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体系

2024-10-08

工业化体系(共12篇)

工业化体系 篇1

所谓工业化住宅, 是指采用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手段, 以集约化、工厂化的生产方式代替分散的、手工为主的生产方式建造的住宅。工业化住宅的主要标志是住宅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组织管理科学化。

现代工业化生产手段实现的前提条件, 必须要具备三个技术体系:即住宅结构体系、住宅部品体系和住宅标准体系。首先, 工业化住宅必须从结构体系入手, 结构体系是支撑整个住宅建筑的骨架和基础, 是工业化住宅的前提, 具有主导作用;其次, 必须具备住宅部品体系, 住宅部品是构成住宅建筑某一部位的产品, 是满足该部位功能要求的系统集成, 是工业化住宅的基础, 具有核心作用;第三, 工业化住宅必须具备标准化程度, 只有通过标准化设计, 具有标准化部品和构件, 以及相应的工程建设规程, 才能实现住宅建筑工业化, 是工业化住宅的技术条件和依据, 具有协调和约束作用。三者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一、住宅结构体系

住宅结构体系是住宅建筑中的支撑体部分。住宅结构形式决定了住宅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建造方式;结构类型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住宅的经济性和适用性;结构质量直接影响到住宅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 住宅结构体系是住宅建筑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国住宅建筑的结构体系按照使用材料的不同主要分为砌体结构、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组合结构等几大类型。根据我国以多层、中高层、高层为主导的集合式住宅的发展现状, 工业化住宅的结构设计, 主要是以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为主。

1、混凝土结构

工业化住宅的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 主要是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混凝土结构是把组成建筑结构的构件, 通过相应的专业工厂进行生产预制, 运输到现场, 由专业的安装工人现场装配成整体结构。主要优势在于:把大量的构件生产工序转移到工厂制作, 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并可以大幅度提高构件、房屋的精度和质量, 减少现场湿作业、简化了施工工艺, 与传统工艺相比, 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其主要结构形式有:预制装配式剪力墙 (大板) 结构、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内浇外挂结构。

(1)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 (大板) 结构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由预制的大型内外墙板、叠合楼板等预制混凝土板材、构件装配而成, 又称为预制装配式大板结构, 在满足抗震设计和可靠的节点联接的前提下, 其力学模型相当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预制楼板多采用叠合楼板。预制外墙板主要采用实心和空心两种类型墙板。

预制实心墙板必须保证结构构件连接的整体性、连续性和抗震设防要求, 在节点设计上必须要满足防渗漏和热工等构造要求。预制实心墙板结构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预制墙板之间的水平缝和竖向缝的接缝, 以及竖向受力钢筋和水平受力钢筋的连续问题 (如黑龙江宇辉集团和哈工大共同研发的技术体系) 。

预制空心墙板结构是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结构技术。在预制空心墙板和叠合板装配后, 布置受力钢筋, 在空心墙板内和叠合板板面同时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其主要特点是:结构整体性能好, 节点构造易处理, 预制墙板之间的水平缝和竖向缝的接缝处理简单, 避免出现接缝开裂等问题。主要缺点是需要一定量的现场浇注混凝土, 墙板预制的工艺设备要求高, 在7度以上抗震设防地区和高层建筑, 需解决好受力钢筋的联接问题 (如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德国“西伟德”预制构件技术) 。

(2) 预制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是由预制的梁、板、柱和剪力墙等构件装配而成, 也称为梁板柱体系。预制楼板多采用叠合楼板, 预制梁多采用叠合梁。

优点:结构受力明确, 建造迅速, 节省劳动力, 节点施工工艺较简单。当节点采用可靠的施工工艺时, 可采用与现浇结构相同的设计方法。竖向受力构件可根据需要替换为现浇构件。建筑空间布置灵活, 较易实现大空间。

缺点:对主筋灌浆锚固要求较高。室内出现凸梁凸柱, 外墙围护部分构造相对复杂。主要适宜多层住宅和6度以下抗震设防地区 (如上海万科新里程项目) 。

2、钢结构

钢结构住宅体系是由围护结构和钢支撑结构共同组成的住宅建筑体系,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住宅相比, 在使用功能、设计、施工和综合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能满足建筑大开间、灵活分隔的要求。

——钢结构体系轻质高强, 可减轻建筑结构自重。

——钢结构易于定型化、标准化, 建筑质量易于保证。

——钢结构延性好, 整体性强, 建筑物抗震、抗风性能好。

——施工速度快、周期短, 且施工作业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少。

——易于改造和拆建, 材料可回收再生利用。

住宅建筑中最常用的钢结构体系主要分为轻钢结构和重钢结构。轻钢结构主要是以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为主;重钢结构主要类型有:热轧H型钢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是通过辊式冷成型机组将0.4mm~3.0mm厚度的镀锌薄钢板轧制成型钢, 并采用螺栓、自攻螺栓、拉铆等 (无焊接) 冷连接方式组装成的结构。一般多应用于3层及3层以下的低层住宅。

热轧H型钢结构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将热轧H型钢组合成钢框架结构, 一般用于多层和小高层建筑。

钢管混凝土结构, 柱一般采用高频焊接方型钢管, 后灌注混凝土, 形成钢管混凝土柱;梁一般采用高频焊接H型钢, 与钢管混凝土柱铆接或焊接;楼板一般采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或钢筋桁架混凝土现浇板。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 (如杭萧钢结构技术体系) 。

钢结构虽具有质轻高强、构件截面小、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但对于住宅而言仍存在一定缺欠。主要问题:一是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仅适用于低层住宅建筑, 由于受到建筑高度和政策的限制, 没有太大的应用市场;二是重钢结构防火性能差、防腐投入大、工程造价高, 特别是住宅开间、跨度小, H型钢的优势难以发挥;三是尚未形成完整的建筑技术体系, 目前还仅限于结构体系技术本身, 相应的外围护结构配套技术不完善。因此钢结构住宅应用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对于发展工业化住宅的结构类型的选择, 一是必须依据我国目前以多层、中高层、高层为主导的集合式住宅的发展现状, 而不能盲目的照搬国外的结构体系和相关技术;二是必须从住宅的功能要求出发, 满足住宅的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三是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 具有普适性和经济性。只有这样, 才能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 符合住宅产业现代化要求的工业化住宅建造体系。

二、住宅部品体系

1、住宅部品概念

住宅部品是构成住宅建筑某一部位的产品。住宅部品是由建筑材料或单个产品 (制品) 和零配件等, 通过设计并按照标准和规程在现场或工厂装配而成, 且能满足住宅建筑中该部位规定的功能要求。例如:整体屋面、复合墙体、给排水系统等。

住宅部品主要由主体产品、配套产品、配套技术和施工专用设备四部分构成。其中:

——主体产品是指在住宅建筑中的特定部位能够发挥主要功能的产品。主体产品应具有规定的功能和较高的技术集成度, 具备生产制造模数化、尺寸规格系列化、施工安装标准化的程度。

——配套产品是指主体产品安装或应用时所需的配套材料、配套件。如隔墙用配套材料有墙面接缝材料、找平材料以及隔墙保温、吸声、防水和密封材料等;隔墙用配套件有各种连接件、紧固件、护角、踢脚和装饰线等。配套产品要符合主体产品的标准和模数要求, 应具备接口标准化、材料设备专用化、配件产品通用化的程度。

——配套技术是指主体产品和配套产品的接口技术规程与质量标准, 以及产品的设计、施工、维护、服务规程和技术要求等。配套技术要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

——施工专用设备是指主体产品和配套产品在施工安装过程中所采用的专用工具和设备。

2、住宅部品应具备的条件

——住宅部品必须具备主体产品、配套产品、配套技术和专用设备四部分技术内容, 既是材料、构配件产品的载体, 也是技术的载体。

——住宅部品的功能必须具备能更直接表达住宅某部位的一种或多种功能要求。

——住宅部品必须具备内部构配件间或与外部相连接的部品间, 具有良好的边界条件和界面接口技术。

——住宅部品必须具备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专业化施工和社会化供应的条件和能力。

3、住宅部品与建筑产品的区分

一般来讲, 建筑产品通常是针对各类建筑所采用的材料、构件、设备的统称。而住宅部品则是具备住宅部品内涵的住宅建筑产品。住宅部品是特指, 而建筑产品是泛指。住宅部品是针对住宅建筑某一特定的功能部位, 而建筑产品具有更广泛性。

从技术角度讲, 住宅部品在住宅建筑中具有一定的技术特性和规定的功能要求, 也可说住宅部品是建筑产品的技术集成和整合。住宅部品体系是专门为量大面广的住宅建造所建立的技术体系。

在住宅产业化和住宅部品发展的初期阶段, 用上述的条件严格界定和区分住宅部品与建筑产品还具有一定的难度,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住宅部品发展的初期, 为便于与建筑产品的区分, 对于住宅部品本身需进一步强调和突出以下特征:

——具有住宅建筑本身的专用性。是专门为住宅建筑某部位设计和生产并符合该部位规定的功能要求。比如汽车上的音响部分是专门根据汽车的特性进行设计和制造, 是同样的道理。

——具有相对完整的使用功能。普通意义的建筑产品处于原材料阶段, 如管线、板材、构件、配件等, 在住宅建筑中不具备完整的使用功能, 不能界定为住宅部品。

——具有一定的技术特性和技术集成。特征比较明显的住宅部品是通过技术集成与整合的成套设备或单元系统。如内隔墙系统、成套厨柜、洗浴单元、排气系统等。

——具有较高的工厂化程度和标准化安装条件。住宅部品区别于建筑产品的最大特征是经过系统的工厂化制造, 与住宅建筑空间形成标准的接口条件。如橱柜系列、卫浴设备等部品与传统的砖砌洗涤池或卫生陶瓷制品等在安装接口方面已有明显不同。

4、住宅部品体系

住宅部品体系共分为四个子系统 (见下表) :

综上所述, 住宅部品概念的提出及其应用, 是与工业化住宅密不可分的, 是工业化住宅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一般来说, 住宅部品概念在传统的住宅生产方式中应用与住宅产品区别不大, 但在工业化住宅建造过程中其作用会充分显现。因此, 一直以来我们提出的住宅部品概念和住宅部品体系, 对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是工业化住宅技术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三、住宅标准体系

1、住宅标准体系

住宅标准体系是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基础和条件, 是工业化住宅工程建设的技术依据和准则。发展工业化住宅, 必须首先要研究制定相关的标准, 只有具备相关的标准, 才能具有住宅建筑标准化;只有具备一定的标准化程度, 才能更好地实现住宅建筑工业化。

工业化住宅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具体内容如下表:

住宅部品标准主要是指主体产品和配套产品的接口技术规程与质量标准。

2、住宅建筑标准化

住宅建筑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工业化住宅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工业化住宅生产的特点是社会化程度高, 技术要求相对复杂, 分工精细, 生产协作广泛, 这就必须通过制定和使用标准, 来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和上百种的部品构件, 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住宅建筑标准化主要包括住宅设计的标准化, 建筑体系的定型化, 部品与构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建造施工专业化, 以及组织管理的科学化。住宅建筑标准化就是在住宅设计中采用标准的设计方案、定型的建筑体系和通用的部品体系;按照一定的模数标准来规范住宅构件和产品, 并形成标准化、系列化的住宅部品和构件;通过专业化队伍按照标准接口技术进行施工装配。可以说住宅建筑标准化贯穿了整个工业化住宅建造的全过程。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目前, 我国工业化住宅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批大型的成熟的开发企业和部品生产企业 (如万科、南京栖霞、合肥西伟德、黑龙江宇辉集团等) , 明确地意识到工业化住宅是住宅产业的发展方向, 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并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通过技术创新, 大力开展工业化住宅的研发生产, 现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的推进, 只要我们坚持下去, 不断总结和提高, 工业化住宅一定会成为我国住宅建设的主要建造方式, 必将为我国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作出卓越的贡献。

工业化体系 篇2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60年来,新中国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由工业化起步阶段到工业化初级阶段、再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历史大跨越,推动我国从一个物资极度匮乏、产业百废待兴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引擎、全球的制造基地。新中国工业为我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的富裕安康,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工业发展成就辉煌

工业总量规模不断壮大,2007年固定资产原值比1952年的149亿元增长738倍。

60年来,工业生产基本行驶在快车道上。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19.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29112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446倍,年均增长11.5%。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从1952年的28.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7155亿元,增长959倍。据测算,2008年一天创造的工业增加值比1952年全年工业增加值还多2倍;2007年一天实现的利润总额比1952年全年实现的利润总额还多1.6倍。

工业主导地位显著加强。2008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42.9%,比1952年17.6%的比重增加了25.3个百分点。

制造业产品是出口商品的主体,为国家换取了大量的外汇,我国财政收入的近一半来自于工业。2008年,仅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就达8100万,解决了大量的城镇人口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大大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张,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生活的工业品短缺局面,市场供应由匮乏走向充裕。

粗钢生产能力由1957年的648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57045万吨,增长87倍;水泥生产能力由1957年的781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8.34亿吨,增长234倍;化肥生产能力由1957年的20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8230万吨,增长411倍;化学纤维由1957年的0.03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042万吨;洗衣机由1980年的60.7万台增加到2007年的5119万台。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2007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生产大国。

2008年与1949年相比,钢、原煤、发电量由15.8万吨、0.32亿吨、43亿千瓦时分别增加到50092万吨、27.93亿吨、34669亿千瓦时,分别增长3169倍、86倍、805倍。汽车由1955年的0.01万辆增加到2008年的935万辆。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微型计算机和手机等一大批新兴电子产品产量也呈迅猛扩张之势。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资料,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如今在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15个大类中名列前三。全球近一半的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陶瓷,一半左右的手机、PC、彩电、显示器、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都在中国生产。

工业产品出口竞争力增强,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超过一半,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

目前,家电、皮革、家具、自行车、五金制品、羽绒等行业已成为中国在全球具有比较优势、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轻工产品已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贸易量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为世界人民享受到物美价廉的日用消费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出口商品结构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还略高于工业制成品。如今,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已下降到个位数,工业制成品已上升到90%以上。

工业结构不断改善

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都有,行业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经过60年的建设,工业行业发生根本性变化。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石油加工、化工、机械、建材、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逐步发展壮大,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目前我国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

工业结构得到改善。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并持续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发展的第一大产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轻重工业结构在不断的调整中先后经历了比例严重失调和基本协调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工业增长明显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再次出现了重化工业势头。2008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28.9:71.1。但此次重化工业的增长机制与改革开放前的情况有着本质的不同。改革开放前是不计客观条件的盲目“跨越”,改革开放后是在房地产、汽车等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下发生的,是基本符合工业化进程演变规律的。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并持续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发展的第一大产业。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行业生产能力大幅度增长,也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支柱产业。

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瓶颈”制约不复存在,能源工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保障。

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能源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创纪录的飞跃。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由1949年的185万千瓦,发展到2008年的7亿多千瓦,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连续10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原油年产量由1949年的12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1.9亿吨,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油气生产国。原煤产量从1949年的0.32亿吨,增长到2008年的27.93亿吨,供给由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生产方式由手工作业和半机械化为主转变为机械化、现代化为主。

高新技术制造业飞速发展,中国正成为世界高技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并开始向研发制造基地转型。

我国的高新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医药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工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2008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6%,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计算机、移动通信手机、抗生素、疫苗等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00年至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38%。目前,国际市场份额已接近20%,居全球第一。

装备制造业在推动我国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2008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达28%。其主要产品矿山设备由1949年的0.07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251万吨;冶金设备由1950年的0.02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70.3万吨;发电设备由1951年的0.2万千瓦增加到2008年的13343万千瓦。装备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显著提高,1000万吨炼油设备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0%;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成套设备实现了国产化;水电设备生产技术由单机容量30万千瓦提高到70万千瓦;50万伏直流输变电设备实现了国产化;日产水泥4000吨至6000吨规模生产线的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一些电解铝、铜、铅、锌冶炼等的生产工艺已在逐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东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显著增强,区域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中向协调发展推进。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均得到了空前大发展。2008年,东部沿海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341717亿元,比1952年增长1457倍;中部地区94405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9倍;西部地区60126亿元,比1952年增长1683倍。

2008年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8%,西部地区增长15%,分别比东部地区增速高2.9和2.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9%和12.1%,比2000年上升了0.6和0.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所占比重为68.9%,下降了0.8个百分点。区域经济格局开始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并向协调发展逐步推进。

工业企业百舸争流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成分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1978年,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2.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和共同发展的方针,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中竞相发展。

国有企业在艰难探索中不断发展,一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国有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1952年,我国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6.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8.2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49亿元。经过60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艰难探索,国有企业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迈出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步伐。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万亿元,比1952年增长765倍;实现利润总额10795亿元,比1952年增长382倍;固定资产原值110085亿元,比1952年增长738倍。国有控制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牢牢占据了主导地位。

私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受排斥到受保护,已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据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末,我国共有私营工业企业90.3万个,吸纳就业人员3225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65.6%和34.7%;全部私营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49705亿元,占全部工业的22.4%。到2008年,在我国私营企业中,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已发展为19.2万家,其中达到大中型标准的有7000多家。2008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80844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6.3%。

股份制企业从试点到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焕发出无穷活力。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试点开始,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企业逐步发展起来。1995年全国股份制(国有独资公司、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企业共有5559个,仅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0.1%。2004年全国股份制工业企业已发展到47.1万个,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34.2%;工业总产值达10多万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45.2%;年末从业人员4015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43.1%。2008年,规模以上股份制工业企业有20.7万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7.6%;从业人员4010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50.6%。

“三资”企业从萌芽试探阶段到快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978年4月第一家港商投资企业在虎门落户,拉开了“三资”企业发展的序幕。2008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已发展到7万个。规模以上“三资”企业共吸纳就业人员2448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0.2%。2008年现价工业总产值14.8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9.7%,出口交货值5633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0%。

企业组织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中小型企业活力激增,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工业企业总体数量少,且以小型企业和个体经济为主体。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企业数量不断扩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随着城镇集体企业、乡镇集体企业以及非公有制企业迅速发展,小型企业数量激增。据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统计,2004年底,我国小型工业企业共有135万户,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户数的98%;从业人员达到5796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62.3%;全年营业收入达到84304亿元,占全部工业的38.6%。

工业化体系 篇3

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城市信息化评价指数研究(宏观层面)、各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估研究(中观层面)、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评估研究(微观层面)等。以区域性的融合水平为研究对象相对较少,实证性的研究更是处于空白阶段。

体系模型的建立的原则

模型体系的建立,严格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包括:

1.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并重。考察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目标与要求,模型的层次构成,要有完备的逻辑性;同时,该体系模型不只是一种理论假设,要考虑到评估工作开展的可行性、易操作性。

2. 客观性与代表性相结合。要保证模型体系相关采集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要着重于考察有代表性、有普遍意义的内容,要避免脱离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现状与发展需求。

3.特征性与借鉴性结合。模型体系要符合上海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特征,同时,又要对国内其他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的评估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4.量化评估为主,兼顾定性评价。为贯彻落实以上几条原则,模型体系直接面对的评估评价对象,以量化的客观数据为主,兼顾一些概念清楚、层次明确的定性评价。

模型体系构成

经济学家张培刚,将工业化定义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工业化被理解为整个经济的现代化,信息化则是以信息、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进化过程。

因此,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宏观层面上应包括工业及与其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与重点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社会生活信息化程度等内容;中观层面为各个产业门类的信息化,微观层面即为企业信息化。其中,从企业层面来看,所谓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就是在研发、生产、管理、流通等领域广泛利用信息设备、产品、技术,提高效率、改善工艺、优化结构、促进业务与经营管理创新,从而促进产业层面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的过程。

结合以上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与理论基础,我们考虑将评估体系分为两大部分:

宏观层面:以社会、经济、产业等有关宏观数据为考察对象。

微观层面:以企业信息化软硬件基础,企业各个环节与信息化的融合现状为考察对象。而中观层面暨行业层面的情况,可通过对有关企业情况的分类汇总来获得。

考虑到不同规模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基础、需求、发展条件的差异,将对企业的考察评估再进一步划分为针对大型企业及中小企业的考察。除了考察企业信息化基础软硬件等共性内容以外,在其他方面,二者的评估内容各有所偏重。

大型企业:较为详细地考察企业信息化工作保障机制的建立情况,考察具体信息化解决方案、系统、功能平台的应用普及情况,企业相关信息化应用集成的广度和深度,信息化对企业有关方面效益的提升等等。

中小企业:对网络接入等更基础的内容进行考察,考察有典型代表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信息化应用模块的应用普及情况,考察企业信息化应用集成情况。

至于评估信息采集途径,主要有宏观数据收集和企业抽样调查两种。其中宏观数据收集是通过政府部门统计的有关数据来做量化考察,主要针对宏观社会层面的考察评估内容。

评估指标体系构成与权重分布

1.指标的选取与体系组成

如前所述,本指标体系由社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大型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中小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三部分内容构成。在这3个一级指标下,设有7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及57个四级指标。

首先,是社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从社会环境与产业发展情况两方面来确定指标,其中社会环境又进一步细分为社会基础与服务环境,考虑到上海信息化与工业化有关方面的基础,相关产业发展导向、具有地方特色的有关数据统计发布情况,特别选择电子商务交易额,IC芯片开发销售收入、软件与信息化服务业增加值等个性指标。

其次,是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对于大型企业及中小企业有关考察指标的选择,基本按照“基础—应用”的标准来分类。其中,“基础”进一步细分为“软硬”两方面,“软基础”主要包括投入、人员、制度,“硬环境”主要包括计算机、自动化生产装备、网络等;“应用”方面主要由“四环节”、“一集成” 来组成,“四环节”即“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办公管理、市场流通”四个企业经营运作的主要环节,这是从工业和信息化部李毅中部长关于“把信息技术融入到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各环节”的论述中提炼出来的,“一集成”即企业各环节信息化应用建设的集成情况。

考虑到上海相对较好的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基础,在对“四环节”具体指标选择时,以具体的各类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作为考察内容,例如在设计研发环节选取CAD、PDM等使用情况为考察内容,在生产制造环节选择MES为考察内容等。

2. 权重分布

权重方面,使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计算,具体步骤为:

(1)通过专家研究咨询的办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相互重要程度。

(2)对层次分析法模型采取两两重要性强度判断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3)计算重要性排序,采用几何平均法求出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并进行正规化处理,所求特征向量即为各评价指标体系重要性排序,即权重分配。

(4)对所确定的各级权重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

(5)出于评分便利考虑,对权重进行取整处理。

评估标准与方法

1.评估标准

评分标准的设置一直是评价、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中的难点,通过理论分析、经验参考、逻辑判定、定性分层等方式确定评分标准,是较为常用的方式。而这样的做法,比较适合假设模型的提出与探讨,要是运用到实际中,合理性与可操作性都难以保证。

因此,本指标体系从评估对象的实际出发,从评估对象自身发掘出评分标准,主要采用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一是发展目标比较法。采用动态的、与有关指标自身历史数据相比较的方法。以之前某年年底的数据为基准最低值,以到未来某年的有关发展规划或预计增长目标为最高值,计算用两者之间的差额,再以当前年度与基准年度的差额,比上之前的差额,从而确定当前的得分。其目的及意义在于,如果该指标对应的考察对象对比既定目标完成的越好,近年以来发展速度越快,得分就越高。

二是阈值法。通过对小范围抽样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确定样本的阈值,由此构筑多个评分区间,根据获取数据的所属区间,确定得分。

三是标准化处理法。相对于区间划分法,标准化处理法采用动态的评分方法,即计算出某调查对象数据在所有对象中所处的位置,以此作为得分。具体公式为:

2.评估计算方法

一是指数测算。评估体系的评估评价方法,采用百分制,即各级指标评分都以百分为满分。

其中,Y是最终形成的“上海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即为通过该指标体系测算出的总分。n=57,yi代表四级指标得分,Wi分别是这些四级指标对应的权重

类似地,也可以由四级指标计算得出有关三级、二级、一级指标的得分,例如:

其中,Yi为某一级、二级或三级指标,xj为该指标下所有四级指标得分。wj为对应的指标权重。

3.得分评价

从相关基本概念分析,结合国内已有专家学者的解读,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提升整合阶段、优化(一体化)阶段。

(1)初始阶段

信息技术开始导入,满足基本需求,以单项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的阶段。信息化给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带来的提升相对较低。此阶段重点发展需求是在企业、行业、地区各个方面加快信息化应用,提高应用效率和效果。

(2)提升整合阶段

信息技术应用全面满足企业、行业的现状需要,应用到企业经营运转各个环节,改善生产工业与流程,促进业务与管理创新。信息资源就不再是零散的,而是真正成为高质量的、基础性的战略资源。

(3)优化(一体化)阶段

企业实现生产全过程自动化及智能控制,并通过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再造相结合,信息技术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实现完全的信息流通与共享,实现管理决策智能化。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工业活动的内深要素,真正从一体化的角度去看生产、经营和IT资源。

为了对通过体系评估得出的量化结果有更直观的理解,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程度阶段来考虑,参考国内已有的关对于信息化与工业化成熟阶段的模型考虑,以百分制来衡量,我们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1)评分(融合指数)30-50分,为初步(基础)融合阶段。是需要加快信息技术在社会、企业、行业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与应用,提高各层面信息化基础软硬件条件的阶段。

(2)评分(融合指数)51-80分,为中度(整体)融合阶段。信息技术较好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信息基础设施、相关投入增长稳定、有关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的信息化应用向集成化方向发展,信息资源在认识、管理和操作上成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

(3)评分(融合指数)81-100分,为高度(战略)融合。全面的社会信息化应用发展的局面,支撑产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高度完善。企业各环节信息技术应用实现一体化,信息资源真正成为决定企业活动与评价企业能力的内深要素,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已融入企业的运营理念与发展观念,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融合。

以上标准不仅适用于对整个区域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所处于阶段的评价,也适用于对于社会、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三方面各自的判断。

评估体系实证应用情况

1.评估体系及相关结果发布

本评估指标体系中,有关企业评估部分已于2009年9月22日召开的“上海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会议”作为会议材料,向与会企业、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发布,相关评价评估结果及报告已在2010年7月举办的“上海市‘两化融合’高级培训班”上正式对外发布。而对以此上海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量化评价,以作为衡量“两化融合”推进发展的目标,写入上海市相关发展规划中。

2.评估评价工作开展

于2010年1月到2月,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通过与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各行业协会、重点企业集团等多方面合作,开展企业抽样调查,范围覆盖“上海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行动计划(2009-2011年)”所重点推进的产业领域,总计调查企业294家,其中大型企业78家,问卷回收率45.61%,中小企业216家,问卷回收率30.86%。

3.评价结论

以评估体系为基础与标准,通过对相关的社会、经济、产业数据的采集,结合对企业抽样调查结果的汇總,计算得出,上海社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得分为81.08分,大型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得分为67.5分,中小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得分为60.18分。根据3、4、3的权重分布,上海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最终得分为 69.38 分。从得分情况来看,上海市“两化融合”水平处于由中级融合到高度融合的发展阶段。其中,上海社会环境方面的“两化融合”水平已经初步达到高度融合水平,大型企业为较高级的中级融合水平,中小企业刚刚步入中级融合水平,已较大幅度超越初步融合水平。

中国工业化住宅体系探索与实践 篇4

过去的住宅建设,技术上基本上还是传统的泥瓦匠的施工,材料使用基本上还是秦砖汉瓦,施工作业还是以现场粗放式作业为主。另外采用新材料可以使得我们工艺非常简单,可以大量地消除人为的影响因素,工厂化可以尽量减少或避免湿作业。在这些思想指导下,远大住宅首先摸索国外钢结构技术,发现通过工业化优化模拟的方式来设计房子,还可以使住宅的空间在满足同样功能情况下,至少可以节省20%的建筑面积,比如说三口之家的三房两厅两卫房间我们可以做到85平方米,而且每个部分都有非常舒适的空间。通过优化以后,再把这些技术集成,产品品质就得到很大的提升。另外我们引进的PC模块装配房子,这个房子可以做到100%的工厂化,其最大好处是,像这样一个盖300平方米的住宅,主体的完工大概只需要一天半,而且整个施工的现场是非常干净的。远大住宅通过这两个实验型住宅摸索到了很多过去不太了解、忽略的数据。而且这样的住宅非常节能,按照现在的初步测算,通过产业化建设的住宅,可以节能70%。

通过住宅产业化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住宅,物美就是首先可以确保住宅的品质。远大这几年的实践,就是按照产业工人像造机器一样制作房子,而不是传统的现场施工的模式,现场没有一个建筑工人,基本上可以避免传统建筑上遇到的质量问题。

工业化生产的房子稳定性非常好,渗漏的问题可以彻底杜绝掉。常见的墙壁开裂等传统问题都可以避免。这都是通过大量实验检测的数据得出的结论。

远大做了两个示范型项目,一个是33层的,大概是12万平方米的实际住宅项目,这个项目在前面两个实验型项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我们国家的国情,第一个方面是居民消费能力不够、购买力不是很高,所以远大的产品大多数是面对普通工薪阶层,“为普通人建世界级的家”。

普通人就是工薪阶层,世界级的家指的是品质、技术、运用的材料是跟欧美国家同步的,但是价格是普通消费者可以承受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节省20%以上的面积。在保证同样的功能、甚至品质更好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少用20%的面积的话,也就意味着降低了20%的成本,价格也同时降下来了。

另外是节能,按照我国标准一般达到60%就可以了,但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房子可以达到70%的节能,而且是提供终极住宅——成品房。只要买一些家具就可以进去住了,甚至家具也可以由我们提供。住宅是不能分段切割的,而是应该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完整的产品。

循环经济的产业化体系 篇5

循环经济的产业化体系

分析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障碍,构建11种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体系、26种秸秆循环利用产业化体系、17种沼气业产业化体系、16种蚯蚓产业化体系,总计达70种产业化类型.

作 者:奈民夫・那顺 高翔 梁继业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刊 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4(1)分类号:F323.2关键词:循环经济 产业化体系

赛人:中国尚无明星工业体系 篇6

赛人:影评人,曾任职《看电影》、《新电影》、《电影世界》以及CCTV6《电影报道》等媒体,并在多家媒体以及新浪等门户网站发表大量影评类文章。与他人结集出版过《热春光》、《十导演批判》(论述陈凯歌、王家卫)、《中国电影百年》、《电影+2005》等书籍。

看看年底的娱乐圈,很有意思。明星工业体系这个词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葛优一个同演三部戏的现像说明,市场上缺票房号召力和表演实力的双优演员,葛优累死了,但闲死了其他很多人。而像蒋雯丽、秦海璐等许多演员都在做制片,大陶虹、李湘等很多明星性质的演员都开始当导演或者作幕后,这也说明一个现象,演员没戏演,必须得自己去找戏演。

2010年演员身价暴涨,许多演员成功从二线跻身为一线,并为自己的含金量加重了砝码;有的演员则停滞不前,遭遇演艺事业的滑铁卢。究其根本,娱乐圈竞争激烈,任何火起来的演员,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任何一个沉寂的艺人,也都要面对着很多无奈。

2010年的岁末,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姜文的《让子弹飞》以及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集中在12月强档上映,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几大导演同时上阵,在电影史上并不少见,但是一个演员同时出演三部大片,中国影坛葛优是第一人。2010年,范冰冰参演了两部电影,《观音山》和《赵氏孤儿》。《观音山》在国内尚未公映,但她已凭此片获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后。范冰冰在《观音山》这部电影中饰演一个清纯加野性的女孩,但是这张脸似乎总感觉与角色并不匹配,原因是范冰冰这张脸给人感觉很有故事。你看汤姆·克鲁斯,现在走下坡路了,但是脸上有股邪劲,有内容,这样容易被大家记住。陈冠希倒是一个可以很好上位的演员,他的脸上有一种坏坏的微笑,他其实有几部戏演得挺好的,《狗咬狗》,造型特别酷,而且陈冠希在《无间道》里演得也可以,可惜在他事业正在上升时,就夭折了。

中国看电影是认导演,不是认明星的。认明星是个正常的现象,你看国外的很多导演名字都记不住。在国外是小片子大明星,中国正好相反;而国外的大片是不用大明星的,《阿凡达》《变形金刚》都体现这一原则,因为大片卖的不是明星,而是场面和特技。大片里如果是大明星就显得多余和浪费,咱们是大明星演大片,小明星演小片。但是一个国家发展电影产业的话,中小片应该是主流,撑起市场的一片天地,我们国家是靠大片来撑,这是个怪圈。

在娱乐圈上位很快的演员当中,演员文章上升势头很好,电影《海洋天堂》、电视剧《雪豹》中有出色表现。女星当中,张柏芝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她的复出,比王菲的复出还万众期待,不过王菲是停留在人的耳朵,张柏芝是出现在面前,其实从感观上来说,视觉比听觉更重要。而在2010年有不俗表现的实力艺人,徐帆属于老戏骨,姚晨演得也很好,也能算实力派,张雨琦、大S算炒作,不过大S也演了很多电影,算是个劳模艺人。

工业化体系 篇7

一、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的相关概述

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是现代建筑产业重点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的推动建筑产业的建筑建设效率和建筑质量,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回笼效率,保障建筑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所谓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是转变传统建筑产业的产业体系,促使建筑产业逐渐朝向更加健全和具备活力的方向发展,积极推动建筑产业的转型,给予建筑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主要采用的结构构件预制和装配式的生产方式,达到建筑结构构件的产品化,混凝土的商品化、框架结构的商品化,进而使得建筑行业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链,降低建筑产业开发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实现建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是一种以信息化的发展形势,使得建筑产业逐渐摆脱传统的建筑发展模式,达到变革的目标,推动了社会化的生产的工业化,并协同其他行业的发展和完善,保障建筑行业的产品制造效率和产品制造质量,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完善。

二、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对建筑产业的推动作用

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对建筑产业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为此需要重视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积极推动建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发展新型工业建设体系对建筑产业转型作用

1)推动建筑产业向质量效益转型,新型工业建设体系,重视改善建设工业的整体素质,保障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效率,在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达到质量效益的目标,实现建筑产业的发展。

2)推动建筑产业的集成创新转型,通过装配式和预制式的生产形式,使得建筑行业需要更加重视产业的技术优化和研究,进而使得建筑产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得到提升,进而以先进的技术水平带动产业的发展。

3)推动建筑产业的低碳环保,新型工业建设体系的发展,可以使得建筑产业中的生产流程逐渐成为产业化,这也就使得部分结构构件和施工技术,更加符合绿色施工的需求,并减少建筑工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质量。

4)推动建筑产业逐渐产业化和社会化,建筑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变革,结合工业生产的体系,进而对社会的资源进行综合应用,结合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基本情况,构建健全的产业链,实现建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推动建筑产业的新趋势

1)工业化建设体系,使得建筑可以采用精准的设备标准和装配式的建设模式,进而在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促使建筑产业的建设效率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预制结构构件和装配式的形式为例,可以有效的节省工期30%。

2)提升工程建设的品质,规避安全隐患,通过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的建设,各类配件应用,使得各类工艺等可以顺利实施。以外墙装饰的基本情况为依据,保障粘贴的强度,较传统的操作强度可以得到9倍的提升。而且,还可以使得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得到提升,进一步推动建筑的安全。

3)低碳节能,节约成本。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推动建筑的节能技术节能水平,减少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可以尽可能的降低建筑产业的成本,创造建筑产业的高效益。

三、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推动建筑产业新趋势的建议

针对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的基本情况,合理的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推动建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建议如下:

1)强化领导工作,配合政策引导,国家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关领导工作,结合适宜政策引导,配合税收和免税政策,积极的引导建筑产业的转型和工业化建设体系的构建,推动建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制度保障,针对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需要构建健全的保障制度和评价指标,进而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为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3)完善技术支撑,根据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的基本情况,强化对技术的研究和分析,重视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带动建筑产业的产业链条完善,进而实现建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语

分析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的基本情况,并明确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推动建筑产业新趋势,结合其推动作用,制定有效的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体系推动建筑产业发展的措施,推动建筑产业的产业链优化,技术水平的强化,强化低碳环保,实现建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东卫.以新型工业化通用建筑体系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J].住宅产业,2015(05):17-19.

[2]胡育科.建筑工业化趋势和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方向[J].建筑,2015(12):82-84.

[3]芦岩,谭建,宋宁.新型城镇化下黔东南州绿色建筑产业新城发展探究[J].四川建筑,2015(04):56-58+61.

工业化体系 篇8

工业化住宅是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和节能环保事业的良好方式,也是建筑行业倡导转型升级的选择路径之一,目前我国因地制宜开展相关的住宅产业化试点工作,并已逐步取得显著成效。宝业集团2006 年与世界500 强企业日本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进行技术合作,共同进行工业化住宅的研究开发、试验检测、生产建造及市场推广;2009 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2013 年经过多项工程项目研究试点建造后,积极响应绍兴市(国家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之一)政府号召,开发建设百年低碳“轻钢体系工业化住宅”示范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基本竣工,设有精装修房开始接待参观对外展示。

楼板振动是建筑室内环境要求的一部分,也是与住户舒适度和健康密切相关的因素。2015 年初宝业浙江建设产业研究院在合作方的指导下,对该项目分类选取三栋进行楼板振动测试试验,以调查了解工业化住宅楼板振动性能情况。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住宅建筑室内振动基础信息及本次现场测试情况,阐述关注建筑住宅室内振动性能的意义,以供探讨交流。

1 楼板振动基础信息

1.1 振动研究及成因:振动是宇宙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其中一个物体振动时能够让另外一个物体产生相同频率的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共振,而共振现象能够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和危害。人类对共振现象已广泛应用于音乐、建筑、医疗、制造、建材、探测、军事等行业,不断深入研究促进科学的向前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在建筑物中,由于人行走或跳跃引起楼板发生竖向振动,这个振动会被在其周围工作、学习或者睡眠的人感觉到,当振动较大时会产生不舒适感,感受者可能会感到烦躁、不适甚至恶心,严重影响其工作、休息的效率。据研究这也是楼板振动时可能引起身体内发生相对重要的应变比如与某些重要器官产生共振引起的。振动下产生不适感除与脚步外来的受迫振动压力大小有关外,还与刚度(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分不开,因此研究楼板振动也会涉及建筑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等综合学科的实践分析。

1.2 参考标准及指标:我国对确定住宅建筑(包括商住楼)室内振动参考标准,以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为前提,采用的振动频率为1-80HZ,其中心频率以1/3倍频程来划分。对有关人体振动感受的基础性指标标准有GB/T13442《人体全身振动暴露的舒适性降低界限和评价准则》;对限制住宅建筑外部环境振动的指标标准有GB10070《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而对限制住宅建筑内部引起振动的限值的标准有GB/T50355-2005《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这也是本次测试所参考的重点标准。该标准中规定测量出铅垂向振动加速度级用La标识,单位为分贝(缩写:d B);该标准为确保居住者有较好的居住环境将限值定为两级,1 级为适宜达到的限制,2 级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得超过的限制;同时也分类列明昼间夜间振动限值的范围,至于具体昼夜试件适用范围也可按当地政府规定划分数值。如住宅建筑室内在4-8HZ频率范围间振动下,1 级范围区昼间夜间时段指标允许值分别为不大于70 d B和67d B,2 级范围区昼间夜间时段分别为不大于75 d B和72d B。

1.3 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中规定,测点应置于住宅建筑室内楼地面中央或振动敏感处;测量时应确保拾振器平稳放置;测量过程中,应保持住宅建筑物内部的振源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避免其他环境因素对振动干扰;测量仪器系统应具备在1-80HZ的频率范围内,可测量1/3 倍频程的铅锤向振动加速度级的功能。测试中将测得数据与标准中“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制表”规定数值对照,再判定是否满足所适用范围等级的限制要求。在本次的测试中,为更好掌握不同构造材料楼板和有无装修下的对比情况,还要求设备软件可测出楼板的固有振动、阻尼系数数,供参考分析。

2 楼板振动测试情况

2.1 测试住宅简介:本次测试项目位于柯桥区某工业园区内,由宝业浙江住宅产业化在合作方的技术支持下建设的“百年低碳工业化住宅”示范工程,项目南侧临湖、场内绿化追求与环境共生理念,也是绿色生态宜居之家的侧面体现。项目共由1栋住宅组成,外观及整体布局具有简洁大方风格,其结构为轻钢体系别墅型低层住宅,有不同颜色外墙但户型及室内布局基本相似。在此住宅项目中,多数楼板是采用现浇砼式(简称RC板),也有个别栋楼板采用轻质预制式(简称ALC板)。根据该项目的设计要求,住宅的层数基本相同,但房间布局、外墙材料和装饰等不同。所测样板房外观实景参考图2.1 ~图2.3。

2.2 目的及内容:本次楼板振动现场测试,以调查工业化住宅楼板的振动性能状况,掌握不同材料构造不同施工方式的楼板和有无装修状态下的结果对比,为后续研发改进作参考为目的,尤其是对以后是否选择ALC楼板装配式施工和改良提供参考。本次现场测试选取了该项目中三栋楼的二层楼板进行测试,分别是:采用ALC楼板且内部无精装修的8# 楼、采用RC楼板且内部无精装修的9# 楼、采用RC楼板且内部有精装修的7# 楼。测试选点在每栋楼板中选取三个点,分别是楼梯旁、主卧和次卧楼板处各选取一个振动敏感部位或房间中央点。测试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在楼板上步行和楼梯处上下步行时,测定楼板测点在此状态下的铅垂向振动加速度;二是楼板自由振动测定,人在测点旁跳跃下,楼板测点在此状态下的固有振动数和衰减定数。每个点各测试三次,然后记取平均值后再分项分类对比分析研究。住宅中测点选择布置事宜参见图2.4。

2.3 设备及特点: 本次测试设备由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提供,主要设备包括型号为“AWA14400”振动传感器及“AWA6290M+”多通道噪声振动分析仪,另配备有“1/1和1/3OCT分析软件”、“固有频率FFT分析软件”、“阻尼测量软件”、“振动Z向总值测量软件”四个软件包,其他辅助设备包括数据线、振动延伸电缆及测试用电脑等。主要测试设备及相关参数均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可实现《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T 50355-2005所测频率下的振动加速度,及我们所需的振动固有频率、阻尼测量等功能。仪器具备准确性高、测试效率高、重复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一机多用等特点。测试现场的振动数据可保存,再导入电脑再分析处理。部分测试设备参见图2.5/图2.6。

2.4 方法及示意:测试方法主要是依据合作方人员技术指导要求及参考振动测试及评价方面的有关标准来实施。根据测试内容,第一部分为楼板步行时的振动加速度级的测量,在楼板上先选定标识出测点,然后在测点部位放置拾振器设备,测控电脑通过数据线连接放置距测点约8 米远,在距测点50cm安排人员模拟正常步行来回走动距离约5 米,在设定的振动频率下记录最大值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为建筑楼板自由振动测定固有振动数、衰减定数测量,也是先在楼板上选定标识出测点,距离测点50cm放置拾振器,安排人模拟楼板上竖向跳动距离地面约30cm高再落地,这个过程中计测竖直方向的自由振动波形、通过分析软件测试记录所需数据。部分现场测试参考照片及示意图见图2.7 ~图2.11。

2.5 结果及分析:本次楼板振动测试结果数据均可通过对应的测控分项软件得出,振动加速度可动态测得数据记录表格生成,再通过excell表采用比较图、折线图等方式处理分析,与标准指标值比较即可;振动固有数和衰减系数对应实时测试的曲线图和数值。此处省略测得的结果数据,主要对三部分所测结果进行简述及比较分析。关于楼板上水平步行、楼梯上下步行的振动情况比较:水平步行走动时,测点3 处最大,其次为测点2; ALC楼板振动最大,其次为RC(无精装),两者相差约6d B, 加速度相差约2倍。楼梯上下步行时,测点1 处的振动感觉最大, 因靠近楼梯;ALC楼板的振动和RC楼板相比,ALC楼板会有强烈振动感,可以确定不舒服,而RC楼板(无精装)1 点处会有轻微振动感,RC楼板(有精装)基本没有振动感。关于楼板振动特性的比较:固有振动数最低是测点1 出;楼板因规格不同无大差异的是RC板,而ALC楼板与RC楼板( 有精装)的差异较大。阻尼系数ALC楼板和RC楼板比较:尽管ALC楼板固定荷载小(比重为1/4 以下),但两者相差很小。综合分析,三栋楼板振动测试结果在4-8HZ下均可满足国标要求,但如果更高频率振动下如16HZ以上时就出现超标问题,尤其是ALC楼板上的测点结果,而RC楼板处因其刚度大明显更好。这也说明ALC楼板虽具备可装配式施工要求,但对比RC楼板其振动带来干扰影响更大,需要后续对梁柱布局设置和选材等方面上有所改进完善,是本次的一个关注重点。

2.5 总结体会:总结本次轻钢体系工业住宅楼板振动能现场测试,基于现场测试局限及自身技术经验等原因,其结果精确程度可能没实验室专业检测高,所得结论仅供内部参考分析用。但有效增进我们对建筑振动方面知识的了解,同时也通过比对测试初步了解到建筑构件选材和施工对振动性能的重要性,为后续提高工业化住宅品质创造一定条件,是一次有意义的研究试验。

结束语

工业化体系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工业化中。发达国家已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作为发展中的中国, 工业化尚未完成, 信息化又突然来袭, 中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江苏经过近六十年来的经济建设, 全省工业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产业结构由轻工业占较大比重转变为重化工占主导, 工业化正经历由中期向中后期和成熟期转变的过程。

国外经济学界关于工业化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从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角度 (配第和克拉克[1]) ; (2) 从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的角度 (钱纳里[2]等) 。初期国内一部分学者对新型工业所处阶段进行了研究, 史清琪[3]认为工业化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不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江小娟[4]研究员指出, 一个国家是否完成了工业化, 有“松”和“紧”两种衡量口径。李荣融[5]指出, 从总体来看, 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但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在对新型工业化的解读中, 曲格平[6]发现,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近百年的工业化道路两个方面而言的。

综上, 对于工业化的现有研究大都是从国家层面的理论分析, 在区域方面的具体的对工业化评价研究缺乏, 本文从江苏省现有的新型工业化指标出发, 构建更为完善的江苏省新型工业评价指标体系, 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江苏省现有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不足之处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江苏省结合本省产业发展实际, 于2007年制定了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苏政办发[2007]138号) 。然而随着江苏经济的发展以及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 现有的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 产业结构调整指标反映不足。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更注重信息化带动下的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 反映这方面因素的指标应占显著地位, 但是目前的指标体系在这方面反映的还不够。 (2) 科技创新指标反映不足。两化融合背景下要求各产业及各企业今后的发展应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应充分重视科技创新的进展情况, 与此相关的指标, 包括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情况都应该有具体的反映及一定的比例。 (3) 两化融合指标反映不足。十七大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研究的推进, 比较显著地体现在两化融合的思想上, 因此, 反映两化融合的指标应该放在显著的位置, 但目前的指标体系还需这方面的指标给予补充。 (4) 没有给出具体指标的权重。目前的指标体系没有给出具体的各项指标所占权重, 所以很难判断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 该明确给出指标权重。 (5) 数据的收集渠道及审核方法没有说明。在构建好一套指标体系之后, 最重要的是数据的收集审核工作是否能顺利的进行。因此在指标体系构建完成的基础上还需对收据的收集渠道和审核的具体方法作出明确的规定。

二、江苏省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 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选取

新型工业化指标的构建主要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评价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程度和水平;二是比较各地区或国家的新型工业化状况。考虑到江苏省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是一个分层的综合体系, 本文共选取了8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 (见下页表1) 。

(二) 江苏省新型工业化指标释义

1. 经济发展指标。

重点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包括3个二级指标。 (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 一个国家人均产出 (或人均收入) 水平的持续增加。包括:1) 人均GDP增长率。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3) 江苏GDP占全国比重增长率。4)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 (2) 城市化。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包括:1) 城市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 (3) 国际化。国际化是设计和制造容易适应不同区域要求的产品的一种方式。包括:1) 对外贸易依存度, 即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3) 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

2. 科技创新指标。

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 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开发新产品, 提高产品质量, 提供新服务的过程。包括3个二级指标。 (1) 科技投入。是支持开展科技活动的投入, 也是生产性的投入。包括:1) 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 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与销售收入的比例。3)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支出总额。4) 政府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2) 科技产出。包括:1) 每十万人口专利授权量。2) 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量。3) 工矿企业专利授权量占全社会专利授权量的比重。4) 工矿企业专利授权量占全社会专利授权量的比重。 (3) 高端人才引入。包括:1) 科学家工程师数。2) 引进留学人员数。3) 引进外国专家数。

3. 综合效益指标。

重点评价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包括2个指标。 (1) 工业经济效益。包括:1)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综合衡量工业经济效益各个方面总体水平的特殊相对数, 是各单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的综合计算。计算公式: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某项经济效益指标报告期数值×权重/该指标国家标准值) /总权重×100%。2)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率。3) 总资产贡献率。是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总资产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为:总资产贡献率 (%) = (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 /平均资产总额×100%其中:税金总额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与应交增值税之和;平均资产总额为期初期末资产总计的算术平均值。 (2) 第三产业经济效益。包括:1) 第三产业贡献率。即第三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2) 第三产业拉动率。

4. 资源利用指标。

重点评价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状况, 包括4个二级指标。 (1) 能源集约利用。包括:1)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及下降率。2)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及下降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费量/地区生产总值。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 (能源消费量增长指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指数-1) ×100%。 (2) 水资源集约利用。包括:即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 计算公式:工业取水量/工业增加值。 (3) 土地集约利用。包括:1) 工业用地产出率, 即工业增加值与工业用地的比值。2) 土地产出率, 即当年地区生产总值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4) 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计算公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 ×100%。

5. 绿色制造指标。

重点评价工业化进程中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状况。 (1) 污染治理。包括:1) 城市污水处理率。指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量与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比率。2)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3) 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投资。 (2) 三废排放。包括:1)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2) 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3) 工业粉尘去除率。4)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

6. 人力资源利用指标。

重点评价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发挥状况, 包括: (1) 科技人员比重。该指标反映目前科技人员情况及其组成结构。包含:1) 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2) R&D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 (2) 教育水平。教育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的发展趋势, 包含:1) 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这一指标表明了教育在当前社会的受重视程度。2) 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表明目前高水平受教育人才的基本情况。

7. 信息化指标。

重点评价了政府、企业、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基本状况, 包含3个二级指标: (1) 政府信息化。政府信息化, 是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进行改革。包含:1) 省级机关政府网站拥有率。2) 政府网站日平均访问量。 (2) 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是反映信息化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指标, 包含:1) 企业网站建设覆盖率。反映企业资源整合状况。2) 企业资源计划管理 (ERP) 系统覆盖率。

8. 可持续性指标。

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成果, 包括3个二级指标: (1) 环境可持续性。指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包括:1) 森林覆盖率。2) 空气质量。3) 绿化覆盖率。 (2) 经济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指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等前提下, 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包含:1) 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2) 人均实现利用外资。 (3) 社会可持续性。反映了在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 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情况。包含:1) 人口密度。2) 人均耗电量。

三、政策建议

本文在改进江苏省现有的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不足的基础上, 构建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新构建的江苏省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对江苏省实施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如下: (1) 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新型工业化与科技创新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关系。科技创新对江苏省的新型工业化具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2)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抢抓国际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带来的重大机遇, 有选择、高起点地承接国际产业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环节的转移。 (3)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将信息化渗透到工业化的各个领域, 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交互式发展。

摘要:对江苏省新型工业化进程进行系统性研究, 根据江苏省新型工业化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最新动态构建江苏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有效反映了区域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起到服务和导向作用。

工业化体系 篇10

传统住宅建造, 建材以基本的原材料生产供应方式为主, 产品精度差, 质量不稳定;与建筑主体结构紧密相连且颇具隐蔽性的管线系统很难有效地维护、更新, 无法适用于建筑主体结构的全寿命周期;工人现场湿作业的施工方式, 装修的工艺质量, 由工人工艺水平和工作状态决定, 施工周期长, 施工管理标准和质量变数大, 并带来材料损耗多、建筑垃圾多、装修成本高、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然而由于国内大多重视住宅主体建造, 加上各类部品研发技术分散, 缺乏统一有效的模数化协调体系与接口技术, 部品部件的通用性差, 集成化程度低, 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化内装技术体系, 因此住宅装修多数仍采用传统装修方式。

为解决传统装修方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科逸基于整体浴室等内装部品的研发设计和项目应用经验, 结合多年来对住宅套内空间的研究, 吸收日本、德国、韩国等先进部品生产和工业化内装经验, 建立了一套工业化内装集成技术体系。

二、科逸工业化内装集成技术体系特点

科逸工业化内装采用一体化设计, 将住宅内部所有构件进行模数化分解, 采用AB工法 (Assembling, 装配式施工;Building, 现场作业) , 即将现场湿作业部分和干法施工部分进行有效分离, 降低现场作业的比例, 所有装修物料在工厂进行预制生产, 形成标准化、通用化的部品部件, 准时、准量、准规格配送到现场进行装配式施工, 实现了住宅装修部品的标准化、模块化、产业化和通用化, 解决了传统住宅装修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符合住宅产业化发展趋势和当今“低碳生态环保建筑”的理念, 具有如下特点:

(一) 内装部品化——实现建筑材料标准化、通用化

将建筑主体和内装材料采用模数化分解, 在工厂进行模数化生产, 形成标准化、通用化的部品部件, 运到现场进行组装, 实现住宅部品的工业化生产和社会化供应;

(二) 设计一体化——居住功能的全优集约

从满足目标人群对居住功能的需求和面积空间的能效性要求出发, 对住宅内部空间进行人性化、一体化设计, 实现居住功能的优化和集约。

(三) 生产工厂化——部品部件品质稳定

住宅装修所有的部品部件, 均进行模数化分解, 在工厂进行工业化统一生产, 现场干法组装, 产品质量和装修工艺质量稳定均一, 从根本上提升了住宅性能和品质。

(四) 施工装配化——快速、节能、环保

现场装配式干法施工, 装修周期短, 人工成本低, 劳动强度小, 施工效率高;现场施工噪音小, 施工材料损耗以及建筑垃圾排放少, 节能节材, 安全环保。

(五) 管理智能化——安全、舒适、便利

集成多种信息化技术, 构建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帮助居住者有效安排时间, 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 实现环保节能的高舒适度居住生活。

(六) 全寿命周期——套型易于更新, 适合多种家庭结构

管线分离式安装, 户型可根据居住者不同的生命阶段进行调整, 实现在住宅全生命周期中持续高效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 提高了社会资产的价值。

(七) 一站式采购——节约成本, 全程无忧

所有部品部件一揽子提供, 一站式采购, 简化中间环节, 节约采购成本, 实现预算=决算;全程跟踪服务, 科逸承担售后服务和终端责任, 避免了传统住宅装修因为采购厂家众多而发生的相互推诿。

三、科逸工业化内装集成技术体系

(一) 整体浴室技术

1. 科逸整体浴室

科逸工业化内装核心部品——整体浴室,

用一体化防水底盘, 组合壁板、顶板构成的整体框架, 整合龙头、洁具、五金架等配件形成的独立单元。具备沐浴、洗漱、便溺、收纳等功能或这些功能之间任意组合, 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2. 产品和技术亮点

(1) 优质环保材料

科逸整体浴室采用SMC材料高温高压模压而成, 致密度高, 易于清洁;无任何甲醛等有害及放射性物质, 即装即住, 健康环保;触感温润, 保温节能;SMC材料防滑绝缘, 安全可靠、经久耐用, 减少维修费用和二次装修成本。

(2) 人性化空间设计

科逸整体浴室设计时全面考虑给水、排水、防水、通风、安全、光环境、热工环境、收纳八大专业, 兼顾安全、空间、功能、适用、美观、经济等多重因素, 利用人体工程学对卫生间进行合理布局, 优化居住环境。

(3) 工厂标准化生产

科逸整体浴室采用3000吨大型液压机及精密内导热钢模制造, 密度大、强度高, 坚固耐用。卫生间流水式作业, 工业化生产, 产品质量稳定。

(4) 干法施工工艺

现场装配式干法施工工艺, 无噪音、垃圾排放少, 节能环保;安装迅速, 两个工人4小时即可装配完成一套整体浴室, 节约了劳动成本, 解决了传统卫浴装修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5) 专业防水技术

整体浴室一体化专业防水盘, 独特的翻边锁水设计, 从结构上解决了传统浴室渗漏隐患, 真正做到滴水不漏;同时配备科逸专利高存水防臭地漏, 有效阻止地漏主体内的污水回流, 防臭、防堵, 让卫生间时刻保持干净清爽。

(6) 专利彩色耐磨技术

科逸专利独有的防水盘彩色耐磨技术 (专利号:2009102586543) , 比市场上一般的整体浴室底盘更耐磨, 更耐酸、碱腐蚀, 更耐老化, 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和使用价值的同时也丰富了外观, 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要求。

(7) 同层排水技术

科逸整体浴室采用同层排水技术, 实现在同一楼层内部整体浴室底盘下方空间内完成排水管件的布局, 减轻楼体承重负担, 减少穿楼板带来的渗漏隐患, 降低排水噪音, 减少因渗漏水而产生的邻里纠纷, 同时满足用户对卫生洁具布置个性化的要求。

(8) 一站式采购模式

浴室的地板、墙板、门、天花、包括洁具、龙头、镜子、五金、灯、排气扇等18类浴室部件, 全部由科逸整体提供, 一站式采购, 价格透明, 科逸全程售后服务, 便捷省心。

(二) 整体厨房技术

1. 科逸整体厨房

科逸突破传统整体橱柜=整体厨房的“伪整体厨房”概念, 综合考虑厨房开间内的所有装修问题, 集成整体墙面、整体地面、整体顶面、整体橱柜、水电系统等, 采用创新干法施工工艺, 提供了全方位的整体厨房解决方案, 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厨房装修中墙、地、顶手工湿法施工带来的问题, 让厨房装修更省心!

2. 产品和技术亮点

(1) 创新科耐板墙面

轻质高强, 坚固耐用, 表面致密度高, 防水性、耐污性强, 质感光洁, 更易清洁, 色彩繁多, 满足个性化需求。

(2) 创新软性石材地面

与德国知名企业合作开发, 采用全新软性石材, 具有抗划痕、不易渗透、无污染、耐用、美观、易于打理的特性, 独特扣板式安装技术, 干法铺设, 避免了传统瓷砖铺设的各种弊端。

(3) 创新一体式CMMA台面

全新CMMA材料, 机械加工性能良好, 前后挡边一体化全新设计, 高温高压一次性模压成型, 耐油耐污性能优异, 具有致密度高、耐磨环保、无毛刺、无焦痕、耐高低温、不易开裂等优点, 餐具级树脂基体, 全新工艺, 无玻纤填充, 无甲醛无辐射、无接缝避免细菌滋生, 健康环保。

(4) 创新干法施工工艺

采用创新干法施工工艺, 将工厂标准化生产的所有部品部件运到现场进行拼装, 施工周期短, 工程质量高, 综合成本优, 建筑垃圾少, 材料损耗少, 售后服务好, 健康环保, 省心无忧。

(5) 创新整体采购模式

一揽子提供厨房的地板、墙板、顶板、橱柜、电器、灯具等所有部件, 整体采购, 节约成本, 全程售后服务, 让装修采购更加省力、省心、省钱。

(三) 智能家居系统

1. 科逸智能家居系统解决方案

科逸智能家居系统以住宅为平台, 将住宅部品与智能家居部件一体化有机结合, 利用家居生活相关的网络通信、安全防范、自动控制、条件判断等先进技术, 集成智能门禁、智能安防、家电控制、智能窗帘、智能水气、智能影音、灯光场景控制等众多子系统, 构建智能化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综合管理系统, 实现家居生活的信息化、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2. 系统功能特点

(1) 安全

安防监控:智能安防报警配合远程监控, 实现远程布防撤防管理, 离家千里也能随时掌控家中一切;

智能门禁:门磁与主机联接, 门磁触发时灯光自动打开, 提醒主人的同时, 也会吓跑盗贼;

智能报警:出现烟雾浓度超标、燃气泄漏、非法入侵等异常情况时, 系统会自动启动联动排气关闭燃气阀门, 同时智能推送报警信息到用户手机;

联动报警:所有报警和灯光系统联动, 报警发生时, 整个房屋灯光通明, 提醒主人。

(2) 安心

门锁同时支持手机遥控图案解锁、指纹、密码、电子钥匙和机械钥匙等多种方式, 解除出门忘带钥匙的后顾之忧;

有人来访时, 手机可以通过猫眼查看门外来客;

场景触控面板“回家模式”, 灯光受控制, “离家模式”, 关闭所有的灯光, 空调、灯光、电器自动设定到节能模式或关闭, 放心离家。

(3) 舒适

场景控制:预设条件逻辑判断, 可设置多种场景模式, 智能控制家庭设备, 无需逐个操作, 一键即可将家居环境调整至主人觉得最舒适的状态;

智能联动:电动窗帘电机、智能门窗、RGB灯带/灯球等, 可通过条件判断, 实现智能控制, 提高住户的方便度与舒适度, 同时达到帮助采光节能等功能:

智能人体区位判断:通过传感器判断人所处的位置, 智能执行开灯、换风、关闭电源等相应的情景操作, 充分享受家居生活智能便利的同时, 实现环保节能。

(4) 便捷

系统由众多子系统通过网络通信系统组合而成, 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 增减相应的子系统, 不用特殊布线, 一条总线串通所有底盒, 安装快速, 调试方便;

可通过手机、遥控板、平板电脑、触摸屏等人机接口进行操作, 开关LED具有夜视提醒功能, 随时随地轻松操控;

同一局域网内, 可采用多台分机自动组网, 同时设置不同的用户组, 给予不同的权限, 实现信号覆盖和音乐分区播放等功能, 既满足个性化需求, 又保护了私密性。

(四) 木作收纳系统

科逸基于多年来对住宅内部空间的深入研究, 携手日本HOUSETEC建立中国研发团队, 吸收日本先进的设计研发理念和产品生产、管理技术, 结合中国居住者的实际使用需求和使用习惯, 突破传统拼凑式集成产品设计、品质难统一的难题, 人性化设计全屋收纳系统, 引进德国豪迈橱柜木作生产设备, 保证了材质、设计与品质匹配问题, 为住宅收纳提供了功能、设计、品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实现了有限居住空间的充分利用。

(五) 管线系统

摒弃传统切槽模式, 将管线部分预埋在墙体之间, 管线分离的安装方式, 便于部品部件的后期检修、更换, 实现住宅全寿命周期的维护。

(六) 隔墙、地面系统

隔墙采用新型节能墙材料, 地面采用新型复合地砖, 公母榫设计, 干法拼装工艺, 施工快捷, 避免材料浪费, 减少建筑垃圾, 节约装修成本。

四、结论

从国家创新体系看世界工业版图 篇11

当然这只是一项主观评价调查,不过客观数据也有。按照最重要的国际专利申请渠道《专利合作条约》(PCT)为口径的统计,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数据,中国的PCT申请量从2009年起已连续3年增速位居世界首位。其中2011年增长率高达33.4%,比当年增速居第2位的日本高出12个百分点。

这样的例子其实不胜枚举,事实上大部分领域的国际技术创新统计都可以给人类似印象。举出这些例子并不是要说中国的创新能力已然领先,更不能说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创新不足弊病已经大幅改善,而仅仅是为了说明:讨论“中国的创新能力”时此类事实不应被忽略。这类事实提供了一个讨论起点,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真正有意义的问题:“中国创新能力领先全球”这种统计结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美国这样创新能力很强的国家会排在中国后面?中国的创新发生于哪些过程、形成机制如何?西方国家现在的创新状况如何?

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首先对当前创新在一些关键环节出现的变化做一个提纲挈领的概要,得出一个关于全球创新的新图景,然后在此图景下分析几个典型国家面临的新情况,这样才能在一个全球的参照系中看清中国的位置并探讨其成因。

展开论述之前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创新”?因为“中国创新能力领先全球”这种统计结果之所以显得不可思议实际上与“创新”一词的用法有关。这里不能展开讨论“创新”的定义,但可以引用“创新”的两个经典定义来说明这个词如何被在不同意义上使用。

按照经济学中“创新”概念的提出者熊彼特的定义,创新所指的是一种过程,是“引入了新的生产要素从而对已有的生产要素进行了重组”,可以通过在原有的经济系统中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新市场、新材料、新产品等途径得以实现。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历史上的重大创新如汽车、飞机、计算机、互联网等都可以用来例证这种定义,这种定义的重点并非这些新技术本身,而是它们所引起的工业生产过程重组,并且这些重组改变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

创新领域的权威工具书《牛津创新手册》则给出“创新”的另一种经典定义:“发明是指首次提出一种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想法;而创新则是首次尝试将该想法付诸实施。”一般在统计中使用这种定义,因为知识产权数量易于统计。

实际上,“中国创新能力较弱”的印象通常来自在熊彼特的意义上使用“创新”一词:近现代历史上引起了重大生产过程重组的技术成就极少源自中国;而“中国创新能力领先全球”的印象则来自于中国新申请知识产权的数量。

真正给社会带来影响的,通常是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但是这个意义上的创新是一种过程,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回过头来总结。新增专利中无疑只有极少部分将来能够引起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但对于新出现的技术又只能以专利数为依据进行统计,至于新出现技术哪些在将来会引起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预测难度是极大的。

不过可以说,新增专利数量更多的国家,将来出现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的可能性理应较高,这也正是毕马威咨询的全球650位IT高管调查结果的含义。

谁来“组装大象”?

中国在新增专利数量上全球领先是与全球产业格局重大变化过程密不可分的,这一重大变化过程就是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全球产业格局重组。

自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时起,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不断向外转移,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逐步承接了从西方国家移出的制造业,中国成了“世界工厂”。发达国家曾经被称为“工业发达国家”,但现在这个词已经很少使用了,因为世界上最多、最密集的工厂已不在发达国家。

与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同时,科技研发的“大科学时代”也广泛铺开。“大科学时代”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概念,指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越来越需要众多研究者的合作,一个项目所需的人员、资金、设备越来越多,相应地就更需要高度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大规模资金支持,二战前曾经是科研主流的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小组就能得到重要成果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体现在工业领域,大科学时代的影响就是产品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一个最终产品往往是几百项甚至成千上万项专利、技术的集成。英语中经常把这种高度复杂的合作项目称为“大象”(elephant)。

国际产业转移加上“大科学时代”,彻底改变了全球产业链的结构,这种改变可以用管理学所称的从“福特制”到“温特制”的转变来概括。

福特制(Fordism)是对源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组织模式的概括。在福特制下,企业围绕大规模制造的要求,以最终产品为中心,安排生产系统的资源配置,形成了大而全的生产链条。随着最终产品所需的零部件数量规模扩大和生产环节增多,福特制的企业不断外包零部件制造和一些生产环节,但一定会形成“中心--卫星”模式,中心企业与卫星企业间是垂直管理关系。

温特制(Wintelism)一词来自微软的windows的win和Intel(英特尔)的tel的合称。温特制是与福特制截然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在温特制下,最终产品不再是生产组织的中心环节,取而代之的是标准,掌握标准的跨国公司把生产过程分解为许多个模块和环节,再把这些模块和环节外包到全球每个合适的地方进行生产。研发过程也可以分解为模块进行外包,企业只要掌握标准就行,掌握标准就掌握了全部利润。掌握标准的企业与承包制造环节的企业间也不再是“中心--卫星”关系,而是项目合同关系。

实际上,标准可以看作是把最终产品所包含的数以百计乃至千计个环节“组装起来”的知识和权利。在温特制下,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实际上是产品加工制造的最大承包商,承包的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外包出来的模块、环节。虽然最终产品这个“大象”当中可能绝大部分单独环节都是在中国制造的,甚至总装配也可能是在中国完成,但只要“组装大象”的方法即标准的所有权不是中国的,那最终产品和利润也就不是中国的。于是产生了“中国制造,美国利润”现象。

nlc202309021849

不过温特制的一个副产品就是中国的专利数必然会增多,当中国承包世界上最多的加工制造环节,中国的新增专利数必然会是世界第一。因为专利大多是新工艺的体现,而最多的新工艺当然会出现在工业制造活动最密集的地方。这就是中国新增专利数2009年以来排名世界第一的原因,这个时间点与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时间点是基本一致的。

中国新增专利最多,并不表明中国的创新能力最强。能够产生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的中心环节,不再是“产品”,而是“标准”,这才是“创新能力”的真正难点。中国的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课题——产业升级,其主要含义并非从落后的工艺升级成先进工艺——因为世界上大部分先进工艺的工厂已经在中国,而是要去争取“组装大象”,也就是掌握标准的制定权。

虽然标准是“把零件组装成大象的方法”,但制定新的标准却绝非把既有的环节重新排列组合这么简单。制定新的标准需要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这方面中国依然任重道远。

谁来提出问题,谁来解决问题?

新的标准如果想要真正得到推广而非停留在纸面层次的话,必须“源自社会需求,融入社会生活”。国家创新体系正是一个国家中“创新如何生长出来”的体系,是关于创新的各要素(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如何相互支持的框架,可以粗略图示如图1。

从过程角度来看,任何创新都是一个“谁来提出问题 → 谁来解决问题,靠什么资源,以什么方法 → 解决方案如何推广”的序贯过程。其中,“谁来提出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某种社会需求具体化为可供研发体系去研究的问题;“谁来解决问题,靠什么资源,以什么方法”涉及复杂的研究部门体系、研究支持体系等,其中的主体包括大学、研究所、实验室的组织运作以及科研政策体系等;“解决方案如何推广”则与工业体系、商业体系的运作结构有关。

标准虽然多是围绕最终产品制定的,但实际上其中体现的是社会需求,比如说通用电压110V的国家与通用电压220V的国家电器产品的标准就不一样,而采用110V电压还是220V是由这个国家的社会与历史决定的。所以说标准的制定其实是一个社会需求如何通过国家创新体系这个“黑箱”的运作得到满足的过程,其中必然包括将现有技术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但不是仅仅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每个环节都要根据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的结构做出评估和改进。

新的标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产物,一国的新标准需要首先在国内立足然后才有推广到国际市场的可能。在WTO规则所塑造开放的全球市场环境下,新标准在国内立足经常需要首先在国内市场竞争中胜过体现在“洋品牌”中的国外标准,而要想走出国门推广到国际市场,则需要适应落地国的社会要求,与其标准体系相兼容。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标准之所以大多是在参照发达国家的标准,是因为发达国家制定这些标准在前,并以产品等多种形式的载体把国内标准推广到了发展中国家。谁能在尚未形成主导标准的领域率先制定并推广自己的标准,谁就能“设置议程”,占据先机,从而控制产业链的资源配置和大部分利润。

发达国家是世界上大部分标准的拥有者——尽管它们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已经不再占据多数份额。发达国家拥有大多数的标准这种优势地位来自它们的国家创新体系,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发达国家很多时候只需要通过升级现有标准的方式就能维持在产业链顶端的位置,而这种升级通常是相对容易的,比如在机械中增加更多的信息化元素。

虽然发达国家作为一个类别来看,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优势,但具体到每个国家看,都各有长处和短处。创新体系根植于社会结构之中,往往即便弊端凸显,国家要改变它也很难。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追求创新体系的全面优势其实是不可能实现的,重要的是发挥出自己固有的特长,扬长避短。

这里我们不妨具体看看英、美、德、法四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各自创新体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英国:从工业革命到虚拟经济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第一个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曾经为世界贡献过从瓦特蒸汽机、莫兹利车床、惠特尔喷气式发动机等不计其数的技术创新,至于科学成就和制度创新就更是不胜枚举。但当代英国却不能称之为一个工业国家,2011年,工业在英国GDP的总量中只占16%,更重要的是英国所拥有的标准在全球的比重很小,处在工业门类下的产业只有“石油、化工及制药”、航空航天中的飞机发动机和“食品、饮料及烟草”三个方面尚在国际上有优势。这种转变是怎么发生的呢?

英国社会的一个根深蒂固的特点,是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的相对固化,这种相对固化衍生出了很多英国社会的特质,其中包括教育体系的精英与平民两分。直到19世纪末,英国才开始着手建立“教育系统”,不但晚于大多数欧美强国,甚至晚于日本。在此之前,英国只有牛津、剑桥这样的“私立”大学和形形色色的“职业教育”。 牛津、剑桥这样的“私立”大学是供贵族阶层子弟念书的,而形形色色的“职业教育”才是平民子弟受教育的场所,这些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传统就是工匠中的师徒授受,英国有着强大的工匠协会,其工业革命过程中的主体力量即是工匠协会的成员们。

由于教育体系的上述特点,英国的工业体系中的人员构成就与学术体系有很大不同。19世纪的英国工业体系,形成了企业内部崇尚卓越工艺,但由于缺少更高层次的协调而无法形成优势企业群的特点。英国特色体现为有杰出工业企业,但缺少杰出的工业企业群。就其微观原因而言,这是因为尽管英国工业界能够提出问题,但精英化的教育和研究系统却没有做到很好的协同。直到19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完成,但国内的优秀工匠大多是类似法拉第这种学历相当于小学的平民子弟,他们研究工艺和技术,但不研究组织、管理。这就造成当19世纪末,需要更大规模和组织程度更高的教育及研发体系的化学与电气工程时代到来之时,英国已经无法追上时代的前沿;进一步地,英国在20世纪20年代也无法赶上汽车工业大发展的前沿。20世纪的英国也曾极尽努力想改变落后于工业时代前沿的趋势,但留下的大多是劳民伤财的失败历史,如协和式飞机、改进型气冷反应堆(AGR)等。

nlc202309021849

另一方面,从英国贵族传统中生长出来的贸易、高端服务业和金融业传统使英国人有更容易挣钱、也更为体面的生存方式。2011年,服务业在英国GDP中占了77%的份额,其中最主要的是金融业(金融在英国的统计体系中列入服务业)。伦敦是当前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在当代金融的一些核心领域,如国际债券发行、货币衍生品市场等方面,伦敦的份额是第二位的纽约的两倍以上。决定国际石油、金属原材料、黄金等重要商品价格的最主要交易所在伦敦。当代英国实际上是主要依靠金融业尤其是衍生金融市场的“虚拟经济”国家。

在工业领域,当代英国尚有优势地位的是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飞机发动机、葛兰素制药和BP石油公司等个别门类。飞机发动机和制药业方面,英国延续的其实是单个企业的英雄主义传统。如飞机发动机尽管是工业产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但它不是大批量制造产品。石油公司则不属于依靠大规模技术创新的制造行业。

可见,当代英国实际上只在个别领域上尚能保持创新活力,在任何一个以大规模制造为基础的创新领域,英国都难觅地位。随着英国财政紧缩政策的长期化和研发投入的持续萎缩,英国的创新地位还将继续衰退。

美国:从大规模制造到产业空心化

美国是为工业时代贡献了最多创新的国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大规模制造”,即通过工艺和零件的标准化实现“全部可替换的制造”,能够做到大批量生产一模一样的产品。

美国能够成为大规模制造的发源地与其新大陆的特质分不开。直到南北战争(1861)之前,美国的工业体系还相当落后,根本无法与当时的欧洲相提并论。

大规模制造需要一个大范围分销系统的支持来实现原材料和产品的流动。1850~1880年间发生的运输与通信革命——铁路、轮船和电报,才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南北战争扫清了建设全美铁路网的最大障碍,铁路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火种:1. 这是美国第一个大型系统,第一次需要大规模的管理层级和现代会计实务。2. 铁路的建造(以及同时期电报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大规模制造的产品。3. 铁路连接了全国各地,为产品提供了可靠的全天候运输网络。

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为世界贡献的主要创新就是如何把既有的技术集成为新的技术,再通过大规模制造的方式使之扩散到全社会。爱迪生的电灯、福特的汽车流水线生产工艺、莱特兄弟的飞机、德弗雷斯特的真空三极管……这些个人依靠技术创新热情完成的发明,解决的是那些比较容易被想到、同时能够以个人能力解决的问题。1945年二战结束,把美国创新的历史推向另一个阶段,即不再依靠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以政府为研究活动的组织核心进行大科学研究的时代。此时的问题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学习才能提出,同时需要大规模的研究合作才能解决。典型的例子如2012年7月宣布发现的“希格斯-玻色子”,前后花费40多年,上万研究人员参与,投入经费超过百亿美元,才最终得到成果。

这一特点源自二战中美国政府把各个领域的技术人员召集在一起协同解决战争所提出的问题,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被认为是大科学的发轫。同时,控制论的诞生统合了原本分散的工程学各领域,这为日后的计算机、无线通信、航天、自动化、互联网等几乎所有战后高增长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解决战后美国的科研问题的提出和研发活动组织的问题,1945年,著名科学家范内瓦尔?布什向白宫提出了《科学:无止境的前沿》报告,根据这一报告,美国政府建立了科研组织体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国防部成了最主要的“命题者”同时也是资助者。1969年,美国“私营和联邦总研发支出”当中,联邦支出占了三分之二。主要方式是国防部提出课题,企业和大学承包研发合同,一些成熟的项目再通过政府的推广计划转入民用。阿波罗登月项目和互联网项目都是“军转民”的典型案例。并且在这些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大学、私立研究等各种研发力量都得到了动员。美国的军费开支所占国家财政的比重远比世界其他主要国家高,就是因为实际上其中包括了研发的费用。

美国国防部把项目设计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是概念设计,提出要达成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比如“超音速隐身轰炸机”;第二是方案设计,提出几种备选方案;第三是系统设计,要考察全国的生产体系,看其能力如何,并设计如何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方法;第四是工程设计,即如何把样机或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安排出来。

这套组织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提出最前沿的重大问题,能够最大程度组织和动员全国的研发力量,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和管理调度,能够迅速推广研究成果等。然而也有其弊端:受到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较大,且其实施阶段实际上依赖于国内的制造业基础,否则项目将被认为没有可行性。在美国国力鼎盛阶段,这些弊端并不是问题。

然而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制造业向外转移,出现了前文所述的“温特制”生产过程,美国的国内制造业链条越来越不完整。这就使得以军工项目为中心的问题提出机制面临着“提不出问题”的窘境。同时由于比较复杂的宏观经济方面的原因(本人在《全球经济面临长期萧条》一文曾有详细论述),美国财政高支出不可持续,不得不推动严厉的“减赤”进程,军费开支也被迫削减。

当前美国的创新发展趋势是:制造业基础外流形成“产业空心化”,导致项目设计的提出受到极大制约,从而无法在宏观层次上对整个国家创新进行像原先一样高效的组织协调。不过在制造业的标准设计和研发能力方面,企业研发体系、政府与企业关系体系仍然在有效运作,在国与国之间制定标准的竞争中,美国的能力还可能增强。

德国:从大学到学会

当前世界上在工业方面实力上升明显引人注目的国家有两个,第一个是中国,第二个就是德国。

德国这片区域在统一前工业并不发达,但却大学云集,是欧洲的知识中心,拥有一批像哥廷根大学这样的欧洲顶级学府。1871年统一后德国政府为了使德国在工业上尽快赶超英法等国,想方设法提高研发能力。因此,利用大学的智力生产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体系被设计出来。

nlc202309021849

19世纪末的德国政府一方面资助大学和企业的技术研发,另一方面创立了一套“工艺学院”体系,也就是模仿高等教育的方法进行工业技术教育,这是世界上“大专”教育的开端。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创举,当时无论英法还是美日,工业技术教育都还停留在师徒授受的水平或者私人培训学校的水平。1899年,德国政府又进一步把工艺学院提高到了大学的等级。

大学研发与企业生产密切结合的组织方式是德国首先开创的。在这种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下,德国在化工、机械、感光等领域迅速崛起,这些德国的优势产业共同的特点是具有“高科学水平”。

然而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很快暴露出来:过于追求理论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世纪之初,德国政府利用德国社团发达的特点,资助成立了40多个被称为“学会”的独立研究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凯泽?威廉学会)。这些学会其实就是既非大学又非企业的专业研究所。于是,产--学之间的纽带逐步从大学变为了学会,这种格局在二战后也被保留了下来。

时至今日,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德国创新体系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过这一体系也有其不足之处:创新的原产者往往是学会而非企业,学会的智力成果要拿给企业去生产,那就只能物化为产品形式或者生产线形式,否则经济关系无法理顺。这就导致德国的创新成果向外推广形式主要是卖产品或者卖生产线,企业按照“温特制”的方式自己掌控标准而把设计制造环节统统外包的能力不强,虽然这并不妨碍德国企业自身的强大。

法国:从“鸡首”到“牛后”?

必须严格地区分法国在科学和技术两个领域的创新能力。法国的科学研究能力一贯很强,但是技术方面却不见得。这与法国多少显得有点“四分五裂”的国家创新体系有关。

法国的大学传统悠久,大师辈出。巴黎大学等著名高校在传统上一直是注重“纯学术”,比较忽视应用技术的研究。法国政府并不轻视工业创新,拿破仑时期法国建立了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是世界上最早的应用学科学院,但依然对学生入学时的理论科目(如数学)水平有很高要求。于是带来的结果是,法国在大型建筑工程等需要很高理论水平的领域,处在世界领先水平;而在汽车等制造业领域,法国的产学研关系始终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法国的企业家在各种主要制造业领域都很活跃,但由于与政府的关系形式和大学的关系形式始终没有理顺,因此这些企业家的努力得到的结果就是,法国在各主要工业领域都有在世界上“数得上”的企业,但都不领先,技术上也没有引人注目的独创。在政府没有承担提出重大项目并给予相应支持的责任、大学也没有为企业提出重大问题的情况下,仅靠企业家的努力做到紧紧跟随世界前沿,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因此,法国产业界常被评价为“第二梯队”的首位,也就是“鸡首”。

法国的工业领域还有另外一大块是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体系,这些企业致力于重大的项目如航空航天、原子能、高速铁路等。这些项目对法国有重大的意义,但没有为世界贡献很特别的创新。

在欧债危机中,法国遭遇了严重的“去工业化”:大量工厂关门。奥朗德政府的应对方案是“增长协议”,即在“欧洲2020战略”的大框架下发展新能源、宽带网的新型战略性产业,目标是成为“牛后”。其成效如何还有待观察。

不难发现,法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格局,与中国有着很高的相似性。只是中国处在上升阶段而法国处在下降阶段。

谁将主导“第三次工业革命”?

简略浏览了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创新体系特点,我们可以对比得出中国的相对位置。

英国已不再是世界工业创新版图上重要一员,英国自己也不会改变其金融大国的定位。在英国仅有的几个优势工业领域,如飞机发动机、制药,中国的确还与英国有较大差距,但英国的优势也只体现在一两家企业。

美国的工业在“温特制”下,把大量的制造环节外包给了中国,其自身的产业结构出现“空心化”。但美国仍然掌握最多的标准,并且研发能力依然强大。如果把工业体系比喻成一个“金字塔”,那么金字塔的基础部分大部分在中国,而塔尖部分大部分在美国。基础部分在中国意味着中国实际上掌握了这些技术的要领,并做出了大量的工艺创新。但塔尖在美国意味着美国“提纲挈领”地控制着整个产业网。中国要想实现产业升级、掌握更多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德国有其自己的优势,但需要以产品的形式体现。相比之下德国的产品处在高端而中国处在中低端。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比起德国还有差距,但另一方面说明中国与德国的直接竞争关系并不强,互补关系更强一些。

法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与中国具有相似性。法国长于大型工程项目,中国也擅长。而中国具有的人口基数和低成本又决定了中国还能参与很多法国无力参与的领域。

综合看来,中国虽然在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方面能力依然不强,但可能成为对手的国家也都在衰落。未来能跟中国在工业方面进行竞争的主要对手是美国,竞争形式将主要体现为率先制定标准的争夺。这方面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也在参与竞争,但其内部尚缺乏一个成体系的“欧盟创新体系”。

发达国家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工业地位的崛起,因此他们最近在大力宣扬通过“第三次工业革命”,让制造业从中国流回到西方。

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其实相当于“温特制加强版+智能制造+绿色能源”,也就是西方希望加强在温特制方面的优势地位,鼓励一些国内的设计产业,再加上一些节省人力的智能制造系统,以图减少把制造环节外包给中国。然而,制造的核心环节在于工作母机,即机床。西方要想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图景,就需要先把相应的机床造出来。但若要大规模制造这些世界上还不存在的机床,他们又需要将其外包给中国。而基于这些新型的智能机床的标准,更是还未出现。中国想要超过西方已经掌握了的标准,难度很大;但对于还没有出现的标准,中国当然有能力参与制订标准的竞争。“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由谁来主导,依然悬而未决。

(作者单位:北京集成创新经济咨询中心)

工业化体系 篇12

正确测度方法是科学的测度理论得以实现的保障。在现有的测度理论与方法成果中,多以“投入法”或“效益法”进行测算,投入法测算的结果必然导致投入越多,两化融合程度就越高的结论,因此有悖于“科学发展的理念”;同时,由于信息化效益具有“滞后性”,所以效益法测算难度较大,因此,研究一套科学的测度和评价方法,实属必要。

1.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和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又提出了重大战略举措,即“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企业的两化融合到底该怎么融合?现阶段进展水平如何?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这不仅是企业关心的问题,也是主管部门和政府需要了解的问题。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切实有效地推动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这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综合性问题,对于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成功实施具有关键性作用。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化,也不是简单的信息化。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尚未完全消失的前提下,全球经济增长减速与国内周期性结构调整相叠加,短期困难与长期矛盾相交织,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较大的挑战。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如何判断和评价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并更好的选择新型工业化战略发展方向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国外学者关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价指标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逐渐展开,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方法,形成了以“信息化指数”“波拉特法”信息化测度方法、国际电联指标体系法以及国际数据公司的信息社会指标法等理论为代表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大多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在共性方面虽有借鉴意义,但并不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不同地区对于两化融合的具体理解,不能有针对性的、全面的对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更不能用来对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选择进行指导。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对信息化理论和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1997年提出国家信息化的定义。此后,诸多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与信息化测度有关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进行测量和评价方法研究,其主要借鉴国外研究,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对测度方法进行细节上的改进;另一类则是利用现有测度方法对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从时序和区域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其主要研究信息化程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尚存在一些不足与缺失之处。目前,成果研究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少有学者对于二者的内在关系以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际的验证,对内在的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对评价方法的改进也仅仅是细节修正,并没有分区域和从不同的层面展开系统性研究,也没有从动力机制和技术经济影响机制角度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进行深入研究。我们的研究拟以区域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江苏省的独特地理和区位优势,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动力机制和技术经济扩散影响机制,尤其要从不同层面构建对两化融合程度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继而演绎和推广为普遍和通用的两化融合的测评体系,为新型工业化战略选择提出相关的政策和技术建议。①通过构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三个层次上客观、系统全面地判断我国两化融合水平现状。②对两化融合的动力机制和技术经济扩散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新型工业化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安排选择。③依此构建的两化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以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既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现实要求,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江苏省以先进生产和制造业带动、提升传统制造业,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需要。

2.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在国内外“两化”融合发展态势和经验的视域下,根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和内在联系等基础理论,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目标定位和重要原则,以工业与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七大重点行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为基本依据,在充分借鉴江苏省经信委组织制定的“江苏省两化融合典型企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区域“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架。

对区域“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其基本思路的几个要点如下:一是指标要关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和绩效;二是要立足工业把握指标的设计;三是要充分体现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四是要充分体现两化融合的发展趋势。在基础层面,指标体系以支撑度来表征;在应用层面,指标体系采用了上述国家七大重点行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表述即成熟度;在绩效层面,指标体系仍采用并表述为贡献度。

基于这种思路,评估指标体系最终由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共有3个,即支撑度(如图1所示)、成熟度(如图2所示)、贡献度(如图3所示),反映了区域两化融合的基础、应用和绩效;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34个。这些指标之间是一个层级分明、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3. 两化融合的评估方法

(1)权重设计。

在选取区域两化融合评估指标时,每个评价因素反映两化融合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因而要对不同的评价因素,根据其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以表达每个因素在整个预警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大小和影响度。如果不确定权重系数,则有可能降低某些重要因素在评价两化融合中的影响力,进而影响区域两化融合评估结果的合理性。

本研究对上述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借鉴了工信部组织制定的“机械行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2009)的权重设置与分布,将支撑度、成熟度、贡献度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设置为占总权重的30%、50%、20%;在此基础上,主要采用了德尔斐法、专家评议法,经与有关专家反复讨论,给出了12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的权重分配方案。权重系数的确定有多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方法有:德尔斐法、专家评议法、判断矩阵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

(2)评分方法。

评价数据采集项的原始数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量数据,属于连续数值;另一类是定性选择项,包括多选和单选两种,具体评分时对不同的情况需采取不同的评分方法。

按行业水平打分。如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信息化建设、维护和管理人员占比等指标。打分方式为:指标行业内最大原始数值为100分,最小数值为0分。但此项分析方法受异常值影响较大。因此,在对指标值计算分数之前,要先做散点图,找出异常值。具体评分时区分两种情况:

——指标值(相对值)越大说明两化融合水平越高。则得分=(本企业数值-当期最小值/当期最大值-当期最小值)×100%。其中,当期最大值可根据行业情况定义为合理样本中的最大值或行业理想值。

——指标值越小说明两化融合水平越高(数值均为正数)。则得分=(当期最大值-本企业数值/当期最大值-当期最小值)×100%。其中,当期最小值可根据行业情况定义为合理样本中的最小值或行业理想值。

以上公式中“当期最大值”和“当期最小值”是指剔除异常值之后的正常值。对于大于当期最大值的异常赋值100分,对于小于当期最小值的异常值赋予最低分。

同时,为了尽可能地剔除异常值影响,也可采取以下方法:设定某项指标的样本均值为中间分值(如50分),并由均值将样本数值分成两类数据,以指标值最大说明两化融合水平越高的指标为例:超过均值的数值评分就按相应比例(本企业数值-均值/当期最大值-均值+1)×50的加分,低于均值的数值评分就按相应比例减分:本企业数值-当期最小值/均值-当期最小值×50。

按原始值打分。如全自动化生产线覆盖比例、制造执行系统覆盖率等描述覆盖率的指标,按照原始值×100打分即可。

数据处理及评分。每项都设定一定分值,企业的得分为所选各选项分值之和。

由于测评的数据均来自有关主管部门和工业企业,因此数据的质量、完整性以及评分结果需要进一步检验和修正。数据处理及评分的流程,如图4所示。

根据该流程图,首先,应该重新对原始采集数据和计算出的指标数据进行多轮次的检验,并与有关部门和企业沟通,补充收集异常和缺项数据。其次,要根据评估方法对数据采集项及各级指标评分。再次,应注意根据评估体系中的关联指标,修正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数据。比如协同集成是比单项业务应用更为高级的信息技术应用阶段,反映的是更高级的水平,如果某企业单项业务应用水平很低但协同集成水平较高,则明显不符合逻辑,需要对协同集成指标进行修正。最后,还要邀请专家对数据进行审查,对明显与经验不符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校正。

参考文献

[1]刘九如,周剑,陈杰.工业行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及趋势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72-206.

[2]邵宏宇,郭伟.企业信息化绩效测评体系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9(1):29-37.

[3]程扬,张洁,翟兆荣.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估体系及评价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7(2):270-273.

[4]肖素梅,殷国富,汪永超.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8):1154-1162.

上一篇:单委托—多代理下一篇:信息采纳