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制度

2024-12-24

使用制度(共12篇)

使用制度 篇1

一、商标合理使用概述

(一) 商标合理使用的概念

商标法赋予了商标权人排除他人妨害其商标权的权利, 但是这种排他的权利并非漫无边际, 其仅限于禁止他人将该商标用于标识其他商品的来源, 除此以外, 对于其他方式的使用则不能干涉。商标合理使用指在顾及商标所有人及第三方合法利益的情况下, 善意地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相类似的标记, 没有引起混淆或误认, 不构成对商标权的侵犯。在这些条件下, 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商标权人的权利标的, 既不必征得商标权人的许可, 也不必支付任何对价, 商标权人不能以商标专用权为由排除他人的这种使用。

(二) 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理论基础

商标的功能在于为商品标明来源, 证明该商品为商标权人所生产, 但我们并不该因此而绝对排斥其他人对商标的使用。知识是人类共有的财富, 商标作为知识产品, 是商标权人利用社会现有文化加以创新的产物, 兼有个人创造性和社会性。若将商标权视为权利人的绝对财富, 不仅会使知识产品的产生过程发生扭曲, 而且将使社会公益受到极大的损害。因此, 在保护商标权人的专有权利时, 需要对权利人的私权和社会的公益进行平衡, 这既是民法精神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也是人权思想与公共利益原则相结合的反映。商标权所强调的利益衡平是跟一定形式的权利限制及权利利用制度相联系的。基于对公共利益和基本人权的尊重, 在一定的条件下应对知识产权进行必要的限制, 以保证公众对知识产品的合理使用。

二、商标合理使用的特点

(一) 构成商标的合理使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主观条件

商标使用人对于其使用行为应当出于善意。“善意”的意思是不知道该商标己被他人注册而使用或虽然知道该商标己被他人注册但并未怀着恶意竞争或损害商标权人利益的主观目而使用。

2.客观条件

对商标的使用方式应当合理、恰当。一, 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目的只能是为自己所提供的商品做出说明, 且这种使用是必要的, 若不使用该商标就无法全面、客观、充分地描述自己的商品;二, 从使用的客观效果而言, 该使用不能损害商标权人的利益, 若导致了消费者对相关商品产生了混淆或误认则构成对商标的侵权。除此之外, 使用后若因该使用行为而对商标产生了淡化或玷污的不利影响, 也构成对商标的侵权。

(二) 商标的合理使用并非是对商标权人核心权利的损害

对商标的合理使用行为只是在法律规定的特殊的、有限的范围内才受到保护。任何权利都是有限制的, 商标权如此, “合理使用”的权利同样包括在内。法律规定了商标的合理使用制度只是将一部分特殊、例外的情形划出了商标权的保护范围, 但这并不意味着商标权人本身所享有的核心权利被削弱了。商标权人仍然可以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在相同的或相似的商品上使用与权利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同的商标。若他人己经在使用过程中对权利人的商标造成了混淆、淡化、玷污﹑等不利后果, 商标权人便可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 商标合理使用是非商标所有权人对他人商标的一种无偿使用

商标合理使用的主体是商标权人以外的人。

三、商标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

(一) 以除了使用他人商标或与该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图形、标记以外, 是否还加以注明了其他说明性文字用来表明它的“说明性质”为判断标准

在很多情况下, 商家为了全面、客观、简捷地向消费者描述本商品的质量、原料、功能、用途、重量等特点, 不得不使用他人的商标。但若商家在该商标前后加以注明“主要原料”、“功能”、“操作指南”等叙述说明性词语, 就能将其混淆的可能性减小。比如一个为苹果 (APPLE) 笔记本电脑生产配套电池的商家在其产品的显著位置标记“FOR APPLE”的字样, 因为有了字符“FOR”的存在, 区分度被显著提高, 很难导致消费者对该电池来源的混淆, 所以这一行为属于对苹果商标的合理使用。

(二) 以是否同时标记自己的商标作为判断标准

若使用人在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文字、图形来对自己的商品进行说明的同时也标记了自己的商标, 那么就可以推定使用人是将商标权人的商标作为对自己商品进行说明的工具来使用, 并没有不正当竞争的企图, 这应当算做合理使用。

(三) 以使用者加注说明性文字时是否刻意强调该文字的显著性作为判断标准

若使用者将商标权人的注册商标、自己的商标、附加的说明性文字一同标记在自己商品上, 但仅将商标权人的注册商标放在显著的位置, 或以放大字体、亮色、进行艺术加工等其他方式对其进行特殊的处理, 而将自己的注册商标、说明性文字标置于不明显之处。这就在客观上很容易使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 所以其不属于对商标合理使用的范畴。例如为NIKON相机生产配套电池的厂家在电池的显著位置标注“FOR NIKON”的字样时刻意突出“NIKON”的字符而把自己的商标置于不起眼处, 或将字符“FOR”缩小, 那客观上就很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该电池也是“NIKON”品牌的误解, 所以这种行为肯定不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

(四) 以行业协会的意见或商业惯例作为判断标准

例如在一些录音带、CD上, 经常将音乐主题或主打歌曲标记于商品正面的显著位置, 而将制作、引进、发行商品的公司及其商标置于商品的背面或侧面, 以较小的字体进行标示。这种做法这是唱片业界的商业习惯, 因而应属合理使用。

(五) 以使用行为是否可能对商标的声誉造成影响、使商标权人的利益受损作为判断标准

如果在其商标被使用后, 商标权人的名誉受损、经营业绩明显下降, 且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种后果与使用人的使用行为之间有直接的联系, 那便可以得出使用者侵害了商标权人商标权的结论。该行为属不正当竞争行为, 将被排除在商标合理使用的范围之外。

使用制度 篇2

1、救护车为医疗救护专用,车辆应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2、救护车驾驶员每天必须检查所驾车辆,发现问题立即处置,需修理报院长同意。

3、保持车容车貌,适时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

4、救护车只限医疗专用,不得挪做他用,驾驶员不得擅自使用,特殊情况经院长批准。

5、驾驶员接到出车指令后,5分钟内必须出发,收车后必须填写出车记录,并有随车医生、护士签字。

6、救护车一律按医院规定收费,紧急或通过电话呼救者,先出车后收款,在院病人先付款后再出车,车费由驾驶员督促患者交付,月末驾驶员将出车记录和单据交财务科审查。

7、值班驾驶员上班固定地点为保卫科内院总值班室。

8、住院病人及急诊病人转院需经业务院长批准,驾驶员不得擅自转院病人。

9、救护车除在救护的情况下,根据道路情况不受交通信号的规定,限制。其它平时人为造成处罚的一律由驾驶员自负。

10、救护车日常油量不低于行驶200公里,油耗按行驶公里,发动机实际耗油量核算(油耗可根据道路、天气及车辆年限适当附加)。

“勤勉检索”制度与孤儿作品使用 篇3

【关键词】 孤儿作品;勤勉检索;版权

【作者单位】卢珺,江西财经大学,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勤勉检索”(diligent search)是国际社会在版权立法中为合理使用“孤儿作品”(orphan work)设置的前置程序,作品使用者只有履行了该项义务,才能按照法律规定使用这些作品。“勤勉检索”是孤儿作品版权立法必然涉及的难点和焦点问题。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及其配套法规没有涉及孤儿作品的内容。2014年,国家版权局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送审稿第51条提出,采取“尽力查找+使用费提存+申请与审批”模式作为使用孤儿作品的基本制度,“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另行规定”。目前,“尽力查找”适用的标准、效力、对象、方式与例外等问题尤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存在学术分歧与不同的立法主张,而国外的孤儿作品“勤勉检索”制度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一、“勤勉检索”制度的立法渊源

1.“勤勉检索”制度的法律价值

孤儿作品版权问题始于数字时代大量版权资源的“搁置”与日益旺盛的社会需求之间的反差。“勤勉检索”的目的不是限制,而是要促进孤儿作品的使用,所以“勤勉检索”的宏观功能是维系利益平衡。

“取得授权”是“勤勉检索”的微观功能之一。比如,2012年英国政府的版权政策声明指出,对孤儿作品的使用必须以履行“勤勉检索”义务为要旨。美国版权局认为,“勤勉检索”不是剥夺作品的版权,而是允许使用者非排他性地使用作品[1]。“勤勉检索”的另一项微观功能是“免责依据”。孤儿作品版权问题的瓶颈是“授权”,“勤勉检索”不仅让使用者摆脱了授权羁绊,而且不再有涉及侵权的忌惮。比如,美国《孤儿作品法案》规定,非营利目的使用作品并履行了“勤勉检索”义务的公共机构,可免予对权利人的经济补偿。

2.“勤勉检索”制度的普适性特征

2006年,“勤勉检索”制度首创于美国《孤儿作品法案》。2007年,国际出版者协会与国际图书馆學会联合发布了《孤儿作品使用原则》,其第1条就是“应当勤勉地搜索权利所有者”[2]。2009年,欧盟委员会在《关于数字保存、孤儿作品和绝版作品的最终报告》中借用了美国《孤儿作品法案》的“勤勉检索”概念。此后,加拿大、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的立法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版权法改革报告都吸纳了“勤勉检索”的成分。目前,国际社会对孤儿作品的立法,无论是美国的责任限制模式、欧盟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许可模式,还是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采用的强制许可模式,都将“勤勉检索”作为合理使用孤儿作品的前置程序进行规定,可见这种制度的普适性。“勤勉检索”是针对使用者合理利用孤儿作品的一种巧妙而富有创造性的制度设计,为权利人、作品使用者、许可审批机关以及司法机构提供了各自遵循的行为准则。

二、影响“勤勉检索”制度立法的因素

1.检索成本

高昂的查找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制约着作品使用者履行“勤勉检索”义务的积极性。比如,据英国JISC估算,落实每部作品的版权状态需要0.5天,而完成英国国家图书馆全部孤儿作品的查证,需要1.5万年。英国国家档案馆曾花两年的时间对馆藏1114份遗嘱进行版权清理,得到落实的权利人不足50%,仅版权清算费就高达3.5万英镑[3]。为了降低“勤勉检索”成本,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立法中采取了简化查找程序、提高检索效力等措施。比如,日本通过事先提存现金担保的方式降低审批成本;欧盟则规定,先前的“勤勉检索”结果对后来的作品使用者具有适用性。最有特色的当属韩国版权法的“表面查找”制度。其一,作品使用者按照法定的媒体、渠道、方式发布公告,在规定期限内未收到回应,即可使用作品。其二,作品使用者向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或者两位曾被授权使用该作品的个人发出咨询函,在法定期限内未收到回复,即可使用作品。

2.适用主体

不同主体性质的使用者被赋予的“勤勉检索”义务不同。比如,按照欧盟《孤儿作品指令》的规定,“勤勉检索”只适用于图书馆、教育机构、博物馆、档案馆、电影或录音资料馆及公共广播组织等机构,显然是为了执行“公共利益使命”的“特定目的”[4]。这种主体限定,既解决了以公益为目的对孤儿作品的使用问题,又防止了适用主体泛化,以免对权利人利益造成大的负面影响。无独有偶,美国《孤儿作品法案》在“勤勉检索”问题上同样对公共机构给予了特别关照,公共机构在符合法定条件下履行“勤勉检索”义务后,除了可以享受合理补偿免责,还可以享有“禁令救济豁免权”,即只要教育机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公共机构事先在版权局就使用孤儿作品进行登记备案,履行了“勤勉检索”义务,并在对孤儿作品的使用中融入了智力劳动,即通过修改、重组、转化等方式使作品传达出新的表达,就可以不受禁令制约,继续使用作品,且自己创作的作品享有版权。但是,这项规定不适用于机构对孤儿作品的营利性使用与复制行为。

3.技术条件

无论何种原因形成的孤儿作品,其权利人无法确认或者“失联”,都与版权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有关。比如,美国在加入《伯尔尼公约》之前,由于施行作品登记备案与呈缴制度,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掌握着较为全面的各类型作品的版权信息。美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后,由于施行版权自动保护制度,权利人不再有将自己作品进行登记备案的义务,导致大量孤儿作品的出现。而欧盟之所以选择法定许可制度解决孤儿作品的版权问题,也与其版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备性有关。其一,MILE系统。该系统由伦敦布里奇艺术图书馆和13家欧洲艺术图书馆及网络公司联合建立,这些机构的孤儿作品信息通过该系统得到显示[5]。其二,ARROW系统。该系统的核心功能是版权登记,能为用户提供分布式的版权信息查找[6]。使用者通过版权管理信息系统查找孤儿作品,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系统能够客观地记录与反映使用者履行“勤勉检索”的情况。

nlc202309081729

三、关于我国“尽力查找”制度立法的思考

1.法律性质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送审稿第51条提出,将孤儿作品的使用建立在“尽力查找+使用费提存+申请与审批”模式之上,该条款明显借鉴了加拿大、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立法经验,但是,强制许可模式在我国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一方面,我国至今没有版权强制许可制度,缺乏立法与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在强制许可制度下,补偿金需要事先提存,这不仅增加使用者的负担,而且如果出现转移支付障碍,那么权利人就得不到补偿。此外,强制许可制度会大幅度增加行政成本,给公共财政造成压力。比较全球关于孤儿作品的版权立法,“法定许可制度”在我国或许更有立法与实践的价值。一方面,学者在对强制许可、法定许可和授权许可等模式比较后认为,法定许可具有的优势与先进性成为共识[1]。另一方面,我国版权制度和司法实践对法定许可多有涉及。加上欧盟《孤儿作品指令》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法律对孤儿作品使用的法定许可模式有较为成功的案例。

2.查找标准

查找标准是孤儿作品立法的核心内容。2009年,欧盟委员会在《关于数字保存、孤儿作品和绝版作品最终报告》中建议对“勤勉检索”的认定标准做详细描述[7]。欧盟《孤儿作品指令》因此规定了最低检索标准。欧盟《孤儿作品指令》(附件)根据报纸、期刊、图书、艺术作品、建筑作品等分别制定了“勤勉检索”标准,具有合理性,因为成为“孤儿”的原因不同,所以不同类型作品的版权中介组织、数据库系统的运行与健全程度也不同,这些都影响着查找的难度。另外,不同作品类型适用差异化的“勤勉检索”标准,可以提高制度的针对性,减少周折,提高效率。与此不同,美国《孤儿作品法案》考虑到技术的创新性,没有制定最低检索标准,而是适用“最佳行规”。我国使用孤儿作品的查找标准要具有“合理性”,一方面,不能定得过低,以防制度被滥用,使大量的作品“被孤儿”;另一方面,又不能要求过高,使制度无法执行。我们应将欧盟的“最低标准”和美国的“最佳行规”融合,建立动态差异化的查找标准。

3.适用效力

美国《孤儿作品法案》要求使用者独立履行“勤勉检索”义务,不能直接援引在先作品使用者的检索结果,这是对“一次检索多次使用”效力的否定。这种规定有助于通过不同使用者对同一作品的不同方法、路径以及不同时间的检索发现和确认权利人,但是,也增加了检索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而欧盟《孤儿作品指令》认可“一次检索结果多次使用”的法律效力,即某一成员国被认可的针对某一作品的检索结果,可以被其他成员国的作品使用者直接用来作为自己履行“勤勉检索”义务的证据。我国立法应提高“尽力查找”结果的效力,即先作品使用者已有的查找结果,可以使另外的使用者因未直接履行查找义务而使用同一作品免责。另外,应根据技术创新和版权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适时修订最低查找标准,以便使更多孤儿作品的权利人“现身”,及时取消孤儿作品登记。

4.补偿机制

欧盟《孤儿作品指令》、美国《孤儿作品法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版权法等规定,使用孤儿作品适用“先使用,后付费”原则;而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版权法采取“先付费,后使用”原则;后一种模式被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送审稿第51条采纳。一方面,应该按照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电影作品、计算机软件等不同作品类型和翻译、改编、摄制、广播、复制等不同使用方式制定不同的付费标准。另一方面,应针对不同的适用主体制定区别化的付费标准,特别是对教育机构、图书馆、档案馆等公共机构适用相对较低的付费标准。还应制定使用费转付期限,在法定期限内(比如匈牙利版权法规定的期限是5年),版权行政管理机关或其授权组织无法确认并联系权利人向其转付使用费,那么应将使用费返还作品使用者,或者纳入公共基金统一管理使用。

5.调整对象

欧盟《孤儿作品指令》以法定许可制度为基础,而法定许可是一种权利限制方式,只适用于已发表的作品,未发表作品只有在通过“勤勉检索”无证据表明权利人持反对意见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由于对孤儿作品的立法同样采取了强制许可限制模式,因此也不适用于未发表作品。按照美国《孤儿作品法案》的规定,使用孤儿作品适用责任限制模式,将已发表作品和未发表作品都作为适用对象。“发表权”是权利人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这种权利的行使决定了权利人对后续利益的享有。将未发表作品当成“尽力查找”的适用对象也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版权条约和邻接权条约相悖,因此,不应将未发表作品囊括进我国法律制度中对孤儿作品“尽力查找”的范围。

[1] 赵力. 数字化孤儿作品法律问题研究[M]. 北京:經济日报出版,2015:36.

[2]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国际出版者协会和国际图书馆协会确立孤儿作品使用原则[EB/OL]. http://www.lawtime. cn/info/zscq/gwzscqdt/201103.Html.

[3] 翟建雄,邓茜. 孤儿作品的数字化利用:欧洲的立法与实践[EB/OL].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2013/01/id1813216.Shtml.

[4] 管育鹰.欧美孤儿作品问题解决方案的反思与比较[J].河北法学,2013(6):135-142.

[5] Metadata Image Library Exploitation[EB/OL] . http://www.mileproject.eu/home.

[6] 杨佩霞.论版权制度下孤儿作品的保护[J].中国版权,2012(3):44-47.

[7] i2010 Digital Libraries Copyright Subgroup Recommend Key Principles for Rights Clearance Centres and Databases for Orphan works[EB/OL] . http://ec.europa.eu/information-society/activities/digital.

煤碳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研究 篇4

从1949年到1982年,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包括煤碳资源在内的矿产资源实行的是无偿使用制度。1982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该条例规定:“参与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中国企业、外国企业,都应当依法缴纳矿区使用费。”这是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的萌芽,但它只是征对海洋石油资源,对煤碳资源没有规定。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条例》,其中规定开采石油、天然气和煤碳应缴纳资源税,与1982年的“矿区使用费”制度相比,其征收矿种增加了煤碳、天然气,征收区域从海洋扩大到了陆地。198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6号主席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至此煤碳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正式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煤碳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框架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矿产资源补偿费

《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后,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便有了法律上的依据。“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地表或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1]由此可见,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凭借的是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是国家实现自己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形式。1993年6月29日国务院第150号令颁布了《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自1994年4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指出,矿产资源补偿费由采矿权人缴纳,计征方式是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征,其公式为: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品销售收入×补偿费费率×开采回采率系数,根据《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表》的规定,煤碳资源的补偿费费率为1%,因此,煤碳资源补偿费=煤碳销售收入×1%×开采回采率系数,其中开采回采率系数=核定开采回采率/实际开采回采率,核定开采回采率,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的矿山设计为准。

1.2 探矿权使用费

探矿权使用费是国家将矿产资源探矿权出让给探矿权人,并按规定向探矿权人收取一定的费用。国家实行探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探矿权申请人在向法定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勘查许可证时,应按规定提交相关资料,办理登记手续,并依法缴纳探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使用费以勘查年度计算,逐年缴纳,其标准为:第一个勘查年度至第三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每年缴纳100元,从第四个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公里每年增加100元,但是最高不得超过每平方公里每年500元。[2]

1.3 采矿权使用费

采矿权使用费是国家将矿产资源采矿权出让给采矿权人,并按规定向采矿权人收取的使用费。同探矿权一样,国家对采矿权也实行有偿取得制度。采矿权申请人在向法定登记管理机关申办采矿许可证时应依法缴纳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按矿区范围面积逐年缴纳,其标准为每平方公里每年缴纳1 000元。[2] 采矿权使用费和探矿权使用费都是探(采)矿权人为获得矿产资源所有权部分权能所支付的费用。

1.4 探矿权价款

探矿权价款是国家将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出让给探矿权人,并按规定向探矿人收取的价款。根据1998年2月12日国务院第240号令《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申请国家出资勘查并已经探明矿产地的区块的探矿权的,探矿权申请人应当缴纳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价款,该价款应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确认。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深化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6]694号}的规定,探矿权价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一次缴纳,也可以分期缴纳,一次缴纳确有困难的,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可在探矿权有效期内分期缴纳,但最多不得超过2年,第一年缴纳比例不应低于60%,并应承担不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水平的资金占用费。

1.5 采矿权价款

采矿权价款是国家将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出让给采矿权人,按规定向采矿权人收取的价款。根据1998年2月12日国务院第241号令《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十条的规定,申请国家出资勘查并已经探明矿产地的采矿权的,探矿权申请人应当缴纳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价款,该价款应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确认。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深化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6]694号}的规定,采矿权价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一次缴纳,也可以分期缴纳,一次缴纳确有困难的,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可在采矿权有效期内分期缴纳,但最多不得超过10年,第一年缴纳比例不应低于20%,并应承担不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水平的资金占用费。征收采矿权价款、探矿权价款均是为了收回国家前期地质勘察投入,避免其投资及收益被流失。

2 煤碳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矿产资源补偿费存在的问题

固定的补偿费费率不合理。目前煤碳的补偿费费率为固定费率1%。但十几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煤碳的价格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补偿费费率始终未作调整。现行的补偿费费率没有真正起到促进煤碳企业提高资源回采率的调节作用。因为不管是国有煤矿还是地方小煤矿,不管所开采的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水平高低,也不管开采煤碳的地质环境如何,补偿费费率都一样,这样显然不能促进煤碳企业改进设备、采用先进的技术去提高回采率,相反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往往“好菜先吃”,采富弃贫,造成煤碳资源的浪费。[3] 第二,征管体制不合理。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是为了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财产权益,是国家财产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体现,因此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属于国有资产收益,应纳入国家预算。但按照《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的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原则上由矿区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征收,而后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成,其中中央与省、直辖市矿产资源补偿费按5:5分成,中央与自治区按4:6分成。这样会造成地方政府往往从地方的利益出发,对矿产管理机构征收地方企业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进行干预,或将所征收的费用用于地方财政,从而违背了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的原则。

2.2 煤碳资源的供求变化,导致圈矿现象严重

我们知道,市场对资源起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当前受市场的影响,煤碳价格总体趋势在上升,煤碳资源供求仍比较紧张。一些企业为了本企业长远规划和发展考虑,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设法从外地取得探矿权或采矿权,以便为本企业储存适量的后备资源,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有些企业从政府手中取得探矿权或采矿权后,圈而不探(采),并且所圈资源越来越多。有时为了获得高额的利润,他们将其中一部分以高价非法转让或承包给其他企业或个人,就象中国矿业联合会理事唐长钟所言:“圈矿最初,企业还会对矿区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行情火了以后,企业连一般的基础工作都不做了,圈完后,就放在那里等人来买。”[4] 这种行为扰乱了煤碳市场秩序,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

2.3 煤碳企业资源逐渐枯竭,生态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

众所周知,煤碳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煤碳资源只会越挖越少,况且我国煤碳资源人均占有率较低,在煤碳资源市场行情向好的气候下,煤碳开采量在逐年增加,煤碳企业的资源储量也越来越少,有的煤碳企业因资源枯竭而破产。另一方面,煤碳资源在开采过程中给矿区带来环境污染和破坏,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矿山废弃物污染及采空区地表塌陷等,目前许多开采过煤碳的地方,由于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被大量破坏,经过几年当地表塌陷后就变成一片汪洋。所以加强煤碳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治理,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已迫在眉睫,只有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控制和治理,才能实现煤碳开采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 完善煤碳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政策措施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方式和征管体制

第一,建立矿产资源补偿费浮动费率制度。现行补偿费费率制度已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煤碳资源市场化配置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今天,煤碳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会受到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因此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确定的费率幅度内,结合市场状况,并充分考虑煤碳开采条件、地质环境变化和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适时调整补偿费费率,具体可由征收管理部门依据上述因素提出意见,报财政、物价和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第二,矿产资源补偿费应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征收,或者由其授权地方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征收,统一上交国库,真正体现国家作为煤碳资源所有者的权益。在资金使用上,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可根据各地的实际,经地方政府申请,综合平衡考虑,予以分配使用,并由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矿产资源补偿费真正做到依法使用,用到实处。

3.2 建立科学的煤碳储量占有收费制度

征对一些煤碳企业圈矿行为,应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限制煤碳企业对资源的过量占有。圈矿行为会导致一部分企业资源储量很丰富,可供开采上百年,而同一地区其他企业却无矿可采,这不利于加强对煤碳行业的管理,影响了煤碳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最终阻碍煤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应当加快调研,建立科学的煤碳资源有偿占有制度,对超过合理限度的资源占有量征收高额的费用,鼓励煤碳企业特别是国有煤碳企业集团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发,各自取长补短,加强技术创新,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3.3 建立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

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是煤碳开发者为履行煤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义务而缴存的保证资金。我国的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律中对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也作出了规定。例如:“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地。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32条。但该规定只是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如没有规定应缴纳的费用、缴纳标准、资金来源、如何使用该项费用、使用的监督机制等。况且过去我们没有考虑煤碳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成本投入,加之煤碳价格低不足以补偿煤碳的生态环境成本投入,所以生态环境治理的欠账越来越多,这不但影响了矿业城市的发展,而且煤碳企业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因此有必要以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形式,一方面规定煤碳开发者应根据矿井服务年限、矿山登记面积等,按煤碳销售收入一定比例,分年预提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并列入成本。该保证金本金及利息属于煤碳开发者所有,专款专用,由财政、国土资源、环保部门进行监管。如煤碳开发者按规定履行了煤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义务,保证金本息应予以返还,否则不予返还,由有关部门用保证金统一组织治理。另一方面可由政府投入一部分,主要用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资金来源可从每年征收的排污费中按一定比例计提。

3.4 建立可持续发展基金,寻求可替代资源

为保证煤碳行业的持续的稳步健康发展,建立平等竞争的煤碳市场运行机制,在不加重煤碳企业负担的前提下,建立煤碳可持续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寻找和探明接替资源或者煤碳企业调整结构的转产投入。该基金可按照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的原则建立。具体企业可根据煤种、煤质、矿井规模等差异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计入生产成本。条件不同的煤碳企业征收的费用不同,而条件相同的煤碳企业承担的责任、义务基本相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不同资源环境条件下的煤碳企业间的不平等竞争。政府每年可从资源税、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与企业所缴费用共同存入中央财政或中央授权的地方财政专户,并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安排,专款专用,集中收支原则,明确征收使用部门职责和管理程序,对征收、使用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提高基金使用效益,推动煤碳行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煤碳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资料,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碳资源供需矛盾逐渐加剧。建立和完善煤碳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有利于煤碳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本文研究煤碳资源的有偿使用主要针对有偿使用所缴纳的相关费用,对有关资源税不作详细研究。通过对煤碳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现状、煤碳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寻求建立和完善煤碳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煤碳资源,制度,措施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采矿权管理处.采矿权管理工作有关规定汇编(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3-4;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EB/OL].[2009-05-08].http//www.mlr.gov.cn/zwgk/flfg/kczyflfg/200411/t20041125_42301.ht m.

[3]庞小利,姬长生.关于矿产资源补偿费征管改革的探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2(2):116-118.

录播室使用制度 篇5

为加强课程录播教室的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保障课程录播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特制订本管理方法。

1.学校课程录播教室的使用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2.临时使用录播教室需提交书面申请,提前到教务处办理审批,以便于安排教室的使用。

3.首次使用课程录播教室的教师,在使用之前参加录播教室使用培训课,或者请专业人员进行使用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范操作,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处理。老师要及时填写使用记录手册。

4.每次上课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管理人员。

5.未经允许,教师不得在录播服务器上安装或删除任何应用程序,避免系统出错;不准擅自改动仪器设备的连接线、不准擅自移动或拆卸任何仪器设备、不准擅自把仪器设备拿到别处使用。如有违反规定而致使设备损坏的,要按学校的损坏公物规定赔偿。

6.学生不得在多媒体讲桌和控制台上试用各种设备或更改系统设置,禁止播放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7.教师下课后,必须关闭投影仪、电脑、实物展台,并将设备放回原处,切断电源,锁好多媒体柜。

8.教师录制的课程内容和其它有用信息请自行妥善保存,避免造成损失。

9.录播教室内严禁吸烟、吃零食,严禁在教室内打闹或大声喧哗,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得在录播教室乱贴乱画。申请上课教师在上课结束后,需要清理多媒体设备柜(讲桌)、黑板及录播室地面卫生。

10.录播课程结束后,管理员需检查设备及电源关闭情况,锁好门窗。全自动录播教室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使用制度 篇6

吉林省是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技术可开发装机总容量575.1万千瓦。近年来,农村水电热潮兴起,现已建成农村水电站162座,目前,正在开工建设的农村水电站有50座,项目全部投产后,吉林省农村水电装机将达到65万千瓦。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长期以来。作为国家所有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权很多都被无偿使用,其结果是开发利用资源者得到了经济效益,而资源保护管理所需的投入一直由财政负担。建立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则有利于有效保护、合理高效开发利用水能资源。

浅析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篇7

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是我国环境资源领域一项重大的、基础性的机制创新和制度改革,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对更好地发挥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作用,在全社会树立环境资源有价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 排污权有偿使用及排污权交易的定义

排污权是指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条件下,排污单位依法取得的按照国家或本省排放标准,向环境直接或间接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权利。排污权有偿使用,是指在满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前提下,排污单位通过向县级及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缴纳排污权有偿使用费取得排污权的行为。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满足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前提下,排污单位通过排污权交易平台依法出让或受让排污权的行为。

2 排污权交易的历史及内涵

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首先提出排污权概念,其内涵是政府作为社会的代表及环境资源的拥有者,把排放一定污染物的权利像股票一样出卖给出价最高的竞买者。污染者可以从政府手中购买这种权利,也可以向拥有污染权的污染者购买,污染者相互之间可以出售或者转让污染权。

排污权交易是在一个有额外排污削减份额的公司和需要从其他公司获得排污削减份额以降低其污染控制成本的公司之间的自愿交易。它以一定地区在一定期限内污染物总量的控制为前提和目标,充分有效使用当地的环境容量资源,以经济政策和市场调节手段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减少污染,进而进行企业间的排污权买卖行为,最大限度减少治理污染的成本,提高治理污染效率的一种控制污染的环境保护手段。排污权交易同传统的管理政策相比,能够更多、更快地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削减。排污权交易计划的灵活性使得商人们能够评价他们的最佳控制方案,如选择内部控制或通过市场与其他人合作取得排污削减,同时,也向公众保证了他们履行排污削减的责任。它是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来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

3 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现状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实施取得积极进展。2007年以来,财政部、环保部和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了江苏、浙江、天津等11个省(自治区、市)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目前,11个试点省市已经出台了近20个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政策实施的细节进行了具体规定。各地财政、环保和发改委等管理部门围绕政策实施中的排污指标申购、排污权储备和出让、有偿使用费标准、排污权交易基准价格和交易细则等制定了大量的规范文件。同时,各地还相继成立了排污权交易管理机构,建立了包括信息发布、指标申购、交易管理和指标转让在内的交易平台。截至2014年底,全国试点地区有偿使用和交易总额累计达到53亿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8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2015年底前试点地区要全面完成现有排污单位排污权核定,2017年底基本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再次强调要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范围,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

4 排污权有偿使用及排污权交易积极意义

4.1 实现排污权交易的途径是建立可转让的排污许可(TDP)市场,通过可转让的排污许可市场可以提高分配治理费用的效益

不同企业的污染治理水平有差异,传统的强制控制模式要求所有的同类的排污企业按照相同的标准排放污染物,这必然导致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弱化自己的排污治理,因为少排放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只会增加成本;而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除了缴纳超标排污费或提高排污水平外也别无他法,如此就会导致社会治理成本和效率低下,排污权交易的实质就是污染源获得了环境物品的产权,在利益最大化行为的导向作用下,污染源在购买排污权和污染治理之间做出了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当治理成本高于排污权市场价格时,污染源会少治理一些污染而通过购买排污权加以补偿;反之,如果治理成本低于排污权市场价格时,污染源则会倾向于通过治理污染而将富余的排污权在排污权交易市场出售。这使得治理任务在各个污染源企业之间实行再分配,而治理成本低的污染源企业将承担较多的治理任务,有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排污权交易市场将导致治理成本与排污权交易价格的平衡,但是技术的改变会不断降低治理成本,那些具有先进技术的排污源企业因而会获得通过治理得到的机会,这一动力是在行政调控机制下不可能出现的。因此,只要排污源之间存在着污染治理成本的差异,排污权交易就可以使交易双方都获益,即治理成本低于交易价格的企业会把削减剩余的排污权用于出售,而治理成本高于交易价格的企业会通过购买排污权实现少削减、多排放。由于市场交易使排污权从治理成本低的污染者流向治理成本高的污染者,这样社会以最低成本实现了污染物的削减,环境容量资源实现了高效率的配置。

美国环保局自实行排污权交易后己经取得了较好的减少排污量的效果。例如在实施排污权交易之前预测,要达到规定的排放目标,不实施交易政策时每年用于达到控制目标约需要投资50亿美元,实施交易政策后每年只需40亿美元;但结果是,实施排污权交易后实际上只需要20亿美元。实践证明,排污权交易政策不仅有效地保证了环境控制目标的实现,而且节省了社会总体减排费用。

4.2 有利于排污企业自主革新,提高治污技术

排污权交易有可能加快污染源达标的速度,污染者对于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应对表现完全不同。排污权的可转让性不但刺激污染者尽早采用现有的污染治理技术,还促进其不断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技术。

在命令控制系统下,污染源有两种选择:一是,接受治理技术方案;二是,反对制定的排污标准。对于治理成本较高的污染源,提高治理水平意味着付出高额的费用,最经济的解决办法就是违反制定的标准进行“超标排放”,这样做虽然也要支付一定的超标排污费,但与改进技术相比还是更经济的,因此污染源出于节省资金的目的通常选择支付排污费的方案。在排污权交易的条件下,选择技术的自由留给了排污厂商,一方面,排污厂商在企图回避法律责任时无法以技术不可行性作辩解,因此付出的费用还不如去开发新的治理技术,或购买排污。另一方面,提高新技术节省下来的排污权份额可以通过市场出售给需要排污权的污染源。这样说来,面对潜在更大的需求市场,新技术供应商就会更加积极的投资开发新技术,由于供求双方的积极性很高,有理由期望新技术的采用可以更加迅速。

4.3 有利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

采用行政命令方式规定排放浓度标准,企业治理污染、削减排污量,或硬性规定不准新建、扩建、改建企业以防止增加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有的还对新产品和新工艺施加了比较重的惩罚,新工厂和新产品必须通过冗长的法律和行政程序才得以获准通过,结果的不确定和延误阻碍了新的投资,这样极大的束缚了地区经济的良好发展。

排污权交易的灵活性使得新污染源可以通过购买排污许可从而自由进入某一地区,有助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不使空气质量下降,由于这种出售的买卖交易行为,现有的污染源在经济刺激的作用下乐意自觉地增加对污染的治理,最终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4.4提高政府环境执法的质量

由于将具体的治理决策权交给了排污单位,政府部门将集中精力确定合适的环境保护目标,并能够集中精力执法,以保证目标的实现。总量控制将鼓励更广泛的公众参与。例如,公众参与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企业积极寻找低成本污染控制方案等。排污权交易将纠正现有系统最严重的缺点之一就是环境管理部门在实施政策和有效执法方面质量低下的问题。部分原因由于现有污染者利用排放标准这些复杂的经济技术条件来拖延守法。管理部门对于检测投资较少也是原因之一。由于检测不足,管理部门必须依靠污染者提供关于排放的大量信息,由于排污者往往不愿意申报超标情况,环保局很自然的会对执法产生过分乐观的观点。排污权交易将为有效监测和执法提供更强的刺激。如果污染者不希望严格执法,这可以反映在交易市场的低价竞标。当非法排放不存在较大被发现的风险时,污染者必定不会投资购买排放许可了。而在排污权交易制度下,监测和执法将是管理机构的头等大事。此外,许可的所有者也都将支持严格的执法,以保证自身持有的许可不会因为其他污染者的欺诈行为而贬值。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真正的法人实体,治理环境污染的责任完全应由企业自己负担,治理污染应当是企业最正常的经济行为之一。

然而,从目前的试点情况来看,大多数地方的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发育都不成熟。企业出于对法律保障不完善、政策信号不明确、自身新建项目对排污指标存在需求等因素的考虑,往往不愿意将富余指标投放市场,企业间交易并不活跃。排污权交易监督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不仅排污权的核定、初始定价与分配存在难度,如何对排污权交易进行有效地监督与管理也是这项制度实施推进面临的挑战与难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Z].

对电梯使用管理相关制度的探讨 篇8

1 安全操作规程

无司机电梯安全操作规程按层门口处的召唤按钮。轿厢到达时, 层站方向指示显示方向正确后进入轿厢, 撤按欲往层站的选层接钮。轿厢门立即关闭, 轿厢层楼位置指示灯显示抵达层站, 待轿厢门开启后即可离去。

2 有司机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1) 司机在按钮盒上用钥匙接通电源, 待层门自动开启后。如为手动开、关门, 则司机用机械钥匙开启层门, 并确认轿厢在本层站方可进入轿厢, 然后开启照明、电源开关。

(2) 清扫轿厢内, 厅门及乘客可见部分环境卫生后, 操纵电梯上、下行驶至少一次, 视其无异常现象方可接待乘客。

(3) 司机应控制运载能力, 不应超过电梯的额定载重量或乘载人数, 应阻止将乘客电梯经常作为载货电梯使用。不得装运易燃、易爆危险品。如遇特殊情况, 应经管理部门批准, 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后, 方可装运。

(4) 司机因特殊情况需离开轿厢时应将轿厢停于基站, 断开轿厢内电源开关, 确认层门完全关闭后方可离去, 不得委托乘客或其他人员来代替司机操纵电梯。

(5) 司机不得用检修速度作为正常行驶速度, 更不得用检修速度在层、轿门开启情况下行驶。

(6) 司机应随时劝告乘客勿依靠轿厢门。

(7) 司机应阻止轿厢顶部放置杂物。并要求载荷应尽可能均匀稳妥地放置在中间。

(8) 因平层准确度不能满足运输货物要求时, 司机可利用再平层或点动平层。

(9) 电梯在行驶时不得突然换向, 如遇紧急情况, 则应先将轿厢完全停止后, 再换向启动。

(10) 司机不得以手动轿厢门的起、闭作为电梯的起动或停止功能使用。

(11) 当电梯发生异常现象或故障时, 司机应立即按下急停、警铃按扭, 并应保持镇静安慰乘客并劝阻乘客切勿企图逃出轿厢, 或擅自开起安全门, 并利用对讲机或电话报警系统与建筑内管理部门联系援救。

(12) 电梯使用完毕后, 司机应将轿厢停于基站, 并将操纵盒上的开关全部断开, 关闭好层门。如自动开、关门系统, 则在层门口处用钥匙切断电源, 待层门自动关闭后方可离去。

(13) 轿厢门为交栅门的电梯, 在运行时人的手、脚不得伸出门外, 也不得将棍棒伸出轿外与井道壁接触。

(14) 在轿顶检查维修时, 电梯应以慢车行驶。

(15) 电梯十不开。超载荷不开;安全装置失效不开;物体过大, 不关好门不开;物体堆放不牢固不稳妥不开;物体超长, 伸出安全窗等紧急出口不开;检修人员在轿项上或底坑内不开 (按检修人员指令开) ;厅门轿门关闭不好不开;轿厢行驶速度发生异常不开;有人把头、手、脚伸出轿厢或伸入井道不开;电梯不正常 (感觉异样、刮碰) 不开。

3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1) 应接受当地有关部门的安全检查, 在电梯安装、大修后应经特种设备检验部门对电梯进行安全技术验收检验;每年应经特种设备检验部门对电梯进行年度安全技术检验。检验合格的才可投入运行。

(2) 要由经过培训、考核且有安全操作证者驾驶电梯, 无证者不得驾驶。要按安全操作规程驾驶电梯, 不得违章驾驶。要用手操纵开关 (按钮) , 不得用手臂和身体其它部位操纵开关 (按钮) 。要听从检修人员指挥 (检查时) , 不听从其他任何人指挥 (紧急情况除外) 。

(3) 机房门应挂“机房重地、闲人免进”牌。在电梯维修时敞开的层门前应设有“电梯正在维修, 禁止乘梯”警示牌。

(4) 多部电梯设在同一机房时, 其曳引机、控制柜、电源总开关等应有编号。

(5) 曳引机基础若高出地面1.2米以上时应设有栏杆及爬梯。

(6) 在电梯机房内或曳引机旁, 应设有详细救援的说明。当电梯万一发生故障时, 应按操作规程去做。

(7) 机房和井道内不得进入风沙雨雪, 机房应干燥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其温度应在+5°C~+40°C之间。

(8) 机房内应整洁。除维修用的简单工具、仪器和灭火装置外不得放其它物品。盘车轮及开闸搬手应挂在墙上。

(9) 厅轿门坎及底坑内不得有垃圾、烟头、纸屑和积水等。

(10) 电梯应有备用钥匙, 以备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11) 货梯在运送货物时, 除个别装卸人员外, 勿搭乘其它人员。

(12) 电梯若因故停用一周时, 在其重新使用之前, 应进行详细的检查。

(13) 电梯长时间不使用时, 应断开机房的总电源。

4 电梯维修保养制度

(1) 电梯应实行三级保养制 (例行日保养、一级季保养、二级年保养) , 保证电梯随时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2) 电梯应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派专人负责维修保养, 维修成员至少由技术熟练的电工、钳工各一人组成。且经过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后持证上岗。

(3) 根据电梯使用单位的具体情况, 在电梯机房内或附近设置维修人员值班室。并应有通讯设施。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4)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 值班维修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时刻注意机构的运转和电压的波动和变化, 一但电梯发生故障应随叫随到, 及时排除故障, 使停梯时间减至最小。

(5) 每天对电梯机房和机电设备进行清扫、吸尘检查;使机械、电气保持清洁。特别是各继电器、接触器的接点必须保持灵敏, 接触良好可靠。

(6) 每周对电梯的主要安全设施和电器控制部分进行一次重点检查、视其工作是否正常。层门联锁要严格检查, 在层门外面决不允许有扒开层门的可能, 否则立即予以修复。

(7) 每季对电梯的所有机构、电器等传动、控制与安全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并进行必要的调整、维修和润滑, 检查范围包括机房、井道和底坑。

(8) 每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技术检验, 检查所有机械、电气、安全设施的工作情况, 修复交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

(9) 根据本单位的电梯使用情况, 在三至五年对电梯进行一次大修。包括各活动部位的轴承拆洗, 加润滑脂、调整蜗轮减速机的油箱清洗更换新油等。

(10) 根据本单位的电梯使用情况, 做到随时检查, 及时修理, 对电梯进行检查和修理过程中的问题, 要详细记录, 以便考核各部件的故障情况。

集体林地永续使用权制度研究 篇9

一、建立林地永续使用权制度的意义

1.永续使用权制度可以提高土地产权制度效率

在土地集体所有的产权关系中, 由于所有权的人格化主体虚置, 实际上起主导作用的是土地的实际占有和使用权。提高土地使用权强度, 是保护农民权益、提高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关键。建国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演变也证明了这一点。土改后的土地使用权实际上成为完整的所有权 (私有权) , 强度提高到了极限, 产权制度效率得到了提高, 并带来了明显的经济绩效;相反, 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下的土地产权制度, 农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均被剥夺, 带来了农村经济20年的徘徊;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推行过程, 实际上是土地使用权强度提高的过程, 也带来了效率的提高。农地制度效率的提高依赖于使用权强度的提高, 即承包期的延长和产权权能的完整。因此, 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方向应是土地使用权强度进一步提高的过程, 而土地永续使用权制度就是其有效的实现途径, 可以进一步改善土地产权制度效率:使用强度的提高可以增加其价值从而对使用权主体产生更大的激励作用, 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实现适度规模效益,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所有权主体虚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如土地使用过程中的短期行为和基层政府的侵权行为。

2.永续使用权制度是对现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度的完善

我国现行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内容的农地制度, 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集体所有权+按人均分的有限期土地使用权+理论上的土地使用权的可流转性”。很显然, 林权改革也必须在这个制度框架内进行, 而各地林改试点情况基本如此。这种制度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使用权强度, 但由于产权权能不完善, 特别是承包期的有限性, 导致如下问题产生:由于林地所有权人格化主体虚置, 使实际掌握林地控制权的乡村干部经常侵犯农民的土地权益, 尤其是他们经常借口承包到期和所谓群众意愿 (仅仅极少部分) , 强行调整土地承包关系, 引发许多矛盾, 影响社会稳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造成土地经营规模细碎化, 降低生产经营效率;由于受承包期的限制, 一方面导致农民经营短期化行为, 另一方面使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受到阻碍, 土地经营细碎化日趋凝固, 适度规模经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难以实现。将于今年7月1日颁布实行的《物权法》仍然限制林地承包期, 虽然原则上规定了林地承包期满可以延包, 但延包的具体方式需要进一步研究, 究竟能对林地使用权转移产生多大积极影响, 还是一个未知数。实行林地永续使用权制度, 不限制林地承包期限, 以此为基础, 将土地产权中的其他权能, 如转让权、处分权、抵押权等, 与使用权合并, 由土地使用者掌握, 可以有效弥补上述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不足。

3.永续使用权制度更适合林业生产特点

林木的生长周期长, 短则几年, 长则上百年, 不像农作物今年长得不行, 明年可以重来, 而且林业既具有生态功能, 又具有提供木材等林产品的功能, 这就要求林地承包必须长期化。1980年代中期, 一些地方出现的山林乱砍滥伐风, 主要原因是承包期过短、农民担心政策多变所致。实行林地永续使用权制度无疑给农民吃了“定心丸”, 中华民族素有“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的传统, 相信农民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出发, 为子孙后代考虑, 在政府的监管下, 能够处理好林木栽种、采伐和更新的关系。

4.永续使用权制度也许是推行阻力较小的改革途径

较之理论界讨论的其他改革模式 (如土地完全私有化、永佃制等) , 永续使用权制度不仅可以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而且由于不改变现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性质和土地权属关系, 因而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阻力比较小。不仅如此, 在现有法律框架内, 还有相应的规定可资借鉴。如土地管理法就没有规定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期限, 实际上默认了它的可无限延期性。特别是,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 保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 就是永远不变。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和法律依据。限制土地承包期限的初衷, 是为了便于随着时间的推移, 根据集体内部人口的变化而调整土地, 以解决人地不均的矛盾, 这也是集体所有权的基本体现。但这只是一种理想, 实际上根本行不通。承包期究竟以多少年为宜, 是30年还是50年、抑或70年, 尽管争论很多, 却都拿不出令人信服的科学根据。我国人多地少, 解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寄希望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 频繁地调整土地, 无疑是剜肉补疮, 它遇到的阻力和后遗症早已被实践所证明。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从稳定农村社会大局出发, 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 中央采取了谨慎的延包方式, 并延长了承包期。邓小平同志在论述“一国两制”思想时说, 要保证香港现有制度50年不变, 而且还说, 即使50年以后也没有理由变。土地承包也是如此, 不管承包期多长, 到期后也很难改变现有的承包关系, 所以没有必要在承包期上纠缠太多, 干脆不做限制。

二、林地永续使用权制度框架下的林权改革思路

根据林地永续使用权制度的要求, 林权改革的总体思路可概括为:以公平为第一原则, 使每个农户通过向村集体交纳山地使用费都能得到一份责任山, 就像当年大包干时的“均田制”一样, 这次林改要实行“均林制”, 把林权真正还给农民。从效率出发, 通过林地使用权的流转, 逐步解决林地经营规模细碎化问题, 实现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 山林、山地在作为资源的第一次分配上基本实现了公平, 在这些资源作为资产进入市场进行第二轮交易时, 客观上就允许有资金实力的人占有这种资产, 形成规模经济, 以获得更多的规模收益, 这又是符合效益原则的, 而原来占有资源的人则可以获得资源的报酬。整个交易过程, 初始产权分配是公平的, 后来则是竞争的、追求效益的, 既体现了公平又体现了效益。

1.梳理现有林地产权关系

目前, 我国农村集体林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存在相当部分“干部林”。这类林子主要由村干部操纵, 广大村民既无经营权, 更无收益权。二是“大户林”和“三定林”。由于种种原因, 界址不清, “谁造谁有”政策又使得这些林权权属更加复杂。因此, 为切实维护林农权益, 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出发, 本着尊重历史和保持政府诚信的原则, 应对各种林权状况进行一次梳理。自留山和已分包到户的责任山稳定不变, 林木归责任山主所有, 面积、四至不清楚的, 在进一步明晰的基础上, 完善承包合同, 被集体以行政手段收归统一经营的, 群众要求以责任山形式承包经营的, 应当恢复原状;落实“谁造谁有”政策, 对在“四荒”拍卖中, 农户依法获得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给予确认;已经流转的集体山林, 凡程序合法、合同规范的, 要予以维护。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妥善处置仍由集体统一经营的所谓“干部林”。林业不同于农业, 林木生长期长而且价值高, 它的生长和价值不仅同土地的肥沃程度有关, 更取决于栽种期限和品种, 因此均山可能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按人口均分林地使用面积而导致林木价值悬殊的矛盾。由于林地价值更具有长期性, 因此应先均地后均林。首先, 评估各块林地的单位实际林木存蓄量和价值, 并计算出单位林地林木平均价值;其次, 按人口平均分配林地使用面积;第三, 根据各户承包的林地面积计算其林木的平均价值和实际价值, 实行高退低补, 即高于平均价值的退回集体, 低于平均价值的由集体补齐。中国农民有无穷的创造力, 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妥善解决这个矛盾。

2.建立林权交易市场, 规范林地使用权的流转

为适应林权合理流转的需要, 应建立完善的林权交易市场, 为林权流转提供平台。规范流转, 就是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 在不改变集体林地所有权和林地用途的前提下, 允许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依法、合理、有序流转, 必须坚持五个原则:有利于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利于保持水土,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自愿、平等、合法;不得改变林地的性质;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了使规范流转具有法律法规依据, 应制定相应的森林资源转让法规, 对于流转的对象、流转的权属、流转的范围、流转的程序、流转的管理、流转的法律责任等, 进行细致的规定。

3.完善配套改革

转变政府林业部门的职能, 按照“依法行政, 规范管理, 简化手续, 强化服务, 廉洁高效”的要求, 对基层林业部门的职能进行调整, 增加林权证初始登记与变更登记服务、林权证抵押贷款登记、森林资源评估服务;提供林权交易平台, 提供市场信息服务、木竹交易服务;提供林业科技与法律咨询服务, 为林业劳动力培训提供服务;强化林业社会化服务, 将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造林规划指导等纳入公用事业管理。通过调整, 实现以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的职能转变。改革林木采伐制度, 改革是为了兴林, 兴林是为了富民, 因此林权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 使农民在林业改革与发展中真正得到实惠和利益。适当放宽林木的采伐范围, 公益林经批准可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打破木材垄断经营和地区封锁, 允许林业经营者自主销售林木, 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制定任何限制林农自主经营的政策措施, 坚决取消已经制定的限制林农自主经营林木和林产品的政策措施。增强财政对林业生产的支持力度, 林业生产具有生态保护功能, 政府应该给予财政支持, 应将林地纳入农业耕地范围, 享受相应的税费减免和补贴优惠政策。取消林木农业特产税和市、县、乡、村出台的所有林木收费项目;调整育林基金平均计费价格和集体林育林基金分成比例, 降低育林基金交纳水平, 育林基金分成向乡镇倾斜;规范增值税、所得税征收范围, 从事林木生产的单位和个人自产自销的原木取得的收入, 依法免征增值税, 暂免征收所得税;对公益林, 应参照当地农业补贴标准给予补助。

摘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向林地的延伸, 其核心是林地制度的变革。在“林地所有权归集体, 农户拥有土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权属关系框架下, 为了弥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弊端, 必须提高林地使用权的强度, 建立林地永续使用权制度。梳理现有林地产权关系, 承包到户, 落实农户的林地永续使用权。建立规范的林权交易市场, 通过林地使用权的流转, 逐步解决林地细碎化问题, 实现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探析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篇10

1、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历史沿革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矿产资源在管理上一直实行“无偿开采”制度。直到进入了市场经济时期, 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才逐步建立和演进。1986年3月19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标志着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特别是1994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多被人认为是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全面实施的开始。

2、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途径

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途径分为四种, 即资源税, “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征税对象, 为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矿产资源补偿费, 是一种财产性收益, 是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矿业权使用费, 包括采矿权使用费和探矿权使用费, 都是由矿业权人根据其申请得到的矿区范围的面积按照一定的标准逐年缴纳;矿业权价款, 包括探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价款, 以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确认的评估价格为依据, 通过申请登记或招标、挂牌、拍卖的方式实现。

二、我国现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1、矿产资源税费征收依据模糊 (1) 矿产资源补偿费

由于我国对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设立处在地勘事业由计划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 目的是为了补充国家对资源勘探投入的不足。但随着矿业权市场的建立和不断发展, 出现了专项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和保护及管理支出的矿业权价款, 这就使得补偿费逐渐失去了理论的存在依据。

(2) 资源税

资源税制度依照“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原则, 导致全部开采资源的矿山企业为征收对象, 但都只局限于资源税税率在不同矿山企业间有差别, 很显然这很难充分反映由于不同的资源条件而导致的开采收益的差别。导致的问题是一些企业主买下矿后就进行掠夺式的开采、回采率极低, 造成了资源浪费甚至是破坏。

2、审批制出让矿产资源现象仍然存在

据不完全统计, 在我国的矿业企业中, 虽然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取得采矿权, 但是还有很多大中型企业无偿占有资源。特别是在取得采矿权后, 只缴纳了少量的矿产资源税, 可以说他们基本上是无偿使用矿产资源的。这不利于建立健康的市场秩序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3、现有制度缺乏市场发展机制且欠缺环保意识

目前来看, 并未出现通过有效矿权市场与矿产品市场、矿产勘查劳务市场、矿业资本市场等方式进行整合以激励商业地质勘查活动。导致了矿业权被低估, 未能实现谁拥有采矿权, 就应承担采矿权形成投入的配置效果。

而且, 矿业权人为了更大的经济收益, “并未与其所造成的生态成本相结合计算。”因此资源开采利用与回收中短期行为比比皆是, 导致矿区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三、完善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建议

1、取消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规定

随着矿业权市场的建立与逐步完善, 矿业权价款收人专项用于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管理支出和被用于相同用途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在收取资金时出现了重复。而另一部分国家的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要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由资源税来实现。所以, 基于以上原因, 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存在越显多余, 因此建议取消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规定。

2、促进矿权市场发展

在现有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下, 矿产资源有效利用的利用率不高, 主要表现在:功能上, 重收费, 对矿权市场发育激励不足;总量上, 矿产勘查滞后, 没有通过有效矿权市场与矿产品市场、矿产勘查劳务市场等, 有机地整合激励商业地质勘查活动;内容上, 矿权人的价款交纳不多;结构上, 矿山企业将矿山环境和生态恢复的责任转嫁给政府、社会和矿区老百姓。因此,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要求我们推进矿产资源的市场化方向发展。通过总结我国在建立矿业权市场过程中得到的宝贵经验与教训, 并着力建设规范、有序矿业权市场以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综合利用。

3、重视矿区环境保护与有序发展

(1) 建立矿业企业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制

在矿区的环境保护与治理上, 可以将我国国情同国外的先进经验相结合。比如, 在国外, 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都是由矿业企业负责的, 如“美国的《露天采矿控制和复垦法》规定, 煤矿开采请求权人要对所有的露天开采煤矿区进行复垦。”因此, 可以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 将责任, 资金和措施落实到位。规定让矿业企业合理负担环境成本负担矿区环境整治费用。如开设专款专项的环境恢复保证金帐户或环境基金, 按规定使用资金以确保资金专项用于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通过建立和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促进建立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制。

(2) 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方面, 面临着资源储备相对不足等问题。同时, 生产技术落后、设备不足, 导致在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中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现象严重, 还伴随着频发的矿山安全和生态安全事故。因此, 应提高矿山企业的环境与安全责任, 提高环境保护与治理收入、将资源使用成本与资源占有总量连接起来, 加强宣传教育并以利益驱动促进矿业权人积极主动地提高资源开采回收率, 恢复和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及增加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投入以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彦平、王立杰:《论我国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实现》, 《矿业快报》, 2008年第1期。

[2]赵淑芹、赵胜利:《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新制度构建探究》, 《中国矿业》, 2008年第4期。

使用制度 篇11

【关键词】新闻;版权;合理使用

【作者单位】陈正明 ,青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功能是划定权利的边界,以达成专有权与接近作品权之平衡。我国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利益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新媒体兴起的背景下更加显得千疮百孔、捉襟见肘。法律规定的是应然的世界,而非实然的世界,必然会存在实践障碍,所以立法要做出适时调整[1]。但是,1990年以来我国《著作权法》关于新闻版权合理使用的规定未有实质性的变化与修改,其原因在于权利博弈激烈与复杂导致立法机构难以对相关的利益关系做出平衡和取舍。任由不合理的规定继续发挥效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损害法律的尊严与权威,引发更多的质疑,因此,相关领域呼吁变法的浪潮高涨。本文就我国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症结进行粗浅分析,对制度重构提出建议。

一、新聞版权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1.作品向公有领域溢出

出于单纯事实消息很难具备作品独创性的考虑,加之对保障公众知情权的权衡,国际版权条约与各国版权法一般把其排除在版权客体之外。但是,新闻作品与纯事实消息不同,是具备作品构成要件的版权法保护对象。由于我国《著作权法》及其配套法规在将“时事新闻”解释为“单纯事实消息”时未有更明确的界定,造成了“时事新闻”“新闻作品”“时事性文章”等概念的混淆,放大了时事新闻的外延,使原本受到授权许可与版权限制规则调整的新闻作品(特别是许多具有明显独创性的新闻图片、照片、视频等)向公有领域溢出,并且使侵权者找到了“搭便车”的借口,损害了作者和新闻媒体的权益。比如,按照《著作权法》第22条第4款的规定,时事性文章的作者可以通过行使保留权发布禁用声明,来阻击其他新闻媒体的利用行为,保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在新闻作品向公有领域溢出的情况下,新闻作品变成了不受版权保护的“单纯事实消息”,作者也就失去了享有与行使保留权的权利。

2.对新媒体的适应性差

2013年8月,德国在《版权法》修正案第87g条规定,非商业性质的搜索引擎和内容聚合服务商,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报刊作品。英美等国家在处理新闻聚合媒体问题时其本国合理使用制度也展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和解释力[2]。从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第3款至第5款都用了“等媒体”的表述,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6条未限制主体范围的规定分析,新闻聚合网站、微信平台应该是网络新闻版权合理使用的适格主体。况且,新媒体在网站上刊登、引用作品的功效和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是一致的[3]。但是,2015年国家版权局发布的《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相关规定,不仅否认了新媒体作为法定许可主体的可能性,也表明新媒体对作品的传播不能适用合理使用规则,而只能采取“授权许可”。在《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新媒体涉诉的版权纠纷案件中,被告提出的合理使用抗辩理由通常不被法院认可。这些都说明,新媒体不是我国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适格主体。

3.媒体利益受到弱保护

基于新闻具备的特殊社会价值,各国版权法在设计合理使用制度时都刻意将利益平衡的准星朝着作品使用者方向做了推移,以保障新闻传播自由和公众的知情权。比如,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条例》第6条就有多项规定是限制新闻版权的。按照《著作权法》第22条第3款、第4款和《条例》第6条第7款(结合《条例》第10条第1款的要求)的规定,如果作者不发表禁用声明,与刊登原创新闻作品有竞争关系的新闻媒体就可以原封不动与逐字照搬原作品,这不利于新闻媒体之间的公平竞争[3]。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条例》第6条的适格主体是开放的,这与《著作权法》第22条第3款、第4款将适格主体限定于“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不同,也就是说任何媒体、组织与个人都可以对关于政治、经济问题的时事性文章进行网络传播。《通知》之所以要求互联网媒体对作品的传播适用授权许可,或许是制定《条例》时新闻媒体的版权问题还不是很突出,因而未对适格主体进行限定。

4.保留权的归属不合理

《著作权法》第22条、《条例》第10条规定,保留权由“作者”行使。依据《著作权法》第11条的规定,作者包括“自然人”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著作权法》第11条第4款又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所以可以推论,无论是自然人作者,还是新闻媒体,谁在新闻作品上署名,保留权就由谁来行使。对于法人新闻作品,保留权的行使主体是明确的。问题在于,大多数新闻作品具有职务性,其署名权属于作者(无论是普通新闻职务作品,还是特殊新闻职务作品),新闻媒体并非保留权的行使主体。那么,如果作者自己不行使保留权,也不授权新闻媒体行使保留权,法律对新闻媒体利益的保护就少了一道屏障。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特殊新闻职务作品,新闻媒体享有当然的保留权,而对于普通新闻职务作品,新闻媒体享有的优先权中就包括保留权。其实不然,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的诸项版权中并未囊括保留权,虽然第17款有“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的规定,但是指向不明确,不能随意解释与扩张。至于优先权中包括保留权的观点更是无法律根据。

二、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症结

1.未能合理平衡利益关系

版权法的永恒主题是决定权利人享有专有权的止境和公众获取作品自由的起点。版权合理使用制度正是划分两者的界限,堪称版权法领域的“斯芬克斯之谜” [4]。我国现行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既倾向于对作者权利的保护,又侧重于对社会利益的关照。如果说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利益关系失衡对新闻媒体造成的影响尚不严重的话,那么在网络环境中则使新闻媒体面临生存的困境。有学者认为,我国错过了对新闻版权制度修订的重要窗口期,竞争生态的恶化,对新闻媒体的影响可谓“招招见血”[5]。目前,立法机关和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正试图通过变革立法或者出台相关政策使这种状况有所改观。比如,按照《〈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送审稿)》第20条第2款“但书”的规定,如果新闻媒体和职工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那么新闻作品的版权归新闻媒体享有,职工只享有署名权。又比如,《通知》要求互联网媒体转载报刊作品,必须经过授权,支付报酬,并排除了网络媒体对报刊转载法定许可的适用。然而,这些规定似乎又在走向另一种极端,即过于突出对新闻媒体利益的保护,这或许会引发利益关系新的不平衡。

nlc202309081518

2.立法模式的守旧与僵化

我国对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采取了“具体规定模式”,即将合理使用的情形类型化并列出清单,凡是能够对号入座的作品使用行为就属于合理使用。“具体规定模式”的优点是规则清晰,条件容易把握,作品利用者对法律后果有较为准确的预期,而且可以减少法官自由裁量的负面影响。但是,这种立法模式有一个突出的缺点,就是灵活性较差,无法及时适应新媒体、新技术对新闻作品的利用需求。“抽象规定模式”则不同,由于只设定合理使用的判断要素,所以它对新媒体、新技术的适应性较强。一些学者认为,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第3款、第4款是对新闻作品合理使用的具体规定立法,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1条属于抽象规定立法,应同时适用[6]。但是,《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1条只是对《著作权法》第22条的限制性条件,并非合理使用的抽象规定。我国现行版权制度对《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的新闻作品合理使用情形之外的利用作品行为合法性的判断,还无法援引抽象性规定,否则,就违背了立法本意,是“随意造法”。

3.具体规则的模糊与抵触

我国学术界对《著作权法》及其配套法规未能清晰界定“时事新闻”“时事性文章”“新闻作品”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弊端多有论述与分析。除此之外,法律法规对新闻版权的部分规定之间存在矛盾和相互抵触的问题。比如,《著作权法》第32条第2款没有明确限定作品的内容和类型,应认为泛指能够在报刊上登载的所有作品,包括新闻作品,而这显然与新闻作品纳入《著作權法》第22条第3款、第4款情形下调整的规定不符。又比如,按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第11条的规定,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要与相关新闻媒体签订协议。虽然有学者认为这只是对新闻传播的行政管理规定,但这与《著作权法》《条例》对新闻作品合理使用的规定是冲突的。此外,在《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中,网站对非国家机关直属新闻单位或省级以下机关直属新闻单位发布的新闻,无论是否产生权利,可以直接转载,没有充分考虑版权法的基本原理[7]。还比如,按照《著作权法》第22条第4款的规定,除非作者发布禁用声明,对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的使用属于合理使用,但是《条例》第6条第7款却将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排除在网络合理使用范围之外适用授权许可规则。

三、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变革

1.厘清合理使用的范围

创新我国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必须科学界定不受版权保护的新闻的范围,这个范围既不能过大,以免将新闻作品囊括其中,又不能太小,防止对公众知情权的挤压。从新闻实践看,并非所有的时事新闻都无独创性,非版权客体的时事新闻只涉及包含新闻“5W要素”的单纯事实消息,而非时事新闻的全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送审稿)》第9条第2款规定,“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不适用本法,而未直接使用现行《著作权法》第5条第2款“时事新闻”的表述,目的就是将“消息”和“新闻”加以区别,消除所有时事新闻都不是版权法保护对象的偏颇认识与歧义。《通知》第5条照搬了《〈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送审稿)》第9条第2款的规定,虽然使用了“时事新闻”,但仅指“单纯事实消息”。同时,《通知》第5条还规定,凡包含了著作权人独创性劳动的消息、通讯、特写、报道等作品均不属于单纯事实消息,从而给区分不受版权保护的时事新闻与新闻作品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但是,这些规定仍然显得模糊,有必要通过相关政策指引予以更明确的解释。

2.采用混合性立法技术

网络和新媒体是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与载体,然而现行版权制度使新媒体对新闻的传播陷入了可操作性较低的“授权许可”制度的窘境。版权不是坝,而是河流[8]。对新媒体传播新闻引发的版权问题与矛盾冲突,一味地限制和打压既平衡不了利益关系,又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普遍违法”。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将新闻合理使用制度向网络空间适当延伸,使新媒体有条件地成为合理使用新闻作品的主体。为此,应在坚持对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采取“具体规定模式”立法的基础上,引入“抽象规定模式”,开展“混合式”立法。一方面,对于认识比较一致、成熟的网络新闻作品合理使用行为,尽量明确列举。另一方面,对于清单之外的新媒体使用新闻作品行为的合理性,适用“三步检验法”等规则判断。“三步检验法”创制于《伯尔尼公约》斯德格尔摩文本第9条第2款,指权利限制只适用于特殊情形、不得与作品的正常使用冲突、不得不合理地损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送审稿)》第43条采用了“一般条款+例外清单”的立法模式,并在第13项增加“其他情形”,这是对“混合立法模式”的吸纳。

3.注重制度细节的设计

规则的具体和详细程度直接影响制度的执行力,我国现行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在这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比如:对《著作权法》第22条第2款和《条例》第6条第2款中“引用”的数量进行界定;将“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增加进《条例》第6条第7款;将新闻划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等类型,施以不同的权利限制规定;针对不同类型的新闻,赋予原创媒体优先传播权;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关于“应当注明出处”的规定修改为“应当注明作者姓名和出处”。另外,应解决不易界定特殊职务新闻作品与法人新闻作品的问题。《〈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送审稿)》第20条规定职务作品的权利归属采取约定优先原则,从而改变了现行《著作权法》第16条对职务作品权利的法定归属,并且明确规定对于报刊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职工完成的职务作品,若无约定或约定不明,则由新闻媒体享有除署名权之外的所有权利,同时将优先使用权改成专有使用权,更加明确了新闻媒体享有的权利性质。

[1]龙卫球. 民法总论[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2]蔡元臻. 新媒体时代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的完善[J]. 法律科学,2015(4):43-51.

[3]李庆保,张艳. 对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J]. 知识产权,2013(7):47-53.

[4]冯晓青. 知识产权法前沿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5]向光富. 论我国新闻作品著作权未能调整的认识误区与改进[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2):142-149.

[6]李国庆. 论新闻报道之著作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J]. 知识产权,2015(6):53-60.

[7]蒋强. 著作权侵权案件中时事新闻的认定[J]. 科技与法律,2011(3):43-47.

[8]王鑫. 3D打印技术对著作权制度的冲击与回应[J]. 科学技术与产业,2015(5):36-40.

对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反思 篇12

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利用该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同时,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属于用益物权的。

建设用地的取得的途径,一是划拨取得,二是出让取得。划拨取得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手段拨付给用地单位用于公益目的的土地,具有行政性、无期限性、无偿性和不可处分性四大特征。出让取得是指用地单位通过和国家签订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而获得的使用土地的权利。

建设用地的立体化是指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或者地下分别设立。新设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

建设用地的特征。第一,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存在于国家所有的土地之上的物权。第二,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以保存建筑物或其他构筑物为目的的权利。第三,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使用国家所有的土地的权利。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反思

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规定是从第一百三十五条至一百五十一条,一共有十七条。在这十七条的法律规定中,涉及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许多方面,但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有一些地方规定得并不十分明确,其还存在着一定有待完善和补充的空间。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和分析当今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不足。

(一)关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的自动续期

我国当今建设用地使用权关于住宅用地使用权届满后自动续期存在着不足,并没有对其做出明确地规定。在《物权法》的第一百四十九条中只规定了“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这条规定看似简洁完整,但其存在着两个有待完善的地方。

第一,此处说自动续期,但自动续期是否要再收取出让金,规定中并没有说明。其实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应该收取出让金,有的又认为不应该收取出让金;有的认为续期的出让金应有开发商来交,有的又认为应该由业主来交。就个人而言,本人认为应该交少量的出让金。理由如下:首先,就中国的国情而言,我国的土地是属于国家的,若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自动续期,而不用交一定的出让金,就会出现土地使用权可以无偿自动续期,那么国有土地所用权将被架空,所用权的属性无从体现,而土地使用权却取得了占有、使用、收益、支配(指土地使用权可转让)的大权,这样与所有制无异,那么将可能会导致土地的国有变为土地的私有的结果。续期时交纳少量的出让金,可以提醒人们,我国的土地是国有的,而不是私有的,并且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从而也能体现出国家一定的地位。其次,认为续期时出让金是要交的,但并不是要交很多,只是需要象征性地交少量即可。这样也是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房屋不仅是安身立命之所,更是家庭中重要的不动产。少量的出让金不会给人民带来很大的负担,再加上可以自动续期,使老百姓敢于买房,肯于买房,不必担心到期后房屋被破坏,老无所居,也减少了对子孙后代的担心。这样就给老百姓吃了颗定心丸,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因此续期时需要其交纳少量的出让金,老百姓也是能够接受的。

第二,虽然法律规定了自动续期,但对自动续期的后房屋的使用期限并没有明确地规定,是70年?是60年?还是其他?都没有做明确的说明。的确,对于这一问题是十分难规定的,将来的发展会怎样,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也没有人可以很准确地预测。但尽管如此,关于自动续期后房屋的续期时间仍是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空白之处,是其存在的不足,需要我们的立法者不断地根据百姓的利益,根据实际情况去补充和完善。

(二)关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否自由流转

在《物权法》的规定中,有如下两条规定。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有权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办理。”但在关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规定中,都没有提到建设用地使用权可否自由流转的问题。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这一问题的解决已刻不容缓。

我认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应自由流转。理由如下:首先,我国农村土地有其固有的特殊性。我国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行使、处分,均与国家的农业政策紧密相关。若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由于出让收益远大于农业经营收益,大量的耕地将会受到利益的驱使而被出让,再将会使国家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难以实现,也会冲击国有土地市场。其次,集体土地使用权若可自由流转,其将有可能会产生城市居民与农民在土地上的不平等。因为这样会使集体土地所有权真正成为与国有土地所有权并存的权能,使农户凭借集体土地所有权对集体土地拥有永续的收益权。而城市居民对城市国有土地是没有收益权的,这就有可能会使城市与农村、城市居民与农民之间产生新的矛盾,对我国土地制度带来长远不利影响。

三、结语

《物权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物权法》中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规定,使老百姓对自己的住房问题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其对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物权法》中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有许多好的方面,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在自动续期的细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否自由流转等问题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发现新的不足和问题,接着不断改进。总之,相信今后我国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维护人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梁慧星, 陈华彬.物权法 (第五版)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2]侯水平, 黄果天, 等.物权法争点详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3]当代世界主要物权制度比较编写组.当代世界主要物权制度比较[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思想工作要科学化论文下一篇:建筑工程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