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美术的方法(精选12篇)
学习美术的方法 篇1
建筑因人而生, 由人而变。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使用功能上,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了构成建筑的三大要素:实用, 坚固, 美观。人们对建筑的审美需求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人类审美境界的提升而不断提高。
建筑是一种量感巨大的造型艺术, 它通过特定的视觉语言表达出来的——空间组合、体型、比例、尺度、质感、色彩、韵律、装饰以及某些象征手法等等构成一个丰富和谐的形体体系, 体现一种造型的美, 形成艺术形象, 造成一定的意境, 引发人们的联想和共鸣。
总所周知,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是社会科学、技术科学、艺术的综合体。随着社会的发展, 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结合得越发紧密, 甚至在某些特定的区域, 人们对建筑的形式意味的期待大于其实际的用途。这些趋势对现代的建筑设计师来说, 需要更强的创新能力和更高的艺术素养。
作为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 在进入建筑设计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以目前高职学院建筑类专业招收的学生情况来看, 学生具备美术基础者较少, 综合素质相对较弱。整个三年的学习时间里, 美术基础的训练只有短短的1个学年。并且大多数院校安排的课时是每周4课时。按照一般造型艺术学习的规律, 这样的学习时间是很少的。如何能在既定的时间里有效的安排学习并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艺。这些技艺, 是艺术素养和技术素养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表达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一、观察学习法
建筑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传统上就是针对行业需要, 担负起传达、记录、思考的视觉化转换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它所包含的概念、思想和手段已不同往日。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知识迅速更新, 各学科相互交融, 信息化遍及全球的时代, 知识传授的途径和模式已改变, 学校已不可能给学生提供面向未来的知识。学会学习, 善于观察和思考, 学会创新, 立足素质, 是我们专业基础课学习的重点。
观察和思考, 是培养审美与艺术感受力的重要方式, 也是美术能力培养的先行军。但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中, 很多学生甚至是教师都忽略这一能力的培养。在过去的教学中重技法、技巧的训练, 但往往事倍功半, 没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缺乏观察与思考做前提, 也使效果图的表现丧失生命力。所谓“思先行, 笔随其后”, 即使是高科技的表达技术也需要设计师运用自己的观点和审美来掌控驾驭。
所以, 专业基础教学中除了要有扎实的技能表达功底外, 更要注重观念和思路的基本功。而这首要的第一步就是大量的阅读、观察和思考。当今网络资源的开放和利用, 使我们的学习有了更多的渠道, 大量的信息也使我们能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
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建立在科学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发展观, 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多重统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以发展的眼光、现代化的理念、国际化的要求, 审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状, 制订出新的建设战略。
参考文献
⑴张树明.怎样做好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西南民族大学
二、临摹训练法
临摹的学习方法是我们美术教学中传统的方法之一。临摹是学习技法和借鉴优秀表现作品的最好手段。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设备不断涌现, 但是传统的临摹学习法仍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手段。
临摹学习法的重点是带着明确目的性地去临摹, 一味的盲目依葫芦画瓢, 往往事倍功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效甚微, 也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针对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的特点, 在学习中临摹的对象也应有别于其他艺术设计学科。建筑设计是研究实体与空间、体积与体量、光与影相互关系的学科, 注重的是对抽象空间形态的研究与创造。因此, 我们在临摹学习中, 应对临摹对象有所选择。临摹类型包括以下类型:
⑴研究结构为主的几何体结构素描。
⑵研究光影效果和明暗关系的明暗素描。以静物和明暗建筑风景画为主。
⑶学习建筑效果图的各种表现技巧, 包括局部的临摹练习, 如建筑局部的质感和光影效果;树木、交通工具等配景类。熟悉绘制效果图的常用工具, 如钢笔、马克笔、彩色铅笔、水粉、水彩等。
三、写生训练法
建筑空间写生是基础训练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写生中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充分调动了大脑思考的积极性。面对繁杂的真实环境, 要做出理性的判断, 合理的选择和组织画面。
素描写生是学习如何取景、构图、概括、取舍、透视等各种素描的表现手法和要点。色彩写生的目的在于观察和表现真实的建筑与环境的色彩关系, 了解光线的色彩变化对于建筑的视觉影响, 面对现实对象, 培养色彩的感受力和观察能力, 熟悉色彩工具在写生中的运用。
四、创意训练法
对建筑风景画的临摹和写生只是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美术基础的前一个阶段, 但若只是停留在描摹的基础上, 是不具备设计能力的。因此, 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不能仅限于基本技法、基本形态的临摹, 更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在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刻画能力之后, 进行创意训练。建筑造型的创新, 也就是其外观形象的创新。在训练过程中可对现有建筑进行外形的改造练习, 通过绘画、制作模型等手段来实现。
在创意训练阶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其自由发挥主观能动性, 大胆的表现设计才能。在训练过程中, 可不考虑建筑实际的使用功能和可实施性, 以大胆创新的造型为重点。
美术基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只有具备了善于捕捉美的眼睛、思维活跃的大脑, 经过大量的练习, 才能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信心、有恒心, 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进行练习, 逐步地达到建筑设计专业要求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5 (4) .作者简介
吕敏璐,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科院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王全权, 教授、硕士生导师,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科院院长。
学习美术的方法 篇2
浅谈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三种方法
————季善奔(jishanben@mail.wzptt.zj.cn)
在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活跃的因素。有的地区由于学校美术教师并非专业出身,以及人为主观地认为美术不是主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于是不是老师认为:美术课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即使这样,与学校的其他学科相比较,学生还是对美术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一般老师认为美术课生动的内容,丰富的色彩,吸引了学生,以及因没有考试和升学而造成的心理负担。而对学生来说,学生感兴趣的仅仅是美术课上提供的相对宽松的空间和时间,并不是真的喜欢美术这一学科。到只要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做过老师,都想要让学生学好一点东西。就须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才能做成事,没兴趣则一事无成,没有兴趣的学习无疑是被动的,因此,我们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上多下点功夫。那么怎么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一. 优化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前总是有一些人认为美术课就是 教师把范画往黑板一挂,让学生临摹就行了。于是有些人把美术课称为“图画课”。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是有这么一些教师这么做,但我们不难想象长久这样下去,呆板的教学方法怎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与之相对比,美国学生学习美术,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用“心”参与,真实地表现自我修改。使青少年学生的猎奇心理和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很高。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采取生动的教学方法(如用多媒体,开设手工制作,野外写生课),使教学活动保持新颖性,从而持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制作优秀的范画,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绘画的传统历来提倡“画从谱出”,凡学画的人无不走过“进谱出谱”的历程。因此,我们现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所采用的范图的作用决不容忽视,优秀的范图使我们的教学得到成功和精彩,并能延续学生学校美术的兴趣,然而也有一些人在教学过程中从不使用一张范画,专靠一支粉笔,一本书,“空对空”口传式地讲课,使原应兴趣盎然,艺术感染力很强的内容被“挖“得干巴枯燥无味,长而久之,使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淡,学习水平“与日俱减”,开始讨厌美术课。
三. 体会成功的快乐,延续学习兴趣。
情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进程,效率。而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学习离不开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我在上《剪贴画》制作这一课时,针对学生喜欢动手剪贴,喜欢自己动手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发挥个人创造的能力,体会着自己成功的喜悦,学生可以自然感受,自我体验,自由想象画自己所想的画,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看到自己身临其境存在价值,并在成功创造的过程中找到的兴趣,这对他们也就会觉得学习美术是如此快乐,自己也就十分乐意地投入到美术课当中去。
谈培养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方法 篇3
1.想象法。美术学科是一门需要丰富想象力的课程,如果在学习中善于调动想象,死的知识就会变得活泼起来,学生会学得兴趣盎然,有限的知识领域会变得无限宽广。
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不论是对现在的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都非常重要,如初中线造型教学中的漫画练习,我引导学生采用“夸张变形”原理练习,先出示动物(或人物)的真实图,进而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让对象变形,使变形的对象符合“长的更长,短的更短,肥的更肥,瘦的更瘦”的原理,让变形后的形象既活泼、夸张,又不失原有的特征,可谓有理有据。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想象的蓝天,收获很大。通过想象与思考,发展个性,能使学生具有勇于标新立异、开拓进取的精神,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培养批判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想象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借助想象可以预见学生学习的进程和结果,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从而使学习顺利而有效地进行。
2.记忆法。记忆是指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保持和重现的心理过程,是人脑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知识积累的重要手段。记忆是智力结构中的重要因素,也是创造思维的重要基础。例如在欣赏课上,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赏析,引导学生观察范画,了解蒙娜丽莎的形象特点——嘴、手、眼神、神秘而永恒的微笑等,再讲一段关于蒙娜丽莎的故事使学生带着思考,主动观察,找出自然规律,在大脑中记录下人物的特点,为以后相关的创作做准备。由此可以引导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观察事物,带着问题去观察和探讨,从而逐步培养发现美的能力。经常以这种方式引导和训练,可使学生逐步养成细致观察、寻找规律、及时有意识记的习惯。通过记忆,学生就会不断地积累丰富的感性形象、创作技巧和理性知识。记忆造就了学生无比丰富的知识库,使之有了不断接受知识的可能。正因为有了记忆,人的智力才能不断发展。让学生多欣赏古今优秀作品是丰富记忆库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美术兴趣、陶冶心灵、激发创作欲望的方法。这里所述的欣赏必须是按照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特点,多让学生看一些好的美术作品。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师生来讲,要去画展现场看作品是不太容易的,故而我们欣赏作品的来源主要依靠书本,如果较好地挖掘书本上的作品资源,同样也能达到相应的审美要求。
3.故事法。教学方法力求丰富,其中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鉴赏能力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比如,鉴赏课——中国古代人物画,笔者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先请学生静听一则关于南唐时期中书侍郎韩熙载的故事,学生很开心、很专注地看图片、听故事,通过视听活动,对韩熙载纵情声色的颓废生活方式有了正确的了解,然后教师结合教材范画,指导学生从画面形象、作画技法上赏析,最终学生在对人物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欣赏不再是空洞的了,对技法要领的领悟也上了一个层次,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方法。
4.游戏法。在初中线造型“风景”练习的教学中,我把学生带到户外,到小河边、到大树旁、到田野里,学生平时对大自然的景色一般都不会十分留意,而此时是带着学习目标来的,在看似“玩”的户外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对大自然作有意观察和领略,辅以教材关于风景练习的技法要点,这堂风景写生课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反之,如果教师把思维局限在教室里和课本中,学生只能机械模仿,而且十分乏味,效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学生在喜爱的课堂形式中,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技巧,这种寓玩于学、寓乐于学的教学方法不仅使教者教得轻松,也使学生学得愉快,真不失为两全其美的好事。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很容易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5.实践法。培养学生“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造”是美术学科的目标之一,因为美术的灵魂就是创造,实践则是创造的基础。引导学生对生活和自然进行仔细观察,通过实践去发现生活和自然的美。例如初中明暗造型中的圆柱体的练习,我要求学生观察柱体的高是直径的几倍,如果在视平线以下,柱体上端横断面椭圆形的长半径和短半径是圆柱体高的几分之几等。教师的演示加上学生自己写生实践,同时熟悉并掌握练习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又增强了动手能力。在手工制作“关于纸的立体制作”教学中,学生们用卡片纸或白纸按事先的构思设计,运用卷、折、刻、粘等方法,组合制作成各种形式的立体造型,如动物造型、家具造型、建筑造型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
6.激励法。人有渴求奖励的特点,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进步,哪怕是自己很小的进步都希望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扬。在课堂上肯定学生的成绩,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不仅有助于提高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其他学生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美术课堂区别于其他科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不能以简单的“对错、好坏”来衡量,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鼓励语言。在教学每个环节中,对待学生的点滴进步要不吝给他们“戴高帽”,因为表扬和鼓励能够充分发掘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同时表扬和激励必须真诚、及时、措辞得当,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掌握分寸,而且表扬鼓励的方式也应该是多样的。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涉及诸多方面,美术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多钻研教育方法,多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最终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实现培养综合审美素质、塑造健全人格的学科目标。
学习美术的方法 篇4
那么, 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一、创设轻松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美术课堂中,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 教师在讲台上一股脑地进行说教, 学生在讲台下默默地静声聆听。 这种教学方法持续了很多年, 从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而且貌似教学有效。其实, 这种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有其不容忽视的弊端:一是教师压制了学生的个人思维和品格, 剥夺了学生自由发展的权利, 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犹如流水线上的产品, 缺乏创新能力和个人魅力; 二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被教师的枯燥说教打消, 导致学生的学习更被动。 因此, 初中美术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 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使他们喜欢上美术课。
例如在进行“装饰画的美感”教学时, 教师不要刻意强调装饰画的绘画原理、色彩的搭配原则、从什么角度观察和欣赏等, 而是收集一些具有特点的精美装饰画展示给学生, 让他们体会其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及其独具匠心的创意。 学生在强烈的视觉美感的刺激下, 产生对装饰画美感的朦胧认识, 教师进行适当的重点讲解, 之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装饰画的制作。 整节课上, 学生在欣赏、学习中情绪不断高涨, 最后绘制出极具美感、特点鲜明、匠心独具的装饰画, 学生的美术学习达到高潮。
二、利用多样教学工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美术教育之所以枯燥无味, 除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外, 教具的缺乏是一大原因。 因此, 要使美术课充满生机和活力, 使美术教学变得形象、生动,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必须恰当地利用多样的教具, 搞好课堂教学。
例如在进行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时, 除了展示实物作品, 如挂图、画册外, 最常利用的是光碟、幻灯、录像等教学工具。通过教具展示的美术作品, 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图画的艺术魅力, 教师再适时地引导学生深入美术作品, 使学生对其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深, 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美术的浓厚兴趣。
三、少做讲解多做示范,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在小学阶段接受美术教育的程度不同, 打下的基础有好有差, 加之学生个人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不同, 如果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会吃不消。 鉴于此,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该少讲解, 多示范, 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创作美术作品时的入笔、着色、画法、技巧等, 领略美术创作的真谛, 慢慢加深对优秀作品应该具有的特点的理解, 从而大胆地进行美术创作。
例如在进行“版画”教学时, 如果教师单纯地向学生讲解创作的理论知识, 学生会听得云里雾里。 此时干脆先不讲, 而是亲自把版画制作的制作过程示范给学生, 尤其是刻和印的环节, 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刻与凹凸的关系, 印对颜色、效果的影响, 边进行细致的示范, 通过示范揭晓问题的答案。 学生在观察教师示范的过程中, 加深对版画这一独特的绘画种类的认识, 提高学习兴趣。
四、联系各类学科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但它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与许多学科密切联系、互相支撑。 在语文学科中, 通过语言文字的描写, 我们可以感受到美妙的画卷扑面而来;在数学学科中, 平面的、立体的图形无不展示着或规则或不规则的美;在地理学科中, 大自然的优美风景、各地的风土人情, 无不表现出独特的美……因此, 初中美术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中, 注重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针对语文教材中著名的景物描写, 教师可以知道学生给其配上插图;联系数学教材中的各种图形知识, 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临摹或改画地理教材中的风景或人文图片, 培养学生的绘画意识、 提高学生的创作思维… …通过与各学科的联系、穿插, 学生不但绘画技巧得到提高, 综合能力也得到增强,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更浓厚的兴趣。
五、开展实地写生训练,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 即使教师对美术创作的选景、构图等知识讲解得很细致, 重复的次数无限多, 学生也根据教师的指导练习了无数遍, 但是创作实践时仍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什么呢? 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究其原因, 是美术教学脱离生活, 学生缺乏实地的观察和体验, 把握不住美术创作的精神, 所以无从下手。 要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必须把美术教学与实地写生结合起来, 适时地带领学生去大自然中、 社会中, 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眼、耳、口、鼻、手等去看、去听、去尝、去闻、去触摸, 鼓励学生通过色彩表达、抒发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例如在学习画摩天轮后, 笔者带领学生来到了游乐场,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中所学, 以及观察到的真实的摩天轮, 运用手中画笔, 绘制一幅游乐场的画。 学生欢呼雀跃, 专注地观察和思考, 认真地涂涂画画改改, 从未见他们如此聚精会神过, 而他们创作的美术作品, 也更形象和灵动。 这就是兴趣产生的无穷力量。
总之,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努力。 我们相信, 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帮助和引导下, 初中美术教师一定会探索出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方法和策略。
摘要:开展初中美术教育, 不仅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且是促进学生美育发展的关键。初中美术教师要把上好美术课,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来承担, 这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使学生乐学、好学、学好美术。
关键词:美术教学,学习兴趣,方法策略
参考文献
[1]赵春艳.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6) .
[2]李志华.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素质[J].青海师专学报, 2006 (S2) .
[3]王莹莹.“美乐爱”的旋律[D].首都师范大学, 2006.
美术教学方法的反思 篇5
《戏曲人物》这一课是以我国传统的戏剧表演为题材内容设计的课,通过欣赏、表演、画戏剧人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各种戏曲有所了解,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使之对传统艺术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欣赏有代表性的戏曲,如京剧,越剧等,让学生认识到戏曲艺术的魅力。很多学生在欣赏戏曲表演的同时,也会禁不住想尝试一番。所以让学生上台演一演会让他们更深入地体会戏曲表演的精彩,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观察、记忆和想象力,培养表现不同事物的造型能力。
通过欣赏、表演,加深了学生对戏曲的感受,而后让学生来画一画戏曲人物,画出自己了解、熟悉的戏曲人物,在题材内容上主要体现了我国传统戏曲人物的化妆、服饰和动态形象。本课采用水墨表现,水墨和戏曲都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两者合二为一,同时水墨也更能表现出戏曲的形式美。
学习美术的方法 篇6
关键词:快乐的游戏;引“疑”激趣;以“画”激趣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0X(2008)12-0060—0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决定一切,对于成长阶段的未成年人,教师如果将兴趣引导适宜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要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年龄小,自主控制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一句简单鼓励的话语、一个表演丰富大胆的动作、一个有意思的游戏、一个有探索性的学习情境、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这些都可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可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针对小学生低龄的特点,结合美术学科教学的内容我在教学中运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快乐的游戏创造快乐自信的孩子
小学生天真烂漫、爱玩爱动。孩子们本身非常喜欢美术课,同时小学生喜欢玩游戏。因此,教学中,我将转转蛇我来接的游戏引入一年级《大家一起画》,找朋友的游戏引入一年级《鸟语花香》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与教学内容,特别是教学重难点有机结合在一起,创设学习最佳环境,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低年级美术教学,只有多做游戏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才能加强课堂教学组织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有趣的拓印》、《做拼音卡片》等美术绘画与手工制作时,在课前收集网上有趣的课件和自制课件和图片,在课堂上就与学生一起欣赏Flash动画歌曲,孩子们又唱又跳,高兴极了。紧接着屏幕上出示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小动物图片,由这些素材来引导孩子们学习绘画和写画,在玩中画在画中玩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起做各种有趣的游戏,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课堂上他们兴趣十足,情绪高涨,加强了艺术兴趣和修养程度,培养了合作能力。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更有效地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引“疑”激趣创造会思索的孩子
兴趣是由于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而问题是学生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流传在哈佛大学师生中的一句名言“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现在学校教育教学鼓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样要根据学生低龄的特点,善于巧妙地让学生将学习内容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相机开展“生疑发问”比赛。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谁提的问题质量高。然后,分组进行探讨交流,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并号召全班学生向这些“好问大王”学习,养成勤思好问的习惯。
三、以“画”激趣创造热爱生活的孩子
低年级学生由于认知水平较弱,在美术课堂中,根据学生特点教师应从大量的图片材料和图画、Flash动画中给学生提供知识生活语言情境,充分调动的形象思维,变抽象的语言材料为生动具体的形象。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美术的方法 篇7
一、大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
大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该学习方法对于任务量较大的课程设计非常适用。对于大组合作学习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学生整体分为几个大组, 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将自己的力量发挥出来, 打破在小学美术学习道路上存在的一切阻碍, 最终以大组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例如, 在学习人教版教材“鲜艳的包装纸”这一教学内容时, 因为课堂教学需要较多材料, 而且对于包装纸也没有太多苛刻要求, 这样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自备材料。学生必定会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包装纸,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大组, 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学习资源拿出来与成员共享, 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 而且还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广阔。
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
小组学习是针对任务量小的课程设计的, 对提升教学效果也有着关键作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5~8 人的小组,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行组织, 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例如, 在讲述“重叠的形状”这一美术知识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图形卡片,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要求学生组建自己的学习小组, 并且推选一名学生作为小组的组长,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因为每一个人的闹法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学生用卡片组成的重叠形状也是各异的,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更加容易受到启发, 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教师需要认识到该学习方法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 取得最佳的教学成效。
摘要:小学美术课程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其教学质量必须要给予严格的保证。在课改的新时期, 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并且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绩,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也得到广大小学美术教师的喜爱, 就该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分组合作,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学习美术的方法 篇8
一、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用的作用
要想使学生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获得更多的美术知识, 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实施后,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们欣赏的视野, 使学生们热爱美术课程, 而不会产生学习的逆反心理。教师科学合理地将学生们进行分组, 能够使学生互帮互助, 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二、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 根据学生的差异科学合理分组
分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科学合理地将学生进行分组, 如果分组不合理, 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 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受到影响, 学习成绩将会下降, 直接影响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以及教学质量。[1]例如, 在学习“皮影戏”的时候,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 将学生均匀地分散开, 让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在一个小组里, 使学生能够相互照应, 都能够得到进步。不能够按照优良中差的成绩分三组, 要在合作过程中, 让成绩好些的学生成为引导者, 组织各组进行实践, 学习差的学生作为辅助者, 在成绩好的学生的帮助下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 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根据学生合作的成绩进行评价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例如, 在学习“近大远小”的时候, 首先, 教师可以按照座位的布置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让前面的学生和后面的学生对比位置的远近, 而其他组员换位观察他们在自己视野中的大小变换。学生们进行实践之后, 记录好自己观察的结果, 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与鼓励, 使学生体会到有些事情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可以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中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 找到学习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与大家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师举行的各项活动, 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3. 通过学生竞赛的方式进行展示
合作学习的过程要求学生注意遵守课堂纪律, 使学生不仅仅在学习方面能够进步, 更在其他的行为方面与表达方面得到锻炼。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理念, 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 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同时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 在竞争的过程中, 有效地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 提高学生注意力,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使学生在美术课程上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
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进行合理分组, 让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 在合作过程中使学生会认识到人多力量大, 能够吸取别身上的经验和教训,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多的收获。总而言之, 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可以让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 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能使学生学会相互帮助,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友谊。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时候感受到欣赏到美术作品带来的美感,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愿望, 有效地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使学生获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晶.小学美术课中学生合作意识培养方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06) .
学习美术的方法 篇9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视觉学习体验,感触觉体验,动手实践体验
手实践体验
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习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显而易见,作为走进新课程的美术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新课程内容:它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四大领域。我们通过积极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可以看出,不论是造型表现还是欣赏评述课,新课标都赋予了新教材更多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的方式。
我就对教学体验活动中的视觉学习体验、感触觉体验、动手实践塑造体验等作分析。
一、视觉学习体验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乏味,如果将电化教学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比如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就是一场视觉体验的盛宴。我曾上过一节《清明上河图》的欣赏课,课前先教学中慢慢沉积的。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堂音乐课,音乐教师必须思考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每一堂音乐课中逐步掌握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在每一节音乐课堂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习惯,并且从始至终地坚持下来。学生具备音乐的鉴赏能力和良好的音乐习惯,必然会被经典的音乐所吸引。
4. 关注课外对课堂音乐的渗透。
“熟悉的音乐旋律,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流行音乐正具有这种优势,学生在课外随处都可以听到流行音乐,渐渐地,对这些音乐便熟悉起来,即使没有人,也会唱,从而产生兴趣。音乐老师不仅要关注课内的教学,而且要关注课外音乐学习的渗透,使课内外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如:我校就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播放教材中的音乐及民族音乐,没想到效果很明显,由于学生对教材中的学习内容熟悉度增加,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也增大,特别是表现欲望增强,谁又能说学生只对流行音乐感兴趣,而不喜欢传统音乐呢?
5. 关注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灵。
音乐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有很好的洞察力,不仅是上一节音乐课而已,更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地关注学生的心灵动态,贴近学生的心灵。首先教师必须有一颗对学生敞开心怀的心,不论在课内或课外,有机会就与学生交流谈心。其次,要对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有高度的敏感度,及时把这些事件渗入到课堂当中。如:我带新生时,发现有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安排学生了解画面内容,由于书上的画面很小,而我恰好收集了这幅画的仿制品,于是事先布置在美术室里,上课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被占据了半个教室的画面给惊住了,学习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然后是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逐层推进,边看边听边组织讨论画面。这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享受了一回视觉大餐。
二、感触觉体验
我们知道每一种学习的过程都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并且是被动的,所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再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有趣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初中美术教材进度常常与季节相吻合,比如在上《在树木的变化中寻找季节》这一课时,正好是春天,我事先把校园里一些形状、姿态较好的树木拍摄下来做成课件,在课上利用几分钟时间观摩,简单介绍,然后就带领学生带着工具到校园里写生,这样一方面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另一方面是改变了固有的学习环境,使之成为开放的教育,比闷在教室里对着书本画树效果更好,学生的感官也更直接,表现题材也更广。利用活生生的树木来进行教学产生的教育效果是坐在教室所不能达到的。对着事先物色好的树木,展开画架,老师边讲边刻画,线条的轻重、枝干的取舍都在纸上一一展现。很多学生在用线条造型树木时总把树干画得光滑笔直,这时就建议学生仔细观察,再用手触摸一下树皮,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教学中利用一切可能给学生创设一些感触觉体验学习的情景、学习氛围,它所带来的效果是教师课堂上说教换不来的。如我在上《模仿自然的色彩游戏》第二课时,就直接让学生很差,上课的时候总会有学生打小报告,同学间互相嘲笑辱骂。针对这个班级,我特意设计了一节音乐课《世界有你真美好》,导入部分用了一个游戏:每个学生一颗咖啡豆,寻找与自己一样的咖啡豆,对此学生兴趣很高。接下来我教唱一首《你是唯一》,让学生在游戏中歌曲中明白: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个体,唯一的个体,都是宝贵的。最后通过分组表演歌曲比赛,让学生体会到在集体中每一个人都不可缺少的,取得的效果很好,这首歌曲成了这个班级的班歌,班级的面貌有很大的转变。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本身具有无可抵挡的魅力,经典传统的音乐作品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艺术涵养,音乐教师必须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引导学生认识课堂音乐的内在魅力中,让课堂音乐真正触摸到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柏林建设出版社译出,1955.
[2]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6.
[3]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上海音乐出版社,
[4]朱则平.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中学美术欣赏激情课堂教学浅论
张
(涡阳县第四高级中学,安徽涡阳
摘要:美术课一般不被学校领导重视,导致老师不重视、学生不关心、课堂没有活力的局面,大多美术课带教老师都面临巨大的压力。本文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营造轻松愉快课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学美术欣赏激情课堂教学
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与延续的场所,这样的课堂充满着责任和希望。学生最喜欢充满激情的教师,喜欢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也有同感,还需要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产生对学生诚挚的亲密感情。具备这种情感,教师才可能善意地对待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才可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工作,才可能对教育教学充满激情。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师生才会充满阳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满激情,以教学激情带动、感染学生的学习激情,让课堂激情洋溢。教师要充满教学激情,首先要有扎实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综合知识。其次,教师还要具有驾驭课堂的灵性。那么如何创建一个具有激情的课堂教学呢?
1. 明确教学目的
明确教学目的,这是我们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目前,有些美术教师由于缺乏系统的美术教学知识,特别是缺乏对“美术教学大纲”的细心学习和深入理解,在备课和上课中往往只带上工具到校园的树林边集合,布置学生找寻天然的小石子、枯树叶等,然后就地模仿,把模仿色涂在作业本方框里,旁边放上模仿物体,并现场批改,比赛看谁色彩画得最逼真、自然、纯厚。在这种伸手可及的自然环境里,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根本就没有被动可言。首先大自然所展现的色彩就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分辨、感受的,其喜好、厌恶也就是感觉的结果。
美术课堂运用这种感触觉学习的方式很多,我们只要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程度相融合,再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景,就能让学生在预设的学习活动中得到体验感悟,从而获取知识。
三、动手实践体验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实践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活动,是在感知觉体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的体验,逐步获得对知识的感悟和认知。再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的体验,检验感知觉的认识,最终获得主动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
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动手操作,即练习法。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的操作练习等。如初二美术有泥塑课,在上这样的课之前,我总是对学生说后面有几节课是玩泥巴,学生一听总是很高兴,因为现在的课业很紧,让他们在课上玩肯定高兴。于是准备工作也做得很好,课余就急切地捏起了泥巴。我课前先拍摄制作好的泥塑动物造型与原来学生制作的泥塑作品,制成课件,在课上播放,让学生在惊叹之余又跃跃欲试。课上简单地分析之后,我选取课件中的一个热带鱼在实物展示平台上边讲边操作:先塑大型,头部、身体、尾部等,头、身体部分厚实点,尾、鳍等单薄一些,再用泥塑刀具体表现各部分细
羽
重视课时教学的目的任务,而忽略了阶段性甚至整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漫无边际、杂乱无章,缺乏教学上的节奏感,失去对教材的驾驭能力。过去,不少美术教师把美术课上成了单纯培养美术人才的技术课,忽略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的提高,削弱了美术课的育人功能,降低了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因此,目前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过去那种片面的教学旧观念,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美的心灵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这种目标,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用美术作品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去感化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作为一个美术老师,必须明确这点,明确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带着责任感去上好每堂课,才能充满激情地去上好每堂课。
2. 充满激情的课堂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卡耐基曾说:“成功的演讲者一定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通过这个简单的秘诀,他们吸引了所有观众的注意力。”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很大程度上在于兴趣。能调动和延续他们那几分钟的热情,是激情课堂的首要条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再加上每天一堂堂课的累积,学生往往会精力不济,精神不振。有些学生对美术欣赏学习的节,可采用挖、切等手段完成,最后与课件中实物图片比较,让学生感受它栩栩如生的造型。此时学生早已迫不及待,不等我发完动物图片,大家就都跃跃欲试了,有的选北极熊,有的选蟒蛇,有的选鳄鱼,有的选我刚才做的热带鱼。只见做蟒蛇的一会儿就搓好了由粗到细的蛇身,在纸上利索的盘绕三圈多,尾巴从中间翘起,然后开始制扁扁的头,张开的大口等;另一个同学是做凶猛的鳄鱼,鱼身、四肢和张开的尖嘴都已成型,正用工具在制作粗糙的皮肤;本来金鱼的造型比较复杂,因为它的身体比较柔软,而且褶皱多,难以操作好,我不建议学生做,可是一个学生却第一个把金鱼的造型递到了我面前,让我震惊不已,当我把它放上展示平台时,赢得了满堂的掌声,这条金鱼嘴角有点上翘,好像在微笑一般,眼珠突出,肚皮鼓鼓的,褶皱多而圆滑,造型真是太完美了,连我都自叹不如……只能给予由衷的赞叹。在美术教学的设计应用领域阶段,这种动手实践体验的机会是很多的,教师所应做的就是提供学生自我展现的平台、主动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本来枯糙的学习过程成为有趣的、展现自我才华的过程,并使学生最终获得成功愉悦的体验。
其实美术教学中采用体验性学习的方式还有很多,各种体验学习方法既是独立的,又互相关联,不可能是纯粹单一的状态,因为学生主体本身就是一个利用各种感官和大脑进行学习的复合体。各个感官的学习功能既不能互相替代,又无法分离。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多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既要注重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又要使每一堂美术课都切实有效地展开;既让成为主体的学生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又从中感悟体验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美学概论.
学习美术的方法 篇10
一、共鸣互存,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是传道授业者, 以往的师生关系中, 教师一直扮演着高高在上的角色, 通常都是我说你听, 我说你做, 一种程式化的教学, 做出来的东西和画出来的画基本雷同, 可美术教学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彰显个性的舞台, 如此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现在的教学要求师生平等,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关键,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了解他们在想什么, 为什么这样想, 他们要表现什么, 想要怎么表现, 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产生共鸣。
在课堂上, 我努力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上课前问问大家今天心情如何, 有什么新发现, 让学生心身愉悦。在教学过程中不是要求学生跟画, 而是要求学生多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表现手法, 还可以添加什么, 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快速, 效果更好, 以一个大哥哥、好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 这样学生才会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度过, 才会对美术课保持浓厚的兴趣, 爱上美术课。
二、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情景的创设在美术教学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情景的创设, 让学生置身其中, 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好奇心, 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为创作的过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美术教学过程是一个直观的教学过程, 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创设情景是一个简单有效地途径, 给学生视听上的冲击远比教师枯燥的讲解效果好得多, 因此在教学中, 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演示都是很好的激趣方法。如我在教学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恐龙世界》一课时, 我先让孩子们观看有关恐龙的影片, 美丽的画面和恐龙各异的形体对比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在他们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 我马上要求他们记住恐龙之间各异的外形特点, 仔细观察不同种类的恐龙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方法, 为接下来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如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精美的小礼卡》中, 我把印刷的礼卡用图片先展示给大家, 让大家了解礼卡的特点, 在孩子们着急如何才能制作一样好的作品时候, 然后把手工制作的礼卡出示, 让他们发现原来自己动手也可以制作出来, 再要求他们想一想要怎么做, 用什么方法做, 这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三、合理评价, 创设学生表现舞台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褒奖, 孩子们都是爱美的, 但是由于年龄个性发展的特点和个体的差异, 他们对美的认识还是不够准确和完善, 每个人的表现方法方式也各不相同, 因此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尤为重要。但不能以教师的好恶作为评价的标准,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 有时不经意的评价会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甚至导致学生对美术学科失去了学习兴趣。
大多的教学评价都是安排在课程结束之前, 对整节课进行一个总结。我个人认为课程结束前的总评固然重要, 但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才是重中之重。由于个体的差异, 每位学生的学习程度也各不相同, 在表现得过程中尤为突出, 有的学生线描掌握的好, 有的涂色掌握的好, 有的画面很漂亮却缺乏新意, 有的想象力丰富却不会表现。这时就要求教师分阶段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要肯定学生好的一面, 支持他们的想法, 就算只有一个局部表现得好也要给予肯定, 老师的一个表扬, 一个赞许能给孩子们带来极大地鼓励, 然后再让他们自己找出不足之处, 想一想要怎样提高, 给他们建议如何才能做的更好。如我在四年级任教的班级里有个孩子线描掌握非常不错, 可是上色之后总是差强人意, 他问我为什么作品没完成时就表扬他, 画好了就没有了, 我叫他自己找找原因, 后来他找到自己的不足, 涂色爱超出线的边缘, 还不够均匀, 色彩搭配也不太合理, 接着我给了他一些建议, 之后他的画一次比一次进步, 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更浓厚了。
四、课后延伸, 保持兴趣持久发展
通常在美术教学中课后延伸都做的不足, 有的甚至没有, 其实美术教学的课后延伸是对美术兴趣保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是让学生始终对美的保持认识的重要手段, “艺术来源于生活”, 只有在生活中发现美, 认识美, 我们的美育才真正的达到了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 我经常要求孩子们多去外面走一走, 看看大自然, 发现美在哪里, 看看城市, 发生了哪些变化, 还有就是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带出来, 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如在完成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真情对印》一课的教学任务以后, 我要求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图案, 用相机拍下来, 还要区分哪些是天然的, 哪些是人工的, 结果学生带来许多的图片, 他们说现在在路上看到东西都会先看看是否对称, 是属于哪种对称, 让美术学习兴趣一直贯穿在生活之中。
学习美术的方法 篇11
一、明确专业的学习目标,唤醒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大部分中职学生在最初选择电脑美术专业的时候,对该专业的了解程度不深,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们有的是冲着电脑美术专业较低的录取分数线而选的;有的是对“美术”二字具有浪漫的幻想;有的是受朋友影响匆忙决定;有的索性是家长代办。学生对专业的盲目和不了解,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不清楚学什么、如何学、学有何用。所以明确专业的学习目标,是调动电脑美术专业学生主动学习专业课的的第一步。
明确专业的学习目标首先是认识该专业。在对专业的认识上有两个很好的活动:一是始业教育。始业教育作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是学校为了让新生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而进行的准备性教育,老师通过始业教育告诉学生本专业学习的方向、课程、考证项目和就业去向。学生通过始业教育能及早明确自己所学专业的内容,并确信这些内容值得一学。二是职业生涯规划。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第一学期有一门课程叫《职业生涯设计》,课程的内容包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自我描述(性格、能力、兴趣爱好)、自我盘点(即SWOT分析)、如何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你想从事的行业或岗位并谈谈该行业或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专业技能水平及证书、现在开始你如何为你想从事的行业或岗位作求职准备、你的生涯发展目标(5~10年内)、你将做出怎样的行动准备以实现目标等。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自己的职业理想。这样学生会对自己的专业产生终生职业的想法,就会有想去经营自己选择专业的打算,学习目标也就逐步树立起来了。
学生的学习目标树立起来后,还要开展一些具有电脑美术专业特色的班级管理和活动,使专业精神能够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爱上自己的专业,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上有持久动力。特色班级管理方法有:让学生设计班级的班徽、标语和做有专业特色的教室布置;通过主题班会,强化班级专业特色;聘请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给学生进行现场的施工工艺讲解和演示;让往届毕业生到校现身说法等等。这些活动都将对学生认识本专业大有益处。
二、通过课程改革,营造学生参与主动学习的教学过程
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利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三点原则,即任务为主线,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将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主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来,具体措施包括:
1.以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和学的方法,因其与中职生学习特点和兴趣相吻合而很适用于中职的教学环境。所以,利用项目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把他们引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情境中,可以达到融专业教学内容于项目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例如《VI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如下:首先老师讲解关于VI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要点,再给学生看一些成功案例,然后引进一个项目——为某企业制作一套完整的VI设计效果图。接下来的事就需要学生主动去学习和完成,设计和制作出一套即符合理论要求又有自己想法的设计内容。项目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专业教学的效益。
2.鼓励学生参与技能大赛,强化自主学习专业的动力
近几年来,中职技能大赛的影响愈加深广,电脑美术专业中的动画设计与制作以及影视后期制作已成为全国中职技能大赛项目,在省技能比赛的项目上还有平面设计与制作等。除了技能大赛还有很多值得学生参与的比赛,如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大奖赛中的flash短片制作、“亚龙杯”中职生创新创业大赛、市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等等。我们应积极鼓励、指导学生参与这样的比赛,一能在专业学习上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二是通过职业技能比赛,让学生逐步树立了“尊重技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自信心,更能激励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发挥更大的潜力和能量。
3.“双证”的教学体制,为学生注入主动学习的强心针
“双证制”就是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并举,学校要求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必须获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电脑美术专业的学生在校可取得的专业证书有计算机中级操作工、装饰美工中级、Photoshop证书(或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和产品专家证书)等。实行“双证制”让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证书的获得也为实现“毕业即就业”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可以大大推动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主动性。
三、以就业为目的,刺激学生更好地参与主动学习专业课程
中职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就业,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促进更好就业作为目的,学生将会怀着更大的积极性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来。比如在电脑美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制作出很多作业或作品。将其中好的作品予以收集、展览并保留制作成册,作为其毕业时的作品,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同时在学生就业时可以证明其在校学习的内容和专业水平,让学生知道平时的学习对就业的巨大帮助,刺激学生主动学好专业课程。还有组织好分阶段实习,建立校内与校外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实训实习基地。将装饰美工课堂搬到工地,将平面设计课搬到广告制作现场,这些可以使专业学习更有真实性。安排学生对建筑装修公司及广告公司进行市场调研,让他们充分地体验企业和社会的真实情况,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这些都能促进学生主动调整和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课主动性的方法还有许多,比如说老师可以从各个方面关心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和方法,引进工作室教学模式制度等等。总之,只要学生在专业学习主动性高,在学习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 篇12
关键词:中职,美术,创新教学
众所周知,中职美术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与体会。在中职美术传统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只停留在浅显的层面,美术教学的效果也随之大打折扣。因此,只有不断地创新中职美术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满足现代中职美术教育教学的需求。
一、引导与互动,实现美术教学的平等对话
引导与互动,可以更好地实现中职美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美术教学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需求,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构建中职美术教学的有效课堂。这也是实现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前提和保证。
所以,通过引导和互动,改变中职生对美术学习的认知结构,促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得他们在一种平等对话中学会畅所欲言。比如,对于一些美术作品的理解标准都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个体在面对相同的艺术作品时,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教师应引导学生去积极阐述自己的感悟,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化答案来影响学生的看法,这样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实践与探索,激发美术教学的求知欲望
与其他学科不同,中职美术教学会开展较多的实践活动,这些美术活动的开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表达能力,也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也乐于参加这些实践活动,能够更容易在实践与探索中得到满足,提升中职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
因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成为中职美术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各种美术实践与探索活动,才能让自己的美术学习充满想象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当中。由此可见,针对于中职美术教育教学的特点,让学生摆脱美术课堂的空间限制,鼓励他们参与一些实践实习活动,以期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求艺术的灵感。不定期举行一些不同主题的美术比赛,为学生张扬各自的艺术特性搭建平台,为学生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多变与新颖,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
学生所具有的创造创新能力,决定着他们能否胜任未来的艺术设计工作,与此同时,创新发展也可以让美术焕发新的生命力,这也是传统美术教学的欠缺所在。传统美术教学的枯燥与乏味,已经抹杀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而千篇一律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变得毫无个性可言,更谈不上创新和创造能力,甚至创新创造能力较差,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就业情况。
鉴于此,中职美术教学不应该是静止与单一的,特别是在现代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要实现中职美术教学质量的飞跃,就不能墨守成规,让多变和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改变美术教学的沉闷,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比如,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和感悟色彩的能力,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组组生动的画面,让蓝天与白云、绿树与红花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导学生展开色彩的心理联想,使学生加深对色彩和美的领悟力,确保他们在积极的体验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四、多元与多维,改变美术教学的评价模式
中职美术教学的创新发展,还与教学评价模式的好坏有着密切联系。传统美术教学的评价都是单一的,缺乏对学生和学习的整体认识,导致了教学评价的不完整性和不完善性。只有从多个角度来科学衡量中职美术教学,让教学评价变得多维和多元,才可以真正发挥中职美术教学的评价作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美术价值观和学习观。
因此,中职美术教学评价标准应该是多维的。除了要衡量学生的专业美术水平之外,更多的是要从人格、审美等方面来审视学生的美术学习,让中职美术教学变成开展智育和德育的重要场所。从教学评价的主体来看,参与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师、学生甚至是家长都可以参与到评价当中。评价主体的丰富性,可以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优缺点,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展。
【学习美术的方法】推荐阅读:
小学美术学习方法摭谈12-11
美术高考中色彩的学习05-16
美术学习兴趣的持久性09-23
美术学习总结11-09
透视美术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06-13
小学美术学习总结07-05
美术高中合作学习11-11
快乐“学习”,快乐“美术”11-21
幼儿美术活动学习感悟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