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性游戏

2024-07-25

调性游戏(精选10篇)

调性游戏 篇1

经过观察发现, 手脚失调的自闭症儿童相较于同龄孩子, 在玩耍上的技巧明显不足, 甚至不会滚爬, 不会系鞋带, 不会堆积木。这种种症状都是由于自闭症儿童从眼睛、耳朵和四肢得到的感觉信息无法组合统一, 从而导致对外界没有顺应性的反应。因此, 家长的首要任务是通过细心地观察和耐心地教导, 让孩子在游戏中玩好, 在准确抓住孩子玩的天性的基础上, 帮助孩子在游戏中改善手脚不协调的症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通常孤独离群, 缺乏社会交往技巧, 他们的智力发育落后且不均衡, 语言障碍较为突出, 行为刻板且重复, 手脚的协调性较差, 甚至有明显的陌生人恐惧症, 因而也很难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本文选取的自闭症研究对象为福建省龙岩市某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男生LXY, 该生今年九周岁, 父母均具有大学本科学历, 该生在三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笔者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 对该名自闭症患者感统失调的症状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在与同龄孩子的游戏过程中, LXY表现出明显拙劣的肢体动作, 既不能掌握游戏的规则, 更是多次都学不会游戏的动作, 并且在尝试参与的过程中情绪十分不稳定, 容易焦躁, 也较为轻易地选择放弃。

其次, 在使用手脚的环节中, LXY不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分辨出左右, 容易将左脚与右脚、左手与右手混淆, 甚至出现过手脚混淆的情况, 并且在多次出错之后, 该患者就表现出强烈的不安和烦躁, 难以继续游戏。

2. 研究方法。

玩是儿童的天性, 通过游戏, 孩子可以把声音和视觉结合起来, 从而产生很多的感觉统合现象。如果自闭症儿童在其孩童时期能够学会玩好游戏, 对其康复训练将有显著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本文在进行游戏对自闭症儿童手脚协调的个案研究的过程中, 经过对多种研究方法的对比和衡量, 最终选取游戏改善手脚失调的倒返实验研究。

倒返实验设计也被称为A-B-A-B设计或者还原—复制设计, 是一种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个案实验法, 实验的宗旨在于研究某种行为与实验处理的因果关系, 属于单一的被试设计。

现将倒返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过程相互对应, 分点叙述如下:

首先, 在进行实验处理之前的一定时间内, 仔细观察并准确记录下被实验者的行为表现, 以便作为目标行为的基础线期。该过程为实验的基线期阶段 (A) , 实验的观察时间为7天。

其次, 开始进行实验处理, 同样的, 要观察并记录被实验者的行为表现。该过程为实验的处理期阶段 (B) , 观察时间要求为12天。

接着, 取消第一次的实验处理, 再仔细观察和记录被实验者的行为表现。该过程为实验的还原期阶段 (A’) , 其观察时间为5天。

最后, 再次进行实验处理, 继续观察和记录被实验者的行为表现。该过程属于实验的再处理期阶段 (B’) , 其观察时间与基线期阶段 (A) 的一致, 均为7天。

本实验在对观察时间问题的处理上, 统一将其固定为每天上午的8:35~9:10之间。另外, 本实验将自闭症儿童异常行为的操作性定义为不符合情境要求的、无法自己控制的行为次数。在实验过程中, 笔者针对不同阶段的异常行为的次数, 采用λ2检验。

二、实验结果

在保证日常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 在每天的8:35~9:10时段为儿童组织和安排游戏活动。值得注意的是, 该游戏是教学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 同时紧密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 通过鼓励引导以及设计情境的手段, 帮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挖掘内心情感世界、改变客观世界认知、协调手脚正常使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笔者坚持在固定的时间内对被实验者进行有规律的观察和记录。现将基线期与其他三个阶段异常行为次数的对比以表格的形式统计如下:

根据倒返实验的判断原理, 即:

其一, 若经过处理条件的介入之后, 被实验者的行为状况与基线期发生了变化, 则可据此认为该种处理条件有可能影响被实验者的行为改变;

其二, 当撤回处理条件时候, 如果被实验者的目标行为重新恢复到基线期的水平, 则可据此判定所介入的处理条件影响了目标行为的变化;

其三, 再一次介入处理条件, 若此时被实验者的目标行为再度随之而发生改变, 则可以证明处理条件对目标行为的改变具有绝对的影响力。

综合以上原理, 结合表2-1的数据显示, 被实验者LXY在基线期阶段 (A) 中, 其异常行为的出现次数约为15次, 相较于处理期阶段 (B) 其异常行为次数明显下降。而将还原期阶段 (A’) 与基线期阶段 (A) 对比, 已不存在显著差异。紧接着, 被实验者的异常行为次数在再处理期阶段 (B’) 又再一次明显下降, 同时, 对应的标准差也明显降低, 与基线期阶段 (A) 相比, 再处理期阶段 (B’) 存在特别显著差异。以上数据变化表明被实验者的异常行为的发生次数渐趋稳定。

三、分析与讨论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 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和智能障碍, 七成以上患者伴有精神发育迟滞, 手脚功能失调是自闭症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 也是众多家长着急和头疼的重点问题之一。知觉感受和精细运动是与手脚协调活动紧密联系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 在准确针对孩子好玩的这一天性的基础上, 应当充分发挥游戏对自闭症儿童的正面作用。

在倒返实验设计的过程中, 始终保持被实验者在自然的状态之下, 确保其所在的环境和场景与往日并无差异, 同时还要保证其周围的游戏玩伴不发生变化, 教师作为干预的代理人, 根据孩子独有的性格特点设计恰如其分的游戏规则和游戏场景。在第一次试验阶段, 被实验者LXY因其手脚明显不协调的自身缺陷遭到大多数伙伴的嫌弃和躲避, 在LXY以自认为友好的方式与伙伴接触时, 也遭受到多数伙伴的抵触, LXY开始显现出明显的消极情绪, 越发不能与伙伴一同融入到游戏当中。通过会LXY参加游戏和退出游戏的重复观察和记录, 结果显示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 LXY遭受落伍的情况愈来愈少, 表现出了更多与人友善且能被伙伴接受的行为, 随其精神状态的好转, 其手脚运动的失调性开始得以改善。

针对自闭症儿童来说, 游戏过程中群体的力量对个体的改变是巨大的, 自闭症患者可能因为被排斥而更加消极和孤僻, 也可能因为群体的活跃性和融洽性, 发掘游戏的乐趣并迸发出参与活动的兴致和信心。通过多种多样的游戏, 不但能够诱发自闭症患者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使其活跃思想并集中注意力, 而且通过游戏过程中群体之间的相互启发和相互感染的作用, 能够有效且快速地激发自闭症患者主动参与和积极娱乐的兴趣, 并使其在循环往复的游戏环节中, 大力改善手脚失调的症状, 进而学会自我表达和积极表现。

参考文献

[1]孙美丽.整合性游戏团体对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会互动能力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2011.

[2]吴怡娜.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治疗[D].河北大学, 2009.

[3]尚云丽.合作游戏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倒返实验个案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1) .

[4]李春梅.融合教育理念下自闭症儿童治疗方式的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5]周念丽.自闭症幼儿社会认知实验及干预绩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3.

[6]胡月萍.音乐与游戏治疗对自闭症倾向儿童注意力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7]张志勇, 邓淑红.自闭症儿童体育游戏干预个案研究[J].体育科学, 2010, (08) .

调性发展史概述 篇2

关键词:调性 和弦 调性体系 调性的方式 调性的发展

西方的多声音乐长达了三百多年,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单声音乐,到中世纪出现最早的复调形式奥尔加农,教会调式占据着主导地位,到了十六世纪末,在罗马乐派帕里斯特里那与他同时代的作曲家那里,教会调式到了登峰造极之地。在没有出现奥尔加农以前,所有的音乐都是单声部的,不会随着人多而增加声部,人们从没有音与音的共鸣。在中世纪时期,“格里高利圣咏”常用的八种调式中,虽然每个调式都有自己的“中心音”,但音乐理论中并没有调性的概念。十七世纪,大小调式应运而生,才宣告了教会调式的终结。大小调的调性体系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直到巴洛克时期才趋于成熟,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过程。调性历时了三百多年的时间,从开始建立调性、丰富调性、到朦胧调性、淡化调性,最后瓦解调性,对这段历史过程作一个概括的说明是很有必要的。

一、调性的确立—巴洛克时期

1722年,拉莫发表了《和声学教程》,科学地归纳了大小调体系理论,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时代。属七和弦的运用,彻底地破坏了中古调式的和声,大小调式正式确立起来。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有力地推动了大小调体系的功能和声,标志着大小调体系的最终成熟。这个时期作曲家的调性思维是比较简单的,调性概念主要以和弦建立在一个对调性中心的趋向性上,“V—I”是表达调性的唯一手段;调性思维表现得单纯,和弦结构以三和弦为主,常使用主、下属和属和弦,它们是最重要的调性组织者;偶尔使用离调的手法,终止四六和弦作为巩固终止式的素材开始运用。这些朴素的调性手段,为后来古典主义时期严谨的调性音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古典时期——调性丰富的鼎盛阶段

调性统治了古典时期的音乐,古典调性的严谨性开创了西方音乐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局面。古典调性是基于物理的泛音现象,以一个主音为中心,所有其它音都倾向主音而建立起来的调性,从纵横两方面实现对主音的确认或肯定,主音成了作品的重要支柱。古典调性依靠什么方式建立?T—D—T模式,这里主功能(T)是唯一稳定的,由于D是T的第二号泛音,形成了“不稳定—稳定”的解决过程,音乐被T和D的正格功能关系统治着,成为和声语言最牢固的支柱,“五度循环”更是成了古典音乐调性统治的象征。自古以来,没有哪个时代比古典时期更注重调性的巩固,作曲家表达调性的手段主要表现对终止式的建立上,而所有的和声进行都是以主和弦为中心,不断离开又返回,作品的调性就是依靠这种循环而建立起来的。“V—I”是古典时期构建调性的共性条件,是奠定调性大厦的基石。

三、浪漫主义时期——调性淡化的发展阶段

音乐进入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扩大了和声的使用范围,离古典主义越来越远,加大了作品的表现力,使音乐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音乐的宗旨未变,功能和声的体系未变,以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与调性和声为基础的原则,直至浪漫主义后期仍然继续保持着。浪漫时期的作曲家仍在以“D-T”为建立调性手段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着,在调性思维的框架之内,对和声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当属浪漫主义作曲家逐渐削弱主音,在没有破坏古典调性支柱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地使用除主、属、下属音之外的副三和弦,同主音大小调式的交替,作品中使用各种变化音和附加音,大量增加没有准备的和不予解决的不协和和弦,以及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的使用,副三和弦的各种离调,非功能化的和声进行,特别是半音模进、转调模进,以及各种意外进行,副属和弦的不解决等等,把调性扩张一次次推向新的高度。当功能和声用尽时,物极必反,作曲家只有反道而行,开始淡化、朦胧调性。

四、后期浪漫派的调性发展——调性瓦解阶段

浪漫主义后期,许多的作曲家对打破“D—T”构建调性的欲望显得愈加强烈,使用的和声的方式也愈加大胆,甚至达到了不顾及调性的存在和调性因素可能被湮没的程度。这种调性扩张的规模和幅度更加令人瞠目结舌。在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中,每个时代的和声原则都可以说是一部宪法,每跨进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十分慎重的。瓦格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把传统的和声技法推至空前未有的高峰,他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调性扩张为标志的和声复杂化的典型成果,也是调性走最后一步棋子的归宿。“主属”轴一直都是调性运动的陈述方式,然而在这部作品中,瓦格纳抽掉了音乐中最能代表调性的主和弦,让属七和弦单独存在,作为一种调性标志。这种陈述方式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面貌;这种革新加速了调性瓦解的步伐;这种调性方式更将瓦格纳载入了历史的史册。结果是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这些大师们都不可避免地要寻求新的音乐道路,走向了旋律调性、无调性的崭新时期。

五、结语

作曲家历来都十分重视调性的发展、变化,把它作为音乐发展的动力、色彩变化对比的手段,探索出独特的音乐。调性的历史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是由初级阶段向着高级阶段发展。纵观本文从巴洛克时期开始确定调性,到瓦格纳走向调性边缘的路程,西方音乐的作曲史可以说是一部以调性为主线的发展史。调性是多声部音乐发展的必然,建立调性的方式方法从巴赫到瓦格纳,都离不开“V—I”,强调主音,利用属七和弦解决到主和弦确定调性,因此调性发展史同样可以说是一部以“属—主”为轴心的发展史。作曲家们在调性领域里的探索,成就了瓦格纳,他彻底颠覆了从巴洛克时期以来的调性思维,成为了调性音乐的真正瓦解者。

参考文献:

[1]汪高原.论调式与调性的教学——西方音乐的调式与调性发展及思考[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2]吴式楷.和声艺术发展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和声、旋律调式调性分析的公式 篇3

1.升号调

按升号调调号出现的次序#F、#C、#G、#D、#A、#E、#B依次列出音组或旋律中的升音级, 不是升音级列出基本音级, 会出现以下情况:

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

公式:按升号调排列顺序, 从后往前看, 以最后的升音级向前列出三个音级或两个音级, (加下划线的部分) O代表基本音级, #代表升音级, 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 O O # 为和声小调, 最后的升音级为导音, 导音上方小二度为主音;

(2) O # # 为和声大调, 最后的升音级为导音, 导音上方小二度为主音;

(3) O # 为旋律小调或上方纯五度旋律大调, 最后的升音级为导音, 导音上方小二度为旋律小调主音。

2.降号调

按降号调调号出现的次序bB、bE、bA、bD、bG、bC、bF依次列出音组或旋律中的降音级, 不是降音级列出基本音级, 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

公式:按降号调排列顺序, 从后往前看, 以最后的降音级向前列出三个音级或三个音级, (加下划线的部分) O代表基本音级, b代表升音级, 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 O O b为和声大调, 第一个基本音级为导音, 导音上方小二度为主音;

(2) O b b为和声小调, 第一个基本音级为导音, 导音上方小二度为主音;

(3) O b为旋律小调或上方纯五度旋律大调, 第一个基本音级为导音, 导音上方小二度为旋律小调主音。

二、原理

调号是以自然调式为基础而产生的。调式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两类:一种是“自然”类, 一种是和声、旋律类。“自然”类调式是指自然大小调、中古调式、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自然”类调式中的临时记号 (#4、b7) 总能够符合自然调式的调号出现的规律, 雅乐调式中的#4, 可视为属调中的7;燕乐调式中的b7, 可视为下属调中的4。和声大调降低了Ⅵ级、和声小调升高了Ⅶ级;旋律大调降低了Ⅵ、Ⅶ级、旋律小调升高了Ⅵ、Ⅶ级, 按调号出现的顺序排列肯定不符合自然调式调号出现的规律, 那么就肯定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1.升号调

将A自然大调按调号排列顺序排列, #F #C #G D A E B, 将其翻译成简谱分别为6 3 7 4 1 5 2, 前面三个音级分别是调式的Ⅵ、Ⅲ、Ⅶ级, 而调式的Ⅲ、Ⅵ、Ⅶ级恰恰是决定调式性质的主要音级, A和声大调与自然大调相比, 降低了Ⅵ级, 也就是将A自然大调#F #C #G D A E B中的#F还原为F, 成为F #C #G D A E B, F #C #G (Ⅵ、Ⅲ、Ⅶ级) 符合O # #公式, #G (Ⅶ级) 就是唱名7, 为导音, 根据导音, 可以很快计算出主音;又因为同主音和声大小调只是Ⅲ级不同, 和声大调比和声小调的Ⅲ级高增一度, 那么将A和声大调F #C #G (Ⅵ、Ⅲ、Ⅶ级) 中的#C还原为C , 就成为F C #G D A E B, 为a和声小调, 符合O O #公式, #G (Ⅶ级) 就是唱名#5, 为导音, 根据导音, 可以很快计算出主音。其他升号调类推。

2.降号调将c自然小调按调号顺序排列, bB b

E bA D G C F, 将其翻译成简谱分别为5 1 4 7 3 6 2, 前面三个音级分别是调式的Ⅶ、Ⅲ、Ⅵ级, 而调式的Ⅲ、Ⅵ、Ⅶ级恰恰是决定调式性质的主要音级, c和声小调与和声小调相比, 升高Ⅶ级, 也就是将c自然小调的bB bE bA D G C F中的bB还原为B, 成为B bE bAD G C F, B bE bA (Ⅶ、Ⅲ、Ⅵ级) 符合O b b公式, B (Ⅶ级) 就是唱名#5, 为导音, 根据导音, 可以很快计算出主音;又因为同主音和声大小调只是Ⅲ级不同, 和声大调比和声小调的Ⅲ级高增一度, 那么将c和声小调BbEbA (Ⅶ、Ⅲ、Ⅵ级) 中的bE还原为E, 就成为B E bAD G C F, B E bA (Ⅶ、Ⅲ、Ⅵ级) 为C和声大调, 符合O O b公式, B (Ⅶ级) 就是唱名7, 为导音, 根据导音, 可以很快计算出主音。其他降号调类推。

3.旋律调式

同主音自然大调和旋律小调相比较, 只有第Ⅲ级音不同, 大调比小调高增一度。以A自然大调为例, 将A自然大调#F (Ⅵ级) #C (Ⅲ级) #G (Ⅶ级) D A E B中的#C (Ⅲ级) 还原为C, 就成为#F C #G D A E B, 也就是a旋律小调, C #G符合O #公式, #G (Ⅶ级) 为导音, 根据导音, 可以很快计算出主音, 其他升号调类推。降号调同理, 以C自然大调为例, 将C自然大调B (Ⅶ级) E (Ⅲ级) A (Ⅵ级) D G C F的E (Ⅲ级) 降低为bE, 会成为B bE A D G C F, 也就是c旋律小调, BbE符合O b公式, B (Ⅶ级) 为导音, 根据导音, 可以很快计算出主音, 其他降号调类推。又因为同一音列的旋律调式由于主音位置不同, 会有旋律大调和旋律小调两种结果, 大调比小调高纯五度, 所以会存在小调上方纯五度的大调, 可以根据主音的音名确定大小调式。

摘要:调性分析是基本乐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是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基本功。怎样使学生更快速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调性, 是一个摆在基层教学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根据调号出现的规律和同主音大小调式的比较, 以及调式Ⅲ、Ⅵ、Ⅶ级的特点, 我总结一些公式, 可以直接判定和声及旋律调式。

关键词:升号调,降号调,同主音大小调,和声旋律调式,调性分析,公式

参考文献

[1]李重光.基本乐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2]童忠良.基本乐理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3]黄洋波.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基本乐理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2.

微博营销需要考虑品牌调性 篇4

一般来讲,很多企业主把微博外包给代理公司做经营,对代理公司来讲,所谓的官博首要一件事就是招募很多的粉丝。我们再看看广告主的想法,它也希望有好多粉丝,也希望有亮点成为成功案例,这时候双方是在同一条船上的。但这件事情做好之后,结果却和预期有很大的出入。

可口可乐,我感觉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个品牌,在印度洋上的小岛都有用这个商标做的商店。如果说我们今天角色互换了,由你来做可口可乐数字营销的位置,你会怎么定位它的微博?

你可能会采取病毒式传播,事实上,这时候你必须要考虑到品牌调性(品牌定位下给目标消费者的对品牌的看法或感觉)的存在。我们是需要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这是不同的思考模式。所谓的下里巴人可能传播力更广,但是对于一个国际品牌来讲的话,公司是不是希望把品牌包装成这样一个模式?这里就需要找一个平衡点。可口可乐的目标族群是比较年轻有活力的,可是在微博上技术传播力强的,往往却是那些没有界线的或者是怪异的信息。所以品牌主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有个思考,所谓的冲突存在,双方怎么坐下来把冲突抹掉找到一个最适合的口,是最重要的事情。

韵律体操对协调性的影响 篇5

1 协调性的相关机制

1 . 1 协调性的定义及其影响要素

协调性是人体自我调节,完成平滑、准确且有控制的随意运动的一种能力。协调性是正常运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运动控制的有力指标。即使是很简单的动作也需要许多肌肉的参与——他们在动作的不同阶段担任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或固定肌,需要协调好各组肌群的收缩与放松。

协调运动包括多个关节和肌肉在适当时间并正确地运用,从而产生顺畅、有效及精确的动作。因此,协调的要素是多组肌肉群活动的顺序性、时间性和等级性。由于协调的协同性质,单个肌肉产生力的能力并不可用于预计肌肉有效完成精确动作的能力。

1 . 2 协调性功能障碍表现

活动的中断、顺序性、时间性及在功能运动发生异常情况时引起的肌肉活动比例缩小,均可引起不协调甚至协调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对肌肉收缩的缺陷:辨距不良,即动作的幅度不是太大(辩距过度),便是太小(辩矩不足);动作分解,即各肌群在时间上不能很好地配合,圆滑流利的动作变成许多孤立的收缩阶段;肌收缩和松弛的不及时等。

1 . 3 克服协调障碍、提高协调性的原理

学习控制和协调能力最主要的是重复,如果一种动作重复得足够多,这种过程将被存储,并且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完成这种动作所花费的精力会越来越少。不断重复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运动编程和运动记忆的过程。让练习者在意识控制下,训练其在神经系统中形成预编程序,自动的、多块肌肉协调运动的记忆印记,从而使锻炼者能够随意再现多块肌肉协调、主动运动形式的能力,而且比单块肌肉随意控制所产生的动作更迅速、更精确、更有力。任何运动技能都要求多个肌肉的协调运动,运动技能掌握与精准的肌肉控制有关。

控制和协调能力练习的目标是形成感觉印象和运动程序,二者存于大脑中,进而产生动作。当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可通过未受损神经元的侧支生长,或者其他神经元或神经通路的替代,在受损区域外的其他地方重新形成感觉印象和运动程序。当中枢神经系统未受损,而下运动神经元或软组织疾病导致运动障碍时,通过练习可重新启用正常情况下被抑制的神经通路。

2 韵律体操对协调性的影响

各项跑、跳和投等运动项目对提高协调性有很大作用,但韵律体操多样的操化、动感的音乐、欢快的节奏,而被广泛运用于提高协调性训练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协调性。

韵律体操是体育手段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互渗透的结晶,是人类长期体育实践的结果。它最主要、最明显的审美特征是韵律。公认的创始人是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的和声学教授达尔克罗兹(E·J·Dalcroze)(1865—1950)为追求人的身体运动与音乐结合,把音乐节奏用人的身体运动表现出来,创造了韵律体操[2]。因其集趣味性、娱乐性节奏性、观赏性、健身性、实用性为一体,加上不受场地、器材、人数、年龄、性别、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便于进行教学与训练,在全世界迅速普及。

(1)韵律体操欢快的音乐或鲜明的节拍,在增加活动娱乐性的同时,增强学习动机,使得练习者对时间的把握能力提高。

韵律体操的最主要、最明显的审美特征是韵律。练习者按照音乐的节奏、快慢、强弱协调完成动作,而不是凭自己的速度进行练习。由于大脑皮层经常受到不同强度的刺激,从而改变肌肉收缩,紧张的节律,同时艺术体操每秒动听的音乐能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质的灵活性与协调性,从而促使速度素质的提高,增强时间的感知力。

时间包括运动的起始时间(反应时间)、执行运动时间(运动时间)和停止运动时间。韵律体操包含了大量的时间要素,比如,动作的速度、节奏、顺序与音乐的配合等。在锻炼中能够使练习者熟悉各种节奏,了解掌握节奏的快慢、变化,培养练习者根据不同的节奏准确把握动作的速度,对时间知觉的发展有其重要作用[3],大大缩短反应时间。韵律体操的各种动作,如摆动、绕环、八字、抛接和走、跑、舞步、跳跃、转体、平衡等增强了上下肢得力量,即使在短暂的时间内也能快速收缩与制动,逐渐加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确保肌肉在适当的时间产生运动,提高协调性。

(2)韵律体操是多关节全身运动。融合了舞蹈、跳跃、平衡、波浪形动作及部分技巧等,要求动作连贯准确,相互作用关节的关节角度流畅的转变并在与另一个关节相同步的角度产生顺畅的动作轨迹。这就决定了锻炼者在练习时不同肌肉群与不同关节之间发力要有一定的顺序性、避免不必要的动作。

学习韵律体操的动作技术,即神经元一系列的组合,选择性地反复活动[4]。要求随着多关节多部位的负荷运动,需要进行动作分解练习,肌肉群由大到小、各关节活动由简单入复杂,动作由易到难。

初学动作阶段因选择性较差,肌肉紧张,动作僵硬,常常全部神经进入活动状态,主动肌与拮抗肌在功能性运动时的共同激活。产生共同收缩,而引起不必要的多余动作。同时,一次运动一个关节或少数关节,动作产生脱节。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大脑皮质运动区抑制活动的参与,积极抑制动作中不必要的肌肉活动,多余动作逐渐消失。运动中枢与记忆中枢的联系更加频繁、稳定,各个关节都得到充分活动各部位的肌肉得到均衡发展,由此他们建立运动表象的速度和准确性较好,往往较易学会新动作、建立新联想。

(3)韵律体操练习特别强调学生立、走、跑、跳登陆等一切动作要正确,且有美感。

肌肉的激活除了需要适当的次序和时间外,协调的功能性运动需要对运动中的力量进行分级。辨距不良过去被认为是运动中不能分辨距离和范围(Schmitz,2001),也可以反映出对完成任务时所需力量大小的分辨是否准确(Horak etal,1998)。

韵律体操中包含了大量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水平屈伸、回旋、旋转等动作,这些动作对练习者辨认空间方位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使之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团体操中严格的队形变化、方向变化、距离变化,极大发展练习者的空间定向能力。

通过把杆,基本姿态、基本步伐的练习和组合动作的练习,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从不会到会、不准确到标准动作,反复实践、加大大脑记忆刺激、建立牢固的动力定型[5],使得动作优美舒展,准确到位。让练习者在适当运动的时候采用合适等级大小的力量。并对一些塌腰、驼背、斜肩等不良姿势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

3 结论

(1)韵律体操与音乐有机联系。通过缓急不同的节奏控制着动作的快慢、难易,练习者增强时间的感知力,逐渐加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确保肌肉在适当的时间产生运动,提高协调性。

(2)韵律体操是多关节全身运动。运动中枢与记忆中枢的联系更加频繁、稳定,各个关节都得到充分活动各部位的肌肉得到均衡发展,锻炼者在练习时不同肌肉群与不同关节之间发力要有一定的顺序性、避免不必要的动作。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其协调性 篇6

1 研究文献综述

由于科技政策在创新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创新政策一直是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科技创新政策的大多研究成果集中在分析发达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以及对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启示。罗晖[1]、樊春良[2]等对美国不同时期的科技政策进行了研究。周伯春等[3,4]分析了美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及其实际应用中的特点以及对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启示。洪辉[5]、刘华[6]以及徐浚杰等[7]分析了欧盟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历程,讨论了欧盟科技创新政策的内容。孙晓[8]详细介绍了韩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趋势。

江笑颜等[9]从科技管理体制的角度分析了韩国科技管理体制的四次变革历程及其特点。刘永林等[10]对美日韩的科技政策进行了对比。也有一些学者对日本的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了分析[11]。国内有一些学者对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落实以及科技政策的评估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12,13,14]。

国外学者对科技创新政策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Laranja[15]等基于熊彼特的内生增长理论、新古典主义理论、系统理论等分析了科技创新政策的目标、科技创新政策的作用层次和科技政策制定者作用等的理论基础。Tnurist[16]结合案例讨论了国有企业在国家科技创新政策中的作用。Herrera等[17]讨论了国家层面与区域层面的科技创新政策之间的关系。

科技创新政策是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科技创新政策自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保证科技创新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利用系统的观点研究科技政策体系以及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近年越来越多国外学者从系统的角度讨论科技创新政策,研究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上探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框架,而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基于系统观点研究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其协调性。首先给出科技创新政策及其体系的定义,剖析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内涵,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内涵;其次,分别从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两个方面分析国家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需求,进而明确了国家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内容。

2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其协调性的内涵

国家创新体系概念是基于系统理论发展起来的,强调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从国家的视角研究科技创新问题,因此,用系统的观点分析和研究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其协调性是科学和合理的;同时,科技创新政策涉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政策,且这些政策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这也要求必须用系统的观点研究科技创新政策。

科技创新政策是政府为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以产生新知识和新技术,并利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支撑引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竞争力增强而采取的相对稳定的行动工具。而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是政府能够采取的,各种影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及其之间相互关系构成的集合,该集合中的政策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都将会直接影响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理解需要注意:一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是由政府能够采取的各种政策工具构成的有机集合,包括国家支持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技术创新的各类政策。二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具有目的性,主要是解决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系统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其建设水平。三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影响,既可以通过单个政策的调整实现,也可以通过改变多种政策工具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达到目的,各个政策之间密切相关,往往一个政策工具的改变会引起整个体系作用效果的改变,也就是说,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必须充分考虑不同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扮演很重要的协调者角色,通过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构建相互配套和衔接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有效解决系统失灵和市场失灵,推进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开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水平,使得科技创新能够更好地支撑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根植于国家创新体系、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协调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

基于上述分析,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是指政府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得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得以高效协调开展,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扩散和使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发挥的作用和可能达到的水平。

具体来说,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和政策工具运用的核心是要促进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开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水平,使得科技创新能够有力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是说,不能孤立看待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必须与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2)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是推动鼓励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建设。制度经济学认为,政策制定有两种不同的导向,一种是把保护职能作为政府干预的重点,积极培育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如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等;另一种是干预具体的科技创新过程和结果,如政府设立研发机构开展某类研发活动。一般认为,前者优于后者。增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

(3)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外在表现为各种科技创新政策工具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套的水平,本质上体现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协调性和建设水平。如果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协调性强、建设水平高,实际上就反映了其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水平高;反之亦然。因此,要从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根本目标出发研究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提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水平。

3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需求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的参与主体有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等活动的开展,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资源和服务的合理配置,而且需要良好的环境。政府通过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建设和政策工具的应用,弥补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以保证科技创新系统有效运作。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其协调性一方面体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所提供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协调性;另一方面体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之间的协调性,而这两方面的协调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也就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的保障,而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需求来源,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直接决定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水平,影响着国家和区域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保障着两方面的协调。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需求如图1所示。

3.1 科技创新能力协调性对科技创新政策的需求

运用科技创新政策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核心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创新能够有力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即存在目前拥有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的能力是否基本一致的问题。如果目前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有效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即说明其拥有的科技创新能力与需要的能力之间是协调的,否则就是不协调的。出现科技创新能力不协调问题往往表现为能力不足,需要从多方面运用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包含科学研究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移能力等多种类型,其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一般而言,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往往首先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一旦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必须从多方面运用科技创新政策工具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1)政策引导建立公平和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公平和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促进知识创造和扩散最基本的制度要求,为此,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在政策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配套建立相应的市场经济体制。

首先,要有独立的企业制度,即企业要拥有明确和独立的产权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企业有充分的决策权,能够根据市场信息变化自主决策;企业还要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民事责任。其次,要有保障市场有效竞争的制度。具体而言,一是把创新成果和创新要素都转化为商品并分别形成市场,法律法规以及政府平等对待不同的市场主体,保障其公平竞争;二是放开创新成果和创新要素的价格,使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三是努力让创新成果和创新要素的供给量比较大,争取形成供大于求和充分竞争的格局;四是消除创新成果和创新要素进入与退出市场的各种行政性及经济性障碍,防止垄断;五是构建有效的竞争规则,保障市场主体严格遵守、有序竞争。另外,形成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还要规范政府的职能,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和健全的法制基础。对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如果没有上述基础性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会很难建立,市场机制的作用会很难在技术创新中科学和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加快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

(2)政策支持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环境。科学研究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在政策的支持下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强有力地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开展。

首先,需要保障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有必要和充分的投入,而且其投入要形成科学合理的结构,如: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等之间的投入结构;稳定性投入与竞争性投入之间的结构;不同领域和部门之间投入的结构等。其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需要科学数据、科技文献、自然科技资源、科学仪器和设备等多种资源,需要大量运用科技数据库、科技文献库、自然科技资源库、科学仪器和设备服务平台等各类科技创新基础设施,这些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资源的供给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应主要由政府投入建设和提供服务。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环境,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让科研人员能够高效和优质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再有,要搭建良好的科研交流和合作平台,让不同单位甚至不同国家的科研人员能够积极交流和深入合作,加速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扩散和运用。另外,要通过政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追求真理、锐意进取、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文化氛围,支持科研人员有比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让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安心专注开展研究工作,有信心和决心做高水平的原创性学术研究,不断产生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3)政策营造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要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为此,关键是营造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

一般而言,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应具有下列特征[18]:一是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等环境,使企业技术创新有良好收益预期,能获得很好的经济回报。二是要建立高水平的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市场,保障各类创新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同时,创新要素进入企业技术创新领域,相比进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其他部门和运用于其他领域,要能有同样甚至更好的回报,企业技术创新对各种要素有强大的吸引力,各种要素会积极向企业技术创新领域集聚。三是企业采取技术创新战略能相比资本运作、投资房地产、兼并收购等其他战略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即技术创新战略成为企业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

要营造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政策协调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协调好企业利用廉价生产要素发展和通过技术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企业获取利润,既可以通过大量消耗廉价的资源和人力、降低污染物排放成本等实现,也可以通过大量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依靠技术进步实现;同时,企业的资源消耗和技术进步之间有相互替代性,大量运用先进的技术可以减少产品生产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这样企业发展可以在资源利用和技术进步之间进行选择。如果企业能以比较低的成本排放污染物,并大量消耗廉价的能源、矿产资源、劳动力和土地等获得利润,必然不会选择冒很大的风险依靠科技进步获取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资源依赖型发展环境不支持企业创新。为此,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经济政策,形成适度偏紧的能源、矿产资源、劳动力和土地等的价格,严格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杜绝企业利用廉价生产要素发展的机会,促进企业积极吸引和利用创新要素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二是协调好创新密集型行业和其他行业利润水平之间的关系。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赢得利润,私人资本的投入必然以利润为导向。如果某个行业的利润率特别高,必然会大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如果少数行业对资本的吸引力太强,也会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增强。这样,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等创新密集型行业的发展,特别要注意均衡创新密集型行业和其他行业获利水平之间的关系,如果像房地产等行业发展太快、利润水平太高、暴富的机会太多,往往会出现原来处于创新密集型行业的企业有了一定的利润积累后,不是把其继续投入用于技术创新,而是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把利润转移投入到房地产这样的高利润行业中来,直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累积和持续提升。为此,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经济政策,均衡创新密集型行业和其他行业获利水平之间的关系,让真正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的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让创新要素投入企业技术创新能有更好的收益。

三是协调好高水平人才进入企业与进入政府等其他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高水平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最核心的要素,企业能否通过市场获得其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对企业技术创新至关重要。企业能否强有力地吸引人才,不仅与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和开发水平有关,还与高水平人才到企业相比到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其他单位能获得的收益紧密相联。如果全社会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高水平人才到企业相比到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其他单位的收入明显要低、地位明显不行、发展机会明显更少、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更低、风险明显更高,会显著增加企业吸引高水平人才的难度。因此,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一定要注意均衡高水平人才进入企业与进入政府等其他部门的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得高水平人才进入企业相比进入政府等其他部门的收益不低甚至更好,提升企业吸引高水平人才的能力。

四是协调好企业技术创新自身受益与政府和社会受益之间的关系。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见效慢,属于为未来和长远发展服务的战略性投入。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企业具有了比较好的利润积累,也即按企业家的说法有了“闲钱”,形成了比较强的抗风险本领、具备了比较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后,才能大量投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反之,如果企业的生存都面临比较大困难,要让广大企业投入进行技术创新,为长远发展谋划,是非常困难的。为此,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一定要注意均衡企业受益与政府和社会受益之间的关系,注意减轻企业的税费等各种负担,让优质企业有比较好的利润积累,让创新要素投入到企业技术创新领域能有较好的收益,增强企业的创新要素吸引能力。

五是协调好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健康发展和快速获得高额利润之间的关系。为鼓励产品出口,吸引外资,遏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和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及其企业等的发展,我国从税收减免、出口退税、土地出让优惠、进出口配额管理等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在充分认识到各种政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政策运用不当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企业仅仅通过获得进口或出口配额、争取到优惠批租的土地、获得上市机会等就能快速获得高额利润,强大的利益诱惑必然会导致大量的企业不会把通过市场竞争赢得竞争优势和获得利润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必然不会大量投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以增强竞争力和获得效益,而是想尽办法套取政策红利,这势必会极大地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为此,在制定各种政策时,必须注意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必须充分考虑政策可能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保障政策的主要作用是扶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而不是让少数企业能利用政策快速获取高额利润从而挫伤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性。

3.2 科技创新活动协调性对科技创新政策的需求

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主要涉及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与其需要的资源、服务和环境及其满足的需求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对该问题进行细致分析,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有多方面的需求,需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解决以下具体问题:

(1)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人类社会的科技创新历史表明,不同的科技创新活动之间既有本质的区别,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科学研究是技术开发、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反之,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也能带动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应该能够调节、处理好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之间的协调性。

(2)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其需要的资源要素之间的协调性问题。显然,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必须有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相配套,否则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很难高水平开展,甚至无法开展。因此,往往需要科技政策的调节,使得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其需要的资源要素之间协调。

(3)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性问题。科技创新的核心目的是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如果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社会需求不相一致,不仅会带来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延缓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4)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科技创新服务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当代社会,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高水平开展、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运用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服务的支持,通过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服务,可以使科技创新的方向更加准确,活动组织开展更加高效,资源筹集和运用更加便利,科技创新成果的运用更加广泛和深入。

(5)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科技创新制度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制度是由人制定的规则,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抑制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增进秩序。制度对促进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持续的长远影响。科技创新相关的制度即科技创新制度与科技创新活动及其资源、服务和需求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需要形成良好的协调。

(6)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科技创新文化之间的协调性问题。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互动共进已经是现代人类文明演进的显著特点,文化的力量可以深入精神世界,在创新活动中激发出“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内力。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应该高度关注和重视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科技创新文化之间的协调性问题。

(7)国家层级的科技创新与区域和产业创新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涉及国家层、区域层、产业层和企业层等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之间应该相互配套而不是相互重叠,否则会直接带来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的问题。提升科技创新体系的协调性,需要协调好国家层科技创新活动与区域、产业和企业层的科技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

(8)国内科技创新与国际科技合作之间的协调性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个国家的科技不仅呈现竞争性,而且越来越多表现为国家间的合作。实际上,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占据所有科技创新领域的制高点,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这样,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既要强调关键核心领域的自主创新,也要注意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加强国际合作,需要协调国内科技创新与国际科技合作之间的关系。

(9)国家创新体系中各类参与者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国家创新体系中存在众多的参与者,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用户和政府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协调问题还涉及众多参与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协调,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协调是国家创新体系协调的基础和关键。

4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

为了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需要提升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基于科技创新能力协调性和科技创新活动协调性的需求分析,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创新不同领域政策之间的协调性。科技创新涉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企业技术创新、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需要资源、服务和需求相配套。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与否,直接表现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之间是否紧密联系和相互配套,以及科技创新与其需要的资源和服务之间是否相互配套和衔接。如果有些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得好、有些水平不高,实际上意味着部分应有的科技创新政策缺乏,或者力度不够没有到位,出现了政策之间的不协调,需要提升科技创新不同领域政策之间的协调性。

(2)同一领域不同科技创新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为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展,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政策。例如,为促进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各级政府以及政府的多个部门从财政科技投入、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实际上,这些政策的落实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效果。一种情况是各种政策不仅均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多种政策的综合运用产生了明显的协同效应,实现1+1>2的效果,这意味着同一领域不同政策之间得以良好协调;反之,或者是一些政策的落实成本高但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小,或者是一些政策甚至有负面的影响,或者是多种政策的作用不能协同甚至相互抵消,出现1+1<2的状况,如此等等,就是出现了政策之间的不协调,需要通过政策的废、改、立以提升其协调性。

(3)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科技创新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成为各级政府和许多部门的核心工作之一,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多个部门的参与,但是,多级政府和多个部门通过多种政策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分工协调。具体而言,首先是国家、省(市、区)和县(市)科技创新的科学分工和协调,其次是同级政府不同部门科技创新之间的科学分工和协调。如果不同层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科技创新分工不科学,有些科技创新重复做,有些应该做的无人做,这实际上就意味着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科技创新政策协调存在问题。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科技创新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出现问题,还可能体现为政策工具运用的相互不协调,如某些不应该重叠使用的政策不同层级的政府和部门在大量重复使用;不同层级政府和不同部门出台的政策相互矛盾甚至相互冲突,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政策体系协调性不强的具体表现,一旦出现需要及时予以解决。

(4)科技创新政策制定与落实之间的协调性。科技创新政策不仅要制定,还需要落实,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现实中,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之间也可能存在多种形式的不协调,如某些政策落实难度大、成本高,甚至其发挥的作用不足以抵消其成本;某些政策落实的效果与政策制定者希望的效果相距甚远,甚至背道而驰。这些都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不强的具体表现。

(5)科技创新政策促进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加强制度建设之间的协调性。通过政策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可以从2个途径发挥作用:一是直接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如政府设立研发机构开展相应的科技创新活动;二是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通过环境引导促进社会各类主体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按照制度经济学理论,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应该是制度建设。如果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着力点更多的集中在促进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上,与需要的结果直接挂钩,相应的制度建设被忽视或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也意味着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需要提升。

5 结论

调式化和声与调性化和声的区别 篇7

调式化和声与调性化和声的发展经历了各自不同的的历史阶段, 下面浅析一下两者在不同音乐时期中所表现出的具体特征及其区别。

先谈谈调性化和声思维所历经的几个发展演变时期。

1.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主要表现为“调性统一”及“以四五度根音关系为主导”的基本特征。

2.浪漫主义中后期:到了浪漫主义中后期, 调性结构仍然保持基本统一, 但出现了四五度根音关系向三六度根音关系过渡的特点。其具体表现为在三六度序进过程中, 间接地强调四五度根音背景。例如:在“Ⅰ-Ⅵ-Ⅳ-Ⅱ”这个开始于主和弦的连续三度下行和声序进链中, 隐藏了两组四五度根音关系的和声序进, 它们分别是“Ⅰ-Ⅳ”与“Ⅵ-Ⅱ”。这个例子充分显示出, 浪漫主义中后期的四五度根音关系已大大不同于古典主义时期的“明朗化”, 逐渐表现出“隐蔽性”的特征。

3.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的调性化和声思维演变得更加复杂化。其主要表现为“调式综合”、“音级材料拓展”以及“高度半音化”的特征。调式的各个音级自然音级拓展为高、低、本位三个不同的音高材料, 但其本身的音级功能并不改变。音级材料的高度拓展使得音乐的色彩性大大增强, 音响极其色彩斑斓。另一方面, 瓦格纳对大小调体系的瓦解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瓦格纳和声技法形态中, 主要体现了“最大限度的削弱基本调性的主导性”的特征, 其具体表现为:调性的频繁游移形成了调性的片段性并置;极其多样复杂化的半音运动造成了许多意外解决。至此, 大小功能逻辑已被大大瓦解。这一时期, 基本调性的丧失、调式综合的复杂化、音级材料的高度拓展以及高度半音化, 将调性化和声逐渐推向了无调性。

不同于上面谈到的调性化和声思维, “调式和声的观念及形态来源于教会音乐的长期多声音乐实践, 如伪音的加入、双重导音的半音倾向、低音的四五度进行、三和弦的稳定感。终止中存在着大量的属三和弦到主三和弦现象, 被认为是调式和声演化到调性和声的重要准备。之所以还不能直接称呼为大小调, 主要是因为, 这里终止式中‘属’只是属三和弦。当教会调式最终采用属七和弦到主的终止式, 则获得和声性主音, 就转化为大小调了。[1]”可见, “属七和弦到主”终止式的确立正是教会调式化和声转化为调性化和声的实质性一步。当大小调体系发展到后期, 民族民间调式最终挣脱了调性逻辑的枷锁, 调式各音级逐渐摆脱了调性主音的控制而获得自由。从此, 调式和声与调性和声各自走向独立。可见, 调式化和声是调性化和声产生的历史准备, 随着调性化和声的不断复杂化, 最终又与调式化和声的历史发展轨迹相分离。

调式化思维主要是重视横向的声部进行, 其多声语言形态也大多是建立在各声部线形发展的基础上, 由各纵向声部偶合而成, 它并不强调纵向的和声进行。到了调式化和声思维发展到后期, 各民族民间调式化和声逐渐将纵向各音的结合与横向运动结合起来, 总结出不同民族的各种调式化和声构成特色。我国的五声性调式就是其中的一种。

综上所述, 调式化和声与调性化和声两者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调性化和声是以音级功能逻辑为原则, 强调主音的绝对性与中心性, 各音级对主音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倾向性;而调式化和声思维具有非功能性, 各音级之间的功能逻辑性关系淡化, 主音具有游移性, 各音级之间相对自由的环绕主音而进行。也就是说, “调性和声是侧重纵向和弦结构及主音的确立, 而调式和声则往往侧重于横向的线条并谋求与旋律的适宜性。[2]”■

摘要:调式化和声与调性化和声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渊源与各自独特的发展轨迹。本文主要从历史沿革入手, 浅析两者在不同的音乐历史时期在和声思维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性。

关键词:调式化和声,调性化和声,历史沿革,区别

参考文献

浅析竹笛演奏中的指法与调性关系 篇8

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先要搞清楚两个乐理上的概念——“调性”和“度数”。调性很好理解, 我们看到在竹笛第三孔处刻了“E”字的即是E调笛, 刻了“C”字的即是C调笛, 以此类推。在谱面上, 我们看到谱子上写的1=A, 即为A调, 1=b E即为b E调, 这些“E、C、A、b E”即为“调性”。那么“度数”是什么呢?度数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关系, 如筒音作与筒音作中的“”与“”是纯五度关系, 与是小三度关系, 与是大三度关系。完全没有度数概念的读者要翻阅一下基本乐理教程中的“音程”章节补充相关知识, 如果大家对音程度数有一些概念的话, 下面的文字并不难理解。

现在进入主题。我们知道, 任意一支竹笛筒 (筒音作的简称, 下同) 演奏时, 演奏出的谱子调性就等于竹笛本身的调性。同一支竹笛, 一旦指法发生变化, 演奏出的调性一定会发生改变。当C调笛筒吹奏《姑苏行》时谱子调性为C调, 当指法换为筒吹奏《西湖春晓》时谱子调性却变成1=F。我们最关心问题的就是为什么C调笛不变, 指法由筒变为筒, 谱子调性就由C调变成了F调了呢?这个F调到底是怎么来的?

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 首先, 我们把演奏所用的指法与本调指法筒相比, 筒比筒低了纯四度, 这时我们只需要在笛子的调性上加上纯四度, 反向补缺, C调上加纯四度, CDEF, 正好是F调, 这就是由来。

换一个例子, G调笛筒吹奏《扬鞭催马运粮忙》, 谱面调性为1=C, 这个C又是怎么来的呢?这是因为筒比筒低了纯四度, 我们需要在笛子调性上补上纯四度, G调上加纯四度, GABC, 就是C调。

那么, 是不是所有指法与筒相差的度数都要向上补呢?不是的。一定要记住, 相差度数是反向相补, 前面两例因为筒 (以及筒、筒、筒4) 比筒要低, 所以反向相补就是向上加。如果使用的指法为筒、筒时, 它们都比筒高, 与之相差的度数要在笛子调性上做减法了。例如大G调笛筒演奏《妆台秋思》时, 筒比筒高了大二度, 那么, 谱面调性就是在竹笛调性G上减去大二度, 即1=F。

我们再举几个例子, E调笛筒演奏《山村迎亲人》是1=G, 是因为筒比筒低了小三度, 所以要在E调上加小三度, 即为G调谱。在曲祥《我的骏马》中, 有一段旋律为G调笛筒b演奏, 因为筒b比筒高了小三度, 所以要在G调基础上减去小三度, 即1=E, 此时旋律为E调。

亲爱的读者, 读到这里, 您是否豁然开朗了呢?如果您读懂了以上内容的话, 您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绿洲》 (G调笛筒音作4) 演奏出的是A调谱, 《三五七》 (C调笛筒音作) 演奏出的是b B调谱子了吧?

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面对一份全新的乐谱, 或者演奏一般的通俗歌曲或非竹笛专业作品的其他乐曲, 我们究竟该使用何种调性的竹笛、何种指法吹奏, 才能应对这些乐谱上的调性和音符要求呢?

笔者的建议如下:

1.观察乐谱音域, 优先考虑筒和筒指法。

如果一份乐谱最低音不低于低音, 可考虑使用与乐谱调性相同的笛子筒演奏。如果有低于低音的音, 如低音、, 此时筒无法演奏这些音, 就要考虑筒指法演奏。如果乐谱中出现低音, 那么基本上可以断定要用筒指法演奏。但有时乐谱音域不宽, 可以整体翻高八度, 那么筒指法依然可用。

注:筒的一般音域为低音到高音, 筒的一般音域为低音到高音, 以此类推。

2.确定指法后, 非筒指法时该使用何种竹笛?

如果根据音域确定指法不能为筒, 如确定指法为筒时, 我们怎样根据谱子调性算出该使用何种竹笛?

其实, 这个问题就是文章第一个问题的反推。如果乐谱表明1=D, 根据音域判断需使用筒指法, 那么我们该用什么调的笛子?算这个问题时, 我们仍用筒与标尺筒相比较, 相差的度数要补在谱子调性上。筒比筒低纯四度, 那么应该在乐谱调性D下面减去纯四度, DCBA, 要用A调笛子。因为如果是求谱子调性的话, 这相差的纯四度需要加在笛子调性A上面, 即为D调, 现在我们已知谱子调性为D调, 求笛子调性, 就应该与前面相反, 向下减去纯四度, 为A调笛。

如果一份谱子1=F调, 根据音域确定使用筒指法, 那么所使用笛子的调性为G调。因为筒比筒高了大二度, 所以笛子调性要比谱子调性高大二度, 即为G调。

这两种情况总结成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就是:第一步, 演奏用的指法与筒相比较, 看高低如何, 相差几度;第二步, 求谱面调性时, 把相差度数反向补在笛子调性上;求竹笛调性时, 把相差度数正向补在谱面调性上。要记得, 第一步是永远不变的, 找相差度数, 第二步求谱面是“高减低加”的反向, 求竹笛调性时“高加低减”的正向。

理论支持:在西方固定调体系音乐中, 许多移调乐器在演奏固定调乐谱时需要进行移调记谱, 例如F调圆号, A调单簧管等。这些移调记谱的都有一个规律, 就是乐器调性较固定调C调相差多少度, 便以乐谱实际调性为基础补上相差度数进行记谱。同理, 中国竹笛为首调乐器, 采取移调记谱法 (简谱) , 在乐理角度上, 中国竹笛与西洋移调乐器是相通的。

锻炼平衡力,提高协调性 篇9

平衡力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平衡力好的人,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也强。一个平衡感好的人,走起路来步态平稳,不左右晃动,给人以矫健优美的印象,模特在练习走步时会在头顶放本书,这也是为了提高身体平衡力。在运动场上,平衡能力不强的人,几乎在任何运动中都无法展示才华,因为人体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就没有行动的意义了。

平衡力取决于平衡感,这是一种综合感觉,它涉及人的视觉、动觉、触觉、听觉等,是一种综合后的感觉。增强平衡力对人的好处不言而喻。首先,能提高人的运动能力,让你做出许多有难度的动作;其次,可以防止摔跤,胜任船员、高空作业等特殊工作;最后,平衡感好的人,会有思维上的迁移,在对生活中各类事件进行处理时,也会具有一种平衡感。锻炼平衡能力有很多好处,但对老年人来说,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够避免摔倒,进而避免因跌倒引起的软组织损伤、骨折、脑外伤等意外伤害。

但平衡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在此建议,从中年开始,人们就应该选择有效的练习方式,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练习平衡力不需要像杂技演员一样几十年如一日,也不需要像运动员一样有教练的专门指导,而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随时锻炼。锻炼平衡力一般采用反常规运动,刺激人体做出平衡反应,达到锻炼的目的。锻炼方法很多,比如倒着走、走猫步、单腿站立等。下面介绍两种简单的方法。

1闭眼站立练平衡

(1)站立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向两侧平举,身体先向左侧摆动,再向右侧摆动。然后可逐渐将两脚向一起靠拢,以增加锻炼难度。能顺利完成者,可在闭目状态下进行上述动作的练习。

(2)站立位,右脚脚尖抵住左脚脚跟,呈一直线,两臂侧平举,维持10秒钟(或尽可能维持最长时间)。如果平衡能力较好,站立位两臂自然垂于体侧,维持10秒钟(或尽可能维持最长时间)。如以上两个动作均能顺利完成后,可在闭目状态下进行上述两个动作的练习。

(3)原地顺时针方向转3圈,停下后闭目站立30秒;再逆时针方向转3圈,停下后闭目站立30秒。

以上练习可几个人一起练,比一比看谁维持的时间更长,以增加练习的趣味性一平衡功能较差的老年人、患有影响平衡协调功能疾病(如帕金森病)以及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不宜进行这些练习,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选择一些更简单安全的动作练习。

2金鸡独立练平衡

电网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篇10

电网是连接电源和用户的桥梁,覆盖范围广阔,设备数量庞大,网架结构复杂,涉及到不同电压层级的各类设备。因此,电网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匹配,对于整个电网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负荷分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智能电网和分布式电源技术的应用等,也给电网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开展电网协调发展的研究工作,可以提升电网各环节的相互适应性,进而提高电网规划建设的决策水平,保证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1,2]。

目前,国内对电网协调发展领域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单一评价,如电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评估、电网内外部协调性评估、电网发展与新能源建设的协调性评估等[3,4,5]。而且,现有的研究成果侧重宏观层面,定性评价的内容较多,对电网协调发展评价的指导性不强。

本文从电网与电源协调、电网与用户协调、电网与社会发展协调、电网内部协调等方面[6],建立电网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以识别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有利于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完善投资决策机制[7,8]。

1 评价体系

基于逻辑框架法[9]和层次分析法[10,11,12],从电网与外部协调、电网内部协调2方面开展评价。电网与外部协调评价包括电网与电源协调、电网与用户协调、电网与社会发展协调3个评价维度。电网内部协调依据电压等级划分,建立主网协调、配网协调、主配网协调3个评价维度。

电网协调发展评价指标涵盖面广,指标体系构建采用阶梯层次结构,分为目标层、准侧层、指标层,如图1所示。

2 评价指标

2.1 电网与电源协调

电源的布局和容量直接影响电网的建设规模和供电水平,而电网的建设情况与电力需求又反过来影响电源的布局和规模。选用单位变电容量支撑等效装机、发电侧机组备用率、分布式电源容量占比、外来电占比4个指标表征电网与电源的协调关系。

(1)单位变电容量支撑等效装机定义为等效电源装机容量与某一电压等级变电容量总和之比。该指标反映电源装机规模与电网建设规模协调性,主要针对系统最高电压等级的电网,一般情况下统计范围为500 kV及以上电网,适用于省级电网评价。单位变电容量支撑等效装机指标的合理范围为0.6~0.77。

(2)发电侧机组备用率定义为发电侧机组备用容量与系统发电最高负荷的比值,表征电源规模与电网最高负荷的协调关系,适用于省级电网评价。发电侧机组备用率指标依据文献[13]确定合理范围为20%~22.5%。

(3)分布式电源容量占比定义为分布式电源容量占全部等效电源装机容量的比重,反映分布式电源的应用水平,体现电源与电网技术水平的协调程度,适用于省级电网评价。分布式电源容量占比指标水平应保持上升趋势,越高越好。

(4)外来电占比定义为交直流跨区跨省输入电力占全部等效电源装机容量的比重,反映外来电的供应和利用水平,体现外来电与电网发展建设的协调程度,适用于省级电网评价。从系统调峰、事故电压水平和系统稳定3个方面考虑,外来电占比指标宜控制在20%~27%的范围内。

2.2 电网与用户协调

电网与用户协调评价以公网和用户专网的协调作为评价对象。公网与用户专网共同构成输配电网络,公网、专网的健康协调发展,将促进整个电网的资源优化利用。选用专用线路占用间隔比率、容量不合规专用线路比率、公用专用线路负载率之比3个指标表征电网与用户的协调关系。

(1)专用线路占用间隔比率定义为某一电压等级专用线路数量与该电压等级出线间隔数的比值,反映电网中专用线路占用间隔资源以及公用、专用电网的协调关系,侧重于设备方面的评价,主要适用于配电网的协调性评价。专用线路占用间隔比率指标的合理范围为25%以下。

(2)容量不合规专用线路比率定义为报装容量不满足业扩容量规定且非重要用户的专用线路占全部专用线路的比率。容量不合规的定义应同时具备2个条件:1)线路报装容量未达到业扩报装的规定;2)专用线路供电用户并非重要用户,如政府机关、医疗单位等。该指标反映专用电网的报装控制情况,侧重于管理水平的评价,适用于配电网的协调性评价。容量不合规专用线路比率指标水平应呈下降趋势,越低越好。

(3)公用专用线路负载率之比定义为公用线路负载率平均值与专用线路负载率平均值的比值,反映公用线路和专用线路负载水平的协调关系,侧重于运行方面的评价,主要适用于配电网的协调性评价。在公用线路与专用线路负载均衡的情况下,两者的比值应接近于1。考虑一定的负荷不均衡性,公用专用线路负载率之比的合理范围为0.8~1.25。

2.3 电网与社会发展协调

电网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选用电网可靠指数表征电网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电网可靠指数定义为电网规划和改造对内在可靠性的提升程度的综合指标。供电可靠性指标是电网内在可靠性、可靠性管理、可靠性技术等若干因素的综合体现,电网可靠指数反应的是电网的内在可靠性。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H为电网可靠指数;KD为电缆化率;KL为可转功率;KP为自动化率;KEJK为架空分支保护率;KFDL为电缆分支保护率;NJK为架空线路平均分段数;NDL为电缆线路平均分段数;IDL为电缆线路平均长度;IDLZ为电缆线路主干平均长度;tP为中压故障转供时间;tR为中压故障修复时间。

电网可靠指数可划分为5档,分别对应极高、高、一般、低、极低。极高:80-100;高:60-80;一般:40-60;低:20-40;极低0-20。

2.4 主网协调

选用容载比、主变负载率离散度、主变不安全负荷比例3个指标表征主网的协调关系。

(1)容载比定义为评估区域内某一时刻投入的变电总容量与对应负荷的比值,从整体上反映某一区域电网变电容量对于负荷的供电能力。容载比用来表征高压电网容量与负荷水平的全局性协调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R为容载比;∑S为区域内某电压等级最大负荷日投入的变电总容量;Pmax为该电压等级最大负荷日的最大负荷。

(2)主变负载率离散度定义为主变负载率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率,该指标反映单台主变负载率相对于负载率均值的离散程度。主变负载率离散度表征单台主变负载状况与负荷分布的协调关系。其计算式为:

式中:CVT为主变负载率离散度;σT为主变负载率标准差;μT为主变负载率均值;N为主变台数;xTi为第i台主变负载率。

主变负载率离散度指标应越低越好,考虑电网供电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要求,合理范围宜保持在0.5以下。

(3)主变不安全负荷比例定义为主变不安全负荷占主变总负荷的比例。主变不安全负荷以变电站为单元进行计算,是指不满足供电安全标准规定(包括不满足恢复负荷时间,或不满足故障段允许损失负荷)的负荷。主变不安全负荷比例用来判断变电站是否存在安全性薄弱环节,从安全性角度表征高压电网与负荷的协调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Z为主变不安全负荷比例;P1为主变不安全负荷;P2为主变总负荷。

主变不安全负荷比例应越低越好,参考《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599号令)[12]电力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该指标宜控制在5%以下。

衡量不安全负荷的标准采用《城市电网供电安全标准(DL/T 256)》[14]和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2012版)》[15]。由于恢复负荷时间既受电网技术水平的影响,也受管理因素的制约,因此这里暂不进行恢复负荷时间标准校验,仅对故障允许损失负荷进行校验,校验标准如表1所示。

2.5 配电网协调

选用线变容量比、线路负载率离散度、线路不安全负荷比例3个指标表征配网的协调关系。

(1)线变容量比是指线路输送容量与装接配变容量的比值,表征中压线路容量与配变容量的协调关系,线变容量配比过高与过低均反映出电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有不协调性环节。其计算式为:

式中:K为线变容量比;S1为线路容量,即根据线路安全电流折算的容量;ST为变压器容量。

10 kV线变容量比指标的合理范围宜为0.75~1。

(2)线路负载率离散度定义为中压线路负载率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率,反映单回线路负载率相对于负载率均值的离散程度,表征单回线路负载状况与负荷分布的协调关系。其计算式为:

式中:CVL为线路负载率离散度;σL为线路负载率标准差;μL为线路负载率均值;N为线路回数;xLi为第i回线路负载率。

线路负载率离散度指标应越低越好,考虑电网供电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要求,该指标的合理范围宜保持在0.5以下。

(3)线路不安全负荷比例定义为线路不安全负荷占线路总负荷的比例。线路不安全负荷以馈线为单元进行计算,是指不满足供电安全标准规定的那部分负荷。线路不安全负荷比例用来判断馈线是否存在安全性薄弱环节,从安全性角度表征中压配电网与负荷的协调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ZL为线路不安全负荷比例;PL1为线路不安全负荷;PL2为线路总负荷。

线路不安全负荷比例水平越低越好,参考文献[16],该指标宜控制在20%以下。

对于中压配电网,分别对不可转供线路分析其馈线负荷是否满足要求,对于可转供线路分析故障隔离段即段内负荷是否满足要求。

2.6 主、配电网协调

选用变电站低压侧出线间隔利用率、变电站平均失电比率2个指标表征主、配电网的协调关系。

(1)变电站低压侧出线间隔利用率定义为变电站低压侧已利用出线间隔占全部出线间隔的比例,反映高中压电网设备利用水平的协调性,侧重于设备方面的协调评价。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K为变电站低压侧出线间隔利用率;n1为低压侧已利用出线间隔数量;n为低压侧全部出线间隔数量。

考虑变电站供电能力充分有效发挥,并具备一定预留能力下,该指标的合理范围为65%~80%。

(2)变电站失电后,低压侧(中压线路)负荷可以通过站间的联络线路进行转供。变电站平均失电比率定义为在变电站失电的情况下,低压侧不能转供的负荷占低压侧总供电负荷的比例,反映中压电网对高压电网的支撑和协调水平,侧重于网架结构和运行情况的评价。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LOSS%为变电站平均失电比率;PLT为低压侧可转供负荷;PL为低压侧供电总负荷。

变电站平均失电比率越低越好,为保证电网具备一定的安全可靠性水平,该指标宜控制在40%以下

3 案例分析

选取某地市电网评价年指标作为案例分析对象,验证电网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的有效性,评价过程如表3所示,表3中的数据来源于经验数据和南方电网某城市的实际数据。

根据协调评价可以看出,该电网的协调发展程度较好,但在以下方面仍存在进一步优化提升的空间:

(1)容量不合规专用线路比率为65.71%,体现出在专用线路管理方面有所欠缺。

(2)10 kV电网线变容量比为1.24,高于指标的合理范围,线路容量大于配变容量。其原因主要是该电网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电网建设存在一定的超前。

(3)10 kV线路负载率离散度为0.55,略高于合理水平,反映出线路负载率的均衡协调程度较差。其原因是线路负荷水平的控制难度大,导致单回线路重载或轻载的情况相对较多。

(4)变电站平均失电比率达到54.24%,单辐射线路和站内环网线路不具备站间转供能力,是导致变电站平均失电比率偏高的最主要原因。

4 结论

上一篇:围护设计下一篇:传媒公共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