责任的认定。加强立法工作, 对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期限、对象、公众参与的具体方式及救济方式加以规定。

3. 完善相关立法, 从法律高度明确企业环境责任。

首先, 在宪法层面上明确公众的环境权。只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 人们才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而宪法是根本大法, 任何法律法规不得与之相抵触。唯有在宪法中明确公民的环境权, 才可不被下位阶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所规避。

我国目前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主要是《环境保护法》以及《水法》等单行法律法规, 并无企业环境责任方面的内容。因此, 我们必须在法律中明确详实的规定有关企业环境责任和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方式。明确各个部门的职权范围, 加强横向和纵向的协调工作。随着法律社会化运动兴起, 刑法的价值取向也应当适度转变, 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 对环境和生态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可以考虑在刑法中增加环境危险犯等。在国外, 已有不少此类法律法规, 如韩国的《水环境保护法》第57条规定:“任何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应处一年以下监禁或五百万韩元以下罚金: (5) 没有根据第45条第1款取得废水处理业或相关的变更许可而执业的”, 再如法国《环境法典》第511·20条规定:“当一位环保设施的监察员或由负责环保设施的部长指定的专家查证落实证明某一环保设施的经营者未遵守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时, 除对之科以必要的刑罚之外……”

4. 完善公众舆论的传导路径, 充分利用各家媒体进行舆论导向。

完善相关部门信息采集机制, 及时采取行动, 对污染行为及时制止, 加强公众对监督机制的信心。在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 充分发挥媒体的曝光作用, 及时曝光污染行业, 引导公众关注企业的环保行为, 促使企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只有媒体广泛正确宣传, 才有可能提高整个社会对环保责任的重视, 进而提高企业的环境责任感。

建立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同时, 我国民事诉讼法认为只有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才有原告资格。在民事诉讼中, 只有与案件有直接厉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才能成为原告。在实践中, 人们向有关部门举报企业的污染行为侵害了其合法权益, 并要求企业赔偿。有关部门调查后, 移交到检察院, 检察院常常因为不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而被人民法院驳回起诉。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可以更好的监督企业行为和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

5. 引入西方发达国家理念, 改变我国的一些落后观念。

加强环保道德宣传, 努力让企业员工及高层认识到所在企业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使企业上下在制定计划, 进行生产时自觉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强化石化、钢铁、交通、能源、电网、电镀、印染等污染严重行业的工人的环保意识。改变传统企业业绩的评价标准, 引导企业自觉自愿承担环保责任, 进行企业改造。

企业进行绿色改造, 实行以“绿色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模式为核心的循环经济, 彻底改变“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的传统模式, 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 也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 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的融合起来。“十一五”以来, 得益于循环经济对传统产业发展的绿色改造, 我国单位工业增加能耗和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逐年降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其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率, 循环经济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 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当自然资源的耗竭率低于自然资源的再生速率, 就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努力向低碳经济靠拢也是企业寻求长期发展的出路。所谓低碳经济, 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 充分利用光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发展低碳经济, 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 发展新兴工业, 建设生态文明。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 中国企业能否有长足的发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

摘要:企业环境责任是企业应对社会承担的义务。主动承担环境责任, 是一个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保证, 更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国家制定可行的法律政策, 推出有效的措施, 促使各个企业自觉地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企业主动进行绿色改造, 走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道路, 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企业环境责任,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习人.绿色和平调查发现:18家企业隐瞒污染物信息[OL].中国网, 2009-10-21.http://www.china.com.cn/news/gongyi/2009-10/21/content_18739371.htm.

[2]梁雅丽.广西人大环资委痛陈环境时弊污水处理不足小企业排污严重[N].中国环境报, 2006-12-4 (001) .

[3]文同爱, 胡春冬.关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若干思考[J].时代法学, 2003, (01) :94-101.

[4]吴真.企业环境责任制度体系之重建——以循环经济为视角[J].当代法学, 2008, 22 (5) :105-110.

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篇4

一、企业法人为环境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负责。

二、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条例。

三、主持召开环境保护工作调度会,并组织开展各项环境保护工作。

四、在新、改、扩建项中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特证排污制度。

五、审定本企业各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

六、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配备合格的专职、兼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结合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

七、按国家规定提取环境保护专项费用,并专款专用。

八、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环保设施和改善生产环境。

九、制定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急预案。

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好企业存在的污染隐患。

十一、及时、如实按程序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污染事故。

十二、制定本企业环境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

中冶:保护环境责任无疆 篇5

从宁夏中卫机场换乘汽车,茫茫的夜幕中出现一座灯火绚烂的美丽城市一宁夏中卫市。提到它,自然会想起600年前建造的举世闻名的高庙、鼓楼,以及红黄白绿黑的“五宝”。中卫处于中国有名的腾格里沙漠边缘,因而也是宁夏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作为驻地企业,中冶美利是如何治沙造林,使荒漠变绿洲的呢?令人很想找到答案。缚战“沙龙”重拳出击

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年降水量仅在250毫米以下,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我国是受荒漠化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沙化土地面积达到174.3万平方公里,超过了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沙化扩展速度达到每年3436平方公里。人口约7465万的西北沙区更是全球范围内沙尘天气高发地区,生态极为脆弱,可谓沙患不止,沙区难富,沙区不富,沙患难止。日益加剧的土地荒漠化使生态恶化,沙尘暴频频袭击东北、华北、西北地区。2006年4月18日夜,北京遭遇了一场罕见的遮天蔽日的沙尘暴。据气象台称,那天从天上下了30.36万吨黄沙,全倒在了北京市区。如果把这些黄沙均摊给北京人,每个北京人能分到20公斤,多么严重的沙害。

地处沙漠边缘的中卫市,境况更糟。中卫市有一首民谣:“风卷黄沙滚滚来,青苗渠道一夜埋;开门脚踏黄沙土,携儿带女逃荒灾。”几十年来人们种树不见树,陈旧的治沙管理使这里自然气候几乎一点没有改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几场沙尘暴,曾使人死家塌的灾难重现。

中冶人知道,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美好的憧憬是要经过奋争获取的。“铁人”紧握铁拳重重的出击了。2003年初春,中冶人一条心,拧成一股劲,披风雪战严寒,昼夜奋战,出动了上百台机械,硬是推平了数百个沙丘,大规模种植了速成林,引来了黄河水进行扬水灌溉,再进行呵护,保证了树林成活。职工们放弃了业余时间和休假日,自觉认种树木,党员干部不过双休日是常事。中冶美利浆纸有限公司周立东总经理一句铿锵有力的肺腑之言,久久地震撼了笔者的心灵:“我们多栽一棵村,北京少见一粒沙。”

随后,他们再接再厉,将沙漠造林面积由5万亩扩大到几十万亩,第二期50万亩的宏伟目标马上就要实现。这里的春夏已呈现出了一派葱葱郁郁。百余平方公里的沙漠地带变成了绿洲,成为我国西部治沙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造纸的典范。2003年6月在宁夏调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专程到中卫市看望了为防沙冶沙做出贡献的中冶美利人。他说:到这里实地来看一看,才知道你们变沙漠为绿洲的力度如此之大,效果如此之好,真的很了不起。”循环节能创新有招

中冶人知道,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是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和谐。

中冶美利人制浆造纸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添加黃河水用来灌溉林地,从林地渗漏水汇集成水源地用于制浆造纸工业用水,致使污水处理循环往复。综合利用主动式循环经济的实现,使中冶美利纸业每年减少引用黄河水5000多万立方米,减少取用地下水4000多万立方米,节省排污费100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制浆造纸企业历来是一个重污染的产业,尤其是制浆造纸污水冶理是一个需投巨资、建设一系列公益设施来完成的难题。由于受制于资金实力的制约,多数造纸企业无法规避“治是找死,不治是等死”这样的怪圈,往往不得不以牺牲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短期内的经济增长。这样的企业是不懂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基本道理。

坚持什么样的发展道理,是政府对未来发展的思考;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思考;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改造企业、发展企业,这才是正确的选择。中冶人就是这样想,这样选择,这样做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七年前,面对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深切关注,美利纸业领导班子立下了豪言壮语:“我们能够艮负责的承诺,美利纸业决不会再向黄河排放一滴污水!”他们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七年来,他们在中冶集团的指导下,上下齐努力,造成了三级提升泵站、19公里压力输水管线及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建设了四级氧化塘工程;公司还投巨资建成了日处理污水12万立方的污水处理厂,对公司配套建设的发电站配备了电除尘和石灰石脱硫设备,完善了与生产相配套的污染治理设施,实现了制浆造纸封闭循环治理,奠定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05年、2007年和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盛华仁三次带领国家环保局、水利部领导前去调研,称赞这是一项循环经济的示范典型。这个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入2007年度区域重大科技攻关示范项目计划。七年来,中冶人再也没有向黄河排放过一滴污水。他们自豪地说,今天不会,今后也永远不会。

牢记嘱托再创辉煌

2007年4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中冶美利视察,充分肯定了中冶美利--纸业集治沙、固沙、造林、造纸及水资源循环利用于一体的发展模式。“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你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总书记的高度评价,使中冶美利纸业的广大干部职工更加坚定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创新环保节水途径、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的信心。

2010年9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到中冶纸业宁夏子公司视察。看到远处荒漠变成了绿洲,美利湖点缀其中,现代化的厂房赫然耸立,吴邦国委员长非常高兴,高度赞赏中冶集团为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环境法律责任 篇6

全球变暖、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等生态问题已引起人类共同的关注。美国最新一项调查显示, 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是全世界面临的头号危机。为解决危机, 世界各国各尽其能。2009年末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 各国共同探讨气候环境问题, 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我国政府也积极应对环境生态危机,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因此,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 也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企业, 作为社会系统的有机部分, 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 作为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社会组织, 必然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环境社会责任。

1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 (CRS) 的理念源于20世纪初美国关于企业对其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的研究。到目前为止,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对CRS社会已达成共识, 即企业除了对股东承担经济责任以外, 还应该考虑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如员工、客户、供应商、所在社区、政府、以及环境的责任。因此,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还应当承担合理利用资源、采取措施防治污染, 对社会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近年来,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 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成为人们普遍的期望和要求, 也同时赋予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更重要的地位。200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构建的“四位一体” (即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 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模型中, 把环境责任作为评判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如果把企业承担的对股东的经济责任、员工健康与安全等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承担的最低限度责任的话, 那么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则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最高目标的追求。

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包括:

1.1 节约资源能源

企业在各类资源的使用过程中, 尽量减少不可再生、不可回收资源的使用率, 同时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企业要想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就要节约原材料及能源, 改进工艺,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消耗, 更替消耗量大的旧设备。

1.2 控制污染

污染对人类及整个环境的危害极大, 因此企业要下大力气来控制污染。企业要改进技术来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防止有毒物质和致病因子进入环境, 同时要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工艺, 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及污染物要积极投入设备予以净化,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1.3 减少排放

企业在生产中可以排放多种有害物质, 即通常所说的工业“三废”, 废气、废液和废渣。这些有害物质, 若不经妥善处理, 如未达到规定的标准而排放到大气、水域、土壤中, 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破坏生态平衡, 甚至会危及人类健康。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 中国政府为了表示环境治理的决心, 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这个目标的实现, 必然有赖于各类企业有效控制排放, 更好的履行环境社会责任。

2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提出

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由来已久, 但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 企业社会责任讨论的焦点在于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 才有学者开始提出企业的环境责任。Frederick在企业社会响应中添加了价值和伦理维度, 提出企业不仅要有效而准确地处理公共关系, 更应全力参与环境问题的解决。Zenisek描述了连续的、不断增强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阶段, 提出第三个阶段即是环境责任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不能销售不安全的产品, 企业必须投入财力并努力支持当地的社区建设, 企业不能使环境恶化。

在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理论提出后, 不少国际组织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72年, 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 大会成立了独立的委员会, 即“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该委员会于1987年出版了“我们共同未来”报告, 这篇报告首次引进了“持续发展”的观念, 敦促工业界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于1993年成立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 开展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化的制定工作, 以规范企业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到目前位置, 已制定出ISO14000 (环境保护管理系统认证) 系列标准来促进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欧盟2001年公布了一份文件《推广欧洲企业社会责任模式——绿皮书》, 成为近年来西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该文件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内部维度和外部维度, “管理环境与资源”成为重要的内部维度之一。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及推动下, 众多企业开始响应持续发展号召, 建立各自的环境管理方式, 积极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3 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3.1 强化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故、兰州石化工厂爆炸事故、江苏大丰电池企业铅污染事件等一系列企业的环境污染事件, 不仅严重危害了公众健康, 而且对企业造成了不良影响, 企业形象受损、企业信誉受到社会拷问。在竞争日益激励的市场环境下, 牺牲公众利益、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 是不能保证企业长期稳定成长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 政府部门、公众、媒体、员工、消费者、社区等企业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意识开始觉醒, 从各个角度以各种方式向企业施压。因此, 企业只有顺应潮流, 不断减少资源的占用和浪费, 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 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2 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它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共融,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高速发展却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生态透支为代价的。据中科院测算, 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GDP总值的15%, 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 即绿色GDP为负值。面对环境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严峻的挑战, 中国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要实现这个目标, 企业就要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 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因此, 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 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3.3 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是新时期赋予企业新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后, 中国成功的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加速了工业化发展进程。目前,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 这一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 社会进步与环境和谐之间的矛盾也会愈加凸显。因此, 企业被社会赋予了新的历史角色:不仅是创造财富的经济组织, 也是维护和谐的社会组织, 更是保护环境的责任主体。近来, 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界正在开展“绿色营销”活动, 即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 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 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的营销策略。绿色消费的策略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美誉度, 而且能促进企业健康长期有效的发展。绿色营销活动, 说明企业在新的历史时期, 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已由消极的应付转变为积极的参与。

4 强化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具体途径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承担单凭企业自觉是很难实现的。因此, 需要内外兼修来培育、监督、促进企业践行环境社会责任。

4.1 加强企业内部的环境责任教育

通过教育与培训, 帮助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员工树立一种新的企业发展观, 即企业社会形象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如果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是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为代价的, 那么企业的社会形象就会大打折扣, 甚至会威胁企业的生存。因此, 只有使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成为企业的核心理念后, 企业才能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方式来自觉履行其社会责任。

4.2 加快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建设, 让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目前, 对企业环境保护实行规范的法律法规有《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总体看来, 这些法律法规立法层次较低, 只有《环境保护法》一部国家基本法律, 其他大多是各部委制定的行政法律, 法律效力较差。其次, 上述法律法规制定的时间久远, 很多已经不能适应对现代企业的环保要求, 如《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制定的, 《大气污染防治法》是2000年再次修订的, 距离最近的法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也是2005年修订的, 所以加快对相关环境保护立法的修订, 制定符合现代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要求的法律规范势在必行。

4.3 推行适当的激励机制, 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

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弥补企业为履行环境责任付出的经济成本, 从而极大的鼓舞企业自觉履行环境社会责任。奥尔森在研究集体行动的逻辑时指出, 集体行动的激励可以通过“赏罚分明”的制度, 实行“有选择性激励”来解决。他同时指出, 经济激励并不是唯一的激励, 声望、尊敬、友谊等方面的“社会激励”同样有效。依据这一理论,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信贷等物质激励和给企业提供荣誉、地位、社会声誉等精神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来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

4.4 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督促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利用公开财务报告、网络媒体和其他方式向外界说明企业环境政策、环境影响和环境绩效等相关信息。它是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关于环境信息的披露, 我国目前的法律只规定企业向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和投资者披露, 而且只要求披露重污染和突发事件的信息, 对非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信息是自愿披露, 披露的内容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 在实际的执行中, 只有少数业绩较好的企业有一定的环境信息披露, 而大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并没有相关环境信息。总体说来, 现在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行为还很不规范, 缺乏相关的法律的规定。为此, 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不断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规范披露的内容与方式, 建立环境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

[1].美大学评出当今世界十大最紧迫问题[N].科学时报, 2008-7-15

[2].林仲豪, 高红贵.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及践行途径统计与决策[J].2008.269, (17) :172~174

[3].Frederick WC.Moving to CSR4[J].Business and Society, 1998, 37 (1) :40~60

[4].Zenisek T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 Con-ceptualization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Literatur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9, (3) :359

[5].European Commission.Promoting a European Frame-work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Green Paper[EB].European Commission Employment&social affairs, 2001, http://europa.eu.int/comm/employment-social/publica-tions/2004/ke1103002-en.html

环境法律责任 篇7

一、《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中法律责任缺失分析

本文以《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依照《条例》总则第4条、第5条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 应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逐年提高环境保护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开发, 扶持和发展环保产业;保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同时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辖区环境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指标完成情况, 作为考核其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然而, 由于考核的内容缺乏刚性, 至今, 我们没有见到因环境质量不达标第一责任人被追究责任的先例。

环保法律责任缺失的另一方面是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时的责任缺失。《条例》第2章规定, 对环境进行监督管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第8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共计对七项工作负责监督管理和审批。第11条、第12条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负责环境监测和排污总量控制及消减数量的控制。由此看出, 法律赋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非常重要的监督管理职能, 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 将会极大地推动环保工作顺利开展。但从实践情况看, 由于监督管理不到位, 致使这些规定难以全面落实。当前存在的问题是, 执法不严、疏于管理监督, 对环境违法习以为常, 甚至袒护、包庇违法企业现象时有发生。为此, 山西省环保局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认为, 环保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是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甚至有些县、市领导在对省环保局检查发现问题的过程中, 不是积极配合, 而是为本地违法企业说情、保护。由此看出, 环保部门和各级政府领导行政法律责任缺失的严重程度。设立法律责任, 是完善法律的法理要求。“权责对等"是法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通常情况下, 没有无权力的责任,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目前, 环保法律赋予了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管理的权力, 但对行政主体法律责任的确定不具体, 缺乏可操作性, 权力和责任在现行的法律条件下没有形成“闭合"和统一, 这样就使得环境保护部门名义上负责、实际上拥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的“超级"权力。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下, 山西省环保法中提到了环境保护部门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对环保工作负责等, 其实只是"纸上谈兵"。因为没有设定具体的法律责任, 也就不具备法律的刚性标准, 实际中是很难操作的。另外,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任何权力不受制约, 其最终结果必然是滥用职权和权力腐败。正如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所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另外, 权威论述认为, 政府、行政机关享有权力就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 不能只有权力没有义务;另一方面, 政府、行政机关对自己行使权力的行为后果要负责任。行政机关的权力不仅仅是一项可以从事某种活动的权限范围, 而且是一种义务, 也即说, 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不可以自行放弃任何行政权力, 不可以不行使、也不可以随意行使。权力与责任的平衡, 是法治社会对所有独立主体提出的要求。因为在法治社会, 没有谁享有法外特权, 任何人都须为自己的行为向社会、他人负责。政府、行政机关不能因为负有行政管理的任务而享有其他社会成员的特权, 因此任何行政行为均应与责任相连。义务、责任与权力的平衡, 是一种理念, 也是一条重要的立法原则。立法应根据行政行为的性质、种类的不同, 确定相应的责任, 政府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制定法必须将义务、责任及其主体在立法时予以明确。明确的责任主体为判明责任奠定基础。国家权力机关作为社会的管理者, 享有管理社会的权力, 如果其未能履行自己的职责, 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立法在设定国家机关的权力时, 要同时考虑国家机关应承担的责任, 坚持国家机关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在起草、制定法律、法规、规章的过程中, 有的部门、地方偏重于考虑规定国家机关的权力, 对国家机关应承担的责任考虑不够。

《条例》的另一缺陷是, 虽然对企业环境违法有具体处罚规定, 但对国有企业负责人个人未规定具体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本文认为, 国有企业负责人是国家任命的干部, 属于特殊的行政主体, 如果企业由于违法排污被罚款, 并不能直接触动负责人的个人利益, 时至今日, 在山西, 还没有见过因企业违反环境保护法而导致国有企业负责人被撤职的报导。环境保护法律条文过于原则, 许多法律条文, 只有行为模式, 而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空喊环保口号, 没有具体的奖惩措施, 在对企业环境污染所负行政法律责任时, 力度不够, 许多惩罚仅是象征性的, 处罚的自由裁量过大, 对污染的处罚小于其在污染当中获得的利益, 起不到处罚效果。同时并没有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以及各级环保部门在环境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所负的责任或者相关的法律条文过于原则化、抽象化, 难以具体操作, 导致实际执法没有具体的依据。

此外, 对企业节能降耗减排、环保科研开支、推行清洁生产等缺少激励机制, 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惩处力度过小。企业守法成本往往高于违法成本, 企业治理污染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违反法律反而获利颇丰, 加之监管不力, 企业投机违法就不足为奇了。

可见, 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法律责任是法律调整的重要手段。而法律责任的缺失直接导致破坏和污染环境行为的不断发生, 因为没有责任的约束, “理性人"的行为取向将失去理性而以个人的利益最大化为取舍。

二、强化山西环境保护工作法律责任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一) 强化地方政府及其负责人对当地环境质量所负的具体责任

完善山西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强化各级政府对当地环境质量应负的具体责任, 必须坚持党的“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环保法律, 结合山西省实际进行逐步完善。

1.针对山西省环境容量小、污染负荷大、环境污染严重、环保法律执行不力的情况, 强化地方各级政府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责任, 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山西的环境问题, 与经济高速发展相伴而生, 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环境问题仍要在发展中解决, 这就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全面的科学发展观, 在发展中保护和不断改善山西省的生态环境, 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应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硬指标加以明确, 把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任务落实到年度和五年规划中。正如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毛如柏说, 事实证明, 政府决策失误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是难以弥补的, 应尽快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列入考核各级政府及主要负责人政绩的重要内容, 促使其在政府决策的研究, 积极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

2.为了保护环境必须根据各地环境容量进行环境区域规划, 进行工业布局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 特别是新建项目布局和选项, 出现决策失误, 应追究当地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过失。

3.国有老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区域或流域环境的综合治理, 政府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 各地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都应大于财政投入的增长幅度仍作为重要一条继续列入环保法中, 应明确规定环保治理资金投入每年要大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环境保护属于公共产品, 理应由政府提供。

4.属于五年规划中确定的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减排的指标, 应该像经济发展指标一样确保完成。

(二) 进一步明确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

当前, 山西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一是监督管理职责是明确的;二是环境保护法律及配套规章对执法程序和必备条件也有规定, 需要强化的是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管理具体责任。为此, 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全面规划、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区域环境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山西省环境保护预防为主原则的主要体现。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的审批人必须承担审批失当, 或违规审批的法律责任且终身负责。这是强化责任的第一条。

2.对山西省环境污染已十分严重的地区和重点保护的地区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 规定污染总量减排时限。要书面列出污染严重和重点保护地区的名录, 各地区主要污染物限排放总量及允许排放总量, 按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要求, 减排时限要按年度呈报当地政府并向社会公布, 接受民众监督。

3.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三同时"制度, 环境保护设施运转、污染物排放状况, 特别是超标和偷排污染物,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的执法人员, 应随时掌控其状态。违反"三同时"制度, 环境保护设施故意停止运行、超排和偷排污染物, 对企业而言是环境保护违法行为, 按规定处罚;但对监督检查部门而言, 应属履行职责不到位。随着监督制度的进步, 自动监测设备的投入运行, 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控是应该能够做到的。必须有这样的要求, 才可使监督检查的执法人员尽职尽责, 不敢懈怠。因此, 强化环境保护管理执法队伍的责任是十分必要的。

(三) 强化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环境保护责任

1.环境保护法律约束控制方向, 主要是两条, 一是采用直接管制手段, 即命令和控制手段, 制定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技术等, 提高超标排污收费标准;二是采用间接管制手段, 即经济手段, 是“从影响成本效益入手, 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选择, 以便最终有利于环境的一种手段"。加大对违法行为罚款额度, 使收费或者罚款费用要大于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转费用。用经济的手段促使企业保证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转, 企业不敢轻易违法排污。

2.环境保护法律激励方面, 一是以废物为原料的产品税收优惠;二是企业对环境保护技术开发应用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 这些初始都要加大成本投入, 政府应给予资金支持、补助或是奖励。用市场之手引导企业自觉地主动地走低消耗、高效益、少污染或不污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强化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个人责任。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国家委派的国家干部, 时至今日, 就山西省省情而言, 尚未见到国有企业负责人因企业经营不善、环境保护工作未搞好而受到降职降级等处罚的情况, 但是, 因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等而受查处的情况常见于报端。笔者认为, 应该明确, 对企业负责人而言, 凡“限期治理"完不成, 排污不达标, 甚至违反环境法律, 应提出批评并向当地民众公示。因其过错, 危害的是环境这样的公共资源, 按其过错大小, 承担责任。

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自国家环境保护法出台以来, 山西省陆续出台了多部地方性法规, 山西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情况很不尽如人意,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保护工作尤为重要, 而强化法律责任则是破解环保难题的关键。

关键词:环保法律,责任缺失,对策

参考文献

[1].韩建湘, 陈少平.公众参与-遏制环境行政违法执法机制初探[J].宁德师专学报, 2005 (1)

[2].孟德斯鸠, 张雁泽译.论法的精神 (上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4)

[3].应松年.当代中国行政法 (上卷) [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5

[4].乔晓阳.立法法讲话[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0

[5].杨志敏.环境法律责任的拓展-兼论循环经济立法[J].河海大学学报, 2006 (4)

环境法律责任 篇8

理论上, 我国海洋环境法律针对违法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责任, 设计了民事索赔、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三种形式, 主要体现在《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条例》 (以下简称《海洋工程条例》) 的规定中。但实践中, 海洋行政执法几乎是以行政处罚作为唯一惩罚违法行为的手段, 而民事索赔、刑事处罚两种法律责任形式还未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成为困扰执法、影响海洋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此种情况, 就完善我国海洋环境法律责任体系, 建立行政违法与行政犯罪的衔接机制, 实现对严重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者给予刑事追究进行了粗浅的思考, 提出几点认识与广大海洋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共同探讨。

一、目前海洋环保法律责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 有关海洋环保法律的行政与刑事立法规定都很模糊, 缺乏可操作性

1. 行政立法规定

《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1条规定:违反该法规定, 对造成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 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海洋工程条例》第50条和第52条分别对围填海工程中使用非环境填充材料和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违法排放从而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 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该条例的第56条又参照《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1条, 对违反条例规定, 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责任, 要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2. 刑事立法规定

考察我国刑事立法所规定的具体犯罪行为可以发现, 有相当数量的犯罪行为是以构成行政违法为前提的。这些犯罪行为在刑法理论上称为行政犯罪, 主要体现在《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罪和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刑法》第338条和第339条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就是以特定行为的实施违反国家规定为前提。根据《刑法》第96条的规定, 国家规定不仅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 也包括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在《刑法》总则第13条还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说明:违法行为只有在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才进入刑法的调控领域, 到不了犯罪程度的行为多数以行政违法来处理。可见, 认定某一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是否达到犯罪的程度, 是区分行为性质到底是行政违法还是刑事违法的关键。这是海洋执法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归纳、分析以上条款可以看出, 我国海洋环保立法的有关规定是非常原则的。上述条款中所涉及的“重大事故”、“重大损失”、“严重后果”等一些模糊的、不具有现实操作性的犯罪构成量化标准, 主观性强, 缺乏切实明确的内容, 使得执法者在实际办案中难以掌握, 无法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有效衔接。

(二) 海洋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部门缺少有效的衔接机制

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机制是指具有法定行政管理权限的机关或组织,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将涉嫌构成犯罪的行为从行政执法过程中分离出来, 自然过渡和转移到刑事执法程序中, 进而进行侦查、追诉并最终汇入刑事审判的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需要衔接, 其直接的导因一是违法行为已经递进为《刑法》所规定的犯罪。

二是对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动用刑法手段调整, 增强行政法律的震慑力。

目前海洋行政执法实践中, 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究竟依怎样的程序而为之。海洋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部门需要建立起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机制。

二、其他行政部门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机制

据统计, 公安、海关、环保、水利、国土资源、林业等具有行政管理和执法权的单位或部门, 在行政执法过程都部分涉及行政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界定。如:危害环境污染管理制度的犯罪、危害森林、水产资源与野生动植物管理制度的犯罪、危害国土与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的犯罪, 等等。这些涉及犯罪的违法行为, 很多已经列入《刑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等章节中。有关管理部门就行政违法与犯罪的界限等问题, 相继提出了适用法律的意见, 然后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单独或联合解释的形式加以明确。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该《解释》中就认定盗伐、滥伐林木罪的标准、“情节严重”的含义、处刑标准、“数量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数量做了规定。

三、完善我国海洋环境法律责任体系的具体措施

1.立法衔接

设定法定犯罪是为了保障行政法律规范得到正确、及时、有效地实施。如果没有刑法这最后一道屏障的作用, 行政法律法规在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面前就会显得束手无策, 违法行为就容易泛滥滋生, 行政法律规范的规制力与权威性就会大打折扣。例如:大量严重的金融违法行为由于缺乏相应的刑事规制, 行政处罚力度又明显偏软, 导致这类行为屡禁不止便是明证。

目前, 实现海洋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 首要任务是实现立法上的协调和衔接。由于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之间往往只有调整范围大小的量的区别, 而没有调整领域本质的区别, 甄别违法行为的情状和相关犯罪的罪状几乎就只有危害后果的不同。如果无法区分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的界限, 将触犯刑律的犯罪当作行政违法行为对待, 不仅使真正的犯罪者逃避刑事制裁, 也会使实施违反行政法规的人员对行政制裁产生抵制的心态, 降低行政处罚在规范社会秩序、惩治一般违法行为中的作用。

违法行为造成了污染事故、危害后果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也就是具备了犯罪所具有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一基本属性, 违法行为就递进为犯罪。为帮助海洋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准确认定有关犯罪, 正确运用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手段, 对违法行为进行必要的惩治, 达到规范行政执法相对人行为, 促进社会繁荣的目的, 很有必要以海洋执法机关管辖范围为基础, 对海洋行政法律、法规与目前的刑事立法进行比照和分析, 将海洋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可能涉及的犯罪以及相应的法律规定进行梳理, 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 由最高人民法院和 (或) 最高人民检察院予以解释, 规定犯罪案件的构成、立案标准等。

2.执法衔接

2001年7月, 国务院公布实施《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人民检察院办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 随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联合颁布《关于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工作联系的意见》等, 这一系列的规定明确了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对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立案和立案监督的责任等内容, 为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目前, 部分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签署了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机制的具体规定或意见。例如:成都市检察院、公安局与市工商局等17家行政执法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工作机制的试行规定》, 成立联席会议, 加强了各执法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与合作, 将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界限明确化,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国海监总队以及省、市、县各级机构亦应积极加强与相关司法机关的联系, 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使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能够分别依照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 各司其职。

环境法律责任 篇9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 各种先进的科技的不断发展, 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 人类对大自然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在方便人们生活、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 也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 尤其是跨国界环境污染对全球的环境更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理论上讲, 跨国界污染是指在起源国的污染涉及到了其他国家或在它管辖或控制下的其他地方造成的任何环境污染。

当前, 国际范围内有部分区域并没有制定明确的关于跨国界污染环境方面的法律规定, 因此在解决跨国际环境污染问题上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依然需要参考国际法中的相关条文规定, 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责任原则。解决跨国际环境污染问题涉及到了国际法层面的法律责任原则, 下面笔者就跨国际法律责任原则进行具体分析。

二、跨国界污染所产生的法律责任原则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 跨国界污染所产生的法律责任原则主要包括国家合作原则、严格责任原则、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具体介绍如下:

(一) 国际环境合作原则

国际环境合作原则主要是指国家及其他国际行为体在解决已经发生的对国际自然环境有共同影响的环境问题、以保护自然环境为首要目的而进行合作的一种原则。

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国际环境合作原则要求任何国家都应该参与保护国际环境的行动、各国之间加强合作的义务。国家作为一个个体, 对于维护全球环境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任何国家都应该履行这一义务。另一方面国际环境原则。国际环境问题尤其是跨国界污染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国际成员的合作。国际环境合作的主体是国家, 只有国家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该原则才会得以贯彻。

1972年联合国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公约》中第十三条第七款规定:“委员会应与拥有与本公约目标相似的目标的国际和国家级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合作。[1] ”。同时, 《世界自然宪章》原则21明确规定:“各国和有此能力的其他公共机构、国际组织、个人、团体和公司都应:通过共同活动和有关其他活动, 包括交换情报和协商, 合作进行大自然的工作[2] ”。这些国际法的条文规定都显示出了国家环境合作原则对于解决跨国界污染问题、保护环境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二) 严格责任原则

严格责任原则主要是指在没有考虑一国主观故意或过失的情形下, 对其行为引起的损害性后果依然担负赔偿责任的一种原则。严格责任原则是当前国际处理跨国际污染的重要的规则原则。严格责任原则直接从受影响国损害结果的因果联系出发, 保障了受影响国的利益, 这打破了国际上传统流行的举证责任的观点[3]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2005年, 由于中国石油化工吉林公司的爆炸而引起的中俄松花江污染事件, 该事件不是在主观故意的情况下发生的, 同时中国在事件爆炸发生后, 没有逃避责任, 严格遵照了国家处理跨国际污染的严格责任原则。

(三) 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

1972年,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年提出了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主要是指造成跨国界环境污染的国家需要支付环境损害费用或者治理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一种原则。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是目前国际范围内各国在解决跨国界环境事件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要求造成环境破坏或者污染的国家必须承担清除污染、恢复原状的责任。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在解决国际氛围内的跨国界环境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仅可以明确规定损害环境者积极治理环境污染, 而且可以对保护环境的国家起到激励作用, 对破坏环境的国家起到制约的作用, 有利于国际环境的整体保护。

(四)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主要是在解决跨国界环境污染问题上要遵循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一种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1987年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到的, 这一原则受到国际各国成员的欢迎, 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4]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是当前国际各国在解决跨国界污染的重要原则。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开放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明确规定“各国有义务在平等的基础上, 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它们各自的能力, 为今世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2006年爆发的, 亚细亚烟雾污染事件, 为了解决该跨国界污染事件, 各方国家在泰国曼谷举行了亚细安跨国界烟雾污染问题会议, 多个国家表示要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础上, 共同解决烟雾污染事件, 保护全球的环境。

三、总结

全球范围内, 跨国界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大多数都是非主观故意而造成的, 因此如何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污染事件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极其重要。目前, 很多区域范围内并没有签署类似的条约, 因此在处理跨国界污染事件上要以国际法中涉及到的法律责任原则为准线, 只有这样才能够完美地解决跨国界污染问题, 推动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

摘要:跨国际环境污染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法的重要课题, 妥善解决好跨国际环境污染问题, 妥善解决跨国际环境污染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保护世界环境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跨国界污染所产生的法律责任原则进行探究, 分别从国家环境合作原则、严格责任原则、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角度进行说明。

关键词:跨国界污染,法律责任原则,总结

参考文献

[1][英]詹宁斯、瓦茨修订, 王铁崖等译.奥本海国际法 (第一卷) 第二分册[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5.12:62.

[2]林灿铃.国际法上的跨界损害之国家责任[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0.08:225-226.

[3]周珂.环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08, 1:325.

公民责任与环境保护 篇10

梁先生先后从中国人口、自然资源、工业发展、社会体制等不同角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的环境状况,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和数字加以解释。梁先生讲到,环境保护不仅是国家的事,更是人民的事,只有全国上下亿万公众把环境保护作为自己的一种日常行为习惯,才能符合中央提出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可持续地不断向前发展。

作为梁启超之孙、梁思成和林徽因之子,梁从诫从祖、父辈那里继承了责任感与挑战意识。他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完全民办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不仅积极宣传环境保护,而且使环保从绿色高调变成身体力行。讲座中大家了解到,梁先生的名片是用废纸复印而成,不用一次性筷子,在外吃饭每次都要打包等等。因为他始终坚信一句话:“每一个人,我们能做的很少,但我们联合起来,却能改变世界”。

本次讲座吸引了来自本市不同地区的读者百余人,大家听完讲座后,都深深地被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对环保的无限热爱和执着精神所打动。讲座的主办方听了梁先生的讲座后也同样深受感动和教育,大家都决心对待环保要真心实意、身体力行,继续把环保讲座办得越来越好!

环境法律责任 篇11

关键词:专利联盟,法律环境,完善建议

1.我国专利联盟发展现状

1.1专利联盟的内涵

专利联盟 (Patent Pool) 指由多个专利拥有者, 为了彼此之间能够分享专利技术或统一对外进行专利许可而形成的一个正式或者非正式的联盟组织[1]。专利联盟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开放联盟, 指两个或更多企业组成联盟许可专利给第三方:一种是封闭联盟, 即由三个或更多企业组成联盟, 相互之间共享专利。专利联盟可分为进攻性和防御性两种类型。

1.2专利联盟在我国的发展

专利联盟最早发源于欧美等技术市场发达的国家, 专利联盟在我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直到发达国家频繁运用“3C”、“6C”专利联盟对我国DVD行业进行强势打压 , 我国DVD行业几近破产, 专利联盟这一新型知识产权组织才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6年10月诞生了我国首个专利联盟———电压力锅专利联盟。2007年, 由长虹、TCL等13家中国彩电企业共同组建了专利联盟———深圳中彩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此外, 我国还组建了e家佳、闪联、AVS、清洁能源汽车等知识产权战略联盟。这些专利联盟为保护产业国内市场、开辟海外市场提供了知识产权保障。

2.我国专利联盟发展的现有法律环境

我国缺乏专利联盟运行的统一法律规定, 相关规定散见于《反垄断法》等多部法律当中。

2.1《反垄断法》

我国《反垄断法》虽然没有明确对专利联盟垄断性问题进行规定, 但对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政垄断等常见的垄断形式进行了详细规制。《反垄断法》是专利联盟运行必须遵守的 法律。

2.2《专利法》及实施条例

《专利法》第48条专利强制许可的规定 ;第50条交叉许可的规定;《专利法实施条例》第72条第4款强制许可仅限于供应国内市场的需要等规定。这些规定虽然不直接针对专利联盟, 但内容均可适用于专利联盟。

2.3《合同法》

我国《合同法》并没有明确规定专利联盟, 仅对技术合同垄断性进行了规定, 我国《合同法》第329条、343条及相应的司法解释均对技术合同反垄断问题进行了规定, 可应用于专利联盟具体运行。

2.4《反不正当竞争法》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的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 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附加不合理的条件。”虽然该条并没有明确针对专利联盟, 但该条关于规制搭售等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 可视为专利联盟运行的法律规制。

3.我国专利联盟发展法律环境存在的不足

3.1相关规定零散而无明确统一规定

专利联盟发展运行的法律分散于《反垄断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法律。这些规定较为分散, 缺乏统一的法律对专利联盟运行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规定, 不利于我国企业适应未来联盟式竞争。

3.2相关规定不完善而存在较多法律漏洞

专利联盟发展涉及专利联盟的成立、专利许可、标准制定、垄断性等多方面内容。 我国现有专利联盟的法律规定主要涉及专利联盟的反垄断性问题。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强制许可、交叉许可;《合同法》对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合同的规定等, 这些规定均涉及专利联盟的垄断性问题。

3.3法律规定适用范围有限而无相关配套程序

一方面, 我国专利联盟发展现有的法律规定适用范围非常有限。例如, 《技术合同司法解释》第10条关于“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的6种情形的解释, 是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专利法》做出的, 不能超越民事法律保护权利、维护合同自由等原则。另一方面, 《反垄断法》存在管理机构多元化、管理权限相互交叉、缺乏相关配套措施等问题, 在实践中的具体可操作性和执行性较差。

4.完善我国专利联盟发展法律环境的建议

4.1制定统一的专利联盟法律规范

我国应该在专利联盟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统一的专利联盟法律规范。通过统一的法律规范, 对专利联盟设立程序、反垄断审查及专利相互许可、标准制定、利益分配等运行机制进行专门规定。为专利联盟在我国各行业建立, 增强企业知识产权应诉能力, 提升企业专业技术水平, 充分利用专利联盟开展国际竞争奠定坚实基础。

4.2完善专利联盟运行配套程序

我国应制定专利联盟运行的配套程序, 增强现有法律环境的可适用性。具体来说, 应当针对专利联盟运行的设立程序、专利许可程序、标准制定程序、利益分配程序等内容[3]制定专门的实施程序。以标准制定程序为例, 完善专利联盟标准制定法律程序, 应当建立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专利披露制度, 必将专利纳入标准制度、标准中专利许可制度等进行规定, 防止专利联盟通过将专利纳入标准而形成专利垄断。

4.3制定反垄断审查的指南

我国应制定反垄断指南, 增强《反垄断法》的可操作性。专利联盟具有促进创新与垄断性的双重属性。[4]如何有效防止专利联盟垄断性, 充分发挥专利联盟促进创新作用, 应以专利联盟反垄断调查为前提。《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垄断性调查还缺乏相应规定, 应当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制定反垄断调查指南。

4.4明确相关机构的职责范围

我国应当明确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反垄断调查机构等部门在专利联盟构建和运行过程中的职责权限。[5]政府行政机构是审批机关, 对专利联盟的反垄断性、促进创新性、成员是否核心等方面进行考察。行业协会是具体执行者, 负责协调组织专利联盟成员的组成和运行机制。企业是主体, 负责参与和监督专利联盟的运行。反垄断调查机构是专利联盟运行的监督机关, 负责调查垄断性经营行为。

参考文献

[1]Carl S.Navigating the patent thicket:Cross licenses, patent pools, and standard-setting[C].Adam Jaffe, Joshua Lerner, Scott Stern.Innovation Policy and the Economy.USA:MIT Press, 2001.

[2]谢科范, 刘介明.湖北省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湖北发展研究报告2010.武汉大学版社, 2010 (5) :176-188.

[3]赵湜, 刘介明.专利联盟运作中的利益关系与约束条件研究.科技创业月刊, 2009, 3.

[4]岳贤平, 顾海英.专利联盟的微观机理研究[J].情报科学, 2006 (5) :653-657.

上一篇:教育服务贸易探究下一篇:道德环境大学生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